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战争中的麦克阿瑟和杜鲁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朝鲜战争中的麦克阿瑟和杜鲁门
1951年4月11日,白宫宣布在凌晨1点举行记者发布会,杜鲁门总统宣布解除道格拉斯·麦克阿瑟将军在远东以及国内的一切职务。杜鲁门是这样解释的:“我很遗憾地得出结论,陆军五星上将道格拉斯·麦克阿瑟在执行任务时,不能与美国政府和联合国的政策完全保持一致。……我决定更换远东统帅……军事司令官必须遵守下达给他们的政策和指示,这是一个基本原则……”其实当时麦克阿瑟不仅仅是不能和杜鲁门的意见保持一致,而是完全背道相驰。在当时,基于美国作为一个超级大国在世界上居然存在两种互相矛盾的调子,作为美国政府首脑的杜鲁门是不能容忍的。
那么,在朝鲜战争中,麦克阿瑟将军和杜鲁门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这种矛盾是潜伏已久而在朝鲜战争中爆发还是仅仅由于朝鲜战争政策不同激化了两人的关系。
麦克阿瑟,盟军最高统帅、联合国军总司令兼远东美军总司令以及远东美国陆战司令。在1950年11月面对实力不清的中朝军队,特别是中国军队,坚持认为中国出兵只是象征性的,建议应该大规模轰炸中国东北地区以达到震慑中国的目的,但是杜鲁门政府意识到在二战刚刚结束就和中国作战很可能触发第三次世界大战,因此认为战争限制在鸭绿江以南就行。11月24日,麦克阿瑟夸下海口,宣称让美国士兵“回家过圣诞节”。结果在12月份大败于中国军队,向南撤出三八线。
其实在此前,前线总司令麦克阿瑟将军和杜鲁门总统之间的矛盾早在朝鲜战争爆发之前就已开始了。美军定好轰炸时间朝鲜战争期间,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为切断中朝军队的后勤补给线,数次轰炸中朝边境上的鸭绿江大桥。不过,当年为炸这座大桥,美国杜鲁门政府与“联合国军”司令麦克阿瑟爆发了一场激烈冲突。鸭绿江大桥由日本驻朝总督府铁道局承建,1909年5月动工,1911年10月竣工。该桥全长944.2米、宽11米,始为铁路桥。1943年7月,日本殖民者为便于对中国东北和朝鲜实行统治,又在离该桥不足百米处的鸭绿江上游,建成第二座铁路桥(即今日的中朝友谊大桥),并将一桥改为公路桥。1950年8月上旬,朝鲜军队将美军和韩国军队压缩在大邱、釜山地区,双方在洛东江两岸形成对峙状态。为改变被动局面,1950年9月15日,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在其总司令麦克阿瑟的指挥下开始反攻,10月,战火迅速燃烧到中朝边境。在中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的情况下,中国人民志愿军于10月19日赴朝参战。随后,各种物资、装备源源不断地通过鸭绿江大桥运往朝鲜前线。麦克阿瑟认为,鸭绿江大桥是中国军队和物资进入朝鲜的生命线,对“联合国军”危害甚大,应立即炸掉。为轰炸鸭绿江大桥,麦克阿瑟及其所属的空军部队作了精心准备,并集中了90架B—29轰炸机,轰炸的时间定为华盛顿时间11月5日凌晨1点。飞机起飞前,麦克阿瑟考虑鸭绿江大桥涉及中朝两国,觉得还是应向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简称参联会)请示一下。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前,麦克阿瑟与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威克岛会晤。杜鲁门担心战争扩大美参联会认为此事关系重大,不敢做主,随即报告了国务院。国务卿艾奇逊当时正在出席一个会议。他看了报告后,立即向在堪萨斯城参加选举的杜鲁门总统作了汇报。艾奇逊说,国防部副部长罗维特告诉他,从战术上来看,这是不值得的。助理国务卿腊斯克也说,美国和英国有约在先,未和他们商量,不得采取涉及攻击鸭绿江中方一侧的任何行动,另外,此事还涉及苏联,苏联与北京存在互助同盟关系。杜鲁门询问国防部长马歇尔的意见,艾奇逊说:“马歇尔认为,除非发现中共军队在安东(丹东)集结,威胁…联合国军‟安全,否则轰炸是不明智的。” 艾奇逊还向杜鲁门建议,在尚未获得中共局势的更多事实之前,这次轰炸不应进行。杜鲁门于是指示说:“你的判断是对的,轰炸暂时不要实施。” 接着,美国参联会立即向麦克阿瑟下达了放弃轰炸的指示,这时离轰炸机起飞只差1小时20分。参联会还通知麦克阿瑟,在得到进一步的命令前,所有距离中国东北5英里以内的目标,都不能轰炸。麦克阿瑟气得暴跳如雷对美高层一再阻止轰炸鸭绿江大桥,麦克阿瑟气得暴跳如雷,大骂华盛顿政客不知前线部队官兵的难处、苦处,眼睁睁地看着一批批
中国军队和物资通过鸭绿江大桥运到朝鲜。11月7日,忍无可忍的麦克阿瑟一面大骂在华盛顿当权者是瞎子,一面继续向参联会主席布莱德雷发牢骚。他说:“这种不正常情况对空军和地面部队的士气和战斗效率的影响非常严重。” 由于杜鲁门政府与麦克阿瑟在轰炸鸭绿江大桥的分歧越来越大,11月9日,美国家安全委员会专门召开会议,征求各方意见。与会的高官们都认为,轰炸鸭绿江大桥和中国东北的空军基地,有可能让苏联介入战争,一旦苏联介入,战争就可能扩大到东西方的每一个接触点,美国就有失败的危险。国防部长马歇尔说:“麦克阿瑟总以为将大桥炸断,就可以阻止中共军队进入朝鲜,这种想法太天真。”美国中央情报局长史密斯接着说:“据中情局人员从前线传回的信息,在15至30天之内,鸭绿江就要封冻,而且一冻就是数月,没有桥梁,中共军队和物资照样可以在江面上通行。” 鸭绿江大桥被炸断但麦克阿瑟不死心,不断向华盛顿发电报游说。参联会架不住他的“纠缠”,开始仔细分析朝鲜战场局势,并请求杜鲁门同意轰炸大桥,但仍不准轰炸鸭绿江对岸的丹东和中国东北的空军基地。杜鲁门考虑再三同意了。得到命令的麦克阿瑟兴奋异常。从11月中旬起至12月11日,美军不断派飞机到中朝边境进行疯狂的轰炸,鸭绿江大桥最后被炸断。鸭绿江大桥被炸,对中国军队的物资供应造成一定困难,但中朝两国克服千难万险,仍将军用物资运到了前线。
1950年7月下旬,总统和将军之间又发生了一次摩擦。朝鲜战争爆发后,行政当局就台湾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当时情报部门曾经传言,中共正在大陆集结一支由4000条船组成的舰队伺机进攻台湾。这引发了美国当局对朝鲜战争、台湾问题以及中国态度的极大关注。国务卿艾奇逊对任何可能导致把美国在韩国的行动与蒋介石联系起来并因此扩大战争规模的事都非常小心,他仍然坚决反对援助蒋介石。他认为帮助台湾就是帮助蒋介石,如果处理不好,很可能会演变成美国对华政策的灾难性行为。然而,杜鲁门总统在支援蒋介石这一问题上已经开始让步,他建议先派出一个调查组去评估是否有必要帮助台湾进行防御。参联会把这项任务委派给麦克阿瑟。参联会建议,在国务院和国防部制定对台基本原则之前,麦克阿瑟应该先派出其他高级官员前去做初步的调查工作。如果亲自出马,会导致该地区的局势更加紧张。
然而,麦克阿瑟接到委任后,带着自己的人马立即飞往台湾。在途中,麦克阿瑟通过无线电通知五角大楼说,如果大陆侵入台湾,他将用3个F-80s喷气式战斗机中队奋力将其击退。麦克阿瑟的举动让身在华盛顿的首脑们,特别是艾奇逊忧心和恼火。这件事同样提醒参联会,不论是在蒋介石和台湾问题上,还是在任何其他问题上,麦克阿瑟都不像其他的战区司令那样听众指挥。
这是一段插曲,但是已经以看出,麦克阿瑟此时在美国政界处于不被信任列。之后的军事行动与联邦政府的意愿大相径庭,可以想见,麦克阿瑟被解职是迟早的,只是时间问题。
解职后的麦克阿瑟携全家从东京飞抵檀香山时受到20万人欢迎,在旧金山的欢迎人群更达30万以上,抵达华盛顿时国防部长马歇尔、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布莱德雷、陆军参谋长柯林斯、海军作战部长谢尔曼、空军参谋长范登堡以及众多三军将领在机场迎候。4月19日麦克阿瑟应邀在国会发表激动人心的演讲,演讲结束时据说“民主党这一边没有一个人不是热泪盈眶,而在共和党那边,没有一张脸上是干的”。之后麦克阿瑟应邀到一些城市巡回讲演,在纽约市欢迎与游行者达700万,用去的彩带、纸屑、飘带数以吨计。
与此同时,公众对白宫表示出强烈不解和不满,人们不能原谅总统对他们心目中的这位英雄的无礼行为。据白宫新闻办公室的统计,他们总共收到了近3万封公众信件和电文,其中超过95%的信件和电文是批评总统的解职决定。盖洛普民意测验则显示全国有69%的人表示支持麦克阿瑟,而只有29%的人表示支持总统的行动。
我们或许不能用60年后的眼光看待60年前的历史,因为历史不能被假设,我们不能说也许杜鲁门不解职麦克阿瑟,南北朝鲜早就统一了,或许就是因为麦克阿瑟的离职才导致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