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第六章

合集下载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第6章)2014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第6章)2014

机械加工工序卡
6.2.3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所需原始资料
① 产品的全套装配图及零件图。
② 产品验收的质量标准。
③ 产品的生产纲领及生产类型。 ④ 毛坯生产和供应条件。 ⑤ 现有生产条件和资料。 ⑥ 国内外生产技术的发展情况。 ⑦ 各种有关手册、标准及指导性文件。
6.2.4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设计原则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 热处理工艺过程 装配工艺过程
6.1.2 生产纲领与生产类型
在计划期内,应当生产的产品产量和进
度计划称为生产纲领。计划期根据市场的 需要而定,计划期为一年的生产纲领称为 年生产纲领。零件的年生产纲领可按下式 计算: N=Q n(1+)(1+)
式中,Q——产品的年产量(台/年); n——每台产品中该零件的数量(件/台); %——备品的百分率; %——废品的百分率。
① 制订的工艺规程应能保证零件加工质量,可靠地达到
设计图纸规定的各项技术要求。
② 在保证加工质量的基础上,使工艺过程有较高的生产
效率和较低的成本。
③ 了解国内外本行业工艺技术的发展水平,积极采用先
进的工艺技术和工艺装备。
6.2.4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设计原则
④ 尽量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保证安全生产,创造良好和
车床
铣床 去毛刺机 磨床
6
7
热处理
磨外圆
6.2.1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的组成
2.安装
工件经一次装夹后所完成的那一部分工序.
加工阶梯轴, 要完成车外圆的工序, 一般应需要进行两次装 夹。但从减少装夹误差及装夹工件花费的工时考虑, 应尽量减
少装夹次数。
.
3. 工位
工件一次装夹后经若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第六章课后题答案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第六章课后题答案

6-1什么是生产过程,工艺过程和工艺规程(1)生产过程一一将原材料转变为成品的过程。

(2)工艺过程一一在生产过程中,凡是改变生产对象的形状、尺寸、位置和性质等,使其成为成品或半成品的过程称为工艺过程。

(3)工艺规程一一把合理工艺过程的有关内容写成工艺文件的形式,用以指导生产,这些工艺文件称为工艺规程。

6-2何谓工序、工步、走刀(1)工序是指一个(或一组)工人,在一台机床上(或一个工作地点)对同一工件(或同时对几个工件)所连续完成的那部分工艺过程。

(2)工步是在加工表面不变,加工工具不变,切削用量不变的条件下所连续完成的那部分工序。

(3)走刀又叫工作行程,是加工工具在加工表面上加工一次所完成的工步。

6-3零件获得尺寸精度、形状精度、位置精度的方法有哪些(1)零件获得尺寸精度的方法:试切法、定尺寸刀具法、调整法、自动控制法。

(2)零件获得形状精度的方法:轨迹法、成形法、展成法。

(3)零件获得位置精度的方法:找正法、装夹法。

6-4不同生产类型的工艺过程的特点:p222-223表6-4.6-5试述工艺规程的设计原则、设计内容、设计步骤。

(1)工艺规程的设计原则:1所设计的工艺规程应能保证机器零件的加工质量(或机器的装配质量),达到设计图样上规定的各项技术要求。

2应使工艺过程具有较高的生产率,使产品尽快投放市场。

3设法降低制造成本。

4注意减轻劳动工人的劳动强度、保证生产安全。

(2)工艺规程的设计内容及步骤:1分析研究产品的零件图及装配图。

2确定毛坯。

3拟定工艺路线,选择定位基准。

4确定各工序所采用的设备。

5确定各工序所采用的刀具、夹具、量具和辅助工具。

6确定各主要工序的技术技术要求及检验方法。

7确定各工序的加工余量,计算工序尺寸和公差。

8确定切削用量。

9确定工时定额。

10技术经济分析。

11填写工艺文件。

6-6拟定工艺路线需完成那些工作拟定工艺路线须完成的工作:1确定加工方法。

2安排加工顺序。

3确定夹紧方法。

机械制造基础(第二版)第6章z钻、铰、镗和拉削加工

机械制造基础(第二版)第6章z钻、铰、镗和拉削加工

6.3 铰削加工
三、铰孔时应注意事项
1. 铰刀的选择 铰刀是定尺寸刀具,铰孔的精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铰刀的 精度。故在使用铰刀前,应仔细测量铰刀的直径是否与被铰 孔相符,刃口有无磨损、裂纹、缺口等缺陷,经试铰合格后 方能使用。
2. 铰刀的安装 铰孔作为精加工,切削余量很小。若安装后铰刀轴线与原工 件孔中心线发生偏斜,将会使孔径铰削后尺寸扩大超差和产 生形状误差。因此,铰刀与机床应采用浮动联接。
6.2 钻削加工
三、钻削要素
1.钻削用量
切削速度c 钻削时的切削速度指钻头外缘处的线速度
c

d o n
1000
进给量f、每齿进给量fz及进给速度f
f nf2nfz
背吃刀量ap 对钻头而言,它就是钻头直径的一半
ap d0 2
6.2 钻削加工
2.切削层截面尺寸
钻削时切削层尺寸平面为过 基点D的基面PD
6.3 铰削加工
3. 铰削用量的选择 合理选择铰削用量,可以提高铰孔精度。 精铰时,一般半径上铰削余量为0.03~0.15mm,其值取决
于工件材料及对孔要求的精度和表面粗糙度。一般铰削钢体
时,切削速度c=1.5~5m/min;铰铸铁件时c=8~l0m/min,
进给量不能取得过小,否则切削厚度hd过薄,铰刀的挤压作 用会明显加大,加速铰刀后刀面的磨损。—般铰制钢件时f= 0.3~2mm/r,铰削铸铁件时f=0.5~3mm/r。
铰刀齿槽方向有直槽和螺旋槽两种。直槽铰刀刃磨、检验方 便,生产中常用;螺旋槽铰刀切削过程平稳。加工铸铁等取 β=7~8;加工钢件取β=12~20;加工铝等轻金属取 β=35~45。
6.3 铰削加工
铰刀的几何角度
前角γo和后角o 一般取γo=0。粗铰塑性材料时,为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6)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6)

5.2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一、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的内容及步骤1.分析零件图和产品装配图设计工艺规程时,首先应分析零件图和该零件所在部件或总成的装配图,了解该零件在部件或总成中的位置和功用以及部件或总成对该零件提出的技术要求,分析其主要技术关键和应相应采取的工艺措施,形成工艺规程设计的总体构思。

2.对零件图和装配图进行工艺审查审查图样上的视图、尺寸公差和技术要求是否正确、统一、完整,对零件设计的结构工艺性进行评价(评价方法及要领参见本章第六节),如发现有不合理之处应及时提出,并同有关设计人员商讨图样修改方案,报主管领导审批。

3.由产品的年生产纲领研究确定零件生产类型。

4.确定毛坯提高毛坯制造质量,可以减少机械加工劳动量,降低机械加工成本,但同时可能会增加毛坏的制造成本,要根据零件生产类型和毛坯制造的生产条件综合考虑。

应当指出,我国机械制造工厂的材料利用率较低,只要有可能,应提倡采用精密铸造、精密锻造、冷轧、冷挤压、粉末冶金等先进制造方法来制造毛坯。

材料利用系数是衡量工艺规程设计是否合理的一个重要参数。

5.拟订工艺路线其主要内容包括:选择定位基准,确定各加工表面的加工方法,划分加工阶段,确定工序集中和分散程度,确定工序顺序等。

在拟定工艺路线时,须同时提出几种可能的加工方案,然后通过技术、经济的对比分析,最后确定一种最为合理的工艺方案。

6.确定各工序所用机床设备和工艺装备(含刀具、夹具、量具、辅具等),对需要改装或重新设计的专用工艺装备要提出设计任务书。

7.确定各工序的加工余量,计算工序尺寸及公差。

8.确定各工序的技术要求及检验方法。

9.确定各工序的切削用量和工时定额。

10.编制工艺文件。

二、工艺路线的拟订拟订工艺路线是设计工艺规程最为关键的一步,需顺序完成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选择定位基准在工艺规程设计中,正确选择定位基准,对保证零件技术要求、确定加工先后顺序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定位基准有精基准与粗基准之分。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第六章 习题及答案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第六章 习题及答案

第六章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退火处理一般安排在; ( )a、毛坯制造之后b、粗加工后c、半精加工之后d、精加工之后2.轴类零件定位用的顶尖孔是属于: ( )a、精基准b、粗基准c、辅助基准d、自为基准3.加工箱体类零件时常选用一面两孔作定位基准,这种方法一般符合 ( )a、基准重合原则b、基准统一原则c、互为基准原则d、自为基准原则4.合理选择毛坯种类及制造方法时,主要应使 ( )a、毛坯的形状尺寸与零件的尽可能接近b、毛坯方便制造,降低毛坯成本c、加工后零件的性能最好d、零件总成本低且性能好5.自为基准多用于精加工或光整加工工序,其目的是: ( )a、符合基准重合原则b、符合基准统一原则c、保证加工面的形状和位置精度 d、保证加工面的余量小而均匀6.调质处理一般安排在: ( )a、毛坯制造之后b、粗加工后c、半精加工之后d、精加工之后7.精密齿轮高频淬火后需磨削齿面和内孔,以提高齿面和内孔的位置精度,常采用以下原则来保证 ( )a、基准重合b、基准统一c、自为基准d、互为基准8.淬火处理一般安排在: ( )a、毛坯制造之后b、粗加工后c、半精加工之后d、精加工之后9.在拟定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安排加工顺序时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是 ( )a、尽可能减少工序数;b、精度要求高的主要表面的加工问题;c、尽可能避免使用专用机床;d、尽可能增加一次安装中的加工内容。

10.零件上孔径大于30mm的孔,精度要求为IT9,通常采用的加工方案为( )a、钻-镗b、钻-铰c、钻-拉d、钻-扩-磨11.编制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生产计划和进行成本核算最基本的单元是( )a、工步b、工位c、工序d、走刀12.零件在加工过程中,粗基准一般选择: ( )a、工件的毛坯面b、工件的已加工表面c、工件上的大平面13.单件小批生产装配精度要求高组成环多应选()法装配。

a、完全互换法b、分组互换法c、调整法d、修配法14.若装配精度要求高组成环少(3环)大批量生产时应选()法装配。

机械制造基础部分课后习题答案

机械制造基础部分课后习题答案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机械制造技术基础202138机械制造技术基础作业202138目录绪论第1章机械加工工艺装备第2章金属切削基本原理第3章工艺规程设计第4章典型零件加工第5章机械制造质量分析与控制第6章先进制造技术简介202138124根据六点定则分析图中所示各定位元件所限制的自由度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0 ;②铣键槽保证尺寸H; 28 . 5 ①车外圆至 0.1 mm 0.024 ③热处理; ④磨外圆至 28 0.008 mm
0
考虑到磨外圆与车外圆的中心不重合,设同轴度误差 为0.04mm。试求铣键槽的工序尺寸H及其偏差。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解: ①画尺寸链
②判断:封闭环 增环
4
0.16 0
作业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目 录 绪论 第 1章 第 2章 第 3章 第 4章 第 5章 第 6章
机械加工工艺装备 金属切削基本原理 工艺规程设计 典型零件加工 机械制造质量分析与控制 先进制造技术简介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1.24 根据六点定则,分析图中所示各定位元件 所限制的自由度。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1.24 根据六点定则,分析图中所示各定位元件 所限制的自由度。 三爪卡盘夹长限制 X , Y , X , Y
d 32.8
32.55
0 0.15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3.27 轴在箱体上的装配关系如图所示(左右两套筒零
件尺寸相同),要求带轮与套筒之间保留有0.5~ 0.8mm的间隙。试按装配尺寸链最短路线原则绘制 出与轴向间隙有关的装配尺寸链简图,且分别用 极值法和概率法确定有关零件尺寸的上下偏差。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解: ①画尺寸链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第六章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第六章
孔系的坐标尺寸,通常在零件图上已标注清 楚。对于是未标注清楚的,就要计算孔系的坐标 尺寸,这类问题,可以运用尺寸链原理,作为平 面尺寸链问题进行解算。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第六章
第四节 工艺尺寸链
一、尺寸链及尺寸链计算公式
1. 在工件加工和机器装配过程中,由相互连
接的尺寸形成的封闭尺寸组,称为尺寸链。
图6-10 尺寸链示例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第六章
2.基准面在加工时经过转换的情况
在复杂零件的加工过程中,常常出现定位基 准不重合或加工过程中需要多次转换工艺基准时, 工序尺寸的计算就复杂多了,不能用上面所述的 反推计算法,而是需要借助尺寸链的分析和计算, 并对工序余量进行验算以校核工序尺寸及其上下 偏差,在下节详述。
3.孔系坐标尺寸的计算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第六章
3.尺寸精度的获得方法 (1)试切法 (2)定尺寸刀具法 (3) (4)自动控制法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第六章
四、机械加工工艺与生产类型
1.
生产类型的划分依据是产品或零件的年生产 纲领,产品的年生产纲领就是产品的年生产量。
N=Qn(1+a%)(1+b%)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式中
N——零件的年产纲领(件/年)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第六章
4.极值法解尺寸链的计算公式
图6-12 基本尺寸、极限偏差、公差与中间偏差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第六章
4.极值法解尺寸链的计算公式
(1)封闭环基本尺寸A0等于所有增环基本尺寸 (Ap)之和减去所有减环基本尺寸 (Aq)
k
m
A0=∑Ap-∑Aq
p=1 q=k+1
式中 m—— k——
2)应使工艺过程具有较高的生产率,使产品尽 3) 4)注意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保证生产安全。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兰州理工大学)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兰州理工大学)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

第一章测试1.机械制造的方法可以归纳为去除加工、_____、变形加工和改性加工四大类。

A:结合加工B:冷加工C:热加工D:特种加工答案:A2.体现21 世纪机械制造业发展趋势的有以下哪些特征?A:柔性化B:批量化C:智能化D:高技术化答案:ACD第二章测试1.线性表面中,平面不是可逆表面。

A:对B:错答案:B2.剪切角越大,切屑变形越大。

A:对B:错答案:B3.高速钢工具材料可作形状复杂刀具。

A:对B:错答案:A4.与工件已加工表面相对的表面是()。

A:前刀面B:副后刀面C:底平面D:主后刀面答案:B5.牌号YT15中的“15”表示()。

A:WC的百分含量B:顺序号C:Co的百分含量D:TiC的百分含量答案:D6.相对滑移反映切屑变形的综合结果,特别是包含有第二变形区变形的影响。

A:错B:对答案:A7.切削塑性材料时,积屑瘤容易在()切削时产生。

A:超高速B:低速C:中速D:进给量答案:C8.由于切削变形复杂,在实际生产中常用理论公式计算切削力的大小。

A:错B:对答案:A9.切削加工时所产生的切削热,对加工不利的是()。

A:传给介质的热量B:传入切屑的热量C:传入工件热量D:切削液带走的热量答案:C10.低速切削时刀具磨损的主要原因是()。

A:化学磨损B:粘结磨损C:扩散磨损D:硬质点磨损答案:D第三章测试1.机床型号编制时,结构特性代号一般放在通用特性代号之后。

A:错B:对答案:A2.机床型号的读音要按照汉语拼音的读法,不能按英文字母来读。

A:错B:对答案:B3.机床传动原理图中,定比传动部分以点划线表示。

A:对B:错答案:B4.滚齿加工的范成运动传动链属于外联系传动链。

A:对B:错答案:B5.空套齿轮与轴之间没有键连接。

A:对B:错答案:A6.CA6140车床主运动提供的24级正转转速中,有()级通过高速路线传递,有()级通过中低速路线传递。

A:18,6B:6,18C:12,12D:10,14答案:B7.英制螺纹的螺距参数是螺纹的每英寸牙数。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后答案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后答案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机械加工方法1—1 特种加工在成形工艺方面与切削加工有什么不同?答:1加工是不受工件的强度和硬度等物理、机械性能的制约故可加工超硬脆材料和精密微细的零件.2加工时主要用电能、化学能、声能、光能、热能等出去多余材料而不是靠机械能切除多余材料.3加工机理不同于一般金属切削加工不产生宏观切削不产生强烈的弹、塑性变形故可获得很低的表面粗糙度其残余应力、冷作硬化、热影响度等也远比一般金属切削加工小。

4加工能量易于控制和转换故加工范围光、适应性强.1-2 简述电火花加工、电解加工、激光加工和超声波加工的表面形成原理和应用范围.答:1电火花加工放电过程极为短促具有爆炸性。

爆炸力把熔化和企划的金属抛离电极表面被液体介质迅速冷却凝固继而从两极间被冲走。

每次电火花放电后是工件表面形成一个凹坑。

在进给机构的控制下工具电极的不断进给脉冲放电将不断进行下去无数个点蚀小坑将重叠在工件上。

最终工作电极的形状相当精确的“复印”在工件上.生产中可以通过控制极性和脉冲的长短放点持续时间的长短控制加工过程.适应性强任何硬度、软韧材料及难切削加工加工的材料只要能导电都可以加工如淬火钢和硬质合金等电火花加工中材料去出是靠放电时的电热作用实现的材料可加工行主要取决于材料的导电性及热学特性不受工件的材料硬度限制。

2电解加工将电镀材料做阳极接电源正极工件作阴极放入电解液并接通直流电源后作为阳极的电镀材料就会逐渐的溶解儿附着到作为阴极的工件上形成镀层。

并由电解液将其溶解物迅速冲走从而达到尺寸加工目的.应用范围管可加工任何高硬度、高强度.高韧性的难加工金属材料并能意见单的进给运动一次加工出形状复杂的型面或行腔如锻模、叶片3激光加工通过光学系统将激光聚焦成一个高能晾凉的小光斑再次高温下任何坚硬的材料都将瞬间几句熔化和蒸发并产生强烈的冲击波是融化的物质爆炸式的喷射去处。

激光束的功率很高几乎对任何难度加工的金属和非金属材料如皋熔点材料、内热合金及陶瓷、宝石、金刚石等脆硬材料都可以加工也可以加工异型孔。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教学大纲 及 教案全套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教学大纲 及 教案全套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教学大纲及教案全套第一章:机械制造概述教学目标:1. 了解机械制造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特点。

2. 掌握机械制造过程的基本步骤。

3. 熟悉机械制造中的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案。

教学内容:1. 机械制造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 机械制造过程的基本步骤。

3. 机械制造中的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案。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机械制造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特点。

2. 案例分析法:分析机械制造过程中的实际案例,讨论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案。

教学资源:1. 教材:《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2. 课件:机械制造过程的图片和视频。

教学评估:1. 课堂讨论:评估学生对机械制造过程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 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机械制造基本概念和步骤的掌握程度。

第二章:金属切削原理教学目标:1. 了解金属切削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掌握金属切削过程中刀具与工件的相互作用。

3. 熟悉金属切削过程中切削力、切削热和切削变形的基本规律。

教学内容:1. 金属切削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刀具与工件的相互作用。

3. 切削力、切削热和切削变形的规律。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金属切削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实验法:观察和分析刀具与工件的相互作用。

3. 数值分析法:计算切削力、切削热和切削变形。

教学资源:1. 教材:《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2. 实验设备:刀具、工件和切削实验机。

3. 课件:金属切削过程的动画和图表。

教学评估:1. 课堂讨论:评估学生对金属切削原理的理解。

2.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对刀具与工件相互作用实验的分析能力。

第三章:金属切削机床及刀具教学目标:1. 了解金属切削机床的分类和结构。

2. 掌握金属切削机床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

3. 熟悉刀具的类型、结构和选用原则。

教学内容:1. 金属切削机床的分类和结构。

2. 金属切削机床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

3. 刀具的类型、结构和选用原则。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金属切削机床的分类和结构。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卢秉恒 答案 第六章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卢秉恒 答案 第六章

6-9 一般情况下,机械加工过程都要划分为几个阶 段进行,为什么?
解:加工过程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①粗加工阶段
②半精加工阶段③精加工阶段④光整加工阶段
划分加工阶段的原因是:①粗加工阶段中切除金属较多,
产生的切削刀和切削热都增多,所需的夹紧力也比较
大,因而加工的零件内应力和变形也较大,不能够满 足要求,所以要分为以上四个阶段。 ②可合理的使用机床设备。 ③为了在加工过程中插入热处理工序,同时让热处理发 挥充分的效果。
6-12:试分析影响工序余量的因素,为什么在计算 本工序加工余量时必须考虑本工序装夹误差的影响
因为:①上工序的表面粗糙度(Ra)②上工序的表面破
坏层(Da)③上工序的尺寸公差(Ta)④需要单独考虑 的误差⑤ 本工序的安装误差 本工序的装夹误差包括定位误差和夹紧误差,这两种误 差会影响加工时的磨削余量等,所以计算本工序加工余 量,需考虑工序装夹误差。
6-11:什么是加工余量、工序余量和总余量?
答:在由毛坯变为成品的过程中,在某加工表面上切除
金属层的总厚度称为该表面的加工总余量
每一道工序所切除的金属层厚度称为工序间加工余量
对于外圆和孔等旋转表面而言,加工余量是从直径上
考虑的,称为对称余量,即实际所切削的金属层厚度 是直径上的加工余量之半。平面的加工余量则是单边 余量,它等于实际所切除的金属层厚度
加工右端面时的设计基准与定位基准重合
∴A1的工序尺寸就等于设计尺寸
6-17 解:
其中25+0-0.3为封闭环,A3为减环,50+0-0.1为增环 ∴A3=50-25=25㎜ ES(A3)=0.3-0.1=0.2㎜ EI(A3)=0 ∴A3的工序尺寸为25+0.2+0

机械制造工艺学第六章机器装配工艺过程设计

机械制造工艺学第六章机器装配工艺过程设计

22
选择装配法
.
2)分组选配法
定义:将各组成环的公差按经济
精度加工适当放大,再按实际测量尺 寸将零件分组,按对应的组分别进行 装配,以达到装配精度要求的选择装 配法,称为分组选配法。
应用:在大批大量生产中,装配那
些精度要求特别高,若用互换装配 法装配,组成环的制造公差过小, 加工很困难或很不经济,此时可以 采用分组选配法装配。
1)不完全互换装配法
实质是将组成环的制造公差适
当放大,使零件容易加工,但这会 使极少数产品的装配精度超出规定 要求,但这种事件是小概率事件, 很少发生。
优点:扩大了组成环的制造公差,零件
制造成本低;装配过程简单,生产效率高。
2)特点
不足之处是:装配后有极少数产品达不
到规定的装配精度要求,须采取另外的返
对于孔的中心距位置尺寸,应标注成对称公如:50 0.3 。
36
等公差法
④ 解算装配尺寸链,求协调环的上、下偏差。
n1
⑤验算: T( A ) T( A )
0
I
i 1
(封闭环的公差应等于各组成环的公差之和) 。
37
3、等公差法举例
⑴“反计算”法计算举例
如下左图所示: 某汽车发动机曲轴的轴向间隙设计要求
2
4
T( A ) 0.05 3
按“入体原则”确定各组成环公差带位置:
A 50 A 340
2
0.015
3
0.05
A 60
4
0.015
40
“反计算”法计算举例
⑷ 求协调环的极限偏差
由封闭环的上偏差公式:
0.14 ES( A ) ( 0.015 0.05 0.05 )

机械工艺制造基础课程第六章-2

机械工艺制造基础课程第六章-2

2)制造基准 工序基准:在工序 简图上用来确定本 B 工序加工表面加工 后的尺寸、形状、 位置的基准。 工序 尺寸的起点也是工 序基准。
a A E
O
b C D E
F
O O
F
O
a)
b)
定位基准:是工件在夹具或机床上定位时,
用以确定工件在工序尺寸方向上相对于刀具的 正确位置的基准。 度量基准:用于检验已加工表面的尺寸及各 表面之间位置精度的基准。 装配基准:在机器装配中, 用于确定零件或 部件在机器中正确位置的基准。 必须指出,作为定位基准的点或线,总是以具 体表面来体现的,这种表面称为基面。
工件装夹方法
直接找正装夹—— 精度高,效率低,对工人技术水平 高 划线找正装夹—— 精度不高,效率低,多用于形状复 杂的铸件 夹具装夹—— 精度和效率均高,广泛采用
找正线
加工线
直接找正安装
flash
毛坯孔
划线找正安装
flash
工件在夹具上装夹(滚齿夹具)
基准及其分类 按基准的作用不同,常 把基准分为设计基准和 制造基准两大类。 1)设计基准 在设计零件图样时, 用 以确定其他点、线、面 位置的基准称为设计基 准。
◆互为基准原则 【例】主轴零件精基准选择
轴径 轴径 锥孔
◆自为基准原则 【例】床身导轨面磨削加工
主轴零件精基准选择
导轨磨削基准选择
【例】铰孔、拉孔、研磨 【例】浮动镗刀块镗孔
外圆研磨示意图
浮动镗刀块
1—工件 2—镗刀块 3—镗杆
◆便于装夹原则——所选择的精基准,应能保证工件定位准 确、可靠,并尽可能使夹具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欠定位
工件加工时必须限制的自由度未被完全限制,称为欠定 位。欠定位不能保证工件的正确安装,因而是不允许的。

国开《机械制造基础》第六章本章测验

国开《机械制造基础》第六章本章测验

第六章
一、判断题(每题20分,共100分)
题目1
未回答
满分20.00
未标记标记题目
题干
图样上所标注的表面粗糙度符号、代号是该表面完工后的要求。

选择一项:


反馈
解析:图样上所标注的表面粗糙度符号、代号,是该表面完工后的要求。

正确的答案是“对”。

题目2
未回答
满分20.00
未标记标记题目
题干
表面粗糙度值的大小不影响零件的耐磨性。

选择一项:


反馈
解析:表面粗糙度对零件的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有很大影响,主要表现为:①影响零件的耐磨性;②影响配合性质的稳定性;③影响疲劳强度;④影响抗腐蚀性;⑤影响接触刚度。

正确的答案是“错”。

题目3
未回答
满分20.00
未标记标记题目
题干
表面粗糙度值的大小影响零件的耐磨性。

选择一项:


反馈
解析:表面粗糙度对零件的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有很大影响,主要表现为:①影响零件的耐。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第六章习题及答案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第六章习题及答案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第六章习题及答案第六章习题⼀.单项选择题1.退⽕处理⼀般安排在; ( )a、⽑坯制造之后b、粗加⼯后c、半精加⼯之后d、精加⼯之后2.轴类零件定位⽤的顶尖孔是属于: ( )a、精基准b、粗基准c、辅助基准d、⾃为基准3.加⼯箱体类零件时常选⽤⼀⾯两孔作定位基准,这种⽅法⼀般符合 ( )a、基准重合原则b、基准统⼀原则c、互为基准原则d、⾃为基准原则4.合理选择⽑坯种类及制造⽅法时,主要应使 ( )a、⽑坯的形状尺⼨与零件的尽可能接近b、⽑坯⽅便制造,降低⽑坯成本c、加⼯后零件的性能最好d、零件总成本低且性能好5.⾃为基准多⽤于精加⼯或光整加⼯⼯序,其⽬的是: ( )a、符合基准重合原则b、符合基准统⼀原则c、保证加⼯⾯的形状和位置精度 d、保证加⼯⾯的余量⼩⽽均匀6.调质处理⼀般安排在: ( )a、⽑坯制造之后b、粗加⼯后c、半精加⼯之后d、精加⼯之后7.精密齿轮⾼频淬⽕后需磨削齿⾯和内孔,以提⾼齿⾯和内孔的位置精度,常采⽤以下原则来保证 ( )b、基准统⼀c、⾃为基准d、互为基准8.淬⽕处理⼀般安排在: ( )a、⽑坯制造之后b、粗加⼯后c、半精加⼯之后d、精加⼯之后9.在拟定零件机械加⼯⼯艺过程、安排加⼯顺序时⾸先要考虑的问题是 ( )a、尽可能减少⼯序数;b、精度要求⾼的主要表⾯的加⼯问题;c、尽可能避免使⽤专⽤机床;d、尽可能增加⼀次安装中的加⼯内容。

10.零件上孔径⼤于30mm的孔,精度要求为IT9,通常采⽤的加⼯⽅案为( )a、钻-镗b、钻-铰c、钻-拉d、钻-扩-磨11.编制零件机械加⼯⼯艺规程、⽣产计划和进⾏成本核算最基本的单元是( )a、⼯步b、⼯位c、⼯序d、⾛⼑12.零件在加⼯过程中,粗基准⼀般选择: ( )a、⼯件的⽑坯⾯b、⼯件的已加⼯表⾯c、⼯件上的⼤平⾯13.单件⼩批⽣产装配精度要求⾼组成环多应选()法装配。

a、完全互换法b、分组互换法c、调整法d、修配法14.若装配精度要求⾼组成环少(3环)⼤批量⽣产时应选()法装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企业组织产品的生产可以有多种模式: 2)生产一部分关键的零部件,其余的由其它 3)完全不生产零部件,只负责设计及销售。
五、工艺规程的设计原则及原始资料
1.工艺规程设计须遵循的原则
1)所设计的工艺规程应能保证机器零件的加工 质量(或机器的装配质量),达到设计图样上规定的
2)应使工艺过程具有较高的生产率,使产品尽
(2)粗基准的选择原则
1)保证零件加工表面相对于不加工表面具 有一定位置精度的原则 被加工零件上如有不 加工表面,应选不加工面作粗基准,这样可以 保证不加工表面相对于加工表面具有较为精确 的相对位置关系。
2)合理分配加工余量的原则 从保证重要 表面加工余量均匀考虑,应选择重要表面作粗 基准。
(2)粗基准的选择原则
2.
在分析研究零件图的基础上,确定加工方法 1)首先要根据每个加工表面的技术要求,确 2)确定加工方法时要考虑被加工材料的性质。 如,淬火钢用磨削的方法加工;而非铁金属则磨 削困难,一般采用金刚镗或高速精密车削的方法 3)确定加工方法要考虑到生产类型,即要考 虑生产率和经济性的问题。大批大量可采用专用 高效率的设备,单件小批生产通常采用通用设备 4)确定加工方法要考虑本厂(本车间)的现 有设备和技术条件,应该充分利用现有设备,挖 掘企业潜力。
工步是在加工表面不变、加工工具不变、切削 用量不变的条件下所连续完成的那部分工序。
工作行程也叫进给,是加工工具在加工表面上 加工一次所完成的工步。
2.装夹和工位
为完成零件的加工,必须对工件进行装夹, 它是由定位和夹紧过程组成,这一功能是由夹具 完成的。采用转位或移位夹具、回转工作台或多 轴机床上加工时,工件在机床上一次装夹后,要 经过若干个位置依次进行加工。工件在机床上所 占据的每一个位置上所完成的那一部分工序就称 为工位。
3.尺寸精度的获得方法
(1)试切法 (2)定尺寸刀具法 (3) (4)自动控制法
四、机械加工工艺与生产类型
1.
生产类型的划分依据是产品或零件的年生产 纲领,产品的年生产纲领就是产品的年生产量。
N=Qn(1+a%)(1+b%)
式中
N——零件的年产纲领(件/年)
Q——
n——每台产品中该零件的数量(件/ a%—— b%——
2)统一基准原则 应尽可能选择用同一组精 基准加工工件上尽可能多的表面,以保证各加工 表面之间的相对位置精度。
3)互为基准原则 当工件上两个加工表面之 间的位置精度要求比较高时,可以采用两个加工 表面互为基准反复加工的方法。
4)自为基准原则 一些表面的精加工工序, 要求加工余量小而均匀,常以加工表面自身作为 精基准。
3)便于装夹的原则 为使工件定位稳定、 夹紧可靠,要求所选用的粗基准尽可能平整、 光洁,不允许有锻造飞边、铸造浇冒口切痕或 其它缺陷,并有足够的支承面积。
4)粗基准一般不得重复使用的原则 在同 一尺寸方向上粗基准通常只允许使用一次,这 是因为粗基准一般都很粗糙,重复使用同一粗 基准所加工的两组表面之间的位置误差会相当
二、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的组成
1.工序、工步和工作行程
工序是组成加工工艺过程的基本单元。一个工 序是指一个(或一组)工人,在一台机床(或一个 工作地点),对同一工件(或同时对几个工件)所 连续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艺过程。制订机械加工工艺 过程,必须确定该工件要经过几道工序以及工序进 行的先后顺序。仅列出主要工序名称及其加工顺序
三、零件获得加工精度的方法
1. 零件的加工精度包括尺寸精度、形状精度和 位置精度。
2. 位置精度(平行度、垂直度、同轴度等)的 获得与工件的装夹方式和加工方法有关。当需要 多次装夹加工时,有关表面的位置精度依赖夹具 的正确定位来保证;如果工件一次装夹加工多个 表面时,各表面的位置精度则依靠机床的精度来 保证,如数控加工中主要靠机床的精度保证工件
3.
(1)粗加工阶段 高效地切除加工表面上的 大部分余量,使毛坯在形状和尺寸上接近零件成
(2)半精加工阶段 切除粗加工后留下的误 差,使被加工工件达到一定精度,为精加工作准 备,并完成一些次要表面的加工 (如钻孔、攻螺 纹、铣键槽等)
一、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的内容及步骤
1. 2. 3.由年生产纲领研究确定零件生产类型。 4. 5. 6.确定各工序所用机床设备和工艺装备(含刀具、夹具、 量具、辅具等) 7. 8. 9. 10.
二、工艺路线的拟订 1.
(1)精基准的选择原则 1)基准重合原则 应尽可能选择被加工表面 的设计基准作为精基准,这样可以避免由于基准
第六章 工艺规程设计
第一节 概 述 第二节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 第三节 加工余量与工序尺寸
第四节 工艺尺寸链
第五节 机械加工工艺的技术 经济性分析
第六节 机械装配工艺规程设计
第七节 机械产品设计的工艺性评价
第一节 概 述
一、生产过程与工艺过程
机器的生产过程是将原材料转变为成品的 全过程。在生产过程中,凡是改变生产对象的 形状、尺寸、位置和性质等,使其成为成品或 半成品的过程称为工艺过程。工艺过程又可分 为铸造、锻造、冲压、焊接、机械加工、装配 等工艺过程,机械制造工艺过程一般是指零件 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和机器的装配工艺过程的 总和。其它过程则称为辅助过程,例如运输、
2.
大批量生产往往是由自动生产线、专用生产 线来完成的,单件、小批生产往往是由通用设备, 靠工人的技术或技艺来完成的。数控技术及设备 的智能化改善了这一状况,使单件小批生产也接 近大批生产的效率及成本。单件、小批生产时, 往往采用多工序集中在一起。大批量生产时,一 个零件往往分成了许多工序,在流水线上协调完 成加工任务。大批量生产时,产品的开发过程和 大批量制造过程中间往往还有小批量试制阶段, 以避免市场风险及完善生产准备工作。
3) 4)注意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保证生产安全。
2.设计工艺规程必须具备的原始资料
1) 2) 3) 4) 5)制造厂的生产条件,包括机床设备和工艺装 备的规格、性能和现在的技术状态、工人的技术水 平、工厂自制工艺装备的能力以及工厂供电、供气
6)工艺规程设计、工艺装备设计所需要的设计
7)
第二节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