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课 应对自然灾害第二课时教案
(精品)最新部编版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5.应对自然灾害》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精品)最新部编版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5.应对自然灾害》教学设计-第二课时一. 教材分析《应对自然灾害》是部编版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材第二课时的内容。
本课时主要让学生了解自然灾害的种类、特点以及应对方法,培养学生面对自然灾害时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教材内容丰富,贴近学生生活,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教育意义。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认知能力,对自然灾害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自然灾害的种类和应对方法认识不够全面,对如何保护自己和他人缺乏实践操作能力。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和训练。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自然灾害的种类、特点及应对方法。
2.培养学生面对自然灾害时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3.引导学生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增强关爱生命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自然灾害的种类、特点及应对方法。
2.难点:如何培养学生面对自然灾害时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各种自然灾害的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应对方法。
2.案例分析法:分析真实发生的自然灾害案例,引导学生从中汲取经验教训。
3.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游戏教学法:设计相关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掌握应对自然灾害的方法。
六. 教学准备1.准备自然灾害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设计相关情境和游戏,准备道具和材料。
3.提前通知学生,让他们搜集有关自然灾害的资料。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视频展示自然灾害的场景,引导学生关注话题,激发学习兴趣。
2. 呈现(10分钟)介绍自然灾害的种类和特点,如地震、洪水、台风等,让学生了解自然灾害的严重性。
3. 操练(15分钟)根据不同自然灾害的特点,设计实践操作环节。
如地震发生时如何保护自己,洪水来临时如何逃生等。
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应对方法。
4. 巩固(10分钟)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掌握的应对自然灾害的方法,互相学习和交流。
小学道德与法治六下第五课应对自然灾害第二课时 防御自然灾害教学设计
3.目标确定(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指向学科核心内容、学科思想方法,描述学生经历学习过程后应达成的目标)
1.了解我国应对自然灾害采取的各种措施,认识到自然灾害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避免或减轻的。
2.学情分析(分析学生与本课时学习相关的学习经验、知识储备、学科能力水平、学生兴趣与发展需求、发展路径等)
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严重的国家,自然灾害种类多样、发生频率高,带来的损失严重。但另一方面,国民的防灾减灾意识还有待加强。由于人们对自然灾害的认识不足且应灾能力较低,很多人在灾害发生时不知所措,有的甚至选择错误的逃生方式,最终造成重大生命、财产损失。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不仅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破坏自然资源与环境,而且还会威胁人们的生命安全,给人们造成身心创伤,增加社会不稳定因素。因此,有必要提升学生的防灾避险意识。
学生活动
(学生在真实问题情境中开展学习活动,与教的环节对应)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回顾上节课学习内容,建构自己的知识框架
环节二:探寻当灾害降临时
教师活动
(一)案例分享:PPT灾害降临时的避险方法学习
(二)回应性小结:具备防灾避险的意识、自救自护的知识和能力,可以预防自然灾害的发生,减轻其带来的损失。
(三)继续利用PPT扩充不同自然灾害的不同应对方法
学生活动
(二)倾听巩固
设计意图:
利用自然灾害的正确应对方法指导,带领学生学习必要的防范避险知识,以避免或减少灾害造成的伤害。
环节三:…国家防灾减灾有举措
(4)总结概括:面对自然灾害,人们不断探寻科学、有效的方法抗击灾害,从而提高抗灾能力。
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第5课应对自然灾害第2课时人教部编版
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第5课应对自然灾害第2课时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第5课应对自然灾害第2课时人教部编版第5 课应对自然灾害教学目标1.感知防御自然灾害的重要意义了解自然灾害及造成自然灾害的原因。
2.学习不屈的抗灾精神用行动共同保护地球预防、减少自然灾害。
3.感知保护地球对人类的重要性。
树立保护地球的责任感加强防灾避险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 1.感知防御自然灾害的重要意义了解自然灾害及造成自然灾害的原因。
2.学习不屈的抗灾精神用行动共同保护地球预防、减少自然灾害。
教学难点1.学会应对自然灾害的措施用行动共同保护地球预防、减少自然灾害。
2培养收集资料整理资料、思辨探究等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准备师制作课件收集校园平面图;学生课前调查校园人员分布资料查找关于汶川地震时抗灾救灾方面的资料。
教学方法启发式、自主学习法、讨论交流法课时安排2 课时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复习引入 1.出示上节课的调查表。
季节自然灾害春夏秋冬 2.第小组汇报。
3.全班交流汇报。
4.师我国是全世界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自然灾害频发给我国的经济造成了非常严重的损失同时也威胁着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那如何抵御自然灾害呢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5.揭示课题5.应对自然灾害二、新知探究。
活动一抵御自然灾害 (一)增强避险意识 1.思考如果遇到下列自然灾害我们应该怎么办雷电、地震、山洪、泥石流等2.说一说下面同学的避险方法正确吗为什么 (1)雷电交加时在大树下避雨。
(2)山区山洪、泥石流的高发期在山区露营时选择在山谷扎营。
(3)当地震发生时如果条件允许及时、有序地撤到安全空旷的地带;如果不能及时撒离暂时躲在小房间的墙角护住头部。
(4)当泥石流发生时向垂直于泥石流流动方向的山坡上跑。
3.师小结第(1)和(2)是不正确的雷电天气在大树下避雨有触电的风险山洪、泥石流高发期在山谷扎营有被泥石流冲走的风险。
4.选一选。
(1)在教学楼上遇到地震下列做法对不对 A.不顾他人抢先一步冲向门口 B.躲到卫生间或楼梯附近 C.蹲到教室中央 D.跳窗而下 E.躲到墙角 F.大声呼喊 G.地震停了原地不动等别人消息 (2)如果在野外遭遇泥石流语怎么样逃生呢 A.赶紧躲进山谷小屋子关好门 B.爬到小树上 C.挽起袒角做好涉水准备D顺山谷快向下跑 E.坚守原地等待救援 F向垂直于流动方向的坡顶跑 G.找块大石头站在上面 5.小结掌握正确的防御自然灾害的方法是减少自然灾害损失的关键。
新人教版部编本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 5 课 《应对自然灾害》第2课时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部编本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 5 课《应对自然灾害》第2课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应对自然灾害》是新人教版部编本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5课的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了解自然灾害的种类、特点以及应对方法,培养学生面对自然灾害时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教材通过案例分析、讨论、实践活动等形式,帮助学生掌握应对自然灾害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认知能力,对于自然灾害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他们在面对具体自然灾害时,可能还存在恐慌、紧张的情绪,缺乏科学的应对方法和技巧。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自然灾害的种类、特点以及应对方法。
2.培养学生面对自然灾害时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3.引导学生学会与同学、家人共同应对自然灾害,增强团结协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自然灾害的种类、特点以及应对方法。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在面对自然灾害时保持冷静,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自我保护。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自然灾害案例,让学生了解自然灾害的特点和应对方法。
2.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在面对自然灾害时的经验和感悟。
3.实践活动法:学生进行模拟演练,提高学生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
4.情境教学法:创设自然灾害情境,让学生在真实环境中感受并学会应对。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自然灾害的案例资料,用于分析和讨论。
2.准备模拟演练道具和场地,用于实践活动。
3.制作课件,展示自然灾害的种类、特点和应对方法。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自然灾害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自然灾害?它们有哪些种类?为什么我们要学会应对自然灾害?2.呈现(10分钟)呈现自然灾害案例,让学生了解自然灾害的特点和应对方法。
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掌握应对自然灾害的基本知识。
3.操练(10分钟)学生进行模拟演练,让学生在真实环境中感受并学会应对自然灾害。
第五课 应对自然灾害 第二课时 教案 小学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2021年)
2.为了防御自然灾害,国家有哪些举措?
“风云四号”气象卫星的成功发射,有助于提升国家对灾害天气的监控和预警能力。
为了防止河流泛滥,我国修建了很多防洪堤坝。
(四)活动园·抗灾技术大家谈
二、相关链接
在人类防御自然灾害的过程中,法律也是约束人的行为、减少自然灾害的重要手段。
二、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复习导入
1.自然灾害,是人类依赖的自然界中所发生的异常现象,是大自然对人类的报复!我们除了要爱护环境,减少自然灾害的发生之外,更要有避险的能力……
2.在无情的自然灾害面前,人类显得那么渺小无助!如何才能防灾避险,尽可能的减免大自然对我们的惩罚呢?请跟老师走进课文—————
(四)活动园·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小结: 自然灾害始终伴随着人类的生活,人类也一直在与自然灾害进行着斗争。正是在这一过程中,人类形成了不屈不挠、团结互助的抗灾精神。
阅读“活动园”,说说你的见解。
交流讨论,然后汇报:
雷电交加时,不在大树下避雨。
山区山洪、泥石流的高发期,在山区露营时,不能选择在山谷扎营。
应 防御自然灾害
对
自
然
灾
害 不屈的抗灾精神
教学反思:(略)
创新之处:
不足之处:
尽管自然灾害还会发生,但是我们会尽最大的力量,全国上下形成减灾共同体,共同预防、减少自然灾害对我们的伤害。让我们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保护环境,减少灾害,做一个“环保小天使”。
学生尝试自我归纳所学知识。
明确教学目标,归纳总结所学知识。
课后作业
说说我国如何应对的2021年北京3.15沙尘暴。
六年级下 第5课应对自然灾害教案(定稿)(2课时)
以小组为单位,交流我们生活中有哪些破环自然现象;
学生结合自己的所见所闻,小组交流。
教师根据情况适当点拨。
四、拓展与延伸
人们的行为对自然环境有哪些影响?让我们通过一个小实验来验证一下。
小实验:在“草地”和“黄土地”上浇同样多的水,流出的水的颜色为什么不一样?想一想,如果人们大规模开垦草地,会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什么影响。
(3)在沿海地区都有台风发生而地震主要发生在中西部。
2.结合课前收集的资料,说说:在你的家乡经历过那些自然灾害?
(洪灾、雪灾、泥沙流、地震......)
师:我国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主要的有旱灾、台风、洪涝、地震、滑坡、泥沙流和病虫灾害等。
活动(二)自然灾害的影响
1.学生认真阅读教材P37统计图。你有什么发现?我国哪些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比较大。
小组进行交流,派代表发言。
师小结
(1)旱涝灾害和台风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是最大的。
(2)地震、泥石流是造成人员伤亡最多的
2.播放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图片。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
教师小结:自然灾害不仅会造成资源破坏、直接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还会带来各种间接损失,甚至会影响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活动(三)造成自然灾害的原因。
2.具备防灾避险的意识、自救自护的知识不挠的抗灾精神。
教法:读图表分析法、案例分析法、情景创设法法
学法:自主探究法、小组合作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复备
一、情景导入
师谈话引入启发思考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中国四川汶川遭遇八级地震大家仍记忆犹新。短短的三钟无数家园瞬成废墟,无数亲人生离死别,无数孩子成为孤儿直接经济损失8451亿元人民币。地震这种自然灾害威胁着人类的生命财产安全。除了地震外还有哪些自然灾害影响着人类的生产生活呢?会带来哪些影响呢?我们将如何应对呢?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5课《应对自然灾害》第二课时《防御自然灾害》教学设计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5课《应对自然灾害》第二课时《防御自然灾害》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应对自然灾害》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5课的内容。
本课主要介绍了自然灾害的种类、特点以及如何进行防御。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使学生了解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学会在面对自然灾害时如何自我保护和互相帮助。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对于自然灾害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如何防御自然灾害、保护自己和他人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的学习和实践。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通过案例分析、讨论交流等方式,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自然灾害的种类和特点,提高防范意识。
2.培养学生学会在自然灾害发生时如何进行自我保护,减少伤害。
3.教育学生学会互帮互助,共同应对自然灾害。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自然灾害的种类、特点及防御方法。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学会在自然灾害发生时进行自我保护,并学会互帮互助。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使学生了解自然灾害的特点和危害。
2.讨论交流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在自然灾害中的经历和感悟。
3.实践操作法:学生进行自然灾害应急演练,提高应对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自然灾害的案例资料,用于教学分析和讨论。
2.制作课件,展示自然灾害的种类、特点及防御方法。
3.准备自然灾害应急演练道具,如安全帽、急救包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自然灾害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自然灾害?它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从而引出本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自然灾害的种类和特点,如地震、洪水、台风等,并简要介绍每种自然灾害的危害。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分享各自在自然灾害中的经历和感悟。
然后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如模拟地震发生时的逃生演练。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5应对自然灾害》(第2课时)教案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第 5 课应对自然灾害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课题 5 应对自然灾害第二课时单元第一单元学科道德与法治年级六年级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抗灾精神,培养坚韧意志。
学习2、能力目标:能够通过对抗灾的了解和分析,感悟其中的抗灾精神。
目标3、知识目标:了解中国人民在历次抗灾中表现出来的伟大精神,并学习这种精神。
重点了解中国人民在历次抗灾中表现出来的伟大精神。
难点学习中国人民在历次抗灾中表现出来的伟大精神。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1、 2019 年全国十大自然灾害2、我国自然灾害概况:自然灾害种类多、分布广、频繁发生3、中国防灾减灾取得瞩目成就。
4、过渡语: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灾的国家,但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政府组织人民大力防灾救灾,最大限度地减轻了灾害所带来的影响,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5、思考:为什么中国人民能够顺利地挺过一次又一次巨大的自然灾害,把损失减轻到最低呢?(依靠不屈不挠的抗灾精神)讲授新课1、小组合作:请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次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特大自然灾害为任务主题,搜索相关的资料,了解这次自然灾害的概况、危害以及抗灾救灾的故事,并从故事中感受背后的抗灾精神。
2、小组展示台:(1)第一小组: 1998 年抗洪1998 大洪水受灾概况。
1998 年抗洪小镜头——生命铸起的堤坝98抗洪纪念影像。
98抗洪纪念金曲:《为了谁》总结: 98 抗洪精神。
(2)第二小组: 5· 12 汶川大地震汶川大地震受灾概况。
导入新课。
本节课的设计主要是把课堂交给学生,由学生小组合作后进行分享,让学生在分享中感悟。
如果学生程度不高,操作困难,建议老师可以先任 98 抗洪或汶川地震汶川地震小镜头(官兵、志愿者、医疗队各方支援)中的一个事例先讲讲汶川地震救灾小故事讲述,让学生初汶川地震各省的捐款明细步感受抗灾精神总结:汶川精神3、小小分享会:在你的记忆中,还有哪些让你印象深刻的抗灾救灾镜头?从这些画面中,你感受到了怎样的抗灾精神?4、总结:自然灾害始终伴随着人类的生活,人类也一直在与自然灾害进行着斗争。
5《应对自然灾害》第二课时(教学设计)-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
《应对自然灾难》其次课时教学设计详案适用教材版本:统编版学校六班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其次单元第5课课时支配:3课时教学目标:学问目标:了解自然灾难的种类和应对措施;把握猎取预警信息的途径和预警信息的种类;把握自然灾难中的平安自护和互助方法;了解我国在防灾减灾方面所做的工作。
力量目标:提高同学的防灾自救力量和互助合作意识;培育同学的科学、有效的防灾意识。
情感目标:培育同学的责任感和自我爱护意识;激发同学对于环境和生命的关注和疼惜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自然灾难的种类和应对措施;2、猎取预警信息的途径和预警信息的种类;3、自然灾难中的平安自护和互助方法;4、我国在防灾减灾方面所做的工作。
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同学形成科学、有效的防灾意识;2、如何培育同学的责任感和自我爱护意识。
课前预备:老师:预备相关课件、视频素材、演练道具等,确保教学过程顺当进行。
同学:收集有关防灾避险的资料,为课堂争辩做好预备。
学情背景: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学校六班级的同学,他们已经有了肯定的防灾避险意识,但还需要进一步学习和把握在自然灾难面前的自护与互助的方法,以及我国在防灾减灾方面所做的工作。
他们具有肯定的阅读和理解力量,但还需要在实践中把握学问。
教材分析:本节课的教材是学校六班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其次单元第5课《应对自然灾难》其次课时。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由生活中的预警信息引发对灾难危害的重视,增加防灾避险意识,通过平安自护大闯关,实际熬炼并学习在自然灾难面前自护与互助的方法,了解我国从科技创新、综合治理、法律保障等方面筑起平安防线,感受人们正在不断探究科学、有效的方法抗击灾难。
教学设计过程:一、导入(5分钟)老师: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预设回答:自然灾难的种类和应对措施)老师:对于自然灾难,你们有什么感受和生疏?(预设回答:可能会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需要我们做好防范措施)老师:好的,我们现在来看一段自然灾难的视频,让我们更加深刻地感受一下灾难的威力。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5课《应对自然灾害》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说课稿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学设计说课稿第5课《应对自然灾害》第二课时一、教材分析《防御自然灾害》是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爱护地球共同责任”第五课的第二课时,这一课时的核心主题是提升防灾避险意识与自救自护能力。
本课时与第一课时从认知上了解自然灾害、第三课时从情感态度上感受抗灾精神一起,组成了“了解灾情-防御灾害-弘扬精神”的内容层次递进逻辑关系。
本课时内容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个部分以我国常见的四种自然灾害为例,呈现人们面对这些情况时的做法,让学生判断对错;通过绘制校园逃生图,懂得借助逃生图转移到安全地带,让学生学习必要的防灾避险知识和有效运用防灾避险的方法,树立防灾避灾意识,避免或减少灾害造成的伤害。
第二部分通过国家和社会为防灾避灾建立的各种防灾减灾工程及采取的法律措施,了解我国应对自然灾害采取的各种措施,认识到全国上下形成了减灾共同体,自然灾害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避免或减轻的。
二、学情分析伴随人们认识的不断提高,防灾减灾教育已被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小学生已经或多或少接触过不同形式的防灾减灾宣传教育,但这种宣传教育对学生的影响,大多只留下很浅的印象,难以形成自主的意识。
同时,学生尽管通过将近六年的小学学习,接触过基本的自救技能训练,其自救自护的意识与能力已初步形成,但学生对自然灾害的认识,比较熟悉的是雷电、暴雨等自己生活环境中常见的灾害种类,对其他自然灾害的认识就只停留在新闻层面,其面对自然灾害的防灾意识和自救自护能力是不足的。
三、课时教学目标1.由生活中的预警信息引发对自然灾害危害的重视与思考,增强防灾避险意识。
2.通过安全自护大闯关,实际锻炼并学习在自然灾害面前自护与互助的方法,形成相应的能力。
3.了解我国从科技创新、综合治理、法律保障等方面筑起安全防线,感受人们正在不断探索科学、有效的方法抗击灾害。
四、课时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面对自然灾害提升自我保护、自我救助的意识与技能;教学难点:感受人们正在不断探索科学、有效的方法抗击自然灾害,提高防灾抗灾信心,培养防灾抗灾法治意识。
人教版(部编)六下道德与法治第五课《应对自然灾害》第二课时 教案
人教版(部编)六下道德与法治第五课《应对自然灾害》第二课时教案一. 教材分析《应对自然灾害》是小学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课程的一部分,旨在帮助学生了解自然灾害的种类、特点以及如何进行有效的应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了解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掌握应对自然灾害的基本方法和技巧,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然灾害知识,但对于一些复杂的自然灾害及其应对方法可能还不够了解。
此外,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有待提高,特别是在面对自然灾害时,如何进行有效的自我保护和救助是他门需要学习和掌握的。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自然灾害的种类、特点及危害,掌握应对自然灾害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学生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学生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培养学生关爱生命、关爱他人的品质。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自然灾害的种类、特点及危害;应对自然灾害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掌握应对自然灾害的实际操作技能。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自然灾害的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提高学生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
2.案例教学法:分析典型自然灾害案例,引导学生了解自然灾害的危害及应对方法。
3.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展示自然灾害的图片、视频等资料。
2.案例:收集自然灾害案例,用于教学分析。
3.道具:准备一些自然灾害应对工具,如急救包、手电筒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自然灾害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介绍自然灾害的种类、特点及危害,让学生了解自然灾害的基本知识。
3.操练(10分钟)分析典型自然灾害案例,引导学生了解自然灾害的危害及应对方法。
第5课 应对自然灾害第2课时(教案)全国通用六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
第5课应对自然灾害第2课时(教案)全国通用六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自然灾害的种类,掌握自然灾害发生的原因和危害。
2. 培养学生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防灾减灾意识。
3.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关爱他人的精神,提高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自然灾害的种类:地震、洪水、台风、泥石流等。
2. 自然灾害的原因:地球内部运动、气候变化、生态环境破坏等。
3. 自然灾害的危害: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等。
4. 应对自然灾害的方法:预防、预警、逃生、救援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自然灾害的种类、原因、危害及应对方法。
2. 教学难点:如何提高学生的防灾减灾意识和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自然灾害的相关知识。
2. 案例分析法:分析自然灾害实例,让学生了解灾害的危害和应对方法。
3. 情景模拟法:模拟自然灾害发生时的紧急情况,让学生学会逃生和救援。
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如何预防和应对自然灾害,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让学生了解自然灾害的种类和危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自然灾害的相关知识:介绍自然灾害的种类、原因、危害及应对方法。
3. 分析自然灾害实例: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灾害的危害和应对方法。
4. 情景模拟:模拟自然灾害发生时的紧急情况,让学生学会逃生和救援。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预防和应对自然灾害,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6. 总结与反思: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了解自然灾害的危害和应对方法,提高学生的防灾减灾意识。
六、课后作业1. 搜集我国近年来发生的自然灾害实例,了解其危害和应对措施。
2. 结合所学知识,为家庭制定一份自然灾害应对预案。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等。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搜集的实例和制定的应对预案。
3. 调查问卷:了解学生对自然灾害知识的掌握程度和防灾减灾意识的提高情况。
六年级下册道法第5课应对自然灾害全套教案2课时
六年级下册道法第5课应对自然灾害全套教案2课时一、教学目标:1.进一步养成保护环境的行为与习惯。
提高在自然灾害面前的自教、自护能力。
2.知道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以及造成这些自然灾害的缘由,了解自救自护知识, 提高自教自护能力。
3.运用读图表分析、案例分析等方法来组织教学,增强防灾减灾的的意识,提高自数自护的能力。
4.感知保护地球对人类的重要性。
树立保护地球的责任感,加强防灾避险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1.感知防御自然灾害的重要意义,了解自然灾害及造成的原因。
2.树立环保意识:学会应对自然灾害的招施。
3.学习不屈的抗灾精神,用行动共同保护地球,预防、减少自然灾害。
三、教学难点1学会应对自然灾害的措施,用行动共同保护地球,预防、减少自然灾害。
2培养收集资料整理资料、思辨探究等自主学习能力。
四、教学准备课件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播放视频:汶川地震2.谈话引入,启发思考: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中国四川汶川遭遇八级地震大家仍记忆犹新。
短短的三分钟,无数家园瞬成废墟,无数亲人生离死别,无数孩子成为孤儿,直接经济损失8451 亿元人民币。
地震这种自然灾害威胁着人类的生命财产安全。
除了地震外,还有哪些自然灾影响着人类的生产生活呢?会带来哪些影响呢?我们将如何应对呢?3.揭示课题:《5应对自然灾害》(一)活动一运用读图分析我国自然知识知多少1.出示中国自然灾害分布图这是一张我国自然灾害分布图。
从图中,你有什么发现?2.小结:(1)种类多、分布广(2)对我国影响最广的自然灾害是滑坡、泥石流、洪涝、旱灾和病虫害,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
洪灾主要发生在南部,旱灾主要分布在北部。
(3)在沿海地区都有台风发生,而地震主要发生在中西部(二)活动二看统计图,分析自然灾害的危害性1.出示统计图认真阅读统计图,你有什么发现?我国哪些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比较大?2.小结:(1)旱涝灾害和台风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是最大的。
第5课 应对自然灾害 第2课时(教案)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第5课应对自然灾害(教案)核心素养目标1.政治认同:了解自然灾害的危害,认识大自然有不可抗拒的一面,知道人类的行为会诱发或加重自然灾害。
2.道德修养:知道我国是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提升自我保护、自我救助的意识与技能。
3.责任意识:学习人们抵御自然灾害的感人事例,感悟人们在危难中不屈不挠、团结互助的抗灾精神。
课时安排3课时。
第2课时课时教学目标1.由生活中的预警信息引发对灾害危害的重视,增强防灾避险意识。
(重点)2.通过安全自护大闯关,实际锻炼并学习在自然灾害面前自护与互助的方法,形成相应的能力。
(难点)3.了解我国从科技创新、综合治理、法律保障等方面筑起安全防线,感受人们正在不断探索科学、有效的方法抗击灾害。
教学过程一、活动一:避险意识不可少1.一条短信引发的避险思考(1)导入:老师的手机里经常会收到各种短信,有的是家人发来的信息,有的是广告,还有一条这样特别的短信,我们一起来看看。
(2)创设情境。
(出示课件:短信截屏图片或短信录音)今天有暴雨,气象局温馨短信提醒你:雨天路湿滑,行车小心驾。
雨天多雷电,出门要躲闪。
雨天天阴沉,心情别烦躁。
(3)提问:这是一条什么样的短信?预设:这是一条天气预警短信。
追问:通常你们家人收到类似的天气预警短信,会怎样做呢?预设1:我妈妈会提醒我带好雨具。
预设2:没事就会不出门。
预设3:当作普通短信,看过就过去了,不怎么在意。
点评:收到这类短信,有的同学的家人很重视,并作出了相应的准备,有的同学的家人并不重视。
对这类短信的重视程度,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一个人的避险意识。
2.重视不够引发的安全隐患提示:生活中,类似天气预警短信这类的自然灾害预警提示有不少。
谁能举例说一说?预设1:容易滑坡的地方,往往会有安全警示牌在提醒我们。
预设2:每当台风来临前,电台电视台会连续播放相关信息,提醒人们注意安全,预防台风危害。
点评:大家观察得很仔细。
这些不同形式的提示,都是自然灾害的预警信息。
小学5 应对自然灾害(第二课时)(教案)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部编版)
《应对自然灾害》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认识自然灾害的影响,引导学生树立防灾避险的意识。
2.了解自然灾害发生的特点,掌握自救自护的知识与能力。
3.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养成不屈不挠、团结互助的抗灾精神。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1.学会面对自然灾害时自救自护的知识与能力。
2.认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抗灾精神,树立战胜自然灾害的决心。
三、教学用具多媒体设备、等四、相关资源图片资源、场景照片等五、教学过程活动一:防灾避险自救知识知多少反馈指导:1课堂导入:课件出示图片,请同学们判断以下的做法是否正确,理由是什么。
2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教材“活动园”的要求,动手画一画校园逃生线路图,并在组内分享。
3引导同学们学习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分组讨论自己在生活中还接触过哪些监测、预警系统。
教师总结:具备防灾避险的意识、自救自护的知识和能力,可以预防自然灾害的发生,减轻其带来的损失。
设计意图:通过互动检验学生已有的防灾避险的经验,小组讨论可以让学生主动关注到预警信号的存在,并能激发好奇心让他们去学习预警信号。
活动二:科学防护保家园反馈指导: 1教师简单介绍“风云四号”、防洪堤坝及其科学作用。
2小组内分享课前搜集的各种抗灾技术。
3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
教师总结:避险意识越强,防灾知识掌握越多,自救护能力越强。
科技创新、法律保障、综合治理,筑起一道道生命安全防线。
保护生命安全,我们在不断努力。
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确我们的国家为抗击灾害所做出的努力和贡献,也激发学生去敢于去探索。
活动三:致敬新时代最可爱的人反馈指导:1课件出示抗灾中的感人画面,引导学生关注到在抗洪抗震抗灾的现场,人民解放军和武警官兵们的奉献牺牲精神。
2请同学们谈一谈在重大自然灾害发生后,媒体报道中的哪些画面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
教师总结:自然灾害始终伴随着人类的生活,人类也一直在与自然灾害进行着斗争。
正是在这一过程中,人类形成了不屈不挠、团结互助的抗灾精神。
设计意图:通过一系列具体的材料,帮助学生感知精神的力量。
5《应对自然灾害》(2课时)教学设计
5《应对自然灾害》(2 课时))教学设计单元教学目标】1、情感与态度:感知保护地球对人类的重要性,树立保护地球的责任感,加强防范自然灾害意识,争做环保小卫士。
2、行为与习惯:进一步养成保护环境的行为与习惯,提高在自然灾害面前的自救、自护能力。
3、知识与技能:懂得环境问题给地球造成的危害,初步理解珍惜资源的意义,了解自救自护知识,提高自救自护能力。
4、过程与方法:用调查交流、创新展示、运用读图表分析、案例分析、创新展示等方法来组织教学,增强防灾减灾的的意识, 树立保护地球的责任感,提高自救自护的能力。
5、道德教育点: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法治教育点:遵守有关保护地球和防灾减灾的法律。
【单元学习活动一览】核心能力:收集与处理信息、价值判断与行为选择、交流与合作、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社会实践与服务、生活自理与自我保护。
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部编版第 2 单元第六课)一、教学目标:1.行为习惯:进一步养成保护环境的行为与习惯,提高在自然灾害面前的自救、自护能力。
2.知识技能:知道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以及造成这些自然灾害的缘由,了解自救自护知识,提应对自然灾害种类多、分布广自然原因:地质、气候等人为因素:滥砍滥伐乱扔垃圾工厂、汽车排放废烟废气冰箱、空调大量使用经济损失、人员伤亡⋯教学过程(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行为习惯:提高在自然灾害面前的自救、自护能力。
2.知识技能:了解自救自护知识,提高自救自护能力。
3.过程方法:通过讨论、实践等方法,提高自救自护的能力。
4.情感态度价值观:加强防灾避险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加强防范自然灾害意识,学习自救自护方法,提高抗灾能力。
板书设计:应对自然灾害遇灾逃生灾前防范熟悉环境不屈不挠团结互助。
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5 应对自然灾害 第2课时(教案)
教学设计有臭氧层变化、水体污染、水土流失、酸雨等人类活动导致的环境灾害。
这些自然灾害和环境破坏之间又有着复杂的相互联系。
人类要从科学的意义上认识这些灾害的发生、发展以及尽可能减小它们所造成的危害,已是国际社会的一个共同主题。
2.活动:实践小达人如果遇到下面这些自然灾害,我们应该这么做?(1)雷电(2)地震(3)山洪(4)泥石流(1)仔细阅读下面的图片与文字,你认为哪些做法是正确的?那些做法是错误的,对于错误的行为,说一说错在哪里?应该怎么做?小结:在雷暴多发的日子,不能去垂钓,不能接打手机,不要发短信使用电话线上网,尽量避免到空旷的地方去。
(2)山区山洪、泥石流的高发期,在山区露营时选择在山谷扎营。
小结:山区山洪、泥石流的高发期,在山区露营时选择在山谷扎营,一旦发生山洪或者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在山谷扎营的人就会来不及撤离而遇到不测。
3.知识窗:常见灾害避险小常识——地震4.画一幅校园逃生图让我们来画一幅校园逃生图。
5. 你在生活中接触过哪些监测预警系统?当你接收到这些预警信息时,你和家人是怎样做的?新版气象灾害预警信号总体上分为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四个等级(Ⅳ、Ⅳ、Ⅳ、Ⅳ级),分别代表一般、较严重、严重和特别严重。
预警信号由名称、图标、标准和防御指南组成,分为台风、暴雨、暴雪、寒潮、大风、沙尘暴、高温、干旱、雷电、冰雹、霜冻、大雾、霾、道路结冰等。
6.议一议:为了防御自然灾害,国家有哪些举措?示例:“风云四号”气象卫星成功发射,有助于提升国家对灾害天气的监控和预警能力。
1.法律链接运用法律防灾减灾《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第三十七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破坏、侵占、毁损水库大坝、堤防、水闸、护岸、抽水站、排水渠系等防洪工程和水文、通信设施以及防汛备用的器材、物料等。
目标导学二:不屈的抗灾精神1.面对疫情,谁在同它战斗?你有何感受?是医护工作者,是志愿者,是人民军队,是每一个防疫岗位上的工作人员,是每一个普通....万众一心,共同战“疫”,让我国的疫情得到了控制!这就是一不屈的抗灾精神。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5 应对自然灾害 第2课时》(说课稿)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5 应对自然灾害第2课时》(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5 应对自然灾害第2课时》这一课时的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自然灾害的种类、特点以及如何进行有效的应对。
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一些应对自然灾害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增强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教材内容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呈现,既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认知能力,对于自然灾害这一话题,他们可能有过亲身经历或听说过的实例,因此对这一课题具有一定的认知基础。
但学生对于自然灾害的种类、特点以及应对方法的了解还较为片面,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加以完善。
此外,学生在应对突发事件时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有待提高,这也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自然灾害的种类、特点,掌握应对自然灾害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增强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使学生关爱生命,珍惜生活。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自然灾害的种类、特点,应对自然灾害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2.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案例分析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呈现教学内容,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自然灾害的新闻报道,引发学生对自然灾害的思考,导入新课。
2.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教材和网络资源,了解自然灾害的种类和特点。
3.合作探究:学生分组讨论,分析不同自然灾害的应对方法,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
5应对自然灾害(第2课时) 教案-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
5应对自然灾害(第2课时) 教案-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涉及内容:道德与法治第五单元第二课时《应对自然灾害》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了解自然灾害的分类和应对措施,并了解国家、政府和人民应对自然灾害的重要性。
2. 能力目标:学生能够分析自然灾害给人类带来的影响和后果,学会采取措施减轻自然灾害的损失。
3. 情感目标:学生能够提高自我安全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增进对于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和义务感。
二、教学重点1. 学生能够了解自然灾害的分类。
2. 学生能够了解国家、政府和人民应对自然灾害的重要性。
三、教学难点学生能够分析自然灾害给人类带来的影响和后果,学会采取措施减轻自然灾害的损失。
四、教学方法讲授、互动式讨论、情境模拟等。
五、教学步骤1.引入首先,教师在黑板上写下“自然灾害”,请同学们说出自己所知道的自然灾害的种类,来让学生们建立信心,并激起尝试了解更多、了解更深入的热情。
2.讲授教师扩展学生对于不同的自然灾害的了解,并讲述不同类别的自然灾害所带来的不同后果(如八一广场地震),让同学们更了解需要采取措施应对不同自然灾害带来的影响。
3.互动式讨论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如果”或“当”面对特定的自然灾害时,我们应该如何应对?之后,让学生们自己想出应急措施,然后让他们在组里分享,汇总其他组的反馈,最后全班总结。
例如,教师可以提出“如果你们在一次地震中被困在废墟下,你们将怎么办?”学生们可以提出很多的应对方法,如:(1)大声呼救并用手机向紧急服务拨打电话;(2)咳嗽来引起救援者的注意;(3)收集可口可乐、巧克力等零食给自己增加体力。
4.情境模拟教师可以安排一个类似于模拟自然灾害的活动,让学生们在模拟环境中实际进行自救。
例如,教师可以写下下面这张纸条,然后把它作为模拟活动的主题。
:现在是晚上,你正好在家,突然地震开始了,你感到无法逃脱,该怎么办?在这个情境模拟中,教师可以请学生勾勒一下自己可能的应对方式,例如:(1)竖直墙壁角落或其他可以掩护身体的固定物体,协助身体蜷缩;(2)用一张桌子来掩护震动;(3)从地震中逃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