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围神经卡压综合征临床诊疗规范样本

合集下载

周围神经卡压综合征

周围神经卡压综合征
周围神经卡压综合征
概述
定义
• 周围神经在经过一些骨-纤维管道、筋膜或肌 肉间隙等处,因各种原因引起的隧道、腱膜、 筋膜狭窄、增生、肥厚、粘连等导致神经被挤 压(嵌压),产生一系列的症状、体征,临床 称之为周围神经卡压综合征。
病因
• 神经通过的间隙或管道变窄(绝对狭 窄)
• 神经通道的内容物增多(相对狭窄)
肘管综合征和Guyon’s管综合征
特殊试验
• Tinel征 • 夹纸试验 • 电生理学检查
旋后肌综合症
特殊试验
• 屈腕位反复旋前试验 • 抗阻力旋后试验 • 电生理检查
腓总神经卡压症
特殊试验
• Tinel征 • 电生理学检查
梨状肌综合征
特殊试验
• 抗阻力外旋试验 • 内旋试验 • 直腿抬高试验 • 电生理检查
• 二者皆有
神经的病理改变
感觉纤维最先受累,运动纤维在晚期出 现受累的表现 • 水肿、脱髓鞘改变 • Waller变性 • 纤维化(外膜、束膜增厚、内膜粘连、 神经变硬)
临床表现
• 感觉的改变 感觉过敏、疼痛或感觉麻木、减退。
• 运动的改变 肌肉萎缩、肌力减低,反射减弱或
消失。 • 交感神经的改变
•谢谢
血管舒缩障碍、汗腺分泌障碍。
特殊试验
• Tinel征
• 诱发试验:如Adson 试验、Phalen征、 内旋试验等。
辅助检查
• 影像学检查:B超、X 线平片、CT、MRI
• 神经电生理学检查 1失神经电位 2神经传导速度减
慢 可用于定位
治疗
• 保守治疗 发病早期,症状较轻者。 1改变姿势、减轻压迫 2非甾体类抗炎药 3局封 4神经营养药物(甲钴胺)
• 手术治疗 指征: 1保守治疗4~6周无效者 2症状严重者 3有肌萎缩者 手术方法: 1去除病因 2神经松解 3神经移位

周围神经卡压综合征

周围神经卡压综合征
பைடு நூலகம்
桡神经深支与旋后肌关系
三、旋后肌综合征
(二)临床表现
1. 桡神经深支支配的肌肉不完全性麻痹,包括拇指外展、伸直障碍,2~5指掌指关节不 能主动伸直,而前臂旋后障碍可能较轻 2. 腕关节可以主动伸直,但偏向桡侧 3. 虎口区感觉正常 4. 电生理检查见以上肌的失神经改变和前臂段桡神经运动传导速度减慢,而感觉传导速 度正常
周围神经卡压综合征
一、腕管综合征
(一)应用解剖
1. 腕管是由腕骨构成底和两侧壁,屈肌支持带为顶的一个骨-纤维隧道。正中神经在腕管内 受压而表现出一组症状和体征
腕横韧带处的解剖关系
一、腕管综合征
(一)应用解剖
2. 腕管内有拇长屈肌腱,2~5指的指深、浅屈肌腱和正 中神经通过
3. 正中神经最表浅,位于腕横韧带与其他肌腱之间
二、肘管综合征
(四)治疗
1. 手术探查尺神经 2. 如果该段尺神经较硬或有狭窄,应行神经外膜或束间松解,并将尺神经移出尺神 经沟,置于肘内前方
三、旋后肌综合征
(一)应用解剖
1. 旋后肌起于尺骨上端后方桡侧,向外、下、 前斜行止于桡骨上段桡侧,分为深浅两层 2. 桡神经深支经旋后肌两层之间穿过。在旋后 肌浅层的近侧缘是较坚韧的腱性结构,称为旋 后肌腱弓,桡神经深支易在此处受压,致前臂 伸肌功能障碍
四、梨状肌综合征
(三)临床表现
1. 坐骨神经痛:疼痛从臀部经大腿后方向小腿和足部放射。疼痛较剧烈 2. 有疼痛性跛行,轻度小腿肌萎缩,小腿以下皮肤感觉异常 3. 有时臀部可扪及条索状(纤维瘢痕)或块状物(骨痂) 4. 4字试验时予以外力拮抗可加重或诱发坐骨神经痛,臀部压痛处Tinel征可阳性 5. 髋臼骨折病史者X线片上可显示移位骨块或骨痂

周围神经卡压综合症

周围神经卡压综合症

周围神经卡压综合症周围神经卡压综合症 [基本概念]:神经系统疾病当中周围神经卡压综合症是针刀治疗的适应症之一。

目前比较统一的周围神经卡压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两种。

广义的概念是指周围神经在其行程中任何一处受到卡压而出现感觉、运动等功能障碍,这一定义临床引用较少,但概括全面且恰当。

狭义的概念临床引用较多,但覆盖面不广,是指周围神经经过某些解剖上的特定部位,如经过肌肉的腱性起点,穿过肌肉,绕过骨性隆起,经过骨纤维鞘管及异常纤维束带处,因这些部位较硬韧,神经本身因肢体运动,在这些部位反复摩擦造成局部水肿等炎症反应,使鞘管容积减小,神经在压迫及反复摩擦下引起血液循环障碍,发生脱髓鞘改变,造成不同程度的感觉及运动功能障碍。

[治疗方法]:周围神经卡压有手术治疗和保守治疗两种方法,原则上应采取手术治疗,且疗效也较满意。

手术治疗是对卡压神经行松解术,包括单纯松解去除卡压物、神经外膜松解和神经束膜松解等。

针刀治疗能够通过对神经受卡压部位附近的软组织进行有限松解,直接或者间接的接触神经卡压,从而缓解症状。

并且经过多年临床实践,显示针刀治疗对于部分周围神经卡压综合症具有良好的疗效。

以下举例列举了一些临床常见的周围神经卡压综合症类的疾病,这些疾病都是经过针刀治疗效果比较明显的疾病:1.神经根型颈椎病2.腕管综合征3.肘管综合征4.梨状肌综合症5.股外侧皮神经综合症6.莫顿跖痛症7.肩胛上神经卡压综合症8.枕大神经卡压综合症9.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神经根型颈椎病(周围神经卡压综合症之一) [基本概念]:神经根型颈椎病是各型中发病率最高者,约占60%。

此乃侧后方突出物刺激或压迫颈脊神经所致,主要表现为与颈脊神经根分布区相一致的感觉、运动及反射障碍。

[临床病因]:神经根型颈椎病主要是由于髓核的突出与脱出,后方小关节的骨质增生,钩椎关节的骨刺形成,以及其相邻的三个关节(椎体间关节、钩椎关节及后方小关节)的松动与移位均可对脊神经根造成刺激与压迫。

骨科神经卡压综合征治疗技术操作规范

骨科神经卡压综合征治疗技术操作规范

骨科神经卡压综合征治疗技术操作规范一、臂丛神经血管卡压(胸廓出口综合征)松解术【适应证】1.症状明显,病因明确,如颈肋、颈椎横突过长、颈部可触及软组织硬结或索条者。

2.症状明显,病因不明确,经非手术治疗无效,严重影响工作与生活,愿意接受手术者。

【禁忌证】1.伴有全身性疾病、不能耐受手木者。

3.局部有感染病灶,术后可能感染者。

【操作方法及程序】1.麻醉全身麻醉或颈丛阻滞麻醉。

4.体位仰卧,肩下垫枕,头偏向健侧。

5.切口做颈部"1.”形或锁骨上横形切口。

6.操作方法(锁骨上入路)(1)切开皮肤、皮下组织、颈阔肌,沿胸锁乳突肌后缘纵行切开颈部脂肪垫。

(2)切断结扎肩胛舌骨肌、颈横动、静脉。

(3)分离前斜角肌和臂丛神经,保护锁骨下动静脉。

(4)探查并去除卡压臂丛神经的因素,如切断前斜角肌、中斜角肌、小斜角肌和先天性索带等。

(5)颈肋或第7颈椎横突过长者,切除压迫神经的部分骨块。

如未发现任何软组织卡压,则考虑做第1肋骨切除(切除方法可采用锁骨上下联合切口,如术前考虑第]肋骨为主要卡压因素者,可经腋路做第1肋骨切除术)。

(6)根据臂丛神经卡压情况,酌情局部用药或其他处理,以利于神经功能的恢复。

(7)彻底止血,冲洗切口,检查胸膜顶是否破裂。

如有破裂应及时修补,并按胸外科常规处理。

(8)切口内置负压引流或橡皮引流条,逐层关闭切口。

(9)上述操作亦可在内镜协助下完成。

【注意事项】1.由于颈部血管压力高,止血必须可靠。

2.颈部脂肪垫不要大块缝合,缝拢即可。

3.术后有发生淋巴漏的可能;在术中应仔细结扎淋巴结及淋巴管。

4.臂丛神经根干如无明显病变,不必做神经松解术、手术切断前斜角肌者,有损伤膈神经的可能,应注意保护。

5.有条件者,术中可做神经肌肉电生理监测。

或应用内镜协助进行索带切断。

二、肩胛上神经卡压松解术【适应证】1.肩外展外旋无力或伴有冈上肌和冈下肌肌萎者。

6.电生理提示肩胛上神经卡压者。

7.保守治疗无效或患者坚决要求手术者。

[指南]神经卡压综合症

[指南]神经卡压综合症

[指南]神经卡压综合症神经卡压综合症【概述】神经卡压综合症属骨--纤维管、室压迫综合征之一。

为周围神经行径某部骨纤维管,少数为纤维缘受到压迫和慢性损伤引起炎性反应,产生神经功能异常。

【治疗措施】非手术治疗采用局部制动,注射皮质类固醇和服用NSAID减轻卡压病变的炎性反应,缓解症状。

但本病为缓慢进行性疾病,很少自愈。

一般需手术切开骨-纤维通道,使神经得以减压松解。

应注意避免手术粗暴,进一步损伤神经。

【病因学】病变多位于一些特定解剖部位,骨--纤维管,或无弹性的肌肉纤维缘、腱弓等神经通道关键卡压点,该处受压神经难以回避、缓冲。

其病因可归纳成三大类:?管内压迫:腱鞘囊肿,神经纤维瘤,神经慢性损伤性炎症。

?管外压迫:骨疣、骨与关键损伤、韧带损伤。

?全身疾患:类风湿性关节炎、粘液水肿、肥胖病、糖尿病、甲状腺机能亢进、Reynaud病、妊娠等可合并神经卡压征。

【病理改变】神经卡压病变的致伤因素为神经缺血和机械性损害。

急性短期的压迫可使神经缺血,受压轴索轴浆流受阻,缺氧,水肿。

压迫严重持久可使神经纤维发生脱髓鞘变化,甚至远端轴索崩解,髓鞘发生Waller变性。

肢体活动时,处于狭窄通道内神经纤维在机械刺激下发生慢性损伤性炎症,并加重水肿-缺血的恶性循环。

但一般病理变化都在Seddon机能性麻痹阶段和Sunderland5级分类的第1、2级。

大部分为可逆性损害。

【临床表现】1.疼痛和感觉异常可按神经支配皮节发生感觉缺失或异常。

2.夜间加重又称休息痛。

3.疼痛可向近侧远侧同时放射,需与双重卡压鉴别。

4.肌肉萎缩、无力、运动不协调。

5.交感神经受累征表现为温度、颜色、发汗及营养障碍。

6.卡压点的局限性压痛、放射。

卡压点远近侧均有压痛称Vallex现象。

7.Tinel征为卡压点的轻叩痛并有发麻感。

神经根病EMG可显示纤维震颤和去神经电势,一般无传导速度减慢。

周围神经受累可有传导速度减慢和远端潜伏期减慢。

X线平片仅能发现骨增生和陈旧损伤征象。

周围神经卡压综合征讲解材料

周围神经卡压综合征讲解材料
经电生理检查进行鉴别。
腕管综合征
主要表现为手腕部疼痛和手指麻 木,需与周围神经卡压综合征相 鉴别,可通过肌电图等检查进行
区分。
肘管综合征
肘管综合征可导致小指和无名指 尺侧半麻木或刺痛,需与周围神 经卡压综合征相鉴别,可通过神 经电生理检查和影像学检查进行
区分。
辅助检查
X线检查
可排除骨折、关节脱位等 病变。
周围神经卡压综合征 讲解材料
目录
• 引言 • 周围神经卡压综合征的病因和病理 • 诊断与鉴别诊断 • 治疗与康复 • 并发症与预防 • 研究与展望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提高对周围神经卡压综合征的认识
周围神经卡压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通过对此病症的深入了解, 有助于提高医护人员及患者对该病症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病理生理机制
01
早期病变
神经受到卡压后,首先引起局部缺血、水肿、缺氧,导致血管通透性增
加,液体渗出,大量蛋白质漏出到组织间隙,引起局部炎症和粘连。
02
中期病变
神经外膜增厚、结缔组织增生、血管增生、神经束间粘连、瘢痕形成。
03
晚期病变
严重者神经可发生坏死。
临床表现及分型
疼痛
运动障碍
疼痛常为首发症状,性质多为放射性 或烧灼样痛,可呈间歇性或持续性。
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
通过对周围神经卡压综合征的讲解,可以为医护人员提供临床诊断和治疗的指 导,从而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生活质量。
周围神经卡压综合征概述
定义
发病原因
临床表现
诊断方法
治疗手段
周围神经卡压综合征是 指周围神经在其走行过 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受 到卡压或刺激,导致神 经功能障碍的一类疾病 。

周围神经卡压综合征

周围神经卡压综合征
药物治疗:使用抗炎药、止痛药等药物,减轻疼痛和炎症
心理治疗:通过心理咨询、心理辅导等方法,帮助患者调整心态,缓解焦虑和抑郁情绪
3
预防措施
保持良好生活习惯
03
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
02
避免长时间低头使用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
01
保持良好的坐姿和站姿,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
04
加强锻炼,增强身体素质,提高免疫力
04
加强锻炼,增强身体素质
05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避免焦虑和紧张
06
及时就医,避免病情恶化
谢谢
感觉异常:麻木、刺痛、灼热感等
运动障碍:肌肉无力、萎缩、关节活动受限等
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出汗异常、皮肤颜色改变等
反射异常:腱反射减弱或消失等
诊断方法
病史询问:了解患者的症状、病程、发病部位等
体格检查:检查患者的感觉、运动、反射等功能
神经电生理检查:如神经传导速度、肌电图等
影像学检查:如X线、CT、MRI等,了解神经功能
03
手术风险:手术可能存在一定的风险,如神经损伤、感染等
02
手术方式:根据具体病情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如神经松解术、神经减压术等
04
术后康复:术后需要进行康复治疗,以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康复治疗
物理治疗:包括按摩、热敷、电刺激等方法,帮助缓解症状
运动疗法:通过适当的运动锻炼,增强肌肉力量,改善关节活动度
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
定期起身活动,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
01
调整坐姿,保持正确的坐姿
02
避免长时间低头使用手机、电脑等设备
03
适当进行颈部、肩部、腰部等部位的拉伸和放松运动

周围神经卡压综合症诊断与治疗PPT

周围神经卡压综合症诊断与治疗PPT

自我监测:患者应学会自我 监测病情,及时发现异常情

健康教育:加强健康教育, 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
神经损伤:可能导致神经功能障碍,如麻木、疼痛等
肌肉萎缩:长期压迫可能导致肌肉萎缩,影响运动功能
关节僵硬:长期压迫可能导致关节僵硬,影响活动范围 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具体治疗方案 需根据病情和医生建议确定。
诊断依据:临床表现、体征、影像 学和实验室检查结果
鉴别诊断:与其他周围神经疾病进 行鉴别
疾病进展:早期症状不明显, 逐渐加重,影响日常生活
预后:早期诊断和治疗,预后 较好,晚期治疗效果较差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物理治 疗、手术治疗等
预防措施:保持良好的生活习 惯,避免过度劳累,定期体检 等
观察患者的症状和体征, 如疼痛、麻木、无力等
疼痛:最常见的症状,表现为局部或放射性疼痛 麻木:感觉减退或消失,常见于手、脚等部位 肌肉无力:肌肉力量减弱,影响日常活动 反射异常:反射减弱或消失,如膝反射、踝反射等
症状:疼痛、麻木、无力、感觉异 常等
体征:神经传导速度减慢、肌电图 异常等
影像学检查:X线、CT、MRI等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生化、免疫 等
手术目的:解除神经压迫,恢复神经功能 手术方式:神经松解术、神经减压术、神经吻合术等 手术适应症:保守治疗无效,病情严重,神经功能受损明显 手术风险:手术创伤、神经损伤、感染等 术后护理:伤口护理、功能锻炼、药物治疗等
抗抑郁药:如阿米替林、氟 西汀等,用于缓解神经疼痛 和抑郁情绪
非甾体抗炎药:如阿司匹林、 布洛芬等,用于缓解疼痛和 炎症
检查患者的神经功能,如 感觉、运动、反射等
检查患者的肌肉力量和耐 力,如握力、抬腿等

前臂外侧皮神经卡压综合征

前臂外侧皮神经卡压综合征

前臂外侧皮神经卡压综合征(一)前臂外侧皮神经穿深筋膜的位置朱氏分别进行了纵向定位和横向定位的测量。

纵向定位即距内、外上髁连线的距离,横向定位距内、外上髁连线中点垂线的距离。

在30侧标本中,29侧是以主干穿深筋膜,其中16侧位于内、外上髁连线的上方,距离连线(4.75±1.25)mm(0~13.0mm);13侧位于内、上髁连线的下方,距离连线(11.12±1.97)mm(4.0~32.0mm).而且29侧均位于内、外上髁连线中点垂线的外侧,距离连线(12.88±0.96)mm(5.0~26.0mm)。

只有1侧以分支穿深筋膜,纵向定位是在内、外上髁连线的下方7.0mm处,横向定位在内、外上髁连线中点垂线的外侧,前支距垂线14.0mm,后支距垂线16.0mm。

(二)前臂外侧皮神经与头静脉的关系30侧标本中,前臂外侧皮神经主干位于肘窝处,22侧在头静脉深面伴行,占(73.3±8.1)%;4侧在头静脉内侧伴行,占(13.3±6.2)%;4侧在头静脉外侧伴行,占(13.3±6.2)%。

前支在前臂上、中1/3处,27侧在头静脉内侧下行,占(90.0±5.5)%;2侧在头静脉深面下行,占(6.7±4.6)%;1侧在头静脉外侧下行,占(3.3±3.3)%。

后支在前臂上、中1/3处,18侧在头静脉内侧下行,占(60.0±8.9)%;11侧在头静脉外侧下行,占(36.7±8.8)%;1侧在头静脉深面下行,占(3.3±3.3)%。

(一)病史患者常有重复性屈肘、伸肘、旋前的病史,打网球者多见。

有些患者可有同侧手臂头静脉注射史或静脉炎史。

(二)症状前臂桡侧及腕背有刺痛、烧灼感和麻木。

(三)体征前臂桡背侧针刺痛觉改变大多为减退,少部分患者为过敏,屈腕时麻痛可能加重。

在肘横纹处肱二头肌腱外侧附近有明显压痛,Tinel 征阳性。

周围神经卡压综合征(一)

周围神经卡压综合征(一)

周围神经卡压综合征(一)
佚名
【期刊名称】《新医学》
【年(卷),期】2008(39)8
【摘要】@@ 概述rn因骨-纤维隧道、腱膜、筋膜狭窄、增生、肥厚、粘连而使经过该处的周围神经挤压,导致神经传导功能障碍,甚至造成永久性神经功能障碍的现象称之为神经卡压综合征.
【总页数】1页(P封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51.3
【相关文献】
1.自制针刀切开减压治疗周围神经卡压综合征 [J], 熊华;黄琳
2.单纯内镜治疗周围神经卡压综合征的围术期护理 [J], 王华枝;李丽红
3.康复护理在上肢周围神经卡压综合征患者术后中的应用 [J], 诸新兰
4.显微外科技术在手术治疗周围神经卡压综合征中的效果观察 [J], 李鹏
5.周围神经卡压综合征的外科治疗 [J], 张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1”级:深痛觉存在;
S“2”级:有痛觉及部分触觉;
S“3”级:痛觉及触觉完全;
S“4”级:痛、触觉完全,而且有两点区别觉,但距离较大;
S“5”级:感觉完全正常。
(2)运动检查:受卡压部位自主运动功能不能,肌肉发生迟缓性瘫痪,进行性肌萎缩和肌张力消失;肌肉瘫痪程度是判断神经损伤轻重的重要指标,一般用6级法区分肌力,即:
2、西药治疗:谷维素、维生素B1各10克,一日三次口服;神经生长因子或欣普善,每次2ml,一日一次肌肉注射等。术后病人应用抗生素3-5天,预防感染。
四、康复治疗
1、功能锻炼:采用被动活动锻炼,有预防肌肉萎缩的作用;主动锻炼恢复中的肌肉,以改进肢体的功能。
2物理治疗:应用按摩活筋、并配合外揉展筋酊,以舒展肌肉,防治萎缩;给予动态干扰治疗仪或骨康治疗仪电刺激治疗,保持肌肉张力,减轻肌肉萎缩,防止肌肉纤维化,促进功能恢复。
Ⅳ度仅外膜连续性存在,余均断裂。表现为神经支配的各种功能均丧失,必须手术行神经缝合与移植术。
Ⅴ度神经完全断裂。表现为神经所支配的功能完全丧失。
【治疗方法】
一、保守治疗
保守治疗是治疗神经卡压的有效方法,常采用局部封闭和夹板固定的方法。有研究认为,封闭治疗后40-80%的患者症状得以改善,并可持续较长一段时间;夹板或石膏固定对早期患者疗效较好,一般可固定1-2周;对因代谢因素引起的,维生素B1和B6口服有一定的疗效。如果保守治疗无效可行手术治疗。
Ⅱ度(轴索断裂)轴索中断,但神经的内膜、束膜、外膜均完整,表现为运动、感觉及自主神经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障碍。Tinel征阳性,随神经再生向远端移动。
Ⅲ度神经内膜损伤,但束膜、外膜均正常,表现为运动、感觉及自主神经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障碍。Tinel征阳性,随神经再生向远端移动,可通过手术或保守治疗恢复神经功能。
三、电生理检查
神经电图神经电图检查可借分段测定神经传导速度而发现神经嵌压的部位,不仅有助于确立诊断,而且还能提供手术的部位,效果优于肌电图。
【征候分类】
Sunderland五度分类法
Ⅰ度(神经震荡)神经部分区域发生传导阻滞,但神经连续性完好多表现为运动肌麻痹,很少有感觉及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无Tinel征表现。
三、药物治疗
1、中药治疗:(1)肿胀、淤血者,治宜活血化瘀,通经活络;方用桃红四物汤加僵蚕10克、地龙10克、香附10克。(2)淤血不严重者,治宜理气活血通经;方用新伤续断汤加香附10克、地龙10克、僵蚕10克,乌药6克。(3)损伤时间久,肌肉萎缩者,治宜黄芪桂枝五物汤加丹参15克、地龙10克、僵蚕10克、全蝎10克、川断15克。(4)或选用促进神经恢复的院内部制剂中药加味益气丸、黄芪生络康复丸、筋肌复生胶囊等服用。
周围神经卡压综合征临床诊疗规范样本
【定义】周围神经卡压综合征是指因神经粘连而附着固定于确定的部位而出现的神经性病变,可由多种因素引起,常表现为肩背、四肢不适和疼痛等。多发生于桡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股神经和腓总神经等部位。
【诊断依据】
一、多无明显外伤史。
二、症状与体征
1、症状:
(1)感觉异常:如肢体不明原因的疼痛、感觉障碍、肌萎缩和乏力、麻木,夜间加重,常有麻醒史等。
二、手术治疗
1、适应症:保守治疗无效者,可考虑手术治疗。
2、手术方法:
神经卡压是神经被肌腱、索条、瘢痕组织等所压迫,手术应完全去除有可能产生压迫的因素,或行神经改道术,将神经置于周围较软的软组织中。常用的手术方法为神经松解术,适应于由各种原因造成的周围神经卡压,发生局部缺血而引起神经传导功能失常,但神经的连续性未被破坏,表现为肢体的感觉及运动异常者。神经松解术又分为神经外松解术和神经内松解术两种。为确定松解术式,可用电刺激器进行检查。若神经对电刺激反应为阳性,则应行神经外松解术;若对电刺激反应为阴性或弱阳性,应先行神经外松解术;对松解后的神经再行电刺激检查,如仍为阴性或弱阳性,应再行神经内松解术。若无电刺激器,行神经外松解术后,触摸损伤神经处有硬结者,仍需做神经内松解术。①神经外松解术:依据受卡压神经的卡压部位不同,采用相应的显露途径;在显露受卡压神经干时,应先从受卡压部位两端的健康组织开始,将两端正常神经显露后,再逐步显露受压的损伤部位。游离时注意保护正常的神经分支,可用橡皮条轻轻提起近端神经干,轻轻分离神经分支,以免损伤。然后彻底清除压迫神经的瘢痕粘连组织,若神经外膜增厚,也可将其切除,并注意切除神经损伤处的瘢痕或骨痂,同时将神经移位到血运丰富的健康组织中。②神经内松解术:神经内松解术是神经外松解术的延续,神经外松解术彻底后,神经内仍有硬结或增粗,应进一步切开神经外膜,行神经间松解,切除束间瘢痕;行神经内松解术时,一定要在手术显微镜放大6-10倍下进行。
【疗效评定标准】
优:S3+M4以上,无畸形,功能正常或基本正常。
良:S3M3,无畸形或有轻度畸形,功能大部分正常。
可:S2M2,中度畸形,关节活动度稍减少,功能部分保存,有保护性感觉。
差:S1M1以下,畸形明显,关节僵直,功能丧失。
M“0”级:“2”级:关节有动作,在不对抗地心引力的方向,能主动向一定方向活动该关节达到完全的程度;
M“3”级:在对抗地心引力的情况下,达到关节完全程度,但不能对抗阻力;
M“4”级:能对抗一定的阻力,达到关节完全动作,但肌力较健侧差;
M“5”级:肌力正常。
(3)神经反射检查:根据神经受卡压的情况,可出现腱反射减弱或消失。
(2)运动功能障碍:如自主运动部分或完全丧失。
(3)神经营养方面的改变:如受卡压部位皮肤发凉,无汗,失去正常的光泽等。
2、体征:
(1)感觉检查:受卡压神经支配的相应区域的痛温觉与触觉部分或完全丧失,并进行两点区别检查,明确其精细感觉情况。感觉功能障碍可用6级分类区分其程度,即:
S“0”级:完全感觉丧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