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不懂装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懂装懂
中国人家喻户晓的成语《滥竽充数》,似是不懂装懂的最好注脚,那位南郭先生吹竽水平“滥”得够呛,甚至根本就不会吹,却要混在乐队里装模作样地吹。多亏楚怀王听完合奏还要听独奏,南郭先生于是逃之夭夭,还算有自知之明。倘若要南郭先生独奏他就独奏,吹出一串呕哑嘈杂难为听的音符,还沾沾自喜,以为自己是在高水平的吹竽,不懂装懂就更加彻底。
我认得一位退休教师,先前学的是中文专业,一直任教语文,写文章更是他的拿手好戏。退休后,常有机关单位请他去帮忙写文章,成了一名有口皆碑的笔杆子。有一次,某单位请他去写一本《资料汇编》。伏案数日,他如期交稿。过了几天,那个单位的领导把他叫去“交换意见”,这当属正常。然而,当那位领导把“亲自修改”过的原稿给他看时,他不禁大吃一惊,汇编中的各篇文章,竟被眼前那位领导改划得一塌糊涂。文章结构改得没了逻辑,不必要的添加无异于画蛇添足,本来通顺的文句变成了不合语法的病句……,退休教师看后沉默了一阵,然后对那位领导说:“既然你自己会写,又何必请我?!”然后起身离去。退休教师后来和我谈及此事,说是虽然那位领导几次来电话要他再去“交换意见”,他都以有事为由予以回绝。“外行充内行,不懂装懂!”退休教师有些感慨,“身为领导,也许他是怕在我这名教书匠面前失了面子才如此!”我却哑然失笑,以我曾当过数十名领导“枪手”的经历,此乃司空见惯也。领导如果不懂,还算领导?
多年前,我家隔壁住着一位人称“谈匠”的邻居。谈,扯谈也,扯谈而能成匠,当然是巧舌如簧,口灿莲花之人。倒也确实,谈匠不但善
谈,所谈皆天文地理历史政治诸般“大话题”。街坊们文化程度都不高,就觉得谈匠有学问。可是,每每听谈匠高谈阔论,我就觉得大多都驴唇不对马嘴,漏洞百出。比如,谈匠喜谈的“古”,常常连常识都搞错,竟把中国历史上所有朝代的都城都“定”在了北京;秦始皇成了清朝开国皇帝;孙中山首肇的辛亥革命却是发生在明末清初,真不知他是从哪本书上搬来的“古”。其实,只要他去翻翻历书便能懂古,然而他就是要不懂装懂,谈时还面不改色,且引“知古”为骄傲。谈匠得知我是“书呆子”后,便常登堂入室来找我谈“书”。他伸手从我的书架上抽出一本书,瞄了一下封面,说“看过,没意见!”又抽出一本,又是只瞄了一眼“看过,没什么意思!”再抽一本书同样是“看过,没意思!”我已知道他的底细,也就不答腔,随他去装懂。有一次,他抽出一本《郁达夫文集》,当他正要说“没意思”时,我故意打断他问道“你知道郁达夫是何许人”,意思是要他介绍一下这位上世纪三十年代极有影响的作家。他说“认得,我还和他一起吃过饭!”我禁不住仰头大笑,真是见他妈的鬼!自那次我给了谈匠难堪,此后他就再没来找我“谈书”。
不懂装懂的动机倒是值得探讨。按照弗洛依德的说法,有过受挫经历的人,往往会发生心理变态,由此推测,不懂装懂者也就都曾有过受挫的体验。就我所知,身为小职员的谈匠,在单位一直不如意,提升屡屡受挫,已有二十多年工龄的他连副科级也未能混到,这大概是他不懂装懂的深层原因吧?也许不懂装懂又是一些人从娘胎里带来的本性使然?其实,大多数人都有不懂装懂的倾向,只在特定情境下偶尔一现罢了,谈匠的表现只是极端而已。好在“谈匠类”的不懂装懂只是在言语上装装,知晓底细的人只一个这边耳朵进那边耳朵出得了。何况又属生
活小节,造不成大的危害。若是制造原子弹,发射人造卫星,设计奥运场馆之类的大工程不懂装懂,那就会祸莫大焉。
还有一类不懂装懂也值得一提,即:虽是某领域的内行,对所装懂的事却是外行,这类不懂装懂的人往往是名人或权势人物。鲁迅说:“博识家的话多浅,意义自明,惟专门家的话多悖的事,还得加一点申说。他们的悖,未必在讲述他们的专门,是悖在依专家之名,来论他所专门以外的事,社会上崇敬名人,于是以为名人的话就是名言,却忘记了他之所以得名是那一种学问或事业。名人被崇奉所诱惑,渐以为一切无不胜人,无所不谈,于是乎就悖起来了。”(《名人和名言》)“悖”其实也就是不懂装懂,装懂的是他专业以外的事。相传某县有一位县长,所学专业为机械。作为一县之长,问问全县方方面面的工作是他的职责,但具体操作则应交由各行各业的局长和专家。然而他不。县域内的建筑城管、农田水利、公安交管、乃至体育文教,他都要亲自插手。行家里手们虽知其“悖”,无奈都是下僚,只好“不理解也得实行”。那年夏天,江水陡涨,抗洪抢险是为重中之重。县长来到大堤上一险段处,稍作查看便作出指示,用“灌浆法”保护堤身。旁边的水利专家连声说使不得,因为灌浆只能在洪水未涨时,加固堤身尚可,眼下洪水已过警界线,江堤正承受着数亿吨洪水的压力,灌浆因其振动,反而会诱导洪水乘虚而出,造成灾害。县长却固执己见,坚持灌浆之法。结果是洪水溃堤而“水漫金山”。那位县长的不懂装懂让全县人民付出了沉痛的代价。
我当年在湘南地方生活,常听到一句带有“恐怖色彩”的歇后土语:“颈根上擦鸡血——冒充砍头鬼。”湘南人对“冒充砍头鬼”者十分反感。如今想来,那句歇后土语倒是从一个方面揭示了不懂装懂者“拉大旗作虎皮”以吓唬人的心理。长沙地方则有“假里手”之谓,显得要文
雅些,但意思相近。智者苏格拉底说他以不知为不知。毛泽东也说:“不懂就不懂,不要装懂”,意在警告“冒充砍头鬼”和“假里手”们谦虚点、老实点,不然便会象滥宇充数的南郭先生,一旦现出原形,只得乖乖走人。
中国人家喻户晓的成语《滥竽充数》,似是不懂装懂的最好注脚,那位南郭先生吹竽水平“滥”得够呛,甚至根本就不会吹,却要混在乐队里装模作样地吹。多亏楚怀王听完合奏还要听独奏,南郭先生于是逃之夭夭,还算有自知之明。倘若要南郭先生独奏他就独奏,吹出一串呕哑嘈杂难为听的音符,还沾沾自喜,以为自己是在高水平的吹竽,不懂装懂就更加彻底。
我认得一位退休教师,先前学的是中文专业,一直任教语文,写文章更是他的拿手好戏。退休后,常有机关单位请他去帮忙写文章,成了一名有口皆碑的笔杆子。有一次,某单位请他去写一本《资料汇编》。伏案数日,他如期交稿。过了几天,那个单位的领导把他叫去“交换意见”,这当属正常。然而,当那位领导把“亲自修改”过的原稿给他看时,他不禁大吃一惊,汇编中的各篇文章,竟被眼前那位领导改划得一塌糊涂。文章结构改得没了逻辑,不必要的添加无异于画蛇添足,本来通顺的文句变成了不合语法的病句……,退休教师看后沉默了一阵,然后对那位领导说:“既然你自己会写,又何必请我?!”然后起身离去。退休教师后来和我谈及此事,说是虽然那位领导几次来电话要他再去“交换意见”,他都以有事为由予以回绝。“外行充内行,不懂装懂!”退休教师有些感慨,“身为领导,也许他是怕在我这名教书匠面前失了面子才如此!”我却哑然失笑,以我曾当过数十名领导“枪手”的经历,此乃司空见惯也。领导如果不懂,还算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