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复习综合练习题(含答案)

合集下载

部编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题》含答案解析

部编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题》含答案解析
A.实行禅让制B.实行分封制C.确立世袭制D.推行县制
7.周杰伦唱到:“兰亭临帖,行书如行云流水,……”《兰亭序》在我国古代史上享有“天下第一行书”美誉,它的作者是
A. 柳公权
B. 颜真卿
C. 王羲之
D. 苏轼
8.“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故事蕴含了对立的事物能够相互转化的道理.这跟我国古代一位思想家的主张不谋而合.这位思想家是
部 编 版 历 史 七年 级上学 期
期末测 试 卷
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1.2018年4月5日,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在陕西省黄陵县黄帝陵举行.约一万名海内外中华儿女怀着崇敬之情共同祭拜,下列有关他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建造宫室、车船,制作兵器、衣裳 ②让部下发明文字、算术
A.北京周口店
B.陕西半坡村
C.山东大汉口
D.浙江河姆渡
20.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获得开发的最主要原因是()
A. 南方战乱相对较少B. 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C. 南方自然条件优越D. 南方生产技术先进
二、解答题:
21.发展经济是事关国计民生的重要问题,有作为的统治者无不重视经济的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二 现代著名史学家郭沫若说:“书籍被焚的危害,其实还在其次,春秋末年以来,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事实上因此而遭受了一次致命的打击.”
材料三 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汉书·董仲舒传》
(1)根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孔子 核心主张是什么?
(2)材料二中“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是指什么历史现象?“致命的打击”指的是哪一事件?
C. 有教无类D. 仁者爱人

2019-2020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共3套带答案)

2019-2020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共3套带答案)

2019-2020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3套期末测试卷1(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1.“我来自元谋,你来自周口,牵起你毛茸茸的手,爱让我们直立行走。

”这是网络上颇为流传的诗句,如果要考察“来自周口”且能“直立行走”的远古人类,应该要去()A. 陕西省B. 云南省C. 浙江省D. 北京市2.2015年9月大型原创动画连续剧《黄帝史诗》在央视少儿频道首播。

剧中提到的黄帝和炎帝,共同被尊称为()A.治水英雄B.人文始祖C.兵家鼻祖D.一代天骄3.夏朝是我国历史是第一个王朝,它的建立时间和建立者为()A. 公元前2700年禹B. 公元前2070年禹C. 公元2070年启D. 公元前221年嬴政4.我国古代青铜器生产规模大,品种多,工艺精美。

司母戊鼎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青铜器。

这件巨大的青铜器制造于()A. 夏朝B. 商朝C. 周朝D. 秦朝5.观察战国形势图(见下图),其中③处为()A.燕B.齐C.秦D.楚6.制作年代标尺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之一,下面是一位同学在复习中国古代史时制作的年代标尺,其中秦完成统一的时间应该是()A. ①B. ②C. ③D. ④7.“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是我国农民陈胜、吴广发出的呐喊。

这次大起义发生在()A. 秦朝末年B. 西汉末年C. 东汉末年D. 三国时期8.观察下图,你认为秦统一后,货币的标准样式是()A. B. C. D.9.西汉初年出现了“文景之治”的盛世景象,这与统治者施行的哪一措施无关?()A.减轻税赋徭役B.废除严刑峻法C.提倡勤俭治国D.实行焚书坑儒10.今新疆地区(西域地区)正式成为我国的一部分与哪一事件后()A.秦统一后B.张骞出使西域后C.霍去病大败匈奴后D.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后11.董仲舒提出,与儒学相异的学术“皆绝其道”,使文化的一统与政治的一统相一致。

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实行()A.焚书坑儒B.八股取士C.设立太学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12.电视剧《光武中兴》主要讲述哪一位人物领导义军建立政权,推行新政成功实现“光武中兴”的史事。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卷》附答案解析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卷》附答案解析
4.数轴记忆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下面是一位同学在复习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政权更迭时制作的年代标尺,其中①处应该是( )
A.夏朝B.商朝C.周朝D.秦朝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依据题干上图年代尺中的内容,①约公元前2070年是禹建立夏朝的时间,②给公元前1600年是汤灭亡夏朝,建立商朝的时间,③公元前1046年是武王代纣,建立西周的时间,④公元前770年是平王东迁洛邑,东周开始的时间,由此可知,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答案选A.
8. 2014年12月4日是我国的第一个宪法日,春秋战国时主张“以法治国”的思想家是()
A.孟子B.老子
C.墨子D.韩非
【答案】D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诸子百家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主张统治者实行“仁政”;老子是春秋时期道家创始人,主张顺其自然、“无为而治”;墨子是战国时期墨家代表人物,主张“兼爱” “非攻”;韩非是战国时期法家的创始人,他主张改革,提倡法治,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国家.所以春秋战国时主张“以法治国”的思想家是韩非,故本题选D.
9.下图是我国古代某一王朝币制改革示意图,该图反映的朝代是
A. 秦朝B. 汉朝C. 南朝D. 北朝
【答案】A
【解析】
【详解】依据图片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该图反映的朝代是秦朝.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为了巩固统一,下令废除六国的货币,以秦国的圆形方孔半两钱作为标准货币,在全国流通.这就改变了过去币制混乱的状况,促进了各地的经济交流.图片反应的正是秦始皇统一货币的示意图,所以A项符合题意;综上所述BCD三项均与图片信息不符,排除.故选A.
(3)材料三反映的是历史上哪一次改革?这次改革对中华民族的发展产生怎样的意义?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试题附答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试题附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考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 小题,每小题2 分,共40 分)1、暑假期间,小明同学曾到某地旅游,并参观了“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之一”。

据此判断,小明同学去的地方是()A. 山西C. 北京B.陕西D.云南2、元谋人、山顶洞人都是我国境内著名的原始人类,获得他们生产生活第一手资料最主要的途径是(A. 神话传说C. 史书记载)B.考古发掘D.学者推断3、孙中山先生曾在一篇祭文中这样说道:“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

”孙先生这里赞扬的是()A. 丰功伟绩的黄帝C. 高尚情操的大禹B.自强不息的炎帝D.彪悍勇猛的蚩尤4、商周时期是我国灿烂的青铜文明时代。

下列出土文物中,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是()A.四羊方尊B.司母戊鼎C.毛公鼎D.利簋5、央视文物类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里有这样一段解说词:“有了×××,中华文明就有了记录与传承的工具……此刻,我们写出的横竖撇捺,曾经一笔一画地刻在骨头上。

因为刻骨,所以铭心。

”×××指的是()A. 甲骨文C. 小篆B.金文D.隶书6、公元前202 年,刘邦建立汉朝。

公元9 年,外戚王莽夺取政权,建立新朝,西汉灭亡。

西汉一共存在时间是()A. 211 年C. 193 年B.210 年D.194 年7、《礼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是谓大同。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是谓小康。

”其中,“天下为家”描述的古代制度是()A. 禅让制B.王位世袭制D.中央集权制C. 春秋争霸8、《史记》:“武王……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

封尚父于营丘,曰齐。

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

”这反映的是()A. 武王伐纣C. 春秋争霸B.战国七雄D.西周分封制9、成语是中华文学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成语的来源与我国古代著名战争有密切的关系。

部编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测试卷》含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测试卷》含答案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卷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30小题,共60分)1.我们一般将史料分为第一手史料和第二手史料.前者是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发生当时所产生,可较直接作为历史根据的史料;后者是指经过后人运用第一手史料所作的研究及诠释.研究北京人情况时,可以作为第一手史料的是A.北京人头部复原像B.北京人头盖骨化石C.知名历史学家著述D.考古现场影像资料2.始建于明洪武年间、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的湟源丹噶尔古城有一个标志性的建筑——火祖阁.火祖阁始建于清乾隆年间,是为纪念传说中的火神(有炎帝、燧人氏或祝融等不同说法)而修建的阁楼.火神的传说反映了A.四五千年前人们开始使用天然火B.传说也是史实的一部分C.火在远古人类生活中至关重要D.炎帝和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3.仰韶文化是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种文化,因1921年首先在河南渑池仰韶村发现而得名.距今约7000—5000年,分布在陕西、河南、山西等地区,并分为不同的文化类型.下列哪一文化遗址最可能是考古学家研究仰韶文化类型的对象A.元谋人遗址B.北京人遗址C.半坡遗址 D.河姆渡遗址4.神话传说中蕴含了丰富的历史信息,以下神话传说可以推测出距今五六千年前A.炎黄部落联盟逐渐形成华夏族B.社会阶级分化已经相当明显C.原始农业和定居生活的兴起D.炎帝和黄帝统一了黄河流域5.旷世珍宝“何尊”上的青铜铭文记载,武王灭商后告祭于天:“余其宅兹中国,自之辟民……”(意为:我将中国作为统治地,亲自统治那里的民众).这是“中国”二字作为词组首次出现.下列关于何尊的相关信息解读正确的是A.当时中国实行分封制B.当时中国的统治区域包括今新疆地区C.何尊上的文字被称为铜文D.何尊属于农业生产工具6.人们往往通过研究历史文物来了解历史.下列哪些历史文物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商朝的历史:A.①③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7.“平王立东迁于雒邑,辟(通避)戎寇.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俟强并元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诸侯)“同时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井田制逐步走向瓦解”上述材料共同反映了A.分封制扩大了周的统治范围B.周王朝统一全国的趋势增强C.周王朝衰落奴隶制度遭破坏D.社会变革奴隶制度基本确立8.对于下列属于春秋战国时期文物的考古发现,综合起来最为适合的研究主题是A.春秋战国时期的军事战略B.B.春秋战国时期的农业经济C.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发展D.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繁荣9.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为争夺霸权,展开了激烈的竞争.经过角逐,先后出现了“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既是春秋五霸又是战国七雄的诸侯国是A.楚B.宋C.晋D.魏10.如图所示的水利工程,2200多年来一直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这在世界水利史上绝无仅有,充分反映了我国人民的智慧.图中“分水堤”东面的江水主要用于A.分洪 B.水运 C.排沙D.灌溉11.商鞅变法规定,生产布帛多者,免除其本身徭役;不认真从事农业生产而改做工商者,罚为官奴.这项措施A.确定了重农抑商政策B.阻碍了秦国的社会转型C.打击了旧贵族的势力D.实现了铁犁的迅速推广12.史书记载西周初年有800多个诸侯国,到了春秋初年,还剩170多个,而到战国初期只有十几个诸侯国了,最终如图所示,这表明,在争霸与兼并的过程中A.百家争鸣文化繁荣B.社会经济高速发展C.民族交融逐渐加强D.国家逐渐走向统一13.阅读以下表格,可以说明A.百家争鸣流派众多B.诸子思想影响深远C.百家争鸣禁锢思想D.古今思想认知一致14.一位历史学家说,秦始皇的残酷无道达到离奇的境界;可是他统一中国的工作,用长远的眼光设计,又用精到的手腕完成.以下史实能支持后一种观点的是①实行郡县制②建造阿房宫③统一度量衡④修建骊山陵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15.据《史记》载:“明法度,定律令,皆以始皇起.”这说明A.秦朝法律影响后世B.法治思想始于秦朝C.秦朝实行严刑峻法D.法律助推秦灭六国16.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在中国农民战争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这次起义爆发并得到各地农民纷纷响应的原因是①秦朝的徭役繁重②秦朝的赋税很重③秦朝统一度量衡④秦朝的刑法残酷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③D.②④17.《汉书•食货志》记载,西汉刚建立时,“民失作业,而大饥谨.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针对这种状况,汉初统治者实行了A.郡县制B.休养生息,轻徭薄赋C.推恩令D.盐铁官营,统一铸币18.从东汉桓帝(永寿二年)到西晋统一前的125年间,全国人口减少了3390多万,平均每年减少近28万.这一时期人口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A.政局动荡战乱频繁B.人口南迁土地荒芜C.北方自然条件恶劣D.经济重心完成南移19.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家训形式多是“家书”或“遗令”,重视教育子弟,内容涉及修身到治学,从处世到事君.此后各朝,上至达官下至平民,多有家训问世,内容多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由此可见,中国古代家训A.只出现在显贵家庭B.受儒家思想影响大C.形式单一内容统一D.满足科举考试需要20.东汉梁太后之兄梁冀独揽朝政20余年.梁冀一门“前后七封候,三皇后,六贵人,二大将军……其余卿、将、尹、校五十七人”,宗室姻亲充斥朝廷和郡县.这说明当时A.官僚机构臃肿B.宦官把持朝政C.豪强地主横行D.外戚势力膨胀21.据《汉书·地理志》记载,广西合浦是汉代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之一.近年来,在合浦汉墓群出土的大批文物成为这一记载的有力物证.以下为合浦汉墓群出土的部分文物,据此可知A.欧亚国家传入中国的物产主要是陶瓷制品B.合浦因海外贸易发达成为汉代最重要商港C.汉代海外贸易所得占国家财政收入比重很大D.中国与欧亚一些国家在汉代有经济文化交流22.章学诚指出,简牍时代书写载体空间狭小,书写不便,文章普遍短小精炼;纸本时代书写载体容量扩大,书写便利,文辞多显冗长枝蔓.由此可知,章学诚认为A.使用简牍成本较高B.专制统治禁锢思想C.纸的应用影响文辞D.纸张促进文化交流23.如下图为五禽戏动作图.在抗击新冠疫情的过程中五禽戏起到了康复医疗、防疫袪病、增强免疫力的效果.编创五禽戏的名医是A.张仲景 B.华佗 C.贾思勰D.祖冲之24.“汉帝国崩解后,中国陷入一段黯淡无望的长期动乱时代.豪强兼并所引起的社会不安仍未解决;甚至在一连串政治斗争激化下,导致战事连绵不断,胡人入侵,使社会秩序彻底瓦解.”这段“长期动乱时代”是A.春秋战国时期B.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C.五代十国时期D.辽宋夏金元时期25.根据下图,找出两个结束国家分裂、完成全国统一的朝代.A.秦和东汉B.秦和西汉C.东汉和西晋D.秦和西晋26.前秦皇帝苻坚任用王猛为丞相,锐意改革,大力兴办学校,提倡儒学等,前秦境内胡汉之间的对立和矛盾有所缓和,这表明A.汉人在军事上征服了胡人B.民族交融成为大势所趋C.苻坚文化修养很高D.“王与马,共天下”27.下边四幅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是A.古代民族交融B.古代宗教传播C.古代商业繁荣D.经济重心南移28.下图为汉至宋南北方户数统计图(单位:万户).南北方户数变化产生的影响是:A.促成国家的大一统B.民族交融趋势加强C.城市商品经济活跃D.推动经济重心南移29.“魏初风俗至陋.……迁都之后,于革易旧俗,亦可谓雷厉风行.……民族根底,莫如语言.语言消灭,未有不同化于他族者……孝文以仰慕中原文化之故,至欲自举其语言而消灭之,其改革之心,可谓勇矣.”以下表述在材料中能得到直接支持的是A.北魏孝文帝运用智慧才迁都成功B.北魏孝文帝改革增强了北魏实力C.北魏孝文帝禁用了本民族的语言D.北魏孝文帝改革致使北魏被同化30.我国古代众多的石窟艺术中(如下图),形象生动的塑像、壁画、浮雕的内容主要反映了当时影响极大的A.民族文化B.儒家文化C.佛教文化D.道教文化二、非选择题(共4题,第31题6分,第32题12分,第33题12分,第3题10分,共40分)31.(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自秦朝起,中国形成了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的统一的大国……比起秦以前的封建时代来,显然是进入了新的时代,他和他的统治机构,显然比前一时代的封建国家起着较多的作用.因此,他创建的许多制度,是符合当时社会的需要的.后来延续二千年之久的封建体制,基本上是秦制的逐步演变,秦是一个值得重视的朝代.——范文澜《中国通史》(1)材料中的“他”是谁?(2分)(2)你是否同意“自秦朝起中国‘进入了新的时代’”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理由.32.(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大一统的汉朝是当时世界上的大国,他的强盛给我们实现民族复兴带来许多启示.材料一:到武帝,又用主父偃之计,令诸侯得以其地分封自己的子弟,在平和的手腕中,把“众建诸侯而少其力”一语,彻底实行了.封建政体反动的余波,至此才算解决.——[美]阿尔伯特·克雷格《哈佛极简中国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武帝“又用主父偃之计”的措施是什么?此措施起到了怎样的作用?(4分) 材料二:汉武帝在开发利源方面最重要的还是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包括……新货币的发行以及盐、铁、酒的专利等,这套新经济政策的设计者是桑弘羊、孔仅等.——傅乐成《中国通史》(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新货币的发行以及盐、铁、酒的专利”分别指什么措施?(不得照抄原文)(2分)材料三:踏着串串悠长的铃声,一支支驼队驼着中原丝织品、服饰、铜镜、瓷器、茶叶去了,驼着造纸术、冶铁术、灌溉术去了.穿过大漠茫茫的风沙,一支支驼队驼着皮毛、琥珀、苜蓿、石榴来了,驼着佛经、乐器、杂技艺术来了.这条丝绸之路,穿过岁月的风尘,永远镌刻在人类文明的史册.——《二十五史详解》(3)根据材料三,分析丝绸之路的影响.(2分)(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朝兴盛的因素.(4分)33.(12分)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以上农作物中,有一种是长江中下游的先民栽培的农作物,它是_____(填字母序号);有一种是西汉时从西域传到中原地区的,它是_____(填字母序号).(2分)(2)仔细观察材料二,概括出这一时期人口迁徙的特点.材料三认为当时人口迁徙的主要原因有哪些?(6分)(3)材料四、五共同反映出当时的哪一种社会现象.这种现象对中华民族的发展有何影响?(4分)34.(1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司马炎(晋武帝)代魏后,认为曹魏失权是因为没有强大的宗室拱卫中央皇室.鉴于宗族无力勤王的史实,在尚未统一全国时,就进行分封诸王,封27个同姓王,以郡建国.西周、东周、汉朝,都曾经分封诸王,受封诸王获得土地和人口,作为交换,他们也有保卫王畿、保护国君、交纳贡赋等义务.但是,由于各诸侯王在封地内拥有绝对的统治权而成了大大小小的独立王国.在一定条件下,这些王国势力逐步壮大,直接或间接威胁国君的安全,酿成诸王争霸,征战不断.国君势力衰微,甚至大权旁落,最终导致国家分裂,人民也陷于混战之中,阻碍社会经济发展.因此,分封制也是会威胁中央集权统治的.——摘编自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1)材料中“分封诸王”的制度是什么?(2分)(2)根据材料,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中国古代史知识加以论述.(8分.要求:观点明确,体现材料主题;史论结合,论述条理清楚)参考答案一、选择题(30小题,共60分)1.我们一般将史料分为第一手史料和第二手史料.前者是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发生当时所产生,可较直接作为历史根据的史料;后者是指经过后人运用第一手史料所作的研究及诠释.研究北京人情况时,可以作为第一手史料的是A.北京人头部复原像B.北京人头盖骨化石C.知名历史学家著述D.考古现场影像资料【答案】B【解析】依据题干的“第一手史料是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发生当时所产生,可较直接作为历史根据的史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京人头盖骨化石属于第一手史料,故B符合题意.北京人头部复原像、知名历史学家著述、考古现场影像资料属于第二手史料,故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2.始建于明洪武年间、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的湟源丹噶尔古城有一个标志性的建筑——火祖阁.火祖阁始建于清乾隆年间,是为纪念传说中的火神(有炎帝、燧人氏或祝融等不同说法)而修建的阁楼.火神的传说反映了A.四五千年前人们开始使用天然火B.传说也是史实的一部分C.火在远古人类生活中至关重要D.炎帝和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答案】C【解析】火的使用提高了原始人类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促进了体质的发展和大脑的进化,是人类第一次对自然力的支配,故火神的传说反映了火在远古人类生活中至关重要,故选C;生活在距今约70万--20万年的北京人已经开始使用天然火,排除A;传说是史实的一部分,但并非所有的传说都是史实,且材料没有反映,排除B;材料没有反映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的信息,排除D.故选C.3.仰韶文化是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种文化,因1921年首先在河南渑池仰韶村发现而得名.距今约7000—5000年,分布在陕西、河南、山西等地区,并分为不同的文化类型.下列哪一文化遗址最可能是考古学家研究仰韶文化类型的对象A.元谋人遗址B.北京人遗址C.半坡遗址 D.河姆渡遗址【答案】C【解析】依据题干“新石器时代晚期”“距今约7000—5000年,分布在陕西、河南、山西等地区”,由地点可知是黄河流域.结合课本所学可知,半坡遗址是黄河流域原始居民的代表.半坡原始居民生活在陕西西安东部半坡村一带,距今约6000年.半坡人能制作出精美的磨制石器,是新石器时代晚期.C正确;元谋人遗址发现在云南元谋县,A排除;北京人遗址发现在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上,B排除;河姆渡遗址发现在浙江余姚河姆渡村,D排除;故选C.4.神话传说中蕴含了丰富的历史信息,以下神话传说可以推测出距今五六千年前A.炎黄部落联盟逐渐形成华夏族B.社会阶级分化已经相当明显C.原始农业和定居生活的兴起D.炎帝和黄帝统一了黄河流域【答案】C【解析】图一反映了炎帝教人耕种反映了原始农业发展, 图二黄帝建造宫室反映了定居生活的兴起,C正确.材料没有反映炎黄联盟,A错误;私有财产的形成促使社会阶级分化,材料没有反映私有财产,B错误;材料没有体现炎黄统一黄河流域,D错误.综上故选C.5.旷世珍宝“何尊”上的青铜铭文记载,武王灭商后告祭于天:“余其宅兹中国,自之辟民……”(意为:我将中国作为统治地,亲自统治那里的民众).这是“中国”二字作为词组首次出现.下列关于何尊的相关信息解读正确的是A.当时中国实行分封制B.当时中国的统治区域包括今新疆地区C.何尊上的文字被称为铜文D.何尊属于农业生产工具【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武王灭商后告祭于天”和“余其宅兹中国,自之辟民”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中国实行分封制,故A正确.BCD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排除BCD项.故选A.6.人们往往通过研究历史文物来了解历史.下列哪些历史文物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商朝的历史:A.①③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答案】B【解析】依据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商朝人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被称为甲骨文,①符合题意;司母戊鼎、四羊方尊是商朝著名的青铜器,②③符合题意;人面鱼纹彩陶盆是半坡居民时期的,④不符合题意.综上可知,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7.“平王立东迁于雒邑,辟(通避)戎寇.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俟强并元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诸侯)“同时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井田制逐步走向瓦解”上述材料共同反映了A.分封制扩大了周的统治范围B.周王朝统一全国的趋势增强C.周王朝衰落奴隶制度遭破坏D.社会变革奴隶制度基本确立【答案】C【解析】据材料“平王立,东迁于洛邑,辟(避)戎寇.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诸侯)”可知,材料说的是东周建立,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东周开始,周王朝衰落、奴隶制度遭破坏,当时的政治局势是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C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分封制扩大了周的统治范围,A排除;材料反映王室衰微,B排除;奴隶制度是在夏朝时期建立,D排除.故选择C.8.对于下列属于春秋战国时期文物的考古发现,综合起来最为适合的研究主题是C.春秋战国时期的军事战略D.B.春秋战国时期的农业经济C.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发展D.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繁荣【答案】C【解析】根据图片“兵器、铁锄”可知,图片反映的是铁器的使用,反映的是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发展,C符合题意;“铁锄”没有体现军事战略,A排除;“兵器”没有体现农业经济,B排除;图片没有涉及文化繁荣方面的信息,D 排除.故选择C.9.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为争夺霸权,展开了激烈的竞争.经过角逐,先后出现了“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既是春秋五霸又是战国七雄的诸侯国是A.楚B.宋C.晋D.魏【答案】A【解析】依据所学可知,春秋五霸是指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所属诸侯国齐国、楚国、秦国、晋国、宋国,战国七雄指秦国、燕国、赵国、韩国、魏国、齐国、楚国,所以既是春秋五霸又是战国七雄的诸侯国是齐国、秦国、楚国,A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B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A.10.如图所示的水利工程,2200多年来一直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这在世界水利史上绝无仅有,充分反映了我国人民的智慧.图中“分水堤”东面的江水主要用于B.分洪 B.水运 C.排沙D.灌溉【答案】D【解析】根据提示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片反映的是都江堰.都江堰是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在岷江流域主持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防洪、灌溉)工程,消除了岷江水患,灌溉了大片田地,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至今仍然发挥着分洪、灌溉和运输的作用.它由“分水鱼嘴”“飞沙堰”“宝瓶口”等组成,“分水堤”将岷江分为内江和外江,外江用于分洪,内江用于灌溉,因此D项符合题意;综上所述ABC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D.11.商鞅变法规定,生产布帛多者,免除其本身徭役;不认真从事农业生产而改做工商者,罚为官奴.这项措施A.确定了重农抑商政策B.阻碍了秦国的社会转型C.打击了旧贵族的势力D.实现了铁犁的迅速推广【答案】A【解析】依据题干信息“生产布帛多者,免除其本身徭役;不认真从事农业生产而改做工商者,罚为官奴”并结合所学可知,这项措施确定了重农抑商政策.商鞅变法奖励生产,生产粮食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受到农民欢迎,有利于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促进经济的发展,同时抑制商业的发展,所以A项符合题意;B项加速了秦国的社会转型,排除;C项与政治方面的措施有关,排除;D项在题干中未体现出来,排除.故选A.12.史书记载西周初年有800多个诸侯国,到了春秋初年,还剩170多个,而到战国初期只有十几个诸侯国了,最终如图所示,这表明,在争霸与兼并的过程中A.百家争鸣文化繁荣B.社会经济高速发展C.民族交融逐渐加强D.国家逐渐走向统一【答案】D【解析】依据题干可知西周初年有800多个诸侯国,到了春秋初年,还剩170多个,而到战国初期只有十几个诸侯国了,这表明在争霸与兼并的过程中大国吞并小国,诸侯国的数量大量减少,局部统一实现,从而有利于国家逐渐走向统一,D正确;题干反映的现象属于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现象,并不能反映思想文化领域的百家争鸣,也不能反映经济方面的经济高速发展或民族关系方面的民族交融情况,ABC排除.故选D.13.阅读以下表格,可以说明B.百家争鸣流派众多B.诸子思想影响深远C.百家争鸣禁锢思想D.古今思想认知一致【答案】B【解析】依据题干表格信息可知我们今天倡导的和谐思想受到儒家“仁义礼智信”、墨家“兼爱、非攻”等思想的影响,倡导的法治思想受到法家“注重法律”思想的影响,据此说明诸子思想影响深远,B正确;题干旨在说明诸子百家代表思想对我们今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的影响,并不是强调百家争鸣流派众多或禁锢思想,AC排除;诸子百家的思想出现在古代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时期,而我们今天强调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两者有本质区别,不能说认知一致,只能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继承和发展诸子百家传统思想文化的某些合理成分,D排除.故选B.14.一位历史学家说,秦始皇的残酷无道达到离奇的境界;可是他统一中国的工作,用长远的眼光设计,又用精到的手腕完成.以下史实能支持后一种观点的是①实行郡县制②建造阿房宫③统一度量衡④修建骊山陵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答案】B【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秦始皇统一了六国,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实行中央集权制度,在地方实行郡县制,统一度量衡,维护了国家的统一,①③符合题意,B项符合题意;②建造阿房宫和④修建骊山陵是秦始皇暴政的体现,不符合题意;A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15.据《史记》载:“明法度,定律令,皆以始皇起.”这说明A.秦朝法律影响后世B.法治思想始于秦朝C.秦朝实行严刑峻法D.法律助推秦灭六国【答案】A【解析】考查点:秦朝的法律.解题思路:正确解读题干材料.在秦朝统一前,各国有各自的法律,而在商夏时期,法律非常的不完善.在秦统一后才是一个国家的真正意义上的法律,所以说“明法度,定律令,皆以始皇起.”由此可见,秦朝法律影响后世.故A符合题意;法治思想始于秦朝的说法错误,排除B;秦朝实行严刑峻法在题干材料中不能体现,排除C;秦灭六国后建立秦朝,秦始皇明法度,定律令.排除D.故选A.16.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在中国农民战争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这次起义爆发并得到各地农民纷纷响应的原因是①秦朝的徭役繁重②秦朝的赋税很重③秦朝统一度量衡④秦朝的刑法残酷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③D.②④【答案】B【解析】依据已学知识可知,陈胜、吴广起义的根本原因是秦的暴政.秦朝的徭役繁重、秦朝的赋税很重和秦朝的刑法残酷都是秦的暴政的表现.秦朝统一度量衡和秦末农民起义无关.①②④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选B.17.《汉书•食货志》记载,西汉刚建立时,“民失作业,而大饥谨.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针对这种状况,汉初统治者实行了A.郡县制B.休养生息,轻徭薄赋C.推恩令D.盐铁官营,统一铸币【答案】B【解析】依据题干“汉初”,结合课本所学可知,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刘邦就是汉高祖.西汉建立后,社会十分贫困,汉高祖通过实行休养生息政策来恢复经济、发展生产.西汉初年统治者吸取秦亡教训,减轻农民的赋税徭役、兵役和赋税负担,注重农业生产发展.故汉初统治者吸取秦王暴政,采取了休养生息来恢复经济.B正确;秦国为加强对地方的管理,推行郡县制,A排除;汉武帝时期,是西汉鼎盛时期.为解决王国问题,颁布推恩令,C排除;为加强朝廷对社会经济的控制,汉武帝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币;还在全国各地设盐铁官,盐铁官营.D排除;故选B.18.从东汉桓帝(永寿二年)到西晋统一前的125年间,全国人口减少了3390多万,平均每年减少近28万.这一时期人口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A.政局动荡战乱频繁B.人口南迁土地荒芜。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复习专项测试卷二(附参考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复习专项测试卷二(附参考答案)

七上历史测试卷期末复习专项二1.传说中,在尧舜禹时代,部落联盟首领是通过民主推选的方式产生的。

这种传位方式,后世称其为( )A.禅让制B.推举制C.世袭制D.民主制2.西周实行分封制的根本目的是( )A.保护贵族的世袭地位B.调和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C.扩大西周的统治基础D.巩固刚刚建立的西周政权3.下列制度中,哪一项不是西周开创或沿用的( )A.世袭制B.分封制C.禅让制D.等级制4.下列不属于西周分封制内容的一项是( )A.周天子把土地、人民分给亲族、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B.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政令,带兵随从周天子作战C.诸侯要向周天子纳贡D.诸侯要按田亩数向周王纳税5.“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反映了我国哪一时期的社会变化( )A.夏朝B.西周C.春秋D.战国6.从“春秋五霸”到“战国七雄”,社会发展呈现的趋势是( )A.国家数目越来越少,天子权力越来越大B.国家数目越来越多,天子权力越来越小C.国家数目越来越少,天子权力越来越小D.国家数目越来越多,天子权力越来越大7.商鞅变法促使秦国国力不断增强,其主要内容不包括( )A.确立分封制B.奖励军功C.普遍推行县制D.奖励耕战8.为解决向岭南输粮运兵问题,秦始皇命人开凿了( )A.都江堰B.灵渠C.长城D.阿房宫9.西汉初年,汉高祖实行什么政策,使社会生产得以缓慢恢复( )A.无为而治,休养生息B.统一货币和度量衡C.修筑长城,抵御匈奴D.收取重税,修筑陵墓10.向汉武帝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人是( )A.李斯B.董仲舒C.卫青D.霍去病11.汉武帝“罢黜百家”中的“百家”指的是( )A.诸子百家B.法家和墨家C.道家和兵家D.除儒家以外的诸子百家12.汉武帝采取了一系列巩固、拓展疆域的措施,不包括( )A.派霍去病北击匈奴B.派张骞出使西域C.设置南海等七郡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13.光武帝时,针对奴婢问题的严重性,采取了什么措施( )A.下令解放奴婢B.清查田地户口C.发展农业生产D.制止土地兼并14.新疆开始隶属于中央政府管辖,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在( )A.秦朝B.西汉C.东汉D.西晋15.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陆续内迁的北方少数民族主要有( )A.鲜卑、匈奴、大月氏、羌、氐B.匈奴、鲜卑、羯、氐、羌C.乌孙、鲜卑、匈奴、羯、羌D.匈奴、大月氏、乌孙、氐、羌16.东晋南朝时,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最主要因素是( )A.江南地区优越的自然环境B.南方战乱少,社会安定C.北人南迁带去劳动力和先进的技术D.江南统治者施行“仁政”17.识读下图,回答问题。

最新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最新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1.以下选项中,可以用于判断北京人已经使用火的依据是()A.遗址中出土北京人头盖骨B.北京人遗址出土有石器C.北京人遗址中发现有灰烬D.北京人用火场景想象图2.许倬云在《万古江河》中提到:现在常说的“新石器”与“旧石器”时代,以人类生产食物来维持生计的方式为分界线。

从旧石器时代采集食物,到新石器时代生产食物,人类不用再四处寻觅可以食用的动物与植物。

许倬云认为划分“新石器、旧石器时代的分界线”是()A.人工取火的运用B.原始农业的兴起C.群居生活的出现D.磨制石器的使用3.小明在旅游时,看见图中样式的房屋。

查阅资料后了解到该样式的房屋属于干栏式建筑。

我国最早建造该样式房屋的()A.元谋人B.山顶洞居民C.半坡居民 D.河姆渡居民4.《山海经》中写道:“蚩尤作兵伐黃帝……蚩尤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

黄帝乃下天女曰魃,雨止,遂杀蚩尤。

”以上《山海经》中所描述的内容()A.属于历史的真实记录B.属于神话传说C.反映了我国人类起源D.反映了华夏族形成过程5.《唐虞之道》中记载:“尧舜之王,利天下而弗利也。

禅而不专,圣之盛也。

”这种将联盟首领的位子传给贤德之人的做法,是实行()A.禅让制B.世袭制C.分封制D.君主制6.有位考古学者在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中找到了两座大型宫殿建筑遗址时,激动地说:“这意味着人们几乎可以从中触摸到中国第一个王朝的脉动了”。

这位考古学者提到的“中国第一个王朝”是()A.夏朝B.商朝 C.西周 D.秦朝7.至于所谓“王臣”,在名义上诸侯确是周王的臣,事实上诸侯对王室只履行简单的几项义务,大致不过按期缴贡朝觐,出兵助王征伐,以及救济王畿内的灾患而已。

上述材料描述分封制的()A.目的B.内容 C.作用 D.演变8.鼎和簋是周朝重要的青铜礼器。

周礼规定,天子用九鼎八簋,诸侯用七鼎六簋,卿大夫用五鼎四簋。

以上材料最能说明周朝()A.青铜器种类多B.青铜器已成为日常生活用品C.礼乐制度完备D.礼器数量反映了严格等级界限9.下列文字中,在秦朝时期作为通用文字颁行全国的是()A.甲骨文B.小篆 C.行书 D.草书10.公元前664年,齐桓公北伐山戎以救燕。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综合测试题(含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综合测试题(含答案)

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综合测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3 分,共45 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关于人类起源众说纷纭,目前多数人类学家的看法是( A )A.古猿进化说C.上帝造人说B.恐龙起源说D.女娲造人说2.“人们一说起中国发现的远古人类化石,没有不首先提到北京人的。

”下列关于北京人的叙述,错误的是( A )A.他们是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B.他们已懂得用火烧烤食物C.他们依然保留着某些猿的特征D.他们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3.下列哪些能够反映北京人在生产生活中比元谋人进步( D )①利用石块打制成不同类型的工具②还保留有猿类特征③已会长时间保存火种④过定居生活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③4.某班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探究性学习,将收集的下列图片构成一组。

它们所反映的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情况,属于( D )A.北京人B.山顶洞人C.河姆渡人D.半坡人5.一代伟人孙中山的诗句“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反映了我们经常讲的“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是从下面哪一人物开始( A )A.黄帝B.禹C.炎帝D.舜6.《诗经·卫风·木瓜》:“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据考证,该诗为赞美齐桓公帮助卫国人打败狄人(北方游牧民族)而作,印证了齐桓公“尊王攘夷”的政治策略。

与以上信息相关的史实是( B )A.牧野之战B.春秋争霸C.楚汉之争D.官渡之战7.下图为某中学“魅力历史”社团在研究性学习中制作的两张学习卡片。

据图,你认为其研究性学习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D )A.墨家思想B.韩非学说C.老子论道D.先师孔子8.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新皇帝开始将早先在本国取得辉煌成功的法家学说运用到全中国,他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成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

”文中“新皇帝”实行的地方行政制度是( B )A.世袭制B.郡县制C.分封制D.行省制9.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写道:“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2022-2023学年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测试卷含答案

2022-2023学年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测试卷含答案

第1页,共4页第2页,共4页………○…………○…………内…………○…………装…………○…………订…………○…………线…………○………………○…………○…………外…………○…………装…………○…………订…………○…………线…………○………考点考场考号姓 名座位号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质量监测试卷七年级 历史学科(考试时间:60 分钟 考试分值:100 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 我国水稻栽培历史悠久, 水稻作为重要的粮食作物被列为五谷之首。

袁隆平先生成功培育出优质杂交水稻,为人类解决“温饱”问题作出重大贡献。

目前已知水稻种植最早出现于下列哪一地区?( )A. 黄河中游B. 长江下游C. 珠江三角洲D. 辽河流域2.历史课上,有同学向大家介绍半坡人生活的情况。

其中错误的是 A .生活在黄河流域 B .住半地穴式房屋 C .使用的农业生产工具是骨耜 D .使用磨制石器生产 3.某台湾旅行团要来大陆拜祭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他们应该去 A .秦皇陵 B .中山陵 C .大禹陵 D .黄帝陵4.小说《封神演义》中有关“炮烙之刑”“以酒为池”“悬肉为林”的描写,反映了统治者的极度暴虐腐朽。

这与下列哪位统治者有关A .夏王桀B .商纣王C .周幽王D .周厉王5.人们常将山东称作齐鲁大地,将河北称作燕赵大地。

这源于西周实行的 A .分封制 B .郡县制 C .和亲政策 D .禅让制6.在某一博物馆中,讲解员在讲解下图器物时说:“这是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最重的青铜器……”它应是 ( )A .四羊方尊B .编钟 C.青铜立人像 D .司母戊鼎7.下列反映战国时期农业生产发展的是( )8.春秋时期有一位大思想家、大教育家,他开创了儒家学派,被后人尊称为“至圣先师”。

这位大思想家是( )A .老子B .孟子C .孔子D .墨子9. 吕思勉在《吕著中国通史》中写到:“秦始皇,向来都说他是暴君,把他的好处一笔抹杀了,其实这是冤枉的。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卷》含答案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卷》含答案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卷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1.(2020·广东·中考模拟) 与北京人相比,河姆渡人的生活有了明显的进步.下列能够反映这一进步的是( ) A.过上了定居生活B.具有爱美意识C.创立了早期文字D.使用打制石器2.(2020·山东·中考模拟) 历史古迹和文物蕴藏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可以让我们穿越时空,感受历史.下列图片中,反映出我国黄河流域半坡原始居民文化特征的是(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3.(2020·山东·中考模拟) 儒家文化占据了我国古代的思想主流,在儒家的政治理想中,天下“有德者居之”.下列制度体现了“有德者居之”的是( )A.禅让制B.分封制C.世袭制D.科举制4.(2020·江苏·中考模拟)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是为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是为小康.”通过这句话可以看出( )A.公天下取代了家天下B.禅让制受到了挑战C.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D.分封制的建立5.(2020·江苏·中考模拟) 史料记载:公元前606年,楚庄王征伐到洛水河边,在周都洛阳陈兵示威.周天子派遣使者慰问,庄王竟然开口询问代表天子政权的“鼎”之大小轻重,并扬言楚国铸九鼎易如反掌.该故事集中反映了此时哪一制度遭到严重破坏?( )A.禅让制B.王位世袭制C.分封制D.中央集权制6.(2019-2020·广东·中考模拟) 孔子曾说:“桓公九合诸侯(多次召集诸侯会盟),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孔子的话表明春秋时期诸侯称霸的主要因素是( )A.军事力量B.经济实力C.贤良能臣D.文化影响7.(2020·山东·中考模拟) 商鞅变法后,“秦战未尝不可,攻未尝不取,所当未尝不破”.秦军强大的战斗力主要得益于( )A.奖励军功B.统一度量衡C.允许土地私有D.推行县制8.(2020·山东·中考模拟) 春秋战国时期,某学派主张,在调节父子关系时,要求父子之间要互相尊重.父亲要儿子讲孝道,也就应当以慈爱对待儿子.儿子不愿父亲对他不慈,他就要以孝来对待父亲.以此为例,可以推广到其他方面.据此可知,该学派是( )A.道家B.儒家C.法家D.阴阳家9.(2020·贵州·中考模拟) “在政府组织上,他给中国历代王朝奠定了权威性的规范,使得以后几百个帝王只能在其所想到的圈子里作小小的修正,而无力作巨大的改变.”“奠定了权威性的规范”是指( )A.分封制B.建立中央集权制度C.“罢默百家,独尊儒术”D.三省六部制10.(2020·江苏·中考模拟) 《汉书•食货志》载:“汉兴,接秦之弊,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谨.凡米石五千,……于是约法省禁,轻田租十五而税一.”这段材料表明“轻田租”的直接原因是A.阶级矛盾尖锐B.生活动荡不安C.经济破坏严重D.封建统治不稳11.(2020·山东·中考模拟) “汉武帝一反祖宗定法,尊儒术以约束官吏,效法家而严惩贪官,王道霸道,交错为用”.这说明汉武帝治国的特点是( )A.无为而治B.儒法并用C.重用外戚D.以德化民12.(2020·山东·期末试卷) “我们新疆好地方,天山南北好牧场……”.今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统辖开始于( )A.新疆行省的设置B.西域都护的设置C.澎湖巡检司的设置D.宣政院的设置13.(2019-2020·广西·期末试卷) 一些外国人到中国来乘坐我们的高铁,看见许多中国人用一部手机就可以购物,他们惊诧于中国科技的快速发展.其实,在古代我们的先人就用他们的智慧创造出了四大发明,这四大发明是( )①指南针②造纸术③印刷术④中医⑤火药⑥火箭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③④⑤⑥D.①②③⑤14.(2020·贵州·期末试卷) 公元230年,吴主孙权派卫温航海到达夷洲,这是大陆人民大规模到达此地的第一次明确记录.夷洲就是今天的A.台湾B.海南岛C.舟山群岛D.西沙群岛15.(2019-2020·陕西·期末试卷) 通过“三国鼎立”、“北方各族的内迁”、“江南地区的开发”、“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这些内容的学习,我们可以了解这一历史时期的主要特征是A.中华文明的起源B.早期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D.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16.(2020·山东·期末试卷) 标志东汉末年以来三国分裂割据局面结束,统一全国的事件是( )A.西晋灭蜀B.西晋灭吴C.西晋定都洛阳D.西晋迁都长安17.(2020·山东·期末试卷) “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投鞭断流”“东山再起”这些成语,其典故都与下列战役有关的是A.巨鹿之战B.官渡之战C.赤壁之战D.淝水之战18.(2020·海南·期末试卷) 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都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改革,二者能够取得成功的最根本的因素是A.人民大力拥护B.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C.得到最高统治者的支持D.维护了统治阶级的利益19.(2020·广西·期末试卷) 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摆脱了原先落后停滞的状态,出现“一岁或稔(丰收),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的景象,其主要原因在于( )A.气候温暖湿润B.社会安定C.北方人口大量南迁D.丝绸之路开辟20.(2020·河北·期末试卷) 科技文化的发展是社会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下列哪一项不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科技文化发展的原因( )A.国家分裂,社会动荡B.北方各民族的交融C.江南地区得到开发D.科学家勇于探索实践21.(2020·河南·期末试卷) 圆周率的推算在当代可谓突飞猛进.早在一千多年前,第一个在世界上将圆周率的数值准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的数学家是()A.郦道元B.贾思勰C.祖冲之D.李时珍二、材料分析题22.(2020·广东·期末试卷) 中国科技文化在我国历史上大放异彩,是中华民族贡献给人类的一份宝贵财富. 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割据纷争,社会急剧变化.儒、法、道、墨、阴阳的学派针对治理国家的问题提出自己的主张,各家学派之间进行激烈的论争,出现大放异彩的局面.材料二:南北朝范晔的《后汉书》认为造纸术是东汉宦官蔡伦于公元105年发明的.材料三:材料四:“国学热”下的《百家讲坛》“制造”的“学术明星”于丹,讲完《论语》后说《庄子》,引发了各界热烈的争论.请回答:(1)材料一中“大放异彩”的局面在历史上被称为什么?依据材料指出各家学派争论的共同问题是什么?法家、墨家的创始人分别是谁?(2)你认同材料二中的观点吗?为什么?蔡侯纸的出现有什么重要的历史意义?(3)结合材料三所学知识分析,图一为什么会用祖冲之的名字命名环形山?图二是哪个领域的著作,作者是谁(4)《论语》记载了谁的主要言论?他的政治主张有哪些?“国学热”下我们怎么对待中国的传统文化?23.(2020·期末试卷)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儿女不变的追求.秦始皇与汉武帝是两位很有作为的皇帝,他们采取一系列措施,把国家推向大一统.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因为有诸侯存在).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史记•秦始皇本纪》材料二偃说上(汉武帝)曰:“古者诸侯不过百里,强弱之形易制.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于是上从其计.﹣﹣《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材料三书籍被烧残,其实还在其次,春秋末年以来蓬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事实上因此而遭受了一次致命的打击.﹣﹣摘自郭沫若语材料四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象征,从汉代以来,孔子一直被放在一个神坛上作为“圣人”的代表.﹣﹣摘自何燕江《孔子》(1)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秦始皇认为春秋战国以来天下纷争不断的根源在于西周实行了什么制度?为解决这一问题,秦始皇采取了什么措施?(2)材料二中的“偃”是指谁?“上从其计”后采取了什么措施削弱了地方对中央的威胁?(3)材料三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4)在汉武帝时期,采取了哪项措施使孔子“被放在一个神坛上”?(5)匈奴是我国古代北方一支强大的游牧民族,长期对中原王朝形成威胁.为了解除北方匈奴的威胁,秦始皇、汉武帝各采取了什么措施?(6)秦始皇、汉武帝无疑是两位雄才大略的帝王,但是历史上他们也不乏负面评论.你认为评价历史人物应遵循怎样的原则?24.(2020·江苏·期末试卷) 变往、交融是人们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方式.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材料一自从张骞开辟通往西域的道路后,汉朝和西域的使者开始相互往来,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日趋频繁.商人们载着汉朝的丝绸等货物,从长安穿过河西走廊,经西域运往中亚、西亚,再转运到更远的欧洲:又把西域的物产和奇珍异宝运到中原.﹣﹣七年级历史上册69页材料二西晋末年以来,大批北方人民为躲避战祸南下.到东晋后期,长江中下游地区布满了南迁的流民,尤以江苏一带为多:有一部分流民继续南下,进入今天的浙江、福建和广东等地.﹣﹣七年级历史上册91页材料三他力排众议,494年迁都洛阳,把百余万包括鲜卑族在内的北方各族人民迁到中原.他进一步推行汉化措施,规定官员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这些措施,促进了民族交融,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七年级历史上册95页(1)材料一横线上是哪位历史人物?他所开辟的丝绸之路的起点在哪里?(2)依据所学知识,指出北方人民迁到南方对江南地区开发的意义.(3)材料三中“他”是哪位皇帝?除了学习汉语外,他还有哪些改革措施?(4)材料三中的改革措施对中华民族的发展有何重大意义?参考答案1.【答案】A【解析】河姆渡原始居民居住干栏式房屋,过定居生活,种植农作物,饲养家畜,出现了聚落,使用磨制石器等现象的出现,标志着原始农业的出现.2.【答案】B【解析】依据所学,猪纹陶体是河姆渡人烧制的陶器;干栏式房屋是河姆渡人居住的房屋;河姆渡人生活在长江流域,②④不符合题意.鱼纹彩陶盆是半坡人烧制的陶器;半地穴式房屋是半坡人居住的房屋;半坡人生活在黄河流域,①③符合题意.3.【答案】A【解析】相传,尧年老的时期,征求部落联盟首领的意见,推举有才德的舜做他的继承人.舜年老的时候,采取同样的办法把位置让给治水有功的禹.这种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历史上叫做“禅让”.因此说“禅让制”是一种部落首领更替的制度,继承者须具备的条件是有才有德的人.故体现了“有德者居之”的制度是禅让制.故选A.4.【答案】C【解析】材料“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是为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是为小康.”反映的是世袭制代替禅让制.禹死后,启继承了父位,成为夏朝的第二代国王.从此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 5.【答案】C【解析】九鼎在中国古代是王权的象征,拥有九鼎意为天子.楚庄王曾向周王室询问九鼎的大小轻重,表明他想要称霸.体现了分封制遭到严重破坏.6.【答案】B【解析】齐桓公称霸靠的是管仲改革,春秋时期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积极改革内政,发展生产,同时改革军制,组建了强大的军队,通过改革,齐国国富兵强,管仲帮助齐桓公成就霸业,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故选B.7.【答案】A【解析】商鞅变法的法令规定,奖励军功,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该措施使秦军的战斗力不断增强.因此说材料“秦战未尝不克,攻未尝不取,所当未尝不破”中秦军强大的战斗力直接得益于商鞅变法中奖励军功的规定.8.【答案】B【解析】材料“春秋战国时期,某学派主张,在调节父子关系时,要求父子之间要互相尊重.父亲要儿子讲孝道,也就应当以慈爱对待儿子.儿子不愿父亲对他不慈,他就要以孝来对待父亲”着重提到了“孝”,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儒家就提倡孝,主张以孝治国,故B正确.ACD项不符合题意,故排除.故选B.9.【答案】B【解析】由材料关键资讯“给中国历代王朝奠定了权威性的规范”“几百个帝王只能在他所想到的圈子里做小小的修正”等,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主旨即在强调秦朝开创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带来的影响,秦始皇建立的制度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之后历朝历代都沿用此制,并进行一定的完善.10.【答案】C【解析】依据题干“汉兴,接奏之弊,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谨.凡米石五千”的信息,结合所学可知,这段材料可以提取的信息有:汉继续了奏的弊端,各地的诸侯纷纷反叛中央,导致民生凋敝,结果收到的米石总共才五千,致使汉不得不减少赋税,再结合我国古代小农经济脆弱性的弱点可以判断出,出现材料中的情况的直接原因是经济上遭受了破坏,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的说法无法从材料找到根据,不符合题意;故选C.11.【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尊儒术以约束官吏”“效法家而严惩贪官”等信息可知,这说明汉武帝治国的特点是儒法并用,B符合题意;“无为而治”是道家思想,“重用外戚”“以德化民”材料均没有涉及,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12.【答案】B【解析】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府,总管西域事务,自此,新疆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管辖,成为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13.【答案】D【解析】依据所学,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是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火药,对人类世界文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①②③⑤符合题意.④中医、⑥火箭不属于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14.【答案】A【解析】依据所学可知,公元230年,吴主孙权派卫温航海到达夷洲,这是大陆人民大规模到达此地的第一次明确记录.夷洲就是今天的台湾.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不符合体育;故此题选A.15.【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三国鼎立”体现的是魏晋时期的政权分立,“北方各族的内迁”、“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体现的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交融.故D符合题意,ABC与题干信息不符,不符合题意.故选D. 16.【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可知,三国中国力最弱的蜀汉最先被魏国灭亡;266年,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算夺皇位取代魏国建立了晋朝,定都在洛阳,史称“西晋”.280年,西晋灭掉吴国,结束了分裂的局面,统一全国.故选项B符合题意;选项AC不符合题意;280年灭东吴,完成统一,后经历“八王之乱”.晋愍帝迁都长安.故选项D不符合题意;故选B17.【答案】D【解析】依据所学可知,383年,前奏王苻坚征集了八十多万兵力,打算一举灭亡东晋.但由于骄傲自大,指挥失误再加上奏军中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的斗士不愿为前奏卖命,导致前奏大军被东晋军队8万人在淝水之战中打败.”投鞭断流、草木皆兵、风声鹤唳、东山再起”等成语典故都出自这次战役,故D符合题意;ABC与题干无关,不合题意.故此题选D.18.【答案】B【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是改革成功的根本原因,二者相辅相成,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都取得了成功,根本原因都是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故B符合题意;A项人民大力拥护、C项得到最高统治者的支持、D项维护了统治阶级的利益虽然也是成功的因素,但不是“最根本的”,排除.故答案为B.19.【答案】C【解析】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摆脱了原先落后停滞的状态,出现“一岁或稔(丰收),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的景象,其主要原因在于北方人口大量南迁.魏晋南朝时江南开发的最主要原因是东汉末年以来,许多人为躲避战乱,逃往江南地区,西晋后期以来,更多北方人迁到江南.给南方地区带去了劳动力、生产技术和不同的生活方式.20.【答案】A【解析】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文化取得重大成就的因素包括,北方各族人民的大融合;江南经济的开发与发展;科学家的不懈努力,所以BCD选项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科技文化发展的原因;A选项国家分裂,社会动荡不利于科技文化发展,符合题意.21.【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早在一千多年前,第一个在世界上将圆周率的数值准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的数学家.第一个在世界上将圆周率的数值准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的数学家是南朝的祖冲之.故答案选C.二、材料分析题22.【答案】(1)百家争鸣.如何治理国家.法家:老子;墨家:墨子.(2)不认同.蔡伦是改进造纸术而不是发明.促进文化的传播,推动了世界文明的发展.(3)为纪念祖冲之取得的科技成就,他最早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第七位数字.农学;贾思勰(4)孔子;为政以德(或以德治国);批判继承;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解析】(1)依据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割据纷争,社会急剧变化.儒、法、道、墨、阴阳的学派针对治理国家的问题提出自己的主张,各家学派之间进行激烈的论争,出现大放异彩的局面”的信息,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一小问:“大放异彩”的局面在历史上被称为百家争鸣;第二小问:依据材料”针对治理国家的问题提出自己的主张,各家学派之间进行激烈的论争”的信息可知,各家学派争论的共同问题是如何治理国家;第三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法家学派的创始人是战国时期的韩非,墨家的创始人是战国时期的墨子.(2)依据材料二”南北朝范晔的《后汉书》认为造纸术是东汉宦官蔡伦于公元105年发明的”的信息,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一小问:我不认同这一观点;第二小问:因为蔡伦是改进造纸术而不是发明;第三小问:蔡伦改进造纸术促进文化的传播,推动了世界文明的发展.(3)结合材料三的图片信息,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一小问:图一会用祖冲之的名字命名环形山,是为纪念祖冲之取得的科技成就,他最早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第七位数字,这项成果领先世界近千年;第二小问:图二是贾思勰的《齐民要术》,这是一部综合性农学著作,也是世界农学史上最早的专著之一,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4)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一小问:《论语》记载了孔子的主要言论;第二小问: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政治主张有为政以德(或以德治国);第三小问:“国学热”下我们对待中国的传统文化应该批判继承;取其精华,弃其糟粕.23.【答案】(1)分封制;废分封,立郡县(或实行郡县制).(2)主父偃;颁布“推恩令”.(3)焚书坑儒.(4)罢黜百家,独尊儒术.(5)秦始皇时派蒙恬北伐匈奴,并修筑长城(或筑长城,御匈奴);汉武帝时派卫青、霍去病出击匈奴.(6)①把历史人物放到特定的历史环境中进行评价;②辩证地、一分为二地、全面准确地评价;③抓住主要政治活动和政治思想进行评价(符合题意即可).【解析】(1)从材料一“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因为有诸侯存在).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中可以看出,秦始皇认为春秋战国以来天下纷争不断的根源在于西周实行了分封制;为解决这一问题,秦始皇采取的措施是废分封,立郡县(或实行郡县制).(2)材料二“偃说上(汉武帝)曰:‘古者诸侯不过百里,强弱之形易制.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于是上从其计”中的“偃”是指主父偃;“上从其计”后采取的颁布“推恩令”这个措施削弱了地方对中央的威胁.(3)材料三“书籍被烧残,其实还在其次,春秋末年以来蓬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事实上因此而遭受了一次致命的打击.”反映的历史事件是秦始皇焚书坑儒.(4)在汉武帝时期,采取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个措施使孔子“被放在一个神坛上”.(5)匈奴是我国古代北方一支强大的游牧民族,长期对中原王朝形成威胁.为了解除北方匈奴的威胁,秦始皇采取的措施是派蒙恬北伐匈奴,并修筑长城(或筑长城,御匈奴);汉武帝采取的措施是派卫青、霍去病出击匈奴.(6)秦始皇、汉武帝无疑是两位雄才大略的帝王,但是历史上他们也不乏负面评论.我认为评价历史人物应遵循的原则是①把历史人物放到特定的历史环境中进行评价;②辩证地、一分为二地、全面准确地评价;③抓住主要政治活动和政治思想进行评价.24.【答案】(1)张骞;长安.(2)带来了大量的劳动力,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3)北魏孝文帝;穿汉服、改汉姓与汉人通婚.(4)为中华民族发展注入活力,丰富中华民族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为隋唐的繁荣与发展奠定基础.【解析】(1)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开辟丝绸之路的是西汉时期的张骞;张骞所开辟的丝绸之路的起点是长安.汉武帝两次派张骞出使西域,汉朝和西域的交往日益密切.汉朝时,中国的丝和丝织品从长安出发通过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运往西亚,再转运到欧洲的大秦(罗马),这条沟通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就是历史著名的丝绸之路.(2)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由于北方多战乱,南方相对稳定,所以西晋末年以来大量北方人口南下.北方人民迁到南方补充了南方的劳动力,南迁人口带来了中原地区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经验,为江南地区带来了大量的劳动力,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3)根据材料三的内容可知,材料中“他”指的是北魏孝文帝;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除了迁都洛阳,要求鲜卑人学说汉语外,其他措施包括采用汉姓,改穿汉服,与汉人通婚;尊敬孔子,以孝治国,提倡尊老、养老的风气等,北魏孝文帝改革有利于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促进了北方民族的大融合.(4)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北魏孝文帝的改革为中华民族发展注入活力,丰富了中华民族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有利于国家的统一,为隋唐的繁荣与发。

部编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检测试卷》及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检测试卷》及答案
12.下列关于秦朝的说法,错误的是()
A. 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
B. 秦统一货币后,商人们使用圆形方孔钱
C. 秦朝东至临洮,西到陇西,是当时的世界大国之一
D. 秦始皇兴修灵渠,沟通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
13.下列最能体现陈胜、吴广领导农民起义英雄气概的一句话是()
A. “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
B.北京人和山顶洞人遗址
C.北京人和半坡人遗址
D.元谋人和山顶洞人遗址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题干“北京周口店远古人类遗址”的信息,结合所学可知,1929年,在北京西南周口店的山洞里,我国考古工作者发现了一个完整的远古人类头盖骨化石,这就是名震世界的北京人,他们生活在距今约七十万年至二十万年,还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但手脚分工明显,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距今约三万年,在北京人活动过的地区,又生活着一群远古人,他们的模样和现代人基本相同,他们的骨骼化石是在周口店龙骨山顶部的洞穴里发现的,考古学家把他们叫做山顶洞人,B项符合题意;元谋人是生活在云南省元谋县的远古人,AD项不符合题意;半坡人是生活在黄河流域的原始居民,C项不符合题意;由此可知,ACD三项的内容都不符合题意;故选B.
A. “推恩”B. “无为”
C. “焚书坑儒”D.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16.千古帝乡,智慧襄阳.东汉开国皇帝刘秀在位期间社会安定,经济状况明显好转,史称这个时期的统治为
A. 文景之治B. 光武中兴C. 贞观之治D. 开元盛世
17.他被誉为伟大的外交家、探险家,是“丝绸之路的开拓者”.他将中原文明传播至西域,又从西域诸国引进了汗血马、葡萄、苜蓿、石榴、胡麻等物种到中原,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这里的“他”是
(1)图一的文字是我国已发现的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它被称为;汉字书写在东汉末年发展成为书法艺术,图二是谁的书法作品?

历史七年级上册期末基础知识专项复习(部编版)专题17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解析版)

历史七年级上册期末基础知识专项复习(部编版)专题17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解析版)

专题17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知识讲解1、266年司马炎建立晋朝,定都洛阳,史称西晋。

2、西晋统治腐朽,八王之乱更是让西晋从此没落。

3、我国历史上出现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高潮。

鲜卑、羯、氐、羌、匈奴(五胡)纷纷南迁。

4、西晋灭亡后,北方进入“十六国”时期,氐族苻坚任用汉人王猛为相建立的前秦统一了黄河流域。

胡汉之间矛盾有所缓和。

综合练习一.选择题(共15小题)1.亮答曰:“……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材料中的“将军”()A.所建立的政权被魏所灭B.于229年称帝建吴国C.在官渡之战中以少胜多D.曾经挟天子以令诸侯【分析】本题考查蜀国的灭亡。

题干关键信息“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解答】据题干关键信息“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可知,这是诸葛亮对刘备说的话,诸葛亮辅佐刘备建立了蜀国;263年,曹魏灭蜀,266年,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篡夺皇位取代魏国建立了晋朝,定都在洛阳,史称“西晋”。

故选:A。

2.以下史实与结论之间对应正确的是()A.A B.B C.C D.D【分析】本题考查古代史上的重要事件及其影响,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依据课本所学可知,三国后期,魏国实力增强,吴、蜀两国日益衰落。

280年,西晋灭吴,结束了三国分裂局面,完成国家统一。

C正确;公元前138年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使汉朝了解到西域的具体情况,没有联络到大月氏夹攻匈奴。

A排除;东汉末年,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统治腐朽,导致农民起义频发,B排除;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北方的民族交融。

D排除。

故选:C。

3.示意图简洁直观,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

如图是江珊制作的中国历史朝代顺序图的一部分,①处应该填的是()A.西晋B.北魏C.西汉D.东晋【分析】本题以中国历史朝代顺序表为切入点,考查西晋建立的相关知识,关键是掌握中国古代王朝的演变顺序。

2024-2025学年统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期末复习综合素养评价试题(含答案)

2024-2025学年统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期末复习综合素养评价试题(含答案)

期末复习综合素养评价(时间:60分钟满分: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题2分,共24分。

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正确或符合题意)1.历史研究的原则是依据真实史料说话,有一分史料说一分话。

在北京人遗址中发现有灰烬、烧石和烧骨等遗存,由此能得出的结论是北京人( )A.已经学会使用火B.已经开始过定居生活C.已经有私有财产D.已经开始过农耕生活2.在良渚文化的考古中,发现有都邑、宫殿、祭坛、大型水利工程的遗址以及随葬品数目不等的墓地。

这些表明,良渚文化遗址( )A.已有文字可考的历史B.已经制定了完整的礼乐制度C.开始了中华5 000年文明史D.已经出现了早期国家,进入了文明社会3.山戎(春秋时期少数民族)特有的“戎菽”(大豆),因为齐桓公征伐山戎而“布于天下”。

这表明诸侯争霸战争( )A.加速了山戎的灭亡B.巩固了国家的大一统C.加速了新旧制度的更替D.客观上促进了全国各地经济的交流4.诗人岑参在《石犀》诗中说:“江水初荡潏(yù),蜀人几为鱼……始知李太守,伯禹亦不如。

”诗中“李太守”的主要贡献是( )A.治理钱塘江水患B.主持修建都江堰C.撰写《齐民要术》D.编制《大明历》5.战国时期,法家代表人物韩非说:“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据此可知,韩非主张( )A.建立中央集权专制制度B.实行仁政C.治国要顺应自然和民心D.“兼爱”“非攻”6.(史事判断)秦实现大一统后,原来各自为政的政治形态已不能适应新的社会发展。

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秦朝在地方上实行( )A.分封制B.郡县制C.刺史制D.行省制7.抓关键词或找关键句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之一。

下列与“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张楚政权”“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等信息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绿林赤眉起义B.黄巾起义C.陈胜、吴广起义D.刘邦、项羽起义8.公元前117年,汉朝统治者派孔仅与东郭咸阳到全国各产盐、铁地,选用对盐、铁之事有经验的人任盐铁官,在全国各地建立专卖机构。

部编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检测试题》附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检测试题》附答案
(2)材料二中“他” 是谁?“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指的是哪一著作?
(3)以上人物有哪些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四.综合探究题:(28分)
24.秦始皇和汉武帝堪称“千古一帝”,他们都为中国的统一和封建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做出了不朽的贡献.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
(1)秦始皇为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国家,在中央主要设立了哪三个官职?
【答案】D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各国的变法中,秦国的商鞅变法成效最大;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主持变法.选项D符合题意;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A排除;约公元前1600年,汤建立商朝,B排除;公元前814年,腓尼基人城邦推罗在北非建立迦太基城,C排除.故选D.
2.会制造骨针的远古人类()
A.山顶洞人B.元谋人C.蓝田人D.北京人
【答案】A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山顶洞人掌握了钻孔技术,不仅会一面直钻,而且能两面对钻,制造钻孔工具的技术已达到相当水平.故选A.
3. 如图是干栏式房屋,是下列哪一支远古人类的房屋样式
A. 元谋人B. 北京人C. 河姆渡人D. 半坡人
6.下列各项中,最能反映我国古代青铜工艺水平和成就 是
A. 甲骨文
B. 司母戊鼎
C. 兵马俑
D. 敦煌莫高窟
7.商朝时的国家“档案”是用什么文字书写的
A 金文
B. 甲骨文
C. 隶书
D. 楷书
8.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是()
A. 青铜器的使用B. 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
C. 骨耜的使用D. 陶器的使用
11.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是
A.刘邦、项羽起义B.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

最新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最新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科技的辉煌】
材料四:
(4)请分别写出材料四中图三、图四人物的一项科技成就。图五人物在圆周率上有什么特殊贡献?
28.
(1)根据图一和所学知识回答,秦朝为巩固边疆采取了哪些措施?
(2)根据图一、图二,指出我国疆域有何重大变化?
(3)读图三,写出A所代表的政权名称。B政权的都城在哪里?C政权的建立者是谁?
(4)读图四,写出东汉、魏、晋时期内迁的两个北方少数民族名称。北方人口南迁对江南经济发展有何影响?
(5)根据以上地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总结秦汉时期和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时代特征。
参考答案
一、BDDAB BADDC CDCDD BBCCC BBBAD
二、26、(1)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促进了汉与西域的友好往来,为丝绸之路的开辟奠定了基础,西域都护的设立保障了丝绸之路的畅通。
(3)魏;成都;孙权。
(4)鲜卑、匈奴、羯、氐、羌。北方人南迁,给江南输送了大量的劳动力,也带来了中原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
(5)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和民族交融。
七年级历史上册
期 中 试 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 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是( )
【思想的光辉】
材料三 :春秋战国时期,鲁国尚儒学……;齐地学术较为庞杂,阴阳五行学、道家之学、儒学都相当发达:楚地道学与词赋最具特色;三晋以法家与游说之士为盛……
——邹逸麟《中国历史地理概述》
(3)材料三反映了这一时期在思想学术领域出现了怎样的局面?哪家学说为秦朝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理论基础?
A. 元谋直立人 B. 北京人C. 蓝田人 D. 山顶洞人
2. 我国在世界上最早种植的农作物品种是( )

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复习综合练习题(含答案)

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复习综合练习题(含答案)

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复习综合练习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从东汉末年以来,北方游牧民族大量内迁。

这些游牧民族主要包括()(1)匈奴(2)鲜卑(3)蒙古族(4)满族(5)羯族(6)越族(7)氐族)(8)羌族A.(1)(2)(3)(5)(8)B.(1)(2)(5)(7)(8)C.(1)(2)(3)(4)(5)D.(1)(2)(5)(6)(8)2.我国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沉重打击了秦朝统治,该起义的领导人是①陈胜②刘邦③吴广④项羽A.①②B.①③C.③④D.①④3.下列各项中,作为历史学习研究最可靠的材料是A.“女娲补天”的传说B.河姆渡考古出土的“稻谷”“骨耜”及木结构水井C.小说《封神榜》D.电影《荆轲刺秦王》4.一般来说,没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被称为史前时期。

下图所示化石,文物,遗址的发现能共同反映出A.中国历史可以追溯到距今约70 万年前B.我国史前时期的化石,文物,遗址全部分布于北京,浙江和山西C.我国史前时期结束于距今4000 年前D.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5.禹曾三过家门而不入,全身心投入治水,经过10 多年的努力,终于解除了水患。

禹治水有功,得到民众爱戴,被尊称为“大禹”。

请指出禹是通过什么方式成为部落联盟领袖的()A.世袭制B.武力夺取C.禅让制D.民主选举制6.他 266 年称帝建国后采取一系列经济措施以发展生产,社会出现了一片繁荣景象;他结 束了分裂长达半个多世纪的三国时代,成为又一位统一全国的皇帝。

他是( )A .司马懿B .司马炎C .司马昭D .司马睿7.某同学署假里参观了一处远古人类博物馆,这是他保存的参观券。

请根据上面信息,判 断他参观的是哪一博物馆( )A .元谋人博物馆B .北京人博物馆C .山顶洞人博物馆D .半坡博物馆8.请将下列朝代按建立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商朝 ②东周(春秋、战国)B .④①③② ③西周 ④夏朝 A .①②③④C .④①②③D .②①④③ 9.春秋时期,最强大的诸侯,迫使各国承认他的首领地位,成为“霸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复习综合练习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
1.从东汉末年以来,北方游牧民族大量内迁。

这些游牧民族主要包括()
(1)匈奴(2)鲜卑(3)蒙古族(4)满族(5)羯族
(6)越族(7)氐族)(8)羌族
A.(1)(2)(3)(5)(8) B.(1)(2)(5)(7)(8)
C.(1)(2)(3)(4)(5) D.(1)(2)(5)(6)(8)
2.我国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沉重打击了秦朝统治,该起义的领导人是
①陈胜②刘邦③吴广④项羽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①④
3.下列各项中,作为历史学习研究最可靠的材料是
A.“女娲补天”的传说
B.河姆渡考古出土的“稻谷”“骨耜”及木结构水井
C.小说《封神榜》
D.电影《荆轲刺秦王》
4.一般来说,没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被称为史前时期。

下图所示化石,文物,遗址的发现能共同反映出
A.中国历史可以追溯到距今约70万年前
B.我国史前时期的化石,文物,遗址全部分布于北京,浙江和山西
C.我国史前时期结束于距今4000年前
D.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
5.禹曾三过家门而不入,全身心投入治水,经过10多年的努力,终于解除了水患。

禹治水有功,得到民众爱戴,被尊称为“大禹”。

请指出禹是通过什么方式成为部落联盟领袖的()
A.世袭制 B.武力夺取 C.禅让制 D.民主选举制
6.他266年称帝建国后采取一系列经济措施以发展生产,社会出现了一片繁荣景象;他结束了分裂长达半个多世纪的三国时代,成为又一位统一全国的皇帝。

他是()
A.司马懿B.司马炎C.司马昭D.司马睿
7.某同学署假里参观了一处远古人类博物馆,这是他保存的参观券。

请根据上面信息,判断他参观的是哪一博物馆?()
A.元谋人博物馆B.北京人博物馆C.山顶洞人博物馆D.半坡博物馆
8.请将下列朝代按建立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商朝②东周(春秋、战国)③西周④夏朝
A.①②③④B.④①③②C.④①②③D.②①④③
9.春秋时期,最强大的诸侯,迫使各国承认他的首领地位,成为“霸主”。

你知道春秋时期的首霸是谁
A.楚庄王 B.晋文公 C.齐桓公 D.宋襄公
10.我们中国人见面喜欢问“你吃饭了吗?”历史上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水稻的最早种植地你认为是
A.北京周口店B.浙江河姆渡C.陕西半坡D.云南元谋
11.结束三国鼎立局面重新统一中国的王朝是()
A.曹魏B.东晋C.西晋D.前秦
12.如图为三国鼎立形势图,据图并结合所学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处政权为曹丕所建
B.②处政府派卫温率船队抵达夷洲
C.③处政权为刘备所建
D.①处海外贸易发达
13.一位同学自我介绍说,我的姓和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的名称是一样的。

他应该姓A.夏 B.商 C.周 D.唐
14.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对后世文化学术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其中,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准则的是()
A.儒家思想 B.法家思想 C.墨家思想 D.道家思想
15.“公天下”变为“家天下”反映了我国古代的一项政治制度的出现。

这一制度是A.禅让制B.王位世袭制C.分封制D.种姓制
16.我国最早开始种植的农作物是
A.稻、棉花 B.稻、粟 C.稻、玉米 D.粟、烟草
17.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都是我国境内早期人类的代表。

请问,三者在生产生活中的相同之处是
①都会使用火②都是用打制石器③都生活在黄河流域④都能够直立行走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18.电视剧《人民的名义》塑造了一批人民检察官的形象。

西汉时,在中央设立了负责监察百官的()
①司隶校尉②御史大夫③ 丞相④ 太尉⑤ 刺史
A.① ② B.① ⑤ C.② ④ D.③ ④
19.文字是以下哪个创造的()
A.伶伦B.隶首C.仓颉D.黄帝
20.古老的中国历史悠久,物产丰富,至今地下还有很多尚未发掘的历史文物,目前我国已经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是()
A.司母戊鼎 B.四羊方尊 C.铜象尊 D.大盂鼎
二、识图题
21.读图,请完成
(1)从图中可以看出,生活在我国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早期人类有哪些?
(2)从他们分布的范围来看,说明了什么?
三、列举题
22.写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书法家和画家各一名及代表作。

23.列举秦汉时期我国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有哪些?
24.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应创作人物:
(1)《史记》- (2)《兰亭序》-
(3)《清明上河图》- (4)《西游记》-
四、综合题
25.阅读下列材料“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

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

世界文明,唯有我先。


——孙中山(1)文中的轩辕是谁?轩辕又和谁在阪泉大战,并使对方归顺了他?
(2)轩辕的部落利用指南车辨别方向,在哪打败了蚩尤?
(3)相传轩辕除了创造指南车外,他还有哪些贡献(两例即可)
(4)相传在轩辕之后,做部落联盟首领的依次是哪三个人?
(5)轩辕之后的部落联盟推举首领时,要传位于贤德之人,这叫做什么制度?后来这种制度在夏朝被哪种制度代替了?
26.某校七年级(1)班学生开展以“诸子百家”为主题的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材料一图说历史
(1)以图片人物为代表的诸子百家在中国古代思想界曾掀起了一次什么思想解放风潮?(2)将代表图片人物思想主张的序号填写在下列相应的位置上。

墨子:_______孟子:______庄子:________韩非:_________
①:主张“兼爱”“非攻”,批判贵族的奢侈生活,提倡节俭;
②:强调以法治国,树立君主的权威;
③:提出“民贵君轻”思想,反对一切非正义战争;
④:强调治国要顺应自然与民心。

材料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材料三“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六经)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邪僻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民之所从矣。


一一《汉书•董仲舒传》(3)材料二中的“子”是指谁?他的核心思想是什么?他创立了哪个学派?
(4)材料三中董仲舒向皇帝提出了怎样的建议? 为推行该家学说,该皇帝在长安还设立了什么机构?请举出其教材一例
参考答案
1.B2.B3.B4.D5.C6.B7.A8.B9.C10.B11.C12.B13.A14.A15.B
16.B17.C18.B19.C20.A
21.(1)生活在黄河流域的有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生活在长江流域的是元谋人。

(2)从他们分布的范围来看,说明了我国境内很早就有人类活动,而且从南到北都有分布,他们的活动范围很广。

22.王羲之《兰亭序》;顾恺之《女史箴图》
23.(1)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纸的国家,西汉早期用麻做的纸,是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最早的纸。

(2)《九章算术》中的某些内容在当时具有世界先进水平。

(3)张衡的地动仪,是世
界上公认的最早的地震仪器。

(4)华佗制成的麻沸散,是世界医学史上的创举。

24.(1)司马迁(2)王羲之(3)张择端(4)吴承恩(4分)
25.(1)黄帝、炎帝
(2)涿鹿
(3)建宫室、制衣裳、挖水井、造船、炼铜、发明弓箭等(任意两例即可)
(4)尧、舜、禹
(5)禅让制、世袭制
26.(1)百家争鸣;
(2)①③④②
(3)孔子,仁;儒家学派
(4)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太学;《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任一例即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