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通论复习资料.docx
古代汉语1通论期末复习全面内容
通论期末复习(一)字典辞书1.字典排列方法:音序排列法{汉语拼音字母次序(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注音字母顺序(词诠)、平水韵106韵(经籍籑诂)}、部首笔画排列(说文解字、辞源、康熙字典、汉语大字典)、编码排列法(四角号码)。
2.字典注音方法:直音法(用同音字注音)、反切法(用两字来拼合被切字的读音,反切上字与被切字声母相同,下字与被切字韵母、声调相同)3.字典分类:查字音字义(说文解字、康熙字典、中华大字典、汉语大字典、中华大字典、新华字典、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查词语典故(辞源、辞海、汉语大词典、经籍籑诂)、查虚词及特殊词语(虚词:经传释词、词诠、助字辨略、古代汉语虚词通释;诗词曲语辞汇释)(二)古今词义的异同1.古今词义异同的三种情况:古今基本一致(鸡牛)、古今差别大(该—完备;应当、抢—突过,撞;抢劫)、古今同中有异(勉:勉励,鼓舞→+规劝,劝解;给:供应→给予;)2.古今词义范围的差异:词义的扩大(菜:素菜、睡:坐着打瞌睡)、词义的缩小(宫:房屋→帝王宫殿、公共活动场所;瓦:陶土烧制的器物→盖屋的瓦片)、词义的转移(汤:开水→食物加水煮成的汁液;荤:有辛味的蔬菜→肉食)3.古今词义感情色彩的差异:古褒今贬(复辟:失位的君主复位→反动势力卷土重来;爪牙:得力帮手→党羽和帮凶)、古贬今褒(锻炼:玩弄法律陷害别人→通过实践使思想觉悟,工作能力提高)、古中性今褒(祥:吉凶的征兆、预兆→吉祥)、古中性今贬(谣言:民间的歌谣谚语→没有事实根据的消息;吹嘘:替人宣扬→说大话)4.古今词义轻重的差异:古轻今重(恨:遗憾,不满→怨恨,仇恨;诛:责备→杀)、古重今轻(怨:怨恨,仇恨→埋怨;感激:感动奋发→感谢)5.古今名物制度不同:尺、秋阳(夏阳)、饭、馒头(包子→面团)(三)词的本义和引申义1.词的本义:词本来的意义,但不一定是原始的意义。
抓本义求引申是一种以简驭繁的研究方法(理:治玉→纹理→条理,规律→道理)2.辨别本义的依据:字形分析、古书的证据(书证)3.词的引申义:从本义引申出来的,即从本义发展出来的。
汉语言文学古代汉语复习资料
古代汉语复习要点一、文选部分复习要点:1。
重点篇目:《精卫填海》、《夸父逐日》、《女娲补天》、《蝜蝂传》、《巫山、巫峡》《王子坊》、《庐山草堂记》、《传是楼记》、《郑伯克段于鄢》、《齐桓公伐楚》、《鞌之战》、《触龙说赵太后》、《孙膑》2。
复习办法:A.熟悉课文,每一句话都要会翻译,每一个字都要会解释;B.注意特殊句型,如宾语前置、被动句等;C.注意字词的特殊用法,如名词作动词,名词作状语,使动用法,意动用法等等;D。
注意关键词语的古义、本义、特殊意义,尤其是不同于现代汉语的意义.二、常用词部分复习要点:1。
复习范围:(一)古今词义不同辨析例 (二)词的本义探求例2。
复习办法:A。
注意每个词的本义、古义;B。
注意古今意义的不同;C.注意同义、近义词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三、通论部分复习要点:复习通论部分的基本原则是,掌握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在记住知识的要点的同时,一定要掌握书上举出的例子,回答问题的时候,尽量结合例子。
(一)怎样查字典辞书:1.字典排列方法:A。
按音序排列;B.按部首和笔画排列;C。
按号码排列。
2.《康熙字典》作者,成书年代,214个部首,先注音,后释义。
3。
《康熙字典》的注音方法:反切法、直音法、叶(xié)音法;掌握每种注音方法的概念。
认识到“叶音法”是一种不科学的注音方法,应当批判和否定。
4.《助字辨略》的作者是( ),收字( )个,按( )分卷,依( )排列。
5.《经传释词》的作者是( ),收字( )个,全书分( )卷,按()排列.6.《词诠》作者是(),其他虚词著作有裴学海的《》,对唐以后汉语词汇进行研究的著作有张相的《》.(二)汉字的结构和发展1。
什么是“六书”?实际上汉字的结构只有()四种,假借是用字方法,至于转注,很难作出定论.2。
记住许慎在《说文解字·叙》中对“六书”的解释,即:“一曰指事,……;二曰……。
"3.记住“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的概念和书上的古字形。
汉语通论复习材料1.doc
汉语通论复习材料12010-02-19 20:34:571分类:电大材料|标签:无|字号大中小订阅汉语通论什么是民族共同语?民族共同语是民族内部共同用來交际的语言,是识别一个独立民族的主要标志z—。
汉民族共同语的产生年代还不能说得很确切,最晚在上古的夏商周和春秋时期就产生了。
当时的民族共同语叫“雅言”,主耍流行于黄河流域,《诗经》的语言就是雅言,《左传》、《孟子》中都有一些用雅言解释方言的例子。
我国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是春秋时期的鲁国人,他有弟子三千,分别来口四面八方,其语言各异。
孔子讲学时就用雅言而不用鲁国方言,我们可以说孔子是推广民族共同语的先驱。
汉代的民族共同语叫“通语”,也叫做“凡语”、“凡通语”或“通名”,西汉扬雄编著的《方言》就是用当时的民族共同语“通语”來解释各地的方言的,这是我国第一部方言著作。
元代的民族共同语叫“夭下通语”,周德淸的《中原音韵》记录的就是当时的民族共同语。
明清时代的汉民族共同语叫“官话”。
“官话”最早用于官场,后来也流行于民间。
老百姓也以会讲官话为荣,因为人们认为讲官话代表若一个人的身份和地位。
民国时期汉民族共同语叫“国语”。
新中国成立后汉民族共同语叫“普通话”。
汉民族共同语和各个方言都来源于上古汉语,同出一源。
普通话已于1982年写进《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从此,普通话具有了明确的法律地位,成为全国通用的语言。
普通话同国语、华语是一回事吗?这三种称说指的都是我国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在屮国的大陆称“普通话”,在台湾称“国语”,在新加坡等一些国家的华人社区称“华语”。
三种称说,名称不同,但实质相同;三者不是相互排斥的,而是相互补充的。
当然,这三种称说从來源和使用范围上看,乂冇一定的差别。
“普通话”这个名称,在清末就已被一些语言学者使用。
比如1906年,朱文熊在“切音运动”中就提出了推行与文言、方言相对的各省通用之语“著通话”的构想。
古代汉语复习资料 王力 通论打印
古代汉语复习资料王力通论打印古代汉语复习资料古代汉语复习资料第一部分古代汉语基础知识一、古代汉语常用工具书1字典辞书的编排:1)按部首和笔画排列。
2)按音序排列。
3)按号码排列。
2注音方式:1)直音:即用同音字注音。
2)反切:用两个汉字拼注一个汉字读音的注音方法。
其方法是:反切上字与被切字声母相同,下字与被切字韵母、声调相同。
如:“呼报反”,即用“呼”的声母h和“报”的韵母ao声调(ˋ)相拼,是“号”或“爱好”的“好”。
3)注音字母和拼音字母注音。
3释义方式:1)直训:也叫语词式。
它用一个词去解释另一个词。
如:元,始也。
2)描写:对被释对象的特征、形状、位置、作用等给予解释。
如:缶,瓦器,所以盛酒浆、秦人鼓之以节歌。
3)义界:也称为定义式。
如:斗,十升也。
4)譬况:即用人们熟知的事物去比方不熟悉的或难以解说的事物。
如:黑,火所熏之色也。
4常用工具书:1)《说文解字》简称《说文》,东汉许慎著。
是我国规存最早的字典。
全书分汉字为540部,开创了以部首统率汉字的字典编纂法,收字以小篆为主。
2)《康熙字典》:是清朝康熙49看开始编写的,参加编写的有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人,于康熙55看编成。
这部字典按部首笔画的多少,把214个部首分别归入十二集中。
十二集以子丑寅卯等十二地支命名。
3)《汉语大字典》:是一部解释汉字形、音、义的大型语文工具书。
这部大字典是目前我国搜集汉字单字最多的字典,共收单字五万六千个左右。
4)《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北京大学中文系汉语专业等单位联合编写,1979年出版。
收古汉语常用字三千七百多个。
修订版于1993年问世。
5)《辞源》:专门为阅读古籍和古代文史研究使用的工具书。
6)《辞海》:是一部综合性的辞书。
所收对象除单字外,主要是语词、人物、著作、历史事件、古今地名、团体组织以及各学科名词术语等。
古语今语、古义今义并收。
7)《汉语大辞典》:由《汉语大辞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辞典》编纂处编纂。
王力版古代汉语通论复习
王力版古代汉语通论复习通论一:怎样查字典辞书一、汉语字典辞书编排方式:1.音序编排(平水韵106韵排列),2.部首和笔划(《说文》首创540部首),3.编码(四角号码用了很长一段时间)二、古汉语辞书中常见的注音方法1.直音法:用同音字注音不足:没有同音字的字无法注音,同音字比被注音字还要难读。
2.反切法:用同一个汉字给另一个汉字注音不足:和现在读音不痛3.叶音法:诗歌押韵临时改变一个字的读音注音不足:主观改变字音,毫无根据三、《说文解字》1、许慎著。
东汉和帝永元十二年成稿,安帝建光元年写定,遣子冲进上。
部首编排法。
2、历史评价(贡献):(1)《说文》是我国第一部系统分析字形、说解字义、辨识音读的字典。
叙目阐述对汉字起源流变的看法、以及撰作缘由、原则、体例等(2)确立汉字“六书”理论系统(3)首创部首540部,用“读若”和声旁来标音。
按照“始一终亥”,“据形系联,不相杂厕”原则编排,对后世字书的编排有重要启发。
(4)保存了“纂文”书写系统及部分古文、籀(zhou)文。
( 5) 保存了汉以前的古音古训,为汉语的同源学和古音学提供资料。
3、大徐本和小徐本小徐本:[南唐]徐锴;大徐本:[北宋]徐铉(徐锴之兄)4、清代《说文》四大家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桂馥《说文解字义证》;王筠《说文句读》;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四、《康熙字典》1、张玉书、陈廷敬等奉敕集体编纂,成书于清康熙五十五年2、部首编排法,以笔数为序排列,分子丑寅卯……十二集;字下先注音后释义,以反切注音为主;释义主要是引用古代的字书、韵书以及古注,一般都引证古书最早的例证3、[清]王引之《字典考证》;[日]渡部温《康熙字典考异正误》;王力《康熙字典音读订误》五、《汉语大字典》1. “古今兼收,源流并重”,目前收录汉字最多的字典。
2.字形:反映字形演变过程,列出有代表性的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等形体。
字音:除尽可能注出的现代读音外,还收列了中古的反切,标注了上古的韵部。
古代汉语通论复习资料
古代汉语通论复习资料一古代汉语常用工具书1字典辞书的编排:1)按部首和笔画排列。
2)按音序排列。
3)按号码排列。
2注音方式:1)直音:即用同音字注音。
2)反切:用两个汉字拼注一个汉字读音的注音方法。
其方法是:反切上字与被切字声母相同,下字与被切字韵母、声调相同。
如:"呼报反",即用"呼"的声母h和"报"的韵母ao声调(ˋ)相拼,是"号"或"爱好"的"好"。
3)注音字母和拼音字母注音。
3释义方式:1)直训:也叫语词式。
它用一个词去解释另一个词。
如:元,始也。
2)描写:对被释对象的特征、形状、位置、作用等给予解释。
如:缶,瓦器,所以盛酒浆、秦人鼓之以节歌。
3)义界:也称为定义式。
如:斗,十升也。
4)譬况:即用人们熟知的事物去比方不熟悉的或难以解说的事物。
如:黑,火所熏之色也。
4常用工具书:1)《说文解字》简称《说文》,东汉许慎著。
是我国规存最早的字典。
全书分汉字为540部,开创了以部首统率汉字的字典编纂法,收字以小篆为主。
2)《康熙字典》:是清朝康熙49看开始编写的,参加编写的有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人,于康熙55看编成。
这部字典按部首笔画的多少,把214个部首分别归入十二集中。
十二集以子丑寅卯等十二地支命名。
3)《汉语大字典》:是一部解释汉字形、音、义的大型语文工具书。
这部大字典是目前我国搜集汉字单字最多的字典,共收单字五万六千个左右。
4)《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北京大学中文系汉语专业等单位联合编写,1979年出版。
收古汉语常用字三千七百多个。
修订版于1993年问世。
5)《辞源》:专门为阅读古籍和古代文史研究使用的工具书。
6)《辞海》:是一部综合性的辞书。
所收对象除单字外,主要是语词、人物、著作、历史事件、古今地名、团体组织以及各学科名词术语等。
古语今语、古义今义并收。
7)《汉语大辞典》:由《汉语大辞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辞典》编纂处编纂。
王力《古代汉语》(通论)笔记(精华梳理版)(十六~十八)
王力《古代汉语》(通论)笔记(精华梳理版)(十六~十八)[一、二册完毕]通论(十六)1、双声:两个字的声母相同,如现代汉语中“珍珠”;“微妙”在先秦是双声;“威望”在先秦反而不是双声;“栗烈”古今都是双声。
2、叠韵:两个字的韵相同(韵头不同也算叠韵),如现代汉语中“光芒”;“芣苢”在上古是叠韵;“知识”在上古却不是;“辗转”古今都是。
3、三十六字母:按传统说法,有所谓三十六字母,字母实际上就是声母;古代没有拼音字母,只好找出三十六个汉字作为声母的代表,如见溪群疑等。
这三十六字母大致反映了唐宋时期汉语声母系统的情况。
而上古的声母系统,据初步研究共有三十二个,被分为牙音、舌音、唇音、齿音、喉音、半舌、半齿。
(参见附录四)4、双声叠韵和上古汉语的构词法有密切的关系。
上古汉语里的双音词很少,而其中,除了叠音词(如“夭夭”)之外,不少双音词的两个音节有双声叠韵的关系。
这些双声叠韵词大都用来描绘声色形状,古书注解常常用貌字来解释。
古人称之为“连绵字”。
连绵字也有不属于双声叠韵的,但绝大多数属于双声叠韵。
5、双声叠韵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A、形容词性的连绵字:a、双声:觱发、缤纷、容与、憔悴、滑稽、便嬖b、叠韵:虺隤、窈纠、觳觫c、双声兼叠韵:辗转B、名词性的连绵字:a、双声:蟋蟀、蝃蝀、伊威b、叠韵:芣苢、仓庚、鎡基C、AB是纯粹的双音词。
此外,还有一些经常用在一起的同义词或近义词也往往有双声叠韵的关系(有的非常接近连绵字,有的只能算两个词):a、双声:玄黄、洒埽、亲戚、妻妾、肯綮b、叠韵:涕泗、刚强D、利用连绵字和双声叠韵来加强诗歌的音乐性。
达到回环反复的效果。
6、注意:双声叠韵的分析是和语音系统的描写相联系的。
前人对上古声母和韵部的分合,看法不尽相同,因此在具体分析某些字是否双声叠韵时,看法也就不完全一致。
7、古音通假:古代汉语书面语言里同音或音近的字的通用和假借。
两个字形体不同,意义不同,只是由于声音相同或相近,古人就用甲字来代替乙字。
古代汉语通论笔记(全)
古代汉语通论一、古汉语常用工具书(一)工具书:是根据一定的社会需要,以特定的编排形式和检索方法,为人们迅速提供某方面基本知识或数据线索,专供查阅的特定类型的图书。
(二)工具书的编排方式:1、按义序排列2、按部首、笔划排列3、按号码排列4、按音序排列关于字典和词典⑴字典:《康熙字典》《中华大字典》《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汉语大字典》《新华字典》⑵词(辞)典:《辞源》《辞海》《汉语大词典》《现代汉语词典》《中国人名大辞典》《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三)古代的注音方法:1、譬况法用打比方的办法,通过描写性、说明性的叙述来指示发音。
《公羊传》:《春秋》伐者为客,伐者为主。
东汉何休注:伐人者为客,读伐长言之,齐人语也,见伐者为主,读伐短之。
齐人语也。
譬况法注音或对声音长短进行说明,或描写其发音部位,或描写其发音方法,但都不是正式的注音方法。
2、读若法(也叫“读如”)用一个和被注字读音相近的字来注音。
《礼记·少仪》:祭祀之美,齐齐皇皇。
郑玄注:“皇,读如归往之往”。
读若法仍是比况被释字的读音,只求近似,所标的音仍不十分准确。
“读若、读如”也用于破假借字,如《礼记》:起居竟信其志。
郑玄注:信,读如屈伸之伸,假借字也3、直音法汉代末年始用直音法注音。
指用同音字注音,常见格式“某音某,某音某某之某,某音某某”。
盅,音古;毕,音必;畔,音叛。
贯掼,关去。
梧,从木吾声。
局限性:⑴无同音字,如“蹭、糗、欸”。
⑵同音字比较生僻,注之无意义。
如“然”的同音字“燃、蚺、髯”。
4、反切注音某某切,唐以前称“某某反(或翻)”。
利用汉语双声、迭韵原理,用两个字注另一个字的音,反切上字与所切字的声母相同,反切下字与所切字的韵母和声调相同。
红,胡笼切;毛,莫袍切;送,苏弄切;东,德红切从东汉末年到1918年注音字母公布,反切法一直被作为汉字注音的主要方法。
5、注音字母中国第一套法定的汉字形式的标注汉字的拼音字母,又称国音字母、注音符号、注音字符。
古代汉语通论一(二三四讲)
通论一:汉字知识第二讲古今字一、什么是古今字。
古今字指先后产生的、有区别字义作用的、形体不同的字,也叫古今区别字。
下面举例说明:例1:《诗经·齐风·南山》:取妻如之何,必告父母。
取:①斩获俘虏的耳朵。
(本义)②获取妇人。
(引申义)后来为引申义“取妇”造了一个专门的字“娶”,在原字形的基础上加了一个表明义类的字符“女”。
“取娶”是一对古今字。
例2:《左传》:姜氏欲之,焉辟害?辟:①本义:法令②假借义:避开,躲避后来,为假借义“避开”“躲避”另造一个专门的字形记录,即“避”,它在原来字的基础上加了一个与意义有关的字符“辵”。
“辟避”是一对古今字。
比较:韭和韮菜名“韭”先写作象形的“韭”,后来写作形声的“韮”,但这两个字形表示的字义一直是完全重合的,“韭”一直是单义词,从没有一字表示多个意义,“韮”的产生是为了字形更好地提示所表示的意义,即加强了其表意性,而不是分担意义。
这种情形不属于我们在古汉语中所设立的古今字这个术语的范围,它们的关系不是古今字。
古今字的特征有三条:1、出现时间有先后;2、字形不同;3、所代表的意义范围有大小。
古字字义范围大,今字意义范围小。
今字是为了分化一字数职的情形而产生的。
古代这种一字数职的现象有两种性质:一是词义的引申;一是词义的假借。
二、古今字产生的两个途径(假借和引申)。
汉字和汉语相比,总是字少词多,解决这一矛盾的方法有二:一是假借,二是词义引申后共用同一字形。
这两种情况都导致一字数职,如:栗,本义为树名,假借表示战栗的意义,《论语》:使民战栗。
戚,本义为一种斧类的兵器,《诗经》“干戈戚扬”,假借表示“忧愁”义,《庄子》“哭泣无涕,心中不戚”。
后来,为了分化一字的数职,给其中的一个意义制造了新字,“栗”给“战栗”义制造了新字“慄”。
“戚”为“忧愁”义制造了新字“慼”。
“栗慄”是一对古今字。
“戚慼”是一对古今字。
词义引申也造成一字数义,如:上举“取娶”。
古代汉语通论复习重点教学大纲
古代汉语通论复习重点教学大纲+常考知识点(王力版)复习通论部分的基本原则是,掌握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在记住知识的要点的同时,一定要掌握书上举出的例子,回答问题的时候,尽量结合例子。
(一)绪论部分1. *△什么是古代汉语?2. 为什么要学习古代汉语?3. 怎样学好古代汉语?(二)*文字部分1. *△六书与三书2. *”隶变”对汉字构造的影响3. *△六书的假借与非六书的通假4. *△古今字5. 异体字6. *繁简字(三)△音韵部分1. 《诗经》的用韵2. *△中古汉语的声母──三十六字母3. *△上古声母系统的特点4. *古音通假的条件(四)*词汇部分1. *△古今词义的变化2. *△单音词、复音词(包括联绵字、偏义复词等)3. *△词的本义和引申义4. 同义词及其辨析(五)语法部分1. 古代汉语的词类2. *△词类活用3. *△句子成分的次序4. 句子成分的省略5. 双宾语6. △非支式7. 被动式8. *判断句的发展9. *△虚词的解释方法10. 习惯说法与凝固结构(六)*诗律部分1. 诗体的分类2. *△近体诗的格律特点(七)古书注解部分1. 古书注解的产生和发展2. *△古书注解的类型3. 古书注解的内容4. *△古注中的一套术语5. *正确地利用古注(八)*△文选部分1. 精析周代、秦代、汉代的源头作品一百篇(章)(主要选自《论语》、《礼记》、《孟子》、《左传》、《战国策》、《墨子》、《老子》、《庄子》、《荀子》、《韩非子》、《诗经》、《楚辞》、《史记》、《汉书》等。
)2. 精析汉末至宋代的各体诗歌二十首(九)古书句读部分1. 古书句读的基础知识2. *白文标点的操作要点(十)古文今译部分1. *古文今译的基本要求2. 古文今译歌诀(十一)工具书使用部分1. *△工具书最通行的排检法2. *最常用的字典辞书3. 使用字典辞书要注意的几个问题(十二)古代文化常识部分1. *避讳2. *委婉语和礼貌式3. *古文的文体4. 古人的姓氏、名、字、别号、谥号5. 古代职官名6. 其他(十三)小论文写作解决的办法:以文选为中心,以词汇为重点,以常规语法为次重点,用历史主义的观点,对比研究的方法,精读上百篇周、秦、汉的源头范文,透视各种重要的古汉语现象,解析数百个常用词,理清其本义与众多引申义间的脉络,系统了解古书用字、文言词法和句法特点以及有关的文化常识等。
【免费下载】汉语通论期末复习资料
汉语通论期末复习提纲(小学教育本科) 1.简述现代汉语形成的历史文化背景。 要点:(1)多元性的汉文化的起源。 (2)具有统一作用的汉字。 (3)古汉语和汉文化。 (4)传入中国的佛教文化。 (5)社会动荡带来的人口迁徙。 2.现代汉语共有哪几大方言区?你所在的地区属于哪个方言区? 答:现代汉语大概有如下几个方言区:北方方言区、吴方言区、湘方言区、赣方言区、客家方言区、闽北方言区、闽 南方言区、粤方言区、晋语方言区、平话方言区。 吴江话属于吴方言区。 3.同英语及古代汉语相比,现代汉语各有那些方面比较明显的特点? 答:同英语相比,现代汉语有如下几个特点: (一)语言方面。1、 没有复辅音。2、 音节中元音占优势,复元音构成的音节多。3、 音节有声调。 (二)词汇方面。1、 词的结构有双音化的倾向。2、 广泛采用词根复合法构成新词。 (三)语法方面。 1、 语序和虚词是表达语法关系的主要手段。
答:新词:领班 上网 网民 大款
历史词:尚书 宰相
文言词:曰
之
2
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电试力卷保相护互装作置用调与试相技互术关,系电,力根保通据护过生高管产中线工资敷艺料设高试技中卷术资配,料置不试技仅卷术可要是以求指解,机决对组吊电在顶气进层设行配备继置进电不行保规空护范载高与中带资负料荷试下卷高总问中体题资配,料置而试时且卷,可调需保控要障试在各验最类;大管对限路设度习备内题进来到行确位调保。整机在使组管其高路在中敷正资设常料过工试程况卷中下安,与全要过,加度并强工且看作尽护下可关都能于可地管以缩路正小高常故中工障资作高料;中试对资卷于料连继试接电卷管保破口护坏处进范理行围高整,中核或资对者料定对试值某卷,些弯审异扁核常度与高固校中定对资盒图料位纸试置,.卷编保工写护况复层进杂防行设腐自备跨动与接处装地理置线,高弯尤中曲其资半要料径避试标免卷高错调等误试,高方要中案求资,技料编术试5写交卷、重底保电要。护气设管装设备线置备4高敷动调、中设作试电资技,高气料术并中课3试中且资件、卷包拒料中管试含绝试调路验线动卷试敷方槽作技设案、,术技以管来术及架避系等免统多不启项必动方要方式高案,中;为资对解料整决试套高卷启中突动语然过文停程电机中气。高课因中件此资中,料管电试壁力卷薄高电、中气接资设口料备不试进严卷行等保调问护试题装工,置作合调并理试且利技进用术行管,过线要关敷求运设电行技力高术保中。护资线装料缆置试敷做卷设到技原准术则确指:灵导在活。分。对线对于盒于调处差试,动过当保程不护中同装高电置中压高资回中料路资试交料卷叉试技时卷术,调问应试题采技,用术作金是为属指调隔发试板电人进机员行一,隔变需开压要处器在理组事;在前同发掌一生握线内图槽部纸内故资,障料强时、电,设回需备路要制须进造同行厂时外家切部出断电具习源高题高中电中资源资料,料试线试卷缆卷试敷切验设除报完从告毕而与,采相要用关进高技行中术检资资查料料和试,检卷并测主且处要了理保解。护现装场置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汉传复习资料-古代汉语.docx
古代汉语文字文字的定义:某个词的咅、意义相对应,而其形状又基本固定,这样的符号就是 文字。
(原始文字阶段:零星符号;体系文字阶段:把口语完整记录下來) 独体为文,合体为字汉字的形体演变一、 甲骨文:1500个系统文字,狭义的指商代甲骨文1. 能够完整记录口语,是已知最早的体系文字。
2. 非商代独有,周民族发源地也有。
3•非商代常态文字,商代以有竹简。
二、 金文:铸于青铜器上的文字叫金文(钟鼎文),常用于礼器。
狭义指西周金 文(作为一种字体)。
1•非西周独有,吋间跨度长。
2•非常态文字,西周有竹简、毛笔。
3•内容:A.分封、任命等;B.战争誓词;C 历史大事装饰性文字:山西晋国侯马盟书;楚国鸟虫书。
三、 篆书:战国文字:六国古文+秦国大篆(籀文,石鼓文,粗矿质朴。
) 秦统一之后:小篆(婉转清丽)四、 隶书:秦下机官员仓促写的,把小篆的笔画写直。
汉代获得官方认可,改造。
五、 章草:通行于东汉章帝年间,由隶书而来。
六、 今草:去掉隶书的波折条法,创于东汉末年。
七、 楷书:在今草的基础上连笔断开,横竖写直,汉魏时期定型。
(钟繇)八、 行书:创立者,王羲之。
六书一、六书的由来《周礼•地官•保氏》:“保氏掌谏王恶,而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 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
”班固《汉书•艺文志》:“古者八岁入小学,故周官保氏掌养国子,教之以六书,谓象形、象 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造字之本也。
”六书是汉代学者提出的分析汉字形体结构的条例。
映了对汉字起源的不同认识。
班固一派认为最早产生的是象形字,许慎一派认为最早产生的 是指事字。
唐兰在30年代主张中国文字起源于图画,而不是指事系统的文字,中国文字起 源是一元的,郭沫若在70年代提出:“中国文字的起源应当归纳为指事与象形两个系统,指 事系统发生于象形系统之前。
” “指事先于象形也就是随意刻划先于图画。
” 象形一指事一会意一形声一转注一假借二、六书性质1、造字之木先有汉字,后有六书,六书是先民造字吋不自觉遵循的方法和原则。
郭锡良古代汉语通论打印版
《古代汉语》通论详稿[郭锡良主编]第一章古今词义异同一、古今词义(词汇)的传承与存废1、古用今废词指在汉语历史上被淘汰、已经失去了交际作用、随旧事物的消亡而消失的词。
如:区分牲畜种类的词:羜,五月生羔;羳,黄肚羊;犙,三岁牛;牭,四岁牛。
古代官职等级:君、臣、仆、吏、奴、婢、大夫、尚书、丞相。
古祭祀名:祠,春祭;礿,夏祭;禅,祭天;社,祭地。
2、古今义同词多为基本词汇,古今意义和用法基本相同,个别词义所指仍有细微差别。
如:坐,古今坐的方法不同,词义所指的礼仪有了变化。
雷,古今对同一现象的认识发生了变化。
3、古今异义词(1)完全不同在阅读文献时一定要注意。
绸:古义指缠绕,《尔雅·释天》:“素锦绸杠。
”郭璞注:“以白地锦韬(缠绕、套住)旗之杆。
”《九歌·湘君》:“薜荔柏兮蕙绸。
”王逸注:“绸,缚束也。
”今义为丝织品的名称。
该:古代常用义为完备。
《楚辞·招魂》:“招具该备,永啸呼些。
”王逸注:“该。
亦备也。
言撰设甘美招魂之具,靡不毕备,故长啸大呼以招君也。
”《方言》卷十二:“备、该,咸也。
”现常用意义为“应当”。
成语“言简意赅”一词中,“赅”与“该”义同而形异。
抢:《战国策·秦策》:“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庄子·逍遥游》:“我决起而飞,抢榆枋。
”两处的“抢”皆“碰、撞”之义。
行李:古指外交使节,指人不指物。
《左传·僖公三十年》:“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今指出行时携带的东西,指物不指人。
(2)同中有异古今意义之间存在细微差别。
给:古常用义为供给。
《战国策·齐策》:“孟尝君使人给其食用,无使乏。
”今常用义为给。
勤:古常用义为辛劳、辛苦,与“逸”相对。
《论语·微子》:“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今常用义为勤劳、勤快。
劝:古常用义为鼓励、劝勉,《国语·越语》:“果行,国人皆劝。
父勉其子,兄勉其弟,妇勉其夫。
古代汉语通论
古代汉语通论古代汉语期末复习资料⼀、单项选择1、关于《墨⼦》的注本中,清代孙诒让的《墨⼦间诂》最为详备2、古代汉语中的否定性⽆定代词是莫3、上古韵部中以塞⾳[P]、[t]、[k]作为韵尾的韵属于⼊声韵;[m]、[n]、[g]属于阳声韵4、清代学者钱⼤昕在《⼗驾齐养新录》中提出古⽆轻唇⾳和古⽆⾆上⾳的说法5、近代语⾳以《中原⾳韵》为代表6、三平调是专门针对仄仄仄平平的句式⽽⾔的7、从韵在句中的位置来看,句尾韵是最普遍的形式8、《尔雅》属于“⼗三经”9、从中古汉语四声到现代汉语普通话四声的演变规律是平分阴阳、浊上变去和⼊派四声。
10、中古⾳是以《切韵》⾳系为代表的,由于《切韵》失传,我们现在考察的中古⾳的依据主要是《唐韵》(这句话是错的考判断题)11、对于上古韵部的研究,其材料是《诗经》⼊韵字、上古其他韵⽂⼊韵字和谐声系统,其研究⽅法是系聊法。
⼆、填空题1、清代学者钱⼤昕在《⼗驾齐养新录》提出来古⽆轻唇⾳和古⽆⾆上⾳的观点。
2、《⽑诗正义.魏风.硕⿏》硕⿏硕⿏⽆⾷我⿉三岁贯⼥莫我肯顾XXXXXXXXXX乐⼟乐⼟爱得我所XXX[疏]XXXXXX中“贯”事也是⽑亨的注,笺云之后是郑⽞的注,圆圈之后“贯,古乱反”是陆德明的注⾳,[疏]字以下是孔颖达的注。
3、没有韵尾或以元⾳作韵尾的韵称之为阴声韵;以⿐⾳[m]、[n]、[g]作为韵尾的韵称之为阳声韵;以塞⾳[P]、[t]、[k]作为韵尾的韵属于⼊声韵。
4、朱熹在《诗经集注》⼀书中没有认识到语⾳的发展演变,⽽是为了说明《诗经》押韵和谐,主观的临时的改变某字的读⾳以求押韵,这种做法称之为叶韵。
5、古书备注中见到“屯,⾳肫(zhun)”的注解,这是采⽤了直⾳的注⾳⽅法,⽽“东,德红切”,则是采⽤了反切的注⾳⽅式。
6、《⼗三经》指的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左⽒传》、《公⽺传》、《穀梁传》、《周礼》、《仪礼》、《论语》、《孝经》、《尔雅》、《孟⼦》。
古代汉语通论笔记(一)词类活用.docx
古代汉语通论笔记(一)词类活用.docx古代汉语通论(一)一一词类活用词类活用的定义:汉语词类的划分古今基本一致,可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实词包括名、动词、形容词;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语气词。
词类的基本功能古今也基本一致。
但是,在古代汉语尤其是上古汉语中,有些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表达习惯灵活运用,在句子中临时改变它的词性和基本功能,这类语法现象叫做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与兼类不同,兼类是一个词兼有不同词类的句法功能,这些功能是经常的而不是临时的。
而活用则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表现出来的某种功能。
离开了这种语境该功能不复存在。
词类活用的类型:词类活用主要是实词的活用,即动词、名词、形容词的活用。
具体而言包括动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用做一般动词,使动和意动用法;名词用做一般动词,使动和意动用法以及做状语。
使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使宾语具有什么样的特点意思,它用一种动宾式来表达兼语结构的内容,使结构显得简练。
在上古兼语结构很罕见。
意动用法:是指谓语具有认为宾语怎么样或者把宾语看作什么的意思。
凡是由意动词构成的句式都是以主谓词组做宾语的句式。
可变换为“以,,为””或“把,,看作,,”。
二者的区别在于使动用法是宾语客观上发生了变化,意动用法是宾语客观上没有发生变化而主语主观上认为它发生了变化或者对待的方式有所改变。
第一节词类活用的鉴别鉴别一个词是不是活用成另一类词,可以从语义和句法两个方面来考察。
通常词类活用会伴随词汇意义的改变。
如果一个词语按照平常的意义解释不通时就要考虑是否为词类活用。
另外,语法特征尤其重要:比如词语在句子中所处的地位,跟那些词语组合,构成什么样的句法结构等。
名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名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以及名词用如动词,都是活用为动词。
1、两个名词连用。
如果两个名词连用,既不是并列关系,也不是偏正关系,则其中必有一个名词或用为动词,一般是前一个名词活用为动词。
古汉语通论复习提纲
古漢語通論復習提綱(王力主編《古代漢語》一、二冊)緒論1、古代漢語的定義2、古代漢語的兩個系統古漢語通論(一)1、字典辭書的編排方式2、字典辭書的注音方式3、常用字典辭書古漢語通論(二)1、古今詞義的異同2、古今詞義變化的三種情況古漢語通論(三)1、單音詞、雙音詞、複音詞2、古代單音詞與現代複音詞的比較3、連綿字、曡音詞4、同義連用、偏義複詞5、混言、析言古漢語通論(四)1、本義、引申義、假借義2、字的本義和詞的本義之間的關係3、探求詞的本義的依據和意義古漢語通論(五)1、六書2、四體二用3、形聲字義符和本義的關係4、形聲字義符和部首的關係5、隸變對漢字形體的影響古漢語通論(六)1、古今字、異體字、繁簡字2、異體字差異的表現3、確定異體字的標準4、繁簡字的對應情況古漢語通論(七)1、古代漢語判斷句的特點2、古代漢語判斷句的常用格式3、古代漢語判斷句的表達功能4、語氣詞“也”字的用法古漢語通論(八)1、雙賓語句2、賓語前置句3、古代漢語數量表示法4、古代漢語被動句的常用格式5、古代漢語被動句的表達功能6、語氣詞“矣”的用法7、語氣詞“也”、“矣”的區別8、“焉”的用法古漢語通論(九)1、古代漢語常見否定詞2、古代漢語常見否定詞的用法3、賓語前置句古漢語通論(十)1、古代漢語常見疑問代詞2、古代漢語常見疑問代詞的用法3、賓語前置句4、古代漢語常見疑問語氣詞5、古代漢語常見疑問語氣詞的用法6、古代漢語常見的反問表達格式7、句尾語氣詞的連用古漢語通論(十一)1、名詞用作動詞2、使動用法3、意動用法4、使動與意動用法的區別5、名詞用作狀語6、動詞用作狀語古漢語通論(十二)1、古代漢語常見的人稱代詞2、古代漢語常見人稱代詞的用法3、古代漢語人稱代詞的複數表示法4、古代漢語人稱代詞使用較少的原因5、古代漢語常見的指示代詞6、古代漢語常見的指示代詞的用法7、代詞“者”的用法8、代詞“所”的用法9、常見的“所”字結構10、代詞“所”和“者”用法的異同古漢語通論(十三)1、連詞“而”的用法2、連詞“以”的用法3、連詞“則”的用法4、“然而”、“然則”、“雖然”的用法5、介詞“以”的用法6、介詞“以”和其賓語的關係7、介詞“於”的用法8、介詞“為”的用法9、介詞“之”的用法古漢語通論(十四)1、句首語氣詞“夫”的用法2、句中語氣詞“其”的用法3、句中語氣詞“惟”的用法4、句中語氣詞“唯”的用法5、詞頭“有”的用法6、詞頭“其”的用法7、詞頭“于”的用法8、詞頭“薄”的用法9、詞尾“然、乎、焉、如、爾”的用法古漢語通論(十五)1、韻例2、《詩經》韻的位置3、《詩經》韻的數目4、《詩經》韻腳的距離5、古韻三十部6、合韻7、叶韻古漢語通論(十六)1、雙聲、叠韻2、中古三十六字母3、上古三十二聲母4、連綿字和雙聲叠韻的關係5、古音通假古漢語通論(十七)1、經、傳、箋、注、疏、正義、章句、集注、集解2、十三經注疏3、十三經注疏體例4、常用訓詁術語及區別古漢語通論(十八)1、《史記》三家注2、《文選》注3、《莊子》注疏4、《四書集注》5、清人十三經新疏6、常用校勘術語[附錄一]簡化字與繁體字對照表[附錄二]漢字部首舉例。
古代汉语通论资料
古代汉语通论资料古今词义的异同一、古今词义异同的基本情况:1、古今意义基本无变化的词,如:天、地、山、水等,复音词如:蟋蟀、仓庚、凤凰等。
2、古今意义毫无关联的词,如“该”,古代是“完备”的意思,现代是“应该”的意思。
另有古代意义已经消亡的词,如“章甫”。
由于词义所指的事物现在已经不存在,所以古意消亡。
3、古今意义有区别又有联系的词。
如“再”在上古只有“两次”的意思,而现代汉语则表示“重复”等义。
(注:“再”和“复”的区别:“再”表示动作的数量,它代替了“二”,“复”只表示行为的重复,不表示数量。
现代汉语的“再”相当于古代的“复”。
)二、古今词义的发展变化1、词义范围的变化:词义所概括的客观对象的外延的变化。
⑴词义的扩大。
如“菜”本来专指蔬菜,后兼指鸡鱼肉蛋等荤腥。
“洗”本以为洗脚,后泛指洗涤,不拘于足。
⑵词义的缩小。
如“金”在先秦泛指各种金属,后来词义缩小,专指黄金。
“宫”本指一切房屋,后专制帝王所居。
“瓦”本指一切陶器,后专指盖房顶所用的陶制建筑器材。
⑶词义的转移。
如:“闻”的本意为听见,后来转指用鼻子闻。
“涕”的本意为眼泪,后转指鼻涕。
“汤”本指热水,后指米汤,菜汤。
“脚”本指小腿,后指踝关节以下的部分。
“府”本指藏文书财务的地方,后指官署。
2、词义感情色彩的变化:词义的感情色彩是词的附加意义,表现人们对客观事物的爱憎喜恶即主观评价的好坏,以及词义轻重程度的判断。
⑴词义褒贬的变化。
如“谤”在古代是个中性词,无所谓褒贬。
《国语·周语》:“厉王虐,国人谤王”,是中性词;“贿”在上古指布帛之类的财务,中性词,后专指用钱财买通他人,贬义词;“爪牙”在先秦指武臣、国之猛将,也泛指辅佐君王者,用于褒义。
后来指坏人的帮凶、走狗,变成了贬义词。
⑵词义轻重的变化。
如“诛”本质言辞责备,词义较轻,后发展出杀戮之义,词义变重。
又如“贼”本指杀人越货、犯上作乱的人,词义很重,后指小偷,词义较轻。
三、怎样掌握词的古义:我们必须勤查有关的工具书与阅读古代作品相结合,对词义的古今义例反复参证比较,还可以通过一些文字的和语言的手段帮助我们掌握词的古义。
王力《古代汉语》 章节题库 (古汉语通论(1~4))【圣才出品】
第1章汉语通论(1~4)一、填空题1.反切的原理是切上字与被切字的________相同,切下字与被切字的________、________相同。
(北京师范大学2013年研)【答案】声母;声调;韵母【解析】反切法是中国古代汉语中注音法的一种,反切上字的声母加反切下字的韵母和声母组合即被切字的读音。
2.反切法是用两个汉字拼注一个汉字的读音,称“某某切”。
其方法是________。
(中国传媒大学2011年研)【答案】取反切上字的声母,反切下字的韵母和声调,组合起来就是被切字的读音【解析】反切法是中古代汉语中的注音方法,相较于直音法,它有很大的改进,但是仍然有很大的缺陷,如若不认识反切字就起不到注音效果。
3.《康熙字典》按部首排列,共________部。
(首都师范大学2010年研)【答案】214【解析】《康熙字典》是一部成书于清朝康熙年间的汉语辞典,由文华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张玉书及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陈廷敬担任主编,是中国第一部以字典命名的汉字辞书。
《康熙字典》以二百一十四个部首分类,并注有反切注音、出处及参考等,几乎把每一个字的不同音切和不同意义都列举进去,是古代汉语的学习者必备的工具书。
4.我国的第一部字典是________,这部字典把汉字分为________部,结构分析基本上是以________字体为依据。
(中国传媒大学2010年研)相关试题:(1)《说文解字》作者________,全书分________部首。
(北京师范大学2013年研)(2)《说文解字》的作者是________。
(首都师范大学2010年研)【答案】《说文解字》;540;小篆【解析】我国的第一部系统完备的字典是《说文解字》,作者是东汉许慎。
许慎,字叔重,是东汉著名经学家、文字学家(有“字圣”之称)、语言学家,也是中国文字学的开拓者。
他历经21年著成《说文解字》十五卷,这部书是中国文字学的奠基之作,收字9353个,将其归入540部首,另有重文1163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汉语逼俺复习诲料一古代汉语常用工具书1字典辞书的编排:1 )按部首和笔画排列。
2 )按音序排列。
3 )按号码排列。
2注音方式:1 )直音:即用同音字注音。
2 )反切:用两个汉字拼注一个汉字读音的注音方法。
其方法是:反切上字与被切字声母相同,下字与被切字韵母、声调相同。
如:“呼报反”,即用“呼啲声母h和“报”的韵母ao声调(')相拼,是“号”或懷好啲“好”。
3 )注音字母和拼音字母注音。
3释义方式:1 )直训:也叫语词式。
它用一个词去解释另一个词。
如:元,始也。
2 )描写:对被释对象的特征、形状、位置、作用等给予解释。
如:缶,瓦器,所以盛酒浆、秦人鼓之以节歌。
3 )义界:也称为定义式。
如:斗,十升也。
4 )譬况:即用人们熟知的事物去比方不熟悉的或难以解说的事物。
如:黑,火所熏之色也。
4常用工具书:1 )《说文解字》简称《说文》,东汉许慎著。
是我国规存最早的字典。
全书分汉字为540部,开创了以部首统率汉字的字典编纂法,收字以小篆为主。
2)《康熙字典》:是清朝康熙49看开始编写的,参加编写的有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人,于康熙55看编成。
这部字典按部首笔画的多少,把214个部首分别归入十二集中。
十二集以子丑寅卯等十二地支命名。
3)《汉语大字典》:是一部解释汉字形、音、义的大型语文工具书。
这部大字典是目前我国搜集汉字单字最多的字典,共收单字五万六千个左右。
4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北京大学中文系汉语专业等单位联合编写,1979年岀版。
收古汉语常用字三千七百多个。
修订版于1993年问世。
5)《辞源》:专门为阅读古籍和古代文史研究使用的工具书。
6)《辞海》:是一部综合性的辞书。
所收对象除单字外,主要是语词、人物、著作、历史事件、古今地名、团体组织以及各学科名词术语等。
古语今语、古义今义并收。
7)《汉语大辞典》:由《汉语大辞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辞典》编纂处编纂。
1986 年第一卷出版,1994年出版最后一卷。
全书十二卷,共收单字二1万二千个左右,词目约三十七万条,五千余万字。
是一部大型的历时性的详解语文词典,它试图从语词的历史演变过程加以阐述,古今兼收,源流并重。
首先,这部词典是迄今汉语语文辞书中搜罗最为宏富的一部大型语挥文词典。
其次,这部词典引例丰富,是在收集大量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编写成的,保证了收词立目、释义探源方面能超逸前人。
8)《经传释词》:清王引之著,是一本着重研究先秦和汉代经传中虚词特殊用法的著作。
9)《词诠》:近人杨树达著。
这部书收集了古书中常用的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及一部分代词、动词、副词,说明它们的用法、意义并引书证。
(10)《诗词曲语辞汇释》:近人张相著。
这部书汇集了唐宋金元明以来流行于诗词剧曲中的特殊鱼词537个,作者从大量的材料中加以比较推敲,考释语辞的含义和作用。
这部著作是我们阅读和研究古典诗词曲的重要参考书和工具书。
二汉字的结构1、汉字的结构与“六书”1)六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2)象形:象形字的结构特点是依样画葫芦,即许慎所谓“画成其物,随体诘训“。
如日、月、止、目、人、车、行、牛、瓜、眉、虎、高、夕、犬、女等。
3)指事:许慎的定义是“视而可识,察而见意。
”一眼看去就可以认识大体,仔细观察就发现意义所在。
如:上、下、中、亦(腋)、本、末、未、寸、刃、甘等。
4)会意:许慎:”比类合谊,以见指挥”,字面意思是会合成意,即由若干符号相互构成一种联系来表达某种意义。
如:逐、取、武、及、戒、朝、暮、牧等5)形声:由两个部分构成,一个部分表示意义或字义的属类,叫形符(或意符);另一部分大致地表音,叫声符。
如:江、河、杨、柳等。
6)假借:许慎:”本无其字,依声托事“。
有些词原先没有为它造过专用字,只是从现成的字中选取一个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来代替,后来习惯了,这个字也就归它使用了。
如:莫。
7)转注:许慎「建类一首,同意相受。
“即两个字的部首相同、两个字的意义有引申关系。
如:考、老。
8)形声字的形符和声符的位置:(1 )左形右声。
如:松、理、越。
(2 )右形左声。
如雕、期、鸿、救。
(3)上形下声。
如茅、空、简。
(4)下形上声。
如基、裳、姿。
(5)外形内声。
如园、闾、街。
(6)内形外声。
如辩、闻、傩。
9)形符和声符位置有反常的情况:如”视、祁、锦、钦、冯、和、蚀“是右形左声,”钊、到”是左形右声,”闷、问”是内形外声,”闺、阁“是外形内声,”孟“是上形下声,“笃、筑、竺” 是下形上声。
10)形符和声符不能按自然结构分析:(1 )形符偏于一隅:修、倏、腾、滕、裁、栽、颖、颍、佞、疆。
(2 )声符偏于一隅:旗、施、徒、徙。
(3 )形符藏于声符中间:赢、羸、辩、辨、哀。
(4 )声符藏于形符中间:裹、衷、戚。
(5 )互相穿插,分合离奇:随、游、赖。
11)省形和省声:有少数形声字,它的形符或声符已经简省,必须补全才能起表意或表声作用。
如:釜,从金省,父声。
雷,从雨,田省声。
12)最早成系统的文字,现在已知的是商代的文字,包括商代金文、甲骨文。
13)文字的演变阶段:(1 )古代文字:商“金文、甲骨文。
周金文。
战国西方周秦的”籀文”属大篆文字。
东方六国系统的文字是“古文“。
秦小篆、秦隶。
(2)今文字:汉隶、章草、行书。
魏晋真书(楷书)。
14)隶变:汉字由篆书到隶书的变化叫隶变。
15)隶变对汉字结构的影响:(1 )部首形体的变化:如”人”变为H ”,”心“变为” + % (2)简省或讹变。
如“春”,从卄从日,屯声,(上部讹变)。
”更”,从支丙声(整体讹变)。
(3 )混同,是讹变的后果。
有些原先不相同的偏旁,隶变后就混同了。
如”服”从舟而不从月,”脍”从肉而不从月。
16)本义:汉字在造字之初所代表的词义称为文字的本义。
17)如何探求本义:探求本义,既不能脱离文字形体,也不能脱离文献用例。
若撇开字形,仅从文献用例追溯词义的源头,是无法或难以办到的。
如诛;若仅根据字形而脱离文献语言,探求本义也是不大可能的。
如高。
三古书中的用字1假借字:凡文献中的用字,如果它所记录的词不是该字的本义或引伸义,这个字就是假借字。
2、假借字的分类:(1 )本无其字:某些词原先并没有为它专门造字,人们从现有的文字中选取某些同音字来记录它,这是本无其字的假借。
有两种结果:A某些词既然本无其字,于是它的假借字也就一直归它使用了。
至于假借字是否还同时用于表示本义,有两种情况:a有的假借字自从被它借用以后,它又改头换面以新的面貌来表示本义。
女莫”本义是昏暮,后假借为否定性无定代词。
自从它被借用后,为本义又造了一个“暮”字。
“莫“的本义反而不为人所知了。
b 有些假借字被借用后,它兼有表本义和假借义两种功能,如”汝”本义是水名,假借义为第二人称代词,现本义和假借义同时存在。
B本无其字的假借字使用一段时期以后,为了区别用法,人们为假借义另造新字。
如“辟“,本义是刑法,假借义是避开,为假借义造了后起本字为“避”。
(2)本有其字:某些词原先已为它造过专用字,但由于种种原因,书写者没使用本字,而另找一个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来代替它,这是本有其字的假借。
有三种情况:A、在某种意义上借字与本字通用。
a本字是规范字,如”早蚤“、”疲罢”、“伸信'前面一个是本字,后面是假借字。
尽管两字通用,在常人心中仍以本字为规范字。
b假借字人们习以为常,把它视同本字。
如“彼匪”。
B、平时用本字,偶尔用同音字、近音字来代替。
如”寤“借为“悟”,即写了别字。
C假借字的使用频率大大超过了本字,以致最后通行的是假借字,本字反而不用或罕用了,如“亡”最初只表示没有或亡失,“无只表示求雨的舞蹈;从西周金文开始,有无的无既用“亡”,也用“无“;先秦古书中“无啲用例已大大超过了”亡“;到后代,基本上都用“无“字7o3、古今字:同一个词在不同的时代用不同的字来表示,就形成古今字,在前的叫古字,在后的叫今字。
女『莫-暮”。
4、古今字的形体:(1 )古字+形符-今字。
如”其箕“”取娶””昏婚“。
(2 )古字改变形符T今字。
如“说T悦"振T赈”啜T殁”'张一胀“。
(3 )古字略加变形T今字。
如“大T太“”闲T 间"陈T阵”。
(4 )也有些由通假造成的古今字,形体上可能无关。
如“亡T无””伯T霸”。
5、古今字形成的原因:(1 )古今字假借为其他用途,又为它的本义造今字。
如”正T征”“ 队-坠”“或T域‘。
(2)古字用于表示引申义,又为它的本义造今字。
如“责T债””益T溢”嚎■> 影”。
(3 )古字用于表示本义,又为它的引申义造今字。
如“解T懈"家T嫁"支T肢”“道T 导”。
(4 )古字用于表示本义,又为它的假借义造今字。
如”辟T避“”厌T嚴”与T欤”。
6、古今字与假借字的关系:二者有交叉现象。
古今字立足于时代的不同和用法的分工,假借字则立足于文献中文字所表示的意义跟它的本义是否有关。
7、异体字:(1 )狭义的异体字指读音相同,意义相同,而形体不同的文字。
(2 )广义的异体字除包括狭义异体字外,还包括文献中通用的假借字和古今字。
本教材讨论的是前者。
8、异体字的形体类别:(1 )文字结构类型的不同。
如”泪“野”看(2)同是会意字,而构成成分不同。
女「明- 弃”。
(3)同是形声字而成份或位置不同。
如“烟^歌..““村..““岭鞍..“。
(4)隶变不同或文字讹变。
如“春■•””享・・”。
(5)为了书写方便而形成的俗字。
如“册”“别・■”。
(6)还有一些是古体字。
如”礼-无・・”。
9、异体字的辨识:(1 )同出一源,分化后分工明确。
如”乌“和”於“原先是同一个字,春秋后才逐渐分化为不同形体,二字分工明确,意义不同。
因此它们曾经是异体字,现在却不算7o (2)虽然通用,但有一个义项不通用。
女卩修“和” “是通假关系,而不是异体关系。
10、繁简字:简化字与被简化的繁体字合称为繁简字。
(1 )简化字:特指1956年国务院公布的《汉字简化方案》所颁布的简化字,不一定笔画少就是简体字。
(2)繁体字:特指与简化字相应的繁写楷书字体。
11、必须注意的几个问题:(1 )同形字:有些简化定与古书中的某些字字形完全相同,但实际上是读音和意义都不相同的两个字,形体相同纯属于巧合。
女Q”腊-””术-"适-"o (2 )同音替代字:简化字中有一些来源于原先意义不同的同音(或音近)字,如”后後”“药仆- ”“几"谷-“。
(3)两字共简为一形,必须注意判别它代表的到底是哪一个字。
如”钟”是“連,和” ”的简化字。
另外还有“历・・、””复“、”。
四、古今词义的异同1词义异同的情况:1 )有些词古今都用,词义不变。
如山、水、雪、母、弟、心、耳等。
2 )古用今废词。
古代曾经使用而现代不用的旧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