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问答题(共10题,每题10分)
1.、什么叫“文眼”?设置“文眼”有什么好处?《史记·淮阴侯列传》的“文眼”是什么?
请结合这篇传文具体说明之。
文眼,是我国传统的、独有的关于文章写作的术语。文章中最能显示作者写作意图的词语或句子叫“文眼”。好处:起到揭示主旨、升华意境、涵盖内容的作用。
《史记·淮阴侯列传》的文眼是:全文最后一句:“君臣一体,自古所难。相国深荐,策拜登坛。沈沙决水,拔帜传餐。与汉汉重,归楚楚安。三分不议,伪游可叹。”来概括,韩信能得以重用靠的是萧何,萧何追韩信,到登坛拜将,韩信的才能才得以施展。在韩信短暂的一生中,彰显了他卓越的军事才能,“置之死地而后生”,让众将是心服口服。刘邦到最后能得到天下,韩信的功劳不可抹杀。可最终因为韩信功高盖主,惹来了杀身之祸,到最后死亡也是萧何,所以说“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因为这句话总结了全文,也总结了韩信的一生,而传体是描述人的,这便是全文的文眼。
二、阅读《论语·先进》“侍坐”章,然后回答问题: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饑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求,尔何如?”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曰:“夫子何哂由也?”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1、《侍坐》章记录了孔子亲自主持的一次小型主题班会的情况。请问这次主题班会的讨论题是什么?
各人的志向
2、子路、冉有、公西华、曾皙分别是怎么发言的?
1、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子路想治理一个小国家,使它强盛。
2、冉有:“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冉有也想治国,使人民富足,但比子路谦逊得多。
3、公西华:“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公西华想做礼观,传礼。
4、曾皙:“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曾皙想做一个隐士与志同道合者享受人生。
3、四位学生的发言分别体现了各自怎样的性格和志趣?
子路比较自信,冉有比较谦恭,公西华则注重礼节,曾皙则是淡泊名利。
三、阅读下列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挟太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故王之不王,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於掌。《诗》云:“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
1、这段文字运用了何种论证方法?因果论证,引证法。
2、请一一指出这段文字中词类活用的现象。
王之不王:名作动,称王。老吾老:老:形做动。尊重。老:形做名。老人。
幼吾幼:前幼:爱护。后幼:小孩。
3、“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这三句话是什么意思?
是说要把这样的用心推广到各个方面罢了。所以,如果广施恩德就足以安抚天下,不施恩德,连妻子儿女也安稳不住。
四、阅读下列文段,然后回答问题:
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後,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況大軱乎!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於硎。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於遊刃必有馀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於硎。虽然,每至於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1、庖丁的这段话可以分为几个层次?各个层次的大意是什么?
三层:第一层,先说“所好者道也”,提纲挈领;第二层,具体分述解牛经过的三个阶段:开始“所见无非牛者”,三年后“目无全牛”,最后“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写出只有在长期实践的活动中,注意摸索,积累经验,才能掌握事物的内部规律。第三层,以“怵然为戒”说明要想获得自然之道以达到养生的目的,还必须注意在关键地方小心谨慎,专心致志。
2、出自这段话的成语有哪些?
目无全牛、游刃有余、踌躇满志、切中肯綮
五、《诗经·秦风·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开头两句是用描写自然环境来烘托气氛和心境。这属于“赋、比、兴”中的哪一种?《文心雕龙》和《诗集传》分别是怎样解释“兴”的?《诗经》中的“兴”可细分为哪几种情况?请一一举例说明之。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认为“比显而兴隐”,“故比者,附也;兴者,起也。附理者,切类以指事;起情者,依微以拟议。”
《诗集传》:“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六、请全面分析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诗的格律特点。(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然后说明此诗是怎样使“古原”、“草”、“送别”打成一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