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次分析法及案例分析
层次分析法经典案例
层次分析法经典案例篇一:层次分析法步骤层次分析法实例与步骤结合一个具体例子,说明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步骤和要点。
【案例分析】市政工程项目建设决策:层次分析法问题提出市政部门管理人员需要对修建一项市政工程项目进行决策,可选择的方案是修建通往旅游区的高速路(简称建高速路)或修建城区地铁(简称建地铁)。
除了考虑经济效益外,还要考虑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等因素,即是多准则决策问题,考虑运用层次分析法解决。
1.建立递阶层次结构应用AHP解决实际问题,首先明确要分析决策的问题,并把它条理化、层次化,理出递阶层次结构。
AHP要求的递阶层次结构一般由以下三个层次组成:? 目标层(最高层):指问题的预定目标;? 准则层(中间层):指影响目标实现的准则;? 措施层(最低层):指促使目标实现的措施;通过对复杂问题的分析,首先明确决策的目标,将该目标作为目标层(最高层)的元素,这个目标要求是唯一的,即目标层只有一个元素。
然后找出影响目标实现的准则,作为目标层下的准则层因素,在复杂问题中,影响目标实现的准则可能有很多,这时要详细分析各准则因素间的相互关系,即有些是主要的准则,有些是隶属于主要准则的次准则,然后根据这些关系将准则元素分成不同的层次和组,不同层次元素间一般存在隶属关系,即上一层元素由下一层元素构成并对下一层元素起支配作用,同一层元素形成若干组,同组元素性质相近,一般隶属于同一个上一层元素(受上一层元素支配),不同组元素性质不同,一般隶属于不同的上一层元素。
在关系复杂的递阶层次结构中,有时组的关系不明显,即上一层的若干元素同时对下一层的若干元素起支配作用,形成相互交叉的层次关系,但无论怎样,上下层的隶属关系应该是明显的。
最后分析为了解决决策问题(实现决策目标)、在上述准则下,有哪些最终解决方案(措施),并将它们作为措施层因素,放在递page1阶层次结构的最下面(最低层)。
明确各个层次的因素及其位置,并将它们之间的关系用连线连接起来,就构成了递阶层次结构。
层次分析法步骤及案例分析
层次分析法步骤及案例分析层次分析法(AHP)是一种通过对比判断不同因素的重要性来进行决策的方法。
它由匹兹堡大学的数学家托马斯·萨蒙在20世纪70年代初提出,并逐渐应用于各个领域。
本文将介绍层次分析法的步骤,并通过一个实际案例来进行分析。
一、层次分析法的步骤层次分析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确定层次结构:首先,需要明确决策问题的层次结构。
将问题划分为若干个层次,从总目标到具体的子目标,形成一棵树状结构。
例如,在一个购车的决策问题中,总目标可以是“选择一辆适合自己的车”,下面的子目标可以包括“价格”、“外观”、“安全性”等因素。
2. 构造判断矩阵:在每个层次中,需要对不同因素之间的两两比较进行判断。
判断可以基于专家经验、问卷调查或实际数据。
对于两两比较,通常采用一个1到9的比较尺度,其中1表示相等,3表示略微重要,5表示中等重要,7表示强烈重要,9表示绝对重要。
如果因素A相对于因素B的重要性大于1,则B相对于A的重要性是1/A。
3. 计算权重向量:根据判断矩阵中的比较结果,可以计算出每个层次中各个因素的权重向量。
通过对判断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进行计算,可以得到各个因素的权重。
4. 一致性检验:在进行层次分析时,需要检验判断矩阵的一致性。
一致性是指在两两比较中的逻辑关系的一致性。
通常使用一致性指数和一致性比率来判断判断矩阵的一致性程度。
5. 综合评价:通过将各层次中因素的权重向量进行乘积运算,并将结果汇总得到最后的评价结果。
在这一步骤中,可以对不同的决策方案进行排序或进行多目标决策。
二、案例分析为了更好地了解层次分析法的应用,我们来看一个实际案例。
假设某公司需要选择新的供应商,供应商选择的主要考虑因素包括产品质量、交货周期和价格。
我们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决策:1. 确定层次结构:总目标是选择合适的供应商,下面的子目标是产品质量、交货周期和价格。
2. 构造判断矩阵:对于每个子目标,可以进行两两比较。
层次分析法经典案例
层次分析法经典案例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是一种常用的多准则决策方法,被广泛应用于企业管理、工程项目评估、市场调研等领域。
本文将通过一个经典案例,介绍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和应用过程。
一、案例背景某企业计划购买新设备,以提升生产效率和质量。
然而,在众多可选设备中,如何选择最适合企业发展的设备成为了业主面临的难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业主决定应用层次分析法进行设备选择。
二、层次分析法基本原理层次分析法基于一个重要思想,即将复杂的决策问题拆解为具有层次结构的多个因素,并通过层次化的比较和综合分析,最终得出决策结果。
1. 构建层次结构首先,我们需要将决策问题划分为不同的层次,并构建层次结构。
在这个案例中,可以将设备选择问题划分为三个层次:目标层、准则层和备选方案层。
目标层代表企业的最终目标,即实现高效生产;准则层包括影响设备选择的各种准则,如设备价格、性能指标、售后服务等;备选方案层包括具体的设备选项。
2. 建立判断矩阵接下来,我们需要对不同层次的因素进行两两比较,建立判断矩阵。
通过专家主观判断,给出两个因素之间的相对重要性,采用1-9的尺度,其中1代表两者具有相同重要性,9代表一个因素相对于另一个因素极端重要。
比如,在准则层中,设备性能指标对设备价格的重要性为6。
3. 计算权重向量利用判断矩阵,我们可以计算出每个层次的权重向量。
通过对判断矩阵进行归一化处理,可获得各因素的权重。
权重向量表示了各因素对当前决策的贡献程度,可作为后续分析的依据。
例如,计算准则层中各因素的权重向量。
4. 一致性检验为了保证判断矩阵的合理性,我们需要进行一致性检验。
通过计算一致性指标和一致性比率,评估判断矩阵是否存在较大的一致性问题。
若一致性比率超过一定阈值,需要检查和修正判断矩阵。
5. 优先级排序最后,结合各层次的权重,我们可以进行优先级排序,得出对不同备选方案的排序结果。
根据排序结果,我们可以选择最合适的备选方案。
层次分析法具体案例
层次【2 】剖析法实例与步骤联合一个具编制子,解释层次剖析法的根本步骤和要点.【案例剖析】合理购置电脑决议计划:层次剖析法问题提出许多的电脑小白须要对购置哪个品牌的电脑进行决议计划,可选择的计划是购置戴尔公司临盆的笔记本(简称购置戴尔)或购置联想公司临盆的笔记本(简称购置联想).除了斟酌主板起源外,还要斟酌CPU机能.显卡方法等身分,等于多准则决议计划问题,斟酌应用层次剖析法解决.1. 树立递阶级次构造【案例剖析】合理购置电脑决议计划:树立递阶级次构造在购置哪个品牌的电脑决议计划问题中,许多电脑小白愿望经由过程选择不同的电脑品牌使性价比最高,即决议计划目的是“合理购置电脑使性价比最高”.为了实现这一目的,须要斟酌的重要准则有三个,即主板起源,CPU机能,显卡方法.但问题毫不这么简略.经由过程深刻思虑,还以为还必须斟酌本工场自产.代工场供给.主频的大小.焦点数.自力式显卡.集成式显卡等身分(准则),从互相关系上剖析,这些身分附属于重要准则,是以放鄙人一层次斟酌,并且分属于不同准则.假设本问题只斟酌这些准则,接下来须要明白为了实现决议计划目的.在上述准则下可以有哪些计划.依据题中所述,本问题有两个解决计划,即购置戴尔或购置联想,这两个身分作为措施层元素放在递阶级次构造的最基层.很显著,这两个计划于所有准则都相干.将各个层次的身分按其高低关系摆放好地位,并将它们之间的关系用连线衔接起来.同时,为了便利后面的定量表示,一般从上到下用A.B.C.D...代表不同层次,统一层次从左到右用1.2.3.4...代表不同身分.如许组成的递阶级次构造如下图.目的层A准则层B 准则层C合理购置电脑使性价比最高(A)显卡方法(B3)本工场自产(C1)代工场供给(C2)主频的大小(C3)焦点数(C4)自力式显卡(C5)集成式显卡(C6)措施层D图1 递阶级次构造示意图2. 构造断定矩阵并赋值【案例剖析】合理购置电脑决议计划:构造断定矩阵并填写3. 层次单排序(盘算权向量)与磨练【案例剖析】合理购置电脑决议计划:盘算权向量及磨练 上例盘算所得的权向量及磨练成果见下:可以看出,所有单排序的C.R.<0.1,以为每个断定矩阵的一致性都是可以接收的.4. 层次总排序与磨练【案例剖析】合理购置电脑决议计划:层次总排序及磨练上例层次总排序及磨练成果见下:层次总排序(CR = 0.0000)可以看出,总排序的C.R.<0.1,以为断定矩阵的整体一致性是可以接收的5. 成果剖析经由过程对排序成果的剖析,得出最后的决议计划计划.【案例剖析】合理购置电脑决议计划:成果剖析从计划层总排序的成果看,购置联想(D2)的权重(0.6592)远弘远于购置戴尔(D1)的权重(0.3408),是以,最终的决议计划计划是购置联想.依据层次排序进程剖析决议计划思绪.对于准则层B的3个因子,主板起源(B1)的权重最低(0.1429),cpu(B2)和显卡(B3)的权重都比较高(皆为0.4286),解释在决议计划中比较重视cpu和显卡.对于不重视的主板,其影响的两个因子本工场(C1).代工场(C2)单排序权重都是购置戴尔远弘远于购置联想,对于比较重视的cpu和显卡,其影响的四个因子中有三个因子的单排序权重都是购置联想远弘远于购置戴尔,由此可以推出,购置联想计划因为cpu和显卡较为凸起,权重也会相对凸起.从准则层C总排序成果也可以看出,主频数(C3).自力显卡(C5)是权重值较大的,而假如单独斟酌这两个身分,计划排序都是购置联想远弘远于购置戴尔.由此我们可以剖析出决议计划思绪,即决议计划比较重视的是cpu和显卡,不太重视主板,是以对于具体因子,主频数和自力显卡成为重要斟酌身分,对于这两个身分,都是购置联想计划更佳,由此,最终的计划选择购置联想也就瓜熟蒂落了.。
层次分析法经典案例
层次分析法经典案例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简称AHP)是一种常用的决策分析方法,旨在帮助决策者在复杂的决策问题中进行合理权衡,准确选择最佳方案。
本文将通过介绍一个经典案例,说明层次分析法的应用过程及其重要性。
案例背景某公司计划推出一款新产品,该产品具有多个特性:价格、品质、功能、服务等。
为了确定最佳的产品设计方案,决策者需要评估各个特性对产品整体性能的影响程度,以便制定出最佳的产品设计方案。
层次分析法的步骤1. 建立层次结构:首先,决策者需要将整个决策问题划分为层次结构,包括目标层、准则层和方案层。
目标层即决策问题的最终目标,准则层是实现目标的关键准则,方案层包括不同的决策方案。
2. 构建判断矩阵:在准则层和方案层,决策者需要通过对每个准则或方案与其他准则或方案进行两两比较,建立判断矩阵。
判断矩阵的元素是准则或方案之间的相对重要性,用数字表示。
3. 确定权重向量:根据判断矩阵,通过计算特征向量的平均值,得到每个准则和方案的权重向量。
4. 一致性检验:通过计算一致性指标,评估判断矩阵的一致性程度。
一致性指标越接近0,判断矩阵越一致。
5. 优先级排序和决策:根据准则和方案的权重向量,对准则和方案进行排序,从而选择最佳的决策方案。
案例应用在本案例中,我们假设有四个特性:价格、品质、功能和服务。
决策者通过两两比较这些特性,建立判断矩阵如下:价格品质功能服务价格 1 3 2 3品质 1/3 1 1/2 1/2功能 1/2 2 1 1/2服务 1/3 2 2 1通过计算,我们得到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指标为0.05,说明一致性较好。
接下来,计算每个特性的权重向量。
根据判断矩阵的计算结果,我们得到价格的权重为0.24,品质的权重为0.29,功能的权重为0.22,服务的权重为0.25。
最后,根据权重向量进行排序,得到价格>品质>服务>功能的优先级顺序。
因此,公司应该优先考虑价格和品质,其次是服务,最后是功能。
经典层次分析法分析及实例教程
当CR 0.1 时,认为层次总排序通过一致性检验。到
此,根据最下层(决策层)的层次总排序做出最后决策。
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步骤归纳如下
1.建立层次结构模型 该结构图包括目标层,准则层,方案层。
2.构造成对比较矩阵 从第二层开始用成对比较矩阵和1~9尺度。
3.计算单排序权向量并做一致性检验 对每个成对比较矩阵计算最大特征值及其对应的特征向量, 利用一致性指标、随机一致性指标和一致性比率做一致性 检验。若检验通过,特征向量(归一化后)即为权向量; 若不通过,需要重新构造成对比较矩阵。
一般分为三层,最上面为目标层,最下面为方案层,中 间是准则层或指标层。 例1 的层次结构模型
买钢笔
目标层
质颜价外实 量色格形用
准则层
可供选择的笔
方案层
例2 层次结构模型
选择 旅游地
景
费
居
饮
旅
色
用
住
食
途
苏州、杭州、 桂林
目标层Z 准则层A 方案层B
若上层的每个因素都支配着下一层的所有因素,或被下一层所 有因素影响,称为完全层次结构,否则称为不完全层次结构。
A 4 7
2 3
1 3
1 5
2
1
1
1
1
3
1
1
3 5
1 2 5
B1
1 2
1
2
1 5
1 2
1
1
B2
3
1 3 1
1 18 3
8 3 1
1 1 3
B3
1 1
1 1
3
3 3 1
1 3 4
B4
1 3
1
1
层次分析法及其案例分析
2 层次分析法应用实例
5、计算各项指标结构的权值(归一化特征向量) 按照上述第四小点中说明,可将特征值的归一化特征向量作为权重。 计算最大特征向量除高数中讲到的数学方法外,有一个较为简便的方法,即 “求和法" (1)按照纵列求和
A
B1 B2 B3 B4 B5 求和
B1
1 5 0.33333 0.33333 0.142857 6.809524
2、建立层次结构图
为了简化计算步骤,本文在供应商决策分析时,只做关键指标的分析,具体的层 次结构如下图:
目标层(A) 指标层(B) 方案层(C)
合格的供应商
价格指标 质量指标 交货指标 服务指标 硬件资质
供应商1
供应商2
2 层次分析法应用实例
3、建立判断矩阵
(1)建立B层次与A层次的矩阵关系 A、首先对各项指标进行打分( B1: B2,即价格指标、质量指标、交货指标、服 务指标、硬件资质)
B、进行一致性检测,以确保打分时不出现前后的逻辑错误
(1)计算上述矩阵的最大特征值= 5.08
(2)计算一致性指标: CI= - n =0.08/4=0.02( n=5,矩阵的阶 n -1
数),原则上比n越大,说明不一致性越严重
(3)查询随机性一致性指标: RI
n 1 2 3 4 5 6 7 8 9 10
RI 0 0 0.58 0.9 1.12 1.24 1.32 1.41 1.45 1.49
11
1.51
当n=5时,RI=1.12 (4)计算一致性比率:CR=CI/RI=0.02/1.12=0.01785<0.1,一致性成立。 一般认为当CR< 0.1时,认为矩阵的不一致程度在容许范围之内,可用其归一化特 征向量作为权向量,否则要重新构造成对比较矩阵。
层次分析法分析(AHP)及实例教程
设定评价标准
根据问题背景和目标,设定合理的评价标准,如 成本、效益、风险等。
识别关键因素和指标
关键因素识别
分析影响决策目标的关键因素,如市 场需求、技术水平、资源条件等。
指标选取
针对每个关键因素,选取具体的评价 指标,如市场份额、创新能力、资源 利用率等。
构建递阶层次结构图
目标层
准则层
将决策目标作为最高层, 表示解决问题的总体目标。
层次分析法分析 (AHP)及实例教程
目录
• 层次分析法(AHP)概述 • 构建层次结构模型 • 构造判断矩阵与权重计算 • 实例教程:以某企业投资决策为例 • AHP优缺点及改进方向 • 总结与展望
01
层次分析法(AHP)概述
AHP定义与发展历程
定义
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简称AHP)是一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系统化、 层次化的分析方法。它通过将复杂问题分解为若干层次和因素,对各因素进行两两比较,构造 判断矩阵,进而计算各因素的权重,为决策问题提供定量依据。
对计算得到的权重进行一致性检 验,确保结果的合理性和准确性。
一致性检验与调整策略
一致性检验方法
通过计算一致性指标CI和随机一 致性指标RI,判断判断矩阵的一 致性。
调整策略
当判断矩阵不满足一致性要求时, 需要对判断矩阵进行调整,包括 调整元素值、重新构造判断矩阵 等方法,直至满足一致性要求。
注意事项
针对缺点提出改进措施
1 2
提高数据质量和数量
通过改进数据采集和处理方法,提高数据的质量 和数量,减少数据不准确和不完整对决策结果的 影响。
引入客观标准
在构建判断矩阵时,可以引入客观标准和量化指 标,减少主观判断对决策结果的影响。
层次分析法经典案例
层次分析法经典案例层次分析法是一种比较常见且实用的决策分析方法,通过对待比较的各种方案的因素逐一分析,将其组织成一种层次结构,然后再运用数学方法对其进行计算,得出最终的结果。
经典案例有很多,比如金融领域、生产制造等许多行业都可以应用到层次分析法,下面我来介绍一下层次分析法在一个工厂的生产制造中的应用案例。
某工厂是一家生产钢管的制造厂,该工厂本着“质量第一、信誉第一”的原则,一直都很重视生产制造中的质量管控。
但是,由于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不断有新的小厂涌现,压力越来越大,所以该工厂决定对生产制造中的质量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采用层次分析法,制定出更加合理的质量管控方案。
该工厂首先将生产制造中的质量管控分成了几个层次,分别是管理层次、生产层次、产品层次和客户需求层次,当然,每个层次下面还有自己的一些小要素,如管理层次下面就包括质量文化、质量指数等等,生产层次下面包括人员培训、设备状态等等,小要素比较复杂,不做过多介绍。
接下来是层次分析法的重头戏,对每个小要素的影响程度进行量化,以及对不同小要素之间的相关性进行评估,这是做好层次分析法的关键,必须要准确评估,否则得出的结果很可能会偏差较大。
为了保证量化的准确性,该工厂引入了专家协助,共同制定出适合该企业的一套量化标准。
原本需要量化的小要素有50个,经过专家评估和筛选,最终选出了20个,其余30个小要素的影响程度与剩下的20个小要素的相关性贡献较小,因此不被列入对比。
在对20个小要素进行量化之后,该工厂得出了各小要素的权重值,这个权重值表示每个小要素对于决策结果的影响程度,根据这些权重值,可确定各个小要素的重要性,从而制定出更加合理的质量管控方案。
经分析,该工厂管控方案的优先级排序如下:1.产品质量:该项权重值为0.408,被认为是影响质量管理的最重要因素,因为一个工厂的根本目的就是要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切实提高其竞争力。
2.生产管理与控制:该项权重值为0.325,生产管理是确保产品质量的基础,虽然位于产品质量之下,但同样很重要。
层次分析法及实例分析(应急能力)
应急能力与层次分析法评价指标体系完善后,就需要准确的确定体系各个指标对评价目标的影响能力,即计算各个指标的权重值,权重值就是指标影响力的量化数值,指标之间相对的重要程度,指标权重确定的是否准确会直接影响评价结果[50]。
现阶段计算指标权重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主观赋权法,专家可以根据实际问题,自己的经验判断得到原始数据,准确的确定各个指标系数排序,例如层次分析法(AHP),另一种是客观赋权法,由指标评价中获得的实际数据形成原始数据,例如主成分分析方法(PCA)。
本文选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天然气净化厂突发事件应急能力评价指标的权重,层次分析法是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确定指标权重的数学方法,该方法应用线性代数中矩阵的求解方法,具体计算过程为构造两两判断矩阵,求解该矩阵的特征值,选取最大特征值进行一致性检验,通过检验后,解得最大特征值的特征向量,即为该层元素相对于上一层某元素的重要度,通常结果需要归一化处理,进而计算出对总目标的权重,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权重最大者即为优选方案。
实践证明,层次分析法能够准确的确定指标的权重,它由于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完善的方法体系深受学者和专家的欢迎,并在实践应用中不断的改进,建立了多样的变形方法,适用于所建指标体系结构复杂又缺乏原始数据的决策当中。
在应急管理评价研究方面,随着全球各类突发事件的频繁发生,给社会和国家造成巨大的灾难和严重的后果,国内外的专家和学者表现出了高度重视,纷纷从各自的研究领域出发,对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进行研究,极大的促进了应急能力评价方面的发展。
国外主要是在国家和政府层面上对应急能力评价进行了研究,多集中在评估体系建设方面,本本主要介绍美国、日本和澳大利亚三个国家在应急能力评价方面的研究现状。
(1)美国应急能力评价美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对突发事件的防灾能力进行评估的国家。
早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美国的两大应急管理机构联邦应急管理局(FEMA)和国家应急管理协会(NEMA)相互合作共同建立了一套应急准备能力评估标准,标准简称为CAR,这套应急评估系统使用十分广泛,几乎没有地域限制,当时美国的56个州都应用此系统对其应急能力进行了评估,美国的财务部门也依据CAR这套评估系统,可以合理的向地方政府提供发放应急救援物资。
层次分析法具体应用及实例
层次分析法步骤与实例1 层次分析法的思想:将所有要分析的问题层次化;根据问题的性质和所要到达的总目标,将问题分为不同的组成因素,并按照这些因素间的关联影响即其隶属关系,将因素按不同层次聚集组合,形成一个多层次分析结构模型;最后,对问题进行优劣比较排序.2 次分析法的步骤:3 以一个具体案例进行说明:【案例分析】市政工程项目建设决策:层次分析法问题提出市政部门管理人员需要对修建一项市政工程项目进行决策,可选择的方案是修建通往旅游区的高速路(简称建高速路)或修建城区地铁(简称建地铁)。
除了考虑经济效益外,还要考虑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等因素,即是多准则决策问题,考虑运用层次分析法解决。
【案例分析】市政工程项目进行决策:建立递阶层次结构 在市政工程项目决策问题中,市政管理人员希望通过选择不同的市政工程项目,使综合效益最高,即决策目标是“合理建设市政工程,使综合效益最高”。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需要考虑的主要准则有三个,即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但问题绝不这么简单。
通过深入思考,决策人员认为还必须考虑直接经济效益、间接经济效益、方便日常出行、方便假日出行、减少环境污染、改善城市面貌等因素(准则),从相互关系上分析,这些因素隶属于主要准则,因此放在下一层次考虑,并且分属于不同准则。
假设本问题只考虑这些准则,接下来需要明确为了实现决策目标、在上述准则下可以有哪些方案。
根据题中所述,本问题有两个解决方案,即建高速路或建地铁,这两个因素作为措施层元素放在递阶层次结构的最下层。
很明显,这两个方案于所有准则都相关。
将各个层次的因素按其上下关系摆放好位置,并将它们之间的关系用连线连接起来。
同时,为了方便后面的定量表示,一般从上到下用A 、B 、C 、D 。
代表不同层次,同一层次从左到右用1、2、3、4。
代表不同因素。
这样构成的递阶层次结构如下图。
目标层A准则层B准则层C措施层D图1 递阶层次结构示意图2.构造判断矩阵(成对比较阵)并赋值根据递阶层次结构就能很容易地构造判断矩阵。
层次分析法案例
层次分析法案例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是一种常用的决策分析方法,由美国运筹学家托马斯·L·萨蒂(Thomas L. Saaty)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
该方法通过将决策问题分解为更小的部分,并通过比较这些部分的重要性来帮助决策者做出最终选择。
下面是一个层次分析法的案例分析。
首先,决策者需要明确决策目标,然后将其分解为多个层次,包括目标层、准则层和方案层。
目标层是决策的最终目的,准则层是影响决策的因素,方案层是可供选择的具体方案。
在本案例中,假设一个公司需要决定投资哪个研发项目。
目标层即为“选择最佳研发项目”。
准则层可能包括“技术可行性”、“市场潜力”、“成本效益”和“风险评估”。
方案层则是公司正在考虑的四个研发项目:A、B、C和D。
接下来,决策者需要对准则层的各个因素进行两两比较,并根据其相对重要性给出评分。
评分通常采用1-9的标度,其中1表示两个因素同等重要,9表示一个因素比另一个因素重要得多。
例如,如果认为“市场潜力”比“技术可行性”更重要,可以给出一个大于1的分数,如3或5。
完成准则层的两两比较后,决策者需要对方案层的每个方案根据每个准则进行评估。
这一步骤同样采用1-9的标度进行评分。
然后,利用层次分析法的计算方法,对准则层和方案层的评分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
如果一致性比率在可接受范围内(通常小于0.1),则认为评分矩阵具有一致性,可以继续进行下一步计算;否则,需要重新评估评分。
一致性检验通过后,计算准则层和方案层的权重。
这通常是通过计算每个因素或方案在所有比较中的相对重要性来实现的。
最后,将方案层的权重与准则层的权重相乘,得到每个方案的综合得分。
根据综合得分,决策者可以选择得分最高的方案作为最终决策。
在这个案例中,如果项目C的综合得分最高,那么公司应该选择投资项目C。
层次分析法的优势在于它能够系统地处理复杂的决策问题,并通过量化的方式帮助决策者理解各个因素和方案的相对重要性。
层次分析法步骤及案例分析
层次分析法步骤及案例分析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简称AHP)是一种用于解决决策问题的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
该方法通过建立分层结构模型,对各个因素进行比较和权重分配,从而帮助决策者做出较为科学的决策。
本文将介绍层次分析法的步骤,并通过一个实际案例进行分析。
一、层次分析法的步骤层次分析法的步骤主要包括问题定义、建立层次结构模型、构建判断矩阵、计算权重和一致性检验等。
下面将详细介绍每个步骤。
1. 问题定义在使用层次分析法前,首先需要明确要解决的问题。
通过明确问题的目标和约束条件,可以确定出适合使用层次分析法的决策问题。
2. 建立层次结构模型在问题定义的基础上,需要建立层次结构模型,将整个问题分解为若干层次,并确定各个层次之间的关系。
通常,层次结构包括目标层、准则层和方案层。
目标层表示要达到的最终目标,准则层表示实现目标所需的评价因素,方案层表示可供选择的备选方案。
3. 构建判断矩阵构建判断矩阵是层次分析法的核心步骤。
判断矩阵用于比较和评价不同层次的因素,确定它们之间的重要性。
通过专家判断或问卷调查等方式,将各个因素两两进行比较,并赋予相应的重要性权值。
根据专家判断或调查结果,可以构建出一个全排列的判断矩阵。
4. 计算权重通过计算判断矩阵,可以获取各个因素的权重值。
常用的计算方法包括特征向量法、层次递推法和最大特征值法等。
根据计算结果,可以得到每个因素的相对权重值,从而进行比较和排序。
5. 一致性检验为了确保判断矩阵的一致性,需要进行一致性检验。
一致性指标主要包括一致性比率和一致性指数。
一致性比率用于评估判断矩阵的不一致程度,一致性指数用于判断判断矩阵是否满足一致性要求。
如果一致性比率超过一定阈值,表明判断矩阵存在较大的不一致性,需要重新调整判断矩阵。
二、案例分析为了更好地理解层次分析法的应用,下面以选择旅游目的地为例进行案例分析。
假设你准备进行一次旅行,有三个备选目的地:A、B和C。
层次分析法案例
层次分析法的应用层次分析法由美国著名运筹学家萨蒂于1982年提出,它综合了人们主观判断,是一种简明、实用的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系统分析与评价的方法。
目前,该方法在国内已得到广泛的推广应用,广泛应用于能源问题分析、科技成果评比、地区经济发展方案比较,尤其是投入产出分析、资源分配、方案选择及评比等方面。
它既是一种系统分析的好方法,也是一种新的、简洁的、实用的决策方法。
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要从一堆同样大小的物品中挑选出最重的物品。
这时,一般是利用两两比较的方法来达到目的。
假设有n个物品,其真实重量用w1,w2,…wn表示。
要想知道w1,w2,…wn的值,最简单的就是用秤称出它们的重量,但如果没有秤,可以将几个物品两两比较,得到它们的重量比矩阵A。
如果用物品重量向量W=[w1,w2,…wn]T右乘矩阵A,则有:由上式可知,n是A的特征值,W是A的特征向量。
根据矩阵理论,n是矩阵A的唯一非零解,也是最大的特征值。
这就提示我们,可以利用求物品重量比判断矩阵的特征向量的方法来求得物品真实的重量向量W。
从而确定最重的物品。
将上述n个物品代表n个指标(要素),物品的重量向量就表示各指标(要素)的相对重要性向量,即权重向量;可以通过两两因素的比较,建立判断矩阵,再求出其特征向量就可确定哪个因素最重要。
依此类推,如果n个物品代表n个方案,按照这种方法,就可以确定哪个方案最有价值。
应用层次分析法进行系统评价的主要步骤如下:(1)将复杂问题所涉及的因素分成若干层次,建立多级递阶的层次结构模型(目标层、判断层、方案层)。
(2)标度及描述。
同一层次任意两因素进行重要性比较时,对它们的重要性之比做出判断,给予量化。
(3)对同属一层次的各要素以上一级的要素为准则进行两两比较,根据评价尺度确定其相对重要度,据此构建判断矩阵A。
(4)计算判断矩阵的特征向量,以此确定各层要素的相对重要度(权重)。
(5)最后通过综合重要度(权重)的计算,按照最大权重原则,确定最优方案。
层次分析法具体应用及实例
层次分析法步骤与实例1 层次分析法的思想:将所有要分析的问题层次化;根据问题的性质和所要到达的总目标,将问题分为不同的组成因素,并按照这些因素间的关联影响即其隶属关系,将因素按不同层次聚集组合,形成一个多层次分析结构模型;最后,对问题进行优劣比较排序.2 次分析法的步骤:3 以一个具体案例进行说明:【案例分析】市政工程项目建设决策:层次分析法问题提出市政部门管理人员需要对修建一项市政工程项目进行决策,可选择的方案是修建通往旅游区的高速路(简称建高速路)或修建城区地铁(简称建地铁)。
除了考虑经济效益外,还要考虑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等因素,即是多准则决策问题,考虑运用层次分析法解决。
【案例分析】市政工程项目进行决策:建立递阶层次结构 在市政工程项目决策问题中,市政管理人员希望通过选择不同的市政工程项目,使综合效益最高,即决策目标是“合理建设市政工程,使综合效益最高”。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需要考虑的主要准则有三个,即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但问题绝不这么简单。
通过深入思考,决策人员认为还必须考虑直接经济效益、间接经济效益、方便日常出行、方便假日出行、减少环境污染、改善城市面貌等因素(准则),从相互关系上分析,这些因素隶属于主要准则,因此放在下一层次考虑,并且分属于不同准则。
假设本问题只考虑这些准则,接下来需要明确为了实现决策目标、在上述准则下可以有哪些方案。
根据题中所述,本问题有两个解决方案,即建高速路或建地铁,这两个因素作为措施层元素放在递阶层次结构的最下层。
很明显,这两个方案于所有准则都相关。
将各个层次的因素按其上下关系摆放好位置,并将它们之间的关系用连线连接起来。
同时,为了方便后面的定量表示,一般从上到下用A 、B 、C 、D 。
代表不同层次,同一层次从左到右用1、2、3、4。
代表不同因素。
这样构成的递阶层次结构如下图。
目标层A准则层B准则层C措施层D图1 递阶层次结构示意图2.构造判断矩阵(成对比较阵)并赋值根据递阶层次结构就能很容易地构造判断矩阵。
层次分析法简单案例
层次分析法简单案例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是一种多准则决策分析方法,它可以帮助人们在复杂的决策环境中进行合理的决策。
本文将通过一个简单的案例来介绍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和应用过程。
假设小明在选择手机时遇到了瓶颈,不知道如何在价格、性能和外观之间进行权衡。
为了帮助小明做出决策,我们将运用层次分析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首先,我们需要确定决策的目标。
在这个案例中,小明的目标是选择一款性价比高的手机。
然后,我们需要确定影响决策的准则。
在这个案例中,价格、性能和外观是影响小明选择的重要准则。
接下来,我们需要建立一个层次结构。
层次结构是层次分析法的核心,它将决策问题分解成不同层次的准则和方案。
在这个案例中,我们可以将目标设置为最高层,价格、性能和外观设置为第二层,具体的手机型号设置为第三层。
然后,我们需要构建判断矩阵。
判断矩阵用来比较不同准则和方案之间的重要性。
在这个案例中,我们可以让小明对价格、性能和外观之间两两进行比较,然后给出它们的相对重要性。
接着,我们需要进行一致性检验。
一致性检验是为了确保判断矩阵的合理性和稳定性。
在这个案例中,我们可以通过计算一致性指标和随机一致性指标来检验小明的判断矩阵是否合理。
最后,我们可以进行权重计算和方案选择。
通过层次分析法,我们可以计算出每个准则和方案的权重,然后根据这些权重来选择最终的手机型号。
通过上述步骤,小明可以通过层次分析法来做出合理的决策,选择一款性价比高的手机。
层次分析法不仅可以帮助小明解决手机选择的问题,还可以在其他多准则决策问题中发挥重要作用。
希望本文的介绍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层次分析法的原理和应用过程。
层次分析法案例与步骤
层次分析法实例与步骤下面结合一个具体例子,说明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步骤和要点。
【案例】市政工程项目建设决策:层次分析法问题提出市政部门管理人员需要对修建一项市政工程项目进行决策,可选择的方案是修建通往旅游区的高速路(简称建高速路)或修建城区地铁(简称建地铁)。
除了考虑经济效益外,还要考虑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等因素,即是多准则决策问题,考虑运用层次分析法解决。
1. 建立递阶层次结构应用AHP解决实际问题,首先明确要分析决策的问题,并把它条理化、层次化,理出递阶层次结构。
AHP要求的递阶层次结构一般由以下三个层次组成:●目标层(最高层):指问题的预定目标;●准则层(中间层):指影响目标实现的准则;●措施层(最低层):指促使目标实现的措施;通过对复杂问题的分析,首先明确决策的目标,将该目标作为目标层(最高层)的元素,这个目标要求是唯一的,即目标层只有一个元素。
然后找出影响目标实现的准则,作为目标层下的准则层因素,在复杂问题中,影响目标实现的准则可能有很多,这时要详细分析各准则因素间的相互关系,即有些是主要的准则,有些是隶属于主要准则的次准则,然后根据这些关系将准则元素分成不同的层次和组,不同层次元素间一般存在隶属关系,即上一层元素由下一层元素构成并对下一层元素起支配作用,同一层元素形成若干组,同组元素性质相近,一般隶属于同一个上一层元素(受上一层元素支配),不同组元素性质不同,一般隶属于不同的上一层元素。
在关系复杂的递阶层次结构中,有时组的关系不明显,即上一层的若干元素同时对下一层的若干元素起支配作用,形成相互交叉的层次关系,但无论怎样,上下层的隶属关系应该是明显的。
最后分析为了解决决策问题(实现决策目标)、在上述准则下,有哪些最终解决方案(措施),并将它们作为措施层因素,放在递阶层次结构的最下面(最低层)。
明确各个层次的因素及其位置,并将它们之间的关系用连线连接起来,就构成了递阶层次结构。
【案例分析】市政工程项目进行决策:建立递阶层次结构在市政工程项目决策问题中,市政管理人员希望通过选择不同的市政工程项目,使综合效益最高,即决策目标是“合理建设市政工程,使综合效益最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4
C5 ij
4 3 3 A~成对比较阵
7
5
5
1 1/ 2 1/ 3 A是正互反阵
2 3
1 1
1
1
稍加分析就发 现上述成对比
要由A确定C1,… , Cn对O的权向量
较矩阵有问题
成对比较的不一致情况
1 1/ 2
A
2
1
4
7
不一致
a21 2 (C2 : C1)
a13 4 (C1 : C3)
5
表示两个因素相比,一个因素比另一个因素明显重要
7
表示两个因素相比,一个因素比另一个因素强烈重要
9
表示两个因素相比,一个因素比另一个因素极端重要
2,4,6,8
上述两相邻判断的中值
倒数
因素i与j比较的判断aij,则因素j与i比较的判断aji=1/aij
目标层
O(选择旅游地)
准则层
C1 景色
C2 费用
C3 居住
C4 饮食
C5 旅途
设要比较各准则C1,C2,… , Cn对目标O的重要性
Ci : C j aij A (aij )nn , aij 0, a ji
1 a
选 择
C1
旅 C2
C1
1
2
C2
1/ 2
1
游 地
C3 C4
A 1/ 4
1/ 3
1/ 7 1/ 5
C5
1/ 3 1/ 5
C3
wn
w1
wn w2
w1
wn
w2
wn
wn
wn
一致阵 • A的秩为1,A的唯一非零特征根为n
Aw nw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性质 • 非零特征根n所对应的特征向量归一化后可作为权向量
对于不一致(但在允许范围内)的成对比较阵
A, Saaty等人建议用对应于最大特征根 的特征向量作为权向量w ,即
但允许范围是 多大?如何界 定?
运用层次分析法构造系统模型时,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四个 步骤:
1. 建立层次结构模型 2. 构造判断(成对比较)矩阵 3. 层次单排序及其一致性检验 4. 层次总排序及其一致性检验
+ 将决策的目标、考虑的因素(决策准则)和决策对象按它们之 间的相互关系分为最高层、中间层和最低层,绘出层次结构图。
+ 最高层:决策的目的、要解决的问题。 + 最低层:决策时的备选方案。 + 中间层:考虑的因素、决策的准则。 + 对于相邻的两层,称高层为目标层,低层为因素层。
Aw w
对应于判断矩阵最大特征根λmax的特征向量,经归一化(使向量 中各元素之和等于1)后记为W。
W的元素为同一层次因素对于上一层次因素某因素相对重要性的 排序权值,这一过程称为层次单排序。
能否确认层次单排序,需要进行一致性检验,所谓一致性检验是 指对A确定不一致的允许范围。
一致比较
a23 8 (C2 : C3)
允许不一致,但要确定不一致的允许范围
考察完全一致的情况
W ( 1) w1, w2 , wn 可作为一个排序向量
w1
w1
w2
令a w / w
成对比较
A
w1
w1 w2 w2 w2
ij
i
j
满足 aij a jk aik , i, j, k 1,2, , n 的正互反阵A称一致阵。
邵亚飞
1、问题提出 2、层次分析法的定义 3、层次分析法解决问题的思路 4、案例分享
1、问题提出 2、层次分析法的定义 3、层次分析法解决问题的思路 4、案例分享
决策
买房子
娶老婆
买汽车
报专业
旅游
决策
选择 选择 选择 选择
发展
难易
收益
报专业
决策
价格
位置
环境
旅游
买房子
成本
…
…
1、问题提出 2、层次分析法的定义 3、层次分析法解决问题的思路 4、案例分享
+ 人们在对社会、经济以及管理领域的问题进行系统分析时,面 临的经常是一个由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众多因素构成的复杂 系统。层次分析法则为研究这类复杂的系统,提供了一种新的、 简洁的、实用的决策方法。
+ 层次分析法(AHP法) 是一种解决多目标的复杂问题的定性与定 量相结合的决策分析方法。该方法将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结合 起来,用决策者的经验判断各衡量目标能否实现的标准之间的 相对重要程度,并合理地给出每个决策方案的每个标准的权数, 利用权数求出各方案的优劣次序,比较有效地应用于那些难以 用定量方法解决的课题。
素相互比较的困难,以提高准确度。
判断矩阵是表示本层所有因素针对上一层某一个因素的 相对重要性的比较。判断矩阵的元素aij用Santy的1—9标 度方法给出。
心理学家认为成对比较的因素不宜超过9个,即每层 不要超过9个因素。
判断矩阵元素aij的标度方法
标度
含义
1
表示两个因素相比,具有同样重要性
3
表示两个因素相比,一个因素比另一个因素稍微重要
准则层
C1 景色
C2 费用
C3 居住
C4 饮食
C5 旅途
方案层
P1 桂林
P2 黄山
P3 北戴河
在确定各层次各因素之间的权重时,如果只是定性的结果, 则常常不容易被别人接受,因而Santy等人提出:一致矩阵法, 即: 1. 不把所有因素放在一起比较,而是两两相互比较。 2. 对此时采用相对尺度,以尽可能减少性质不同的诸因
1、问题提出 2、层次分析法的定义 3、层次分析法解决问题的思路 4、案例分享
层次分析法根据问题的性质和要达到的总目标,将问 题分解为不同的组成因素,并按照因素间的相互关联影响 以及隶属关系将因素按不同层次聚集组合,形成一个多层 次的分析结构模型,从而最终使问题归结为最低层(供决 策的方案、措施等)相对于最高层(总目标)的相对重要权值 的确定或相对优劣次序的排定。
层次分析法(AHP)是美国运筹学家匹茨堡大学教授萨蒂 (T.L.Saaty)于上世纪70年代初,为美国国防部研究“根据各个 工业部门对国家福利的贡献大小而进行电力分配”课题时,应 用网络系统理论和多目标综合评价方法,提出的一种层次权重 决策分析方法。
这种方法的特点是在对复杂的决策问题的本质、影响因素 及其内在关系等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利用较少的定量信息 使决策的思维过程数学化,从而为多目标、多准则或无结构特 性的复杂决策问题提供简便的决策方法。 是对难于完全定量 的复杂系统作出决策的模型和方法。
下面举例说明:
例1. 工作选择
目标层
如何在几个工作中,按照不同 的需求确定最终的工作需求
工作选择
准则层 方案层
贡收 发 声 工 生 作活 环环
献入 展 誉 境 境
可供选择的单位P1’ P2 , Pn
例2. 选择旅游地 如何在3个目的地中按照景色、 费用、居住条件等因素选择.
目标层
O(选择旅游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