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1课时二氧化碳习题讲解

合集下载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1课时二氧化碳基础达标检测(附2套试卷)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1课时二氧化碳基础达标检测(附2套试卷)

第6单元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课时练第1课时——二氧化碳基础达标一、二氧化碳1.根据如图所示实验,不能得到的结论是()A.CO2不能燃烧B.CO2不支持燃烧C.CO2密度比空气大D.蜡烛燃烧生成CO2和H2O2.中国政府表示将坚持走“节能减排、绿色低碳”的发展之路。

下列对二氧化碳的四个方面认识中不正确的是()A.组成:二氧化碳由碳、氧两种元素组成B.性质:CO2能溶于水,其水溶液呈酸性C.制备:实验室常用石灰石和稀硫酸制备CO2D.用途:CO2可用于光合作用、灭火和化工原料等3.“雪碧”是一种无色的碳酸饮料,将“雪碧”喷到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的纸花上,然后再加热,纸花颜色的变化是()A.先变蓝后变紫B.变红后颜色不再改变C.先变无色后变红色D.先变红色后变紫色4.通过实验探究可获得较多的化学知识,对如图所示的实验分析错误的是()A.两支蜡烛自下而上依次熄灭B.CO2不支持燃烧C.CO2密度比空气的大D.蜡烛燃烧生成CO2和H2O5.“雪碧”是一种常见的饮料,其化学成分为:水、果葡萄浆、白砂糖、食品添加剂、二氧化碳、柠檬酸钠、苯甲酸钠、食用香精。

将少量紫色石蕊试液滴入一杯无色“雪碧”中,然后再把杯子浸在沸水中,请你利用学过的知识预测“雪碧”的颜色变化()A.先变蓝、后变紫B.变红后颜色不再改变C.先变无色、后变红D.先变红、后变紫6.为了控制温室效应和改善生存环境,下列措施中切实可行的是()①减少煤等燃料的使用;②禁止使用煤等燃料;③禁止乱砍乱伐;④开发氢能源;⑤利用水力发电;⑥种植花草树木A.①③④⑤⑥B.①②③④⑤⑥C.③④⑤⑥D.①②④7.全球低碳行动吉祥物“碳宝”(见右图)蕴含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和节能减排的内涵。

下列做法中“碳宝”不赞同的是()A.开发清洁新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B.讲究卫生,尽量多用一次性餐具C.减少使用私家车次数、多乘公交车或骑自行车D.加快研发利用二氧化碳合成的可降解塑料8.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相关实验过程中无明显现象的是()A. B. C. D.9.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许多结论都是通过实验得到的。

初中九年级上册化学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同步练习题

初中九年级上册化学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同步练习题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6单元第3节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同步练习1、有甲、乙、丙三种纯净物,甲为黑色固体,乙、丙为无色气体.点燃时,甲既能生成乙,也能生成丙;丙点燃也能生成乙.在以下关于这三种物质推断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甲是一种化合物B.乙是一氧化碳C.丙是一氧化碳D.丙是二氧化碳答案:C知识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解析:解答:由黑色固体燃烧可以生成两种气体可推断是碳在氧气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在氧气不充足时产生一氧化碳,所以黑色固体为单质碳,则乙、丙物质为一氧化碳或二氧化碳,又丙点燃也能生成乙的转化关系,则丙为一氧化碳气体、乙为二氧化碳气体;故选C分析:由黑色固体碳在充分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碳,在不充分燃烧时生成一氧化碳为突破口来解决。

题型:单选题难易程度:较难掌握程度:掌握考查类型:好题试题类型:普通类型试题级别:九年级试题地区:全国试题来源: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6单元第3节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同步练习试题标签: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6单元第3节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2、节能减排、低碳出行是我们倡导的生活方式.下列有关碳及其氧化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焦炭、一氧化碳、二氧化碳都具有还原性B.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组成元素相同,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C.二氧化碳通过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为红色,说明二氧化碳具有酸性D.金刚石、石墨和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性质相同答案:B知识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解析:解答:A、二氧化碳不具有还原性,故A错误;B、二氧化碳和碳高温反应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燃烧或还原金属氧化物又生成了二氧化碳.所以B正确;C、二氧化碳不具有酸性,而是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了碳酸具有酸性质故C错误;D、金刚石、石墨和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但它们的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物理性质不同,故D错误.分析:A、根据焦炭、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分析;B、根据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转变关系分析;C、根据二氧化碳能与水化合生成的碳酸分析;D、根据金刚石、石墨和C60的结构分析.题型:单选题难易程度:较难掌握程度:掌握考查类型:常考题试题类型:普通类型试题级别:九年级试题地区:全国试题来源: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6单元第3节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同步练习试题标签: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6单元第3节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3、由图可知,大气中CO2浓度大约从1800年起急剧增加,下列解释合理的是()A.大量火山的喷发B.气候的自然波动C.浮游生物的光合作用D.人类大量使用燃料答案:D知识点:碳生活和低碳经济解析:解答:A、现在很少有火山喷发,故A错;B、气候的自然波动都基本是相同的,所以并不是气候自然波动的结果,故B错;C、浮游生物的光合作用是消耗二氧化碳而不产生二氧化碳,故C错;D、由于现在人类生活好了,有了轿车,就要燃烧汽油,取暖也要使用煤炭燃烧,关键是由于人类大量的使用化石燃料造成的,故D正确.故选D.分析:二氧化碳增加的主要原因是现在人们对化石燃料等的使用量增加造成的题型:单选题难易程度:容易掌握程度:了解考查类型:常考题试题类型:普通类型试题级别:九年级试题地区:全国试题来源: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6单元第3节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同步练习试题标签: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6单元第3节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4、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认识中,正确的一组是()①二氧化碳比一氧化碳多一个氧原子②二氧化碳可供绿色植物光合作用③久未开启的菜窖二氧化碳的含量比空气中的高④二氧化碳能使被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纸花变红.A.①②③B.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答案:B知识点: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解析:解答:①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比一个一氧化碳分子多一个氧原子,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是宏观概念,不能比较原子个数的多少;故错;②绿色植物光合作用需消耗二氧化碳同时放出氧气,故对;③菜进行呼吸作用,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且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故菜窖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比空气中的高;④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的碳酸显酸性,二氧化碳本身不具有酸性,故错;分析:本题应从二氧化碳的组成和性质以及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进行分析来解决题型:单选题难易程度:较易掌握程度:掌握考查类型:常考题试题类型:普通类型试题级别:九年级试题地区:全国试题来源: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6单元第3节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同步练习试题标签: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6单元第3节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5、有关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说法正确的是()A.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性质不同,是因为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B.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变红,是因为二氧化碳显酸性C.一氧化碳可用于灭火,是因为一氧化碳不支持燃烧D.一氧化碳可用于工业炼铁,是因为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答案:D知识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解析:解答:A、分子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化学性质不同,是原因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分子的构成不同,故选项说法错误.B、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与水反应生成了碳酸使溶液变红,而不是二氧化碳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故选项说法错误.C、二氧化碳能灭火,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不能用于灭火,故选项说法错误.D、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可用于工业炼铁,故选项说法正确.分析:本题考查了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一氧化碳的可燃性和还原性等化学性质题型:单选题难易程度:较易掌握程度:掌握考查类型:常考题试题类型:普通类型试题级别:九年级试题地区:全国试题来源: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6单元第3节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同步练习试题标签: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6单元第3节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6、下列气体中,无色、无味不易被人们察觉的有毒气体是()A.二氧化碳 B.氧气C.氮气D.一氧化碳答案:D知识点:一氧化碳的毒性解析:解答:一氧化碳极易与人体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从而使血红蛋白不能很好地与氧气结合,失去了携氧能力,造成生物体内缺氧,且一氧化碳是无色无味的气体,使人不易被觉察而发生中毒;被称为“无形杀手“故选D分析:根据一氧化碳的性质及毒性进行解答本题题型:单选题难易程度:较易掌握程度:了解考查类型:常考题试题类型:普通类型试题级别:九年级试题地区:全国试题来源: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6单元第3节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同步练习试题标签: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6单元第3节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7、下列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金刚石、石墨和C60均为碳元素的单质B.CO2可用于灭火C.CO易溶于水生成酸D.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答案:C知识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碳的用途解析:解答:A、金刚石、石墨和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故A正确;B、由于二氧化碳不燃烧、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可用于灭火,故B正确;C、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且与水反应生成碳酸,一氧化碳难溶于水,不与水反应,故C错误;D、由于干冰升华能吸收大量的热,能使空气中的水蒸气冷凝呈小水珠形成降雨,故D正确.故选C分析:根据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来解决此题题型:单选题难易程度:较易掌握程度:了解考查类型:常考题试题类型:普通类型试题级别:九年级试题地区:全国试题来源: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6单元第3节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同步练习试题标签: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6单元第3节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8、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说法错误的是()A.二氧化碳可用于制碳酸类饮料B.干冰(固体二氧化碳)可用于人工降雨C.常温下二氧化碳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D.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消耗途径主要是植物的光合作用答案:C知识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碳的用途解析:解答:A、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可制汽水等碳酸饮料,正确;B、二氧化碳的固体干冰,可以进行人工降雨,也可以做制冷剂,正确;C、常温下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没有毒,说法错误;D、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产生氧气,正确;故选C分析:二氧化碳的用途有:①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因此二氧化碳能够灭火;②二氧化碳可以做化工原料,如制汽水等;③二氧化碳的固体干冰,可以进行人工降雨,也可以做制冷剂;④二氧化碳促进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因此可以做气体肥料.题型:单选题难易程度:较易掌握程度:了解考查类型:常考题试题类型:普通类型试题级别:九年级试题地区:全国试题来源: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6单元第3节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同步练习试题标签: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6单元第3节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9、下列方法或做法不能用来鉴别CO2和CO的是()A.分别闻两种气体的气味B.将两种气体分别通入紫色石蕊溶液C.将两种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的石灰水D.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两瓶气体中答案:A知识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解析:解答:A、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都是无以无味的气体;B、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会使石蕊变红,而一氧化碳不能,所以可以用紫色石蕊来鉴别两种气体;C、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与氢氧化钙生成不溶于水的碳酸钙而变浑浊而一氧化碳不能用石灰水来鉴别两种气体;D、二氧化碳能使燃烧的木条熄灭而一氧化碳不能,所以可以用燃烧的木条来鉴别两种气体.故选A.分析:根据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烛,不支持燃烧,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来解决。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6.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课时达标训练(word版,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6.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课时达标训练(word版,含答案)

《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课后训练1.关于二氧化碳的自述中,你认为不符合事实的是()。

A.我能在灭火中大显身手B.我承认“温室效应”主要是我惹的祸C.我能帮助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D.我不能供给呼吸,会使人中毒2.自然界中存在氧—碳循环,下列能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的是()。

A.水的吸收B.动植物的呼吸C.光合作用D.燃料的燃烧3.下列现象可用同一化学原理解释的是()。

①久置的石灰水,液面上出现一层硬壳状薄膜;②向澄清的石灰水中,通过吸管不断吹气,石灰水变浑浊;③为了使石灰浆刷过的墙壁快点晾干,在室内生起一个炭火盆,开始时墙壁反而更潮湿;④向紫色石蕊试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试液变红。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4.农业科技人员向农民建议:在利用温室生产时,可向温室里施放适量的二氧化碳。

这是因为()。

A.CO2可使病虫害窒息死亡,从而能有效地防治植物病虫害B.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CO2,施放CO2可促进光合作用C.CO2可产生”温室效应”,使温室内的温度稳中有升D.CO2能灭火,使用CO2可避免发生火灾5.自然界中有几千万种含碳物质,并循环转化。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碳循环B.森林的减少对碳的循环没有影响C.金刚石中碳原子间没有间隔D.地下的煤中碳原子是静止不动的6.将洗净的碎鸡蛋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放入小玻璃杯中,然后加入适量的稀盐酸,观察到鸡蛋壳表面,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立即用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玻璃片盖住,一会儿,便可观察到澄清石灰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7.请按要求写出下列反应得化学方程式:(1)有二氧化碳生成的化合反应:。

(2)有二氧化碳生成的分解反应:。

(3)有二氧化碳参加的化合反应:。

8.物质的用途与其性质密切相关。

(1)医疗急救时需要氧气,是因为氧气能。

(2)用墨书写或绘制的字画能够保存很长时间不变色的原因是。

(3)图书资料着火时,可用二氧化碳灭火,是因为二氧化碳①、②。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训练6.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练习1 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训练6.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练习1 含答案

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有关O 2和CO 2的自述中属于物理性质的(....)2.由于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造成大气中CO 2浓度增加,由此导致(....)A.温室效应B.臭氧空洞C.酸雨D.白色污染3.吸烟有害健康,其原因是吸烟时会产生多种有害物质,污染环境,害人害己。

香烟燃烧产生的烟气中,最容易与人体血红蛋白结合的物质是(....).A.一氧化碳. ...B.尼古丁....C.二氧化硫....D.二氧化碳4.自然界中存在氧循环和碳循环,其中能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的是(....)A.水的吸收........B.动植物的呼吸..........C.光合作用........D.燃料的燃烧5.世界自然基金会发起“地球一小时”活动,号召晚上熄灯一小时。

今年3月28日全球有超过十亿人参加这项活动。

下列说法与提倡这个活动的主要目的不相符合的是(....)A.节约能源....B.减少温室气体排放...C.欣赏城市夜景...D.关注全球气候6.CO 2和O 2是自然界中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两种气体,下列对它们的认识中,正确的是(....).A.都含有氧分子..B.都能供动物呼吸C.都不溶于水D.密度都比空气大7.仔细观察在煤炉中燃烧的煤,你会发现有如下图所示的现象。

请你指出在图中蓝色火焰处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A.C+O 2===CO 2B.2C+O 2===2COC.2CO+O 2===2CO 2.D.CO 2+C===2CO8.集气瓶中装满某气体,可能是下列气体中的一种:①二氧化碳②一氧化碳③空气④氮气。

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瓶中,火焰立即熄灭,则该瓶气体可能是(....) 高温 点燃点燃点燃A.①或②.......B.②或③......C.①或④.......D.③或④9.在右图装置中通入X气体,并在管口P处点燃,实验结果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X可以是(....)A.H2.......B.CO.......C.CO2.......D.O2.10.“归纳与比较”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列有关CO2与CO的知识归纳错误的是(....)11.为证明木炭在一定条件下燃烧的产物中既有CO2,也有CO,可以先将气体通过澄清的石灰水,观察到_______________,证明有CO2存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接着将气体干燥后通过灼热的氧化铜,观察到_______________,即证明有CO存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年级化学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含答案

九年级化学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含答案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一、二板块你应尽力完成,第三板块则由你决定取舍)第一板块本课题你学到多少基础知识?不妨检测一下。

(约16min)1. (094、095;10s)要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一氧化碳,可把混合气体通过()A灼热的炭粉B灼热的氧化铜C澄清的石灰水 D 浓硫酸2. (088;4s)CO和CO2性质不同,尤其是化学性质的不同,原因是()A.CO 不溶于水B.CO2比空气重C.二者分子结构不同D.二者制法不同3. (023;5s)不会加剧酸雨、臭氧层空洞、温室效应等环境问题的是()A.使用氟利昂作制冷剂B.燃烧煤炭C.超音速飞机尾气排放D.使用太阳能淋浴器4. (097;20s)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需不断消耗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但二氧化碳在大气中的含量却是基本保持不变,这是由于()①动植物的呼吸作用;②矿物燃料的燃烧;③死亡动植物的腐烂;④某些矿物如CaCO3等的加热分解。

A. ①②B. ②④C. ①②③D.①②③④5. (085;40s)将螳螂放在盛有CO2的A瓶中,将蟋蟀放在盛有CO和O2的B瓶中,两个瓶都拧紧瓶盖,结果瓶中的小动物不久都死了。

A瓶中螳螂的死因是____ ___;B瓶中蟋蟀的死因是___ _____。

6. (091、095、187;8min)右图是实验室制取CO2,并检验CO2化学性质的装置。

(1)A是CO 2制取装置,反应容器内装有石灰石,长颈漏斗内应注入。

(2)B装有澄清石灰水,观察到的现象是,涉及的化学方程式是。

(3)C内装有紫色石蕊试液,观察的现象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产生该现象的原因。

(4)D中有两支高度不同的燃着的蜡烛,观察到的现象是,说明二氧化碳的具有的性质,故可用来。

(5)链接问题:从A瓶中放出的CO2是否纯净干燥吗?答。

若要制取纯净干燥CO2,我们可以把B、C两瓶中的试剂换成饱和NaHCO3溶液(能吸收HCl气体)和浓H2SO4(具有强吸水性),此时B瓶中一定盛,B瓶中一定盛;若试剂位置颠倒,则不能达到的目的。

【九年级】初三化学上册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练习题(新人教版)

【九年级】初三化学上册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练习题(新人教版)

【九年级】初三化学上册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练习题(新人教版)初三化学上册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练习题(新人教版)一、知识回顾1.二氧化碳就是色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溶水。

固态的二氧化碳又称2.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虽然都是由元素和元素共同组成的,但是,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比一个一氧化碳分子多一个这种相同的分子形成,使它们性质。

3.向紫色石蕊溶液中通入co2,溶液变为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冷却后溶液DAT160,反应的方程式盛装石灰水的瓶壁上常有一层白膜,这层白膜的成分主要是要洗净表面的白膜要用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则表示为二、基础训练4.二氧化碳的以下用途,既跟它的物理性质有关,又跟它的化学性质有关的就是() a.灭火b.制干冰c.制化肥d.温室肥料5.下列过程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a.二氧化碳灌入水中b.绿色植物吸收二氧化碳发生光合作用c.阖上石灰浆的墙壁日长变软d.将二氧化碳加压、降温压缩成干冰6.某气体在标准状况下密度为1.98g/l,该气体易溶于水,在实验室搜集此气体时()a.排洪集气法b.向上排空气集气法c.向上排在空气集气法d.以上方法均可以7.辨别co2、o2、空气三瓶气体时,最方便快捷且可取的方法就是()a.用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中b.分别加入石灰水并振荡c.分别倒入紫色石蕊试液d.分别加入水并振荡8.挑四朵用石蕊试剂涂成紫色的潮湿纸花展开如下操作方式,能观测至纸花变白的就是()a.喷石灰水b.轻易洒水c.直接放入co2中d.洒水后放进co2中11.超临界co2流体是一种具有和水相似、能阻燃、溶解能力强的溶剂,被誉为“绿色环保溶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超临界co2流体性质特定,因此,与干冰的化学共同组成相同②co2是自然界中存在的物质,它参与自然界的碳元素循环③超临界co2流体就是一种特定的物质,难冷却④超临界co2流体可代替许多有害、有毒、易燃的溶剂a.①②b.②④c.①③d.①②③④12.用玻璃管向盛有紫色石蕊试液的试管里吹气,过一会儿再给试管冷却,试管里溶液颜色变化情况就是()a.紫色→红色→紫色b.紫色→蓝色→红色c.蓝色→红色→紫色d.红色→紫色→蓝色13.你认为下列传闻缺乏科学依据的是()a.冬天,某村存有一家人关门闭户在家烤火,引致全家煤气中毒b.某地有个神秘的“死亡谷”,野兔和狗等低矮的动物走进去常会窒息而死c.有人声称他发明者了一种催化剂,只需嵌入少量,就能够将水变为汽油d.将二氧化碳气体倒入装有两支高低不同燃着的蜡烛的烧杯中,低的蜡烛先熄灭14.某矿石主要成分为一种化合物,CPC矿石重新加入稀盐酸中,分解成氯化镁、水和一种并使回应石灰水变小混浊的无色、无气味气体,则该矿石中含有的元素为()a.碳元素、氧元素b.镁元素、碳元素c.氯元素、碳元d.镁元素、碳元素、氧元素15.填写下表:名称干活冰冰石灰石金刚石生石灰石灰水化学式(或主要成分的化学式)16.如图a所示,将二氧化碳倒入烧杯中。

2019-2020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6单元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有答案)

2019-2020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6单元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有答案)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知识点一二氧化碳的性质一、实验探究1、倾倒二氧化碳实验A、步骤:向盛有燃着蜡烛的烧杯中,缓缓倾倒二氧化碳(如图)。

B、现象:蜡烛由下到上依次熄灭。

C、分析:接触二氧化碳的蜡烛会熄灭,说明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低的蜡烛先熄灭,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先沉到烧杯底部。

2、二氧化碳的溶解性实验A、步骤:向一盛有二氧化碳的软塑料瓶内加入1/3体积的水,立即旋紧瓶盖,振荡。

B、现象:塑料瓶变瘪。

C、分析:瓶子扁了,说明瓶内压强降低,证明部分二氧化碳溶解到水里去了。

二、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通常情况下,二氧化碳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二氧化碳密度为1.997 g/L),能溶于水(1体积水约能溶解1体积二氧化碳,增大压强会溶解的更多)。

干冰及其用途二氧化碳有三态变化,固态的二氧化碳叫做干冰。

干冰能直接升华为二氧化碳气体,这个过程能吸收大量的热,故可作制冷剂,也可用于人工降雨等。

三、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1、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探究实验:(说明:本实验中用到的小纸花是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再干燥的纸花)操作喷稀醋酸喷水直接放入CO2中喷水后放入CO2中,取出再烘干现象小花变红小花不变色小花不变色小花变红;烘干后变紫分析稀醋酸能使小花变红水不能使石蕊变红干燥的CO2不能使石蕊变红二氧化碳和水作用生成了碳酸,碳酸不稳定,受热易分解结论a.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CO2+H2O===H2CO3 b.碳酸不稳定,易分解:H2CO3===H2O+CO2↑2、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反应将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了。

这是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发生了化学反应,生成了不溶于水的白色碳酸钙的缘故。

化学实验中常用这个现象来检验二氧化碳。

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CO2===CaCO3 ↓+H2O理解辨析1、检验二氧化碳的方法?检验二氧化碳,常用澄清石灰水。

一般不用燃着的木条来检验二氧化碳,因为氮气也不支持燃烧。

6 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同步练习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6 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同步练习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6.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同步练习一、单选题1.在如图所示的有关实验中,只能证明CO2物理性质的是A.B.C.D.2.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是()A.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为红色,说明二氧化碳具有酸性B.二氧化碳的过度排放会加剧温室效应,因此应禁止使用化石燃料C.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组成元素相同,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D.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之前,必须做灯火试验,是因为二氧化碳有毒3.下列做法合理的是()A.生煤炉的房间放一盆水防煤气中毒B.用发霉的花生榨食用油C.室内起火迅速打开门窗通风D.使用可降解塑料解决“白色污染”问题CO、CO的实验设计错误的是()4.有关2A.除去一氧化碳中的二氧化碳;将气体通过灼热的炭粉B.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将气体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CO、CO:将气体分别通过澄清石灰水C.鉴别2CO、CO:将气体分别通过紫色石蕊试液D.鉴别25.在如图所示装置中,有A、B、C、D四支试管分别充满空气、氧气、二氧化碳、氮气倒立在水槽中,当拔开橡皮塞时,试管中水位上升最高的是()A.空气B.氧气C.二氧化碳D.氮气6.构建化学基本观念是学好化学的基础,下列对化学基本观念的认识错误的是()A.元素观:水、过氧化氢都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B.微粒观: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水分子C.转化观: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可以互相转化D.守恒观:18g氢气和18g氧气反应,一定生成36g水7.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其依据的性质不相符合的是A.一氧化碳用于冶金工业——一氧化碳能够燃烧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干冰易升华同时吸收大量的热C.金刚石用于裁玻璃——金刚石很硬D.石墨用于制电极——石墨能导电9.如图表示二氧化碳的几种用途,其中既利用了它的物理性质又利用了它的化学性质的是()A.人工降雨B.植物的光合作用C.尿素化肥D.灭火器灭火10如果要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少量一氧化碳,应该采用的方法是()A.将混合气体通过澄清的石灰水 B.把混合气体点燃C.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D.把混合气体隔绝空气加热11.如图,将充满CO2的试管倒扣在滴有紫色石蕊的蒸馏水中,一段时间后,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①试管内液面上升②试管内溶液变红③试管内液面不上升④试管内溶液变蓝⑤试管内溶液不变色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⑤二、非选择题1.下图是教材中“二氧化碳的溶解性实验”——向一个收集满二氧化碳气体的质地较软的塑料瓶中加入约1 3体积的水,立即旋紧瓶盖,观察塑料瓶的变化。

人教版 九年级 上册 第六单元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同步练习(带答案)

人教版 九年级 上册 第六单元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同步练习(带答案)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同步练习一、单选题1. 使用燃气热水器时,若通风不畅,易产生使人中毒的气体是( )A. 一氧化碳B. 二氧化碳C. 甲烷D. 氮气2. 如图为CO 还原CuO “微型”实验装置(夹持仪器等略),已知:HCOOH − 热浓硫酸 H 2O +CO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实验中所需CO 可现制现用B. 此装置可节约用品,污染小,现象明显C. 此装置内空间较小,空气易排空,实验危险系数小D. 该实验中所涉及反应的基本类型有分解反应和置换反应3. 在一硬质玻璃管中盛放着8gFe 2O 3,通入CO 气体高温加热一段时间,冷却后,测得玻璃管内固体物质的质量减少了1.2g ,则此时玻璃管内固体物质中铁元素的质量为下列的( )A. 6.8gB. 5.6gC. 2.8gD. 1.2g4. 航天探测发现:金星是一个被浓密大气层包围的固体球,大气层的成分之一是C 2O 3,实验证明其化学性质与CO 相似。

下列关于C 2O 3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C 2O 3中碳的化合价为+3B. C 2O 3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C. 在一定条件下C 2O 3能还原氧化铁D. C 2O 3充分燃烧的产物是CO 25. 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物质是( ) A. PM2.5 B. SO 2 C. CO 2D. N 26.下列表示二氧化碳的几种用途,其中既利用了它的物理性质又利用了它的化学性质的是()A. 人工增雨B. 植物的光合作用C. 制纯碱、化肥D. 灭火器灭火7.二氧化碳的下述用途没有利用其化学性质的()A. 二氧化碳用作气体肥料B. 二氧化碳用于灭火C.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D. 二氧化碳用来制汽水8.如表所列各组物质中,物质之间按箭头方向通过一步反应不能实现如图所示转化的是物质甲乙丙选项A Fe2O3CO2H2OB C CO CO2C CaCO3CaO Ca(OH)2D H2SO4H2O H2A. AB. BC. CD. D9.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用途”的叙述中,用途与性质不相关的是()序号物质性质用途A干冰升华时吸收热量制冷剂B活性炭吸附性防毒面具C氧气助燃性医疗急救D木炭可燃性做燃料A. AB. BC. CD. D10.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的循环如图所示,下列过程放在X处不合理的是()A. 人和动物的呼吸B. 植物的呼吸作用C. 化石燃料的燃烧D. 利用太阳能发电11.用CO2和NH3合成尿素【CO(NH2)2】是固定和利用CO2的成功范例,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2NH3=CO(NH2)2+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尿素中有2个氮原子B. 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是60gC. 参加反应的CO2与NH3的质量比是44:17D. 该反应是充分利用CO2的一种有效途径12.认识和遵循自然界中元素循环或物质循环的规律,是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自然界中存在着许多循环现象,如:①碳循环②氧循环③水的天然循环,上述循环过程中所发生的变化一定不需要原子重新组合就能实现的是()A. ①②B. ③C. ②③D. ①③13.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酸雨的产生与空气污染有关B. 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C. 空气中的CO2是植物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D. 空气中只含氧气和氮气14.二氧化碳在生活和生产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如图中能体现二氧化碳用途的是()A. 医疗急救B. 霓红灯C. 人工降雨D. 高能燃料15.利用四氧化三钴纳米棒作催化剂,可将汽车尾气中的CO在低温下转化为CO2.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化合物,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B. 反应前后四氧化三钴纳米棒的化学性质发生了变化C. 可有效降低汽车尾气对大气的污染D. 反应前后氧原子数目发生了变化16.全球气候变暖正成为人类关注的环境问题,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是()A. N2B. O2C. H2D. CO2二、填空题17.为了书写和学术交流的方便,化学上通常用一些化学符号表示物质、粒子等,请用化学符号填空:(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____ ;(2)“雪碧”中的一种酸_____;(3)“洋和大曲”中的主要成份酒精______;(4)能进入人体血液中的亚铁离子____;(5)分子结构与足球相似,应用于材料科学、超导体方面研究的单质____;(6)农村大力推广使用的沼气(又名天然气)的主要成分____;(7)一种有毒气体,可用于铁的冶炼____。

第六单元第三课时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A(第1课时)2

第六单元第三课时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A(第1课时)2


实验6—4
现象
分析
塑料瓶变瘪了。 CO2能溶于水。
1、实验室中还有说明例子证明CO2能 溶于水?
不能用排水法收集. 2、生活中还有说明例子证明CO2能溶 于水? 打开汽水瓶盖,冒出大量气泡.
干冰
在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碳气体 会变 成固体,固体二氧化碳叫 “干冰” 干冰升华时,吸收大量的热, 因此 可以作制冷剂。可用于人工降雨,在 舞台上产生雾。
3、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是因为二氧化碳与氢 氧化钙反应,生成( 碳酸钙沉淀 )的缘故。
Ca(OH)2+CO2=CaCO3↓+H2O
二氧化碳的用途
1、参与光合作用。
2、用于灭火。
物理性质: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
化学性质:不燃烧,不支持燃烧。
3、化工产品的原料。
4、气体肥料
二氧化碳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练习
1、鉴别H2、O2、CO2三种气体最简便的方法是( D )
A、将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的石灰水
B、将气体分别通入灼热的氧化铜
C、闻气体的气味 D、用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盛有三种气体的集 气瓶内。 2、久未开启的菜窖内CO2浓度过大,人如果 冒然进入会晕倒或死亡。进入安全的方法 是 带一盏点燃的油灯或火柴等。(灯火实验)
答:木炭燃烧生火生成CO2 , CO2 与石灰浆[Ca(OH) 2]反应生 成碳酸钙和水,所以开始时墙壁反而潮湿.
点燃
C+O2 = CO2 Ca(OH)2+CO2=CaCO3↓+H2O
化学性质
1、二氧化碳( 不能 )燃烧,也不( 碳酸 ) 支持 )燃烧 2、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
CO2 + H2O == H2CO3

九年级化学上册6.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练习含答案

九年级化学上册6.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练习含答案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低碳生活”已成为热门话题。

下列环境问题与CO2的排放有关的是( )A.酸雨B.白色污染C.臭氧层破坏D.温室效应2.洁净的空气中性质比较活泼的化合物是( )A.二氧化碳B.氧气C.氮气D.某种稀有气体3.“吸烟有害于健康”。

我国政府规定:从2010年5月1日起,公共室内禁止吸烟。

烟草燃烧释放的有害物质中,能与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的是( )A.尼古丁B.一氧化碳C.焦油D.甲醛4.下列有关CO2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CO2可用作气体燃料 B.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C.“碳酸水”的pH小于7D.大气层中CO2过多会造成“温室效应”5.下列一氧化碳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常温下为无色气体B.难溶于水C.没有气味D.可以燃烧6.如图所示有关二氧化碳的实验中,只能证明二氧化碳物理性质的是( )7.“低碳生活”目前已成为一种生活态度和时尚,指的是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量减少,特别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减缓生态恶化,下列行为中不符合“低碳生活”的精神的是( )A.避免购买不需要的物品,少穿化纤材质的服装B.推广无纸化办公,使用再生纸且双面打印文印C.夏天将空调开的很低D.使用手绢代替餐巾纸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煤炉上放一壶水可以防止CO中毒B.金刚石、石墨都是由碳原子构成的,所以都很坚硬C.用活性炭可以除去水中的氯化钠杂质D.用澄清石灰水可区分CO、CO29.二氧化碳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有着广泛的联系,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认识中,正确的一组是( )①在地窖、枯井内二氧化碳含量会比较高②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量跟压强成反比③绿色植物光合作用时吸收二氧化碳并放出氧气④二氧化碳比一氧化碳多一个氧原子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10.航天探测发现:金星是一个被浓密大气层包围的固体球,大气层的成分之一是三氧化二碳(C2O3),实验证明它的化学性质与一氧化碳相似。

第六单元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1课时)学习单-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1)

第六单元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1课时)学习单-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1)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1课时)姓名:班级: 小组:1.掌握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并学会有关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2.了解二氧化碳和碳酸钙的用途,认识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

【接引性学习】阅读课本117-118页1、根据前面所学的知识,说说二氧化碳具有哪些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2、为什么我们把可口可乐、雪碧等饮料又叫做碳酸饮料吗?【课堂探究】一、物理性质根据实验6-3和实验6-4归纳总结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二、化学性质①补充实验1:用试管取少许实验6-4中矿泉水瓶中的水,滴加紫色石蕊溶液,观察现象。

猜想: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的原因可能是。

证明:参考课本P118[实验6-5]。

ⅠⅡⅢⅣ现象分析结论: ,化学方程式: 。

②补充实验2:用试管加热实验二中软矿泉水瓶中的水,观察现象。

现象: ,结论: ,化学方程式: 。

③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的方法是 , 化学方程式: 。

【拓展提高】:1.下列有关二氧化碳性质的实验探究,分别证明了二氧化碳的那些性质?A B C D(D 图中杠杆两端系了两只小纸袋,杠杆中心用线悬挂在铁架台上,在一只纸袋中倒入CO 2,该纸袋下沉)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堂小结】请用思维导图总结本节课的内容【课堂小测】导思学案:74-75页2-6石灰石小纸袋 矿泉水塑料瓶紫色石 蕊试液 稀盐酸 水 CO 2 CO 2。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6.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同步练习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6.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同步练习

第六单元课题 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同步练习 1一、选择题1.下列物质的性质不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B.二氧化碳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C.在天然物质里,金刚石的硬度最大D.氢气使黑色氧化铜变成红色铜2.二氧化碳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是因为()A.生成不溶于水的碳酸钙B.生成碳酸氢钙C.二氧化碳不溶于水D.通入二氧化碳后,分离出氢氧化钙固体3.有关“物质——性质——用途”的叙述中,用途与性质不相关的是()A.氢气——密度小——可用于充灌探空气球B.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灭火C.氧气——能更许多物质反应并放出热量——冶炼钢铁D.干冰——蒸发时吸收热量——制冷剂4.下列变化中包含化学变化的是()A.二氧化碳溶于水B.二氧化碳制成干冰C.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出现浑浊D.放在空气中的干冰不一会就消失了5.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5.2个大气压下,将二氧化碳冷却到-56.6℃能得到液态二氧化碳,所以二氧化碳是一种极难于液化的气体B.二氧化碳在空气中能形成酸雾C.二氧化碳有毒D.二氧化碳气不能燃烧6.造成“温室效应”,使全球气候升温的气体是()A.氮气B.氧气C.臭氧D.二氧化碳7.地球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会引起温室效应,下面关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主要来源的说法中,最合理的一种是()A.全球人口增多后呼出的二氧化碳B.只是煤的燃烧C.植物呼吸作用的结果D.含碳燃料的大量使用8.下列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二氧化碳气体通过炽热的炭层B.二氧化碳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C.二氧化碳制成干冰D.木炭还原氧化铜9.二氧化碳能灭火是因为()A.它能溶于水并与水反应B.它不能燃烧,在一般情况下也不支持燃烧C.它能与可燃物发生反应生成不能燃烧的物质D.它物质的着火点10.3克碳在10克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A.13g B.8gC.11g D.12.75g11.二氧化碳占空气总体积的0.03%,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的循环如下图所示,在A处不参与该循环的是()。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六单元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有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六单元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有答案)

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一课时二氧化碳学习目标1.了解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

2.了解并关注温室效应。

学习重点二氧化碳的性质。

学习难点1.CO2与水的反应。

2.CO2与澄清石灰水的反应。

学习过程一、课前学习阅读教材,回答以下问题:影视舞台上常用于产生云雾翻滚的效果,使人如入仙境的物质是_________,其中产生云雾效果的原因是_________;根据它产生雾的性质,说出它的两个主要用途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干冰干冰升华时吸热,周围空气温度降低,使空气中水蒸气凝结成小水滴作制冷剂用于人工降雨二、预习展示学习建议:认真学习,然后独立思考自主完成下面的关于二氧化碳学案的检测题,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定会有丰硕的收获!石灰浆抹墙壁,为加速墙壁硬化,常在室内放一个炭火盆,其原理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路解析:本题是化学原理和实际生活相结合,考查学生联系生活,联系实际的能力。

答案:C+O2点燃CO2Ca(OH)2+CO2====CaCO3↓+H2O三、课内学习,合作探究,展示汇报:探究点一: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活动与探究]1.点燃两支短蜡烛,分别放在白铁皮架的两个台阶上,把白铁皮架放在烧杯里,将一个集气瓶中的CO2缓慢地沿烧杯内壁倒入烧杯中(注意:集气瓶上的玻璃片不要拿掉,只需露出瓶口的1/3),观察现象并分析。

2.向一个收集满二氧化碳气体的质地较软的塑料瓶中加入约1/3体积的水,立即旋紧瓶塞,振荡,观察现象并分析。

[探究]你知道汽水、啤酒打开时为何冒气泡吗?放出的气体是什么?(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增大压强,还会溶解得更多。

)根据上述观察分析填写下表:一、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固态CO2叫干冰(致冷剂、人工降雨)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1.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6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1课时二氧化碳教案(附模拟试卷含答案)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6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1课时二氧化碳教案(附模拟试卷含答案)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1课时二氧化碳【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用途。

2.过程与方法:学会使用实验方法获取信息,并用比较、归纳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整理总结。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保持和增强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激发学习科学的兴趣。

【学习重点】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用途。

【学习难点】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课前准备】《精英新课堂》:预习学生用书的“早预习先起步”。

《名师测控》:预习赠送的《提分宝典》。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1.引言:(课件演示动画)有人牵着一条狗走进意大利的“死狗洞”,狗晕倒了,人却安然无恙;当人弯腰欲救狗时,人却晕倒了。

这是为什么?学完今天的这节课,了解了二氧化碳的性质,你就解开谜团了!2.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进行研究解读,如果学生解读不准确或不到位,教师再进行补充。

合作探究生成能力知识模块一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提出问题:在久未开启的菜窖、干涸的深井里一定要防止二氧化碳含量过高而危及生命。

开汽水、啤酒瓶会有大量的二氧化碳冒出,以上两个生活现象说明了哪些问题?讨论交流:讨论相关原因。

探究实验:做课本P117实验6-3,6-4。

课堂讨论:低处的蜡烛先熄灭说明CO2有什么样的性质?归纳总结:CO2通常状况下为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

在一定条件下,CO2气体会变成固体——干冰,干冰升华时,吸收大量的热。

知识模块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1.CO2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也不能供给呼吸。

提出问题(1)在探究CO2的密度实验时,两支蜡烛都熄灭了,说明CO2有什么样的性质?(2)CO2能供给呼吸吗?讨论交流:学生结合上述实验和生活讨论归纳。

归纳总结:CO2一般情况下,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

但对某些物质也有助燃性,例如镁带可以在CO2中燃烧。

因此金属镁引起的火灾,不能用CO2来灭火。

九年级上册化学《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练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九年级上册化学《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练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练习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2小题,共44.0分)1.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氧气是空气中含量最高的气体B. 空气是制取氧气的廉价、易得的原料C. 空气由空气分子构成D. 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造成酸雨2.下列关于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氮气用于制造氮肥,是因为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B. 活性炭用于防雾霾口罩,是因为活性炭具有吸附性C.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是因为干冰升华时能够吸收热量D. 石墨可用作电车的电刷是利用其导电性和润滑性3.自然界中的碳、氧循环对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下列过程中能够消耗二氧化碳的是()A. 燃料燃烧B. 光合作用C. 食物腐败D. 工业炼铁4.如图是CO与CuO反应的实验装置,下列关于该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B. CuO发生了还原反应C. 碳元素的化合价不变D. 既能有效防止CO污染空气,又能充分利用能源5.生活中容易发生“煤气”中毒,这是因为“煤气”中含有下列哪种气体()A. 二氧化碳B. 天然气C. 一氧化碳D. 液化石油气6.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反应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先点燃A处酒精灯再通一氧化碳B. 玻璃管中黑色固体变红C. B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反应生成二氧化碳D. C处酒精灯作用是处理尾气7.二氧化碳占空气总体积的0.03%.正常情况下能维持这个含量基本不变的原因是:自然界存在如图所示的循环过程。

其中图中A处不包括下列各项中的()A. 人和动植物的呼吸作用B. 自然界中微生物的分解作用C. 含碳燃料的燃烧D. 工业生产中碳酸钙的分解8.宴会上,服务员向桌面上的一个容器中放入些固体,餐桌上立即雾气缭绕,好似人间仙境。

服务员所放固体是()A. 冰B. 碳C. 干冰D. 红磷9.碳是自然界中一种重要的元素。

下列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错误的是()A. CO和CO2组成元素相同,但化学性质不同,原因是分子构成不同B. 金刚石、石墨之间可以转化,该转化为物理变化C. CO用于冶炼金属、做气体燃料;CO2可用于人工降雨、灭火、制碳酸饮料D. 清明上河图至今图案清晰可见,是因为在常温下碳单质的化学性质稳定10.下列物质的用途不正确的是()A. 活性炭−防毒面具B. 氧气−气割C. 木炭−铅笔芯D. CO2−气体肥料11.“水循环”、“氧循环”和“碳循环”是自然界存在的三大重要循环。

2019-2020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练习题新人教版.docx

2019-2020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练习题新人教版.docx

2019-2020 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练习题新人教版1.下列有关鉴别二氧化碳、氧气的方法错误的是()A .观察气体颜色B .用澄清石灰水C.用带火星的木条D.用紫色石蕊试液2.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说法错误的是()A.二氧化碳可用于制碳酸类饮料B.干冰(固体二氧化碳)可用于人工降雨C.常温下二氧化碳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D.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消耗途径主要是植物的光合作用3. “低碳生活”倡导我们在生活中所耗用的能量法不符合“低碳生活”理念的是...、材料要尽量减少,从而减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下列做A.教科书循环使用B.多使用电子邮箱、 QQ等即时通讯工具C.夏天为了更凉快,把室内空调温度设置到很低D.提倡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骑自行车或步行等出行方式4. 由图可知,大气中CO2浓度大约从1800 年起急剧增加,下列解释合理的是()A.大量火山的喷发B.气候的自然波动C.浮游生物的光合作用D.人类大量使用燃料5.固体 CO又称干冰,易升华。

干冰灭火器常用于扑救档案资料室发生的火灾,下列关于干冰灭火的说法2不正确的是()A.干冰升华时吸热,降低可燃物的周围温度B .CO2覆在可燃物表面,隔绝空气C. CO不能支持燃烧D.干冰吸热后变成液态的水。

26.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检验、制备和用途能达到目的的是()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B.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溶液变为蓝色C.用块状石灰石和稀硫酸迅速制备大量二氧化碳D.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火焰立即熄灭,证明瓶内原有气体就是二氧化碳7.某物质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后生成物中含有二氧化碳,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该物质不可能是纯净物B.该物质一定含氧元素和碳元素C. 该物质一定是碳的单质D.该物质中可能含有氧元素8.关于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叙述正确的是()A.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均有可燃性B.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均有还原性C.室内放一盆水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D.固体的二氧化碳叫“干冰” ,可用于人工降雨9.两个软塑料瓶中分别充满 CO和 CO2两种无色气体,下列试剂不能将二者鉴别出来的是A.澄清石灰水 B .水C.紫色石蕊试液D.氯化钠固体10. 对比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六章 碳和碳的氧化物 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练习题 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六章 碳和碳的氧化物 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练习题 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章碳和碳的氧化物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练习题(新版)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章碳和碳的氧化物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练习题(新版)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章碳和碳的氧化物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练习题(新版)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第六章碳和碳的化合物第3节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预习新知1.碳的氧化物有几种?答:有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2、如何检验集气瓶中的二氧化碳已集满,这说明二氧化碳有什么性质?答: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处,若木条熄灭,则可以判定已集满。

说明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

3、将已收集好二氧化碳的集气瓶正放在桌子上。

通过观察:可得出二氧化碳的哪些性质?答:密度比空气大,无色4、设计一个实验,证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答:将锡箔纸卷成筒状,轻轻放在向盛有二氧化碳的玻璃槽中。

发现纸张漂浮,然后向锡箔纸上不断倾倒二氧化碳气体,发现其最后沉入到槽底。

实验现象见视频【看得见的二氧化碳】5、二氧化碳能否溶于水,根据生活经验,举例说明.答:能。

我们常喝的汽水中溶有部分二氧化碳.摇一摇会产生二氧化碳气泡。

6、碳在完全燃烧的情况下生成二氧化碳;不完全燃烧的情况下生成一氧化碳。

7、一氧化碳分子比二氧化碳分子少一个氧原子。

8、煤气中毒其实就是一氧化碳中毒.课程导学【例1】有三瓶无色无味的气体,分别是氧气、空气、二氧化碳,区别它们最简单的方法是( )A.伸入燃烧的木条B.测定气体的密度C.滴入澄清石灰水,振荡D.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振荡解析:有三瓶无色无味的气体,分别是氧气、空气、二氧化碳,区别它们最简单的方法是伸入燃烧的木条。

九年级化学上册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同步练习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

九年级化学上册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同步练习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1、关于二氧化碳性质的叙述错误的是()A.有毒性 B.可溶于水 C.密度比空气大D.能与碱溶液反应【答案】A【解析】A、二氧化碳没有毒性,故A叙述错误;B、二氧化碳可溶于水,故B叙述正确;C、二氧化碳气体的密度比相同条件下空气密度大,故C叙述正确;D、二氧化碳能与碱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故D叙述正确。

故选A。

2、二氧化碳在下列变化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A.制汽水B.制干冰C.被石灰水吸收D.参与植物的光合作用【答案】B【解析】A、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汽水是碳酸资料,所以用二氧化碳制汽水发生了化学变化;B、将二氧化碳降温到一定温度可制得二氧化碳固体即干冰,此变化为物理变化;C、二氧化碳与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生成碳酸钙。

是化学变化;D、光合作用是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有机物和氧气,所以是化学变化.故选B3、下列不属于二氧化碳用途的是()A.供给呼吸 B.用于灭火 C.用作气体肥料 D.生产碳酸饮料【答案】A【解析】A、供给呼吸属于氧气的用途,不属于二氧化碳的用途,故选项正确;B、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且密度大于空气,常用于灭火,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C、二氧化碳促进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因此可以做气体肥料,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D、二氧化碳可以做化工原料,如制汽水等,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故选A。

4、实验室里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CO2,依据的CO2性质是()A.密度 B.颜色 C.气味 D.熔点【答案】A【解析】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因此实验室里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CO2。

故选A。

5、通常所说的大气“温室效应”,主要是下列哪种气体造成的( )A.COB.SO2C.N2D.CO2【答案】D【解析】形成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是二氧化碳。

故答案为:D。

6、通过实验探究可获得较多的化学知识,对右图所示的实验分析错误的是()A.两支蜡烛自下而上依次熄灭 B.二氧化碳不能燃烧C.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D.二氧化碳支持燃烧【答案】D【解析】A、如图所示的实验,可观察到两支蜡烛自下而上依次熄灭,故选项说法正确;B、蜡烛熄灭,说明了二氧化碳不能燃烧,故选项说法正确;C、两支蜡烛自下而上依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故选项说法正确;D、蜡烛熄灭,说明了二氧化碳不能支持燃烧,故选项说法错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 )写出石灰石与稀盐酸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aCO3+2HCl CaCl2+H2O+CO2↑ 。 ( 2 )用注射器注入稀盐酸,一段时间后,在 1、2 处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1 处无明显现象,2 处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
( 3 )3 处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原因是 Ca( OH )2+CO2 程式表示 )。
15.( 青岛中考 )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某同学设计如图所示实验,探究二氧化碳的 有关性质。
( 1 )实验 1 采用了科学探究中的控制变量法,该实验控制的变量是 水 。 ( 2 )实验 1 中干石蕊纸花喷水后放入二氧化碳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石蕊纸花变红 ,该反 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CO2+H2O H2CO3 。 ( 3 )实验 2 是在实验 1 的基础上设计的创新改进实验,将二氧化碳缓慢通入竖直放置的玻 璃管中,能观察到第 ④ ( 填序号 )号棉球先变色,通过此现象可获得关于二氧化碳的另 外一条性质是 密度比空气大 。
A.二氧化碳 B.单质碳
C.碳元素
D.所有含碳化合物
7.目前环境问题日趋严重,保护环境,刻不容缓。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 题。
( 1 )向空气中排放过多的 CO2 会造成的环境问题是 引起温室效应 。 ( 2 )为了减少 CO2 的排放,科学家将 CO2 和 H2 在催化剂和加热的条件下反 应,转化为水和甲烷( CH4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第1课时 二氧化碳
知识点1 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1.下列关于二氧化碳性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 A.二氧化碳不易溶于水 B.通常状况下,二氧化碳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C.固体二氧化碳俗称“干冰”,易升华 D.相同条件下,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2.下列有关CO2的实验中,只能证明CO2物理性质的是( D )
CO2+4H2
2H2O+CH4 。
( 3 )有人说:“空气中 CO2 的含量越少越好”,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 否
( 填“是”或“否” ),理由是
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过低时会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 合理即可 ) 。
( 4 )“低碳生活”是一种新的生活方式,请写出一条有关“低碳生活”的例子:
日常生活中乘坐公交车出行,减少私家车的使用( 合理即可 ) 。
知识点2 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3.某实验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从导管向烧杯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下列说法不正确的 是( D )
A.湿润的石蕊纸条由紫色变为红色 B.蜡烛熄灭,可以验证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C.干燥的紫色石蕊纸条的作用是作对照 D.该实验说明二氧化碳能使紫色石蕊纸条变红
4.为了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部分夹持装置已省略 )。
CaCO3↓+H2O ( 用化学方
知识点3 二氧化碳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
5.( 桂林中考 )下列不属于二氧化碳用途的是( D )
A.灭火 B.制汽水
C.人工降雨 D.填充探空气球
6.( 威海中考 )据《中国环境报》报道,为应对气候变化,落实《巴黎气候变化协定》,2017年国
家建立了统一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按国际惯例,这里的“碳”是指( A )
14.超临界流体是物质介于气态和液态之间的新状态,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是超临界二氧化碳,超 临界CO2流体是一种和水相似、能阻燃、溶解能力强的溶剂,被誉为“绿色环保溶剂”。下列有 关超临界二氧化碳说法正确的是( C ) A.超临界二氧化碳是合成的一种新物质 B.超临界二氧化碳不能与澄清石灰水反应 C.超临界二氧化碳在气态与液态之间的转化是物理变化 D.超临界CO2流体是一种特殊的物质,容易燃烧
12.用化学方程式解释下列现象: ( 1 )小颖同学在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时,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 色石蕊溶液中,石蕊溶液很快变为红色,原因是 CO2+H2O H2CO3 ;课后清洗仪器时,小颖发现变红的石蕊溶液 又变为紫色,原因是 H2CO3 CO2↑+H2O 。 ( 2 )小颖还发现,盛过澄清石灰水的试剂瓶内壁附着一层白膜,形 成这层白膜的原因是 Ca( OH )2+CO2 CaCO3↓+H2O ;她选 用少量稀盐酸将该试剂瓶内壁清洗干净,利用的原理是 CaCO3+2HCl CaCl2+H2O+CO2↑ 。
8.下列关于CO2的说法正确的一组是( C ) ①能用于灭火 ②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③可溶于水,但不能与水反应 ④能使被石蕊溶液 染成紫色的干燥纸花变红 ⑤将燃着的木条伸入气体中,木条熄灭,说明该气体是二氧化碳 ⑥是引发酸雨的罪魁祸首
A.②④ B.①③ C.①② D.⑤⑥ 9.取两块大小相同的干冰,在其中一块干冰中央挖一个小穴,撒入一些镁粉,用红热的铁棒将镁 点燃,将另一块干冰盖上,你会看到镁粉在干冰内继续燃烧,像冰灯中装进一个电灯泡一样,发出 耀眼的白光。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C ) A.该实验说明金属Mg可与CO2反应 B.该实验说明干冰易升华 C.干冰中的分子间没有间隔 D.干冰升华时,CO2分子间的距离变大
10.在如图气密性良好的装置中充满了二氧化碳气体,往2支试管中分别缓缓注入5 mL紫色石蕊 溶液和5 mL澄清石灰水。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D )
A.左侧试管内液体变红色 B.右侧试管内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相同体积的水和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吸收的二氧化碳较多 D.充分反应后,U形管中的液面左边高于右边
1O6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B )
A.图一中转化1可表示水吸收二氧化碳的过程 B.碳、氧循环过程中各元素守恒,其化合价不变 C.图二是自然界中碳、氧循环的重要反应,其中转化2可表示动植物的呼吸作用 D.碳循环和氧循环有利于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
13.某化学兴趣小组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有关CO2气体性质的实验:
( 1 )王亮同学将集气瓶中的二氧化碳缓缓倒入烧杯中( 图A ),观察到的现象是 下层的蜡烛先熄灭,上层的蜡烛后熄灭 ,该现象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① 既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② 密度比空气大 。 ( 2 )李峰同学将收集满CO2气体的试管倒插入紫色石蕊溶液中( 图B ),并轻轻振荡试管,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试管中液面上升,试管中液体呈红色 。 ( 3 )王丽同学轻轻挤压图C中胶头滴管的胶头,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烧瓶内溶液变浑浊,气球逐渐变大 ,产生此现 象的原因是 澄清石灰水与烧瓶内的二氧化碳气体反应生成难溶于水的碳酸钙沉淀,烧瓶内压强减小,外界空气进 入气球,使气球变大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