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整理八年级初二政治八年级政治下册《搭起创新的桥梁》教材分析鲁教版.docx
八下政治15课搭起创新的桥梁(鲁教版)
他观察从 树上落下 的苹果受 到启示, 发现万有 引力定律。
读故事、谈启迪
有家电力公司冬天遇到电线被积雪压断的问题, 要想办法清除电线上的积雪,工程师开了很多会, 无计可施。有个孩子异想天开的提出用直升飞机 吊扫帚扫雪,最后经多方论证这是最可行的方法。
读完故事你得到什么启示?
(1)善于观察,见微知 著,是产生创新思维的重 要前提。
一、请你选择(温馨提示:每小题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答案) 1.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 ,过在不会问。”这告诉我们( B ) A、学会独立思考 B、遇到问题多问几个为什么 C、摆脱思维定势 D、敢于对权威的结论提出质疑 2、近代著名天文学家伽利略对被人们信奉了两千多年的亚里士多德的物体下落 理论提出质疑,证明了质量不同的两个物体同时落地,发现了自由落体定律 。这说明( A ) A、进行创新必须摆脱思维定式 B、大胆想像,积极实践,就一定能够成功 C、伽利略具有强烈的好奇心 D、创新需要奇思妙想 3、“中国激光照排之父”王选说过:“一定要在年轻的时候养成自己动手的习 惯。一个新思想和新方案的提出者往往也是第一个实现者,这似乎是一个规 律。”王选的这段语录告诉我们( ) D A、要保护好自己的好奇心 B、要敢于对权威的结论提出质疑 C、要学好各方面的科学文化知识 D、要养成自己动手、勤于实践的良好习惯
走创新之路
诺贝尔奖获得者、青霉素杀菌的发现者 弗雷 明在寻找对付葡萄球菌的办法时,一次 忘了给肉汤培养液的小碟子加盖,以致几天 后培养液表面出现了大片灰绿色的霉花,当 他正准备倒掉重做时,又认真地观察了一下, 发现有些异常,再拿到显微镜下观察,发现 霉花附近的葡萄球菌很多已经死亡。机遇使 他转向研究霉花,终于找到了霉菌能分泌出 有杀菌能力的物质,这就是青霉素。如果弗 雷明不注意观察的话,也许青霉素到现在还 没有被发现。细心的观察对于创新来说太重 要了。
初中道德与法治_搭起创新的桥梁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搭起创新的桥梁》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感悟创新的魅力,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与热情,形成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
2、能力:培养学生基本的观察力、想象力、求异思维和创新实践的能力。
3、知识:知道想象是创新的先导,求异思维是创新的源头,知道知识是创新的前提。
【教学重点、难点】1、积累知识、勇于实践是教学重点,是本课的落脚点。
2、让创新思维闪光是教学难点。
让创新思维的火花变成现实还需要教师的引导。
【教学方法】根据本节课教材特点以及初中学生年龄特点,采取启发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小组合作探究、问题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进行开放式教学,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了解创新、探索创新。
从而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设计理念与整体思路】创设情境与活动,还时间于学生,还空间于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培养学生的能观察力、想象力、求异思维和创新实践的能力。
【教学过程】环节一、图片导入对于手机大家都不陌生,你知道小米手机吗?(注意观察学生的表情)请同学们看图片(略),思考:小米手机是靠什么挤进国产智能手机十强的呢?学生回答之后,教师总结:是不断的创新才使“年轻的小米”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辉煌。
我们也要学习“小米”的这种创新精神,那么,如何才能搭起创新的桥梁呢?这节课我们将共同探讨创新需要的条件。
板书:搭起创新的桥梁环节二、自主学习初步感知自学指导一:阅读教材,自己读书学习,尝试解决下列问题:怎样让创新思维闪光?自学指导二:你从这些例子受到了哪些启示?环节三、小组交流合作探究1、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学习,讨论交流阅读故事一和故事二,通过这两个故事能得出什么结论?想象是创新的先导。
伟大的创新皆起源于激发人们创造动力的伟大想象。
2、两个故事思维方式和常人的不同之处?司马光和伽利略的故事上述两则故事给了你怎样的启示?3、看课本P25莫尔斯发明的电报机的故事。
(1)一个对电学一无所知的人能发明电报机吗?结合上述事例,说一说知识与创新的关系是什么?(2)从这个事例中,自己受到了哪些启示?环节四:课堂讨论,辩疑释难将小组的疑难问题进行汇总,全班讨论,教师适时进行点拨指导,做到师生互动。
最新思想品德:15.2《搭起创新的桥梁》教案(鲁教版八年级下)
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第15课项目二《搭起创新的桥梁》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1、本课的地位作用:《搭起创新的桥梁》是鲁教版八年级思想品德下册第七单元第十五课第二节的内容,它是第七单元《在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里》的最后一框。
这一单元在全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不仅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有重要的作用,而且为九年级学习科教兴国战略奠定基础。
而本框是这一单元的落脚点,足见其重要性。
学习本节课主要作用是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求异思维,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增强创新能力,走好创新之路。
2、教学目标及依据:根据课程标准感受科技创新的必要性,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的要求和八年级学生的特点、认知水平,结合教材,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激发学生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促使其最大限度地发掘自身的创造潜能。
能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小发明、小制作活动,尝试解决生活中遇到的一些技术难题,增强自身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知识:知道想象是创新的先导,求异思维是创新的源头,了解想象的方法,知道知识是创新的基础。
3、教学重难点:重点:积累知识,勇于创新。
因为知识是创新的前提,而学生正处于学习的最佳时期,只有学好文化知识,才能为将来创新奠定基础,创新当然也离不开实践,要学以致用,才有收获。
难点:让创新思维闪光。
学生思维活跃,充满幻想,如何让幻想变为现实,离不开创新思维的培养,而想象、求异思维,善于观察等创新思维方法,好说不好理解。
4、教材处理:本框两个标题,在讲授时,把二者整合一下,融为一体,作为增强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这一主题下进行,打乱教材,增添新故事,让学生感兴趣,有新鲜感。
5、课时安排: 一课时二、教法学法及手段1、学情分析:学生已初步认识了科技的发展靠创新,把握好好奇心进行创新,在此基础上激发学生创新的欲望,去实践。
为此搭建起创新的桥梁。
八年级学生形象思维较好,理性思维较差,教师需要及时点拨,帮助学生形成结论。
第十五课《搭起创新的桥梁教学设计》教案(鲁教版八年级下)doc
课题:搭起创新的桥梁教材分析:本课主要分为两个层次。
第一层次“让创新思维闪光”,主要是帮助学生了解创新思维的基本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
第二层次“积累知识,勇于实践”,主要帮助学生认识创新与知识积累的关系,引导学生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积极投身实践,在实践中提高创新能力。
学情分析:初二的同学思维活跃、天真活泼,对大千世界有无数的幻想,学习的热情比较高。
这些创新思维的火花,怎样才能变成现实?这就需要老师引导下的探究,展开想像的翅膀,不断实践。
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感悟创新的魅力,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与热情,形成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激发情感与想像,引发学生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追求。
2、能力:培养学生基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求异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积极实践的能力。
3、知识:知道想象是创新的先导,求异思维是创新的源头,了解想象方法,知道知识是创新的前提。
设计理念与整体思路:创设情境与活动,还时间与学生,还空间与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学生的探究能力、创新能力。
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情境导入,播放录象:我国“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发射的片段。
教师引领:人类有无数美好的幻想,其中能在空中飞翔便是其中之一。
今天这些幻想许多已成为事实,刚才同学们看到的便是人们在征服自然、探索世界的一个缩影。
那么,当你看到这些时,你想到了什么?如何搭建理想与现实的桥梁?二、自主学习:快速阅读课文,找出主要知识点,完成黑板上的提纲。
三、合作探究:探究1很久以前,有一家酒店的电梯不够用,打算增加一部,于是酒店请来了建筑师和工程师,商讨如何增设新的电梯。
专家们一致认为,最好的办法是每层楼都打个大洞,直接安装新电梯。
方案定下来后,两位专家坐在酒店前厅商谈工程计划。
他们的谈话被一位正在打扫卫生的清洁工听到了。
清洁工说:“每层楼都打个大洞,肯定会尘土飞扬,弄得乱七八糟的。
鲁教版初中思想道德八年级下册搭起创新的桥梁教学设计
“搭起创新的桥梁”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一)本框的地位和作用本课主要分为两个层次。
第一层次“让创新思维闪光”,主如果帮忙学生了解创新思维的大体要求,培育学生的创新思维,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
第二层次“积累知识,勇于实践”,主要帮忙学生熟悉创新与知识积累的关系,引导学生尽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踊跃投身实践,在实践中提高创新能力。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知道想象是创新的先导,求异思维是创新的源头,了解想象方式,知道知识是创新的前提。
二、能力:培育学生大体的观察力、想象力和求异思维能力;培育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创新、踊跃实践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悟创新的魅力,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与热情,形成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激发情感与想像,引发学生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追求。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积累知识勇于实践教学难点:让创新思维闪光二、学情分析初二的同窗思维活跃、天真活泼,对大千世界有无数的空想,学习的热情比较高。
这些创新思维的火花,如何才能变成现实?这就需要老师引导下的探讨,展开想像的翅膀,不断实践。
三、教学方式创设问题情境和活动,联系学习生活实际,引导学生自主探讨。
四、教学准备和教学手腕学生准备:学生了解有关创新的初步知识教学准备:教师调查了解学生在实际生活顶用到的创新知识,了解学生对创新的观点。
五、教学进程(一)、让创新思维闪光1.看书73页资料,思考后边的问题。
创新的火花不会凭空而来,擅长观察、见微知著,是产生创新思维的重要前提。
说一说:你是如何培育自己的观察能力的?2.阅读讲义73—74页资料,议一议:想象与创新有何关系?想象是创新的先导。
伟大的创新皆起源于激发人们创造动机的伟大想象。
人类文明在想象的神奇力量推动下不断向前发展。
如何开发自己的想象力,展开想象的翅膀?首先,要“勇于想”,勇于“想入非非”。
其次,要“能够想”。
最后,要“擅长想”。
你是如何培育想象力的?3.阅读讲义75页上边的资料,思考后面的问题?求异思维是孕育一切创新的源头。
八年级政治下册《搭起创新的桥梁》教材分析鲁教版
八年级政治下册《搭起创新的桥梁》教材分析鲁教版《搭起创新的桥梁》是鲁教版八年级《思想品德》下册第四单元第九课第二节的内容,它是第四单元《在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里》的最后一框。
这一单元在全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不仅对青少年的科技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而且为九年级学习科教兴国战略奠定坚实的知识和能力基础。
而本框是这一单元的落脚点,足见其重要性。
学习本节课主要作用是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求异思维,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增强创新能力,走好创新之路。
创新实践往往离不开创新思维和方法的指导。
因此培养学生的想象、求异思维等创新性思维,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增强创新能力,是走上创新之路的一个重要方面。
围绕这一目标,教材安排了“让创新思维闪光”和“积累知识,勇于实践”两个层次的内容。
第一个层次“让创新思维闪光”。
这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本层次的主要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了解创新思维的基本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新思维方式多种多样,本层次讲述了具有普遍意义的三种创新思维。
加之上一框题《创新与科技发展》中的“好奇心是创新的起点和最初动力。
”我将创新思维整合成四种。
(1)好奇心。
很多时候,一项创新或者发明创造都是在强烈好奇心的驱动下才得以最终成功。
也就是教材当中所阐述的“好奇心是创新的起点和最初动力。
”但好奇心人皆有之,并非每个人都能有所发明创造。
教材中用发明家瓦特为例,设置探究思考的问题:“有了好奇心就意味着成功么?”并做出了总结:只有那些把好奇转化成兴趣,进而发展为志趣,多加观察、大胆设想、锲而不舍的人,才有可能打开成功的大门。
(2)观察。
观察不属于思维的范畴,但创新思维的产生确实不能离开观察。
教材以美国科学家谢皮罗在观察中发现秘密的事例,让学生感悟观察的重要性,即“观察是产生创新思维的重要前提。
”由此引申出“处处是发现之地,天天是发现之时,只要善于观察,我们也会有自己的发现。
”(3)展开想象。
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引导他们在生活和学习中展开想象的翅膀尤为重要。
初中道德与法治_《搭起创新的桥梁》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搭起创新的桥梁》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悟创新的魅力,激发学生创新的兴趣与热情,促使其最大限度地发掘自身的潜能。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基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求异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积累知识、勇于创新、积极实践的能力。
3、知识目标:知道想象是创新的先导,求异思维是创新的源头,了解想象的方法,知道知识是创新的前提。
二、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积累知识,勇于实践。
三、教学方法:(1)案例教学法(2)合作讨论法(3)活动体验法(4)多媒体辅助教学法a:音频教学b:视频教学c:图片教学四、设计理念与整体思路:教学遵循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教学过程始终以学生为中心,围绕学生同龄人的故事、学生所了解的科技成果及名人故事、学生自身主观能动性---动口---动脑---动手的过程展开,使学生在学思行的过程中培养创新意识形成,创新能力。
三条线索贯穿全课程:1、引领线:(邹城女孩曹雨晴)a:同龄人曹雨晴的发明一b:同龄人曹雨晴的发明二c:曹雨晴的偶像故事d:走近曹雨晴一、e:走近曹雨晴二2:知识线:a:善于观察,见微知著,是产生创新思维的重要前提b:想像是创新的先导c:求异思维是孕育一切创新的源头d:知识是创新的前提e:学以致用,勇于实践3:能力线a:分析事例、讲故事体会观察b:发挥想象、献计策学会想象c:认识偶像、做游戏体验求异d:走进雨晴、谈想法积累知识e:观看演示、做一做形成能力五:教学流程:一):导入很高兴和大家一起走进今天的思品课堂。
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位我们身边的小发明家——的曹雨晴同学,下面咱们通过视频认识一下她二):曹雨晴的发明一师: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离我们并不遥远,下面我就带领同学们认识一位参加过这次大赛的你们的同龄人,先看她的发明:PPT出示“一根铅笔头引发的专利”出示问题:曹雨晴为什么想发明铅笔增长器?她是怎样想到这样去发明的?学生思考、回答教师引导、小结:善于观察,见微知著,是产生创新思维的重要前提出示图片,学生讲故事,体会观察教师引导学生积极观察三):曹雨晴的发明二教师设问:怎样能让黑板不用擦还能连续不断写字呢?学生展开想象,各抒己见,献计献策PPT出示:曹雨晴的发明二:卷轴式黑板师出示问题:曹雨晴同学的发明创新来源于什么?生答----想像出示图片感悟想像的力量结合曹雨晴同学的发明和图片谈谈想像与创新有何关系同位讨论,典型发言教师引导、小结:想像是创新的先导延伸与拓展:请你想像一下未来的电脑和家庭生发言你如何开发自己的想像力?各抒己见教师小结敢于想能够想善于想四):曹雨晴的偶像故事曹雨晴作为我们的同龄人,能拥有这样的发明,成了身边同学的偶像,那她的偶像又是谁呢,下面我们来听听她的偶像的故事吧PPT出示:李四光事例师:现在很多学生崇拜歌星影星,那曹雨晴崇拜的李四光有什么可贵品质呢?教师引导(强调求异思维)他是如何由求异思维走向创新的?生讨论,典型发言强调过程求异思维是孕育一切创新的源头延伸与拓展小游戏,看看你的求异思维如何五):知识段小结六):走近曹雨晴一善于观察、大胆想象、敢于求异就能让我们的创新思维闪光,曹雨晴的发明和她的偶像确实让我们受益匪浅,下面我们进一步走近她,了解她的个人情况PPT出示:梦想不张扬荣誉有同学说:“曹雨晴以后在家专心搞发明创造,不必去上学了”。
初中道德与法治_八年级下册15.2搭起创新的桥梁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姓名:单位:电子邮箱:课时课题:第十五课第二节搭起创新的桥梁课型:新授课授课时间:星期六第一节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知道想象是创新的先导,求异思维是创新的源头。
(2)、了解想象方法,知道知识是创新前提。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积极实践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悟创新的魅力,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与热情,激发情感与想象,引发学生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追求。
教学方法及学法指导:本课依据思品课程标准提出的“面向全体学生,提高思品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的课程理念,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能应用书本知识去分析社会热点问题,真正使教学适应目前社会变化。
创设与学生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景,使学生感觉到在课堂上学习就像在日常生活中遇到问题一样,需要大家一起实践解决,通过自己的动手操作,集体研究,最终得出结论,化静为动,化抽象为直观,易于学生接受,从而突破难点。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自主、合作、探究活动,体现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使课堂成为知识产生和建构的场所,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使科学探究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科学主要的学习方式,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学生的小发明和小创作;制作课件。
(2)学生:预习课本,通过查阅书籍或上网查找与创新有关的资料。
教学过程:教学反思:本节课以一系列生活实例出发,提出疑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充满生气,构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模式,设计多种多样的小板块,如视频欣赏、故事感悟等活动。
重视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并通过设计与学生实际相关的问题,创设情景教学,给学生展现个性的机会。
通过这次的教学我深深地感受到有效的教学能唤起学生沉睡的潜能,激发封存的思维,彰显独立的人格,弘扬主体性。
做为一名教师不应该仅限于传授知识,应该更多的激发思考,千方百计地引导学生去感悟,去探究,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和主动性,建立一个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灵感,使每个学生在每一课堂中,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初中道德与法治_搭起创新的桥梁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搭起创新的桥梁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价值观:感悟创新的魅力,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与热情,形成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激发情感与想象,引发学生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追求。
(二)能力:培养学生基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求异思维的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积极实践的能力。
(三)知识:知道想象是创新的先导,求异思维是创新的源头,了解想象方法,知道知识是创新的前提。
教学重点、难点:为学生搭起创新的桥梁,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
教学准备:1、搜集有关反映创新的事例和故事,在课堂上与同学们交流。
2、搜集能够激发创新潜能的方法,在课堂上与同学们分享。
教学方法:讨论教学法、合作探究式教学法、案例分析法,情境教学法等。
教学活动:(一)导入新课:脑筋急转弯:(1)什么人一年中只工作一天?(2)一只红螃蟹和一只黑螃蟹比赛跑步谁跑得快?(3)狼、长臂猿、猴子、人去爬椰子树,谁会先摘到香蕉?(4)一块钱可以买到几头牛?过渡:这些问题给了我们一点点的启示:常规的思维已不能回答这些问题,我们必须用一种的新的思维来思考,而这正是我们现在所缺少的创新精神,怎样才能培养这种精神、这种品质呢?这节课,我就与同学们一起乘着创新号列车来感受创新、了解创新,搭起创新的桥梁。
(二)师生互动、合作探究:第一站观察站探究一:1、教师与学生一起做一个纸牌游戏,让学生仔细观察。
生:独立观察并抢答。
2、媒体展示过渡语:一个善于观察的人,能够发现事物背后的秘密,从古至今,从国内到国外,有很多这样的例子,下面请同学们呢看三幅图片学生看图片分析故事。
得出结论总结:善于观察、见微知著,是产生创新思维的前提。
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做生活的有心人,留意生活中的种种现象,我们中学生也会有自己的发现。
第二站想象站过渡语:同学们,我们在观察站既收获了欢乐又收获了知识,列车继续前行,下面我们即将到达想象站,各位乘客,请打开想象的翅膀,迎接它的到来吧!探究二:1、出示一个圆,你能根据这个圆想到什么?鼓励学生的充分发挥想象“烧饼、硬币、月亮、井口、苹果………”思考:想象和创新关系如何?(想象是创新的先导。
初中道德与法治_搭起创新的桥梁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搭起创新的桥梁》四、教学设计: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突出重点,条理清晰,紧凑合理。
各项活动的安排也注重互动、交流,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
(一)学习目标:1、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
2、积极参与小发明、小制作过程,增强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了解和掌握创新的一般思维和方法。
(二)、导读:结合学案,自主阅读课本73-78页,略读+精读,时间5分钟。
简单划出你认为需要掌握的问题,并完成学案()问题导学:1、是产生产生创新思维的重要前提。
2、是创新的先导。
3、开发自己的想象力,展开想象的翅膀,首先,要其次要,最后要。
4、是孕育一切创新的源头。
求异思维的核心是。
5、是创新的前提。
我们应该从现在做起,为创新奠定坚实的知识基础。
6、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必须。
(三)、讲授新课:第一站、感受创新1、“照明拖鞋”的灵感来源于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不便。
发明人道格·维克表示,一天夜里他没看清撞上了床腿,于是,几天后这种可以确保人们在黑暗房间中放心走路的拖鞋就从他的设计图上诞生了。
照明拖鞋是由哪两种物品组成的?2、方便插拔的插头设计3、喷头的原理是什么4、光纤扫帚:拥有它再不担心床底、柜底的清洁不好做了,再不担心当小物件掉到这些地方找不到了。
我们来总结:1、创新来源于,要创新就要。
创新的内容是。
2、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品组合起来,形成解决不方便的,在组合过程中需要发挥我们的。
3、对日常物品的使用方式进行,发展我们的思维。
第二站、探索创新1、请各小组组内交流,尽可能多的列举我们身边使用的物品记录下来。
2、进行组合创新,看哪个组的金点子最多。
我展示我骄傲我要这样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第三站、展望创新归航拾贝:学习今天这节课我明白了道理,今后我将.....课后作业:认真观察家里的物品,选取一样使用不方便的加以改造创新并做出实物。
五、《》教学设计时间安排: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3分钟2.自主先学,探究新知5分钟3.层层推进,探究新知20分钟4.学海拾贝,总结新知搭起创新的桥梁3分钟5. 拓展延伸,深化理解5分钟6.当堂达标,检查效果9分钟《搭起创新的桥梁》三、学情分析:第七单元是感受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一个单元,就科技创新的角度来说,八年级的学生已经接触过很多生活中的创新科技产品,对科技创新的作用已经有深刻认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整理八年级初二政治教案八年级政治下册《搭起创新的桥梁》教材分析鲁教版
八年级政治下册《搭起创新的桥梁》教材分析鲁教版
《搭起创新的桥梁》是鲁教版八年级《思想品德》下册第四单元第九课第二节的内容,它是第四单元《在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里》的最后一框。
这一单元在全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不仅对青少年的科技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而且为九年级学习科教兴国战略奠定坚实的知识和能力基础。
而本框是这一单元的落脚点,足见其重要性。
学习本节课主要作用是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求异思维,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增强创新能力,走好创新之路。
创新实践往往离不开创新思维和方法的指导。
因此培养学生的想象、求异思维等创新性思维,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增强创新能力,是走上创新之路的一个重要方面。
围绕这一目标,教材安排了“让创新思维闪光”和“积累知识,勇于实践”两个层次的内容。
第一个层次“让创新思维闪光”。
这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本层次的主要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了解创新思维的基本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新思维方式多种多样,本层次讲述了具有普遍意义的三种创新思维。
加之上一框题《创新与科技发展》中的“好奇心是创新的起点和最初动力。
”我将创新思维整合成四种。
(1)好奇心。
很多时候,一项创新或者发明创造都是在强烈好奇心的驱动下才得以最终成功。
也就是教材当中所阐述的“好奇心是创新的起点和最初动力。
”但好奇心人皆有之,并非每个人都能有所发明创造。
教材中用发明家瓦特为例,设置探究思考的问题:“有了好奇心就意味着成功么?”并做出了总结:只有那些把好奇转化成兴趣,进而发展为志趣,多加观察、大胆设想、锲而不舍的人,才有可能打开成功的大门。
(2)观察。
观察不属于思维的范畴,但创新思维的产生确实不能离开观察。
教材以美国科学家谢皮罗在观察中发现秘密的事例,让学生感悟观察的重要性,即“观察是产生创新思维的重要前提。
”由此引申出“处处是发现之地,天天是发现之时,只要善于观察,我们也会有自己的发现。
”
(3)展开想象。
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引导他们在生活和学习中展开想象的翅膀尤为重要。
教材运用前苏联科学家齐奥尔科夫斯基的事例做探究背景,使学生感悟到想象在创新中的重要性。
由此教材进一步引导学生“开发自己的想象力”,即首先要“敢于想”,其次要“能够想”,最后要“善于想”。
(4)求异思维。
教材运用伽利略的故事做背景,引导学生感悟要想有所发明创造就不能满足于现成的结论,不受任何框架的约束,敢于对权威下过的“结论”提出质疑。
教材最终概括总结出:第一,求异思维是孕育一切创新的源头;第二,学会独立思考,遇到问题多为几个“为什么”,敢于对权威下过的“结论”提出质疑。
需要注意的是,培养求异思维,不但要引导学生学会“质疑”,还应引导学生突破思维定势,以新的思路、新的方法解决问题。
第二个层次“创新学习,勇于实践”。
这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没有丰富的知识积累,不去实践,培养创新思维、提高创新能力就是一句空话。
而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践。
所以教材就帮助学生认识知识积累与创新的关系,引导学生积极投身实践,在实践中提高创新能力。
围绕这一目标,教材讲述了三个方面的问题:
(1)积累知识。
创新不会凭空而来,必须以深厚的知识做基础。
为此教材用发明家莫尔斯的事例使学生体会到:第一,进行创新,离不开基础知识的积累。
第二从现在做起,学好各方面的科学文化知识,为创新奠定坚实的知识基础。
(2)创新学习。
学会创新学习,就要克服死记硬背的传统和机械学习的方
式。
要养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乐于探究,勤于思考,从而构建起合理有效的知识结构。
(3)勇于实践。
教材中运用深圳四名学生设计的“沙漠植树系统”事例,让学生感悟到发明创造并不只是科学家的专利,只要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积极投身创新实践,也会有自己的发明创造。
接着,教材围绕如何在实践中提高创新能力进行了概述:第一,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必须学以致用,勇于实践。
第二,积极开展一些小制作、小发明、科技竞赛和社会实践活动等。
最后,教材将青少年与创新、创新与国家社会发展联系起来,指:“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担负着建设祖国的重任,树立什么样的理想,学习什么样的知识,具有什么样的能力,对于祖国和民族的未来关系重大。
我们要响应时代的呼唤,站在时代的前列,高唱创新这一时代的主旋律,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满怀豪情地准备迎接新的挑战。
”这既是本层次、本项目的的情感升华,也是本单元的教育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