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先争优聚合力 破解难题促发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创先争优聚合力破解难题促发展

——在全市创先争优活动推进会议上的发言

山丹县东乐乡党委

(2011年12月13日)

山丹县东乐乡位于山丹县城西27公里处,全乡辖10个行政村,总人口15681人,现有党支部13个,党员565名。在创先争优破解难题活动中,乡党委着眼推进科学发展,紧紧抓住影响制约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以及事关群众切身利

益的民生问题,制定破解方案,靠实破解责任,强化破解措施,注重破解实效,创先争优破解难题活动取得了明显成效,有力推动了全乡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主要做法是:

一、立足现实,广聚民智找准难题

找准难题是破解难题的前提和基础。为此,我们对照发展目标,对照群众诉求,采取上级领导“点”、深入群众“问”发函广泛“征”、座谈交流“提”等方式,认真查找梳理制约科学发展、影响社会和谐、关乎群众生活的突出问题,确保难题找得准、能破解、赢民心。在分析研究确定难题时,我们始终坚持“三结合三为主”,即坚持远近结合,既着眼长远,又立足当前,以当年能够破解的难题为主;坚持大小结合,既注重破解影响全局的重大问题,也注重破解群众关

心关注的具体难事,以破解事关发展稳定大局的难题为主;坚持点面结合,既注重破解整个面上的难题,又注重总结点上的经验做法,以破解具有面上推广价值的难题为主。经过集思广益和讨论分析,确定着力破解干旱缺水严重、群众增收缓慢、基础设施薄弱、社会事业滞后“四大难题”,以“四大难题”的破解带动22个具体难题有效破解,让人民群众切身感受破解难题带来的实惠和利益。

二、健全机制,靠实责任凝聚合力

破解难题重在建立机制,重在落实责任。我们坚持从实际出发,区别轻重缓急和难易程度,充分考虑解决问题的客观条件、政策界限和制约因素,边实践、边破解、边总结,将零散经验系统化、有效措施规范化,逐步探索建立起了责任追究、公示推动、跟踪问效、上下联动、群众评议等务实管用的工作机制,形成了条块结合、以点带面、整体推进的破解难题机制,有效提高了破解难题的质量和效益。一是建立责任落实机制。全面落实创先争优破解难题“一把手”责任制,将破解难题工作纳入党委、政府领导班子成员和村级组织负责人“双述双评双考”范围,切实让“一把手”把破解难题工作时时放在心上,牢牢抓在手上,处处落实到具体行动上。二是建立公示推动机制。采取张榜公布、召开会议、通报进度等形式,把难题内容、责任领导、破解措施、破解

过程以及破解效果、群众满意度等内容全方位公开,主动接受群众监督,推动难题如期破解。三是建立跟踪问效机制。乡上成立破解难题工作领导小组,建立责任追究制度、跟踪问效制度和考核评议制度,不定期对破解难题工作进行督促检查和现场点评,发现问题,及时改进。对破解责任不落实、破解措施不具体、破解效果不明显的,及时谈话提醒,进行责任追究。今年,对1名乡政府领导班子成员和2名村干部进行了通报批评和责任追究。四是建立上下联动机制。在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同时,对一些受客观条件制约,一时难以解决而又必须解决的突出问题,积极向市县联系领导和有关部门汇报,争取上级领导和相关部门的帮助支持,努力形成破解合力。与此同时,采取现场办公会、部门协调会、个案分析会、进展通报会等行之有效的方式,集中力量,全力攻坚,形成了破解难题的强大合力。五是建立群众评议机制。结合创先争优群众满意度测评,坚持“一难题一评议”,定期召开群众评议大会,向群众逐一通报破解难题的进展情况和主要成效,让群众评议,以实际行动取信于民。今年,乡党委和10个行政村共单独召开破解难题群众满意度测评大会26场,群众满意率普遍达96%以上。

三、多措并举,群策群力破解难题

破解难题贵在行动,贵在落实。针对梳理确定的4个难题,乡党委按照“一个难题、一个方案、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套措施、一抓到底”的“六个一”要求,建立公开承诺、领导点评、责任追究、定期通报、群众评议、考评促动“六项机制”,严格落实定时间、定进度、定责任、定目标、定标准“五定”责任制,集中精力,全力破解,确保破解难题抓得实、见成效、得民心。一是发扬“红旗渠”精神兴水利,着力破解缺水难题。面对严重干旱缺水对群众生产生活构成的巨大威胁,坚持把治水稳农作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举全乡之力全力破解农业灌溉缺水难题。支持十里堡、五墩两个村从南滩调水,发动群众自筹资金928万元,新打机井12眼,铺设输水管道48公里,修建节水渠道22公里,恢复撂荒地和增加保灌面积4800亩,从根本上解决了2个村600多户2000多群众的生存发展问题,被群众亲切地称为新时代的“红旗渠”。二是突出特色兴“四业”,着力破解群众创业增收难题。紧紧抓住县上在东乐北部滩建设新型工业园区的机遇,主动将全乡经济发展融入市县发展框架,统筹谋划和认真思考,积极在拓宽群众增收渠道上谋思路,在发展高效节水农业上找出路,着力做好新型工业、现代农业、特色种植业、规模养殖业四篇大文章,力促群众收入增加。大力发展通道经济,组织动员群众配合县政府完成了新

型工业园区“三通一平”和绿化配套工程,搬迁坟茔2800

多座,新建设施农业和新型工业园区2个,引进建材企业1家,建成农副产品、小商品交易市场3个,为优化产业结构、推动转型升级迈出了关键一步。直面缺水难题,引导群众大力发展高效节水农业和特色种植业,建成设施葡萄大棚100座,发展油葵、香菜等高效农作物种植基地1.6万亩,建成中药材、小杂粮等节水特色种植基地5000亩,引导群众流转土地1.2万亩,建成农民专业合作社6个,发展民间运销组织3个、运销大户57户,提高了农业生产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进一步壮大传统优势产业,支持致富能人和养殖大户新建养殖小区3处,建成养殖暖棚180座,提高了畜牧业在农民收入中的比重。今年,全乡农民人均纯收入达6100元,比去年增加800元。三是抓项目促投资夯基础,着力破解基础设施薄弱难题。牢固树立抓项目、抓投资就是破难题、促发展的理念,坚持多管齐下,多条腿走路,千方百计争取国家投资支持,切实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今年,争取国家投资2000多万元,先后组织实施了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理、扶贫搬迁、通村道路、安全饮水、危旧房改造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28项,衬砌节水渠道85公里,平整条田1875亩,营造农田防护林600亩,修筑机耕路50公里,新建通村道路13公里,改造高标准小康住宅480户,进一步夯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