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历程
近代中国几次思想解放运动
工商C111 金炳华118143近代中国几次思想解放运动维新变法运动:时间:1895年,目的:救国图强,在保留清朝的统治的前提下发展资本主义。
背景:面对民族危亡的严峻形势,提出拒和、迁都、练兵、变法的主张。
代表人物:梁启超,康有为,戊戌六君子。
性质和意义:它具有重要的爱国救亡意义,它把民族救亡意识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戊戌变法也是一次思想启蒙运动。
维新派提倡新学,批判旧学,着重宣传“兴民权”,大大地提高了全社会的民主意识和参政意识。
从此,民主主义成为汹涌的社会思潮,极大地改变了中国思想文化界的面貌。
戊戌变法是第一次由资产阶级领导的政治变革运动,它并不是洋务运动的简单继续,而是一次质的飞跃。
洋务运动仅仅是为了维护和加强封建制度,而戊戌变法则是要逐步变封建专制制度为资本主义民主制度,代表了中国近代社会发展的大趋势。
辛亥革命:时间:1911年,目的:中国人民反对封建主义的运动。
比较明确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背景:中国深陷半殖民半封建社会,《辛丑条约》的签订,将革命风暴推向前台;代表人物:孙中山。
性质和意义:辛亥革命,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为中国先进分子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打开了新的视野。
辛亥革命,开始了比较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
新文化运动:时间:1915年-1923年,目的:一场崇尚科学、反对封建迷信、猛烈抨击几千年封建思想的文化启蒙运动背景:在政治方面,辛亥革命失败后,列强支持袁世凯称帝,加紧侵略中国,中国先进分子为改变这种局面寻找新的出路;经济方面,中国资本主义在一战期间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在中国实行民主政治,以更好地发展资本主义;思想文化方面,随着新式学堂的建立和留学风气日盛,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被介绍到中国,而且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的思想深入人心,袁世凯的尊孔复古的逆流为民主知识分子所不容(直接原因)。
性质和意义:民主和科学思想的弘扬,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并且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的发展,使人们的思想尤其是青年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及探索历程
(1)背景: ①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加深,民族危机深重 ②洋务运动的兴起发展; ③民族资本主义兴起; (2)代表及其主张:王韬、郑观应、薛福成 ①主张发展民族工商业; ②兴办学校,学习西方自然科学知识; ③主张革新,实行君主立宪制度。 (3)局限:没有理论体系和付诸行动。
二、近代资产阶级探索 (一)资产阶级维新派——君主立宪 2、维新思想的发展 (1)背景 ①甲午战败后,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民族危机深重。 ②洋务运动和民族资本主义兴起,民族资级力量不 断壮大 ③早期维新思想成为康梁思想的先声。 世界形势: 第二次工业革命完成,垄断和垄断组织出 现,资本、原料和市场的争夺更趋激烈,新兴工业国 家加入世界争夺的行列,资本输出成为列强争夺的主 要手段,列强掀起瓜分世界狂潮。
政治民主化(资产阶级代议制)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经济工业化(工业革命)
洋务运动 民族工业兴起和发展
思想文化理性化(启蒙运动);近代自然 科学发展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
指西方文明向中国传 播的渐进历史过程,就时 间而言是指在明末清初以 及晚清民初两个时期西方 文明的传入。
一个主题
学习西方与救亡图存紧密结合
二、近代资产阶级探索 (一)资产阶级维新派——君主立宪 2、维新思想的发展 (2)代表人物及主张
(19世纪末)
主张维新变法,君主立宪制;发展资本主义;废八 股,倡西学
二、近代资产阶级探索 (一)资产阶级维新派——君主立宪 (3)维新思想的实践——戊戌变法
戊戌变法指1898年(农历戊戌年)
二、近代资产阶级探索 (一)资产阶级维新派——君主立宪 (4)维新思想的影响 ①政: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开启了近代中国制度改 革的闸门; ②思:起到了思想启蒙和思想解放的作用,进一步促 进了西方民主思想的传播; ③经:使资产阶级大受鼓舞,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经 济的发展。
中国近代以来有哪三次思想解放运动
中国近代以来有哪三次思想解放运动中国近代以来有哪三次思想解放运动?学习西方物质文明——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学习西方民主精神和科学态度——接受马克思主义——“走自己的路”——文革结束后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2.演变历程:(一)19世纪40~60年代:主要学习西方物质文明。
(1)内容:①魏源、林则徐主张“向西方学习”;②洪秀全、洪仁#92;主张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③洋务派与顽固派论战。
(2)特点:①先进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和农民革命领袖探索救国道路;②向英国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学习;③显示出中国现代化历史进程的起步;④“师夷长技”、深受工业革命的影响;⑤洋务派与顽固派的论战,形成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二)19世纪末20世纪初:进入到学习西方政治制度的新阶段。
(1)内容:①19世纪末,资产阶级维新派与顽固派进行论战,实质是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思想的正面交锋,使一些知识分子摆脱封建思想束缚,形成了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的高涨。
②1905-1907年,资产阶级革命派与立宪保皇派之间展开论战,争论的核心问题是要不要以革命暴力推翻清政府。
结果,民主革命思想得到进一步传播,形成了中国近代第二次思想解放潮流,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高潮的到来。
(2)特点:①中国先进分子在认识西方问题上进入到了一个更深的层次;②由资产阶级维新思想发展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④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学习西方的经济、政治制度已从书本和口头上变为了资产阶级的实际行动,相继兴起了维新变法运动和辛亥革命;④从学习日本走改良道路转变为学习欧美走革命道路。
(三)新文化运动前期:发展到学习西方民主精神与科学思想。
(1)内容:1915年开始的民主科学与尊孔复古的论战,陈独秀等资产阶级激进民主主义者以西方民权、平等和进化论思想为指导,大力宣传西方资产阶级的民主精神和科学态度,极大地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形成中国近代第三次思想解放潮流,为中国革命新时期的到来准备了条件。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总结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总结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是指中国自19世纪末到20世纪中叶的时期,中国知识分子开始思想解放、主张变革的过程。
这段时期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关键阶段,也是中国思想解放的重要历史节点。
思想解放的过程可以概括为三个阶段:思想觉醒、思想启蒙和思想解放。
首先,思想觉醒是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开端。
中国在19世纪末受到外国列强的侵略和国内的封建统治的双重压迫,这使得中国知识分子开始有了反思和觉醒的意识。
他们开始意识到封建制度的束缚和自身的落后,以及对外国文化的依赖。
在这个阶段,中国的思想开始逐渐摆脱封建的束缚,开始以自我救亡的目标,探索新的思想和知识。
其次,思想启蒙是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进一步发展。
在思想觉醒的基础上,中国知识分子开始思考如何改变中国的现状。
他们积极学习西方的科学、民主和自由思想,推崇科学、进步和民主的观念,主张改革和变革。
他们通过创办报刊、开办学校、翻译经典著作等方法,传播新思想,唤醒民众的觉悟。
最后,思想解放是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顶点。
思想解放是指中国知识分子开始彻底摒弃传统观念,开始从自身出发,呼唤个人的自由和人权的阶段。
这个阶段鼓励个体主义和自由主义的思想,拥护个人权利和自由的实现,主张权力制衡、民主制度和法治建设。
这个阶段的中国知识分子主要寻求国家、社会和个人的解放,提出了各种政治、社会和文化方面的观点和主张。
总的来说,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是一个由思想觉醒、思想启蒙到思想解放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中国知识分子不断摒弃传统束缚,接受新的思想和观念,并通过各种方式传播和宣传,推动社会变革和现代化进程。
思想解放的过程是中国知识分子为了改变中国的落后现象,走向现代化而做出的努力和贡献,也是中国近代史的重要一页。
思想解放为中国后来的思想发展和社会进步奠定了基础。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1999上海)“善师四夷者,能制四夷; 不善师夷者,外夷制之”这种思想是谁在 什么书中最早提出的 A、魏源《海国图志》 B、康有为《孔子改制考》 C、容闳《西学东渐记》 D、洪仁玕《资政新篇》
A
英国大炮轰开了中国闭关自守的大门,一 些爱国知识分子从“天朝上国”的美梦中 惊醒,新思想萌发了,林魏新思想的核心 是 A、改革内政,振兴清朝 B、向西方学习,寻求救国御辱之道 C、学习新技术发展资本主义 D、启迪人们摆脱封建思想束缚
“师夷长技以自强”
(3)活动: 洋务运动 (4)结局: 甲午战败标志洋务运动失败
1、(2003上海)洋务运动推动了我国的外语和科 技教育。然而,当初京师同文管增设天文算学馆, 报名入学者却寥寥无几,主要原因是 A、欧洲列强的干涉 B、顽固势力的反对 C、洋务官员的无能 D、维新人士的抵制 2、(2002江苏河南综合)洋务运动之所以没有达 到“师夷长技以自强”的目的,是因为 A、沿用传统的管理方式 B、局限于引进西方先进科技 C、外国资本的挤压 D、没有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三、提倡思想解放 1、前期新文化运动
思想特点:资本主义新文化反对封建旧文化的斗争
2、后期新文化运动
思想特点:宣传马克思主义
1.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原因:
①.经济上,民族资本主义经济 有了进一步发展;
②.政治上 袁世凯 专权;
③.思想文化上,民主共和 深入人心,但同时,袁 世凯掀起了 尊孔复古 的逆流。 2.新文化运动标志:
•军事工业
京师同文馆 京师 天津武备学堂 天津
旅顺
北洋海军
•民用工业
天津水师学堂 天津电报学堂
威海卫
•近代海军
上海广方言馆 上海 江南制造总局
•近代教育
中国近代思想解放潮流
[材料二]嘉约翰:1859年在广州创办了中国最早的教 会医院——博济医院。“挖肝剖腹”,这个血淋淋的 词现在已经很少被提到,但在100多年前,刚刚由传 教士们带进中国的西医就被视为这样的“巫术”。 19世纪中期他在广州行医时,也受到过这样的指责 。他的诊所之所以能生存下来,一是靠了传教士的执 著精神……三是有留美回国的中国学者的帮助。他的 功绩还在于设立了西医学校,为中国培养了第一代西 医大夫。西医进入中国,当然不只是带来了一种新的 治病方式,它还带来了一种生命观人生观,一种哲学 或是生活的理念。
思想
五四运动后
无产阶级(中共) 毛泽东思想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的四个阶段
1、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地主阶级学习器物
2、甲午战争到20世纪初:资产阶级学习制度
3、1915-1919年:资产阶级学习思想文化 4、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无产阶级(流的特点
(09广州一模〃27)(15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 知识回答问题。
过去一个半世纪,总体看来,是世界影响中国的时代 ……2006年,《环球时报》评出对中国近现代发展影响 最大的50名外国人。重温这50人与中国的关系,可以清 楚地发现,中国接受外部世界的影响有时是主动的,但也 有很多时候是被动的,甚至是被迫的。 [材料一] 马克思:他为共产主义者所塑造的共产主义信仰 鼓舞着千百万共产党人前仆后继,为推翻一个旧世界而英 勇奋斗。他所缔造的博大精深的马克思主义思想使成千上 万的苦难中国人获得了精神上的涅盘,坚定地走上了寻求 救国救民救自己的道路。
(2)你如何看待外部世界对近代中国的影响?(3分) 积极影响:给中国带来先进的技术;改变了中国人的 观念,唤起了中华民族的觉醒。(2分,每点1分,答 出2点即可,其他表述,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消极影响:给中国人民带来了灾难和屈辱。(1分, 其他表述,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中国近代思想发展历程
中国近代思想发展历程中国近代思想发展历程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 鸦片战争前夕(19世纪中叶之前):这一时期是中国近代思想的起步阶段,主要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
儒家思想主张天人合一、仁爱亲近、礼法秩序等,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2. 鸦片战争至辛亥革命(1840-1911年):鸦片战争后,中国遭受列强侵略和割地,国家面临深刻危机。
这一阶段,中国知识分子开始思考中国社会的根源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的变法方案和现代化思想。
其中代表性人物如康有为、梁启超等,在思想上探索了近代化的途径。
3. 辛亥革命至新文化运动(1911-1919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封建统治,中华民国成立,中国进入近代化进程。
这一时期,一些思想家如陈独秀、胡适等开始倡导资产阶级革命、民主思想,提出了一系列的社会革新理念。
4. 新文化运动至五四运动(1919年以后):这一时期,新的文化思潮兴起,主要代表为胡适、鲁迅等人。
他们批判了传统文化,提倡科学、民主、启蒙主义等思想,开展了一系列反对封建思想和旧道德观念的运动。
5. 五四运动至抗日战争(1919-1945年):五四运动激发了中国青年的民族意识和爱国情怀,思想家们投身于社会革命和思想解放的运动。
在这一时期,毛泽东、周恩来等人开始引领共产主义思潮,成立了中国共产党。
6. 抗日战争至建国初期(1945-1949年):中国在抗日战争中付出了巨大牺牲,这一阶段加深了人们对民族独立和社会解放的追求。
毛泽东等人在思想上更加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应用,为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奠定了基础。
总的来说,中国近代思想的发展历程经历了传统思想的挑战和思想解放的过程,逐渐从儒家思想转向了现代化、民主化和社会主义化的思想倾向。
这一过程不仅对中国近代史产生了重要影响,也为中国的发展走向提供了思想启示。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了解、研究世界
人物 魏源
编写书籍 《海国图志》
提出“师夷长 技 情况 仿造西方战舰 以制夷” 公开号召“开眼看世界”,使介绍与 研究世界知识在知识界蔚然成风,
1、称林则徐是近代“开眼看世界第一人”主要是因为他 A、认识到清政府的统治危机 B、主张学习西方,研究西方文化 C、认识到列强侵略中国的必然性 D、认识到发展对外贸易的重要性 2、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开眼看世界”的实质是 A、了解西方 B、向西方学习,寻求强国御辱之道 C、“自强”“求富”,发展资本主义 D、启迪人们挣脱闭关锁国的牢笼 下一
康 有 为
《变法通议》
批判君权
抨击专制制度和顽固派 宣传伸民权、设议院、 变法图存 梁启超
指出封建君主 皆为“大盗窃 国”,主张国 家属于人民。 严 复
思考讨论:试比较洋务派与维新派主张的异同,并分析其不 同的根源? 同:两者均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技术,用西方先进的技术来 武装中国,使中国富强。 异:洋务派不改变封建制度,只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维新 派主张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 不同原因:两派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 (二)实践:戊戌变法 (三)作用
维新变法思想是怎样产生和传播的?在近代中国社会 发展中起了什么作用?
三、维新变法思想
㈠维新思想
1.早期维新思想的产生
背景:资本主义侵略加剧,洋务运动的展开,中国民 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代表: 王韬 郑观应
主张
经济:发展工商业,与外国人进行商战 文化:兴办学校,学习西方自然科学知识 政治:变革政治制度,设议会,行君主立宪制;
维护清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
利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 反对利用西方技术 不同点 (洋为中用、中体西用)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与文化变革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与文化变革近代中国经历了一系列思想解放与文化变革的重要历程。
在这一时期,封建主义的束缚逐渐被打破,传统观念和道德观念受到了颠覆,新的思想和文化观念开始兴起。
本文将从鸦片战争开始,逐步介绍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与文化变革的重要事件和影响。
一、鸦片战争:思想观念的颠覆鸦片战争于1840年爆发,是现代中国思想解放与文化变革的开端。
由于中国队伍的战败,中国人开始思考传统观念的固步自封导致国家衰落的原因。
这场令人痛苦的战争激起了一些知识分子和社会精英们对西方科学、技术和文化的渴望。
二、戊戌变法:知识分子的觉醒戊戌变法是清朝末年的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其旨在推行一系列革新政策,以振兴中华民族。
这一运动是一批知识分子对封建主义体制的反叛,他们推崇西方的政治、法律、教育等体制,并积极倡导思想解放和民主自由。
戊戌变法尽管失败,但却标志着中国知识分子对旧体制的意识觉醒。
三、新文化运动:传统观念的冲击新文化运动是中国二十世纪初期最重要的社会文化运动之一,对中国思想解放与文化变革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这个时期,一批知识分子,如陈独秀、胡适等,通过创办刊物、发表文章等方式,公开批评封建礼教、主张科学、民主、平等、自由和女权等观念。
这场运动不仅引起了社会舆论的激烈争论,也为中国思想解放和文化进步奠定了基础。
四、五四运动:反帝反封建的思潮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最具有影响力的社会运动之一。
在这个运动中,一批年轻知识分子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封建传统的束缚发出了强烈的抗议。
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以现代西方文化为借鉴,融合传统文化与现代思想。
这场运动不仅对中国的思想解放与文化变革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也为中国的文学、艺术和社会制度等领域带来了革命性的改变。
五、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知识界的开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发生在1956年至1957年的一场知识界的开放运动。
这场运动积极鼓励知识分子自由思考、发表批评意见。
在这个时期,文化大革命前的一些著名学者和作家被重拾,他们的思想发表得到了重视和承认。
中国近代三次思想解放潮
中国近代三次思想解放潮19世纪末,资产阶级维新派与封建顽固势力围绕要不要变法,要不要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要不要提倡西学、改革教育制度,进行了一场剧烈论战。
这是资产阶级思想同封建思想的正面交锋,形成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1901-1907年,资产阶级革命派与保皇派之间,围绕要不要以暴力推翻清政府,要不要实行民主政治,要不要改变封建土地制度问题,展开一场论战,使民主革命思想得到传播,形成又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1915年新文化运动兴起,以民权、平等和达尔文的进化论为指导思想,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使人们思想得到空前解放。
【重难点突破】一、近代三次思想解放运动的异同1.相同点:〔1〕都是资产阶级分子用西方武器反封建专制统治的斗争。
〔2〕都促进了资产阶级民主运动的开展。
〔3〕都以民族资本主义的不断开展为根底。
2.不同点:〔1〕直接斗争对象不同:第一次是封建顽固势力,第二次是保皇派,第三次是北洋军阀政府及封建思想的核心——儒家思想。
〔2〕领导力量不同:第一次是资产阶级上层维新派,第二次是资产阶级中下层的革命派,第三次是资产阶级激进派。
〔3〕主要内容不同:第一次资产阶级维新思想,希望走实现君主立宪制的改进道路;第二次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思想,希望走实现民主共和制的革命道路;第三次资产阶级民主科学思想,希望实行资产阶级的民主政治。
〔4〕作用不同:第一次为戊戌变法奠定了思想根底;第二次为辛亥革命奠定了思想根底;第三次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过渡,为五四运动的爆发奠定了思想根底。
本专题所讲述的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是高考考查的重点之一。
从内容上看,西学东渐、早期维新思想、维新变法思想、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等都是重要的考点。
从历届命题角度来看,本单元内容的考查将着眼于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过程及其所处历史背景的分析,并同当时的中国政治经济和世界形势相结合来命题。
近代中国几次思想解放运动
工商C111 金炳华118143近代中国几次思想解放运动维新变法运动:时间:1895年,目的:救国图强,在保留清朝的统治的前提下发展资本主义。
背景:面对民族危亡的严峻形势,提出拒和、迁都、练兵、变法的主张。
代表人物:梁启超,康有为,戊戌六君子。
性质和意义:它具有重要的爱国救亡意义,它把民族救亡意识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戊戌变法也是一次思想启蒙运动。
维新派提倡新学,批判旧学,着重宣传“兴民权”,大大地提高了全社会的民主意识和参政意识。
从此,民主主义成为汹涌的社会思潮,极大地改变了中国思想文化界的面貌。
戊戌变法是第一次由资产阶级领导的政治变革运动,它并不是洋务运动的简单继续,而是一次质的飞跃。
洋务运动仅仅是为了维护和加强封建制度,而戊戌变法则是要逐步变封建专制制度为资本主义民主制度,代表了中国近代社会发展的大趋势。
辛亥革命:时间:1911年,目的:中国人民反对封建主义的运动。
比较明确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背景:中国深陷半殖民半封建社会,《辛丑条约》的签订,将革命风暴推向前台;代表人物:孙中山。
性质和意义:辛亥革命,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为中国先进分子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打开了新的视野。
辛亥革命,开始了比较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
新文化运动:时间:1915年-1923年,目的:一场崇尚科学、反对封建迷信、猛烈抨击几千年封建思想的文化启蒙运动背景:在政治方面,辛亥革命失败后,列强支持袁世凯称帝,加紧侵略中国,中国先进分子为改变这种局面寻找新的出路;经济方面,中国资本主义在一战期间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在中国实行民主政治,以更好地发展资本主义;思想文化方面,随着新式学堂的建立和留学风气日盛,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被介绍到中国,而且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的思想深入人心,袁世凯的尊孔复古的逆流为民主知识分子所不容(直接原因)。
代表人物:陈独秀胡适鲁迅李大钊。
口号:“德先生和赛先生”“德先生”指的是“Democracy”(民主),“赛先生”指的是“Science”(科学)。
近现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近现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1、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演变:鸦片战争以后,随着西方列强经济、军事、政治、文化侵略的逐步加深,中国的思想界围绕着“向西方学习”展开了广泛深入的探讨,先后涌现出许多思想流派。
(1)新思想的萌发:鸦片战争期间,林则徐、魏源等人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揭开了向西方学习,探索救国救民的序幕。
(2)洋务思想:洋务运动期间,洋务派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主张,突破了封建顽固派的陈腐观念,为中国近代化提供了一定的条件。
(3)早期维新思想:19世纪60年代以后,由于西方资本主义思想的传人和洋务运动的兴起,产生了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思想,开始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为以后的戊戌变法奠定了思想基础。
(4)康、梁维新思想:19世纪末,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要求改革政治制度,实行君主立宪政体,发展资本主义。
(5)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20世纪初,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形成并得到发展。
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把西方的国家学说和中国国情结合,提出“三民主义”,并以此作为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6)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思想:20世纪初,新文化运动蓬勃发展,先以“民主”和“科学”为号召,后以马克思主义为旗帜,成为中国又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革命运动的指导思想。
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以毛泽东、邓小平等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践相结合,取得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一系列重大理论成果,指引中国取得革命和建设的丰硕成果。
认识:近代中国思想解放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1)从鸦片战争至甲午战争。
这一时期主要是以地主阶级改革派、洋务派为代表,坚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指导思想,主张“师夷长技”,学习西方仅停留在“器物”的层面上。
(2)从戊戌变法至五四运动前夕。
这一时期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不同派别先后登上政治舞台,他们以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为指导思想,主张效仿西方变革中国传统的政治体制,继而推及到思想文化的深层。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历程
5、影响:
冲击了传统的保守观念,为西学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创 造了良好条件;将“师夷长技”的思想付诸实践,迈出了 中国经济近代化的第一步;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同时也促进了中国教育的发展。
(三)资产阶级革命思想(三民主义)
1、提出的背景:
(1)鸦片战争以来民族危机不断加深,各种救国方案相继失败
(2)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不 断壮大 (3)资产阶级革命派登上历史舞台(1894年 兴中会成立; 1895年 广们在思想上得到启蒙
赋予一切真正反对帝国主义的 个人及团体一切自由和权利
相同:主张平均地权 民生 主义
平均地权 平均地权,节制资本,实行 “耕者有其田”,制定劳工法
四、从“兴民权”到“民主、科学、启蒙”— —新文化运动
1、新文化运动的背景
(1)辛亥革命使西方自由、平等、民主、科学的人文主义精 神得到进一步传播,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2)一战期间,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强烈要求 实行民主制度,打破封建思想的束缚 (3)辛亥革命后,袁世凯废除《临时约法》,试图复辟帝制, 并掀起尊孔复古逆流 (4)在学习西方的过程中,中国一大批具有民主思想的知识分 子群体日益壮大,他们向往西方民主制度,反对封建传统思想, 对袁世凯的尊孔复古逆流进行猛烈抨击
◆如何从文明史观、现(近)代化史观的角度看近代中国的 思想解放潮流?
①从文明史观看:它是中西文明碰撞的必然趋势与选择 林则徐、魏源等人曾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在中国近代史 上第一次提出了向西方寻求真理的思想和口号,具有划时代的启蒙意义。
中国近代三次思想解放潮流
中国自1840年鸦片战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用大炮轰开中国封建帝国的大门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受尽外国资本主义国家的凌辱和压迫,中国人民受尽了外国资本家的欺压和剥削。
但是,外国的大炮也惊醒了近代中国的先进分子,他们从西方资本主义的洋枪洋炮声中思考着,偌大的中国为什么总是打不过洋人,总是受外国人的欺压。
他们开始探索救亡之道,如何自强的路。
经过近百年的艰苦奋斗,不断探求,终于找到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道路。
这个过程也是中国的先进分子逐渐突破封建思想的束缚,不断向外国学习先进的东西,不断解放思想的过程。
这个过程大致经历了先学仿制外国的器物,以抵抗外国的侵略,就是“师夷长技以制夷”和“师夷长技以自强”。
此举失败后,又想仿行外国的政治制度图自强。
这就是康有为等的维新变法思想和孙中山的民主共和思想。
再后来就是再解放思想,学习外国的“民主”和“科学”,学习马克思主义。
这个过程是近代中国的先进分子经过从林则徐—康有为、孙中山—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等几代人的不断探索、奋斗,不断解放思想的漫长历史过程。
思想文化属于上层建筑,它总是与政治、经济密不可分的。
因此,学习本单元内容,第一要与那时世界形势联系,那时西方一些国家,如英、法、美等国早已进入资本主义阶段;俄国到20世纪初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后,建立了社会主义社会。
在思想方面,这些国家民主、自由思想成为社会的主流,科学马克思主义已在广泛传播。
第二,要与国内的政治、经济相联系。
第1课西学东渐与维新变法思想上自19世纪40年代鸦片战争后林则徐、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起下至19世纪90年代康有为、光绪帝实行维新变法前后止。
从内容上说:主要讲“开眼看世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和“维新变法思想”三个目。
“开眼看世界”这目,主要讲三点。
第一,鸦片战争前的国内外形势。
国内清政府处于封建社会的晚期,国内危机四伏。
国际上欧美资本主义国家迅速崛起,他们为争夺市场和原料产地,加紧对外侵略,尤其是英国的炮舰和走私船只经常出没在中国东南海域。
中国近代史上的三次思想解放潮流
新文化运动
1915—1919年
民族资产阶级激进民主主义者
1、政治方面:①帝国主义加紧侵略;②军阀统治,日趋黑暗,必须继续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
2、经济方面:一战期间,中国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实行民主政治,发展资本主义,这是根本原因。
中国近代史上的三次思想解放潮流
山东成武二中历史组 盛昌华 274200
名称
时间
领导派别
兴起原因
目的
内容
性质影响异同源自维新思想19世纪末
民族资产阶级维新派
1、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资本主义初步发展起来,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开始作为新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2、甲午中日战争后,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危机,中华民族危机加深,使先进的中国人继续探索新的救国道路。
B.政治上:帝国主义“以华制华”扶植清政府。
②清末新政进一步激化了阶级矛盾。2、主观原因:
①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产生了资产阶级革命的物质基础和阶级基础。
②抗捐抗税斗争,收回利权斗争,打击了帝国主义和清政府的统治。
挽救民族危亡,推翻清政府的统治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开展独立发展的道路。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广泛传播,资产阶级革命派同保皇派之间就要不要以暴力推翻清政府,要不要实行民主政治,要不要改变封建土地制度等问题展开论战。
3、思想文化方面:①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传播,民主共和的思想深入人心。②北洋军阀推行尊孔复古的逆流(民主共和观念和尊孔复古逆流势不两立)。
批判传统思想,倡导民主和科学,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新文化运动(前期)以民权、平等思想为指导,提倡民主、科学、新道德、新文学。
(完整word版)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历程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历程从鸦片战争后至新中国成立之前,近代中国的思想界经历了从“学器物”到“仿制度”、“走俄国的路”再到“走自己的路”的曲折历程.一、从鸦片战争至甲午战争:地主阶级学“器物"1。
林则徐、魏源:“开眼看世界"很久以来,西方人来华都被称为到天朝上国朝贡。
鸦片战争前夕,清朝统治面临危机,而欧美列强崛起,加紧对外扩张。
鸦片战争中,天朝上国被一个西方岛国打得一败涂地,使华夏鄙视远夷的传统观念受到猛烈的冲击.一些爱国的封建士大夫在严峻的现实面前,开眼看世界,寻求强国御侮之道。
林则徐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林则徐在官署中设立译书馆,还仿制西方战舰,迈出了“师夷长技”的第一步,他提倡的学习西方的“长技”主要指军事科学技术。
魏源在《海国图志》一书进一步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救国主张,明确提出向西方学习的具体内容和方法。
此外当时介绍世界知识的书籍还有姚莹的《康輶纪行》和徐继畲的《瀛环志略》等。
这些思想的传播为中国早期的近代化提供了可贵的思想准备,开阔了人们的眼界,引导人们注意世界形势,对近代维新变法思想有一定的影响。
2。
洋务派:“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外国经济侵略加剧,国内有太平天国运动,政局岌岌可危。
洋务派看到西方船坚炮利,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来改变现状.中学指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的纲常名教;西学指西方文化,主要指近代科学技术.“中学为体”,是以中国的纲常名教作为决定国家命运的根本;“西学为用”是采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近代科技,仿效西方国家在教育、赋税、武备等方面的一些具体措施,举办洋务新政,来挽救江河日下的清王朝.19世纪60~90年代,以“师夷长技以自强”为旗帜,进行了长达30多年的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培养了一批翻译、军事和科技人才,在沟通近代中西文化交流和学习西方近代科技方面,打开了窗口。
但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地主阶级进行道路选择的前提,也就是说,他们把西方先进的军事、经济技术(即先进的社会生产力)强行嫁接到落后的社会制度上来,这种违背社会发展规律的做法注定要失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历程
从鸦片战争后至新中国成立之前,近代中国的思想界经历了从“学器物”到“仿制度”、“走俄国的路”再到“走自己的路”的曲折历程。
一、从鸦片战争至甲午战争:地主阶级学“器物”
1.林则徐、魏源:“开眼看世界”
很久以来,西方人来华都被称为到天朝上国朝贡。
鸦片战争前夕,清朝统治面临危机,而欧美列强崛起,加紧对外扩张。
鸦片战争中,天朝上国被一个西方岛国打得一败涂地,使华夏鄙视远夷的传统观念受到猛烈的冲击。
一些爱国的封建士大夫在严峻的现实面前,开眼看世界,寻求强国御侮之道。
林则徐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林则徐在官署中设立译书馆,还仿制西方战舰,迈出了“师夷长技”的第一步,他提倡的学习西方的“长技”主要指军事科学技术。
魏源在《海国图志》一书进一步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救国主张,明确提出向西方学习的具体内容和方法。
此外当时介绍世界知识的书籍还有姚莹的《康輶纪行》和徐继畲的《瀛环志略》等。
这些思想的传播为中国早期的近代化提供了可贵的思想准备,开阔了人们的眼界,引导人们注意世界形势,对近代维新变法思想有一定的影响。
2.洋务派:“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外国经济侵略加剧,国内有太平天国运动,政局岌岌可危。
洋务派看到西方船坚炮利,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来改变现状。
中学指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的纲常名教;西学指西方文化,主要指近代科学技术。
“中学为体”,是以中国的纲常名教作为决定国家命运的根本;“西学为用”是采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近代科技,仿效西方国家在教育、赋税、武备等方面的一些具体措施,举办洋务新政,来挽救江河日下的清王朝。
19世纪60~90年代,以“师夷长技以自强”为旗帜,进行了长达30多年的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培养了一批翻译、军事和科技人才,在沟通近代中西文化交流和学习西方近代科技方面,打开了窗口。
但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地主阶级进行道路选择的前提,也就是说,他们把西方先进的军事、经济技术(即先进的社会生产力)强行嫁接到落后的社会制度上来,这种违背社会发展规律的做法注定要失败。
二、从戊戌变法至五四运动前夕:资产阶级学“制度”
1.维新派:学习君主立宪
早期维新思想产生于19世纪60年代以后,伴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的思想文化的传入和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而产生。
早期维新派认识到向西方学习不能仅仅局限于“器物层次”,必须上升到经济、文化思想和政治制度领域,才能挽救民族危亡。
但是,早期维新思想没有上升到系统完整的理论,更没有付诸实际行动。
19世纪90年代,维新思想有了进一步发展。
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维新派,把西方资本主义政治思想与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文化相结合,提出了系统的理论和明确的施政纲领。
他们要求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发展资本主义。
他们通过与封建顽固势力的论战,使西方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学说开始在中国传播开来,一些知识分子摆脱封建思想束缚,形成了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的高涨。
著名思想家严复以进化论为思想武器,论证变法维新的迫切性和合理性,以便达到救亡图存,自强保种的目的。
虽然后来的戊戌变法只持续了103天就告失败,但它对封建专制制度和传统观念产生了冲击,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
2.革命派:学习民主共和
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开始用民主革命思想来改造中国,提出了三民主义,要求实行民主共和政体,发展资本主义。
1905-1907年,资产阶级革命派与保皇派之间展开激烈论战,争论的核心问题是要不要以革命暴力推翻清政府。
结果,民主革命思想得到进一步传播,形成了中国近代第二次思想解放潮流,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高潮的到来。
虽然后来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但是民主共和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
3.陈独秀、李大钊:学习“民主”和“科学”
辛亥革命后,列强支持袁世凯称帝,加紧侵略中国,中国先进分子为改变这种局面寻找新的出路;经济方面,中国资本主义在一战期间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在中国实行民主政治;思想方面,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的思想深入人心,袁世凯大搞尊孔复古逆流为民主知识分子所不容。
而以前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在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时,都没有彻底批判封建儒家思想。
因此,新文化运动的出现既是当时特定历史时期经济、政治、思想文化诸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也是近代中国经历长期的物质、思想准备基础上的必然结果。
1915年,陈独秀创办《新青年》,高举“民主”与“科学”两面大旗,对封建专制和封建道德思想进行了最猛烈的抨击。
陈独秀的“民主”是指资产阶级的民主思想和民主政治;“科学”主要是指近代自然科学法则和科学精神。
资产阶级宣扬民主,反对封建专制,把斗争矛头直指封建专制的理论支柱儒家思想;宣扬科学,反对封建迷信和愚昧。
这一口号反映了中国社会发展的要求和人民的迫切需要,有力地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
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是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三次思想解放潮流。
它既是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的补课,又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曲。
运动中“民主”与“科学”旗帜的树立,使中国社会许多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还造成了新思想、新理论广泛传播的大好机遇。
马克思主义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乘着俄国革命胜利之风,在中国广泛传播。
三、从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中国共产党从“走俄国的路”到“走自己的路”
新文化运动后期,随着十月革命的发生,李大钊在中华大地上第一个举起社会主义大旗。
他在《新青年》上发表了《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大力宣传俄国十月革命,歌颂社会主义革命,号召人民向俄国学习。
五四运动后,新文化运动发展到系统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新阶段。
中国先进知识分子例如陈独秀、毛泽东、邓中夏、蔡和森、向警予、周恩来等在对西方传入的思潮进行分析对比、激烈论战和与中国实践经历进行比较后,坚定地放弃了资产阶级的思想主张,放弃了形形色色的非马克思主义,转变成为马克思主义者。
1920年中国共产党的早期组织成立以后,有计划地宣传马克思主义,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提供了基础。
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1921年7月,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中国共产党成立。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的必然,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实际相结合,在1922年中共二大上提出了党的民主革命纲领。
1927年大革命失败以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探索出了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工农武装割据”道路。
在1935年的遵义会议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1945年的中共七大将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
中国革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最终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