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史(三四)聂珍钊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国文学(二)知识疏理

第一部分:第七、八章(教材第三卷)

第七章 19世纪中期欧洲文学

一、概念:

《人间喜剧》、人物再现法、多余人、自然派、“小人物”、卡拉马佐夫气质

二、问题:

1、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基本特征

2、英国前期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特征

3、《红与黑》的标题含义及作品的政治内容

4、于连形象

5、《人间喜剧》基本内容和艺术特点

6、三个资产者形象

7、《高老头》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8、高老头形象

9、拉斯蒂涅形象

10、《双城记》人道主义及人物

11、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特征

12、果戈理创作特征(“含泪的笑”)

13、泼留希金、乞乞可夫形象

14、《罪与罚》书名“罪”与“罚”的多重含义。

15、拉斯科尔尼科夫“罪”与“罚”的精神历程。

16、复调小说

第八章 19世纪后期欧洲文学

一、概念:

自然主义文学、唯美主义文学、威塞克斯小说、托尔斯泰主义、“忏悔贵族”、“心灵辩证法”、社会问题剧

二、问题:

1、左拉的自然主义文学理论及创作

2、莫泊桑短篇小说题材分类与(《羊脂球》)艺术特色

3、哈代的创作(威塞克斯小说)

4、《德伯家的苔丝》主人公形象(苔丝悲剧主客观原因)和艺术特色

1

5、《安娜·卡列尼娜》主人公形象

(1)安娜是一个追求个性解放的贵妇形象,一个被虚伪道德所束缚和扼杀的悲剧人物。(2)造成安娜爱情悲剧的内在因素是她独特的个性。她的感情强烈而真挚,有深刻丰富的内心世界,而这美好的素质却一直被封建婚姻束缚着。与渥伦斯基的相遇,唤起了她那长期受压抑的处于沉睡状态的爱的激情。她再也无法同卡列宁生活下去了,她的天性决定了她无法欺骗自己,不能过那种虚伪的生活,“我是人,我要生活,我要爱情。”她对爱情自由的执着追求,体现了贵族妇女个性解放的要求,具有反封建性质。

(3)安娜每走一步都要付出惨痛的代价,她用她的高傲和勇敢抵抗上流社会的诽谤和侮辱。她的爱认真执着到疯狂和神经质的地步。她的独特个性是把爱当作生活,她的生是为了爱,她的死也是为了爱,她想以死唤回爱的生,这是由她的性格所决定的。

(4)造成安娜爱情悲剧的外在因素(悲剧实质),是虚伪的上流社会和冷酷的官僚世界。她的悲剧是彼得堡上流社会三个贵族集团所代表的社会反对势力对她进行迫害的结果。这三个集团是以她丈夫卡列宁为首的沙皇政府官僚集团,以莉季亚伯爵夫人为首的年老色衰、笃信宗教的贵妇人集团,以培脱西公爵夫人为首的年轻贵妇人集团。他们都按贵族社会虚伪的生活原则和道德原则看人行事,用不同的方式、从不同的角度迫害安娜。冷酷自私的卡列宁,先是侮辱她,继而以拒绝离婚来折磨她,更恶毒的是不让安娜见自己的儿子;莉季亚、培脱西之流,她们过去和现在都背着丈夫偷情鬼混,并且不以为耻反以为荣。但当她们发现安娜与渥伦斯基产生真诚的爱情,安娜不愿表面上保持“体面”,即与丈夫保持虚伪的“正常”关系时,她们就不能容忍了,对她进行了严厉的惩罚,敌视她、侮辱她。上流社会的种种迫害,使她失去了名誉和地拉、失去了家庭与儿子,最后,由于渥伦斯基的冷淡,失去了唯一的精神支柱。只有用死来抗议贵族社会的虚伪、冷酷。作家以惊人的艺术力量描写了安娜自杀前的绝望和醒悟,她恨恨地说:“全是虚伪,全是谎话,全是欺骗,全是罪恶。”

(5)托尔斯泰揭示了造成安娜悲剧的社会原因,愤怒地谴责了压抑她、摧残她并造成她惨死的社会政治、法律、道德、宗教势力。安娜的悲剧结局,既体现了安娜性格发展的逻辑,也体现了俄国生活发展的逻辑,体现了托尔斯泰现实主义力量。他既对安娜的不幸寄予深切同情,又对她的道德原则和所选择的生活道路有所谴责。

6、《安娜·卡列尼娜》突出的艺术成就:是托尔斯泰艺术水平最高的一部作品。陀思妥耶夫斯基为此称他为“艺术之神”。

(1)惨淡经营的结构

构思缜密,细针密线,天衣无缝。列宁称是“一块完美无缺的整钢。”表现在:①结构具有形式美。小说共分八部,每一部的篇幅大体相当,局部与局部之间达到均衡,局部与

2

整体之间达到和谐。②严密完整的双边合拱结构。其内在联系的基本条件是两种文化的对照、主角命运的对照。

(2)出色的心理描写艺术

托尔斯泰创作的明显特征是对主人公的细腻深刻的心理描绘,善于开展“心灵辩证法”,即善于表现人物心灵的运动,描写人物由一种情感状态向另一种情感状态不断运动、变化的心理过程。表现在:①深刻表现人物内心矛盾及辩证发展过程;②以风景衬托心理;

③通过第三者的感受表现人物心理;④用比喻揭示心理;⑤描写不断变化的印象和联想,即动态的跳跃式的心理描写(如安娜自杀前);⑥肖像描写独特,面部表情性格化,如卡列宁脸上常浮着“讽刺的微笑”,列文是孩子式的脸红和羞涩,安娜流露出“一股被压抑的生气”。

7、《复活》思想内容

《复活》既体现了托尔斯泰世界观的转变,也表现了劳动人民与地主资产阶级尖锐对立的社会政治主题:

(1)批判沙皇专制的国家制度,暴露了政府机关的黑暗与大小官吏的残暴

(2)猛烈抨击了法庭、监狱等暴力机关和法律的反动(审判玛丝洛娃的场景和她与其他许多犯人的冤案说明法官腐败无能、法律反人民)

(3)无情撕毁了“官办教会”的慈善面纱,揭穿了其伪善和欺骗的本质

(4)猛烈地批判了沙皇专制的经济基础——地主土地私有制,表达了俄国农民的愤怒和抗议,指出造成农民贫困和农村破产的根本原因是土地为极少数地主私人拥有。

局限性:(1)宣扬托尔斯泰主义。这是托尔斯泰创作、世界观中落后和反动的成份,表现为:宣扬不以暴力抗恶,鼓吹道德自我完善,提倡清洗过的新宗教,宣扬基督教博爱思想。2)反对暴力革命,歪曲革命者形象。

8、《复活》中男女主人公的“复活”

聂赫留朵夫——是19世纪末期俄国优秀贵族的典型形象,带有作者自传性质,也是作家忏悔贵族形象的最高代表

聂赫留朵夫思想性格发展三阶段:

1)纯洁阶段。青年时期单纯善良,大学生,反对土地私有,追求真挚爱情,与卡秋莎产生朦胧的初恋之情。

2)堕落阶段。贵族家庭养成了他的种种恶习,贵族社会和沙俄禁卫军放荡腐败的社会风气使他堕落为自私自利者;诱奸玛丝洛娃并抛弃她。

3)复活阶段。10年后,在法庭上再看到玛丝洛娃时,意识到自己是造成她堕落和不幸的罪

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