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武术】八极拳
八极拳的十大技法要求
八极拳的十大技法要求八极拳是我国传统拳种之一。
它以刚烈雄健,朴实简洁的风格和独特的技击特点而著称。
它的主要内容有“六大开”、“八大招”“六十四种手法”,在技法上有十大要素。
1、姿势舒展。
每个动作都要求做到含胸拨背,顶项拨腰,沉肩垂肘。
上颌下沉,左撑右拉。
利用“十字整劲”保持重心。
达到舒展稳坚的目的。
2、手脚相随。
要求眼随手转,拳(包括肘肩髖背)脚(包括腿膝)齐发,上打下封,紧逼硬攻,长短兼施,其次还要求手到步落,上下相随。
做到动作的运行和静止时手脚同起同落。
3、下盘稳固。
要求踢腿高不过裆。
脚不离地(指没有蹿蹦跳跃的步法)。
在步法上多用“拥搓震碾”。
震脚间步如穿石入洞,落地生根。
以“沉坠劲”为根基。
4、劲力短快。
要求发力短脆快速,也就是要体现出“崩”劲。
靠身发招时,以躯干和四肢的劲把对方弹出。
在发力的瞬间要运用内气,身体重心下沉,使自己牢如磐石。
5、变化突然。
发招时要求做到突然快速变化,上下肢合一。
在练习时常常几个动作紧连,要干净利落,一气呵成。
做到猛起硬落,动迅静定,变化莫测。
实用时使对方在防守上措手不及。
6、拥搓代缓。
运动的变化必然是有一个由高潮到低潮,由急剧到缓慢到静止的过程。
静止前必得缓慢。
否则由于惯性,难以达到静定的目的。
八极拳运动中的缓着重于“缠丝劲”和“拥搓”步法的运用。
因此要求拥搓代缓。
此时缓而不松,缓而不懈。
7、以气催力。
演习时要求吐气发声,以声助势,以势动员浑身肌力集聚一处,以气催力。
8、刚柔相兼。
八极拳用劲有明劲有暗劲。
明劲则刚,具有威猛沉稳,发如炸雷的风格。
暗劲刚柔,它以“四六步”为主,用“拥搓”步法尽量做到缓慢均匀,动作之间不断的劲。
最忌“僵劲”“硬劲”。
9、阴阳顿挫。
八极拳中的运动、变化、功用是建立在动静、开合、刚柔、虚实、起落、进退、急缓、攻防等对立统一因素的基础上的。
只有有阴阳,才能运动;有变化,有顿挫,才能产生功用。
二者假若只备其一,一切都将匀动或滞息。
10、神形兼备。
浅谈八极拳的起源与特点
浅谈八极拳的起源与特点
八极拳是中国传统武术中的一种,起源于中国北方,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八极拳的起源与特点是广泛传播的话题,下面就浅谈八极拳的起源与特点进行探讨。
八极拳起源于中国北方的少林寺。
它是由少林寺僧侣从中国古代的八卦图、易经等文
化传统中汲取营养,并结合武术技法而创立的一种独特拳术。
八极拳的演练者在实战中打
法是兼顾刚柔并济、变化多端,以求战胜敌手。
相传,“八极拳”原名是“八极神拳”,
因其拳法威力巨大,故得名。
八极拳的特点在于其注重内外兼修的特色。
八极拳强调“内功充分、外形圆滑”,强
调内气与外形相结合,通过身体训练和呼吸方法来强化练习者的内功,使内气能够充分带
动外形,从而达到内外结合、力量自然的境界。
其拳术重点在于发力的技巧,借力打力,
既有其独特的外形,也有其内在的气势。
且八极拳以八卦的方位与易经的知识为基础,有
八个方位的基本排布和激励。
八极拳的每个招式都有独特的意义,因其模仿生活中的动物,如虎、鹰、熊、猴、蛇等,所以也被称为“八极拳”,它既有波澜壮阔的气势,又具有灵动的机敏,极富观赏性。
八极拳的招式变化多端、灵活多样,招式刚劲有力、虚实相间。
而八极拳的出拳方式则以“急徐开合、顿挫连贯”为原则,拳招狠厉狠劲,动作中有开阕、顿挫、连贯等独特特
点。
八极拳的特点还体现在其锻炼方式上。
八极拳的锻炼有很高的要求,要求练习者全身
投入既要求肌体的耐力与爆发力,更强调内外兼修、身心统一的功法。
所以在训练过程中,需要坚持每天的练习,不断提升自己的练功水平,才能够体会八极拳的深厚内涵。
浅谈八极拳的起源与特点
浅谈八极拳的起源与特点1. 引言1.1 八极拳的概述八极拳,又称八卦掌,是我国传统民间武术之一。
据传始于清乾隆年间,由东北吉林省抚顺县的高得乐创立。
八极拳以八卦掌为基础,融合了太极拳、形意拳等多种武术技法,形成了独特的拳法体系。
八极拳注重内功修炼,强调身法动静结合,以螺旋起承转合为主要特点。
其拳法变化灵活,具有明显的攻防技巧,既能迅速出手制敌,又能灵活应对对手的变化。
八极拳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武术文化,受到易经、道家思想的影响,强调阴阳八卦的哲学理念。
八极拳的历史悠久,经过多代传承,逐渐形成独具特色的拳法体系。
八极拳的套路丰富多样,包括单练拳、对练等多种形式,既有劲道短小的快打,也有力度大而变化多端的慢练。
八极拳作为中国传统武术的代表之一,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和实战技巧。
其独特的拳法特点和精妙的套路让人叹为观止,同时也体现了中国武术文化的深厚底蕴。
2. 正文2.1 八极拳的起源八极拳是中国传统武术中著名的拳法之一,起源于明朝末年至清朝初年的山东省蓬莱县。
八极拳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明朝万历年间,当时有一位姓杨的武术大师在蓬莱县教授武术,他将拳法传授给了当地一位姓张的武术爱好者。
张氏学得这套拳法后,进行了创新改进,最终形成了后来的八极拳。
八极拳的起源与发展与这两位武术大师密不可分。
八极拳的起源地蓬莱县是一个地灵人杰的地方,这里的武术传统源远流长。
八极拳在当地得到了广泛的传承和发展,逐渐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八极拳的起源地蓬莱县也因此成为了八极拳的发源地和主要流传地之一。
八极拳继承了中国传统武术的精华,融合了太极拳、八卦掌等多种武术元素,注重以柔克刚,以静应动的原则。
八极拳的基本招式简洁明了,既有刚硬有力的攻防动作,又有柔软流畅的身法转换和融合,是一种具有很高实战价值的武术拳法。
八极拳的起源虽然有一定争议,但这并不影响其作为中国传统武术的珍贵遗产。
八极拳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技法在武术界独树一帜,成为了中国武术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浅谈八极拳的起源与特点
浅谈八极拳的起源与特点八极拳作为中国传统武术的一种,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它不仅是一种高效的自我防卫技术,更是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八极拳的起源和特点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一、八极拳的起源八极拳源于中国北方,起源于明朝末期。
相传,明朝灭亡后,中国北方秧歌演员刘大成,因为部队失守,被迫隐居河南嵩山。
他将自己秧歌演员时的表演技巧与嵩山武术相结合,创立了一种新的武术形式,也就是后来的八极拳。
八极拳起初是由刘大成传给了他的一位徒弟李义庄,李义庄又将其传给了他的徒弟吴全和张延龄等人。
这几位徒弟又将八极拳传遍了北方各地,后来成为了各地武术中的重要流派。
1. 融合性强八极拳是一种融合了拳、掌、指、肘、膝、肩、腰、腿等多种技术的武术形式。
它不仅在招式中有很高的变化性和灵活性,而且在技法上也有着相当的巧妙。
八极拳以八个方向为分界,充分发挥身体的各个部位和技术性。
这种综合性和多样性的特点,使得八极拳在实战中非常灵活多变,让人难以捉摸。
2. 威力强大八极拳的招式多为横向、有力、坚韧,螺旋旋绕,意念丰富。
它的拳法强调“铃子盘子,刀子箭子”即手如盘子,肘如铃子,腿如箭子,使整套拳法有一种“硬中带柔”的特点,防守和进攻兼备。
在实战中,八极拳的出拳有力、有劲,力道均匀,有“一纹一劲,内劲外劲”的要求。
这种内外兼修的技术特点,使得八极拳在打击对方时的威力非常大。
3. 注重身法八极拳的身法也是其独特之处,它以“立”,“读”,“滑”,“沉”四个字为要,则。
立意呼吸,读意关节,滑意神意,沉意力道。
八极拳的招式注重身法变化,移形换位,步法灵活多变,有时青龙出水,独通凤翻身。
这种注重身法的特点,使得八极拳在实战中有着灵活的移动和出其不意的技术特点。
4. 放松持力八极拳注重放松持力,要求身心合一,意念到达要到的位置。
在练习过程中,要求按照先上身后下身,先外期内,先行期后再行”的顺序来练习。
在实战中,放松持力可以减少因过度用力而带来的疲劳,使得技法更加准确,力道更加集中。
浅谈八极拳的起源与特点
浅谈八极拳的起源与特点八极拳是中国传统武术的一种,起源于明朝末年。
它是以太极拳和形意拳为基础,融合了北派和南派的技击方法而形成的一种拳法。
八极拳以刚劲有力的拳法和灵活多变的步法著称,以其特有的招式和套路而闻名于世。
八极拳起源于明朝末年,但其具体创立者并没有确切的记载。
它传承自明末辽东地区的武术,后来发展壮大于山东、河南、黑龙江等地。
八极拳原本是农民抗击盗匪的武术技击,后来逐渐发展为一种高难度的武术形式。
八极拳在拳法上以“进退兼备,以攻为守”为特点。
它通过奇异的身法和变幻莫测的拳法,使对手无从判断攻击方向,进而保证自己的安全。
八极拳的拳法以直拳、横拳、勾拳、钩拳、侧拳等为主,对手或是远击、或是紧逼、或是猛攻的攻击手段,快速敏捷劲道十足。
八极拳的特点之一是步法灵活多变。
八极拳的步法以“悠悠步为主、三步为法”为特点。
它注重腿部的运用,以迅猛的移动和变换步法来配合拳法的实施。
八极拳的步法既可以前进、后退,也可以左右移动,通过灵活的步法来制约对手的动作,进而达到出手的目的。
八极拳在实战中以“袭防、以防袭”的策略为主。
它强调攻防结合,通过一系列的快速、准确的攻击来迅速制服对方。
八极拳注重攻击的时机和力度,力求以最小的力量达到最大的攻击效果。
以快攻击为主,不拖泥带水,以迅猛的攻击战胜对手。
八极拳的练习注重身心的协调,既要锻炼身体的力量和耐力,又要提高思维的灵活性和反应速度。
八极拳的练习方法多样,如基本技术训练、套路演练、对练等。
它不仅可以锻炼身体素质,提高身体的协调能力,还可以改善心理素质,增强自信心和冷静应对能力。
八极拳以其独特的招式和套路,以其刚劲有力和灵活多变的拳法,吸引了众多武术爱好者的关注。
它不仅是一种优秀的武术技击,也是一种有益于身心健康的运动方式。
通过八极拳的练习,人们可以提高自己的自我保护能力,增强体质,提升心理素质,提升与他人交流的能力。
八极拳也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创新,成为一种独具特色的武术形式。
中国武术:八极拳
八极拳武术拳种之一。
是一种短打拳术,全称“开门八极拳”,又称“岳山八极拳”。
所谓“开门”指以六种开法(六大开)为技法核心,破开对方门户(防守架子)之意。
所以称“八极”,乃沿用古代有“九州之外有八寅,八寅之外有八綋,八綋之外有八极”的说法,即“八方极远”之意。
八极拳的源流其说不一。
一说源发于河北沧县孟村镇(今孟村回族自治县城关镇)的吴钟(忠)(1712~1802),始于清朝雍正年间。
《沧县志》载:“吴钟北方八门(极)拳术之初祖也,字弘声,孟村镇天方散人。
”“八岁就传,聪慧过人,年甫弱冠,勇力出众,遂弃书学技击……。
一夜方舞剑庭中,有欻然自屋而下者,黄冠羽士也,叩其姓字不答,坐(座)谈武术,皆闻所未闻,继演技击,更见所未见,遂师事之,受八极之书。
道士留十年,忽曰:‘吾术汝尽得之,吾将逝矣’。
钟泣而拜曰:‘十年座下,赐我良多,惟以不知师之姓名为憾’。
道士慨然曰:‘凡知癞字者,皆吾徒也’。
言罢辞去,杳然无踪。
逾二年又一人至,次知为癞之弟子,亦秘其姓氏,惟曰:‘吾癖子也。
’赠八极秘诀一卷,并传授大枪奥秘……当时京师有神枪吴钟之称……,尊癞为一世,癖、钟为二世焉。
”又据《罗疃拳谱》载:八极拳源出于河南嵩山少林寺,自古发迹,后有山东海丰县庄科村富翁吴忠,素谙拳术。
清雍乾年间,携资投少林寺,拜当家老禅师座前受业……,后成又遍历名山大川,直至陕西延安西北梭罗塞,与癞魁元学六合大枪及其他器械。
后吴忠归里,在山东直隶一带做保镖并设场授徒……。
尚有说八极拳系由河南岳山寺张岳山传于吴忠。
上述文中“癞”、“癖”二人并非真名实姓,很可能是武林中隐姓埋名之人的代称,但将八极拳传播于世,当首推吴钟无疑。
吴钟传予女吴荣,自吴荣之后,八极拳分流两支:一是吴氏本家及其门生,近代传衍不绝,造诣较深者有吴楠、吴世科及影响较大、传人较广的近亲马凤图;另一支是王四,师出吴家,后传予罗疃、张克明,张传其子张景星及黄四海等。
张景星传人较多,其中影响较大的有李书文、马英图、韩化臣、张玉衡等。
八极拳简介
八极拳简介拳谚有云:“文有太极安天下,武有八极定乾坤。
”事实上,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如今的八极拳已经发展成为仅次于太极拳的中国第二大传统武术。
何为八极拳八极拳,是中华传统武术重要的一支,属北方拳种。
据了解,“八极”本是古地理概念,以“天地之间,九洲八极”为正解。
“八极”者,阴阳至极、至远、至深、至广也,意为发劲可达四面八方极远之处。
相关学者表示,与神秘悠远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密不可分,是八极拳等传统武术之所以传奇的基础。
据吉林大学武术学院副教授李廷奎介绍,八极拳以六大开、八大招为核心。
六大开,即顶、抱、单、提、胯、缠;八大招,即人体的头、肩、肘、手、胯、膝、足、尾等八个部位。
八极拳讲究近身短打、硬打硬开、以打为开,所以也称“开门八极拳”。
八极拳拳术套路包括金刚八式、六大开、大架小架、应手拳等,器械包括六合枪、夜战刀、纯阳剑、行者棍等,功力训练包括劈卦、易筋经、潭腿、滑竿子等。
其中“金刚八式”、“易筋经”等很多项目是中华武术中传奇性最浓厚的,即使是不懂武术的人也都知道。
比起蕴含中国深厚传统文化哲理的太极拳,八极拳更多的是具备一种民俗化的人文气质。
太极拳讲究修身养性,一招一式气定神闲,渗透着东方文化的含蓄内敛;八极拳则强调强身健体,举手投足凌厉生猛,诠释着中华民族的坚韧性格。
两种传统武术流派饱经历史洗礼发展至今,可谓刚柔并济、相得益彰,在民间更是影响深远。
纵横武林的八极拳关于八极拳的溯源至今仍是一个众说纷纭、颇具争议的问题,而每一种说法的传奇色彩都非常浓。
其中,流传较广的一种说法是:清雍正年间,河北沧州孟村习武之人吴钟,因机缘巧合,受业于自号为“癞”和“癖”的两个云游道人。
其后,吴钟凭借道人所传武功,三进三出少林寺,寺中众多暗器无一伤其毫发,自此始成民间第一位八极拳高手。
其后数百年,八极拳门下的传奇人物也屡见不鲜。
例如“神枪”李书文、中南海保镖李健梧、台湾“大内八极总帅”刘云樵、“康德第一保镖”霍殿阁等。
浅谈八极拳的起源与特点
浅谈八极拳的起源与特点
八极拳是中国传统武术的代表之一,起源于明朝中期(约公元1560年)。
传说其创始人为明朝抗倭名将于谦,经过长期实践改进,形成了一种富有攻防性、极具变化的拳术。
八极拳的特点是八个方向、八个技击手段及其变化。
它的八个方向是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象征着“天人合一”的哲学意义。
其八个技击手段包括掌、指、拳、肘、肩、膝、足和踢,具有攻守兼备和变化多样的特点。
八极拳使用时更强调变化,
不拘泥于刻板的动作,追求实战的灵活性和有效性。
在八极拳的修炼过程中,注重内外兼修。
练习器械时,要求呼吸、身法、动作要统一;拳术上不仅强调拳之灵活性,还要注意攻防接合,如防守时要利用对手的力量,技击时要
迅速变化。
八极拳常常被称为内家拳的代表之一,因为它追求瞬间爆发的力量,讲究内功的修练。
在八极拳中,内功是非常关键的一部分。
要求练习者从呼吸、意念、动作、姿势等多个方
面共同发力,达到内外兼修,身心合一的目的。
此外,八极拳强调学习者的身心修养,注重品德修养和稳定的情绪状态。
练习时,要
以平和、虚实相济、耐力、毅力为修炼目标。
为了达到这种要求,八极拳还需要练习者具
备柔性腰肢和全身的柔软度,这也是八极拳所注重的一部分。
总之,八极拳是一门综合实用性强的拳术,它在技击手段、心身修养等方面都有着独
特的特点。
其内外兼修、灵活变化的特点,为练习者提供了多种技艺和技能的练习,对身
体和心理的锻炼也是有益的。
八极拳
八极拳(一)魏彦丰八极拳是我国传统的优秀拳种之一。
它主要流行于我国北方诸省,南方及海外也见。
河北沧州是八极拳的发源地,是清朝康熙年间一个名叫“癞”的云游高僧始传给吴钟,尊“癞”为始祖一世,吴钟为初祖二世,迄今历经200多年不衰。
40年代末,原南京中央国术馆,将八极拳列为必修拳术。
八极拳随之广传全国,饮誉海外。
八极拳动作节短势险,猛起硬落。
发力暴猛。
以其刚烈雄健、朴实简洁的风格和独特的技击特点著称于世。
拳谚曰:“文有太极安天下,武有八极定乾坤”。
可见它在我国武坛众多门派中的地位。
八极拳练法要求:一练拙力如疯魔,二练软绵封闭拨,三练寸截寸拿寸吐露,四练筋骨皮肉合。
八极拳套路图解起式两脚并步,身体自然站立,两臂自然下垂于两腿外侧,掌心均向里,掌指均向下,目视前方(图1)。
要点:头要端正,颏微收,挺胸,直腰,收腹,身体自然正直,两臂自然下垂。
第一段1.并蹲步栽捶两脚右拧,身体右转90度,两腿屈膝半蹲,成为并蹲步,右拳直臂向下栽拳于小腹前,拳眼向里,拳面向下,左拳屈于右腋前,拳心向里,拳面斜向右,目视前方(图2)。
要点:头要端正上领,颏微收,挺胸,直腰,收腹,气向下沉。
2.抱拳弹腿左拳收抱于左腰间,拳心向上,拳面向前,同时,左腿支撑身体,右腿提起向前弹踢,右脚脚崩平,脚尖向前,目视右脚尖方向(图3)。
要点:支撑腿要稳,弹踢要迅猛,短快,力达脚尖。
3.马步劈拳身体左转,右腿屈膝收回扣于左脚膝窝处,成为扣腿,同时,两拳向外、向上侧平举,与肩平,两拳拳眼均向上,拳面均向外,目视前方(图4)。
接着,两拳直臂向下、向里交叉于腹前,左臂在里,右臂在外,两拳拳心均向里,两拳拳面斜向下,目视前方(图5)。
不停,右脚向右侧落步,两腿屈膝半蹲,成为马步,同时,两臂直臂交叉上举外分,左拳屈肘收抱于左腰侧,拳心向上,拳面向前,右拳翻拳向右下侧劈砸,拳面向右,拳背向下,高与肩平,目视右拳方向(图6)。
要点:扣腿要稳,扣腿、抡臂、砸拳动作要连贯,一气呵成。
浅谈八极拳的起源与特点
浅谈八极拳的起源与特点【摘要】八极拳起源于中国,是一种古老而神秘的武术。
其历史渊源深远,起源于宋朝。
传说八极拳是由明朝杨露禅所创,技法融合了八卦掌和太极拳的特点。
八极拳强调八方位的运动,注重内功修炼,以达到身心合一的境界。
随着时间的推移,八极拳逐渐传播开来,并在武术界占据重要地位。
其拳理和技法独特,对身心健康有着显著的养生功效。
八极拳不仅是一种武术,更是一种修身养性的方式。
通过练习八极拳,可以增强身体素质,提高心理应对能力,达到身心健康的完美状态。
八极拳在武术界有着重要的地位,对于身心健康也具有不可估量的重要性。
【关键词】八极拳, 起源, 特点, 历史渊源, 传说, 传播, 发展, 拳理, 技法, 养生功效, 武术界地位, 身心健康, 重要性.1. 引言1.1 八极拳起源八极拳,又称八卦掌,是中国传统武术中的一种拳法,其起源可追溯到清朝乾隆年间。
据传,八极拳的创始人是湖北武当山道士张三丰。
张三丰精通太极拳、八卦掌等多种武术,将这些拳法融合创新,最终形成了八极拳。
八极拳以周天运行八卦为基础理论,注重练气、练力、练body 的结合。
通过练习八极拳,可以增强身体的柔韧性和爆发力,提高身体的协调性和灵活性,同时也有助于提升身心的内在平衡和调和。
八极拳虽然起源于武当山,但却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广泛传播和发展。
如今,八极拳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武术中备受推崇的一种拳法,深受武术爱好者和健身人士的喜爱。
通过练习八极拳,可以不仅提升自身的身体素质和武术水平,同时也对于保持身心健康有着积极的作用。
1.2 八极拳特点八极拳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八极拳注重整体性:八极拳强调身体各部位之间的协调配合,动作要求周身统一、融会贯通,注重整体发力和整体运动,不仅仅局限于单一的肢体动作。
2. 八极拳追求变化与灵活:八极拳拳法包括进攻与防守、攻势与守势、攻速与守速等多种变化,又以变化无穷著称。
拳法灵活多变,不断变化及组合,充分体现了“变、化”两字。
八极拳
八极拳种
此拳起源明代之说
源于武当
张岳山创
道士所创
少林寺拳
典籍记载
历史沿革
风格特色
套路招式基本招式
主要内容
基本要领十大要求
主要要领
八极歌诀八极拳歌
八极拳诀
练功歌诀
步法歌诀
技击歌诀
发力技术发力原理
发力特点
习拳问题
练习方法
跺脚技术跺脚作用
易犯错误
正确方法
技击歌诀
发力技术 发力原理
发力特点
习拳问题
练习方法
跺脚技术
跺脚作用 易犯错误 正确方法擤气技术
擤气作用 练习问题 正确方法代表人物八极架第一极歌诀相关著作展开
八极拳种
八极拳为拳种之一,全称“开门八极拳”。称“开门”者,取
其以六种开法(六大开)作为技法核心、破开对方门户(防守架子)之意。称“八极”者,系沿用古代有“九州之外有八寅,八寅之外有八纮,八纮之外有八极”的说法,寓“八方极运”之意。 八极拳以其刚劲、朴实、动作迅猛的独特风格流传至今,早年因地域不同而被称作“巴子拳”、“八忌拳”、“八技拳”、“开门八极”、“开拳”等。但近代根据其发劲可达四面八方极远之处的特点,以“八极”二字定名。 北方称武术为把式、八式。八极的意义在于勉励门内弟子要将八(把)式练到极高的境界。另外八极的训练讲求头、肩、肘、手、尾、胯、膝、足八各部位的应用。所以八极之名是要求本门弟子将这八个部位的功能发挥到极致。在汉朝刘安写的《淮南子》里记载:“九州之外有八寅,八寅之外有八纮,八纮之外有八极。”这里八极代表了极远之处。八极拳之名也是要本门弟子将八极拳的劲道练到极远之境。 八极拳历史悠久,经历代传人刻苦精研、以其独特的风格和练法,别具一格,自成一家,不断发扬光 八极拳示意
中华武术的八极拳实战技巧
中华武术的八极拳实战技巧八极拳是中国传统武术中的一种拳法,其原名为八极拳法,是北方拳法中的代表性流派之一。
八极拳源于明清时代,其拳理主要强调以易经八卦为基础,注重以圆转为主要手法。
在实战技巧上,八极拳注重拳、剑、槍、矛、戟、刀、钩、棍八大兵器的操练,力求达到“八极通衢”、“无所不突”、“不逞强任和”的战斗目的。
在八极拳实战技巧中,最为重要的是如何运用身法、腿法、手法、气法等多种技巧进行战斗。
首先需要注意的是身法,身法的转化是八极拳实战技巧的核心之一。
在实战中,要灵活运用身法的旋转、闪避和转移,使对手难以捉摸自己的动作走向,进而取得制胜的机会。
同时,腿法也是八极拳实战技巧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腿法主要包括腿部的起落、前后移动和进退换位等动作,要灵活运用腿法进行攻击和防守,掌握合理的站位和踢腿技巧,使得对手无法轻易接近。
除了身法和腿法外,手法在八极拳实战技巧中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手法主要指手臂的灵活运用和变化,包括拳法、掌法、擒拿、拿抓等多种技术。
在实战中,要善于运用手法与对手进行身体接触和控制,从而制造出攻防的机会。
此外,气法也是需要重视的一点,掌握呼吸节奏的调控和运用在实战中能够提高自身的战斗力和持久力,使自己有更多的维持战斗的机会。
在八极拳实战技巧中,需要特别强调的是练习的重要性。
只有不断地练习才能够将理论转化为实战的技巧,不仅需要在课堂上认真学习,更需要在实战中多多练习,逐渐熟练掌握各种技术。
此外,比赛和对抗训练也是提高实战技巧的有效方式,通过与不同对手的对抗,可以更好地检验和提升自己的实战能力。
总的来说,中华武术的八极拳实战技巧需要综合运用身法、腿法、手法和气法等多种技术,注重实战训练和不断的练习,只有这样才能够在实战中取得胜利。
通过对八极拳实战技巧的不断学习和提升,可以帮助武者更好地应对各种战斗场景,展现中华武术的精髓和魅力。
中华名拳——八极拳
雄 厚合 整 , 势 磅礴 , 开大合 , 气 大 硬开
狠打, 以短制长 , 以气摧 力 , 以声助威 ,
气 贯丹 田 , 内外合 一 , 快慢 相变 , 短 长 兼施 , 守合 度而著称 , 攻 且有 “ 膀撞 晃 倒山 、 跺脚震九洲” 之气概 。
八极拳劲力 十分突 出明显 ,常 以
肘下方托穿 于头前 , 右拳 回腰 ; 接着 右 2. 3蹲步下塌掌 要点: 抄挂抡 臂连贯 , 震脚格 肘一 腿后撤步 呈 弓步 ,右手臂直 肘 向下抡 身体左转 一圈 ,双掌 由下 向 上摆 致, 进步 、 推掌合整 。 劈 于体前 , 同时左臂后 摆 , 目视 右掌 方 托 , 同时右脚 并靠左脚 内侧 , 随之 震脚
腰间 , 目视拳方 ( l , 1 ) 图 7图 8 。
要 点 : 步 、 掌一 气呵成 , 落 劈 翻腕 快捷 , 力达双掌。 要点 : 步 、 进 崩拳 相合 一体 , 转腰 灵 活 、
挥臂发力 , 力达拳背 。
■一
一
1. 虚步架推掌 4 身体前移 , 右掌横按 , 左掌经上 穿
要点: 、 左 右脚 跟进 相连 , 整体 一
致, 推掌 暗含螺 旋力。
要点 : 跳步 翻身快速 , 架推掌配合
协调一致 , 搓脚发 力, 打掌根 。 力
一
L. .._ . J 。 圈. - _ .。 ‘‘望 . -_ : . 呈 _j 。 呈
1. 2丁步托 掌
L_ 呈 :.. : _ = . 三 L 呈 . 鬯 二 旦 . j
1 . 右 大 缠 6左
身体 右转 , 、 左 右手 臂后 摆 , 南 随
下向上 托至 面前 , 同时右脚震跺地 面 ,
浅谈八极拳的起源与特点
浅谈八极拳的起源与特点八极拳是中国武术中的一种传统拳术,起源于河南省的信阳地区。
它是由明朝末年的抗倭将领于谦所创,后世传人继承发展而成。
八极拳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的中国,它融合了中国古代文化、哲学和武术的精髓,被誉为中国武术的瑰宝之一。
八极拳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八极拳强调拳法的连贯性和流畅性。
八极拳的动作流畅自然,舒展有力,动作间衔接紧密,加之身法融合了柔和和刚猛的特点,使得八极拳的拳法具有独特的连贯性和流畅性,给人一种独特的美感。
二、八极拳注重内劲的发挥。
内劲是八极拳的核心,也是其与其他拳术的重要区别之一。
八极拳通过特殊的呼吸方法和内劲的运用,使力量集中在拳头、拳腿和整个身体上,使拳法更加有力,也更容易造成对方的伤害。
三、八极拳讲究腰腿发力。
八极拳通过特殊的腰腿发力方法,使力量从腰腿传导到上肢,形成连贯的力量链条,使拳法更加有力,也更具冲击力。
八极拳的腰腿发力要求身体稳定,同时也要求练习者掌握正确的发力方法,使力量得以最大限度地发挥。
四、八极拳强调身法的灵活性。
八极拳要求练习者具有灵活的身法,能够随时变换位置和身体姿势,以便更好地躲避对方的攻击,并给予对方以出其不意的反击。
八极拳的身法要求练习者具有柔和、灵敏的动作,同时也要求练习者有良好的身体协调性和反应能力。
五、八极拳注重内外的统一。
八极拳在拳法的实践中,非常注重内外的统一。
内即指内功的发展,通过呼吸方法和内劲的运用,使拳法更具威力;外即指拳法的技术动作,通过不断锻炼和实践,使拳术更加完美。
八极拳要求练习者在内功和外法的发展上形成良好的统一,使拳术的运用更加灵活自如。
浅谈八极拳的起源与特点
浅谈八极拳的起源与特点八极拳,又称八极掌,是中国的一种传统武术,起源于明代末年。
它以中国道教八卦学说为基础,结合了道家的思想,融合了太极拳和八卦掌的技术特点。
八极拳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明朝末年,当时中国社会动荡不安,各种武术流派纷纷涌现。
八极拳的创始人是明朝末年的武术家杨澄甫,他在学习太极拳和八卦掌的基础上,自创了八极拳。
杨澄甫将八极拳传给了他的徒弟,后来逐渐流传开来,并在清朝成为一种具有影响力的武术流派。
八极拳的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八极拳强调使用八个方向的力量。
八极拳的拳法练习中,经常采用八个方向的运动,如前、后、左、右、左前、右前、左后、右后,这八个方向代表着八个不同的力量。
八极拳的练习者需要在不同的方向中加强力量的运用,展示出八极拳的独特风格。
八极拳的拳法注重以力制敌。
八极拳是一种内外兼修的武术,内在功夫主要表现为体内的气和力量的运用,外在功夫则体现在身形的灵活和手脚的协调。
通过内外的协调运用,使得八极拳的拳法具有很强的攻击性和防御性。
八极拳的拳法注重变化。
在八极拳的拳法中,招式的变化丰富多样,包括直拳、勾拳、削拳、掌击、肘击等。
八极拳注重快速的招式变换和灵活的身体动作,使得对手难以捉摸,增加攻击的难度。
八极拳强调意念的运用。
在八极拳的练习中,重要的不仅仅是招式的准确和力量的运用,更重要的是在练习中保持专注和冷静的心态。
八极拳注重通过体会意念和触觉来传递力量,练习者需要在拳法中运用自己的意念和感觉,以达到更高的功夫。
八极拳是一种融合了太极拳和八卦掌的武术流派,它有着独特的起源和特点。
八极拳的起源于明代末年,创始人是杨澄甫,他在太极拳和八卦掌的基础上自创了八极拳。
八极拳特点突出的有使用八个方向的力量、强调以力制敌、拳法变化多样和注重意念运用。
通过练习八极拳,人们可以锻炼身体和意念,提升自己的武术技巧和内在修养。
浅谈八极拳的起源与特点
浅谈八极拳的起源与特点八极拳是中国传统武术中的一种拳法,起源于明朝末年的山西。
八极拳的名字来源于八个方位,分别是东南西北、东北西南、上下中,即包含了八个方位的拳法技术。
八极拳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明朝末年的明朝末年,当时山西一带经常发生抗倭斗争,八极拳就是在这个背景下诞生的。
这个时期,山西地区的人民一直在自我保护和反抗外来侵略者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战斗技巧,八极拳就是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其技击手法以勾拳,顶拳,劈拳,扫拳,盘拳,掌拳,湾拳之法为主,掌握这些技法可以很好地应对各种战斗情况。
八极拳的特点之一是注重身法。
八极拳强调身体的协调和灵活性,通过特殊的呼吸方法和身法动作来提高身体的敏捷性和灵活性。
拳术中的身法通常是要求身体迅速转动、起、落等,在实战中具有很大的威力。
八极拳也注重身体的力量和力量的使用,追求力量的极限发展,使拳法更具杀伤力。
八极拳的特点之二是注重发力方式。
八极拳的发力方式非常独特,它强调“顶”,即一种上升的力量运动。
这种发力方式注重的是利用身体的旋转和重心转移产生的力量,在实战中非常有效。
它强调的是内外兼修,内“顶”的手势是由内力向外集中这是从内到外施力的实际体现。
八极拳的特点之三是注重变化。
八极拳的变化性非常强,常用的招数非常多,技术也很复杂。
拳法变化多样,灵活性强,攻击迅猛,使对手难以招架。
八极拳所强调的变化主要是指在战斗中对敌人的应变能力。
可以根据对手的姿势和力量的使用来调整自己的招式,从而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
八极拳是一种非常独特和具有特色的中国传统拳法。
它起源于明朝末年的山西,其特点包括注重身法、注重发力方式、注重变化和强调实战,这些特点使得八极拳在实战中具有很强的杀伤力和应变能力。
通过练习八极拳,可以提高身体的协调性和灵活性,培养内外兼修的内功,使得自己在面对敌人时能够游刃有余。
浅谈八极拳的起源与特点
浅谈八极拳的起源与特点八极拳是中国传统武术的一种,其起源可以追溯到明朝嘉靖年间。
关于八极拳的起源,有很多不同的说法,下面我们来浅谈一下八极拳的起源和特点。
八极拳起源于极养,是道家内丹术的一种产物。
极养是一种道家修炼方法,通过呼吸和调意识来达到修炼身心的目的。
而八极拳则是在极养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拳术,通过特殊的呼吸方式和内外功法的运用,达到强身健体,提高自身能力的目的。
八极拳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以养身为主:八极拳强调通过修炼身体来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
拳法中注重呼吸和调意识的方法,通过调整呼吸和意识的运行,来调整和改善身体的健康状况。
2. 以内功为基础:八极拳的拳法注重内功的修炼。
内功是指通过调整呼吸和意识,运用气功和神功的技巧,来提高身体的能力和抵抗力。
八极拳强调内外合一,内功和外力相结合,才能达到拳法的最高境界。
3. 融合八卦和太极:八极拳融合了八卦和太极的技法和理论。
八卦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重要概念,意味着身心属于一个整体,运动和静止、刚和柔、阴和阳相互转化。
太极是道家哲学的核心,强调了平衡、和谐和自然。
八极拳通过运用八卦和太极的技法和理论,来实现身心的平衡和和谐。
4. 强调实用性:八极拳注重实用性,强调应用与防御的技巧。
拳法中包含了打、踢、摔、掐、拿等多种技巧和手法,以及各种肢体动作和姿势。
通过不断的练习和磨炼,使得技法更加熟练,能够在实战中灵活运用。
八极拳作为中国传统武术的一部分,不仅具有实用的价值,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和身心修炼的方式。
通过学习和练习八极拳,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培养身心健康,提升自身素质和能力。
中华名拳——八极拳
中华名拳——八极拳八极拳又称开门八极拳、巴子拳等,是中华武术名拳之一,属贴身短打拳术。
八极拳是取其行拳走架力达八方极远之意,与练习者习技求理应精至极达而得名。
拳谚云:“文有太极安天下,武有八极定乾坤”,足见八极拳在武术拳种中的显赫地位。
八极拳素以动作刚猛朴实,劲道雄厚合整,气势磅礴,大开大合,硬开狠打,以短制长,以气摧力,以声助威,气贯丹田,内外合一,快慢相变,长短兼施,攻守合度而著称,且有“晃膀撞倒山、跺脚震九洲”之气概。
八极拳劲力十分突出明显,常以“十字劲”、“缠丝劲”、“沉坠劲”、“撞靠劲”、“合整劲”等见长;身型讲究含胸拔背,沉肩坠肘,立腰滚臂,扣趾抓地;步法也非常有风格特点,其中有震步、闯步、碾步等组成。
八极拳系内容丰富,有八极小架、金刚八式、六肘头、纯阳剑、提柳刀、行者棒、梅花枪、六合大枪、八极对接、对劈刀、对扎大枪等等。
其中核心内容是:六大开,八大招。
六大开是指顶、抱、单、提、拧、缠等六种基本技法;而八大招则是:阎王三点手、猛虎硬爬山、迎门三不顾、霸王硬折缰、迎风朝阳拳、左右硬开门、黄莺双抱环、立地通天炮等八种组合动作。
演练八极拳要求:意专身正,松肩坠肘,外方内圆,手脚合一,气力融通,三盘连击。
此外,还有,眼不及一目,拳不打定处,身不舍正门,脚不可空存之讲究。
在此,笔者向广大武术爱好者,推出的是屡获国内武术比赛金牌的八极拳名套,具有一定技术难度和演练要求,需八极拳习练者静心体悟。
预备势双腿并站,上体自然,左、右手臂下垂身体两侧,目视前方(图l-图2)。
注:图1为武术抱拳礼。
1.并步按掌头先向右转视,同时左、右手臂侧展上托,随经头上方,直臂下按至腹前,日再转左方(图3-图5)。
要点:托、按掌连贯一致,转头变视快脆.2.蹲步握拳身体稍左转,左、右手由下向体左侧上挑,高与肩平,左臂伸直,右臂屈肘,接着双腿屈蹲,左、右手握拳,左拳平肩,右拳落腹,目视左侧方(图6,图7)。
要点:蹲身握拳协调,上体微含,左、右拳应有争力。
中华武术】八极拳
【中华武术】八极拳八极拳十大要求:1)姿势舒展(十字劲)2)手脚相随(眼随手转,拳脚齐发)3)下盘稳固(腿不过裆,脚不离地,无蹿蹦、跳跃步法)4)劲力短快5)变化突然6)拥搓代缓(缠丝劲和“拥搓”步法)7)以气吹力(吐气发声,以声助势,以气催力)8)刚柔相兼(以“四六”为主,用“拥搓”步法)9)阴阳顿挫10)神形兼备八极拳要领:劲力:讲求崩、憾、突击。
崩,如山崩之势;憾,如震撼山岳;突击,为用法突然,动作干脆。
须贯通於肩、肘、拳、胯、膝、脚六个部位。
发力瞬间要劲如崩弓,发如炸雷,势动神随,疾如闪电。
以刚劲为主。
行气:要求始于闾尾,发于项梗,源泉于腰,行步若淌泥,气要下沉,忌浮。
八极拳身法九要:(1)意正身直,(2)松肩气下,(3)外方内圆,(4)含胸拔顶,(5)抖胯合腰,(6)手脚相合,(7)气力贯通,(8)三盘连环,(9)意守丹田。
技击手法:讲求寸截、寸拿、硬开硬打、挨。
戳。
挤、靠、崩、撼、突击。
口诀曰:一寸、二裹、三提、四挎、五戳、六搂、七硬、八摔。
八极拳技击讲究彼不动,我不动,彼若不动,我以引手诱敌发招,随即用崩开裹迸之法强开对方之门,贴身暴发,三盘连击,一招三用,三法,三力,而一举成功。
八极拳拳歌:头要顶,颈要挺,身要直,胯要坐动作干脆,发力刚猛挨、帮、挤、靠无处不到八极拳拳诀:拳似流星眼似电,腰如蛇形脚如钻;闾尾中正神贯顶,刚柔圆活上下连;体松内固神内敛,满身轻俐顶头悬;阴阳虚实急变化,命意源泉在腰间。
八极拳练功歌诀:一练拙力如疯魔,二练软绵封、闭、拨,三练寸接寸拿寸出入,四练自由架式懒龙卧,五练心肝胆脾肾,六练筋骨皮肉合。
八极拳步法歌诀:意要身正直,十趾抓地牢,两膝微下蹲,松胯易拧腰,两肘配两膝,八方任逍遥。
八极拳技击歌诀:上打云掠点提,中打挨戳挤靠,下打吃根埋根。
身不舍正门,脚不可空存,眼不及一目,拳不打定处。
贴身近发,三盘连击。
《八极拳谱》八极拳法猛连环,震步放炮助气力。
近身背山远顶肘,插掌弹腿是一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华武术】八极拳八极拳十大要求: 1 )姿势舒展(十字劲)2)手脚相随(眼随手转,拳脚齐发) 3 )下盘稳固(腿不过裆,脚不离地,无蹿蹦、跳跃步法)4)劲力短快5)变化突然6 )拥搓代缓(缠丝劲和“拥搓”步法)7)以气吹力(吐气发声,以声助势,以气催力)8)刚柔相兼(以“四六”为主,用“拥搓”步法)9)阴阳顿挫10 )神形兼备八极拳要领:劲力:讲求崩、憾、突击。
崩,如山崩之势;憾,如震撼山岳;突击,为用法突然,动作干脆。
须贯通於肩、肘、拳、胯、膝、脚六个部位。
发力瞬间要劲如崩弓,发如炸雷,势动神随,疾如闪电。
以刚劲为主。
行气:要求始于闾尾,发于项梗,源泉于腰,行步若淌泥,气要下沉,忌浮。
八极拳身法九要:(1)意正身直,(2)松肩气下,(3 )外方内圆,(4)含胸拔顶,(5)抖胯合腰,(6)手脚相合,(7)气力贯通,(8)三盘连环,(9)意守丹田。
技击手法:讲求寸截、寸拿、硬开硬打、挨。
戳。
挤、靠、崩、撼、突击口诀曰:一寸、二裹、三提、四挎、五戳、六搂、七硬、八摔。
八极拳技击讲究彼不动,我不动,彼若不动,我以引手诱敌发招,随即用崩开裹迸之法强开对方之门,贴身暴发,三盘连击,一招三用,三法,三力,而一举成功。
八极拳拳歌:头要顶,颈要挺,身要直,胯要坐动作干脆,发力刚猛挨、帮、挤、靠无处不到八极拳拳诀:拳似流星眼似电,腰如蛇形脚如钻;闾尾中正神贯顶,刚柔圆活上下连;体松内固神内敛,满身轻俐顶头悬;阴阳虚实急变化,命意源泉在腰间。
八极拳练功歌诀:一练拙力如疯魔,二练软绵封、闭、拨,三练寸接寸拿寸出入,四练自由架式懒龙卧,五练心肝胆脾肾,六练筋骨皮肉合。
八极拳步法歌诀:意要身正直,十趾抓地牢,两膝微下蹲,松胯易拧腰,两肘配两膝,八方任逍遥。
八极拳技击歌诀:上打云掠点提,中打挨戳挤靠,下打吃根埋根。
身不舍正门,脚不可空存,眼不及一目,拳不打定处。
贴身近发,三盘连击。
《八极拳谱》八极拳法猛连环,震步放炮助气力。
近身背山远顶肘,插掌弹腿是一绝。
大缠小缠大翻身,马步撩阴势难挡。
退肘挂塌绊子腿,抡臂高弹不可欺。
气归丹田压黄土,并步压肘收势终。
扎子:1.起势2.挑拳勾踢3.震步压肘4.马步顶肘5.左格肘6.马步贯拳7.右格肘8.十字撑拳9.转身并步栽拳10. 左抱拳11. 反砸铲腿12. 扣裆13. 马步反砸14. 右格肘15. 十字撑拳16. 上步托手17. 马步塌掌18.震步双托手19.马步双按掌20. 虚步穿掌21.大翻身22.大缠23.左大缠24.小缠25. 马步撩拳26.刁手马步推掌27.退肘挂塌28. 右左格肘29.跪步栽拳30. 马步双顶肘31. 转身并步塌掌32.开裆33. 齐裆步34.双推掌35. 上步刁手36. 马步塌掌37.转身碾步38.马步推掌39.刁手退步40. 马步推掌41.转身抡臂拳42.双架手43.小缠44.震步高弹腿45.马步反砸46.转身并步栽拳47. 左抱拳48.反砸铲腿49. 扣裆50.马步反砸51.右格肘52.十字撑拳53. 上步托手54. 马步塌掌55. 转身合击掌56. 小缠57.震脚弓步冲拳58. 转身双架手59.小缠60.震脚弓步冲拳61. 上步卸手62.插掌弹腿63. 勾手弓步塌掌64. 转身弓步崩拳65. 刁手弓步推掌66. 刁手退步67.弓步推掌68.并步压肘69. 收势《关于八极拳小架》小架乃八极拳之基本功,气功也。
初学者必须从小架开始。
此路练好再练八极拳,最后为六大开及其它散手等。
架子乃八极拳之精华也。
一、小架各式名称悟空问路,定心肘(开胸肘),摆肘捆人(二郎捆人),顺势抽肘(凤凰单展翅),按阴掌(罗汉式,打虎式),迎面掌(打洋炮,单扬掌),牵缘手(甩手按裆),双手接拿(六合手),顶肘揣裆(双缠扎锤),托枪式(前进跨步),穿掌进步(阎王三点手),跪膝,回身按搡(抱拿搡撞),捋手(小缠),撞锤,左撞锤,左捋手,右撞锤,穿袖,中平掌(斜身拗步双展翅),撩阴腕,左右平掌,退步插手。
(挂搭)搜裆缠肘,收式。
二、小架歌双拳齐出站中央,开步两肘勒胸膛;双手一合分左右,拧身扣步左手扬;右手高挑打洋炮,甩手退步忙护裆;双手接拿顶肘式,两拳平对急揣裆;前进跨步托枪式,三点手,跟步跪膝把裆藏;回手按搡横拉车,要打捋手两头忙;斜身拗步双展翅,转身撩阴式难防;退步挂搭人难识,搜裆缠肘归中堂。
小架变化歌悟空问路出开胸肘,双拳一合出二郎捆人;按阴掌出指上打下,控目掌出禁闭敌人;上步出迎面掌,左手掸开出牵缘手;护裆出双手接拿,揣裆出前进跨步;揣裆跨步出阎王三点手,跪膝出上撑下搂;转身出抱拿,撞锤出小缠;穿袖出中平掌,拧身出撩阴腕;退步出插掌,搜裆出缠肘。
三、小架练习要领八极架子定式极其重要,此拳之根本也。
小架第一式定式歌日:“十趾抓地头顶青天,怀抱婴儿肘拄泰山;两肩松下气沉丹田,拔背含胸膝扣裆圆;尾间中正不依不偏,两目平视呼吸自然。
”又云,“十趾抓地头顶天,怀抱婴儿肘拄山”,此式练习时要提顶吊裆,拔背含胸,松肩下气,合膝收臀,碾步松胯。
练习时要发六合劲,要以意引气,以气行力,手足相合,身心相印,要有吞有吐,有松有放,后肘催前肩,前肩催两手,内外上下要完整一气,即所谓劲整也。
总之,劲之发也须以意为指挥,运气以促力,根在脚,发于腿,主于腰,达于两肩,出于趾指,气力相辅,力由气法,气促力走。
一极动,百极应,一者不具,贝y失其髓。
又所谓“三催”者,即步催,身催,手催也。
有似止而力仍前贯之势,劲断意不断,形断而神又相连。
吞,即蓄;吐,即发。
吞吐是否适中,夕卜求于形,内求于气。
要极刚猛,亦极自然。
刚中寓柔,柔中有刚。
气上发于鼻,下按于丹田。
上身要正直,下身要弯曲。
开拳用力,发手如握虎尾,前肘如顶泰山。
即所谓“动中含静,静中含动”。
停似走,走犹停,神也。
要不滞不散,不迟不断。
以上所言乃定式发劲之要旨也。
发要急,变要快,定要稳;行如龙,动如虎,步如猴,抽身换影疾若惊鸿;要明五行,存八意。
五行者,即心动如火烟,肝动如飞剑,肺动如雷响,脾肾紧相连。
五行一齐放,气势可冲天。
八意者,即八式也。
外形必须协调一致。
气由心生,起鼻尖,落丹田。
练架子及八极拳最忌者为,腆胸弯腰,敞膝翘臀,耸肩缩颈,身躯不正,内外不合,上下不随,上身发力过大,练空不存:卷。
四、小架各式之练习悟空问路:向前迈步时忌向前侧身。
变开胸肘时,绵腰直向前,而身不要侧身出。
开胸肘:两手发撕勒劲。
右拳距口一拳许,要以后手催前肩。
摆肘捆人:左手出合力。
左手展开后拳稍里侧,肘尖与左拳向两极送力。
打虎式:由前式变本式时,右手以松肩和挺拔力顺腿下按;后手向斜上方翻拧,两掌根挣力。
迎面掌:以向前迈步即打出为合。
后脚并拢时,稍带趋步。
牵缘手:右手向回牵动时,出斜按劲,左手出圆抱劲,左掌根与右臀出合挤劲。
双手接拿:接拿要快,出顶肘时全靠松胯、拧腰,摆肩发力。
揣裆:揣裆时,两肘不得后背,两脚跟稍提起,并向内合揣;向下时要碾步,扣裆,提顶。
忌弯腰低首做势。
托枪式:以双手齐出向正前方冲击,落步即松肩摇身,右手随之拉回为最得力。
右手抽回时要塌肩,而出左胯要向前松(送)。
后脚出蹬劲,前脚出碾步,前臂与腿呈一线,肘与膝相对,后脑、臀部与后足跟呈一线。
回身拧按:可回身连挤带按,也可抱式后再按,要从丹田发力。
按挤时,松肩翻手吐力,后腿不能(被)带动,全恃合膝,坐腰以刹步。
捋手:定式时,前腿出碾蹬劲,身要前挤,前腿稍弓,要扣裆合膝,后肘要松,发力要以腰带膀,以膀带手中平掌:要以腰带膀,要塌肩,右手出掖力。
撩阴腕:要转身即发,右手出甩劲,并以肩向前送力;后手向外翻拧,松肩下按。
挂搭:以腰带膀,出腰,切胯。
五、小架各式用法及变招小架虽仅二十余式,然八极精华已尽寓其中矣。
习者多以其式样简单而轻视之,实则变化多端,且涵盖了各种拳术之精华。
现拆解几式如下:悟空问路,此式虽简单,实含逗开截击闭五法,乃对敌出手之正宗。
其中有虚有实,有拳有手,有腿有肘。
所谓逗引者,弓做出手也。
敌不出手,我则由虚变实;敌出手,我则由实变虚。
所谓开者,即硬开门也。
上开有举有挑;中开有撑有搁,有托有捋;下开有按有砸,亦有掖。
所谓进击,其法有撑锤、撑掌、定心肘、虎扑、猿猴献果、抱肘、探马、侧按、跨步等,均由此式变出。
所谓截者,截敌臂,切敌手也。
所谓闭,有进步封闭、侧身抽身、含胸抽手、封闭等法。
此式为一切招法之根本。
离开此式,一切招法将无从谈起。
小架以此式为第一,良有以也。
定心肘,有肘击、臂击、甩掌等变法。
摆肘捆人,捆手也。
可变探马。
歌云:“悟空问路头一请,王小捆猪不用绳;伸手抓住五和尚,单手成了功。
”打虎势,按阴掌也。
为敌近身后之指法。
双手接拿,六合手也。
可变探马,上下插掌,可两旁分手打猛虎爬山,掖裆掖喉,上下变化,极为灵活。
托枪式,抱肘也。
可变跨缠、折缠与大缠。
阎王三点手,打抱招法也。
可用摆腿,可进打抱肘、探跪膝,出上掌下搂,赶船,搬砖,掖横。
穿袖,可变缠、提、截腿、肩击、胯打等。
《八極拳教材拳譜》回目錄區八極定樁一、蹲步雙伸(馬式)雙手握空拳置臍下高度,開左步與肩同寬,腳掌內緣平行,此為預備式。
屈膝蹲坐,膝彎內側成90 度夾角,雙膝前頂、不可外張,雙拳由小腹直接伸至胸前高度,拳距約雙掌寬度,手肘下墜、亦不可外揚。
含胸拔背,身軀端正輕鬆,臀部不可向後翹起,胯部沉坐圓活、不可僵硬。
收勢時靠肘起立。
二、提膝(獨立式)身形併足直立,雙手握空拳置臍下高度,提左膝至中門腰部高度成右獨立式,腳尖下壓護住立足之膝蓋,雙拳由小腹直接伸至胸前高度,雙拳、膝蓋成三角形,獨立之足五趾抓地、膝蓋微屈保持彈性,腳尖微外擺。
左右交替。
三、頂心肘(馬式)由預備式蹲坐成馬步,朝右前方頂出右肘,拳心外翻、小臂約垂直地面,左拳坐腕扯至左腰旁,拳心朝下,小臂略與右大臂平行。
靠肘起立,左右互換。
四、黑虎偷心(弓式)先由預備式蹲坐成馬步,收左拳,右轉腰胯90 度捅出左平拳,同時右小臂由中門滾壓平扯回右腰,肘尖與左拳前後相對,前膝頂、後膝蹬直,保持身形端正。
轉回馬步左右互換,靠肘收式。
五、蟒蛇纏身(馬式)身形蹲坐成馬步,雙手變掌外撐,左上右下,頭向右轉、目視右側,雙臂均成弧型有撐展之意,左掌在前額,右掌在胯前。
靠肘起立,左右互換。
六、崩捶(不丁不八式)身形略左轉下蹲,步型外張,左膝頂、右胯坐,左小臂由下朝左側崩撩,手肘微屈,右拳後扯至右腰際。
轉回馬步靠肘起立,左右互換。
七、金雞抖翎(馬式)身形蹲坐成馬步,雙手開掌,右手由下朝右側撩起,坐腕彈掌,掌心朝前,後掌亦坐腕撐頂至左腰外側,目視右方。
靠肘起立,左右互換。
八、雙栽(馬式)身形蹲坐成馬步,雙拳隨沉坐之勢向前下方栽出,拳心朝下,雙臂平行伸直,約與大腿平行,頭要頂、尾要收,肩臂拔張,目視雙拳。
靠肘含胸起立,收式。
回目錄區八極活步樁一、蹬腿身形直立,併步抱肘,併膝下蹲,墜肘平伸雙臂,保持上盤不變,屈膝蹬出左腳,腳跟與右膝同高,身體不可有起伏,順著重心前移平穩落步成左弓步,再蹬出右腳,出腳時不可刻意提膝抬腳,輕離地面即快速出腿,交互蹬腿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