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性有害因素的危害源与预防(通用版)

合集下载

食品安全专业基础-食品中存在的生物性危害及预防控制措施(新)(精)

食品安全专业基础-食品中存在的生物性危害及预防控制措施(新)(精)

3、影响霉菌产毒的因素
(1)温度 大多数霉菌繁殖最适宜的温度为25-30℃ ,在0℃以下或30℃以上,不能产毒或产 毒力减弱。一般产毒温度略低于生长最适 温度。 (2)基质 不同的霉菌菌种易在不同的食品中繁殖 ,即各种食品中出现的霉菌以一定的菌 种为主。如玉米、花生以黄曲霉为主, 小麦以镰刀菌为主,大米中以青霉为主 。
(1)分布:肠杆菌科,革兰阴性杆菌,常见动物性食 品,植物性食品也可能受污染。 (2)存在:天然存在于哺乳类、鸟类、两栖类、爬 行类肠道内,鱼类、甲壳类和软体动物中不存在沙 门氏菌,但如果环境受污染或捕捞后受污染,沙门 氏菌会进入海产品内。 (3)繁殖:沙门氏菌在水中不易繁殖,但可生存2-3 周,冰箱中可生存3-4个月,在自然环境的粪便中 可存活1-2个月。沙门氏菌最适繁殖温度为37℃, 在20℃以上即能大量繁殖,因此,低温储存食品是 一项重要预防措施。
4、变形杆菌(Proteus) 变形杆菌属包括普通变形杆菌、奇异变形 杆菌、莫根变形杆菌、雷极氏变形杆菌。 引起中毒的食品:中毒食品主要以动物性 食品为主,其次为豆制品和凉拌菜,发病 季节多在夏、秋,中毒原因为被污染食品 在食用前未彻底加热。
4、变形杆菌(Proteus)
(1)症状: 进食后2-30小时出现上腹部刀绞样痛和急性腹泻, 伴有恶心、呕吐、头痛、发热。
2、病毒污染食物的途径 (1)污染港湾水 (2)污染灌溉水 (3)污染饮用水 (4)不良的个人卫生
二、人兽共患病病毒
1.疯牛病病毒 朊病毒是一类非正常的病毒,它不含有通常病毒所 含有的核酸,而是一种不含核酸仅有蛋白质的蛋白 感染因子,感染后死亡率100%。耐高温、耐受紫外 线、对化学药物也有抵抗性。 人类感染通常是因为下面几个因素: (1)食用感染了疯牛病的牛肉及其制品也会导 致感染,特别是从脊椎剔下的肉; (2)某些化妆品除了使用植物原料之外,也有 使用动物原料的成分,所以化妆品也有可能含有 疯牛病病毒;

有色金属冶炼中的职业危害及预防(三篇)

有色金属冶炼中的职业危害及预防(三篇)

有色金属冶炼中的职业危害及预防有色金属冶炼是一种重要的工业生产过程,涉及到许多职业危害。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介绍有色金属冶炼中常见的职业危害,并提出一些预防措施,以保护工人的健康和安全。

1. 金属粉尘:有色金属冶炼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金属粉尘。

金属粉尘对呼吸系统造成损害,引发呼吸道疾病。

预防措施包括:- 每天清洁工作区域,使用吸尘器和湿拖把清除金属粉尘。

- 工人必须佩戴适当的呼吸防护设备,如口罩或面罩。

- 使用吸尘系统和排风设备,控制金属粉尘的扩散。

2. 热应激:有色金属冶炼过程中,高温和热辐射会对工人的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在夏季,高温环境可能导致中暑等问题。

预防措施包括:- 提供适当的通风和空调系统,确保工作环境温度适宜。

- 工人需要穿着适当的防热服装,如耐火工作服。

- 提供饮用水和经常休息的机会,以防止中暑和脱水。

3. 化学品暴露:有色金属冶炼过程中使用各种化学品,如酸洗剂、溶剂和金属溶液等。

这些化学品可能对工人的皮肤、眼睛和呼吸系统造成损害。

预防措施包括:- 工人必须佩戴符合标准的个人防护装备,如酸碱抗渗手套、护目镜和防尘口罩。

- 提供紧急洗眼器和紧急淋浴设备,以便在发生意外时快速冲洗。

- 建立严格的化学品储存和管理制度,定期培训工人化学品的正确使用和处理方法。

4. 重金属中毒:有色金属冶炼过程中常使用的金属,如铅、锑、铜等,含有有害的重金属。

长期暴露于重金属可能导致中毒。

预防措施包括:- 在操作过程中使用防护设备,如手套、护目镜和防护服,阻止重金属的直接接触。

- 定期进行工人的生物监测,检测重金属在体内的积累情况。

- 提供清洁卫生的饮食和生活环境,避免进一步接触重金属。

5. 机械伤害:有色金属冶炼场所存在各种机械设备和工具,操作不当可能导致工人受伤。

预防措施包括:- 工人必须接受安全培训,熟悉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

- 为机械设备和工具提供适当的维护和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行。

- 落实严格的机械设备锁定程序,确保在维修或清理设备时安全地停止。

(完整版)职业健康危害因素

(完整版)职业健康危害因素

职业健康危害因素一、生产工艺过程中的有害因素1.化学因素:主要包括生产性粉尘,生产性毒物。

有的为原料,有的为中间产品,有的为产品。

常见的有氯、氨等刺激性气体,一氧化碳、氰化氢等窒息性气体。

较长时间飘在空气中的各种粉尘,如滑石粉、石棉尘、电焊烟尘等。

2.物理性因素:包括各种异常气象条件:如夏天进入油罐车或油槽车内进行高温作业等;低温:如石蜡成型的冷酷;生产性机械声:如球磨机、粉碎机等发出机械噪声;振动:如锻锤,风锤等;非电离辐射:如高频电磁场、电焊等产生的紫外线;电离辐射:如工业探伤用的X射线。

3.生物性因素:主要指细菌,寄生虫或病毒等能引起的与职业有关的疾病的生物性有害因素。

二、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1.劳动组织和制度不合理,劳动作息制度不合理等。

如劳动时间过长。

2.精神(心理)性职业紧张。

多见于新工人或新装置投产试运行生产不正常时,所产生的紧张心理。

3.劳动强度过大或生产定额不当。

4.身体个别器官或系统过度紧张:如光线不足使视力紧张。

5.长时间不良体位或使用不合理的工具等。

三、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1.自然环境中的因素:如头部受长时间太阳辐射而发生中暑。

2.厂房建筑或布局不合理:如车间布置不当、厂房矮小、狭窄;设计时没有考虑必要的卫生技术设施,如通风、换气或照明等。

3.环境污染因素:如氯碱厂泄露氯气,处于下风侧的无毒生产岗位的工人,吸入了氯气等。

职业健康危害因素的危害与预防一、生产性粉尘的危害及预防1.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粉尘对人体有多方面的不良影响。

粉尘进入肺泡后,肺泡内的巨噬细胞视粉尘为异物将其吞噬,导致一系列复杂的肌体反映,促使肺组织纤维化,使受影响的肺泡逐渐失去换气功能而“死亡”,当有大量肺泡“死亡”时,最终导致尘肺病,人将感到胸闷、呼吸困难,尤其是二氧化硅能引起严重的尘肺。

2.工业防尘有两套方法,即以湿式作业为主的防尘措施方法和以干法生产条件下采取的密闭、通风、除尘措施办法。

3.另外还有一些辅助性防尘措施,入风巷道,回风巷道设水幕,同时接触粉尘的工人必须配用防尘口罩。

生物危害与预防

生物危害与预防

基 因 生 物 可 能 的 潜 在 危 害 和 生 物 造 成 了较 大 的 影 响 。
恐怖事 件 。
也 就 大 量 的 减 少 , 起 物 种 的 单 一 引
化。
3 生物 危 害分为 哪几类 ?
生 物 危 害 分 为 五 类 : 职 业 性 ①
外来入侵生物不仅直接给 中
国 农 、 、 、 等 行 业 造 成 巨大 的 林 牧 渔
其 定 义 为 : 个 或 其 中部 分 具 有 直 及 动 植 物 、 虫 等 及 其 所 产 生 的 生 本 地 生 态 系 统 造 成 一 定 危 害 的 现 一 昆
接 或 潜 在 危 害 的 传 染 因子 , 过 直 物 活 性 物 质 。 通
象 , 有 人 称 之 为 “ 物 污 染 ” 也要 危 害 是
2 生 物 危 害 的 来 源 主 要 有 哪 些 方 外 , 因病 原 体 不 同 , 可 引起 鼠 疫 、 采 用 各 种 方 法 杀 死 或 排 挤 当 地 土 也
面?
口蹄 疫 、 奶 工 结 节 、 民 狂 犬 病 、 著 物 种 , 多 外 来 入 侵 种 被 称 作 挤 牧 很
构成 威胁 。
业 性 真 菌 病 , 放 线 菌 病 、 肤 真 如 皮
菌 病 等 。 职 业 性螺 旋 体 传 染病 , ④
如 钩 端 螺 旋 体 病 。 职 业 性 寄 生 虫 ⑤
5 什 么是外来 生物 入侵 ?
外 来 有 害 生 物 是 指 由 于 人 为
7 什么是 转基 因生物 ?其 潜在危
细 菌传染 病 , 炭疽 、 氏菌 病等 。 如 布 ②职 业 性 病 毒 传 染 病 , 见 者 有 森 常
林 脑 炎 、口蹄 疫 、 犬 病 等 。③ 职 狂

第六篇 食品安全中的生物性危害

第六篇 食品安全中的生物性危害
(1)沙门氏菌类 主要寄存在动物和人的肠道,器脏。 通常受到污染的食品:蛋、奶类及奶类制成品、肉类及肉类
制成品,特别是家禽类食品(例如烧味卤味、鹅肠等)。 (2)金黄葡萄球菌
主要寄存在咽喉、鼻腔、皮肤、头发和伤口。通常受到污染的 食品:糕点、雪糕、奶及奶类制成品、蛋制品。 (3)副溶血性弧菌 主要寄存在海洋和海产品中。通常受到污染的食品:海产品和 腌制食品(例如海蜇、墨鱼、咸菜、熏蹄等)。
2.真菌的危害
微生物中只有真菌具有真正的细胞核和完整的细胞器, 故又称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真菌在自然界中分布极广, 有十万多种,其中能引起人或动物感染的仅占极少部 分,约300种。很多真菌对人类是有益的,如面粉发 酵,做酱油、醋、酒和霉豆腐等都要用真菌来发酵。 工业上许多酶制剂、农业上的饲料发酵都离不开真菌。 许多真菌还可食用,如蘑菇、银耳、香菇、木耳等。 真菌还是医药事业中的宝贵资源,有的可以用于生产 抗生素和维生素以及酶类;有的本身就可以入药用于 医治疾病,如中药马勃、茯苓、冬虫夏草等。
四川猪链球菌病病例
截至8月3日12时,四川省累计报告人感染猪链球 菌病病例206例,其中实验室确诊43例,临床诊 断122例,疑似41例。这些病例中,治愈出院 26例,病危18例,死亡38例。
卫生部新闻办公室 二〇〇五年八月三日
候鸟迁徙传播禽流感
禽流感将每年造成8000亿美圆损失
世界银行东亚太平洋地区高级经济学家Miland Brahmbhatt预测,如果禽流感在人群中流行,将 给全球每年造成8000亿美圆损失。
真菌还可引起动、植物和人类的多种疾病,在人类 主要有三种类型:
①真菌感染 ②变态反应性疾病 ③中毒性疾病
2.1 历史上造成较大社会影响的真菌毒素 中毒事件

实验室生物安全工作及危险防范措施

实验室生物安全工作及危险防范措施

实验室生物安全工作及危险防范措施生物安全工作的核心是危险度评估。

可以借助许多方法来对某一个特定的操作程序或实验进行危险度评估,其中最重要的是专业判断。

危险度评估应当由那些对所涉及的微生物特性、设备和规程、动物模型以及防护设备和设施最为熟悉的人员来进行。

实验室主任或项目负责人应当负责确保进行充分和及时的危险度评估,同时也有责任与所在机构的安全委员会和生物安全工作人员密切合作,以确保有适当的设备和设施来进行相关的研究工作.危险度评估一旦进行,还应当考虑收集与危险程度相关的新资料以及来自科学文献的其他相关的新信息,以便必要时对危险度评估结果进行定期检查和修订。

进行微生物危险度评估最有用的工具之一就是列出微生物的危险度等级。

然而对于一个特定的微生物来讲,在进行危险度评估时仅仅参考其危险度等级是远远不够的,适当时还应考虑其他一些因素,包括:1、微生物的致病性和感染数量2、暴露的潜在后果3、自然感染途径4、实验室操作所致的其他感染途径(非消化道途径、空气传播、食入)5、微生物在环境中的稳定性6、所操作微生物的浓度和浓缩标本的容量7、适宜宿主(人或动物)的存在8、从动物研究和实验室感染报告或临床报告中得到的信息9、计划进行的实验室操作(如超声处理、气溶胶化、离心等)10、可能会扩大微生物的宿主范围或改变微生物对于已知有效治疗方案敏感性的所有基因技术11、当地是否能进行有效的预防或治疗干预。

根据危险度评估过程中所明确的上述信息,可以确定所计划开展的研究工作的生物安全水平级别,选择合适的个体防护装备,并结合其他安全措施制订标准操作规范(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SOP),以确保在最安全的水平下来开展工作.每个实验室都应该采用“安全手册”或“操作手册”,其中定义了已知的和潜在的危害,并规定了特殊的操作程序来避免或尽量减小这种危害。

规范的微生物学操作技术是实验室安全的基础,而专门的实验设备仅仅是一种补充,绝不能替代正确的操作规范.下面列出了一些最重要的概念。

2019年“职业健康与劳动保护”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完整版)

2019年“职业健康与劳动保护”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完整版)

2019年“职业健康与劳动保护”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完整版)第一部分选择题(53)1.职业安全健康是现代企业安全管理国际通称,是我国安全生产、劳动保护和(C)的统称。

A.身体健康 B.环境卫生 C.职业卫生2.法律赋予职工享有接受教育培训,以使自己具备保护自己和他人所必须的知识与技能的权利。

这项权利也是保证职工(C)的前提条件。

A.接受教育培训 B. 知情权和参与权 C.掌握知识与技能3.《安全生产法》规定:从业人员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有权停止作业或者在采取可能的应急措施后(C)作业场所。

A.坚守 B.保护 C.撤离4.职工应当正确使用、维护职业病防护设备和个人使用的(A)。

A.职业病防护用品 B.生产工具 C.生产设施5.《安全生产法》规定:“从业人员应当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掌握(C)所需的安全生产知识,提高安全生产技能,增强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能力。

A.本企业工作 B.本岗位工作 C.本职工作6.《安全生产法》规定:从业人员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应当立即向现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或者(B)报告。

A.上级主管部门 B.本单位负责人 C.上级安监部门7.安全生产(C)是用人单位劳动安全卫生管理规章制度的核心和基础,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在本单位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中的具体体现。

A.检查制度 B.操作规程 C.责任制8.生产经营用人单位应当在较大危险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和有关设施、设备上,设置明显的(B)。

A.安全宣传标语 B.安全警示标志 C.安全提示标志9.用人单位要做好职工的职业健康防治和(A)。

A.监护 B.管理C.保护10.工伤保险的主要特点:(1)(B)(2)非营利性(3)保障性(4)互助互济性。

A.合理性 B.强制性 C.必要件11.《工伤保险条例》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各类企业、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以下称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本条例规定参加工伤保险,为本单位(A)职工或者雇工(以下称职工)缴纳保险费。

食品生产中产生的有害物质及生物性污染

食品生产中产生的有害物质及生物性污染
食品毒理与人体健康
付桂明 教授
食品生产中产生的有 害物质及生物性污染
多环芳烃 丙烯酰胺 反式脂肪酸 生物性污染
多环芳烃
多环芳烃(Polycyclic 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PAHs) 石油、木材、 煤、石油、木材、烟草等有机物不完全燃烧时产生的挥 发性碳氢化合物,是重要的环境和食品污染物。 发性碳氢化合物,是重要的环境和食品污染物。 迄今已发现有200多种 多种PAHs, 迄今已发现有200多种PAHs,其中有相当部分具有致癌 苯并蒽等。 性,如苯并芘 、苯并蒽等。 据美国对八个洲大气成分的分析显示工业区大气中的多 环芳烃比农业业区高10多倍 多倍。 环芳烃比农业业区高10多倍。多环芳烃污染物已成为环境 污染物中极重要的物质。 污染物中极重要的物质。 PAH对健康的影响多是慢性 PAH对健康的影响多是慢性 试验中观察到的对动物的慢性损伤是引起动物肿瘤, 可能和人类的癌症有关。
焙烤的早餐谷物类食品
平均含量为0.313 mg/kg, 平均含量为0.313 mg/kg, 最高含量为7.834 mg/kg; 最高含量为7.834 mg/kg; 其它种类食品的 丙烯酰胺含量基本在 0.1 mg/kg以下。 mg/kg以下。
咖啡及其类似制品
平均含量为0.509 平均含量为0.509 mg/kg 最高含量为7.3 最高含量为7.3 mg/kg
丙烯酰胺---油炸食品中 丙烯酰胺---油炸食品中 的致癌物
丙烯酰胺(acrylamide) 丙烯酰胺(acrylamide)
2002年 24日 2002年4月24日,瑞典国家食品管理局 Administration,NFA) (National Food Administration,NFA)举行 记者招待会宣布, 记者招待会宣布,一些食品在进行高温加 工处理后会含有一种有毒的、 工处理后会含有一种有毒的、存在潜在致 癌性的化学物质——丙烯酰胺。 ——丙烯酰胺 癌性的化学物质——丙烯酰胺。

(完整版)《预防医学》试题库及答案(包括全部章节),推荐文档

(完整版)《预防医学》试题库及答案(包括全部章节),推荐文档

《预防医学》试题库及答案(包括全书六个章节)第一部分基本理论一、填空题1.整体健康具有多维性、连续性、健康描述的功能性的特征。

2.影响健康的四大因素是环境因素、生物因素、行为和生活方式、卫生服务。

3.生物医学模式的三要素是病因、宿主、环境。

4.健康教育传播的基本要素有传播者、信息、传播途径、受传播者、传播效果。

5.预防工作可分为个人、家庭、社区、国家、国际五个层次。

三、判断题(√)1.新时期的卫生方针特别提出“动员全社会参与”。

(×)2.健康教育包含健康促进。

(×)3.疾病是一种生物学尺度,病患是一种行动尺度。

(√)4.健康效应谱第二个谱级属于生理效应。

(√)5.医学模式是医学观的一种高度的哲学概括。

(×)6.一级预防亦称临床前期预防。

(√)7.预防医学是一门应用性学科。

(√)8.生物医学模式过分强调了人类的自然属性和生物学属性。

(×)9.无病就是健康。

(×)10.社区预防及第四层次预防。

(×)11.健康教育的传播过程中有四个基本要素。

(√)12.对病程不可逆转的一些疾病要加强一级预防。

(×)13.整体健康观强调人的多维属性。

四、选择题1.预防医学的对象:D.确定的群体2.预防医学是:C.医学的一门应用学科。

3.生态健康模式是(E) E.环境-生物-健康4.预防医学经历了(C ) C.个体—群体—社区医学阶段5.在疾病三级预防中,健康促进的重点在(A )A.第一级预防甚至更早阶段6.以下哪一项不是预防医学有别于临床医学的特点(A )A.具有临床医学更大的人群健康效益7.第一次卫生革命的主要任务是预防(A ) A.传染病8.个体的免疫接种(A ) A.仅起到保护个体的作用9.以下各项中不适合采取第一级预防的是( C ) C.病因不明,难以觉察预料的疾病10.健康促进的核心策略是(C ) C.强化社区行动11.以下哪些属于公共卫生措施(ABCD )A.预防性卫生服务B.疾病的预防和控制C.健康教育及健康促进D.社区建设12.生物医学模式的特点(ABCE)A.承认人的生物属性B.承认其社会属性C.重视机体的生理活动 E.致力于寻找疾病的生理病理变化13.现代医学模式的特点是(ACE)A.强调了人类疾病与生物因素的关系C.提示医生诊疗模式的需调整E.预防为主方针能得到更好的贯彻14.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为(BCDE)B.社会经济、教育、文化等C.各种有害健康的行为D.卫生服务E.生物遗传15.我国新时期工作方针是(ABCDE)A.预防为主B.中西医并重C.依靠科技与教育、动员全社会参与D.大力发展城市医院E.加强农村工作16.公共卫生的使命包括(ABCE )A.预防疾病的发生和传播B.正确处理疑难病症C.促进和鼓励健康行为D.保证卫生服务的有效性和可及性E.对灾难做出应急反应,并帮助社会从灾难中恢复二、名词解释1.医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历史阶段,人们对于生命过程、健康和疾病的特点和本质的认识及概括,使人们观察、分析和处理医学问题的基本思想和主要方法。

第1节 生物性污染及其预防

第1节 生物性污染及其预防
生态平衡。
4.生物性污染有 别于其他污染
生物性污染与其它污染的不同之处是它 的污染物是活的生物,能够逐步适应新的环 境,不断增殖并占据优势,从而危害其他生 物的生存和人类的生活。
5.生物性污染的特点
(1)预测难
人们对外来生物在什 么时候、什么地方入侵不 易做出预测。
(2)潜伏期长
一种生物造成污染以后,其潜伏期可 能长达数年,甚至数十年,因此难以及时 发现和跟踪观察。
(3)破坏性大
由于污染生物的迅速增值, 在破坏当地生态环境的同时, 也破坏了该生态系统中个类似 生物的相互依存关系。
二、生物性污染的防治
1.对于赤潮水华等水体生物性 污染:应避免水体的富营养化,尽 量减少污染物的产生。
工业废水排放
水 华
污水处理
现代污水处理技术,按处理程度划分,可分 为一级、二级和三级处理。一级处理主要去除污 水中呈悬浮状态的固体污染物质,二级处理的预 处理;二级处理主要去除污水中呈胶体和溶解状 态的有机污染物质使有机污染物达到排放标准; 三级处理进一步处理难降解的有机物、氮和磷等 能够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可溶性无机物等。主要 方法有生物脱氮除磷法,混凝沉淀法,砂率法, 活性炭吸附法,离子交换法和电渗分析法等。
视频一: 水葫芦治理专题片
视频二: 美国白蛾的防治
Hale Waihona Puke 3.控制致病的细菌、病毒等排入 水体和土壤,也是预防生物性污染的 重要措施。
高温堆肥
高温堆肥就是将人粪尿、禽畜粪尿和秸秆等 堆积起来,使细菌和真菌等大量繁殖,细菌和真 菌等可以将有机物分解,并且释放出能量,形成 高温。高温堆肥是生产农家肥料的重要方式,对 于促进农作物茎秆、人畜粪尿、杂草、垃圾污泥 等堆积物的腐熟,以及杀灭其中的病菌、虫卵和 杂草种子等,具有一定的作用。

生物性有害因素的危害源与预防

生物性有害因素的危害源与预防

生物性有害因素的危害源与预防概述生物性有害因素指的是那些以生物体为介质、通过其传播致病的因素,包括细菌、病毒、寄生虫、真菌等,都可以对人体健康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

如何预防生物性有害因素的危害?本文从生物性有害因素的危害源出发,介绍相关的预防方法。

危害源细菌细菌是一种微生物,有的能够引起人体疾病。

常见的病原细菌有肺炎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

这些病原细菌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人体,如空气、接触传播、食品、水等,引起各种感染性疾病,如呼吸道感染、食物中毒、腹泻等。

预防方法:1.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勤洗手、勤换洗衣服、经常清洁家庭环境;2.食品加工要注意卫生,食用前要彻底加热;3.饮用水要保证卫生。

病毒是一种特殊的微生物,很小,需要显微镜才能看到。

病毒不具备自我复制能力,需要寄生在其他细胞内才能进行繁殖。

常见的病原病毒有流感病毒、乙型肝炎病毒、艾滋病病毒等。

这些病毒通过接触、空气、血液传播等途径感染人体,引起各种感染性疾病,如流行性感冒、乙肝、艾滋病等。

预防方法:1.彻底洗手,避免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2.确保采用无菌操作,避免交叉感染;3.采用疫苗预防病毒感染。

真菌真菌是一类单细胞或多细胞菌类生物,包括酵母、霉菌等多种形态。

真菌引起的疾病由于发病缓慢,常被忽视。

常见的致病性真菌有念珠菌、曲霉等。

这些真菌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人体,如空气、食品、接触传播等,引起感染性疾病,如病毒性肺炎、真菌性角膜炎等。

预防方法:1.加强通风换气,保持室内干燥;2.食品加工要注意卫生,食用腐败变质食品要尽早扔掉;3.携带呼吸防护设备等必要防护装备。

寄生虫是以宿主为寄生环境和营养资源的生物,包括蛔虫、钩虫、弓形虫等。

这些寄生虫通过食物、水、牲畜及昆虫等途径,引起人类和家畜的某些寄生虫病,如疟疾、血吸虫病、包虫病等。

预防方法:1.加强环境卫生,避免落实宿主;2.饮用经过处理的安全水源;3.规范养殖和经营管理,避免动物内外寄生虫病的传播。

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gb194892008)[修订]

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gb194892008)[修订]

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GB19489-2008)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对不同生物安全防护级别实验室的设施、设备和安全管理的基本要求。

第5章以及6.1和6.2是对生物安全实验室的基础要求,需要时,适用于更高防护水平的生物安全实验室以及动物生物安全实验室。

针对与感染动物饲养相关的实验室活动,本标准规定了对实验室内动物饲养设施和环境的基本要求。

需要时,6.3和6.4适用于相应防护水平的动物生物安全实验室。

本标准适用于涉及生物因子操作的实验室。

2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2.1 气溶胶aerosols悬浮于气体介质中的粒径一般为0.001μm~100μm的固态或液态微小粒子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分散体系。

2.2 事故 accident造成死亡、疾病、伤害、损坏以及其他损失的意外情况。

2.3 气锁 air lock具备机械送排风系统、整体消毒灭菌条件、化学喷淋(适用时)和压力可监控的气密室,其门具有互锁功能,不能同时处于开启状态。

2.4 生物因子biological agents微生物和生物活性物质。

2.5 生物安全柜biological safety cabinet,BSC具备气流控制及高效空气过滤装置的操作柜,可有效降低实验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气溶胶对操作者和环境的危害。

2.6 缓冲间 buffer room设置在被污染概率不同的实验室区域间的密闭室,需要时,设置机械通风系统,其门具有互锁功能,不能同时处于开启状态。

2.7 定向气流directional airflow特指从污染概率小区域流向污染概率大区域的受控制的气流。

2.8 危险 hazard可能导致死亡、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

2.9 危险识别 hazard identification识别存在的危险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

2.10 高效空气过滤器(HEPA过滤器)high efficiency particulate air filter通常以0.3μm 微粒为测试物,在规定的条件下滤除效率高于99.97%的空气过滤器。

生产性毒物的危害与预防范文

生产性毒物的危害与预防范文

生产性毒物的危害与预防范文随着工业化的进程,生产性毒物的危害问题也日益凸显。

这些毒物一旦进入人体,会对健康产生不可逆转的危害,甚至会导致严重的疾病和生命威胁。

为了保护员工的身体健康,预防生产性毒物的危害势在必行。

本文将介绍生产性毒物的危害与相关的预防措施,以期提高人们对于健康的重视和关注。

首先,生产性毒物的危害不可小觑。

这些毒物包括化学毒物、放射性物质等,它们的危害主要来自于其对人体的直接毒性和潜在致癌性。

化学毒物进入人体后,会对各个器官和系统产生不同程度的损害,如呼吸系统受损、中枢神经系统受损、免疫系统受损等。

而放射性物质则可能导致DNA损伤和突变,增加患癌风险。

这些危害都是无法逆转的,对个人和家庭造成了无法估量的损失。

为了预防生产性毒物的危害,我们可以从多个方面入手。

首先,企业和工厂应该加强生产过程的管理,尽量减少毒物的产生和排放。

通过改良工艺、采用环保设备等方式,可以降低毒物的生成量,进而减少对环境和人体的污染。

此外,企业也应该加强对工人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工人对于毒物危害的认识和防护意识,培养其自我保护能力。

其次,个人也应该积极采取预防措施,保护自己的健康。

首先要注意个人的卫生习惯,保持清洁且健康的生活环境。

其次,需要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呼吸面罩、手套、防护服等,以防止毒物对身体的直接接触。

此外,如果从事高风险职业,还应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潜在的健康问题。

此外,政府和监管机构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政府应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对于生产性毒物的排放和使用进行严格的监管和管理。

监管机构应及时查处违规行为,并加强对于企业的监督和检查,确保企业的生产活动符合环保和安全标准。

同时,政府还应加强对于公众的宣传和教育,普及防护知识,提高公众对于生产性毒物危害的认识度。

总体而言,生产性毒物的危害无处不在,对于个人和社会都带来了严重的健康问题。

为了预防这些危害,各方应共同努力,加强预防措施的实施和管理。

2023修正版职业危害告知卡(汇总)

2023修正版职业危害告知卡(汇总)

职业危害告知卡(汇总)职业危害告知卡(汇总)简介职业危害告知卡是企业根据法律要求制作的一项重要工作,目的是向员工传达工作环境中存在的危害因素,并告知员工相应的防护措施,确保员工在劳动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

本文档为职业危害告知卡的汇总,总结了常见的职业危害及相应的防护措施。

一、物理因素1. 噪音- 噪音来源:机械设备、工业生产设备、交通等- 危害:噪音超过一定强度可引发听力损伤、心理压力等- 防护措施:佩戴防噪耳塞或耳罩,控制噪音源的产生或传播2. 振动- 振动来源:机动车辆、机械设备、工具等- 危害:长期暴露于振动环境可导致骨骼肌肉疼痛、神经系统损伤等- 防护措施:使用减振手套、减振座椅等,保持良好的工作姿势3. 辐射- 辐射类型:电离辐射(X射线、γ射线)、非电离辐射(紫外线、红外线等)- 危害:长期接触辐射可引起组织器官损伤、癌症等- 防护措施:佩戴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等,定期做身体健康检查二、化学因素1. 有害气体- 常见气体:一氧化碳、二氧化硫、臭氧等- 危害:吸入有害气体可以引起呼吸道疾病、中毒等- 防护措施:佩戴防护口罩,确保通风设施正常运行2. 有害液体- 常见液体:酸、溶剂、重金属盐等- 危害:接触有害液体可引起皮肤溃烂、中毒等- 防护措施:佩戴防护手套、穿戴防护服,注意隔离和避免接触3. 有害粉尘- 常见粉尘:煤尘、木尘、金属尘等- 危害:吸入有害粉尘可造成呼吸系统疾病、职业性尘肺等- 防护措施:佩戴防尘口罩,保持工作场所清洁,并加强通风换气三、生物因素1. 传染性病原体- 常见病原体:细菌、、真菌等- 危害:接触传染性病原体可引发各种传染病- 防护措施:佩戴口罩、手套,保持个人卫生,注意饮食卫生2. 有害生物- 常见生物:害虫、有毒动物等- 危害:接触有害生物可引起过敏反应、中毒等- 防护措施:穿戴防护服,设置防护网等,保持工作环境整洁四、人因因素1. 劳动强度- 危害:长时间高强度工作易导致疲劳、神经紧张等- 防护措施: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和休息,适当分配工作量2. 心理因素- 危害:工作压力过大可引发心理疾病,如抑郁、焦虑等- 防护措施:保持积极心态,与同事沟通交流,定期参加心理辅导五、总结职业危害告知卡是企业对员工进行职业危害防护教育的重要手段。

(完整版)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GB19489-2008)

(完整版)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GB19489-2008)

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GB19489-2008)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对不同生物安全防护级别实验室的设施、设备和安全管理的基本要求。

第5章以及6.1和6.2是对生物安全实验室的基础要求,需要时,适用于更高防护水平的生物安全实验室以及动物生物安全实验室。

针对与感染动物饲养相关的实验室活动,本标准规定了对实验室内动物饲养设施和环境的基本要求。

需要时,6.3和6.4适用于相应防护水平的动物生物安全实验室。

本标准适用于涉及生物因子操作的实验室。

2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2.1 气溶胶aerosols悬浮于气体介质中的粒径一般为0.001μm~100μm的固态或液态微小粒子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分散体系。

2.2 事故 accident造成死亡、疾病、伤害、损坏以及其他损失的意外情况。

2.3 气锁 air lock具备机械送排风系统、整体消毒灭菌条件、化学喷淋(适用时)和压力可监控的气密室,其门具有互锁功能,不能同时处于开启状态。

2.4 生物因子biological agents微生物和生物活性物质。

2.5 生物安全柜biological safety cabinet,BSC具备气流控制及高效空气过滤装置的操作柜,可有效降低实验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气溶胶对操作者和环境的危害。

2.6 缓冲间 buffer room设置在被污染概率不同的实验室区域间的密闭室,需要时,设置机械通风系统,其门具有互锁功能,不能同时处于开启状态。

2.7 定向气流directional airflow特指从污染概率小区域流向污染概率大区域的受控制的气流。

2.8 危险 hazard可能导致死亡、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

2.9 危险识别 hazard identification识别存在的危险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

2.10 高效空气过滤器(HEPA过滤器)high efficiency particulate air filter通常以0.3μm 微粒为测试物,在规定的条件下滤除效率高于99.97%的空气过滤器。

危险、危害因素定义、分类(通用版)

危险、危害因素定义、分类(通用版)

(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危险、危害因素定义、分类(通用版)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危险、危害因素定义、分类(通用版)一、什么是危害因素与危险1、劳动保护与职业安全卫生:两者是同一概念的两种不同命名定义:为了保护劳动者在劳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健康,在改善劳动条件、预防工伤事故及职业病、实现劳逸结合和在职工、未成年工的特殊保护等方面所采取的各种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的总称。

2、伤亡事故:是指职工在劳动过程中发生的人身伤害,急性中毒事故3、职业病:是指职工在生产环境中由于工业毒物,不良气象条件,生物因素,不合理的劳动组织以及一般卫生条件恶劣的职业性毒害而引起的疾病。

4、危险、危害因素:是指能对人造成伤亡,对物造成突发性损坏或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导致疾病,对物造成慢性损坏的因素(危险因素是指突发性和瞬间作用)、(危害因素强调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的积累作用)。

二、危险、危害因素的分类一、按直接原因分类(一)物理性危险、危害因素:1.设备、设施缺陷(如刚度不够)2.防护缺陷(防护不当)3.电危害(漏电)4.噪声危害5.振动危害6.电磁辐射(X射线)7.运动物危害(固体抛射物)8.明火9.能造成灼伤的高温物质(高温气体)10.能造成冻伤的低温物质(低湿气体)11.粉尘与气溶胶(有毒性粉尘)12.作业环境不良(缺氧)13.信号缺陷(无信号设施)14.标志缺陷(无标志)15.其他物理性危险和危害因素(二)化学性危险、危害因素1.易燃易爆性物质2.自燃性物质3.有毒物质4.腐蚀性物质5.其他化学性危险、危害因素(三)生物性危险、危害因素1.致病微生物2.传染病煤介物3.致害动物4.致害植物5.其他生物性危险、危害因素(四)心理、生理性危险、危害因素1.负荷超限2.健康状况异常3.从事禁忌作业4.心里异常5.辨识功能缺陷6.其他(五)行为性危险、危害因素1.指挥作用2.操作失误3.监护失误4.其他错误5.其他因素(六)其他危险、危害因素二、参照事故类别和职业病类别进行分类(一)参照GB6441-86《企业伤亡事故分类》分为16类1.物体打击2.车辆伤害3.机械伤害4.起重伤害5.触电6.淹溺7.灼烫8.火灾9.高处坠落10.坍塌11.放炮12.火药爆炸13.化学性爆炸14.物理性爆炸15.中毒和窒息16.其他伤害(二)参照卫生部、原劳动部、总工会颁发的《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患者处理办法的规定》分为1.生产性粉尘2.毒物3.噪声与振动4.高温5.低温6.辐射7.其他危害因素三、危害辨识的主要内容危害辨识与危险评价过程中,应对如下方面存在的危险、危害因素进行分析与评价:(一)厂址从厂址的工程地质、地形、自然灾害、周围环境、气象条件、资源交通、抢险救灾支持条件等方面进行分(二)厂区平面布局1.总图:功能分区(生产、管理、辅助生产、生活区)布置;高温、有害物质、噪声、辐射、易燃、易爆、危险品设施布置、工艺流程布置、建筑物、构筑物、布置、风向、安全距离、卫生防距离等。

生物安全培训试题4

生物安全培训试题4

生物安全培训试题4第一章实验室生物安全概述一、单项选择题1.有害生物因子包括:( D )A.病原微生物及微生物的毒性代谢产物B.基因结构生物体C.动植物的毒素和过敏源D.以上均是2.生物危害的来源包括:( D )A. 人和动物的各种致病微生物B. 外来生物的入侵C. 转基因生物和生物恐怖事件D. 以上均是3.实验室感染中最常见的类型(A )A.气溶胶导致的实验室感染B.事故性感染C.人为破坏D.针头和注射器操作4.实验室感染的主要来源为:( D )A.检测标本B.操作过程和仪器设备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污染C.实验动物D.以上均是5.医院临床实验室和检验科,对实验室要求最低应达到哪级生物安全防护标准?( B )A.一级生物安全防护B.二级生物安全防护C.三级生物安全防护D.四级生物安全防护6.根据卫生部《中国医学微生物菌毒种管理办法》,O1群霍乱弧菌属于:( A ) A.Ⅰ类菌种B.Ⅱ类菌种C.Ⅲ类菌种D.Ⅳ类菌种7.根据卫生部《中国医学微生物菌毒种管理办法》,炭疽杆菌属于:( A) A.Ⅰ类菌种B.Ⅱ类菌种C.Ⅲ类菌种D.Ⅳ类菌种8.根据卫生部《中国医学微生物菌毒种管理办法》,结核分枝杆菌属于:( B ) A.Ⅰ类菌种B.Ⅱ类菌种C.Ⅲ类菌种D.Ⅳ类菌种9.根据卫生部《中国医学微生物菌毒种管理办法》,肝炎病毒属于:( B )A.Ⅰ类毒种B.Ⅱ类毒种C.Ⅲ类毒种D.Ⅳ类毒种10.根据卫生部《中国医学微生物菌毒种管理办法》,金黄色葡萄球菌属于:( C ) A.Ⅰ类菌种B.Ⅱ类菌种C.Ⅲ类菌种D.Ⅳ类菌种11.根据卫生部《中国医学微生物菌毒种管理办法》,菌苗与疫苗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各种弱毒与减毒的微生物菌种属于:( D ) A.Ⅰ类菌种B.Ⅱ类菌种C.Ⅲ类菌种D.Ⅳ类菌种12.可造成微生物气溶胶的操作有:( D )A.接种环操作B.吸管操作和离心机操作C.针头和注射器操作D.以上均是13.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内容包括:( D )A.实验室物理防护B.规范化实验室管理C.标准化的操作规程D.以上均是14.哪种级别的生物安全实验室应张贴国际通用的生物危害标志?( B ) A.BSL-1、BSL-2、BSL-3B.BSL-2、BSL-3、BSL-4C.BSL-1、BSL-3、BSL-4D.以上均不是15.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是指:( A )A.第一、二类病原微生物菌(毒)种B.第二、三类病原微生物菌(毒)种C.第三、四类病原微生物菌(毒)种D.第一、四类病原微生物菌(毒)种16.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基础实验室是指:( A ) A.BSL-1实验室和BSL-2实验室B.BSL-2实验室和BSL-3实验室C.BSL-3实验室和BSL-4实验室D.以上均不是17.世界卫生组织2004年发布的《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在老版基础上新增加的内容是:( D )A.危险度评估B.重组DNA技术的安全性C.感染性物质的运输D.以上均是18.被称之为屏障实验室的是:( C )A.BSL-1实验室B.BSL-2实验室C.BSL-3实验室D.BSL-4实验室19.被称之为高度屏障实验室的是:( D )A.BSL-1实验室B.BSL-2实验室C.BSL-3实验室D.BSL-4实验室20.不属于Ⅰ类菌(毒)种的微生物是:( D )A.O1群霍乱弧菌B.鼠疫耶尔森菌C.天花病毒D.狂犬病毒二、判断题所有级别的生物安全实验室均应张贴醒目的标有国际通用的生物危害标致。

生物性污染及其防治

生物性污染及其防治
能据和生逐人物步类性生优适污活,势应染。从新的而的污危环染及境物其,是他不生活断物的增的生殖生物并存,占
生物性污染的特点:
• 一是预测难 • 二是潜伏期长 • 三是破坏性大
三、生物性污染的防治
• 1、赤潮和水华水华类生物性污染:避免 水体富营养化 ,尽量减污少染物 的产 生;对水体的富营养化及时进行处理。
• 从水葫芦在我国的“角色”变化, 你得到什么启示?
在引入一个外来物种时,一定要 慎重;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
“植物杀手”薇甘菊
林木遭受薇甘菊覆盖逐渐枯萎
• 薇甘菊学名假泽兰,是一种攀援植物, 繁殖能力极强。发生危害的种属原产于 南美洲,60年代被引入印尼植物园用于 橡胶园的地面覆盖,借助于当地温暖潮 湿的泥土,很快在印尼、马来西亚、菲 律宾、泰国等地蔓延开来,给种植香蕉、 茶叶、可可、水稻等经济作物的农民造 成了重大损失。
第4章 生物科学与环境保护
第1节 生物性污染及其预防
• 生物入侵的概念 • 识别生物性污染 • 生物性污染的防治
水葫芦
• 水葫芦是我国几十年前从国外引进 的一种植物,曾一度用它来净化污水, 但引入我国云南省昆明的滇池后,由于 水质污染导致水葫芦疯长,几乎遮盖了 整个滇池,使很多水生生物几乎绝迹。
• A、增强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 B、提高了生物的多样性
• C、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 D、绝对没有什么影响
• 5、澳大利亚草原上的野兔经常泛滥成灾, 采取下列哪项措施会既减轻灾害,又符 合生态学原理 ( D )
• A、人工捕杀
• B、使用化学药品毒杀
• C、适量引进病毒等病原体
• D、大量引进狼、狐等肉食动物
• 2、生物入侵类生物性污染:主要采取 预防 的措施。引进外来物种时一定要慎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安全技术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生物性有害因素的危害源与预
防(通用版)
Technical safety means that the pursuit of technology should also include ensuring that people
make mistakes
生物性有害因素的危害源与预防(通用版)
生产原料和生产环境中存在的对职业人群健康有害的致病微生物、寄生虫、昆虫等以及所产生的生物活性物质统称为生物有害因素。

例如,附着于动物皮毛上的炭疽杆菌、布氏杆菌、蜱媒森林脑炎病毒、支原体、衣原体、钩端螺旋体、滋生于霉变蔗渣和草尘上的真菌或真菌孢子类致病微生物及其毒性产物;某些动物、植物产生的刺激性、毒性或变态反应性生物活性物质,如鳞片、粉末、毛发、粪便、毒性分泌物,酶或蛋白质和花粉等。

禽畜血吸虫尾蚴、钩蚴、蚕丝、蚕蛹、蚕茧、桑毛虫等,种类繁多他们对职业人群的健康损害,除引起法定职业性传染病,如炭疽、布氏杆菌病、森林脑炎外,也是构成哮喘、外源性过敏性肺泡炎和职业性皮肤病等法定职业病的致病因素之一。

一、致病微生物
(一)炭疽杆菌
炭疽是一种人畜共患的急性传染病。

炭疽杆菌是炭疽病的病源菌。

1.致病性
炭疽杆菌的荚膜和毒素是炭疽杆菌的两种主要的致病物质。

炭疽杆菌在动物体内有荚膜形成,荚膜能抵抗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有利于该菌在机体内的生存、繁殖和扩散。

因此,有荚膜形成的其致病性较强。

炭疽杆菌可产生强毒性的炭疽毒素。

炭疽毒素由水肿因子、保护性抗原和致死因子三种成分组成,其中任一成分单独存在均不引起毒性反应。

水肿因子和保护性抗原同时作用可产生皮肤坏死和水肿反应,保护因子和致死因子同时作用可使动物致死,只有三者同时存在方可引起典型的炭疽病。

炭疽毒素主要损害微血管内皮细胞,增强血管壁的通透性,减少有效血容量和微循环灌注量,使血液的粘滞度增高,从而导致弥散性血管内凝血,造成休克。

炭疽杆菌可经皮肤、呼吸道和消化道侵入机体引起炭疽病。

2.接触机会
炭疽杆菌主要寄生于牛、马、羊、骆驼等食草动物。

从事畜牧业、兽医、屠宰牲畜检疫、毛纺及皮革加工等职业人群接触炭疽杆菌的机会较多。

误食病畜肉、乳品等可发生肠炭疽。

(二)布氏杆菌
1.致病性
布氏杆菌有荚膜可产生透明质酸酶和过氧化氢酶,能够通过完整的皮肤和粘膜进入宿主体内。

本菌产生的内毒素,是布氏杆菌的重要致病物质。

荚膜能抵抗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内毒素损害吞噬细胞,布氏杆菌能在宿主细胞内增殖成为胞内寄生菌,并经淋管结到达局部淋巴结繁殖形成感染灶。

当布氏杆菌在淋巴结中繁殖达到一定数量后即可突破淋巴结进入血液,引起发热等菌血症的表现。

布氏杆菌可随血液侵入肝、睥、骨髓、淋巴结等组织器官,并生长繁殖形成新的感染灶。

2.接触机会
牧民、饲养员、挤奶工、屠宰工、肉品包装工、卫生检疫员、兽医等职业人群接触机会较多。

饮用布氏杆菌污染的生奶或奶制品
可感染引发布氏杆菌病。

二、预防措施
(一)对病人隔离治疗
(二)切断传播途径
1.炭疽杆菌:病人及病畜分泌物、排泄物应当严格消毒处理、焚烧病尸死畜,严禁销售病畜肉、乳、皮毛。

2.布氏杆菌:病人、病畜排泄物等要统一消毒处理,严防含菌污水粪便污染食物、水源。

(三)保护易感者
对高危人群接种菌苗。

云博创意设计
MzYunBo Creative Design Co., Lt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