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自然地理复习提纲
综合自然地理学提纲
综合自然地理学知识要点总结1.综合自然地理学的概念及其研究对象综合自然地理学是一门整体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结构的科学。
其研究对象: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分异性、结构和功能,包括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制定等级系统划分各级自然地理综合体并研究其动态、发展史、预测其未来变化,以及人类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等。
2.地球表层六大特征(简答)1.太阳辐射集中分布于地球表层,太阳能的转化以主要在地球表层进行。
2.地球表层自然地理环境同时存在着气体、液体、固体三相物质和三个圈层的界面。
3.地球表层自然地理环境具有本身发展的形成物,例如风化壳、土壤层等4.互相渗透的个圈层之间进行着复杂的物质、能量交换和循环、化学物质循环、地质循环等,同时伴随着信息传递。
5.地球表层地理环境既是一个整体,又存在着复杂的内部分异,其各部分的特征差异明显,在极小的距离内都有可能发生变化。
6.地球表层是人类发生发展的场所。
、3.地球表层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地球表层的自然地理环境,是又许多要素如地貌,气候,水文,植被,动物界和土壤等组成。
4.自然地理环境的能量基础(太阳能,地球内能,宇宙射线,潮汐能,势能与动能…)5.自然地理环境空间结构复杂性的原因及特征自然地理环境中物质密度的差异性及物质运动的多样性决定了其结构的复杂性。
其主要具有三个方面的特征:垂直方向上的分层性、相互渗透性和人水平方向上的地域结构特征。
6. 如何理解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地理环境的结构是指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之间和各组成部分之间相互关系性质的组合而言,它包括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方面,即整体性和差异性。
地理环境结构的整体性是指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和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性和空间组合性,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并结成一个整体,其中某一要素影响另外的要素,某一部分影响另外的部分。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对自然地理环境的特点的总的概括。
综合自然地理复习提纲自己
综合自然地理复习提纲自己①原生相②衍生相③人源相(文化相)相的各分类级别的划分标志①相种:地貌面、岩性或土质、土壤变种、植物群丛等都相同的一些相②相属:同一种地貌面上相种的合并首先,地表切割和起伏规律以及正负地形交替分布规律其次:考虑地貌发展史此外:根据其它标志和指标限区的各分类级别的划分标志限区科:各限区属的特征概括,代表各个相同水文条件的初级地貌形态类型的自然特征代号:Ⅰ、Ⅱ、Ⅲ限区属:以初级地貌形态的分类为依据,代表各限区种特征的概括代号:A、B、C限区种:代表相同初级地貌形态中具有相同基质和植被的各限区个体的综合代号:1、2、3(3)地方的分类划分标志:地方种:中等地貌形态组合、岩性、土质、土壤、植被的组合等自然特征相同的地方的合并地方属:同一地貌类型或土壤植被特征相同的地方种的合并地方科:根据地方属的地貌或岩性土质特征进一步合并地方目:按地方科的地貌特征作高一级概括,以地貌类型作为划分地方目的主要标志地方纲:以更高一级的地貌类型作为主要分类标志地方门(型):按地带性进行分类4.土地类型的命名(1)两/三名法三名法:植被—土壤—地貌两名法:植被(或土壤)—地貌如:灰褐色森林土针阔混交林低山地褐土宽平墚地(2)采用当地习用名称如:北京山区,活山、死山、软山、深山、浅山(3)用地名来命名土地类型如:澳大利亚的纳珀比土地系统和沃伯顿土地系统5.问题讨论多系列分类系统:每一级的土地分级单位都具有一定的类型级别系统单系列的分类系统:如《中国1:100万土地类型图分类系统》,把全国土地类型分为三个级别土地纲:分类单位是水热类型,将全国分出12个高级类型,用A、B、C等表示土地类:土地纲划分出的第一级土地类型,在其英文字母右下角以阿拉伯数字表示土地型:土地类之下划分的第二级土地类型,在英文字母右上角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土地型:土地类之下划分的第二级土地类型,在英文字母右上角用阿拉伯数字表示,这是其基本单元,如,A32各级土地类型单位的划分标准:①土地纲:≥10°C积温、干燥度、无霜期及熟制(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主要根据地貌条件)②土地类:引起土地类型分异的大、中地貌类型划分(山区以垂直地带)③土地型:以引起次一级土地类型分异的植被亚型或群系组、土壤亚类划分土地质量评价(土地资源评价、土地分等)评价土地质量优劣,不同利用目的,评价内容不同。
综合自然地理复习提纲
综合⾃然地理复习提纲⼀、⾃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指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和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性和空间组合性,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个有机的整体。
1、组成包括:⾃然地理环境的物质成分概括为四⼤类:即固态的岩⽯、液态的⽔、⽓态的空⽓和活质有机体。
它们是⾃然地理环境最基本的组成成分。
这四类物质成分相互联系、相互渗透,普遍存在于⾃然地理环境中,并各以⾃⼰为主体构成了下列⾃然地理环境的四个基本地圈:⼤⽓圈、⽔圈、沉积岩⽯圈、⽣物圈地貌是⼤⽓圈、⽔圈、⽣物圈(它们蕴含着外⼒)和岩⽯圈(蕴含着内⼒)相互作⽤的结果。
地貌要素反过来⼜影响着其他各个要素的发展。
因为地貌是⼤⽓、⽔和⽣物作⽤的场所,地表形态的差异必然引起各种⾃然地理过程和现象的变化。
⼤⽓蕴含着最终来⾃太阳的热能,它的物理过程⾸先⽀配着地表的热量平衡,同时⽀配着海陆间的⽔分循环,从⽽影响了⽣物分布和陆地⽔⽂⽹的分布,以及它们的动态。
风化壳和⼟壤覆盖层的形成,受着⼤⽓过程各种作⽤的影响。
⼤⽓过程还是各种地貌的外营⼒。
⽔体所起的⼀种重要的环境作⽤,在于其潜热特性。
⽔与⼤⽓相互联系,决定着⾃然地理环境中⽔热的配置。
⽔对地表形态的塑造作⽤,⽽且⽔还滋养着整个地球的⽣物界,没有⽔就没有⽣命。
因此,各种⽔⽂过程实质成为⾃然地理环境内部相互联系的纽带。
⼟壤以不完全连续的状态存在于地球表层(可称为⼟壤圈或⼟被)。
它的空间位置正处在四个基本地圈紧密交接的地带。
在整个⾃然地理环境中,⼟壤是结合⽆机界和有机界的枢纽,是联系各⾃然地理要素的关键环节。
⽣物其作⽤表现在:改变⼤⽓圈、⽔圈的组成,参与风化作⽤、⼟壤形成作⽤、地貌的改造、岩⽯和⾮⾦属矿产的建造等等。
⼈类作为⽣物的特殊部分,既有⾃然属性的⼀⾯,⼜有社会属性的⼀⾯。
因此,在⾃然地理环境的组成中,⼈类起着⼗分特殊的作⽤。
⾃然地理环境的各种物质成分在以太阳能和地球内能为主的各种环境能量的作⽤下,形成了各种⾃然地理组成要素。
综合自然地理学复习提纲
1、综合自然地理学研究对象是人类赖以生存和活动的自然地理环境,地球表层的大气、水、岩石、生物以及其他派生的自然物质共同组成的整体——自然综合体2、自然地理环境是地球表层的大气、水、岩石、生物以及其他派生的自然物质共同组成的整体3、自然地理环境的物质成分概括为四大类,即固态的岩石、液态的水、气态的空气和活质有机体4、自然地理环境的要素组成:包括地貌、气候、水文、植物、动物、土壤,它们既是物质的,又是动态的。
试述它们之间的关系:自然地理环境的各种物质成分在以太阳能和地球内能为主的各种环境能量的作用下,形成了各种自然地理组成要素。
每一组成要素都按着自身的规律存在和发展着,但是,其中没有一个要素是孤立的。
换言之,没有一个要素不受其他要素的影响和给予其他要素以影响,因此,各个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使自然地理环境组成为一个特殊的物质体系5、自然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①地球的外能和内能作用显著②气体、固体和液体三相物质并存③有机界和无机界相互转化④人类聚居的场所6、自然地理环境结构的一般特性①分层性:对流层、水圈、沉积岩石圈、生物圈(分层性是自然地理环境最普遍的结构特性)②交织性:大气层中包含水分、固体物质、生物体;水体包含溶解气体、矿物质、悬浮泥沙生物体;岩石圈包含空气、水、多种生物。
以上分层结构的共同点:不是单一成分,而是和其他成分处于彼此叠合、相互渗透之中③集中性④综合性⑤差异性⑥多级性7、自然地理环境的空间结构:是指在时间上稳定的自然地理要素及自然综合体的分布格局。
自然地理环境的空间结构包括组成结构和地域结构。
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结构指自然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相互联系所构成的格局;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结构指自然地理环境各不同自然综合体之间相互联系所构成的格局。
8、自然地理环境的时间结构指维持着空间结构的自然综合体随时间的周期性变化模式9、系统:一般定义为相互关联的元素的集。
系统是相互作用的若干要素的复合体10、系统的基本分类①功能类型:a孤立系统b封闭系统c开放系统②结构类型:a形态系统b级联系统c过程-响应系统d控制系统③其他分类:钱学森把系统分为a小系统b大系统c简单巨系统d复杂巨系统11、辐射平衡:一定区域辐射能的输入与输出的差额称为辐射平衡12、海洋潮汐、大气潮汐、固体潮汐的概念:在引潮力的作用下,地球发生潮汐变形。
综合自然地理学复习整理
综合自然地理复习资料一、综合自然地理学研究对象: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分异性,结构和功能,包括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制定等级系统划分各级自然地理综合体并研究其动态、发展史、预测其未来变化以及人类与整体自然界的关系。
二、地理环境可以分为天然环境和人为环境。
天然环境:指那些只受到人类间接影响而自然面貌未发生根本变化的地理环境,例如极地,高山,大荒漠,热带雨林,某些大沼泽,自然保护区及大洋中非主要航线通过的海域等。
人为环境:指那些在人类影响下自然面貌已发生重大变化的地区,包括农村和城市的“农业景观”和“城市景观”。
三、自然地理系统(自然综合体):指各自然地理要素通过能量流、物质流和信息流的作用结合而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可完成一定功能的整体。
四、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的三个发展阶段:①自然综合体学说阶段:(特点:从自然地理要素具有相互联系来认识整体性)②地理系统学说阶段:(特点:从地理环境的结构和功能来认识其整体性)③耗散结构理论阶段:(特点:从地理环境是一个非平衡有序开放系统的角度认识其整体性)五、耗散结构:任何远离平衡的开放系统都能在一定条件下通过与外界物质,能量变换发生非平衡相变,实现从无序到有序的转化,形成新的稳定的有序结构。
地理耗散结构的特点:(1)开放的系统(2)远离平衡状态(3)各要素之间存在非线性作用及反馈作用(4)不断有负熵流(太阳辐射)输入并持续从无序向有序状态转化。
六、节律性:指由自然地理过程的循环和震荡引起的随时间的推移而有规律演替的现象。
七、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成分:以气体物质为主的大气圈,以液态水为主的水圈,以固体岩石为主的岩石圈,以生物有机体为主的生物圈。
八、自然地理环境的能量基础:(1)太阳辐射是自然地理环境最重要的能量来源,它推动大气循环、水循环、生命活动及所有自然地理过程的持续发展。
(2)地球的内能,主要是一种核转变能,与太阳能一起构成主要的能源。
七年级上册地理复习提纲(一)2024
七年级上册地理复习提纲(一)引言概述:七年级上册地理复习提纲(一)地理是一门研究地球表面自然环境、人类社会活动及其相互关系的学科。
七年级上册地理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个方面。
本文将以七年级上册地理复习为主题,对相关知识进行概述,以帮助同学们复习和巩固所学知识。
一、自然地理1.地球的形状和结构- 地球的形状及其证据- 地球的结构和地球内部的运动2.大气和气候- 大气的组成和特点- 大气运动和地球气候形成的要素3.水资源和地表水- 地球上的水资源分布- 地表水的形成和地表水循环4.地形地貌和地理灾害- 地形地貌的形成和类型- 地理灾害的分类和防治5.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 生态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及措施二、人文地理1.人口与人口分布- 人口数量的变化和分布规律- 人口问题及其对社会经济的影响2.城市的发展及城市化进程- 城市的特征和分类- 城市化的原因和影响3.交通与运输- 交通工具的分类和特点- 运输对经济发展的作用4.农业与农业问题- 农业的发展历程和特点- 农业问题及其解决方法5.旅游与文化- 旅游的概念和特点- 旅游对经济和文化的作用总结:七年级上册地理复习提纲(一)主要包括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个方面的知识点。
自然地理部分包括地球的形状和结构、大气和气候、水资源和地表水、地形地貌和地理灾害、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
人文地理部分包括人口与人口分布、城市的发展及城市化进程、交通与运输、农业与农业问题、旅游与文化。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复习,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地球的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活动,增强我们的地理知识和认知。
自然地理学复习提纲
自然地理学复习提纲第一章绪论1.地理学的学科体系地理学:研究地球表面的地域差异及其所表现的空间规律的科学.2、自然地理学的性质:综合性、区域性自然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的特征、结构及其地域分异规律的形成和演化规律的学科。
综合性:地球表面是一个多种要素(自然要素+人文要素)相互作用的综合体,决定了地理学研究的综合性特点。
自然地理五大要素:岩石、大气、水、生物、阳光。
区域性:地球表面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空间分布不均匀的特点,决定了地理学研究又有区域性的特点。
(大尺度区域、中尺度区域、小尺度区域)第二章岩石圈3、岩石分类及特征(1)岩浆岩(火成岩)侵入岩:岩浆侵入到上覆岩层中冷凝而成的岩石。
按岩石冷却地点距地表的深度可分为两类:深成岩:冷却缓慢,矿物可以充分结晶,因此晶粒粗大、结构致密;浅成岩:冷却较快,矿物不能充分结晶,因此晶粒细小。
喷出岩:岩浆喷出地表急速冷却形成的岩石。
流纹构造和绳状构造:岩浆在流动过程中急剧冷却形成;气孔构造:岩浆中含有的水汽挥发留下气泡;杏仁构造:气孔中填充次生矿物而形成。
(2)沉积岩:沉积岩是在地表或近地表不太深的地方形成的一种岩石类型。
它是由风化产物、火山物质、有机物质等碎屑物质在常温常压下经过搬运、沉积和石化作用,最后形成的岩石。
层理:沉积岩最典型的构造特征是具有层理;由于矿物成分、结构或颜色的不同而表现出成层性。
水平层理、波状层理、交错层理、粒序层理(逆变层理)化石:古代生物的遗体或遗迹。
(3)变质岩:地壳中原来的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在受到高温、高压及化学作用下,发生矿物成分、结构构造的重新组合,甚至包括化学成分的改变,这个变化过程称为变质作用。
特征:斑点构造;片理构造(板状、片状、片麻状)4、地质作用的概念、分类和相互关系(P22)地质作用:形成和改变地球的物质组成、外部形态和内部构造的各种自然作用。
5、水平构造及其地貌类型、丹霞地貌(P24)水平构造:岩层产状近于水平,岩层未发生明显变形。
综合自然地理学复习资料
综合自然地理学复习资料1、简述地理学和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答:1)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地理环境2)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为地球表层系统及其要素2、简述地理学的科学体系答:三分法(地理学分科):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经济地理学三层次(综合层次):部门地理学、综合地理学、统一地理学三重性(研究性质):理论地理学、应用地理学、区域地理学三时段(时间性质):过去地理学、现代地理学、未来地理学横断面(横断科学):地理哲学、方法论等横断科学(地图学、3R 、测量学等)3、简述综合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在地理学科学体系中的地位。
答:1)综合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分异性、结构和功能,包括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关系、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制定等级系统,划分各级自然地理综合体并研究其动态、发展史,预测未来变化以及人类与整体自然环境的关系等。
2)合自然地理学在地理学科学体系中的地位:(1)属于自然地理学(2)位于第二层次综合层次(第一综合层次)(3)包含理论、应用和区域三重属性4、地球表层是指那个范围?有何特征?答:1)地球表层是指岩石圈底部到大气圈对流层顶的空间范围2)特征:(1)内外能的叠加区(2)三相物质共存并相互转换(3)有表层体(新生体)的生产(4)存在着复杂的内部分异,并进行着复杂的物质能量交换与循环(5)人类生产与发展的场所 5、简述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基本内容和任务。
1)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2)地域分异规律 3)自然区划理论 4)土地科学5)人类活动于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6、简述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基本理论框架7、简述综合自然地理学基本理论的形成答:第二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8、自然地环境的整体性的基本内涵是什么,整体性思想发展经历了哪三个阶段?答:1)自然地环境的整体性的基本内涵是自然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组成部分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一个有机整体的性质。
2011级地理科学班综合自然地理复习提纲
综合自然地理复习提纲第一章1.综合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是什么?综合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自然地理环境。
任务:①研究自然地理要素(气候、水文、地貌、植物、动物、土壤)的相互关系。
(整体性)②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的动态。
(时间演化规律)③研究空间分异规律。
(地域分异规律)④确定自然综合体的特征及其开发利用方向。
(应用)⑤协调环境、资源、人口和发展的关系。
(人地关系)2.什么是自然环境?天然环境与人为环境的区别和联系?自然环境:由地球表层各种自然物质和能量所组成,具有地理结构特征并受自然规律控制的地理环境部分。
区别:天然环境是指那些只受人类间接的或轻微影响的、而原油自然面貌基本上未发生明显变化的原生自然环境,如极地、高山、大荒漠、大沼泽、热带雨林、某些自然保护区以及人类活动较少的海域等。
人为环境是指那些自然条件经受人类直接影响和长期作用之后,自然面貌发生重大变化的次生自然环境,如放牧的草场,经过采伐的森林、农田、鱼塘、水库、运河等。
人为环境的成因及其形式,主要取决于人类干预的方式和强度。
联系:受自然规律制约;受气候、地貌等因素的影响;同属自然环境。
第二章1.综合自然地理学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每个阶段有哪些代表人物及著作?原始部族:神的行为,神秘的色彩,朦胧阶段奴隶社会:古代地理学(地志学)毕达哥拉斯、亚里士多德埃拉托色尼——《地理学》地理学之父斯特拉波——《地理》托勒密——地理学、地志学、《地理学指南》封建社会:停滞倒退《马可.波罗游记》第三章1.参见课后复习思考题P39(1)如何认识自然地理环境的范围和边界?边界:鲜明边界(突变)——海陆边界模糊边界(渐变)自然地理环境的边界:具有一定过渡区的渐变界限。
三类观点:①把界限划定在一个巨大的空间范围a、在自然环境“外部联系显著减弱处”找边界格里哥里耶夫:上限为臭氧层底部下限为构造力停止的地方卡列斯尼克:上限为臭氧层的高度下限为普通震源所在深度b、在自然环境“内在联系显著减弱处”找边界查别林:上限为对流层顶下限为地壳中有生命和液态水分布的极限√伊萨钦科:上限在对流层顶下限在沉积岩石圈的底界②把界限划定在一个较小的空间范围(自然地理面)牛文元:上限为地表向上约50m-100m的近地面边界层下限放在太阳能量影响地表的终止线√③陈传康:不应作硬性规定,视研究问题性质相应变化(2)简述伊萨钦科对自然地理环境范围与边界的主要观点。
地理复习题提纲
地理复习题提纲地理复习题提纲一、自然地理1. 大地构造- 了解地球的内部结构,包括地核、地幔、地壳等组成部分。
- 掌握板块构造理论,解释地壳运动和地震活动的原因。
2. 地球的形状和尺寸- 了解地球是一个近似于椭球的形状,而非完全的球体。
- 掌握地球的半径、直径以及各种地理尺度的计算方法。
3. 地球的运动- 理解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以及与之相关的自然现象,如昼夜变化、四季交替等。
- 了解赤道、南北极圈、回归线等地理概念的形成原因。
4. 气候与气象- 掌握气候和气象的区别,了解气候要素和气象要素的定义和测量方法。
- 理解气候变化的原因和影响,如全球变暖、气候异常等。
5. 水文地理- 了解地球上的水资源分布和利用情况,包括河流、湖泊、海洋等。
- 掌握水循环的过程和重要性,以及水资源管理的方法和挑战。
二、人文地理1. 人口与城市- 了解人口的分布和迁移规律,包括人口密度、人口增长率等指标。
- 掌握城市化的过程和影响,以及城市规划和管理的方法。
2. 经济地理- 理解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的地理分布特点,如农业、工业、服务业等。
- 了解全球化对经济地理的影响,如跨国公司、贸易关系等。
3. 文化地理- 掌握文化的定义和分类,了解文化的地理分布和交流方式。
- 理解文化多样性的保护和传承,以及文化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
4. 城市化与环境- 了解城市化对环境的影响,如空气污染、水资源短缺等问题。
- 掌握可持续城市发展的原则和实践,如绿色建筑、城市园林规划等。
5. 地理信息系统(GIS)- 了解GIS的基本原理和应用领域,如地图制作、资源管理等。
- 掌握GIS技术的操作方法和数据分析能力。
三、地理实践1. 地图阅读与制作- 掌握地图的基本要素和符号,能够准确阅读和解释地图信息。
- 了解地图制作的方法和技巧,能够制作简单的地图。
2. 野外考察与实地调查- 熟悉野外考察的流程和注意事项,能够应用地理知识进行实地观察和调查。
综合自然地理期末考试提纲
1.地理学的划分
2.地理学不同学派及代表人物与贡献
3.地理大发现对综合自然地理学贡献
4.综合自然地理学的不同发展阶段
5.自然地理环境的物质组成及衍生物
6.自然地理环境空间结构与时间结构有哪些
7.系统的分类
8.地球表层系统的基本特征
9.地球公转与自转的研究意义
10.地理环境;天然环境与人工环境判定
11.综合自然地理学的三大规律
12.整体性的概念、三阶段及表现
13.会利用整体性原理分析相关自然地理知识,如:赤道高温对
自然地理环境影响,极地低温对自然地理环境影响等等
14.自然地理环境的水分循环、大气循环等
15.自然地理环境的节律性的三类型及判定
16.自然地理环境的正负反馈及表现
17.纬度地带性、经度省性与垂直地带性的判定
18.大中小尺度的地域分异规律
19.纬度地带性与垂直地带性异同
20.雪线与垂直带谱判定
21.陆地主要的自然带
22.综合自然区划的原则与方法
23.会应用综合自然区域的原则与方法解决地理学问题,如柴达
木盆地划分,热带分布,江南范围等
24.综合自然区划的单位
25.地域组合规律的形式
26.土地与土地分级的概念、土地分级系统与土地分类体系
27.土地分级与土地分类的异同
28.土地评价系统
29.耕地等土地利用类型的判定
30.顺向演替与逆向演替的判定。
地理复习提纲2篇
地理复习提纲地理复习提纲第一篇:自然地理一、地球的结构1. 地球的内部结构:地壳、地幔、外核、内核。
2. 地球的形状:赤道高,两极低;椭球体。
3. 地球的运动:自转和公转。
4. 地球的地壳构造:板块构造理论。
5. 地球的动力与地质现象:火山、地震、地热等。
二、地理的气候与天气1. 气候与天气的区别与联系。
2. 常见的气候类型:热带气候、温带气候和寒带气候等。
3. 影响气候的因素:海洋和陆地分布、大气环流、地形等。
4. 天气预报的方法和意义。
三、地理的土地与水1. 土地资源的分布与利用:农业、工业与城市等。
2. 主要土地类型的特点:农田、草地、森林、沙漠和湿地等。
3. 水资源的分布与利用:淡水资源、水循环和水污染等。
4. 湖泊、河流和冰川的形成和演变。
四、地理的生物资源和环境保护1. 生物资源的分布与利用:植被、动物和微生物资源等。
2. 自然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生态系统、物种多样性和食物链等。
3. 环境保护的意义与措施:减少污染、节约能源和保护物种等。
4. 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与实践。
第二篇:人文地理一、人口与人口分布1. 人口变动与人口密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人口增长的原因与影响:人口自然增长和人口迁移等。
3. 人口分布的规律:城市化、沿海地区和河流流域等。
4. 人口问题与解决方案:老龄化、人口稀疏和人口过剩等。
二、城市与城市化1. 城市的概念和特征:人口规模、经济功能和城市结构等。
2. 城市化的过程和影响: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城市规模扩大和资源压力等。
3. 城市规划与城市管理:城市发展规划和可持续城市建设等。
4. 城市问题与解决方案:交通拥堵、环境污染和社会问题等。
三、资源分布与经济发展1. 资源分布的规律:人口分布与资源分布的关系。
2. 资源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能源资源、矿产资源和农产品资源等。
3. 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服务业经济等。
4. 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问题与解决方案。
四、交通与通信1. 交通与通信的作用:加快信息传递和促进经济交流等。
《综合自然地理》复习资料
综合自然地理复习参考1,自然环境的基础上由人类社会形成的地理环境部分,主要指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经人类利用、改造后形成的身所构成的地理环境部分,包括人口、社会、国家和民族、民俗、语言、文化等方面的地域分布和组合结构,还涉及人们对周围事物的心里感应和相应的社会行为。
2,3,作为自然地理学研究对象的自然环境,根据人类的影响程度,可分为天然环境和人为环境。
4,自然地理环境是地球表层的大气、水、岩石、生物以及其他派生的自然物质共同组成的整体。
自然地理环境的物质组成具有相对独立性、整体性和区域性的特点。
5,综合自然地理学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的综合特征,即把自然地理环境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着重研究其整体的各组成要素及各组成部分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规律。
6,古希腊学者埃拉托色尼在2000多年前用“地理学”一词作为署名,写了一本关于已知世界和地球基本知识的著作。
而被后人称作“地理学之父”。
7,古代地理学存在两大基本学派,一是“博杂派”,二是“宇宙派”。
8,到了十九世纪后半期,随着科学的进展,对特定领域中专门对象的分析研究不断加深,于是新学科不断涌现,旧科学不断分化。
这个时期被称为“学科之母”的地理学除已分化为自然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两大学科以外,自然地理学又发生更进一步的分化,如气候学、水文学、地貌学、植物学、土壤学。
9,把遥感技术和数学分析方法应用于地理研究,是现代地理学发展的一个明显趋势。
10,综合自然地理基本理论研究:①把物理和化学的有关理论引入自然地理过程的研究之中。
②以系统论的理论和方法为指导,把自然地理环境作为一个系统加以综合研究,从而把传统的要素分析上升为系统分析。
③应用耗散结构理论,把系统论无法解决的自然地理环境进化问题和许多随机问题进行研究。
11,综合自然地理开展实际应用的研究:A,区域的研究,开展区域研究是综合自然地理学理论联系实际,为建设服务的重要衔接环节之一。
B,环境问题的研究,环境问题日益严重,从地理学角度可归纳为由自然可持续发展的远离研究遭到破坏和恶化了的自然环境的变化趋势,以及如何有效地改善和调控,使之达到最优状态,并能稳定地保持下去。
综合自然地理复习提纲自己
土壤是土地的一个重要组成要素
本质特征:土壤—肥力;土地—生产力
形态结构:土壤—O、A、B、C、D发生层
土地—地上、地表、地下
(2)土地与国土
土地可改良性;土地利用后果社会性、土地投入的增值性;土地资本储藏性及土地准商品性
2.土地与土壤、因素(包括土壤在内)作为它本身的组成部分,并通过这些成分的相互作用构成一个整体,从而具有综合自然特征
土壤:组成土地的一个重要成分
地表某一地段的自然综合体,是指上自大气对流层的下部,下至地壳一定深度的风化壳这一立体空间的,由地貌、土壤、岩石、水文、气候和植被等全部自然地理要素以及人类活动对它们作用的后果。
土地具以下性质:
①土地是自然综合体
②土地是陆地表面具有一定厚度和范围的地段
③土地是一种历史自然体,具有发生与发展的过程
提 纲
一、土地的现代概念 二、土地分级 三、土地分类
四、土地分等 五、土地结构 六、土地类型的演替与生态设计
一、土地的现代概念
“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
“政治经济学之父”,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威廉·配第,英国资产阶级经济学家
北京社稷坛的五色土
我国古代京城中的“社稷坛”中的“五色土台”,是按颜色来对全国的土壤进行分类的,五色土台的方位是:
东面是青土;南面是红土;西面是白土;北面是黑土;中央是黄土。
左青龙;右白虎;南朱雀;北玄武。
土地概念
土地是地表的一个区域,其特点包括该区域垂直向上和向下的生物圈的全部合理稳定的或可预测的周期性属性,包括大气、土壤和下伏地质、生物圈、植物界和动物界的属性,以及过去和现在的人类活动的结果;考虑这些属性和结果的原则是,它们对于人类对土地的目前和未来利用施加重要的影响。-联合国粮农组织(FAO)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昼夜节奏和季节节奏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地质旋回与气候旋回有什么不同?
4.什么事地理环境的稳定性?
5.什么事正负反馈?试举例说明。
6.简述自然地理环境随时间演化的基本特点。
第七章
1.什么是地域分异?什么是地域分异因素?
2.地带性、非地带性有什么不同?
2.什么是自然地理环境的要素组成?试述它们之间的关系。
3.试述自然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
4.自然地理环境结构有何特性?
5.什么是自然地理环境的空间结构?
6.简述系统的功能类型。
7.什么是过程—响应系统?
第四章
1.对自然地理环境影响的外部因素有哪些(包括小因素)?
2.试述自然地理环境外部联系的本质。
第五章
综合自然地理复习提纲
第一章
1.综合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2.什么事自然环境?
3.天然环境与人文环境有什么区别与联系?
4.试述综合自然地理学在地理学科体系中的地位。
5.试述综合自然地理学的主要任务。
第二章
1.综合自然地理学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每个阶段有哪些物质和能量组成。
1.人们对自然环境的整体性的认识经历了哪三个阶段?各个阶段的特点是什么?
2.简述自然地理环境中四种物质循环类型。
3.什么事辐射干燥指数?它有什么地理意义?
4.试述自然地理环境内部联系的基本特点。
5.什么是耗散结构?试用耗散结构理论分析自然地理环境进化发展的本质原因。(结合第六章第1题)
第六章
1.试用耗散结构理论分析自然地理环境的进化发展。
选择(10)、填空(20)、名词解释(18)、简答(30)、论述(22)
第八章
1.简述土地的基本内涵。
2.土地分级有什么意义?
3.什么是相、限区、地方?
4.如何划分相?
5.土地分类与土地分级有什么区别?
6.什么是土地分等?
7.土地分等的指标和依据有哪些?
8.什么是土地结构?简述其与农业构成的关系。
第九章
1.什么是区划?什么是综合自然地理区划?
2.综合自然区划的原则有哪些?试详述之。
3.试述“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区划方法。
4.地带性单位有那些?
5.非地带性单位有那些?
6.什么是景观?为什么说景观是综合自然区划的下限单位?
7.什么是综合自然区划的等级系统?双列系统和单列系统有什么不同?
8.列出完全综合性单位的排列方式,它们是怎样叠置出来的?
第十章
1.试阐述人与自然如何和谐相处?
3.简述纬向地带性的成因和主要表现。
4.简述经向地带性的成因和主要形式。
5.什么是水平地带谱?理想大陆划分为哪些地带?
6.什么是垂直地带性?它是怎么产生的?
7.什么是垂直地带谱?影响垂直地带谱的基本因素有哪些?
8.简述垂直地带的特征。
9.什么事地方性?地方性分异因素有哪些?
10.简述地域分异规律的相互连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