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中考化学总复习知识点汇总

合集下载

人教版初三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

人教版初三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

初中化學知識點全面總結(完整版)第1單元走進化學世界1、化學是研究物質的組成、結構、性質以及變化規律的基礎科學。

2、我國勞動人民商代會製造青銅器,春秋戰國時會煉鐵、煉鋼。

3、綠色化學-----環境友好化學(化合反應符合綠色化學反應)①四特點P6(原料、條件、零排放、產品)②核心:利用化學原理從源頭消除污染4(1)火焰:焰心、內焰(最明亮)、外焰(溫度最高)(2)比較各火焰層溫度: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

現象:兩端先碳化;結論:外焰溫度最高(3)檢驗產物H2O:用乾冷燒杯罩火焰上方,燒杯內有水霧CO2:取下燒杯,倒入澄清石灰水,振盪,變渾濁(4)熄滅後:有白煙(為石蠟蒸氣),點燃白煙,蠟燭複燃。

說明石蠟蒸氣燃燒。

5、吸入空氣與呼出氣體的比較結論:與吸入空氣相比,呼出氣體中O2的量減少,CO2和H2O的量增多(吸入空氣與呼出氣體成分是相同的)6、學習化學的重要途徑——科學探究一般步驟:提出問題→猜想與假設→設計實驗→實驗驗證→記錄與結論→反思與評價化學學習的特點:關注物質的性質、變化、變化過程及其現象;7、化學實驗(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一、常用儀器及使用方法(一)用於加熱的儀器--試管、燒杯、燒瓶、蒸發皿、錐形瓶可以直接加熱的儀器是--試管、蒸發皿、燃燒匙只能間接加熱的儀器是--燒杯、燒瓶、錐形瓶(墊石棉網—受熱均勻)可用於固體加熱的儀器是--試管、蒸發皿可用於液體加熱的儀器是--試管、燒杯、蒸發皿、燒瓶、錐形瓶不可加熱的儀器——量筒、漏斗、集氣瓶(二)測容器--量筒(1)量取液體體積時,量筒必須放平穩。

視線與刻度線及量筒內液體凹液面的最低點保持水準。

(2)量筒不能用來加熱,不能用作反應容器。

(3)量程為10毫升的量筒,一般只能讀到0.1毫升。

(三)稱量器--託盤天平(用於粗略的稱量,一般能精確到0.1克。

)注意點:(1)先調整零點(2)稱量物和砝碼的位置為“左物右碼”。

(3)稱量物不能直接放在託盤上。

人教版初中化学中考复习知识点整理

人教版初中化学中考复习知识点整理

人教版初中化学中考复习知识点整理一、基本概念1. 物质的变化及性质(1)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①宏观上没有新物质生成,微观上没有新分子生成。

②常指物质状态的变化、形状的改变、位置的移动等。

例如:水的三态变化、汽油挥发、干冰的升华、木材做成桌椅、玻璃碎了等等。

(2)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也叫化学反应。

①宏观上有新物质生成,微观上有新分子生成。

②化学变化常常伴随一些反应现象,例如:发光、发热、产生气体、改变颜色、生成沉淀等。

有时可通过反应现象来判断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或者产物是什么物质。

(3)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①物理性质也并不是只有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才表现出来的性质;例如:木材具有密度的性质,并不要求其改变形状时才表现出来。

②由感官感知的物理性质主要有:颜色、状态、气味等。

③需要借助仪器测定的物理性质有:熔点、沸点、密度、硬度、溶解性、导电性等。

(4)化学性质:物质只有在化学变化中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例如:物质的金属性、非金属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热稳定性等。

2. 物质的组成原子团:在许多化学反应里,作为一个整体参加反应,好像一个原子一样的原子集团。

离子: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3. 物质的分类(1)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组成中有两种或多种物质。

常见的混合物有:空气、海水、自来水、土壤、煤、石油、天然气、爆鸣气及各种溶液。

纯净物:组成中只有一种物质。

①宏观上看有一种成分,微观上看只有一种分子;②纯净物具有固定的组成和特有的化学性质,能用化学式表示;③纯净物可以是一种元素组成的(单质),也可以是多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2)单质和化合物单质:只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可分为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及稀有气体。

化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3)氧化物、酸、碱和盐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其中有一种元素为氧元素的化合物。

人教版初中化学中考复习知识点归纳总结全册

人教版初中化学中考复习知识点归纳总结全册

人教版初中化学中考复习知识点归纳总结全册一、物质的组成与性质1.物质的分类:纯净物、混合物。

2.元素与化合物的区别。

3.物质的性质: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二、常见物质的性质和用途1.金属:导电性强、延展性好,常见金属及其用途。

2.非金属:导电性差,常见非金属及其用途。

3.常见溶液的性质和应用。

三、常见物质的分离方法1.固体混合物的分离:手工挑拣法、磁法、陷阱法、溶液结晶法。

2.液体混合物的分离:过滤法、蒸馏法、萃取法、沉淀法。

四、化学反应1.化学反应的表示方法:化学方程式、分子式。

2.化学反应类型: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还原反应、酸碱中和反应。

3.化学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

五、常用化学实验1.常见实验器材和用途。

2.酸碱中和实验、金属与酸反应实验、金属与氧反应实验。

六、常见物质的安全使用1.常见物质的危险性和防护方法。

2.正确使用实验器材和的注意事项。

七、化学能和能量转化1.物质的能量转化: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

2.燃烧反应和放热反应的特点。

八、酸、碱与盐1.酸的性质和常见酸。

2.碱的性质和常见碱。

3.酸碱中和反应和盐的性质。

九、金属1.常见金属的性质和用途。

2.金属的氧化反应和金属腐蚀防护。

十、非金属1.常见非金属的性质和用途。

2.氧气和水的性质和应用。

十一、盐1.常见盐的性质和用途。

2.盐的晶体结构和制备。

十二、化学式1.离子式和分子式的表示方法。

2.化学式的应用和计算。

十三、空气的组成和性质1.空气的组成。

2.空气的性质和应用。

十四、水的性质和用途1.水的性质:凝固、熔化、汽化、沸腾。

2.水的应用:饮用水、工业用水、农业用水。

十五、计算题1.摩尔质量和摩尔计算。

2.物质的质量和物质的量的计算。

以上是人教版初中化学的中考复习知识点归纳总结全册,希望对你有帮助。

最新人教版初三中考化学全册必背知识点考点总结归纳

最新人教版初三中考化学全册必背知识点考点总结归纳

最新人教版初三中考化学全册必背知识点考点总结归纳初中化学全册必背知识点一、化学用语1、常见元素及原子团的名称和符号非金属:O氧H氢N氮Cl氯C碳P磷S硫金属:K钾Ca钙Na钠Mg镁Al铝Zn锌Fe铁Cu铜Hg汞Ag银Mn锰Ba 钡原子团(根):氢氧根硝酸根碳酸根硫酸根铵根OH-NO3-CO32-SO42-NH4+2、(1)常见元素化合价口诀:一价氯氢钾钠银,二价氧钙钡镁锌,二三铁二四碳,二四六硫都齐全;铜汞二价最常见,三铝四硅五氮磷,单质零价要记清。

(2)常见原子团(根)化学价口诀:负一硝酸氢氧根,负二硫酸碳酸根,正一价的是铵根。

3、必须熟记的常见物质的俗称、化学名称、化学式、用途俗称化学名称化学式用途金刚石、石墨、木炭等碳单质C金刚石做钻头、切割玻璃石墨做铅笔芯、电极干冰二氧化碳固体CO2人工降雨,致冷剂水水H2O最常见溶剂铁锈氧化铁Fe2O3生石灰氧化钙CaO食品干燥剂熟石灰、消石灰(澄清石灰水)氢氧化钙Ca(OH)2改良酸性土壤石灰石、大理石(蛋壳、水垢等)碳酸钙CaCO3建筑材料、工业制取CO2火碱、烧碱、苛性钠氢氧化钠NaOH氢氧化钠固体作干燥剂、化工原料、清洁剂盐酸(氯化氢)HCl除铁锈、胃酸主要成分纯碱、苏打碳酸钠Na2CO3玻璃、造纸、纺织、洗涤碳酸氢钠小苏打NaHCO3发酵粉、治疗胃酸过多天然气、沼气、瓦斯甲烷CH4燃料酒精乙醇C2H5OH燃料、乙醇汽油4、必须熟记的制取物质的化学方程式(1)实验室制取氧气一:2KMnO4===K2MnO4+MnO2+O2↑(2)实验室制取氧气二:2H2O2===2H2O+O2↑(3)实验室制取氧气三:2KClO3===2KCl+3O2↑(4)实验室制法CO2:CaCO3+2HCl==C aCl2+H2O+CO2↑(5)实验室制取氢气:Zn+H2SO4==ZnSO4+H2↑Zn+2HCl=ZnCl2+H2↑(6)电解水制取氢气:2H2O===2H2↑+O2↑(7)湿法炼铜术(铁置换出铜):Fe+CuSO4==FeSO4+Cu(Fe与盐、酸反应都生成的是+2价亚铁离子)(8)炼铁原理:3CO+Fe2O3===2Fe+3CO2(Fe2O3与酸反应生成的是+3价铁离子)(9)熟灰水[Ca(OH)2]的制取方法:CaO+H2O==Ca(OH)2(10)生石灰(氧化钙)制取方法:CaCO3===CaO+CO2↑二.金属活动性顺序:金属活动性由强至弱: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

人教版初三化学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初三化学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走进化学世界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一、物质的变化1、概念: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例:石蜡熔化、水结成冰、汽油挥发化学变化——有其它物质生成的变化例:煤燃烧、铁生锈、食物腐败2、判断变化依据:是否有其它新物质生成. 有则是化学变化,无则是物理变化3、相互关系:常常伴随发生,有化学变化一定有物理变化,有物理变化不一定有化学变化.4、化学变化伴随现象:放热、吸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和生成沉淀.二、物质的性质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的性质.包括: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度、硬度、溶解性、挥发性、延展性、导电性、吸水性、吸附性等.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性、碱性、稳定性、腐蚀性、毒性、金属活动性等.三、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之间的区别与联系.联系:在变化语句中加“能”或“可以”或“易”“会”“难于”等词语,变成了相应的性质.课题2 化学是一门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一、化学研究的对象是物质,以实验为基础.学习化学的途径是科学探究,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二、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1、现象:蜡烛逐渐熔化,燃烧,火焰分为三层外焰、内焰、焰心.2、产物:二氧化碳和水检验:二氧化碳——在火焰上方罩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变浑浊水——在火焰上方罩冷而干燥的烧杯有水雾出现3、物理性质:固体,不溶于水,密度比水小,质软结论:⑴燃烧前:蜡烛通常为黄白色的固体,密度比水小,不溶于水⑵燃烧时:①蜡烛发出黄白色的火焰,放热、发光,蜡烛逐渐变短,受热时熔化,冷却后又凝固.②木条处于外焰的部分最先变黑,外焰温度最高.,③烧杯内壁有水雾出现,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水;蜡烛燃烧后还生成CO2该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⑶燃烧后:有一股白烟,能被点燃,蜡烛重新燃烧.二、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探究1、原理:A、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特性,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不能供给呼吸.B、氧气——支持燃烧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燃着的木条烧得更旺,供给呼吸.2、结论:“两多一少”——人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和水蒸气比空气多,氧气的含量比空气少.3、鉴别氧气和二氧化碳:方法①:用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瓶内,使之燃得更旺的是氧气,使之立即熄灭的是二氧化碳;方法②:分别倒入澄清的石灰水,使之变浑浊的是二氧化碳,使之无明显变化的是氧气.三、实验探究的方法:A、提出问题;B、查阅资料;C、提出假设;D、设计实验;E、收集证据;F、得出结论;G、表达与交流;H、反思与评价.四、化学学习的特点:1、关注物质的性质2、关注物质的变化3、关注物质变化的过程及其现象并进行比较和分析,以得出可靠的结论.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一、常用的仪器仪器名称不能写错别字一初中化学实验常用仪器反应容器可直接受热的:试管、蒸发皿、燃烧匙、坩埚等能间接受热的:烧杯、烧瓶、锥形瓶加热时,需加石棉网常存放药品的仪器:广口瓶固体、细口瓶液体、滴瓶少量液体、集气瓶气体用加热仪器:酒精灯计量仪器:托盘天平称固体质量、量筒量液体体积仪分离仪器:漏斗取用仪器:药匙粉末或小晶粒状、镊子块状或较大颗粒、胶头滴管少量液体器夹持仪器:试管夹、铁架台带铁夹、铁圈、坩埚钳其他仪器:长颈漏斗、石棉网、玻璃棒、试管刷、水槽不能加热:量筒、集气瓶、漏斗、温度计、滴瓶、表面皿、广口瓶、细口瓶等1、试管1、用途: a、在常温或加热时,用作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 b、溶解少量固体.c、收集少量气体的容器d、用于装置成小型气体的发生器.2、注意事项:a、加热时外壁必须干燥,不能骤热骤冷,一般要先均匀受热, 然后才能集中受热,防止试管受热不均而破裂.b、加热时,试管要先用铁夹夹持固定在铁架台上短时间加热也可用试管夹夹持.试管夹应夹在的中上部或铁夹应夹在离试管口的1/3处.c、加热固体时,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且未冷前试管不能直立,避免管口冷凝水倒流使试管炸裂.d、加热液体时,盛液量一般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防止液体受热溢出,使试管与桌面约成45°的角度增大受热面积,防止暴沸,管口不能对着自己或别人防止液体喷出伤人.反应时试管内的液体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2.2、烧杯用途:①溶解固体物质、配制溶液,以及溶液的稀释、浓缩②也可用做较大量的物质间的反应注意事项:受热时外壁要干燥,并放在石棉网上使其受热均匀防止受热不均使烧杯炸裂,加液量一般不超过容积的1/3防止加热沸腾使液体外溢.3、烧瓶:有圆底烧瓶,平底烧瓶用途①常用做较大量的液体间的反应②也可用做装置气体发生器4、锥形瓶用途:①加热液体,②也可用于装置气体发生器和洗瓶器③也可用于滴定中的受滴容器.注意:使用烧瓶或锥形瓶时容积不得超过其容积的1/2,蒸发溶液时溶液的量不应超过蒸发皿容积的2/35、蒸发皿通常用于溶液的浓缩或蒸干.注意事项:①盛液量不能超过2/3,防止加热时液体沸腾外溅②均匀加热,不可骤冷防止破裂③热的蒸发皿要用坩埚钳夹取.6、胶头滴管①胶头滴管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②滴瓶用于盛放少量液体药品注意:①先排空再吸液②悬空垂直放在试管口上方,以免污染滴管,滴管管口不能伸入受滴容器防止滴管沾上其他试剂③吸取液体后,应保持胶头在上,不能向下或平放,防止液体倒流,沾污试剂或腐蚀胶头;④除吸同一试剂外,用过后应立即洗净,再去吸取其他药品,未经洗涤的滴管严禁吸取别的试剂防止试剂相互污染.⑤滴瓶上的滴管与瓶配套使用,滴液后应立即插入原瓶内,不得弄脏,也不必用水冲冼.7、量筒用于量取一定量体积液体的仪器.注意:①不能在量筒内稀释或配制溶液,决不能对量筒加热 .②也不能在量筒里进行化学反应操作注意:在量液体时,要根据所量的体积来选择大小恰当的量筒否则会造成较大的误差,读数时应将量筒垂直平稳放在桌面上,并使量筒的刻度与量筒内的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在同一水平面.8、托盘天平:称量仪器,一般精确到克.注意:称量物放在左盘,砝码按由大到小的顺序放在右盘,取用砝码要用镊子,不能直接用手,天平不能称量热的物体, 被称物体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要在两边先放上等质量的纸, 易潮解的药品或有腐蚀性的药品如氢氧化钠固体必须放在玻璃器皿中称量.9、集气瓶:瓶口上边缘磨砂,无塞用途:①用于收集或短时间贮存少量气体.②也可用于进行某些物质和气体燃烧的反应器.注意事项:①不能加热②收集或贮存气体时,要配以毛玻璃片遮盖.③在瓶内作物质燃烧反应时,若固体生成,瓶底应加少量水或铺少量细沙.10、广口瓶:常用于盛放固体试剂,也可用做洗气瓶.11、细口瓶:用于盛放液体试剂:棕色的细口瓶用于盛装需要避光保存的物质,存放碱溶液时试剂瓶应用橡皮塞,不能用玻璃塞.12、漏斗:用于向细口容器内注入液体或用于过滤装置.13、长颈漏斗:用于向反应容器内注入液体,若用来制取气体,则长颈漏斗的下端管口要插入液面以下,形成“液封”,防止气体从长颈斗中逸出14、分液漏斗:主要用于分离两种互不相溶且密度不同的液体,也可用于向反应容器中滴加液体,可控制液体的用量15、试管夹:用于夹持试管,给试管加热.注意事项:①使用时从试管的底部往上套,夹在试管的中上部或夹在距管口1/3防止杂质落入试管②不要把拇指按在试管夹短柄上.16、铁架台:用于固定和支持各种仪器,一般常用于过滤、加热等实验操作.注意事项: a、铁夹和十字夹缺口位置要向上,以便于操作和保证安全.b、重物要固定在铁架台底座大面一侧,使重心落在底座内17、酒精灯:用途:化学实验室常用的加热仪器注意事项:①使用时先将灯放稳,灯帽取下直立在灯的右侧,以防止滚动和便于取用.②使用前检查并调整灯芯保证更地燃烧,火焰保持较高的的温度.③灯体内的酒精不可超过灯容积的2/3,也不应少于1/4.酒精过多,在加热或移动时易溢出;太少,加热酒精蒸气易引起爆炸.④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防止酒精洒出引起火灾⑤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直接点燃另一酒精灯,应用火柴从侧面点燃酒精灯防止酒精洒出引起火灾.⑥酒精灯的外焰最高, 应在外焰部分加热先预热后集中加热.要防止灯心与热的玻璃器皿接触以防玻璃器皿受损⑦用完酒精灯后,必须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吹熄.防止将火焰沿着灯颈吹入灯内⑧实验结束时,应用灯帽盖灭.以免灯内酒精挥发而使灯心留有过多的水分,不仅浪费酒精而且不易点燃⑨不要碰倒酒精灯,若有酒精洒到桌面并燃烧起来,应立即用湿布扑盖或撒沙土扑灭火焰,不能用水冲,以免火势蔓延.18、玻璃棒:用途:搅拌加速溶解、引流过滤或转移液体.注意事项:①搅拌不要碰撞容器壁②用后及时擦洗干净19、温度计:刚用过的高温温度计不可立即用冷水冲洗.20、药匙:用于取用粉末或小粒状的固体药品,每次用后要将药匙用干净的滤纸揩净.二、药品的取用规则1、“三不准”原则:不尝、不闻、不接触.①不准用手接触药品②不准用口尝药品的味道③不准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气味.2、节约原则:严格按规定用量取用;无说明的——液体取1-2ml,固体盖满试管底部即可.3、剩余药品:不放回原瓶、不随意丢弃、不带出实验室,要放入指定容器.三、固体药品的取用工具:块状的用镊子;粉末状的用药匙或纸槽.1、取用块状固体用镊子.一横二放三慢竖步骤:先把容器横放,用镊子夹取块状药品或金属颗粒放在容器口,再把容器慢慢地竖立起来,使块状药品或金属颗粒缓缓地沿容器壁滑到容器底部,以免打破容器.2、取用粉末状或小颗粒状的药品时要用药匙或纸槽.一横二送三直立步骤:先把试管横放,用药匙或纸槽把药品小心送至试管底部,然后使试管直立起来,让药品全部落入底部,以免药品沾在管口或试管上.注意:使用后的药匙或镊子应立即用干净的纸擦干净.四、液体药品的取用:“多倒少滴”.工具——量筒和滴管.1、取用大量液体时可直接从试剂瓶中倾倒.一倒二向三挨四靠步骤:①瓶塞倒放在实验台防止桌面上的杂物污染瓶塞,从而污染药品;②倾倒液体时,应使标签向着手心防止残留的液体流下腐蚀标签,③瓶口紧挨试管口,缓缓地将液体注入试管内快速倒会造成液体洒落;④倾注完毕后,瓶口在试管口靠两下.并立即盖上瓶塞防止液体的挥发或污染,标签向外放回原处.2、取用少量液体时可用胶头滴管.3、取用定量液体时可用量筒和胶头滴管,视线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注意事项:使用量筒时,要做倒:①接近刻度时改用胶头滴管②读数时,视线应与刻度线及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③若仰视则读数偏低,液体的实际体积>读数俯视则读数偏高,液体的实际体积<读数五、固体试剂的称量仪器:托盘天平、药匙托盘天平只能用于粗略的称量,能称准到克步骤:调零、放纸片、左物右码、读数、复位使用托盘天平时,要做到:①左物右码:添加砝码要用镊子不能用手直接拿砝码,并先大后小;称量完毕,砝码要放回砝码盒,游码要回零.左盘质量=右盘质量+游码质量即:药品的质量=砝码读数+游码读数若左右放颠倒了;药品的质量=砝码读数-游码读数②任何药品都不能直接放在盘中称量,干燥固体可放在纸上称量,易潮解药品要放在烧杯或表面皿等玻璃器皿中称量.注意:称量一定质量的药品应先放砝码,再移动游码,最后放药品;称量未知质量的药品则应先放药品,再放砝码,最后移动游码.六、加热:先预热,后对准液体和固体部位集中加热;酒精灯是常用的加热热源,用外焰加热.①给液体加热可使用试管、烧瓶、烧杯、蒸发皿;②给固体加热可使用干燥的试管、蒸发皿、坩埚⒈液体: A、用干抹布擦拭试管的外壁, B、管口不能对着自己和旁人,C、试管夹从管底套上和取下,D、试管与桌面成45度⒉固体: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试管口应略向下防止冷凝水倒流炸裂试管,先预热后集中药品加热.注意A:被加热的仪器外壁不能有水,加热前擦干,以免容器炸裂;B:加热时玻璃仪器的底部不能触及酒精灯的灯心,以免容器破裂.C:烧的很热的容器不能立即用冷水冲洗,也不能立即放在桌面上,应放在石棉网上.七、仪器的装配:装配时, 一般按从低到高,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1、连接方法1 把玻璃管插入带孔橡皮塞:先把要插入塞子的玻璃管的一端用水润湿,然后稍稍用力转动小心不要使玻璃管折断,以致刺破手掌,使它插入.2 连接玻璃管和胶皮管左包右进先把玻璃管口用水润湿,然后稍稍用力即可把玻璃管插入胶皮管.3 在容器口塞橡皮塞:应把橡皮塞慢慢转动着塞进容器口.切不可把容器放在桌上再使劲塞进塞子,以免压破容器.简易装置气密性检查:A、连接装置; B、将导管的一端浸入水中; C、用手紧握试管加热;D、过一会儿导管中有气泡产生,当手离开后导管内形成一段水柱.八、仪器的洗涤:清洗干净的标准是:仪器内壁上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而均匀地附着一层水膜时,就表明已洗涤干净了.。

初中化学知识点大总结人教版

初中化学知识点大总结人教版

初中化学知识点大总结人教版初中化学知识点大总结(人教版)一、基本概念与原理1. 物质的组成- 物质由元素组成,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 元素周期表是按照原子序数排列的元素表,用于展示元素的性质和规律。

2. 物质的分类- 纯净物:由单一物质组成,具有固定性质。

- 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混合而成,各组成部分保持原有性质。

- 化合物:由不同元素以固定比例结合形成,具有新的性质。

- 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3. 化学反应- 化学反应是物质之间发生的化学变化,通常伴随能量的释放或吸收。

- 反应物和生成物:参与反应的物质称为反应物,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称为生成物。

- 化学方程式:用化学符号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包括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以及反应条件。

4. 质量守恒定律- 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保持不变。

5. 能量转换- 化学反应中,能量以热能、光能、电能等形式转换。

二、物质的性质与变化1. 物质的物理性质- 色、态、味、溶解性等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

2. 物质的化学性质- 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等通过化学反应表现出来的性质。

3. 物质的变化- 物理变化:物质状态的改变,如熔化、凝固、蒸发、凝结等。

- 化学变化: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生成新物质。

三、常见物质的化学性质1. 酸碱盐- 酸:氢离子(H+)的供应者,具有酸味、腐蚀性。

- 碱:氢氧根离子(OH-)的供应者,具有苦味、滑腻感。

- 盐:由阳离子和阴离子组成的化合物,通常为中性。

2. 金属与非金属- 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和可塑性。

- 非金属:通常不导电、不导热,硬度较大,易燃烧。

3. 氧化物- 氧化物是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具有不同的氧化态。

四、实验基本操作与安全1. 实验器材- 熟悉常见实验器材的名称、用途和使用方法。

2. 实验操作- 掌握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如称量、溶解、加热、过滤、蒸发等。

中考化学知识点归纳人教版

中考化学知识点归纳人教版

中考化学知识点归纳人教版中考化学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它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化学基础知识,还要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以下是人教版中考化学的重要知识点归纳:1. 化学基本概念:分子、原子、离子、元素、化合物、混合物等概念的理解与区分。

2. 化学用语: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规则和意义。

3. 物质的分类: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等的分类方法。

4. 物质的性质: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区别,以及常见物质的性质。

5. 化学反应类型: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的特点。

6. 化学计量:摩尔概念、物质的量与摩尔质量的关系,以及化学方程式的平衡。

7. 溶液:溶液的基本概念、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溶解度等。

8. 酸碱盐:酸碱盐的性质、中和反应、pH值的测定和意义。

9. 金属与非金属:金属的物理性质、金属活动性顺序、金属的冶炼方法。

10. 有机化合物:烃、醇、酸、酯等有机化合物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11. 化学实验:基本的化学实验操作、实验安全知识、常见化学实验仪器的使用。

12. 化学计算: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溶液浓度的计算等。

13. 化学与生活:化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食品添加剂、洗涤剂、环境保护等。

14. 化学与环境:环境污染与治理、化学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15. 化学与健康: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如微量元素的作用。

结束语:通过系统地学习和理解以上知识点,学生不仅能够掌握中考化学的基本内容,还能够培养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希望每位学生都能在化学学习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人教版初三九年级化学全册复习笔记(最全)

人教版初三九年级化学全册复习笔记(最全)

绪言●化学的概念: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

●目前人类发现的元素只有一百多种,但人类发现和合成的物质已超过3000万种。

●到了近代,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提出了近代原子学说;意大利物理学家、化学家阿伏伽德罗提出了分子的概念。

●原子论和分子学说的创立,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

●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第一节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指的是物理变化。

●第二节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发现两端先碳化,说明外焰温度最高。

●点燃蜡烛后,用干冷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烧杯内壁有水珠生成,说明蜡烛燃烧产生水;向烧杯中倒入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蜡烛燃烧产生二氧化碳。

●熄灭蜡烛时产生的白烟是凝固的石蜡蒸气。

第三节走进化学实验室一、托盘天平的使用1.托盘天平的精确度是0.1g,即用天平测量出的物体质量只能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

如果药品是粉末,在天平左右盘各放一张大小、质量相同的纸。

如果药品易潮解或具有腐蚀性,在天平上放玻璃器皿。

2.“左物右码”时,物质的质量=砝码的质量+游码的示数;“左码右物”,物质的质量=砝码的质量-游码的示数。

“左码右物”的做法虽然也能称出物质的质量,但是这种做法是错误的。

3.称量干燥的固体物品时,在两边托盘中各放一张大小、质量相同的纸,在纸上称量。

潮湿的或具有腐蚀性的药品(如氢氧化钠),放在加盖的玻璃器皿(如小烧杯、表面皿)中称量。

二、实验室药品取用规则1.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的气味,不得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2.注意节约药品。

应该严格按照实验规定的用量取用药品。

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应该按最少量(1~2mL)取用液体。

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

3.实验剩余的药品既不能放回原瓶,也不要随意丢弃,更不要拿出实验室,要放入指定的容器内。

三、液体药品的取用液体药品通常盛放在细口瓶中。

人教版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

中考必备——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一物质的变化和性质1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叫做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又叫化学反应。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是否有其他物质生产。

2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有其它物质生成。

化学变化常表现为: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

伴随能量变化:吸热、放热、发光。

3蓝色物质:(1)蓝矾、胆矾、五水和硫酸铜—CuSO4·5H2O(2)硫酸铜—CuSO4(3)氢氧化铜—Cu(OH)24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物理性质包括:颜色、状态、气味、硬度、密度、熔点、沸点、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

5定义熔点:物质在熔化时的温度叫做熔点。

(晶体有固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熔点)沸点:液体在沸腾时的温度叫做沸点。

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叫做熔化。

压强:物质在单位面积上收到的压力叫压强。

密度:某物质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压强。

6大气压强:(1)标准大气压强为101.325KPa,常取101KPa。

(2)大气压强是由大气层受到重力产生的,离地面越高,大气越稀薄,大气压强越小。

7常用物质的密度:水:1.0 g/cm³空气:1.293 g/L 铝:2.79 g/ cm³氧气:1.429 g/L 铁:7.8 g/ cm³二氧化碳:1.977g/L 铜:8.9 g/ cm³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1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的许多重大发现和研究成果都是通过实验得到的。

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实验。

2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1)蜡烛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层,外焰温度最高。

(2)取一个干燥的小烧杯罩在火焰上方,小烧杯内壁有水珠生成,说明蜡烛燃烧有水生产。

(3)在蜡烛火焰上方罩一个内壁蘸有澄清石灰水的小烧杯,烧杯内壁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有二氧化碳生成。

初三化学中考总复习知识点汇总(人教版九年级)新课标p23

初三化学中考总复习知识点汇总(人教版九年级)新课标p23

初三化学中考总复习知识点汇总(绪言)1、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以实验为基础自然科学。

物理和化学的共同点:都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2、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根本区别是:有没有新物质的生成。

化学变化中伴随发生一些如放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

3、物理性质——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延展性、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吸附性等。

4、化学性质——氧化性、还原性、金属活动性、活泼性、稳定性、腐蚀性、毒性等。

5、绿色粉末碱式碳酸铜加热后,①绿色粉末变成黑色,②管口出现小水滴,③石灰水变浑浊。

Cu2(OH)2CO3—6、我国的某些化学工艺像造纸、制火药、烧瓷器,发明很早,对世界文明作出过巨大贡献。

(空气)1、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现象:①红磷(不能用木炭、硫磺、铁丝等代替)燃烧时有大量白烟生成,②同时钟罩内水面逐渐上升,冷却后,水面上升约1/5体积。

若测得水面上升小于1/5体积的原因可能是:①红磷不足,氧气没有全部消耗完②装置漏气③没有冷却到室温就打开弹簧夹。

2、法国化学家拉瓦锡提出了空气主要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

舍勒和普利斯特里先后用不同的方法制得了氧气。

3、空气的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大约是氮气为78%、氧气为21%(氮气比氧气约为4︰1)、稀有气体(混合物)为0.94%、二氧化碳为0.03%、其它气体和杂质为0.03%。

空气的成分以氮气和氧气为主,属于混合物。

4、排放到大气中的有害物质,大致可分为粉尘和气体两类,气体污染物较多是SO、CO、NO2,这些气体主要来自矿物燃料的燃烧和工厂的废气。

2(水)1、水在地球上分布很广,江河、湖泊和海洋约占地球表面积的3/4,人体含水约占人体质量的2/3。

淡水资源却不充裕,地面淡水量还不到总水量的1%,而且分布很不均匀。

2、水的污染来自于①工厂生产中的废渣、废水、废气,②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③农业生产中施用的农药、化肥随雨水流入河中。

2024年人教版初三化学知识点总结

2024年人教版初三化学知识点总结

2024年人教版初三化学知识点总结1.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化学元素: 物质由不可再分的基本粒子组成, 称为化学元素。

- 物理性质:物质在不改变其化学组成的情况下所表现的性质, 如颜色、硬度等。

- 化学性质: 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所表现的性质, 如燃烧、腐蚀等。

2.常见物质的组成和性质- 元素和化合物: 元素是由相同类型的原子组成的纯物质, 化合物是由不同类型的原子组成的纯物质。

- 水的性质:分子式为H2O, 有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种状态, 具有溶解其他物质、导热和沸点等性质。

- 盐的性质: 氯化钠(NaCl)是最常见的盐, 具有溶解在水中能导电的性质。

3.物质的分离和纯净化- 过滤: 通过孔径较小的过滤纸或过滤器, 将混合物中较大颗粒的固体分离出来。

- 蒸发:将混合物放在加热器中, 使其中液体部分蒸发, 从而分离固体和液体。

- 结晶: 通过溶解物质在溶液中, 然后通过蒸发去除溶剂, 从而获得纯净的固体。

4.常见物质的鉴别- 酸碱中和反应: 酸和碱反应会产生盐和水, 反应过程中伴有气体的产生。

- 金属活动性: 常见金属的活动性按照金属反应性从高到低顺序分为: 钾、钠、铂、银、铜。

- 水和酒精的鉴别: 水在纸上会被迅速吸收, 而酒精则不会。

5.常见物质的储存和处理- 化学储存:将化学品按照安全要求进行储存, 避免与其他物质发生剧烈反应。

- 废弃物处理: 废弃物应根据其性质采取相应的处理方法, 如化学废液需进行中和处理。

6.分子与离子的结构和性质- 分子: 由两个或更多原子通过共用电子形成的化学物质。

- 离子: 由带电荷的原子或者分子组成。

- 共价键:共用电子的化学键, 通常形成分子。

- 离子键: 电子从一种原子转移到另一种原子, 通常形成离子化合物。

7.酸碱的性质和中和反应- 酸的性质:酸溶液呈酸性, 可以导电, 与碱反应产生盐和水。

- 碱的性质:碱溶液呈碱性, 可以导电, 与酸反应产生盐和水。

- 中和反应: 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化学反应。

2024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知识点梳理与考点点拔—第八单元第2讲:金属的化学性质(人教版)

2024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知识点梳理与考点点拔—第八单元第2讲:金属的化学性质(人教版)

2024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知识点梳理与考点点拔—第八单元第2讲:金属的化学性质(人教版)中考知识点归纳知识点一金属的化学性质1.金属与氧气反应(1)规律:金属+氧气→金属氧化物(2)大多数金属都能与氧气反应,但反应的难易程度和剧烈程度不同,主要与金属的活动性有关。

(3)常见金属与氧气的反应化铝薄膜覆盖在铝表面,阻止铝进一步被氧化。

△物质与氧气的反应,主要注意反应条件的选择、实验现象的叙述,在实验现象的叙述中,要注意不要说出产物的名称,这样说不是现象而是结论。

2.金属与盐酸、稀硫酸反应(1)规律:金属+酸―→盐+氢气(置换反应)(2)反应发生的条件:金属的活动性必须排在氢之前。

(3)镁、锌、铁分别与酸反应的现象及化学方程式成浅绿色。

△金属与酸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均增加。

3.金属与盐溶液反应(1)规律:金属+盐―→新盐+新金属(2)反应发生的条件△必须是前面金属置换后面金属(K、Ca、Na除外)。

△反应中盐必须可溶。

(3)常见金属与盐溶液反应4.H 2 + CuOCu + H 2O C + 2CuO2Cu + CO 2↑置换反应一定有单质和化合物生成,但有单质和化合物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置换反应,如CO +CuO=====△CO 2+Cu 。

知识点二 金属活动性顺序 1.金属活动性顺序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用元素符号表示)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金属活动性由强逐渐减弱【巧学妙记】金属活动性顺序“钾钙钠镁铝,锌铁锡铅氢,铜汞银铂金”可采用谐音法记忆,即“嫁给那美女,身体细纤轻,统共一百斤”。

2.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判断3.4.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1)用于判断金属的活动性强弱: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越强。

(2)判断置换反应能否发生及反应的剧烈程度。

△位于氢前面的金属可以与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且位置越靠前,反应越剧烈;排在氢后面的金属不能与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

中考化学必考知识点归纳人教版

中考化学必考知识点归纳人教版

中考化学必考知识点归纳人教版中考化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涵盖了物质的组成、性质、变化规律以及实验操作等多个方面。

以下是人教版中考化学必考知识点的归纳:一、基本概念与原理1. 物质的组成:元素、分子、原子、离子。

2. 物质的分类:纯净物、混合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酸碱盐。

3. 物质的性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4. 化学变化:化学反应、化学方程式、质量守恒定律。

二、元素与化合物1. 元素周期表:元素的排列、周期、族。

2. 常见元素的符号、性质、用途。

3. 常见化合物的化学式、性质、用途。

三、化学计量1. 摩尔概念:摩尔质量、物质的量。

2. 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反应物与生成物的量的关系、过量问题。

四、溶液与溶解度1. 溶液的组成:溶质、溶剂、溶液。

2. 溶解度: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溶解度曲线。

3. 溶液的浓度:质量分数、摩尔浓度。

五、化学反应类型1. 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

2. 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剂、还原剂、氧化数。

六、酸、碱、盐的性质与应用1. 酸碱指示剂、pH值。

2. 酸碱中和反应。

3. 盐类水解、沉淀反应。

七、金属与非金属元素的性质与应用1. 金属的活泼性、金属活动性顺序。

2. 金属的腐蚀与防护。

3. 非金属元素的化学性质、用途。

八、有机化学基础1. 有机化合物的特征、分类。

2. 烃:饱和烃、不饱和烃。

3. 官能团:醇、酚、醚、醛、酮、羧酸、酯。

九、化学实验操作与安全1. 常见仪器的名称、用途、使用方法。

2. 基本操作:称量、溶解、过滤、蒸发、蒸馏。

3. 实验室安全:防火、防爆、防腐蚀、急救措施。

十、化学与生活1. 化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食品、医药、材料等。

2. 环境保护:水污染、空气污染、垃圾处理。

结语掌握这些基础知识点是中考化学取得好成绩的关键。

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系统的学习和大量的练习,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提高解题能力,为中考化学做好准备。

同时,也要注意培养科学探究精神和实验操作能力,这将对你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都大有裨益。

人教版初三化学知识点归纳ppt课件

人教版初三化学知识点归纳ppt课件

e、探究: ①液面上升小于1/5原因:装置漏气,红磷量不足,未冷却完全,有残余氧气。 ②能否用铁、铝代替红磷?不能 原因:铁、铝不能在空气中燃烧 能否用碳、硫代替红磷?不能 原因:产物是气体,不能产生压强差 (2)空气的污染及防治:对空气造成污染的主要是有害气体(CO 、 SO2 、NO2 )和烟尘等 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为CO、SO2 、NO2 、O3和可吸入颗粒物等。 (3)空气污染的危害、保护: 危害:严重损害人体健康,影响作物生长,破坏生态平衡.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和酸雨等 保护:加强大气质量监测,改善环境状况,使用清洁能源,工厂的废气经处理过后才能排放,积极植树、造林、种 草等

(2)加热液体时,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加热 时使试管与桌面约成450角,受热时,先使试管均匀受热, 然后给试管里的液体的中下部加热,并且不时地上下移动试 管,为了避免伤人,加热时切不可将试管口对着自己或他人。
(四)过滤 操作注意事项:“一贴二低三靠” “一贴”:滤纸紧贴漏斗的内壁 “二低”:(1)滤纸的边缘低于漏斗口 (2)漏斗内 的液面低于滤纸的边缘 “三靠”:(1)漏斗下端的管口紧靠烧杯内壁 (2)用玻璃棒引流时,玻璃棒下端轻靠在三层滤纸的 一边 (3)用玻璃棒引流时,烧杯尖嘴紧靠玻璃棒中部 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的可能原因有: ①承接滤液的烧杯不干净 ②倾倒液体时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③滤纸破损 (五)蒸发 注意点:(1)在加热过程中,用玻璃棒不 断搅拌(作用:加快蒸发,防止由于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 滴飞溅) (2)当液体接近蒸干(或出现较多量固体)时停止加热, 利用余热将剩余水分蒸发掉,(以避免固体因受热而迸溅出 来)。 (3)热的蒸发皿要用坩埚钳夹取,热的蒸发皿垫上石棉网 放在实验台上。 (六)仪器的洗涤: (1)废渣、废液倒入废物缸中,有用的物质倒入指定的容 器中 (2)玻璃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准:玻璃仪器上附着的水,既 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3)玻璃仪器中附有油脂:先用热的纯碱(Na2 CO2 )溶液 或洗衣粉洗涤,再用水冲洗。 (4)玻璃仪器中附有难溶于水的碱、碱性氧化物、碳酸 盐:先用稀盐酸溶解,再用水冲洗。 (5)仪器洗干净后,不能乱放,试管洗涤干净后,要倒插 在试管架上晾干。

人教版初中化学中考复习知识点归纳、考点总结、例题精讲-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人教版初中化学中考复习知识点归纳、考点总结、例题精讲-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3 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的判断
3.(2021·东营)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C )
A.NaOH固体有吸水性——物理性质 B.NaOH固体为白色片状——物理性质 C.NaOH固体溶于水得到的溶液显碱性——物理性质 D.NaOH固体放在空气中易变质——化学性质
4 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对应关系
4.(2021·菏泽)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对生产、生活实际问题
的解释正确的是( D )
A.吹灭蜡烛——隔绝空气 B.洗涤剂清洗油污——溶解油污 C.浓硫酸作干燥剂——浓硫酸脱水 D.煤炭脱硫——减少大气污染
5 物质的名称和俗称
5.下列各组物质的名称、俗称、化学式表示同一种物质的是( B )
A.氢氧化钠 纯碱 Na2CO3 B.氢氧化钠 火碱 NaOH C.氢氧化钙 消石灰 CaCO3 D.碳酸钙 生石灰 Ca(OH)2
2/3
略向下倾斜 冷凝水倒流使试管炸裂
平铺
Hale Waihona Puke 灯帽45° 1/3 1/3
外焰
纯碱
盐酸
紧握试管外壁 导管口有气泡冒出
漏斗边缘 滤纸边缘
三层滤纸处
防止因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较多固体出现
坩埚钳 石棉网

玻璃棒
浓硫酸
不能 不能
湿抹布
1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判断
1.(2021·临沂)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B )
6 仪器的识别及用途 6.(2021·泰安)实验室制取某些气体的装置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
是( A )
A.装置①和④组合可以用来制取氧气 B.装置②和⑤组合可以用来制取氢气 C.装置②和③组合可以用来制取二氧化碳 D.装置②可以随时添加液体药品

【初中化学】中考知识点复习PPT课件 人教版

【初中化学】中考知识点复习PPT课件 人教版

2CO2+3H2O 此反应是氧化反应,不是化合反应
此反应是化合反应,不是氧化反应
CO2 + H2O =H2CO3
(市卷五20)13.几位同学对蜡烛燃 烧火焰的焰心进行了以下探究, 请你完成其中的步骤: ⑴点燃蜡烛,将一根小木条迅速平放入火焰中,约1s后 取出,现象如右图A,这证明焰心的温度 最低 ,外焰 的温度 最高 。 ⑵向焰心斜向插入一支细短玻璃管,发现玻璃管中无明显 现象(如右图B),在玻璃管的上口点燃,上口产生火焰, 这说明焰心物质的性质是 是气体;具可燃性 。
NH4NO3
非金负价氢金正, 单质零价要记清, 正负总价和为零。
七、空气的污染及防治、水体的污染及防治:
1.空气的污染:对空气造成污染的主要是有害气体 (CO、SO2、氮的氧化物)和烟尘等。目前计入空气污 染指数的项目为CO、SO2、NO2、O3和可吸入颗粒物等。
防治:加强大气质量监测,改善环境状况,使用清洁 能源,工厂的废气经处理过后才能排放,积极植树、造林、 种草等。 2.水污染物:工业“三废”(废渣、废液、废气); 化肥、农药的不合理施用;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防止水污染:工业三废要经处理达标排放、提倡零 排放;生活污水要集中处理达标排放、提倡零排放;合理 施用化肥、农药,提倡使用农家肥;加强水质监测。
或未待装置完全冷却就打开弹簧夹,使进入瓶内的水减少

[实验拓展] ⑷小组的同学做完实验后又尝试用木炭重新做了以上 实验,发现水几乎没有进入集 气瓶。经讨论,同学们一 致认为这是因为 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瓶里的 压强没有发生变化 。
5.过氧化氢(化学式为H2O2 )以二氧化锰为 催化剂可迅速分解产生水和氧气。 现欲制得干燥而纯净的氧气, 可采用右图装置: 装置A中,锥形瓶内盛有二氧化锰, 装置B中的药品是浓硫酸。从长颈 漏斗中逐滴加入30%过氧化氢溶液。 ⑴写出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H2O2 MnO 其反应类型是 分解反应 ; ====2 2H2O+ O2 ↑ ⑵请你猜想装置B中浓硫酸的作用是 干燥氧气 ; ⑶检验装置C中氧气是否充满的方法是: 用带火星的木条靠近瓶口,看是否会复燃 。

人教版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绝对全-中考必备)

人教版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绝对全-中考必备)

人教版中考化学知识总复习(精品必备)第1单元走进化学世界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科学。

2、我国劳动人民商代会制造青铜器,春秋战国时会炼铁、炼钢。

3、绿色化学-----环境友好化学 (化合反应符合绿色化学反应)①四特点P6(原料、条件、零排放、产品)②核心: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4、蜡烛燃烧实验(描述现象时不可出现产物名称)(1)火焰:焰心、内焰(最明亮)、外焰(温度最高)(2)比较各火焰层温度: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

现象:两端先碳化;结论:外焰温度最高(3)检验产物 H2O:用干冷烧杯罩火焰上方,烧杯内有水雾CO2:取下烧杯,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变浑浊(4)熄灭后:有白烟(为石蜡蒸气),点燃白烟,蜡烛复燃。

说明石蜡蒸气燃烧。

5、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结论:与吸入空气相比,呼出气体中O2的量减少,CO2和H2O的量增多(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成分是相同的)6、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科学探究一般步骤: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实验验证→记录与结论→反思与评价化学学习的特点: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7、化学实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一、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一)用于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烧瓶、蒸发皿、锥形瓶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燃烧匙只能间接加热的仪器是--烧杯、烧瓶、锥形瓶(垫石棉网—受热均匀)可用于固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可用于液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烧杯、蒸发皿、烧瓶、锥形瓶不可加热的仪器——量筒、漏斗、集气瓶(二)测容器--量筒量取液体体积时,量筒必须放平稳。

视线与刻度线及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

量筒不能用来加热,不能用作反应容器。

量程为10毫升的量筒,一般只能读到0.1毫升。

(三)称量器--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的称量,一般能精确到0.1克。

)注意点:(1)先调整零点(2)称量物和砝码的位置为“左物右码”。

人教版中考化学总复习资料汇总全册

人教版中考化学总复习资料汇总全册

九年级化学知识点物质的用途:【性质决定用途】糖类人体主要供能物质:米面——淀粉;葡萄糖——人体能直接吸收;蔗糖; 油脂供能与储能:动物脂肪——牛油、奶油;植物油——菜籽油、花生油、豆油……; 维生素 (不供能)蔬菜、水果。

缺维生素A ——夜盲症、缺维生素C ——坏血病;无机盐 (不供能)微量元素缺乏:铁——贫血;锌——生长迟缓发育不良;硒——表皮角质化、癌症;碘——甲状腺肿大;氟——龋齿。

常量元素缺乏:钙——佝偻病、骨质疏松易骨折;水 (不供能)六大营养素之一。

塑料聚乙烯塑料可包装食品,它具有热塑性可加热封口;炒菜锅手柄、插头(座)用热固性塑料;化学符号元素符号:C 、H 、O 、Mg 、Fe 、Cu 、Hg 、……【意义:表示一种元素;及该元素的一个原子】 化学式:C 、O 2、Mg 、CO 2、CaO 、HCl 、NaOH 、NaCl 、NaHCO 3、CuSO 4、FeSO 4、FeCl 2……【意义:表示一种物质;物质的组成元素;一个分子;一个分子的构成。

】离子符号:【注意离子符号与下面化合价的“两同两不同”】〖多个分子、原子或离子可在符号前添系数〗、、、、、、、、、、、、、、-+-+-+-+-+-+-+34322324223HCO NH NO Ag OH Ca CO Na SO H Cl Ba O Fe 化合价:⋯⋯-+-+-+-+-+-+-+-+-+、、、、、、、、、、131413112223122412122224233222402)(HCO NH NO Ag OH Ca CO Na SO H Cl Ba O S O Fe O C O3.微粒构成物质、元素组成物质: 【地壳中前四位元素:氧—O 、硅—Si 、铝—Al 、铁—Fe 】分子、原子模型:—可能是CO ;—可能是H 2、O 2;—CO 2;—H 2O 。

微粒的性质:共同点:“小”、“动”、“间”。

【解释现象】【分子与原子的本质区别:化变中可不可分】氨在空气中扩散、品红在水中扩散、湿衣服晾干(水的蒸发)、闻到花香等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的运动着;物质的三态变化、物体的热胀冷缩、酒精与水混合后总体积变小等现象说明分子间有间隔,且间隔大小会发生变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化学中考总复习知识点汇总2012年3月4日星期日(绪言、走进化学世界)1、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物理和化学的共同点:都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2、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根本区别是:有没有新物质的生成。

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有其它物质生成,常表现为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

3、物理性质(可感知和测量):——无需化学变化就直接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延展性、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吸附性等》4、化学性质(必需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金属活动性、活泼性、稳定性、腐蚀性、毒性等。

(我们周围的空气)1、法国化学家拉瓦锡提出了空气主要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

舍勒和普利斯特里先后用不同的方法制得了氧气。

2、空气的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大约是:氮气为78%、氧气为21%(氮气比氧气约为4︰1)、稀有气体(混合物)为0.94%、二氧化碳为0.03%、其它气体和杂质为0.03%。

空气的成分以氮气和氧气为主,属于混合物。

3、纯净物(由同一种分子构成):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混合物(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各物质都保持原来的性质。

4、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现象>:①红磷(不能用木炭、硫磺、铁丝等代替)燃烧时有大量白烟生成;②同时钟罩内水面逐渐上升,冷却后,水面上升约1/5体积。

若测得水面上升小于1/5体积的原因可能是:①红磷不足,氧气没有全部消耗完②装置漏气③没有冷却到室温就打开弹簧夹。

5、O2 是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略大,不易溶于水,液氧是淡蓝色的,具有助燃性。

实验室制O2的方法是: A、加热氯酸钾 2KClO3 2KCl + 3O2 ↑B、加热高锰酸钾2KMnO4K2MnO4 + MnO2 + O2↑C、双氧水2H2O2MnO2 2H2O + O2↑工业上制O2的方法是:分离液态空气(物理变化)原理:利用N2、 O2的沸点不同,N2先被蒸发,余下的是液氧(贮存在天蓝色钢瓶中)。

6、氧气的化学性质:它是一种比较活泼的气体,具有助燃性、氧化性,是一种常用的氧化剂。

①(黑色)C + O2点燃 CO2现象是:在氧气中比在空气中更旺,发出白光,放出热量。

②(黄色)S + O2点燃 SO2现象是:在空气中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蓝紫色的火焰,生成刺激性气味的气体SO2。

③(红色或白色)4P + 5O2点燃 2P2O5现象是:冒白烟,生成白色固体P2O5。

(用于发令枪、烟幕弹)12④(银白色)2Mg + O 2点燃 2MgO 现象是: 放出大量的热,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一种白色固体氧化镁。

(用于照明弹等) ⑤(银白色)3Fe + 2O 2 点燃 Fe 3O 4 现象是: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Fe 3O 4;注意点:预先放入少量水或一层沙,防止生成的熔化物炸裂瓶底。

7、排放到大气中的有害物质,大致可分为 粉尘 和 气体 两类,气体污染物较多是SO 2、CO 、NO 2,这些气体主要来自矿物燃料的燃烧和工厂的废气。

8、化合反应(多变一):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

A+B=AB 《属基本类型之一》分解反应(一变多):由一种物质反应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的反应。

AB=A+B 《属基本类型之一》9、氧化反应(必须有氧参加):物质与氧(氧气和氧化物)发生的反应;氧气在氧化反应中提供氧,它具有氧化性,是一种常见的氧化剂。

《不属基本反应类型》缓慢氧化:动植物的呼吸、人的衰老、食物的腐烂、酒和醋的酿造、农家肥料的腐熟等。

《不属基本反应类型》10、催化剂(一变二不变):改变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不改变。

(如:2H 2O 2 MnO2 2H 2O + O 2 ↑ 此反应中MnO 2是催化剂) 11、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步骤:(谐音:茶庄定点收利息)① 查(装置气密性) ②装药品等 ③固定装置 ④点燃酒精灯,给试管加⑤收集气 ⑥移出导管(离) ⑦熄灭酒精灯(自然界的水)1、电解水《通的是直流电》实验可证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电解水中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体积比(分子个数比)为1︰2 ;质量比为8︰1。

2、 3、分子: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特点〉①分子总是在不停的运动 ②分子间有间隔 ③分子由原子构成。

原子:是在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

4、水净化程度由低到高的顺序是: 静置沉淀 —— 吸附沉淀 —— 过滤 —— 蒸馏5、过滤操作:分离(不溶性)固体与液体的一种方法;如:粗盐提纯操作要点:“一贴” 用水润湿滤纸并紧贴漏斗壁;“二低”指①滤纸边缘低于漏斗边缘 ②滤液液面低于滤纸边缘;“三靠”①烧杯紧靠玻璃棒 ②玻璃棒紧靠三层滤纸边 ③漏斗末端紧靠烧杯内壁6、硬水: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软水:不含(或含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②加入化学试剂转化成软水。

分子和原子均可构成物质,因此,没有大小之分。

水(产水)。

⎪⎪⎪⎪⎩⎪⎪⎪⎪⎨⎧⎪⎪⎪⎩⎪⎪⎪⎨⎧⎩⎨⎧氯酸钾等非氧化物三氧化等水氧化物化合物稀有气体等金属氢气氧气单质同种物质组成纯净物河水等空气如多种物质组成混合物:KMnO )、(:(Cu、Fe)、:)(、:)(H2O 、H 2、O 2、N 2、 H 2O 、Al 2O 3、CO 2 KMnO 4、KClO 3等7、水在地球上分布很广,江河、湖泊和海洋约占地球表面积的3/4,人体含水约占人体质量的2/3。

淡水资源却不充裕,地面淡水量还不到总水量的1%,而且分布很不均匀。

8、爱护水资源,主要从:①节约用水;②防止水体污染两方面着手。

水的污染来自于 A、工厂生产中的废渣、废水、废气;B、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C、农业生产中施用的农药、化肥随雨水流入河中。

防止水体污染措施:①生活用水处理后排放;②工业“三废”要经过处理后再排放;③农业上要合理(不是禁止)使用化肥和农药等。

9、H2是无色无味,密度最小,难溶于水,具有可燃性(点燃前一定要验纯,发出淡蓝色的火焰。

)作为燃料的优点:资源丰富、发热量高、产物(水)不污染环境。

实验室制H2的方法是:常用锌和稀硫酸或稀盐酸(不能用浓硫酸和硝酸,原因:氧化性太强与金属反应不生成H2而生成H2O;也不能用镁:反应速度太快了;也不能用铁:反应速度太慢了;也不能用铜,因为不反应)工业上制H2的原料:水、水煤气(H2、CO)、天然气(主要成分CH4)(物质构成的奥秘)1、分子、原子、离子可直接构成物质。

(注:质子、中子、电子不能直接构成物质)由原子直接构成的:金属单质、稀有气体、硅和碳。

由分子直接构成的:气体单质如H2、O2、N2、Cl2(即双原子分子)等、一些固态单质C、S、P等。

化合物如H2O、CO2、P2O5等。

由离子直接构成的:(金属与非金属或原子团)如NaCl、CaCl2、NaF、KClO3、ZnSO4。

例:构成氯酸钾的微粒是K+、ClO3-。

2、原子(除氢原子外)都有质子、中子和电子。

由于原子核所带电量和核外电子的电量相等,电性相反,因此整个原子不显电性(即电中性)。

3、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 + 中子数 (因为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原子中:核电荷数(带正电)=质子数=核外电子数4、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构成物质的元素可分为:(1)金属元素、(2)非金属元素、(3)稀有气体元素。

5、要记住1—20种元素及符号和名称。

核外电子排布规律:①每层最多排2n2个电子(n表示层数)②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最外层为第一层不超过2个)③先排满内层再排外层**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4,易失电子,化学性质活泼。

**非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4,易得电子,化学性质活泼。

**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最外层有8个电子(除He只有2个),结构稳定,性质稳定。

6、化学符号的意义及书写:(1)化学符号的意义:a.元素符号:①表示一种元素;②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

b.离子符号:表示离子及离子所带的电荷数。

c.化合价符号:表示元素或原子团的化合价。

当符号前面有数字(化合价符号没有数字)时,此时组成符号的意义只表示该种粒子的个数。

(2)化学符号的书写:a.由一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要大写。

b.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大写,第二个小写。

34注:原子、分子、离子三种粒子个数不只“1”时,只能在符号的前面加,不能在其它地方加。

7、下列由原子结构中哪部分决定: ①元素的种类由质子数决定②元素的化学性质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 ③元素的化合价最外层电子数决定④相对原子量由质子数+中子数决定。

(即:相对原子量=质子数+中子数)同种元素具有相同的核电荷数,如Fe 、Fe 2+、Fe 3+,但最外层电子数不同,所以他们的化学性质也不同。

Ne 和H 2O ; S 和O 2; Na +和NH4+。

8、元素周期表中:同一周期的原子电子层相同,同一族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原子核电荷数=原子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质子数.9、离子:带有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即原子得失电子>注:在离子里,核电荷数 = 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10、(1)化学式的意义:(如H 2、H 2O 等)①宏观意义: a.表示一种物质; b.表示该物质的元素组成;②微观意义:a.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 b.表示该物质的分子构成;③量的意义:a.表示物质的一个分子中各原子个数比; b.表示组成物质的各元素质量比。

(2)化合物化学式的读写:先读的后写,后写的先读①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读成“某化某”,如:MgO (氧化镁)、NaCl (氯化钠)②酸根与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读成“某酸某”,如:KMnO 4(高锰酸钾)、K 2MnO 4(锰酸钾) MgSO 4(硫酸镁)、CaCO 3(碳酸钙)11、 书写化学式的步骤:(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a.b.看元素化合价是否有约数,并约成最简比;c.交叉对调把已约成最简比的化合价写在元素符号的右下角。

12、各元素或原子团的化合价(与离子的电荷数在数字上相等)一价氢锂钾钠银,二价氧钙钡镁锌,三铝四硅五价磷;二三铁、二四碳,一七氯三五氮,硫价常显二四六,铜汞一二也都有。

(氧-2,氯化物中的氯为 -1,氟-1,溴为-1)(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 ;在化合物里,各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 13、化合物(纯净物)中某元素质量分数 == ╳ 100%(质量守恒定律)1、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物质的质量总和。

注:在化学反应中, 反应的前后三不变:①原子的种类不变 ②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 ③原子的质量没变二 变:①物质的种类 ②分子的种类;5可能变的是:分子的数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