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升华和凝华知识点
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人教版)知识点及综合提升:第三章 物态变化——第四节 升华和凝华
![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人教版)知识点及综合提升:第三章 物态变化——第四节 升华和凝华](https://img.taocdn.com/s3/m/5996c1fa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81.png)
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人教版)知识点及综合提升:第三章物态变化第4节升华和凝华【知识梳理】一、升华1.定义:物质从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
2.物质发生升华时要热。
二、凝华1.定义:物质从直接变成叫凝华。
2.凝华过程中要热。
【注意】由固态向气态方向转化的都吸热,反过来都放热。
【激活思维】常见自然现象的成因①云、雨、雪:水蒸气遇冷成的小水珠和成的小冰晶的集合体飘在空中就是云;小水滴在空中大量聚集不能悬浮在空中下落就成为雨;云中的小冰晶大量聚集下落就成为雪;如果雪在下落过程中遇到暖气流也会形成雨。
②露:水蒸气成小水珠附着在草木砂石上就形成露。
③霜:水蒸气成小冰晶附着在草木砂石上就形成霜。
④冰花:水蒸气成小冰晶附着在窗户玻璃壁上就形成窗花。
【A双基巩固】知识点1 升华1.(现象)有一种固体空气清新剂,打开后,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会变小,在这一过程中所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汽化B.熔化C.升华D.蒸发2.(实验)如图所示在探究碘升华实验中,在碘锤中加入少量固态碘,加热后出现紫色的碘蒸气。
已知碘的熔点是113.5℃,碘的沸点是184.4℃。
观察图片后,请思考该实验装置改进(选填“需要”或“不需要”)。
理由是。
知识点2 凝华3.(现象)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凝华的是()A.铁水被浇铸成工件B.冬天寒冷的早晨,室外物体上常常挂着一层霜C.冰冻的衣服也会干D.冬天用湿手摸室外的铁器时,觉得粘手4.(实验)把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放入铝罐里一段时间,罐外壁结了一层霜,如图所示,这层霜是由经过这种物态变化形成的。
知识点3 升华吸热与凝华放热5.(实例)小明设计了一种灭火弹,弹内装有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将灭火弹投入火场,外壳破裂,干冰迅速________(物态变化名称)成二氧化碳气体,并从周围________热,实现快速灭火。
6.(实验)如图所示,将盛有少量冷水的烧瓶放在装有少量碘颗粒的烧杯口处,并将烧杯放在盛有热水的水槽中。
部编物理八年级上册3.4升华和凝华(知识点+例题)(解析版)含答案
![部编物理八年级上册3.4升华和凝华(知识点+例题)(解析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64c4a8b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6055d02.png)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3章《物态变化》第4节升华和凝华讲义(知识点总结+例题讲解)一、升华:1.定义: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
易升华的物质有:碘、冰、干冰、樟脑、钨。
2.特点:吸热;3.常见升华现象:冰冻的衣服晾干了、樟脑丸慢慢变小、白炽灯泡灯丝变细等。
【例题1】北方寒冷的冬天,晾在室外结冰的衣服会慢慢变干,该过程的物态变化主要是( )A.汽化 B.熔化 C.升华 D.凝华【答案】C【解析】解:寒冷的冬天,晾在室外结冰的衣服会慢慢变干,是冰直接升华为水蒸气。
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变式1】食品运输中,常使用干冰(固态二氧化碳)防止食品腐烂变质,这是应用了干冰( )A.液化吸热 B.熔化吸热 C.凝华放热 D.升华吸热【答案】D【解析】解:干冰是极易升华的物质,在干冰升华过程中,要从周围吸收热量,从而使周围的温度降低,以获得低温,从而防止食品腐烂变质。
故选:D。
【例题2】下列现象中,属于升华的现象是( )A.夏天,冰棍周围冒“白气”B.冬天,玻璃窗上结冰花C.衣箱中的樟脑丸逐渐变小D.夏天,水缸外壁“出汗【答案】C【解析】解:A、由于冰棍的温度低,导致冰棍周围空气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温度降低变成小水珠,形成白气,这是液化过程,故A错误。
B、冬天,室外温度低,玻璃窗温度也低,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低的玻璃直接变成小冰晶,形成冰花,这是凝华过程,故B错误。
C、衣箱中的樟脑丸直接变成樟脑蒸气,这是升华过程,故C正确。
D、夏天,盛水的水缸温度比空气温度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水缸变成小水珠,出现水缸“出汗”的现象,这是液化过程,故D错误。
故选:C。
【变式2】图所示,常见的物态变化现象,由升华形成的是( )A.水壶嘴处冒白气 B.潮湿衣服被晾干C.灯泡的灯丝变细 D.玻璃窗出现冰花【答案】C【解析】解:A、水壶嘴处冒白气,是因为从水壶内出来的水蒸气遇到温度低的空气变成小水珠,是液化现象,故A错误。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节升华和凝华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节升华和凝华](https://img.taocdn.com/s3/m/f1b7702652d380eb63946d14.png)
第四节升华和凝华【基础知识讲解】1. 升华: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
升华过程中要吸热。
升华吸热可以致冷。
如冰冻的衣服在0℃以下也会干,是因为冰直接升华变成了水蒸气。
放在衣箱内的樟脑丸会渐渐变小甚至消失,是因为升华变成了气体。
生活中常用升华吸热的现象得到低温,例如:常用固态二氧化碳(干冰)的升华吸热来冷藏食物。
又如,舞台上用的“云”就是干冰的升华。
2. 凝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
凝华过程中要放热。
冬天的早晨教室玻璃窗上会出现一层冰霜,是因为室内水蒸气遇冷凝华产生的。
【典型例题】【例1】图1.5-1现象中不属于升华的是()图1.5-1[分析]从图中情景可以看出a c d中物质“雪、冰、樟脑”都是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属升华现象;而b图中则出现液态的“小水珠”属液化.答案 b.[例2] 冬天的早晨,常常看到霜,霜的形成是什么现象?卫生球放在箱子里,过几个月会变小或消失,又是什么现象?[分析]霜是小冰晶,是固态,霜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变的,所以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卫生球是固态,放在箱子里过几个月变小或消失,是因为它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是升华现象。
[解] 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卫生球变小或消失是升华现象。
[例3] 在严冬温度较低的时候,窗上可以结霜,这是水蒸气______现象。
霜应结在玻璃的室______(填:“内”或“外”)侧。
[分析] 霜是室内温度较高的水蒸气在玻璃窗上遇冷放出热量凝华成小冰晶而形成,是气体直接变成固体的过程。
[答] “凝华”、“内”[例4] 下列现象都是属于物态变化,其中属于升华的是 [ ]A.洒在地上的水很快干了B.江面上形成大雾C.水正在慢慢地结冰D.灯泡用了一段时间后,灯丝会变细[分析]洒在地上的水很快干了,这是水的蒸发所致;江面上形成大雾,这是液化现象;水正在慢慢地结成冰,这是液态变成固态,属于凝固现象;灯泡用了一段时间后,灯丝会变细,这是钨直接变成了钨的气体所造成的,应该是升华现象。
部编物理八年级上册第3.4课时升华和凝华(解析版)含答案
![部编物理八年级上册第3.4课时升华和凝华(解析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a993d8e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10a5307.png)
第3.4课时 升华和凝华1.物态变化图升华:升华是指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特点:属于吸热过程.凝华:凝华是指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特点:属于放热过程.考点一 升华和凝华现象升华:物质从 直接变成 的过程,升华过程要 。
凝华:物质从 直接变成 的过程,凝华过程要 。
常见升华现象:①(想想做做)将试管中的碘放入热水中(碘的熔点113℃),过一会儿固态碘变成紫色的碘蒸气,将试管从热水中拿出,再放入凉水中,碘蒸汽又会变成固态碘。
②衣柜里的樟脑丸,过一段时间会变小,最后不见了。
③冬天,晾在外面的结冰的衣服会变干,这也是冰直接升华为水蒸气了。
④钨丝灯的钨丝时间久了会变细,这是升华现象。
常见的凝华现象:冬天早上出现的霜,窗玻璃上的冰花,树枝上的雾凇,雪花,钨丝灯灯泡用久了会变黑,这些都是凝华现象。
升华吸热:人工降雨——干冰升华;干冰升华吸热降温,防止食物腐烂变质;医学手术——干冰升华;舞台云雾效果。
三个制冷作用:①熔化吸热制冷,例如超市用冰熔化吸热保鲜荔枝和海虾等;②蒸发吸热制冷,例如夏天室内洒水可以降温;③升华吸热制冷,例如用干冰人工降雨(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
【例1】“寒露”和“霜降”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中的两个节气,下列关于露和霜的形成说法正确的是( )A.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固形成的B.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熔化形成的C.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D.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升华形成的【解析】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液态的小水滴;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为固体的冰晶,故C正确。
故选:C。
【变式1】下列关于热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衣柜中樟脑丸过一段时间会变小是熔化现象B.皮肤上涂一些酒精会感到凉爽是因为酒精蒸发时放热C.冻豆腐里面的小孔是由于豆腐里的水先凝固后熔化形成的D.戴眼镜从寒冷的教室外走进温暖的教室内,眼镜镜片模糊不清﹣﹣液化吸热【解析】A、衣柜中樟脑丸过一段时间会变小是升华现象,故A错误。
[全]名校人教版八年级物理-升华和凝华-课堂同步知识点与思维导图
![[全]名校人教版八年级物理-升华和凝华-课堂同步知识点与思维导图](https://img.taocdn.com/s3/m/4ffb9a03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a5.png)
名校人教版八年级物理-升华和凝华-课堂同步知识点与思维导图一、思维导图二、知识点■知识点一:升华1.升华: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升华。
2.升华时能量的传递:物质升华时要吸热。
如:①干冰可用来冷藏物品(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升华成气态时,吸收大量的热)。
3.现象:冰冻的衣服变干、雪堆没有熔化变小、灯丝变细、衣柜里的卫生球变小、干冰升华、碘升华、固体清香剂消失等。
■知识点二:凝华1.凝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华。
2.凝华时能量的传递:物质凝华时要放热。
3.现象:冬天窗户上的冰花、霜、雾凇等都是凝华。
■知识点三:水的三态1.雨的形成:①汽化(或蒸发)→液化→凝固→熔化;②汽化(或蒸发)→凝华→熔化;③汽化(或蒸发)→液化。
2.水的三大名称:固态:冰(凝固)、霜(凝华)、雪(凝华)、凇、"窗花"(凝华)、雹(凝固)、白冰;液态:水、露(液化)、雨(液化)、雾(液化)、"白气"(液化);气态:水蒸气【注:水蒸气不可见,可见的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水珠。
】。
3.水循环云:高空中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滴或凝华成小冰晶悬浮在空中。
雨:云中小水滴或小冰晶随气流变化,体积增大,下落过程中小水滴变大,小冰晶熔化,大水滴下落形成雨。
雪:云中水蒸气遇0°C以下气温,凝华成小冰晶,体积增大下落。
冰雹:云中水蒸气遇冷气团,凝华成小冰块,下落过程中不能完全熔化,落到地面。
雾: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滴,漂浮在空中。
二、真题再现二、真题再现考向一:物态变化类型的判断(升华与凝华)1.2021年3月22日是第二十九个世界水日,节约用水是每个公民的义务和责任,下图所示水分物体变化,吸放热情况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
A.冰融水开B.雾绕险峰C.露润绿叶D.霜打枝头【答案】A。
【解析】冰熔化需要吸热;雾是液化形成的,需要放热;露是液化形成的,需要放热;霜是凝华形成的,需要放热,故A不同,故BC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
八年级物理上册3.4升华和凝华知识点精细梳理
![八年级物理上册3.4升华和凝华知识点精细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7d8c96430066f5335a8121c5.png)
3.4 升华和凝华一、升华和凝华升华: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
凝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
※在严寒的冬天,冰冻的衣服也会晾干;放在衣橱内的樟脑丸越来越小,最后“消失”了。
※树枝上的雾凇、玻璃上的冰花、霜的形成过程中什么物质发生了怎样的物态变化?二、升华吸热,凝华放热。
2. 升华吸热,凝华放热的应用:⑴用久了的灯泡的灯丝(钨)会变细,灯泡内壁会变黑。
⑵人工降雨:人们从陆地向云层发射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或从飞机上向云层撒干冰,从而达到降雨的目的。
这一实例中包括几种物质的状态发生了变化?分别是什么物态变化?回答:固态二氧化碳,升华;空气中水蒸气,液化。
解析:固态二氧化碳升华吸收热量,造成温度降低,从而导致空气中的水蒸气发生液化。
三、物质的三态联系2019-2020学年八上物理期末试卷一、选择题1.今年元旦节前夕长沙人民迎来了盼望已久的大雪.一夜之间,大地被茫茫白雪覆盖.小花想估测出积雪的密度来.于是她在平整地面厚度均匀的积雪上向下踩,形成了一个下凹的脚印,如图所示,若脚印下的雪由于受外力挤压可近似看成冰层,已知冰的密度,小花测量下列哪组物理量就能实现估测目的A.脚印的深度和脚印的面积B.积雪的厚度和脚印的面积C.冰层的厚度和脚印的面积D.积雪的厚度和脚印的深度2.密度知识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下列关于密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1kg冰与1kg水的密度相等B.不同物质的密度一定不同C.乒乓球不慎被挤瘪但无破损,球内气体密度变大D.为减轻质量,比赛用自行车采用强度高、密度大的材料制造3.测量视力时,人距视力表5m。
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可以节省空间,如图所示,小明面对镜子背对视力表,检查视力,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视力表在平面镜中的像距平面镜6mB.小明在平面镜中的像距视力表5mC.视力表在平面镜中的像距小明4mD.视力表在平面镜中的像距视力表3m4.如图,平面镜上方有一发光点S,SO为入射光线,如图中对于其反射光线OC的作图过程中,正确规范的是 ( )A.B.C.D.5.蜡烛放在如图所示位置,通过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像,小红画了图中的光路。
八年级物理升华和凝华ppt课件
![八年级物理升华和凝华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e014621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9a.png)
THANK YOU
05
升华和凝华的实验验证
升华的实验验证
实验材料
碘、酒精灯、烧杯、玻璃 板、热毛巾。
实验步骤
将碘单质放入烧杯中,用 酒精灯加热至沸腾,观察 到碘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 。
实验现象
碘升华后,烧杯壁上有紫 色气体出现,且烧杯内壁 有碘颗粒附着。
凝华的实验验证
实验材料
干冰、烧杯、玻璃板、热毛巾。
实验步骤
将干冰放入烧杯中,用热毛巾包裹烧杯,观察到 干冰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
八年级物理升华和凝华ppt课件
汇报人: 2023-12-04
目录
• 升华和凝华的定义 • 升华和凝华的现象 • 升华和凝华的条件 • 升华和凝华的应用 • 升华和凝华的实验验证 • 升华和凝华的对比总结
01
升华和凝华的定义
升华的定义
升华是指物质从固态 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 。
升华的速率取决于物 质的性质和周围环境 。
升华可以在任何温度 下发生。
凝华的定义
凝华是指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 态的过程。
凝华通常在温度低于熔点时发生 。
凝华的速率取决于物质的性质和 周围环境。
02
升华和凝华的现象
升华的现象
冰直接变成水蒸气 干冰直接变成二氧化碳气体
樟脑丸逐渐变小,最后消失
凝华的现象
霜的形成 雪的形成
雾凇的形成
03
升华和凝华的条件
舞台效果
利用干冰升华吸热,使舞 台上的演员产生“仙气” ,增强表演效果。
凝华的应用
制作宝石
许多宝石如红宝石、蓝宝石等是由硅酸盐矿物在高温高压下经过热 处理后凝华而成。
形成雪花
水蒸气在空气中遇冷凝华成微小的冰晶,形成雪花。
八年级物理物态变化第四节升华与凝华最全笔记
![八年级物理物态变化第四节升华与凝华最全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00b3507fc1c708a1294a4478.png)
升华和凝华知识点一、升华现象原因冬天,晾在外面的湿衣服结冰后在没有熔化的情况下也会慢慢变干在衣服变干的过程中,衣服上的冰直接变成了水蒸气放在衣柜中的樟脑丸,时间长了会变小或消失,但在衣服上不留任何痕迹在樟脑丸变小的过程中,樟脑丸从固态直接变成了气态用久了的灯泡内壁会变黑,仔细观察会发现钨丝变细钨丝变细的原因是钨丝从固态直接变成了钨蒸气2、升华的概念: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做升华。
3初状态末状态关键词固态气态直接注意:(1)并不是所有的物质都能发生升华现象,它仅限于某些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声,主要是冰、碘、樟脑、干冰这几种物质的升华。
(2)分清“汽化”和“升华”,它们最后的状态相同,都是气态,但是发生物态变化前的状态不同,物质汽化前是液态,而物质升华前是固态。
知识点二、凝华现象原因深秋或初春的早晨,草木、瓦石上出现霜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草木、瓦石(温度在0℃以下)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冬天树枝上出现雾凇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树枝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冬天,窗玻璃上出现冰花室内空气中温度高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窗玻璃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探究归纳:上述物质都是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
2、凝华的概念: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华。
3初状态末状态关键词气态固态直接注意:(1)并不是所有的物质都能发生凝华现象,它仅限于某些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因此对一些常见现象要记住。
凡具有如下字样的相关物态变化都是凝华现象:霜、冰晶、冰花、雾凇、灯泡变黑等。
(2)凝华是指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在此状态变化过程中没有出现中间环节——液态,注意凝华过程并不是液化和凝固这两个过程之和。
知识点三、升华吸热,凝华放热1、实验探究:碘的升华和凝华如图所示,把少量碘放入烧杯,上面盖上盛水的蒸发皿,然后微微加热,在用慢火加热的过程中,我们看到固态碘逐渐减少,最后不见了,而盛碘的烧杯中并没有液体出现,而在整个烧杯中出现了紫色的碘蒸气,也就是说碘从固态直接变成了气态。
专题 升华和我凝华【四大题型】-八年级物理全一册举一反三系列(人教版)(解析版)
![专题 升华和我凝华【四大题型】-八年级物理全一册举一反三系列(人教版)(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399c9dff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2b.png)
专题3.4 升华和凝华【四大题型】【人教版】【题型1 升华和凝华的概念和现象】....................................................................................................................... 【题型2 升华和凝华的吸热放热现象】................................................................................................................... 【题型3 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 【题型4 综合试题】...................................................................................................................................................【知识点1 升华和凝华的概念和现象】升华:在物理学中,升华指物质由于温差太大,从固态不经过液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
凝华:物质跳过液态直接从气态变为固态的现象。
是物质在温度和气压低于三相点的时候发生的一种物态变化。
凝华过程物质要放热。
升华:温度和压强低于三相点的部分中,有气相和固相的交界线。
凡是从气相越过这条交界线变为固相的过程,都是升华。
相反的过程,即从固相越过这条交界线变为气相的过程,叫凝华。
大部分物质在升华为蒸气后还能凝华成为和升华前一样的固体,但是某些固体会在升华又凝华后形成另一种结构的固体,比如红磷在升华之后再凝华就成为白磷了。
八年级物理升华和凝华
![八年级物理升华和凝华](https://img.taocdn.com/s3/m/866968c9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9e.png)
八年级物理升华和凝华1. 引言物理是研究物质及其运动规律的一门学科,在八年级物理课程中,我们学习到了许多有关物质状态变化的知识。
其中,升华和凝华是物质在固体和气体之间相互转化的两种重要过程。
本文将详细介绍八年级物理课程中关于升华和凝华的内容。
2. 升华的定义及示例2.1 升华的定义升华是指某些物质在一定条件下,直接从固体状态转变为气体状态,跳过液体状态的过程。
其中,升华点是固体从升华转变为液体状态所需要的温度。
2.2 升华的示例1.冰的升华:当气温低于冰的升华点时,固体冰会直接转变为水蒸气,而不经过液态水的阶段。
冰的升华点是零下39.2摄氏度。
2.碘的升华:碘是一种紫色固体,在标准大气压下,碘会在室温下升华为紫色气体。
碘的升华点是零上114摄氏度。
3. 凝华的定义及示例3.1 凝华的定义凝华是指某些物质在一定条件下,从气体状态转变为固体状态,跳过液体状态的过程。
3.2 凝华的示例1.水蒸气的凝华:当水蒸气与冷空气接触时,水蒸气会凝结成小水滴,形成云、雾、露和霜。
2.二氧化碳的凝华:在常温和高压下,二氧化碳气体可以直接凝聚成固体。
4. 物质状态变化图示4.1 物质状态变化的图示物质状态变化通常以物质的温度和压力为变量来表示。
下面是一个示意图:/\\气态<----/--\\--->液态||V固态从上述示意图可以看出,当温度和压力变化时,物质可以在不同状态之间相互转化。
4.2 升华和凝华在物质状态变化图中的位置升华在物质状态变化图中的位置是固态直接转变为气态,而凝华在图中的位置是气态直接转变为固态。
5. 总结通过本文我们可以了解到,升华和凝华是物质状态变化中的两种特殊过程。
升华是固体直接转变为气体,而凝华则是气体直接转变为固体。
我们还介绍了冰的升华、碘的升华以及水蒸气的凝华等示例。
物质状态变化图示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物质状态之间的转化关系。
物理课程中的升华和凝华内容为我们对物质状态变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八年级物理上册《升华和凝华》知识点汇总
![八年级物理上册《升华和凝华》知识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c94bf15e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63.png)
八年级物理上册《升华和凝华》知识点汇总知识点一升华和凝华升华物质从__固__态直接变成__气__态的过程叫做升华。
升华__吸__热。
凝华物质从__气__态直接变成__固__态的过程叫做凝华。
凝华__放__热。
[说明] 干冰(固态二氧化碳)、碘、冰、萘、金属钨易升华,气态碘、气态萘、气态钨易凝华。
二自然界中的水循环1.水的三态之间的转化及吸、放热情况2.六种物态变化的区别和联系应用示例典例示范高屋建瓴类型一升华现象及其特点图3-4-2例1 如图3-4-2所示是冰雕展中"火车头"冰雕作品。
展出当地的气温一直持续在-10 ℃以下,可是冰雕作品却一天天变小,此过程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升华B.熔化C.汽化D.凝华[解析] A 当地的气温一直持续在-10 ℃以下,低于冰的熔点,冰不会熔化;而冰雕一天天变小,是冰由固态直接升华为气态,成为水蒸气的缘故。
[知识警示] 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是升华,中间不经过液态过程,升华吸热制冷。
樟脑球变小、人工降雨等都涉及升华现象。
类型二凝华现象及其特点例2 图3-4-3是我国某地出现的雾凇景象。
雾凇的形成是由于水蒸气遇冷发生了()A.液化B.凝华C.汽化D.升华[解析] B 雾凇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后附着在树上形成的,故B正确。
[知识警示] ①雾凇和雾是不同的,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小液滴,而雾凇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
②窗户玻璃上的"冰花"或"水雾"分别是由温度"较高"的水蒸气凝华或液化形成的,故出现在温度较高的一侧,如冬天的"冰花"出现在玻璃的内侧。
类型三自然界中的水循环例3 水的循环对自然界的影响很大。
(1)分析图3-4-4所示的关于水循环的示意图,你能得到哪些物态变化的信息?(2)我们经常听到天气预报员说"……向北移动的暖湿气流和来自××地区的冷空气前锋相遇,将在我国××至××之间形成一条东西方向的降雨带……"。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4节升华和凝华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4节升华和凝华](https://img.taocdn.com/s3/m/9cbc5045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71f291e.png)
课后作业
2、物态变化过程的吸热与放热
某晶体的物态变化过程
课后作业
物态变化过程吸热的有:融化、汽化(沸腾与蒸发)、升华。 物态变化过程放热的有:凝固、液化、凝华。
课后作业
练一练
1、下列现象各属于什么物态变化过程? 液化
(1)从冰柜中取出的冰棍,常会看到冰棍液冒化“白气”_______ (2)冬天,能看到呼出的“白气”。______升_华_______ (3)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变干了。______凝__华______ (4)寒冷冬夜,玻璃上常液会化结层冰凝花华。____________ (5)屋顶瓦上结了一层霜。_________汽__化__ (6)早晨有浓雾。______________
连接中考
例 寒冷的冬天,居民楼的玻璃窗上会起“雾”或结“冰花”,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D )
A.玻璃窗上的“雾”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B.玻璃窗上的“冰花”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C.“雾”出现在玻璃窗的内表面 D.“冰花”结在玻璃窗的外表面
人工降雨的实施
点击图片播放视频
人们利用干冰人工降雨。其过程是, 将干冰“喷入”冷空气层,干冰会 很快__升__华____,同时___吸__取__大量 的热量,使其周围冷空气层的温度 急剧__降__落___,于是冷空气层中的 水蒸气便会__凝__华___成小冰晶;小 冰晶逐渐变大后下落,在下落过程 中遇到暖气流就会__融__化__而形成雨。
放热物态变化的应用
向柑橘喷水结冰 防霜冻
用水蒸气的液化蒸 熟食物
水循环
自然界中,雨、雾、
点
露、霜、雪等的形成都
击
要向大气放出大量的热;
图
片
冰雪消融、水的蒸发又
八年级物理升华与凝华
![八年级物理升华与凝华](https://img.taocdn.com/s3/m/1519fa9dd0d233d4b14e69a7.png)
5 严寒的冬天,冰花结在窗玻璃 上,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A)
A :冰花结在窗玻璃的外表面上,是 室外水蒸气的凝华现象, B :冰花结在窗玻璃内表面上,是室 内水蒸气的凝华的现象 C :室外水蒸气温度很低,它不能放 热而凝华。 D: 室内水蒸气温度较高,碰到很冷的 玻璃迅速放热而凝华。
6 实验室要制造一个低温而又干燥的环境, 可以用下列措施中的 ( C) A:大量的冰块熔化 B:用电吹风吹风: C:“干冰”升华 D:用喷雾法加快蒸发。
5、用久的灯泡钨丝比新时细,并 且灯泡内壁变黑,这是因为钨丝发 生了(升华和凝华 )现象。
6、下列各现象属于那种物态变化? A、衣箱里的“护衣宝”过一段时间消失 升华 ( ) 液化 B、夏天从冰箱里拿出的汽水瓶外壁上会出现小 水滴( ) 凝华 C、冬天,窗玻璃上的冰花( 汽化 ) D、晾在室外的湿衣服变干了( )
课堂练习:
1、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 气态)叫升华。
2、寒冷的冬天挂在室外的湿衣服会结冰, 但结冰的衣服最后也会干,这是冰发生 (升华)的缘故。 3、升华需要(吸 )热,凝华需要( 放 ) 热。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是对(升华吸热 ) 的应用。 4、寒冷的冬天,公园里的冰雕作品的质量 会一天天减少,这是( 升华 )现象。
3、储存食品。
在食品运输中,利用干冰的 升华 来使运输中的食品降温,防止食物 腐烂变质。
巩固练习
(1)灯泡中的钨丝用久了会变细,这是由于
钨丝在高温下会产生_____现象,玻璃泡发黑
则是由于钨蒸气遇冷时______的结果。
巩固练习
(2)冬天清晨,在有人居住的室内窗户上 往往会出现冰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出现在窗内侧,由大量水蒸气凝华而成
干冰 升华 吸热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3.4升华和凝华 知识点重点难点汇总及配套习题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3.4升华和凝华 知识点重点难点汇总及配套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d5d40e820912a21615792969.png)
3.4升华和凝华知识点提炼知识点一:升华和凝华(1)升华: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
如在严寒的冬天,冰冻的衣服也会晾干;放在衣橱内的樟脑丸越来越小,最后“消失”了。
(2)凝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
如树枝上的雾凇、玻璃上的冰花的形成。
知识点二:升华吸热,凝华放热。
⑴用久了的灯泡的灯丝(钨)会变细,灯泡内壁会变黑。
⑵人工降雨:人们从陆地向云层发射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或从飞机上向云层撒干冰,从而达到降雨的目的。
这一实例中包括几种物质的状态发生了变化?分别是什么物态变化?知识点三:物质的三态联系重点难点解析1.能根据定义解释升华和凝华现象是重点要知道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升华。
如在严寒的冬天,冰冻的衣服也会晾干。
冰冻的衣服物质冰初始状态是固态,晾干了,说明物质终态变为气态。
根据物态变化过程可知冰冻的衣服也会晾干是生化现象。
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华。
如玻璃上的冰花的形成。
房屋中水蒸气温度降低变成冰花,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是凝华现象。
2.牢记物态变化间的关系是重点也是难点请结合下面固态、液态、气态三态之间转化图理解记忆物态变化过程的名称和吸热放热情况。
对点例题解析知识点一:升华和凝华【例题1】古诗《立冬》中,有诗句“门尽冷霜能醒骨,窗临残照好读书”,诗中所说的“霜”,其形成过程的物态变化属于()A.凝华B.凝固C.汽化D.液化【答案】A【解析】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是熔化;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是凝固;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是汽化;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是液化;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是升华;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是凝华。
霜是固态小冰晶,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是凝华现象。
知识点二:升华吸热,凝华放热。
【例题2】将杯中的液态氮(沸点为﹣196℃)倒入盛有奶浆的碗制作冰淇淋.观察到杯中液态氮沸腾,杯外壁出现白霜,则杯中液态氮温度(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白霜是空气中水蒸气形成的(填物态变化名称).【答案】不变;凝华.【解析】物质在沸腾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华,凝华过程放出热量.沸腾过程中液态氮迅速成为气体,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液态氮沸腾过程中吸收大量的热,使奶浆和杯子的温度急速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很低的杯子,在其表面凝华形成霜.知识点三:物质的三态联系【例题3】自然界中的水循环是通过水的物态变化实现的。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第4节 升华和凝华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第4节 升华和凝华](https://img.taocdn.com/s3/m/e27a3f0f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af.png)
第4节升华和凝华一、升华:1、升华: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升华。
[升华吸热。
]2、易升华的物质:碘、冰、干冰、樟脑、钨等。
二、凝华:1、凝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华。
[凝华放热。
]2、凝华的现象:冰花、霜、雾凇等。
三、物态变化1、物态变化物质的“三态六变”是自然界中的基本现象。
在物态变化过程中伴随着吸热或放热。
2、水的物态变化[1]、雾、露、“白气”:液化;[2]、霜、雾凇、冰花:凝华;[3]、雨:液化或熔化;[4]、云:液化或凝华;[5]、冰雹:凝固。
【典型例题】类型一、升华1.汽车内经常摆放一种“固体清新剂”,能有效清新汽车内的空气.“固体清新剂”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升华 B.凝华 C.熔化 D.汽化【答案】A【解析】汽车内的“固体清新剂”由固态直接气态,属于升华现象,故选A。
【总结升华】本题考查了生活中物态变化,抓住物质前后的状态变化是解题的关键,属于热学基础知识的考查。
举一反三:【变式】张乾同学做了一个实验:将碾碎的卫生球粉末和小树枝放入封闭的烧瓶中,然后在酒精灯上微微加热烧瓶,发现卫生球的粉末越来越少,停止加热后,一会儿烧瓶内的树枝上出现了洁白、玲珑剔透的人造“雪景”,对以上实验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雪景”是卫生球升华而成的B.“雪景”是卫生球凝华而成的C.“雪景”的形成经历了汽化和液化两个物态变化过程D.“雪景”的形成经历了升华和凝华两个物态变化过程【答案】D2.某同学在探究物态变化的实验中,在试管中放入少量的碘,塞紧盖子放入热水中,观察到试管中固态碘逐渐消失,变成紫色的碘蒸气并充满试管。
(1)此过程固态碘发生的物态变化是(填物态变化的名称)。
(2)在上述实验中,小明同学猜想:固态碘是先变成液体,再变成气体,因为速度太快,液态碘出现的时间太短,因而没有观察到。
为验证猜想,他查询了一些小资料:碘的熔点是113.5℃;碘的沸点是184.4℃;水的沸点是100℃。
2023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同步知识讲解第三章物态变化第4节升华和凝华
![2023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同步知识讲解第三章物态变化第4节升华和凝华](https://img.taocdn.com/s3/m/3f1716c2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27.png)
第4节升华和凝华一、升华1.定义: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
2.特点:吸收热量。
3.举例:樟脑丸变小了,冰冻的衣服变干,碘颗粒变成碘蒸气。
二、凝华1.定义: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
2.特点:放出热量。
3.举例:雾凇、霜、雪、冰花、碘蒸气变成碘颗粒。
【释疑点】(1)升华和凝华过程,物质“不经历液态”。
(2)并不是所有的物质都可以发生升华和凝华现象,仅限于某些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
三、升华和凝华的应用1.防止食品腐烂变质:运输食品时,为防止食品腐烂变质,利用干冰的升华来吸热降温。
2.人工降雨:当干冰喷入冷空气时很快升华, 吸收大量的热,使周围的冷空气温度降低,冷空气中的水蒸气就会凝华成小冰晶或液化成小水滴。
3.舞台烟雾:干冰升华吸热,使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大量小水滴。
【释疑点】干冰≠冰干冰是二氧化碳的固态形式,冰是水的固态形式。
【重点一】升华和凝华现象【典题1】(教材再开发·P66T4改编)如图所示,将冰块放于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
用筷子搅拌大约半分钟,用温度计测量罐中冰与盐水混合物的温度,发现冰与盐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0 ℃,这时观察易拉罐外的下部和底部,就会发现有白霜(选填“水滴”或“白霜”),这主要是因为空气中的水蒸气在易拉罐外壁遇冷凝华(填物态变化名称),它在形成过程中要放出热量。
【技法点拨】“直接”判断升华和凝华(1)明确状态:看物态变化前后是固态还是气态。
(2)“直接”判断: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是升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是凝华。
转化过程不存在液态。
【变式】(2022·广东中考)小明发现衣柜里防虫用的樟脑丸会越来越小,此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B)A.熔化B.升华C.汽化D.液化【重点二】物态变化中的吸、放热【典题2】(2022·江西中考改编)如图所示,对下列情景中所描述的物态变化及吸、放热情况,分析正确的是(B)A.糖汁成“糖画”——熔化放热B.北方结冰的衣服“变干”——升华吸热C.湿手被“吹干”——液化放热D.冰棒冒“白气”——汽化吸热。
八年级物理上册3.4升华和凝华知识点与考点解析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3.4升华和凝华知识点与考点解析新版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36e9dc3ab8f67c1cfad6b8d0.png)
3.4升华和凝华一、升华1.升华: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升华。
2.升华时能量的传递:物质升华时要吸热。
如:①干冰可用来冷藏物品(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升华成气态时,吸收大量的热)。
3.常见升华现象:①加热碘,可以看到有紫红色的碘蒸气出现。
②衣柜中防虫用的樟脑片,会慢慢变小,最后不见了。
③冬天,湿衣服放在户外会结冰,但最后也会晾干(冰升华成水蒸气)。
④白炽灯用久了,灯内的钨丝比新的细(钨丝升华成钨蒸气,体积减小)。
⑤用干冰制舞台上的雾、用干冰制雨。
二、凝华1.凝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华。
2.凝华时能量的传递:物质凝华时要放热。
3.常见凝华现象:①霜和雪的形成(水蒸气遇冷凝华而成);②冬天看到树上的“雾凇”;③冬天,外界温度极低,窗户内侧可看见“冰花”(室内水蒸气凝华)。
1.升华和凝华物态变化包括熔化与凝固、汽化与液化、升华与凝华,物态变化在中考试卷中占据一定的比例,是中考物理试卷中的必考题;当然,升华好凝华与其他物态变化一样属于常考内容。
升华和凝华应重点注意以下几方面问题:一、干冰的利用、樟脑片的利用、灯管和灯泡发黑现象等均是升华现象;二、霜、雪、雾凇、冬天窗花的形成均是凝华现象;三、升华需要吸热,凝华需要放热。
物态变化和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地球上大量能源来自太阳,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就是物态变化的体现。
人类的衣、食、住、行都与物态变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所以要特别注重将所学知识用于分析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考点分类:考点分类见下表★考点一:升华与凝华◆典例一:(中考•广元)小丽端午节在家里帮助妈妈打扫卫生,她取下白炽灯擦干净灰尘,但发现白炽灯玻璃泡的下面比新灯泡黑了一些。
她通过上网查阅,发现这是灯丝物态变化形成的。
你认为下列关于灯丝发生物态变化过程的四个说法,正确的是()。
A.先升华,后凝华;B.先升华,后凝固;C.先汽化,后液化;D.先溶化,后凝固【解析】灯丝在高温下直接升华为气态,气态的钨遇温度低的灯泡壁后凝华.所以灯泡变黑,故应选A。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物理升华和凝华知识点
1、升华
(1)定义: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
(2)特点:
物质在升华时要吸收热量。
例如碘升华时要对它加热,就是要让碘吸热来完成升华。
2、凝华
(1)定义: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凝华。
(2)特点:凝华是升华的逆过程,物质在凝华时要放热。
生活中的凝华现象
1、定义:物质从气态不经过液态而直接变成固态的现象。
2、常见凝华物质:气态碘、水蒸气、气态钨、气态萘等。
3、常见凝华现象:
(1)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成小冰晶黏附在物体上形成的。
它的`环境温度比“下露”“下雾”时更低。
(2)灯泡用久发黑,目光灯两端发黑(先升华,后凝华)。
(3)云: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珠和凝华成的小冰晶悬浮在高空形成的。
小冰晶和小水珠越积越多,最后就掉下来,在掉落的过程中小冰晶熔化便形成了雨。
生活中的升华现象
1、定义:
在物理学中,升华指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相变过程;
2、生活现象:
(1)冬天,冰冻的衣服(结了冰)变干(温度低于0℃,冰不能熔化,消失的本质是冰逐渐升华为水蒸气了)。
(2)白炽灯用久了,灯内的钨丝比新的细。
(钨丝升华成钨蒸气,体积减小。
)
(3)冬天,0℃或以下(未达到熔点)雪人会逐渐变小。
(4)衣箱中的樟脑丸变小。
(5)碘受热升华为紫色的碘蒸气。
(6)用干冰制舞台上的雾、用干冰制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