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信息化》课程教学大纲详细完整标准版

合集下载

会计信息化课程标准

会计信息化课程标准

会计信息化课程标准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适用专业:财务会计类专业学时:72学分:4一、课程定位本课程是财务会计类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

其先修课程是会计基础和财务会计等,后续课程是财务管理、财务共享服务业务处理、财务大数据分析、企业内部控制等。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企业业务与财务的内在有机联系,理解业务流、资金流和信息流之间的关系,掌握企业会计信息系统处理的规范操作,培养学生诚信严谨的职业品质和较强的信息技术能力和素养,为以后从事企业会计业务信息化处理奠定基础。

二、设计思路贯彻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教育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精神,本课程按照“项目课程主体”的总体设计思路,从岗位工作任务分析入手, 把工作任务转化为学习任务,并根据学习内容的具体要求组织课程教学实施。

本课程的课程结构以云计算环境下的企业业务财务一体化为背景,在介绍会计信息系统基本知识基础上,设计了会计信息化基础知识、单位会计信息化的开展、系统管理、企业应用平台、总账系统、报表管理系统、薪资管理系统、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应收管理系统、应付款管理系统、供应链管理系统、综合实训等12个内容,重点突出培养数字化背景下会计人员需要具备的信息化职业素养。

其中项目的设计遵循任务导向原则,以学生解决任务为目标,以学生熟练掌握企业不同业务信息化处理为出发点,通过创设工作情境和完成学习任务,实现教学做一体化。

课程考核注重全面考核和过程考核的统一,借助会计信息化考核系统,建立过程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评价体系,科学全面地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

本课程通过仿真情境下业务处理,以及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开展,实现了职业教育的职业性、开放性和实践性的有机结合,并充分体现新技术环境下会计各岗位工作业务和财务相融合的时代需求。

三、课程目标本课程目标是通过任务驱动教学,让学生熟悉企业业务和财务相关事项的具体操作,提升学生会计信息系统各项业务的处理能力,同时,让学生了解会计信息系统的相关知识和规则,培养学生信息化素养,锻炼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沟通协调等综合能力。

《会计信息化》课程标准

《会计信息化》课程标准

《会计信息化》课程标准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会计信息化课程时长:32学时授课对象:会计专业学生二、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会计信息化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能够熟练运用信息化手段进行会计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具体目标如下:1. 掌握会计信息化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2. 熟练使用财务软件进行账务处理、报表编制等基本操作;3. 了解企业信息化管理流程,能够进行简单的信息化系统维护;4. 具备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能够适应企业信息化工作环境。

三、教学内容与要求本课程包括以下内容:1. 会计信息化基本理论:介绍会计信息化的发展历程、概念、原理和方法;2. 财务软件操作:教授常用财务软件的使用方法,包括账务处理、报表编制、工资核算、往来管理、存货管理等;3. 企业信息化管理流程:介绍企业信息化管理的基本流程和规范,包括系统规划、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等;4. 信息化系统维护:教授如何进行信息化系统的日常维护和故障排除。

要求学生在学习本课程后,能够熟练掌握财务软件操作,了解企业信息化管理流程,能够进行简单的信息化系统维护,具备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能够适应企业信息化工作环境。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包括课堂讲解、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实操练习等。

具体如下:1. 课堂讲解:通过教师讲解,使学生了解会计信息化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2.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了解企业信息化管理的实际应用;3. 小组讨论:鼓励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4. 实操练习:安排学生进行财务软件操作练习,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五、考核方式与标准本课程的考核方式包括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

平时成绩占40%,包括出勤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期末考试占60%,采用实际操作考试形式,考察学生对财务软件的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具体评分标准如下:1. 理论题(30分):考察学生对会计信息化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的理解和掌握程度;2. 实操题(50分):考察学生对财务软件的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3. 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20分):考察学生在小组讨论和实际操作过程中的表现。

(完整)会计信息化教学大纲

(完整)会计信息化教学大纲

南阳职业学院《会计信息化》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英文名称:一、课程说明1. 课程类别学科专业课程2. 适应专业及课程性质会计与审计必修3。

课程目的(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经济全球化,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日益普及,会计工作应当按照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的要求,全面推进信息化建设。

(2)“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技能大赛”成为学界共识,在职业教育的会计专业中开设“会计电算化”课程,满足会计技能大赛的训练和企业对会计信息化人才的培养。

(3)课程的开设使学生不仅能够掌握财务与业务一体化管理软件的基本操作技能,同时还能学到会计工作岗位之间的业务衔接关系和内部控制要求,完成从理论转向实践、从单向技能向综合技能的过渡.4。

学分与学时学分为4学分。

学时为56学时.5。

建议先修课程基础会计学6。

推荐教材或参考书目推荐教材:财务业务一体化技能实训教程(畅捷通T3版)(孙莲香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7。

教学方法与手段(1)讲授法(2)案例教学法(3)互动教学法(4)上机操作实训法8。

考核及成绩评定考核方式:考试成绩评定:考试课(1)平时成绩占30 % ,形式有:出勤情况,课堂提问,课堂讨论,作业,平时测验.(2)考试成绩占70 %.,形式有:上机考试。

考查课9。

课外自学要求(1)认知会计信息化操作的发展趋势,了解新的功能软件和企业财务软件操作。

(2)针对性地练习软件操作程序和步骤,掌握软件各要素。

二、课程教学基本内容及要求第一章会计信息系统的结构及数据联系基本内容:(1)会计信息系统的总体结构:财务系统、购销存系统、管理分析系统。

(2)财务系统与业务系统地数据联系:总账系统与其他各子系统之间的关系、总账系统与存货核算系统地数据联系。

(3)会计信息系统的实施过程:会计信息系统地计划与组织、配备计算机硬件和系统软件、人员培训、建立会计信息系统管理制度、计算机代替手工记账。

基本要求:了解:会计信息系统的总体结构掌握:财务系统与业务系统的数据联系掌握:会计信息系统的实施过程课内实训:登录用友T3系统认识所有模块及其功能教学重点及难点:本章重点:财务系统与业务系统的数据联系本章难点:会计信息系统的实施过程第二章企业组织架构的建立基本内容:(1)系统管理:启动并注册系统管理、设置操作员、帐套管理、系统启用、设置操作员权限.(2)设置公共基础档案:启动并注册系统、机构设置、往来单位设置、财务信息设置、收付结算设置、存货设置、购销存设置。

3.2.1.1会计信息化教学大纲

3.2.1.1会计信息化教学大纲

《会计信息化》教学大纲教学时数:72学时适应专业:财经类专科各专业一、课程的性质、任务课程性质:《会计信息化》是我校财经类专业的一门专业主干课程,是集会计学、计算机科学、系统论于一体化的边缘科学。

课程任务:本课程主要培养学生对ERP软件(账务处理、供应链、薪资管理、固定资产、报表处理)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应用系统的维护工作,具备会计信息化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应用技能。

前导课程:《会计学基础》、《计算机基础》二、教学基本要求学生学习完本课程,应达到如下要求:1.了解ERP的基本概念,熟悉ERP的功能模块,能够进行企业财务软件的选型和实施;2.了解系统管理的作用及工作功能,熟悉建立企业核算账套的完整工作流程;3.了解账套基础档案设置包括的主要内容;掌握账套基础档案设置操作的方法;理解基础档案设置在整个系统中的共享作用;理解设置基础档案对日常业务处理的影响;4.掌握总账系统的操作流程及主要功能5.了解应收款管理系统的功能,掌握应收款管理模块的初始设置及基本业务操作流程,具备在会计信息化环境下的应收款管理的业务处理能力;6.了解应付款管理系统的功能,掌握应付款管理模块的初始设置及基本业务操作流程,具备在会计信息化环境下的应付款及付款管理的业务处理能力;7.熟悉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的操作流程,掌握固定资产增加、减少、变动的操作方法;掌握固定资产折旧的处理过程及操作方法;熟悉固定资产月末转账、对账及月末结账的操作方法。

8.了解薪资管理系统的功能以及与其他系统的关系,熟悉薪资管理模块的操作流程,熟练操作薪资账套的建立、初始化设置、薪资管理日常操作和期末处理。

9.了解UFO报表的功能及基本概念,熟悉编制会计报表的操作流程,熟练掌握报表的格式设计和日常管理,并制作有关的财务报表,具备利用报表系统处理相关业务的能力;10.了解供应链管理各个系统的功能和作用。

熟悉使用采购、销售、库存和存货进行具体业务处理的前期准备工作。

掌握供应链管理系统初始设置的具体内容和操作步骤。

教学课件《会计信息化》张洪波(2024)

教学课件《会计信息化》张洪波(2024)

2024/1/28
6
02
会计信息化基础知识
Chapter
2024/1/28
7
会计信息系统构成及功能
2024/1/28
会计信息系统构成
包括硬件、软件、数据、人员和 规程五个基本要素,这些要素相 互关联、相互作用,共同支持会 计信息系统的运行。
会计信息系统功能
主要包括数据采集、数据处理、 数据存储、数据输出和数据控制 等功能,旨在提高会计工作的效 率和准确性。
定期对会计信息系统的数据进行备份,并建立完善的数据恢复机制,确保在发生网络攻 击或数据丢失等意外情况时,能够及时恢复系统的正常运行和数据安全。
18
05
大数据、人工智能与未来发展 趋势
Chapter
2024/1/28
19
大数据在会计领域的应用前景
01
02
03
提高决策效率
通过大数据分析,企业可 以迅速获取关键财务指标 ,为管理层提供实时、准 确的决策支持。
区块链技术在会计领域的应用
区块链技术有助于提高会计信息的透明度和可信度,降低 交易成本和风险。
应对挑战
企业需要积极应对技术更新带来的挑战,如数据安全、隐 私保护等问题,同时加强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以适应未 来发展的需要。
22
06
实践操作环节
Chapter
2024/1/28
23
常用软件操作演示
演示财务软件系统的基本功能和操作方法,包括账套管 理、凭证录入、报表生成等。
2024/1/28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强化风险管理
大数据可以帮助企业识别 潜在的财务风险,如欺诈 行为、信用风险等,从而 加强风险防范和控制。

《会计信息化》课程标准

《会计信息化》课程标准

《会计信息化》课程标准一、课程名称、适用专业及课程代码课程名称:会计信息化适用专业: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代码:0501001二、课程定位《会计信息化》是会计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能力课程,本课程着重于业务实践的教授,并通过各个任务考核、上机练习,培养和提高学生实际应用会计信息化的基本技能,使学生通过系统学习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后,增强运用计算机处理会计业务的能力,使之毕业后能够利用电子计算机技术从事企业的出纳岗位、会计岗位等工作。

三、课程的性质与任务《会计信息化》课程其以会计核算技术和计算机操作技术为前提,将会计信息化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相融合的理论实践一体化课程。

学生必须先完成计算机基本知识和会计学专业相关知识的学习,才能学好本课程。

同时,通过学习本课程使学生能够掌握会计信息化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具备熟练操作软件的技能,把理论和实践融为一个整体,使学生熟悉会计工作岗位之间的业务衔接关系和职业道德规范,完成从理论转向实践、从单项技能向综合技能,从综合技能向岗位技能的过渡。

为后续的《会计软件应用》、《会计信息化综合实训》及校外实习相关专业课程的学习做好知识准备。

本课程也是会计从业资格证和会计信息化证书考试的必考科目,是学生提高信息管理能力的重要基础,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质养成起主要支撑作用。

四、课程目标培养具备高尚的会计职业道德,掌握扎实的会计知识和一定的计算机技术,培养具备熟练使用会计软件对经济业务进行核算、监督和初步管理决策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一)职业知识目标1.明确会计信息化的内容和意义,熟悉财务软件的安装流程。

2.掌握会计信息化技术中建账及基础设置,出纳岗位、总账岗位、编制资产负债表、编制利润表、薪资、固定资产、应收应付管理等工作任务所需的基本知识。

3.理解和认识企业会计工作过程和会计信息处理流程。

4.了解系统管理的含义,掌握会计信息化软件各模块之间的关系和数据传递流程。

(二)职业能力目标1.能够根据实际需要运用会计软件建立财务应用环境。

会计信息化U8课程标准

会计信息化U8课程标准

电子职业技术学院《会计信息化》课程标准课程代码:0601281适用专业:会计电算化编者:财务与会计教研室(会计信息化课程组)课程负责人:左莉审核人:董红编制单位:电子职业技术学院管理与应用外语系编制日期:2015年 7 月 1日《会计信息化(U8)》课程标准(一)课程基本信息(二)课程详细信息1.适用对象普通后三年制学生2.适用专业会计电算化专业3. 参考课时 64 学分 4本课程适度介绍会计电算化理论,着重介绍当今主流财务软件的操作技能;注重实用电算技能的培养,实现理论与实践零距离;注重讲授软件应用中可能出现的故障及如何排除故障,以提高学生对运行会计软件所出现的异常操作问题的解决能力;注重利用软件自带的说明、帮助等辅助文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软件的能力,提高对其他财务软件的适应能力。

5. 课程性质与定位①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②课程定位:本课程是高等职业院校会计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之一,是融计算机科学、管理科学、信息科学和会计科学为一体的边缘学科,是实践性很强的应用性课程。

本课程是以计算机和财务会计为基础,是《财务会计》、《会计电算化(T3)》的后继课程;开设本课程的目的旨在使学生既要懂得会计电算化的基本理论,又要熟练掌握会计电算化岗位的技能。

6. 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是以会计核算工作项目为依据设置的。

其总体设计思路是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容,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工作中学会相应工作任务,并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发展职业能力。

课程容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理论知识的选取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进行,同时有考虑了高等职业教育对理论知识学习的需要。

课程设计是以工作任务驱动为线索来进行的。

教学过程中,要通过校企合作、校实训基地建设等多种途径,采取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等形式,充分开发学习资源,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

教学效果评价采取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点评价学生的职业能力。

《会计信息化》课程教学大纲详细完整最新标准版

《会计信息化》课程教学大纲详细完整最新标准版

《会计信息化》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会计信息化适用专业:审计学学时:64学时。

其中讲授16学时,实践48学时。

学分:4学分开课学期:第5学期大纲执笔人:XX大纲审核人:XX制定时间:XX年XX月一、课程简介课程类型:专业课课程性质:必修内容要点:《会计信息化》课程是会计学专业、财务管理专业进行岗位能力培养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它是研究计算机代替手工后的会计核算、会计检查和会计分析过程。

本课程针对企事业单位对会计信息化人才需求组织教学内容,按照工作过程设计教学环节,为会计信息化岗位需求提供职业能力,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提供保障。

本课程以通用会计软件为中心,结合相关理论知识,在具备了计算机应用的基本能力后,通过软件应用训练与电算化基本知识教学,传授通用会计软件的应用技术与电算化会计的基本知识。

先修课程:计算机应用基础、会计学基础、中级财务会计、税法、成本会计后续课程:财务分析与决策二、课程培养目标(知识、能力、素质)三、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会计信息化》课程理论部分(16学时)《会计信息化》课程实践部分(48学时)四、课程考核课程总评成绩;平时成绩X40%+期末成绩X60%。

其中:平时成绩(100分);出勤X10%+阶段性测脸X50%+课程总结X25席+课内实验X15%e期末成绩(100分):实验报告。

五、参考书(一)推荐教材:(1)李湘琳、张文、傅仕伟编《财务管理系统实验教程》(金蝶ERP-K3 Vl2. 1 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年7月。

(2)傅仕伟、郑菁、李湘琳、张文编,《信息系统实验教程》(金蝶ERP-K3 V13. 1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年3月。

(3)傅仕伟、李湘琳、张文编,《会计信息系统实验教程》(金蝶ERP-K3 ), 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年1月。

(二)参考资料:(1)李吉梅、刘大斌、李康、张忠伟编,《企业会计信息化应用》,清华大学出版社,2017年2月。

(2)刘大斌、王新玲编,《会计信息化实训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2019 年3月。

2.1.1 会计信息化课程标准

2.1.1  会计信息化课程标准

《会计信息化》课程标准一、课程名称及编号会计信息化,编号:二、课程定位本课程是会计信息化及会计相关专业的一门专业能力核心课程,课程以ERP软件为载体,通过学习和大量的实践操作,让学生既了解会计信息化基础理论及管理软件工作原理,更熟练掌握财务业务一体化软件的应用,培养学生的管理软件实际操作能力,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和应用性强的课程。

该课程在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促进职业素质的养成方面占有重要地位。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信息化条件下的会计实务处理能力以及敬业、责任、协作、创新的职业素养,使学生能快速适应不同行业不同企业信息化条件下的会计工作。

三、课程目标课程目标:理解会计信息化的基本原理与理论,熟练掌握ERP 软件财务与供应链的操作。

课程结束后,学生通过行业认证考试并获得资格认证证书,参加并通过会计从业资格会计信息化的考试,并能将本课程运用到实际操作实务中,从而及时适应企事业单位管理信息化的要求。

(一)知识目标了解会计信息化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了解ERP管理系统的实施过程;理解管理软件各模块功能及相互关系;理解供应链管理部分系统的基本功能和数据流程;掌握管理软件维护的基本知识;熟练掌握具体会计业务在各模块中的实际应用操作。

(二)能力目标1.具备能根据项目任务、财经法规和会计职业道德的要求,根据企业行业性质和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会计软件及相应的模块的能力。

2.具备进行网络配置并安装会计软件,合理进行财务分工,完成会计信息化建账的能力,具备建立中小型企业会计信息化管理制度的能力。

3.熟练运用ERP软件进行总账处理、薪资管理、固定资产管理、报表管理、供应链管理能力,具备对会计信息系统进行维护和数据管理的能力。

4.具备自主学习,主动探求知识的能力,具备实际应用能力,具备沟通和协调能力,具备协作精神。

四、设计思路(一)总体设计思路本课程是以会计信息化专业、会计专业、财务管理专业、信息专业等的专业核心课。

课程设计是在对信息化岗位群和岗位能力的分析上,提炼典型工作任务,并转化成学习领域,形成课程标准。

2.1.1会计信息化课程标准

2.1.1会计信息化课程标准

2.1.1会计信息化课程标准《会计信息化》课程标准⼀、课程名称及编号会计信息化,编号:⼆、课程定位本课程是会计信息化及会计相关专业的⼀门专业能⼒核⼼课程,课程以ERP软件为载体,通过学习和⼤量的实践操作,让学⽣既了解会计信息化基础理论及管理软件⼯作原理,更熟练掌握财务业务⼀体化软件的应⽤,培养学⽣的管理软件实际操作能⼒,是⼀门综合性、实践性和应⽤性强的课程。

该课程在培养学⽣的职业能⼒和促进职业素质的养成⽅⾯占有重要地位。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具备信息化条件下的会计实务处理能⼒以及敬业、责任、协作、创新的职业素养,使学⽣能快速适应不同⾏业不同企业信息化条件下的会计⼯作。

三、课程⽬标课程⽬标:理解会计信息化的基本原理与理论,熟练掌握ERP 软件财务与供应链的操作。

课程结束后,学⽣通过⾏业认证考试并获得资格认证证书,参加并通过会计从业资格会计信息化的考试,并能将本课程运⽤到实际操作实务中,从⽽及时适应企事业单位管理信息化的要求。

(⼀)知识⽬标了解会计信息化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了解ERP管理系统的实施过程;理解管理软件各模块功能及相互关系;理解供应链管理部分系统的基本功能和数据流程;掌握管理软件维护的基本知识;熟练掌握具体会计业务在各模块中的实际应⽤操作。

(⼆)能⼒⽬标1.具备能根据项⽬任务、财经法规和会计职业道德的要求,根据企业⾏业性质和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会计软件及相应的模块的能⼒。

2.具备进⾏⽹络配置并安装会计软件,合理进⾏财务分⼯,完成会计信息化建账的能⼒,具备建⽴中⼩型企业会计信息化管理制度的能⼒。

3.熟练运⽤ERP软件进⾏总账处理、薪资管理、固定资产管理、报表管理、供应链管理能⼒,具备对会计信息系统进⾏维护和数据管理的能⼒。

4.具备⾃主学习,主动探求知识的能⼒,具备实际应⽤能⼒,具备沟通和协调能⼒,具备协作精神。

四、设计思路(⼀)总体设计思路本课程是以会计信息化专业、会计专业、财务管理专业、信息专业等的专业核⼼课。

《会计信息化实务操作》教学大纲

《会计信息化实务操作》教学大纲

《会计信息化实务操作》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本课程于2004年6月被评为院级精品课程,2010年5月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

(一)课程性质《会计信息化实务操作》是以就业为导向,基于工作过程开发的校企合作课程,在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本课程对会计专业的核心职业能力的培养和职业素养的养成起到了主要的支撑作用。

同时,该课程是会计电算化专业毕业生考取“会计从业资格”的必考科目之一,因此,也是一门职业认证课程。

形象地讲,我们可将本课程视为一把打开会计职业之门的钥匙,可为学生个人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定位《会计信息化实务操作》课程是会计电算化专业的必修课,本课程在会计专业课程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它是在《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之后开设的又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它是对上述三门课程知识的综合运用,并为后续开设的《财务管理》、《审计》等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前后续课程衔接得当,起到了明显的承前启后的作用。

同时,本课程对会计专业的核心职业能力(财务软件的应用能力)的培养和职业素养的养成也起到了主要的支撑作用。

前导课程: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后续课程:财务管理、审计、会计模拟实习(三)课程设计思路近年来,我们一直秉承“以就业为导向”、“基于工作过程开发课程体系”这一先进理念,坚持校企合作,校企共建,我们《会计信息化实务操作》课程得到了鲁抗医药集团有限公司、兖矿集团、山东塑料制品试验厂、济宁中银电化有限公司等企业的大力支持,共建实训基地,校企双方定期召开座谈会,聘请企业专家进行企业文化和会计专题讲座,为我们课程的建设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首先,在分析各会计岗位必需的职业能力基础上,提炼了典型工作任务,并对其进行归纳总结,按照实际会计工作过程归纳出会计行业的行动领域。

其次,根据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会计各岗位对毕业生职业能力的要求,我们将行动领域进行了归纳、总结,构建了一个由基本技能、专业岗位核心能力、综合应用能力和拓展能力构建而成的职业学习领域。

《会计信息化》课程标准

《会计信息化》课程标准

《会计信息化》课程标准建议课时:108 学分:6一、教学目标通过对《会计信息化》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以下知识、能力和素质。

1.掌握常用财务软件及会计信息化的基本知识2.能辅助完成小型企业与基层单位的会计信息化实施;3.会管理企业账套数据,会管理操作员和权限;4.能熟练操作总账系统、工资管理系统、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和报表管理系统;5.能熟练操作应收系统、应付系统、采购管理系统、销售管理系统、库存管理系统和存货核算系统;6.具备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能够与交流对象说明工作的内容及原因,并回答对方提出的问题;7.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诚实守信等会计职业道德;8.具有良好的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9.能自主学习会计信息化新知识、新技术;10.能通过各种媒体资源查找所需信息。

二、课时分配项目一:系统管理与基础设置任务1 系统管理会计信息化相关概念企业会计信息化工作规范创建账套设置用户与权限账套备份与恢复修改账套与年度账管理任务2 基础档案设置设置部门档案与职员档案设置客户与供应商档案财务信息设置收付结算信息设置任务3 总账系统初始设置选项设置期初余额录入任务4 薪资管理系统初始设置工资系统初始化任务5 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初始设置固定资产系统初始化拓展阅读项目二:日常业务处理任务1 凭证处理填制凭证审核凭证记账凭证查询修改与删除任务2 工资管理工资变动与工资分摊任务3 固定资产管理固定资产增加固定资产折旧固定资产减少任务4 账表管理账簿查询与打印拓展阅读项目三:期末处理任务1 月末自动转账期间损益结转自定义转账任务2 银行对账银行对账任务3 月末对账与结账总账系统对账与结账拓展阅读项目四:报表管理任务1 报表格式设计报表相关概念设计报表格式任务2 报表公式设计定义计算公式与审核公式任务3 管理会计信息化应用财务指标分析本量利分析预算管理决策分析拓展阅读项目五:财务业务一体化管理任务1 供应链管理系统初始化购销存基础档案设置采购系统初始设置销售系统初始设置应收应付系统初始设置库存管理系统设置存货核算系统设置任务2 采购与应付款管理普通采购业务处理采购短缺业务处理采购退货业务处理采购暂估业务处理付款结算业务处理采购特殊业务处理任务3 销售与应收款管理普通销售业务处理销售退货业务处理委托代销业务处理收款结算业务处理销售特殊业务处理任务4 库存管理与存货核算材料出库业务处理存货盘点业务处理期末处理与结账拓展阅读五、分单元教学内容。

会计信息化教学大纲

会计信息化教学大纲

会计信息化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会计信息化是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对会计理论和会计业务进行自动化处理和管理的一门学科。

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会计信息化的基本理论、技术和应用能力,使其能够灵活运用信息技术工具进行会计工作,并逐步形成自己的信息化思维方式。

二、课程目标1. 理论目标:掌握会计信息化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发展趋势,了解信息技术在会计领域的应用。

2. 技能目标:熟练运用电子表格、数据库管理系统等信息技术工具进行会计数据处理和报表编制。

3. 应用目标:了解会计信息系统的建设和管理,能够参与企业会计信息化系统的分析、设计和实施。

三、教学大纲1. 课程名称:会计信息化2. 学时安排:本课程总学时为XX学时,分为理论讲授和实践操作两部分。

- 理论讲授:XX学时- 实践操作:XX学时3. 课程内容:3.1 会计信息化的基本概念与原理- 会计信息化的定义与特点- 会计信息化的发展历程- 会计信息系统的基本构成要素3.2 信息技术在会计领域的应用- 电子表格在财务报表编制中的应用- 数据库管理系统在会计数据处理中的应用- 会计软件的选择与使用3.3 会计信息系统的建设与管理- 会计信息系统开发的基本步骤- 会计信息系统的运行与维护管理3.4 企业会计信息化实施案例分析- 企业会计信息化项目的可行性分析- 信息系统需求分析与设计- 信息系统实施与运维4. 教学方法:- 理论讲授采用课堂讲授、案例分析、讨论等交互式教学方式。

- 实践操作通过电脑实验、数据处理实例等形式进行。

5. 考核方式:-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实践操作成绩等。

- 期末考试:书面考试,测试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情况。

6. 参考教材:- 主教材:XXX- 辅助教材:XXX备注:本教学大纲仅供参考,课程具体内容和教学安排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会计信息化》教学大纲

《会计信息化》教学大纲

《会计信息化》教学大纲开课单位:会计信息化系学分:8 总学时:128H(理论教学64学时,实践教学64学时)课程类别:必修考核方式:多元化考核试点课程负责人:陈旭课程编码:10849基本面向:会计学、财务管理、审计学、信息管理等专业一、本课程的目的、性质及任务课程性质:本课程是会计学、财务管理、审计学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是其他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专业选修课程。

课程目的和任务:本课程将会计学、管理学、信息科学和计算机技术融为一体,包括了会计软件应用、会计软件开发技术、会计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三个部分知识模块的教学内容。

本课程的目标是培养既熟悉会计业务处理流程又具有较强信息技术能力的高级复合型财会人才。

通过本课程学习,要求学生理解会计软件的业务处理流程,提高会计软件的应用技能;掌握会计软件开发的基本方法,熟悉会计软件的主流开发平台;具有对会计信息系统各主要子系统进行业务流程分析、数据流程处理分析以及功能设计、数据库设计、建立物理数据模型以及输入输出界面设计的能力和一定的会计软件开发能力。

使学生能够灵活应用本课程所学的知识与掌握的技能,较快适应企业信息化环境下的会计及财务管理工作。

二、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1、本课程的先修课程:(1)程序设计基础:掌握编程的基础,熟悉基本的语句,能进行界面设计以及与数据库相关的操作。

(2)数据库技术:掌握数据库的基本原理与操作,熟练掌握SQL语句,实现对数据的基本管理。

(3)管理信息系统:掌握对信息系统进行分析、设计与实施的关键步骤与方法。

(4) 会计学基础:掌握会计学的基本原理,了解会计日常处理流程。

三、本课程的教学内容第一部分会计软件应用第一章会计信息化导论(一)会计信息化基本概念1、信息与数据2、会计信息与会计数据3、信息系统与会计信息系统4、会计信息化(二)现代信息技术对会计工作的影响(三)会计数据处理技术1、会计数据处理技术的特点2、手工会计数据处理3、计算机会计数据处理4、手工处理与计算机处理的比较(四)通用会计软件的主要功能架构及主要功能模块简介(结合金算盘软件)(五)会计软件的发展历史第二章账务处理系统(一)账务处理系统概述与目标(二)账务处理系统的业务流程1、手工账务处理的流程及分析2、计算机账务处理系统的业务流程及分析3、手工账务处理与计算机账务处理比较分析(三)账务处理系统的功能结构(四)系统初始设置(五)凭证管理(六)出纳管理(七)期末处理(八)报表管理(九)账务处理系统的控制1、权限控制2、科目控制3、凭证录入控制4、期初余额录入控制第三章工资管理系统(一)工资管理系统概述1、工资管理的意义2、工资管理系统的特点3、工资管理业务的会计处理(二)工资管理系统的目标(三)工资管理系统的业务流程1、工资管理系统流程图2、工资管理系统的业务流程及分析(四)工资管理系统功能结构1、工资管理系统功能结构图2、工资管理系统功能结构分析(1)初始设置(2)业务处理(3)账表管理(4)凭证处理第四章固定资产管理系统(一)固定资产管理系统概述及目标(二)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的业务流程1、固定资产管理系统业务流程图2、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的业务流程及分析(三)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的功能结构1、工资管理系统功能结构图2、工资管理系统功能结构分析(1)初始设置(2)固定资产卡片管理(3)折旧处理(4)凭证处理(5)账表处理第五章进销存管理系统(一)进销存管理系统概述1、进销存管理主要内容及目标2、进销存业务流程(二)采购管理系统1、采购管理系统业务流程2、采购管理系统功能结构3、日常采购业务处理(三)销售管理系统1、销售管理系统业务流程2、销售管理系统功能结构3、日常销售业务处理(四)库存管理与存货核算系统1、库存管理与存货核算系统业务流程2、库存管理与存货核算系统功能结构3、日常业务处理第二部分会计软件开发技术第六章会计软件开发语言基础(一)开发平台基础1、PowerBuilder简介2、案例(1)分析设计与讲解一个显示日期与时间的窗口应用;(2)选择会计期间界面设计。

会计信息化课程标准

会计信息化课程标准

《会计信息化》课程标准一、课程定位《会计信息化》是会计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在会计专业课程体系中,属于“专业能力与职业素质”模块课程。

与本课程相关的前序课程有《基础会计》和《初级会计实务》,与本课程相关的后续课程有《成本会计》等,在学生具备手工会计各岗位核心能力基础上,再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对职业岗位有更深入的认识。

二、设计理念与思路(一)设计理念《会计信息化》课程将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贯穿于课程中,以会计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工业企业经济业务为情境,在对会计岗位工作能力分析基础上,以会计信息化工作过程为主线,以会计信息化岗位工作任务为驱动,指导学生完成安装软件、会计软件初始化设置、日常业务处理、期末处理、编制会计报表等一系列会计信息化岗位工作,让学生在做的过程中掌握操作方法和技能,并在做的过程中产生知识需求,同时以“必需够用”为度传授相关知识给学生,在真实的会计信息化工作任务驱动下,为学生搭建会计信息化的整体框架,并将实践性、开放性、职业性融于课程教学中,提高学生的会计信息化职业技能。

(二)设计思路以会计岗位需求为导向,以会计信息化岗位工作过程为主线,深入分析会计信息化的典型工作任务,设计出相应的学习任务,在仿真企业会计环境中,以会计信息化工作流程为逻辑顺序,通过情景模拟、任务驱动,融教学做于一体,培养学生会计信息化岗位的职业能力。

三、课程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会计信息化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能使用会计软件完成创建账套、对财务软件进行初始设置、日常业务处理、期末业务处理、编制会计报表等工作,并通过对一种财务软件的学习、操作形成对其他财务软件使用的类化经验,利用所学习的知识、技能操作其他财务软件,甚至可以帮助企业进行会计信息化建设。

(一)知识教学目标1.熟悉会计信息化信息系统的结构及有关概念,了解会计信息化信息系统的发展趋势;2.熟悉我国财政部门对单位使用的会计核算软件、软件生成的会计资料、采用计算机替代手工记账、信息化会计档案保管等会计信息化工作做出的具体规范;3.掌握会计核算软件的基本知识和典型会计核算软件各主要功能模块的操作要求。

《会计信息化》课程标准

《会计信息化》课程标准

《会计信息化》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会计信息化》是高职类会计、会计信息化专业设置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其任务是培养学生具备中、初级会计职称人员从事信息化环境下的会计核算和会计事务管理工作所必需的基本知识和实际动手能力,使学生具有会计信息系统的管理能力、操作能力和维护能力。

二、设计思路通过对企业财务会计核算实际工作过程的调研,分析企业会计信息化工作的共同特点,细分其工作性质,按照不同的工作性质总结提炼属于该工作性质的相关知识内容和要求,从而确定相应的该课程应该讲授的内容及相应的技能内容和要求。

三、课程目标本课程培养学生熟练的进行信息化会计软件的初始化设置、总账系统、报表系统以及工资系统、固定资产等核算子系统的操作方法;能熟练操作目前市场上流行的财务软件,如用友ERP软件、金蝶财务软件等财务软件,能胜任单位信息化会计核算和管理岗位,教学中注意渗透思想教育,加强学生的诚信教育和职业道德观念。

通过对会计信息化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以下几方面能力:(一)专业能力1.熟悉会计信息化基本理论;2.会计理论知识的运用能力;3.掌握计算机处理会计业务技术;4.掌握常用财务软件的使用技术;(二)方法能力1.会使用总账系统处理相关业务;2.会使用报表系统、处理各种会计报表;3.会使用薪酬管理系统处理相关业务;4.会使用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处理相关业务;5.会使用购、销、存管理系统处理相关业务;6.掌握财务软件应用基础知识、财务软件相关知识。

(三)社会能力1.具有良好的工作热情和工作积极性;2.具有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3.具有严谨务实的工作态度;四、课程内容和要求会计信息化课程共16个工作项目,各工作项目的工作任务如下:表4.1 会计信息化系统概述工作项目内容及要求表4.2 会计信息化系统建立与管理工作项目内容及要求表4.3 会计信息化系统初始化工作项目内容及要求表4.4 总账系统工作项目内容及要求表4.5 出纳工作项目内容及要求表4.6 辅助核算工作项目内容及要求表4.7采购与应付款管理工作项目内容及要求表4.8 销售与应收款工作项目内容及要求表4.9存货核算与库存管理工作项目内容及要求表4.10 工资管理工作项目内容及要求表4.11 固定资产管理工作项目内容及要求表4.12 会计报表的编制与管理工作项目内容及要求表4.13 信息化会计风险分析工作项目内容及要求表4.14 信息化会计风险控制工作项目内容及要求五、教学条件(一)为有效完成该课程教学,需要达到以下几点教学条件要求:(二)具有与学生人数和办学规模相适应的机房上机条件;(三)事先配备和安装好上机实验需要的财务软件;(四)机房配有多媒体演示功能;(五)具有能一定数量能胜任会计信息化专业课教学的教师;教师梯队、结构合理;(六)有相配套的理论和实训教材;六、教学组织和考核评价(一)教学组织以上机操作、任务驱动教学和实训演练相结合的方式组织教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会计信息化》课程教学大纲详细完整最新标
准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会计信息化》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会计信息化
适用专业:审计学
学时:64学时。

其中讲授16学时,实践48学时。

学分:4学分
开课学期:第5学期
大纲执笔人:XX
大纲审核人:XX
制定时间:XX年XX月
一、课程简介
课程类型:专业课
课程性质:必修
内容要点:《会计信息化》课程是会计学专业、财务管理专业进行岗位能力培养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它是研究计算机代替手工后的会计核算、会计检查和会计分析过程。

本课程针对企事业单位对会计信息化人才需求组织教学内容,按照工作过程设计教学环节,为会计信息化岗位需求提供职业能力,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提供保障。

本课程以通用会计软件为中心,结合相关理论知识,在具备了计算机应用的基本能力后,通过软件应用训练与电算化基本知识教学,传授通用会计软件的应用技术与电算化会计的基本知识。

先修课程:计算机应用基础、会计学基础、中级财务会计、税法、成本会计后续课程:财务分析与决策
二、课程培养目标(知识、能力、素质)
三、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会计信息化》课程理论部分(16学时)
《会计信息化》课程实践部分(48学时)
四、课程考核
课程总评成绩=平时成绩×40%﹢期末成绩×60%。

其中:
平时成绩(100分)=出勤×10%+阶段性测验×50%﹢课程总结×25%+课内实验×15%。

期末成绩(100分):实验报告。

五、参考书
(一)推荐教材:
(1)李湘琳、张文、傅仕伟编《财务管理系统实验教程》(金蝶ERP-K3 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年7月。

(2)傅仕伟、郑菁、李湘琳、张文编,《信息系统实验教程》(金蝶ERP-K3 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年3月。

(3)傅仕伟、李湘琳、张文编,《会计信息系统实验教程》(金蝶ERP-K3 ),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年1月。

(二)参考资料:
(1)李吉梅、刘大斌、李康、张忠伟编,《企业会计信息化应用》,清华大学出版社,2017年2月。

(2)刘大斌、王新玲编,《会计信息化实训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2019年3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