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_搭起创新的桥梁教学课件设计

合集下载

初中道德与法治_《搭起创新的桥梁》教学课件设计

初中道德与法治_《搭起创新的桥梁》教学课件设计

第四站 光波学说
光粒学说
1801年,英国物理学家托马斯・ 杨研究提出光的波动学说.
1814年,法国物理学家菲涅耳从 横波观点研究,圆满地解释了光
的偏振.
1817年,托马斯・杨提出了光是 一种横波的理论,成功地解释了
光的偏振现象.
1809年,法国物理学家马吕斯
实验发现光的偏振现象.
1811年,苏格兰物理学家布儒 斯特提出了光的偏振定律.
第四站 光波学说
光粒学说
1888年,德国物理学家赫兹
证明了光的电磁波理论的 正确性.
1900年,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
提出了光是能量子假说.
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了光量 子的概念,光波是微粒组成的 粒子流,这种粒子叫做光子.
第四站
1909年,爱因斯坦提出:“我认为,理论物理学发展 的最近一个阶段,将给我们提供一种光的理论,这一理论 可以被理解为波动理论和微粒说的一种统一……”.
八下第十五课 走创新之路
搭起创新的桥梁
第一站
创新品质1: 好奇心是创新的起点和最初动力!
继续开启我们创新之旅
第二站 善于观察 见微知著
箕(ji)子
纣初立,始为象箸。箕子叹曰: “彼为象箸,必不盛以土簋(gui),将作 犀玉之杯。玉杯象箸(zhu),必不羹藜藿, 衣短褐,而舍于茅茨之下,则锦衣九重, 高台广室。称此以求,天下不足矣!远 方珍怪之物,舆马宫室之渐,自此而始, 故吾畏其卒也!”未几,造鹿台,为琼 室玉门,狗马奇物充牣(ren)其中,酒池 肉林,宫中九市,而百姓皆叛。
祝愿每一位同学: 搭起创新的桥梁, 走向成功的彼岸!
谢 谢!
“尽管我仰慕牛顿的大名,但我并不 因此非得认为他是百无一失的.我……遗 憾地看到他也会弄错,而他的权威也许有 时阻碍了科学的进步.”

初中道德与法治_搭起创新的桥梁教学课件设计

初中道德与法治_搭起创新的桥梁教学课件设计
(1)下雨时骑自行车怎么做才能不使衣 服溅上雨水。 (2)能否制造出一种自动开关的水龙头, 节约用水。
创新号列车带我们见证思维的闪光, 见证创新带来生活的美好。青春有限,创 意无限。希望同学们认真观察,善于想象, 积累知识,勇于实践,搭起创新之桥,走 上创新之路,成为创新之才。
矿泉水瓶的艺术变身
尝试 创新
矿泉水瓶的艺术变身
尝试 创新
有好奇——善观察——敢想象——爱学 习——勇实践——锲而不舍、积极探索— —有所创造!走向成功!
学完本课, 我收获了_______ 我学到了_______ 我懂得了_______
感受
创新
创新
有好奇 勤思考 爱学习 勇实践
培养创新思维,提高创新能力
搭起创新的桥梁
思考: 歌曲中的异想天 开与今天的哪些 科学技术有关?
拔一根毫毛吹出猴万个 —————— 克隆技术 翻一个跟斗十万八千里 —————— 航天技术
眨一眨眼睛能把鬼识破 —————— x光透视 长生不老 —————— 基因破译 起死回生 —————— 器官移植
搭起创新的桥梁
创 新号
小小发明家
感受 创新
卢宸宇发明的升降电梯进 排风口发电系统,获得中 国国际展览会银奖
·卢宸宇获奖得益 于什么? ·他的故事说明了什 么?
大家一般会怎么处理矿泉水瓶呢?
矿泉水瓶的艺术变身
尝试 创新
材料:废旧矿泉水瓶或易拉罐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要求: 1、全组同学展开想像的翅膀,集 思广益,共同设计一个小创意、 小发明或者新想法、新观点。 2、给你们的作品起一个有创意的 名字。
1. 好奇心是创新的最初动力。正确把握好奇心,把好奇转 化为兴趣进而发展为志趣,才能有所发现和创造。

初中道德与法治_搭起创新的桥梁教学课件设计

初中道德与法治_搭起创新的桥梁教学课件设计
(1)什么人一年中只工作一天?
(2)一只红螃蟹和一只黑螃蟹比赛 跑步谁跑得快?
(3)狼、长臂猿、猴子、人去爬椰 子树,谁会先摘到香蕉?
(4)一块钱可以买到几头牛?
高广胜
善于观察,见微知 著是创新思维的重要 前提
想象是创新的先导
飞 机
飞 鸟
学高
潜科
样开发自己的想象力?
求异思维是孕育一 切创新的源头。
新发现 新发明




一个秃头的男人坐在理发店里。 发型师问:“有什么可以帮你的 吗?”那个人解释说:“我本来 去做头皮移植,但实在太痛了, 如果你能够让我的头发看起来像 你的一样,而且没有任何痛苦, 我将付你5 000美元。”
电报的发明
发明电报的不是职业科学家,而是一名美国的画家 莫尔斯。1832年,莫尔斯在从法国回美国的船上看到 了一个魔术:表演者将一块马蹄形的铁块绕上了一圈 又一圈的绝缘铜丝,在通以电流,就使铁块变成了磁 铁,而电流中断,原来产生的磁性又会慢慢消失。莫 尔斯凭直觉感到这个魔术背后有“文章”可做。他想: 电流的速度是很快的,能不能用电流来传送信息呢? 可他是个画家,对电流一窍不通,而且41岁了。他想: 天下哪有天生的电学专家?他丢弃了画笔,从事起电 学研究来了。后来经过了5年的学习和摸索,终于发明 了电报机。 思考:(1)一个对电学一无所知的人能发明电报机 吗?结合上述事例,说一说知识与创新的关系是什么? (2)从这个事例中,自己受到了哪些启示?
知识是创新的前提。
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必 须学以致用,勇于实践。
搭起创新的桥梁
梦想
现实
创新我能行
• 我们的家乡丰阳盛产金银花,现 在正是采摘金银花的季节,请同学们 结合今天所学的知识,从种植、采摘、 加工销售等方面给我们的父母出出新 点子,让我们的家乡更美!人民更富!

初中道德与法治_走创新之路“搭起创新的桥梁”教学课件设计

初中道德与法治_走创新之路“搭起创新的桥梁”教学课件设计

人才发展规划纲要

• 培养创新能力在行动上还 要怎样做?
1、努力学习知识,提高自身 素质,奠定创新基础。
2、学以致用,多参加社会实 践,勇于尝试,锲而不舍。
远高于瑞典、 法国和日本,仅次于美国, 位于世界第二。华为、中兴 和腾讯是中国前三大专利申 请公司。
1、改进某种生活用品,使之更 加便利或节能环保。
2、试探索并总结对某种废弃物 合理转化再利用的有效方法。
……
1、多了解名人创新故事,学会灵活运用知识。 2、破除对权威的敬畏和神秘感,克服自卑。 3、不要讥笑看似荒谬的观点,
它们往往是创新的导火线。 4、不怕尝试失败,总结经验,
失败也是一种收获。 ……
培养求异思维
• 除笔、颜料和沙子之 外,大胆设想还可以用 哪些材料来作画?
每小组选一名同学做“设想”记 录,然后说给大家听。
? 怎样开发想像力? 有标新立异的胆魄 敢想 积累丰富的知识做基础 能想 善于发散思维 会想 怎样培养求异思维?
独立思考 学会“质疑” 打破陈规 突破思维定势 不迷信权威 敢于“质疑”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 个问题更重要——爱因斯坦
问题是催生婆,它能帮助新 思想诞生——苏格拉底
一个会学习的人,他的每一节 成功的课堂都应做到:带着问号进 来,带着新的问号出去。

勇气

智慧


• 培养创新能力要有哪些思想认识?
善于观察 见微知著是创新的 前提 寻找创新的契机
想像是创新的先导 开发想象力 求异思维是一切创新的源头

初中道德与法治《搭起创新的桥梁(1)》优质教学课件

初中道德与法治《搭起创新的桥梁(1)》优质教学课件
A .知识是不断积累 的 B .想象就是创新 C .想像是进行创新的 翅膀 D .能想到的事就一定 能 做到
创新从选择开始
3. 近代著名天文学家伽利略对人们信奉了 两千多年的亚里士多德的物体下落理论提出 质 疑,证明了质量不同的两个物体同时落地 ,发 现了自由落体定律。这说明
A .求异思维是创新的重要 条件 B .进行创新必须摆脱原有 知识 C .大胆想象,积极实践,就 一定能成功 D .伽利略具有强烈的好奇 心


知识目 标
了解和掌握创新的一般思维和 方 法。


能力
把自己的创新思维用到学习和生 活 中去,通过创新学习和创新实
目标
践提 高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
力。
时事导航——创新驱动发展
把下面 这 六幅 图片 中 有内在 联系的 连 在一 起。
展开想像的翅 膀
联系习主席 讲 话中关于 创新 的主题 ,利用 下面 图片的关 系 ,编写一段 内容, 看谁 编 得有道理 , 有 新意, 有创造 力。
①②
天宫号空间站
③ ④ 中国国产大飞机 C 9 19
蛟龙 号载 人潜
水器⑤ ⑥
探究 板 块
运用观察、想像、求异等创新思维 方 式阅读第一目题,试着用创新思
维进 行学习。
1 . 弄清下面三则故事分别和课本的哪个材料体 现的观点是一致的,并说明分别体现了课本 上 的哪一部分知识。
2 . 大约 6 分钟。先用 3 分钟左右自主探究 , 然后用 3 分钟左右,小组共同讨论探究。
A .夯实基础,注重积累
B .求真务实,勤 于观察
C .触类 旁通,善于想象

创新从辨疑开始
前 面 视 频 中 , 习 主 席 在 十 九 大 报 告 中 指 出 :“创 新 是 引 领 发 展 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 ...... 培养造 就 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 技 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

初中道德与法治_八年级下册15.2搭起创新的桥梁教学课件设计

初中道德与法治_八年级下册15.2搭起创新的桥梁教学课件设计

谢谢大家
小故事 大道理 合作探究
有一次,鲁班长满老茧的手被什么东西划出 一道口子。他仔细地在周围观察,原来是丝 茅草划的。鲁班摘了一片草叶,发现草叶边 缘长着许多锋利的细齿。他又看见一只大蝗 虫正张着两个大板牙,很快地吃着草叶。鲁 班捉了个蝗虫一看,它的板牙上也有利齿。 他请铁匠打了带有丝茅草叶和蝗虫板牙那样 的锯齿的铁条, 这铁条,就是锯的祖先。
你能用6根同样长的木棒,搭出4个三 角形吗?
温馨提示:
1、不能把木棒折断。 2、搭出4个三角形。
说一说
1、 你在学习生活中敢 于向老师等权威提出 质疑的经历。
2、你知道的善于运用 求异思维的小故事。
学以致用-----
滕东中学首届校园科技节
展示同学们的小发明和小创作
颗粒归仓
善于 展开 创新号 观察 想象
鲁班发明锯的故事对我们走向创新之路有 什么启发?
创新探究之旅—火眼金睛

请观察:公共汽车现在是要驶往A车站,还是驶往 B车站?说说你的理由。
通过看视频,你受到什么启示?
敢于想 能够想 善于想
创新探究之旅—异想天开
展开想像:这个图形像什么?
探究体验
有10只玻璃杯排成一行,左 边5只内装有汽水,右边5只是空 杯.现规定只能挪动两只杯子, 使这排杯子变成实杯与空杯相交 替排列.如何移动两只杯子?
求异 思维
积累 勇于 知识 实践
我明白了:
1、 要创新,就要做到 :——— ————。
2、今后,我要: ————————。
我要……
从今天开始,我要培养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 从今天开始,我要增强好奇心; 从今天开始,我要善于观察、大胆想像、培养求异思维; 从今天开始,我要让创新思维闪光; 从今天开始,我要多积累知识、学以致用、勇于实践; 从今天开始,我要以坚强的意志敢于探索; 从今天开始,我要为建设创新型国家作出贡献!

初中道德与法治《1搭起创新的桥梁》优质教学课件

初中道德与法治《1搭起创新的桥梁》优质教学课件
启示?
要“敢于想”,敢于“异想天开” ;
要“能够想”,这就需要丰富的 知 识和经验;
要“善于想”,打破常规,任想 象 自由飞翔。
畅想一下未来生活的情景。
《小朋友的想象— — 城市是我的游 乐场 》
只要你敢想,没有什么不 可 能。我们一起来见证梦想 实 现的那一天。
我们把这种敢于打破常规,不 被传统经验、观念束缚的思维 叫 做求异思维。求异思维是孕 育一 切创新的源头。
你的周边,生活、娱 乐或者学习中,有 没 有觉着有什么用 着不 方便或者设计 的不合 理?
发现不是某些人的专利 , 处处是发现之地,天天 是 发现之时,只要善于观 察 ,我们也会有自己的发现

其实人们的很多想象都通 过 创新实践变成了现实。 你来 说说吧。
伟大的创新皆起源于激发 人们创造动机的伟大想象。 想象是创新的先导。
h
x
g
qy
想一想:
你还知道哪些在好奇心推 动 下有所创新的事例呢?
张衡因为好奇于满天的星星而成为著名 的天文学家;牛顿对一个苹果落地的好 奇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瓦特对开水壶 的好奇而发明了蒸汽机;古多尔好奇母 鸡怎样下蛋而成为著名的动物学家 ……
思考:他们成功的秘诀是什么?
好奇心是走上科技发明之 路 的起点,是创新的最初 动力 。
她说:“ 假如我几天不读书,我会感觉像一个人几天不洗 澡那样难受”。即便工作再忙,她每天都会保证一个小时的阅 读时间,还会每天做摘抄。
在这样一个浮躁的社会,一切价值观都仿佛摇摇欲坠,总 有人喊读书无用。她却这样说,我不记得孩童时吃下的饭,但 它们却渐渐的成长为了我的血肉我的骨骼。读书也是一样,你 不会完全记得你读过的书,但是它会慢慢塑造你,塑造你的思 想、你的灵魂。

八年级——思想品德——搭起创新的桥梁课件

八年级——思想品德——搭起创新的桥梁课件

求异思维是孕育一切创新的源
头。求异思维的核心是“疑”,不疑

就不会有异,没有异就不会有新。

异 思
由生疑到存疑,到质疑,到新发现, 新发明,这往往是各种创新活动历 程。
养 求
维 的
异 思 维

无数发明创造告诉我们,学会

要 独立思考,遇到问题能多问几个为


什么,敢于对权威下过的“结论”提 出质疑,往往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新
伟大的创新皆起源于激发人们动机的伟大 想象。
人类文明在想象的神奇力量推动下不断向 前发展。那些神话般的,异想天开的想象
经过人类的创新实践逐一变为现实。



首先,要“敢于想”,敢于“异想天开”




其次,要“能够想”





最后,要“善于想”

有一次,司马光跟小伙伴们在后院里
玩耍。院子里有一口大水缸,有个小孩爬 到缸沿上玩,一不小心,掉到缸里。缸大 水深,眼看那孩子快要没顶了。别的孩子 们一见出了事,吓得边哭边喊,跑到外面 向大人求救。司马光却急中生智,从地上 捡起一块大石头,使劲向水缸砸去, “砰!”水缸破了,缸里的水流了出来, 被淹在水里的小孩也得救了。小小的司马 光遇事沉着冷静,从小就是一副小大人模 样。这就是流传至今“司马光砸缸”的故 事。这件偶然的事件使小司马光出了名, 东京和洛阳有人把这件事画成图画,广泛 流传。
想想这是一种什么思维?
求 异 思 维
求异思维,又称辐射思维、放射思维、扩散 思维或发散思维,是指大脑在思维时呈现的一 种扩散状态的思维模式,它表现为思维视野广 阔,思维呈现出多维发散状。如“一题多解”、 “一事多写”、“一物多用”等方式,培养发 散思维能力。 不少心理学家认为,发散思维是 创造性思维的最主要的特点,是测定创造力的 主要标志之一。

八年级政治搭起创新的桥梁PPT优秀课件

八年级政治搭起创新的桥梁PPT优秀课件
目的:通过活动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和创造的乐趣,培 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合作意识,参与意识和创新意识,提高学 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和过程与方 法目标,突破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
(四)总结新知 拓展延伸(教学重点)
创设情境:采访学生在活动中遇到的问题、解决的 方案;活动后的体会、经验以及取胜的关键或失败的原 因等。
创设问题:为了让我国取得更大成就,对青少年提 出怎样的要求?
目的:让学生意识到创新的必要性,意识到创新不 仅仅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责任,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 创新意识,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教学过程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六)畅谈收获 归航点贝
创设问题: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收获到了什么? 同 时板书学生的回答。
根据情况适当补充。
(三)创意活动 体验成功 (四)总结新知 拓展延伸 (五)开阔视野 学以致用 (六)畅谈收获 归航点贝
教学过程
(一)展开想像 导入新课 (3分钟)
创设情境:展示几张白纸。 创设问题:1、这张白纸可以让你联想到什么? 2、纸可以做些什么? 学生放飞想象,各抒己见。
目的:通过对纸用途的思考和想像,吸引学生 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 性,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导入新课。
本节课我采用了直观、简洁、新颖的图形式板书, 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的思考。
THANKS
FOR WATCHING
演讲人: XXX
PPT文档·教学课件
新思维的途径。
知识与技能:知道观察、想像、求异思维等对创新的 重要性,掌握提高创新能力和培养创新思维的途径。
教材分析
3、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提高创新能力、培养创新思维的途径。

初中道德与法治_搭起创新的桥梁教学课件设计

初中道德与法治_搭起创新的桥梁教学课件设计
快速发展的现代科技
怎样开发自己的想象力? 课本p23
首先,要“敢于想”,敢于“异想天开”。 其次,要“能够想”。 最后,要“善于想”。
科学史上有哪些科技发明创造 是缘于人类的想象?
嫦娥奔月的传说:嫦娥一号、二号探月卫 星分别于2007、2010年成功升空。
小鸟在天空自由飞翔:人类才发明了飞机、 火箭、人造卫星、宇宙飞船。
故事二:
美国北部有家电力公司冬天遇到电线被积 雪压断的问题,要想办法清除电线上的积雪,
工程师开了很多会,无计可施。有个孩子异想 天开的提出用直升飞机吊扫帚扫雪,最后经多
方论证这是最可行的方法。
走创新之路
议一议
通过这两个故事能得出什么结 论?
结论:想象是创新的先导。伟大的 创新皆起源于激发人们创造动力的 伟大想象。
传音打败了国际国内 的众多知名竞争对手, 非洲市场份额占到 40%,成为名副其实 的“非洲之王”。
传音手机是靠什么抢占非洲市场的呢?
是不断的创新才使“年轻的传音”创造了一个又一 个的辉煌。我们也要学习“传音”的这种创新精神, 那么,如何才能搭起创新的桥梁呢?这节课我们将共 同探讨创新需要的条件。
搭 (怎样闪光?)
(如何开发想象力?)

求异思维是孕育一切创新的源头

(如何培养求异思维?)Fra bibliotek新的 桥 梁
积累知识 知识是创新的前提 勇于实践
(知识、实
践与创新的 关系)
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必须学以致用,用于实

数字对比带来的思考 中国 日本 美国
科技实力(100分) 32.8 58.6 89.3
符合科学素养条件 人口比例(%)
积累知识 用于实践
(知识、实践与创新的关系)

八年级政治下册 5课二节《搭起创新的桥梁》课件

八年级政治下册 5课二节《搭起创新的桥梁》课件

《搭起创新的桥梁》课前导学案
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名言欣赏: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iu动力。

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

——江泽民)
一、目标导航明确任务: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

2、能力目标:积极参与小发明、小制作活动,增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知识目标:知道创新的一般思维和方式。

二、学习重点、难点:
学习重点:让创新思维闪光
学习难点:创新学习,勇于实践
三、自主学习感知创新:
“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

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是我们的学习新方式,请你首先自主学习,认识创新需要具备的条件。

四、资料积累厚积薄发:
1、创新在线:搜集古今中外名人的创新故事、名人名言或同龄人的创新故事。

列举我国近年来取得的重大科技成就。

2、智慧共享:你有什么奇思妙想或有哪些小制作、小发明在课堂上展示给同学们,让同学们分享你的智慧。

3、创意设计: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创新设计出本节课的知识结构提纲。

相信你是最棒的设计师,加油。

(请设计在反面)
五、课下实践作业:
请同学们课下根据我们德州当地的实际情况,设计一款节水或节电等节能装置,可以独立完成,也可以小组合作。

初中道德与法治_搭起创新的桥梁教学课件设计

初中道德与法治_搭起创新的桥梁教学课件设计

1、 敢于向老师等权威提 出质疑的故事。
2、其它善于运用求异思 维的小故事。
创新探究之旅—实践创新
交流分享:创新少年薛来的发明及经历给我们什 么启示?
请大家对本节课的收获进 行个性化的知识提纲设计,向
大家“秀”出你的精彩创意。
创新探究之旅—尝试创新
学校开设了科技兴趣小组, 请尝试解决以下问题。
展望未来,我们一定要: 多看、善想、勤学、好问、勇于实践, 扬起创新的风帆, 搭起创新的桥梁, 为实现中国梦、科技梦、青春梦, 勇敢地去探索未知世界的奥秘!







出 说说你的小制作
焕 发








检测反馈
1.阅读漫画《乌鸦喝水》,
小乌鸦的祖宗想喝水是通过衔石子填充让水 上升喝到的,而小乌鸦用吸管喝水,对此, 你的看法是 A.小乌鸦是在故意炫耀和显示自己 B.小乌鸦的行为注重了探索和创新,值得学 习和提倡 C.小乌鸦的祖宗的做法没有实际意义 D.小乌鸦应该继承祖宗的做法,因为这才是 唯一正确的
请思考:苹果手机坚持一年一手机策略靠 的是什么的力量?
曲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孔卫华
创新探究之旅—体验创新
创新探究之旅—火眼金睛

请观察:公共汽车现在是要驶往A车站,还是驶往 B车站?说说你的理由。
小故事 大道理
有一次,鲁班长满老茧的手被什么东西划出 一道口子。他仔细地在周围观察,原来是丝 茅草划的。鲁班摘了一片草叶,发现草叶边 缘长着许多锋利的细齿。他又看见一只大蝗 虫正张着两个大板牙,很快地吃着草叶。鲁 班捉了个蝗虫一看,它的板牙上也有利齿。 他请铁匠打了带有丝茅草叶和蝗虫板牙那样 的锯齿的铁条, 这铁条,就是锯的祖先。

初中道德与法治_搭起创新的桥梁教学课件设计

初中道德与法治_搭起创新的桥梁教学课件设计
走创新之路
感受创新 求异思维,是孕育一切创新的 源头。
走创新之路
古为今用
开动脑筋
1、只允许搬动一个数字的位置(仅限一 次)。使等式成立。101-102=1
感受创新
知识是创新的前提。
走创新之路
请你试着为郯城县旅游 开发项目“鲁冰花园”的 设计方案提出一些建议。
走创新之路
走创新之路
❖创新让我们乘神舟飞天,创新让我 们坐蛟龙下海 ❖老师衷心地希望同学们: ❖不断创新,创新,再创新;攀登, 攀登,再攀登;搭起创新之桥,走 上创新之路,成为创新之才。
怎样开发自己的想象力,展开想象的翅膀?
首先,要“敢于想”,敢于“异 想天开”。
其次,要“能够想”。创造想象 尤其需要丰富的知 识和经验。
最后,要“善于想”。要打破常 规的想象。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你认为未来还有哪些奇思妙想将 变为现实?
走创新之路
他大胆挑战权威, 提出“日心说”, 推翻了“地心说”。
伽利略敢于挑战权 威,在比萨斜塔上 公开做铁球实验, 证明了不同重量的 物体在下落实速度 是相同的。从而证 明了著名科学家亚 里士多德说的著名 论断是错误的。
鲁班
被草划破手指

走创新之路
壶盖被水顶起
走创新之路
蒸汽机
感受创新
❖善于观察,是产生创新思维的重要前提。
走创新之路
仔细观察图片,找出图中的 几处不同
走创新之路
走创新之路
嫦娥一号
苹果落地
牛顿
万有引力定律
走创新之路
感受创新
走创新之路
想一想科学史上有哪些科 技发明创造是缘于人类的 想像?
快速发展的现代科技
走创新之路
走创新之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4
板块二:积累知识 勇于实践
25
生活中的榜样
李南金所获奖项: 青岛市少年科学院首批18名”小院士”之一(年龄最小) 2002年度《青岛晚报》十大新闻人物之一 “盲人手机”荣获2002年度中国少年儿童海尔科技大赛决赛“创新 奖” 。“盲人电话”荣获2004年度第二届山东省和全国”“中小学生信息 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发明创新决赛二等奖 。 “风力驱蚊器”荣获“2004年度中国少年儿童海尔科技奖”希望奖。 李南金从小就有强烈的求知愿望,幼儿园大班开学两周,她提出想背书 包去真正的学校读书,得到批准后,她成为班级中年龄最小却成绩优良的好 学生,各学期期末总成绩均为优秀。她爱看书,喜欢阅读各种课外书籍,对 百科全书类书籍更是百看不厌,曾获得“爱读书小书虫”称号。为了帮助学 习英语有困难的同学不掉队,她经常利用业余时间自己制作英语卡片,与小 伙伴们一起在玩中学英语,从而提高了同学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在相互游戏 中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 想一想:李南金能够有所创造,有所发明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你准备怎 样向她学习?
26
1、知识是创新的前提。创新没有捷径,先 有“厚积”,而后才能“薄发”。 2、知识越丰富,基础打的越牢固,创新的 机会就越多。
27
他,在田地间 反复实践、积 累了丰富的知 识,创造出了 不平凡的农业 科技成果。
28
她 —— 我们 的同龄人。
她利用所学知识,
发明了酒后禁 驾器。
29
30
青少年应该怎样做?
/v_102_603/MTMyOTExNTg.html
1
2
3
4
思考:
• 是什么让人类的美好幻想变成现实的呢?
5
济宁高新区王因中学 丁玉武
6
板块一:让创新思维闪光
7
(1)谁发明了锯?
(2)当时,他的手被什么划破了? (3)手被划破后,他又有哪些不同于常人的举动?
温馨提示:
1、不能把木棒折断。 2、搭出4个三角形。
22
有10只玻璃杯排成一行,左边5 只内装有汽水,右边5只是空杯.现 规定只能挪动两只杯子,使这排被子 变成实杯与空杯相交替排列.如何移 动两只杯子?
将7,9个杯子的水到进2,4
23
激活创新思维的要素:
善于观察 —— 重要前提 想像 —— 先导 求异思维 —— 源头
D、敢于对权威的结论提出质疑
2、近代著名天文学家伽利略对被人们信奉了两千多年的亚里士多德的物体下落 理论提出质疑,证明了质量不同的两个物体同时落地,发现了自由落体定律。 这说明(A )
A、进行创新必须摆脱思维定式
B、大胆想像,积极实践,就一定能够成功
C、伽利略具有强烈的好奇之父”王选说过:“一定要在年轻的时候养成自己动手的习 惯。一个新思想和新方案的提出者往往也是第一个实现者,这似乎是一个规 律。”王选的这段语录告诉我D们( )
积累知识
1、知识是创新的前提
勇于实践
2、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必
须学以致用,勇于实践
38
一、请你选择(温馨提示:每小题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答案)
1.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
过在不会问。”这告诉我们(B )
A、学会独立思考
B、遇到问题多问几个为什么
C、摆脱思维定势
我们应该从现在做起, 学好各方面的科学文化 知识,全面提高自身素 质,为创新奠定坚实的 知识基础。
31
学以致用 勇于实践
32
33
34
35
试一试 : 请你试着就生活中存在的一个
实际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36
板块三:课堂小结
37
1、善于观察
让创新

思维闪光

2、展开想像 3、求异思维



桥 梁
A、要保护好自己的好奇心 B、要敢于对权威的结论提出质疑
C、要学好各方面的科学文化知识 D、要养成自己动手、勤于实践的良好习惯
39
4.“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 可以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科学进步,并且是知识进 化的源泉”。爱因斯坦的这句话告诉我们(C )
(4)这个故事给我们什么启迪呢?
8
故事启迪(一)
上述故事给了你怎样的启示? 善于观察、见微知著,是产生创新思维的 重要前提。
9
歌曲解读------大胆想象
• 《猴哥》歌词中人类这些美好的幻想怎样 变成现实的?
10
知识源于悟
1、拔一根毫毛吹出猴万个------- 克隆技术 2、翻一个跟斗十万八千里------- 航天技术 3、眨一眨眼睛能把鬼识破----- x光线 4、长生不老------ 基因破译 5、起死回生------ 器官移植 6、上九天揽月------ 嫦娥系列火箭
7、下五洋捉鳖------ 蛟龙号
11
故事启迪(二)
想像是创新的先导。 伟大的创新皆起源于激发人们创造动机 的伟大想像。 要开发自己的想像力,展开想像的翅膀。
12
怎样开发自己的想像力,展开想像的翅膀?
13

敢于想
象 是
(敢于异想天开)
创 新
能够想

(需丰富的知识和经验)


善于想
(打破常规,不受权威束缚) 14
小学生聂利从书上得知,蜜蜂是哑巴,它没有发音器官,它 的嗡嗡声来自翅膀的振动。春天,小聂利去一个养蜂厂去玩,发 现许多蜜蜂集在蜂箱上,翅膀没有振动,仍嗡嗡地叫个不停,是 不是书上说错了呢?于是小聂利剪去蜜蜂的双翅,将蜜蜂的双翅 用胶水粘在木板上,都能听到蜜蜂的叫声。多次试验表明:蜜蜂 不振动翅膀也能发声。为了探究蜜蜂的发声器官,她用放大镜仔 细查找,观察了一个多月,终于在蜜蜂的双翅根部发现两粒比油 菜籽还小的黑点,蜜蜂叫时,黑点上下鼓动。她用大针头捅破小 黑点,蜜蜂就不发声了。她又找来一些蜜蜂,只刺破小黑点,结 果蜜蜂飞来飞去,再没有声音。经过反复实验,她认为蜜蜂的发 音器官就是这两个小黑点。最后年仅12岁的聂利把这一发现写成 论文,荣获第18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银奖和高士其科普专 项奖 。
从中你 悟到了什么?
15
故事启迪:
求异思维是孕育以一切创 新的源头
16
脑筋急转弯
17
什么东西肥得快,瘦得 更快 ?
气球
18
什么只能加不能减?
年龄
19
偷什么不犯法? 偷笑
20
打破思维定势,独特的、独到的、不同 于他人的想法 —— 求异思维。
21
你能用6根同样长的木棒,搭出4个三 角形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