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采《朝霞》中的道德与自我

合集下载

尼采语录

尼采语录

一个人知道自己为了什么而活,他就能够忍受任何一种生活。

那些没能杀死我的,使我变得更坚强!只爱一个人,是一种野蛮行为,因为这会牺牲所有其他人,只爱上帝也是如此。

所有那些现代作家都是曾经幻想过要做画家的人。

如果阁下长时间盯着深渊,那么,深渊也会同样回望着阁下。

我祈祷我的高傲陪伴我的智慧!如果将来智慧竟舍弃了我:——唉!它是喜欢逃遁的!——至少我的高傲还可以和我的疯狂继续同飞吧!在他们(介壳类)身上,咸的泡沫代替了灵魂。

人生是一面镜子,到它里面去寻找我们自己,便是我们应当努力的第一目的。

如果有上帝而我非上帝,我岂能忍受!所以,没有上帝!他们把水搅混,以使其看上去更深。

倘若你想追求心灵宁静和幸福,那么请信仰吧,倘若你想做一个真理的追随者,那么请研究吧。

征服我们的人是强大的;升华我们的人是神圣的;让我们有预感的人是深刻的。

对自己的害怕成了哲学的灵魂。

乐观主义,为了重建的目的,为了什么时候能被允许再次成为悲观主义者。

谁有能力,(他问,承受这个)高于所有感觉的感觉?显然只有一位诗人:诗人总是懂得安慰自己。

最深沉的精神也必须是最轻佻的,这几乎是我哲学的公式。

那个游历过诸多国家和民族以及更多的地区的旅行者,在被问及他到处都重新发现了人们的什么属性时说:人们都有一种懒惰的癖好。

——《作为教育者的叔本华》对他人是快乐的人,对自己是睿智的人。

——《作为教育者的叔本华》不管在什么地方,都是疯狂为新思想开辟道路,打破古老习惯和迷信的成规……一切生来不能忍受某种道德枷锁和注定创造新律法者,如果尚未真疯,除让自己变疯或装疯外,别无他法。

——《朝霞》道德使人愚昧——习俗代表了前人的经验,代表了他们对于有用和有害的东西的看法——但是,对习俗的情感(道德)关心的却不是这些经验本身,而是习俗的古老性、神圣性和不可争辩性。

因此,这种情感妨碍新经验的获得和旧习俗的修改,道德成为创造更新更好习俗的障碍:它使人愚昧。

——《朝霞》因为一切话语中最悲惨的那一句:“我的上帝,你为何离弃我!”若从最深刻的含义上理解,如同它可以被理解的那样,便是对他终生幻觉的彻底失望和觉醒的证词;他在最痛苦的瞬间看清了自己。

思想政治与道德素养自我评价

思想政治与道德素养自我评价

思想政治与道德素养自我评价在学习、工作、生活中,我们都可能会使用到自我评价,自我评价是自我教育的重要条件。

如何写自我评价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思想政治与道德素养自我评价,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思想政治与道德素养自我评价篇1自入学以来,一直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各方面表现优秀。

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和工作责任心,坚持实事求事的原则。

本人思想端正,能吃苦耐劳,有崇高的理想和伟大的目标,注重个人道德修养,养成良好的生活作风,乐于助人,关心国家大事。

在校期间,本人一直勤奋学习,刻苦钻研,通过系统地学习掌握较为扎实的基础知识。

由于有良好的学习作风和明确的学习目标,曾获得"优秀团员"、"三好学生"等荣誉,得到了老师及同学们的肯定,树立了良好的学习榜样。

在课余时间,本人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身体素质,也热爱劳动,积极参加校开展的各项文体活动,参加社会实践,继承和发扬了艰苦奋斗的精神,也参加了校文学社和书法协会,丰富了课余生活,使自己在各方面都得到了相应的提高。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本人坚信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学生,以优异的成绩迎接挑战,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我毕生的力量。

思想政治与道德素养自我评价篇2时光如梭,两年的大学校园生活就如白驹过隙。

一学年的学习任务又已接近尾声,回首过去,感到这一年的学习生活是我人生的一大转折。

因为大二是学习专业知识及提高各方面潜力为以后谋生发展的重要阶段,虽然这一学期没有什么值得骄傲的战果,但在潜移默化中仍取得了许多不可磨灭的成绩。

在学期即将结束之时,自我评价如下:一、思想道德素质方面在思想品德上,本人有良好道德修养,并有坚定的政治方向。

我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坚决拥护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遵纪守法,爱护公共财产,团结同学,乐于助人。

2010重庆作文评析

2010重庆作文评析

2010年高考重庆卷作文评析文题请以“难题”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④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指导写好这个题目,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审题。

“难题”这个题目具有多义性。

此“难题”浅义即指解题中碰到的难题,通过引申抽象,“难题”的内涵就丰富了,自然、世界、人、人类、历史等等都可入题,且立意高,境界大。

同时还要注意“难”字,“难题”不是“问题”,文章所谈肯定不是一般性的问题。

“难题”所涉及的范围比较广,给考生的发挥空间很大,考生可以实写学习上的难题,也可以虚写生活中的难题,还可以写国家和社会发展过程的难题,如“教育公平”“低碳生活”“绿色环保”“交通缓堵”等。

我们要写好这次作文,选择合适的文体也非常重要。

这个题目用散文或小说形式写要顺手些。

散文宜用小标题式或中心句式,既可开合自如地表现,又提纲挈领,结构清晰,利于老师阅卷时短时间的整体把握;写小说则要注意写作角度的思考,让800字很好地表现对“难题”的解决,或看似顺理成章的工作结果遭遇巨大的(法律、自然、生态等)难题,然后再挖出其中的祸根,都是不错的思路。

当然,喜欢写议论文的同学一样可以用立论形式作文,只要境界开阔,一样能写出好文章。

到底选择什么样的文体,这最终还是要看我们的特长和素材的积累情况。

“难题”这一个高考作文题,在高考场上,真正写偏题的作文,比较少,但是要写得出彩,却并不容易。

怎样才能出彩呢?1.走出“小我”难题的怪圈。

许多考生写的考场作文,都是写“我”在学习上、生活中、成长中遇到的各种难题,如何在老师、家长、同学的帮助下战胜了这些难题。

立意肤浅,走不出“小我”这个怪圈,其实,正真的作文高手,他们的立意是非常高远的。

有的考生把“难题”引申为人的发展的难题,社会发展的难题,国家民族前进中的难题,品评历史文化上的各种难题,如果局限于“小我”这个难题肯定是得不了高分。

2.要透过现象看本质。

许多学生的作文只是罗列了一些难题的现象,没有透过现象看本质,比如说有个考生,他就通过危地马拉的黑洞事件、英国石油公司海上漏油事件,分析出了由于人的永无止境的贪欲,才是制造这些恶性事件的根源,因此,要制止这些悲剧的重演,只有加强人的教育和修养,提高人性,遏制贪欲,才能拯救社会。

尼采哲理名言

尼采哲理名言

尼采哲理名言尼采,这位充满激情与深邃思想的哲学家,他的哲理名言就像夜空中闪烁的星星,每一颗都有着独特的光芒,能在我们迷茫的生活之路上给予指引。

尼采说:“是金子总会发光的,但当满地都是金子的时候,我自己也不知道自己是哪颗了。

”这就好比在一个满是优秀人才的大环境里,你觉得自己也很优秀,可突然就找不到自己的定位了。

你看啊,就像在一场超级盛大的选秀比赛里,所有人都有自己的拿手好戏,唱歌的、跳舞的、表演魔术的,一个比一个厉害。

你原本觉得自己唱歌很不错,可到了那里面,才发现唱歌好的人简直多如牛毛。

这时候你是不是就有点蒙圈了?感觉自己好像淹没在这片“金子”的海洋里了。

但尼采这句话也在提醒我们啊,当身处这种情况的时候,不能就这么随波逐流,要努力去发现自己和别人不一样的地方,挖掘出自己真正独特的闪光点。

他还说:“你要搞清楚自己人生的剧本——不是你父母的续集,不是你子女的前传,更不是你朋友的外篇。

”这话说得可太在理了!好多人啊,活了一辈子,都在按照别人的期望生活。

就像有些孩子,父母想让他当医生,他就去学医,可自己心里压根儿就不喜欢。

这不是把自己的人生剧本写成了父母的续集嘛。

又或者有些人,为了孩子,完全放弃了自己的梦想和追求,那这不成了子女的前传了。

每个人的人生都是独一无二的,自己才是主角啊。

不能因为别人的想法,就把自己的剧本改得乱七八糟的。

就好比一场戏,主角都按照配角的要求去演了,那这戏还能好看吗?肯定不行啊。

所以啊,我们得自己把握自己的人生方向,写属于自己的精彩剧本。

“那些杀不死你的,会使你更强大。

”尼采的这句话激励了多少人啊。

生活里肯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就像爬山的时候,一路上全是荆棘,一不小心就会被划伤。

有时候感觉那些困难就像洪水猛兽一样,想要把我们吞噬。

可是呢,当我们一次次从困难中挺过来,就会发现自己好像变得更厉害了。

就像打铁一样,铁在烈火和重锤之下,慢慢变成了坚韧的器具。

我们人也是这样啊,经历过磨难的洗礼,就像经过了千锤百炼,变得更加坚强、更加有力量。

尼采的精神三境界解读

尼采的精神三境界解读

尼采的精神三境界解读尼采是19世纪末德国哲学家和文化批评家,他被认为是现代西方哲学中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

尼采的思想包罗万象,但其核心思想可以概括为“超人哲学”。

他认为,人类应该追求自我超越,实现其最高的能力和潜能。

为此,他提出了精神三境界的概念,它代表了人类思考、认识和行动的三个阶段。

第一境界:骆驼尼采把第一境界比作一只骆驼。

这个阶段代表的是人类开始思考自己的存在和意义的时期。

在这个阶段,人们会接受各种传统观念、价值观和规范,并试图追求这些东西带来的安全感和自我肯定。

这个阶段的人们像骆驼一样,背负着重重的传统和规范,一步一步地前行,辛勤地耕耘,不断地为自己设定目标和规划计划。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接受和遵守规范的方式会让人感到压抑和束缚,人们开始怀疑这些传统的价值观和规范是否真的适合自己。

因此,他们逐渐进入了第二境界。

第二境界:狮子在第二境界中,人们像狮子一样抛弃了传统规范和价值观,开始追求自由和自主。

他们拒绝接受任何他们不认同的规范,开始坚守自己的信念和价值观,并力图将它们灌输给周围的人。

在这个阶段,人们对自己的能力和自由感到充满了信心,他们追求的最高目标是自我实现和个性解放。

然而,这种独立自主的方式往往会导致人们彼此之间产生了分歧和争斗。

在狮子场景下的人们常常认为,他们的理念是唯一正确的,而任何其他的观念都是有问题的。

这种自以为是的态度正是这个阶段所面临的主要危险,它可能阻碍人们进入第三境界。

第三境界是指人们在获得了智慧和知识的基础上,回归到儿童时期的状态。

在这个阶段,人们像幼童一样,充满着好奇心和求知欲,对世界充满着爱和关注,并且愿意将一切事物看作新的和值得探索的。

在这个阶段,人们不再做那么多评判和分析,而是简单地享受和欣赏生活。

他们感到自己是世界的一部分,与自然和谐共处,并且充满了快乐和乐观。

在这个阶段,人们最高追求的是创造力与创新,成功与荣耀成了生命的副产品。

结论尼采的精神三境界理论,代表了人类在精神生命中的三个阶段。

尼采道德的谱系之基本问题

尼采道德的谱系之基本问题

尼采道德的谱系之基本问题张典【摘要】尼采在《论道德的谱系》中对基督教的起源进行了心理学分析。

尼采提出高贵道德与教士道德的对立,指出其时欧洲占统治地位的是教士道德,他们翻转了高贵道德,即希腊罗马的高贵道德。

尼采基本的解决方案是以希腊罗马积极的罪性反基督教的原罪;以积极的馈赠的德性反欠债要还的功利主义交换原则;以古希腊罗马的精神反基督教的禁欲主义,提倡肉身的神化,灵肉的完美接合,肉身有崇高的尊严。

【期刊名称】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0(000)001【总页数】5【关键词】尼采;基督教;谱系学;柏拉图主义一尼采的《论道德的谱系》由这样三篇论文组成:第一篇:《“善与恶”,“好与坏”》(“Gut und Böse”,“Gut und Schlecht”),第二篇:《“负罪”“良心谴责”及同类》(“Schuld”“Schlechtes Gewissen”und Verwandtes),第三篇:《禁欲主义理想意味着什么?》(Was Bedeuten Asketische Ideale?)尼采对自己的这三篇论文有一个总结分析。

尼采在自传“Ecce Homo”(《看哪,这人》)中谈到了这三篇论文:“第一篇论文的真理就是基督教心理学:基督教,源出于怨恨的精神(dem Geiste des Ressentiment),并不像有人认为的那样,源出于“圣灵”(dem Geiste)——就本质来说,它是反抗——一种对高贵价值的统治的大反叛。

第二篇论文讲的是良知的心理学(die Psychologie des Gewissens),它也并非像有人说的那样,是什么“人心中的上帝之声”——它是残忍的本能(der Instinkt der Grausamkeit),这种本能无法向外发泄,便掉转回头。

这里,残忍第一次表现出文化基础中的一种最古老的、最必不可少的因素。

第三篇论文是答复下列问题的,即禁欲主义理念(des Asketischen Ideals)、教士理念(des Priester -Ideals)的无限强力是谁给的,尽管这种理想极为有害,它是灭绝意志,一种颓废的理想。

蔡元培《以美育代宗教说》辨析及补论

蔡元培《以美育代宗教说》辨析及补论

蔡元培《以美育代宗教说》辨析及补论李向伟(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江苏南京210097)[摘要]蔡元培先生“以美育代宗教说”首次将美育提到可以取代宗教的重要地位,成为国民教育、改造社会的重要手段。

然蔡先生对于美育何以能够代替宗教,二者的深层心理机制何在,以及在现代社会情境中美育通过何种方式实现对人的“救赎”等问题,仍有论述不充分处。

本文试图综合近百年来各家之相关学说,对蔡先生之论作进一步之阐发。

[关键词]蔡元培;美育;宗教;辨析;补论[中图分类号]J0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9675(2010)02-0105-04艺术与宗教是人类安顿自身及把握世界的两种不同方式,它们各有自己的领域。

对于它们之间的异同及联系,历代贤哲亦多有论述。

上世纪20年代,蔡元培先生提出“以美育代宗教说”,首次将美育提到可以取代宗教的重要地位,成为国民教育、改造社会的重要手段。

蔡先生的这一论断较之于此前只把文艺视作“载道”的工具,甚或只当作通俗低下的娱乐的见解,实在是深刻之洞见。

然而,读罢蔡先生《以美育代宗教说》一文,又似有未能尽兴之感。

因有此文。

据蔡先生的观点,“宗教之原始,不外因吾人精神作用而构成。

吾人精神之作用,普遍分为三种:一曰知识,二曰意志,三曰感情。

最早之宗教,常兼此三作用而有之。

”[1]然而,随着科学的发展与文明的进步,原先宗教中有关宇宙与自然的知识渐为日心说、进化论所取代,宗教中有关社会道德的论说,亦为现代的生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等等学说所取代。

“知识意志两作用,既皆脱离宗教以外,于是宗教所最有密切关系者,唯有情感作用,即所谓美感。

”[1]蔡先生又进一步指出,美育之所以能够代替宗教者,其一在于它可以其悦目之形式陶冶人,感化人;其二在于美术具有普遍性和超功利性。

“纯粹之美育所以陶养吾人之感情,使有高尚纯洁之习惯,而使人我之见,利己损人之思念,以渐消沮者也。

盖以美为普遍性,绝无人我差别之见能参入其中。

尼采的人生感悟哲学名言

尼采的人生感悟哲学名言

尼采的人生感悟哲学名言尼采是西方现代哲学的开创者,同时也是卓越的诗人和散文家,其兼具艺术家的浪漫气质,是现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和哲学家之一。

下面店铺为你带来尼采的人生感悟哲学名言的内容。

尼采的人生感悟哲学名言1) 人生乃是一面镜子。

在镜子里认识自己,我要称之为头等大事,哪怕随后就离开人世。

! ——尼采《人生》2) 希望是最大的灾难,因为他延续了人的苦难。

——尼采3) 对待生命,你不妨大胆一点,因为我们始终要失去它。

——尼采4) 当我们疲倦时,我们就会受到早已征服的想法的袭击——尼采5) 道德使人愚昧——习俗代表了前人的经验,代表了他们对于有用和有害的东西的看法——但是,对习俗的情感(道德)关心的却不是这些经验本身,而是习俗的古老性神圣性和不可争辩性。

因此,这种情感妨碍新经验的获得和旧习俗的修改,道德成为创造更新更好习俗的障碍:它使人愚昧。

——尼采《朝霞》6) 害虫叮人不是出于恶意,而是因为它们要维持生命。

批评家也一样他们需要我们的血而不是痛苦——尼采7) 一个伟大的人往往受到排挤压抑甚至被人斥为哗众取宠而陷于孤独中。

——尼采8) 人类唯有生长在爱中,才得以创造出新的事物。

——尼采9) 喜悦能让你强大;再高兴些,无论是多么微不足道的事,都要兴高采烈。

——尼采10) 成熟不过是个性被磨去了棱角,变得世故而圆滑了。

——尼采11) 强烈的希望,比任何一种已实现的快乐,对人生具有更大的激奋作用。

——尼采12) 别理会!让他们去唏嘘!夺取吧!我请你只管夺取! ——尼采13) 敏锐而明快的作家的不幸是,人们以为他肤浅,因此不在他们身上下苦功;晦涩的作家的幸运是,读者费力地读他们,并把自己勤奋的快乐也归功于他们。

——尼采《人性,太人性的》14) 许多真理都是以笑话的形式讲出来。

——尼采15) 生命僵死之处必然有法则堆积。

——尼采16) 我们怎样找回自己呢?人怎样才能认识自己?他是一个幽暗的被遮蔽的东西。

如果说兔子有七张皮,那么,人即使脱去了七十乘七张皮,仍然不能说:“这就是真正的你了,这不再是外壳了。

小议尼采的道德理念

小议尼采的道德理念

小议尼采的道德理念在人类社会生活里,人们的行为和评价行为的善恶,都有一定的准则和规范,都应符合所谓的道德。

道德是贯穿尼采一生的主题之一。

他在很多作品中抨击了基督教的道德,推崇肯定自我、提升自我的自主道德,希望对一切价值进行重估。

尝试从不同角度对尼采的道德理念进行分析和总结,并指出其中的不足之处。

标签:道德;生命哲学;自主道德;奴性道德;善;恶引言在人类社会生活里,人们的行为和评价行为的善恶,都有一定的准则和规范,都应符合所谓的道德。

道德是独立于任何个人而存在,是一种客观的知识。

其内容主要为全称价值判断及其逻辑推演。

道德的来源主要是传统,而传统的形成是个人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所以道德的中心问题是个人与社会的问题[1]。

因此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社会就会有不同的道德理念。

其中基督教的道德理念是宗教道德学说的代表,它认为上帝是道德主体的创造者,是道德规范的制定者、监督者和裁判者,是道德表彰和惩戒的实施者,是道德理想境界的化身。

道德也是贯穿尼采一生的主题之一。

他所理解的人类的基本关系是一种自我关系,即人能够而且必须对自身采取某种态度。

他在对道德的分析中发现了其带着假面具的原始的残酷性[2]190-191。

正如萨弗兰斯基(Rüdiger Safranski)在其所著《尼采思想传记》中对此的描述:“在公共意识中上帝应该已经死亡,但在怜悯的道德里尼采还能感觉到上帝的影响……尼采责备基督教,是基督教削弱了生命意志。

”[2]321那么,尼采所推崇的自主道德究竟是什么样的道德理念呢?笔者想从不同的角度对此进行剖析。

一、尼采对基督教道德的批判从《人性的,太人性的》(1878)一直到《看哪,这人》(1908),尼采在很多作品中都抨击了基督教的道德。

他无情地揭露了基督教道德的起因是非道德的,所谓道德的历史也是非道德的。

如他在《快乐的知识》(1882)中对道德的定义是:“道德乃是个人的群体直觉。

”[3]120在这本书中,尼采指出道德实际上代表着一个群体的需要,是一切个体的最高价值标准。

尼采的道德观

尼采的道德观

尼采的道德观摘要:1.尼采的道德观简介2.尼采对道德的批判3.尼采的道德理念4.超人哲学与道德的关系5.尼采道德观的评价与影响正文:尼采是19 世纪德国哲学家,他的道德观在哲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尼采的道德观是在对道德的批判基础上形成的,具有很强的颠覆性。

他批判了当时的道德观念,提出了一种全新的道德理念。

尼采的道德观以“超人”为核心,认为人应该努力成为“超人”,从而实现自我价值的完全展现。

尼采对道德的批判主要针对基督教道德和启蒙时代的道德观念。

他认为基督教道德是一种奴隶道德,它压抑了人的生命力,使人变得软弱、顺从。

而启蒙时代的道德观念过于强调理性,忽视了人的情感和生命力。

在此基础上,尼采提出了自己的道德理念。

尼采的道德理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他强调生命的价值,认为生命本身就是有价值的,人应该珍惜生命,充分发挥自己的生命力。

其次,他提倡独立思考,反对盲从权威。

他认为人应该根据自己的意志和生命力来决定自己的行为,而不是受制于传统道德观念和权威。

最后,他强调个体的自由和责任。

人应该在自由的基础上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实现自我价值的完全展现。

在尼采的道德观中,“超人”是一个核心概念。

他认为,人应该努力成为“超人”,这是一种具有独立意志、强大生命力和高度道德自觉的人。

“超人”不仅能够摆脱传统道德观念的束缚,还能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实现自我价值的完全展现。

尼采的道德观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思想启发了很多人,使他们开始反思传统的道德观念。

然而,尼采的道德观也受到了很多批评。

有人认为他的道德观过于强调个体,忽视了社会和集体利益。

卡夫卡的中国文化探索

卡夫卡的中国文化探索

卡夫卡的中国文化探索作者:马海婷来源:《青年文学家》2016年第30期基金项目:咸阳师范学院专项科研基金项目“道家美学的跨文化价值研究”(13XSYK005)阶段性成果。

摘要:卡夫卡对中国哲学,尤其是道家哲学有着浓郁的喜爱情结,他通过自己的阅读和想象,将这种异域文化纳入其写作过程中去,从而使得中国传统文化有了一种跨文化解读的可能。

关键词:中国;文化;道家[中图分类号]:G12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6)-30--02如果我们要追溯卡夫卡对中国文化的兴趣,就不得不了解歌德,因为歌德是卡夫卡最崇敬也是阅读其作品最多的德国作家之一。

歌德在中德文化交流史上有着其为关键的作用。

是他预见中国文学的世界性,并主张德国人应该向中国人靠拢去了解中国文化,学习中国文化,被德国人尊称为“魏玛的孔夫子”。

卡夫卡的挚友马克斯·布罗德曾在《灰色的寒鸦——卡夫卡传》回忆到:“卡夫卡想到歌德和福楼拜时怀有的那种喜爱之情在我跟他亲近的这22年中始终不渝。

”赫德森在《洛可可作风》中记载:“其时富人家中,必有‘中国室’,其中各物尽中国物也,苟无其物,亦不惜仿造”。

那么生活在这样一个正值“中国热”盛行的时代,而作为出生在富裕家庭的歌德,也不可避免地接触到中国物品及中国文化。

歌德位于莱茵河畔的故居主厅就叫做“北京厅”,里面的陈设有中国式的描金红漆家具,仿造的中国式古老风琴,琴盖上画着中国风景画:山水、杨柳、宝塔等等,好一幅静谧的中国乡村景致。

卡夫卡就访问过歌德故居,这一番中国景致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

当然,歌德对中国的喜爱并不仅限于中国物品方面,而且包括中国古代哲学,大概诸如《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等经典古籍的拉丁文译本他都读过。

歌德在杜哈德编纂的《中国详志》中读过《诗经》里的几首诗、元曲等等。

到19世纪一二十年代,歌德对中国文学的兴趣愈发浓厚,尤其是在1813年和1827年,他认真的研究过中国的《好逑传》、《花笺记》、《玉娇梨》等作品,并成功地创作了他著名的《中德四季晨昏杂咏》。

尼采_论道德的谱系

尼采_论道德的谱系

尼采_论道德的谱系天一书楼藏书《论道德的谱系》尼采: (1887)第一章、“善与恶”“好与坏” 一我们应当归功于这些英国心理学家的还有初探道德发生史的尝试,可惜他们并没有就此提出任何疑点。

我承认,他们本身就是个疑点,他们甚至在写书之前就把一些基本观点提出来了——他们本身就很有意思~这些英国心理学家们到底想要做什么,人们发现他们总是在有意或无意地做着同一件事:就是把我们内心世界中的龌龊部分暴露出来,从中寻找积极的、先进的、于人类发展有决定作用的因素,而这是些人类智慧的尊严最不愿意看到的部位,他们就是在这些习惯势力中,在健忘中,在盲目和偶然的思想网络和思想机制中,在任何一种纯粹被动的、机械的、反射性的、微不足道的和本质上是愚蠢的部位找寻积极的因素。

到底是什么东西使得这些心理学家总是朝着这一个方向努力,是否是一种隐秘的、恶毒的、低级的、连他们自己都不愿意承认的贬低人类的本能,是否是一种悲观主义的猜忌,一种对失意的、干瘪的、逐渐变得刻毒而幼稚的理想主义的怀疑,是否是对于基督教(和柏拉图)的一种渺小的、隐秘的、从未跨过意识门槛的愤忿和积怨,抑或是对于稀奇的事物、对于令人头疼的反论、对于存在本身的可疑点和荒唐处的一种贪婪的嗜好,当然,也可能是一种混合,其中含有少许卑劣、少许忧郁、少许反基督教、少许快感、少许对调味品的需求,……可是有人告诉我说,这不过是些冷血的、乏味的老青蛙,它们在人的周围爬行跳跃,好像是在它们自己的天地中:在一个泥塘中一样。

我很不愿意听到这些,而且我不相信这些。

假如允许人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表达一个愿望的话,那么我真心地希望这些人能够是另外一副样子,希望这些灵魂的研究者们和显微观察者们能够是基本上勇敢的、高尚的、自豪的动物,能够知道如何控制他们的情感,并且训练他们自己为真理牺牲所有的欲望——为任何一种真理,哪怕是朴素的、辛辣的、丑陋的、令人不快的、非基督教的、非道德的真理,因为这种真理确实存在着。

分析尼采的“超人”形象特征

分析尼采的“超人”形象特征

分析尼采的“超人”形象特征——读《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摘要:《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以下简称《如是说》)讲述的是查拉图斯特拉经过10年隐居后,返回人群中宣扬“超人”精神的故事。

“超人”意味着“人是一种应该被超越的东西”,他用自由与强烈意志来超越自我、否定自我,意图重塑世界。

本文探寻“超人”的特征,认为有以下四个:超越性、坚强意志、否定性和自由。

关键词:超人超越性坚强意志否定性自由查拉斯图特拉30岁离开家乡和家乡的那个湖泊,来到山里。

他在山里安享自己的智慧与孤寂,10年乐此不疲,但最终他的心情起了变化——一日早晨,他伴随朝霞起身,迎着太阳走去……①他决心下山,将光明带到人世。

这种光明是什么呢?就是“超人”!“超人”是什么?是海洋,是大地,是闪电?不少学者希望得出一个“‘超人’是什么”的定论,但尼采在《如是说》中并没有明显地谈及。

很多学者对“超人”形象的归纳是采用否定法的。

我无法总结出何为“超人”,但通过对《如是说》的阅读,我想“超人”具有以下特征:一、超越性人是一种应该被超越的东西。

②“对人而言,猿猴是什么?一种可笑的动物,或一种痛苦的羞耻。

对于超人而言,人也是可笑之物,或痛苦的羞耻。

”③在《论战争和战士》中,尼采提到,对于“‘你应该’听起来比‘我要’舒服”④的士兵而言,他们的最高思想应该是:人是一种应当被超越的东西⑤。

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是一座桥梁,而非目的。

⑥人只有超越了自己才可以蜕变成超人。

在尼采看来,“人是桥梁”,是一座不断超越过去,通向未来的桥梁,人生的过程是变化不息的,人可以通过自己的行动,不断地自我肯定,自我超越,在进程上,不断地由过去走向未来。

宣告“上帝已死”的狂人尼采认为,人并不听命与上帝的安排,不存在着既定的命运,命运就是超越,超人也在自我的不断奋斗与选择中走向澄明。

①尼采[著],黄明嘉[译].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M].桂林:漓江出版社,2002:3.②尼采[著],黄明嘉[译].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M].桂林:漓江出版社,2002:6.③尼采[著],黄明嘉[译].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M].桂林:漓江出版社,2002:6.④尼采[著],黄明嘉[译].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M].桂林:漓江出版社,2002:45.⑤尼采[著],黄明嘉[译].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M].桂林:漓江出版社,2002:45.在谈及快乐和激情时,尼采说到:每种道德对另一种都是嫉妒的,嫉妒委实可怕。

人生哲学心得体会及感悟 人生哲学对人生的感悟(6篇)

人生哲学心得体会及感悟 人生哲学对人生的感悟(6篇)

人生哲学心得体会及感悟人生哲学对人生的感悟(6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演讲发言、策划方案、合同协议、心得体会、计划规划、应急预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speeches, planning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insights, planning, emergency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人生哲学心得体会及感悟人生哲学对人生的感悟(6篇)在你知道这些人生哲学之前你会问自己:“为什么我这么晚才明白这些道理,为什么这么快生命就走到了尽头?”花点时间想想自己想要什么,需要什么;花点时间去冒险;花点时间去爱、去笑、去哭泣、去学习和原谅。

从形象到多元意识镜像——关于吴亮《朝霞》的读解

从形象到多元意识镜像——关于吴亮《朝霞》的读解

蒋原伦从形象到多元意识镜像——关于吴亮《朝霞》的读解几位年轻的朋友两年前就推荐我读读凯文·凯利的《失控》,意思是像我这般年纪的人,又是搞文科的,翻看此书不仅能换换脑筋,而且一定会大有收获。

那厚厚的一本,直到最近才有机会拿到手。

由于书名的提示,使我小心翼翼,但是连续读了几章,心里坦然起来,尽管该书在展开过程中头绪颇多,但是没有什么让我失控的地方……几乎同时,我读到了吴亮的小说《朝霞》。

似乎是一种喻示,感觉吴亮的小说倒像是一部失控之作,离散的小说结构,不加控制的议论,写的又是那个疯狂的年代。

当然这里最关键的是作为读者,我的阅读预期无处落实而难以掌控。

我比较熟悉的十几位批评家,这几年似乎都有些着魔,目前有半数左右已经发表小说,剩下的也在写小说或正打算写小说,似乎当了半辈子美食家,突然想操刀作厨师了,以我狭隘的理解,以为当美食家比较自由,想品尝什么就品尝什么,想怎么品尝就怎么品尝,而厨师是受种种条件制约的,难为无米之炊。

有人说错了,还是当厨师自由,想怎么煮就怎么煮,煎炒烹炸炖,一切随你。

发明权创造权在厨师手里,美食家只有在一边指手画脚说东道西的权利。

现在那位叫吴亮的著名美食家当上厨师了,他烹饪的是怎样的一道菜品?无论是为了圆年轻时候的一个梦,还是为了证明自己,或者就是觉得写小说好玩,既然是写小说,就要像一部小说,以表示自己也会那一套,但是吴亮的这部《朝霞》不像小说。

故事不是在叙事中行进,而是在叙述、议论和回忆中不断地转换和闪回,换成电影的说法就是没有长镜头,甚至淡入淡出都不用,只有转场和切换,转换和切换也不是有规律的,一三五七九,二四六八十,或一四七、二五八、三六九,不!作者基本不顾这些,我行我素,那意思是,你们尽管读下去,我的每一段叙述都是寓意丰满的,每一处议论都是精彩的,每一处跳跃都有充分的理由和必要性,真是霸道得可以。

我想如果和作者辩论,什么是小说或像小说,一定会败北,以吴亮的雄辩和机敏,你找不到说服他的机会。

弗雷德里希·尼采语录

弗雷德里希·尼采语录

弗雷德里希·尼采语录标题:超越善恶的边界:弗雷德里希·尼采的思想启示引言:弗雷德里希·尼采是19世纪欧洲最具争议的哲学家之一。

他的思想被广泛解读和争议,但无论如何,他的语录都具有独特的力量和深远的影响。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索尼采的一些重要语录,并试图理解他对超越善恶的边界的思考。

这些思想可能会引发我们对道德、自由和人性的深层反思。

主体:1. "人类的全部问题都是道德问题"。

尼采认为,道德是人类生活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

然而,他挑战了传统的道德观念,主张摒弃传统的善恶二元对立。

他认为,道德的本质是由人类自身创造的,而不是来自某种超自然的存在。

这种观点让我们重新思考道德的本质和价值。

2. "所有的价值都是主观的"。

尼采认为,价值观念是主观的,因为它们是基于个人的经验和欲望。

他认为,人们应该追求自己的个人价值观,而不是被社会或传统所束缚。

这种观点激发我们思考自己的自由意志和选择的重要性,同时也让我们反思传统价值观的合理性。

3. "人类是一座过渡的桥梁,而不是一个目的地"。

尼采认为,人类是一种不断变化和发展的存在。

他强调个体的自我实现和成长,而不是追求某种永恒的目标。

这种观点引导我们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以及我们如何在不断变化的世界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结论:弗雷德里希·尼采的思想是一种挑战传统道德观念的力量。

他的语录提供了一种重新思考道德、价值观和人生意义的视角。

尼采的思想启示我们要超越善恶的二元对立,追求个人的自由和自我实现。

通过对他的语录的深入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人类的存在。

尼采的朝霞经典段落

尼采的朝霞经典段落

尼采的朝霞经典段落(中英文版)Title: The Classic Passage of Nietzsche"s DawnEnglish:Among the vast array of philosophical works, Friedrich Nietzsche"s "Dawn" stands out as a significant piece that explores the origin and development of our values.In this classic passage, Nietzsche challenges the traditional moral values and calls for the reevaluation of our beliefs.中文:在众多的哲学作品中,尼采的《朝霞》是一篇探索我们价值观起源和发展的重要作品。

在这段经典的文字中,尼采挑战了传统的道德观,并呼吁我们重新审视自己的信仰。

English:ietzsche begins by questioning the origin of our values and asserts that they are not divine or absolute.He argues that our values are a result of the power struggles and experiences of our ancestors.This challenges the traditional notion of moral absolutism.中文:尼采首先质疑了我们价值观的来源,并断言它们并非神圣或绝对。

他争辩说,我们的价值观是祖先们的权力斗争和经验的结果。

这挑战了传统的道德绝对主义观念。

English:Furthermore, Nietzsche criticizes the Christian moral values, which he believes are a result of the resentment of the powerless.He argues that these values promote weakness and mediocrity, stifling human potential.中文:此外,尼采批评了基督教道德观,他认为这些观念是无力者的怨恨所导致。

尼采的朝霞经典段落

尼采的朝霞经典段落

《尼采的朝霞经典段落》小朋友们,今天咱们来聊聊尼采写的《朝霞》里的一些经典段落。

尼采这个人可厉害了,他写的东西有时候不太好懂,但又很有意思。

比如说有一段是这样的:“我们飞得越高,我们在那些不能飞的人眼中的形象就越渺小。

” 这听起来有点怪,对吧?其实呢,它是说如果我们变得很优秀,那些不努力的人可能就不太理解我们,还觉得我们没什么了不起。

就像我们班的学习委员,她学习特别好,还经常参加各种比赛得奖。

可是有些同学就说她只会读书,这其实就是他们不理解她的努力和优秀。

还有一段:“谁终将声震人间,必长久深自缄默;谁终将点燃闪电,必长久如云漂泊。

” 这是说啊,要是想做出特别了不起的事情,就得先默默地努力,可能还要经历很多困难和挫折。

像那些科学家,他们为了研究出一个新发现,可能要在实验室里呆很久很久,不被人知道,但是最后成功的时候,就会让大家都很惊讶。

小朋友们,尼采的这些话是不是很有启发呀?《尼采的朝霞经典段落》小朋友们,咱们接着说尼采《朝霞》里的经典段落。

有一句是这样的:“与恶龙缠斗过久,自身亦成为恶龙;凝视深渊过久,深渊将回以凝视。

” 这听起来有点神秘呢。

其实呀,它是说如果我们总是和不好的事情斗争,可能自己也会变得不好;如果我们总是想着不好的事情,可能那些不好的事情也会影响到我们。

比如说,如果有个小朋友总是和爱打架的同学在一起,慢慢地可能也会学会打架。

再比如,“其实人跟树是一样的,越是向往高处的阳光,它的根就越要伸向黑暗的地底。

” 这是告诉我们,想要变得优秀,就得在背后付出很多努力,就像树要长得高,根就得扎得深。

像那些运动员,他们为了在比赛中得奖,每天都要很早起来训练,吃很多苦。

小朋友们,你们能明白这些话的意思吗?《尼采的朝霞经典段落》小朋友们,让我再跟你们讲讲尼采《朝霞》里的经典段落。

“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

” 这句话是不是很好听呀?它是说我们每天都要过得精彩,要开心快乐地生活。

比如说,我们在学校里参加各种活动,唱歌、跳舞、画画,这就是在让我们的日子“起舞”。

《朝霞》读书笔记

《朝霞》读书笔记

《朝霞》读书报告王胜男还有无数朝霞尚未点亮我们天空——《黎俱吠陀》笔者采用书目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刘小枫主编,田立年译,尼采注疏集《朝霞》。

“(第9节)什么是习俗道德。

——与人类千百年来的生活方式相比,我们现代人生活在一个相当不道德的时代:习俗的势力已惊人衰落,而道德感又变得如此精细和高高在上,以至于可以说他们在某种程度上已经随风消逝。

因此我们这些后来者要想获得道德的起源的真知灼见是非常困难的,而且即使得到,也张口结舌,说不出来:因为他们听起来粗鄙!或者因为他们有辱道德!例如下面这主要命题:道德完全是对作为行为和评价的传统方式的任何可能习俗的服从。

哪里不存在传统,哪里也就不存在道德;传统决定生活的程度越小,道德世界的范围也就越小。

自由的人也就是不道德的人,因为他在一切事情上都自己做主而不肯依赖传统……何为传统,传统是一种居高临下的权威,人们之所以听命与他不是因为它的命令对我们有好长,而是因为他命令。

——对于传统的这种恐惧感与一般的恐惧感区别何在?它是对一种发号施令的更高智慧的恐惧,对一种不可理解的无限力量的恐惧——一种迷信的恐惧……因此在这样的社会中,一切皆为习俗,谁想超越习俗,他只有一条路可以走,那就是去成为立法者、巫师或某种半神之人:这也就是说,他必须自己动手创作习俗——一件可怕的有生命危险的工作……自我克服所以必要,不是因为它可以给个体带来有益的结果,而是因为只有这样,习俗和传统才能不顾个人的一切愿望和利益而形成支配:牺牲个人——这就是习俗伦理的无情命令。

另外一班道德家,如踵武苏格拉底者,教个人自制和禁欲,作为维护个人自我利益的手段和用来打开幸福之门的私人钥匙,则构成例外——如果我们的观点并非如此,那是因为我们在他们的熏陶下成长起来的:他们全都走上一条新道路,被所有习俗代表看做大恶人,——他们割断自己与群体的联系,成为不道德的人和最深刻意义上的坏人……在一切存在着群体并因而存在着习俗道德的地方,都可以看到一种占支配地位的观念,认为对于伤风败俗行为的任何惩罚,受害的都首先是有关群体:这是一种人们如此诚惶诚恐地加以探究,而起表现形式和限制条件又如此难以理解的超自然惩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尼采《朝霞》中的“道德”与“自我”
摘要:《朝霞》中,通过对“道德偏见”的批评,论述了”人赋予一切存在以一种道德联系,给世界加上某种伦理含义”是错误的,习俗道德束缚了个人的思想自由和行为自由,它是一种规范秩序,不允许人们质疑和打破。

人的个人性道德不能够得到发扬,自我束缚在道德之下,对于道德的盲从和对道德的坚信,只有自我的挖掘,才能到达彼岸的道德。

《朝霞》以“关于道德偏见的思考”为副题,在书中运用了大量的格言和随笔进行了论述。

在KSA版编者说明中写道“在《朝霞》中,他提供给我们一种内容缤纷和流动的科学;这些内容不属于政治和国家事务,与哲学家和艺术家也只有很少的联系。

心灵,人的本能冲动,这就是主要研究内容,尼采一般称之为道德思考或心理学。


尼采对道德的理解不限于约定和习俗,不限于伦理道德,而是包括与非人自然、与物理事物不同的人类事物的全部领域。

他认为“人赋予一切存在物以一种道德联系,给世界加上某种伦理含义。

”(44页)这是一个错误。

习俗道德要求个人牺牲从而服从群体,“最道德的人即为习俗做出最大牺牲的人。

”(48页)习俗道德反对个人性道德,自由的人就是不道德的人。

“在习俗道德统治下,每一个创造才能都不得不背负良心的十字架。

”(50页)在习俗道德这种社会性的传统权威中,不传统意味着不道德,这种不道德使行动者也感觉不道德,在群体中不允许有独特,整体必须在习俗传统下整合为一,所有人必须遵照传统,不得破坏。

而人作为个人,有自己的自由,这种自由不能被习俗道德所接受,但是尼采认为个人应当受到重视,不应该被习俗道德所束缚,个人行道的应该发扬,我们才会创造,社会才会进步。

尼采说:“我们付出了高的不能再高的代价,才换来我们现在引以为荣的那一点点人类理性和自由感。

”(60页)任何想要冲破习俗的,无论是思想还是生活,每一步微小的进步都是以精神和肉体上的痛苦争取来的。

但是我们引以为荣的进步也并没有改变人类的特性,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我们希望自由,希望打破习俗,然而这些习俗已经根深蒂固在人性中,不是表面上打破了,人性深处也就随之改变了,人类应该更好的认识自己。

尼采对“道德偏见”的思考,批评的是人树立道德,只是作为一种规范秩序,不允许人们打破,所有的人必须生活在这种规范下,崇尚群体性道德,反对个人性道德。

尼采认为整个道德现象是动物性的,道德使人愚昧。

个人在道德中应当被强调,应当受到重视。

尼采在前言中第一句话写道“你将看到一个工作在‘地下’的人,一个挖掘、开采和探索地下的人。

”这个人就是尼采自己,在思考自己的过程中,他发现了世界。

正是对于“自我”的思考,尼采对世界进行了解说。

正是对”自我“的思考,尼采对道德进行了论述。

只有关注自我,才能达到高尚的道德。

在道德生活下的人,拒绝一切打破习俗的思想和行为,个人受到抑制,这样的道德让人们生活在痛苦的深渊中。

个人追求的幸福与道德是相反的。

而所谓的人类幸福和福利是无意义的,道德是强加于人身上的,而对于幸福的追求应当是自由意志的集合。

“人们屈从于道德,正如屈服与一位君王,或因奴性,或因虚荣,或因自私,或因退让,或竟是昏热,无思想,绝望,本身并无道德可言。

”(135页)人们对于道德是一种盲从,无论道德是否虚伪,人们都会接受,而自我就是将人们从这种盲从中解救出来,看清道德的虚伪面具,从而实现超越自己。

尼采深入挖掘事物的根基,拆毁对道德的坚信,正是这种深入的挖掘,让他看到我们服从的不是自己的意志而是对道德的坚信。

人的自由意志应当不受道德的束缚。

“朝霞”意味着希望的曙光,我们在道德的黑暗里盲从,但自我的觉醒让我们知道道德的束缚让我们置身黑暗中找不到出路,只有找到自我,才会发现希望的曙光。

“认识你自己”,(85页)才会到达彼岸的道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