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九年级(下)语文文言文《湖心亭看雪》知识点梳理

合集下载

2021中考语文九年级文言文重点字词解释湖心亭看雪

2021中考语文九年级文言文重点字词解释湖心亭看雪

2021中考语文九年级文言文重点字词解释湖心亭看雪❶重点词语解释
①是日更定矣(这;初更以后,晚上八点左右)
②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撑;用毛皮制成的衣服)
③雾凇沆砀(白气弥漫的样子)
④湖中焉得更有此人(哪能;还)
⑤余强饮三大白而别(尽力;酒杯)
⑥上下一白(全白)
⑦及下船(等到)
⑧与余舟一芥(小草)
⑨客此(客居)
⑩舟子喃喃曰(船夫)
❷一词多义
①是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判断动词,是)(是日更定矣(这))
②更湖中焉得更有此人(还)(约两小时))
③一上下一白(全)(余拏一小舟(一只))
④白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酒杯)(上下一白(白色))
⑤焉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语气助词,“啊”)(湖中焉得更有此人(疑问代词,哪里))
⑥别明月别枝惊鹊(另外的)(余强饮三大白而别(告别))
❸古今异义
①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余今义:剩下的(古义:我) 强今义:勉强(古义:竭力,尽力)
白今义:颜色,与“黑”相对(古义:古人罚酒用的酒杯,文中指酒杯)
❹词类活用
①大雪三日(名词作动词,下大雪)
②是金陵人,客此(名词作动词,客居)
③与余舟一芥(名词作状语,像小草一样)
④上下一白(数词作副词,全,都)。

《湖心亭看雪》知识点

《湖心亭看雪》知识点

《湖心亭看雪》一文学常识选自《陶庵梦忆》。

张岱,字宗子,号陶庵,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明末清初文学家。

著有《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等。

湖心亭,在杭州西湖中的一个小岛上。

本文写于明亡之后,作者以回忆的方式,淡雅的语言,记述了一次湖心亭赏雪的往事,表现了西湖雪后的洁净之美,以及亭上遇人之乐。

其中隐含着淡淡的故园之思、故国之悲,读之令人感叹唏嘘。

二概括段落大意。

第一段:点明看雪的年月、地点、环境、具体时间,描写西湖雪景;第二段:①亭中会客经过;②借舟子之口,抒发感慨。

本文所写两件事:独往湖心亭看雪;湖心亭偶遇佳客思路框图痴——山水(天人合一)情趣(高雅脱俗)故国(伤感怀念)四、文章主旨本文描写了湖心亭雪后的奇景,叙写了在湖心亭的奇遇,叙事、写景、抒情有机结合,表达了作者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痴迷于世俗之外的闲情雅致。

表现了作者的清高孤傲,不媚不俗的情怀。

五注释是日更定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雾凇沆砀惟长堤一痕上下一白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焉得更有此人强饮三大白客此及下船舟子人鸟声俱绝相公六课后问答题(一)朗读并背通课文。

课文是从哪几个角度写西湖雪景的?文中有关“湖上影子”的几句描写很有特点,试做具体分析。

1.侧面描写,“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两句,侧面写出大雪三日后人声鸟鸣断绝,突出雪大,寂寥凄清。

2.全景式“雾淞沆旸,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ー白。

”全景式写出雪后雾气弥漫、云天山水合而为一的世界。

3.集合式描写,“湖上影子,惟长提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几句,妙用“痕”“点”“芥”“粒”等量词按照由远及近,由大到小的顺序,勾勒出景物在大雪覆盖中留下的“影子”的特点,4.白描。

“雾淞沆旸,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ー白。

湖上影子,惟长提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把长堤、湖心亭、作者身处之舟、包括作者在内的舟中之人用白描的手法按照由远及近、由大及小的次序勾勒出来,简练朴素,不加渲染。

初中语文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13课《湖心亭看雪》知识点详解(考点+要点)

初中语文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13课《湖心亭看雪》知识点详解(考点+要点)

九年级语文上册《湖心亭看雪》知识点一、课文简介【阅读提示】大雪净化了天地,冻结了人声鸟语,也激发了作者游览西湖的雅兴。

他在沉沉夜色中乘舟独往,看到雪中的西湖果然风光不凡。

更没想到的是,这种情形下还有先“我”而至的赏雪人。

边读边思考:这是一番怎样的境界?如此简洁凝练、生动传神的文字,又带给我们怎样的美感?崇祯五年②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③矣,余拏④一小舟,拥毳衣炉火⑤,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⑥,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⑦、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⑧!”拉余同饮。

余强饮三大白⑨而别。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⑩。

及下船,舟子⑪喃喃曰:“莫说相公⑫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①选自《陶庵梦忆》卷三(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2年版)。

张岱(1597—1689),字宗子,号陶庵,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明末清初文学家。

著有《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等。

湖心亭,在杭州西湖中的一个小岛上。

②[崇祯五年]公元1632年。

崇祯,明思宗朱由检年号(1628—1644)。

③[更(gēng)定]晚上八时左右。

更,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小时。

旧时每晚八时左右,打鼓报告初更开始,称为“定更”。

④[拏(ná)]撑(船)。

⑤[拥毳(cuì)衣炉火]裹着裘皮衣服,围着火炉。

拥,裹、围。

毳,鸟兽的细毛。

⑥[雾凇(sōng)沆砀(hàngdàng)]冰花周围弥漫着白汽。

雾凇,天气寒冷时,雾冻结在树木的枝叶上形成的白色松散冰晶。

沆砀,白汽弥漫的样子。

⑦[长堤一痕]指西湖长堤在雪中隐隐露出一道痕迹。

⑧[焉得更有此人]哪能还有这样的人呢!意思是想不到还会有这样的人。

焉得,哪能。

更,还。

⑨[三大白]三大杯酒。

白,古人罚酒时用的酒杯。

⑩[客此]客居此地。

⑪[舟子]船夫。

《湖心亭看雪》知识点归纳

《湖心亭看雪》知识点归纳

《湖心亭看雪》知识点归纳《湖心亭看雪》选自《陶庵梦忆》是明末清初文学家张岱的代表作。

作者出身官僚家庭,一生未做官。

他继公安”竟陵”两派之后,以清淡天真之笔,写国破家亡之痛,寓情于境,意趣深远,是晚明散文作家中成就较高的殿军”。

《湖心亭看雪》以精炼的笔墨,记叙了作者自己湖心亭看雪的经过,描绘了所看到的幽静深远、洁白广阔的雪景图,表达他幽远脱俗的闲情雅致。

作者简介张岱(1597年〜1679年)又名石公,字宗子,,号陶庵,别号蝶庵居士,晚号六休居士,汉族,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寓居杭州。

出生仕宦世家,少为富贵公子,爱繁华,好山水,晓音乐、戏曲。

精于茶艺鉴赏,明亡后不仕,入山著书以终。

张岱为明末清初文学家、史学家,其最擅长散文,著有《琅嬛文集》《陶庵梦忆》《西湖梦寻》《三不朽图赞》《夜航船》等绝代文学名著。

张氏三世藏书,岱自垂髫聚书四十年,不下三万卷。

”(《陶庵梦忆三世藏书》)顺治三年(1645 )避兵入山,仅携带数箧书籍而行。

而所存者为清兵所居,日裂以炊烟;又用图书做甲湖心亭张岱寓居杭州。

张岱是明末清初的一位文学家、史学家。

出生仕宦世家,少为富贵公子,过着游山玩水的风雅”生活。

明朝亡后,他曾参加过抗清斗争,后来披发入山”以消极避世表示其民族气节。

明亡后,专心著作。

他在明末清初堪称大散文家,其小品文声誉极高,还是一位精于茶艺鉴赏的行家,他爱繁华,好山水,晓音乐,戏曲,明亡后不仕,入山著书以终,他的小品文,多为描写江南山水风光,风俗民习和自己过去的生活,常追忆往昔之繁华,从中流露出对亡明的缅怀。

文笔干练,丰神绰约,著有《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等,著有百科全书《夜航船》。

生平事迹高祖天复,官至云南按察副使,甘肃行太仆卿。

曾祖张元汴,隆庆五年(1571)状元及第,官至翰林院侍读,詹事府左谕德。

祖父张汝霖,万历二十三年(1595 )进士,官至广西参议。

父张耀芳,副榜出身,为鲁藩右长史。

张岱的出身,又是书香门第,家学渊源。

湖心亭看雪知识点归纳

湖心亭看雪知识点归纳

《湖心亭看雪》知识点梳理1.这是一篇游记,请你说说本文的四要素。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时间:崇祯五年十二月地点:西湖(湖心亭)人物:余及金陵二人事件:看雪2.请从文中找出一个最恰当的字来评价张岱。

如何理解“痴”?答;痴。

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醉情于世俗之外的闲情雅致。

3.默读课文,找一找文中哪些地方让你看出“相公痴”?“痴”的背后隐藏着什么样的内心世界?答:“痴行”(1)“十二月”“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2)“是日更定”(3)“独往湖心亭看雪”;“痴景”,白描的手法写景,上下一白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痴情(雅趣),知己之乐醉情自然。

抒发了作者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醉情于世俗之外的闲情雅致。

同时天涯遇知音的喜悦又化解了作者心中淡淡的愁绪。

4.你能找出文中描写西湖雪景的句子吗?并运用想像加以描绘。

景物描写: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描绘:(湖上)弥漫着水气凝成的冰花,天与云与山与水,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

湖上(比较清晰)的影子,只有(淡淡的)一道长堤的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舟中的两三粒人影罢了。

5.作者记叙看雪的背景、时间等有何作用?答:开头三句话交代了作者看雪的时间和背景。

交代事件以示不忘故国之意。

同时,从时间、地点两个方面引出下文的大雪和湖上看雪,为读者呈现出一派萧杀的冷寂景象。

6.作者“独往湖心亭看雪”表现了怎样的情怀?答:这种做法充分展示了作者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和不随流俗的生活方式。

7.“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这句话有怎样的表达效果?答:作者如一位高明的画师,别出心裁,在白雪迷蒙的底色上勾勒,一幅湖山夜景图就展示在眼前,充满了诗情画意。

对长提、湖心亭、舟和舟中人之小的渲染,寄托了作者对人生渺茫的深沉慨叹。

8.这篇文章可谓是痴人赏奇景,你认为奇景“奇”在哪?痴人“痴”在何处?请分别概括。

文言文《湖心亭看雪》知识点整理

文言文《湖心亭看雪》知识点整理

文言文《湖心亭看雪》知识点整理一、填空。

①文言文《湖心亭看雪》选自《陶庵梦忆》,号陶庵,明末清初人。

本文是一篇游记。

②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③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④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二、解释加点字。

(1)是日更定..(指初更以后)(2)余挐.一小船(牵引,这里是划船的意思)(3)拥毳衣..炉火(细毛皮衣)(4)雾凇沆砀..(雾气弥漫的样子)(5)上下一.白(副词,全,都)(6)惟.长堤一痕(只有)(7)客此..(在此地客居)(8)及.下船(等到)(9)湖中焉得更...有此人(哪能)(还)(10)余强.饮三大白.(勉强,尽力)(古人罚酒时用的酒杯,这里指酒杯)(11)舟子..者(对书生的尊称)..(船夫)(12)更有痴似相公三、一词多义。

(1)是①是日更定矣__这__②是金陵人__判断动词__(2)白①上下一白__白色__②余强饮三大白而别__古人罚酒时用的酒杯,这里指酒杯__(3)一①上下一白__副词,全__②惟长堤一痕 __数词,一__(4)更①是日更定矣__ɡēnɡ,古代夜间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五更,一更为2小时__②更有痴似相公者_ɡènɡ,还__四、词类活用。

客.此名词活用为动词,_客居__五、翻译句子。

1、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接连下了三天的大雪,湖中行人、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

2、是日更定,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这一天晚上初更时,我划着一叶扁舟,穿着毛皮衣服,带着火炉,独自前往湖心亭看雪。

3、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弥漫着水气凝成的冰花,天与云与山与水,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

4、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湖上(比较清晰的)影子,只有(淡淡的)一道长堤的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舟中的两三粒人影罢了。

湖心亭看雪知识点大全整理归纳

湖心亭看雪知识点大全整理归纳

湖心亭看雪知识点大全整理归纳(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演讲稿、总结报告、合同协议、方案大全、工作计划、学习计划、条据书信、致辞讲话、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peech draft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project plans, work plans, study plans, letter letter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Want to know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湖心亭看雪知识点大全整理归纳张岱《湖心亭看雪》佳文的知识点有哪些呢?张岱《湖心亭看雪》是语文教学重要的一篇课文,也是考试的常考一篇文言文。

湖心亭看雪九年级课文知识点详解

湖心亭看雪九年级课文知识点详解

湖心亭看雪九年级课文知识点详解语文是人类交流思想的工具,也是学生学习和将来从事工作的基础。

下面是小偏整理的湖心亭看雪九年级课文知识点详解,感谢您的每一次阅读。

湖心亭看雪九年级课文知识点详解《湖心亭看雪》是张岱收录在回忆录《陶庵梦忆》中的一篇叙事小品,写于明王朝灭亡以后,是作者把自己对故国往事的怀念都以浅淡的笔触融入山水之中而创作的小品文。

词句注释1、崇祯五年:公元1632年。

崇祯,是明思宗朱由检的年号(1628-1644)。

2、俱:都。

3、绝:消失。

4、是日更(gēng)定:是,代词,这。

更定:指初更以后。

晚上八点左右。

定,开始。

5、余:第一人称代词,我。

6、拏:通“桡”,撑(船)。

7、拥毳(cuì)衣炉火:穿着细毛皮衣,带着火炉。

毳衣:细毛皮衣。

毳:鸟兽的细毛。

8、雾凇沆砀:冰花一片弥漫。

雾,从天上下罩湖面的云气。

凇,从湖面蒸发的水汽。

沆砀,白气弥漫的样子。

曾巩《冬夜即事诗》自注:“齐寒甚,夜气如雾,凝于水上,旦视如雪,日出飘满阶庭,齐人谓之雾凇。

9、上下一白:上上下下全白。

一白,全白。

一,全或都,一概。

10、惟:只有。

11、长堤一痕:形容西湖长堤在雪中只隐隐露出一道痕迹。

堤,沿河或沿海的防水建筑物。

这里指苏堤。

一,数词。

痕,痕迹。

12、一芥:一棵小草。

芥,小草,比喻轻微纤细的事物;(像小草一样微小)。

13、而已:罢了。

14、毡:毛毯。

15、焉得更有此人:意思是:想不到还会有这样的人。

焉得,哪能。

更,还。

16、拉:邀请。

17、强(qiǎng)饮:尽情喝。

强,尽力,勉力,竭力。

一说,高兴地,兴奋地。

18、大白:大酒杯。

白;古人罚酒时用的酒杯,也泛指一般的酒杯,这里的意思是三杯酒。

19、客此:客,做客,名词作动词。

在此地客居。

20、及:等到。

21、舟子:船夫。

22、喃喃:低声嘟哝。

23、莫:不要。

24、相公:原意是对宰相的尊称,后转为对年轻人的敬称及对士人的尊称。

25、更:还。

26、痴似:痴于,痴过。

2024年中考语文文言文考点清查专题《湖心亭看雪》文学常识+重点注释+重点译句+课后问题+中考预测

2024年中考语文文言文考点清查专题《湖心亭看雪》文学常识+重点注释+重点译句+课后问题+中考预测

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之课内文言文考点清查专题20《湖心亭看雪》⑴张岱(1597一1689),字宗子,号陶庵,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明末清初文学家。

著有《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等。

⑵本文选自《陶庵梦忆》卷三。

右,打鼓报告初更开始,称为“定更”。

⑵[拏]撑(船)。

⑶[拥毳衣炉火]裹着裘皮衣服,围着火炉。

⑷[拥]裹、围。

⑸[毳]鸟兽的细毛。

⑹[雾凇沆砀]冰花周围弥漫着白汽。

⑺[雾凇]天气寒冷时,雾冻结在树木的枝叶上形成的白色松散冰晶。

⑻[沆砀]白汽弥漫的样子。

⑼[长堤一痕]指西湖长堤在雪中隐隐露出一道痕迹。

⑽[焉得更有此人]哪能还有这样的人呢!意思是想不到还会有这样的人。

⑾[焉得]哪能。

⑿[更]还。

⒀[三大白]三大杯酒。

⒁[白]古人罚酒时用的酒杯。

⒂[客此]客居此地。

⒃[舟子]船夫。

⒄[相公]旧时对士人的尊称。

【答案】大雪接连下了多日,湖中游人全无,连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

⑵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答案】这天初更时分,我撑着一叶小舟,裹着细毛皮衣,围着火炉,独自前往湖心亭看雪。

⑶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答案】湖面上冰花一片弥漫,天与云与山与水,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

⑷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答案】湖上的影子,只有一道长堤的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舟中的两三粒人影罢了。

⑸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答案】到了湖心亭上,看见有两人铺好毡子,相对而坐,一个童子正把酒炉里的酒烧得滚沸。

⑹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答案】想不到在湖中还会有您这样有闲情逸致的人!⑺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答案】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相公您一样痴的人啊!一、朗读并背诵课文。

课文是从哪几个角度写西湖雪景的?文中有关“湖上影子”的几句描写很有特点,试做具体分析。

二、“湖中焉得更有此人”一语,与文中哪句话相互映衬?试结合语境,分析这两句话的深层内涵和表达效果。

九年级语文《湖心亭看雪》知识点及文言文阅读答题技巧

九年级语文《湖心亭看雪》知识点及文言文阅读答题技巧

九年级语文《湖心亭看雪》知识点及文言文阅读答题技巧一、作品梗概张岱出身于书香门第,明亡以前未曾出仕,一直过着布衣悠游的生活。

明亡以后,他曾参加抗清斗争,后消极避居于山中,坚守贫困,潜心著述。

《陶庵梦忆》和《西湖梦寻》即写于他入山以后。

书中缅怀往昔风月繁华,追忆前尘往事,字里行间流露出深沉的故国之思和沧桑之感。

本文便选自《陶庵梦忆》二、作者简介及背诵提示张岱(1597一1689),字宗子,号陶庵,明末清初文学家。

他的小品文描写细腻生动,风格清新,极富诗情画意,在晚明小品文中独树一帜。

著有《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琅嬛文集》等。

本文需熟读背诵。

知识重点一、全文展示湖心亭看雪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二、主题概述本文记述了一次湖心亭赏雪的往事,描绘了西湖雪后的洁净之美,以及亭上的遇人之乐,表达了作者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以及闲情雅致,隐含着淡淡的故国之思。

三、文言知识积累(一)古今异义1. 是日更定矣古义:这;今义:用于判断,与“非”相对。

2.余拏一小舟古义:我;今义:剩下。

3.余强饮三大白而别古义:古人罚酒时用的酒杯;今义:一种颜色。

(二)一词多义1.是日更定矣(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更有痴似相公者(还)2.余拏一小舟(数词)上下一白(全)3.上下一白(白色)余强饮三大白而别(古人罚酒时用的酒杯)4.是日更定矣(这)是金陵人(动词,表判断)(三)词类活用1. 大雪三日(名词作动词,下大雪)2.客此(名词作动词,客居)(四)重要虚词1. 其问其姓氏(代词,他们的)2.而余强饮三大白而别(连词,表承接,可不译)(五)特殊句式1.判断句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湖心亭看雪复习知识点

湖心亭看雪复习知识点

湖心亭看雪复习知识点湖心亭看雪复习知识点一内容分析:1、叙事是本文的线索,请同学们在文中找出记叙文要素——看雪时间、目的地、人物、事件?时间——崇祯五年十二月,大雪三日之后的更定时分。

目的地——西湖湖心亭人物——作者、两个金陵人(舟子、童子) 事件——看雪、遇人2、文中交代中心事件的句子是:独往湖心亭看雪。

3、点明文章主旨的句子是: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4、“独往湖心亭”与“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况且文章末尾舟子还出现了,是否前后矛盾或让张岱改改?答:这里并不是作者行文的疏忽,而是有意为之。

在作者看来,芸芸众生不可为伍,比如舟子,虽然存在却犹如不存在,反映出他文人雅士式的孤高自赏的情感态度。

5、找出文中一个能形象概括张岱形象的词:痴是褒是贬?哪些地方表现出了特别的“痴”? “痴行”“是日更定”,“独往湖心亭”,是“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的时候,在天寒地冻的天气里跑到湖上去看雪,痴人“痴行”,真是“怪异”啊。

“痴景”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痴心”“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湖中想象一下张岱如何回答?张岱在湖心亭巧遇两位金陵人会是怎样的心情呢? 焉得有此雅兴之人??)彼此彼此... ①惊喜、愉悦。

②惆怅、感伤酒逢知己千杯少,可是,饮酒之前不问姓氏,饮酒之后才问;问却避而不答姓氏,只说“是金陵人,客此”,问又不提地位官职,这段奇遇,看来,张岱关注心灵情趣沟通,更显脱俗。

5、结尾“痴”有何含义?作者以舟子的话结尾有何用意?“痴”是对张岱的确切评价,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痴迷于人与自然的交融,痴迷于世俗之外的闲情雅致,从中可领略张岱隐世避居的情怀。

用意是点明文章主旨,借舟子的话包含对“痴”的赞赏,对人格品味的肯定,同时以天涯遇知音的愉悦化解了心中淡淡的愁绪。

6、作者写自己在夜深人静,寒气倍增的“更定”时分,“独往湖心亭看雪,”,有何用意? 答:用意有三:①表现作者与流俗迥异的孤怀雅兴;②表现作者冰清玉洁的操守和孤高自赏的情调;③作者深夜独往,可能出于不愿别人看见,也不愿见到别人,蕴含着避世的幽愤。

13、湖心亭看雪知识点

13、湖心亭看雪知识点

13、湖心亭看雪文言知识点整理一、作者简介张岱,明末清初文学家,号陶庵,又号蝶庵居士。

出身仕宦世家,爱繁华,好山水,晓音乐。

清兵南下灭明后,他入山隐居著书,作品中时时流露出明亡之后怀旧的伤感情绪。

著有《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等。

《湖心亭看雪》选自《陶庵梦忆》。

这是一篇追忆西湖雪夜景色的散文,抒发了作者深挚的湖山隐逸之思。

《陶庵梦忆》这部散文集,是明末清初风霜雨雪的产物,是中国梦文化的艺术结晶,是国破家亡后的一曲曲悲哀挽歌。

没有希望,没有奢求,没有期待,唯有哀怨,唯有梦忆。

以梦忆为解脱,将家国之叹、故园之思、人生之悲寄予梦忆之中,这就是《陶庵梦忆》的艺术真谛。

1.崇祯(chóng zhēn)五年十二月2.是日更(gēng)定矣,余拏(ná) 一小舟,拥毳(cuì)衣炉火3.雾凇沆砀(sōng)(hàng)(dàng)4.有两人铺毡(zhān)对坐5.湖中焉得更(gèng) 有此人6.余强(qiǎng)饮三大白而别7.舟子喃(nán)喃曰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一、一词多义(一)是1.是日更定矣(代词,这)2.是金陵人(表判断)(二)一1.上下一白(副词,全)2.长堤一痕(数词)(三)更1.更有痴似相公者(副词,还)2.是日更定矣(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四)白1.余强饮三大白而别(古人罚酒时用的酒杯)2.上下一白(白色)(五)大1.见余大喜(副词,非常、十分)2.余强饮三大白而别(形容词,与“小”相对)二、古今异义1.余住西湖(古义:我;今义:剩下。

《湖心亭看雪》原文译文及重点知识点

《湖心亭看雪》原文译文及重点知识点

《湖心亭看雪》原文译文及重点知识点湖心亭看雪明代:张岱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见余大惊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译文崇祯五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边。

大雪接连下了多日,湖中游人全无,连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

这天初更时分,我撑着一叶小舟,穿着细毛皮衣,带着火炉,独自前往湖心亭看雪。

湖面上冰花一片弥漫,天与云与山与水,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

湖上的影子,只有一道长堤的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舟中的两三粒人影罢了。

到了湖心亭上,看见有两人铺好毡子,相对而坐,一个童子正把酒炉里的酒烧得滚沸。

他们看见我,非常高兴地说:“想不到在湖中还会有您这样有闲情逸致的人!”于是拉着我一同饮酒。

我尽情的喝了三大杯酒,然后和他们道别。

问他们的姓氏,得知他们是金陵人,在此地客居。

等到了下船的时候,船夫喃喃地说:“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相公您一样痴的人啊!”词类活用1.大雪三日大雪:名词活用作动词,下大雪。

2.是金陵人,客此。

客:名词活用作动词,客居。

3.拥毳衣炉火炉火:名词活用作动词,带着炉火。

4.与余舟一芥芥:小草,这里名词活用作状语,像小草一样的微小。

古今异义1. 余住西湖余:古义:我。

(例:余住西湖)今义:剩下。

2.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白:古义:名词,古代罚酒用的酒杯。

(例如:余强饮三大白而别)今义:白色。

3.是日更定矣。

是:古义:这。

今义:判断词(与“非”相对)一词多义是:1.是日更定:这2.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判断动词,是更:1.是日更定: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音gēng2.湖中焉得更有此人:还,音gèng白:1.上下一白:白色2.余强饮三大白而别:古时罚酒用的,泛指酒杯。

湖心亭看雪复习知识点

湖心亭看雪复习知识点

湖心亭看雪复习知识点《湖心亭看雪》作者善用对比手法,大与小、冷与热、孤独与知己,对比鲜明,有力地抒发了人生渺茫的深沉感慨和挥之不去的故国之思。

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湖心亭看雪复习知识点,希望大家喜欢!湖心亭看雪复习知识点一内容分析:1、叙事是本文的线索,请同学们在文中找出记叙文要素——看雪时间、目的地、人物、事件?时间——崇祯五年十二月,大雪三日之后的更定时分。

目的地——西湖湖心亭人物——作者、两个金陵人(舟子、童子) 事件——看雪、遇人2、文中交代中心事件的句子是:独往湖心亭看雪。

3、点明文章主旨的句子是: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4、“独往湖心亭”与“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况且文章末尾舟子还出现了,是否前后矛盾或让张岱改改?答:这里并不是作者行文的疏忽,而是有意为之。

在作者看来,芸芸众生不可为伍,比如舟子,虽然存在却犹如不存在,反映出他文人雅士式的孤高自赏的情感态度。

5、找出文中一个能形象概括张岱形象的词:痴是褒是贬?哪些地方表现出了特别的“痴”? “痴行” “是日更定”,“独往湖心亭”,是“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的时候,在天寒地冻的天气里跑到湖上去看雪,痴人“痴行”,真是“怪异”啊。

“痴景”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痴心” “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湖中想象一下张岱如何回答?张岱在湖心亭巧遇两位金陵人会是怎样的心情呢? 焉得有此雅兴之人??)彼此彼此... ①惊喜、愉悦。

②惆怅、感伤酒逢知己千杯少,可是,饮酒之前不问姓氏,饮酒之后才问;问却避而不答姓氏,只说“是金陵人,客此”,问又不提地位官职,这段奇遇,看来,张岱关注心灵情趣沟通,更显脱俗。

5、结尾“痴”有何含义?作者以舟子的话结尾有何用意?“痴”是对张岱的确切评价,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痴迷于人与自然的交融,痴迷于世俗之外的闲情雅致,从中可领略张岱隐世避居的情怀。

【中考专题】2021届初中语文 九年级文言文知识点试题03《湖心亭看雪》知识梳理(原卷版)

【中考专题】2021届初中语文 九年级文言文知识点试题03《湖心亭看雪》知识梳理(原卷版)

情事交融。作者在写景、叙事中透露出作者游湖观雪的雅趣,显得悠远脱俗,卓然独立。湖、山、
人共同构成了极具艺术境界的画面。
本文最大的特点是文笔简练,全文不足二百字,却融叙事、写景、抒情于一体,尤其令人惊叹
的是作者对数量词的锤炼功夫,“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一组合,竟将天长水
远的阔大境界,甚至万籁无声的寂静气氛,全都传达出来,令人拍案叫绝。作者善用对比手法,大
2.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古义:
3.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古义: 4.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古义:
(四)词类活用
①大.雪.三日

今义: 今义: 今义: 今义:


。 。
②是金陵人,客.此(

③拥毳衣炉.火. (

④与余舟一芥. (

七、特殊句式
1. 判断句
是金陵人 (用“是”做判断动词,表判断。)
2.省略句
见余大喜 (省略主语“他们”,指湖心亭上“铺毡对坐”的人。)
3.倒装句
更有痴似相公者 (状语后置句现代汉语中正常语序应为“更有似相公痴者”。)
八、重点句子。
1、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2、是日更定,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3、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4、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三、写作背景
《湖心亭看雪》选自《陶庵梦忆》。《陶庵梦忆》是张岱于明亡后避居深山所做,书中缅怀往
昔风月繁华,追忆前尘影事,字里行间流露出深沉的故国之思和沧桑之感。
四、课文内容概说
本文是张岱小品的传世之作。作者通过追忆在西湖乘舟看雪的一次经历,表现了深挚的隐逸之

【精选】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十二课《湖心亭看雪》课文、译文、知识点总结

【精选】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十二课《湖心亭看雪》课文、译文、知识点总结

【精选】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十二课《湖心亭看雪》课文、译文、知识点总结一、作者简介张岱(1597~1679),字宗子,号陶庵,明末清初文学家。

他的小品文描写细腻生动,风格清新,极富诗情画意,在晚明小品文中独树一帜。

有《琅嬛文集》《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等。

二、故事背景张岱出身于书香门第,明亡以前未曾出仕,一直过着悠闲的布衣生活。

明亡以后,他消极避居于嵊县西白山中,专心从事著述。

《陶庵梦忆》和《西湖梦寻》即写于他入山以后。

书中缅怀往昔风月繁华,追忆前尘往事,字里行间流露出深沉的故国之思和沧桑之感。

三、翻译课文1.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注释崇祯五年:即1632年。

崇祯,明思宗朱由检年号(1628-1644)。

俱:都。

绝:消失。

是日:这一天。

更:古代夜间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个小时。

定:止,停。

拏(ná):携,带。

毳衣:细毛皮衣。

毳(cuì),细毛。

雾凇:雾气和水汽。

雾是从天空下罩湖面的云气,凇是从湖面蒸发上升的水汽。

沆砀:寒气弥漫的样子。

舟一芥:船如同小草一般。

芥(jiè),小草。

译文:崇祯五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边。

连续下了三天大雪,湖中人声、鸟声都消失了。

这天晚上初更刚过,我划着一条小船,披着细毛皮衣,围着火炉,独自一人前往湖心亭看雪景。

寒气弥漫,白茫茫一片,天空与云、与山、与湖水,上下全是白色的。

湖上映出的影子,只有像一条印记的长堤,像一个墨点的湖心亭,和我那像小草似的小船,船中的两三个人罢了。

2.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九年级湖心亭看雪知识点

九年级湖心亭看雪知识点

九年级湖心亭看雪知识点《湖心亭看雪》是明末清初文学家张岱创作的一篇小品文,被选入九年级语文教材。

这篇文章以精炼的笔墨描绘了作者在湖心亭看雪的所见所感,展现了作者高超的写作技巧和独特的人生情趣。

以下是关于这篇文章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一、文学常识1、作者简介张岱,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别号蝶庵居士,晚号六休居士。

他出生于仕宦世家,少为富贵公子,精于茶艺鉴赏,爱繁华,好山水,晓音乐,戏曲,明亡后不仕,入山著书以终。

著有《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等。

2、写作背景本文写于明亡之后。

作者通过追忆在西湖乘舟看雪的一次经历,寄托了自己对故国往事的怀念。

二、字词解释1、崇祯五年:崇祯,是明思宗朱由检的年号(1628 1644)。

2、是日更定矣:更定,指晚上八点左右。

更,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小时。

3、余拏一小舟:拏,撑(船)。

4、拥毳衣炉火:拥,裹、围。

毳衣,用毛皮制成的衣服。

5、雾凇沆砀:雾凇,天气寒冷时,雾冻结在树木的枝叶上形成的白色松散冰晶。

沆砀,白气弥漫的样子。

6、上下一白:一,全、都。

7、惟长堤一痕:痕,痕迹。

8、与余舟一芥:芥,小草,这里比喻船极其微小。

9、湖中焉得更有此人:焉得,哪能。

更,还。

10、余强饮三大白而别:强,尽力。

白,古人罚酒时用的酒杯。

11、客此:客,做客,名词作动词。

12、及下船:及,等到。

三、句子翻译1、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翻译:大雪接连下了三天,湖中行人、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

2、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翻译:这一天晚上八点左右,我撑着一只小船,裹着裘皮衣服,围着火炉,独自前往湖心亭看雪。

3、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翻译:(湖上)冰花周围弥漫着白气,天与云与山与水,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

4、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翻译:湖上(比较清晰的)影子,只有一道长堤的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舟中的两三粒人影罢了。

《湖心亭看雪》知识点

《湖心亭看雪》知识点

《湖心亭看雪》知识点一、作者作品张岱(1597—1689),字宗子,号陶庵,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明末清初文学家,著有《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等,而本文选自《陶庵梦忆》。

二、主题概述作者在天寒地冻、西湖人迹罕至的情况下仍独往湖心亭看雪,表现出他痴迷山水、不随流俗的生活情趣,隐含着淡淡的故国之思。

三、文章翻译崇祯五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

接连下了三天的大雪,湖中行人、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

这一天晚上八时左右,我撑着一叶扁舟,裹着裘皮衣服,围着火炉,独自前往湖心亭看雪。

冰花周围弥漫着白汽,天与云与山与水,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湖上(比较清晰的)影子,只有西湖长堤在雪中隐隐露出一道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舟中的两三粒人影罢了。

到了亭子上,看见有两个人已铺好了毡子,相对而坐,一个童子正把酒炉里的酒烧得滚沸。

(他们)看见我,非常高兴地说:“湖中哪能还有这样的人呢!”拉着我一同饮酒。

我尽力饮了三大杯酒,然后(和他们)道别。

问他们的姓氏,得知他们是金陵人,客居此地。

等到(回来时)下了船,船夫嘟哝道:“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您一样痴的人呢。

”四、重点字词余:我。

大雪:名词活用为动词,下大雪俱: 皆,都。

绝:消失。

是:这。

更定:晚上八时左右。

拏:撑(船)。

拥:裹、围。

毳:鸟兽的细毛。

沆砀:白汽弥漫的样子。

一:全,都。

惟:只,只有。

痕:痕迹。

芥:小草,比喻轻微纤细的事物。

而已:语气词,相当于“罢了”。

焉得:哪能。

更:还。

强:勉强,尽力。

白:古人罚酒时用的酒杯。

客此:客居此地。

及:等到。

舟子:船夫。

莫:不要。

相公:旧时对士人的尊称。

五、理解性默写1、《湖心亭看雪》中,具体描绘雪景的句子是: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2、《湖心亭看雪》中,描写西湖大雪三日后万籁寂静的句子是:湖中人鸟声俱绝。

3、《湖心亭看雪》中,用白描的手法描写湖上景物悠远脱俗,创造出一种恬淡清雅的意境的句子是: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湖心亭看雪》知识点总结

《湖心亭看雪》知识点总结

Whoever you admire most in your heart, don't have to become that person, but use that person's spirit and methods to become yourself.简单易用轻享办公(页眉可删)《湖心亭看雪》知识点总结总结是事后对某一阶段的学习或工作情况作加以回顾检查并分析评价的书面材料,它能够使头脑更加清醒,目标更加明确,让我们抽出时间写写总结吧。

总结怎么写才能发挥它的作用呢?下面是为大家收集的《湖心亭看雪》知识点总结,欢迎大家分享。

《湖心亭看雪》一文的主题,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那么,到底作者想要通过这篇__告诉读者什么呢?这短短的159个字,到底该如何解读呢?纵览各位名家名师们的见解,其争执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更定”到底为何时?事实上,连人教版教材都三易其稿,其争议程度可想而知了。

仔细阅读各类资料,就会发现,争论的焦点无非集中在一点上——到底是“晚上八点”还是“凌晨”,即“更”解释为“初更”还是“五更”,或者“定”解释为“开始”还是“结束”。

其实,无论哪一种理解,都没有确切的证据,而张岱到底是什么时间去的,已经无从得知。

不过按照后文的发展来看,凌晨四五点钟去更能符合当时的情况。

因为,作者去的时候,“两人”早已“铺毡对坐”。

所以,张岱如果是晚上八点去的话,那么他们可能是下午就已经过去了。

而下午去湖心亭,似乎就没有什么奇怪的了。

而如果是凌晨去的话,显然太早,舟子睡意朦胧中被叫去划船,心中当然觉得张岱太“痴”了。

到了湖心亭一看,居然还有比他们更早的,所以才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故而,“更”解释为“五更”较合适。

二、景物到底是何意?“一切景语皆情语!”无论是李白笔下的“朝辞白帝彩云间”,还是陶渊明笔下的“悠然见南山”,其中蕴含的情感才是我们真正要探究的“真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年九年级(下)语文文言文《湖心亭看雪》知识点梳

学年九年级(下)语文文言文《湖心亭看雪》知识点梳理
学年九年级(下)语文文言文《湖心亭看雪》知识点梳理
一、作者作品
张岱(1597—1689),字,号,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文学家。

少为富贵公子,爱繁华,好山水,晓音乐、戏曲,明亡后不仕,入山著书以终。

他的散文以清淡率真之笔,写国破家亡之痛,寓情于景,意趣深远,成就较高。

著有《》《》等。

二、文体
本文是一篇小品文。

小品文的文体并无定制,尺牍、日记、游记、序跋等均可包含,其特点有三:一是通常篇幅不长;二是结构松散随意;三是文笔轻松而富于情趣。

小品文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尤其在明代。

晚明小品文是当时社会生活的产物,它的核心为“性灵”,与唐宋古文的核心“道统”恰好相对,使散文得到了一次解放。

三、写作背景
《湖心亭看雪》选自《陶庵梦忆》。

《陶庵梦忆》是张岱于明亡后避居深山所做,书中缅怀往昔风月繁华,追忆前尘影事,字里行间流露出深沉的故国之思和沧桑之感。

四、课文内容概说
本文是张岱小品的传世之作。

作者通过追忆在西湖乘舟看雪的一次经历,表现了深挚的隐逸之思,寄寓了幽深的眷恋和感伤的情怀。

文章叙事是线索,写景是重点,抒情是灵魂。

作者在描写的过程中做到了景有含情,情景交融,情事交融。

作者在写景、叙事中透露出作者游湖观雪的雅趣,显得悠远脱俗,卓然独立。

湖、山、人共同构成了极具艺术境界的画面。

本文最大的特点是文笔简练,全文不足二百字,却融叙事、写景、抒情于一体,尤其令人惊叹的是作者对数量词的锤炼功夫,“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一组合,竟将天长水远的阔大境界,甚至万籁无声的寂静气氛,全都传达出来,令人拍案叫绝。

作者善用对比手法,大与小、冷与热、孤独与知己,对比鲜明,有力地抒发了人生渺茫的深沉感慨和挥之不去的故国之思。

五、字音字形
崇祯( ) 拏( ) 更()定毳( )衣雾凇( )
沆 ( ) 砀( ) 一芥( ) 铺毡( ) 喃( )喃六.词语汇总
(一)重点词语
1.湖中人鸟声俱绝绝:。

2.是日更定是:更定:。

3.挐一小船:挐:。

4.用毳衣炉火毳cuì衣:。

5.雾松沆砀:。

6.上下一白一白:。

7.惟长堤一痕惟:。

8.芥。

9.铺毡对坐对:。

10.湖中焉得更有此人焉:。

更:。

11.余强饮三大白而别强:。

白:。

12.客此客:。

13.及下船及:。

14.喃喃:。

(二)一词多义。

1.一:①上下一白 ( )
②长堤一痕()
2.更①更定()
②更有痴似相公者()
3.是①是日更定()
②问其姓氏,是金陵人()
4.绝:①湖上人鸟声俱绝()
②与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5.余:①余住西湖()
②江干上下十余里间()
(三)古今异义。

1.余住西湖古义:今义:
2.余强饮三大白而别古义:今义:
3.湖中焉得更有此人古义:今义:
4.余强饮三大白而别古义:今义:(四)词类活用
①大雪三日()
②是金陵人,客此()
③拥毳衣炉火()
④与余舟一芥()
七、特殊句式
1. 判断句
是金陵人(用“是”做判断动词,表判断。


2.省略句
见余大喜(省略主语“他们”,指湖心亭上“铺毡对坐”的人。


3.倒装句
更有痴似相公者(状语后置句现代汉语中正常语序应为“更有似相公痴者”。


八、重点句子。

1、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2、是日更定,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3、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4、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5、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6、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7、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九、名句集锦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十、文章主旨
本文用清新淡雅的笔墨,描绘了,表现了,同时含蓄地表达了。

十一、拓展迁移。

1.咏雪名句。

①窗含西岭千雪,门泊东吴万里雪。

――杜甫
②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
③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柳宗元
④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刘长卿
⑤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李白2.咏西湖名句。

①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苏轼
②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白居易
③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杨万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