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强夯法地基处理的设计及其检测
勘察报告强夯处理

勘察报告:强夯处理引言强夯处理是一种常用的地基处理方法,用于加固土壤以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
本报告将详细介绍强夯处理的步骤和相关注意事项。
步骤一:土壤调查和分析在进行强夯处理之前,首先需要进行土壤调查和分析。
通过采集土壤样本并进行实验室测试,可以确定土壤的类型、含水量、压缩性和抗剪强度等参数。
这些参数的分析结果将有助于确定强夯处理的工艺和参数。
步骤二:制定施工计划根据土壤调查结果,制定强夯处理的施工计划。
施工计划应包括强夯设备的选择、夯击频率和夯击次数的确定,以及强夯的施工顺序和布点方案等。
在制定施工计划时,需要考虑土壤的类型和特性,以及工程的要求和限制。
步骤三:现场准备工作在进行强夯处理之前,需要进行一系列的现场准备工作。
首先,清理施工区域,将障碍物和杂物移除。
然后,根据施工计划,标记出夯击点位,并进行测量和标记。
同时,准备好强夯设备和相应的工具和材料。
步骤四:强夯处理在进行强夯处理时,需要按照施工计划和标记好的夯击点位进行操作。
将强夯设备移至目标点位,根据计划设定好夯击频率和夯击次数,然后开始夯击。
夯击过程中,需要控制夯击的力度和频率,以确保土壤能够充分压实并提高其承载能力。
步骤五:质量监控和验收在强夯处理完成后,需要进行质量监控和验收工作。
通过采集样本和进行现场测试,确认强夯处理的效果是否达到设计要求。
如果发现问题或不符合要求的地方,需要及时进行修正和改进。
注意事项在进行强夯处理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保护环境:施工过程中要注意保护周围环境,确保不对周边建筑和设施造成损害。
2.安全措施:施工过程中要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如佩戴安全帽、手套和护目镜等。
3.施工记录:对施工过程进行详细记录,包括夯击的参数和结果等,以备后续参考和分析。
结论强夯处理是一种有效的地基处理方法,可以提高土壤的承载能力。
通过土壤调查和分析、施工计划制定、现场准备工作、强夯处理以及质量监控和验收等步骤,可以确保强夯处理的质量和效果。
浅析强夯法处理软土地基的方法

浅析强夯法处理软土地基的方法强夯法是一种处理软土地基的有效方法,它通过利用重锤撞击软土地基的方式,将土壤颗粒间的空隙压实,增加土壤的密度和强度,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
下面将从四个方面简要分析强夯法处理软土地基的方法。
一、前期准备工作在使用强夯法处理软土地基前,需要进行一系列前期准备工作。
首先需要对软土地基进行现场勘测和试验,以确定软土地基的性质和特点,以及其承载能力的大小。
同时还需要进行地基平整和排水处理,以确保强夯作业的顺利进行。
在强夯前,还需要清理地面上的障碍物和杂草,保证强夯机能够正常工作并且不会受到影响。
二、选择合适的强夯机和工艺选择合适的强夯机和工艺是强夯法处理软土地基的关键。
根据地基的类型、土层的深度和现场的情况来进行选择。
通常采用的强夯机有手动强夯机和自动强夯机两种。
手动强夯机适用于浅层土层,自动强夯机适用于深层土层。
同时根据土层的情况选择不同重量的锤头和强夯次数,反复进行强夯,直至达到期望的强度和承载能力。
三、控制强夯次数和频率在实际的强夯作业中,需要根据地基的类型和土层的深度,适当控制强夯次数和频率。
过强的强夯力度和频率会损伤土壤的结构,增加土壤的压缩性和变形性,从而影响地基的承载力。
因此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地控制强夯次数和频率,确保达到预期的处理效果。
四、强夯后保护和监测在强夯作业结束后,需要对地基进行保护和监测。
通常在强夯后需要进行一定时间的养护期,以使处理后的地基充分固结并达到稳定状态。
在养护期间,需要对地基周围的建筑物和道路进行保护,并进行加固和修复。
同时还需要进行地基的监测,以确保其达到设计要求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综上所述,强夯法是一种有效的处理软土地基的方法,其关键在于前期的准备工作、选择合适的强夯机和工艺、合理控制强夯次数和频率以及强夯后的保护和监测。
通过科学的实践和不断的改进,强夯法可以成为处理软土地基的一种常用、实用且有效的技术。
道路强夯地基处理后检测项目及要求

一、强夯地基处理后的检测项目1.1 强夯地基处理后的垂直度检测在强夯地基处理完成后,首先需要对地基的垂直度进行检测。
这是因为强夯地基处理过程会产生振动,可能造成地基的不均匀沉降,进而影响建筑物的稳定性。
对强夯地基处理后的垂直度进行检测至关重要。
检测方法可以采用水准仪或全站仪进行测量,测量结果需要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1.2 强夯地基处理后的水平度检测除了垂直度检测之外,对强夯地基处理后的水平度也需要进行检测。
地基的水平度不仅关系到建筑物的稳定性,还关系到地面的平整度和使用功能。
检测方法可以采用水准仪或全站仪进行测量,同样需要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1.3 强夯地基处理后的承载力检测强夯地基处理后,地基的承载能力往往有所提高。
为了确保地基符合建筑物承载的要求,需要对其承载力进行检测。
一般可以采用静载荷试验或动载荷试验来检测地基的承载能力,测量结果需要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1.4 强夯地基处理后的固结性检测强夯地基处理后,地基的固结性也需要进行检测。
固结性的检测可以采用标准贯入试验或静力观测方法进行,以确保地基的固结性符合要求。
1.5 强夯地基处理后的密实度检测地基的密实度直接影响到其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强夯地基处理后也需要对其密实度进行检测。
一般可以采用土壤密度计或动力触变仪进行检测,确保地基的密实度符合要求。
1.6 强夯地基处理后的质量控制检测除了以上几项主要的检测项目外,强夯地基处理后还需要进行质量控制检测。
这包括对处理过程的质量进行抽样检测,确保处理工艺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二、强夯地基处理后的检测要求2.1 检测设备的要求对于强夯地基处理后的检测项目,需要使用精密的测量设备进行检测。
如全站仪、水准仪、静载荷试验仪等。
这些设备需要经过校准,并且使用过程中需要按照相关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2 检测人员的要求进行强夯地基处理后的检测需要具备专业的技术水平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检测人员需具备相关专业背景和资质认证,能够熟练操作检测设备,并准确解读检测结果。
浅析强夯地基处理检测中的地基检测方法

浅析强夯地基处理检测中的地基检测方法强夯地基处理是一种经济、可靠的地基改良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工程实践中。
在强夯地基处理的过程中,地基检测对于判断强夯处理效果、保障工程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
本文主要对强夯地基处理检测中的地基检测方法进行分析。
一、地基检测方法的分类地基检测方法可以分为原位试验和室内试验两种。
原位试验是指使用现场仪器对地基进行测试和监测,根据测试数据判断地基的稳定性、强度、变形等性能指标。
原位试验方法包括钻探、静力触探、动力触探、地面位移仪等。
室内试验是指将采集到的现场样品带回实验室,进一步进行测试分析,以评估地基性能。
室内试验方法包括室内压缩试验、三轴试验、直剪试验等。
在强夯地基处理中,需要根据不同的检测目的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
主要的检测方法有以下几种:1.钻探方法钻探常用于探求地基的某一深度处的地层及土质情况。
通过钻探获得的土样,可进行室内试验和物理性质的分析,以及受力性能的预估。
在强夯处理中,钻探方法有一定局限性,因为夯锤击实的影响只能在距凿头不远的地方得到体现。
2.静力触探法静力触探法是用机械力推压圆柱型探针,记录探针下入深度和进入阻力来推测地基力学性质以及构造特征。
对于强夯处理的检测,静力触探法效果较为可靠。
动力触探方法采用了弹性脉动法和振荡法两种方法,建立通过反弹波反演得到地基性质和行为特征的方法。
受到夯锤冲击振动的地基,会产生反弹波,这种反弹波能传播到地表,通过不同的方法记录下来,就能够推算出地基的物理性质。
但是动力触探法受到岩石层、大块砾石等条件的限制,效果有限。
4.地面位移仪地面位移仪是一种衡量地表位移的仪器。
它通过在地表上安装传感器来监测土体变形、沉降等情况,以评估地基的稳定性。
在强夯处理中,地面位移仪可以跟踪地基变形情况,在检测强夯处理效果时发挥了重要作用。
5.室内试验方法室内试验方法是通过采集现场样品后带回实验室进行分析和测试,以评估地基性质。
对于强夯处理检测,室内试验方法可以通过压缩试验、三轴试验等来分析强夯处理后的土体性质和力学参数。
浅谈强夯法地基处理设计及在工程中的应用

3 强 夯 法设 计
强夯法设 计主要 参数包括 : 有效加 固深度 、 单击 夯 击能 、 单位 夯击能 、 最佳夯击 能 、 夯击 次数 、 击遍 夯 数、 时间间 隔 、 夯击点 布置和处理 范 围等。
和动应力 , 可提 高地 基土 的 强度 , 低 土 的压缩 性 , 降
改善砂 土 的抗 液 化性 能 消 除黄 土 湿 陷性 条 件 。 同 时, 还可 以提高土 的均匀性 , 减少将来 可能 出现的差
高饱 和度 的粉 土与粘性 土等地基 若对变形 控制不 严
的在夯坑 内回填块石 、 碎石或其 它粗粒材 料 , 并应 通 过现场 试验确定 其适用 性 。 强夯法适 用于城市广 场 、 堆场 、 公路 、 机场 、 工业 与 民用建筑 、 油罐等地 基处理 面积大 的工 程 , 济技 经
深度: H=a ( h ・M・ )
对细 颗粒 饱和 土 , 巨大 的 冲击 能 在土 中产 生 很 大 的应力波 , 破坏 了土体 原有 的结 构 , 使土 体局部 发
生 液化并产生许 多裂 隙 , 增加 了排 水通道 , 孔隙水 使
收 稿 日期 :0 8— 8 7 修 订 日期 :0 8—1 20 0 —1 ; 20 0—1 ; 辑 : 亚 蜂 5编 高 作 者 简 介 : 文 喁 ( 9 8一) . 理 t 程 师 , 李 乌 17 , 助 主要 从 I 地 基 艇 础 』 施 . 地质 勘 察 [ : 作
20 0 8年 第 4期
李文 鹏等 :浅谈 强夯 法地 基 处理 设计及在 工程 中的应用 弱的 细粒土 , 必要 时夯击遍 数可适 当增加 。
强夯法处理软土地基的施工工艺与质量检验

强夯施工结束后应间隔一定时间方 能对地基加固质量进行检验。对 碎石土和砂土地基 ,其 间隔时间可取 12 ;对低饱和度的粉土和粘性 —周 土地 基 可 取 34 。 -周 质量检验的方法 ,应根据士 陛选用原位测试和室内试验 。对一般工 程应采用原位测试 中两种或两种 以上方法进行检验 ;对重要工程应增加 检验项 目,也可做 现场大压板 载荷试验。对液化地基 , 应做标贯试验 。 检验深度应超过设计处理深度。 检验的数量应根据场地的复杂程度和建筑物 的重要性确定 ,在简单 场地上 的一般建 筑物 、每个建筑物地基不 少于二处 。对复杂场地应根 据场地变化类型 ,每个类型不少于三处 。强夯面积超过 l0 m O0 ,每增加 l0 m应 增 加 一处 O0 2 此外 ,质量检验还包括检查强夯施工过程中的各项测试数据和施工 记录 ,凡不符合设计要求 的应补夯或采取其它有效措施。 1 室内试验。强会施工后的处理效果可通过室内试验来判定 , ) 主要 是比 较夯前 、 夯后土的物理力学眭能指标来判定加 固 效果。这些项 目 包括 抗剪强度指标、压缩模量 ( 压缩系数 )、孔隙 比、视密度、含水量等。 2)原位测试 。质量检验可采用岩土工程 中的原位测试方法来判定 其处理效果 ,其数量应根据场地复杂程度和建筑物的重要件确定。一般 方法有 :十字板试验 、标准贯入试验 、 静力触探试验、旁压仪试验 、载 荷试验 、波速试验等 。村于高等级公路这种大型线形工程 ,表面波谱分
参 考文 献
[1 1胡玉定, 王燕腰 夯法适用范围的研究[ . J施工技术,09 S . 】 20 , 1
[] 向阳, 庆. 2吴 张延 软土地 基的几种 处置措施 [ . 龙江交通 科技,0 9 0 J黑 ] 2 0 ,4
3)夯点放 线定位及测量 高程 。宜用石灰或打小木桩 的方法标出夯 点 ,并测 量 场 地 高程 。 4)强夯施 工。强夯机 就位 ,测量夯前锤顶高程 ,按规定夯击次数 及控制标准 ,完成一遍夯击 。场地推平 ,测量场地高程 ,按规定 的间歇 时间。完成全部夯击遍数 , 最后用低能量满夯 ,将场地表层松土夯实 。 并测量夯后场地高程 。 5 现场记录。强夯施工 时应对 每一夯点 的夯击能量 、夯击次数和 ) 每次夯沉量等做好详细的现场记录。 6)安 全措施 。注意 吊车 、夯锤 附近人 员的安全 ,为防止 飞石伤 人 ,吊车驾驶 室应加防护 网 ,起 锤后 ,人 员应在 1m以外并 带好安全 0 帽 ,严禁在 吊臀前站立。
强夯地基试验检测方案

强夯地基试验检测方案强夯地基试验是一种常用于建筑工程中的地基处理方法,通过利用夯击能量促进土体颗粒的重排,提高土壤密实度,增加地基承载力和稳定性。
为了确保强夯地基处理效果符合设计要求,需要进行相应的试验检测。
下面是一份针对强夯地基试验的检测方案。
1. 试验目的强夯地基试验的主要目的是评估地基的夯击效果,并确定地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通过试验结果的分析和评估,可以对后续的工程施工和地基处理方案进行调整和优化。
2. 试验前准备工作2.1试验设备和工具的准备:包括强夯设备、振击器、监测仪器等。
2.2试验区域的准备:清理试验区域,移除杂物和表层土,确保试验区域平整,并进行充分的固结处理。
2.3试验方案和要求的准备:根据具体工程要求制定试验方案和试验要求。
3. 试验方法和步骤3.1安装监测仪器:在试验区域设置监测点,安装应变计、位移传感器等监测仪器,用于监测土体变形和变化情况。
3.2进行夯击试验:使用强夯设备对试验区域进行夯击处理,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夯击次数和夯击能量的控制。
3.3实时监测数据采集:在夯击过程中,监测仪器实时采集并记录土体的应变和位移数据。
3.4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估:根据采集到的监测数据,分析和评估试验区域的夯击效果和地基的承载力。
4. 试验数据处理和报告编写4.1试验数据的处理:对采集到的监测数据进行整理和统计,计算出不同监测仪器之间的位移差、土体的应变变化等指标。
4.2试验结果的评估:根据试验数据的分析结果,评估地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并判断强夯地基处理效果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4.3编写试验报告:根据试验结果和评估,撰写试验报告,包括试验目的、试验过程、数据分析结果和评估结论等,以便后续工程施工参考。
以上是一份针对强夯地基试验的检测方案,通过对试验前准备工作、试验方法和步骤的详细介绍,以及试验数据处理和报告编写的说明,可以确保对强夯地基试验进行全面、准确的检测。
这样可以确保地基处理效果符合设计要求,并为后续工程施工提供有力的支持。
地基处理技术之强夯法设计要点课件

03
CATALOGUE
强夯法施工流程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现场勘查
对施工场地进行实地勘 察,了解场地地形、地 质条件、地下管线等情
况。
制定施工方案
根据勘察结果,制定详 细的施工方案,包括夯 点布置、夯击能、夯击
次数等。
准备机具和材料
根据施工方案,准备必 要的机具和材料,如夯 锤、起重机、垫层材料
等。
清理场地
与换土垫层法相比,强夯法处 理深度更大,效果更可靠。
与预压法相比,强夯法施工周 期短,适用范围广。
02
CATALOGUE
强夯法设计要点
确定夯实能量与夯实次数
• 夯实能量与夯实次数是强夯法设计的核心参数,直接影响 夯实效果
确定夯实能量与夯实次数
夯实能量
夯实能量是指每次夯实所施加的重力,通常以吨为单位。根据地基土的性质和要 求处理的深度,选择合适的夯实能量是至关重要的。对于较软的地基土,需要较 大的夯实能量;而对于较硬的地基土,则可选择较小的夯实能量。
在强夯法中,通常使用的是重锤或巨石等重物作为夯实材料。选择合适的夯实材料对于达到理想的夯 实效果至关重要。一般来说,应根据地基土的特性和所需的夯实能量来选择合适的夯实材料。
夯实机械
夯实机械是实施强夯法的关键设备,其性能和效率直接影响着夯实效果。在选择夯实机械时,应考虑 其额定功率、夯击能量、夯击次数以及适用性等因素。此外,还应考虑其运行成本和维护要求,以确 保工程的可行性和经济性。
对于岩溶地基,应根据具体情采用适当的方法如填筑、压力注浆 等,以提高地基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THANKS
感谢观看
控制填料质量
保证填料的含水量、粒径 、级配等符合设计要求, 以提高夯实质量。
浅析强夯地基处理检测中的地基检测方法

浅析强夯地基处理检测中的地基检测方法强夯地基处理是一种常用的地基加固方法,通过利用动能夯击机将钢夯锤自一定高度自由落下,起到作用面积较大的作用于地基土体中,使地基土体得到密实的改造。
在施工中,强夯地基处理的质量控制和检测是非常重要的,以确保地基加固效果和工程质量。
本文将从地基检测方法的角度对强夯地基处理的检测进行浅析。
一、静载荷试验静载荷试验是一种常用的地基检测方法,可以有效评估强夯地基处理后的地基承载力和变形特性。
在进行静载荷试验时,先在待检测的地基上设置好监测点,然后利用大型液压缸或者液压顶车等设备施加不同的荷载,通过监测荷载和不同位置的位移变化,来研究地基的承载力和变形特性。
在进行强夯地基处理后,可以利用静载荷试验来测定地基的承载力,判断强夯地基处理后的地基是否满足设计要求,以及评估地基继续固结的能力。
通过静载荷试验的结果,可以及时调整施工工艺和提高地基处理效果,从而保证工程质量。
二、动力触发探测法动力触发探测法是一种通过感应地基的振动响应来评估地基加固效果的检测方法。
在强夯地基处理后,可以通过动力触发探测法来监测地基的振动特性,了解地基的变形和固结情况。
三、钻孔取样和试验钻孔取样和试验是一种常规的地基检测方法,可以通过对地基进行钻孔取样和实验室试验,来获取地基的物理和力学性质数据,评估地基的加固效果。
在施工前后,可以通过钻孔取样和试验来获取地基土体的承载力、压缩模量、剪切强度等力学性质数据,以及土壤颗粒分布、孔隙率、含水量等物理性质数据。
通过对比前后地基的试验数据,可以评估强夯地基处理后地基土体的变化情况,并验证加固效果。
强夯地基处理的检测方法主要包括静载荷试验、动力触发探测法和钻孔取样和试验。
这些方法可以通过不同的途径了解地基的承载力、变形特性和物理力学性质等情况,评估强夯地基处理的效果。
在实际工程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地基检测方法,以保证地基加固效果和工程质量。
强夯法加固地基的原理和设计

强夯法加固地基的原理和设计、施工以及质量控制山西一建集团有限公司张江涛邮政编号043000关键词:强夯法、布点形式、加固深度、机械设备、最佳夯击能、强夯施工、质量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强夯法加固地基的原理和设计、施工方法以及质量控制。
一、强夯法的施工优点强夯法地基处理是以重锤从高处自由落下,给地基土施以冲击力,使土体得以夯实,从而达到提高地基地的强度,降低压缩性,消除湿陷性,并改善其抗振液化的能力。
机具简单,施工方便,加固地基效果显著。
适用范围广:碎石土、砂土、低饱和度的粉土、湿陷性黄土、杂填土、素土。
缩短工期,降低工程造价(与达到同样处理要求的施工方法相比较)。
二、强夯加固机理关于强夯法加固地基的机理,目前有关专家学者意见还不很一致,但对于地基处理中经常遇到的几种类型的土,一般的观点认为:强夯法是在极短的时间内对地基土体施加一巨大的冲击能量(一般而言此冲击能量不小于1000kN-m),加荷历时约几十毫秒,对含水量较大的土层,加荷时间约100毫秒左右。
这种突然释放的巨大能量,将转化为各种波型传到地下。
首先到达某指定范围的波是压缩波,它使土体受压或受拉,能引起瞬时的孔隙水汇集,因而使地基土的抗剪强度大为降低,据理论计算这种波以振动能量的7%传播出去,紧随压缩波之后的是剪切波,以振动能量26%传播出去,剪切波会导致土体结构的破坏。
此外的瑞利波(面波)以振动能量的67%传出,在夯点附近造成地面隆起。
土体在这些波的综合作用下,土体颗粒重新排列相互靠拢,排出孔隙中的气体,使土体挤密压实,强度提高。
根据上述观点,地基土经强夯法加固后,其强度提高过程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1.夯击能量转化,同时伴随强制压缩或振密(表现为土体中水及气体排出,孔隙水压力上升);2.土体液化或土体结构破坏(表现为土体强度降低或抗剪强度丧失);3.排水固结压密(表现为渗透性能改变,土体裂隙发展,土体强度提高);4.触变恢复并伴随固结压密(包括部分自由水又变成薄膜水,土的强度继续提高)。
试述强夯法加固地基检测方法

试述强夯法加固地基检测方法摘要:在现代建设工程中,采用强夯法对地基进行加固处理具有施工操作简便、可以有效的缩短工程工期、降低工程投资成本等优点,因此应用十分广泛,成为现代工程建设中地基处理的主要方法之一。
对强夯法加固地基进行检测是工程施工的一个重要环节,可以有效的保证地基处理效果,从而保证工程地基的稳定性,对促进工程施工质量的提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强夯法;地基加固;施工;检测方法tu441+.6强夯法可以用于建筑工程、路桥工程等地基加固施工中,特别是在软土地基处理中效果显著,反复利用夯锤下落产生的冲击力来夯实土层,消除孔隙,压实地基土体,来提高地基的稳定性。
本文探讨了强夯法加固地基的施工要点,对强夯法施工检测进行阐述,希望为今后强夯法施工提供借鉴。
1.强夯地基处理法施工要点1.1地基土的夯击遍数强夯地基处理的夯击遍数可以依据工程地基土的夯击能加固深度和性质来决定,但是一般情况下,地基土的夯击遍数在2至3遍左右,最后一遍要采用低能量来满夯。
对于黏性土可以适量的增加夯击遍数,而对于渗透性大的地基土可适量减少夯击遍数。
1.2地基土的夯击次数地基土的夯击次数是保证地基加固效果的重要因素,如果夯击次数过少就不能达到地基加固效果,而夯击次数过多,将增加夯击的费用,有时候可能导致地基土的承载力下降。
所以地基土的夯击次数要依据现场试夯的次数和夯沉量形成的曲线来考虑,并遵循地基夯坑的四周突起量和压缩量来决定地基土夯击次数的重要原则。
除此之外,还有满足一下三个条件:其一,地基土最后两次夯击的夯沉量平均值不能大于50mm。
其二,不能因为夯坑过深的原因,而导致起锤困难问题的出现。
其三,夯坑附近地面不能产生较大的隆起现象。
1.3地基土夯击的间隔时间在地基土夯击过程中,两遍夯击应该有一定的间隔时间,以保证强夯地基土的时候,消除地基土中超静孔隙的水压力,所以夯击的间隔时间也与地基土超静孔隙水压力的消除时间有着密切关系。
强夯法

(3)试夯
3.2 强夯法
(九)现场测试设计
(1)地面沉降观测
3.2.2 强夯法设计计算
每夯击一次应及时测量夯击坑及夯坑周围地面的沉降、隆起; 用以控制夯击击数,估计夯击效果。 (2)孔隙水压力 测量在夯击作用下,孔隙水压力沿深度和水平距离的增长和消散的分布。从而 确定两个夯击点间的夯距、夯击的影响范围、间歇时间以及饱和夯击能等参数。 (3)强夯振动影响范围 测试地面振动加速度了解强夯振动的影响范围。 为了减小强夯振动对周围建筑物的影响,可在夯区周围设置隔振沟。 (4)深层沉降和侧向位移测试 在地基中设置深层沉降标测量不同深度土体的竖向位移和侧向位移沿深度变化。 有效了解强夯处理的有效加固深度和影响范围。
3.2 强夯法
(五) 夯击击数与遍数 (1)夯击击数
3.2.2 强夯法设计计算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应按现场试夯得到的夯击击数和夯沉量关系曲线 确定,且应同时满足下列条件: ①最后两击的平均夯沉量不大于50mm,当单击 夯击能量较大时不大于100mm; ②夯坑周围地面不应发生过大隆起; ③不因夯坑过深而发生起锤困难。
(2)夯击遍数
***到目前为止,国内外还没有一套成熟和完善的理论和设计计算方法。
3.2 强夯法
(二)机理分类
3.2.1 加固机理
目前,强夯法加固地基有三种不同的加固机理:动力密实(Dynamic Compaction) 、动力 固结(Dynamic Consolidation)和动力置换(Dynamic Replacement),它取决于地基土的类 别和强夯施工工艺。
3.2 强夯法
(一)施工设备 (二)施工工艺
3.2 强夯法
加固机理
3.2.0 概述
《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
浅谈强夯地基处理与试验区检测

浅谈强夯地基处理与试验区检测作者:张堃来源:《江苏商报·建筑界》2013年第21期摘要:以大连东港标志性广场地基处理工程为例,对工程强夯试验区施工工艺、检测方法进行论述,并通过检测数据对比分析,确定工程采用的施工工艺,施工参数,保证了工程地基强夯处理效果。
关键词:强夯;试验区;施工检测;施工参数中图分类号:TV223.6 文章识别号:A 文章编号:2306-1499(2013)21-1.工程概况大连东港标志性广场地基处理工程位于大连港东部寺儿沟区,西部与人民路商务区相连,南依南山山麓,东北接黄海大连湾。
工程为在原地标建筑物东港永久护岸6标段区域陆域形成基础上继续回填加高,并进行地基处理,以满足后续市政施工需要。
工程强夯区处理面积约133573m2,布设夯点5050个。
设计要求处理后的复合地基满足承载力特征值fak≥150kPa。
2.工程地质条件根据大连市勘察测绘研究院有限公司所做的《大连市东部港区工程地址勘察项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详堪阶段)》,场区地貌陆域部分属于低丘陵,原海域部分属于滨海水下岸坡,后经人工回填,底层自上而下分布为:素填土、素填碎石、淤泥质粉质粘土、粉土、粉质混碎石、全风化板岩、强风化板岩、强风化辉绿岩。
上层回填区,回填土较不均匀,局部存在粘性土、回填全风化板岩。
3.试验区施工工艺工程共设置3个试验区,试验区域面积均为:20m×20m,各试验区施工工艺为:(1)5000KN.m夯击能强夯区,采用3遍夯工艺,前两遍为点夯,两遍夯击间隔时间7~10天,夯点间距10m,最后两击夯沉量不大于100m,第3遍为普夯,夯击能为1500KN.m,夯印搭接1/3。
(2)8000KN.m夯击能强夯区,采用3遍夯工艺,前两遍为点夯,两遍夯击间隔时间7~10天,夯点间距10m,最后两击夯沉量不大于100m,第3遍为普夯,夯击能为1500KN.m,夯印搭接1/3。
(3)柱锤强夯区,采用夯击能5000KN.m,采用3遍夯工艺,前两遍为点夯,夯点间距6m,第3遍为普夯,夯击能为1500KN。
对地基强夯处理措施施工质量检测

对地基强夯处理措施及施工质量检测的研究摘要:本文结合工程实例,通过工程地质状况分析和原位测试,详细阐述工程地基采用强夯法加固处理措施,对地基强夯处理效果进行了检测分析评价,并提出具体建议。
关键词:建筑工程;强夯法;标贯试验;检测;承载力地基强夯法处理的核心就是给地基以冲击力和振动力,提高地基土的强度并降低其压缩性,减少地基的后期沉降和不均匀沉降,达到承载和稳定的目的。
该方法具有设备简单、施工方便、适用范围广、经济易行、节约材料、效果显著的优点。
已被广泛用于各行业。
1工程概况和地质条件分析湖南某一大型花园小区,占地面积3万多平方米,住宅为5层~7层多栋,框架结构。
由于土质松软,地基承载力较低,须采用具体措施对地基进行加固处理。
拟建场地从地貌上看该地区为丘陵地带,原场地为池塘和沼泽湿地,地面较平坦,呈现北高南低,高差小于2m。
从其地质勘探情况看,场地自上而下主要土层有素填土、粉细砂、淤泥质土、粉质粘土和中粗砂等。
其土层地质特征如下:(1)素填土:主要成分为粘土,粉质粘土,碎石组成,密实度较均一;(2)粉质粘土:褐红色,稍湿,可塑~硬塑,具网纹状结构;(3)粉细砂:灰黑色,松散;(4)淤泥质土:为池塘长期形成的淤泥或没有清淤干净的残留物组成;(5)中粗砂:褐黄色,稍密~中密。
上述土层中,以粉细砂和淤泥质粘土的工程性质为最差,这也是强夯法加固的关键所在。
勘探表明,该地区地下水位较高,一般地面下3~4m,即粉细砂埋深一般在5~l0m,呈松散饱和状态,地基处理的重点在于,该类地基土在振动或冲击力作用情况下发生液化,引起地基土的不稳定,造成建筑物破坏、失去作用。
由于土体呈松散和松散饱和状态,难以取得原状试样,只好采取在现场进行原位测试,进行处理后比较,从而得出结论;强夯前标贯试验结果(图1)、静力触探试验结果(图2)。
对图l和图2数据进行分析,不难看出,天然状态的标贯击数为l~4击、平均3.1击;静力触探比贯入阻力ps=2~3.5mpa,平均3.0 mpa;动探击数为2~4击,平均3.4击。
地基处理----强夯法

地基处理----强夯法强夯法又名动力固节法或动力压实法.这种方法是反复将很重的锤(一般为10~40T)提到高处使其自由落下(落距一般为10~40米)给地基以冲击和振动, 从而提高地基的强度并降低其压缩性。
强夯法处理地基是60年代末由法国Menard技术公司首先创用的。
开始时仅用于处理砂土和碎石地基, 后来由于施工方法的改进和排水条件的改善,逐步推广应用到细粒土基地。
强夯法由于具有加固效果显著、适用土类广、设备简单、施工方便、节省劳力、施工期短、节约材料、施工文明和施工费用低等优点, 很快就传播到世界各地。
强夯法适用于处理碎石土、砂土、粉土、粘性土、杂填土和素填土等地基。
它不仅能提高地基土的强度、降低其压缩性、还能改善其抗振动液化的能力和消除土的湿陷性, 所有还常用于处理可液化砂土地基和湿陷性黄土地基等。
强夯法虽然适用土类很广, 但对于饱和度较高的粘土性, 用一般强夯处理效果不明显。
针对这类情况, 国内相继进行了大量试验, 采取强排水加强夯和置换强夯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目前在南方己广泛使用。
(强排水加强夯首先就是在小范围(约1万M2)内采用高真空泵排地下水, 减少土壤中的水量, 然后用强夯加固土体。
)二、原理及加固机理(一)强夯原理1﹑强夯法处理地基是利用夯锤自由落下的冲击波使地基密实。
这种由冲击引起的振动在土中是以波的形式向地下传播的。
2﹑强夯理论认为:压缩波大部分通过液相运动, 使孔隙水压力增大, 同时使土粒错位, 土体骨架解体, 而随后到的剪切波使土颗粒处于更密实的状态。
(二)加固机理1﹑填石层强夯:用冲击型动力荷载, 使填石﹑填渣等粉碎,填石层中的孔隙体积减少, 石层变得更为密实, 从而提高其强度。
检验指标主要是密度和变形模量。
(如禄口机场强夯﹑连云港Grs区强夯等)2﹑填土强夯:用冲击型动力荷载, 使土体中的孔隙体积减少, 土体变得密实, 从而提高其强度。
检测指标主要是强度和变形模量。
(如熊猫新港区强夯﹑江宁天正基地强夯等)3﹑粉土﹑砂土面强夯:用冲击型动力荷载, 使土体中的孔隙体积减少, 土体变得密实, 从而提高其强度。
强夯实验报告

一、实验模块地基加固与处理二、实验标题强夯法在地基加固中的应用实验三、实验日期2023年10月15日四、实验操作者张三、李四、王五五、实验目的1. 了解强夯法在地基加固中的应用原理和施工工艺。
2. 通过实验验证强夯法对地基加固的效果。
3. 掌握强夯法施工过程中的参数控制和质量检测方法。
六、实验原理强夯法是利用大型履带式起重机将重锤从一定高度自由落下,对地基土进行冲击和振动,使地基土得到夯实,从而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及压缩模量。
本实验采用强夯法对地基土进行加固处理,通过对比实验前后地基土的物理力学性质,验证强夯法的效果。
七、实验步骤1. 实验场地准备:选择一块适宜的实验场地,进行场地平整,清除杂草、杂物等。
2. 实验设备:准备强夯机、重锤、测量仪器等。
3. 实验参数:根据实验目的和场地条件,确定强夯参数,如夯击能量、夯点密度、夯击次数等。
4. 实验实施:a. 在实验场地划分夯点,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点夯试验。
b. 根据点夯试验结果,调整强夯参数,进行大面积强夯施工。
c. 在强夯施工过程中,实时监测夯击次数、夯击能量、夯沉量等参数。
5. 实验结束:强夯施工完成后,进行检测,对比实验前后地基土的物理力学性质。
八、实验环境实验场地:某建筑工地实验设备:强夯机、重锤、测量仪器等实验材料:地基土九、实验过程1. 场地准备:对实验场地进行平整,清除杂草、杂物等。
2. 设备准备:检查强夯机、重锤、测量仪器等设备,确保设备正常。
3. 参数确定:根据实验目的和场地条件,确定强夯参数,如夯击能量为600t·m,夯点密度为23个/100m²,夯击次数为4次。
4. 点夯试验:在实验场地划分夯点,进行点夯试验,确定强夯参数。
5. 大面积强夯施工:根据点夯试验结果,进行大面积强夯施工,实时监测夯击次数、夯击能量、夯沉量等参数。
6. 检测:强夯施工完成后,进行检测,对比实验前后地基土的物理力学性质。
十、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a. 实验前后地基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对比:- 容重:由1.5g/cm³增加到1.8g/cm³- 压缩模量:由5MPa增加到10MPa- 承载力:由100kPa增加到200kPab. 强夯施工过程中,夯击次数、夯击能量、夯沉量等参数均符合设计要求。
强夯法地基处理技术及工程实例分析

强夯法地基处理技术及工程实例分析摘要本文探讨了强夯法的作用机理、设计和施工,并结合实际工程分析,用数据真实地呈现强夯法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关键词地基处理;强夯法;机理;设计;施工1 强夯加固地基的机理强夯法又称动力加固法,它适用于砂土、釉性土、粉土、湿陷性黄土和人工填土地基的处理。
强夯加固地基时对地基作用的结果可以概括为固结作用、液化作用、加密作用和时效作用。
①固结作用:如果强夯地基时,引起的超孔隙水压力超过土粒间的侧向压力,便会形成裂隙,出现排水通道,改变土的渗透性,增加渗透系数,顺利排出孔隙水,加快土体的固结速度。
一旦孔隙水压力小于土粒间的侧向压力时,裂隙自动闭合,水的运动又恢复常态;②液化作用:巨大的冲击力会提高土中孔隙水压力,如果达到覆盖压力时,土体便会液化,丧失强度,重新自由排列土粒。
液化作用造成的影响是局部的;③加密作用:夯实一遍土后,会减少土中气体和液体的体积,增加土体的密实度,经过试验测试,每夯一遍土体可减少40%的气体体积;④时效作用:所谓的时效作用就是随着孔隙水的逐渐消散,土颗粒重新组合,自由水被土颗粒吸附又变成吸附水,土的强度慢慢恢复。
因此,应该在强夯施工一个月后再检验勘探或测试强夯的质量,否则无法得出正确的实验结果。
2 强夯加固地基的设计一般,要根据工程的地质条件和要求确定强夯加固技术的各种参数,这样才能实现加固的有效性和经济性。
强夯参数包括最佳夯击能量、锤重和落距、两次夯击遍数的间歇时间、夯击遍数、夯点布置和加固时间等。
1)最佳夯击能。
最佳夯击能就是地基的孔隙水压力与覆盖压力相等时的夯击能。
地基中的孔隙水压力消散慢,逐渐加大夯击能的过程中,孔隙水的压力也会慢慢增加,可以根据迭加的速度确定最佳夯击能。
由于孔隙水压力和土的自重压力在竖直方向上的分布规律是相反的,应根据有效深度确定被加固地基土的最佳夯击能。
一般情况下,细颗粒土取1500 kJ/m2~4000 kJ/m2,粗颗粒土取1000 kJ/m2~3000 kJ/m2。
强夯法加固地基的处理和施工要点

强夯法加固地基的处理和施工要点◎于巳城(作者单位:中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华东分公司)地基的加固处理普遍使用的方法是强夯法,该方法施工复杂度不高、易于操作,可以对多类土质进行加固处理,不仅所需的设备机械化程度高,而且工期较短,性价比高,所以目前强夯法在加固地基处理中应用越来越广,效果显著。
强夯法是利用重量为数吨甚至数十吨的重锤在自由落下时对地基实施反复的冲击和振动,地基土壤在重夯下密度、应力、孔隙水压力等发生变化,其强度与均匀程度提升,发生不均匀沉降的可能性得以降低,并且湿陷性、可压缩性以及膨胀性也大为缩减,这对提升地基基础施工质量大有助益。
一、强夯法加固地基的作用目前我国应用强夯法加固地基的工程涉及工业、民用等各个领域,具有重要的现实和经济利益,首先它提高了土地的强度和承载能力,其强度可提高2-5倍左右,地基土的压缩性降至原来的0.1-0.5范围内,地基更加均匀稳固,这有助于建筑高度的不断扩展;其次它有效地防止地基出现不均匀沉降,从而保障建筑物的安全,降低墙身开裂、房屋倾斜甚至倒塌等危险现象发生的几率。
二、强夯法的加固处理及施工要点1.清理、平整场地。
由于夯击后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夯坑等地面变形,因此在施工前应明确地面标高,利用机械设备完成平整地基的工作,另外,为降低强夯对施工区域已有的地下设备和建筑的影响,应在施工之前完成对相应区域内的地下设备状况及位置的调查,尽量避免在其附近区域进行强夯,设置安全距离,实在无法避开时,应规划有效的保护措施,尽量减少施工带来的破坏。
一定情况下,还需在场地表面铺设垫层,从而利用此层稍硬的表面材料来支承施工时所需的重型机械,以保障重型机械的移动和作业,垫层铺设材料的选定还应考虑其排水性,排水性好有利于保证施工质量,垫层铺设要均匀,其厚度依据场地情况而定,通常为1米上下,垫层的铺设不仅有助于扩散夯击能,而且还能加大地表面和地下水位之间的距离,降低夯坑积水等现象的发生概率。
强夯法加固砂土地基处理试验研究

民营 科技2 0 1 3 年第5 期
强夯法加 固砂土地基处理试 验研 究
陶 永 强
( 新疆 电力设计院 , 新疆 乌鲁木 齐 8 3 0 0 0 0 )
摘 要: 砂土地 区地基土一般 具有 以下特点: 颗粒细 、 孔隙比大 、 高压缩 、 未完成 自身固结 , 物 理力 学参数相 差大且埋 深不均 。 不经 过处理难 以满足建筑承载力和变形要求 , 现主要针对砂土地基处理进行试验研 究。
因此表 层土静 载试 验结 果不 同程 度受 冻土 的影 响 。同样 , 受 冻 土层 或
冻土块的影响 , 标贯击数和动探击数值可能偏大 , 由此造成地基承载 力和压缩模量估算偏大 , 对工程偏于不安全 , 但对于深层地基加固效
了良好的通道, 从而缩短 了排水固结时间。 质量检验的方法 , 宜根据土 果 , 动探试验结果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在沙漠地区, 对于承载力要求 性选用原位测试和室内土工试验。 对于一般工程应采取两种或两种以 较高、 上部结构对变形敏感的区域 , 夯坑 内部回填碎石对提高承载力 上的方法进行检验; 对于重要工程项 目应增加检验项 目, 也可做现场 和压缩模量具有显著效果 。 大压板载荷试验。夯点的夯击次数 , 应按现场试夯得到的夯击次数和 参考文献 夯沉量关系曲线确定 , 且应同时满足下列条件 : 最后两击的平均夯 Ⅲ 1史思军, 韩小娥. 浅谈沙漠地 区的地基处理方法 西部探矿工程 , 沉量不大于 5 0 am, r 当单击夯击能量较大时不大于 l O O m m。b . 夯坑周 2 0 1 0 ( 1 0 ) : 1 6 — 1 7 . 围地面不应发生过大的隆起。c . 不因夯坑过深而发生起锤困难。质量 『 2 1 赵 军. 平 板振 捣 器压 实沙漠 地基施 工 方法L 『 l 油 气田地 面 工程 , 2 0 1 1 检验的数量 , 应根据场地复杂程度和建筑的重要 f 生 确定 。对于简单场 ( 1 0 )  ̄ 7 . 地上的一般建筑物 , 每个建筑物地基 的检验点不应少 于 3 处; 对于复 [ 3 ] 潘江芹. 水坠砂技术在砂土地 区地基处理中的应用叨. 石油工程建 杂场地或重要建筑物地基应增加检验点数。 检验深度应不小于设计处 设. 2 0 1 0 ( 5 ) 4 3 — 4 5 .
强夯法在地基处理中的应用

强夯法在地基处理中的应用强夯法是一种常用的地基处理方法,它在土壤改良、地基加固和地震灾害预防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强夯法的基本原理、施工过程以及在地基处理中的应用。
一、强夯法的基本原理强夯法是通过利用重锤的自由落体作用,使得地下土层受到连续的冲击荷载,从而改变土体的物理性质和力学特性。
其基本原理主要有以下几点:1. 频繁的冲击荷载可以改变土体的结构,使土颗粒重新排列并增加土体的密实度。
2. 冲击荷载可以提高土体的剪切强度和抗压强度。
3. 强夯过程中产生的振动能够改善土体的排水性能和孔隙水压力。
二、强夯法的施工过程强夯法的施工过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土壤勘察和试验:在施工前需要进行土壤勘察和试验,确定土壤的类型、含水量和力学性质等参数,以便合理选择夯击参数和确定施工方案。
2. 准备工作:包括场地平整、搭建夯击平台、设置测量点等。
3. 夯击施工:将重锤提升至一定高度,然后使其自由落体冲击地面,每次冲击都会产生冲击波传播至土中,引起土体的振动和变形。
4. 检测和监测: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对夯击效果进行实时监测,包括土体的沉降、振动、水位变化等参数的记录和分析。
三、强夯法在地基处理中的应用强夯法在地基处理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土壤改良:强夯法可以改善土壤的工程性质,提高土壤的密实度和稳定性,从而增加地基的承载力和抗震性能。
特别是对于松散的砂土和粉土地基,强夯法可以有效地增加其密实度,减小其沉降和变形。
2. 地基加固:对于存在地基沉降和变形问题的建筑物,可以通过强夯法进行地基加固。
通过夯击作用,可以使地基土体重新排列,填补空隙,提高地基的稳定性和承载力。
3. 地震灾害预防:强夯法可以改变土体的物理性质和力学特性,提高土体的抗震性能。
通过强夯处理,可以增加土壤的密实度,提高土体的剪切强度和抗压强度,从而减小地震对建筑物的影响。
总结:强夯法作为一种常用的地基处理方法,具有改善土壤工程性质、提高地基承载力和抗震性能的优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究强夯法地基处理的设计及其检测
发表时间:2015-12-21T10:38:39.340Z 来源:《基层建设》2015年15期供稿作者:周文江[导读] 广东省有色金属工业建筑工程质量检测站广州本文将对强夯法地基处理设计、检测进行详细的介绍,并对各种土地夯实后的检测方法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并依此确定建筑规模及建筑类型。
周文江
广东省有色金属工业建筑工程质量检测站广州 510000 摘要:强夯法是指为了提高地基的承载力,使用重锤从一定高度下落夯击土层使地基迅速固结的方法。
同时也成为动力固结法。
所采用的起吊设备一般为10~25吨的重锤。
在10~25米的高空十重锤自由下落,依靠其强大的冲击波作用将土层夯实。
本文将对强夯法地基处理设计、检测进行详细的介绍,并对各种土地夯实后的检测方法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并依此确定建筑规模及建筑类型。
关键词:地基处理;强夯法;检测;设计 1.引言
目前,强夯法地基处理的设计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强夯置换法设计,二是强夯法设计。
而对这两种方法的使用则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强夯法依靠强大的冲击和振动能量使得地基土层中出现很大的冲击波和的动应力,从根本上提高了土层的强韧度、并充分降低其压缩性、达到了改善土层的振动液化条件、以及消除湿陷性土层的湿陷性等不足。
从而提高土层的均匀强度。
多次实践施工证明,强夯法地基处理不仅适用于处理碎石土、砂泥土、饱和度较低的粉土以及粘性土、湿陷性黄土。
还适合杂填土以及素填土等土层类型的地基。
在施工的过程中也要根据土层类型采取不同的设计方法。
对于高饱和度的粉土与粘性土等地基,一般采用将石块、碎石、较大颗粒物等杂物填回夯坑的方法进行设计。
在将这些物体进行强夯置换的时候,应从多方面测试其可行性。
确保地基稳定以及工程的质量高度。
在对地基进行强夯施工之前。
应在施工现场或附近具有代表性的场地上选取几个试验地,并检测其地质的复杂程度。
并确定建筑类型以及建筑规模。
2.强夯设计
2.1夯实强度及频率
在强夯的单位夯击能量时,应充分的根据地基土层类型、地质结构类型以及土层荷载大小和要求处理的深度等众多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并通过现场的具体情况而定。
在对地基进行强夯法施工时,夯点的夯击次数,应该按照现场试夯所得到的夯击次数和夯沉量关系曲线确定,与此同时还应满足以下条件:首先,最后两击的平均夯沉量应不大于60mm。
其次,单击夯击能量最大不超过100mm。
最后,应注意在夯坑周围地面不应发生过大的隆起,并且不能因夯坑过深而影响起锤。
在夯击时夯击次数应根据地基土层的性质确定,一般来说,夯击次数可为2~4遍,并且在最后时刻往往再以低能量普夯2遍,其目的是对松动的表层土进行夯实。
一般情况下对于渗透性比较弱的粒土,必要时夯击次数可酌情增加。
应该注意的是在两遍的夯击之间应有一定的时间间隔。
间隔时间则决定于土层中水分蒸发的程度、土层间隙。
当缺少实际参考资料时,还可依照土层的渗透性确定。
按照测试结果,对于渗透性较差的粘性土地基的间隔时间应控制在2~4周内,而对于渗透性较好的地基土可进行持续性夯击。
2.2夯点的确定
在夯击过程中对于夯击点位置的确定要根据建筑结构类型确定,并采用等边三角形、正方形进行布置。
在此过程中,第二次夯击点的间距可取与第一次相同,也可适当减小。
在处理深度较大或者夯实能量较大的工程时,第一遍的夯实点间距应适当增大。
强夯处理的范围也应大于建筑物本身的基础范围。
各个位置超出基础处缘的长度应设计为深度的一半以上。
并不应小于3m。
再根据初步确定的强夯参数的基础之上设计出强夯测试方案,并现场进行强度测试。
确保其可用。
还应根据不同地质条件的土层,等待夯结束几周后,再次对试夯场地进行测试,并将测试结果与夯前测试数据进行详细对比,测试强夯效果,并作出相应记录,从而确定工程将要采用的各项强夯参数。
2.3地层土含水量
根据相关的现行规定,当出现施工现场地表层土软弱或地下水位较高的情况、或夯坑底积水影响施工正常运作时,须采用人工降低地下水位的方法,具体做法便是使用人力将坑内的积水排除,或者铺填一定厚度的松散性材料,从而使得地下水位低于坑底面以下2m。
避免影响施工。
另一方面,地基土层含水量对强夯的影响及其很大,尤其是在雨季工期紧的情况下表现的尤为明显。
充分体现在强夯夯击次数增多,夯坑加深,收锤困难,甚至施工效率低之上。
在这种情况下强夯效果特别差,将大大的影响施工的质量,延长工期,造成工程造价的增加。
甚至经过检测夯后地层比夯前还要差。
在这种情况下,必须采用人工排水的方法,通过开挖积水坑或积水井的方法将积水排干,再进行强夯施工。
从而提高强夯效率。
通过这种排水的方法,强夯加固效果和效率明显得到改善。
2.4强夯置换设计法
强夯置换处理范围以及试夯方案的确定一般步骤与普通强夯法无异。
但在现场施工时则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一般情况下,在夯后检测项目中普通强夯法主要侧重于现场载荷试验,目的是检测地基承载力和变形模量外。
应采用超重型或重型动力触探的方法进行夯实。
但强夯置换法的侧重点主要在于检查置换墩着底情况以及承载力与密度随深度的变化情况。
在这种夯实设计中,地质雷达也可以用来检测置换墩的深度、直径等参数。
甚至在条件许可时可在现场进行开挖,并在视觉上对置换墩着底情况以及置换墩形状、尺寸等进行相应的检查。
在检查无误的情况下应在墩顶铺设一层厚度不小于60cm的压实垫层,确保其稳定性与安全性,垫层材料最好与墩体相同粒。
而在对软弱粘性土地基的夯实时应只考虑墩体强韧度,忽略墩间土的作用大大的增加其承载力特征值。
并通过现场单墩平板荷载试验进行检测。
3.强夯施工
在对地基进行强夯时,重锤一般情况下可取100~200kN。
重锤底面设计形式可采用圆形或矩形。
锤底面积适当增大,并按土的性质进行区分,锤底静压力值一般设定为20~40kPa,在施工过程中对于细颗粒土锤底静压力一般取小值。
对锤底设计时底面应该对称设若干个排气孔,孔径适宜设计为200~300mm。
另一方面强夯施工还应采用带自动脱钩装置的起重机甚至其它专用设备。
保证重锤的自由下落和起降,在采用履带式起重机时宜在起重机臂杆末尾设置辅助力架,利用杠杆的原理节省能量。
在起降过程中还要采取其它安全措施,放置在起飞过程中重锤跌落或者落锤时机架倾覆。
避免造成人员的伤亡。
在雨天施工时一般会遇到水位较高的情况。
应对场地积水应及时排除。
确保施工正常进行。
4.强夯质量检测
4.1常见的检测方法
由于强夯法地基性质存在很大的差异,并且没有相关的指标对其详细定义,也没有相应的经验公式作为指导,因此,在的地基检测中,一般可根据两个步骤进行:首先,率先进行平板载荷试验、室内土工试验、圆锥动力触探以及圆锥动力触探等原位检测方式的对比试验,在此对比的基础之上建立检测对象的压缩性、周期性、承载力及其他相应指标,充分利用得出的这些指标与原位检测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
其次,利用这种相关的关系,并根据现场施工的具体情况给出具体的指标。
从而判断出地基的承载力和压缩性及其他力学性质。
为后期的夯实施工奠定基础。
4.2强夯地基检测体系的应用
随着强夯法的普及和广泛的应用。
在此基础之上的相关新技术也应用而生。
并逐渐形成了以原位测试为主要内容的强夯地基检测体系,一般意义上的强夯地基检测体系指先采用载荷试验获得表层的地基得承载力和变形模量,继而采用连续的圆锥动力触探,由此得到地层密实度的方法。
同时辅以少量的静载试验、钻探取样分析和标贯试验等对其强夯,该方法已逐步成熟,被广泛的应用到地基的夯实检测中。
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地基强夯质量进行检测的几种方法都具有一定的优缺点,这迫切需要我们取长补短,并结合各检测方法的特点来完善强夯法地基处理检测方法,从而有效的提高强夯法的地基加固效果。
还希望更多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投身到该项研究中,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王铁宏.全国重大工程项目地基处理实录[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2]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JGJ79-2002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1992.
[3]水伟厚.冲击应力与10000kN·m高能级强夯系列试验研究[D].上海:同济大学,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