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物质的分类 ppt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化学必修1第二章第1节物质的分类(共25张PPT)

人教化学必修1第二章第1节物质的分类(共25张PPT)

气态 氯气 氧气
活动
观察
你能设计出另外的分类方法吗? 并说明分类的依据。
三、常见的分类方法
• 要对事物进行分类,首先要确定一定的标准,标准不 同,得到的分类结果也不相同。通常因为一种分类方 法的局限性,我们往往采用多种分类方法。
1.交叉分类法
对一种物质同时依照多种标准进行分类的方法。
特点:物质类别间有相交叉的部分 对事物的认识更加全面
思考与交流:
怎样对自然界物质进行分类呢?
(1)仔细观察和研究(物质特征或性质上的相似性) (2)选择标准 (3)进行分类
二、物质分类的一般步骤 标准
观察和研究
按颜色分类 活动一 按状态分类
有色物质 无色物质 氯化钠 硫酸
固态 氯化钠 氧化镁 高锰酸钾
氯气
氧气
液态 硫酸 醋酸
氧化镁 醋酸 高锰酸钾

4.苏轼历经仕途坎坷,却始终能以旷 达之心 消解现 实痛苦 ,他丰 富而又 精彩的 人生经 历,正 是那句 流传甚 广的话 “生活 予我以 苦痛, 我却报 之以歌 ”的真 实写照 。

5.“路遥热”的出现是一件鼓舞人心 的好事 情,它 说明文 学需要 有大情 怀和大 境界, 朴实无 华而充 满道德 诗意的 现实主 义作品 是有生 命力的 ,是不 会过时 的。
③Fe+CuSO4==FeSO4+Cu ④HCl+NH3==NH4Cl ⑤ 2KClO3M=n=O22KCl+3O2 ⑥CaCl2+Na2CO3=CaCO3 +2NaCl
⑦Zn+H2SO4(稀)=ZnSO4+H2 ⑧Cu(OH)2==CuO+H2O
分类具体步骤:
观察研究

第1章 第1节 课时1 物质的分类 PPT教学课件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

第1章 第1节 课时1 物质的分类 PPT教学课件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

·




关 识”的化学素养。




力 核
2.通过实例认识分散系、胶体,理解胶体的实质和重要性质,培养


突 破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化学素养。
时 分

学 科 素
3.通过 Fe(OH)3 胶体的实验制备和性质探究,培养“科学态度与科
作 业

应 学探究”的化学素养。






·
3
·
·

备 知
体系构建

·



酸碱 盐




10
·
·










预 习
(2)交叉分类法
·





①含义: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对同一事物进行多种分类的一 测


核 心
种分类方法。

课 时

②实例:
分 层
学 科











·
11
·
·






自 主
a.碳酸钠的交叉分类:
达 标
·



分类标准
所属类别


核 心 突
化学研究的基础:根据元__素__组__成__对物质进行分类是化学研究的 课 时

人教化学必修1第二章第1节物质的分类PPT完美课件(共20张)

人教化学必修1第二章第1节物质的分类PPT完美课件(共20张)

9.文人乐府诗温以丽,意悲而远,或 慷慨, 或清绮 ,风格 多样。 这说明 ,乐府 民歌不 仅给文 人诗歌 形式, 还遗传 了题材 、体裁 、意象 和风格 特征。
A.一定是单质
B.一定是纯净物
C.一定是混合物 D.可能是混合物
3. 下列关于Na2CO3的分类叙述错误的是( A ) A.Na2CO3俗称纯碱 ,故它属于碱类 B.Na2CO3属于钠盐 C.Na2CO3属于碳酸盐 D.Na2CO3 属于含氧酸盐
4.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A.NH3·H2O和Fe(OH)3都是可溶性碱 B.Cu(OH)2和Mg(OH)2都是难溶性碱 C.Ba(OH)2和Ca(OH)2都是强碱
1.志愿精神可以表述为一种具体化或 日常化 的人文 精神。 作为促 进社区 发展、 社会进 步和社 会成员 个人身 心完善 的一种 价值观 念和社 会心理 ,志愿 精神在 日常生 活层面 的实际 体现形 式就是 志愿行 动。志 愿精神 的兴起 ,作为 一种独 特的社 会文化 形式, 体现了 在不同 层面上 的功能 。
硫酸盐 碳酸盐
例1 交叉分类法
男运动员 女运动员 球类运动员 非球类运动员
一、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
2. 树状分类法
(1)定义:对同类事物按照某些属性进行再分类的分类 法。
(2) 特点:同一层次的物质类别间一般是相互独立,没 有交叉的。
物质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混合物
单质
纯净物 化合物
金 属 单 质
非酸 金 属 单 含无 质 氧氧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
学习目标
1.感受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物质及其 变化的一种重要科学方法; 2. 了解两种常用的、具体的分类方法: “交叉分类法”和“树状分类法”; 3.能用不同的方法对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进行分类;

(新)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2.1《物质的分类》课件(共41张PPT)

(新)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2.1《物质的分类》课件(共41张PPT)
[思考与交流] 1.请根据自己以往的生活学习经验和社
会知识,再列举一些应用分类法的例子。 讨论对它们进行分类的目的和意义。

分类的作用和意义:分类方法的应用可使 事物更加的系统化、条理化,更进一步区 分和认识不同事物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使 工作学习更富条理性和系统性,提高工作 学习的效率
要对事物进行分类,首先要确定一定的标准, 标准不同,得到的分类结果也不相同。单一分类方 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我们往往采用多种分类方法。 P24 以所含 如: 钠 盐 Na2CO3 阳离子 不同进 Na2SO4 钾 盐 行分类
【讨论】将O2、Cu、H2SO4、Ba(OH)2、KNO3、CO2、
空气进行分类 物
纯净物 单质 非 金 属 O2 化合物

混合物 空气
金 属 Cu



氧 化 物
CO2
H2SO4 Ba(OH)2 KNO3
树 状 分 类 混合物 法 对 同 类 事 物 进 非金属单质 行 再 分 类
物质 纯净物 单质 化合物
【试一试】1.下列每组物中都有一种物质与其他物 质在分类上不同,试分析每组物质中的组成规律, 将这种不同于其他物质的物质找出来 • • • • A B C D NaCl 、KCl 、NaHCO3 、MgCl2 HClO3 、KClO3 、Cl2 、NaClO3 H3PO4 、H4SiO4 、HCl 、H2SO4 铜 、 金 、 铂、 钙
K2SO4 K2CO3
交叉分类法:对同一事物按 不同标准进行分类
硫酸盐 碳酸盐
以所含 阴离子 不同进 行分类
分类的标准
练习1
硫在氧气里燃烧 化合反应 红磷在氧气里燃烧 非金属与氧气反应 铁丝在氧气里燃烧 金属与氧气反应 铝箔在氧气里燃烧

人教版高中化学高一化学必修一PPT课件物质的分类

人教版高中化学高一化学必修一PPT课件物质的分类
应用:区别溶液和胶体。
h
19
⑵电泳:胶体中的分散质微粒在直流
电的作用下产生定向移动的现象叫电泳。
电泳现象说明胶体中的分散质微粒带有 同种电荷。
h
20
⑶聚沉:
使分散质聚集成较大的微粒,在重力作用 下形成沉淀析出。(适用于液溶胶)
能使胶体聚沉的方法:
加热、加入某些盐、加入带相反电荷的胶体
h
21
6.胶体的用途:
酸、碱、盐之间的转化关系
金属
非金属
碱性氧化物 盐
酸性氧化物

h

13
讨论 2 给物质分类有何意义?
☆认识一类物质 ☆制备物质 ☆鉴别物质 ☆提纯物质
h
14
问题探究二
胶体
h
15
联想·质疑

h
16
交流·讨论
1.分散质 被分散成微粒的物质。 2.分散剂 分散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 中,
这种物质(另一种物质)叫分散剂。
第二章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
h
1
问题探究一
物质的分类
h
2
金属


非金属


氧化物
物 化 氧化物对应 酸


的水化物


物 非金属氢化物
钠盐

按金属离子 钾盐

钙盐…


盐酸盐
按酸根离子 硫酸盐
碳酸盐…
h
3
钠单质
(游离态)

Na
钠 元
氧化物 … Na2O、Na2O2

化合物
氧化物对应 的水化物
… NaOH

人教版化学必修一2.1物质的分类 课件 (共35张PPT)

人教版化学必修一2.1物质的分类  课件 (共35张PPT)

碱性氧化物
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如:k2O、MgO、CaO
两性氧化物
既能与酸又能与碱反应,生成盐 和水的氧化物,如:Al2O3;
如:过氧化物Na2O2、特殊氧化物Fe3O4 ;

注:⑴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也 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

⑵酸酐不一定都是酸性氧化物,如乙酸酐(CH3CO)2O; 酸酐不一定都是非金属氧化物, HMnO4对应酸酐Mn2O7就
1,无固定的组成 2,一般无固定的性质
3,不能用分子式表示 空气、海水、玻璃
13
二:氧化物
返回
酸性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
概念
凡是跟碱起反应生成盐和水的
凡是跟酸起反应生成盐和水的
1, C +O2=点=燃==CO2

2,(难溶性)的含氧酸分解 CaCO3===CaO +CO2↑

3,含氧酸加热分解
H2CO3===H2O +CO2↑
1,碱性氧化物+酸=盐+水 CuO+2HCl====CuCl2+H2O
2,碱性氧化物+水=碱 Na2O+H2O==2NaOH
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含氧酸盐 SiO2+CaO====CaSiO3
大多数非金属氧化物(CO、H2O 等除 外)和少数金属氧化物(Mn2O7 )
大多数金属氧化物(Al2O3 ,Mn2o7 等除 外)
碱式盐 Cu2(OH)2CO3、Mg(OH)Cl
复盐 混盐
复盐:由两种不同的金属阳离子(包括NH4+)和 一种酸根离子组成 KAl(SO4)2 是指一种金属离子与多种酸根离子所构成的盐。11

人教化学必修1第二章第1节物质的分类(共31张PPT)

人教化学必修1第二章第1节物质的分类(共31张PPT)

化合反应 非金属与氧气反应 金属与氧气反应
练习:2.用树状分类法对HCl,CO2 ,CaO ,NaOH, Na2SO4 , CaCO3 , Ca(OH)2 ,H2SO4进行分类
化合物



HCl H2SO4
NaOH Ca(OH)2
Na2SO4 CaCO3
氧化物
CO2 CaO
3.每组中都有一种物质与其他物质在分类上不同, 试分析每组中的组成规律,将这种物质找出来。
对它们进行了分类处理。把大量
事物按照事先设定的“标准”进
行分类,这是人们最熟悉,也
是最方便的一种科学方法。
举例
中国运动员 外国运动员 球类运动员 非球类运动员
人类已知的化合物数目
• 1900 • 1945 • 1970 • 1975 • 1980 • 1985 • 1990 • 1999
• 2000
(1)NaCl
(2)HClO3 (3)H3PiO4 N2
NaClO Cl2 HCl HCl
BaCl2 NaClO3 H2SO4 CuSO4·5H2O
学了分类法后谈谈该怎 样整理你的书包
---------
-------小结本 课收获
谢谢大家
活泼金属
金属
较活泼金属

不活泼金属

非金属 稀有气体
问题与讨论
请制作一张化合物的树状分类图
化合物






酸的分类
按是否含氧: 含氧酸、无氧酸
酸 按提供氢离
子数目: 一元酸、二元酸…… 按挥发性:挥发性酸、难挥发性酸
碱的分类
按强弱
可溶性碱: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PPT课件.1物质的分类2 ppt课件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PPT课件.1物质的分类2 ppt课件
结论: 胶体粒子可以通过滤纸间隙,浊液分散质 粒子则不行
胶体的用途:
(1)盐卤点豆腐; (2)肥皂的制取和分离; (3)明矾净水; (4)FeCl3溶液用于伤口止血。 (5)水泥硬化; (6)冶金厂大量烟尘用高压电除去。 (7)土壤胶体中离子吸附和交换过程,保肥作用。
丁达尔效应:
当可见光束通过胶体时,在入射光侧面 可视察到明亮的“通路”,这种现象叫做丁 达尔效应。
下面我们通过实验来探究胶体与溶液的区分:
【实验2-1】 Fe(OH)3胶体的制备及胶体、溶液、浊液 外观特征的比较
现象: Fe(OH)3胶体和CuSO4溶液都是均一、稳定、 透明的,而泥水浑浊,不透明,有泥沙沉淀
结论: FeCl3+3H2O=== Fe(OH)3(胶体)+3HCl 胶体和溶液都属于稳定的分散系,而浊 液属于不稳定的分散系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
图1、图书馆陈列的图书
图2、商场摆放的商品
对于多达千万的化学物质和更多的化学反
应,人们要想认识它们的规律性,就必须运用
分类的方法,按照事先设定的“标准”进行分
类。
单质
金属单质 非金属单质
化学物质
纯净物 化合物
酸 碱 盐 氧化物
混合物
溶液 胶体 浊液
悬浊液 乳浊液
煤油
飞机、煤油炉燃料
产 品柴油柴ຫໍສະໝຸດ 发动机燃料及 其润滑油
机油
应 用
石蜡
各种化工原料
沥青
铺路
树状分类法
1、下列物质按不同的分类标准选择,可选出 与其他三项不属同类的物质?
(1)选_D__. 标准是_其__它_三__种__都__是_溶__液___. (2)选_D__. 标准是__其__它__三_种__都__是__酸___.

(新)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2.1《物质的分类》课件(共45张PPT)

(新)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2.1《物质的分类》课件(共45张PPT)

4.聚沉 (1)概念:胶体的 介稳性 被破坏,胶体粒子聚集 成为较大的颗粒(悬浮粒子)而以沉淀形式从分散剂中 析出,这称为胶体的聚沉。 (2)使胶体聚沉的方法 ①中和胶体粒子的电性,消除胶体粒子间的相 互排斥,从而使胶体粒子聚集成较大颗粒沉淀析出, 胶体粒子带相反电荷 可加入 的胶体。 少量 电解质或与 ② 或 :可加快胶体粒子运动的速率, 加热 搅拌 增大胶体粒子之间的碰撞机会,从而使胶体粒子凝 聚成较大颗粒而沉淀。
(2)实验现象:烧杯中液体呈红褐色。
△ FeCl3+3H2O=====Fe(OH)3(胶体)+3HCl 。 (3)化学方程式:
2.丁达尔效应 (1)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当用光束照射时,盛 Fe(OH)3胶体的烧杯中 有 胶体能够发生 一条光亮的“通路”, 丁达尔效应 , 盛CuSO4溶液的烧杯中 溶液无此性质 无此现象 胶体 的分散质 过滤Fe(OH)3胶体 的滤纸 粒子能通过滤 上无残留物;过滤 泥水 纸孔隙, 浊液 的滤纸上有残留物 的分散质粒子 不能
(2)总结 ①现象:当光束通过胶体时,可以看 一条光亮的“通路 到 。” ②形成原因:胶体粒子对光线的散射 作用。 胶体与溶液 。 ③应用:鉴别 3.电泳:胶体粒子带有电荷,在电 场的作用下,胶体粒子在分散剂里作 定向移动 的现象叫做电泳。
【注意】 一般来说,金属氢氧化物、 金属氧化物的胶体粒子带正电荷;非金属氧 化物、非金属硫化物的胶体粒子带负电荷。
2.树状分类法 即对 同类事物 按照某种属性进行再分类。
金属单质 单质 非金属单质 氧化物 纯净物 酸 化合物 碱 物质 盐 气态混合物,如空气 混合物液态混合物,如溶液 固态混合物,如石灰石

人教版化学必修一物质的分类PPT(37页)

人教版化学必修一物质的分类PPT(37页)

料。下列分散系中的分散质的粒子的大小和这
种纳米粒子大小具有相同的数量级的是( )
CA.溶液
B.悬浊液
C.胶体
D.乳浊液
5、关于胶体和溶液的区别,下列叙述中正确
的是( C )
A.溶液呈电中性,胶体带有电荷 B.溶液中溶质粒子能通过滤纸,胶体中分散质 粒子不能通过滤纸 C.溶液中通过一束光线没有特殊现象,胶体中 通过一束光线出现明显光带 D.溶液稳定,放置后不会生成沉淀;胶体不稳 定,放置会生成沉淀

不成盐氧化物
CO、NO
人教版化学必修一物质的分类PPT(37 页)
人教版化学必修一物质的分类PPT(37 页)
多角度对酸进行分类
从是否 含氧分
含氧酸 无氧酸
H2SO4、HNO3、 H3PO4、H2CO3
HCl、H2S
从酸性 强弱分
强酸 中强酸
H2SO4、HNO3、HCl H3PO4 H2SO3

人教版化学必修一物质的分类PPT(37 页)
人教版化学必修一物质的分类PPT(37 页)
练习
1.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B )
A.稀硫酸
B.NaOH
C.NaOH溶液 D.天然气
人教版化学必修一物质的分类PPT(37 页)
2.组成中有氢氧根的盐叫做碱式盐,酸根中含有氢元
素的盐叫做酸式盐(现阶段认为正确)。下列盐中,既不
O2 Cu H2SO4 Ba(OH)2 KNO3 CO2 空气
人教版化学必修一物质的分类PPT(37 页)
人教版化学必修一物质的分类PPT(37 页)
学习了分类的方法以后,大家应学 会对以前和将要学的化学知识进行及时 的归纳和整理,学会对物质及其变化进 行分类,并通过对各类物质的代表物质 的研究来了解这类物质的性质,从而提 高我们化学学习的效率。

新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物质的分类》PPT课件

新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物质的分类》PPT课件
C解.单析质与只化含合有物一的种混元合素物的物质可能是纯净物单质(如O2),也可 D能.可是能混是合一物种(如单O质2和,O也3的可混能合是气几体种)。单质的混合物
2.在“加碘食盐”“含氟牙膏”“补钙保健品”“缺铁性贫血”
中,“碘、氟√、钙C.化合物
解析 这D些.物元质素均以化合态形式存在,化合物不只是由一种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 第1课时 物质的分类
超市的商品、图书馆的书籍都是按照某些特征或属性分类摆
放!
物 以 类 聚
物质的分类
阅读课本P7 分类
将大量事物按照事先设定的标准进行归类的方法
标准:分类依据
分类是要有一定的标准; 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也可能有所不同。
分类的好处:简便、快捷
思考:下列每组物质都有一种物质与其他物质在分类上不同,将 这种不同类的物质找出来,并说明你的理由。
b.酸根是否含氧:AgCl
课 堂小结
1.常用分类方法
树状分类法 交叉分类法
2.分类一般步骤:
分类标准唯一
特点:同层次中各类别间相互独 立
特点:物质类别间有相交叉的部 分
分类角度多样
确定分类标准
选择分类方法
得出正确的分类
分类的一般原则:行之有效,简单易行。



分 类
类 法

交 叉 分 类 法
金属氧化物 组成元素
CuO、Fe2O3、Na2O
氧 化
非金属氧化物 CO、P2O5、H2O
物 性质
酸性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
CO2、P2O5、SO3、Mn2O7 CaO、CuO、K2O
Na2O CaO SO2 CO2
金属 氧化物
非金属 氧化物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课件:2.1物质的分类(第1课时) (共21张PPT)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课件:2.1物质的分类(第1课时) (共21张PPT)

一、简单分类方法及其应用
分类一般步骤: 确定分类标准
选择分类方法
得出正确的分类
分类的一般原则:行之有效,简单易行。
分类的目的和意义:对于化学研究而言,便 于了解各类物质的共性和各类反应的本质;对 于工作和生活而言,则提供便利,实现高效。
举一反三 由此及彼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学习力-学习方法】
(图片来自网络)
费曼学习法--实操步骤
1 获取并理解
2 根据参考复述

3 仅靠大脑复述

4 循环强化

5 反思总结

6 实践检验

费曼学习法--实操
第一步 获取并理解你要学习的内容
(一) 理 解 并 获 取
1.知识获取并非多多益善,少而精效果反而可能更好,建议入门时选择一个概念或 知识点尝试就好,熟练使用后,再逐渐增加,但也不建议一次性数量过多(根据自 己实际情况,参考学霸的建议进行筛选); 2.注意用心体会“理解”的含义。很多同学由于学习内容多,时间紧迫,所以更 加急于求成,匆匆扫一眼书本,就以为理解了,结果一合上书就什么都不记得了。 想要理解,建议至少把书翻三遍。
优秀同龄人的陪伴 让你的青春少走弯路
小案例—哪个是你
忙忙叨叨,起早贪黑, 上课认真,笔记认真, 小A 就是成绩不咋地……
好像天天在玩, 上课没事儿还调皮气老师, 笔记有时让人看不懂, 但一考试就挺好…… 小B
目 录/contents
1. 什么是学习力 2. 高效学习模型 3. 超级记忆法 4. 费曼学习法
如何利用规律实现更好记忆 呢?
超级记忆法-记忆规律
第四个记忆周期是 1天 第五个记忆周期是 2天 第六个记忆周期是 4 天 第七个记忆周期是 7天 第八个记忆周期是15天 这五个记忆周期属于长期记忆的范畴。 所以我们可以选择这样的时间进行记忆的巩固,可以记得更扎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
图什图 书么书 ?你馆
能里 够有 很许 快许 就多 找多 到的 你书 需籍 要, 的为
中百超市
你超 能市 够里 迅有 速成 挑千 出上 你万 所种 需商 要品 的, 商为 品什 ?么
计 算 机 资 源 管 理 器
为什么要对事物进行分类呢?
数目太多。方便查找。
2、分类一般步骤:
确定分类标准
选择分类方法
得出正确的分类
3、分类的一般原则:行之有效,简单易行。 4、分类的目的和意义:
对于化学研究而言,便于了解各类物质的共性和各 类反应的本质;对于工作和生活而言,则提供便利, 实现高效
化合物



HCl H2SO4
NaOH Ca(OH)2
Na2SO4 CaCO3
氧化物
CO2 CaO
练习:请列出化学反应的分类
从反应物、生成物形式分: 化学反应
化合反应 分解反应 置换反应
复分解反应
从得失氧的角度分: 氧化反应 还原反应
练习:请将以下物质进行分类
物质、单质、金属、碱、酸、混合物、 非金属、稀有气体、活泼非金属、纯净物、 化合物、无机化合物、有机化合物、黑色金 属、有色金属、氧化物、盐、一元酸、二元 酸、三元酸
物质
混合物
金属
单质
纯净物
非金属
无机化合物 化合物
有机化合物
黑色金属
有色金属
活泼非金属
稀有气体 一元酸 酸 二元酸 碱 三元酸 盐 氧化物
树状分类法:是对同类物质按照属性进
一步细分的分类方法
交叉分类法:是分别按照多种标准对同
一对象进行分类的方法
课堂小结:
1、物质的简单分类方法
(1)树状分类法(2)交叉分类法
角色多重性
分类的角度 (标准)不同
前提
同一事物可同时 分属不同类别
交叉分类法
常用的分类方法:
(1)交叉分类法
Na2CO3
Na2SO4 K2SO4 K2CO3
钠盐 钾盐 硫酸盐 碳酸盐
[合作探究]:
1、酸可以分成含氧酸和无氧酸,也可分成 一元酸、二元酸、三元酸等,请用盐酸、 HNO3、氢硫酸、H2SO4制一张交叉分类图。
目前,人类已知的化学物质的种类约 3000多万种,对于这么多的化学物质和 如此丰富的化学变化,为了更好地认识 和学习它们,你有何良策?
对化学物质进行合理的分类。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思考:分类的标准是唯一的吗? 常见的分类法有哪些 ?
二、分类的方法
中国运动员 外国运动员 球类运动员 非球类运动员
盐酸(HCl) 硝酸(HNO3) 氢硫酸(H2S) 硫酸(H2SO4)
含氧酸 无氧酸 一元酸 二元酸
树状分类图的分类原则:同一层次的物质 类别间一般是相互独立,没有交叉的。
单质
化学物质 纯净物 混合物
化合物 酸

盐 氧化物
化合物

碱盐 氧化物Fra bibliotek树状分类法
例:用树状分类法对HCl,CO2 ,CaO ,NaOH, Na2SO4 , CaCO3 , Ca(OH)2 ,H2SO4进行分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