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战争后期志愿军几次重大战役失利
朝鲜战争五大战役
朝鲜战争五大战役朝鲜战争五大战役是指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期间经历的五次大的战役。
下面由店铺给大家整理了朝鲜战争五大战役相关知识,希望可以帮到大家!朝鲜战争五大战役抗美援朝第一次战役从1950年10月25日开始,至11月5日结束,共12天。
这次作战的特点是,敌我双方在运动中由遭遇进入交战。
我之基本意图为稳定局势,站住脚跟,掩护朝鲜人民军北撤整顿,为尔后作战创造条件。
志愿军参战部队共6个军18个师,敌方参战部队为4个军10个师另1个旅1个团。
敌我兵力为1∶1.2(敌海空军未计在内)。
10月19日,志愿军在紧急情况下入朝,原准备抢占龟城、泰川、球场洞、德川、宁远、五老里一线,组织防御。
后因敌人已越过志愿军预定组织防御的地区,并继续分兵冒进,志愿军即采取了在运动中歼敌的作战方针,利用敌未估计到志愿军参战这一战略上的突然性和敌分兵冒进的弱点,以一部兵力(第42军之第125师)于东线黄草岭地区进行防御,阻敌前进。
同时集中主力(第38、第39、第40军、第50、第66军和第42军之第125师)于西线之宣川、龟城、博川、云山、温井、熙川等地区,在运动敌各个歼灭。
此役于10月25日打响,志愿军实施大胆的战役迂回,配合正面主力坚决勇猛地进攻,取得了战场上的主动权,赢得了初战胜利,歼敌1.55万余人。
把敌人从鸭绿江边赶到清川江以南,粉碎了敌妄图于“感恩节”(11月23日)以前吞并朝鲜、结束战争的计划。
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从1950年11月6日开始,至12月24日结束,共29天。
这次作战的特点是,诱敌深入、正面突击与战役迂回相结合。
第一次战役后,敌虽遭志愿军沉重打击,仍错误地判断志愿军兵力不大,轻视志愿军力量,发动了所谓“圣诞节”(12月25日)攻势,妄图占领整个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对此,志愿军决定采取故意示弱、诱敌深入和集中兵力各个歼敌的方针,争取将战线推进到平壤、元山地区。
在战役布势上,志愿军以刚入朝之第9兵团(辖第20、第26、第27军)于东线长津湖地区争取在运动中歼敌一部;同时,集中主力于西线博川、价川、德川、宁远地区,向敌实施反突击。
朝鲜战争,中国到底牺牲了多少志愿军
2009年10月5日,在朝鲜访问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前往朝鲜平安南道桧仓郡,凭吊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陵园。
看到这则消息,我内心感慨万分,我的父亲是49年入伍的老军人,当年差点上了朝鲜战场,尽管当时父亲强烈要求“保家为国抗美援朝”,但还是因为有点文化而被上级安排进了黄埔军校……看到国家总理亲自到烈士陵园凭吊牺牲在异国他乡的志愿军战士,我油然生起一个我不完全知道的这段历史的一个疑问——中国到底牺牲了多少志愿军?于是我百度了一下,搜到这篇文章,贴过来让不知情的我们了解下吧……先默哀3分钟——抗美援朝志愿军真的伤亡一百万吗?作者: 老军士老战士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已经50多年了。
近十几年来,中国政府已经通过不同渠道公布了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的伤亡数字。
但由于种种原因,至今在网上对于志愿军的伤亡人数仍然存在争议。
一.中国官方数字:迄今为止,中国政府通过传媒(如研究、回顾抗美援朝战争的书籍、战史)公布的志愿军伤亡数字如下:志愿军作战伤亡人数:1.阵亡:11.4万人2.医院共接受伤员38.3万人次,由于入院伤员有些是第二次、第三次负伤,统计上有重复,伤员中又有一部分是非战斗负伤,所以最后确定战斗伤亡总数是36.6万人。
据此,志愿军战斗负伤人数为:25.2万人3.因伤致死:2.16万人4.失踪:0.8万人(原先是0.4万人)5.总计:战死:14.36万人(阵亡、因伤致死、失踪)战伤:25.2万人作战伤亡:39.56万人其它原因死亡人数:病死:1.3万人所以,志愿军总计伤亡人数:40.86万人(39.56 +1.3)另外,志愿军还有2.1万人被俘,其中7100余人返回大陆(其中有440人是在中立国部队监管下,经我方解释工作后返回的),14000余人去了台湾或其它中立国。
被俘人员数字不存在争议。
二.志愿军伤亡数字存在的争议由于种种原因,目前许多人不知道或不相信中国官方公布的志愿军伤亡数字,而相信来自美韩或其它渠道的数字。
抗美援朝得失分析报告
抗美援朝得失分析报告抗美援朝战争是中朝两国人民共同抵抗美国侵略的一场正义战争,对于中朝两国以及世界局势都有着重大的影响。
下面从军事、政治、经济和外交等多个方面对抗美援朝的得失进行分析。
首先,抗美援朝战争对于中国来说是一次具有重大军事意义的战争。
在这场战争中,中国军队与美国军队展开正面对抗,逼迫美军无法越过三八线。
中国军队以高度的战斗力和英勇的战斗精神,在战争中表现出色,不仅提升了中国的军事实力,也打破了西方对中国军队的傲慢。
此外,抗美援朝战争还促使中国军队进行了一系列军事改革和现代化建设,为中国今后的军事事业打下了基础。
其次,抗美援朝战争对于政治领域的影响也是巨大的。
抗美援朝战争让中国充分证明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使中国共产党在国内树立了威望和领导地位。
同时,这场战争也提升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声誉,为中国声援其他国家争取自主权和国家独立事业奠定了基础。
此外,抗美援朝战争还加强了中国同苏联的合作,使两国关系更加紧密。
再次,抗美援朝战争对于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也产生了深远影响。
战争使中国的国内经济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同时也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负担。
但是,这场战争也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政府积极采取措施推动军需工业和国防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国内工业的进步。
此外,战争促使中国进行了大规模的生产建设,提高了技术水平和生产能力。
最后,抗美援朝战争对于中国的外交关系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抗美援朝战争使中国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和第三世界国家的联系更加紧密,为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的影响力打下了基础。
同时,这场战争也是中国对抗西方国家的一次重要表态,显示了中国对于维护国家利益和独立发展的决心。
综上所述,抗美援朝战争对于中国来说既有得失,但总体而言是积极的。
这场战争提升了中国的军事实力和国际地位,加强了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合作,推动了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同时,这场战争也给中国带来了一定的经济负担和破坏。
然而,这些牺牲是值得的,因为抗美援朝战争体现了中国人民为维护国家独立和尊严而付出的努力。
朝鲜战争志愿军的失利战役
朝鲜战争志愿军的失利战役1950年10月10日周恩来在苏联获承诺先进武器和技术支援建设后,派出两百多万至三百多万中国最优秀的军人作为“志愿军”前往朝鲜与联合国军队开战。
伤亡百万的数字早在N年前就有公布,当时我朝官方没承认也没否认。
之所以非战斗伤亡远远高于正常水平,其根本原因是后勤补给不足,对于出国战争的后勤补给的困难被低估了,准备不足。
第一次战役,是志愿军入朝后进行的首次作战。
这次战役,志愿军不宣而战从1950年10月25日开始至11月5日结束,将联合国军从鸭绿江边赶到清川江以南,取得了初战胜利。
第二次战役 50年11月长津水库之战,原第三野战军精锐宋时伦第九兵团12个师15万人马企图围歼美国海军陆战队第一师2万2千人,结果是美国陆战一师杀出重围从海上安全撤离。
不仅没丢弃重装备,而且带走了所有伤兵,阵亡将士尸体,以及九万平民。
第九兵团此役伤亡九万五千人,除伙夫,马弁,参谋,干事,医院的护士,文工团员,能拿枪杆的剩下不多了。
从1950年11月27到12月5日,仅仅8天,宋时轮第9兵团的4个军15万人活活冻死的有4万多,冻伤几万人,第9兵团活下来的人也都冻坏了手和脚,基本上等于是全军覆灭。
要到第五次战役才又参战,但战斗能力显然不行。
后来在统计中竟然统计志愿军9兵团伤亡4万多人,其中牺牲7000多,也就是说有33000多受伤,其中大多数是冻伤,就算33000多人都是冻伤吧,九兵团15万人总数中冻伤率是多少??仅美国海军陆战队一师2万多人,冻伤有7千,陆战一师一共多少人??2万人吧,冻伤率多高??9兵团多少人??15万!我们的冻伤率居然比美军低??这可能吗??这是真相吗连我们自己都承认“美军御寒装备比我们好的多,志愿军都是穿单衣作战”,结果志愿军冻伤率大大低于美军!---请问这可能吗?难道志愿军比美国人耐冻何况当时志愿军穿单衣,每天只能啃两个生土豆充饥。
1950年12月31日志愿军发起第3次战役,联合国军稍加抵抗后便立马撤出汉城。
【参考文档】抗美援朝的五次战役-精选word文档 (12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抗美援朝的五次战役篇一:志愿军在朝鲜战争中惨败的第五次战役志愿军在朝鲜战争中惨败的第五次战役国内对五次战役的通行说法是,前四次战役取得了胜利,虽然第四次战役是小胜,只有第五次战役是失败的。
下面我们来具体看一看第四次和第五次战役的简要过程从彭德怀设计第四次战役的宗旨来看,这是一次被动的战役。
当时毛泽东要求彭德怀一鼓作气打到36线,然后再进行休整。
彭德怀一听,立刻否定了毛泽东所订的目标,这明摆着是做不到的。
经过第三次战役的惨痛教训的彭德怀为第四次战役订了一个比较现实的作战目的,即通过阻击和防御,迫使敌人停止进攻。
第四次战役的最重要且最著名的一次战斗是砥平里战斗。
砥平里所处的地位极其重要,是兵家必争之地。
有点向街亭在诸葛亮与司马懿交战时所处的地位。
联合国军守砥平里的是美军第23步兵团和其附带的一个法国营。
志愿军包围了砥平里,先后投入8个团,可见决心之大。
联合国军坚守阵地的部队受到美空军的强有力的支援。
美国的重型轰炸机从日本,南韩釜山机场和航空母舰上起飞,把志愿军的攻击线路炸成一片火海。
志愿军伤亡极大,经常是一个连上去没有几分钟就只剩下7,8个人了。
就这样打了几天,志愿军除了上去送死外没有别的办法。
志愿军将士也是人,不是蚂蚁,对这种无谓的牺牲自然有意见。
基层军官强烈要求停止进攻砥平里。
彭德怀知道后同意停止进攻。
这种下级军官不执行任务并为上级军官所认可的做法,在中国共产党军史上是极为罕见的。
这时,美国第一骑兵师赶到,致使志愿军在砥平里的战斗彻底失败。
至此,第四次战役以志愿军的大量伤亡换来毫无所得而告终。
不过,在王树增的书里还颇有点自我安慰。
他说,砥平里战斗的失利使第四次战役没有取得大胜,言外之意是,第四次战役取得了小胜。
第四次战役的后果是,汉城又重新回到联合国军手里。
朝鲜战争第四次战役的失败与对策
朝鲜战争第四次战役的失败与彭德怀的对策2011/08/08作者:明夷济我不得不佩服李奇微,他算得上一个真正的军事指挥家。
破解了志愿军的“礼拜攻势”和“月夜攻势”,发明了“磁性战术”。
如果第四次战役和第五次战役是两盘棋的话,我想彭德怀元帅毫无悬念的输掉了两场比赛,尽管这两盘棋中间,彭德怀在某个环节也走了几步好棋。
横城反击战,砥平里战役和汉江南岸阻击战,这些战役里面充满着血腥,和众多伤亡的数字,给志愿军留下的是壮烈和耻辱。
李奇微,是在第三次战役期间,替代了那个在二次战役中撤退发生车祸的沃克中将的。
他接手的是一个溃败的军队,一个丧失斗志的军队。
然而李奇微一到,战场便发生了变化,世界上没有几个人能够在大溃败的时候,立刻组织反击。
李奇微做到了,当志愿军礼拜攻势结束的时候,李奇微迅速组织了反击,这反击的速度让彭德怀着实吃惊不小。
横城反击战,是在我记忆中朝鲜战场上志愿军最后一次成功的穿插伏击战。
志愿军四个军和人民军两个军团集结在一起,准备围歼在横城一带的南朝鲜的第五和第八师。
最后,韩国第八师3个团,韩第三师和第五师各一部,美2师一个营,美韩4个炮兵营被消灭。
当然志愿军的伤亡也是巨大的。
横城反击战之前,美军并没有拉平战线,而是在横城和砥平里一带快速追击溃退的志愿军,这给志愿军一次绝好的穿插打伏击的机会。
善于这种战术的彭德怀显然抓住了这个机会。
一开始彭总想打砥平里,但是由于砥平里有美军驻守,战斗力较强,最后还是选择了攻击南朝鲜军队防区的横城。
结果横城反击战,志愿军取得胜利,而砥平里战役,志愿军失败了。
而如果彭总一开始就选择攻击砥平里,那么损失将会更加惨重。
横城战役的胜利,使得前进的美军必须撤退,而砥平里是阻击志愿军追击的必经之路。
如果砥平里陷入志愿军之手,那么被包围的美军将无路可退,陷入被围歼的绝境。
于是,美国人上演了惊心动魄的防御战,志愿军四个师,八个团,围攻美军一个团和一个法国营,居然没有拿下来,而且损失相当惨重。
朝鲜战争八大经典战役
朝鲜战争八大经典战役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一、血战飞虎山第二次战役根据彭德怀“诱敌深入”的计划,为了不让联合国军北进的速度太快,而影响中国军队的调动和威胁中国军队的侧后,彭德怀命令112师335团依据飞虎山之险阻击联合国军。
11月4日335团经过血战占领飞虎山,到11月8日部队完成阻击任务安全撤离,经过五昼夜的血战,防守部队承受着韩国第七师和美军一部的立体攻击,最激烈的8日毫无防空力量的志愿军承受80余架美机及大炮地毯式轰炸,所有阵地均进入了肉搏战,守卫飞虎山主阵地的335团2营阵亡者十之六七,其中五连三排仅余3名战斗人员。
本次血战共毙伤俘敌1800余人,飞虎山前共有美韩军遗失400多具,335团及团长范天恩由此威名天下。
二、血战长津湖第二次战役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狈狂北犯,11月底进到长津湖一带,志愿军第九兵团冒着零下30多度的严寒设置伏击圈,11月27日九兵团发起全线攻击,当时被包围的美国陆战一师约有四个团一万多人,超出预定一倍以下。
到28日拂晓志愿军包围新兴里之敌,美国则凶猛地反扑,其中80师伤亡及冻饿减员十分严重,每团仅余数百人!故81师加入新兴里战斗,随着包围圈越来越小,美军突围一次比一次疯狂。
当晚气温继续下降,美国全力向241团阵地发起冲击,其中241团3营8连战斗到仅剩最后一人,美军侥幸得以突围,志愿军只好分路截击,南逃美军在1221高地受至阻击分散而逃,至12月2日只有200多美军逃入柳潭里,至此美军31团,32团1营及第57炮兵营被27军基本被歼灭,美31团曾参加1918-1920年对苏联的干涉作而获得“北极熊团”的绰号,二战中参加过阿留申群岛,马绍尔群岛和冲绳等战役,是美军陆军的佼佼者,而此战团长被击毙,团旗被缴,最终全军覆灭。
27军80师和81师也付出了巨大代价,伤亡及非战斗减员高达10000人,全军冻伤高达22%!三、血战三所里第二次战役美军受到志愿军的迎头痛击后,迅速南撤,三所里及龙源里是美军主力的唯一退路,38军113师强行军14小时疾进72.5公里穿插到三所里,同时师长江潮命337团抢占龙源里,这样切断美第九军的退路。
战机和梯队:第五次战役志愿军为什么会失利
战机和梯队:第五次战役志愿军为什么会失利1951年4月间,随着志愿军第3、19兵团、第47军以及新组建的大批特种兵(4个地面炮兵师、4个高炮师等)相继入朝,志愿军、朝鲜人民军在朝兵力达到130万人,其中志愿军有95万人(作战部队15个军77万人、后勤支援部队18万人)。
我方第一线作战部队集结了志愿军第3兵团(第12、15、60军)、第19兵团(第63、64、65军)、第9兵团(第20、26、27军)以及第39、40军,共11个军33个师,54.8万人,连同朝鲜人民军3个军团,共计近70万人。
此时,首批从苏联订购的陆军37个师的装备开始到达,并换装部队。
志愿军的各种火炮已增至6000余门,其中野、山、榴、反坦克炮1000余门。
而此时,联合国军在朝鲜地面作战部队总数为34万人,从人数上中朝方面具有绝对优势。
从1951年4月22日至6月10日,志愿军发起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
原计划歼灭美军三个师,尽早结束朝鲜战争。
但是,这场我方人员占绝对优势、装备也大为改善情况下发起的战役,却以众所周知的中朝方失利而结束。
为什么说我方失利?两点:1.整个战役我方人员损失巨大,却没有取得象样的战果。
2.战役第二阶段后期,志愿军开始后撤时,敌军突然发起大规模反扑,打得志愿军措手不及、一片混乱,共1.7万人被俘,第180师解体,损失7000余人,其中被俘5000余人。
一. 第五次战役我方失利的主要原因从志愿军入朝作战的第一次战役到第四次战役,我方总兵力甚至地面部队兵力都居于劣势(详见《实力还是赌博:李奇微为什么敢反攻》/publicforum/content/no05/1/147624.shtml),武器装备完全是万国牌,却取得了重大胜利。
而第五次战役,我方人员居于绝对优势,武器装备也大为改善,为什么却失利了呢?有人说中国军队是人海对火海,所以被打败了。
我国官方的通常说法是第五次战役打得大了点,打得急了点,造成了一些不应有的损失。
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五次战役
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五次战役抗美援朝第一次战役第一次战役将美军击退到清川江以南。
1950年10月19日,麦克阿瑟指挥美军侵占平壤后,气焰十分嚣张。
他调集13万人的兵力,从东西两线多路向朝鲜北部边境地区冒进。
西线由美军第8集团军指挥1军和南朝鲜2军团等共6个师、1个旅、1个团的兵力,于10月25日推进到清川江以北的博川、云山、温井、熙川,其中南朝鲜军一部于26日进到鸭绿江边的楚山等地。
英军27旅由博川继续向新义州前进,其先头部队进至新义州东南20多公里的南市洞。
美军24师由博川继续向朔州前进,其先头部队进到距中朝边境40余公里的大馆以南的院兴洞。
南朝鲜军6师主力由温井向北镇、碧潼前进。
东线由美10军指挥5个师向北进犯,南朝鲜军首都师和3师占领五老里、咸兴后,继续向北部边境图们江推进;美军陆战1师经咸兴向长津、江界迂回前进;美军7师经咸兴向北部边境惠山镇方向前进。
美机到处扫射轰炸,地面部队和坦克到处袭击窜扰。
麦克阿瑟妄图在11月23日感恩节前,全歼朝鲜人民军,占领全朝鲜。
志愿军入朝作战的原定方针和部署是,先敌进至德川、宁远东西一线组织防御,初期只打防御战,稳住战局,待补充新的武器装备后再配合人民军举行反攻。
由于美军已抢先占领志愿军预定进占的地区,因此,原来的防御部署方案已不可能实施。
10月21日,彭德怀在北镇西北的大洞里会见金日成,研究了战场形势,商讨了作战问题。
10月21日至25日,彭德怀在大榆洞指挥所根据敌情的发展变化和毛泽东的一系列电报指示,适时地定下转变战略的决心,会同邓华等研究制定战役计划,采取了一系列应急作战措施。
首次战役的作战方针是,将原定的阵地防御改为以运动战为主,从运动中寻机歼敌。
为不贻误战机,以各军、师分别歼敌一两个团,争取全战役歼敌一两个师的兵力,制止"联合国军"向中朝边境的进攻,稳定战局。
具体打法是,先打推进速度快、战斗力较弱的南朝鲜军,后打美、英军。
从熙川向德川方向实施战役迂回,割断东、西两线敌人的联系,不让其互相支援,集中主力打击西线进犯之敌。
【免费下载】志愿军在朝鲜战争中惨败的第五次战役
志愿军在朝鲜战争中惨败的第五次战役国内对五次战役的通行说法是,前四次战役取得了胜利,虽然第四次战役是小胜,只有第五次战役是失败的。
下面我们来具体看一看第四次和第五次战役的简要过程从彭德怀设计第四次战役的宗旨来看,这是一次被动的战役。
当时毛泽东要求彭德怀一鼓作气打到36线,然后再进行休整。
彭德怀一听,立刻否定了毛泽东所订的目标,这明摆着是做不到的。
经过第三次战役的惨痛教训的彭德怀为第四次战役订了一个比较现实的作战目的,即通过阻击和防御,迫使敌人停止进攻。
第四次战役的最重要且最著名的一次战斗是砥平里战斗。
砥平里所处的地位极其重要,是兵家必争之地。
有点向街亭在诸葛亮与司马懿交战时所处的地位。
联合国军守砥平里的是美军第23步兵团和其附带的一个法国营。
志愿军包围了砥平里,先后投入8个团,可见决心之大。
联合国军坚守阵地的部队受到美空军的强有力的支援。
美国的重型轰炸机从日本,南韩釜山机场和航空母舰上起飞,把志愿军的攻击线路炸成一片火海。
志愿军伤亡极大,经常是一个连上去没有几分钟就只剩下7,8个人了。
就这样打了几天,志愿军除了上去送死外没有别的办法。
志愿军将士也是人,不是蚂蚁,对这种无谓的牺牲自然有意见。
基层军官强烈要求停止进攻砥平里。
彭德怀知道后同意停止进攻。
这种下级军官不执行任务并为上级军官所认可的做法,在中国共产党军史上是极为罕见的。
这时,美国第一骑兵师赶到,致使志愿军在砥平里的战斗彻底失败。
至此,第四次战役以志愿军的大量伤亡换来毫无所得而告终。
不过,在王树增的书里还颇有点自我安慰。
他说,砥平里战斗的失利使第四次战役没有取得大胜,言外之意是,第四次战役取得了小胜。
第四次战役的后果是,汉城又重新回到联合国军手里。
李奇微率军趁势向38线挺进。
志愿军被迫向后撤退。
志愿军撤退的速度比美军想象的还快一点。
彭德怀本人觉得第四次战役是失利的,不仅人员大量伤亡,还丢了大量的土地,特别是丢了面子。
于是策划了一次规模最大的战役-- --第五次战役,却没想到它将是规模最大的一次失败。
论抗美援朝战争
荣思川20103675 生计1035班论抗美援朝战争对现代国防建设的指导意义内容摘要:此篇文章主要讲述的是二十世纪中叶我国人民为了保家卫国,中国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的跨过鸭绿江,进行了对中国战史上的新篇章的书写。
文章借助有关史料对此次战争进行简单描述,主要对战争的原因,经过,及对当时的意义进行记录。
再谈谈此战对我国国防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意义。
同时,我也想让大家铭记历史,铭记那些为了我们的国家,为了我们的人民而不息牺牲生命的勇士,铭记那些在敌人的钢枪炮火下与敌人殊死抗争的人,铭记那些用拳头牙齿与敌血战的最可爱的人。
关键字:抗美援朝、志愿军、美军、战役一抗美援朝的原因:(一)、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入侵朝鲜,并向朝中边境推进、轰炸中国丹东地区,严重威胁新中国的安全。
这是中国出兵朝鲜最主要的原因。
(二)、美国第七舰队开进台湾海峡,对中国的国内统一战争进行武力干涉。
1950年6月七日杜鲁门再度命令美第七舰队驶入基隆、高雄两个港口,在台湾海峡巡逻,阻止中国解放军渡海进攻台湾。
另外,美国对中国国内进行各方面的渗透和破坏。
大有要将我新中国颠覆的企图。
因此,我们不得不战。
(三)、朝鲜政府请求中国出兵援助。
美军方面,由于担心朝鲜情报人员及破坏分子混入南逃难民,因此对成群的难民进行扫射。
经公开的美军屠杀平民行为有老根里事件,以及信川郡大屠杀。
此外美国飞机还对城市及平民目标进行了轰炸。
韩国军队方面,在韩国军队收复的本国领土以及随后占领的朝鲜城市及乡村中组织“治安队”、“灭共团”等组织,对朝鲜劳动党党员和被怀疑为亲共人士的平民进行了大规模的清查和处决。
(四)、美国妄图借朝鲜为跳板,对新中国进行更严重的破坏和侵略。
我国领导人深悟唇亡齿寒的道理,因此决定出兵。
二:抗美援朝的经过:二)抗美援朝期间我军历次的大战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
第一次战役1950年10月25日发起抗美援朝第一次战役。
该次战役也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抗美援朝战争”正式开始。
抗美援朝
• •
(2)血战长津湖 第二次战役中,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猖狂北犯,1950年11月底进到长津湖一带。志愿军第九 兵团冒着零下30多度的严寒设置伏击圈,11月27日第九兵团发起全线攻击。当时被包围的美国陆战 一师约有四个团一万多人,超出预定一倍以上。到28日拂晓志愿军包围新兴里之敌,美国则凶猛地 反扑,其中80师伤亡及冻饿减员十分严重,每团仅余数百人!故81师加入新兴里战斗,随着包围圈 越来越小,美军突围一次比一次疯狂。当晚气温继续下降,美国全力向241团阵地发起冲击,其中 241团3营8连战斗到仅剩最后一人,美军侥幸得以突围,志愿军只好分路截击,南逃美军在1221高 地受到阻击分散而逃。 至12月2日,只有200多美军逃入柳潭里,至此美军31团,32团1营及 第57炮兵营被27军基本歼灭,美31团曾参加1918-1920年对苏联的干涉作战而获得“北极熊团” 的绰号,二战中参加过阿留申群岛,马绍尔群岛和冲绳等战役,是美军陆军的佼佼者,此战团长被 击毙,团旗被缴,最终全军覆灭。27军80师和81师也付出了巨大代价,伤亡及非战斗减员高达 10000人,全军冻伤高达22%! 与此同时,柳潭里的攻击也展开了,参加此战斗的为20军59师 和27军79师,均为王牌主力师,可惜严寒给志愿军造成了相当数量的减员,战斗相继在北山、 1282高地、1382高地等展开,经过一夜激战,陆战7团和5团感到了巨大压力,至30日开始下达撤 退命令,陆战一师进行了长达125公里的撤退战斗。 下碣里是美军全军的退路,志愿军58师奉 命攻占此地,经过战斗至30日深夜全师不足12个连,只剩下1500人,仅有少量迫击炮支援的志愿 军冒着美军密集的火力一波又一波,前赴后继,一度突入敌人防守的阵地,然而在突击过程中伤亡 太大导致后援不继,在美军反击下突入阵地的战士全部牺牲!志愿军在战斗中所表现出的视死如归 般的勇敢,令美军肃然起敬!美军在下碣里的防御得到加强后,德洞山口又成了双方争夺的焦点。 12月3日柳潭里的陆战5团和7团主力陆续到达德洞山口,遂坦克开路飞机掩护,开始全线撤退。此 后美军在退路上不断受到志愿军的攻击,但美军的优势装备得到很好的发挥,没有受阻,至陆战一 师逃到真兴里后意味着他们逃离了包围圈,但九兵团不甘就此放过陆战一师,不顾一切代价,组织 力量追歼,无奈11日陆战1师登船安全撤离。这是一场真正的鏖战,志愿军投入3个军12个师总兵力 为15万人,冻伤达30000多人,冻死达4000多人,阵亡1.5万人。美军伤亡为7000人,其中阵亡及 失踪为2500多人,冻伤减员为7300人。
抗美援朝5大战役,为何这一战志愿军损失最大?自身战损超过敌军
抗美援朝5⼤战役,为何这⼀战志愿军损失最⼤?⾃⾝战损超过敌军抗美援朝战争,按照志愿军采⽤的基本战法可分为两个主要阶段,第⼀阶段为⼊朝⼀年内发起的五次⼤规模战役,采取运动歼敌的打法;第⼆阶段为双⽅相持后的阵地战阶段,⼀直持续到1953年⾦城战役,双⽅签订停战协议。
在战争的第⼀阶段,5⼤战役志愿军伤亡⽐例⼤多低于联合国军,只有1951年我军主动发起的第五次战役,付出的伤亡、战损代价超过了敌⼈。
⼊朝后的第⼀次战役,中朝军队以1万余⼈伤亡的代价歼敌15000多⼈;第⼆次战役中朝军队伤亡30000余⼈,歼敌超过3.6万⼈;第三次战役双⽅战损⽐为8500⼈对19000余⼈;第四次战役为联合国军主攻,我⽅损失5.3万余⼈,敌⼈战损超过7.8万⼈。
可以看出,前四次战役在有⽣⼒量损失⽅⾯,我军(中朝合计)都优于联合国军。
只有第五次战役,中朝军队战损8.5万⼈(志愿军约7.5万⼈),只歼灭了8.2万敌军,可以说吃了⼀次亏,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第五次战役志愿军投⼊兵⼒最多,也通过此战将战线稳定在了三⼋线附近,奠定了整个朝鲜战场的基本态势,为后期我⽅以有利条件停战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条件,其作⽤是不⾔⽽喻的。
战略意义归战略意义,但⼈员损失较⼤也是事实,主要原因有以下3点。
第⼀点是补给线问题。
第五次战役双⽅合计出动⼀线作战兵⼒超过百万⼈,其规模接近之前国内战场上的淮海、辽沈等⼤规模战役,志愿军司令部意图将战线向南⼤举推进,⼤规模歼灭联合国军有⽣⼒量,争取战争胜利。
但朝鲜半岛地形特殊南北狭长,补给线向南延伸太远,第五次战役我军的武器、粮弹等后勤物资补给能⼒已经明显跟不上作战需要,⼜遭到美国优势空军⼒量的打击,造成前线极为吃紧。
战前洪学智、韩先楚等将领都提出了顾虑,在实际战役中也有体现,战役后期我军不得不由攻转守,后撤时损失较⼤。
第⼆点是联合国军对志愿军打法的适应性和针对性,较前期明显增强。
志愿军⼊朝后的打法,与国内战场上跟蒋军作战时惯⽤的穿插包围、集中局部优势歼敌同出⼀脉,属于运动打法,五次⼤战役都是使⽤这种战术。
朝鲜战争大事记及美军在各时期阵亡人数
朝鲜战争大事记及美军在各时期阵亡人数朝鲜战争大事记及美军在各时期阵亡人数美军在朝鲜战争中敌对行动战斗阵亡33741名,受伤人次103284名,美军生还俘虏4439名,美国战俘死在中朝战俘营里2806名,或者是2701名。
具体逐月的数据显示如下。
敌对行动阵亡(战死、伤死、俘死、失踪死)。
1950年6月31名(1950年)6 月25 日朝鲜内战爆发。
6 月26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命令其驻远东的空军、海军支援南朝鲜军队作战。
六月二十八日北朝鲜人民军夺占大韩民国首都汉城。
1950年7月2835名杜鲁门任命美国远东军总司令麦克阿瑟为“联合国军总司令”。
所谓联合国军其实主要为美国军队。
美国地面部队进入朝鲜,5 日与朝鲜人民军在乌山首次交战。
七月二十日联合国军放弃大田。
1950年8月1754名八月一日联合国军进入釜山环形防御圈。
朝鲜人民军推进至洛东江一线,解放了朝鲜南部广大地区。
战争形成胶着状态。
1950年9月3354名九月十五日仁川登陆。
美军7 万余人,在260 多艘舰艇、近500 架飞机配合下,在朝鲜西海岸仁川登陆,并继续向汉城及其以南水原方向进攻。
朝鲜人民军转入战略退却。
九月二十二日沃克所属部队由釜山环形防御圈出击。
九月二十八日联合国军收复汉城。
九月三十日南朝鲜第3师越过三八线。
1950年10月426名十月七日至九日美军第1骑兵师越过三八线。
十月十九日第8集团军占领北朝鲜首都平壤,并继续向朝中边境鸭绿江进逼。
十月二十七日至三十一日中国发动第一阶段攻势。
1950年11月3475名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人民军配合下进行第一次战役,十一月二十六日二十万中国军队进攻位于清川江以北的第8集团军,使其遭受重大伤亡。
将敌人从鸭绿江边驱逐到清川江以南。
十一月二十七日美军第24师、第25师和第2师撤过清川江。
第8集团军开始撤退。
中共军进攻位于长律水库西侧之第1陆战师和位于水库东侧之美7师所属部队。
中国人民志愿军发起第二次战役,将敌人驱逐至三八线以南。
朝鲜战争上榜史上五大惨败战役
朝鲜战争上榜史上五大惨败战役朝鲜战争中被俘虏的美军士兵。
据美国《国家利益》网站10月23日报道,原题:《美军历史上五个最大的失败》,作者:美国帕特森外交和国际商业学院助理教授罗伯特·法利。
文章称,各个国家往往对自己军事上的失败耿耿于怀,正如它们对打了胜仗念念不忘一样。
科索沃战役是塞尔维亚历史的一个重要转折,毁灭性的军事失败也使法国、俄罗斯和美国南部的历史记述大为生色。
美国军事历史上最大的失败有哪些?它们又对美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入侵加拿大1812年战争一开始,美国军队攻打上加拿大和下加拿大。
美国人以为会轻松取胜,关于加拿大是大英帝国“软肋”的看法一度在美国政界盛行。
文职领导人和军队将领都以为加拿大会立刻投降。
然而,美国人不仅高估了加拿大人对他们的支持,也高估了自己的军事实力,却唯独低估了英国人的能力。
美国不仅没能轻松取胜,相反,英国人予以美国一次毁灭性失败。
美军(主要由刚动员起来的民兵组成)准备三路发起进攻,但并没有同时出击,又缺乏相互支援。
美国军队在打击正规军方面缺乏经验,后勤也跟不上。
这限制了他们集中力量打击英国薄弱环节的能力。
美军还缺乏战术预案,而且没有一位美军指挥官(以威廉·赫尔为首)表现出打这场战争的热情,也没有任何指挥官愿意冒险取胜。
当年8月,这场战争的失败征兆已在底特律变得十分明显——英国和印第安人的联合部队迫使赫尔投降,尽管美军人数占优,但英军乘胜追击,占领并烧毁了几处美军前沿哨所。
只是由于英军兵力或后勤保障不足,才没有马上直捣美国本土。
另外两路美国军队则干脆没动窝。
后来,美军虽取得几场重大胜利,夺回了其在边界的阵地,却从未真正对英属加拿大构成威胁。
这次进攻的失败打碎了美国人的迷梦,他们本以为会轻松取胜,且获利丰厚,谁知最终却变成了一场防御战。
此役打碎了一些美国人的内心憧憬,即建立一个完全由美国主宰的北美。
安蒂塔姆之战1862年9月,罗伯特·E·李率北弗吉尼亚军团挺进马里兰州。
朝鲜战争中美伤亡统计二
朝鲜战争中美伤亡统计二?1953年10月25日美联社发布的联合国军损失人数为147万余人韩国国防部编写的《韩国战争史》和《军事史杂志》公布的损失人数为116万余人1956年美联社公布的数据是:美军伤亡失踪被俘总计14万2千(142091人)美军和联合国军共计伤亡148万人(1474269人)。
1988年出版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战史》统计数字为中朝军队共歼敌109万余人(含朝鲜人民军独立作战歼敌13.6万余人)其中美军39万余人韩军66万余人其他仆从军2万余人。
志愿军战斗伤亡36万非战斗伤亡41万。
朝鲜人民军作战伤亡26万人中朝方面共损失100万。
中国有14万英雄儿女长眠在异国他乡。
在朝鲜牺牲的十几万名烈士他们来自祖国的四面八方、五湖四海。
其中北京市1438名天津市977名河北省10155名山西省5835名内蒙古自治区1683名辽宁省13374名吉林省18260名黑龙江省8222名山东省19685名上海市1634 名江苏省7268名安徽省4151名浙江省3732名江西省2162名福建省982名河南省10673名湖北省5167名湖南省10687名广东省3186名广西壮族自治区2915名陕西省2802名宁夏回族自治区461名甘肃省1041名青海省48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61名四川省30789名贵州省2799名云南省1482名。
而位于美国华盛顿的朝鲜战争纪念碑上显示的伤亡失踪被俘总计:美军172847 联合国军2256523 总计:2429370 。
阵亡美军54246人联合国军628833人。
这个数字远大于1956年美联社公布的数据。
阵亡:美军54246联合国军628833 合计:683079;失踪:美军8177 联合国军470267 合计:478444;被俘:美军7140 联合国军92970 合计:100110;受伤:美军103284 联合国军1064453 合计:116773。
双方都是自己统计自己的伤亡。
朝鲜战争的转折点----铁原阻击战
朝鲜战争的转折点----铁原阻击战第五次战役后,志愿军大溃败,一直退到铁原附近,当时全军弥漫着恐慌、沮丧和互相埋怨的气氛。
谁也不知道美军的攻势到哪里为止。
但彭德怀觉得不能再退了,便命令六十三军坚守十五到二十天——哪怕把六十三军打光。
当时的该军军长是傅崇碧(后来当过北京军区司令员)。
这一仗打得很惨,部队一上去就光了,很多阵地失守时,不断有战士跳崖(当地山势很险峻),彭德怀时常在半夜望着漆黑的前方潸然泪下,战斗结束后十九兵团政委李志民也流下了眼泪,但这一仗使美军的攻势减缓了,最后直至停顿,把战线控制在了三八线一带,开创了朝鲜战争阵地战的先河。
这是一场我军伤亡巨大,异常惨烈的战斗,战后彭德怀对傅崇碧说,你要什么,傅回答,要兵!彭说,我给你两万。
铁原阻击战的结束,标志着第五次战役结束!五十三年前发生在朝鲜中北部铁原的这场战斗,硝烟早已散尽,但官方对于它讳莫如深的态度以及各种难以解释的迷团,对于沉迷在战史里的发烧友们来说,情不自禁想做的就是:试图透过历史时空去还原那场残酷的战斗,在这场残酷的战斗中感受浓烈的血腥。
想说清铁原阻击战,还是从头一步步地、慢慢地来吧。
先说说铁原的地理位置,铁原位于朝鲜的中北部,与金化、平康构成铁三角,是汉城至平壤铁路的必经之地,也是几条重要公路的交汇地,这里山峰耸立,山岭连绵。
是战争中屯集、转运物资的重要战略交通枢钮,也是攻击敌人遏制对手进攻态势的战略要地,任何军事家对它在战争中的作用不会视而不见。
李奇微无疑是朝鲜战争中扬名立腕的美国杰出的陆军战将,他洞察局势的独到眼光和扬长避短不拘一格的指挥艺术,使其在名将如林的世界军事将帅名册中必将占有一席之地。
闲话休讲,还是让我们跟随李奇微的思想一起回到五十三年前的朝鲜铁原,看看这位将军当时在想些什么吧。
在《朝鲜战争》的一书中他是这样说的:由于轻而易举地抵达了临津江,我起先甚至想进而推进至临津江与礼成江(礼成江从临津江西面、开城的附近注入黄海)之间的广阔沿海平原。
朝鲜战争后期志愿军几次重大战役失利
朝鲜战争后期志愿军几次重大战役失利第三次战役后,联合国军内部士气极度低迷,甚至一度准备退出朝鲜。
但新任联合国军司令李奇威挽救了危局,他一到朝鲜就立马整顿联合国军,使部队迅速回到正常作战状态。
同时在作战中他采取了收缩防线、抢占山头保护侧翼等一系列简单而实用的战术。
这些战术的效果在第4和第5次战役中很快得以体现,联合国军不仅成功破解了志愿军的穿插迂回战术,更是在第5次战役中依托重火力和装甲部队的快速穿插优势,重创志愿军各参战部队。
1950年12月31日志愿军发起第3次战役,联合国军稍加抵抗后便立马撤出汉城。
图中撤出汉城的车辆上挤满了联合国军士兵,一辆坦克也翻倒在路边,足见撤退的慌乱程度。
在志愿军第三次战役结束后,联合国军退至37线以南,再次失掉汉城,军队士气降至最低点。
其实在二次战役结束,李奇威接替车祸丧生的沃克出任第8集团军司令时,联合国军就已经成为一支张皇失措的军队。
李奇威对这种状况特别深刻,其回忆录里几乎用了半个章节来描述----基层士兵大脑一片麻木,大多数人只想着早日离开朝鲜回国。
高层军官,所有的军长、师长都已丧失重新进攻的信心,认为无论何种进攻方式都会归于失败。
韩国军队的情况更加严重,在撤出汉城的时候,韩军士兵丢弃了所有重型火炮、甚至步枪,他们只有一个念头----离中国军队越远越好。
美国政府也一度失去将战争继续下去的信心。
在1950年12月底,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将如下看法通知麦克阿瑟,“中共部队现在十分强大,如果他们全力以赴,完全可以迫使联合国军撤出朝鲜。
”第三次战役结束后,麦克阿瑟也开始正视现实,他在回复中表示,“如果参谋长联席会议不改变其决定(不向我们提供大规模增援;不封锁中国海岸;不空袭中国大陆;不许轰炸中国东北的基地;不放国民党军队‘出笼’),则在没有极其重大的政治原因的情况下,‘我们的部队应以作战情况允许的速度尽快撤离朝鲜’。
”在这种情况下,身为美军第8集团军司令的李奇威甚至开始着手撤出朝鲜半岛的准备----在半岛最南端的釜山港地区重新设置一个纵深很大的防御区域(美军称为“戴维森防线”),美军甚至已经为这个堑壕体系设置了铁丝网。
抗美援朝运动战阶段的五次战役
抗美援朝运动战阶段的五次战役作者:姜廷玉来源:《百姓生活》2013年第10期1950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10月25日揭开了抗美援朝战争的序幕。
1950年10月25日至1951年6月上旬,为运动战阶段,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一起,连续进行了5次战役,共歼敌23万人,将“联合国军”从鸭绿江边打退至“三八线”,并将战线稳定在三八线附近地区,为抗美援朝战争的最后胜利奠定了基础。
第一次稳定战局第一次战役是在敌进我进的遭遇状态下交战的。
1950年10月25日战斗打响时,志愿军主力仍在向战场开进中,而敌军则以团甚至营为单位组成战斗群高速推进。
志愿军遂以军、师为单位分头歼敌,边打边进。
在敌我双方都不摸底的情况下,志愿军在遭遇战中以伏击和突击取胜。
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将这次战役称之为“遭遇与反突击战役”。
第一次战役于1950年11月5日结束,志愿军共歼灭“联合国军”及南朝鲜军1.5万余人,粉碎了“联合国军”在感恩节前占领全朝鲜的企图,并将其从鸭绿江边赶到了清川江以南,从而初步稳定了朝鲜战局。
此次战役志愿军伤亡1万余人,敌我伤亡对比为1:0.62。
第二次扭转战局第二次战役从1950年11月7日至12月24日结束,分为东、西战场进行。
战役规模和双方投入的兵力都远胜于第一次战役,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和南朝鲜军共投入13个师3个旅又1个团22万人,志愿军投入9个军30个师38万人。
整个战役分为诱敌深入、战役反击和战役追击3个阶段。
志愿军收复了平壤和朝鲜“三八线”以北除襄阳以外的全部领土,并解放了“三八线”以南的延安半岛和瓮津半岛,使“联合国军”的圣诞节前结束战争总攻势的企图遭到彻底失败,从根本上扭转了朝鲜战局。
第二次战役是抗美援朝战争中对美军打击最大的一次战役,歼敌3.6万余人,其中美军2.4万人。
美国《纽约先驱论坛报》称,这是“美国陆军史上最大的败绩”。
第三次损失最小第三次战役是对于有防御准备之敌进行的一次进攻战役。
【经典教案】人教版部编新教材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2课 抗美援朝
【经典教案】第2课抗美援朝认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正义性。
知识与能力了解中国政府派志愿军出兵朝鲜的原因,掌握黄继光、邱少云的英雄事迹和中朝人民反侵略战争的胜利,了解抗美援朝战争的大致过程,理解抗美援朝的必要性和历史意义。
过程与方法指导学生利用教材提供的战役示意图和图片,从中提取有效信息,切实分析史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理解志愿军战士高度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被誉为“最可爱的人”,认识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参战是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其性质是反对侵略的正义战争。
重点战斗英雄黄继光、邱少云的英勇事迹;“最可爱的人”。
难点中国政府派志愿军奔赴朝鲜的原因;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原因和意义。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紧,抗美援朝打败美帝野心狼!1950年,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一路高歌奔赴朝鲜前线,与朝鲜军民并肩作战,浴血奋战。
他们为什么要远赴朝鲜?在这场战争中涌现出哪些英雄人物?让我们穿越时光隧道,一起见证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一、抗美援朝保家卫国1.抗美援朝的原因史料1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朝鲜半岛以北纬38度为南北分界线,分别为苏军受降区和美军受降区。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美国政府不顾世界舆论的谴责,调兵遣将于1950年组成以美军为首的所谓“联合国军”,在麦克阿瑟率领下在朝鲜半岛的仁川登陆,侵略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一直打到中朝边界鸭绿江边。
美军飞机入侵中国领空,轰炸中国东北边境城市,美国第七舰队入侵中国台湾海峡,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严重威胁了中国的安全。
1950年10月1日,朝鲜党和政府领导人金日成、朴宪永紧急致函毛泽东主席,请求中国出兵援助朝鲜。
史料21950年8月27日,美军出动B-29重型轰炸机、P-51战斗机等先后5批13架次,侵入中国东北境内的辑安、临江、安东地区上空轰炸扫射,炸死中国居民3人,炸伤21人,炸坏火车机车、客车、守护车5辆,炸坏卡车2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朝鲜战争后期志愿军几次重大战役失利第三次战役后,联合国军内部士气极度低迷,甚至一度准备退出朝鲜。
但新任联合国军司令李奇威挽救了危局,他一到朝鲜就立马整顿联合国军,使部队迅速回到正常作战状态。
同时在作战中他采取了收缩防线、抢占山头保护侧翼等一系列简单而实用的战术。
这些战术的效果在第4和第5次战役中很快得以体现,联合国军不仅成功破解了志愿军的穿插迂回战术,更是在第5次战役中依托重火力和装甲部队的快速穿插优势,重创志愿军各参战部队。
1950年12月31日志愿军发起第3次战役,联合国军稍加抵抗后便立马撤出汉城。
图中撤出汉城的车辆上挤满了联合国军士兵,一辆坦克也翻倒在路边,足见撤退的慌乱程度。
在志愿军第三次战役结束后,联合国军退至37线以南,再次失掉汉城,军队士气降至最低点。
其实在二次战役结束,李奇威接替车祸丧生的沃克出任第8集团军司令时,联合国军就已经成为一支张皇失措的军队。
李奇威对这种状况特别深刻,其回忆录里几乎用了半个章节来描述----基层士兵大脑一片麻木,大多数人只想着早日离开朝鲜回国。
高层军官,所有的军长、师长都已丧失重新进攻的信心,认为无论何种进攻方式都会归于失败。
韩国军队的情况更加严重,在撤出汉城的时候,韩军士兵丢弃了所有重型火炮、甚至步枪,他们只有一个念头----离中国军队越远越好。
美国政府也一度失去将战争继续下去的信心。
在1950年12月底,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将如下看法通知麦克阿瑟,“中共部队现在十分强大,如果他们全力以赴,完全可以迫使联合国军撤出朝鲜。
”第三次战役结束后,麦克阿瑟也开始正视现实,他在回复中表示,“如果参谋长联席会议不改变其决定(不向我们提供大规模增援;不封锁中国海岸;不空袭中国大陆;不许轰炸中国东北的基地;不放国民党军队‘出笼’),则在没有极其重大的政治原因的情况下,‘我们的部队应以作战情况允许的速度尽快撤离朝鲜’。
”在这种情况下,身为美军第8集团军司令的李奇威甚至开始着手撤出朝鲜半岛的准备----在半岛最南端的釜山港地区重新设置一个纵深很大的防御区域(美军称为“戴维森防线”),美军甚至已经为这个堑壕体系设置了铁丝网。
实际上当初彭德怀并不同意发起第3次战役,各种不利因素太多,但国内决策层却决定乘胜追击----这一与麦克阿瑟类似的错误判断,让彭德怀最终做出了发动第3次战役的决定。
尽管美军方面显得惊慌失措,但其实志愿军在第三次战役中所达到的已经是“进攻的顶点”,越过了这个最高峰的顶点,就自然地向低谷下落。
在三次战役结束后,志愿军的补给线延长至300多公里,再加上美军空袭,志愿军的后勤补给面临极端困难。
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曾这样回忆第三次战役打到“三七线”时的感受:眼看着几十万中朝军队已经是强弩之末,而敌军的飞机几乎完全摧毁了志愿军的后勤供应。
美军随时可能用另一个立体反攻将几十万志愿军置于绝境。
彭德怀说,自己从未在战争中害怕过,但当时却极度担心志愿军的命运。
除了后勤补给濒临崩溃外,志愿军还面临朝鲜战争期间唯一一次兵力短缺的问题。
第三次战役结束后,第9兵团主力因为在长津湖战役中伤亡巨大,仍留在元山休整;第3、19兵团在入朝途中,尚未抵达前线。
志愿军的一线部队仅38、39、40、42、50、66军,共6个军21万余人。
而且连续2个半月的进攻,也让志愿军各部队异常疲劳。
其实作为前线指挥官,彭德怀清楚了解美军实力受损并不严重,原先是连发起第三次战役都不同意的,三次战役打完后更是出现前面所述的对战局的极度忧虑。
但在巨大的胜利面前,国内决策层却犯下了类似麦克阿瑟的错误,不但坚持要打第三次战役,在第四次战役期间,美军发起全线进攻,战局尚未明朗的情况下,还提出了打到36线的要求。
决策层对形势的误判,同样成为志愿军在第四、五次战役失利的主要原因。
在朝鲜战争中,如果说谁是美军的第一功臣,自然非李奇威莫属。
李奇威在二次战役后接替因车祸丧生的沃克担任美军第8集团军司令。
其在上任后,即着手展开对第8集团军的整顿,逐渐让联合国军回到原有的正常作战状态和对敌态度,整顿的效果在后来第四、五次战役中就体现了出来。
“磁性战术”的谬误但对于李奇威在朝鲜战争的作为,国内却有不少归纳谬误,其中流传最广的是“磁性战术”。
国内很多文章都这样描述:李奇威发现志愿军后勤补给薄弱,每次穿插攻势只能维持7天时间,即所谓的“礼拜攻势”。
李奇威就对美军战术进行了针对性改良,具体是首先根据志愿军进攻主要是夜间发动的特点,主力白天撤退,担任掩护的摩托化部队和坦克部队则在黄昏后开始撤退,每天最多只退20公里,20公里的距离恰好是志愿军一夜徒步前进的路程。
志愿军的攻击部队在夜间穿插时根本捕捉不到美军,天明后又正好进至美军的预设阵地前,反而遭美军强大的空地一体优势火力打击,徒有伤亡难有进展。
7天一过,当志愿军随身携带的补给消耗完,美军随即开始反击。
但对于这种描述,在李奇威本人的回忆录里却找不到任何符合的字句。
类似的情形只发生在第四次战役前,1951年1月15日到25日的10天时间里,美军在水原至利川间发动的试探性进攻。
推进中的联合国军装甲部队。
许多文章都认为美军在战争中使用了“磁性战术”来对尾追攻击志愿军,但李奇威回忆录里却并没有符合该战术的字句。
联合国军士兵在山头上引导己方炮兵对敌军进行炮击。
这是李奇威针对志愿军穿插战术使用的简单办法之一----建立山头阵地并引导炮兵进行攻击。
如何应对志愿军的穿插战术李奇威的做法其实非常简单而常规。
面对志愿军轻装步兵沿着山间小路的穿插迂回,李奇威要求美军部队重视夺占公路沿线的高地;并且要敢于离开舒适的公路,进入山地建立阵地,使两支部队的侧翼连成一气;在无线电通信不便的地区,要派出传令兵,保证通信通畅;各军师之间要利用炮兵的射程优势,在作战时互相支援。
另外,各部队在白天需要适当收缩防线,让部队与部队之间紧紧衔接在一起,到白天,则以步坦协同的分队发起强有力的反冲击。
这些措施使得原本炮兵火力就占绝对优势的美军,在四、五次战役期间成功抵御了志愿军的进攻。
除了战术细节方面的改进,李奇威还非常注意对士气的鼓励。
他以身作则,或者是乘轻型飞机,或者是乘吉普车,深入到一线,了解战况。
当第一线的士兵看到最高统帅来到自己中间,自然是倍受鼓舞。
李奇威最典型的标记就是胸前挂着两颗手榴弹,他曾对问到这个问题的部下说,这是在经常遭遇伏击的朝鲜战场上,作为最后也是最有效的武器。
美国画家所作的反映砥平里血战的油画。
图中美军结成了环形防御圈,并在防线之间的结合部布置坦克,而志愿军方面由于缺乏重火力支持和攻坚武器最后功亏一篑遭受了惨重损失。
1950年1月25日,三次战役结束仅17天,美军即重新向北发起进攻,抗美援朝第四次战役爆发。
志愿军采取类似第二次战役时的打法,在战役前期,先在西线坚守,东线则诱敌深入;待东线敌军态势突出后,再进行中间突破,然后穿插迂回消灭敌军,属于一种攻势防御。
但志愿军这次在击溃韩军一部后,却碰上了前所未有的硬钉子,这个钉子就是砥平里。
在砥平里,美军第2步兵师1个团和法国营被志愿军迂回穿插,切断退路,但这次美军没有再次溃退,而是迅速就地转入防御,迎击志愿军的攻势。
志愿军方面先后投入攻击的部队多达1万人,另外还有阻援部队,但炮兵力量薄弱,总共只有十几门75毫米火炮,而且每门炮只有二十多发炮弹。
美军却有6门155毫米榴弹炮和18门105毫米榴弹炮。
另外还有20辆坦克,火力相当雄厚。
结果志愿军强攻两天两夜,无法突破美军的防御,而美方援军则在坦克掩护下已冲到砥平里,志愿军只得撤围。
志愿军也因此无法达成战役企图,被迫撤至38线以北。
此战,志愿军不算阻援损失,攻击部队伤亡5000人左右,而美法军伤亡不过几百人。
砥平里战斗,在美军中地位极高,被看作是战术上取得的第一个成功战例,甚至将此战喻为朝鲜战争的转折点和第二个仁川。
此后,美军在遭到志愿军迂回包围后,不再轻易后退,而是利用地形,迅速构筑环形防御阵地,凭借强大火力组织起防御,一般情况下,只要挺过一个夜晚,天一亮就可在强大的空中掩护下解围。
志愿军的纵深穿插迂回,便很难再取得成效。
1951年4月22日,在得到休整和补充后,志愿军发动了全线猛攻,希望凭借数量上的更大优势,打开战役局面。
但这时的联合国军已回到正常的作战状态,同时也得到了数量补充,尤其是在更多炮兵投入了朝鲜。
在这场半岛上规模最大的战役中,美军实力得到了充分体现,他们不仅破解了志愿军穿插战术,而且依托重火力优势大量杀伤志愿军,使志愿军遭到了空前失利。
双方的战前准备第四次战役结束后,志愿军新锐兵团陆续抵达前线集结地域,第9兵团也完成休整。
志愿军在前线集结起第19兵团的63军、64军、65军,第3兵团的12军、15军、60军,第9兵团的20军、26军、27军、39军、40军,加上人民军第1、3、5军团,共14个军(军团),总兵力高达50多万人。
志愿军希望用更大的人数优势,在狭窄的半岛中部再次打开局面。
但美军方面此时也加强了实力,补充了相当数量的老兵,陆战1师、第2、3、7步兵师均已重返前线,在数量上平衡了部分中朝联军拥有的数量优势。
更为重要的是,美军更多野战炮兵营已经完成训练,从国内调到了朝鲜,而且随着美国国内军事工业快速开动了起来,能为前方战线提供更多的物资弹药,接替李奇威的第8集团军司令范弗里特得以施展他的炮兵饱和轰击战术。
(在后来的上甘岭作战中,范弗里特在作战中使用的弹药量甚至超过美军规定限额的5倍以上,美国记者将之称为“范弗里特”弹药量。
) 就在志愿军准备第5次战役的时候,美国的大量物资弹药也同时运到。
1951年5月,美军用155毫米重炮向汉城以北地区炮击,当时联合国军正在追击志愿军。
第五次战役中,志愿军在美军的优势火力下伤亡惨重。
志愿军遭遇空前失利1951年4月22日,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发动全线猛攻,第五次战役打响。
尽管韩国军队仍然不堪一击,但当志愿军往纵深穿插时,遭遇了一个又一个“砥平里”。
美军在防线被突破时不再后撤,或是调整部署填补防线,或是形成环形防御,等待预备队增援。
美军此前着重准备炮兵火力发挥了作用,美第9军在开战前3天就发射了1万5千发炮弹,而第38野战炮兵营则在24小时内打掉超过1万发105毫米炮弹,创下朝鲜战争记录。
在美军绝对优势的炮火下,志愿军伤亡异常惨重。
志愿军前后共发动两波7天攻势,但始终进展不大,在战前准备的物资基本消耗完毕的情况下,志愿军开始北撤。
美军马上发挥其摩托化优势,以4个军共13师的兵力,用摩托化步兵,炮兵,坦克组成“特遣队”沿公路向志愿军追击,志愿军5个师反被美军穿插包围。
其中60军180师遭到严重损失,全师损失近8000人,其中被俘5000余人。
在第四、五次战役,美军经过李奇威整顿后,注意侧翼阵地的保护和联系,加强对炮兵优势的运用,志愿军就再也难以通过穿插迂回瓦解对手的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