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复习提纲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部编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知识点1:隋朝的建立和统一1.隋的建立:年,(隋文帝)夺取政权,建立朝,定都2.隋的统一:时间:年,隋朝灭,统一南北。

隋统一原因:①,。

②,。

隋朝,。

陈朝,。

意义:结束了,实现了,为定了基础。

3.隋朝经济的繁荣一“开皇之治”(1)表现:人口激增,垦田扩大、粮仓丰实(2)原因:①,②隋文帝,③统治者。

(3)隋文帝在位时期,国家统一、安定,人民负担较轻,经济繁荣发展,史称隋文帝的统治为“”。

知识点2:开通大运河1.目的:为了,巩固2.开通原因:①隋文帝的统治为奠定经济基础。

②隋朝。

③有为基础。

3.时间、人物:帝从年起,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4.中心、起始点:以为中心,北达,南至。

5.长度及地位: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6.四个组成部分(自北向南):、、、7.连接五条河流(自北向南):、、、、8.开通的作用:加强了、。

9.评价大运河的开通:(1)积极:①经济上:大大促进了:②政治上:有利于(加强了对)(②)消极:但也给人民带来了,加速了。

(隋亡的原因是隋朝的暴政,大运河的开凿并不能使隋朝因此而亡国)总的看来,大运河的开凿,是隋对中国历史的重大贡献。

知识点3:开创科举取士制度1.过程:①隋文帝即位后,废除了前朝的选官制度,注重考查人オ的学识,初步建立起通过选拔人才的制度。

②隋炀帝时,的创立,标志着的正式确立2.意义: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扩大了,使有,同时也推动了的发展。

成为历朝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一直维持了多年。

知识点4:隋朝的灭亡1.背景:帝好大喜功,不恤民力,又纵情享乐,奢侈无度。

在位期间,营建了系列重大工程,屡次发动战争,致使民不聊生,社会矛盾激化。

2.概况:地区首先爆发农民起义,随即蔓延至全国,隋朝统治面临瓦解。

灭亡:公元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朝灭广。

七年级下历史复习提纲

七年级下历史复习提纲

历史复习提纲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隋唐1、581年杨坚建立隋朝,定都长安,杨坚就是隋文帝。

589年,杨广率军南下灭陈,统一全国。

隋文帝创立的三省六部制对后世影响深远。

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杀,隋朝灭亡。

618年李渊建立唐朝,定都长安。

2、大运河:(1、)开凿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对全国的统治。

(2)、时间、人物:605 年,隋炀帝杨广下令开凿。

(3)三点: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至涿郡(今北京),南抵余杭(今杭州)。

(4)、四段:由北向南,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四段。

(5)、连通五大水系:从北向南先后连接海河、黄河、淮水、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

(6)、地位:全长2000多千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7)、影响: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交通,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发展与交流;但也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加速了隋朝的灭亡。

(联系地图和插图掌握)3、贞观之治:(1)、出现原因:唐太宗吸取隋亡的教训,在政治上,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加强了中央集权;在经济上,继续推行均田制,奖励垦荒,轻徭薄赋;在民族关系上,坚决抵抗外族骚扰,同时又加强各民族的友好交往;重用贤才,虚心纳谏,魏征、房玄龄和杜如晦(房谋杜断)。

(2)、表现:政治清明,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百姓安居乐业。

历史上称这段时期为“贞观之治”。

4、唐太宗时文成公主入藏与松赞干布和亲,传播了中原先进的农业、手工业和科技文化,促进了吐蕃经济文化的发展,密切了汉藏两族的关系。

唐中宗时金城公主嫁给尺带珠丹。

5、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惟一的女皇帝,国号周。

武则天主政期间,(1)、继续推行唐太宗时期的各项政策。

(2)、重视农业生产;(3)、破格选用贤才,开创殿试和武举,完善科举制度提拔、重用庶族出身的官吏。

,使得当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继续发展被。

其统治被称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是一个有作为的皇帝。

6、唐玄宗任用姚崇、宋璟等为相,励精图治,革除积弊,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

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知识提纲2022~2023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知识提纲2022~2023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七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第一单元)◇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一、隋朝的建立和统一(581年-618年)1.建立:581年,杨坚建立隋朝,以长安为都城,杨坚就是隋文帝。

2.统一:589年,隋文帝灭掉陈朝,统一全国。

意义: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

3.隋文帝措施:发展经济,编订户籍,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

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

4.灭亡:618年,隋炀帝二世而亡。

二、开通大运河(隋炀帝)从605年起开凿1.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2.中心、起始点: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今北京),南至余杭(今杭州)。

3.长度和地位:全长2700多千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4.四个组成部分: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5.连接五条河流: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6.开通的作用(意义和影响):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消极作用:但也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加速了隋朝的灭亡。

)三、科举制(隋炀帝)1.隋文帝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

2.隋炀帝时创立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创立。

3.科举制的积极影响:①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

②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③成为历朝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持续了约1300年。

三、隋朝的灭亡1、原因:隋炀帝的残暴统治:①征发大批劳动力,开凿大运河,修筑长城驰道等。

②加强各地的统治,多次巡游,耗费大量人力和财力。

③三次征辽东迫使大量农民服兵役,使人们无法正常生产。

2、灭亡标志: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叛军杀死。

◇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一、唐朝的建立(618年-907年)618年,李渊建立唐朝,定都长安,李渊就是唐高祖。

二、唐太宗(李世民)与“贞观之治”1、唐太宗李世民:626年即位,次年改年号为“贞观”。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知识点复习提纲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知识点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一、隋的统一1、隋朝的统一:581年,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以长安为都城,杨坚就是隋文帝。

589年,隋文帝灭掉陈朝,统一了全国。

隋朝统一全国的意义: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

巩固统一的措施:a.发展经济,编订户籍,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b.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隋朝成为疆域辽阔、国力强盛的王朝)2、开通大运河: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时间:从605年起三个中心:洛阳、涿郡(北京)、余杭(杭州)四个分段:永济渠(北方)、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南方)五个水系: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意义: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地位: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能够开通大运河的原因:a.隋朝的经济实力强大b.国家的统一使得可以调动足够的人力、物力、财力c.有前几代开凿运河的基础3、科举取士制度(1)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选官制度:名称:九品中正制特点:只重门第,不重才学(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2)隋朝的选官制度:创立者:隋文帝过程:a.隋文帝时期,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b.隋炀帝时期,建立进士科科举制确立的标志:进士科的确立意义: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

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参政,同时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4、隋朝的灭亡原因:隋炀帝的残暴统治(好大喜功、不恤民力、纵情享乐、奢侈无度、战争频繁)结果: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下所杀,隋朝灭亡二、唐朝的历史1、唐朝的建立时间:618年建立者:李渊(唐高祖)都城:长安2、“贞观之治”(1)人物:唐太宗李世民(626年即位)(2)辅助人物:魏征、房玄龄、杜如晦(房谋杜断)(3)统治措施:A.政治上:a.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明确中央机构的职权及其决策程序 b.制定法律,减省刑罚 c.增加科举考试科目 d.严格考察各级官吏的成绩B.经济上: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4)影响: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国力增强,文教昌盛,历史上称为“贞观之治”。

人教版本历史初中七年级下册的第一单元复习隋唐时期繁荣及开放的时代学习知识点学习整理

人教版本历史初中七年级下册的第一单元复习隋唐时期繁荣及开放的时代学习知识点学习整理

第一单元隋唐期间繁华与开放的时代知识点整理第1课隋朝的一致与消亡一、隋的一致1.隋朝的成立与一致:________年,杨坚争夺北周政权,成立隋朝,以长安为国都,杨坚就是________。

589年,隋文帝灭掉________,一致全国。

2.隋文帝稳固统治:发展经济,编订户籍,一致南北 ________和________制度;增强________,提升行政效率。

二、开通大运河3.目的:为了增强________,稳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4.概略:大运河以________为中心,北抵________,南至________,连结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 ________多千米。

三、创始科举取士制度5.过程:________即位后,取销了前朝的选官制度,着重考察人材的________,初步成立起经过________选拔人材的制度。

隋炀帝时,________的创办,标志着________的正式确定。

6.意义:________的创办,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改革,增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利,扩大了 ________的范围,使有________的人可以由此参政,同时也推进了________的发展。

科举制成为历朝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向来保持了________多年。

四、隋朝的消亡7.原由:________的残暴统治,令人民深恶痛绝,终于致使大规模的________。

8.消亡:________年,隋炀帝在江都被手下杀死,盛极一时的隋朝随之消亡。

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一、唐代的成立与贞观之治1.唐代的成立:618年,________称帝,成立________,定都长安,随后消灭了各支起义师和盘据权利,平定了全国。

2.贞观之治:(1)举措:①政治上:进一步完美_____________,明确中央机构的职权及决议程序;拟订法律,减省________;增添__________科目,鼓舞士人报考,________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严格考察各级官吏的________。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综合复习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综合复习
综合拓展
1.隋朝和秦朝的相似之处 (1)统治时间短,都是二世而亡。 (2)都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实现了全国统一,开创了大一统时代(秦汉、隋唐)。 (3)都有举世闻名的伟大工程——秦:万里长城;隋:隋朝大运河。 (4)都创立了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制度——秦:创立了中央集权制度;隋:创立了科举制。 (5)都是因为暴政,引起了农民起义,在农民起义的打击下灭亡的。
5.[东方期末]文学创作来源于社会生活。诗歌作为唐朝时期的主要文学表达形式,能从不同侧面反映出唐朝的社会风尚。下列诗句中能反映唐朝盛世经济繁荣的是( ) A.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杜甫) B.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 C.小头鞋履窄衣裳,青黛点眉眉细长。(白居易) D.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李商隐)
返回材料一
(2)根据材料二,指出唐朝实行了怎样的民族政策,并分析其产生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举出一例唐蕃通婚、建立深厚民族感情的史实。
民族政策:开明的民族政策。影响:有利于维持长期的和平,加强了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民族交融。举例:文成公主入藏、金城公主入藏。(任举一例即可)
返回材料二
D
8.[中考·云南]唐朝人充满自信和活力,他们以博大的胸怀学习和吸收着各种外来文化。下列体现这一时代特征的是( ) A.鉴真受邀到日本传授佛法 B.玄奘游学天竺带回佛经 C.白居易的诗关注人民疾苦 D.文成公主入藏带去技术和书籍
B
【点拨】题干反映了唐朝的时代特征之一是学习和吸收着各种外来文化,据此分析,唐朝时期玄奘西行天竺取经,推动了佛教文化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中印文化交流,体现了唐朝兼容并包的社会风气,B正确;鉴真受邀到日本传授佛法,属于中华文化向外传播,与题干不符,排除A;白居易的诗关注人民疾苦,与中外交流并没有关系,排除C;文成公主入藏促进了国内的民族交往,不属于中外交往,排除D。

(最最新)七年级下册历史政治地理生物复习提纲大全

(最最新)七年级下册历史政治地理生物复习提纲大全

人教版 七年级《中国历史·下》复习提纲第一单元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第1课 繁盛一时的隋朝一、南北重归统一 ★★★★ 1、隋朝的建立(1)时间:581年 (2)建立者:隋文帝 杨坚 (3)都城:长安 2、隋朝的统一(1)时间:589年 (2)标志:灭陈 (3)隋朝实现统一的原因:①长期的分裂和战乱,人民渴望统一②北方:经过南北朝的民族大融合,民族界限缩小,为南北统一创造了条件。

南方:江南经济的发展,南北人民要求结束分裂局面,加强双方的经济交流; ③隋朝励精图治,国力强盛。

陈朝统治腐败,力量衰弱。

二、“开皇之治”隋文帝的统治措施:①改革制度 ②发展生产 ③注重吏治表现:国家统一、安定,人民负担较轻,经济繁荣发展,史称隋文帝的统治为“开皇之治”。

三、隋朝大运河★★★★★1、开凿时间:隋炀帝时(605—610年)2、概况:三点: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 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五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3、开凿的目的:①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根本)②加强南北交通 ③游玩江都(主观原因)4、地位、作用: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大大促进了南北的经济交流第2课 “贞观之治”一、唐朝的建立(1)时间:618年 (2)开国皇帝:唐高祖李渊(山西太原起兵反隋)(3)都城:长安 二、贞观之治(贞观是唐太宗的年号)★★★★★ 1、出现原因(1)吸取隋亡的经验教训,重视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2)注重发展生产,减轻人民负担; (3)“戒奢从简” ,节制欲望; (4)合并州县,整顿吏治;(5)任用贤才、虚心纳谏。

(“房谋杜断” 、魏征)2、表现:唐太宗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出现繁荣景象,国力强盛。

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

三、女皇帝武则天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晚年称帝,改“唐”为“周” 问:为什么历史上称武则天的统治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答:武则天当政期间,继续实行唐太宗发展农业生产、选拔贤才的政策,使唐朝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力不断增强。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课学习提纲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课学习提纲

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一、隋朝的建立1、隋的建立:581年,杨坚(隋文帝)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

会背2、隋的统一:会背时间:589年,隋朝灭陈,统一南北。

意义: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

3、隋朝经济的繁荣──“开皇之治”此部分内容熟读即可(1)表现:人口激增,垦田扩大、粮仓丰实。

(2)原因:①国家统一,社会安定;②隋文帝励精图治,发展生产;③统治者提倡节俭。

(3)隋文帝在位时期,国家统一、安定,人民负担较轻,经济繁荣发展,史称隋文帝的统治为“开皇之治”。

二、开通大运河(重点,要求全部会背,会画大运河简图)1、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

2、时间、人物:隋炀帝从605年起,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3、三点: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今北京),南至余杭(今杭州)。

4、长度及地位:2700多千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6、四段(自北向南):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7、五河:连接五条河流(自北向南):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隋朝大运河示意图8、开通的作用: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9、评价:⑴积极: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⑵消极:加重了人民负担。

三、开创科举取士制度(重点内容,过程和意义都会背)1.过程:①隋文帝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

②隋炀帝创立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

2.意义:①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同时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②科举制成为历朝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一直维持了1300多年。

四、隋朝的灭亡1.背景:隋炀帝好大喜功,不恤民力,又纵情享乐,奢侈无度。

在位期间,营建了一系列重大工程,屡次发动战争,致使民不聊生,社会矛盾激化。

部编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复习提纲(改版)

部编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复习提纲(改版)

部编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复习提纲(改版)部,编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人教版20XX年七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第一单元隋唐阶段: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繁荣与开放是隋唐社会的时代特征。

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XXX一、隋朝的建立和统一(三个时刻和一具基本观点)(581年-618年)建立:581年(杨坚建立隋朝,以长安为都城,杨坚算是隋文帝)统一:589年(隋文帝灭掉陈朝,统一全国)结束分裂,顺应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进展大趋势。

XXX:618年(隋炀帝二世而亡)2、隋朝在诸多方面创规立制,是一具创新的朝代,开创了中国历史新局面。

具体表如今:选官制度上开始实行科举制和三省六部制;在经济方面开通了连接南北的大运河。

1、大运河的开通(隋炀帝)▲▲▲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中心、起始点: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今北京),南至余杭(今杭州)。

长度及地位: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四个组成部分: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连接五条河流: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钞票塘江。

开通的作用(意义和妨碍):积极作用: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消极作用:但也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加速了隋朝的XXX。

)赵州桥:设计者李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之一。

2、科举制(隋炀帝)▲▲▲创立(隋朝):隋文帝开始用考试的方法选拔人才的制度;隋炀帝设置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创立。

完善(唐朝):唐太宗:增加考试科目,进士科最为重要。

武则天:首创殿试。

科举制的积极妨碍:①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②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③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可以由此参政,④并且也推动了教育的进展。

科举制成为历朝选拔官吏的要紧制度,向来维持了 1 300多年。

科举制的消极妨碍:束缚了人们思想,忽视有用性学咨询,也阻碍了我国科技的进展。

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一、二单元《隋唐时期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复习提纲

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一、二单元《隋唐时期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复习提纲

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2)民本思想: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凡事
皆须务本,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凡营衣食,以不失其时为本;
(3)开明的民族观: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4)用人思想:吾为官择人,唯才是与。苟或不才,虽亲不用,1)政治上:国家统一,政治稳定; (2)经济上:轻徭薄赋,发展生产; (3)民族关系上: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4)对外关系上: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 (5)统治者励精图治,实行仁政,关注民生。
澶渊 之盟
西夏 建立
金建 立
1127年
南宋 建立
1206年
蒙古 政权 建立
1271年
元朝 建立
1276年
南宋 灭亡
1279年
单元小结
分裂
辽、北宋、西夏并立
契丹
北宋
建国
建立
西夏 建立
统一
金与 南宋对峙
金 北宋灭亡 蒙古政权 元朝 建立 南宋建立 建立 建立
元朝 统一
南宋 元朝 灭亡 灭亡
10世纪初 960年 11世纪前期 制度 加强中央集权;重文轻武
重文 轻武
影响
(1)积极:①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②促进了整 个社会文化素养的提高,造就了宋朝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 才辈出的文治局面
(2)消极:导致军队战斗力减弱,且政治机构重叠,相互牵 制,官吏冗余,办事效率低下,朝廷财政负担增加
(一)经济重心:指经济、技术最发达,为国家提供主要财政支持的地区。 在中国古代,衡量一个地区是不是经济重心,最主要的标准是看人口和粮食 产量是不是在全国名列前茅。
补充2:
唐朝兴 盛的 原因
(1)国家统一,社会长期安定,促进了社会繁荣;制度创新促进社会进步 (2)统治者吸取隋亡教训,关注民生,轻徭薄赋,发展生产 (3)开明的民族政策有利于各民族和谐发展 (4)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复习提纲及练习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复习提纲及练习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复习提纲及练习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封建社会的繁荣发展-----隋唐时期)一、知识梳理建立时间:581年建立者:坚(隋文帝)都城:长安统一南北:589年灭统一全国目的: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在位皇帝:隋炀帝开凿时间:605年大运河的开通中心:起止:北起涿郡,南到余杭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意义;促进了南北的经济交流吸取隋亡的教训政府要轻徭薄赋皇帝要勤于政事大臣要廉洁奉公、勤俭节约。

农作物种植:水稻采用育秧移植栽培茶叶生产占重要地位,饮茶之风盛行全国农具改进:改进犁的构造,制成曲辕犁灌溉工具:筒车大都市有长安、、、商业:长安城宏伟富丽,城分坊和市。

坊是住宅区,市是商业区、长安是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907年唐朝灭亡创立: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隋炀帝设进士科,科举制正式形成关键人物:唐太宗、唐玄宗、武则天完善唐太宗大大扩充国学的规模措施武则天增加殿试和武举唐玄宗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考试容改善了用人制度、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促进文学艺术的发展新罗物产居唐朝进口首位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700多年唐都长安规划整齐,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大明宫含元殿气势雄伟,人称“药王”《早发白帝城》《蜀道难》,人称“诗仙”诗歌特点:豪迈奔放、清新飘逸、想象丰富、意境奇妙、语言轻快,“三吏”“三别”称他为“诗圣”诗歌特点:气魄雄浑、沉郁悲怆、语言精炼凝重《新乐府》诗歌特点:直白如话、通俗易懂《历代帝王像》《步辇图》,开后世写意画先河。

《送子天王图》隋唐时期的音乐舞蹈,吸取了西域各族和周边各国的传统乐舞二、隋朝与朝的相似之处:1、它们都结束我国分裂的局面,实现了统一。

朝结束了春秋战果以来诸侯割据混战的局面,于公元前221年完成统一;隋朝结束了西晋以来长期分裂局面,于589年实现统一。

2、都制定了许多重要制度,并在历史上产生重大影响。

朝确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隋朝确立了科举制。

七年级历史下册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复习提纲新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复习提纲新人教版

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单元知识网络】一、隋朝1.建立:581年,隋文帝杨坚建立隋朝,定都长安2.统一:589年,灭掉陈朝,统一全国3.开通大运河: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4.科举制:成为隋唐以来历朝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5.灭亡: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杀,隋朝灭亡二、唐朝1.建立:618年,李渊建立唐朝,定都长安2.唐朝治世⑴“贞观之治”一一唐太宗⑵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一一武则天,“政启开元,治宏贞观”⑶“开元盛世”一一唐玄宗3.盛唐气象⑴经济繁荣①农业生产技术改进,曲辕犁和筒车等生产工具的推行②手工业发展水平高,以唐三彩为代表;商业繁荣⑵民族交往与交融: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唐蕃和亲,文成公主入藏⑶多彩的文学艺术①文学:唐诗盛行,诗人以李白、杜甫、白居易为代表②书法: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③绘画:阎立本、吴道子4.中外文化交流⑴中日交往①遣唐使学习唐朝先进的制度、文学艺术、建筑技术等,对日本社会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②鉴真东渡,传播中国的医药文学绘画等,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卓越贡献。

⑵唐与新罗的交往:派遣使节和留学生来唐学习;仿唐制建立政治制度;朝鲜音乐传入中国⑶玄奘西行贞观初年,玄奘西行天竺取经,并将见闻记录而成《大唐西域记》5. 衰亡⑴安史之乱:755〜763年,使唐朝由盛转衰⑵黄巢起义:黄巢率领起义军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⑶灭亡:907年,朱温建立后梁政权,唐朝灭亡6.五代十国时期:北方社会动荡,南方相对稳定,经济有所发展基础知识梳理一、隋朝的统一与灭亡知识点1.隋的统一1.隋朝建立:581年,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以长安为都城,杨坚就是隋文帝。

2.隋朝统一:589年,隋文帝灭掉陈朝,统一全国。

3.隋的发展(1)措施:发展经济,编订户籍,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

(2)结果,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隋朝成为国力强盛的王朝。

知识点2.开通大运河 .........................1 .目的: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统编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单元复习提纲: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复习提纲】

统编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单元复习提纲: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课本:2——5页一、隋朝的建立1、隋的建立:581年,杨坚(隋文帝)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

2、隋的统一:时间:589年,隋朝灭陈,统一南北。

统一的原因:①长期的分裂和战乱,人民渴望统一。

②北方民族大融合,江南经济的发展。

③隋朝励精图治,国力强盛;陈朝统治腐败,力量衰弱。

意义:统一的意义:隋的统一,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

二、开通大运河★★★★★1、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2、隋炀帝能够开通大运河的原因::①隋文帝的统治为开通大运河奠定经济基础。

②隋朝国家统一。

③有前代开凿的几段古运河为基础。

3、时间、人物:隋炀帝从605年起,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4、中心、起始点: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

5、长度及地位: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6、四个组成部分(自北向南):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7、连接五条河流(自北向南):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8、开通的作用(意义和影响):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9、评价:⑴积极影响:①经济上:大大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②政治上: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和中央集权(加强了对南方的控制)⑵消极影响:但也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的徭役负担,加速了隋朝的灭亡。

(隋亡的根本原因是隋朝的暴政,大运河的开凿并不能使隋朝因此而亡国)总的看来,大运河的开凿,是隋对中国历史的重大贡献。

三、开创科举制度★★★科举制(隋炀帝创立)▲▲▲(1)科举制确立的原因: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九品中正制,使官吏的选拔权由上层权贵垄断。

(2)创立(隋朝):①隋文帝开始用考试的办法选拔人才的制度;②隋炀帝设置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

(3)完善(唐朝):①唐太宗:增加考试科目,进士科最为重要。

②武则天:首创殿试制度。

完善(宋朝):宋初大幅度增加科举取士名额,提高进士地位。

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总复习提纲

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总复习提纲

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总复习提纲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时代特征】繁荣与开放的时代:隋唐开创了中国封建社会前所未有的盛世局面,既是对秦汉的继承,也是不断创新和进步的表现。

也是不断创新和进步的表现。

1.繁荣表现繁荣表现(1)工具革新,经济繁荣经济繁荣①交通运输:隋朝大运河,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②农业技术:兴修水利,工具革新(曲辕犁、筒车);③手工业发展:丝织工艺水平高,陶瓷业发展;④商业都市:长安成为一座国际性的大都会;⑤盛世:开皇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

开皇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

(2)科技发展,文化繁荣文化繁荣①科技领先:赵州桥、雕版印刷术、火药;②唐诗繁荣:唐朝是我国诗歌的黄金时代,著名诗人有李白、杜甫和白居易;③书法绘画:隋唐书法、绘画辉煌,著名的有颜真卿、柳公权、阎立本、吴道子。

立本、吴道子。

2.开放表现开放表现(1)选官制度:科举制度创立、完善,改善了用人制度,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教育的发展。

(2)民族关系:民族政策开明。

设机构、和亲、册封促进了民族关系的融合和发展。

民族政策开明。

设机构、和亲、册封促进了民族关系的融合和发展。

(3)社会风气:社会风气开放,充满活力,人们显示出昂扬进取、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人们显示出昂扬进取、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4)对外关系:开放的对外政策,玄奘西游天竺,求取佛法;鉴真东渡日本,弘扬佛法;日本派遣唐使,学习中国的先进制度;唐都长安,世界性大都会。

世界性大都会。

【知识网络】【知识要点】1.隋唐时期的历史特征是繁荣与开放。

2.隋炀帝时期开凿的大运河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同时大量征发劳役,加速了隋朝灭亡。

了隋朝灭亡。

3.隋炀帝时,进士科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

唐太宗增加科举考试科目。

武则天创立殿试制度。

科举制度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同时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同时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七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

七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

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要点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第1课隋的统一与大运河1、581年,杨坚(隋文帝)建立隋朝。

2、589年,隋文帝杨坚统一中国。

隋朝时。

3、隋文帝统治的措施:隋文帝采取一系列措施改革前朝制度,加强中央集权,社会经济迅速发展。

4、贯通南北的大运河----大运河。

5、隋大运河全长两千多千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⑴、掌握隋大运河的一个中心,两端,四段,连接的五大水系一个中心:洛阳两端:北抵涿郡,南至余杭由北向南分为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⑵、隋炀帝开通大运河的根本目的是:巩固隋朝在全国的统治。

⑶、隋开凿大运河的历史作用是:促进了南北的经济交流。

第2课唐太宗与贞观之治1、618年,李渊(唐高祖)建立唐朝,定都长安。

2、626年,李世民(唐太宗)继位,年号“贞观”。

3、被唐太宗比喻为“知得失”的一面镜子是:魏征。

4、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国力增强,被誉为“贞观之治”。

第3课气度恢弘的隆盛时代1、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惟一的女皇帝。

国号为“周”。

2、史称武则天有“贞观遗风”。

“政启开元,治宏贞观”的是武则天。

3、唐玄宗统治前期,年号“开元”,政局稳定,经济繁荣,被誉为“开元盛世。

”唐玄宗统治前期,唐朝进入全盛时期。

4、唐朝时期,在农业生产方面,发明了曲辕犁和筒车。

(筒车是一种可以解放人力的灌溉工具)第4课昂扬进取的社会风貌1、隋唐时期创立并逐步完善了科举制度。

2、科举制是通过分科考试选拨官吏的制度,强调以才能作为选官标准的原则。

3、科举中常设的主要科目有明经和进士。

人们普遍推重进士科。

4、唐太宗在端门看见新科进士鱼贯而出,高兴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5、茶成为一种生活必需品,饮茶风俗风靡全国是在唐代。

(我国是茶的故乡)6、唐代,骑马出行变得普遍而富于情趣。

7、盛唐时期,科举选官等一系列制度创新,为社会发展注入了生机勃发的活力。

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考试复习提纲

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考试复习提纲

2017年春季学期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考试复习提纲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1、隋唐时期的时代特征是什么?繁荣与开放。

2、结束了长达东汉后期以来300多年的政权分立的局面的是哪一朝代?隋朝。

3、隋朝对后世有深远影响的贡献有哪些?开通纵贯南北的大运河;创立科举制。

4、唐朝前期在哪些方面有很大建树?民族关系、对外交流、科学技术、文学艺术。

5、唐朝由盛转衰始于哪一事件?安史之乱。

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导言1、“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诗中论及的工程与帝王分别是什么?隋朝大运河、隋炀帝。

2、隋朝有哪些建树?统一南北;开通纵贯南北的大运河;创立科举制。

隋的统一3、南北朝最后一个朝代分别是哪一朝代?陈朝、北周。

4、隋朝是哪一年由谁篡夺哪一政权建立的?都城在哪?581年、杨坚(隋文帝)、北周、长安。

5、隋统一全国的时间及标志。

589年、隋文帝灭掉陈朝。

6、隋统一有什么意义?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

7、隋文帝巩固统一的措施及意义。

措施:发展经济,编订户籍;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

意义: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使人口数量和垦田面积大幅度增长,隋朝成为疆域辽阔、国力强盛的王朝。

8、隋炀帝的贡献:开通纵贯南北的大运河;创立科举制。

开通大运河9、隋朝大运河的历史地位?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是隋唐时期沟通富庶经济地区与国都的纽带。

10、隋朝大运河开通的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11、隋朝大运河开通时的皇帝是谁?隋炀帝。

12、隋朝大运河的概况。

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今北京),南至余杭(今杭州)全长两千多千米。

13、隋朝大运河自北向南分为哪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14、隋朝大运河连接哪五条河流?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15、隋朝大运河的开通有什么意义?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成为了我国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对我国以后经济的发展有重大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单元知识网络】一、隋朝1. 建立:581年,隋文帝杨坚建立隋朝,定都长安2. 统一:589年,灭掉陈朝,统一全国3. 开通大运河: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4. 科举制:成为隋唐以来历朝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5. 灭亡: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杀,隋朝灭亡二、唐朝1.建立:618年,李渊建立唐朝,定都长安2. 唐朝治世⑴“贞观之治”——唐太宗⑵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政启开元,治宏贞观”⑶“开元盛世”——唐玄宗3.盛唐气象⑴经济繁荣①农业生产技术改进,曲辕犁和筒车等生产工具的推行②手工业发展水平高,以唐三彩为代表;商业繁荣⑵民族交往与交融: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唐蕃和亲,文成公主入藏⑶多彩的文学艺术①文学:唐诗盛行,诗人以李白、杜甫、白居易为代表②书法: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③绘画:阎立本、吴道子4. 中外文化交流⑴中日交往①遣唐使学习唐朝先进的制度、文学艺术、建筑技术等,对日本社会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②鉴真东渡,传播中国的医药文学绘画等,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卓越贡献。

⑵唐与新罗的交往:派遣使节和留学生来唐学习;仿唐制建立政治制度;朝鲜音乐传入中国⑶玄奘西行贞观初年,玄奘西行天竺取经,并将见闻记录而成《大唐西域记》5. 衰亡⑴安史之乱:755~763年,使唐朝由盛转衰⑵黄巢起义:黄巢率领起义军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⑶灭亡:907年,朱温建立后梁政权,唐朝灭亡6. 五代十国时期:北方社会动荡,南方相对稳定,经济有所发展基础知识梳理一、隋朝的统一与灭亡知识点1.隋的统一1.隋朝建立:581年,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以长安为都城,杨坚就是隋文帝。

2.隋朝统一:589年,隋文帝灭掉陈朝,统一全国。

3.隋的发展(1)措施:发展经济,编订户籍,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

(2)结果,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隋朝成为国力强盛的王朝。

知识点2.开通大运河1.2.开通者及时间:隋炀帝;从605年开始开凿。

3.概况: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2700多千米。

4.意义: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知识点3.开创科举取士制度1.背景:魏晋南北朝时期,官吏的选拔权由上层权贵垄断,选官看重门第,不太注重才能。

魏晋南北朝时期采用的选官制度是九品中正制。

2.诞生(1)隋文帝: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

(23. 作用: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同时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4.影响:此后,科举制成为历朝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一直维持了约1300年。

知识点4.隋朝的灭亡1.时间:618年,盛极一时的隋朝灭亡。

2.原因:隋炀帝个人奢侈无度,他在位期间,营建了一系列重大工程,屡次发动战争,致使社会矛盾激化,最终导致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重点难点讲解】知识拓展秦朝和隋朝的异同点1.相同点(1)都是经过长期分裂后,实现统一的王朝。

(2)都实行了一些开创性的政治制度。

如秦朝建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隋朝的三省六部制、科举制,都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都有大规模的工程建设,如秦万里长城、隋大运河。

(4)都因大兴土木,实行暴政而导致大规模农民起义,政权短命而亡2.不同点(1)取得政权的方式不同:秦始皇通过王位继承取得政权,横扫六国而完成全国统一;隋文帝以外戚身份夺取北周政权,灭陈国后而统一南北。

(2)时代作用不同:秦统一时处于封建社会初步发展时期,故秦的统一加强和巩固了封建统治;隋统一时,中国处于封建社会走向繁荣时期,故隋的统一为封建社会的全盛打下了基础。

(3)开国皇帝治国重点不同:秦始皇较多注重政治,巩固政权;隋文帝较多注重经济,恢复和促进经济发展。

(4)对知识分子的政策不同:秦朝“焚书坑儒”;隋朝实行科举制,笼络人才。

二、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知识点1.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1.唐朝建立:618年,李渊称帝,建立唐朝,定都长安。

2.“贞观之治”(1)在位皇帝:唐太宗李世民(年号为“贞观”)。

大臣魏征敢于直言,前后进读200多次,被视为知得失的“镜子”。

(2)原因①个人方面:吸取隋朝速亡的历史教训,勤于政事,虚心纳谏;广纳贤才,知人善任,房玄龄善于谋略,杜如晦敢于决断,他们都是贞观时期著名的宰相。

②措施知识点2.女皇帝武则天武则天在位期间,继承发展贞观以来的盛世局面,为开元盛世的出现奠定了基础,即“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1.地位: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2.统治措施:打击敌对的官僚贵族;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殿试制度;推行贞观以来减轻人民负担的政策和措施,重视发展生产。

3.作用:社会经济得以持续发展,人口持续增长,边疆得到巩固和开拓。

这为后来“开元盛世”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知识点3.“开元盛世”1.时间:唐玄宗前期(年号为“开元”)。

开元盛世出现在唐玄宗统治前期,不是唐玄宗统治后期。

2.出现原因:稳定政局,励精圆治,重用贤能;在贤相姚崇和宋璟的辅佐下实行改革,如整顿吏治,裁减冗员;发展经济,改革税制;注重文教,编修经籍。

3.表现: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库充盈,民众生活安定,唐朝的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大,进入了鼎盛时期。

唐朝进入鼎盛阶段是在“开元盛世”时期,不是在“贞观之治”时期。

三、盛唐气象知识点1.经济的繁荣1.农业:发明并推广重要的生产工具曲辕犁和筒车;重视兴修水利工程。

2.手工业(1)纺织业:纺织业品种繁多,尤以丝织工艺水平最高,蜀锦冠于全国。

(2(3)商业:出现了一些繁华的大都市;都城长安既是当时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交往的中心,也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会。

知识点2.民族交往与交融1. 政策: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得到周边各族的拥戴,被尊奉为各族的“天可汗”。

2.表现(1)唐初,突厥经常对唐朝进行骚扰。

贞观年间,唐太宗发兵反击,先后击败东、西突厥,加强了对西域的统治。

(2)唐玄宗封渤海国首领为渤海郡王,封回纥首领为怀仁可汗,封南诏首领为云南王;设置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管辖西域的天山南北地区。

(3)文成公主入藏①背景:唐太宗时,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定都逻些。

他仰慕中原文化,多次派使者到唐朝求婚。

②概况:唐太宗同意将文成公主嫁给他。

641及历法、科学技术等方面的书籍。

③意义:唐蕃和亲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也增进了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

知识点3.开放的社会风气唐朝时期的社会风气比较开放,显示出一种昂扬进取、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当时的社会风气兼容并包,人们在衣食住行等方面多受西北少数民族习俗的影响。

知识点4.多彩的文学艺术1.唐诗(1)概况:唐朝是中国历史上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诗坛名家辈出,最为著名的有李白、杜甫、白居易等。

(2)代表人物①李白:他的诗飘逸洒脱,充满想象力和感染力,具有浓郁的浪漫情怀,李白因此享有“诗仙”的美誉。

②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时期,他的诗反映了历史的真实情况,故有“诗史”之称,他被誉为“诗圣”。

③白居易:他的诗直面社会现实,通俗易懂,深受大众欢迎。

2.书法唐朝书法名家辈出,最著名的是颜真卿、柳公权和欧阳询等。

3.绘画及音乐、舞蹈唐朝绘画的题材和类型广泛,著名的画家有阎立本、吴道子等;当时的音乐、舞蹈吸收了周边民族的艺术精华。

知识点1.遣唐使和鉴真东渡1.遣唐使(1)目的: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

(2)概况:日本派遣使节到中国,当时称为遣唐使。

跟随使节来华的,还有很多留学生和留学僧等。

(3)影响:把唐朝先进的制度文化等传回日本,对日本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鉴真东渡歌谣记忆:中日关系渊源长,日派使节来隋唐。

鉴真东渡到日本,文化交流美名扬。

(1)地位:在唐朝与日本的文化交流中,最有影响的人物是鉴真。

(2)概况:鉴真是扬州大明寺的高僧,接受日本僧人的邀请东渡日本,他经过6次东渡终于在754年抵达日本。

(3)贡献: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知识点2.唐与新罗的关系1.概括:朝鲜半岛上的国家和隋唐往来频繁。

2.表现(1)新罗强盛以后,派遣使节和大批留学生到唐朝学习中国文化。

(2)新罗商人来到中国经商,新罗物产居唐朝进口首位。

(3)新罗仿唐制建立了政治制度,采用科举制选拔官吏,引入中国的科技成就。

朝鲜的音乐传入中国,并广泛流行于民间。

知识点3.玄奘西行遣唐使来华、鉴真东渡、玄奘西行属于中外交往;文成公主入藏属于民族交往。

1.时期:贞观初年。

2.概况:高僧玄奘经过4年的长途跋涉到达天竺;他遍访天竺的名寺,研习佛法,曾在佛学最高学府那烂院寺游学,成为远近闻名的佛学大师。

3.作用:为中国佛教的发展做出重大贡献。

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山川风物及社会习《西游记》是文学作品;《大唐西域记》是历史典籍。

【重点难点讲解】知识拓展唐朝时期和各国交往密切的原因以及唐朝时期的对外交往与当今对外开放的区别(1)原因①唐政府允许外国人在中国长期居住和中国人通婚或在中国做官。

②唐朝时海路、陆路交通发达。

③唐朝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

④唐朝经济富庶,国力强大,文化昌盛。

(2)区别:唐朝对外交往十分频繁,但封建时代的交往,多在政治、文化方面,经济交往的比重还很小;相互间的赠品和回礼,与当今的国际贸易无法相提并论。

五、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知识点1.安史之乱唐玄宗前期年号是“开元”,后期年号是“天宝”。

“开元盛世”出现在唐玄宗统治前期,而安史之乱爆发在唐玄宗统治后期。

1.背景:开元末年以后,唐玄宗追求享乐,任人唯亲,朝政日趋腐败;社会上的矛盾越来越尖锐,边疆形势日益紧张;各地节度使的势力膨胀。

2.爆发:755年,安禄山借口朝廷出现奸臣,和部将史思明一起发动叛乱。

3.影响: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唐朝的国势从此由盛转衰;唐朝的中央权力衰微,节度使权势加大,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

安史之乱后,唐朝没有灭亡,但出现了藩镇割据的局面,唐朝由盛转衰。

知识点2.黄巢起义与唐朝灭亡1.黄巢起义(1)原因:唐朝后期,统治腐朽,宦官专权,藩镇割据的态势日益严重;人民赋役繁重,生活困苦,又遇连年灾荒。

(2)爆发:人民发动了大规模起义;在黄巢的率领下,起义军攻入长安,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

(3)结果:原为起义军将领的朱温在投降唐朝后,与其他藩镇联合镇压了黄巢起义。

907年建立了后梁政权,唐朝灭亡。

知识点3.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1.概况:唐朝灭亡后,北方黄河流城先后出现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政权,南方地区出现吴、南唐、吴越、前蜀、后蜀、楚、闽、南汉、南平九个政权,再加上北方割据太原的北汉,史称“五代十国”。

2.影响:北方政权更迭,战事不断,政局动荡不安;南方地区政局相对稳定,经济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一定的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