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必修1第一单元复习提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一、从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
1、王位世袭制
1)背景:BC2070禹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
中国出现早期国家政治制度
2、确立:禹死后,他的儿子启夺得王位,并传位给自己的后代
3)特点: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家天下局面形成
4) 方式:王位采用世袭制,有时父子相传,有时兄终弟及
5)强化:依靠神权来强化王权
2、夏商的行政管理制度
1)建立:夏商时期已初步建立起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
2)内容:商朝中央设有相和卿士等,掌管政务。
地方封侯和伯(义务:A定期向王纳贡B奉命征伐)
二、分封制
1、概念:又称封邦建国,是在保证周王室强大的条件下,将宗族姻亲等分派到各地,广建子国。
即“封建亲戚,以藩屏周”(特征)
2、目的:为了进行有效统治
3、对象:亲族、功臣、先代贵族
4、周初分封的主要诸侯国:齐鲁燕卫晋宋
5、内容:(土地和人民)即周王封土地,诸侯尽义务
一方面,周王把土地和人民授予诸侯,建立诸侯国,被封的诸侯在自己的封疆内,又对卿大夫实行再分封,卿大夫再依次分封;
另一方面,受封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命令,有为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的义务。
6、推广:武王死后,其弟周公旦继续推行分封制,扩展周的统治范围
7、诸侯的义务:政治上:听命天子,朝觐述职;军事上:镇守疆土,随从作战;经济上:交纳贡赋;
8、诸侯的权利
在领地内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可a设置官员、b建立武装、c征派赋役等,d可实行再分封。
9、特点:制度一贯,对象广泛,部族色彩,宗法相连,层层分封,等级森严。
10、实质:西周国家政权组织形式
11、评价:
1)从积极方面看:
A.周王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加强了对地方的统治;
B.通过分封,周人的势力范围不断扩大,并逐步构织出遍布全国的交通网络,形成对周王室众星捧月般的政治格局;
C.分封制使西周贵族集团形成了“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
2)从消极方面看:
受封的诸侯在自己的领地内,享有相当大的独立性,也就埋下了诸侯脱离中央控制形成割据势力的隐患。
分封制埋下了地方分裂割据的祸根,最终被历史淘汰
12、瓦解(破坏):
A.原因:a.一些诸侯国势力日益壮大:在分封制下,受封的诸侯在他们的领地,有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的独立性。
b.西周后期,王权衰弱。
B.表现: a.楚王问鼎; b.诸侯争霸。
三.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
(一)宗法制(由原始社会的家长制直接演变而来)
1、定义: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属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
2、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3、最大的特点(核心):嫡长子继承制。
原则:“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4、内容:大宗和小宗的划分、大宗和小宗的关系
5、作用: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6、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
在家中、族内就是宗法制,上升到国家就是分封制。
分封制是权利的分配,宗法制是分配的原则。
分封制是宗法制的具体体现,宗法制是分封制的核心和纽带,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就是分封制,分封制在血缘关系方面的体现就是宗法制。
两者互为表里,相辅相成。
7、宗法制度的内容:
①宗法是周人把血缘纽带同政治关系结合起来的一种措施;
②宗法制度确立了严格的大宗、小宗体系;
③大宗与小宗的关系是相对的;
④大宗与小宗的关系不仅是家族等级关系,也是政治隶属关系。
8、对宗法制度的评价:
1)、宗法制度通过血缘的亲疏,确立起一整套土地、财产和政治地位的分配与继承制度,保障各级贵族能够享受“世卿世禄”的特权;
2)宗法关系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把“国”和“家”密切地结合在一起;
3)、但是,宗法血缘关系不能从根本上保证中央与地方的隶属关系,血缘关系经几代后就会逐渐疏远,封国的实力一旦强大起来,中央的控制效果必然减弱。
(二)礼乐制度(周公旦制定的)
1、目的:为了更好的维护分封制和宗法制
2、含义:就是对统治阶级日常的政治、社会活动,例如祭神、结婚、丧葬等,制定一些规则和仪式,并配有特定的音乐。
3、作用:周礼成为维护等级制度,防止僭越行为的工具,有利于统治秩序的稳定。
即礼乐制度是维护宗法制和发放至的工具。
第2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内容:
1、皇权的至高无上(核心和基本特征)
2、中央设“三公九卿”制
3、地方设“郡县制”
一、(皇帝制度建立的背景)从群雄割据到大统一
1、西周的灭亡、东周的建立
2、春秋五霸(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
3、战国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
4、秦灭六国(BC230—BC221),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秦朝。
5、秦王嬴政能消灭六国统一中国的原因?
客观原因:1、春秋战国群雄割据,给社会经济、人民生活带来了灾难,人民渴望统一;
2、兼并战争使众多分散的小国逐渐被大国吞并,实现了区域性的统一;
3、各国变法社会发展,为统一提供了物质基础……
主观原因:
1、商鞅变法,秦国强大,具备战争的条件;
2、秦国地理位置优秀,处于渭水流域和西川平原;
3、嬴政的个人战略(策略、用人等)……
6、秦灭六国,统一中国的意义:
秦地统一,结束了长期以来诸侯割据的局面,有利于社会生产的发展和人民社会的安定,符合当时人民的共同愿望,顺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中央:)至高无上的皇权和中央官制
1、皇帝制度
1)皇帝称号的由来(三皇五帝)
(2)皇帝制度的创立
a.基本内涵:一切大权,皇帝总揽
主要官员,皇帝任免
军队调动,虎符为凭
b.特征:皇帝称号皇帝独尊
权利不可转移皇位世袭
地位不可僭越皇权至上(核心)
2、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
1)建立:秦始皇在战国官制的基础上,建立了一套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政权组织。
2)机构设置:在中央,设置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三个最高官制。
3)职能: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
御史大夫(是副丞相: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并负责监察百官)
太尉(负责管理全国军务)
4)作用(相互关系):相互配合,彼此牵制。
军国大事,先由三公朝议,最后由皇帝裁决。
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君主专制下重大事情的决策失误。
*皇帝为“首脑”;丞相为“心脏”;御史大夫、太尉为“臂膀”;郡县为“腿子”
5)秦巩固统一的措施:
政治:建立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颁布秦律;
经济: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
军事:北击匈奴,修筑长城;
南平百越,开凿灵渠
思想文化:统一文字,焚书坑儒;
交通:统一车轨,修建驰道;
民族关系:进行大规模移民,加强民族融合;
三、地方:郡县制
1)历史沿革:
春秋时期:某些诸侯国开始实行郡县制
商鞅变法时:废分封,行郡县
秦统一后:全国范围内实行
2)主要内容:
郡:全国分36郡,最高长官称郡守
县:郡下设县,称县令或县长
3)历史作用和影响:
作用:这套从中央到地方的“金字塔”型或“人体”型垂直管理机构,将每个地方,每户人都纳入了国家专制体制之中,实现了中央对地方政权的直接有效控制。
影响:有助于中央对地方的直接有效控制,有利于巩固全国的统治。
4)分封制和郡县制的异同:
A、从划分基础来看:分封制以血缘为基础,郡县制以地域为划分基础。
B、从官位来看:分封制是诸侯官位,封土世袭;郡县制下官员皇帝任命,派遣。
C、从作用来看:分封制下地方容易出现割据;郡县制下地方服从中央,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郡县制是以中央集权的方式解决了分封制所导致的地方割据问题,巩固了国家统一,是历史的进步。
▲中央集权制度确立的影响
1、直接影响:
(1)积极影响:通过中央到地方的行政机构,秦朝推行了一系列巩固统治的措施。
(措施?)
(2)消极影响:高度集权专制和残酷的刑法,给社会带来很多不安因素,易激化社会矛盾。
2、深远影响:秦朝形成的中央集权制度彻底地打破了传统的贵族分封制,奠定了中国古代大统一王朝制度的基础,也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和完善,对此后2000多年的中国政治与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
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一、中央集权的发展
1、汉:(1)汉初:“汉承秦制,郡县、封国并存,即郡国并行制度
(2)削弱封国
①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削弱地方权力
②汉武帝时颁布“推恩令”
内容:诸侯王死后,嫡长子继承王位,其他子弟分封部分土地为列侯,列侯归郡统辖。
影响:削弱了地方,加强了中央集权
2、唐中期:朝廷在地方设置了许多节度使,他们名为朝廷藩镇,实则掌握地方上的军政财大权,成为割据
的势力,持续一百多年,严重削弱中央集权。
3、北宋建立之初,宋太祖积极采取有力措施,加强中央集权。
(1)措施:
①军事:收兵权;
②行政:派文臣担任地方长官,设通判负责监督
③财政:由中央掌控地方财政。
(2)作用:
积极: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
消极:造成了“三冗”“二积”后患。
4、元朝实行行省制度,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
(1)内容:①河北山东山西由中央直辖,其余地区设行省,行省长官由朝廷任命
②行省之下设路、府、州、县
③边远民族地区设宣慰司进行管理
(2)意义:
行省制度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它的创立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二、君主专制的演进
1、汉初:“内朝外朝制”。
汉武帝时,重用侍从、秘书担任尚书令、侍中参与军国大事,形成中朝,参与国事,相权一分为二,以削弱相权
2、三省六部制
(1)魏晋南北朝:三省体制形成
(2)隋唐: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和完善
A、结构和职责
三省:中书(决策)、门下(审议)、尚书(执行),三省得长官都是宰相,相权分散
六部:户、吏、礼、兵、刑、工
B、作用:①分工明确,相互配合,提高了办事效率
②三省长官都是宰相,相权一分为三,相互牵制,削弱了相权,保证了君权的独尊
③是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为历代沿袭
3、北宋:二府三司制:削弱宰相职权,皇帝总揽大权。
二府:中书和门下(作为最高行政机构,长官行使宰相职权),后增设参知政事(副相)
三司:设参知政事、三司使、枢密使,分掌行政、财政、军政大权
三衙:殿前都指挥使司、侍卫亲军马军都指挥使司、侍卫亲军步军都指挥使司
4、元朝:设中书省为最高行政长官
元朝设中书省。
元代设中书省,替代以前的三省,它上承天子,下总百司,是最高行政机关。
中书省长官中书令行使宰相职权。
设左、右丞相与平章政事
设枢密院为最高军事机关
设宣政院统管宗教事务和西藏
元后期,相权增大,君权削弱
三: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中国古代选官制度演进的三阶段:)
1、“世官制”公门有公,卿门有卿,贱有常辱,贵有常荣,即官职世袭。
2、“察举制”汉:察举制(地方官吏察访,再举荐给中央),选拔标准----贤良、孝廉
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实际上是一种发展了的察举制)选拔标准----门第
3、“科举制”产生于隋、确立于唐、发展于宋、衰落于明清。
选拔标准----才学
*对科举制的评价:
积极:①科举制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
②科举取仕,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从世家大族的里集中到中央政府,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
③为历朝沿用,影响深远。
消极:科举考试的内容多不出儒学经典范围,特别是八股取士被选拔的多是缺乏进取和创造精神的人。
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一、明朝宰相制度的废除
1、废除的原因
①丞相胡惟庸骄恣擅权(直接原因)
②元朝丞相权势过重,以致皇权不稳(历史原因)
③废行省设三司后,宰相职权扩大(具体原因)
④相权过大,威胁皇权(根本原因)
2、明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①集地方权力于中央
表现:在中央废行中书省,在地方废行省设三司
②集中央权力于皇帝
表现:撤中书废宰相,权分六部;并创设内阁
3.废除宰相的意义:
积极作用:废丞相,皇帝操纵权柄,有利于防止权臣专政,巩固统治;有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固。
消极作用:缺少制约君权的机制,易出现太监专权
二、
1、原因:废丞相后,皇帝政务繁多,无法再亲自全部处理
2、形成过程:
明太祖:殿阁大学士(侍从顾问)—奠定基础
明成祖:文渊阁大学士(参与机务)—正式确立
明宣宗:内阁大学士(票拟权)—发展
明神宗:内阁首辅(侵夺六部职权)—全盛
3、职权:侍从咨询为主
4、机构性质:内侍机构
三.军机处的创立
1.形成过程:清初设内阁—康熙设南书房—雍正设军机处
2.原因——直接原因:为用兵西北,防止泄密
根本原因:加强皇权
3.职权——辅助皇帝处理政务(承旨、下达)
4.特点:简、速、密
5、措施(1)中枢分权: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南书房
(2).设立军机处
a、目的:扩大皇权
b、职能:参与机务,起草谕旨
c、作用:中央机构一分为三,最后集权于皇上
6、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对中国社会产生了的影响:
积极影响: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固、社会安定、封建经济文化发展和繁荣。
消极影响:皇权的极度膨胀,严重扼杀了社会的创造力,又成为阻碍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