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讲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的日本

合集下载

日本在一战中的角色

日本在一战中的角色

日本在一战中的角色在20世纪初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日本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虽然日本并非主要战争参与方,但它的参战对于战争的结果及世界格局的重塑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文将从日本在军事、经济和外交方面的角度,探讨日本在一战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军事角色在一战初期,日本通过与英国、法国等列强的合作,与德奥帝国开始展开了一系列的军事行动。

1914年,日本趁着德国专注于欧洲战场,混战中的德国殖民地--山东半岛上的青岛,派遣军队进行进攻并占领。

这次行动不仅巩固了日本在远东地区的地位,也向世界宣示了自己作为列强之一的地位。

随着欧洲战场的持续延长和舰船的需求增加,日本成为了一战中为盟军提供军事援助的重要角色。

他们派遣了一支军队参与到东北亚战场,帮助盟军对抗对俄帝国。

日本在海战中的军事实力也在此时得到充分展现,显示了其对于军力实力的掌控。

此外,日本还扮演了护航和巡逻的角色,确保了航行中的商品和士兵的安全。

二、经济角色一战时期,日本经济开始迅速发展,成为世界的重要经济力量之一。

由于欧洲主要国家的经济受战争影响较大,日本成为了欧洲商品的重要供应国。

他们出口商品、粮食和军需物资到战争受困的欧洲国家,为其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这使得日本的工业和贸易迅速增长,国内经济形势好转。

在经济方面,日本还与同盟国建立了合作关系。

他们与英国、法国等国签署了贸易协定,供应战争物资,并获得了经济上的回报。

这对于当时的日本经济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契机,也为日本奠定了经济发展的基础。

三、外交角色在外交方面,日本在一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参战提升了其国际地位。

作为同盟国一员,日本积极参与战争,并在战争胜利后,参与了巴黎和会。

他们在此次会议中争取到了对外国领土的扩张和权益的保护。

最为明显的例子就是他们获得了德国在中国山东地区的特权和利益,从而对亚洲局势产生了深远影响。

此外,在一战结束后,日本还试图通过提出种族平等原则的倡议,争取国际社会的支持。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这一倡议未能得到普遍接受,与大多数欧洲国家的关系也因此开始恶化。

日本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战略利益和扩张

日本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战略利益和扩张

日本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战略利益和扩张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于1914年,成为全球性的冲突,涉及到多个大国之间的争斗和利益抢夺。

尽管日本并非直接参战国,但它却在这场战争中寻求并获得了一系列的战略利益和扩张。

本文将探讨日本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战略利益和扩张,并分析其对日本的长期影响。

一、日本在太平洋地区的战略利益第一次世界大战使得欧洲列强集中精力于欧洲战场,导致对太平洋地区的控制力减弱。

这对于战略争夺激烈的日本来说,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机会。

日本通过对德国殖民地的夺取,增强了其在太平洋地区的地位和影响力。

1. 对德属中国山东半岛的占领在战争爆发后不久,日本参与了盟国对德国的军事行动,主攻目标是德国在中国山东半岛的殖民地。

1914年,日本海军成功占领了青岛,并在随后的《凡尔赛和约》中获得了对该地的扩权,成为该地的管理国。

这一行动使得日本加强了对中国的控制,巩固了其在太平洋地区的地位。

2. 在太平洋岛屿上的扩张日本还通过在太平洋岛屿上的扩张来巩固其在该地区的地位。

战争期间,日本占领了德国在马里亚纳群岛、马绍尔群岛和南太平洋诸岛的殖民地,提高了该地区的战略价值。

这些岛屿对于日本的海上贸易和海军基地具有重要意义,并为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夺取其他殖民地奠定了基础。

二、经济利益与国家实力的增强除了在太平洋地区的战略利益外,日本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还通过经济扩张获得了实质性的利益和国力增强。

1. 对亚洲资源的控制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蔓延,欧洲列强对亚洲的控制力减弱,这为日本寻求并获得亚洲资源提供了机会。

日本迅速扩张其在亚洲的影响力,特别是对中国的经济控制加强。

日本大量投资于中国的工矿企业,积极开发资源,从中获取了丰厚的经济利益。

2. 军事实力的增强参与第一次世界大战,让日本军队在实战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得到了现代武器和军事技术的提升。

这对于日本的军事实力来说是一次宝贵的历练,为其成为亚洲地区的主要军事力量打下了基础。

日本历史教科书(清水书院)——两次世界大战与日本

日本历史教科书(清水书院)——两次世界大战与日本

新中学校历史 改订版日本的历史与世界清水书院第5章 两次世界大战和日本1.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日本-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以前不同的大的变化有什么?(图1) 萨拉热窝事件1914年6月,在波斯尼亚的萨拉热窝,奥地利的皇位继承者夫妻被塞尔维亚的青年暗杀。

处于同盟关系的奥地利、德国和奥斯曼帝国侧,开始了与支援塞尔维亚的英国、法国和俄国等之间的战争。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其后的世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开始在19世纪的欧洲,新兴国家德国急速发展工业,与奥地利和意大利结成三国同盟,扩大了势力。

对此,以打入世界,走在前头的英国(注1)分别与法国和俄国签订了协商(三国协商)进行对抗,欧洲诸国之间的对立不断深化。

位于欧洲东南的巴尔干半岛,数百年来,统治此地的奥斯曼帝国力量开始衰弱。

于是,住在此地诸民族的独立运动非常盛行。

俄国和澳大利亚利用此,企图扩大势力而发生对立。

这样,1914年,以巴尔干半岛发生的萨拉热窝事件为契机,德国、奥地利和英国、法国和俄国之间的战争开始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战争开始后,日本以日英同盟为理由,向德国宣战,占领了亚洲的德国领土。

美国也下决心对德国参战。

(注1)此时,英国和法国等的资本主义发达的国家为寻求原料和市场,以强大的武力打入亚洲和非洲等。

不久,把被打入的各个国家作为殖民地,统治其政治和经济。

这样的动向叫做帝国主义。

(图3)欧洲战场上使用的战车(坦克)此次大战中登场的新兵器的一种。

除此之外,还开发了飞机、毒气等新兵器,战争牺牲者也扩大了。

(I.W.M所收藏)(图4)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欧洲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1917年,俄国因为兴起了革命,离开了战线。

一方面,德国也因参战也因美国参战,渐渐地被追逼,于1918年投降,持续了4年半的大战结束了。

按照美国总统威尔逊建议的14条和平原则,1919年召开了巴黎讲和会议,签订了凡尔赛条约。

德国没有允许出席会议。

此条约中,德国被没收了全殖民地和领土的一部分,被课巨额赔偿金。

历史九年级下册日本知识点

历史九年级下册日本知识点

历史九年级下册日本知识点在历史九年级下册中,我们将学习到一系列有关日本历史的知识点。

日本作为一个东亚国家,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传统。

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些有趣的知识吧!一、古代日本1. 古代日本的起源:根据考古学的研究,公元前10万年左右,日本列岛就有人类居住。

2. 古代日本的政治制度:古代日本采用了皇室统治的制度,通过世袭的方式将权力传承给下一代。

3. 古代日本的文化:古代日本的文化具有浓厚的神道色彩,崇拜自然和祖先,同时也受到中国文化的影响。

二、日本的中世纪时期1. 日本的战国时代:从14世纪末到16世纪末,日本处于战国时代,国家分裂为多个争霸者之间的割据状态。

2. 织田信长和丰臣秀吉:织田信长是战国时代的重要统治者,他的手下丰臣秀吉统一了日本,成为日本历史上的重要人物。

3. 日本的封建体制:中世纪时期,日本建立了严格的封建体制,农民、武士和僧侣各自担负着不同的社会角色。

三、近代日本1. 幕末时期的变革:19世纪中叶,日本开始进行现代化的改革,废除幕府,建立明治政府,开启了日本近代化的新篇章。

2. 日本的殖民扩张: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日本积极进行殖民扩张,占领了朝鲜、台湾等地区。

3.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日本: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成为轴心国之一,但最终在1945年被盟军打败,签署了投降书。

四、现代日本1. 战后的日本:战后,日本经历了重建和经济奇迹,成为世界上重要的经济大国之一。

2. 日本的政治制度:日本采用议会制君主立宪制,天皇的地位主要是象征性的。

3. 日本的文化影响:日本的文化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例如动漫、电子游戏、日本料理等。

总结:通过学习历史九年级下册的日本知识点,我们了解到了日本古代以及中世纪时期的政治、文化背景,近代日本的变革与殖民扩张,以及现代日本的经济发展和文化影响。

这些知识不仅帮助我们了解一个东亚国家的历史,也有助于培养我们对多元文化的理解和尊重。

第一次世界大战ppt3 人教版课件

第一次世界大战ppt3 人教版课件

个时候参战? 件有哪些? ③战各争交引战起国(的二革月命)革运命
立 ”
动((十根月本)革原命因制)止 战争
战争 引起 革命制止战争
思考:从俄国退出战争和大战的 结束中,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活动与探究
福熙车厢
战日同
以,年

德十 国一一
盟 国
的 失 败 宣 告 结 束 。
宣 布 投 降 。 第 一 次 世 界 大
俄奥两国的矛盾
英德两国的矛盾
普林西普(1894-1918)
塞尔我维们亚爱要国青消年.1914 年6灭月行祖刺斐国迪的南大公, 事后被敌捕人入狱!判20年徒
刑.1918年在狱中病死后 来人们为了纪念这位爱 国青年,在他当年埋伏站 立的地方用混泥土嵌下 一双脚印.


有人说:如果

普林.西普不刺
我们很容易遭遇逆境,也很容易被一次次的失败打垮。但是人生不容许我们停留在失败的瞬间,如果不前进,不会自我激励的话,就注定只能被这个世界抛弃。自我激 组成部分,主要表现在对于在压力或者困境中,个体自我安慰、自我积极暗示、自我调节的能力,在个体克服困难、顶住压力、勇对挑战等情况下,都发挥着关键性的 有弹性,经常表现出反败为胜、后来居上、东山再起的倾向,而缺乏这种能力的人,在逆境中的表现就大打折扣,表现为过分依赖外界的鼓励和支持。一个小男孩在自 对自己大喊:“我是世界上最棒的棒球手!”然后扔出棒球,挥动……但是没有击中。接着,他又对自己喊:“我是世界上最棒的棒球手!”扔出棒球,挥动依旧没有 和球,然后用更大的力气对自己喊:“我是世界上最棒的棒球手!”可是接下来的结果,并未如愿。男孩子似乎有些气馁,可是转念一想:我抛球这么刁,一定是个很 喊:“我是世界上最棒的挥球手!”其实,大多数情况下,很多人做不到这看似荒谬的自我鼓励,可是,这故事却深深反映了这个男孩子自我鼓励下的执著,而这执著 迹往往是执著者造成的。许多人惊奇地发现,他们之所以达不到自己孜孜以求的目标,是因为他们的主要目标太小、而且太模糊不清,使自己失去动力。如果你的主要 实现就会遥遥无期。因此,真正能激励你奋发向上的是确立一个既宏伟又具体的远大目标。实现目标的道路绝不是坦途。它总是呈现出一条波浪线,有起也有落,但你 你的时间表,框出你放松、调整、恢复元气的时间。即使你现在感觉不错,也要做好调整计划。这才是明智之举。在自己的事业波峰时,要给自己安排休整点。安排出 是离开自己挚爱的工作也要如此。只有这样,在你重新投入工作时才能更富激情。困难对于脑力运动者来说,不过是一场场艰辛的比赛。真正的运动者总是盼望比赛。 很难在生活中找到动力,如果学会了把握困难带来的机遇,你自然会动力陡生。所以,困难不可怕,可怕的是回避困难。大多数人通过别人对自己的印象和看法来看自 尤其正面反馈。但是,仅凭别人的一面之辞,把自己的个人形象建立在别人身上,就会面临严重束缚自己的。因此,只把这些溢美之词当作自己生活中的点缀。人生的 上找寻自己,应该经常自省。有时候我们不做一件事,是因为我们没有把握做好。我们感到自己“状态不佳”或精力不足时,往往会把必须做的事放在一边,或静等灵 些事你知道需要做却又提不起劲,尽管去做,不要怕犯错。给自己一点自嘲式幽默。抱一种打趣的心情来对待自己做不好的事情,一旦做起来了尽管乐在其中。所以, 要尽量放松。在脑电波开始平和你的中枢神经系统时,你可感受到自己的内在动力在不断增加。你很快会知道自己有何收获。自己能做的事,放松可以产生迎接挑战的 社会,面对工作,一切的未来都需要自己去把握。人一定要靠自己。命运如何眷顾,都不会去怜惜一个不努力的人,更不会去同情一个懒惰的人,一切都需要自己去努 一时的享受也只不过是过眼云烟,成功需要自己去努力。当今社会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的疲软,再加上每年几百万毕业生涌向社会,社会生存压力太大,以至于所有 高自己。看着身边一个个同龄人那么优秀,看着朋友圈的老同学个个事业有成、买房买车,我们心急如梵,害怕被这个社会抛弃。所以努力、焦躁、急迫这些名词缠绕 变自己,太想早一日成为自己梦想中的那个自己。收藏各种技能学习资料,塞满了电脑各大硬盘;报名流行的各种付费社群,忙的人仰马翻;于是科比看四点钟的洛杉 早起打卡行动。其实……其实我们不觉得太心急了吗?这是有一次自己疲于奔命,病倒了,在医院打点滴时想到的。我时常恐慌,害怕自己浪费时间,就连在医院打点 浪费。想快点结束,所以乘着护士不在,自己偷偷的拨快了点滴速度。刚开始自己还能勉强受得了,过了差不多十分钟,真心忍不住了,只好叫护士帮我调到合适的速 就在想,平时做事和打点滴何尝不是一样,都是有一个度,你太急躁了、太想赶超,身体是受不了的。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我们还年轻,还有大把的时间够我们改变, 前面的那个若是1都不存在了,后面再多的0又有什么用?我是一个急性子,做事风风火火的,所以对于想改变自己,是比任何人都要心急。这次病倒了,个人感觉完全 乎才导致的,病倒换来的努力根本是一钱不值。生病的那几天,我跟自己的大学老师打了一个电话,想让老师帮我解惑一下,自己到底是怎么了。别人也很努力啊,而 为啥他们反到身体倍棒而一无所获的自己却病倒了?老师开着电脑,给我分享了两个小故事讲的第一个故事是“保龄球效应”,保龄球投掷对象是10个瓶子,你如果每 而你如果每次能砸倒10个瓶子,最终得分是240分。故事讲完,老师问我明白啥意思没?我说大概猜到一点,你让我再努力点,对吗?不对!你已经够努力了,都累病了 在就是那个每次砸倒9个瓶子的人。你累倒的原因是因为你同时在几个场馆玩,每一个场馆得分都是90分,而有些人,则是只在一个场馆玩,玩多了,他就能砸倒10个瓶 却还是远远超过你。老师讲的第二故事是“挖水井”,一个人选择好一处地基,就在那里一直坚持不懈的挖下去,而另一个人则是到处选地基,这边挖几米,那边挖几 而另一个人则是直到累死也没有挖出一滴水。首先,你必须承认努力是必须的,只要你比别人努力了那么一点,你确实能超过一些人。只是人的精力也是有限的,你这 果只会是永远装不满水桶的半桶水。和老师通完电话后,我调整了几天,也对自己手头上的事物做一些大改变。将目前摆在面前的计划一一列出来,挑出最重要的、最 排完手中所有的计划。对于那些不是很急的,对目前生活和工作不是特别重要的,先果断放弃。我现在最迫切的目标是什么?当然是七月份的转行新媒体咯,那么学习 媒体所需学习的技能又有很多,那怎么办呢?先挑自己有点底子的,有点基础的,把巩固持续加强。个人感觉自己写还是有点小基础的,所以就给自己一个小目标,每 案方面的训练。而另外PS也是做运营的必备条件之一,所以在训练文案的同时,还得练习PS,给自己的要求是每天练习PS半小时。还有别的吗?不敢有了,两样训练加 喜欢作家刘瑜的一段话:每当我一天什么也没干的时候,我就开始焦虑。每当我两天什么都没干的时候,我就开始烦躁。每当我三天什么都没干的时候,我就开始抓狂 没干啊,我寝食难安……这正是我三个月前的真实写照。多年来,我已经养成一种习惯,绝不让任何一分钟死有余辜:我在堵车的时候听日语,在等人的时候写文章, 事的衔接点那里扒出细缝,用来回邮件、回短信……我以为这就是所谓的勤奋,也心安理得地享受着同伴的钦佩。但我很快就发现,我的工作时间越来越长,我的休息 躁,只要有十分钟的无作为,我就会变得非常慌张!而我的社交时间也不得不尽量地缩短,我甚至不再有功夫交朋友。更可怕的是,我的工作量明明没有变化,可看起 始害怕夜幕降临的那一刻,因为那意味着这一天有更多的事情被贴上了“没完成”的标签。我责备那是自己“无能”的表现,直到我意识到问题的关键“没有效率的勤

一战时期的日本东亚霸权的历史探索

一战时期的日本东亚霸权的历史探索

一战时期的日本东亚霸权的历史探索一战(1914-1918年)是20世纪初欧洲的一场全球性战争,但它的影响超越了欧洲大陆,波及到东亚地区。

在这场战争中,日本作为同盟国之一,积极参与了战争,并试图在东亚地区建立一种霸权地位。

本文将探索一战时期日本东亚霸权的历史背景、原因和影响。

一、历史背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西方列强为主导的殖民主义盛行于世界各地,东亚地区也成为瓜分的焦点。

此时,日本正处于迅速现代化的过程中,很多日本思想家、政治家以及一些士兵呼吁“割席断义”、独立自强,并追求像西方列强一样在国际政治舞台上扮演重要角色。

二、原因1. 经济利益:一战期间,欧洲列强相互残杀,停滞了其在东亚的经济活动。

这给了日本机会,日本开始加大对东亚地区市场的渗透,迅速发展自己的工业和经济实力。

2. 领土扩展:一战期间,日本通过战争占领了德国在中国山东半岛上的租借地,这使得日本成为东亚地区的重要势力。

三、影响1. 争议与不满:一战后,日本对东亚的霸权地位引发了中国和朝鲜等国家的不满和反对。

这种霸权意识触发了一系列的抵抗活动和争端,甚至最终导致了二战的爆发。

2. 东亚现代化:一战后,日本的强势地位推动了整个东亚地区的现代化进程,包括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等方面。

这也为日本在东亚地区保持一定影响力提供了基础。

总结起来,一战时期的日本东亚霸权是其经济利益和领土扩张的结果。

这种霸权引发了东亚地区的争议和不满,对整个地区的现代化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

然而,正是这种霸权意识最终导致了东亚地区的紧张局势,为日本未来的复杂历史埋下了伏笔。

在回顾这段历史时,我们应注重客观客观评价,深入研究各国的动机和行为,以更好地理解该时期的复杂政治格局,也为我们了解当今更合理的地区关系提供借鉴。

1914年日德战争地图

1914年日德战争地图

1914年日德战争地图搜狐媒体平台 08-26 12:00曲德顺撰文/供图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得到了一张日本大阪朝日新闻社于大正三年(1914年)发行的《日独战局地图》。

日独战争是指1914年日本和德国为争夺中国山东青岛地区所进行的一场战争。

该图详细标注了日德双方在我国胶州湾的战争态势,此图由山东省地图、太平洋诸岛图、青岛及其附近明细图、极东要略图四部分组成,尺寸为54×39厘米。

这场在山东进行的日德战争,作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一战中唯一的亚洲战场。

1914年8月第一次世界大战在欧洲爆发,对青岛早有企图的日本,趁德国陷入欧洲战场无力东顾的时机,于8月23日派海军封锁了胶州湾并对德国宣战,日德战争爆发。

这是继日俄战争之后,西方列强在我们的国土上所进行的又一次抢夺战争。

战争从1914年8月23日开始,11月7日结束,最终以德军向日军投降告终。

日本对中国的地图测绘并非从1914年才开始。

早在1871年两国建交伊始,日本的间谍就通过官方、民间的各种形式、收集大清的军事、地理等各方面的情报。

这些情报为日本在后来甲午战争的获胜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在情报搜集中发挥作用最大的是乐善堂的创始人———日本商人岸田吟香。

以销售眼药水、书籍为主的东京和上海乐善堂大获成功后,岸田在1886年与日本参谋本部谍报官荒尾精合谋,成立汉口乐善堂,召集在华的日本浪人充当间谍,间谍们扮以清人模样,以行商为掩护搜集各种情报。

1892年汉口乐善堂根据所搜集的情报,编辑出版了一本巨著《清国通商综览》,分两编三册,达两千三百多页,成为日本编制大清国地图等资料的重要依据。

抗战期间,国共两军的军事将领都曾对日军地图的详尽程度发出感叹。

日本编绘的数量巨大的中国地图对中国各地的战略要冲、交通要塞、地区资源都有清晰的标明,甚至连村中单独的农舍、村里有多少水井、山间羊肠小道都一一体现。

这是日本人运用手工测绘、偷窃、抢夺等手段,历时半个世纪的时间得以完成的。

中国与日本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竞争与冲突

中国与日本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竞争与冲突

中国与日本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竞争与冲突中国与日本都是亚洲东方的两大国家,历史上曾多次交织在一起,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也不例外。

在这场全球冲突中,中国和日本之间展开了竞争与冲突,对双方的关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竞争与冲突的背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背景是欧洲主要大国之间的矛盾和争夺,然而这场战争也牵动到了亚洲的局势。

当时,中国和日本都身处于列强的压力之下,两国都希望通过参与战争来实现自身的国家利益。

二、日本在战争中的竞争与冲突作为亚洲唯一一个参战的国家,日本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积极参与,试图通过战争来扩张自身的势力范围。

日本在战后获得了盟国的支持,取得了一些战利品,并且在中国东北地区设立了租借地。

这引发了中国的不满和抗议,进而加剧了两国之间的紧张关系。

三、中国在战争中的竞争与冲突中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始终保持着中立地位,但并不代表中国没有参与竞争和冲突。

实际上,中国积极寻求通过外交手段来争取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然而,由于当时的政治局势和国内的割据局面,中国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成果。

与此同时,中国内部的混乱也为日本提供了机会,日本藉此在中国东北地区扩大了自己的势力。

四、竞争与冲突的影响中国和日本的竞争与冲突对双方的关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这加深了两国之间的紧张关系,使得两国的外交关系更加复杂。

其次,这给中国更多的认识到了自身的不足,并开始思考国家发展的道路。

同时,这也为日本提供了施展自己实力的机会,加强了其在亚洲地区的影响力。

总体而言,中国与日本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竞争与冲突是复杂而多变的。

两国都试图通过战争来实现自身的国家利益,但最终造成了更大的矛盾和竞争。

然而,这段历史也给两国敲响了警钟,使两国在战后开始思考和调整自己的外交政策,致力于维护亚洲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只有通过合作与互信,才能为亚洲的发展带来更好的前景。

课件2:第4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

课件2:第4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

阵亡者的墓地遍布欧洲大陆
1914—1918年大战以前,从来没有任何一次战争消耗 如此众多参战者的总资源,覆盖地球上如此广阔的土地。 从来没有那么多的国家被卷入战争。从来没有如此大规模 的、不分青红皂白的大屠杀。
----[美]
(1)给欧洲带来了深刻的经济和政治危机,欧洲相对 衰落
2.过程与方法: 论从史出问题探究历史比较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逐步培养热爱和平、关爱人类的正义感和崇高情操; 进而认识战争的根源和现实危险性,培养居安思危。
4.重点难点: • 重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和结果、影响 • 难点:大战对世界格局及人类社会的影响
本课探究的主要问题: 一、一战的性质 二、一战对人类历史产生的影响
②日本:
原因: 利用欧美列强无暇东顾之际向中国和太平洋地区扩展势力 协约国的大量军事定货。
表现: 日本在亚太地区的势力范围扩大; 从农业国变成工业国,由债务国变成债权国。
3. 社会主义运动和民族独立运动的高涨
战争也引发了一系列的革命,特别是俄国的革命, 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增强了维护 和平和正义的力量,鼓舞了人们斗争的勇气和决心, 让人们看见了黎明的曙光,并且掀起了民族独立运动 的高潮。
一、一战的性质
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战争
两大集团中的主要列强都是为争夺霸权和奴役其 他国家和民族的权利参战,虽然就局部而言,塞尔维亚、 比利时等一些国家所从事的战争具有民族解放和抵御 外族侵略的意义,但它们并不能改变战争的总的性质。
二、一战对人类历史产生的影响
1. 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
战争在历一时战中4年死零亡3人个数多相月当(于19过14去.71.0280—0年19间18欧.1洲1.发11生)的 所参有战战国争家中死三亡十总多人个数国的家两倍。欧洲,理性之灯渐渐熄 灭战了争,范黑围暗吞14噬个着国它家!的400万平方千米以上土地 卷入人口 超过15亿 参战人员 7000多万 伤亡人员 3000多万,另有1000万人因饥饿和瘟疫死去。 经济损失 3400多亿美元

第四讲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材教案

第四讲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材教案

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第一节日本发动灭亡中国的侵略战争—、日本灭亡中国的计划及其实施从九一八事变到华北事变19世纪60年代明治维新以后,日本开始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并逐渐发展成为军国主义国家。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日本军国主义势力进一步控制本国政权,对内镇压人民,对外侵略扩张。

1927年,日本首相田中义一主持召开“东方会议”,宣示了《对华政策纲要》,企图把“满蒙”从中国本土彻底分割出去,并决心为之诉诸武力。

日本军国主义势力主张:惟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

对外扩张的“大陆政策”进一步发展和具体化。

日本成为亚洲的战争策源地。

1929年10月,由美国开始的经济危机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为了摆脱危机,日本军国主义者决心加紧实施其既定的侵华政策。

1931年9月18日深夜,日本关东军炸毁南满铁路沈阳北郊柳条湖的一小段路轨,反诬中国军队“破坏”铁路、“袭击”日本守备队,当即炮轰东北军驻地北大营;接着,驻扎在南满铁路沿线的日本军队分别向沈阳城内和长春、四平街、公主岭等地发起进攻。

这就是九一八事变。

日本变中国为其独占殖民地的阶段由此开始。

1932年2月,中国东北全境沦陷。

日本侵占了山海关至黑龙江之间相当于日本本土3倍的110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

面对日本的大举侵略,国民党政府一再退让。

蒋介石在1931年7月已提出“攘外必先安内”的方针。

九一八事变发生后,国民党政府电告东北军:“日本此举不过寻常寻衅性质,为免除事件扩大起见,绝对抱不抵抗主义。

”这种态度,使日本侵略者更加无所顾忌地用武力大规模进攻中国。

日本占领中国东北以后,随即开始入侵中国华北地区。

1935年,日本在华北制造一系列事端,向中国政府提出使华北政权“特殊化”的要求。

中国政府在河北、察哈尔两省的主权大部丧失,华北成为日军可以自由岀人的“真空地带”。

接着,日方又策动华北五省(河北、察哈尔、绥远、山西、山东)两市(北平、天津)“防共自治运动”,制造傀儡政权。

百年前的珍贵老照片1914年的日本

百年前的珍贵老照片1914年的日本

百年前的珍贵老照片1914年的日本
1914年,推行明治维新让日本走上富国强兵之路的明治天皇已经去世两年了。

此时的日本,是大正天皇当政,正处于所谓的日本大正时代。

1914年的中国,正是民国三年,还是袁世凯做大总统。

1911年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政府,中国建立起了亚洲第一个共和国。

当年这消息传到日本,还曾让不少热血的日本人好激动。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日本向德国宣战,随即联合英国向德国在中国的殖民地青岛发起进攻。

最后,经过七十多天的激战,日军打败德军攻下青岛,然后就准备赖在青岛不走了。

日本还向中国北洋政府提出了二十一条,最终在中国引发了一场五四爱国运动。

好了,闲话少说,一组1914年的老照片,带您去看看百年前的日本。

这照片里的日本小屁孩,二十多年以后,只怕就成了侵略中国的日军一份子。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利用西方列强无暇东顾,极力扩大对华侵略,出兵山东,胁迫袁世凯接受日本妄图鲸吞中国的“二十一条”,把侵略魔掌伸向中国内地。

一次大战后,日本企图通过加紧掠夺中国、朝鲜和其他亚洲国家,摆脱政治、经济危机,在1927年的“东方会议”上对侵略中国问题进行了精心策划。

1931年9月18日,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对我国东北发动突然袭击,3个多月就占领东北全境。

翌年日军进攻上海(一·二八事变),并攻占大片华北土地,威逼平津,又在东北建立伪“满洲国”、在华北搞所谓“自治运动”,妄图长期占领这些地区。

1936年日本制定的总体战略计划——“国策基准”出笼后,日本举行了一次“将官演习”,向参加演习的将官交代了全面发动侵华战争的战争部署。

此后,日本增兵中国东北,抽调精锐部队关东军进驻平津一带,频繁举行军事演习进行挑衅,伺机挑起战争。

1937年7月3日,关东军参谋长东条英机向日本政府提议立即给中国以打击,随即于7月7日发动了七七事变。

7月9日,中日双方交战部队曾达成口头停火协议。

但同时,日本乘机从中国东北和朝鲜抽调2万多军队和百余架飞机投入华北地区。

7月17日,日本陆军参谋本部制定了《在华北行使兵力时对华战争指导纲要》,日本政府决定动员40万兵力,妄图用武力灭亡中国。

1937年7月7日下午,日本华北驻屯军第1联队第3大队第8中队由大队长清水节郎率领,荷枪实弹开往紧靠卢沟桥中国守军驻地的回龙庙到大瓦窑之间的地区。

晚7时30分,日军开始演习。

22时40分,日军声称演习地带传来枪声,并有一士兵(志村菊次郎)“失踪”,立即强行要求进入中国守军驻地宛平城搜查,中国第29军第37师第110旅第219团严词拒绝。

日军一面部署战斗,一面借口“枪声”和士兵“失踪”,假意与中国方面交涉。

24时左右,冀察当局接到日本驻北平特务机关长松井太久郎的电话。

松井称:日军昨在卢沟桥郊外演习,突闻枪声,当即收队点名,发现缺少一兵,疑放枪者系中国驻卢沟桥的军队,并认为该放枪之兵已经入城,要求立即入城搜查。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日本是怎样的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日本是怎样的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日本是怎样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主要发生在欧洲但波及到全世界的战争,当时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卷入了这场战争,是欧洲历史上破坏性最强的战争之一,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日本情况,希望能帮到你。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日本一战期间,日本本来就是趁火打劫才加入的世界大战。

站在协约国一方,只是为了夺取德国在中国的那些权益。

那么一战后的日本又是什么样子的呢?战败后的德国与协约国签订了《凡尔赛合约》,标志着一战正式结束。

但是这场在巴黎召开的会议,实质上是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分赃会议。

日本在会议结束后成功的获得了德国在中国山东地区的权益。

一战后,大部分欧洲国家都开始恢复生产,准备重回世界市场。

而日本因为在战时,为了赚取英法等国的钱财,在国内急速扩大产业。

如今英法等国自给自足后,日本就出现了产业过剩的局面。

1920年,日本股票暴跌,经济转入慢性萧条期。

1923年,日本关东地区的大地震引发了火灾、海啸等一系列灾难。

这一场大混乱中,有谣言称是朝鲜人冒犯了天神,才会有如此灾难。

于是日本境内开始了一场大肆屠杀朝鲜人的暴乱。

在这样社会动荡、经济萧条的情况下,日本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恢复日本的经济。

1929年,美国爆发经济危机,日本不仅城市受到影响,就连农村也受到了一些影响。

1931年日本农民的收入不到1926年的一半。

1929年,全国农家负债总额大概是46亿日元。

到了1931年已经达到了55亿日元。

农民收入受损,卖儿卖女的现象非常严重。

其中山形县的一个山庄467名青年妇女,被卖掉了就有110名。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坦克介绍一战中的坦克最初是英国人使用的。

当时由于凡尔登战役的惨烈,可以说法国几乎把血都流干了。

于是作为盟友的英国发动了索姆河战役,并且在这一场战争中出动了坦克。

这是英国第一次使用坦克,也是一战中首次使用坦克。

坦克用于阵地战这种战争形式,是非常有效的。

在坦克正式投入之前,英法联军每天只能前进120-200米左右。

日本在一战中迅速崛起真相

日本在一战中迅速崛起真相

日本在一战中迅速崛起真相日本在一战中迅速崛起真相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英国为了消灭在中国海域的德国武装商船,要求日本参加战争。

“一战”的爆发,给予了日本发展壮大的绝好机会。

西方国家依靠雄厚的工业实力在中国所获取的实际利益大大刺激了刚刚崛起的日本。

日本明治维新的成功使其政治制度得到了优化,工业发展也有了一个相对优越的环境。

但是日本资源匮乏、市场狭小,这成为其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日本政府更是明白,如果自己在发展的道路上慢了下来,那么明治维新的成果还将会被西欧列强扼杀,要想追赶西欧的工业化潮流,不至于被淘汰,唯一的出路就是寻找资源以及扩大市场。

中国作为日本的邻国,地大物博,市场广阔,十分符合日本的条件。

当时主宰中国的清朝政府已经亡国。

之后的北洋政府也是四分五裂,各派军阀割据称雄,各自为政。

西欧国家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所以它们在中国大力栽培自己的代言人。

这时的日本在工业化刚刚有了一点成绩后,便把目光瞄准了中国。

当然要进入中国的市场,还要看看它的“先师”欧美列强愿不愿意。

起初的日本对中国的入侵碍于西欧强国在中国都有势力范围,不是太明显。

当“一战”来临的时候,西欧诸国忙于在欧洲战场上厮杀,无暇顾及亚洲。

为了牵制德国,英国决定拉日本加入协约国一方。

日本也看到了时机,对德国宣战也就成为了必然。

8月15日,日本政府正式发表了书面文稿《对德最后通牒》,要求德国撤走在远东的舰队,无条件交出胶州湾。

德国没有理会日本的文告,战争又一次在中国的领海爆发了。

工业革命所带来的优异成果再一次帮助日本在军事上战胜了德国。

德国在欧洲战场上被牵制,其以仅存的几艘军舰对抗日本军舰,战败似乎是正常的了。

可是我们再回想一下曾经的中日甲午海战,中国以最精锐之北洋水师对抗刚刚实现工业化的日本,怎么就战败了?同样是一国之水师,一胜一败,且日本面对的是强大的德国,而中国面对的只是刚刚崛起的日本。

我们对工业化仇视过,也学习过,但是还是失败了,这是因为我们没有看清工业化的背后还得有一个适合工业化的制度存在。

论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对华政策

论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对华政策

论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对华政策周武 陈先春从1914到1918年整个欧洲呻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硝烟和恐怖之中,几乎所有的西方殖民列强都毫无例外地卷入了这场长达4年之久的战争泥淖。

这种态势决定了它们“无暇东顾”,至少是限制了它们在远东尤其是在中国利益的膨张。

而这场人类历史上空前的劫难及其所造成的国际格局却为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日本提供了在中国拓展自身利益的绝佳机遇。

事实上,日本军国主义者在幸灾乐祸之余,正是利用这一百年不遇的机会形成了新的对华战略.企图把独霸中国的狂想变成现实。

虽然这种企图最终没有成为现实,但日本在华利益及其势力却空前地扩展了,成为近代以来日本侵华史上的一个突出的环节。

一、“天佑良机”与大隈对华政策独霸中国是日本军国主义的既定国策,也是日本企图建立以它为中心的区域霸权并进而确立世界霸权的重要步骤。

早在明治政府始建之初所炮制的“大陆政策”(后来称为“明治遗策”)里,就明确地提出以武力征服朝鲜并以朝鲜为“渡满(中国东三省)的桥梁”对中国进行武力渗透的扩张战略及其具体步骤:第一期征服台湾;第二期征服朝鲜,第三期征服中国的满蒙地区;第四期以满蒙地区为基地,征服全中国;第五期以中国富饶的物产资源为后盾,征服南洋、亚洲乃至全世界,建立一个日本主宰的“八紘一宇。

的。

大日本帝国”。

然而,帝国主义是按实力瓜分世界的。

与欧美老牌的列强相比,后起的日本无论是经济、军事实力还是综合国力都相去甚远。

所以,在波谲云诡、纵横捭阖的东方紧张的国际格局中,日本想插足并进而排挤欧美列强在华势力,实现“明治遗策”,实际上不过是军国主义者一厢情愿的狂想。

狂想与现实之间的巨大差距,引起国内社会舆论的极度关注,1914年7月号的《中央公论》在社论中就曾对日本在国际资本竞争中的节节失败表示了愤懑和忧虑:“往年,帝国(即日本)乘百战百胜之威将势力范围扩及满洲,欧美各国颇有羡慕之色,而今在资本战争中,帝国却不得不输于各国。

斥责外交之无能,对当局加以鞭策,固无不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二十一条” 1914年11月11日,日本内阁制定了以灭 亡中国为目标的“二十一条”。1915年1月 18 日,日本驻华公使向袁世凯正式提出。内容 主要有: “二十一条”既是当时日本统治阶 级 各个集团对华侵略要求的综合,也是日本长 期策谋独霸中国主权之集大成。中国人民立 刻掀起了反对“二十一条”的强大抗议运动, 全国各地以至海外华侨,到处掀起声势浩大
第三节 日本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 一、日本的参战 1、谷干城的争霸战略 “欧洲早晚必有干戈破裂,马蹄蹂躏中原之时 期。我国固不应干预欧洲之变乱,但欧洲变乱之波 及必甚广,由此必动摇东洋诸国,以致东洋变发生 兵乱。当此之时,我国若拥有坚固之兵舰二十只, 锐陆军十万名,即可争衡于东洋,见重于欧洲”。 2、在为了“英日同盟”的幌子下 1914年8月23日,日本对德宣战。9月17日,日 军占领胶州车站,沿胶济路进攻。25日,占潍县车 站,10月7日占领济南,控制了胶济全线。10月29 日,日军进攻青岛,11月7日,德军投降。 10月中 旬占领德属马绍尔、马利亚纳、加罗林诸岛。
2、政治方面 拉拢李鸿章、张之洞、刘坤一等实力派,攫取 大冶铁矿并商派留学生赴日学习军事及延聘日本教 官训练新军等 ;企图控制中国教育;1911年辛亥 革命爆发,日本统治者更企图乘机扩大侵略分裂中 国;积极参加“五国银行团”的“善后大借款”等。 三、日美矛盾上升 1、日美矛盾上升的原因 在欧洲,英德矛盾代替英俄矛盾上升为国际主 要矛盾。1907年8月形成了对德包围的英俄法“三 国 协约”。在亚洲,随着日本对华扩张的加剧,日美 矛盾上升,日俄之间则共谋瓜分满蒙地区而趋向勾 结。英国与日本的矛盾虽有所发展,但为了对付德 国,也支持日、俄。远东之巴尔干“遂转移至列强 虎视之中国东北地区”。
这是1912年至1926年在位的日本大正天皇
1914年8月23日,日军对德宣战,几天后封锁了德 国在远东的据点――中国山东半岛胶州湾。日本陆 军于9月2日从山东龙口登陆,直捣青岛,并于11月 7日攻占青岛。这是1914年11月7日,日军占领德军 在青岛的要塞。
一战时进入山东的日军在肆意践踏中国土 地
二、对华新扩张
1、经济方面 1902年三井物产公司收买上海华商兴泰纱厂, 成为日本第一个在华纱厂。1906年收购大纯厂 (改称上海纺织第二厂)。此后,日本在华纱厂 迅速发展。1910年,日本设立“东亚兴业公 司” 。 1913年又设立中日合办的“中日实业公 司” 。目的是扩大对华投资。自1909年至1915 年,仅对华铁路贷款即有九笔,共283.7万镑。 在华中,日本特别注意攫夺汉冶萍公司。自 1904年初至1913年底,日本兴业银行和正金银 行对汉冶萍公司贷款十四笔,共三千多万日元, 在苏、鲁、皖等省也续有投资借款活动。
1910年7月4日,日俄两国签定第二次协 约,除再次确认第一次所划分的秘密范围
1912年7月,日俄签订第三次协约,除确认 一二两次密约外,并把前述势力范围分界线延伸 至内蒙古。把内蒙古划作东西两部:东部归日 本,西部归俄罗斯。 1916年7月3日,日俄又签定第四次协约,其 秘密部分规定:一旦中国被与日俄两国敌视的第 三国所控制,双方应协商采取措施;如果两国中 之一方与上述第三国宣战,另一方应给予援助并 商定以兵力援助之条件及实施办法。这表明:日 俄军事同盟已经把整个中国作为他们的势力范 围。
2、“大正政变” 1912年秋,西园寺内阁要求各省对1913年年 度预算压缩一成。陆军为了策谋倒阁,非但不压缩 预算,反而指令陆军大臣上原勇作强硬要求增设两 个师团。11月10日,西园寺会见山县有朋希望缓 增设两个师团,山县答称:“国防为本,财务为 末”。22日,陆军大臣正式提出增建两个师团方 案。30日,内阁否决。12月2日,上原勇作提出辞 表,陆军拒绝推荐继任人选,西园寺内阁遂被迫辞 职。这是军部势力第一次使用“军部大臣武官专任 制”,迫使内阁垮台。不久,由桂太郎第三次组 阁,日本人民和民主势力对军部的专横极为不满, 展开了群众性的斗争,迫使第三次桂太郎内阁辞 职。这次政治变动被称作“大正政变”。
第四讲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的日本
学习提示: 一、名词 大正政变 二十一条 西原借款 二、问答题 1、简述日本在二十世纪初对华新扩 张 的主要内容。 2、简述日本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 主要军事行动。
第一节 日俄战争后的日本政治与殖民帝国 一、军阀势力与军备扩展 1906年10月,陆军首脑山县有朋不与内 阁商量就制定并向天皇上奏了带有国策性的 《帝国国防方针》。陆军要求逐步扩大到五 十个师团,海军要求建立足以对付美国的 “八、八舰队”。1907年又提出“增建两个 师 团”案,成为这一时期内阁与军部争论不休 的议题。
2、日美之间出现的紧张局面 1906年3月,美英对日本封锁中国东北地区提 出书面警告;年春,美国西部地区排斥日本移民 (至1908年初签订所谓“君子协定”,日本自动 限 制移民);1907年8月,美国在哈里曼策谋建立” 东三省银行”; 1908年11月底,美日双方就太平洋 地区的权益缔结《高平· 卢脱协定》;1909年春, 美国国务卿诺克斯又致函英、俄、日、中等国政 府,主张“国际共管”满洲各铁路,即“诺克斯 计 划”,均遭到日本强烈反对。日美矛盾愈加深刻。
第一部分关于山东问题,共四条,要求中国承认日 继承德国原在山东的一切权益;山东省不得让与 或租给他国;准许日本建胶济铁路专线;开辟山 东省主要城市为商埠。日本的目的是向山东省进 行经济扩张,同时,还意味着要把战略要冲的山 东省作为日本的势力范围,为瓜分中国作准备。 第二部分,关于南满内蒙古东部,共七条,要求承 认日本在南满和内蒙古东部的特殊权利,日本人 有居住、购地、经营工商农业、开矿等特权。旅 顺、大连的租借期限及南满铁路、安奉两铁路期 限,均延长至99年,吉长铁路由日本管理,期限 也为九十九年。日本的目的是把我国东北和内蒙 变成它的殖民地。 第三部分共两条,要求把汉冶萍公司改为中日合办, 中国不得自行处理,附近矿山不准公司以外之人 开采。实际上,是要由日本一手操纵和控制中国 当时这个最大的铁矿山和炼铁企业。
第四部分一条,要求所有中国沿海港湾、 岛屿概不租借或让给他国。就是说,这些 地方只有日本才有权割去或租借。 第五部分,关于控制中国政治、财政、军 事、警察等,共七条,要求中日合办地方 警察或聘用日本人为政治、军事、财政等 顾问;中日合办兵工厂且必须聘用日本技 师;将武昌至南昌、南昌至杭州、南昌至 潮州之间的铁路修筑权让与日本;日本在 福建省有开矿、建筑海港、船厂及筑路的 优先权;日本人在中国有传教之权。
1909年10月26日上午9时许,中国东北城 市哈尔滨火车站响起了连发的枪声,时任日本枢密 院议长和朝鲜统监的伊藤博文应声倒在血泊中。朝 鲜爱国志士安重根用舍身刺杀结束了伊藤博文的生 命,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扩张的气焰,振奋了当时 受到严重侵略威胁的朝鲜半岛人民的民族精神。 伊藤博文 安重根
四、日本对台湾的殖民统治 1、日本对台湾的殖民统治 台湾是日本最早的殖民地。日本的殖民“经验” 很多来自对台湾的统治。陆海军大将桦山资纪、 桂太郎、乃木希典、儿玉源太郎等先后任台湾总 督,推行残暴的讨伐、镇压和军事统治,其后转 入经济掠夺并采取同化政策。 2、台湾人民的抗日斗争 台湾人民猛烈反抗日本的殖民地统治。反占领 的大规模抗日战争虽然失败,各地抗日游击战争 仍在发展。 1911年的辛亥革命对台湾人民鼓舞极大。在此 前后,台湾人民连续地举行了十次武装起义。其 中规模较大,影响较大的是1913年同盟会员罗福 星领导的“苗粟起义”和1915年的西来庵起义。
三、日本并吞朝鲜 1、日本并吞朝鲜 日俄战争中,日军就强迫朝鲜政府签订了 军事占领性质的《日韓议定书》(1904年2 月23日)。 1905年11月17日,伊藤博文以 武力威逼朝鲜签订了第二次《日韓协约》, 朝鲜沦为日本的保护国,这个条约被称作 “乙巳保护条约”。 1910年8月22日,日逼 迫 朝鲜国王签订《日韩合并条约》,陆军大将 寺内正毅任朝鲜第一任总督。朝鲜经济被纳 入日本的殖民体系。
五、英日同盟的尾声 1902年1月30日,日英缔结针对俄国的军事同 盟条约; 1907年6月10日,日法两国签订协约。法国承 认福建为日本势力范围并取得英国的同意;日本则 保证不支持越南民族革命运动。 1911年7月13日,英日签订第三次军事同盟条 约,同时限制了它的范围,即不适用于对付美国。 这是近代史上最后一次英日同盟。“同盟”从日本 对 付其主要敌手(美国)来说,它已无意义。但日本 后来却用它作为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根据。
1907年海牙密使 事件后高宗被迫 退位,其子李坧 被扶上王位,是 为纯宗(1926年4月 25日逝世,得年 52岁)。他是李氏 王朝第27代王, 也是朝鲜历史上 最后一位国王。
2、朝鲜人民的抗日斗争 自1907年至911年,抗日义兵与日军冲 突2907次,参战人数达十四万多人。1909 年10月26日,朝鲜爱国者安重根枪杀伊藤 博文于哈尔滨车站。1910年,其弟安明根 又因图谋暗杀寺内正毅被捕。日本统治者为 此逮捕朝鲜爱国人士六百余名,严刑拷问, 对义兵进行了残酷的“讨伐”。仅1908年 一 年,各地义兵牺牲者一万一千余名。
四、日俄协约 日俄战争结束之初,日本非常担心俄国“复 仇”,右翼军国主义势力一直在叫嚣对俄再战。 但 是,历史的发展却使日俄两国统治者有了联合的 需要。 1907年7月30日,日俄第一次协约成立。公开 协约写的是:“尊重”中国领土之完整,秘密协 约则 瓜分中国东北三省,并在追加条款中具体划定了 界线。北满属俄国势力范围,南满属日本势力范 围。此外,俄国承认日本独占朝鲜,日本则承认 俄国在蒙古的地位。
二、大正政变 1、“大正政变”的社会基础 甲午战争以来,军费不断膨胀,官僚机构无休 止地扩大,军阀官僚集团贪污不断发生;中小资本 和无特权的一般工商业资本在发展过程中受到特权 垄断资本的某种压抑;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小生 产者在没落,知识阶层人数在增加。这些知识分子 很多与中小资产阶级联系密切,形成一个反对军阀 官僚专制的民主势力;人民群众极为不满,反对军 阀专制、反对军国主义预算、反对增加税收、要求 扩大普选权。这类带有民主色彩的改良主义运动, 主要反映了中小资产阶级的利益,是明治前期自由 民权运动在新形势下的继续。这些改良主义要求正 是“大正政变”的社会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