((鲁科版))[[高一化学课件]]高一化学《碳的多样性》PPT课件

合集下载

优秀课件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一3.1碳的多样性课件 (共27张PPT)

优秀课件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一3.1碳的多样性课件 (共27张PPT)
NaHCO3+NaOH=Na2CO3+H2O
1 、无明显现象是不是就没有不发生反应? 2 、如何证明NaHCO3确实与NaOH发生了反应?
探究三: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与盐的反应
实验4 与 盐 反 应 现 象 方 程 式 碳酸钠(Na2CO3) 白色沉淀 碳酸氢钠(NaHl2 = CaCO3↓+ 2NaCl
有趣的家庭小实验
? 向装有苏打水的瓶中加入苏打,
Na2CO3
充分振荡,发现瓶子瘪下去了。
苏打水化学成份……
碳酸钠(纯碱、苏打) 白色固体粉末
碳酸氢钠 (小苏打) 白色晶体
典型的两种无机盐: Na2CO3与NaHCO3
溶解度 碳酸钠 称 20℃ 21.8g 碳酸钠 40℃ 48.8g 60℃ 46.4g 碳酸氢钠
⒉ NaHCO3转变成Na2CO3
2NaHCO3==Na2CO3+CO2↑+H2O NaHCO3+NaOH = Na2CO3+H2O
适量H+ 或 CO2+H2O

Na2CO3
NaOH或△
NaHCO3
碳 酸 钠 的 用 途
制皂
造纸
制玻璃
碳 酸 氢 钠 的 用 途
作分析试剂、无 机合成、制药工业、 治疗酸血症以及食品 工业的发酵剂、汽水 和冷饮中二氧化碳的 发生剂、黄油的保存 剂。可直接用作制药 工业的原料、作羊毛 的洗涤剂、泡沫灭火 剂、浴用剂、碱性剂、 膨松剂 。
1、Na2CO3与NaHCO3物理性质比较
名 俗 碳酸氢钠 名 9.6g 12.7g 苏打、纯碱 色 态
白色固体 水溶液呈
都易溶于水
16.4g 小苏打 白色固体
水溶性 应用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碳的多样性》课件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碳的多样性》课件

无明显现象
生成了什 么物质?
生成白色沉淀
无明显现象
无明显现象
【思考交流2】
Na2CO3 与NaHCO3在和以上物质反应的现象有哪些相同和 不同之处?哪些反应可用于检验Na2CO3 NaHCO3?
【归纳整理1】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鉴别方法
(1) 取等量,加同浓度稀盐酸: NaHCO3产生气泡速度快
(2) 加CaCl2或BaCl2: N们a不2C反O3应与它们可以产生白色沉淀,而NaHCO3与它
2、每个实验都用两只试管分别取碳酸钠和碳 酸氢钠溶液做对比试验。
3、做好实验记录,小组汇总实验结果。
小结:Na2CO3与NaHCO3的化学性质比较
实验现象
碳酸钠
碳酸氢钠
试剂
盐酸 酚酞 CaCl2溶液 Ca(OH)2溶液
NaOH溶液
产生气泡 碱性Biblioteka 变红较强生成白色沉淀
生成白色沉淀
产生气泡(更剧烈)
几乎不变
金刚石
C60
石墨
无机化合物 有机化合物
一氧化碳 二氧化碳
碳酸
碳酸盐
课后作业
1、学案课后练习 2、微课程课时检测
鲁科版必修一
第三章 自然界中的元素
第1节 碳的多样性
【学习目标】
1、了解同素异形体的概念,知道碳的三种 同素异形体。 2、掌握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主要性质及它 们之间的相互转化。
【实验探究】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 1、物理性质:观察实验盒中两瓶固体 2、化学性质
预测: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分别能与哪些物质反应?
【观察思考】
观看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相互转化实验视频,你又了 解到了Na2CO3与NaHCO3 的 哪些性质?

高中化学 《碳的多样性》课件 鲁科版必修1高一

高中化学 《碳的多样性》课件 鲁科版必修1高一
高中化学 《碳的多样性》课件 鲁科版必修1 高一
2023/5/17
生产计划部
第一页,共43页。
第二页,共43页。
本节教材的教学目标
1.通过介绍各种碳单质,使学生了解同素异形体的概念,知道碳 有三种同素异形体,它们的物理性质有较大的差别,导致物理性 质相异的主要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不同。
2.知道含碳元素的化合物种类巨大,一般分为无机含碳化合物 与有机含碳化合物两大类。通过活动探究认识碳酸钠和碳酸氢 钠的重要性质,初步体会它们性质的差异。
a滴入b:
CO32 - + H+ = HCO3 HCO3 - + H += H2O + CO2
刚开始没有气泡,随a滴入量的增加才产生气泡。
b滴入a: CO32 - + 2H += H2O + CO2 一滴入就有气泡产生
第三十九页,共43页。
习题三
有一瓶无色的碳酸氢钠溶液,如何证明碳酸氢钠 溶液中是否混有碳酸钠?
候氏制碱法,对上述方法做了较大的改进,此法的最大特点是不 从固体碳酸氢铵(NH4HCO3),而是由盐卤先吸收氨后再碳酸化以进行 连续生产,此法的原理是:低温下用氨饱和的饱和食盐水通入二氧化 碳(CO2)可析出碳酸氢钠(NaHCO3),此时母液中Na+减少而Cl-相对多, 此时再加入细盐末,因同离子效应,低温氯化铵(NH4Cl)溶解度突然降低 ,而食盐(NaCl)的溶解度变化不大,所以氯化铵(NH4Cl)析出而食盐不 析出,再用氨饱和后通二氧化碳(CO2),结果往返析出NaHCO3和NH4Cl, 其中氨由氮与水中的氢化合制成,CO2是提取氢气和氮气的半水煤气 之副产品,这样巧妙的把氮气工业和制碱工业联合起来,故候氏制 碱法又称联合制碱法。该法生产的碱质量优良,纯白如雪,在1926年获美 国费城“万国博览会金质奖章”。

碳的多样性PPT12(4份) 鲁科版

碳的多样性PPT12(4份) 鲁科版

实验探究二:小组实验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化学性质
1、分别向等量的Na2CO3和NaHCO3溶液中滴 加盐酸,观察气泡产生的速度。 2、分别向Na2CO3和NaHCO3溶液中滴加 Ca(OH)2溶液,观察沉淀。 3、Na2CO3溶液与盐酸互滴,观察气泡产生的 情况。 4、 检验一下Na2CO3和NaHCO3溶液的酸碱性。 思考:分别向Na2CO3和NaHCO3溶液中滴加 BaCl2溶液(或CaCl2溶液),会有什么现象?
不反应
2NaHCO3===Na2CO3+CO2↑+H2O

热稳定 受热难分解 性
讨论:
Na2CO3与NaHCO3的相互转变 ⒈ Na2CO3转变成 NaHCO3 Na2CO3+CO2+H2O = 2NaHCO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⒉ NaHCO3转变成Na2CO3 △ 2NaHCO3===Na2CO3+CO2↑+H2O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aHCO3+NaOH = Na2CO3+H2O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碳酸氢钠NaHCO3 HCO3-+H+= CO2↑ +H2O
与NaOH 不反应 反应
与 Ca(OH)2 与BaCl 2
HCO3-+OH-= CO32- +H2O
CO32-+Ca2+= Ca CO3↓ CO32-+Ba2+= Ba CO3↓
2HCO3-+ Ca2+ +2OH- = CO32- + Ca CO3 ↓ +2H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O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一课件3.1.2碳的多样性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一课件3.1.2碳的多样性
C.CaCl2溶液D.Ca(OH)2溶液 解题提示:CaCO3存在于中性或碱性环境中,如果 反应前或反应后为酸性环境,则不会有CaCO3生成。
【解析】选B。A、D均先生成CaCO3,CaCO3再溶解。C 与CO2不反应。B生成NaHCO3,因NaHCO3的溶解度小于 Na2CO3,所以从饱和溶液中析出。
①加入盐酸200mL之前,无气体产生,写出OA段发生反
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 ②产生的CO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__mL。 ③B点时,反应所得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是__ mol·L-1(溶液体积的变化忽略不计)。
【思路点拨】(1)明确CO2与NaOH溶液反应后溶质的可
能组合。(2)根据图像中OA段与AB段消耗盐酸的多少关 系确定溶液中溶质的成分。
(4)酒精灯B的作用为______。
(5)乙同学认为甲同学设计的装置有待优 化,如尾气可先储存在瓶内,然后再处理。 如图是他设计的贮气瓶,尾气应从___ (填“a”或“b”)口通入。
(6)丙同学质疑:一氧化碳能否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因此,在一氧化碳通入氧化铜之前,应先通入澄清石 灰水,以排除一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反应。你认为丙 的设计__(填“必要”或“不必要”)。 【解析】本题考查CO还原CuO实验,同时综合考查了实
【解析】选C。澄清石灰水没有变浑浊,而氢氧化钡溶 液变浑浊了,说明气体有两种可能:①原气体中有大 量的CO2,它与Ca(OH)2反应生成Ca(HCO3)2溶液后还 有剩余,通过Ba(OH)2因生成了BaCO3沉淀而变浑浊;
②原气体有CO2和HCl,通过Ca(OH)2时HCl被吸收掉从
而生成CaCl2,CO2不与CaCl2反应,所以无现象,再通 过Ba(OH)2时,CO2与之反应生成了BaCO3沉淀而变浑浊。 从题干后面所给信息不难判断出一定有H2。

高中化学必修1第三章第一节碳的多样性课件鲁科.ppt

高中化学必修1第三章第一节碳的多样性课件鲁科.ppt
美丽的珊瑚
国芝 高 图 最加 达 中 完哥 五 的 美世 百 钻 的界 万 石 钻博 美 重 石览 元 约 。会 在 五
上一十 被九克 评三拉 为四价 美年值
世界上最大的钻石 ——库利南一号
溶洞中的 石花、石笋、钟乳
碳的同素异形体
金 刚 石 的 结 构
C60的结构
石墨的结构
天然石墨
广泛存在的碳的化合物
〖例题〗将某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混合物 2.74g 加热到质量不再变化时,剩余物质 量为 2.12g 。求:
⑴混合物中碳酸氢钠与碳酸钠的物质的量; ⑵将这种混合物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可以
生成标准状况下的气体体积。
解:用差量法计算:
2NaHCO3==Na2CO3+CO2↑+H2O 固体质量减少
2mol
62.0g
自然界中碳及其化合物间的转化
火山 森林草原 化石燃料
大 光合作用

绿色植物
中 呼吸
的 动物
化 碳
风化溶解
岩石
动植物遗体演变
【活动·探究】 模拟“溶洞的形成”
实验方案及实验记录: 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
离子方程式
澄清石灰水
持续通入CO2
开始出现白色沉淀 CO2过量时沉淀溶解
Na2CO3无现象 NaHCO3分解产生CO2
CO32-+Ca2+= Ca CO3↓ NaHCO3不反应
Na2CO3不分解 △ 2NaHCO3===Na2CO3+CO2↑+H2O
碳酸氢钠受热分解实验装置:
2NaHCO3=△==Na2CO3+CO2↑+H2O
三、Na2CO3与NaHCO3的相互转变 ⒈ Na2CO3转变成 NaHCO3

碳的多样性 PPT课件12(4份) 鲁科版

碳的多样性 PPT课件12(4份) 鲁科版

物质 碳酸钠Na2CO3
碳酸氢钠NaHCO3
与酸反 应
开始无气泡后来有气泡
立即产生气泡
与NaOH 反应
无明显现象
无明显现象
与 Ca(OH)2
与CaCl 2
产生白色沉淀
产生白色沉淀
产生白色沉淀 无明显现象
热稳定 性
无现象
分解产生CO2
物质 碳酸钠Na2CO3
碳酸氢钠NaHCO3
与酸反

CO32-+2H+= CO2↑ + H2O
不反应

2NaHCO3===Na2CO3+CO2↑+H2O
讨论:
Na2CO3与NaHCO3的相互转变 ⒈ Na2CO3转变成 NaHCO3
__N_a_2_C_O__3+_C__O_2_+_H__2O__=__2_N__a_H_C__O_3_
⒉ NaHCO3转△变成Na2CO3 ①_2_N__a_H_C__O_3_=_=_=_N__a_2C__O_3_+_C__O_2_↑_+_H_2_O_
白色固体
小苏打
水溶性
都易溶于水 但溶解度S碳酸钠>S碳酸氢

完成预习检测
B B D A
探究一:多种多样的碳单质
1、判断同素异形体的要素: (1)必须由同一元素组成 (2)必须是单质 (3)必须结构不同
2、同素异形体的物理性质不同,化学性质相似
3、你还知道哪些元素的同素异形体?
实验探究二:小组实验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化学性质

8、有些事,不可避免地发生,阴晴圆缺皆有规律,我们只能坦然地接受;有些事,只要你愿意努力,矢志不渝地付出,就能慢慢改变它的轨迹。

鲁科版化学必修一第三章第1节碳的多样性第2课时优秀课件PPT

鲁科版化学必修一第三章第1节碳的多样性第2课时优秀课件PPT


❖ 3Fe2O3+CO ==2Fe3O4+CO2
❖ Fe2O3+CO =△=Fe+CO2主要反应
高炉炼铁:
1、原料
焦炭与铁矿石
2、过程
点燃
C + O2 ==== CO2
高温
CO2+C===2CO
高温
Fe2O3 + 3CO ==== 2Fe + 3CO2
3、我们使用的自来水往往含有碳 酸氢钙,因此水壶、输送热水的管 道内壁常常积有水垢。由此推断水 垢成分中一定含有哪种物质?它是 怎样形成的?写出相关方应方程式。
模 拟
用转化为微溶性的碳酸钙。由于石灰岩各部分所含 碳酸钙的多少不同,被侵蚀的程度也不同,石灰岩 就逐渐被溶解分割成互不相依,千姿百态的山峰或
溶 被溶解侵蚀成奇异壮观的溶洞。
洞 的 形
溶有碳酸氢钙的水,当从洞顶向洞底滴落 时, 水分的蒸发、压强的减少及温度的升高都会使其析 出沉淀。

这些沉淀经过千百万年的聚积,渐渐形成了钟乳
CaCO3 +H2O+CO2 ==== Ca(HCO3)2 △
Ca(HCO3)2 ==== CaCO3 ↓+H2O+CO2 ↑
溶洞的形成
水垢的形成
除去水垢:用醋酸(食醋)
“水滴石穿”如何理解?
CaCO3 +H2O+CO2 ==== Ca(HCO3)2
家庭小实验
1 在两个玻璃罐里倒入温水。在每 个罐里都尽量多溶解一些洗涤碱。
例2、下列物质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 C )
A、CaCO3和MgCO3
B、CO和CO2
C、C60 和C70
D、H和H2

鲁科版化学必修一第三章第一节--碳的多样性优秀课件PPT

鲁科版化学必修一第三章第一节--碳的多样性优秀课件PPT

光合作用
绿色植物
呼吸
光合作用 呼吸排泄
海洋 动物
风化溶解
岩石
动植物遗体演变
溶洞奇观
【活动·探究】 模拟“溶洞的形成”
实验方案及实验记录:
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
离子方程式
澄清石灰水 开始出现白色沉淀
持续通入CO2 CO2过量时沉淀溶解
Ca2+ + 2OH- + CO2 = Ca CO3↓+ H2O
Ca CO3 +CO2+ H2O = Ca2+ + 2 H CO3-
碳酸钠
CO2、 H2O
加热;加碱
碳酸氢钠
〖讨 论〗
1、如何鉴别Na2CO3与NaHCO3 ? 加CaCl2溶液;加热
2、如何除去Na2CO3中少量的NaHCO3? 加NaOH溶液;加热
3、如何除去NaHCO3中少量的Na2CO3? 通入CO2
自然界中碳及其化合物间的转化
大 气 火山 喷发 中 的 森林草原 燃烧 二 氧 化石燃料 燃烧 化 碳
澄清溶液
加热
出现白色沉淀
Ca2+ + 2 H CO3- =△= Ca CO3 ↓ +CO2+ H2O
生产和生活中碳及其化合物间的转化
1、工业炼铁
碳“三角”
C
2、木炭燃烧
CO
CO2
概括·整合
碳的同素异形体和碳的化合物
碳元素
碳单质
含碳化合物
金刚石
C60
石墨
无机化合物 有机化合物
一氧化碳 二氧化碳
碳酸
二、广泛存在的碳的化合物



含碳无机化合物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一 3.1 碳的多样性课件 (共27张PPT)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一   3.1 碳的多样性课件 (共27张PPT)

石墨:深灰色,质软,不透明,易 导电,片状固体,可用作电极,墨 水,铅笔,润滑剂。 C60:灰黑色固体
一、多种多样的碳单质
物质 外观 金刚石 石墨 C60
灰黑色固体 无色透明晶体 深灰色不透明 片状固体
物理性质
用途
硬度大不导电 质软导电导热 质脆几乎不导 电 钻探机钻头、 电极、铅笔芯、超导体、光学 刻刀、装饰品 润滑剂等 材料、功能高 等 分子材料等
O2
CO2
纤维素
石油 天然气 煤
海水
贝売
碳酸盐
海底
岩石
溶洞(石笋、石钟乳、石柱)
由于人类的生产活动,特别是大量化 石燃料的燃烧,使自然界中碳的化合物的 原有平衡被破坏对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受 到了一定的破坏。主要是什么物质过多排 放造成的?还有哪些因素?对环境造成的 是什么样影响?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大理石
方解石
白云石
菱锌矿
菱镁矿
菱铁矿
三、碳及其化合物间的转化:
用已学知识你能解释溶洞奇观 是怎么样形成的吗?你知道溶洞形 成过程所发生的化学反应吗?
活动探究:溶洞是怎样的形成 [实验探究]
在澄清石灰水中通入适量的CO2 再通入过量的CO2 ,观察现象。 实验内容
通入适量 的CO2
实验现象 出现白色沉淀 白色沉淀溶解
同学们你们学过的常见含碳化合物有哪 些?它们分别属于哪种类型的化合物?
二、广泛存在的含碳化合物
1、种类最多的有机物
蛋白质,淀粉、纤维素、天然气、煤、 石油 、核糖等 2、碳的氧化物 CO CO2
3、碳酸盐 CaCO3、CaMg(CO3)2、ZnCO3、 MgCO3、FeCO3、Na2CO3、NaHCO3、 Ca(HCO3)2

化学课件《碳的多样性》优秀ppt12(4份) 鲁科版

化学课件《碳的多样性》优秀ppt12(4份) 鲁科版
97.有三个人是我的朋友爱我的人.恨我的人.以及对我冷漠的人。 爱我的人教我温柔;恨我的人教我谨慎;对我冷漠的人教我自立。――[J·E·丁格] 98.过去的事已经一去不复返。聪明的人是考虑现在和未来,根本无暇去想过去的事。――[英国哲学家培根] 99.真正的发现之旅不只是为了寻找全新的景色,也为了拥有全新的眼光。――[马塞尔·普劳斯特] 100.这个世界总是充满美好的事物,然而能看到这些美好事物的人,事实上是少之又少。――[罗丹] 101.称赞不但对人的感情,而且对人的理智也发生巨大的作用,在这种令人愉快的影响之下,我觉得更加聪明了,各种想法,以异常的速度接连涌入我的脑际。――[托尔斯泰] 102.人生过程的景观一直在变化,向前跨进,就看到与初始不同的景观,再上前去,又是另一番新的气候――。[叔本华] 103.为何我们如此汲汲于名利,如果一个人和他的同伴保持不一样的速度,或许他耳中听到的是不同的旋律,让他随他所听到的旋律走,无论快慢或远近。――[梭罗] 104.我们最容易不吝惜的是时间,而我们应该最担心的也是时间;因为没有时间的话,我们在世界上什么也不能做。――[威廉·彭] 105.人类的悲剧,就是想延长自己的寿命。我们往往只憧憬地平线那端的神奇【违禁词,被屏蔽】,而忘了去欣赏今天窗外正在盛开的玫瑰花。――[戴尔·卡内基] 106.休息并非无所事事,夏日炎炎时躺在树底下的草地,听着潺潺的水声,看着飘过的白云,亦非浪费时间。――[约翰·罗伯克] 107.没有人会只因年龄而衰老,我们是因放弃我们的理想而衰老。年龄会使皮肤老化,而放弃热情却会使灵魂老化。――[撒母耳·厄尔曼] 108.快乐和智能的区别在于:自认最快乐的人实际上就是最快乐的,但自认为最明智的人一般而言却是最愚蠢的。――[卡雷贝·C·科尔顿] 109.每个人皆有连自己都不清楚的潜在能力。无论是谁,在千钧一发之际,往往能轻易解决从前认为极不可能解决的事。――[戴尔·卡内基] 110.每天安静地坐十五分钟·倾听你的气息,感觉它,感觉你自己,并且试着什么都不想。――[艾瑞克·佛洛姆] 111.你知道何谓沮丧---就是你用一辈子工夫,在公司或任何领域里往上攀爬,却在抵达最高处的同时,发现自己爬错了墙头。--[坎伯] 112.「伟大」这个名词未必非出现在规模很大的事情不可;生活中微小之处,照样可以伟大。――[布鲁克斯] 113.人生的目的有二:先是获得你想要的;然后是享受你所获得的。只有最明智的人类做到第二点。――[罗根·皮沙尔·史密斯] 114.要经常听.时常想.时时学习,才是真正的生活方式。对任何事既不抱希望,也不肯学习的人,没有生存的资格。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碳的多样性PPT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碳的多样性PPT

小结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同素异形体:
2、CO的性质 CO2的性质 与C、Mg反应 与CaCl2、BaCl2…不反应
3、Na2CO3、NaHCO3与酸的反应 Na2CO3、NaHCO3与碱、盐的反应
4、Na2CO3、NaHCO3的鉴别与转化
5、碳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
溶洞的形成、高炉炼铁、C,CO,CO2间的转化、水 垢的形成 制水煤气:C+H2O=高=温=H2+CO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碳的多样性PPT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碳的多样性PPT
2、除杂: NaHCO3(aq)中Na2CO3___通___入___C__O__2_____ Na2CO3固体中的NaHCO3___加___热__________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碳的多样性PPT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碳的多样性PPT
思考:Na2CO3溶液逐滴滴入到盐酸中,发生怎样的反应?
CO32-+2H+=H2O+CO2 ↑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碳的多样性PPT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碳的多样性PPT
N1a026CgO3+22HmColl=2NaCl+H2O+1CmOol2↑ 思考: Na8H4gCO3+1HmColl=NaCl+H2O+1CmOo2l↑ 1、等物质的量的Na2CO3和NaHCO3与盐酸反应, 消耗盐酸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2_:__1_; 产生的C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1_:__1__ 2、等质量的 Na2CO3(106 g·mol-1)和 NaHCO3 (84 g·mol-1)与盐酸反应,_N__a_2C__O_3_消耗盐酸多; ____N__a_H_C产O生3 的CO2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滴入b:
CO32 - + H+ = HCO3 HCO3 - + H += H2O + CO2
刚开始没有气泡,随a滴入量的增加才产生气泡。 b滴入a: CO32 - + 2H += H2O + CO2 一滴入就有气泡产生
习 题 三
有一瓶无色的碳酸氢钠溶液,如何证明碳酸氢钠 溶液中是否混有碳酸钠?
加入可溶性的钙盐和钡盐,生成白色 的沉淀。
问题2:碳酸氢钠与稀盐酸反应为什么比碳 酸钠与稀盐酸反应剧烈得多? 探究实验Ⅱ:先用两支试管分别取相同体积相同浓度
的碳酸钠溶液和碳酸氢钠溶液,然后向试管中分别逐滴加 入相同浓度的稀盐酸,边滴边振荡。观察其现象。
现象:碳酸钠溶液中刚开 始滴加稀盐酸时没有气泡 产生,随稀盐酸滴入量的 增加才产生气泡。
本节教材的重点难点
知识:
碳元素之间的相互转化,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性质。
方法:
应用各类物质之间的反应关系和氧化还原反应的知
识,探讨物质的性质,以及含有相同元素的物质之间
的转化。
教材框架
活动探究
交流研讨
活动探究
CaCO3
C 珊瑚
CaCO3 方解石
煤C
金刚石C
1、这些物质都含有什么元素,以什么形态存在?
五、巩固 ·拓展
3、为证明有关物质的性质,某学生设计了 下图所示的装置。当打开活塞C,使液体A与搁板H 上的固体B相遇时,即有气体产生,并发现D中的 蜡烛慢慢熄灭;关闭C打开E时,则看到G中的蜡烛 燃烧更亮。 请写出该生在装置中有 关仪器内盛放的物质: A B F ;用 化学方程式表示上述实验中 发生的有关反应。
六、巩固 · 拓展
1、有两瓶无色溶液,分别是稀盐酸和碳酸钠溶 液,不用任何试剂,如何鉴别这两种溶液? 2、苏打和小苏打有着广泛的应用。试从反应物 的用量等角度,回答下列问题: ①做面条时,防止面团较长时间储存变酸味,常 加入适量的面碱,选用 。 ②作为泡沫灭火器的药品,选用 。 ③用于洗涤餐具及实验室的玻璃仪器等,选 用 。 ④胃溃疡(胃壁溃烂或穿孔)病人的胃酸过多, 医生给用Al(OH)3乳胶,既不用苏打,也不用小苏 打,其原因是 。
习 题 一
有一包白色碳酸钠粉末,如何证明里面是否混
有碳酸氢钠?如果有碳酸氢钠,如何除去?
加热,产生气体,而且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混浊 则证明碳酸钠粉末中含有碳酸氢钠。 加热直到没有气体放出,碳酸氢钠就已除尽。
习 题 二
有两瓶无色溶液,分别是稀盐酸(a)和碳酸钠(b)溶液, 不用任何试剂,如何鉴别这两种溶液?
问题1:为什么等质量的碳酸氢钠与足量稀 盐酸反应比碳酸钠与足量稀盐酸反应放出的 气体多?
Na2CO3+2HCl=2NaCl+ H2O+CO2
106g 0.3g
44g m1
NaHCO3+HCl=NaCl+ H2O + CO2
84g 0.3g
44g m2
问题2:碳酸氢钠与稀盐酸反应为什么比碳 酸钠与稀盐酸反应剧烈得多?
问题6:碳酸钠与碳酸氢钠在什么条件下可 以相互转化。
Na2CO3
向溶液中通入过量CO2 加热或加适量NaOH
化学方程式: Na2CO3 + CO2 + H2O= 2NaHCO3 2NaHCO3= NaCO3+H2O+CO2 或 NaHCO3+NaOH=Na2CO3+H2O
NaHCO3
讨论:如何鉴别碳酸钠、碳酸氢钠和氯化钠 固体。
CO2+Ca(OH)2=CaCO3 +H2O CaCO3 + CO2 + H2O= Ca(HCO3)2
1、如何鉴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
分别取少量固体加热,能产生使澄清石 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的为碳酸氢钠 2、如何除去碳酸氢钠中的碳酸钠 在混合物溶液中通入足量的二氧化碳 3、如何除去碳酸钠中的碳酸氢钠 加热固体混合物至质量不再改变
Na2CO3
CO32 -+Ca2+=CaCO3
易与Ba2+、Ca2+的碱反应生成碳酸盐沉淀 和NaOH
NaHCO3+NaOH=Na2CO3+H2O
NaHCO3
HCO3-+OH -=CO32-+H2O
能与所有可溶碱反应生成碳酸正盐和水
二、化学性质
3、与盐反应
Na2CO3+CaCl2=CaCO3 +2NaCl CO32-+Ca2+=CaCO3 与可溶性的钙盐、钡盐反应生成沉淀
五、小
碳 酸 钠 与 碳 酸 氢 钠
一、物理 性质

与酸反应 与碱反应
Na2CO3+2HCl=2NaCl+ H2O+CO2 NaHCO3+HCl=NaCl+ H2O + CO2
二、化学 性质
与盐反应 热稳定性
2NaHCO3= NaCO3+H2O+CO2
三、相互 转化 四、用途
Na2CO3
NaHCO3
问题4:如果要同时判断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稳定性强弱,请 问如何设计一整套实验装置进行验证?
现象:小试管内有水珠, 导管口有气泡,烧杯中的 溶液由无色变浑浊,最后 又变澄清。 与大试管相连的导管口有 少量的气泡,烧杯中的溶 液无变化。
结论:
碳酸钠比碳酸氢钠更稳定。
问题5:这套验证实验装置具有什么优点? 为什么与小试管连接的烧杯中的溶液由无色 变浑浊,最后又变澄清?试用化学方程式解 释其原因。
为什么同是碳元素能组成不同的碳单质?
结论:
碳原子的 排列方式 不同
335pm
核间距142pm
由球碳可以合成出 品种繁多的各种化 合物
K3C60
二、广泛存在的含碳化合物
大理石
溶洞
有机化合物
含碳化合物 无机化合物
活动探究
根据学过的碳酸钙的性质预测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 性质
1、碳酸钠可能与哪些物质反应?
用途
Na2CO3
制玻璃、 制皂、 中国古代造纸流程 造纸、 纺织等
NaHCO3
发酵剂、 制药、灭 火剂等
纳米玻璃
日前,美国两大玻璃制造商皮尔金顿和PPG分别宣布,他们利用 纳米技术研制成功了新型的“自净玻璃” 。新型玻璃会自动“洗 脸”、“美容”,保持明净。 这种玻璃的神奇之处全在于它穿上了40纳米厚的二氧化钛“外 套”,相当于头发丝粗细的1/1500。自净玻璃上的纳米膜与太阳光线 中的紫外线反应,会产生双重作用:其一是催化作用,即可以使可 见光中的远紫外线分解落在玻璃上的有机物,使有机污物化为乌有; 其二它能使玻璃表面变成亲水性的,能把雨点或雾气变成一个薄层 而使玻璃表面湿润,并洗掉玻璃表面的脏物。通常,这个涂层被光 照“充电”5日后,夜间也能工作。 在自洁的同时,这种纳米涂层还能不断分解甲醛、苯、氨气等 有害气体,杀灭室内空气中的各种细菌和病毒,有效地净化空气, 减少污染。不过生产商承认,如果消费者所住的地区灰尘和油污极 重,这种玻璃的效果可能不尽如人意。但对除去普通灰尘,纳米自 净玻璃得心应手。鉴于其巨大的市场需求,目前美国、爱尔兰、英 国等国家已经开始批量生产这种新产品。
Na2CO3
NaHCO3
可与NaHSO4反应
二、化学性质 4、热稳定性 探究实验Ⅲ:把少量NaHCO 固体放在试管里,往烧杯
3
里倒入澄清的石灰水,然后加热,如图。观察澄清的石灰水 是否起变化。
现象:加热,导管口有气 泡产生,烧杯中澄清石灰 水变浑浊。最后又变为澄 清溶液。试管口有水珠产 生。
结论:NaHCO3受热易分解,即具有不稳定性。
侯 氏 制 碱 法
候德榜,著名化工专家。 古代,人们从草木灰中提取碳酸钾,后来又从盐碱地和盐湖等天 然资源中获取碳酸钠,但量太小。 1862年,比利时人索尔维以食盐、氨、二氧化碳原料发明的制碱 法,即索尔维制碱法。该法实现了连续化生产,食盐利用率得到提 高,使纯碱价格大大降低,并且产品质量纯净,故被称纯碱。 候氏制碱法,对上述方法做了较大的改进,此法的最大特点是不 从固体碳酸氢铵(NH4HCO3),而是由盐卤先吸收氨后再碳酸化以进 行连续生产,此法的原理是:低温下用氨饱和的饱和食盐水通入二 氧化碳(CO2)可析出碳酸氢钠(NaHCO3),此时母液中Na+减少而 Cl-相对多,此时再加入细盐末,因同离子效应,低温氯化铵 (NH4Cl)溶解度突然降低,而食盐(NaCl)的溶解度变化不大,所以 氯化铵(NH4Cl)析出而食盐不析出,再用氨饱和后通二氧化碳 (CO2),结果往返析出NaHCO3和NH4Cl,其中氨由氮与水中的氢 化合制成,CO2是提取氢气和氮气的半水煤气之副产品,这样巧妙 的把氮气工业和制碱工业联合起来,故候氏制碱法又称联合制碱法。 该法生产的碱质量优良,纯白如雪,在1926年获美国费城“万国博 览会金质奖章”。
盐酸,在 两个各装有0.3克碳酸钠或碳酸氢钠 粉末的小气球分别套在 两支试管口。将气球内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同时倒入试管中, 观察其现象。 现象:都有气泡产生,且红色 气球比绿色气球膨胀的快、大。 结论:Na2CO3和NaHCO3都能与稀 盐酸反应,但等质量的NaHCO3 与稀盐酸反应要比Na2CO3与稀 盐酸剧烈得多,且产生的气体 多。 CO32 -+2H+= H2O + CO2 HCO3-+H+=H2O+CO2
2NaHCO3= Na2CO3+H2O+CO2
二、化学性质
4、热稳定性
问题4:如果要同时判断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稳定性强弱,请 问如何设计一整套实验装置进行验证?
二、化学性质
4、热稳定性
问题4:如果要同时判断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稳定性强弱,请 问如何设计一整套实验装置进行验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