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原理(第一讲)

合集下载

《政治学原理》知识点梳理有答案版

《政治学原理》知识点梳理有答案版

第一讲《政治与政治学》1.对政治概念的不同解释神学性解释提供了神圣维度道德性解释提供了价值目标法律性解释行为依据权力性核心问题管理型解释主要任务价值型基本功能2.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主要观点政治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国家政权是政治的主要和根本问题政治是有规律的社会现象3.政治的定义在一定经济基础上,人们按照特定的利益借助公共权力规定和实现特定权力的一种社会关系。

4.政治学的基本问题。

权力和权利的关系是社会学的基本问题5.规范性概念与描述性概念。

规范性概念,价值性概念,用来表示“应该”或者“必需”的事物;描述性概念:实证性概念和解释性概念,指客观的,用濑来表示客观存在的实际情况。

第二讲《政治学的历史发展》1.儒家政治思想的特点为政以德2.道家政治思想的特点无为而治3.墨家政治思想的特点兼爱兴利4.法家政治思想的特点以法治国5.西方政治学的发展阶段和各个阶段的理论特点,各个阶段的重要代表人物(1)古希腊古罗马:古典政治学时期特点:政治学与伦理学相结合代表人物: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塞涅卡(2)中世纪:神学政治学时期特点:神学与政治学相结合代表人物:奥古斯丁、阿奎那(3)现代:理性主义政治学时期特点:人本主义为指导,个人主义为本位,理性思考为办法代表人物:马基雅维利,布丹,边沁,密尔,孔德,斯宾塞(4)当代:科学主义政治学时期特点:政治哲学开始向政治科学转化,价值观上,相对主义盛行,实证主义,经验主义,科学主义为方法。

代表人物:本特利,沃拉斯,拉斯韦尔(5)趋势:政治哲学的复兴特点:正义理论的研究代表人物:罗尔斯、诺齐克第三讲《政治体系》1.政治体系的含义有关政治生活的所有相互关联的要素组成的一个整体2.国家的定义在一定地域上,建立主权,并通过一系列持久的制度实施权威的政治共同体3.马克思主义国家观的主要内容起源: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本质:阶级统治的工具作用,缓和冲突,控制在秩序之内4.国家结构形式的含义一个国家整体与各组成部分,中央权力机关与地方权力部门之间的关系5.单一制和复合制单一制:由若干行政区域组成的单一主权的国家,单一的宪法,统一的法律体系,统一的最高权力机关和统一的国籍复合制:(1)联邦制:由若干相对主权的地区作为成员单位联盟组成的国家。

政治学原理

政治学原理
政治学原理
西南政法大学管理学院政治学教研室
第一章 政治与政治学 第一节 政治研究的对象
一、政治的概念 1.古往今来的政治学家们所定义的主要 的政治概念: 中国: 孔子:政者正也,子率以正孰敢不正? 孙中山:政,公众之事,政治就是管理 公众之事。
西方: 柏拉图的理想国:用分工的理念来构建国 家 亚历士多德: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 托马斯•阿奎那,上帝之城与人间之城 契约论者,认为政治由自然状态的人达成 契约而成 功利主义者,有人们功利衡量而形成的服 从与被服从的关系 行为主义者,认为政治就是围绕国家权力 的活动。 新公共选择理论用经济的假设来解释政治
二、资本主义国家职能 1. 自由资本主义国家 2. 垄断资本主义国家 三、社会主义国家职能 1. 政治职能方面,要巩固人民民主专政 保持政治稳定。 2. 经济职能方面,要积极建立和完善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经济发展 3. 社会职能方面,要发展社会保障和福 利事业,建设好公共设施
第三节 政治国家的结构形式
5. 西方政治学的理论成果 (1)公共权力如何产生,合法性基础 是什么? (2)公共权力的范围和界限是什么? (3)公共权力的构成和组织形式是什 么? (4)公共权力的实现方式什么? (5)公共政策如何做出,如何保证其 最大效益?
第三节 学习研究政治学的意义 和方法
一、学习政治学的意义 1. 有助于提高全体人民的政治素质 2. 有助于提高广大干部治国安邦的水平 3. 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研究和科学地把 握政治与经济的辩证关系 4. 有助于我们总结国家政权建设的经验
2. 立法权限的划分 (1)立法机构内部立法权限的划分 (2)行政机关的立法权 (3)司法机关的立法权 (4)公民的立法权 (5)地方立法权
3.立法程序 (1)提案 (2)审议和辩论 (3)表决通过 (4)公布

政治学原理

政治学原理

政治学原理政治基础篇第一章政治与政治学第一节政治的含义一、对政治的一般解释1、伦理道德政治观—政治源于并服从于伦理道德规范2、宗教神学政治观—政治源于并从属于超自然的力量3、权力政治观—政治是争夺和运用用权力的过程4、法学政治观—政治源于社会契约的立法和执法过程5、公共管理政治观—政治是国家管理公共事务的活动二、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观(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在生产中,人们结成与物质生产力的一定阶段相适应生产关系,这些关系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

对政治的分析必须以一定的社会经济结构和生产关系为基点。

政治需要从经济中寻求和发行支持,人们结成社会关系的基本动因是为了实现自己的需要,利益就是基于一定生产基础上,获得了社会内容和特性的人的需要。

一定的政治状况、现象及其性质,归根到底要从经济事实上寻求原因,各阶级、各社会集团的根本经济利益,必然表现为一定的政治观点,通过一定的政治斗争,用一定的政治设施来保障实现,政治反映了一定社会生产关系中经济上占主导地位的集团的权威性统治。

“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表明了政治现象的本质,要求人们在社会经济运动的规律性上认识政治,体现了社会经济发展得利益要求和客观过程,反映了社会经济生活中各个集团、各个阶级的根本利益和利害冲突。

政治并不是抽象的、空洞的东西,而是以一定的经济条件为基础,具有特定的经济内容。

经济问题聚集到一定程度,上升到一定高度,就必然转化为政治问题。

政治要解决的最主要的问题,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这是衡量任何阶级的政治是非功过的最根本尺度,强调经济对政治的决定性作用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根本特征。

(二)政治在阶级社会中的基本属性是社会性阶级是指同一生产关系相互联系的处于不同经济地位的社会集团,政治在阶级社会中具有鲜明和强烈的阶级属性。

(三)国家政权问题是政治的核心问题任何阶级要实行阶级的政治统治,主要的工具便是国家机器,一个阶级要取得和保持自己的政治统治,必须掌握国家政权,控制国家机器这样才能实现本阶级对整个社会的政治统治。

政治学原理

政治学原理

政治学原理第一节政治权力一、权力的概念:1、权力是行动者与行动对象之间的因果关系;2、权力是有意努力的产物;3、权力是在社会交往中一个行为者把自己的意志加强在其他行为者之上的可能性;4、权力是施加影响力的特例,是借助制裁背离拟行政策的行为来影响他人的决策的过程。

二、政治权力及其特性:1、政治权力就是在政治关系中,权力主体依靠一定的政治强制力,为实现某种利益而作用于权力客体的一种政治力量;2、政治权力表现为政治主体对政治客体的制约能力,它反映了国家权力机构实现公共利益的行为能力。

特性:权威性、支配性、强制性、扩张性、排他性。

三、政治权力的类型1、强制性权力:甲要求乙做某事,乙因受到甲的威胁,虽然不愿做但不得不去做。

(可信性原则、适度原则)2、功利性权利:如果权力客体服从权力主体的意志,权力主体就会承诺给权力客体某种好处。

(作为功利性的政治奖励,主要包括财富、职位、雇佣、荣誉等。

政治的本质就是给予和索取的关系)3、操作性权力:并非建立在公开的沟通基础之上,而是以更加巧妙的方式全部或部分地改变权力客体的价值观。

(实行操作性权力的技巧主要包括洗脑、宣传、社会化)4、人格型权力:如果权威来自人们对制度与过程的尊敬,那么影响力则来自人们对特殊类型的人的尊敬,这种人具有超凡的品质、个人魅力、启示力。

四、政治权力的来源和基础来源:君权神授论、社会契约论、人民主权说、社会经济关系说;基础:1、客观构成要素:生产资料、物质财富、暴力、自然资源、地理条件、文化传统、形势变化与时机等;2、主观构成要素:能力者素质、身份资格、理论与策略、组织;五、政治权利的实现和作用方式暴力方式(武力)、压力方式(操作)、命令方式(权威)、规范方式(契约)、说服方式(灌输)、奖酬方式(激励)、处罚方式(遏制)六、政治权力的分配模式1、不同社会政治力量之间的权力分配模式(阶级分权);2、不同政党之间的权力分配模式(政党分权);3、立法、行政和司法权力分配模式(政府横向分权);4、中央与地方权力分配模式(政府纵向分权);七、政治权利的意义及保障一、权利及其观念1、权利是指某人或某一群体享有的从事某种行为的资格或正当性。

政治学原理

政治学原理

第一讲:政治及政治学1.政治的定义:在特定社会经济关系及其所表现的利益关系基础上,社会成员通过社会公共权力确认和保障其权利并实现其利益的一种社会关系。

2.政治的核心问题。

3.政治的发展趋势:人类社会政治生活的发展体现出一个基本趋势,即随着社会从低级向高级的发展。

社会成员参与政治生活的深度与广度也在不断向前发展。

(扩展:这种趋势的出现,从根本来说是社会经济生活发展的结果,更具体地说是市场经济发展的结果。

社会上多数人参与政治生活状况的变化是同他们被卷入商品经济的程度密切相关,被卷入商品经济的结果,便要产生不同程度的对自由、平等权利的要求,产生某种自主的利益和利益的竞争,并要求通过参与政治生活去促使自主利益的实现。

政治生活的发展就这样不断地从经济生活的发展中获得根本的动力)4.自由资本主义时期资产阶级政治学的成功及启发。

5.资产阶级国家政治活动的内容。

6.试述政治学的地位和作业。

第二讲:政治主体1.什么是政治主体:在一定的政治过程中处于主动地位的人、人群或组织。

另外,政治主体和客体是相对而存在的,它们的界限是确定又是不确定的。

2.政治主体的特征:第一,对于政治环境的感受能力;受长期的政治生活熏陶和影响而形成对于政治关系及其变化的特殊的感受能力。

第二,政治意识;对政治环境、政治关系变化做出的思考与判断、本质上是一种利益意识,是对于政治利益的一种自觉的权衡和思考。

另外还有一点最显著的特征,即具有政治行动性。

3.政治意志:是主体有目的的政治要求以及实现这种要求的决心。

是在政治感受和政治意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政治能动性的结果。

它体现了主体对自身所处政治环境进行积极干预的态度。

4.政治行为:亦是政治活动。

其最大的特点是其直接的现实性,有了政治行为,从而划分出主体和客体。

5.政治主体的结构的功能:第一,政治主体内部结构的功能:主要是提供政治意志的“协调机制”,使分主体的意志构成一种合力和集中是政治主体得以保持其质的规定性。

政治学原理

政治学原理

独立个人 此时人已经是一个独立的个体
要把这样独立的个体拉入公共生活,需要强大的公共权力即主权。
公共权力
维系
现代政治共同体 依靠 独立个人
现代政治学研究问题:1)现代政治共同体如何构建
2)基于个体自由的民主共和如何建立/民主化问题
3)个人如何在民主共和中保障和实现自由
16~17~18 世纪围绕问题 1):现代政治共同体如何构建现代国家如何而来
理论基于自然法则和理念假设
19 世纪围绕问题 2):民主制度的确立和巩固
完成了三个使命:1)完成了现代民主价值合理性的构建
2)完成了民主的工具合理性(实际,孟德斯鸠三权分立)
3)完成了民主价值合理性与工具合理性融合起来
大众民主和政党政治使得民主价值合理性与民主工具合理性有效地融合起来。大众民
主与政党政治使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制度)统一起来并真正成熟的政党制度使在
生产是全新的生产形态。生产的形态日益丰富,人类的社会也从野蛮进入文明。
客体
性质
政治的最大使命便是如何创造优良的生活。
第三节 政治的使命
1、 政治的首要使命是创造秩序: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
秩序的产生可以用制度、恐惧或道德的形式。
2、 政治的第二个使命是促进发展:1)有效发展。如果政治不能有效促进发展,则其他会
为发展的需求压垮。2)合理发展。有效≠合理,合理在当代可见:共享、共事。3)持
系不过是对政治权利的一种分配而已”(亚里士多德)3)创造机会(如科举制度)看政
治优劣,应关注功能形态,再考察结构形态。
第四节 政治的逻辑
经济 使之可能 财富 生存 生命体
政治 使之可能 秩序 生活 社会体
经济学要使财富成为可能,要研究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为谁生产。

政治学原理

政治学原理

第一讲政治与政治学一、政治的含义政治就是与社会公共权力有关的社会现象,就是社会成员围绕争夺、掌握、影响、运作社会公共权力以实现其权利、利益或一定价值追求的社会行为。

政治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以社会公共权力为中心结成的一种社会关系。

几种主要的政治观(一)神话论政治是一种超自然、超社会力量的体现和外化。

这样的政治观往往与宗教崇拜紧密结合在一起,人们凭借对超自然力量的崇拜来赋予“政治”以合法性,从而定义政治。

“君权神授”。

“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

托马斯·阿奎那:尘世的一切都是神的安排,“国王是上帝的一个仆人”,“没有权并不是出于神的”。

(二)道德论政治是一种社会价值追求,与道德目标是一致的。

儒家:“内圣外王”,体现了道德与政治的直接统一。

认为政治只有以道德为指导,才有正确的方向;道德只有落实到政治中,才能产生普遍的影响。

柏拉图《理想国》:政治的本质在于“公正”,“理想国”具有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四种美德。

亚里士多德则把国家等同于“最高的善”,认为它是人相互间的一种道德性结合。

(三)权谋论政治是对于权力的追求、运用和维护。

中国历史上春秋战国时期的法家。

他们主张,政治之道在于法、术、势,即政治权力的获取、保持和运用。

在西方,16世纪意大利政治学家马基雅维利在西方思想史上率先把道德与政治权力分离开来,认为政治本质上就是获取并保持权力,政治的手段则是玩弄权术。

(四)管理论政治是公共管理活动。

孙中山:“政治两字的意思,浅而言之,政就是众人的事,治就是管理,管理众人的事,便是政治”。

美国政治学家G.庞顿和P.吉尔:“政治活动可以被认为是与对人的集体生活的管理联系在一起的”。

(五)决策论美国政治学家戴维·伊斯顿:政治是对于社会价值的权威性分配的决策活动。

政治活动的基本对象是社会价值物,包括物质价值和精神价值;政治活动的内容和方式是分配社会价值物的决策活动;这种分配是权威性即合法强制性的分配。

政治学原理1.政治的概念ppt【1】

政治学原理1.政治的概念ppt【1】

古汉政事意。《书·洪范》: 「八政:一曰食,二曰货,三曰祀,四曰司空, 五曰司徒,六曰司寇,七曰宾,八曰师。」孔 颖达《疏》:「曰八政者,人主施教于民有八 事也。」《汉书·食货志上》:「粟者,王者大 用,政之本务。」B.政权;权柄。《论语·季 氏》:「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C.政令, 政策。《逸周书·命训》:「震之以政,动之以 事。」宋苏轼《论时令状》:「今日之政,小 用则小败,大用则大败。」D.主持政事。《管 子·小匡》:「施伯谓鲁侯曰:『勿予。非戮之 也,将用其政也。』」
《 欧罗巴各国总序·下》 : 自罗马西都陷 欧罗巴各国总序 下 于夷狄之后, 迨当唐中宗嗣圣年间, 于夷狄之后 , 迨当唐中宗嗣圣年间 , 英 吉利南边膏腴之地归于萨索尼亚夷国, 吉利南边膏腴之地归于萨索尼亚夷国 , 奥卢地归于法郎古夷国, 奥卢地归于法郎古夷国 , 西班亚归于厄 都夷国, 都夷国 , 意大里亚及各邻近之地归于龙 巴尔多夷国, 于是罗马国之政治、 法度、 巴尔多夷国 , 于是罗马国之政治 、 法度 、 技艺、 文学等扫荡, 仅存踪迹, 政事、 技艺 、 文学等扫荡 , 仅存踪迹 , 政事 、 律例、 风俗、 衣冠、 言语、 人名、 国号, 律例 、 风俗 、 衣冠 、 言语 、 人名 、 国号 , 尽变夷俗。 尽变夷俗。
城邦出于自然的演化,而人类自然是趋 向于城邦生活的动物(人类在本性上, 也是一个政治动物)。凡人由于本性或 由于偶然而不归属于任何城邦的,他如 果不是一个鄙夫,那就是一位超人。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1253a5)
希腊城市(polis)不是一个地域概念,而是一 个人的概念;城市不是指一片地方,而是指一 批人,其中有很多种族的、价值的纽带将人们 联结成为一个共同体(community)。 「城市不是一个城市。」它不是指一大片建筑 或者一个市区。〔就雅典而言〕…一般人口住 在中心城镇;另一半则住在乡村。无论斯巴达 与雅典在其他方面有多么不同,在如下这一点 上还是相似的:它像雅典一样,不是一座现代 意义上的城市。它们都是国家并在国家里联合 了乡村与城市,尽管它们是在完全不同的条件 下建立起这种联合的。(巴克:《希腊政治理 论:柏拉图及其前人》,第32页)

政治学原理PPT课件

政治学原理PPT课件
——《孟子·离娄上》
古语有云:厚德载物
注:仁在古代中国是含义极为广泛的概念,属于一种道德 范畴,原意是指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后来被儒家发展为 最高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成为中国传统文 化的精髓。
中国传统政治观:
仁治训导,统治教化
3
古代希腊著名思想家
实现正义的理想国。 — 柏拉图
研究城邦之善即为政治。 — 亚里士多德
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上,人们围绕着特定利益,借助于社会
公共权力来规定和实现特定权利的一种社会关
系。
——王浦

政治是指有关国家权力的制度化结构和运行以及个人和团体参与国家
活动的种种现象。
——吴志华
人们在特定的经济利益基础上,运用公共权力来维护特定阶级和社会
利益要求,处理和协调各种社会利益要求的社会关系。 ——李宗楼
4
第二种政治观: 政治是天意或神意的体现
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 — 董仲舒
没有权柄不出自于神, 国王是上帝的仆人。
— 阿奎那
5
第三种政治观: 政治是施展谋略玩弄权术的行为
“法”“势 “术”, 三者合一。
— 韩非
“政治是当 权者运筹帏幄的 活动”
—俾斯麦
“政治就是用力 量来统治人,用权 术来欺骗人”
第一节:政治及政治观
一、政治的含义
政治是人与人之间对权力与利益的争夺、分配和管理。 (记忆以教材为准)
第一种政治观:
政治是指一种社会价值追求,是一种规
范的道德。
道洽政治,泽润生民——《尚书》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为国以礼,为政以德” —— 孔子
2
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 下也,以不仁;国之所以废、兴、存、 亡者,亦然。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 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 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

政治学原理第一讲

政治学原理第一讲

• 政治是什么?政治就是把拥护支持自己的人搞的多多 的,把敌人搞的少少的。 ——毛泽东 • 政治,特别是关键时刻的政治,往往靠军事实力来说 话。没有天下打天下,有了天下守天下。有人给《左 传》起了个名字,叫做‘相砍书’,可它比《通鉴》 里写战争少多了,没有《通鉴》砍得有意思,《通鉴》 是一部大的‘相砍书’。” ——毛泽东 • “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 首要问题。中国革命以前收效甚少,其根本原因就是因 为不能团结真正的朋友,以攻击真正的敌人。”——毛 泽东 • 》
• 戈登:《控制国家——西方宪政的25个 司法大案》 • 张千帆:《宪法学导论》 • 王怡:《宪政主义》、《不服从的江湖》 • 伯尔曼:《法律与革命》 • 考文:《美国宪法的高级法背景》 弗里德里希:《超验正义》
• • • • • • • • •
• • • • • • • • • • •
密尔:《论自由》 伯林《自由论》 柏克《自由与传统〉、《法国大革命》 弗里德曼《自由选择》 顾肃:《自由主义基本理念》 刘军宁:《共和· 民主· 宪政》 萨托利:《民主新论》 达尔:《论民主》《民主及其批评者》 赫尔德:《民主的模式》 王绍光:《民主四讲》 邓恩:《让人民自由》
• 三、建立在宪法基础上的政府是如何体现美国 宪政民主制度的目的、价值和原则的? • A、美国宪法是什么?它为什么重要? • B、全国政府是什么?它如何保护个人权利和 促进公共福利? • C、州政府的主要责任是什么? • D、地方政府的主要责任是什么? • E、在地方政府、州政府和全国政府的立法机 构和行政机构中,谁是你的代表?
• • • • • • • • •
柏拉图:《理想国》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 斯金纳:《近代政治思想的基础》 霍布斯:《利维坦》 卢梭:《社会契约论》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 源》 洛克:《政府论》(下篇)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麦迪逊等:《联邦党人文集》 奥斯特罗姆《复合共和制的政治理论》

政治学原理(第一二讲)

政治学原理(第一二讲)
(二)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观
(1)政治的本质是一种阶级关系。 (2)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 (3)政治的核心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
政治的不同定义
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人们围绕着特定利益,借
助于社会公共权力来实现特定权利的一种社会关系。 政治是上层建筑领域中各种权力主体维护自身利益 的特定行为以及由此结成的特定关系,是人类历史发展 到一定时期产生的一种重要社会现象。 政治是以经济为基础的上层建筑,是经济的集中表 现,以政治权力为核心展开各种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 总和。
第二,维持政治体系功能。体系维持功能包括正功能 和负功能,正功能指的是公民向政治体系输入忠诚和支持, 负功能是指公民对政治体系的背离和反对。政治体系能否 得到维持,取决于这两种功能作用大小力量的对比。由于 利益集团的参与,使得公共权力机构在决策之前对某一问 题就有了较为全面、细致的了解。并且,由于利益集团的 施压,也会使政府或统治层改变其政治偏向,从而使政治 决策更趋于理性。
二、利益集团与政治
1.所谓利益集团,就是使用各种途径和方法向政府施加影响, 进行非选举性的鼓动和宣传,用以促进或阻止某方面公共政策的改 变,以便在公共政策的决策中,体现自己的利益主张的松散或严密 的组织。 ( 定义1 )
2. 利益集团是指具有共同利益和价值认同的人,为了维护或 实现某种共同利益而结合在一起的团体,他们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 最大限度地参与政治过程、影响政府公共政策的制定,以实现团体 成员的最大利益 ( 定义2 )
3、政治关系
政治关系实质上就是一种利益关系。 政治关系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基于特定的利益要 求和利益关系而形成的,以政治强制力量和权利分配为 特征的社会关系。
政治关系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政治网络系统,由众多错综复杂 的政治网络组成。这个网络中最重要的有阶级关系、党政关系、 军政关系、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个人与个人 的关系和国家与国家的关系等。

政治学原理(1)

政治学原理(1)

政治是在特定社会经济关 系及其所表现的利益关系基础 上,社会成员通过社会公共权 力确认和保障其权利并实现其 利益的一种社会关系。
(二)对政治含义的理解、认识与讨论 • • • • 政治与经济 政治与法律 政治与宗教 政治与道德
二、政治学
(一)政治学的含义
• 政治学是研究国家问题的科学; • 政治学是研究政治权力的获得和运用 的科学; • 政治学是对众人之事的管理的研究; • 政治学是对公共决策和政策的研究。
• 权利是法律允许范围内人们所享有的 种种自由,也就是社会成员作为和不 作为的自由。 • 权利是受到法保护的利益。 • 权利是法律赋予权利主体的强制力量, 权利由此成为一种法律规范。
马克思主义权利观
• 权利是人们之间利益关系的法律体现, 本质上是社会成员的利益要求。 • 权利是具体的、历史的,具有阶级性 的。 • 权利形成的前提是政治权力的确认和 保障。 • 权利是政治权力的法律转化。
(三)政治学的历史发展
• 古希腊古典政治学说——欧洲封建 社会政治学说——现代资本主义时 期政治学 • 中国政治学的发展
(四)政治学的研究方法
• 哲学研究方法:它确认“对国家、政 府和哲学家的研究同对某些目标、精 神、真理或被认为构成所有知识和现 实的基础的某种最高原则的追求密不 可分”。它以人类追求的政治价值如 民主、正义、平等等为研究对象,以 哲学的逻辑思辨为主要方式,以揭示 政治的价值基础和根本原则为研究目 的。


• 利益矛盾: • 横向利益矛盾 • 纵向利益矛盾(虚化)
3、利益在政治中的地位的出发 点。 第二,利益关系是政治权力和政治权利 形成的基础和条件。 第三,利益关系决定了政治权力和政治 权利的功能。 第四,利益是社会政治组织及其制度的 基础,是社会政治心理和政治思想的源 泉和政治发展的根本动力。

政治学原理-复旦陈周旺PPT

政治学原理-复旦陈周旺PPT
政治学原理
主讲:陈周旺 复旦大学政治学系
第一讲 绪 论
第一节、政治的内涵
一、政治内涵在中国的演变
1.古代的“政”与“治”
“政者,正也” “治”,秩序之意
2.西学东渐对“政治”的重新解释
孙文:管理众人之事,便是政治 马克思、恩格斯:一切阶级斗争都是政治斗争 邓小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最大的政治
第二节 政治学的研究
一、政治学的研究范围
1.政治学的研究对象
国家和国家活动 政治制度 社会公共权力 公共事务 政治行为
2.政治学的内容结构
《大不列颠百科全书》
政治理论、政治机构、政治过程、政治关系、政 治学方法
美国政治学会
外国、跨国政治体系和行为;国际法、国际组织 和国家间行为;方法论;政治稳定和变革;政治 理论;公共政策;公共行政;美国政治
格林斯坦、波尔斯比《政治学手册》
微观政治学;宏观政治学;非政府政治;政府体 制和过程;政策制定;研究治哲学 比较政治学 政治社会学 政治经济学
政策科学 政治心理学 政治发展 政治文化
二、当代政治学的沿革
1、政治学的创建 2、制度主义阶段 3、传统阶段(芝加哥学派的“政治科学革命”) 4、行为主义阶段 5、后行为主义阶段
二、西方学者的政治定义
1.政治是至善 2.政治是国家的活动,是治理国家、
夺取和维持政权的行为 3.政治是公共管理活动 4.政治是对权力的追求和运用
三、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定义
1.马克思、恩格斯
一切阶级斗争都是政治斗争 人们的政治关系同人们在其中相处的一切关系一样,
自然也是社会的、公共的关系
2.列宁

政治学原理课件1(大纲)

政治学原理课件1(大纲)

• 1、两党制 2、多党制 • 三、压力集团
3 、一党制
1、垄断资本主义时期政党政治的变化 2、什么是压力集团 3、压力集团的活动及其对政党政治的影响 • 第三节 社会主义国家 的政党 • 一、无产阶级政党的产生 • 二、社会主义国家的政党制度 • 1、共产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核心 • 2、实现共产党领导的基本途径


第七章
国家机构
第一节 国家机构概念及国家机构组织原则 一、国家机构的概念 二、国家机构的组织原则 • 1、社会主义国家的民主集中制原则 • 2、资本主义国家的分权制衡原则

第二节
国家机关
一、国家元首 二、资产阶级国家立法机关与社会主义国家的立法 机关 三、资产阶级国家的行政机关与社会主义国家的行 政机关 四、资本主义国家的司法机关与社会主义国家的司 法机关 五、社会主义国家机关的关系
•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适合中国国情的国家治理
• •
形式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特点Fra bibliotek第六章
政治统治体系
第一节 政治统治体系的实质与特征 一、政治统治体系的概念与实质 二、政治统治体系的一般特征 • 1、集合性 • 2、整体性 • 3、有序性 • 4、变动性
第二节 无产阶级专政体系的理论与实践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系统思想” 二、列宁关于体系的理论 • 1、理论的历史背景 • 2、无产阶级专政体系的基本内容 三、我国社会主义的政治体系

• 第一章
国家与阶级
• 第一节
国家的起源
一、原始公社制度和氏族社会组织、氏族制度 的特征 二、氏族制度的解体和国家的产生
1、三次社会大分工促使了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产 生 2、国家与氏族组织的区别

政治学原理1

政治学原理1

第一章绪论政治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出现的特殊的历史现象。

产生于人与人之间的利害冲突,是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阶级,通过建立以暴力为基础的国家政权,利用法律这种强制性的手段来调节利益分配,解决社会冲突的活动。

政治学是研究人类政治活动的规律性的一门科学。

任何一种政治学说,都是某些阶级的利益和意志的直接反映。

有鲜明的阶级性和意识形态色彩的学说。

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理论体系的根本特征,在于它是建立在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的基础之上的学说,它集中地反映了人类社会中绝大多数人的利益和要求。

第一节政治学研究对象政治学作为社会科学的一个领域,是研究政治现象产生的原因、过程及其规律的科学。

古希腊:城邦,城市国家。

亚里士多德:国家的活动。

中国古代:主要是统治的意思。

政治:是以经济为基础的上层建筑,是经济的集中表现,以政治权力为核心展开各种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总和。

马克思主义政治观提示了政治现象的范围,主要有两点:一是时间范围。

二是界定政治现象与非政治现象的标准。

政治学的研究对象:马克思主义认为,政治活动的核心是国家政权问题。

国家政治是所有阶级社会上层建筑的核心部分,是政治上层建筑的主体。

因此,政治学应抓住政治中最本质、最主要、最根本的问题,即国家政权问题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

因此对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应作这样的表述:即以公共权力为中心的政治关系、政治制度、政治思想、政治文化和政治行为及其发展规律,都是政治学的研究对象。

政治学研究范围归纳为六个领域:(1)政治学基础理论。

(2)中国政治。

(3)比较政治。

(4)公共政策。

(5)行政管理。

(6)国际政治。

哲学是政治的基础。

政治学和经济学的关系,两者的联系非常密切。

经济关系决定了政治关系的性质,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就有什么样的政治上层建筑,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

一种新的经济现象的出现,必然会导致政治关系的变化和调整。

另一方面,决定政治学与经济学密切联系的另一个重要国素,就是关于公平和效率的关系的问题。

政治学原理讲义

政治学原理讲义

政治学原理讲义目录第一章政治与政治学第一节政治一、政治的含义和本质二、政治行为的产生和发展三、政治的作用第二节政治学一、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和体系二、政治学的发展第三节我国政治学的任务和研究方法一、我国政治学的任务二、政治学研究方法第二章政治关系与政治结构第一节政治关系一、政治关系的含义二、政治关系的特征三、政治关系与政治权力四、行为主义的政治系统论第二节政治结构一、政治结构的含义二、政治结构的基本特征第三节现代西方政治权力结构一、基本特征二、美国政府制定政策的过程三、美国的政治结构第四节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结构一、基本特征二、社会主义国家权力机关的组织形式第三章政治制度第一节政治制度的含义一、政治制度的含义和内容二、政治制度的作用三、影响政治的基本要素第二节政治制度的历史发展一、奴隶制政治制度二、封建制政治制度三、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四、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第三节两种政治制度的理论基础一、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理论基础二、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理论基础第四章政治利益分析第一节利益集团一、利益的本质就是人的需要二、利益集团第二节利益的表达方式一、对抗性的表达二、非对抗性的表达第三节利益综合一、利益综合的过程二、利益综合的基本原则第四节政治平衡一、政治平衡的本质是利益平衡二、政治失衡是利益关系失衡的外在表现第五章公共政策第一节公共政策的概念一、公共政策的含义和特征二、公共政策的特征第二节公共政策的制定一、公共政策的规划二、公共政策的执行三、公共政策的评估第三节公共政策决策的基本规则一、西方国家的政策决策二、社会主义国家的政策决策第四节公共政策的功能一、公共政策的对国内的主要功能二、公共政策的对外功能主要是创造一个有利于自己的国际环境第六章政治录用第一节政治录用的标准一、政治录用的含义二、政治录用的标准第二节封建社会的政治录用一、世袭制二、官吏选拔制度三、科举制度第三节现代西方的政治录用制度一、政党体制中的政治录用二、公务员体制下的政治录用三、双重录用体系的分析第四节中国的干部人事制度一、我国干部制度的基本内容二、中国现行干部人事制度的特点第五节政治转型中的腐败问题一、社会性腐败二、政治性腐败第七章意识形态与政治文化第一节意识形态一、意识形态的含义二、意识形态的形成和广泛性三、意识形态的内容与功能四、政治舆论五、政治法律第二节政治文化一、政治文化的内容二、政治文化的功能三、政治文化中的理性与非理性因素四、精英政治文化与大众政治文化五、个人主义政治文化与集体主义的政治文化第二节政治社会化一、政治社会化的含义与功能二、政治社会化的途径第八章政治变迁与政治文明第一节政治变迁的思考:政治民主一、关于民主的理论二、民主的本质三、政治民主的基础四、民主的基本类型五、基层民主建设的作用和意义第二节政治改良:正常社会的永恒努力一、政治改革的含义二、政治改革的条件三、政治改革与经济改革的关系第三节政治革命:过去的结束,现在的开始?一、政治革命的含义二、政治革命的条件三、政治革命的作用第四节革命到革命后政治转变一、革命后政治的基本含义和任务二、革命后政治建设的基本条件三、革命后政治建设的主要内容第五节政治发展与政治现化代:向着更高的政治文明一、政治发展学说的兴起二、政治发展的含义三、政治发展的目标四、政治发展的动力五、政治发展的主要模式六、政治发展与政治参与七、政治发展与政治现代化八、政治合法性附录政治学研究常用的统计数字和指标一、国内生产总值(GDP)二、恩格尔系数三、基尼系数四、现代化指标体系五、城镇化水平参考书目前言——政治科学应该具备一种什么样的形态呢?本书本书是燕山大学文法学院本科生课程建设项目的一个部分,体现出我们的特色的内容主要在第五、九两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经·文雅·文王》 文王在上,于昭于天。
董仲舒 (384-322)
《为人者天》 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
阿奎那 (Aquinas,384322BC)
黑格尔(Hegel,17701831)
《阿奎那政治著作选》 “国王是上帝的一个仆人”,“没有权柄不是出于神的”。
《法哲学原理》 国家是精神为自己所创造的世界。
庞顿 《政治学导论》 吉尔 政治活动可以被认为是与对人的集体管理联系在一起的
《布莱克韦尔政治学百科全书》 政治是在共同体中为共同体的利益而作出决策和将其 实施的活动
把握了政治的公众 性和管理性特征
没有深刻说明公众性的 本质,忽视了统治性
一、若干非马克思主义政治观分析
5、政治是一种超自然、超社会力量的体现或外化
1.典型地具有客观唯心主义性质;2.宗教、意识形态论证政权产物。
二、马克思主义政治观
1.政治是一种具有公共性的社会关系 2.政治也是经济的集中体现 3.政治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 4.政治是有规律的社会现象
二、马克思主义政治观
1、政治是一种具有公共性的社会关系
人们的政治关系同人们在其中相处的一切关系 一样自然也是社会的、公共的关系。
列宁(Lenin,1870-1924)
国家和国家政权,就其内容来讲,是阶级社会中的公共权力,是一种 从不可解决的社会矛盾中产生,居于社会之上,以保持社会秩序的特殊 力量。国家政权问题就是阶级社会中的公共权力问题,就是政治权力问题。
二、马克思主义政治观
4、国家是一种有规律的社会现象
国家总的来说还只是以集中的形式 反映了支配着的阶级的经济需要
社会政治基础: 经济关系 社会群体形态: 阶级关系
日常社会形态: 义政治观
2、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
每一个社会的经济关系首先是作为利益表现出来
马克思(Karl Marx,1818-1883)
现在我们主要的政治应当是:从事国家的经济建设, 收获更多的粮食.....消除饥荒,这就是我们的政治。
一、若干非马克思主义政治观分析
2、政治是对于权力的追求和运用
拉斯韦尔 汉斯·摩根索
《政治学:谁得到什么?何时和如何得到》 政治是“什么人,在何时,怎样获得了收入、尊重、安全等社会价值”
《国家间政治》 政治是争夺权力的斗争
马克思·韦伯
政治意指力求分享权力 或影响权力的分配”
权力中心 核心内容 实际状态
1、政治是一种社会价值追求,是一种规范性的道德
《论语·颜渊》 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理想国》 政治的本质问题在于“正义”
价值取向 期望要求 生活目的 道德标准
《政治学》 政治的等同于最高而最广泛的善
超越现实 理想主义
从哲学思辨而非现实出发 从应然而非实然层次和角度 带有神秘色彩,不能反映现实
1.基本角度、依据是具有公共性的社会关系
马克思(Karl Marx,1818-1883)
政治就是各阶级之间的斗争,政治就是无产阶级 为争取解放而与世界资产阶级进行斗争的关系。
列宁(Lenin,1870-1924)
2.政治内容是相互对抗的阶级之间的关系。
逻辑 思路
毛泽东(1893-1976)
在人民有了自己政权后,这个政权同人民的关系 关系,就是人民内部关系了,这是一种新的政治关系。
Principles of Political Science
政治学原理
political theory
授课专用 请勿索要
版本说明 本课件主要依据杨光斌: 《政治学导论》(第四版) 制作而成,同时参考众多国内 外主流政治学或政治科学教材。
主讲教师:张恩
第一篇 政治的性质
第一章 政治与政治学
第一节 政治的含义
列宁(Lenin,1870-1924)
经济建设“就是当前最大的政治”
邓小平(1904-1997)
二、马克思主义政治观
3、国家政权是阶级社会中的根本政治问题
国家总的来说还只是以集中的形式 反映了支配着的阶级的经济需要
恩格斯(Engels,1820-1895)
政权问题“是全部政治的基本问题,根本问题” 政治活动的重要内容“就是参与国家事务,给国家 定方向,确定国家活动的形式、任务和内容”。
第一节 政治的含义
各种关于政治含义的认识和解释,即为政治观
一、若干非马克思主义政治观分析
日常生活中对“政治”的理解
1 政治就是做官,到政府中工作,通过升迁获得权力
2
政治就是玩弄权术,通过一切手段达到目的
3 政治就是事关国家、政党和国际有关的重大事情
4
政治就是将其他人都看作敌人的态度
第一节 政治的含义
3.在人民政权下,政治就是人民的内部关系。
二、马克思主义政治观
2、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 特定的经济关系
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关系 生产过程中的支配被支配关系
生产成果的分配关系
政治关系
本质 内容 形态 方式
政治权力
在阶级社会中,社会经济关系在社会群体的形态上体现为阶级关系 政治关系中的主导关系是阶级关系。
第一章 政治与政治学
政治的含义 • 内容提要
问题1.古今中外,有哪些经典的政治观? 问题2.简述马克思主义政治观? 问题3.比较政治与非政治? 问题4.比较理论(理想)的政治与现实的政治? 问题5.系统论是如何阐述政治的? 问题6.博弈论是如何阐述政治的? 问题7.政治与经济、法律、宗教、道德的关系?
各种关于政治含义的认识和解释,即为政治观
一、若干非马克思主义政治观分析
词源学分析
《尚书》
道洽政治,泽润生民
中国
《周礼·遂人》
掌其政治禁令
《管子》
政治不悔
西方
politics来源于古希腊语的polis、polity和politeria 柏拉图《理想国》、亚里士多德《政治学》
一、若干非马克思主义政治观分析
现实主义
忽视客观存在的价值和道德 没有正确解释政治生活的目的和追求 没有指明权力背后的实际动因
一、若干非马克思主义政治观分析
4、政治是公共事务的管理活动
孙中山
《孙中山选集》(下) 政是众人之事,治就是管理,管理众人之事,即政治
吴恩裕 让·布隆代尔
《政治问题研究》 政治乃是用公共的强制力对于众人之事的管理
列宁(Lenin,1870-1924)
1、政治现象和其他一切社会现象一样,本质上是一种社会矛盾运动, 其产生、发展、变化乃至消失,都遵循着特定因果联系的规定性, 都有着其客观内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