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评课量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法,是指 综合维度对其发生、发展和演化进行分析,给出合理的地域性解释。
人们对区 域的特征 、问题进
能够对现实中地理事象,如生态保护、区域规划、国土整治等,从协调人地关系、改进区域 发展的角度,从要素综合、时空综合、地方综合的角度,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和评价。
行分析、 能够对于区域发展或地方建设,从地理建设的角度,分析其人地关系问题,多维度综合分析
2教学内容--突出重点,化解难点
3教学方法--科学性,体现新的课程理念
4信息反馈--教师要观察学生情绪状态的变化,感受学生生成新的问题,师生生成互动。
5教师教学行为和教学艺术的生成。
好课的标准不是唯一的 老师讲的少的课是好课,讲的多的是不是好课?学生练的多的是好课,练的少的是不是好 课?课堂提问多的是好课,提问少的是不是好课?有讨论的课是好课,没有讨论的课是不是 好课?没有简单的答案。 但课堂教学的确是可以评价的。既然可以评价,就一定有标准。我想,也许评价标准更应当 是原则性的,而不必过于具体、细化和量化。 好课是有共性的 简单说,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是全面关心他们成长的老师。除知识和方法外,学生从这些老 师那里还能学到生活的智慧、人生态度和人生哲学,感受到人格的魅力。 从听课和评教中总结好课的共性,我可以概括为“四有”:有知识、有方法、有生活、有境 界。 有知识、有方法的课就算是好课了;如果有生活,那就更好了;如果讲课能上升到精神层
的思维方 能够对给定的复杂地理事象,综合各要素,系统分析其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从时空
法,指人 综合维度对其发生、发展和演化进行分析,给出合理的地域性解释
们具备全 能够对现实中地理事象,如生态保护、区域规划、国土整治等,从协调人地关系、改进区域
面、系统 发展的角度,从要素综合、时空综合、地方综合的角度,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和评价。
能够说出生活中常见地理事象所包含的相关要素,并能从两个地理要素相互作用的角度进行
区域认 分析。
知:区域 认知是地 理学基本
能够对给定的地理事象,从多个地理要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角度进行分析;能够结合时 空变化,对其发生、发展进行分析,给出简要的地域性解释。
的认知方 能够对给定的复杂地理事象,综合各要素,系统分析其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从时空
二是理解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的方式和强度。 三是懂得人地协调的重要性,理解协调人地关系的措施与政策。
综合思 维:综合
能够说出生活中常见地理事象所包含的相关要素,并能从两个地理要素相互作用的角度进行 分析。
思维是地 能够对给定的地理事象,从多个地理要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角度进行分析;能够结合时
理学基本 空变化,对其发生、发展进行分析,给出简要的地域性解释。
境之间形 的相互关系,理解人地关系是对立统一的;评价分析人地关系中存在的问题。
成协调关 系的必要 性和可能 性的认识
能够结合现实中的各种地理问题,分析人地关系协调与失调的内在原因,阐述区域开发中存 在的人地关系问题,提出改善自然环境、推进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协调人地关系的对策措 施。
、理解和
判断。
系的必要 性和可能 性的认识 、理解和 人地协调观: 判断。 一是知道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的具体表现方式。
1.要“有知 识”,这是 最基本的要 求
知识不是讲的越多就越好,要讲的精准、精炼、精彩。少则得,多则惑。怎样把握好这个 度,取决于你对规律的把握和对学生的了解,知道学生的困惑在哪。 讲课不是对知识的简单陈述,不是课本搬家,更不是讲标准答案。这样的课学生不欢迎,这 样的教师也没有存在的价值。有知识还不是好课的唯一指标。能不断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 情,也是好课的重要特征。
03.好课要 发展。所以我们在讲课时,除了要关注考试外,还要广泛联系与知识有关的生活现象和人类
“有生活 职业活动,要让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理解知识的意义与价值。我们要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

感。引导学生关注知识在生活中的用途,了解知识在改变人类生活中的作用,激发学生运用
知识来创造和改变世界的欲望和冲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
、动态地
认识地理 能够对于区域发展或地方建设,从地理建设的角度,分析其人地关系问题,多维度综合分析
事物和现 、判断、评价,提出解决方案,提供决策依据。
象的思维
品质与能 (1)要从全面分析和关联分析的视角理解地理事象的要素综合。
力。“综
wenku.baidu.com在不同的区域中地理要素的组合和联系多种多样,常用的要素综合分析有全面分析和关
①关注区域的个性特征和区域内部的整体性,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要因地制宜,不能模式 化套用。
②关注区域的外部环境和区域的差异性,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时除了要考虑区域内部利益 与区域发展的短期目标外,还要兼顾区际公平与区域发展的长期目标。
3、区域认知核心素养的备考启示: (1)从区域的感知与体认来看,应该关注区域辨识与区域描述能力的考查,即根据给定的区 域特征能够辨识出区域的位置、范围、类型等客观属性,也能根据给定的区域位置与范围描 述区域的基本特征。 “区域描述”就是从综合的视角出发,以地理要素为基本语汇的环境感知描述,高考试题常 见的是单要素的特征描述。(2)从区域问题的分析与决策来看:应该关注区域问题的形成原 因分析,分布格局的分析、发展过程的分析等。 (3)从区域比较与评价来看,着力培养学生区位条件的分析能力,能够提出解决区域问题的 具体措施,评析区域发展决策的得失等。
析和认识 界上没有脱离地理实体的地理空间,也没有不处于地理空间的地理实体”这里所说的地理实
地理环 体就是指点状、线状和面状的地理事物。
境,以及 它与人类 活动的关
系。
(3)要从全局分析和系统分析的视角理解地理事象的地方综合。区域内部综合就是在解决区 域发展过程中遇到的资源开发、国土整治、生态保护等问题时,关注区域内部的整体性与差 异性,运用要素综合分析与时空综合分析的思维方法,缓解区域内部矛盾,促进人地协调发 展。
2、综合思维核心素养的备考启示: (1)从要素的综合分析角度看,试题做答时应该:
关注要素之间的联系,某一要素变化对其它地理要素的影响;关注人类干预某一地理要 素的方式手段及结果;理解地理要素运动变化的内在机理。(2)从时空的综合分析角度看, 试题做答时应该: ①关注地理事物或现象的空间范围、空间形状、空间格局等,特别是表征空间范围的空间尺 度(全球尺度、区域尺度、地方尺度) ②关注地理事物或现象的时间长短、时间特性(周期性、阵发型、随机型),特别是表征时 间长短的时间尺度(地质尺度、历史尺度、年际尺度、年及以下尺度)(3)地方的综合分 析:
常态课-公开化,公开课-常态化。新课堂,新思路,新体验,盛宴。 带着快乐进入课堂,带着问题离开教室,激活思维,引领发展,教学幸福。
理清三个关系: 1学科知识逻辑--以教师为本体现知识网络,相互依赖、支持、递进 2学生认识逻辑--教师要尊重学生差异 3课堂教学逻辑--自主合作探究逻辑,体现核心素养
1课堂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学所有环节要紧密围绕目标
解释和预 、判断、评价,提出解决方案,提供决策依据。
测的意识 结合现实中的各种区域问题,能够较出色地将认识区域的方法与工具运用于现实中的地理区 和能力。 域的分析;能够较全面和正确评析区域开发利用决策的得失,提出较为可行的对策建议。
地理实践 力:
地理实践力是指人们在地理户外考察、社会调查、模拟实验等地理实践活动中所具备的行动 能力和品质。
合思维” 联分析,全面分析又分为并列分析和主次分析,关联分析又分为并联关联和串联关联。
素养有助
于人们从 (2)要从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的视角理解地理事象的时空综合。
整体性的
静态与动态、空间与时间、格局与过程都是地理学的核心概念,静态的分析也就是空间
角度,分 的格局分析,动态的分析也就是时间的过程分析“地理空间是地理实体的存在形式之一,世
能够通过简单的、常见的地理事象或情境,认识人类活动要在一定的自然地理环境中开展;
能够简单辨识人们生产活动和生活习惯与地理环境之间的联系,说明人类对环境施加影响的
方式及其带来的影响。
人地协调 观:人地 协调观是 地理学和
能够结合给定的地理事象或情境,理解人类影响地理环境的主要方式,阐述人类活动对地理 环境的积极与消极影响;认识人类活动要遵循自然规律,与自然和谐相处,理解人地协调发 展的重要性。
和心灵互动的课堂,是将精神和人格引向高尚的课堂。
什么是核 心素养:
人地协调 观、综合 思维、区 域认知和 地理实践 力
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核心素养=必备品格+关键能力 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力=知识+方法 品格=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双基----三维目标----核心素养, 一维----三维----多维 知识本位----素养本位(以人为本)
02.好课要 “有方法 ”,或者 说有思想
方法是解决具体问题的,可以说思想是可以移植应用到其他领域、触类旁通的方法,是认识 和解决问题的普遍的方法。让学生自己悟出方法和思想是教育者更高超的技艺。这与教师的 学养有关,与教师对知识理解的深度、广度和高度有关。
人类创造知识的目的,是为了改善生活,使生活更加美好和有意义,而不是为了考试和个人
地理教育 能够通过给定复杂的地理事象或情境,认识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以及人类活动影响环
的核心观 境的方式和强度;理解自然资源和地理环境满足人类需要的潜力及有限性;认识科学技术因
点,指人 素的重要性,既有积极的作用,也会产生负面影响。
们对人类
与地理环 能够通过对现实中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简要分析,理解区域中人口、资源、环境、发展之间
4、地理实践力核心素养的备考启示: (1)观察与体会身边的地理世界,练习景观图类地理试题 (2)关注地理知识的实践应用,强化地理实验、地理设计与考察类地理试题的强化训练
教育理念是以人育人,共同发展,其中有一句话,以境界提升境界。一节好课展现的不仅是
04.好课要 “有境界 ”
教师的口才和处理教材的技巧,还有教师的思想、情感、精神追求和人格魅力。我认为后者 更为重要。境界反映了教育者对待生活、社会和世界的态度,反映了教育者的职业操守与职 业精神,体现了教育者对理想与崇高的追求。一个好的课堂,应当是充满正能量的课堂,是 赋予了教育者的态度、精神、生命与价值观的课堂,是充满了热情、激动、憧憬、情感激荡
核心素养 教育如何 落实到课 堂教学中 来
传统的教学观念往往以课时结束作为教学任务完成和教学目标达成的标志,然而教学知识的 完成并不意味着学科素养的形成,从学科教学的角度来看,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需要的不仅 仅是知识与技能的习得,更需要的是习得过程中的体验和感悟,并内化为优秀的地理品格, 外现为正确的地理行为,在这种习得、体验、感悟、内化和外现的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过程 中,需要的不是说教而是引领,革新的不仅是学习方式更是教学方式。接受学习与探究学习 并重,地理学习与实践体验联动,自主学习与交往学习交互这些都是可以较好培养学生地理
地理核心 素养的教 学评价
1、人地协调观核心素养的备考启示: (1)命题的角度无外乎是人对地的影响、地对人的影响以及人地相互影响.(2)由抽象到具 体,要更加关注人类活动影响环境的方式,如水利设施、农业措施、交通建设、生态工程、 资源开发等等。(3)由已知到未知,关注学生地理预测能力的培养。
已知的地理行为→预测地理环境的变化趋势 已知的环境现状→判断地理行为的得失、分析成因 已知的环境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措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