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无可说即是说也——中国传统哲学的思维向度(一)

合集下载

中国哲学思想

中国哲学思想

中国哲学思想摘要:本文主要从中国传统哲学的矛盾观及其现代意义、中国传统哲学中知行观及其当代价值,以及中国传统哲学关于人格思想塑造及其培养的现代意义诸方面,探讨了中国哲学思想的特色与当代价值,以期对当代哲学理论发展及社会进步起到积极的导向和促进作用。

关键词:中国哲学思想;特色;价值一我国的传统哲学对事物的矛盾点做了非常详细的阐述。

我国的传统哲学产生于商周时期,西周时期的《易经》中提到“柔刚相克,变在其中”的辩证思想观,这种朴素而丰富的辩证观,对阴阳两种势力对万物生长中的作用给予了简明阐释。

之后,我国哲学家又提出了“万物之间相辅相成”、“一分为二,合二为一”的思想价值观,进一步总结了矛盾的性质,使人们能够对中国传统哲学有着深入全面的把握,能够对事物的发展规律有所掌握。

“万物之间相辅相成”的矛盾观,在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春秋战国时期史墨提出了“万物之间相辅相成”的思想观念。

他认为,“世间万物其实都有两面性,就像人有左右手一样,矛盾的双方其实各有辅主”,就像君王与臣子之间一样,同时矛盾双方之间的地位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

中国有句古话说:“社稷无偿,君臣无常位,自古然也”。

在春秋时期,老子也提出了“有无相生,难易相成”的概念,这些思想观念体现了自然界的事物之间有着相互对立、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关系。

“相对相生”是中国哲学的特色之一,这种哲学观点在我国已经有数千年的发展历史,到现在已经成为国人的一种定势思维,在对对立统一关系的把握和理解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进而使得国人对矛盾思维形式形成一种特有的固定。

这种思维方式有利于我国几千年文化的传承,体现出了它的实际价值。

“一分为二,合二为一”的特点,是中国哲学特有的表达形式,这种“一分为二”的思想观念起源于古人对宇宙形成的理解。

其中最典型的是,老子《道德经》中所提出的“道生一,一生二”的思想观念。

后来这种思想观念逐渐发展成了一种矛盾观念的命题。

张载也提出了“一物两体”的思想观念,他认为“气”其实就是一物两体,也就是一种阴阳对立的统一物。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心得感悟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心得感悟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心得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心得感悟【篇1】在这个物欲横飞的世界里,或许你的那颗心早已和我一样的浮躁、不安!而曾经的那份安然、恬静已渐渐地丢失,在现实面前丧失了自我!但我是一名幸运儿,在我的大学生活中遇到了"小传",并让我重新找回了那颗最真的心、最初的自我!"小传"是我们学院"中国传统文化弘扬基地"协会的简称。

遇到"小传"是在我大一快结束的时候,那时看到老师和学姐学长们在校园里做宣传!"小传"的宗旨是:继承发扬中国传统文化,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为和谐社会的创建注入一份力量!从此,我便爱上了这个协会!在老师们的指导下,我对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认识和体会。

"小传"的每一位成员都要从《弟子规》做起!每天早上晨读一遍,利用课余时间看有关的视频资料。

当我读到《弟子规》中的"父母呼,应勿缓。

父母命,行勿懒。

父母教,须敬听"时,让我倍感深触。

想想以前在家里,父母叫我做点事情,可我总是爱拖延,甚至为此跟父母发生争吵,顶撞父母。

就连最基本的中华传统美德——孝顺父母,都没有做到!真的感到很惭愧!当我读到:"朝起早,夜眠迟。

老易至,昔此时",我深深体会到了我们的时间十分有限的,它可能会在你聊QQ的时候,偷偷地从键盘上溜走了;也可能在你看电视剧的时候,乘机从遥控器上溜走了……今后,我要多利用这些时间去学习传统文化和阅读书籍!《弟子规》给我们带来的影响实在是太多了,它就像是我的一面镜子,使我看到了我生活中的缺点,也使我慢慢地按照《弟子规》去改正这些缺点。

在"小传"期间,老师还组织我们去秋浦书院做义工。

每次我走进书院,都觉得身心格外的和谐,那份突如其来的安静,才发现是我内心一直所追寻的.!在做义工期间,除了打扫卫生外,更多的是在书院里进行参学,让我们了解更多的传统文化,修身养性!参学的课程有:论语读书会,管仲班,茶艺,古琴等!而让我最感兴趣的是——古琴!老师不仅教我们弹琴和讲有关的知识,还和我们分享他自身的经历。

用一段话来概括中国传统文化的哲学观

用一段话来概括中国传统文化的哲学观

用一段话来概括中国传统文化的哲学观中国传统文化的哲学,很简单一段话就可以解释清楚,叫做:“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周而复始,生生不息。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西方哲学,只解决到“二”的问题,但中国哲学解决了“三”,并实现了“三生”的问题。

首先是道,“道”是规律、法则、秩序,用以说明世界的本源,整个宇宙万物的发展,都遵循道。

再具体一点,道可以用“三易原则”来概括。

自秦、汉以后,研究易学的,对于《易经》的内涵问题,就有“三易原则”之说的观点,包括了三个意义:(1)简易。

就是简单、平易的意思。

因为天地自然的法则,宇宙间的任何事物,有其事必有其理,有这样一件事,就一定有它的原理,只是我们的智慧不够、经验不足,找不出它的原理而已。

《易经》的简易是最高的原则,宇宙间无论如何奥妙的事物、再错综复杂的现象,在我们懂了原理、原则以后,当我们的智慧够了,了解它以后,就非常简单了。

(2)变易。

所谓变易,是说世界上的事,世界上的人,乃至宇宙万物,没有一样东西是不变的。

在时、空当中,没有一事、没有一物是不变的,不可能不变,一定要变的。

我们都在变中,非变不可,没有不变的事物。

所以学《易》先要知道“变”,不但知变而且能适应变。

(3)不易。

万事万物随时随地都在变的,可是却有一项永远不变的东西存在,就是能变出来万象的那个东西是不变的,那是永恒存在的。

那个东西是什么呢?宗教上叫它是“上帝”、是“神”、是“佛菩萨”,哲学上是“本体”,科学叫它是“功能”。

这个东西是不变的,这个能变万有、万物、万事的规律是不变的。

“道生一”:万物是由道产生的,是由一开始的。

“道生一”意思是由“规律”而产生有方向性的变化。

一在这里代表了实体。

在易学三原则中,没有实体。

“道生一”则说明了实体产生的过程。

人要做什么事,怎么发展,怎么变化,首先要有一个人,以人为本嘛。

万物都是一样,由道产生了我们所能了解的组成世界的一切事物和生命,粒子、原子、分子、矿物、植物、动物。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哲学思维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哲学思维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哲学思维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哲学思维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学派。

这些学派在中国文化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影响和作用,塑造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

这篇文章将从哲学思维的概念出发,探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哲学思维特点及其意义。

哲学思维是指一种具有理性、思考和逻辑的思维方式。

作为一种抽象的思维方式,哲学思维通过对世界的观察和思考,探索人类的意义和存在,从而获得对世界本质的理解和认识。

哲学思维强调对问题的深入探究,对道理的思考和思辨,具有开放性和上升性的特征。

一、体验与智慧相结合。

中国哲学思维强调对生活的体验和观察,通过亲身经历和实践来获得智慧。

儒家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注重在实践中将人性完善到最好的状态;道家强调自然与人的和谐,强调顺应自然和“无为而治”的思想。

二、阴阳辩证。

中国哲学思维中的阴阳辩证是一种辩证思维方式,它认为世界上所有的事物都包含着矛盾和对立的两个方面,通过对矛盾的辩证分析和合理调和,达到事物的平衡和和谐。

这种思维方式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广泛应用于医学、农业、政治等多个领域。

三、人与自然的关系。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哲学思维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儒家强调“天人合一”的理念,认为人应该尊重自然,遵循自然规律;道家则强调人应该回归自然,顺应自然的变化。

四、的是与宇宙观。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哲学思维强调宇宙的秩序和道德的价值。

儒家思想中的天命观强调宇宙的大道和人的使命,主张道德的自觉和人的自我完善;道家则认为宇宙是自然的无限变化,推崇自然和无为而治的观念。

这些哲学思维的特点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塑造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

首先,它们强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和和谐共生的理念,推崇顺应自然和宇宙的原则,对于保护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其次,它们注重个体的修养和道德的自觉,提倡道德的奉献和行为的规范,对于社会和谐和个人的健康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另外,它们强调阴阳辩证的思维方式,对于解决复杂的问题和促进科学发展也具有积极的影响。

维特根斯坦“不可说”思想探究

维特根斯坦“不可说”思想探究

维特根斯坦“不可说”思想探究作者:魏玉娟来源:《科学导报·学术》2020年第43期摘; 要:维特根斯坦在他的早期哲学著作《逻辑哲学论》中多处谈及“不可说”的东西。

中国人也有很多类似的表达:“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以及“言不尽意”。

维特根斯坦在前期哲学中通过语言的逻辑分析,发现世界的、语言的结构等具有相同的逻辑结构。

他认为“不可说”主要分为四类,包括逻辑形式、哲学问题、伦理学、美学和神秘的东西。

并且强调“不可说的东西才是最重要的”。

那么“不可说” 的究竟是什么,为什么要保持沉默?本文就是在前人探讨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学习维特根斯坦的“不可说”思想。

关键词:不可说;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一、“不可说”是什么“‘不可说'是指不可言‘是'。

从哲学上解释‘不可说'是指不可说什么时,首先是指不可言‘是'”。

作为哲学、形而上学研究对象的宇宙万物“本原”,我们不能说宇宙万物的本原“是”什么,只能说它“不是”什么。

因为如果说它是什么,它就有规定性,是某种东西,这就意味着它之前、它之外还有别的东西存在着,这样它就不能成为宇宙万物的“本原”了。

中国哲学中老子说“道”思想与其很是相像。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众所周知,“道”是不可言说的,“道”如果说出来那就不是“道”了。

“道不可闻,闻而非也;道不可见,见而非也;道不可言,言而非也。

” 所以“道”实际上是“无”。

但“道”、“无”却是万物之始。

庄子还提出“言不尽意”,也表示出了语言并不是完全可以能够表达意思或者思想,在《庄子·寓言》中“不言则齐,齐与言不齐,言与齐不齐也,故曰无言。

”表达了“无言之妙”。

二、为什么“不可说”为什么“逻辑形式”不可说?因为在维特根斯坦看来,世界的图像是由语言来完成的。

维特根斯坦指出:“任何逻辑形式都是通过各种语言——机械语言、人工语言、数学语言、计算机语言等来表达的。

”语言是内容的实质,它构成了内容的全部,任何逻辑形式都需要通过语言来表现,逻辑形式的不可说就是语言本身的不可说,如果语言本身不可说,就意味着逻辑形式的不可说。

中国哲学思维

中国哲学思维

中国哲学思维中国哲学思维是一种独特的思想体系,它以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为基础,强调整体性、辩证性、实践性和人文性。

以下是中国哲学思维的一些特点:1.整体性思维:中国哲学认为世界是一个整体,万物相互联系、相互依存。

因此,中国哲学思维注重从整体上考虑问题,强调整体与部分的相互关系。

2.辩证性思维:中国哲学认为事物之间存在着矛盾和统一,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因此,中国哲学思维注重分析事物的矛盾和统一,强调事物的对立统一关系。

3.实践性思维:中国哲学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理论必须与实践相结合。

因此,中国哲学思维注重实践,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相互关系。

4.人文性思维:中国哲学认为人是宇宙中最有智慧的生物,人的价值是最高的。

因此,中国哲学思维注重人文关怀,强调人的情感、道德和精神追求。

5.整体性与和谐观:中国哲学强调天人合一、阴阳平衡的整体观念,认为宇宙万物是一个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整体,追求的是人与自然、社会、内心的和谐统一。

6.道德伦理中心:儒家倡导仁爱、礼义、忠诚等核心道德价值,强调个人修养和社会责任;道家则提倡无为而治,顺应自然,追求内心的清静和自由。

7.辩证思维:如《易经》中的阴阳五行学说,包含了丰富的辩证法思想,认为事物的发展变化遵循对立统一规律,通过矛盾运动推动世界向前发展。

8.实践理性:无论是儒家主张的“知行合一”,还是法家注重的实效主义,都体现了中国哲学对实践和行动的重视。

9.中庸之道:孔子提出的中庸之道,主张在处理各种事务时寻求适度、平衡,避免极端和偏激。

10.循环观念:体现在道家的"物极必反"、"周而复始"的思想中,认为一切事物都在不断地经历生成、发展、衰亡到再生的过程。

11.人文关怀:中国哲学以人为本,关注人的道德修养、人格完善以及社会治理问题,体现了浓厚的人文精神。

以上是中国哲学思维的一些基本特点,这些特点在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中有着深刻的表现。

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特点与影响

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特点与影响

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特点与影响中国古代哲学思想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流传至今,深深地影响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

其思想特点多种多样,从儒家、道家、墨家到法家、兵家等各个流派都有不同的思想观点,但又紧密相联,形成了中国独特丰富的哲学体系。

本文将从古代哲学思想的特点、其在中国古代社会中的影响两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古代哲学思想的特点古代中国的哲学思想具有以下几个典型特点:1. 德政思想的重视:在古代哲学思想中,儒家的德政思想占据了重要地位。

儒家强调君主的德行与道德修养对国家治理的重要性,称之为君子之道。

这一思想使得社会秩序得以保持稳定,儒家的价值观念也成为了中国古代社会的准则。

2. 和谐共处的思想:古代中国的哲学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道家主张顺应自然,追求自然的道德境界,强调个体的内在修养和自由发展。

墨家则主张相互利益和平衡,主张“兼爱”和“非攻”,以达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3. 盛行的虚无主义:道家思想中的虚无主义不信奉任何形式的权威和规范,主张“无为而治”、“无为而无不治”。

这一思想在古代中国产生了强烈的影响,对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古代哲学思想在中国古代社会中的影响古代哲学思想不仅在哲学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1. 社会制度与法律:古代哲学思想对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和法律制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儒家的思想成为了中国古代社会的主流思想,儒学被视为官方学说,儒家的思想体系为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和法律制度提供了理论基础。

2. 文化价值观念:古代哲学思想对中国的文化价值观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儒家的思想强调君臣、父子、兄弟之间的关系,提倡孝道、忠诚和恪守社会准则。

道家的思想强调个体的修养和追求内在的自我完善。

这些思想观念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

3. 教育与人才培养:古代中国的哲学思想对教育和人才培养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儒家思想主张培养君子,提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提倡教育以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

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创新思维观

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创新思维观

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创新思维观
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创新思维观是指中国古代思想家和哲学家在
探索宇宙、社会和人类本质的过程中,形成的一套独特的创新思维和方法,其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天人合一的思维模式
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强调天人合一,即人和宇宙万物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彼此相互关联、相互依存。

在这种思维模式下,创新思维不仅仅是个人的聪明才智,更是一种天地人三者统一的思维模式,强调在自然和社会的基础上进行思考和创新。

2. 阴阳五行的哲学思想
阴阳五行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的一套哲学体系,其认为宇宙万物都是由五种元素 (金、木、水、火、土) 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而形成的。

在这种哲学思想的影响下,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的创新思维也注重五行相生相克的关系,强调在创新中充分考虑各种因素和变量的影响。

3. 知行合一的实践精神
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强调知行合一,即理论必须与实践相结合。

这种实践精神影响了中国古代思想家和哲学家的创新思维,他们认为只有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实践和创新,才能更好地认识世界和解决问题。

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的创新思维不仅具有独特的思想内涵,而且对于现代社会的创新也具有启示作用。

例如,在现代社会,强调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和和谐社会的理念,这与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的天
人合一、阴阳五行和知行合一的思想有很大的相似之处。

因此,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的创新思维值得我们深入挖掘和传承,为现代社会的创新和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中国传统哲学的特点

中国传统哲学的特点

中国传统哲学的特点李存山一谈中国传统哲学的特点,其前提是承认在中国古代有“哲学”(的思想),这个哲学与西方哲学有“相似点”,或者说中西哲学有它们的普遍性,但中国哲学又有其不同于西方哲学的特殊性。

“哲学”是个译名,它出自日本近代思想家西周对philosophy的翻译。

西周先把philosophy 翻译为“希贤学”或“希哲学”,取宋儒周敦颐所谓“圣希天,贤希圣,士希贤”之意,即把philosophy理解为“希求贤哲之智之学”。

在1874年出版的《百一新论》中,西周始把philosophy 译为“哲学”,他说:“将论明天道人道,兼立教法的philosophy译名为哲学。

”应该说,“哲学”这个译名的成立一开始就具有了“会通中西”的特点。

如果没有中西的会通,那么就只有philosophy,而没有“哲学”。

中国古代没有“哲学”这个名词,但是很早就有“知人则哲”和“哲人”的表述,“哲”的意思就是“智”或“大智”(《尚书正义·皋陶谟》),而“哲人”乃指“贤智”之人(《尚书正义·伊训》)。

孔子在临终时曾慨叹而歌:“泰山坏乎!梁柱摧乎!哲人萎乎!”(《史记·孔子世家》)可见哲学的“哲”字在中国文化中有其深远的根源。

中国古代的学术分类或图书分类中也没有“哲学”这个“学科”,因没有这个“学科”,所以中国哲学缺少“系统的记载”。

这样,我们若要对中国哲学作“系统的研究”,就如蔡元培在为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卷上)写的序中所说,“古人的著作没有可依傍的,不能不依傍西洋人的哲学史”。

冯友兰先生在1931年出版《中国哲学史》(上册),他指出中国哲学虽然没有“形式上的系统”,但有“实质上的系统”,“讲哲学史之一要义,即是要在形式上无系统之哲学中,找出其实质的系统”。

此所谓“找出”,仍不免要“依傍西洋人的哲学史”,即找出“中国之某种学问或某种学问之某部分之可以西洋所谓哲学名之者也”。

他又认为中国古代所讲“性与天道”及其“为学之方”的那部分内容“约略相当于”西方哲学所讲的宇宙论、人生论和方法论。

经典:薪火传承:中国传统哲学通论

经典:薪火传承:中国传统哲学通论
• 道家把美和道联系起来,主张自然之美,返璞归 真。反对形式的美,认为世俗之美不是美,绝对 的美是合乎道的美,是不加雕饰的美。
• 儒家则常常把美的话题伦理化,把美和善混在一 起谈。在儒家没有单独的美学,美和善是结合在 一起的。主张心灵之美。
18

• 圣是儒道两家根据各自的价值观 所设计的理想人格。圣人,即是 完美的人,没有缺陷的人。圣人 的这个理念是中国人所设计的人 的终极的价值目标。中国人的超 越理念还是做人,不慕仙,不羡 神。
7
三、本体论
*什么是本体论* *本体论的特色*
8
*什么是本体论*
•本体论就是对 天人的这个总 体给出一个最 终极的理由。
9
*本体论的特色*
@ 特色一:它不是解释那个世界自身的终极, 它是以人天作为一体,给那个人天一体给出 它一个理由。 @特色二:是要谋求动态的观念,所以中国 哲学的本体论是要契合自强不息的精神,动 态的本体论。
5
1、宇宙是怎么样的
• 在老子看来,世界有一个从混沌到清晰的过程, 有一个潜在到显在的过程,这个说法就消解了 宇宙从哪里来的问题。
• 孔夫子也有对世界自身的论述,天不说话,就 表示天自身并没有神性可言的,但天就是一个 自在的运行过程。空间与时间,加一块就是宇 宙。
• 所以中国古代哲学家对世界总体的认识,把它 概括为一个阴阳相互作用,生生不息的发展。
宋志明
1
中 国 传 统 哲 学 通 论
2
一、中国哲学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哲学
• 传统文化有物 • 传统哲学是中
质文明和精神 国人精神生活
现象构成,包 的特殊内含,
括科学、艺术、 是中国人各种
宗教。哲学等 活动指导思想

【独家】专访蒋庆:中国无哲学,儒学是宗教——从天、元说起

【独家】专访蒋庆:中国无哲学,儒学是宗教——从天、元说起

【独家】专访蒋庆:中国无哲学,儒学是宗教——从天、元说起【儒家网独家专访之十四】专访蒋庆:中国无哲学,儒学是宗教——从天、元说起受访人简介:蒋庆,当代“大陆新儒家”代表性人物,民间书院阳明精舍山长。

著有《公羊学引论》《政治儒学》《儒学的时代价值》《再论政治儒学》《广论政治儒学》《政治儒学默想录》等。

主编有《中华文化经典基础教育诵本》。

采访人:刘怀岗受访时间:西元2018年2月3日【心兰谨按:盘山先生作《王道图说》,以“天”为最高本源,其下等差分殊为天、地、人“三才”。

齐义虎君以为最高之“天”或可易为“元”,以别于“三才之天”。

时予居深圳,齐君遂嘱予请益先生。

丁酉岁杪,予与蒋柳盛拜谒先生于莲花山畔,因问焉,先生不吝作答。

时在夏历腊月十八日,长治刘怀岗据录音整理如下。

现授权儒家网发表,以飨读者。

】刘怀岗:在先生的《王道图说》中,可不可以用“元”来替代最高之“天”?现在很多人都认为:“天”具有宗教性,“元”具有哲学性,而哲学性与宗教性相比,似乎更符合儒学的本性。

蒋庆:这一看法涉及到两个问题,一是儒学的最高本体是“天”还是“元”?二是儒学在本质上是宗教性的还是哲学性的?先回答前一个问题。

按照儒学的性质,在儒学的最高本体上,“元”不能替代“天”,“天”是“元”的最高依据,“元”则是“天”的义理性表述。

在儒学传统中,“天”和“元”通常都是指最高本体,故公羊家往往将二者连用,故有“天元”一辞。

但是,“天”是人格性的最高存在,“元”则不具有人格性的特征,严格说来,“元”只是对“天”的最高本体进行义理化的表述,“元”是从“天”派生的,不是第一性的,而“天”才是第一性的,首出的。

正因为“天”是首出的人格性的“天”,所以,“天”与“人”之间才可以有道德上与情感上的相互感应,即“天”可以根据人类行为的善与恶或应之以祥瑞,或降之以灾异,而“元”则不具备这种感应的功能,只是作为世界与历史的义理性的形上依据。

因此,“天”和“元”必须区别开来,不能用“元”来替代“天”。

中国传统哲学的思维特质

中国传统哲学的思维特质

中国传统哲学的思维特质中国传统哲学的思维,大概可用三个方面来描述。

一、整体关联中国人非常注重整体的思维方式。

认为事物之间都不是孤立的,是相互联系的。

每个个体的变化都会影响到整体。

同理,只有把个体、部分放到整体中去,部分和个体才能凸显他的价值和意义。

这种思维方式,是一种朴素的辩证法。

中国人喜欢太极图,因为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强调彼此不分,互为关系,彼此就是一个整体。

所谓“一阴一阳之谓道”,太极图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阳长阴消,阴消阳长,互为根又彼此不能分开。

充分体现了整体和关联的思维方式。

古人认为,无论现象有多复杂,都能找到其中的共通之处,此即为古人所说之“道理”,道理即是“一”,“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体现了一体即整体的思想。

总之,古代中国各个具体的学科并无细化分开,每个学派都是一个综合的学科。

例如,儒家就将诗教、礼教、理学三者合为一体,儒家思想包含了艺术、宗教和哲学。

这种整体关联的哲学思维特点,所积淀下来的社会实践也必然是一个综合、系统的整体。

二、动态平衡中国传统文化有中庸之道,中庸即代表平衡、适度。

为什么强调“中”呢?因为如果失去了平衡,就会产生偏差。

不让其偏差,就要做到恰到好处,既不过,也没有不及。

当然,这种平衡不是静止的平衡,它需要在变化之中保持平衡,因此,它是相对的,随机进行调整的平衡,是一种动态的平衡。

好比我们身体,所处的环境时时发生变化,我们便要随着环境的变化调整自己的身体,以协调身体内部的阴阳关系,避免偏离中道,落得疾病,这就是中医的理论。

中国哲学关注人,而人所处之世界瞬息万变,不像物质世界是静止的,这便决定了中国人的哲学思维需要用动态的方法来整体把握。

这种思维方式较之于西方研究自然科学,注重个体的思维方式分别极大。

现代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的研究,确需要两种思维的互补。

三、自然合理中国文化注重顺自然求合理,“自然”是指自然而然;“合理”即符合最初的状态,符合事物的本性,而这种本性就是“天道”、“天意”、“道理”。

一 中国传统的思维模式与思想观念

一 中国传统的思维模式与思想观念

中国传统的思维模式与思想观念精神文化与物质生产活动所创造的物质文化有直接的关系,它包括精神生产活动及其造成的社会关系和精神财富,如政治、法律、道德、教育、文学、艺术、哲学、宗教、社会心理、风俗习惯等。

我们探讨中国古代的精神文化,意在发掘中国传统思想的基本内涵。

中国传统的思维模式中国古代的思维模式,最有特色的是整体思维、类比思维、辩证思维。

一、整体思维1.中国古代整体思维的含义与发展中国传统的整体思维是一种重整体、重体悟、以经验为基础的直观思维。

“中国传统思维方式有一个特点,就是整体思维。

”(张岱年《中国传统哲学的批判继承》)所谓整体思维,是指把天地、人、社会看作密切贯通的整体,认为天地人我、人身人心都处在一个整体系统之中,各系统要素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的联系。

这方面典型的言论,例如儒家的孟子说:“夫君子所过者化,所存者神,上下与天地同流,岂曰小补之哉?”(《孟子·尽心上》)道家的庄子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庄子·齐物论》)把“上下与天地同流”跟“万物与我为一”联系起来看,可以知道无论是先秦的儒家还是道家,都是把人与天地万物看作是一个整体系统的。

由此我们可以明白先秦典籍中大量出现的“一”的含义。

例如《易·系辞传下》说:“天下之物,贞乎一者也。

”《老子》说:“圣人抱一以为天下式。

”(二十二章)《荀子》说:“百王之道一是矣。

”(《儒效》)从根本上看,“一”都是讲整体、系统及其贯通的。

华夏民族经过长时期的观察、领悟,到《易经》和《洪范》时代形成了由“天-地-人”组成和谐整体的宇宙观念。

《易经》以代表天的乾卦和代表地的坤卦领头,以象征天的阳爻和象征地的阴爻作为构成六十四卦的基本单元,以解说人事祸福的卦爻辞附著于象征天地变化的卦象之后,以表明天地和同,万物化生,人与天地分而相合。

这种结构布局初步确定了宇宙系统论的模式,以及人如何与宇宙系统相统一的规范。

而《尚书·洪范》则对早期五行理论作了比较系统的叙述:“一,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

中国传统思维方式

中国传统思维方式
02
在中国传统思维方式中,类比性 思维被广泛应用于认识和理解自 然、社会和人类现象,以及探索 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类比性思维的表现
形象类比
通过将抽象的概念或现象与具体的形象或事物进行比较,从而理解其本质和规律。例如,将“道”与“水”进行比较 ,认为“道”如同“水”,具有润泽、渗透、滋养等特性,可以代表宇宙万物的本源和规律。
经》、《道德经》等经典著作都强调了这种思维方式的重要性。
辩证性思维的表现
表现形式
辩证性思维在处理实际问题时, 通常采用一分为二、对立统一、 矛盾转化等思想方法,注重从正 反两个方面思考问题,并寻求最
优解决方案。
与实际应用的结合
在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领 域,辩证性思维被广泛应用,如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等都体
03
指导实践: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对于指导人们的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作 用,如中医理论、风水学说等。
04
促进文化交流: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对于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理 解具有积极意义,有助于增进相互理解和友谊。
对未来研究和发展的展望
深化研究
跨学科研究
实践应用
国际化发展
进一步深化对中国传统思维方 式的深入研究,挖掘其内涵和 价值。
直觉性思维的影响
1 2 3
文化传承
直觉性思维在文化传承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使得 传统文化能够得以保持其原始面貌和独特性。
创新思维
直觉性思维鼓励人们在常规思路之外寻找解决问 题的方法,有助于培养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 力。
局限性
然而,直觉性思维也存在局限性,如易受个人经 验、情感等因素影响,缺乏客观标准,容易导致 偏见和误判。
05
直觉性思维
直觉性思维的含义

中国传统哲学的主要问题和哲学基本问题

中国传统哲学的主要问题和哲学基本问题

中国传统哲学的主要问题和哲学基本问题中国传统哲学的主要问题和哲学基本问题恩格斯把思维与存在或精神与物质的关系概括为全部哲学的基本问题。

中国传统哲学在各个历史时期侧重讨论的主要问题,大体来说有这么一些:先秦至两汉的天人之辩和名实之辩;魏晋至隋唐的有无之辩和形神之辩;宋元至明清的理气之辩和心物之辩。

这些论辩的内容十分丰富,其中蕴含着对哲学基本问题的讨论。

一、天人之辩、名实之辩:哲学基本问题的开端天人、名实关系是先秦至两汉讨论的主要哲学问题,哲学基本问题在这里已有了最初的开端。

就天人之辩而言,哲学基本问题主要在讨论自然和人为的关系时表现出来:天是自然界还是决定人事祸福的天命?人能否对天(自然)有所作为?就名实之辩而言,哲学基本问题集中表现在名称概念(思维内容)和客观实在(思维对象)的关系上:名称概念是客观实在的反映还是先天就有的?名称概念能否正确反映以及如何反映客观存在?春秋战国的诸子百家围绕着天人、名实之辩展开了哲学争鸣。

殷周的宗教天命论,以天为主宰一切的人格神,人则必须听命于天。

春秋时期涌现了冲击这种宗教天命论的社会思潮。

儒家的创立者孔子以仁为其思想核心,正是这一思潮的折射。

孔子以“爱人”来解释人,其主旨是肯定在天地万物中人最为贵,他说:“天何言哉?”(《论语·阳货》)孟子进一步指出,高远的天体并不神秘,其运行规律是可以被人把握的:“天之高也,星辰之远也,若求其故,千岁之日至,可坐而至也。

”(《孟子·离娄下》)这些表现了将神学之天还原为自然之天的倾向。

与这一倾向相联系,孔子的“为仁由己”和孟子反对“自暴自弃”,其意旨都在于“敬鬼神而远之”(《论语·雍也》),强调每个人能否实践仁义,主要取决于自身的力量。

但是,孔孟仍然没有否弃天命。

这首先表现在他们认为某些东西能否得到是取决于天命的。

例如,“死生有命,富贵在天”(《论语·雍也》),声色货利是“得之有命”(《孟子·尽人心》)。

中国传统哲学的思维方式

中国传统哲学的思维方式

中国传统哲学的思维方式
中国传统哲学的思维方式有整体思维、辩证思维和直觉思维。

其中,整体思维是以普遍联系、相互制约的观点看待世界的思维方式;辩证思维是指通过对矛盾的认识和处理,达到对事物本质的认识和把握;直觉思维则是指通过感性认识来把握事物的本质。

中国传统哲学的思维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辩证思维:辩证思维是中国传统哲学的核心思维方式。

辩证思维
强调对事物的全面认识和分析,通过对矛盾的把握和处理,达到对事物本质的深刻理解。

2.整体思维:整体思维是指将事物看做一个整体,强调事物的内在
联系和相互作用。

中国传统哲学强调“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等思想,反映了整体思维的特点。

3.经验思维:中国传统哲学注重对实践经验的总结和反思,通过对
实践经验的深入探究,推进思想的发展和进步。

4.反思性思维:反思性思维是指对现实进行深刻的反思和批判,通
过对现实的分析和评价,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5.神秘思维:中国传统哲学中存在着一种神秘思维方式,强调对自
然和人类存在的神秘力量的崇拜和敬畏。

这种思维方式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超自然观念和信仰。

为什么说中国哲学是深层生态学

为什么说中国哲学是深层生态学

为什么说中国哲学是深层生态学
蒙培元
【期刊名称】《新视野》
【年(卷),期】2002(000)006
【摘要】@@“生态”与“生态学”的概念是20世纪西方人提出来的,从这个意义上说,生态问题是一个现代的问题。

但是,从人类文化史的角度看,生态问题又不是一个现代的问题,而是从人类出现以……
【总页数】5页(P42-46)
【作者】蒙培元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北京市,10073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B2;X171
【相关文献】
1.无可说即是说——论中国哲学的思维向度 [J], 陈天林
2.无可说即是说也——中国哲学的深层思维向度 [J], 白新欢
3.论中国哲学中的"不言说"与"言说" [J], 陈坚
4.西尔科小说《典仪》的深层生态学解读 [J], 李雪梅
5.探析希尔科小说《典仪》的深层生态学 [J], 邢慧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国没有哲学,只有思想”,这句话一说完,在座的人不禁愕然

“中国没有哲学,只有思想”,这句话一说完,在座的人不禁愕然

“中国没有哲学,只有思想”,这句话一说完,在座的人不禁愕然中国哲学的合法性作为一个问题,存在很长时间了。

从黑格尔到德里达,不少西方学者都或多或少地认为,中国传统只重视现实经验世界,并不喜欢思考形而上的超越性的东西,是一个强调实用主义的民族。

比如德里达在2001年访问中国时与王元化就中国有无哲学的问题进行了对话。

“我们在就餐时,他(指德里达)说了一句:‘中国没有哲学,只有思想。

’这句话一说完,在座的人不禁愕然。

他马上作解释,说他的意思并不含有褒贬,而哲学和思想之间也没有高低之分。

他说中国没有哲学,只有思想,这话丝毫没有文化霸权主义的意味。

他的解释是:西方的哲学是一个特定时间和环境的产物,它的源头是希腊。

其实在他以前,黑格尔在《哲学史演讲录》中也曾经说过中国没有哲学,孔子的《论语》只是道德箴言,因为其中没有思辨思维,甚至也没有严密的逻辑系统。

”众所周知,中国传统文化并无哲学这一学科之名,中国古代与西方哲学大体相应的是先秦子学、两汉经学、魏晋玄学、宋明理学道学、清之义理之学等。

现今所用的哲学一词是借用了日本学者西周对西方哲学的翻译。

所以从学科建制上来说,哲学确实是产生于近代。

但从义理层面上来看,中国确实没有哲学吗?中国有无哲学这个问题其实是由金岳霖先生提出的,即“所谓中国哲学史是中国哲学的历史呢?还是在中国的哲学史呢?”这就是著名的“金岳霖问题”,即中国哲学史作为独立性的学科是否具有合法性。

“中国哲学的历史”与“在中国的哲学史”两种说法有不同的含义。

前者肯定了中国是有哲学的,有一种特别的哲学传统即中国哲学,其哲学史研究要以中国哲学内在逻辑的展开为线索依据,但后者则是以一种普遍的哲学如西方哲学为蓝本,看中国是否有相应的内容。

中国古代文献多有“传”、“记”、“说”、“解”、“注”、“笺”、“疏”等形式,皆是依古经典为主的诠释。

古代没有学者愿意认为自己是一个新学派,即使有新思想也是以修补老学派的面孔出现的,认为自己不同俗常的思想的要点不在于“新”,而是因为真正回到古代的“原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无可说即是说也——中国传统哲学的思维向度(一)
论文关键词:天道;无言;直觉;体悟
论文摘要:中国传统哲学是通过人与天道的关系来理解和把握世界本原问题的。

中国哲人从存在论角度来把握天或天道,认为天道无可说即是说也。

一方面,天道无言。

无言的天道通过人的活动呈现出来,通过人的活动赋予存在(天)以意义;另一方面,天道难以用名言表达出来。

难以言说的天道,不能用概念思维来把握,而只能通过直觉思维来领悟和体悟。

这种无可说即是说的天道观以及对天道的直觉体悟方式,显示了与西方传统哲学思维迥然不同的思维向度以及独特的把握存在(天道)的方式,在人类哲学文化史上具有鲜明的特色,有着自身存在的价值。

哲学是人类思维的结晶。

自先秦以来,中国传统哲学都是直接透过人与天道的关系来理解和把握世界本原问题的。

中国传统哲学之思总是不断指向天道及其意义。

由于对天道的“得”(获得)和“达”(表达)都难以离开名言的作用,于是对天道的探寻关联著名言之域与超名言之域,天道能否说以及如何说,“说”与“道”如何定位,等等,对这些问题的思考,构成了中国传统哲学思维的重要向度。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天与道、神与人、性与命这些“形而上”的问题,已成为哲学思考的对象。

人们在表达对这些形而上问题的感受和思考时,发现许多内心世界的感受不能用语言表达出来,许多思想家都自觉不自觉地意识到了语词或概念在表达某些思想时的软弱无力,甚至无能为力,于是提出了天道无可说的思想。

孔子最早揭示了名言在把握天道或天意时的局限性,认为“书不尽言,言不尽意”。

子贡曾感叹:“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

”性和天道皆形而上者,在孔子看来,它是难以用语言表达的,因此“予欲无言”。

“予欲无言”包含着相当复杂的心情:一方面,可道之道不是道德仁义、天道性命之全部精蕴所在,故欲无言;但另一方面,“不言,谁知其志?”故只能欲无言。

子贡不解其心,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天不言而四季运行,万物化生。

人固然不可不言,但人所追求的却是超名言之域的“从心所欲不逾矩”和“胸次悠然,直与天地万物,上下同流,各得其所之妙”的“风乎舞雩,咏而归”的境界。

这种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的境界是一种超名言之域的“意境”,只能通过人的活动对天道的觉悟才能把握。

老子把道规定为“无名之朴”,更明确地突出了天道难以言说的性质。

老子日:“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道隐无名。

”在老子看来,“道”作为宇宙的本原,是无形无象无名的,是“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的,故“道”是不能用语言和名(概念)表达的。

可道之道根本就不是“道”,而是“朴散则为器”的“器”。

器是有限的、确定的,是可道可名的;而“道”是无限的,无确定性的,是不可道不可名的。

“道”虽然无可说,但“道”作为一种总体性存在又是确实的存在,“道之为物,唯恍唯忽。

忽恍中有象,恍忽中有物。

”因而,尽管“道”是不可以有所言说的,但为了显现它的存在又不能不对它有所言说,所以“吾不知其名,字之日道,吾强为之名日大。

”就是说,只好勉强给它取个名字叫“大”。

庄子继承了老子的思想,进一步论述了“道不可言说”的观点。

庄子认为“道”无所不在,玄妙难察,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而且“道”是“无”,是处于混沌状态的整体。

包括语言在内的任何具体事物,都属于“有”,“有”只能表现“道”的局部,而不能表现“道”的全体。

因而,道是很难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的,语言、思想和道三者之间具有不完全对应性。

由此,庄子提出了“言不尽意”论:“世之所贵道者,书也。

书不过语,语有贵也。

语之所贵者,意也,意有所随。

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也。

”庄子认为,被意会到的“道”是无法用语言来表达的,“言”不能尽“意”中之“道”,因而“言”也就不能尽“意”。

魏晋玄学对名教与自然、言与意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作为玄学的代表人物,王弼明确主张“言不尽意”说,认为“道”不可言、不可名。

王弼贵“无”,他的“无”是在阐释老子的“道”
时提出的,是对老子“道”的抽象性的一种定性称谓。

王弼说:“道者,无之称也,无不通也,无不由也。

况之日道,寂然无体,不可为象。

”在王弼看来,“可道之道,可名之名,指事造形,非其常也。

”“名以定形,混成无形,不可得而定,故日‘不知其名’也。

”名言、概念指事造形,而道是混成之物,大象无形,所以非名言、要领所能把握。

因此,圣人“不以言为主”,“不以名为常”,“圣人体无,无又不可以训,故不说也。

”儒道之外,佛家亦涉及佛性与名言的关系。

较之印度佛教之注重名相的辩析,中国的佛教更多地倾向于对名言的消解。

僧肇以他的“不真”故“空”的本体论为基础,从各个角度论述了语言的界限。

他认为,“至虚无生”的世界本身就是不可言说的。

“无相之体,同真际、等法性,言所不能及,意所不能思。

”佛教的真理“真谛”和作为佛的到达涅架之彼岸的最高智慧“般若”,也是常人不能用名言、概念来理解和把握的。

禅宗讲“本来无一物”,主张“无念”、“无相”、“无住”,认为真如本性非概念所能把握,也是非语言文字所能表达。

所以,禅宗主张“不立文字,直指本心”。

作为儒释道的融合,宋明理学承袭了老子“道生万物”、“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的思维结构形式,运用佛学的思辩结构和佛性学说,对天道与名言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尤其以陆王心学为深刻。

王阳明认为,“道之全体,圣人亦难以语人,须是学者自修自悟。

”“道不可言也,强为之言而益晦;道无可见也,妄为之见而益远。

”因而,对天道的明觉并非仅仅依赖于名言的辩析,它更多地与体认和心悟相联系。

王阳明常常以哑子吃苦瓜为喻,来说明这种非名言所限的体悟:“哑子吃苦瓜,与你说不得。

你要知此苦,还须你白吃。


总之,在中国传统哲学看来,天道作为宇宙本体首先不是言说的对象,如果勉强地以有限的名言去说无限的天道,则反而会使天道远离人。

当然,无可说的天道也有自己的表达方式,天道无可说即是说也。

那么,无可说的天道又如何说呢?这就涉及到中国传统思维对天道的把握方式。


道作为宇宙的本原,虽然无名、无形,但是它的存在,它使万物动态平衡统一,却是实实在在的。

那么,如何能把握这个作为宇宙本体的“道”?这就必须对于“道”的本原性与整体性作进一步深入的理解。

既然“道隐无名”,且“道可道,非常道”,就表明用概念思维是无法把握天道的。

因为运用概念思维,就会把“太极”或“道”变成概念,从“道隐无名”变成“有名”。

因此,如果想真正把握天道,必须运用直觉思维,通过静心、诚意来体悟天道,通过个人日常生活中的行为、修养方式来体悟天道。

在如何把握道的问题上,孟子提出自得之说:“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

”此所谓深造,并不是名言文义上的辩析,而是个体的体悟,其具体形式表现为尽心:“尽其心者,知其性也。

知其性,则知天矣。

”作为尽心与自得的统一,深造以道所追求的是道与个体存在的融合。

道家把“道”作为直觉思维的对象,体道的过程也就是直觉思维的过程,就是采取冥思默想的内省方式直趋天地万物的恒常本质的过程。

老子认为对于绝对的道的认识,不是通常的知见方法所能获得的,愈是试图用认识相对事物的办法去认识绝对的道,则愈是远离真正的道。

要想体道,必须“致虚极,守静笃”,“涤除玄览”,也就是说,必须使主体内心清静、虚寂达于极点,不受一点外来干扰。

只有保持内心的安宁,不受任何情感欲望的影响,才能在静观中认识事物的真相,见道,得道,体道。

庄子认为,道可意会而不可言传,因而要从“言外”、“意外”去体会“道”。

只有当人进入“无言无意”,不思不想的境地之时,才能真正得到了“道”。

为此,庄子提出“心斋”、“坐忘”的方法与道合一。

所谓心斋,就是保持心的虚静。

在这种精神状态下,才能产生直觉,直接与道契合。

所谓“坐忘”,就是“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道”,即要人们摒去心官知觉,排除理智推理,物我两忘,与道同体。

庄子开辟了一条超越语言把握道的途径。

“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

”庄子“得意忘言”说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古代哲学的自然观、人生
观、认识论、审美观以及后世的言意之辨。

王弼提出用“得意忘言”来把握天道。

他首先承认言、意、象的依存关系,承认言、象有尽意的作用,“言生于象,故可寻言以观象;象生于意,故可寻象以观意。

意以象尽,象以言着。

”但他又进而认为,认识的目的是明象得意,言和象只不过是得意的工具,只要得象,就可以忘言,只要得意,就可以忘象。

如果不忘言、忘象,仅仅停留在“存言”“存象”的表层,那么这种言、象就成为一种外壳,就丧失了明象出意的功能。

因而,“得意在忘象,得象在忘言。

”作为最高本体的道即“无”,是不能用语言、概念表达的,而只能通过“得象忘言、得意忘象”的方法来体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