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学辨析题 简答题 论述题
财政学辨析题 简答题 论述题
![财政学辨析题 简答题 论述题](https://img.taocdn.com/s3/m/37e8921b866fb84ae45c8dac.png)
二、辨析题:(16个)1,财政的产生与国家机关的存在和实现其职能有直接关系。
P7 正确2,财政的本质是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关系。
P13正确、3,一般来说,利益集团的贿赂行为本身并不构成社会浪费。
P55正确4,目前各级政府的行政管理费用居高不下与我国现行政府管理体制有直接关系。
正确。
(P84邓)5,所得税是一种直接税,其税负不能够转嫁。
P199错误。
6,所得税是一种富有弹性的税收,具有“自动稳定器”的功能。
P200 正确7,行政事业性收费对经济的经济效应主要体现在抑制对公共品的过度消费。
P282 错误8,政府预算的直接表现形式就是“计划”。
P300 正确9,资源配置效率职能的政府间职责分工应该是以地方为主,中央为辅。
P339 正确10,稳定职能的政府间职责分工应该是以地方为主,中央为辅。
P340 错误11,所谓“财政平衡”,就是指在一个预算年度内财政收入与支出数量相等的状态。
P362 正确12,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是政府利用本身财力有意识干预经济运行的行为。
正确。
13,一般来说,分配政策与分配制度对一国的财政收入规模水平没有影响。
(陈共P129-130)错误。
14,政府加大对教科文支出,有利于经济增长的外生变量转变为内生变量。
P94 正确15, 我国的基础设施普遍具有公共产品的属性。
正确16, 一般来说,通货膨胀对一国的财政收入规模水平没有影响。
(陈共P131 个人的观点)正确。
三、简答题(25个)1,如何理解经济发展水平和技术进步对财政收入规模水平的影响?(陈共P128)财政收入规模多大,财政收入增长速度多快,不是或不仅仅以政府的意愿为转移,而是由经济、政治、社会及历史文化传统等多种因素综合决定的,从根本上说,首先还是受经济条件的制约和影响,其中最重要的是经济发展水平和生产技术水平。
经济发展水平反映一个国家社会产品的丰富程度和经济效益的高低。
经济发展水平高,社会产品丰富,其净值——国民生产总值(GNP)或国内生产总值(GDP)就多,一般而言,则该国的财政收入总额较大,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也较高。
财政学 名词解释 辨析题 简答题
![财政学 名词解释 辨析题 简答题](https://img.taocdn.com/s3/m/45198b7baf1ffc4ffe47ac37.png)
2009金融,2010国经《财政学》复习范围(2012.12—2013.01)一、名词解释:(24个)1.税收支出:是国家为了实现特定的政策目标,通过制定与执行特殊的税收法律条款,给予特定的纳税人或纳税项目以各种税收优惠待遇,以减少纳税人税收负担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的财政支出。
(P127邓子基)2.财政:财政是以国家或政府为主体的收支活动,它是一国政府采取某种形式(实物、力役或价值形式),以一部分社会产品与服务(即一部分国民收入)为分配对象,为满足国家实现其职能的需要而实施的分配行为。
财政在本质上体现着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关系,它具有公共性和利益集团性(或阶级性)两个基本属性。
(P16邓子基)3.瓦格纳法则:由于国家职能的不断扩大,从而国家活动的不断扩张是财政支出不断增长的根本原因所在。
由于瓦格纳将财政支出的增长与国家活动的扩张联系在一起,所以有些人将“瓦格纳法则”称为“政府活动扩张法则”。
(P72邓子基)4.税收收入: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需要,凭借政治权利并按照特定的标准,强制、无偿地向纳税人征收的收入。
税收收入是现代国家征收面最广、最稳定可靠的财政收入形式,也是财政收入的最主要方式。
(P132邓子基)5.公共选择:指的是与个别私人选择相区别的集团选择。
它是指人们选择通过民主政治过程来决定公共物品的需求、供给与产量,是把个人选择转化为集体选择的一种过程或机制,是对资源配置的非市场决策。
公共选择实际上是一种政治过程。
公共选择所使用的是经济学的方法,它的基本假设就是经济学的“经济人”假设,即人是自利的、理性的效用最大化者。
(P48陈共)6.税率:是指征税额与征税对象数额或税基之间的比例。
在税基一定的前提下,税收负担的大小和政府课税的程度就体现在税率上。
税率的高低,直接关系到财政收入的多少和纳税人的税收负担。
因此,税率被看做税制的中心环节。
税率有名义税率和实际税率之分,还有平均税率和边际税率之分。
在实际运用中,按照边际税率的变动情况,税率可以分为定额税率、比例税率、累进税率三类。
财政学论述题
![财政学论述题](https://img.taocdn.com/s3/m/ee05a4384a7302768f993922.png)
财政学论述题1纯粹公共商品和混合商品的区别答:①纯粹公共商品完全用来满足公共需求,而混合商品在满足公共需求的同时也一定程度上满足私人需求;②纯粹公共商品完全没有竞争性和排他性,混合商品则具有一定程度的竞争性和排他性。
2市场失灵的表现及原因答:①不能有效提供公共商品。
原因:公共商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无法通过市场形成成本补偿机制和价格机制。
②不能有效解决外部性问题。
原因:受益外溢和成本外溢会使得生产规模远离帕累托效率状态。
③市场竞争不完全性。
原因:规模效应诱发垄断,垄断的存在限制竞争,造成资源配置低效率。
④市场信息不充分。
⑤收入分配不公平。
原因:市场分配的基础或依据是生产要素,社会成员所拥有的生产要素不同,收入水平产生较大差距。
⑥宏观经济波动。
原因:在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宏观经济不可避免地出现周期性波动,呈现过热,衰退和萧条状态。
3财政职能有哪些?为什么要存在?答:①资源配置职能。
原因:市场失灵,政府自身需要,客观影响②收入分配职能。
原因:初次分配依据效率原则,收入差距大,低收入者难以生存,政府通过财政进行再分配,缩小收入差距,促进社会公平③经济稳定职能。
原因:这一功能的的产生是基于市场机制自身调节功能的失灵。
4政府失灵的表现及原因答:表现有:①政治制度失灵②权力滥用,预算扩张明显③成本高,浪费多,寻租普遍④官僚主义严重,机构不断膨胀,人员不断增加,效率却不断下降。
原因是:①政府能力的有限性:有限的信息,对私人市场反应控制的有限性,对官僚主义控制的有限性,政策决定过程存在困难。
②政府行为越界5财政支出增长的宏观模型理论有哪些,各自指什么?答:①瓦格纳法则: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财政支出的相对规模也随之提高。
②时间形态模型: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财政支出的增长并不是直线型的而是呈现阶梯性增长的特点。
③经济发展阶段论:财政支出规模和结果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呈现不同的变化。
④公共选择学派的支持增长理论:财政支出是政府的行为,制度及政治决策过程必然对财政支出产生影响,会造成财政支出的政治扩张性6为什么要进行农业投资,支持农业?投资重点是那些方面?答:原因: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①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②农业发展是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的前提和基础③农业的稳定是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
财政学考题及答案
![财政学考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b7ae4e6172ded630b1cb6ce.png)
财政学考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公共物品预算外资金财政收入增长弹性系数国债负担率纵向财政缺口扩张性财政政策二、简述题:(三题选两题,每题20分,共40分)1.政府提供公共卫生的理论依据。
2.简述税收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
3.简述财政平衡与总量平衡的关系三、论述题:(两题选一题,每题30分)1.根据瓦格纳法则的原理,来分析我国财政支出占GDP比重变化的特殊性。
2.论述出口退税的理论依据和目前我国出口退税的改革。
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公共物品答:公共物品是和私人物品对应的。
人类社会需要各式各样的商品和服务,从商品和服务需要的主体来看,有的是各社会成员的个人的需要,有的则不是某个个别人的需要,而是一种集体的社会性的共同需要。
从商品和服务的供给渠道来看,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供给的主渠道是市场,即凡是市场上有的东西人们可以到商店里购买。
但是,由于存在市场失灵,有些商品和服务市场不能提供,或不适于由市场提供,则必须由政府系统通过本身的特殊运行机制来提供。
因此,人类社会需要的各式各样的商品和服务,依据需要主体和供给渠道的不同,可以分为两大类: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
由国家机关和政府部门――公共部门提供用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商品和服务称之为公共物品。
公共物品的特征有两个:一是非排他性;二是非竞争性。
公共物品的非排他性具有两方面的含义:首先,公共物品在技术上不易排除众多的收益者;其次,有些公共物品技术上不易排除他性原则,但是排他性实施的代价太高,远远超出了排他后的益处。
由于存在非排他性意味着可能形成“免费搭便车者”,导致其补偿的不足,从而使之供给出现不足。
公共物品的非竞争性是指再增加一个消费者时的边际成本为零,也就是说在公共品数量一定的情况下,公共品多分给一个消费者的边际成本是零。
在公共品的非竞争性、非排他性中,非排他性是公共品的基本属性,而且非竞争是由公共品的自身的因素决定,而排他性则是由外生因素决定。
《财政学》试题及答案
![《财政学》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fa0f3e7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e6.png)
《财政学》试题及答案(解答仅供参考)第一套一、名词解释1. 财政政策:财政政策是指政府通过调整税收、支出等财政手段,来实现宏观经济调控目标的政策。
2. 公共物品:公共物品是指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商品或服务,无法通过市场机制有效供给,需要由政府提供。
3. 转移支付:转移支付是指政府在没有相应货物或服务的交换下,将一部分财富从一部分人或地区转移到另一部分人或地区。
4. 税收中性:税收中性是指税收对经济行为不产生额外的干扰或扭曲,即税收不会影响纳税人经济决策的相对价格。
5. 预算赤字:预算赤字是指政府在一定时期内的支出超过了收入,导致财政赤字。
二、填空题1. 财政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______和______的关系。
答案:政府、市场2. 根据财政支出的目的,可以将其分为______支出和______支出。
答案:消费性、投资性3. 税收的三大基本特征是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4. 公债的发行方式主要有______发行和______发行。
答案:直接、间接5. 财政平衡是指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的______关系。
答案:相等三、单项选择题1.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财政政策的工具?A. 税收B. 公债C. 利率D. 政府购买答案:C2. 公共物品的提供主要依靠的是?A. 市场B. 政府C. 社会组织D. 个人答案:B3. 下列哪种税属于直接税?A. 增值税B. 关税C. 所得税D. 消费税答案:C4. 转移支付的主要目的是?A. 增加政府收入B. 实现社会公平C. 提高经济效益D. 扩大财政赤字答案:B5. 下列哪种情况会导致预算盈余?A. 支出大于收入B. 收入等于支出C. 收入小于支出D. 支出小于收入答案:D四、多项选择题1. 下列哪些是财政政策的目标?A. 经济稳定B. 收入分配公平C. 资源配置效率D. 国际收支平衡答案:ABCD2. 下列哪些是税收的分类依据?A. 税种B. 纳税人C. 征税对象D. 税率答案:ABC3. 下列哪些是公债的种类?A. 内债B. 外债C. 长期债D. 短期债答案:ABCD4. 下列哪些是政府购买的内容?A. 公共设施建设B. 教育服务C. 社会保障支出D. 国防支出答案:ABCD5. 下列哪些是财政赤字的影响?A. 推动经济增长B. 导致通货膨胀C. 增加国家债务D. 影响国际收支答案:ABCD五、判断题1.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宏观调控的两大主要手段。
财政学复习简答-论述总汇
![财政学复习简答-论述总汇](https://img.taocdn.com/s3/m/8822dd6a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3c.png)
财政学复习简答-论述总汇第一章财政概念和财政职能一、名词解释1、市场失灵(P20):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不是万能的,市场机制本身也存在固有的陷阱,这里我们统称之为“市场失灵”。
二、简答题与论述题2、什么是市场失灵?表现是什么?(P20-21)市场失灵是和市场效率对应的。
由于市场效率是以完全的自由竞争作为严格假设条件的,而现实的市场并不具备这种充分条件,所以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不是万能的,市场机制本身也存在固有的缺陷,这里统称为“市场失灵”。
市场失灵主要表现在:(1)垄断。
当一个行业被一个企业或几个企业垄断时,垄断者可能通过限制产量来抬高价格,使价格高于其边际成本,获得额外利润,从而丧失市场效率。
(2)信息不充分和不对称。
竞争性市场的生产者和消费者都要求有充分的信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者与消费者的生产、销售、购买都属于个人行为,掌握信息本身也成为激烈竞争的对象,而信息不充分和信息不对称也是影响公平竞争的重要因素。
(3)外部效应与公共物品。
完全竞争市场要求成本和效益内在化,产品生产者要负担全部成本,同时全部收益归生产者所有。
外部效应则是指在市场活动中没有得到补偿的额外成本和额外收益。
当出现正的外部效应时,生产者的成本大于收益,利益外溢,得不到应有的效益补偿;当出现负的外部效应时,生产者的成本小于收益。
(4)收入分配不公。
市场机制效率是以充分竞争为前提的,而激烈的竞争不可能自发地解决收入分配公平问题。
效率和公平是矛盾的统一,效率是前提,首先是把“蛋糕”做大,没有效率,即使是公平的,也是低水平的平均主义;但公平既是经济问题,也是社会问题,收入差距过大,严重不公,会带来社会不安定,反过来又会影响效率。
(5)经济波动。
4、试述政府干预手段(P23),为什么会出现政府干预失效?(P24)政府干预手段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
(1)立法和行政手段。
这主要是指制定市场法规、规范市场行为、制定发展战略和中长期规划、经济政策、实行公共管制、规定垄断产品和公共物品价格等。
财政学考试题及答案
![财政学考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8df26ab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9c.png)
财政学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财政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
A. 财政收入B. 财政支出C. 财政赤字D. 资源配置答案:D2. 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是()。
A. 税收B. 国债C. 国有资产收益D. 国际援助答案:A3. 财政政策的类型包括()。
A. 扩张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财政政策B.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C. 货币政策和产业政策D. 财政政策和贸易政策答案:A4. 财政支出的分类不包括()。
A. 经济建设支出B. 社会福利支出C. 环境保护支出D. 个人消费支出答案:D5. 财政赤字是指()。
A. 财政收入大于财政支出B. 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C. 财政收入等于财政支出D. 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的差额答案:B6. 财政转移支付的主要目的是()。
A. 增加财政收入B. 减少财政支出C. 促进区域经济平衡发展D. 提高政府效率答案:C7. 财政政策的自动稳定器不包括()。
A. 累进所得税B. 失业保险C. 社会保障支出D. 政府投资答案:D8. 财政分权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A. 亚当·斯密B. 凯恩斯C. 奥茨D. 马斯格雷夫答案:C9. 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是指()。
A. 财政政策对私人投资的替代效应B. 财政政策对私人投资的挤出效应C. 财政政策对公共投资的替代效应D. 财政政策对公共投资的挤出效应答案:B10. 财政政策的乘数效应是指()。
A. 财政支出对总需求的影响B. 财政支出对总供给的影响C. 财政支出对总需求的倍数影响D. 财政支出对总供给的倍数影响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财政收入的类型包括()。
A. 税收收入B. 非税收入C. 国有资产收益D. 国际援助E. 国债收入答案:A, B, C, E2. 财政支出的功能包括()。
A. 资源配置B. 收入分配C. 经济稳定D. 经济增长E. 环境保护答案:A, B, C, D3. 财政政策的目标包括()。
财政学论述题
![财政学论述题](https://img.taocdn.com/s3/m/12fe48e1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ff84962.png)
财政学论述题第一篇:财政学论述题1.试述财政的职能。
答:财政的职能市直财政在经济生活中所具有的内在功能。
包括:1】资源配置职能。
财政的资源配置职能是指政府财政通过自身的收支活动以及相关政策的制定、调整和实施实现对现有社会资源结构与流向的调整与选择;通过调整地区结构、产业结构,调节资源在政府部门与非政府部门之间的配置结构等,促进资源结构合理化。
财政履行资源配置职能的原因主要有三个,即公共物品的存在、外部效应的存在和不完全竞争状态的存在。
2】调节收入分配职能。
财政的调节收入分配职能是指政府财政通过对参与收入分配的各行为主体利益关系的调节,达到收入公平合理分配的目标。
3】稳定经济职能。
财政的稳定经济职能,就是指政府作为市场上的一种经济力量,通过运用宏观上的经济政策手段,有意识的影响、调控经济,实现既无失业、又无通货膨胀的经济增长。
2.试述财政支出的经济影响。
答:1】购买性支出的经济影响。
购买性支出对流通、生产和分配领域均有影响。
在流通领域,它影响到物品或劳务的销售市场,直接制约社会总需求的形成;在生产领域,它的增减变动通过社会总需求的相应变动而导致社会生产规模的扩大或萎缩;再分配领域,它在结构和总额上的变动,都会引起国民收入分配状况的相应变动。
2】转移性支出的经济影响。
转移性支出对流通、生产和分配领域也均有影响。
它对流通领域的影响是通过对私人消费需求和私人投资需求的作用来实现的;它对生产领域的影响,是通过转移性支出的对象将所获资金用于购买消费品或资本品的途径来实现的;它对分配领域的影响,实质上是在国民收入已经完成了初次分配的基础上进行的再分配。
3.试述财政支出增长模型。
答:具有代表性的财政支出增长模型有四个,它们分别形成了对财政支出不断增长现象的理论解释。
包括:1】瓦格纳的“财政支出不断上升的规律”。
2】皮考特和怀斯曼的“财政支出的梯度增长模型”。
3】马斯格雷夫和罗斯托的“财政支出增长的经济发展阶段模型”,这是关于财政支出结构在长期时期中的变化模型。
财政学名词解释,论述题
![财政学名词解释,论述题](https://img.taocdn.com/s3/m/34d6c928453610661ed9f4fe.png)
第一章名词解释:1.财政2.看不见的手3.小政府4.小财政5.大政府6.大财政7.货币关系说8.价值分配说 9、资金分配说 10、国家分配说 11、社会再生产前提说 12、剩余产品分配说 13、社会公共需要说简答题1、简述“边际革命”对西方公共财政学的影响。
2、简述马克思的“六大扣除”理论的内容。
3、简述我国财政学界对社会主义中国财政理论的不同界说。
4、简述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阐述的主要财政论点。
论述题1、试述我国公共财政支出体系的内容。
2、试述我国公共财政收入体系的内容。
3、试述社会主义公共财政学的研究对象。
名词解释:1.财政:以国家为主体的集中性分配,这就是国家财政。
2.看不见的手:斯密认为,自由放任、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具有能够解决经济社会各种矛盾的神奇作用,因此,任何干预都是不可取的3.小政府:政府只要像“守夜人”那样,防止外来侵略和维护国内治安就行了4.小财政:根据国家职责,确定了财政支出的项目和内容:①国防费。
②司法费。
②公共工程和公共机关的费用。
即财政仅是以维持小政府的收支就可以了。
5.货币关系说:认为财政是货币资金赖以分配和使用的那些社会关系,所以财政是货币关系体系。
6.价值分配说:认为国家分配价值所发生的分配关系,就是财政现象的本质,并认为财政不仅与国家有本质联系,而且与商品货币经济有本质联系。
7、资金分配说:认为社会主义财政是社会主义国家资金运动所体现的经济关系。
8、国家分配说:认为财政的本质是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关系。
9、社会再生产前提说:认为社会主义财政是以生产资料全民所有的社会主义再生产的客观存在为本质前提。
10、剩余产品分配说:认为剩余产品是产生财政生产力的标志,而财政关系是国家产生和存在的经济基础。
11、社会公共需要说:认为为满足社会共同需要而形成的社会集中化的分配关系,即是财政的一般本质或内涵。
简答题1.简述“边际革命”对西方公共财政学的影响。
答(1)边际效用价值论被运用于分析政府所提供的公共服务时,使政府公共服务成为具有价值的“公共产品”。
财政学简述题与论述题
![财政学简述题与论述题](https://img.taocdn.com/s3/m/c55a913f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46.png)
财政学复习资料一、市场失灵和市场缺陷的表现?(一)公共物品1•首先,纯公共物品市场无法提供。
这是由其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特点决定的。
2•准公共物品或混合产品市场也不能充分有效地提供。
这主要因为混合物品亦都是有一定程度的非竞争性和一些程度的非排他性(或正的外部效应)。
(二)外部效应。
当存在正的外部效应时,供给者的成本大于收益,得不到应有的效益补偿,因而相应的物品市场不能充分提供,会造成供给不足和效率损失。
当存在负的外部效应时,供给者的成本小于收益,不完全承担自己受益的代价,因而会导致相应的物品供给过度,造成资源的浪费和损害他人利益。
(三)垄断(即竞争失效)市场效率是以完全自由竞争为前提的,然而现实的市场并不具备这种充分条件,此即市场竞争失效。
自然垄断是竞争失效的重要表现之一。
(四)信息不充分与不对称私人市场的所提供的信息往往不足,特别是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信息越来越分散、复杂,生产者和消费者都不能充分掌握必要信息,从而不可避免地出现很多非理性决策,影响到竞争的充分性,因此也会影响到市场机制的效率,这就需要政府来提供信息。
(五)偏好不合理(优值品、劣值品或优效品、劣效品问题)个人偏好的合理性是市场竞争结果合理性的前提条件。
但在现实市场中,并不是每个人的要求、愿望都是合理的。
我们把消费者的评价低于合理评价的物品称为优值品(如教育,有人不愿为子女上学付出代价,导致学龄儿童弃学经商等);将消费者评价高于合理评价的物品称为劣值品(如吸烟、购买毒品等)。
(七)收入分配不公市场机制和市场竞争的目标是实现效率,这就决定了收入的初始分配首先是按要素索赋分配。
由于每个人的索赋或挣钱的本事不同,参与竞争的条件、实力、能力不同,而且这些不同往往受家庭出身、家庭结构、性别、遗产继承等许多个人不能左右的因素的影响,这样就会产生收入分配结果的不公平,富者越富,贫者越贫,甚至失去基本的生活保障。
这种收入分配的不公平会影响社会的安定和凝聚力,也不符合社会的道德观念,因而也需要政府的干预,以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
财政学简答题论述题范文大全
![财政学简答题论述题范文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368f7505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f31fb52.png)
财政学简答题论述题范文大全2篇财政学是研究财政活动的原理、方法和规律的学科,旨在探讨如何有效地管理和利用财政资源,实现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公共利益的最大化。
本文将从财政学的基本概念、重要原则和主要功能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财政学的基本概念财政学是经济学的分支学科之一,研究面广泛且深入。
财政学主要探讨财政活动的规律,即国家财政收入和支出的产生、分配和运用等方面的问题。
财政学的研究对象包括国家财政收入、财政支出、财政平衡、财政赤字等。
二、财政学的重要原则财政学研究的过程中,有几个重要的原则需要遵循。
首先是财政公平原则,即财政政策应该确保资源的公平合理分配,减少贫富差距的扩大。
其次是财政稳定原则,要保持财政收支平衡,避免财政赤字过大带来的负面影响。
再次是财政效率原则,即财政资源的配置应该以实现最大社会效益为目标。
最后是财政活动的可持续原则,要合理规划财政活动,避免财政持续性问题。
三、财政学的主要功能财政学具有多种功能,其中包括财政资源配置功能、宏观经济调节功能、社会公共服务功能等。
首先,财政资源配置功能指的是财政通过税收和财政支出等手段,将资源从社会各个部门调配到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公共服务领域,以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和社会效益。
其次,财政学还具有宏观经济调节功能,通过调整财政政策,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以实现稳定经济增长、控制通货膨胀等目标。
最后,财政学还承担着社会公共服务功能,通过财政支出提供公共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服务,以满足社会的基本需求。
四、财政学的发展趋势随着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发展,财政学也在不断演进。
一方面,财政学正逐渐与其他学科交叉融合,形成多学科的综合性研究,如财政与经济学的结合、财政与法律的结合等。
另一方面,财政学也在不断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提高研究效率和质量,如运用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方法进行财政学研究。
此外,财政学研究也逐渐关注可持续发展等当代社会问题,以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
五、财政学的应用与局限性财政学研究的成果不仅仅是理论上的,更具有实践应用的重要价值。
财政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财政学考试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f205853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c6.png)
财政学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财政学中的“公共财政”概念主要指的是()。
A. 国家税收B. 政府预算C. 政府提供的所有服务和产品D. 政府的债务管理2. 下列哪项不是财政政策的主要目标?()。
A. 促进经济增长B. 控制通货膨胀C. 实现收入分配公平D. 增加企业利润3. 税收的“横向公平”原则指的是()。
A. 相同的经济状况应该承担相同的税收负担B. 税收应该根据个人的能力支付C. 税收应该用于公共支出D. 税收应该促进经济发展4. 政府预算的“经济分类”主要包括()。
A. 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B. 资本性支出和经常性支出C. 税收收入和非税收入D. 国内债务和国外债务5. 下列关于财政赤字的说法,错误的是()。
A. 财政赤字是指政府支出超过收入的情况B. 财政赤字会导致政府债务增加C. 适度的财政赤字可以刺激经济增长D. 财政赤字是政府财政管理的理想状态6. 转移支付是指()。
A. 政府间的资金转移B. 政府对企业的补贴C. 政府对个人的福利支付D. 企业间的资金转移7. 税收的“纵向公平”原则指的是()。
A. 富人应该比穷人支付更多的税B. 税收应该根据个人的能力支付C. 税收应该用于公共支出D. 税收应该保持稳定8. 政府采购的作用不包括()。
A. 促进市场竞争B. 优化资源配置C. 增加政府收入D. 规范市场秩序9. 财政分权的主要优点是()。
A. 提高财政效率B. 促进地方经济发展C. 增强政府的透明度和问责D. 所有以上选项10. 财政政策的“自动稳定器”包括()。
A. 税收政策B. 政府支出政策C. 转移支付D. 所有以上选项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财政职能的含义及其主要内容。
2. 说明税收的基本原则及其在税收制度设计中的应用。
3. 讨论政府预算过程中的主要环节及其重要性。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 分析当前我国财政收支状况,提出改善财政管理的建议。
财政学简答题论述题(范文大全)
![财政学简答题论述题(范文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1158c654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e1.png)
财政学简答题论述题(范文大全)第一篇:财政学简答题论述题简述题主要目标时,适宜采取“紧财政,松货币”的配合模式。
1影响财政收入规模的因素:紧财政可以减少财政开支抑制总需求。
松货币可以使利率下降,刺1、经济发展水平:激私人投资。
是影响财政收入规模的基本因素和重要因素这种组合适用于财政赤字较大,而经济处于轻度衰退时采用。
经济发展水平高,国民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就多,该国的财政收入4、松的财政政策和紧的货币政策总额较大,占国民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的比重也较高。
当社会运行表现为通货膨胀与经济停滞并存,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衡量经济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是生产技术水平,生产技术水平失衡,治理“滞胀”、刺激经济增长成为政府调节经济的首要目标同财政收入之间存在着正比例关系。
时,适宜采取该模式。
生产技术水平提高加快生产速度,提高生产质量,引起社会总产品紧货币有助于抑制通货膨胀。
和国民收入的增长,从而导致财政收入的增长。
松财政有助于防止经济进一步衰退,优化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促2、价格因素进经济增长,缓解滞胀。
价格总水平与财政收入:价格变动对财政收入的影响主要看财政收这种组合主要在经济比较繁荣,但公共投资不足时。
入增长率与物价上升率的比较4公债的双重作用(1)物价上涨率>财政收入增长率,财政收入名义增长,实际下降;公债的积极作用(2)物价上涨率=财政收入增长率,财政收入名义增长,实际未增长;(3)物价上涨率<财政收入增长率,财政收入名义增长,实际也增长。
3、收入分配政策对财政收入规模的制约一般说来,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的国家,政府在资源配置和收入分配上起主导作用,并会采取相应的收入分配政策使政府在一定的国民收入中掌握和支配较大的份额,从而有较大的财政收入规模。
而实行市场经济体制的国家,政府活动定位于满足公共需要,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及收入决定中发挥基础性作用,收入分配政策的选择和实施以弥补市场缺陷为主,财政收入规模就相对较小。
财政学考试复习题
![财政学考试复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6814d2d58bd63186bcebbce7.png)
财政学考试复习题一、简答题1、2、3、4、什么是基尼系数?在全部居民收入中,用于不平均分配的那部分收入占总收入的百分比。
5、旧福利经济学的基本命题是什么?1、国民收入越大,社会福利水平越高。
2、国民收入在国民成员间分配越均衡,社会福利水平越高。
6、福利经济学的第一定理?福利经济学的第二定理?1、完全竞争的市场经济的一般均衡都是帕累托最优的。
2、每一种具有帕累托效率的资源配置都可以通过一些初始禀赋和市场机制实现。
7、什么是起点公平?什么是过程公平?社会应具有平等的规则,人人都享受着同等的机会和权利;过程公平指任何市场过程是公平的,应维护私人在市场中按要素禀赋和要素价格获得的收入,只有竞争市场的过程是公平的,劳动获得的收入才是公平的,市场主体应具有相同的地位。
8、结果公平又包括哪些观点?社会福利主义公平原则:平均主义观点,功利主义观点,罗尔斯主义观点;非社会福利主义的公平原则:诺齐克的自由至上主义,阿玛蒂亚。
森的公平理论。
9、平均主义的主张是什么?功利主义的主张是什么?只有将所有的社会产品在社会成员之间平均分配,才最有利于全社会的利益。
增进最大多数人的的最大幸福,财富由富人向穷人转移向富人征税。
10、罗尔斯的公平观是什么?社会福利最大化标准应该是使境况最糟的人的效用最大化,因为境况最糟的人的效用最小。
11、政府失灵的原因有哪些?1、公共产品供给的低效率;2、公共政策失效;3、寻租行为;4、内部性与政府扩张;12、什么是寻租行为?什么是内部性?寻租则是为这样的干预而进行的游说活动,是“用较低的贿赂成本获得较高的收益或超额利润”;内部性是指公共机构尤其是政府部门及其官员追求自身的组织目标或自身利益而非公共利益或社会福利。
13、什么是公共选择?公共选择的方法论包括哪些?公共选择是研究集体决策的科学。
这有两层含义:一是集体性。
二是规则性。
公共选择理论的方法论包括:(1)个体主义;(2)经济人假设;(3)交易政治;14、什么是税收?税收存在的依据是什么?税收是国家或政府为了满足公共需要而提供公共产品或公共服务,以政治权力为基础,按预定标准向经济组织和居民无偿课征而取得的一种财政收入。
财政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财政学考试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2f15cba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94.png)
财政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财政学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财政学研究的中心问题是:A. 政府收入B. 政府支出C. 财政平衡D. 财政赤字答案:C2. 下列哪项不是财政政策的三大功能?A. 分配功能B. 稳定功能C. 监管功能D. 再分配功能答案:C3. 政府预算的编制原则不包括:A. 合法性原则B. 公开性原则C. 随意性原则D. 效率性原则答案:C4. 财政收入的来源主要包括:A. 税收B. 非税收入C. 债务收入D. 所有以上答案:D5. 政府支出中,用于维持政府正常运转的支出称为:A. 行政支出B. 经济建设支出C. 社会保障支出D. 国防支出答案:A...(此处省略其他选择题以满足总长度约1000字的要求)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是政府宏观调控的两大工具。
()答案:√2. 财政赤字是指政府支出超过收入的部分,而财政盈余则相反。
()答案:√3. 政府购买服务属于政府支出的一种形式。
()答案:√4. 财政政策的自动稳定器作用是指在经济波动时,政府无需采取行动,财政政策会自动调整经济。
()答案:√5. 增值税是一种直接税。
()答案:×...(此处省略其他判断题)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财政政策的三大功能。
答案:财政政策的三大功能包括分配功能、稳定功能和再分配功能。
分配功能指的是政府通过财政手段对国民收入进行分配,以实现资源配置的优化。
稳定功能是指政府通过财政政策调节经济,以减少经济波动,保持经济稳定。
再分配功能则是指政府通过税收和转移支付等手段,调整社会各阶层的收入分配,减少贫富差距。
2. 什么是财政赤字?财政赤字对经济有何影响?答案:财政赤字是指政府在一定时期内的支出超过收入的部分。
财政赤字对经济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一方面,适度的财政赤字可以刺激经济增长,通过增加政府支出来扩大总需求。
另一方面,长期的财政赤字可能导致债务累积,增加未来偿债压力,对经济的可持续性构成威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辨析题:(16个)1,财政的产生与国家机关的存在和实现其职能有直接关系。
P7 正确2,财政的本质是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关系。
P13正确、3,一般来说,利益集团的贿赂行为本身并不构成社会浪费。
P55正确4,目前各级政府的行政管理费用居高不下与我国现行政府管理体制有直接关系。
正确。
(P84邓)5,所得税是一种直接税,其税负不能够转嫁。
P199错误。
6,所得税是一种富有弹性的税收,具有“自动稳定器”的功能。
P200 正确7,行政事业性收费对经济的经济效应主要体现在抑制对公共品的过度消费。
P282 错误8,政府预算的直接表现形式就是“计划”。
P300 正确9,资源配置效率职能的政府间职责分工应该是以地方为主,中央为辅。
P339 正确10,稳定职能的政府间职责分工应该是以地方为主,中央为辅。
P340 错误11,所谓“财政平衡”,就是指在一个预算年度内财政收入与支出数量相等的状态。
P362 正确12,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是政府利用本身财力有意识干预经济运行的行为。
正确。
13,一般来说,分配政策与分配制度对一国的财政收入规模水平没有影响。
(陈共P129-130)错误。
14,政府加大对教科文支出,有利于经济增长的外生变量转变为内生变量。
P94 正确15, 我国的基础设施普遍具有公共产品的属性。
正确16, 一般来说,通货膨胀对一国的财政收入规模水平没有影响。
(陈共P131 个人的观点)正确。
三、简答题(25个)1,如何理解经济发展水平和技术进步对财政收入规模水平的影响?(陈共P128)财政收入规模多大,财政收入增长速度多快,不是或不仅仅以政府的意愿为转移,而是由经济、政治、社会及历史文化传统等多种因素综合决定的,从根本上说,首先还是受经济条件的制约和影响,其中最重要的是经济发展水平和生产技术水平。
经济发展水平反映一个国家社会产品的丰富程度和经济效益的高低。
经济发展水平高,社会产品丰富,其净值——国民生产总值(GNP)或国内生产总值(GDP)就多,一般而言,则该国的财政收入总额较大,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也较高。
当然,一个国家的财政收入规模还受其他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但有一点是清楚的,就是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影响表现为基础性制约,两者之间存在源与流、根与叶的关系,源远则流长,根深则叶茂。
生产技术水平也是影响财政收入规模的重要因素。
技术进步对财政收入规模的制约可以从两方面来分析:一是技术及进步往往以生产速度加快、生产质量提高为结果,技术进步速度较快,GNP或GDP的增长也较快,财政收入的增长就有了充分的财源;二是技术进步必然带来物耗比例降低,经济效益提高,产品附加值所占的比例扩大。
由于财政收入主要来自产品附加值,所以技术进步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更为直接和明显。
因此,促进技术进步,提高经济效益,是增加财政收入的首要的有效途径。
2,简述公共财政理论关于政府经济作用的主要理由。
(P20-27)(1)提供法治制度。
确保法制是政府的首要职责。
(2)确保市场竞争。
保持和保护竞争性的市场是政府的首要职责。
(3)克服市场无效。
市场无效的原因大致有3个:一是公共产品,二是外部性,三是信息不充分(不对称)(4)促进社会和平。
市场本身是无法自动实现经济平等的,在公共政策的实践中匡正了经济中的不平等。
(5)保持经济稳定。
宏观经济的稳定有多含义:一是就业率的稳定,即实现充分就业。
二是物价水平的稳定。
3,公共财政和国有资本财政的根本差异主要有哪些?(P32-34)(1)两者的基本构成要素不同1)从财政活动的主体看,公共财政的主体是作为政治权利行驶者的政府;而国有资本财政的主体是作为资本所有者的政府。
2)从财政活动的目的看,公共财政是以为市场提供平等的公共服务为目的的,者决定了它追求的是社会利益目标;而国有资本财政则以国有资本总体的保值增值为目的,者决定了它追求的是市场盈利目标,由此导致了两者在活动内容、方式、手段、范围和领域等方面呈现出显著区别。
3)从收入基本来源和支出内容看,公共财政已税收作为基本的收入来源,它所安排的是非营利性支出,服务于全社会的企业和个人;而国有资本财政则以国有资本收益作为基本的收入来源,由于其所具有的市场营利性目标,决定了它以营利性支出为基本内容,并且仅以营利性国有经济作为服务对象。
(2)两者活动领域和范围不同公共财政以市场失灵来限定自身的活动范围,国有资本财政则在市场有效范围内开展自身的活动。
(3)两者的财力运用不同国有资本财政的财力运用,必须以企业为单位,具有保值增值能力;而公共财政没有,也不可能满足这一要求。
(4)两者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不同在宏观调控上,国有资本财政通过直接的市场活动,调控市场经济的宏观运行状态。
而公共财政则不具备这种能力,其对宏观经济的调控是间接的和外在的。
4,简述林达尔均衡的含义及其局限性。
(P46-47)含义:个人对公共产品的供给水平以及它们之间的成本分配进行讨价还价,并实现讨价还价的均衡。
局限性:林达尔均衡的达成存在两个问题:(1)它假定每个社会成员都披露自己关于公共产品的偏好信息,而不存在隐瞒信息以逃脱相应税收的动机。
但这一条件很难具(2)在涉及人数众多的情况下,要找到一个让大家都满意的纳税份额,可能要花费相当长的时间。
因此,尽管一致同意规则保证了大家达成协议的自愿性,但由于决策成本较高的原因,经常会造成无法做出决策的局面。
5,简述阿罗不可能定理的主要内容。
(P51-52)在相当弱的条件下,达成投票均衡的公共决策机制是不存在的。
这些条件包括:(1)个人理性条件:对于可供选择的任何两个备选方案x和y,每个成员或者认为x优于y,或者认为y优于x,或者认为x和y无差异,除此之外,别无选择。
此外,在有三个方案x、y、z可供选择的情况下,如果某个成员认为x优于y,y优于z,他一定认为x优于z。
(2)无限制领域条件:个人选择的自由不受限制,允许集体成员持有任何可能的偏好。
(3)帕累托条件:如果每个成员都认为x方案优于y方案,那么公共选择的结果也是x优于y。
(4)无关备选方案的独立性:如果在两个备选方案之间选择,那么公共选择的结果仅仅依赖于集体成员对这两个方案的偏好顺序,而不受第三种方案的影响。
(5)非独裁性:投票结果应该由多人决定而不是一个人。
以上五个条件被认为是应当被民主社会所普遍接受的基本条件,因此被称为合理的条件。
阿罗不可能定理实际表明,当至少存在三种备选方案时,任何集体决策过程都无法保证能够同时满足民主社会的合理条件。
因此,不应高估民主的公共选择过程的效率.民主并不足以保证达到“公共意志”,它最大的积极之处是防止了“最坏”情况的发生。
6,简述公共财政理论对于政府失灵的原因的描述。
(P58-59)政府失灵的原因:来自公共选择理论的分析(1)财政决策形成过程:不足以反应选民对公共产品的真实偏好1)因投票成本而导致选民的理性放弃投票的行为2)投票悖论3)间接民主的问题(2)财政决策的实施:政治家受现实的控制能力和领导力量的限制(3)利益集团的寻租行为7,简述转移性支出对经济的影响(P64)转移性支出,政府将其所掌握的一部分财政资金无偿转移给居民,企业和其他受益者,政府既不直接购买商品和劳务,也不直接占有并消耗与该支出等价的经济资源。
直接购买商品和劳务,直接占有并消耗与该支出所对应的经济资源的主体是该支出的直接接受者,他们消耗经济资源的量将受其边际消费倾向大小的影响,所以转移性支出只能被间接、部分地列入当期总需求中,因此,这类支出对国民收入的分配会产生直接影响,而对生产和就业产生的影响则是间接的。
8,简述瓦格纳法则的主要内容。
(P72邓)随着社会经济日益发展,国家职能的内涵和外延在不断扩大,从而导致政府经济活动不断增加,所需的公共支出将不断增加。
这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是不可避免的长期趋势。
(1)市场失灵和外部性的存在需要政府的活动增加(2)政府对经济活动的干预以及从事的生产性活动,也会随着经济的工业化而不断扩大(3)城市化以及高居住密度会导致外部性和拥挤现象,这些都需要政府出面进行干预和管制9,简述购买性支出对经济的影响。
政府以商品和劳务需求者的身份出现在市场上,运用其所掌握的财政资金与其他经济主体所提供的商品和劳务相交换,直接占有并消耗一部分经济资源,其本身就是当期社会总需求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因此,这类支出对于整个社会的生产和就业会产生直接影响。
虽然它对于国民收入的分配也会产生影响,但这种影响是间接的。
10,从现实角度简述财政支出增长的必要性(P76-77)(1)政府职能的扩张1)经济干预的加强2)社会福利事业的扩大3)工业化和都市化的影响4)政府机构的扩增5)人口的增加(2)物价的上涨(3)科技技术的进步11,简述财政的资源配置职能(P337-339)在公共产品,外部效应,市场垄断等诸多非完全竞争的经济环境中,市场机制是无法有效配置资源的,这就需要依靠政府和财政的力量,通过非市场手段来直接配置资源,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从而达到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
12,简述财政的调节收入分配职能(陈共28-29)收入分配的核心问题是实现公平分配,因而财政的收入分配职能所要研究的问题,主要是确定显示公平分配的标准和财政调节收入分配的特殊机制和手段。
财政实现收入分配职能的机制和手段主要有:1)划清市场分配与财政分配的界限和范围,原则上属于市场分配的范围,财政不能越俎代庖,凡属于财政分配的范围,财政应尽其职。
2)规范工资制度。
3)加强税收调节。
4)通过转移性支出,如社会保障支出、救济金、补贴等,使每个社会成员得以维持起码的生活水平和福利水平。
13,简述税收公平原则的含义。
(陈共P156-157)公平原则大致分为两种——受益原则和能力原则。
(1)受益原则。
受益原则,是指各社会成员应按各自从政府提供公共物品中享有的利益来纳税,或者说政府提供公共物品的成本应按个社会成员享用的份额来承担。
(2)能力原则。
能力原则,是指征收以社会成员的支付能力为标准,而不考虑各自对公共物品的享用程度,或者说,提供公共物品的成本按各人的实际支付能力分摊,收入高的多分摊,收入低的人少分摊。
关于度量标准,客观说主张按个人的所得、财产和消费支出为标准,主观说主张在享有公共物品时个人受到的牺牲程度为标准。
14,简述税收的经济效率原则的含义。
(P149-150)税收的经济效率原则可以从两个层次来讲:第一,从宏观层面来说,税收应有利于优化资源的宏观配置,也就是税制设置需保证税收的总体规模应符合整个社会资源在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之间最优分布的效率要求。
第二,从微观层面来说,税收的经济效率应使得税收对微观经济活动所谓效率损失最小。
税收取走纳税人拥有的收入和财产,直接减少了企业和个人从事经济活动的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