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奶业发展历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奶业发展历程
1.中国奶业发展的现状亟盼政策扶持、模式突破与创新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我国奶业持续快速发展,饲养规模不断扩大,加工能力明显增强,奶类产量持续增长,乳品消费稳步提高,对丰富城乡市场、优化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去年以来,我国奶牛养殖效益大幅度下降,部分奶牛养殖户亏损,个别地区出现宰杀母牛犊现象。对此,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奶业发展出现较大波动,直接原因是饲料价格上涨、原料奶收购价格偏低,深层次原因主要是:奶牛良种覆盖率和单产水平低,养殖方式较为落后;乳品加工企业与奶农的利益关系不顺,原料奶定价机制不合理;加工企业恶性竞争,市场秩序不规范;质量保障体系不健全,液态奶标识制度不落实;消费群体培育滞后,市场开拓不力。4月11日,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节目报道了奶站生鲜奶掺假问题,5月30日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报道山西山阴县杀牛事件,这不仅仅是陕西、山西存在的问题,也是全国范围内普遍凸现的问题。只有采取综合措施解决这些问题,才能确保我国奶业持续健康发展。
9月19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19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促进油料生产和奶业发展工作。会议指出,油料生产和奶业发展,直接关系城乡居民生活和农民收入。我国油料生产和奶业发展有很大潜力,正处在关键时期。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油料生产和奶业发展,坚持以农为本,理顺利益关系;坚持市场导向,加大政策扶持;依靠科技进步,发展规模化经营;规范企业行为,维护市场秩序;促进油料生产迅速恢复发展,促进奶业持续健康发展。随之,9月27日,国务院关于促进奶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国发〔2007〕31号),提出了促进奶业持续健康发展的主要任务和重点工作意见,即(1)加强良种繁育和推广,提高奶牛生产水平。(2)推进养殖方式转变,提高原料奶质量。(3)积极发展产业化经营,形成合理的原料奶定价机制。(4)优化奶业布局,提高企业素质。(5)健全质量标准体系和标识制度,规范市场秩序(6)引导乳品消费,开拓奶业市场。以及出台了加大奶业发展的政策扶持措施,即(1)加大奶牛养殖补贴力度。(2)建立奶牛政策性保险制度。(3)支持建设标准化奶牛养殖小区。(4)加强对奶牛养殖农户信贷支持。(5)完善产业政策。
中国奶业在6年的高速发展之后,已经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困惑,危机随时存在爆发的可能,国家各级政府非常重视,及时出台了一系列指导意见与探索解决办法,是值得欣慰与鼓舞的。
2.印度奶业发展经验值得借鉴
从发达国家过去三十年的奶牛养殖发展历程来看,乳品消费基本稳定但养殖水平和奶牛的产奶遗传水平不断提高,总体表现为奶牛单产逐年提高而奶牛头数逐年下降,牛场规模在逐步扩大而奶牛场数量在逐步减少;生鲜奶杂菌污染控制在5万/毫升以下(甚至低
于2万),乳品质量和营养得到大幅提高。发达国家所有舍饲奶牛场的粪污全部收集、处理、还田。
我国奶业在过去十年来,经过了一个快速发展期。奶牛养殖数量和乳品产量每年以两位数的速度增加。近年来发展的奶牛养殖主体以散户为主。中国奶业把最艰巨的任务-“养健康牛产优质奶”留给最无助的奶农来实现。奶牛养殖总体水平低下,把牛当猪养的方式导致奶牛体弱多病、产奶期短、产奶量低、生鲜奶的微生物污染高达数百万,低劣的产品无法实现优质优价。部分地区奶农对布氏杆菌病和结核等人畜共患的奶牛传染病认识不足以及社会化服务体系薄弱也严重危及产业的健康发展。中外的实践证明,奶牛养殖必须走专业化、规模化和集约化的道路。我国奶牛养殖业又重复走了我国的家禽业和养猪业所走过的由散户到集约化的老路,何况奶牛养殖要比养鸡养猪复杂的多。我国奶牛养殖水平、生鲜奶质量、乳品质量、以及环保养殖等方面与发达国际的差距甚远,具有大幅的提升空间。
所有奶业发达国家的奶业合作化程度一般高于其他农业产业。产奶牛每天的挤奶需求、奶的易腐性和乳品加工的门槛一般较高等特点决定了建立奶农横向合作化、纵向产加销一体化的必要性,以便实现产业和谐共赢、可持续发展和稳定。在60年前,与中国相邻而且都是世界人口大国的印度堪称为牛奶沙漠,只有孟买的一家牛奶公司,独家垄断,产量极低。1946年,通过“阿南德模式”(Anand Pattern)组建奶业合作社,将牛奶生产、加工与市场销售连接起来,实现奶农利益和生产力的最大化。从奶业机制上的变革,用奶农合作社取代当时的“公司+农户”模式,牛奶产量大增。目前,全国奶业合作社拥有1200万个奶农会员,10.8万个村级协会,338个区域联盟和170个邦级联合会。村级协会负责收集会员每天生产的牛奶,对收集的牛奶进行乳脂和非脂固形物测试以便按质定价,年终还要按会员交纳的牛奶量进行分红。区域联盟负责收集村级协会的奶源,加工与销售液态奶及奶制品,并为会员提供饲料、兽医、人工受精服务。邦级联合会负责协调区域联盟液态奶及奶制品的销售,部分联合会还生产饲料供应区域联盟。
1970年,印度发起了“让牛奶流成河”(Operation flood)的活动,开展了“白色革命”运动。利用国外无偿援助与低息贷款作为奶业发展基金,其中30%为无偿援助,用于服务体系建设;70%为低息贷款,用于建设基础建设。通过该项目的实施,对改善印度农村牛奶生产、加工与销售的基础设施,发展奶业生产合作组织,提高妇女在奶源生产中的地位,以至加快全国奶业发展步伐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2003年印度全国牛奶产量达到8840万吨,是项目开始期1970年2018万吨的4.4倍,年递增速度高达13.3%。目前,印度的牛奶产量不仅能满足国内消费,还有少量奶制品供出口。年人均83千克水平。步入奶牛发达国家行列。总结
印度奶业发展的成功经验,一是通过“阿南德模式”(Anand Pattern)组建奶业合作社,将牛奶生产、加工与市场销售连接起来,实现奶农利益和生产力的最大化。二是通过政府
和国际援助共投资(合28亿人民币)解决了奶业合作社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建设与发展资金问题。
印度实现鲜奶无包装配送体系―――学生课间饮用鲜奶
3.中国奶业发展现状催生“奶联社”
我国奶业在过去十年来,经过了一个快速发展期。奶牛养殖数量和乳品产量每年以两位数的速度增加。近年来发展的奶牛养殖主体以散户为主。中国奶业把最艰巨的任务-“养健康牛产优质奶”留给最无助的奶农来实现。奶牛养殖总体水平低下,把牛当猪养的方式导致奶牛体弱多病、产奶期短、产奶量低、生鲜奶的微生物污染高达数百万,低劣的产品无法实现优质优价。部分地区奶农对布氏杆菌病和结核等人畜共患的奶牛传染病认识不足以及社会化服务体系薄弱也严重危及产业的健康发展。中外的实践证明,奶牛养殖必须走专业化、规模化和集约化的道路。我国奶牛养殖业又重复走了我国的家禽业和养猪业所走过的由散户到集约化的老路,何况奶牛养殖要比养鸡养猪复杂的多。我国奶牛养殖水平、生鲜奶质量、乳品质量、以及环保养殖等方面与发达国家差距甚远,具有大幅的提升空间。
(1)解决之道―――自主知识产权的《奶牛养殖集成技术》
公司以留学加拿大的奶牛营养学博士乔富龙领衔的技术团队通过大量研究和实践自主创新了奶牛养殖集成技术。该集成技术在北京、河北和内蒙古等地的推广应用证实平均提高单产20-50%,实现了“养健康牛、产优质奶”的目标。公司致力于打造中国优质原奶第一品牌“奶联社”,利用自主知识产权的《奶牛养殖集成技术》,生产的优质原奶达到欧盟标准,目前是伊利集团生产金典、蒙牛集团生产特伦苏等高端产品的优质原奶供应商。
2006年6月6日,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主持,对奶联科技的奶牛养殖集成技术进行了科技成果鉴定,评价为“技术水平国内领先”。这是我国自主创新的第一个通过正式成果鉴定的奶牛养殖集成技术。若该集成技术能在我国奶牛养殖业中广泛应用,就目前的奶牛养殖规模每年奶牛养殖可增收高达上百亿,而且为我国奶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技术的保障。
(2)推广之道―――创新的奶联社模式
《奶牛养殖集成技术》的应用,确保单个牧场实现了“养健康牛、产优质奶”的目标。如何在中国现有的奶业发展条件下,在新农村建设新形势下,探索一套推广《奶牛养殖集成技术》,让更多的奶农分享这项高技术成果。经过研究与探索,公司提出创新的制度模式“奶联社|农联社”,推进现代奶业产业化,实现“让中国人每天喝杯好奶”。2007年4月13日,由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组织,有内蒙古农牧业厅主持,对奶联科技创建的“奶联社模式”进行了评定。认为,奶联科技立足中国奶牛养殖产业现状,借鉴奶业发达国家产业发展成功经验,创建了适合中国国情的奶牛养殖合作化模式--“奶联社”。“奶联社”搭建了技术、管理、现代化设施设备和资金投入平台,吸纳奶农现有奶牛保本入社并获取固定回报,以解决现代奶业发展中处于弱势地位奶农的生存问题。采取“人畜分离和严格防疫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