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一元论阴阳五行
《中医基础理论》学习笔记:气一元论
中医基础理论》学习笔记:气一元论中国古代哲学的物质观,从五行的多元论到阴阳二气的二元论,最终统一于气的一元论。
“太极一气产阴阳,阴阳化合生五行,五行既萌,遂含万物”。
天地万物皆本于气,人亦因气而生。
气是构成天地万物以及人类生命的共同的本始物质,人的生死、物之盛毁,都是气聚散变化的结果。
气,是中国古代哲学标示物质存在的基本范畴,是运动着的、至精至微的物质实体,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最基本元素,是世界的本原,是标示着占有空间、能运动的客观存在。
气是中国古代对世界本原的粗浅认识,从云气、水气到量子、场,无不涵盖其中,可谓“至大无外”,“至小无内”。
气又是一个涵盖物质与精神、自然与社会的哲学范畴,其内涵既是客观存在的实体,又是主观的道德精神,兼容并包,错综复杂。
在中医学理论体系,就生命物质系统——气、血、精、津、液而言,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活力很强、运动不息、极其细微的物质,是生命物质与生理机能的统一。
在生命物质系统的各种具体的物质概念中,气是最大的概念。
气是构成万物的本原。
气是絪緼运动,至精至微的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
人的生长壮老已,健康与疾病,皆本于气,故曰:“人之生死" ,全赖乎气。
气聚则生,气壮则康,气衰则弱,气散则死”。
总之,气是连续性的一般物质存在,充塞于整个宇宙,是构成世界的本原,是世界统一性的物质基础。
气是构成万物最基本的物质要素,万物是气可以感知的有形存在形式。
气规定万物的本质,气的内涵揭示了气的物质性和普遍性、无限性和永恒性。
天地之气动而不息,运动是气的根本属性,气是具有动态功能的客观实体,气始终处于运动变化之中,或动静、聚散,或絪緼;清浊, 或升降、屈伸,以运动变化作为自己存在的条件或形式。
天地运动一气,毂万物而生。
气是构成宇宙的物质基础,气聚而成形,散而为气。
形和气是物质存在的基本形式,而形和气的相互转化则是物质运动的基本形式。
物之生由乎化,化为气之化,即气化。
中医基础理论主要内容
中医基础理论主要内容 中医基础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中医学的哲学基础、中医学对正常⼈体的认识、中医学对疾病的认识,以及中医养⽣和治疗疾病的原则。
以下是由店铺整理关于中医基础知识理论主要内容的内容,希望⼤家喜欢! 中医基础理论主要内容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对中医理论体系形成影响较⼤的哲学思想主要有⽓⼀元论、阴阳学说、五⾏学说。
⽓⼀元论讨论的是⽓是构成世界的本原,即世界本原于⽓。
⽓是运动不息,变化不⽌的,其基本形式是升、降、出、⼊。
物质世界的诸般变化均源于⽓的运动变化,即⽓化。
⽓⼀元论渗透到中医学中以说明精⽓是⽣命的本源,也是⽣命活动的物质基础。
⼈体⽓的运动必须协调、通畅才能保证机体功能的正常,精⽓与神密切相关等等。
阴阳五⾏学说主要讨论阴阳五⾏学说的基本概念及基本内容,阴阳学说认为阴和阳既可代表相互对⽴的两个事物⼜可代表⼀事物内部所存在的相互对⽴的两⽅。
阴阳既是对⽴的、⼜是统⼀的。
相互间有着交感、制约、互根、消长、转化等关系;五⾏学说则认为世界上⼀切事物都可按其基本属性分为五类:即⾦、⽊、⽔、⽕、⼟。
五者之间存在着⽣克关系。
阴阳五⾏学说渗透到中医学中则⽤以说明⼈体的组织结构、⽣理功能、病理变化并⽤于疾病的诊断和疾病的防治。
(⼆)中医学关于正常⽣命现象的理论知识 主要有⽓⾎津液、脏象、经络、形体官窍等内容。
⽓⾎津液主要阐述⽓⾎津液这些⼈体⽣命活动所需的基本物质的⽣成、作⽤及其相互关系。
中医基础理论 脏象则以五脏为中⼼阐述五脏、六腑、奇恒之腑、以及相关的形体、官窍、情志、液体的作⽤及其相互关系,也包括五脏系统与⾃然界的关系。
经络主要阐述经络的概念和基本⽣理功能;⼗⼆正经概念、分布、⾛向与交接规律、循经路线、流注次序以及与脏腑的关系;奇经⼋脉的循⾏路线、功能;别络、经别、经筋、⽪部等内容。
形体官窍主要讨论了⽪、⾁、筋、⾻、脉;眼、⿐、⽿、⼝、⾆的功能及与脏腑、经络的关系。
(三)中医学关于疾病的理论知识 主要包括病因、发病以及病机内容。
【优秀文档】第四节,气一元论,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的关系
第四节,气一元论,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的关系气、阴阳、五行的关系,体现了古代中国一种朴素的唯物主义哲学思想,究竟什么是气、阴阳、五行呢?气、阴阳、五行的关系究竟又有着什么样的医学含义呢?在医学中气、阴阳、五行的关系又是如何被运用的呢?今天三九小编就和大家一起来详细的学习一下传统中医基础理论中关于气、阴阳、五行的关系的相关知识。
一、气、阴阳、五行的关系气、阴阳、五行都是中国传统哲学的重要范畴。
气在与阴阳、五行的纵横联结中,构成气阴阳五行的逻辑结构系统,形成了中国传统哲学自身的特点。
(一)气与阴阳气是物质实体,是构成宇宙天体以及天地万物的最基本元素,是世界的本原。
气范畴肯定了物质世界的统一性。
阴阳是气的两种固有属性。
按阴阳分,则世界上的气可分为阴气和阳气两类。
阴阳又是气本身内在的矛盾要素。
阴气和阳气又各具阴阳对立要素,相互渗透,相互作用,构成了气的矛盾统一体。
一气分为阴阳,阴阳统一于气。
气有阴阳(《正蒙·神化》),一物两体,气也(《正蒙·参两》),气有阴阳,屈伸相感之无穷,故神之应也无穷(《正蒙·乾称》)。
气是一,万物本原为一气,但一气分阴阳,气有阴阳为两,两存在于一之中,表现为对立的两个方面,一指对立双方的统一。
作为宇宙本原的气是阴阳对立的统一物,物质世界在阴阳二气的相互作用下,不断地运动变化。
两不立则一不可见,一不可见则两之用息。
两体者,虚实也,动静也,聚散也,清浊也,其究一而已(《横渠易说·说卦》)。
虚实、动静、聚散、清浊等是对立两方面的具体表现,也是一气之阴阳的具体内涵。
这种阴阳对立的双方,共同组成气的统一体,它们是一切运动变化的根源,从而建立起对立统一的气一元的物质概念。
中医阴阳五行中古代哲学“气论”的运用论文(共2篇)
中医阴阳五行中古代哲学“气论”的运用论文(共2篇)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第1篇:浅析中医阴阳五行的核心阴阳五行是中国传统哲学、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之对其源流演变,众多前辈作了大量的研究和考证。
目前比较公认阴阳五行观念萌生于伏狡、尧舜2时代,但一直到了殷周时期才有了“阴阳”一词,后经春秋到战国中、后期,阴阳的概念H由具体到抽象然后又再具体化。
可查的最早提出阴阳概念的可查资料是《国语·周语》。
“阴阳”学说经过不断的演化“阴”和“阳”既可代表相互对立的事物,又可用以分析事物内部都存在着的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阴阳对立的两个方面,其实质内容就是矛盾的两个方面,但是这种矛盾的两个方面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相互制约的关系,只有维持这种关系,事物才能正常、稳定的发展,机体才能保持协调平衡状态。
《黄帝内经》中以“水”“火”作为阴阳的象征“水”和“火”代表的特征反映了“阴”和“阳”的基本属”性“阴”和“阳”可广泛地推演到很多事物和现象。
一般来讲,凡是剧烈运动着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世间万物都属于阳的范畴;相对静止的、向下的、内守的、下降的、寒冷的、晦暗的都属于阴的范畴。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是:对立制约、互根互用、消长平衡、相互转化。
阴阳学说用来解释事物间以及事物内部更为复杂关系时遇到一定的困难。
于是在阴阳学说的基础上逐渐演变出了五行学说。
五行学说着重以“五”为基数来揭示事物间的复杂关系,五行之间的生克制化关系仍然是基本的阴阳关系。
以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特征之间的生克制化关系来解释宇宙万物、人体等复杂事物之间及事物复杂内部之间的关系。
五行学说不是静止、孤立地将事物归属于五行,而是以五行之间生克制化关系探索和阐释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其本质仍然是各矛盾之间的整体性和统一性。
五行的相生是指某一事物对另一事物具有促进、助长和滋生的积极作用,五行相克是指某一事物对另一事物的生长和功能具有抑制和制约作用。
气一元论阴阳五行
(三)气是天地万物相互感应的中介 1、中介的含义:表征不同事物或同一事物内部不同要素之间间接联 系的概念; 2、气的感应性:指阴阳二气的交感相应
三、气一元论在医学中的应用 (一)确立中医学的科学观 1、自然界:人们对自然界的总的看法。气是世 界的本原,天地人统一于气; 2、医学观:天人合一、形神合一 人——社会——心里的整体医学模式 ——社会——心里的整体医学模式 3、生命观:气是生命的本原。合阴阳之气,媾 父母之精,两精相搏,形神乃成。
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的应用 (一)确立中医学的科学观:天地之道 1、普遍联系观:阴阳之道,同气相求。阴阳交感,三才一体。 2、运动变化观:阴阳相错,上下相临。动静相召,而变由生。 3、朴素辩证观:一分为二,合二而一。 (二)确立中医学的方法论 1、朴素辩证思维方式 2、阴阳二分的分类方法:所指无定在,划分标准可变。 (三)论证中医学的基本问题 1、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 2、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 3、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 4、指导疾病的诊断
二、气一元论的基本内容
(二)运动是气的固有属性及其存在形式 1、气的运动变化:物生谓之化,物极谓之变, 天始而生化,气散而有形,气布而墓青,气终而 象变,期数一也 2、气的运动形式:升降出入,形化→气化→形 、气的运动形式:升降出入,形化→气化→ 气转化 3、气运动的根源:气有胜复,阴阳相错。
感应、可入 气(阴气 阳气) 渗透 相互作用 互相影响 万物化生
五脏时间节律
五行
木
火
土
金
水
五脏
肝
心
脾
肺
肾
五时
春
夏
长夏
秋
冬
昼夜
平旦
日中
日西
日入
夜半
第四节 气一元论、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的关系
总之,中医学按着气——阴阳——五行的逻辑结构,从气——阴阳——五行的矛盾运动,阐述了生命运动的基本规律,构筑了中医学的理中医学在哲学与自然科学尚未彻底分开的古代,把当时先进的气一元论、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与医学理论熔铸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用哲学概念说明医学中的问题,同时又在医学理论的基础上,丰富和发展了哲学思想。哲学帮助了医学,,医学丰富了哲学,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但是,在气一元论、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基础上的中医学理论也不可能从根本上超出朴素直观的水平。
(一)气一元论
气一元论认为,气是不断地运动着的物质实体,是世界万事万物的本原(或本体),为宇宙天体和天地万物统一的物质基础。运动是气的根本特性,阴阳是气的固有属性,气是阴阳的矛盾统一体,气的胜复作用即阴阳的矛盾运动是物质世界运动变化的根源,气聚而成形,散而为气,形(有形)与气(无形)及其相互转化是物质世界存在和运动的基本形式。物质世界是一个不断地发生着气的升降出入的气化运动的世界。气分而为阴阳,阴阳合而生五行,而五行之中复有阴阳。就世界的本原而言,作为一种自然观,气一元论是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的基础。“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人是天地自然之气合乎规律的产物。人体就是一个不断地发生着升降出入的气化运动的机体。人体的气可分为阴气和阳气两类。阴阳匀平,命日平人。生命过程就是阴阳二气对立统一运动的结果。人体的脏腑形体官窍等各个部分,又可按五行分为心、肺、脾、肝、肾等五个系统。五行之中复有阴阳和五行。机体就是这样联系密切、错综复杂的巨系统。
阴阳言气的矛盾对立,五行说明气有生克,两者相互渗透,相互包涵,“举阴阳则赅五行,阴阳各具五行也;举五行即赅阴阳,五行各具阴阳也”(戴震《孟子字义疏证·天道》)。“五行,即阴阳之质;阴阳,即五行之气。气非质不立,质非气不行。行也者,所以引阴阳之气也”(《类经图翼·运气》)。气化流行,生生不息。气化是一个自然过程,气运动变化的根本原因,在于其自身内部的阴阳五行的矛盾运动。阴阳有动静,五行有生克,于是形成了气的运动变化。
《中医基础理论》气一元论、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的相互关系
《中医基础理论》气一元论、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的相互关系一、气、阴阳、五行的关系气、阴阳、五行都是中国传统哲学的重要范畴。
气在与阴阳、五行的纵横联结中,构成厂气——阴阳——五行的逻辑结构系统,形成了中国传统哲学自身的特点。
(一)气与阴阳气是物质实体,是构成宇宙天体以及天地万物的最基本元素,是世界的本原。
气范畴肯定了物质世界的统一性。
阴阳是气的两种固有属性。
按阴阳分,则世界上的气可分为阴气和阳气两类。
阴阳又是气本身内在的矛盾要素。
阴气和阳气又各具阴阳对立要素,相互渗透,相互作用,构成了气的矛盾统一体。
一气分为阴阳,阴阳统一于气。
“气有阴阳”(《正蒙·神化》),“一物两体,气也”(《正蒙·参两》),“气有阴阳,屈伸相感之无穷,故神之应也无穷”(《正蒙·乾称》)。
气是一,万物本原为一气,但一气分阴阳,气有阴阳为两,两存在于一之中,表现为对立的两个方面,“一”指对立双方的统一。
作为宇宙本原的气是阴阳对立的统一物,物质世界在阴阳二气的相互作用下,不断地运动变化。
“两不立则一不可见,一不可见则两之用息。
两体者,虚实也,动静也,聚散也,清浊也,其究一而已”(《横渠易说·说卦》)。
虚实、动静、聚散、清浊等是对立两方面的具体表现,也是一气之阴阳的具体内涵。
这种阴阳对立的双方,共同组成气的统一体,它们是一切运动变化的根源,从而建立起对立统一的气一元的物质概念。
(二)气与五行气是世界的本原,“天地间一气耳。
气之清而强者为火,清而弱者为水;浊而沉者为土,浊而浮者为木,浊而实者为金,皆一气之清浊而流派为五也。
一气分五行,而五行又各有五行’’,“五可还一,一可摄五,譬之一树……各不同形,实总一根菱”(《百子全书·叔苴子内篇·卷一》)。
五行同一气,一气合五行。
《云笈七笺》吸收了阴阳五行思想,根据“元气本一,化生有万”的理论,阐述了气与五行的关系,谓:“一含五气,为水、为火、为木、为金、为土”,“元气分而为五行,五行归于一气”。
中医基础理论气-元论【精品】
第一节气一元论中国古代哲学的物质观,从五行的多元论到阴阳二气的二元论,最终统一于气的一元论。
诚如《河洛原理》所说,“太极一气产阴阳,阴阳化合生五行,五行既萌,遂含万物”。
阴阳五行始终被置于中国古代哲学的最根本最高的气范畴之内,即使在阴阳五行学说的极盛时代,也没有成为宇宙观的主体,往往是气一元论宇宙观的构成部分。
所以天地万物“本是一气,分而言之则曰阴阳,又就阴阳中细分之则为五行。
五气即二气,二气即一气”(宋·吴澄《答人问性理》)。
天地万物皆本于气,人亦因气而生。
气是构成天地万物以及人类生命的共同的本始物质,人的生死、物之盛毁,都是气聚散变化的结果。
故曰:“人之生,气之聚也。
聚则为生,散则为死。
……故万物一也”(《庄子·知北游》)。
人与天地之气通为一气,“人之生也,因阴阳五行之气而有形,形之中便具得阴阳五行之理,以为健顺五常之性”(吴澄《答田副使第二书》)。
总之,中国古代哲学用气一元论的单一物质概念,说明了世界的物质本原,肯定了世界的物质性。
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物质(气)的不同形态,世界上一切现象都是根源于物质(气)的,这是中国古代唯物主义哲学的基本理论。
总之,气一元论是中医古代哲学中最根本最重要的哲学思想,是一种动态的、有机的宇宙观,浓缩地反映出中华民族的特有传统。
一、气的基本概念中国古代哲学的气一元论应用于中医学领域,成为中医学认识世界和生命运动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与医学科学相结合,形成了中医学的气一元论。
(一)气的哲学含义气,是中国古代哲学标示物质存在的基本范畴,是运动着的、至精至微的物质实体,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最基本元素,是世界的本原,是标示着占有空间、能运动的客观存在。
气是中国古代对世界本原的粗浅认识,从云气、水气到量子、场,无不涵盖其中,可谓“至大无外”,“至小无内”。
但在中国古代哲学上,气又是一个涵盖物质与精神、自然与社会的哲学范畴,其内涵既是客观存在的实体,又是主观的道德精神,兼容并包,错综复杂。
1.2气一元论中医学概论
学 1、熟悉:气的基本概念,气一元论 习 的基本内容; 目 标 2、了解:气一元论的起源和形成。
气壹
一 元 论
文输单 本入击 ,您此 ,的处 单文输 击本入 此,您 处单的 输击文 入此本 您处, 的输单 文入击 本您此
的处 文输 本入 ,您 单的 击文 此本 处, 输单 入击 您此 的处
2.2 形气转化指形与气之间的相互转换变化。 ❖ 气与形之间的转化:“气生形”、“形化气”。 ❖ 形与形之间的转化:有形之物在气的推动与激发
下亦可相互转化,如冰化为水。 ❖ 气与气之间的转化:“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
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 有形之体自身的不断更新变化:生长壮老已。
2.3 气化的类型
一
二
三
基
基
对
本
本
中
概
内
医
念
容
学
的
影
响
一、基本概念
(一)气概念的形成
自然界 云气 风气
水气
人体 呼吸之气
热气《说文解字》: “Fra bibliotek,云气也,象形。”
气
万物之本原
(二)气的哲学概念
气是一种极其细微的物质,是构成世界的物质本原。 气(精气)充塞于天地之间,是化生自然万物的基本 物质,人的形体及精神智慧也是精气的产物。
《庄子·知北游》:“通天下一气耳。” 《素问·六节藏象论》:“气合而有形,因变以正名。”
(三)气的医学概念
❖ 气是人体内活力很强运行不息的极精微物质,是 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
❖ 在中医学的概念体系中,气是一个最基本的也是 含义最复杂的概念。
学中医必懂的气一元论
学中医必懂的气一元论中医持续衰落的原因是什么?有人可它归于西医的挤压,有人把它归于政策,但这仅仅是外因,真正的内因是国人理解不了中医了,学中医者理解不了,就学不好中医,疗效难以提高,国民理解不了,就不会选择中医,中医就没有市场。
那么现代人理解不了中医的关键在哪呢?答案可能你想不到,它就在于气一元论。
我们现代人都是从西方科学的立足点之上来理解中医的,大脑中装的都是各种教条,考虑的都是各种指标,仪器。
此时无论如何你都难以理解那些中医概念。
比如,阴阳、五行,经络,心主神志,五脏藏神等。
就拿中医的病因学来说吧,它认为人是自然无限小的一部分,顺应自然则生,违背自然则死,疾病就是大自然对不顺应它的人的一种惩罚。
而现代人呢?用再精密的仪器也观察不到人与自然的关系,觉得中医把疾病归于人与自然的矛盾激化很可笑。
而西医呢?疾病是实实在在看到的,细胞发生了病变就是病,没有发生病变就不是病,简单明确,规范严谨。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根源就在于立足点不一样。
同样,我们认识中医,你立足点不一样,看到的结果也不一样。
中医的立足点是气一元论,它用一种物质聚散的规律解释了自然界的一切,当然也用这个规律来认识中医。
就拿阴阳来说吧,如果你站在西方科学的立足点之上来看,阴阳似乎就是两种本质不同的东西,或者是空洞的哲学概念,谈两者的关系肯定是玄之又玄。
而站在气一元论的立足点之上,阴就是统一物质的有序状态,阳就是统一物质的无序状态,有了物质的统一性,阴阳之间才可以相互转化。
气一元论是这样来认识世界的:无限的宇宙空间连续着统一的物质,它并不是静止不动的,而是在紧张地相互压迫中存在的,反抗周围物质的压迫是一切存在物的本性,也正是这种本性的存在,局部物质才不断在反抗周围物质的压迫中组织起来,成为一个个暂态的有序结构(气之阴),我们观察到的一切都是由统一物质组织起来的,只是最初的产生环境不同使它们具有了不同的个性。
而看起来空无一物的空间则是统一物质的无序状态(气之阳)。
阴阳之气——精选推荐
阴阳之气气为阴阳之体科普中国 | 本词条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名词术语成果转化与规范推广项目提供内容审阅专家张曾亮气为阴阳之体是“气一元论”学说的内容,世界本源一气,气之动静而为阴阳,阴阳和而化生五行。
中医理论的发生发展受到该哲学理论的影响。
中文名气为阴阳之体类别中医基础术语概念气是万物的本根,化生阴阳二气,阴阳二气其用虽殊,而本体则是一气。
解读气为阴阳之体是气一物而两体的具体解释,属“气一元论”内容。
世界本源一气,气之动静而为阴阳,气为阴阳之体,阴阳为气之用。
阴阳和而化生五行,所谓“有太极则一动一静而分两仪,有阴阳则一变一合而五行具”(《御纂性理精义·卷一》)。
本是一气,分而言之曰阴阳。
中医应用一、“气为阴阳之体”是“气一元论”的理论内容之一气一元论认为,气是一种极细微的物质,是构成世界万物的本源,是构成宇宙的本始物质。
天地合气,万物自生。
人是物质世界的特殊组成部分,是天地自然的产物,人禀气而生,含气而长,人之一生,一气而已。
气——阴阳——五行为世界产生规律的总结。
二、“气一元论”在中医中的应用中医学把古代哲学的“气一元论”应用于医学方面,形成了中医学理论中的气一元论,用以建立中医学的自然观、生命观、健康观和疾病观、治疗观以及养生康复观等,论述了生命科学的基本问题。
“气”的概念在中医学的学术思想中,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
如果说,中医学理论体系中的全部学说都是建立在气一元论之上的,也并不为过。
“气一元论”对《内经》有着很大的影响,它是《内经》天人相参整体思想观的本源,是取象思维方式产生的基础,是气化学说产生的基础,是五脏为核心生命观形成的依据,是肾气在生命活动中主导作用的理论之源。
气一元论、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的关系
气一元论、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的关系气一元论、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的关系一、气、阴阳、五行的关系气、阴阳、五行都是中国传统哲学的重要范畴。
气在与阴阳、五行的纵横联结中,构成厂气--阴阳--五行的逻辑结构系统,形成了中国传统哲学自身的特点。
(一)气与阴阳气是物质实体,是构成宇宙天体以及天地万物的最基本元素,是世界的本原。
气范畴肯定了物质世界的统一性。
阴阳是气的两种固有属性。
按阴阳分,则世界上的气可分为阴气和阳气两类。
阴阳又是气本身内在的矛盾要素。
阴气和阳气又各具阴阳对立要素,相互渗透,相互作用,构成了气的矛盾统一体。
一气分为阴阳,阴阳统一于气。
"气有阴阳"(《正蒙·神化》),"一物两体,气也"(《正蒙·参两》),"气有阴阳,屈伸相感之无穷,故神之应也无穷"(《正蒙·乾称》)。
气是一,万物本原为一气,但一气分阅读全文分类:中医学理论|阅读(38)|评论(0)五行学说2010-02-22 00:27阅读36评论0五行学说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朴素的唯物主义哲学思想,属元素论的宇宙观,是一种朴素的普通系统论。
五行学说认为: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元素所组成,自然界各种事物和现象的发展变化,都是这五种物质不断运动和相互作用的结果。
天地万物的运动秩序都要受五行生克制化法则的统一支配。
五行学说用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来说明世界万物的起源和多样性的统一。
自然界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可按照木、火、土、金、水的性质和特点归纳为五个系统。
五个系统乃至每个系统之中的事物和现象都存在一定的内在关系,从而形成了一种复杂的网络状态,即所谓"五行大系"。
五行大系还寻求和规定人与自然的对应关系,统摄自然与人事。
人在天中,天在人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天人交相生胜。
五行学说认为大干世界是一个"变动不居"的变化世界,宇宙是一个动态的宇宙。
深入理解:气的运行、阴阳、五行五气
深入理解:气的运行、阴阳、五行五气本头条号有很多内容只对粉丝开放,如有需要,请加关注气、阴阳、五行都是中国传统哲学的重要范畴。
气在与阴阳、五行的纵横联结中,构成厂气——阴阳——五行的逻辑结构系统,形成了中国传统哲学自身的特点。
(一)气与阴阳气是物质实体,是构成宇宙天体以及天地万物的最基本元素,是世界的本原。
气范畴肯定了物质世界的统一性。
阴阳是气的两种固有属性。
按阴阳分,则世界上的气可分为阴气和阳气两类。
阴阳又是气本身内在的矛盾要素。
阴气和阳气又各具阴阳对立要素,相互渗透,相互作用,构成了气的矛盾统一体。
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一气分为阴阳,阴阳统一于气。
“气有阴阳”(《正蒙·神化》),“一物两体,气也”(《正蒙·参两》),“气有阴阳,屈伸相感之无穷,故神之应也无穷”(《正蒙·乾称》)。
气是一,万物本原为一气,但一气分阴阳,气有阴阳为两,两存在于一之中,表现为对立的两个方面,“一”指对立双方的统一。
作为宇宙本原的气是阴阳对立的统一物,物质世界在阴阳二气的相互作用下,不断地运动变化。
“两不立则一不可见,一不可见则两之用息。
两体者,虚实也,动静也,聚散也,清浊也,其究一而已”(《横渠易说·说卦》)。
虚实、动静、聚散、清浊等是对立两方面的具体表现,也是一气之阴阳的具体内涵。
这种阴阳对立的双方,共同组成气的统一体,它们是一切运动变化的根源,从而建立起对立统一的气一元的物质概念。
(二)气与五行气是世界的本原,“天地间一气耳。
气之清而强者为火,清而弱者为水;浊而沉者为土,浊而浮者为木,浊而实者为金,皆一气之清浊而流派为五也。
一气分五行,而五行又各有五行'’,”五可还一,一可摄五,譬之一树……各不同形,实总一根菱“(《百子全书·叔苴子内篇·卷一》)。
五行同一气,一气合五行。
《云笈七笺》吸收了阴阳五行思想,根据”元气本一,化生有万“的理论,阐述了气与五行的关系,谓:”一含五气,为水、为火、为木、为金、为土“,”元气分而为五行,五行归于一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3/10
授课:XXX
12
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的应用
(一)确立中医学的科学观:天地之道 1、普遍联系观:阴阳之道,同气相求。阴阳交感,三才一体。 2、运动变化观:阴阳相错,上下相临。动静相召,而变由生。 3、朴素辩证观:一分为二,合二而一。 (二)确立中医学的方法论 1、朴素辩证思维方式 2、阴阳二分的分类方法:所指无定在,划分标准可变。 (三)论证中医学的基本问题 1、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 2、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 3、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 4、指导疾病的诊断
2021/3/10
授课:XXX
2
二、气一元论的基本内容
2021/3/1运动是气的固有属性及其存在形式
1、气的运动变化:物生谓之化,物极谓之变, 天始而生化,气散而有形,气布而墓青,气终而 象变,期数一也
2、气的运动形式:升降出入,形化→气化→形 气转化
3、气运动的根源:气有胜复,阴阳相错。
2、医学观:天人合一、形神合一 人——社会——心里的整体医学模式
3、生命观:气是生命的本原。合阴阳之气,媾 父母之精,两精相搏,形神乃成。
2021/3/10
授课:XXX
5
4、健康观:气合则为正气。 气化【气化为形,形化为气】——形气转化 动态平衡
5、疾病观 病因——气失其和谓邪气,邪(气失和)正(气和)交争。 病机——气有不调之处,即病本所在之地升降出入失常 诊断——察五脏神形,知真气虚实
阴阳范畴引入医学领域,成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石,成为基本的医学概念。在中医学中, 阴阳是自然界的根本规律,是标示事物内在本质属性和性态特征的范踌,既标示两种对立特定的 属性,如明与暗、表与里、寒与热等等,又标示两种对立的特定的运动趋向或状态,如动与静、 上与下、内与外、迟与数等等。
总之,事物和现象相互对立方面的阴阳属性,是相比较而言的,是由其性质、位置、趋势等 方面所决定的。阴阳是抽象的属性概念而不是具体事物的实体概念,也是一对关系范畴,它表示 各种物质特性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所以说:“阴阳者,有名而无形”(《灵枢·阴阳系日 月》)。
日常概念、哲学概念、医学概念 阴 阳
气、实体、虚体
(三)阴阳的普遍性、相对性和关联性
2021/3/10
授课:XXX
8
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一)阴阳对立
1、阴阳对立的含义:对立是指处于一个统一体的矛盾双 方的互相排斥、互相斗争。
例如:人体
人体有形,不离阴阳;
形神:行为阴,神为阳;
气血:气为阳,血为阴;
饮食:气为阳,味为阴;
脏腑:脏为阴,腑为阳。
2、阴阳对立的意义:一分为二的辩证观,阴阳二分的分 类法。
2021/3/10
授课:XXX
9
(二)阴阳互根
1、阴阳互根的含义:互根指相互对立的事物之间的相互 依存、相互依赖,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另一方而单独存在。
例如:人体
脏与腑
形与神
气与血
阴阳互根
阴气与阳气
中医学与中国古代哲学
第一节 气一元论
一、气的基本概念
(一)气的哲学含义
1.具体物质概念(常识概念):一种极细微的、连续 的、无间断状态的物质实体。如云气、呼吸之气、水谷 之气。
2.哲学范畴:气是极其细微的物质,具有运动功能的客 观实体,是构成世界万物的本源。抽象的物质概念。物质 与功能的统一。
3.广泛意义的气:泛指任何现象,包括物质现象和精 神现象。
气失调——虚 滞 上 下 结 散 乱
2021/3/10
授课:XXX
6
6、防治观:
治病之道,气内为宝
调
整体调节,三因制宜
养生之道,以气为本
气
(二)确立中医学的方法论
1、气化流行的整体观。
2、朴素的系统整体思维方式。
2021/3/10
授课:XXX
7
第二节 阴阳学说
一、阴阳的基本概念 (一)阴阳的哲学含义 1、本义:阴气、阳气、气有阴阳,一物两体。 2、引申义:相互对待的两端,即一切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二)阴阳的医学含义
阴阳失调——变(偏)、病理、疾病
2021/3/10
授课:XXX
11
(四)阴阳转化 1、阴阳转化的含义:阴阳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阴可以转化为 阳,阳可以转化为阴。属于阴阳的质变、突变。 阴阳的转化条件:重阴必阳,重阳必阴。
寒极生热,热极生寒。 自然:四季更替——冬至——阳生
夏至——阴声 日中而阳陇而为重阳; 夜半而阴陇而为重阴。 人体:气化过程——化气与成形,形气相互转化 疾病过程——病因的转化:寒极生热,热极生寒。 证候的转化:阳证转化为阴证,阴证转化为阳证。 2、阴阳转化的意义:变化观点——量变、突变、阴阳的动态调节。
感应、可入 相互作用
气(阴气 阳气)
渗透
互相影响
(三)气是天地万物相互感应的中介
万物化生
1、中介的含义:表征不同事物或同一事物内部不同要素之间间接联 系的概念;
2202、1/3/气10 的感应性:指阴阳二气的交授感课:相XXX应
4
三、气一元论在医学中的应用
(一)确立中医学的科学观 1、自然界:人们对自然界的总的看法。气是世 界的本原,天地人统一于气;
2021/3/10
授课:XXX
1
中气的医学含义
(二)气的医学含义 1、中医学的气系统: 生理之气为核心:
a自然之气:天地之气、五行之气、四时之气等; b生理之气:人气、阴阳之气、清浊之气、脏腑之气、真气、宗气、 营气、卫气等; c病邪之气:六淫之气、恶气、毒气等; d药物之气:寒热温凉四气、酸苦甘辛咸五味之气等; 2、气的医学含义:人体之气 生命物质与生理功能的统一: a运行不息,极其细微的精微物质; b生命物质系统→气→血精津液
2021/3/10
授课:XXX
13
类型
内容(例)
阳
阴
望诊
色泽
红、黄、鲜明
青、白、黑、晦暗
……
2、阴阳互根的意义:普遍联系的观点,阳损及阴,阴损 及阳,阴阳互损。
2021/3/10
授课:XXX
10
(三)阴阳消长 1、阴阳消长的含义:阴阳双发的增减、盛衰、进退,属阴阳的量 变、渐变。 阴阳消长的规律:阳消阴长,阴消阳长。 自然:阴阳的年节律:
冬至——阳气微上,阴气微下; 夏至——阴气微上,阳气微下; 春夏——阳气多,阴气少; 秋冬——阴气多,阳气少、 人:人亦应之,人体的阴阳节律与四时、昼夜节律相一致。 2、阴阳消长的意义:阴阳平衡——常(均)、生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