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等式的解集》说课稿完美版

合集下载

不等式的解集说课稿

不等式的解集说课稿

不等式的解集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不等式的解集”。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不等式的解集”是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第九章第一节的内容。

不等式是数学中的重要概念之一,而解集则是不等式的核心内容之一。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一元一次方程和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础上进行的,为后续学习不等式组、函数等知识奠定了基础。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进一步理解不等式的概念,掌握不等式解集的表示方法,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从学生的知识基础来看,他们已经掌握了等式的基本性质和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对数学中的数量关系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对于不等式的概念和解集的理解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困难。

从学生的思维特点来看,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他们需要更多的直观感知和实际操作来帮助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

从学生的学习兴趣来看,不等式在实际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通过联系实际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三、教学目标基于以上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理解不等式的解、不等式的解集的概念。

(2)掌握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解集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实际问题的引入,培养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模型的能力。

(2)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归纳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理解不等式的解集的概念。

(2)掌握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解集的方法。

2、教学难点正确理解不等式解集的概念,以及在数轴上准确表示不等式的解集。

五、教法与学法1、教法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实际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不等式及其解集》说课稿

《不等式及其解集》说课稿

不等式及其解集一、引入本节课将重点讲解不等式及其解集的概念和求解方法。

不等式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常遇到的数学问题,它描述了数值之间的大小关系。

通过学习不等式的相关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数学运算中的大小关系,并且能够解决实际生活中的一系列问题。

二、知识点概述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不等式的基本概念和符号表示; 2.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和操作规则; 3. 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求解方法; 4. 不等式组和不等式链的解集求解方法。

三、学习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够: 1. 熟练掌握不等式的定义和符号表示; 2. 理解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和操作规则; 3. 能够准确地求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 4. 能够准确地求解不等式组和不等式链的解集。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主要包括: 1. 不等式的基本概念和符号表示; 2. 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求解方法;教学难点主要包括: 1. 不等式性质的理解和应用; 2. 不等式组和不等式链的解集求解方法。

五、教学准备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教师需要提前准备好以下教学材料: 1. 教学课件:包含了本节课的知识点概述、示例题目和解题步骤的PPT; 2. 课堂练习题:用于巩固学生对不等式解集的求解方法的掌握。

六、教学过程1. 不等式的基本概念和符号表示•不等式是一种描述数值大小关系的数学语句。

•不等式中常用的符号有大于号(>)、小于号(<)、大于等于号(≥)和小于等于号(≤)。

•示例:2x+3>5。

2. 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求解方法•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求解主要包括两个步骤:消元和求解。

•示例:求解不等式2x+3>5的解集。

3.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求解方法•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由多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成,解集是每个不等式的解集的交集。

•示例:求解不等式组$\\begin{cases} 2x + 3 > 5 \\\\ x - 1 < 3\\end{cases}$的解集。

《不等式的解集》说课稿

《不等式的解集》说课稿

不等式的解集一、课程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掌握不等式的基本概念及解集表示方法;2.熟练运用加减乘除的性质求解不等式;3.理解不等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不等式的基本概念及表示方法;•加减乘除性质的运用。

2. 教学难点•不等式的应用问题;•不等式组的解集表示。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识引导学生回顾线性方程的解集表示方法,并通过与之对比,讨论不等式的解集表示有何不同。

提问:同学们,你们还记得线性方程的解集是怎么表示的吗?与之相比,不等式的解集有什么不同呢?2. 知识讲解(1) 不等式的基本概念介绍不等式的定义和符号表示,并与线性方程进行比较,明确不等式的不同之处。

不等式是一个数学语句,其中包含有不等号(大于、小于、大于等于、小于等于),表示两个数或表达式之间的关系。

符号含义: - <表示小于; - >表示大于; - $\\leq$ 表示小于等于; - $\\geq$ 表示大于等于;- eq表示不等于。

(2) 不等式的解集表示讲解不等式解集在数轴上的表示方法,引导学生画出简单不等式的解集,例如x>2。

提示:将不等式解集画在数轴上有助于我们直观地理解解集的概念。

(3) 加减乘除性质的运用依次介绍加减乘除的性质,并示例说明如何利用这些性质求解不等式。

性质举例: - 加法性质:如果a>b,那么a+c>b+c; - 乘法性质:如果a>b且c>0,那么ac>bc。

3. 案例分析向学生提供一些实际问题,并引导学生将问题转化为不等式,并求出其解集。

例如:小明成绩在一次考试中取得了x分,他想知道自己的分数是否高于班级平均分75分,请帮助小明设置不等式并求解。

4. 拓展练习提供一些更复杂的不等式题目,供学生进行练习。

例如:解不等式组 $\\begin{cases} x > 2 \\\\ x - 3 < 7 \\end{cases}$。

《不等式及其解集》说课稿

《不等式及其解集》说课稿

《不等式及其解集》说课稿《不等式及其解集》说课稿1今天我要为大家讲的课题是 : 《不等式及其解集》。

首先,我对本节教材进行一些分析:一、教材分析: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本节内容在全书及章节的地位是:《不等式及其解集》是新人教版初中数学教材第七册第九章第 1 节内容。

学生已初步体会到生活中的量与量之间的关系,有相等与不等的情形,就是有大小之分在此之前,学生已学习了等式基础上,这为过渡到本节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

二、教学目标:根据上述教材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不等式及一元一次不等式概念。

理解不等式的解、解集,能正确表示不等式的解集。

(2)能力目标:通过教学初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读图分析、收集处理信息、团结协作、语言表达的能力,以及通过师生互动,初步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对《不等式及其解集》的教学,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使学生了解地理知识的功能与价值,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让学生初步认识到地理知识的优越性,同时渗透安全教育;通过理论联系实际的方式,通过知识的应用,培养学生唯物主义的思想观点。

3、重点,难点以及确定的依据:本课中不等式相关概念的理解和不等式的解集的表是重点,不等式解集的理解是本课的难点,但由于学生年龄小,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弱,对理论联系实际的问题的理解难度大。

下面,为了讲清重难点,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课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三、教学策略(说教法):(一)教学手段: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我在教学过程中拟计划进行如下操作:1、“读(看)——议——讲”结合法2 、读图讨论法3 、教学过程中坚持启发式教学的原则基于本节课的特点:第一节知识性特点,应着重采用自主探讨的教学方法。

(二)教学方法及其理论依据: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即“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讲述为辅,学生活动在前,教师点拨评价在后”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联系实际安排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下册《3.不等式的解集》说课稿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下册《3.不等式的解集》说课稿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下册《3. 不等式的解集》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下册《3. 不等式的解集》这一节主要讲述了不等式的解集及其表示方法。

学生在学习了不等式的基本概念和性质后,对本节内容有了初步的了解。

教材通过实例引导学生掌握不等式的解集表示方法,并运用不等式的性质求解不等式的解集。

本节内容是整个不等式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来说,理解并掌握不等式的解集表示方法及其求解技巧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在教学前,我了解到学生已经掌握了不等式的基本概念和性质,但对不等式的解集表示方法及求解技巧还不够熟练。

此外,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关注学生的这些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和指导。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掌握不等式的解集表示方法,能够运用不等式的性质求解不等式的解集。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和教师引导,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不等式的解集表示方法及其求解技巧。

2.教学难点:如何运用不等式的性质求解复杂的不等式解集。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和教师引导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提高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等传统教学手段,结合学生分组讨论、上台展示等互动环节,提高教学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实例引入不等式的解集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独立思考,探索不等式的解集表示方法。

3.合作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方法和心得,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4.教师引导: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情况进行点评,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不等式的解集表示方法。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下册《11.2不等式的解集》说课稿3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下册《11.2不等式的解集》说课稿3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下册《11.2 不等式的解集》说课稿3一. 教材分析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下册《11.2 不等式的解集》是学生在掌握了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不等式的解集。

本节内容是学生进一步理解不等式的应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材通过丰富的例题和练习题,引导学生探究不等式的解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经掌握了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

但是,对于不等式的解集的理解还不够深入,解集的表示方法和解集的性质还需要进一步巩固。

此外,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表达能力也需要进一步提高。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理解不等式的解集的概念,掌握不等式的解集的表示方法,能够求解简单的不等式的解集。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探究不等式的解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不等式的解集的概念,不等式的解集的表示方法。

2.教学难点:不等式的解集的求解方法,不等式的解集的性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探究不等式的解集的概念和性质。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具体的例题,理解和掌握不等式的解集的表示方法和解集的求解方法。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不等式的解集的图形,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不等式的解集。

利用网络资源,提供更多的练习题和案例,供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复习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引出不等式的解集的概念。

2.探究:引导学生探究不等式的解集的表示方法和解集的性质,通过具体的例题,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不等式的解集的表示方法和解集的求解方法。

3.巩固:让学生通过练习题,巩固不等式的解集的概念和求解方法。

不等式及其解集之说课稿

不等式及其解集之说课稿

不等式及其解集之说课稿乌鲁木齐66中吴先宝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九章,《不等式》中的第一节:《不等式及其解集》。

对于本节课的处理,我准备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材处理、教学过程这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1 教材分析1. 1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章的主要内容是一元一次不等式解法及其简单的应用,是继一元一次方程学习之后,又一次数学建模思想的教学,是进一步探究现实生活中的数量关系、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内容,也是今后学习一元二次方程、函数、以及进一步学习不等式知识的基础。

相等与不等是研究数量关系的两个重要方面,用不等式表示不等的关系,是代数基础知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份,它在解决各类实际问题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本节课的内容主要介绍不等式及不等式的解的概念及解集的表示方法,是研究不等式的导入课,通过实例引入,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学习不等式的重要性和必然性,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经历、感受概念形成的过程,使学生正确抓住不等式的本质特征,为进一步学习不等式的性质、解法及简单应用起到铺垫作用.1.2 学情分析(1)学生对实际生活中的不等量关系、数量大小的比较等知识,在小学阶段已有所了解.(2)学生已初步具备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模型,并回到实际问题解释和检验”的数学建模能力.(3)学生已初步具备探究和比较的能力.1.3教学目标分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1.知识方面:了解不等式及一元一次不等式概念,并理解不等式的解、解集,能够正确表示不等式的解集;经历把实际问题抽象为不等式的过程,能够列出不等关系式.2、能力方面: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归纳和类比的数学方法,以及从具体到抽象获取知识的思维方式;初步体会不等式是刻画现实世界中不等关系的一种有效数学模型。

3、情感方面:通过对不等式概念及其解集等有关概念的探索,加强同学之间的分工合作与交流.1.4教学重难点分析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不等式相关概念的理解和不等式的解集的表示。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下册《11.2不等式的解集》说课稿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下册《11.2不等式的解集》说课稿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下册《11.2 不等式的解集》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下册《11.2 不等式的解集》这一节主要介绍了不等式的解集及其表示方法。

学生在学习了不等式的基本概念和性质后,对不等式有一定的了解。

本节内容从实际问题出发,引导学生掌握不等式的解集,进一步深化对不等式的理解。

教材通过丰富的例题和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初中阶段的一元一次方程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基本知识,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

但是,对于不等式的解集,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惑,如不解集的概念、表示方法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差异,针对性地进行教学,确保学生能够熟练掌握不等式的解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不等式的解集及其表示方法,能够正确找出不等式的解集。

2.过程与方法:通过探讨不等式解集的求法,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不等式的解集及其表示方法。

2.教学难点:如何找出不等式的解集,以及如何用数轴表示不等式的解集。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情境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情境教学法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认识不等式的解集;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典型例题,使学生掌握解集的求法;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以实际问题引入,让学生感受到不等式解集的重要性。

2.探究新知: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探索不等式解集的求法。

3.例题分析:分析典型例题,让学生掌握解集的表示方法。

4.巩固练习:设计适量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提高:引导学生思考不等式解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6.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1.不等式的解集定义:使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取值范围表示方法:用集合表示法或数轴表示法2.解集的求法(1)理解题意,找出不等式中的关键信息(2)移项,将不等式转化为标准形式(3)合并同类项,化简不等式(4)求解集,用集合或数轴表示八. 说教学评价本节课的教学评价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学生对不等式解集的概念和表示方法的掌握程度。

不等式的解集说课稿

不等式的解集说课稿

不等式的解集说课稿以下是关于不等式的解集说课稿,希望内容对您有帮助,感谢您得阅读。

不等式的解集说课稿(一)教材分析:上节课认识了不等式,知道了什么叫不等式和不等式的解。

本节主要学习不等式的解集,这是学好利用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同时要求学生会用数轴表示不等式的解集,使学生感受到数形结合的作用。

并且本课也通过让学生经历实验、观察、分析、概括过程,自主探索不等式的解集等概念,培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要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学习的习惯。

教学重点:理解不等式的解集的含义,明确不等式的解是在某个范围内的所有解。

教学难点:对不等式的解集含义的理解。

教学难点突破办法:通过实验、观察,分析、概括过程,使学生对不等式的解集有了初步的理解,然后通过数轴直观地表示出不等式的解集,从而加深了学生对不等式的解集的理解。

教学方法:·1、采用复习法查缺补漏,引导发现法培养学生类比推理能力,尝试指导法逐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掌握知识。

2、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自主探究每一个问题,而不是急于告诉学生结论。

3、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注意分层教学,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要。

学习方法:1、学生要深刻思考,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养成认真思考的好习惯。

2、合作类推法:学习过程中学生共同讨论,并用类比推理的方法学习。

教学步骤设计如下:(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实验:将如下重量的砝码分别放入天平的左边。

请大家仔细观察,哪些砝码放入天平左边后能使天平向左边倾斜?如果砝码重x克,要使x+2>5,即:天平左边放入x克砝码后使天平向左边倾斜。

那么这样的x取应取什么数?这样的数是有限个还是无限个?学生活动:1、让学生观察实验,寻找数量关系回答问题;·2、让学生采取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

(二)讲授新课通过实验、讨论、交流、归纳得到:大于心不甘的每个数都是不等式x+2>5的解,而小于3的每一个数都不是不等式x+2>5的解,因此不等式x+2>5的解有无限多个,它们组成集合,称为一元不等式x+2>5的解集。

初中数学说课稿《不等式的解集》.

初中数学说课稿《不等式的解集》.

初中数学说课稿《不等式的解集》2019-01-01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华东师大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下)第八章第二节《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第一节《不等式的解集》,下面我从教材分析等方面对本课的设计进行说明,。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研究的是不等式的解集和不等式解集在数轴上的表示。

这之前学生已经初步学习了不等式和不等式解,这部分在本章中不但有承上启下的作用,而且为今后学习函数的应用奠定了数形结合的基础,因此它在教材中处于非常重要的位置。

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是前面一元一次方程解的扩展,两者存在区别与联系。

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是学生学习数轴之后,又一次接触到图形与数量的对应关系,同时为今后函数的学习提供了方法和依据。

二、目标分析根据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和本科教材的地位,由于数学教学不仅是知识的教学,技能的训练,更能重视能力的培养及情感教育,因此确定教学目标1,2,3。

即:1.知识目标:了解不等式解集的意义和不等式的解集在数轴上的表示。

2.能力目标:建立图形与数量的对应关系,能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3.情感目标:引导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参与问题的讨论,激发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

教学重点: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和表示。

教学难点:一元一次不等式解集的意义和不等式解集在数轴上的表示。

教学难点突破办法:通过观察,分析、概括过程,使学生对不等式的解集有了初步的理解,然后通过数轴直观地表示出不等式的解集,从而加深了学生对不等式的解集的理解。

三、教法分析为创设宽松民主的学习气氛,激发学生思维的主动性,顺利完成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引导发现法,计算机辅助教学。

将学生个体的自我反馈,小组间的合作交流,与师生间的信息及时联系起来,形成多层次多方面的合作交流,共同发现知识,获取知识。

学生知识掌握过程离不开学生自身的活动,因此,在教学中,突出引导学生观察,分析,以旧探新,猜测论证等方法,揭示数学问题,并采用个人思考,分组讨论,汇报结果等多种形式,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中来,学生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悟出道理,得出结论,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四、学法分析1.学生要深刻思考,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养成认真思考的好习惯。

不等式的性质与解集说课稿6篇

不等式的性质与解集说课稿6篇

不等式的性质与解集说课稿6篇不等式的性质与解集说课稿(精选篇1)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主要分四块内容进行说课:教材分析;教学方法的选择;学法指导;教学流程。

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课的内容是选自人教版义务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下第九章第一节第二课时《不等式的基本性质》,这是继方程后的又一种代数形式,继承了方程的有关思想,并实现了数形结合的思想。

是初中数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对进一步学习一次函数的性质及应用有着及其重大的作用。

2.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目标分为三个层次的目标:1)知识目标:主要是理解并掌握不等式的三个基本性质。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利用类比的思想来探索新知的能力,扩充和完善不等式的性质的能力。

3)情感目标: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猜想与归纳的思维方式,体会类比思想和获得成功的喜悦。

3.教学重点和难点不等式的三个基本性质是本节课的中心,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所以我确定本节的教学重点是不等式三个基本性质的学习以及用不等式的性质解不等式。

本节课的难点是用不等式的性质化简。

二、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选择:本节课在性质讲解中我采取探索式教学方法,即采取观察猜测---直观验证---托盘实验---得出性质。

使学生主动参与提出问题和探索问题的过程,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学生的思维。

为了突破学生对不等式性质应用的.困难,采取了类比操作化抽象为具体的方法来设置教学。

整节课采取精讲多练、讲练结合的方法来落实知识点。

三、学法指导:鉴于七年级的学生理解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还比较薄弱,应以激励的原则进行有效的教学。

鼓励学生一种类型的题多练,并及时引导学生用小结方法,克服思维定势。

例题讲解采取数形结合的方法,使学生树立“转化”的数学思想。

充分复习旧知识,使获取新知识的过程成为水到渠成,增强学生学习的成就感及自信心,从而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

四、(主要环节)教学流程:创设情境,复习引入等式的基本性质是什么?学生活动:独立思考,指名回答教师活动:注意强调等式两边都乘以或除以(除数不为0)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是等式学生活动:观察思考,两个(或几个)学生回答问题,由其他学生判断正误。

不等式的解集说课讲稿

不等式的解集说课讲稿

《不等式的解集》说课稿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作用:《不等式的解集》是初中数学课本华东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的第八章“一元一次不等式”中的第二节内容。

本节是在学习了第一节“认识不等式”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本节内容是考试中的一个难点,属于必考的题型之一。

在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中,不仅能够加强学生对前面学过的内容的巩固,还能使学生们更容易地接受新知识,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2.教学目标:根据上述教材分析,考虑到学生对学过的知识的了解程度,特制定如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掌握不等式的解集以及不等式的解的概念;②能够借助数轴将不等式的解集更直观的表示出来(2)能力目标①通过教学,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②通过做题,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加强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中的能力;强化语言表达能力;(3)情感目标①通过反复的练习,使学生认识到数轴的重要性,培养其数形结合的思想;②通过观察、归纳、类比、推断得到不等式的解集与数轴上的点之间的关系,体验数学活动充满探索性和创造性。

3.重点、难点及其突破(1)重点理解不等式解集的意义,并能够在数轴上直观地表示出不等式的解集。

突破:通过对例题的讲解,基础知识的强调,突出重点内容,加深学生的印象。

(2)难点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突破:通过对基础题型的讲解,拓展知识点,进行难点的突破。

二.说教法1.教学手段: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从而实现教学目标,应着重采用互动式的教学方法,2.教学方法及理论依据: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采用学生参与程度较高的学导式讨论教学方法。

采用问答法时,特别注重不同难度的问题,提问不同层次的学生,面向全体学生,使基础差的同学也有表现的机会,培养其自信心,激发学习兴趣,有效地开发各层次学生的潜在智能,力求使学生在每堂课上都能有所收获。

同时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启发学生从书本知识联系到社会实践,提供给学生与其生活密切相关的数学知识;学习基础性的知识和技能,在教学中积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明确学习标,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华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八章第二节不等式的解集说课稿

华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八章第二节不等式的解集说课稿

初中数学说课教案:不等式的解集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华东师大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下)第八章第二节《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第一节《不等式的解集》,下面我从教材分析等方面对本课的设计进行说明。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研究的是不等式的解集和不等式解集在数轴上的表示。

这之前学生已经初步学习了不等式和不等式解,这部分在本章中不但有承上启下的作用,而且为今后学习函数的应用奠定了数形结合的基础,因此它在教材中处于非常重要的位置。

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是前面一元一次方程解的扩展,两者存在区别与联系。

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是学生学习数轴之后,又一次接触到图形与数量的对应关系,同时为今后函数的学习提供了方法和依据。

二、目标分析根据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和本科教材的地位,由于数学教学不仅是知识的教学,技能的训练,更能重视能力的培养及情感教育,因此确定教学目标1,2,3。

即:1.知识目标:了解不等式解集的意义和不等式的解集在数轴上的表示。

2.能力目标:建立图形与数量的对应关系,能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3.情感目标:引导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参与问题的讨论,激发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

教学重点: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和表示。

教学难点:一元一次不等式解集的意义和不等式解集在数轴上的表示。

教学难点突破办法:通过观察,分析、概括过程,使学生对不等式的解集有了初步的理解,然后通过数轴直观地表示出不等式的解集,从而加深了学生对不等式的解集的理解。

三、教法分析为创设宽松民主的学习气氛,激发学生思维的主动性,顺利完成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引导发现法,计算机辅助教学。

将学生个体的自我反馈,小组间的合作交流,与师生间的信息及时联系起来,形成多层次多方面的合作交流,共同发现知识,获取知识。

学生知识掌握过程离不开学生自身的智力活动,因此,在教学中,突出引导学生观察,分析,以旧探新,猜测论证等方法,揭示数学问题,并采用个人思考,分组讨论,汇报结果等多种形式,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中来,学生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悟出道理,得出结论,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四、学法分析1.学生要深刻思考,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养成认真思考的好习惯。

人教版不等式的解集说课稿

人教版不等式的解集说课稿

人教版不等式的解集说课稿一、教学目标在本节课中,我们将重点探讨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达到以下目标:1. 理解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和解集的概念。

2. 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并能正确表示其解集。

3. 了解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并能初步掌握其解集的表示方法。

4.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及其解集的表示;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概览。

2. 教学难点: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的求解与表示。

三、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首先,通过回顾等式的性质,引出不等式的概念,并举例说明不等式的实用性和重要性。

例如,可以用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来引入,如“某班级的平均成绩要高于85分”这样的表述就是一个不等式的例子。

2. 讲解一元一次不等式(1)定义:介绍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基本形式,如ax + b > c。

(2)基本性质:讲解不等式的三个基本性质,包括加法性质、乘法性质和传递性质。

(3)解法:通过例题演示如何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并引导学生总结解法步骤。

(4)解集表示:讲解如何用集合的表示方法来表示不等式的解集,例如,用区间表示解集。

3. 讲解一元二次不等式(1)定义:介绍一元二次不等式的一般形式,如ax^2 + bx + c > 0。

(2)解法概览:讲解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思路,包括首先解对应的一元二次方程。

(3)解集表示:通过图像法和数学分析法,向学生展示如何求解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并用区间表示解集。

(4)实际应用:结合实际问题,让学生理解一元二次不等式在实际中的应用。

4. 课堂练习设计几个关于一元一次和一元二次不等式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尝试解答,并进行点评。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不等式解集的重要性,并提醒学生在解题时注意细节和步骤的准确性。

四、作业布置1. 复习本节课的内容,整理笔记。

2. 完成课后习题中关于不等式解集的题目。

《不等式及其解集》说课稿5篇

《不等式及其解集》说课稿5篇

《不等式及其解集》说课稿《不等式及其解集》说课稿5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写说课稿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不等式及其解集》说课稿,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不等式及其解集》说课稿1说教材分析本章主要内容包括:不等式的有关基本概念,不等式的性质,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利用不等式(组)解决实际问题和课题学习。

此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过的方程(组)的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不等式,教材首先从数量大小之分说起,这是人们熟知的客观事实。

由大小,就有相等或不相等,例如,在引言中给出的不等式2+3>1+3,a+bc等,用等式可以研究相等关系,要研究不相等关系,也需要专门的数学工具,这就是不等式。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感受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不等关系,了解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意义,通过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使学生自发的寻找不等式的解,会把不等式的解集正确的表示在数轴上。

2.数学思维经历由具体实例建立不等式模型的过程,经历探究不等式解与解集的不同意义的过程,渗透数形结合思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对数学问题的讨论,培养他们的合作交流意识,让学生充分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并能将它们应用到生活的各个领域。

说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正确理解不等式、不等式解与解集的意义,把不等式的解集正确的表示在数轴上。

2.难点:正确理解不等式解集的意义。

说教学方法:探究、合作、质疑说教具:三角尺、多媒体课件说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多媒体展示问题1:一辆匀速行驶的汽车在11:20距离A地50千米,要在12:00之前驶过A地,车速应满足什么条件?问题2:元宵佳节,在燃放各种礼花弹时,为了确保安全,人在点燃导火线后要在燃放前转移到10米以外的安全区域。

已知导火线的燃烧速度为0.02米/秒,人离开的速度为4米/秒,那么导火线的长度应为多少厘米?设计意图:通过实例创设情境,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华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不等式的解集》说课稿2

华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不等式的解集》说课稿2

华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不等式的解集》说课稿2一. 教材分析华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不等式的解集》是初中学段数学课程的一部分,本节课主要介绍了不等式的解集及其求法。

教材从实际问题出发,引出不等式的概念,通过实例讲解不等式的解集,让学生理解不等式的解集的含义及其求法。

教材内容丰富,逻辑清晰,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际应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面对七年级的学生,他们对数学已有一定的基础,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

然而,对于不等式的解集这一概念,他们可能还较为陌生,需要通过实例来理解和掌握。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实例为载体,引导学生理解不等式的解集,并通过练习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不等式的解集的含义,掌握求不等式解集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分析,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不等式的解集的含义及其求法。

2.难点:不等式解集的求法,特别是含绝对值、分式不等式的解集求法。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讨论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等传统教学手段,结合数学软件、网络资源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以实际问题引入不等式的解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知识讲解:讲解不等式的解集的含义,通过实例演示求解不等式解集的方法。

3.课堂练习:安排一些典型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及时给予解答和指导。

4.拓展与应用: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5.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加深学生对不等式解集的理解。

6.布置作业:布置一些有关不等式解集的练习题,让学生课后巩固。

不等式的解集优秀教案

不等式的解集优秀教案

不等式的解集【教课目的】一、教课知识点。

(一)能够依据详细问题中的大小关系认识不等式的意义。

(二)理解不等式的解、不等式的解集、解不等式这些观点的含义。

(三)会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

二、能力训练要求。

(一)培育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识题的能力。

(二)经历求不等式的解集的过程,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感情与价值观要求。

从实质问题抽象为数学模型,让学生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亲密联系及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作用,经过探究求不等式的解集的过程,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究与创建。

【教课要点】一、理解不等式中的相关观点。

二、探究不等式的解集并能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教课难点】探究不等式的解集并能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教课方法】指引学生探究学习法。

【教课过程】一、创建问题情境,引入新课。

[师]上节课,我们比较等式的性质类比地推导出了不等式的基天性质,并且议论了它们的异同点。

下边我找一位同学简单地回首一下不等式的基天性质。

[生]不等式的基天性质1:不等式的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整式,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不等式的基天性质2:不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不等式的基天性质3:不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

[师]很好。

在学习了等式的基天性质后, 我们利用等式的基天性质学习了一元一次方程, 知道了方程的解、解方程等观点,大家还记得这些观点吗?[生]记得。

能够使方程两边的值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就是方程的解。

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师]特别好。

上节课我们用类推的方法, 模仿等式的基天性质推导出了不等式的基天性质,能不可以按此方法推导出不等式的解和解不等式呢?本节课我们就来试一试。

二、新课解说。

(一)现实生活中的不等式。

燃放某种礼花弹时,为了保证安全,人在点燃引火线后要在燃放前转移到10m 之外的安全地区。

已知引火线的焚烧速度为以 ,人走开的速度为 4m/s ,那么引火线的长度应为多少厘米?[师]剖析:人转移到安全地区需要的时间最少为10秒,引火线焚烧的时间为x 1004秒,要令人转移到安全地带,一定有:x>10。

不等式的解集说课稿

不等式的解集说课稿

不等式的解集说课稿不等式的解集说课稿(一)教材分析:上节课认识了不等式,知道了什么叫不等式和不等式的解。

本节主要学习不等式的解集,这是学好利用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同时要求学生会用数轴表示不等式的解集,使学生感受到数形结合的作用。

并且本课也通过让学生经历实验、观察、分析、概括过程,自主探索不等式的解集等概念,培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要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学习的习惯。

教学重点:理解不等式的解集的含义,明确不等式的解是在某个范围内的所有解。

教学难点:对不等式的解集含义的理解。

教学难点突破办法:通过实验、观察,分析、概括过程,使学生对不等式的解集有了初步的理解,然后通过数轴直观地表示出不等式的解集,从而加深了学生对不等式的解集的理解。

教学方法:1、采用复习法查缺补漏,引导发现法培养学生类比推理能力,尝试指导法逐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掌握知识。

2、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自主探究每一个问题,而不是急于告诉学生结论。

3、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注意分层教学,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要。

学习方法:1、学生要深刻思考,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养成认真思考的好习惯。

2、合作类推法:学习过程中学生共同讨论,并用类比推理的方法学习。

教学步骤设计如下:(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实验:将如下重量的砝码分别放入天平的左边。

请大家仔细观察,哪些砝码放入天平左边后能使天平向左边倾斜?如果砝码重x克,要使x+2>5,即:天平左边放入x克砝码后使天平向左边倾斜。

那么这样的x取应取什么数?这样的数是有限个还是无限个?学生活动:1、让学生观察实验,寻找数量关系回答问题;2、让学生采取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

(二)讲授新课通过实验、讨论、交流、归纳得到:大于心不甘的每个数都是不等式x+2>5的解,而小于3的每一个数都不是不等式x+2>5的解,因此不等式x+2>5的解有无限多个,它们组成集合,称为一元不等式x+2>5的解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等式的解集》说课稿
德化五中黄文建
说课内容: 《不等式的解集》
教材分析:
上节课认识了不等式,知道了什么叫不等式和不等式的解。

本节主要学习不等式的解集,这是学好利用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同时要求学生会用数轴表示不等式的解集,使学生感受到数形结合的作用。

并且本课也通过让学生经历实验、观察、分析、概括过程,自主探索不等式的解集等概念,培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要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学习的习惯。

教学重点:理解不等式的解集的含义,明确不等式的解是在某个范围内的所有解。

教学难点:对不等式的解集含义的理解。

教学难点突破办法:
通过实验、观察,分析、概括过程,使学生对不等式的解集有了初步的理解,然后通过数轴直观地表示出不等式的解集,从而加深了学生对不等式的解集的理解。

教学方法:
1、采用复习法查缺补漏,引导发现法培养学生类比推理能力,尝试指导法逐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掌握知识。

2、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自主
探究每一个问题,而不是急于告诉学生结论。

3、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注意分层教学,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要。

学习方法:
1、学生要深刻思考,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养成认真思考的好习惯。

2、合作类推法:学习过程中学生共同讨论,并用类比推理的方法学习。

教学步骤设计如下:
(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
实验:将如下重量的砝码分别放入天平的左边。

请大家仔细观察,哪些砝码放入天平左边后能使天平向左边倾斜?如果砝码重x克,要使x+2>5,即:天平左边放入x克砝码后使天平向左边倾斜。

那么这样的x取应取什么数?这样的数是有限个还是无限个?
学生活动:1、让学生观察实验,寻找数量关系回答问题;2、让学生采取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

(二)讲授新课
通过实验、讨论、交流、归纳得到:大于心不甘的每个数都是不等式x+2>5的解,而小于3的每一个数都不是不等式x+2>5的解,
因此不等式x+2>5的解有无限多个,它们组成集合,称为一元不等式x+2>5的解集。

即表示为x>3。

由实例概括出不等式的解集以及解不等式的概念:一个不等式的所有解,组成这个不等式的解的集合,简称为这个不等式的解集;求不等式的解集过程,叫做解不等式。

我们知道解不等式不能只求个别解,而应求它的解集.一般而言,不等式的解集不是由一个数或几个数组成的,而是由无限多个数组成的,如x>3.那么如何在数轴上直观地表示不等式x+2>5的解集x >3呢?
不等式解集x>3,在数轴上可以直观地表示出来。

如图8.2.1
如果某个不等式x≤-2,也可在数轴上直观地表示出来,如图8.2.2
说明:8.2.1在表示范表演的点画空心圆圈,表不包括这一点,表示大时就往右拐;图8.2.2在表示-2的点画黑点表示包括这一点,表示小时不向左拐。

(三)知识拓展
将数轴上x的范围用不等式来表示:
(四)尝试反馈:
课本第44页“练习”第1、2题。

(五)归纳小结:
这节课主要学习了不等式的解集的有关概念,并会用数轴表示不等式的解集。

(六)布置作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