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复习要点整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隧道是一种地下工程结构物,通常是指修筑在地下或山体内部,两端有出入口,供车辆、行人、水流及管线等通过的地下通道。
2、文献资料的收集包括:地形地貌资料、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资料、工程资料、气象资料、用地及环境资料、灾害资料、概预算资料调查、与隧道建筑相关的资源资料、相关法律法令调查。
3、隧道的构成①主体建筑物:洞身衬砌、洞门。②附属建筑物:通风、照明、防排水、安全设施等。
4、洞身衬砌的作用是承受围岩压力、结构自重和其它荷载,防止围岩塌落、风化、防水、防潮等;
5、洞门:在隧道端部外露面修的为保护洞口和排放流水的挡土墙式结构。洞门的作用是防止洞口塌方落石、保持仰坡和边坡稳定;
6、附属建筑物的作用是确保行车安全、舒适。
7、隧道按长度划分为:特长隧道:(1)特长隧道:L>3000 m(2)长隧道:3000 m ≥L>1000 m(3)中长隧道:1000 m ≥L>500 (4)短隧道: L≤500 m
8、山岭隧道的施工方法:矿山法(传统矿山法、新奥法)和掘进机法(隧道掘进法、盾构掘进机法);
9、新奥法是以控制爆破或机械开挖为主要的掘进手段,以锚杆喷射混凝土为主要的支护方法,理论、量测和经验相结合的一种施工方法。
10、新奥法施工的基本原则是:少扰动、早支护、勤量测、紧封闭。
11、新奥法施工按开挖隧道的横断面分部情景来分,开挖方法为:全断面开挖法、台阶开挖法、分部开挖法。
12、隧道平面、纵断面设计时应注意什么问题?(1)平面设计根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定进行设计,同时应照顾隧道的特点。平面线形原则上采用直线,避免曲线,必须设置曲线时,其半径不宜小于不设超高的平面曲线半径,并应符合视距要求。(2)纵断面设计隧道纵坡以不妨碍排水的缓坡为宜。公路隧道控制坡度的主要因素是通风问题,一般在 2%以下,大于 3%是不可取的。为考虑排水,隧道不应采用平坡,一般用 0.3~0.5%的坡度。
13、曲线隧道有哪些不利因素?(1)行车视距问题;(2)加宽断面问题,造成变截面隧道,施工难度大;(3)曲线隧道内装修复杂;(4)增加通风阻抗,对自然通风不利。
14、隧道建筑限界是为保证隧道内各种交通的正常运行与安全而规定在一定宽度和高度范围内不得有任何障碍物的空间限界。
15、隧道净空是指隧道内轮廓线所包围的空间,包括公路隧道建筑界限、通风及其它功能所需的断面积。
16、隧道行车限界:保证隧道中行车安全,在一定高度和宽度范围内任何物体不得侵入的限界;
17、公路隧道洞口位置选择:1、一般应设在山体稳定、地质条件好、排水有利的地方,隧道“宜长不宜短”,应“早进洞,晚出洞”,尽量避免“大挖大刷”,破坏山体稳定;2、洞门不应设在沟谷低洼处和汇水沟处,隧道不要直穿鞍部、垭口,通常鞍部,在地质上是薄弱点、断层破碎带、富水带,是不稳定地层;3、当洞口处为悬崖陡壁时,根据地质情况采用贴壁或采用接长明洞的办法,将口堆到坍方范围以外 3-5m 处;4、洞口地形平缓时,一般也应早进洞晚出洞;5、为使洞口段衬砌结构受力条件好,应使隧道中线与地形等高线正交;6、长大隧道在洞门附近应考虑施工场地、弃渣场以及便道等的位置;7、洞口附近有居民点时,考虑提前进洞,尽可能减少附近地上构筑物,地下埋设物与隧道的相互影响,及减少对环境(农业、交通、居民生活)的影响;8、洞口路肩应高出设计洪水位(包括浪高)以上 0.5m,以免洪水浸入隧道;9、考虑通风设备排出的废气和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程度和解决办法;
10、考虑设置防雪工程、防风工程和防路面冻害工程的必要性。
18、隧道洞口位置一般形式为:坡面正交型、坡面斜交型、坡面平行型、山脊突出部进入型、沟谷部进入型。
19、隧道衬砌荷载与分类:作用在衬砌上的荷载,按其性质可分区为主动荷载和被动荷载。主动荷载包括主要荷载和附加荷载;主动荷载是主动作用于结构并引起结构变形的荷载;被动荷载是因结构变形压缩围岩而引起的围岩被动抵抗力,即弹性抗力,它对结构变形起到约束作用。
20、隧道结构体系的计算模型:以工程类比为主的经验设计法;以现场量测和实验室试验为主的实用设计方法;荷载—结构模型方法;岩体力学模型方法,包括解析法和数值法。
21、喷射混凝土是利用压缩空气及其他动力,将按一定配比拌制的掺有速凝剂的混凝土混合物沿管路运输至喷头处,以较高速度垂直喷射于受喷面,依赖喷射过程中水泥与骨料的连续撞击、压密而形成的一种混凝土。
22、锚杆是一种插入到围岩岩体内的杆形构件,用于主动加固围岩。
23、锚杆的锚固方式:①通过锚杆杆体或杆端锚头得膨胀将锚杆嵌固在围岩中(机械型);
②利用灌浆将锚杆杆体或杆端端部固定在岩体内(粘结型)。
24、锚杆的作用:①组合梁(层状岩体)②悬吊(不稳定岩体)③挤压加固(系统锚杆,形成连续压缩带)。
25、锚杆按照作用类型划分为:全长粘结型、端头锚固型锚杆、摩擦型锚杆、预应力型锚杆或锚索。
26、支护的方式:外部支护、内部支护、混合支护。
27、支护结构:初期支护(一次支护)和永久支护(二次支护,二次衬砌),一次支护是为了保证施工的安全、加固岩体和阻止围岩的变形,二次支护是为了保证隧道使用的净空和结构的安全而设置的永久性衬砌结构
28、衬砌按施工工艺方面分为四类:整体式摸筑混凝土衬砌、装配式衬砌、喷锚支护、复合支护。
29、整体衬砌,复合式及锚喷衬砌各适用于什么场合?整体式衬砌是传统衬砌结构型式,在新奥法(NATM)问世前,广泛地应用于隧道工程中,该方法不考虑围岩的承载作用,主要通过衬砌的结构刚度抵御地层的变形,承受围岩的压力。复合式衬砌是由初期支护和二次支护组成的。初期支护是限制围岩在施工期间的变形,达到围岩的暂时稳定;二次支护则是提供结构的安全储备或承受后期围岩压力。锚喷支护作为隧道的永久衬砌,一般考虑是在 III 级及以上围岩中采用;在 IV 级及以下围岩中,采用锚喷支护经验不足,可靠性差;按目前的施工水平,可将锚喷支护作为初期支护配合第二次模注混凝土衬砌,形成复合衬砌。
30、复合式衬砌支护机理:①外衬(初期支护)②内衬(二期衬砌)③中间设有防水层,阻止水从衬砌背后渗入隧道。
31、锚喷支护是一种组合支护,它是将喷射混凝土、锚杆、钢筋网喷射混凝土、刚拱架喷射混凝土结构组合起来的支护形式。
32、锚喷支护的特点:及时性、紧贴性、柔韧性、深入围岩内部加固、支护组合和设置时间的灵活性、密封性。
33、超前支护方法:超前支护的设计应根据围岩条件(围岩的强度特性、掌子面自稳性、初始应力状态等)和设计条件(隧道周边的地形条件、环境条件、隧道断面形状、开挖方法等)选择适宜的方法进行。
34、隧道接线的平面及纵断面线形有何要求?(1)保证有足够的视距和行驶安全:隧道洞口连接线的平面及纵断面线形应与隧道线形相配合。(2)注视点和注视时间;(3)隧道两端平面线形与道路线形相一致的最小长度限制,具体数值参照规范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