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结构》教学设计全面版

合集下载

初二信息技术第二章《循环结构》教学设计

初二信息技术第二章《循环结构》教学设计

初二信息技术第二章教案《循环结构》教学设计一、学习者分析学生通过以上章节的学习,分化现象比较严重,有的学生对程序设计有浓厚的兴趣,而有的学生却有畏难情绪,而本节是整章的重点难点。

为此,学习难度最大,必须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循序渐进地学习。

二、教材内容分析本节是本章的重点,难点,如果学生能够理解循环语句的含义,其他语句就很好理解了。

2、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循环语句的格式和应用。

难点:循环语句的执行过程。

3、课时安排:二课时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循环语句的作用,理解画同心圆的程序。

(2)掌握for/next语句的格式和执行过程。

(3)了解for/next循环语句的一些注意事项。

(4)初步理解程序的循环结构。

(5)掌握do循环语句的格式和执行过程。

(选学)2•过程与方法通过度析画同心圆的程序,逐步掌握for/next循环语句的执行方式和应用以及书写格式、应用。

体验计算机利用循环结构程序解决问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教师的情景设置以及学生对程序的体验修改,克服学习过程中学生的畏难情绪,让学生在持续的探究和思考中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四、教学理念和方法本节采用任务驱动法,通过教师的情景设置,持续提升学习梯度,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知识。

五、教学过程设计1、教学内容的组织与表现方式以顺序程序完成画同心圆和用循环语句画同心圆实行比较为引入,然后通过持续修改程序的初始值、终值、步长来体会循环语句的格式和应用。

知识形成Fori=100to1000step100r=ICircle(2500,2500),rNextI阅读程序段,指出循环变量、循环体、共循环了几次,并写出结果: S=0Fori=10to4step-3s=s+iNextIPrint“s=“;学生回答:如果步长为零,程序会陷入死循环。

程序的运行结果是一样的。

说明:步长能够是整数也能够是小数,能够是正数也能够是负数。

问题:如果步长为零,结果如何?Endsub教师对循环语句的进一步解释循环语句并动画显示循环过程。

循环结构 教案

循环结构 教案

循环结构教案教案标题:循环结构教学目标:1. 理解循环结构的概念和作用;2. 能够设计和实现简单的循环结构;3. 能够运用循环结构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1. 教学素材:计算机、编程软件、相关编程教材;2. 教学资源:示例程序、练习题、课堂展示材料。

教学过程:步骤1:导入引入循环结构的概念,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如洗衣机的循环程序、交通信号灯的循环)来说明循环的作用和重要性。

步骤2:讲解2.1 讲解循环结构的基本语法和常见类型,如for循环、while循环和do-while 循环。

2.2 通过示例程序演示不同类型循环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步骤3:实践3.1 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练习题,设计和实现简单的循环结构,如输出1到10的数字、计算1到100的累加和等。

3.2 学生互相交流并分享自己的解决思路和代码实现。

步骤4:拓展4.1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循环结构解决更复杂的问题,如计算斐波那契数列、判断一个数是否为素数等。

4.2 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一个拓展项目进行深入研究和实践。

步骤5:总结总结循环结构的应用场景和基本用法,强调循环结构在解决问题中的重要性和效果。

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通过编写更复杂的程序来进一步巩固循环结构的应用;2. 学生可以尝试使用不同编程语言来实现循环结构,比较它们之间的异同。

教学评估:1. 教师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和掌握程度;2. 学生根据练习题的完成情况和拓展项目的成果进行自我评估;3. 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和讨论,分享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教学反思:1. 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表现,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教学内容;2. 教师可以提供更多的实例和练习题,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循环结构的应用。

《循环结构》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

《循环结构》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

《循环结构》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循环结构》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选修1《算法与程序设计》第二章第2.3.3节的内容。

循环结构是程序设计中常用的一种语法结构,也是三大基本结构(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循环结构)中难度最大的一个知识点,循环结构在程序设计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本节课为第一课时。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VB程序之前,一直学习的是计算机应用软件,认为学习信息技术就是动动手操作,存在一定的不多动脑筋的学习惰性。

但是在学习VB程序这一部分的时候,很多问题都需要学生去思考分析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与前面的学习存在着很大的不同,学生会有一种恐慌心理,很容易觉得程序设计很难,产生放弃想法。

在本章的前部分学习中,学生已经掌握VB界面设计,以及顺序结构和分支结构,这些内容并不十分难,学生还有一定的学习兴趣。

◆教学思路:本节内容是建立在学生已经学习了顺序结构和分支结构的基础之上,初步掌握调试程序的基本方法,但多数学生对程序设计兴趣不大,因为学生认为生活离程序设计过于遥远,而且程序设计要求学生的逻辑思维非常强,学生理解比较困难,所以本节课主要从注重学习内容和学生生活相联系,注重能力训练与问题解决相联系,才能激起学生摘取的兴趣,把复杂的问题进行分解,教师仅引领,通过反馈逐步提示教学内容,让学生在亲历情境、亲手操作、亲身体验中掌握知识,发展能力、领悟技术中的思想和方法。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For…Next语句的格式和功能;理解For…Next语句的执行过程;学会用For…Next语句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对循环结构的语句进行剖析,使学生掌握循环结构的基本格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提高学生运用循环结构解决生活中的能力,激发求知欲;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For…Next语句的语法格式及执行过程。

《循环结构》教学设计

《循环结构》教学设计

1
s=s+3 …… s = s + 100 Print s 师:大家可以发现,方法很简单,就是反复累加,但有没有问题啊? 生:太烦琐了 师:那能不能把程序写得简单一些,让计算机自动重复上述过程呢? 师:我们仔细的看一下,这里的 s=s+1、s=s+2、s=s+3 等等,都是很相似的语句吧,都 可以写成 s=s+数字的形式吧。而且这里的数字是从 1、2 一直到 100,是一个等差数列,公 差是 1。 师:如果用变量 i 来表示这里的数字,那每一行的操作就是 s=s+i (i 分别取 1、2、3。 。 。 、 100) ,所以整个计算过程是在重复若干个同样的操作,即 s=s+i。 我们说,像这样,在一定条件下,反复执行某种操作的结构,我们称之为循环结构。这 就是本节课我们要研究的主题。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熟悉的例子引入课题,学生容易接受,也容易进行知识的迁移,降 低学生的难度,能让学生水到渠成的掌握知识。学生适时归纳,总结规律,从中抽象出循环 结构这样一类逻辑结构。 (2)展示实例程序,分析程序 现在我们来看一看,这个程序用循环结构是如何实现的。 展示程序: Private Sub cmdgs_Click() Dim i As Integer Dim s As Integer s = 0 For i = 1 To 100 s = s + i Next i Print s End Sub 师:很明显,左右两边哪一边的程序是用循环结构实现的程序?左边的。对比一下,本 来用于累加的 100 行语句现在变成了几行?3 行。 简单多了。 这个 3 行就是我们的循环结构。 师:解释一下这里的循环结构:i 从 1(i 的初值)开始一直到 100(i 的终值) ,这里的 1 称之为 i 的初值, 100 称之为 i 的终值, 这里重复执行的是什么?s=s+i,next i 是什么意思呢? 让 i 的值增加 1, i 的初值是 1, 然后是 2, 然后是 3, 一直到 100, 所以 s=s+i 执行了多少次? 100 次。 师:现在我们来看一下具体的 vb 程序,运行一下,结果是多少?5050 师:现在,我将这个程序稍微改一下,让 i 从 2 开始到 99 结束,最后 s 的值是多少? 生:4949 师:实际上这时候计算的是 2+3+4+…+99 的和。 (3)模拟尝试,用循环思想解决问题 师:通过刚才的分析,我想大家对循环结构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下面请大家,模仿这 个程序,完成下面 4 个程序的填空(1、2 两题师生共同分析完成,3、4 两题由学生上机实 践完成。 ) [任务一]:

循环结构教学设计

循环结构教学设计

循环结构教学设计标题:循环结构教学设计:研究农作物生长周期引言:循环结构是计算机编程中的重要概念,掌握循环结构的运用对于编程能力的提高至关重要。

本教学设计以研究农作物生长周期为主题,结合实际生活中的农作物种植过程,设计了一系列活动和实验,帮助学生理解循环结构的概念和使用方法。

一、教学目标:1.了解循环结构的概念和原理。

2.学习使用循环结构解决实际问题。

3.了解农作物的生长周期和条件。

4.培养学生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的能力。

二、教学准备:1. PowerPoint展示讲解循环结构的概念和原理。

2.种植农作物的材料和工具,如土壤、种子、花盆等。

3.相关资料和图片,介绍农作物的生长周期和条件。

三、教学步骤:第一节:循环结构的概念和原理(30分钟)1. 使用PowerPoint展示讲解循环结构的概念和原理,包括for、while和do-while循环。

2.示例代码演示如何使用循环结构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1到100的和。

第二节:农作物生长周期的认识(30分钟)1.展示农作物的生长周期和条件的相关资料和图片,介绍农作物的播种、发芽、生长、开花和结果等阶段。

2.引导学生讨论农作物生长过程中的条件和影响因素,如阳光、水分、温度等。

第三节:种植实验(60分钟)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分配一种农作物的种子和种植工具。

2.学生根据所学内容,进行实地种植实验。

包括准备花盆、土壤、种子的培植条件等。

3.学生根据实验结果记录农作物的生长情况和周期。

第四节:构建农作物生长周期的程序(40分钟)1.学生将所记录的农作物生长情况和周期进行整理和总结。

2.利用所学的循环结构知识,学生编写程序模拟农作物的生长过程,包括播种、发芽、生长、开花和结果等阶段。

3.学生互相交流和展示各自编写的程序,对比不同农作物的生长周期和条件。

四、实践活动:1.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种农作物进行种植,并记录生长情况和周期。

2.学生编写程序模拟所种植农作物的生长过程。

高中信息技术《循环结构》优质课教学设计、教案

高中信息技术《循环结构》优质课教学设计、教案

§2.3.3 循环结构(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for-next 循环结构的基本格式和执行过程2、掌握for-next 循环4 个规律并会巧妙运用过程与方法:能用for-next 循环解决实际问题,并对程序代码做客观分析与评价,比较程序设计算法与数学算法的异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用for-next 结构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探究热情。

重点难点:1、For-next 格式及四条规律2、用For-next 解决实际问题教学方法:讲授法,任务驱动法课时:1 课时导入:“棋盘上的麦粒”、“韩信点兵”,“希望工程捐款问题”教学过程:一、分析实例:1-24 月份捐款情况设N 表月份,同时代表当月存入钱数,S 表和,初始值为0N sN=1s= 0 + 1 =1N=2 s= 1 + 2 =3N=3 s= 3 + 3 =6N=4 s= 6 + 4 =10… …… …N(1<=n<=24)在 N 从 1 变化到 24 的过程中, s=s+n 一直成立N 每变化一次,s=s+n 求和进行一次,这是重复性操作,可用循环来解决,共重复 24 次, 次数明确的循环可用 for –next 结构二、For –next 格式:for 变量=<初值> to <终值> step <步长>循环体Next <变量>说明:(1) 步长为每次循环时循环变量递增量(2) 循环变量从初始值开始进入循环,执行循环体里的语句,变量每增长一个步长,返回与终值比较,小于等于终值再次进入循环,否则退出循环。

ν 程序实现:ν S=0ν For n=1 to 24 step 1νs=s+nνNext nνPrint s循环过程:N sN=1 s= 0 + 1 =1N=2 s= 1 + 2 =3N=3 s= 3 + 3 =6N=4 s= 6 + 4 =10…………N=24 s=前23 月和+24N=25 >24 终值退出循环循环运行机制:νS 为和,初始值为0,N 的初始值为1 当N 为时,第一次进入循环,FOR 与NEXT 之间的循环体,执行循环体里的语句,则S=0+1=1 ;按顺序执行“NEXT N”下一个N 为本次循环中的N+步长,则N 为2,返回到FOR(形成环路),验证N=2 是否超过了终值24,如没有继续进入循环如何修改程序实现以下几个问题:(分组完成以下问题)ν1、如1 月份存入24 元,2 月份存入23 元,依此类推两年存款总和为多少?ν2、求这个程序的循环次数,并试着改变初始值、终值、步长,推导出循环次数的关系式。

循环结构 教案

循环结构 教案

循环结构教案教案:循环结构一、教学目标:1. 理解循环结构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 能够使用循环结构解决实际问题。

3. 能够编写简单的循环结构程序。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理解循环结构的作用和优势。

2. 能够运用循环结构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方法:1. 归纳法:通过归纳循环结构的特点和应用场景,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和分析能力。

2. 演示法:通过具体的实例演示循环结构的使用方法和效果。

四、教学步骤:1. 引入新知识:通过提问的方式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提出对循环结构的疑问。

2. 讲解循环结构的概念和作用:通过幻灯片和板书的形式,简明扼要地介绍循环结构的特点和作用。

3. 分析循环结构的应用场景:通过给出一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使用循环结构解决这些问题。

4. 演示循环结构的使用方法:通过具体的实例,演示如何编写循环结构程序,并将结果输出。

5. 练习循环结构的应用:让学生自己动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运用循环结构编写程序,并运行验证。

6. 总结和归纳:通过学生的回答,总结循环结构的特点和作用,并解答疑惑。

7. 提出拓展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循环结构解决更复杂的问题。

五、教学资源:1. 教学幻灯片。

2. 板书。

3. 计算机。

4. 相关的编程工具和参考资料。

六、教学评价:1. 教师观察评价:观察学生的学习动态和参与状况,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2. 学生自评:让学生自己评价自己的学习情况和收获。

3. 小组互评:让学生互相评价和交流,提出改进建议。

七、教学手段:1. 讲义:提供给学生参考和复习。

八、板书设计:循环结构- 概念:在程序中重复执行某段代码的结构。

- 作用:节省代码量,提高程序的灵活性和效率。

九、教学反思与改进: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主要是通过讲解循环结构的概念和作用,以及具体的演示和实践,让学生能够理解和运用循环结构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较高,能够积极思考和互动。

但是,有些学生在实践环节中遇到了困难,需要更多的指导和帮助。

《循环结构》教学案

《循环结构》教学案

《循环结构》教学案学习重点循环结构的概念、功能、要素、框图及应用学习难点描述和应用循环结构时,三要素的准确把握和正确表达学习目标1.了解循环结构的概念,掌握两种循环结构的特点及功能.2. 能运用算法框图表示循环结构,并通过模仿、操作、探索设计循环结构解决问题.教学过程一、自主学习1.什么是循环结构2.循环结构有三要素:3.两种循环结构的特点及流程图4. 从以上两种不同形式的循环结构可以看出,循环结构中一定包含,用于确定何时终止执行循环体二、师生互动例1:设计一个计算1+2+…+100的值的算法,并画出程序框图.例2画出求21+22+23+…2100的值的程序框图。

三、巩固练习1.输入3个实数按从大到小的次序排序。

2. 某商场进行优惠促销:若购物金额在500元以上,打8折;若购物金额在300元以上,打9折;否则,不打折. 设计算法的程序框图,要求输入购物金额,即能输出实际交款额.四、课后反思五、课后巩固练习1.流程图中的判断框,有1个入口和()个出口.A.1 B.2 C.3 D.42.以下给出对程序框图的几种说法:①任何一个程序框图都必须有起止框;②输人框只能放在开始框后,输出框只能放在结束框前;③判断框是唯一具有超过一个退出点的符号;④对于一个程序来说,判断框内的条件表述方法是唯一的.其中正确说法的个数是A.1 B.2 C.3 D.43.算法的三种基本结构是().A.顺序结构、流程结构、循环结构B.顺序结构、分支结构、嵌套结构C.顺序结构、条件结构、循环结构D.流程结构、分支结构、循环结构4. 若输入的a、b、c分别是21、32、75,则输出的a、b、c分别是:。

循环结构教案

循环结构教案

循环结构教案教案标题:循环结构教案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循环结构的概念和功能,提高他们的分析、创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多种教学方式和学习活动,学生将能够掌握循环结构在编程语言中的应用,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程序设计能力。

教学目标:1. 理解循环结构的概念,包括条件循环和计数循环。

2. 能够编写使用循环结构的程序,包括while循环、for循环和嵌套循环。

3. 掌握在编程中利用循环结构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循环结构的概念和分类。

2. while循环和for循环的使用方法。

3. 嵌套循环的设计与应用。

教学准备:1. 计算机与投影仪。

2. 笔记本电脑或编程软件工具。

教学过程:1. 引入循环结构的概念(5分钟)- 使用图示或实际例子引导学生思考循环的概念,并解释条件循环和计数循环的区别。

- 提问学生是否接触过循环结构的应用场景。

2. 介绍while循环和for循环(15分钟)- 分别讲解while循环和for循环的语法结构和使用方法。

- 通过示例代码演示循环的执行过程,并解释循环变量和循环条件的作用。

3. 分组练习编写循环程序(20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实际问题,并使用while循环或for循环编写相关程序解决问题。

- 指导学生如何利用循环结构解决问题,并鼓励他们思考更高效的解决方案。

- 学生之间可以互相交流和分享他们的程序。

4. 嵌套循环的设计与应用(15分钟)- 介绍嵌套循环的概念和使用方法。

- 通过示例代码演示嵌套循环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并探讨优化嵌套循环的策略。

5. 团队竞赛(15分钟)- 将学生分成竞赛小组,给出一个复杂的问题,要求他们设计并编写一个使用循环结构解决问题的程序。

- 规定竞赛时间,并鼓励学生积极合作和竞争。

- 分享并评选出最佳解决方案。

6. 总结与作业布置(5分钟)- 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强调循环结构的重要性和实际应用。

《循环结构》教学设计

《循环结构》教学设计

《循环结构》教学设计《循环结构》教学设计1一.教学目标:1.理解循环结构,能识别和理解简单的框图的功能。

2.能运用循环结构设计程序框图解决简单问题。

3.通过模仿,操作,探索,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关键点:重点:理解循环结构,能识别和画出简单的循环结构框图。

难点:循环结构中循环条件和循环体的确定。

关键点:跟踪变量变化,理解程序的执行过程。

三.教学手段和方法:教法:探究启发式。

学法:探索发现式。

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温故求新引例:写出求的值的一个算法,并用框图表示你的算法。

此例由学生动手完成,投影展示学生的做法,师生共同点评。

鼓励学生一题多解——求创。

设计引例的目的是复习顺序结构,提出递推求和的方法,导入新课。

此环节旨在提升学生的求知欲、探索欲,使学生保持良好、积极的情感体验。

(二)讲授新课1.循序渐进,理解知识循环结构的概念。

根据指定条件决定是否重复执行一条或多条指令的控制结构称为循环结构。

教师学生一起共同完成引例的框图表示,并由此引出本节课的重点知识循环结构的概念。

这样讲解既突出了重点又突破了难点,同时使学生体会了问题的抽象过程和算法的构建过程。

还体现了我们研究问题常用的“由特殊到一般”的思维方式。

2.类比探究,掌握知识(三)自我实践,应用知识1、夯实基础:人口预测。

现有人口总数是,人口的年增长率是,预测第年人口总数将是多少?用程序框图描述你的算法。

这是课本上的引例。

2、巩固提高:3、沟通发展仿照本节课例题,同桌俩人一人编题一人解答。

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认知水平。

沟通发展,有助于及时查漏补缺,保持学生学习的热情和信心。

四、课后小结①理解循环结构的逻辑。

②明确条件结构与循环结构的区别,联系。

③数学思想方法:算法思想,类比方法五、布置作业①课本P19习题1-1 A 4,5②课外拓展:写出一个求满足的最小正整数的算法并画出相应的程序框图。

书面作业第一个层次要求所有学生完成,第二个层次,只要求学有余力的同学完成。

初中信息技术《循环结构》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信息技术《循环结构》教案、教学设计

第5 课循环结构【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循环结构在算法中的应用。

2、技能目标学会在程序设计中利用循环结构有效地解决问题;理解算法优化的基础知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对待同一个问题,运用不同的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培养学生运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的习惯。

教学重点:了解循环结构的实际应用。

教学难点:循环结构的代码写法。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3 分钟)让学生回忆小学学过的九九乘法表,个别学生回答。

再让学生阅读“阅读与思考”,让学生知道九九乘法表的来历。

提出中心任务——用语言程序编写九九乘法表。

为了更好地完成中心任务,教师在开始上课时引导学生对以前学过的定义变量、常量、运算符、公式、赋值知识进行复习。

(设计意图:通过原来就熟悉的九九乘法表,来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从而引入本课)二、启发探究学习新知(24 分钟)1、循环结构定义:在算法中,从某处开始,按照一定条件,反复执行某一处理步骤的过程。

2、观察分析九九乘法表的排列特点,指导学生分类:一行、第1 行,第9 行、进而到第1 列进行全面分析。

教学处理:这一环节主要采用学生合作探究方式完成流程图绘制、程序界面的创建、代码的生成。

每四人为一组,教师参与到学生研究过程中,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点拨帮助,最后由学生展示自己的流程图。

然后教师展示正确流程图。

(设计意图:这样设计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精神及协作沟通能力,并训练学生的画流程图的能力。

)3、循环结构概念的理解:(1)循环结构的三要素:循环初始值、循环体、循环的终止条件。

(2)循环结构的算法流程图(3)当型循环与直到循环的区别教学处理: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刚刚得到的程序框图,给学生2 分钟讨论交流时间,让大家互相沟通,从而使得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更深刻,最后由学生说出以上对概念的理解,教师进行归纳总结。

(设计意图:通过师生交流,使学生对概念有更深的理解,同时锻炼了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增强合作交流意识。

循环结构教案

循环结构教案

《循环结构》教案梁长春一、教材分析与处理(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算法是数学及其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计算数学的重要基础,在科学技术、社会发展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算法思想已成为现代人应具备的一种数学素养。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既是对算法概念的进一步巩固和深化,又为后面进一步学习基本算法语句打下坚实的基础,循环结构是程序框图的一种基本逻辑结构。

通过模仿、操作、探索,学习设计循环结构程序框图,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理解循环结构的意义,体会循环结构的作用,因此本节课在教材中起到了承上起下的作用。

(二)学生状况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以前,已经学习了算法的概念、顺序结构、条件结构及简单的赋值=+的结论的基础。

另外,高问题,因此,学生具备类比简单d i=的赋值得出sum sum n一学生形象思维、感性认识较强,理性思维、抽象认识能力还很薄弱,因此教学中宜选择学生熟悉的,易懂的实例引入,通过对引例的分析,使学生逐步经历循环结构设计的全过程,学会有条理的思考问题,表达循环结构,并尝试整理成程序框图。

根据以上对教材和学生的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规律,学生应达到以下三个教学目标。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循环结构,能识别和理解简单的框图的功能。

并运用循环结构设计程序框图解决简单的问题2、过程与方法:通过模仿、操作、探究,学习设计循环结构程序框图,体会算法思想,发展有条理的思考与表达能力,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增强识图用图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和体会到算法思想在解决具体问题中的意义,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及应用数学的意识。

构建和谐的课堂氛围,培养学生勇于提问,善于探索的思维品质。

(四)教学重点、难点依据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理解循环结构,能识别和画出简单的循环结构框图。

难点为循环结构中的循环条件和循环体的确定。

(五)教材处理教材中直接给出循环结构的程序框图,再对循环结构进行讲解,这样做使学生对循环结构的根本意义很难理解。

循环结构教案

循环结构教案

循环结构教案(共4页) -本页仅作为预览文档封面,使用时请删除本页-教师课时教案23(2)在一些算法中,经常会出现从某处开始,按照一定的条件反复执行某些步骤的情况,这就是循环结构.反复执行的步骤称为循环体. 显然,循环结构中一定包含条件结构。

(3)在一些算法中要求重复执行同一操作的结构称为循环结构.即从算法某处开始,按照一定条件重复执行某一处理的过程.重复执行的处理步骤称为循环体.循环结构有两种形式:当型循环结构和直到型循环结构.1°当型循环结构,如图(1)所示,它的功能是当给定的条件P成立时,执行A框,A框执行完毕后,返回来再判断条件P是否成立,如果仍然成立,返回来再执行A框,如此反复执行A框,直到某一次返回来判断条件P不成立时为止,此时不再执行A框,离开循环结构.继续执行下面的框图.2°直到型循环结构,如图(2)所示,它的功能是先执行重复执行的A框,然后判断给定的条件P是否成立,如果P仍然不成立,则返回来继续执行A框,再判断条件P是否成立.继续重复操作,直到某一次给定的判断条件P时成立为止,此时不再返回来执行A框,离开循环结构.继续执行下面的框图. 见示意图:当型循环结构直到型循环结构(4)两种循环结构的不同点:直到型循环结构是程序先进入循环体,然后对条件进行判断,如果条件不满足,就继续执行循环体,直到条件满足时终止循环.当型循环结构是在每次执行循环体前,先对条件进行判断,当条件满足时,执行循环体,否则终止循环.两种循环结构的相同点: 两种不同形式的循环结构可以看出,循环结构中一定包含条件结构,用于确定何时终止执行循环体.探究(二):应用实例【例1】设计一个计算1+2+……+n的值的算法,并画出程序框图.算法分析:通常,我们按照下列过程计算1+2+……+100的值.第1步,0+1=1.第2步,1+2=3.第3步,3+3=6.第4步,6+4=10. (2)教师课时教案教问题与情境及教师活动学生活动4学过程及方法显然,这个过程中包含重复操作的步骤,可以用循环结构表示.分析上述计算过程,可以发现每一步都可以表示为第(i-1)步的结果+i=第i步的结果.为了方便、有效地表示上述过程,我们用一个累加变量S来表示第一步的计算结果,即把S+i的结果仍记为S,从而把第i步表示为S=S+i,其中S的初始值为0,i依次取1,2,…,100,由于i同时记录了循环的次数,所以也称为计数变量.解决这一问题的算法是:第一步,令i=1,S=0.第二步,S=S+i.第三步,i=i+1.第四步,若i>n成立,则输出S;否则转第二步,,结束算法.程序框图如右:上述程序框图用的是当型循环结构,如果用直到型循环结构表示,则程序框图如下:点评:这是一个典型的用循环结构解决求和的问题,有典型的代表意义,可把它作为一个范例,仔细体会三种逻辑结构在程序框图中的作用,学会画程序框图.【练习1】如何画出求1+2+3+……+100的程序框图?解:解决这一问题的算法是:第一步,令i=1,S=0.第二步,S=S+i.第三步,i=i+1.第四步,若i>100成立,则输出S;否则转第二步,,结束算法.程序框图如右:3教师课时教案教问题与情境及教师活动学生活动5学过程及方法课堂检测1、右边的程序框图,输出S=__________2、设计计算13+33+53+…+993的算法程序,并画出相应的流程图。

C语言循环结构教学设计方案(合集5篇)

C语言循环结构教学设计方案(合集5篇)

C语言循环结构教学设计方案(合集5篇)第一篇:C语言循环结构教学设计方案《C语言循环结构》教学设计方案一、教学内容分析循环结构是面向过程编程中三种结构中最重要的一种结构,学好它是学好这门课程的关键。

循环结构的实质是重复执行一系列语句,这种重复性是在循环条件的有效控制之下完成的。

程序的关键在于如何控制循环的条件,在恰当的时机执行循环或退出循环。

二、学习者分析循环结构是一种比较复杂的结构,在C语言中,循环结构主要包括for、while和do-while三种语句,其中for语句的应用更为普遍一些。

循环语句的用法对于有程序设计经验的学生来说轻而易举,但是对于那些没有经验的初学者来说,难度却不小。

在一堂课的设计过程中,引例的作用至关重要。

一个好的引例能把抽象问题简单化、具体化,有利于学生理解掌握。

在学习循环结构时可先利用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具体实例来说明什么是循环以及为什么要研究循环让一名初学者尽快摆脱日常的思维定式,更加透彻地理解和掌握程序设计中的基本思想,领会程序设计的精髓,总结出程序设计中每一种程序设计结构的本质及适合解决的问题,是高级语言程序设计这门课程在讲授过程中,应该时刻注意的问题。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掌握循环构造的基本特点;区分多种不同类型循环结构的运行过程;掌握循环结构的格式及应用方法。

2.过程与方法首先学会区分多种不同类型的循环结构,而后学会定义及应用方法,利用上机熟练应用技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我们必须抱有自己想学习的心态,多去问老师一些问题,那么你的漏洞将会越来越少,程序量和代码量才会越来越多。

四、重点难点及处理1.循环语句的的分类和定义For循环、while循环和do-while循环特点:在一个程序中可以通过变换语句来使用不同的循环语句,而不改变程序的功能。

2.循环语句的引用例如:要从1累加到100使用For循环: for(sum,=0,i=1;i<=100;i++)sum=sum+i使用while循环:while(i<=100)sum=sum+i使用do-while循环:do {sum=sum+i;} while(i<=100)五、教学准备1.PPT教学课件2.实验操作:Visual C++6.0软件平台,PC电脑,教学机房,网络课堂。

《循环结构》教学设计1

《循环结构》教学设计1

《循环结构》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分析《循环结构》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数学3(必修)》(人教A版)中§1、1、2的第二课时的内容。

算法是高中数学课程中的新内容,算法思想已逐渐成为每个现代人所必须具备的数学素养。

循环结构是程序框图的一种基本逻辑结构。

通过模仿、操作、探索,学习设计循环结构程序框图,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理解循环结构的意义,体会循环结构的作用,因此本节课在教材中起到了承上起下的作用。

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有关算法和框图的基础知识。

绝大多数同学对算法和框图的学习有相当的兴趣和积极性。

但在探究问题的能力,应用数学的意识等方面发展不够均衡,尚有待加强。

三、设计思想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以及学生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

本节课遵循引导发现,循序渐进的思路,采用问题探究式教学,运用多媒体,投影仪辅助,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具体流程如下:创设情景(课前准备、引入实例)→授新设疑(自主探索形成概念→理解概念能识别框图)→质疑问难、论争辩难(进一步加深对概念的理解→突破难点)→沟通发展(反馈练习→归纳小结)→布置作业。

四、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理解循环结构概念;把握循环结构的三要素:循环的初始值、循环体、循环的终止条件;能识别和理解循环结构的框图以及功能。

2、过程与方法通过由实例对循环结构的探究与应用过程,培养观察类比、归纳抽象能力、参与运用算法思想解决问题的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师生、生生互动的活动过程,培养主动探究、勇于发现的科学精神,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体验成功的喜悦。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理解循环结构,能识别和画出简单的循环结构框图。

难点:循环结构中循环条件和循环体的确定。

六、教学过程设计(一)创设情境引例:德国著名数学家高斯幼年时代聪明过人,上学时,有一天老师出了一道题让同学们计算: 1+2+3+4+…+99+100=?老师出完题后,全班同学都在埋头计算,小高斯却很快算出答案等于5050。

循环结构教案

循环结构教案

1.2.3循环结构(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模仿,操作,探索,经历通过设计流程图表表达问题的过程在具体问题的解决过程中,理解循环结构流程图;2.经过分析具体问题,抽象出算法的过程中,培养抽象概括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3.理解循环结构的要素:循环体,循环终止条件教学过程:从前有座山,山里有个庙,庙里有个老和尚,有天老和尚对小和尚说,我给你讲个故事说啊:从前有座山,山里有个庙,庙里有个老和尚,有天老和尚对小和尚说,我给你讲个故事说啊:……引例问题:你知道在申办奥运会的最后阶段。

国际奥委会是如何通过投票决定主办权归属的吗?你能用算法结构表述上面的操作过程吗?S1:投票;S2:统计票数,若有一个城市的得票数超过总票数的一半,那么该城市就获得了主办权,转S3,否则淘汰得票最少的城市,转S3:宣布主办城市.1.循环结构在算法中,需要重复执行同一操作的结构称为循环结构.问题:试用流程图表示上述算法.生:(1)循环体;(2)循环终止的条件. 例题1.写出求12345⨯⨯⨯⨯值的一个算法.分析:思路1 逐步计算S1:先求12⨯,得2;S2:将S1所得结果乘3,得6;S3:将S2所得结果乘4,得24;S4:将S3所得结果乘5,得120. 优点:思路简洁缺点:当123100⨯⨯⨯⨯时,程序太长思路2 设变量,T IS1 1T←;S2 2I←;S3 T T I←⨯;S4 1I I←+;S5 若I不大于5,转S3,否则输出T,算法结束.优点:形式简练,具有通用性,灵活性变式训练:写出求135799⨯⨯⨯⨯⨯的值的算法.并用流程图表示.问题:分析总结循环结构的通用模块?例题2:根据给出的算法,分析该算法所解决的是什么问题,并画出相应的流程图? S1 0S ←0S ←; S2 1I ←; S3 输入G ;S4 S S G ←+;S5 1I I ←+;S6 若I 不大于100,转S3; S7 /100A S ←; S8 输出A .思考:在上述算法中,S4与S5能否调换顺序?能否将S5调至S3之前?练习1:先分步写出计算246100++++的一个算法,再画出流程图.练习2:下面表示了一个什么样的算法?i N 代表第i 个学生的学号,i G 代表第i 个学生的成绩. (1,2,,50i =)。

循环结构初中教案

循环结构初中教案

循环结构初中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循环结构的概念和作用;2. 培养学生运用循环结构解决问题的能力;3. 引导学生掌握循环结构的基本语法和常用控制语句;4.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编程思维。

二、教学内容1. 循环结构的概念和作用2. while循环和for循环的语法及应用3. 循环控制语句:break、continue4. 循环结构的嵌套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循环结构的概念、语法及应用;2. 难点:循环控制语句的理解和运用,循环结构的嵌套。

四、教学方法1. 案例教学法: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循环结构的概念和作用;2. 任务驱动法:引导学生动手实践,掌握循环结构的语法和应用;3. 小组讨论法:鼓励学生团队合作,共同解决问题;4. 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培养编程思维。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如“计算1到100的所有整数之和”,引出循环结构的概念和作用;2. 讲解:讲解while循环和for循环的语法及应用,举例说明;3. 实践:让学生动手编写代码,实践循环结构的应用;4. 讲解循环控制语句:break、continue;5. 实践:让学生动手编写代码,实践循环控制语句的应用;6. 讲解循环结构的嵌套:通过实例讲解循环结构嵌套的概念和语法;7. 实践:让学生动手编写代码,实践循环结构嵌套的应用;8.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9.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2. 代码编写:检查学生编写的代码,评估学生对循环结构的理解和应用能力;3. 课后作业:分析学生完成的练习题,了解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掌握程度。

七、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不同学生的接受程度进行针对性讲解。

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编程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循环结构》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学生的认知特点,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理解循环结构概念;把握循环结构的三要素:循环的初始状态、循环体、循环的终止条件;能识别和理解循环结构的框图以及功能;能运用循环结构设计程序框图以解决简单的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由实例对循环结构的探究与应用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类比,归纳抽象能力;参与运用算法思想解决问题的过程,逐步形成算法分析,算法设计,算法表示,程序编写到算法实现的程序化算法思想;培养学生严密精确的逻辑思维能力;掌握循环结构的一般意义及应用方法;培养由特殊到一般,再到特殊,及具体,抽象,具体的螺旋上升式的认识事物的能力并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师生、生生互动的活动过程,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勇于发现的科学精神,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体验成功的喜悦。

通过实例,培养学生发现、提出问题的意识,积极思考,分析类比,归纳提升,并能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感受和体会算法思想在解决具体问题中的意义,提高算法素养;经历体验发现、创造和运用的历程与乐趣,形成在继承中提高、发展,在思辩中观察、分析并认识客观事物的思维品质;体会数学中的算法与计算机技术建立联系的有效性和优势体现;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形式化的表达能力,构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程序化的思想意识,为学生的未来和个性发展及进一步学习做好准备。

2.教学重点、难点及关键点(1)重点循环结构的概念、功能、要素、框图及应用(2)难点描述和应用循环结构时,三要素的准确把握和正确表达(3)关键点跟踪变量变化,理解程序的执行过程3.教学手段与方法(1)教学手段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2)教法探究启发式教学法(3)学法探索发现式学习法4.教学过程导入阶段(1)温故知新,探究发现课前演练:问题1:给定三角形的三条边长,计算三角形的面积。

填充完成程序框图:【复习引入】复习已学得顺序和分支结构,同时在判断给出的三条边是否构成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时,承上启下,同时注意提醒学生注意观察哪些是重复进行的部分,为新知作好铺垫。

问题2:现今社会,个人理财问题已受到很多市民的关注。

存款、国债、股票、黄金产品都是市民理财的内容。

随着存款加息周期的到来,市民越来越关心存款利息的收益。

某一时期银行一年期定期储蓄年利率为2.25%,如果存款到期不取继续留存,银行会根据存款时约定的转期自动将本金及80%的利息(20%利息缴纳利息税)转存为一年期定期储蓄。

某人以一年期定期储蓄存入银行20万元,那么3年后,这笔钱款扣除利息税后的本利和是多少?利用已学知识设计算法并画出程序框图。

分析问题:设:本金为A;银行一年期定期储蓄年利率为R;存款时间为T;扣除利息税后的本利和为P。

则,一年后的本利和为:P1=A×(1+R×80%);二年后的本利和为:P2=P1×(1+R×80%);三年后的本利和为:p3=P2×(1+R×80%)。

得出算法后,提醒学生注意:①哪几步在重复执行?②变量的值有什么样的变化规律?③计算总共有哪几步完成?(发现循环结构的三要素)学习阶段(2)启发诱导,体验领悟深入剖析,深化理解。

通过观察,分析,归纳得出:循环过程:如果一个计算过程,要重复一系列的计算步骤若干次,每次计算步骤完全相同,则这种算法过程称为循环过程。

循环结构:根据指定条件决定是否重复执行一条或多条指令的控制结构。

及时导入:循环结构有三要素:循环的初始状态、循环体、循环的终止条件。

循环结构的标准流程图:【归纳提升】构建一个循环结构,首先要分析需要重复执行的操作,提炼出循环操作内容,然后要确定如何控制循环。

【感悟体验】对课前演练问题2用循环结构设计算法上述问题的算法如下所示:①输入A、R、T的值;②令I=0;③P=A;④如果I<T,则执行⑤,否则执行⑦;< p>⑤P=P×(1+R×80%);⑥I=I+1,转④执行;⑦输出结果P;⑧结束。

程序框图对应标准框图,比较分析指出在此例中的三要素初始值、循环条件和循环体分别是哪些?要想透彻理解循环结构,必须从“变量的变化”入手,分析清楚每一次循环中变量是如何变化的。

突破这个难点和关键点,由问题2的条件,请同学填写完整的表达式和值[互动讨论] 计数变量和本利和变量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模仿操作,方法提升;亲身体验,自发领悟;互动合作,及时巩固。

问题3 人口预测.:已经知道现有的人口总数是P,人口的年增长率是R,预测第T年人口总数将是多少?1.问题的分析:(1)第二年的人口总数是P+P×R=P(1+R),(2)第三年的人口总数是P(1+R)+P(1+R)×R=P(1+R)2,以此类推,得第T年的人口总数是P(1+R)T-1。

这就是说,如果要计算第10年的人口总数,乘(1+R)的运算要重复9次循环过程。

2.程序框图如右图:小试牛刀,学以致用,初感成功。

问题4:画出1+2+3+4+5+…+1000的程序框图。

1.程序框图:2.归纳提升:大家知道影响程序结果的三要素是初始值、循环条件和循环体。

引导学生对三个要素进行改变,体验循环结构的实质内涵。

(1)初始值对程序的影响把初始值改为i=1,s=10,猜想结果如何。

(2)循环条件对程序的影响把循环条件改为i≤10,猜想结果如何。

(3)循环体对程序的影响把循环体改为i=i+2,猜想结果如何。

应用阶段(3)举一反三,分层演练必作题问题5:周末,小明到爸爸的电脑城去帮忙。

爸爸正忙着进行月底清点。

爸爸所在的品牌电脑部经营着不同品牌和型号的35种电脑。

他希望小明能编写一个程序,帮助计算每月电脑的销售总额。

你会怎样设计算法,画出程序框图。

1.分析问题:通常,本问题可用连加的方法求解,即月销售总额由各品牌和型号电脑的月销售额相加得到。

设s为电脑的月销售总额,X i为某种电脑的月销售额,i=1, 2,3,…,35,采用累加的方法,设s0=0,X i为某种电脑的月销售额,i=1,2,…,35,则s1=s0+X1,s2=s1+X2,…s35=s34+X352.程序框图:3.归纳提升:上述算法在统计了月销售总额后,没有保留下各品种电脑的月销售额数据,是因为它采用同一个变量来存放这些输入的数据,当这些数据参与了累加计算后,又被下一个品种的相应数据覆盖了。

若欲保留这些输入数据,可以使用一种称为"数组"的数据结构。

例如,可用数组x(35)来保存这35种电脑的月销售额,其中x(1)表示第1种电脑的月销售额,x(2)表示第2种电脑的月销售额,……,x(35)表示第35种电脑的月销售额。

进一步深入探究讨论,用数组替代变量完成计算月销售总额,如何修改算法?(将上述算法中,变量X用数组变量x(i)替换即可)。

适时渗透数组思想,提示保留有效数据的重要性,为以后学习统计知识,打好铺垫。

问题6:小明的爸爸希望可以找出某月销售额最高的电脑的编号及销售额。

分析问题,完成程序框图。

1.分析问题:找出某月销售额最高的电脑可转化为找出数组x(35)中的最大值,并记下该数组元素的下标。

可以设一个变量maxj来记录最大数组元素的下标,将其初值设为1,然后将x(maxj)与数组x(35)中的元素逐一进行比较,如果某一数组元素x(i)比x(maxj)大,就将其下标i赋给 maxj,再将x(maxj)与下一个数组元素进行比较,……直至比较结束,变量maxj的值就是所找到的最大数组元素的下标,x(maxj)即为求解的最大值。

2.程序框图(如图):问题7 学生自出题目,互相讨论验证。

选作题:问题8:小明的爸爸决定对某种电脑进行促销。

促销方案为:买第一台时需付全价6400元,买第二台时只需付全价的 95%,依次类推,买后一台的价格是前一台的95%,但最低价不得低于3800元,如果低于3800元就按3800元的价格购买。

有一位顾客需为单位购置电脑,他计划购买电脑的费用是50000元,求该顾客最多能买几台电脑,需付多少钱?1.问题分析:本问题的解决思路是:一、每买一台电脑,需要计算这台电脑的价格,然后累加到总金额上,当总金额超过50000元时,就停止循环。

因此,本循环过程中的重复操作是计算电脑的单价及总金额。

二、在计算电脑的单价时,还需要作一个判断:如果打折后的价格大于3800元,那么在前一次价格的基础上打折,折扣率为95%,否则价格即为3800元,不再打折,折扣率可看作为100%。

设电脑的价格为p,折扣率为m,购买电脑的台数为n,购买电脑的总金额为S。

①折扣率m的值需要根据前一台电脑的价格p来确定。

如果p〉3800,那么m=________;否则___________。

②根据促销方案,购买某台电脑的价格是在前一台的价格上再打折,可采用累乘的方式计算某台电脑的价格。

计算公式为p=p×________。

③采用累加的方式,购买电脑的总金额的计算公式为s=s+____________。

2.完成程序框图:归纳阶段(4)总结反思,认知提升①归纳小结:循环结构的概念,功能,要素、框图及应用。

②认知提升:循环结构是算法中的一个基础结构,随着它在算法中的广泛应用,它的意义和价值也在不断地扩展。

循环结构虽然形式上比较简单明了,但每一个循环结构都表示了多次重复的运算活动,在此过程中各个变量的值是有规律的变化的,透过形式,深入过程,把握其中的规律,是从本质上掌握循环结构的关键,也是掌握算法思想的方法。

同时提醒学生注意以不同的条件设计算法的适应性,使数学算法与计算机程序在运算执行时(算法实现)建立有效的联系。

(5)变式强化,课堂延伸必做题组:课本P19,练习A──1,3 练习B──2选做题组:课本P19,练习B──3 补充:打印九九乘法表课外合作探究:尝试独立解决课本P15例五。

5.教学设计说明教学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理论与实践是我们的教学宗旨。

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师生共同活动,体验数学发生、发现、发展的历程,不知不觉地在共同参与中,提高了数学素质。

在本节课的教学活动中,依据建构主义的教育理念,以问题为载体,学生活动为的主线,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采用启发引导,自主探究的教学方法,营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分析、归纳抽象的能力和乐于探究发现的钻研精神和学习态度。

通过这种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的师生活动,将教师、学生、课堂融为一体,让学生体验成功与进步的喜悦。

循环结构是本节的重点难点,也是算法的基础知识。

循环结构往往是计算机算法的核心,而其中循环变量的设置与运用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