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美苏缓和中苏联实行缓和政策的原因
20世纪70年代的中美苏战略三角关系探析
导致水患发生;另一方面,薪炭需求增多和植被恢复能力降低破坏了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使得水土流失现象加剧,间接导致了水患的发生。
参考文献:[1](清)金光祖.康熙广东通志·琼州府[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6.[2]刘昭民.中国历史上气候之变迁[M].台湾:商务印书馆,1982.[3](清)张廷玉等.明史(5)[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4]王建华.山西灾害史[M].太原:三晋出版社,2014.[5]朱士光.清代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变化及其影响[J].中华魂,2014(22).[6]王富强,韩宇平.黄河宁蒙河段冰凌成因及预报方法研究[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4.[7]卢勇.明清时期淮河水患与生态、社会关系研究[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08.[8]满志敏.中国历史时期气候变化研究[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9.[9]河南省水文总站.河南省历代旱涝等水文气候史料[M].河南省水文总站,1982.[10]淳化县志编纂委员会.淳化县志[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0.[11]马雪芹.明清黄河水患与下游地区的生态环境变迁[J].江海学刊,2001(5).[12]庾丽萍.元明清的黄河水患及治理[J].陕西水利,2006(6).作者简介:王威(1994—),男,汉族,山西高平人,单位为南京农业大学中华农业文明研究院,研究方向为农业史。
夏如兵(1969—),男,汉族,江苏南通人,南京农业大学中华农业文明研究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农业科技史、近现代农业史、农业文化遗产。
(责任编辑:朱希良)20世纪70年代的中美苏战略三角关系探析陈小宁摘要:中国美国苏联战略三角关系从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酝酿,其形成的背景是中苏关系破裂、美苏关系缓和及新的力量中心崛起。
20世纪70年代,美国先后实行“双和”战略及“和中抗苏”战略,在与中国建交的同时,加紧与苏联在“中间地带”的争夺。
缓和政策简介及详细资料
《苏美防止核战争条约》
《限制地下核子试验条约》
《关于核爆炸用于和平目的条约》
《苏美第二阶段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
《反弹道飞弹条约》
缓和政策的结束,一般来说是里根总统的对苏政策改变。
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新知网wwwlishixi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缓和政策简介及详细资料
1969年1月尼克森就职演说及1971年苏共廿四大,都宣告以谈判代替对抗,以缓和代替冷战的策略。在此策略下,双方订定:
《防止海上发生意外事故条约》பைடு நூலகம்
《反弹道飞弹条约》
2017年高考历史必考知识点:柏林危机
[键入文字]2017 年高考历史必考知识点:柏林危机历史网的小编给各位考生整理了2017 年高考历史必考知识点:柏林危机,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更多的资讯请持续关注历史网。
▲高考历史必考知识点:柏林危机柏林危机(Berlin Crisis)共有三次,第一次发生于1948 年,又称“柏林封锁(Berlin Blockade)”,是冷战开始后其中一个最早发生的危机,其导火线为1948 年6 月24 日苏联阻塞铁路和到柏林西部的通道,至1949 年5 月12 日苏联宣布解除封锁,停止行动之后,危机缓和。
第二次发生于1958 年,苏联发出最后通牒,要求英美法六个月内撤出西柏林驻军,后来以苏联让步完结。
第三次发生于1961 年,苏联重新提出西柏林撤军要求,事件以苏联在东柏林筑起柏林墙作结,美苏关系以苏联冻结柏林问题而得以缓和。
▲高考历史必考知识点:柏林危机的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美国、英国、法国四国因对西柏林法律地位的争执而引起的三次国际危机。
根据1945 年《苏英美三国雅尔塔会议公报》《苏美英三国柏林波茨坦会议议定书》及其他有关文件规定,在德国投降后,由苏、美、英、法四国分区占领德国和柏林。
上述文件还规定了处置战后德国政治、经济的基本原则,以防止其再发动战争,危害世界和平。
▲高考历史必考知识点:柏林危机的结果在七十年代的时候,苏联政府开始实行比较缓和的政策,希望可以用这种方式促使西方的国家能够承认和认可当时欧洲的状况,后来苏联又不断地和联邦德国进行关系改善,与此同时还建议将柏林方面的危机用谈判的方式解决,这件事西方国家也是同意了的。
到了1970 年的3 月份,这四个国家再次开始谈判,终于在第二年的9 月份签1。
美苏争霸中对华政策的变化
第三阶段(90年代以来): 第三阶段(90年代以来): 年代以来 ——时而紧张,时而缓和; ——时而紧张,时而缓和; 时而紧张 主要原因: 主要原因:
1、“和平演变”在苏联、东欧得逞,使 和平演变”在苏联、东欧得逞, 之加紧对中国的“和平演变” 之加紧对中国的“和平演变”,这是由其 本性所决定的。 本性所决定的。 2、由于我国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和国 际政治地位的不断提高, 际政治地位的不断提高,中美经济交流日 益增长,中美和好符合两国的根本利益。 益增长,中美和好符合两国的根本利益。
第二阶段(70、80年代): 第二阶段(70、80年代): 年代 ——缓和,走向正常化。 ——缓和,走向正常化。 缓和 主要原因: 主要原因:
1、美国国内严重的经济危机、侵越失败, 美国国内严重的经济危机、侵越失败, 美苏争霸处于劣势,调整对华关系; 美苏争霸处于劣势,调整对华关系; 2、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和国际地位 的逐步提高,成为不可忽视的力量; 的逐步提高,成为不可忽视的力量; 3、美国霸权政策遭到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界各国人民的反 对,中国得到世界人民特别是第三世界各 国人民的支持; 国人民的支持;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归纳石油输 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 出国组织成立的背景和该组织的性质。 出国组织成立的背景和该组织的性质。 背景:中东石油业发展迅速, 背景:中东石油业发展迅速,对西方 经济产生了重要影响, 经济产生了重要影响,但长期受到西方 的控制和剥削。 的控制和剥削。 性质: 性质:是发展中国建立的旨在反对西 方剥削维护自身利益的国际经济组织。 方剥削维护自身利益的国际经济组织。
材料一:在杜鲁门决定让美国再次干预中国内战 材料一: 之后的十年里, 之后的十年里,反华态度及反华政策进一步发展及 强硬化。国务卿杜勒斯------许诺 许诺, 强硬化。国务卿杜勒斯------许诺,要结束对远东的 忽视,并努力孤立、包围中国。使北京政府崩溃。 忽视,并努力孤立、包围中国。使北京政府崩溃。 他强调中国只有一个,就是台湾的蒋介石政权-----他强调中国只有一个,就是台湾的蒋介石政权-----除了经济上、政治上采取行动反对中国以外, 除了经济上、政治上采取行动反对中国以外,艾森 豪威尔政府还通过发展美国在东亚的军事基地和与 亚洲的反共国家签订共同防御条约, 亚洲的反共国家签订共同防御条约,继续并加强了 对中国的军事包围。 对中国的军事包围。 ——[美国]孔华润《美国对中国的反应》 ——[美国]孔华润《美国对中国的反应》
20世纪70年代联美反苏基本实现与西方国家关系正常化
1973 年 11 月,澳大利亚总理惠特拉姆访 华时游览北京天坛。
改善与西方国家之间的关系
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视频)
谢 谢 !!!
20世纪70年代联美反苏基本实 现与西方国家关系正常化
主讲人—
20世纪70年代 基本实现了与西方国家关系的正常化
一、外交政策的调整: “ 一条线”,“一大片” 二、中国外交关系的大发展: 1)调整中美关系,两国实现建交 2)实现中日邦交正常化 3)改善与西方国家的关系 4)恢复了联合国合法席位
调整中美关系
中美建交的背景条件:
一、美社会与经济危机频发,美苏争霸态势 易位,表现为苏攻美守;在两强争霸的世 界矛盾斗争中,苏联处于主要矛盾方面 二、苏联在中苏边境大量增兵,挑起武装冲 突,成为中国安全最大的威胁国
调 月,周恩来总理在北京会见美 国乒乓球代表团。
调整中美关系
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 1971年7月9日基辛格秘密来华
调整中美关系
1972年发表《中美联合公报》两 国敌对关系结束。
1979年发表《中美建交公 报》,中美正式建交。
实现中日邦交正常化
1972年9月,中日两国政府首脑为实现关系正常化的会谈(视频)
改善与西方国家之间的关系
1973年9月,毛泽东主席会见来访 的法国总统蓬皮杜 。
中苏关系从对抗到缓和的转变及原因
中苏关系从对抗到缓和的转变及原因孔寒冰2013-1-31 11:05:10 来源:《国际政治研究》2004年第2期内容提要: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初在中苏关系史上是从60年代末的全面对抗向80年代中后期的关系正常化的过渡。
中苏关系上这种过渡性阶段的出现,既与中苏两国内部政治发展出现的过渡性有关,又与当时的国际局势的过渡性有关。
系统地考察这一时期的中苏关系发展过程,分析其背后的原因,是研究中苏关系正常化的一个墓本前提。
关镇词:中苏关系;对杭;缓和;过渡时期作者筒介:孔寒冰,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邮政编码:100871)与关系破裂经过一个很长的过程一样,中苏关系的缓和也经过了一个很长的过程。
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初的中苏关系就是从60年代末的激烈对抗向80年代中后期的关系正常化的过渡阶段。
[1]造成这一时期中苏关系过渡性特点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突出是由于当时中苏两国的国内局势和国际形势都带有过渡性。
正是在这种过渡性的氛围里,中苏关系的坚冰逐渐消融,中苏正常化的春天才逐渐到来。
一、对抗余波在一篇专论“文化大革命”时期中苏关系的文章中,我提出:从内容上说,20世纪60年代下半期中苏关系从以意识形态为主向以国家利益为主转变,[2]这种转变在70年代和80年代初更为突出。
与以往的对抗所不同的,这一时期中苏之间的对抗一方面是规模在不断地缩小,强度在不断地减弱;另一方面更多的是围绕着现实的国家利益,理想的意识形态色彩则越来越淡化。
概括起来说,在中苏对抗的余波中主要有这样一些典型的事件:第一,互逐“间谍”。
早在1967年,中苏就以“不受欢迎的人”为借口互相驱逐过外交人员,70年代初互逐外交人员则以“间谍”的名义。
1974年1月20日,《人民日报》发表消息说:苏驻华使馆马尔琴科等人进行间谍活动被当场拿获,中国政府向苏联政府提出强烈抗议,外交部副部长余湛召见苏驻华大使并且宜布马尔琴科等5人不受欢迎,立即驱逐出境。
试述美苏第一次缓和的背景和表现和中东战争
试述美苏第一次缓和的背景和表现
背景:①,由于侵略朝鲜失败,美国国内开始抨击杜鲁门政府的遏制政策,艾森豪威尔上台后,在外交上提出了“解放政策”代替“遏制政策”,用除经济、文化等综合手段遏制苏联。
②,赫鲁晓夫上台后在外交上提出了“三合路线”为中心的外交政策,强调和平过渡,和平竞赛,和平共处。
表现:首先,奥地利问题是东西方关系的解冻的突破口;其次,日内瓦四国首脑会议,标志着国际局势正在由紧张走向缓和;然后,苏联与西德建交,与日本建交。
最后,美苏戴维营会谈,达到了美苏第一次缓和的顶点,同时开创了两个超级大国通过首脑会晤形式解决国际争端的先例。
第一次中东战争
背景:由于西方各国的干预和英国的《贝尔福宣言》,在阿以之间埋下了祸根。
1948,以色列建国的第二天,阿拉伯联盟和以色列爆发第一次中东战争。
战争初期阿方处于优势地位,在美国的帮助和援助下,以军获得优势,1949双方签订停战协议。
意义:第一次中东战争后,恢复巴勒斯坦人民的民族权力问题成为中东问题的核心。
第17课缓和和对抗交替——60年代后期到80年代美苏争
Hale Waihona Puke 主要内容: “边界的不可侵犯性” “禁止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 对二战以后的国家领土政治现实加以确认
促进经济贸易、科技、环境以及人员接触、 文化教育领域的合作。
苏联出兵阿富汗(1979)
苏联出兵阿富汗(1979), 霸权主义发展到顶峰的表现
美国为首的西方 各国反应强烈
美苏关系紧张
二、紧张与缓和并存——第三阶段:80年代
1、卡特主义
1977—1980年任美 国第三十九任总统
用武力遏制苏联南下, 强调实力和军事遏制。
卡特主义:任何外部势力 想控制波斯湾地区的任何 企图,都将被视为对美利 坚合众国切身利益的侵犯, 对这种侵犯,将用包括军 事力量在内的一切必要手 段予以击退。
三、美苏争霸--“第二次缓和”
思考问题:美苏“第二次缓和”指的是哪次关系的 缓和?具体表现怎样?为什么会走向缓和?
1、“第二次缓和”
表现: 1)苏联收缩力量,不干涉东欧,美国放松了与苏联
的对抗 2)美苏领导人频繁会晤,谈判两国之间关系 3)标志---1987年,双方签署《消除中程导弹条约》
三、美苏争霸--“第二次缓和”
苏联 欧共体
中国 日本
第三世界
美国
一、美苏争霸--“缓和” --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
1、美苏关系缓和的原因:
①国际关系出现多极化趋势
②美苏的军备竞赛严重阻碍经济的发展
五角大楼前的反越战示威 美国飞机轰炸河内。
越南战争从1961年至1975年共历时14年,是二战后 持续时间最长、最激烈的大规模局部战争。美国先 后投入250多万部队,动用了除核武器外的所有尖 端武器,期间被击落击毁各种飞机7000余架,耗资 3500多亿美元,死亡5.6万人,伤30万人以上。
七十年代美苏缓和中苏联实行缓和政策的原因
美苏缓和中苏联实行缓和政策的原因(1969-1979)摘要:七十年代的美苏缓和是美苏长达近半个世纪的冷战中美苏关系的暂时缓和,它给东西方关系带来了缓和,使得整个国际局势趋于缓解。
“缓和”在战后苏美关系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苏美从“冷战”走上“缓和”,反映了国际关系以及两个超级大国力量对比的巨大变化。
由于意识形态的严重分歧和超级大国争夺霸权的尖锐矛盾,美苏关系自二战直至苏联的解体总体上都是处于对抗状态。
为什么在四十多年的对抗史中会出现一个十年的缓和时期呢?这种缓和是历史的必然还是一种偶然现象呢?本文就从苏联方面来探讨美苏缓和期间苏联实行缓和政策的原因。
关键字:缓和和平共处核力量中美关系研究综述:国内关于七十年代的美苏缓和的原因的研究有很多,有从是从美国或是苏联单方面对缓和进行综述和分析,有的从美苏两个方面来研究。
美国方面的有:宋鸥《尼克松缓和战略评析》、林治华《美国外交政策的曲线:从尼克松到里根》及资中药主编的《战后美国外交史—从杜鲁门到里根》。
研究苏联原因方面的有:盛昊云《评勃列日涅夫时期的“缓和”比较全面地从美苏两个方面评述缓和的有黄正柏的《美苏冷战争霸史》丹·考德威尔的《论美苏关系》,和。
西方对七十年代的缓和的研究,集中在缓和前期尼克松尤其是基辛格的缓和构想方面,而且大多对缓和持批评态度。
比如:西摩·赫什的《权力的代价》、沃伦·纳特的《基辛格的总构想》、理查德.C.《尼克松一基辛格时代:重建中的美国》、科拉尔·贝尔的《缓和外交:基辛格时代》。
本文试图从苏联方面对七十年代美苏缓和中苏联实行缓和政策的原因进行研究。
虽然苏美“缓和”的高潮已过,但回过头来考查一下“缓和”的由来与发展,在“缓和”中两个超级大国的你争我夺,这对我们分析今天和明天的苏美关系还是有益的。
一苏联的“缓和”是它“和平共处”的翻版,是它的政治战略。
本文主要从五方面来阐述苏联实行缓和政策的原因:(1)“和平共处”外交政策的影响(2)苏联发展经济的需要(3)苏联军事实力的增强和对其自身核力量的认识(4)中美关系的推动作用(5)国际局势由两级向多级化发展。
浅谈七十年代苏联缓和外交战略
关键 词:冷战;美国;苏联 ;缓和外 交战略 中图分类号:D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 0- 5 0( 0 8 5 0 5- 3 0 8 7 4 2 0 )0 - 10 0
二 十 世 纪 七 十 年 代 , 苏 联 积 极 推 行 缓 和 外 交 战 略 ,这 年代 初 ,苏美 实力发生 了重大变化 ,经 济总量上 的差 距不
1 7 的 前 后增 长 6倍 ; 16 _ 1 7 年 ,苏 联 从 西 方 得到 9 0年 9 4 _9 0
意 味 着 某 种 程 度 的信 任 和 能够 考 虑 彼 此 的 合 法 利 益 。 的长期贷款仅 3 6亿美元,而 1 7 — 18 年猛增至 3 0多亿 9 1 90 0 1 7 年 , 勃 列 日涅 夫 在 苏 共 二 十 四 大 抛 出 了 六 点 “ 平 美元 。西方 的资金 和技术大大 加速 了苏联 的经济和军 事发 91 和 纲 领 ” 宣 称 要 把 “ 和 ”摆 在 “ 固 和 加 强 苏 联 和 平 共 展 , 并 且 ,西 方 国 家 也 对 苏联 的 市 场 和 能源 产 生 ~ 定 的依 , 缓 巩
一
战略的推 出,极大地改善了东西方之间的关系 ,尤其是 苏 断缩小。至 17 年 ,苏联 国民收入上升为美国的 6% 钢铁、 90 5,
联与美国、西欧的关系 。苏联从美国和西欧等国获取 了大量 石油 、水泥等主要工业产 品的产量超过美 国越居世界首位 。 的资金和技术援 助,增强 了苏联的综合 实力。同时,美国、 军事上双方基本形成 了核均势 ,此外,苏联还在 常规兵力和 西欧等 国也借助对苏援助 的机会加 紧对 苏联进行和平演变 , 大多数常规武器数量方面对美 国占有优势。, 本 国经济实力 , [ z 虽然苏联 的缓和战略并没有脱离两极对峙的轨道 ,但是从客 的上升及军事力量的提 高使苏联有 能力也有信心采取更为积
美苏第一次缓和原因
我们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如 果我们为和平联合起来,那么就不 会有战争。那时,如果有某个疯子 想挑起战争,我们只要用手指吓唬 他一下,就足以使他平静下来。 (这只是苏联的一厢情愿)
实力变化(小结)
苏 : 赫鲁晓夫上台后对苏联对外战 略进行重大调整, 略进行重大调整 , 因国内各方面实力增强 要求与美国平起平坐 实现美苏合作, 美国平起平坐, 要求与 美国平起平坐 , 实现美苏合作 , 共 同主宰世界。 同主宰世界 。 然而苏联毕竟是在实力落后 的情况下追求与美国平等的地位苏联领导 人既想对外扩张,又感到力不从心, 人既想对外扩张 , 又感到力不从心 , 因而 采取缓和战略 战后随着美国经济、 美 : 战后随着美国经济 、 军事实力的 膨胀,奉行全球霸权主义政策.而经历后朝 膨胀 , 奉行全球霸权主义政策 而经历后朝 鲜战争后, 鲜战争后 , 一个相对缓和的国际环境有利 于其国家利益的实现, 于其国家利益的实现 , 但其实美国并没有 做出积极的回应
美国方面
1953年1月,杜勒斯在出 任国务卿前夕于国会做 证时说,“遏制”政策 是消极被动的“单纯防 御政策。解放并不就是 解放战争,解放可以用 战争以外的方法达到。
左图为美国国务卿 杜勒斯
政治 战
• 鼓吹“共产主义”扩张 和红色威胁 • 签订条约拼凑军事集团 • 限制苏联势力的进一步 扩张
心理 战 宣传 战
二战结束前,世界的重心在欧洲 二战结束前,世界的重心在欧洲 二战结束后,世界出现了两个权力中心 二战结束后,世界出现了两个权力中心
美苏第一次缓和的原因
20世纪 世纪50-60年代初国 世纪 年代初国 际局势发生变化
美苏国家实力变化
美苏领导人的更迭, 美苏领导人的更迭,思 想的变化及政策的调整
浅谈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缓和的原因
浅谈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缓和的原因摘要:中美关系从近代到现代走过了曲折复杂过程。
20世纪70年代中国、美国、苏联等多种因素促使中美关系走向缓和,根本原因是国家利益决定的,中美在多方面有着共同的利益。
关键词:中美关系缓和国家利益新中国成立以后,中美关系一直处于敌对状态,美国坚持与中国为敌的立场,拒绝承认中国,并且阻挠其他国家承认新中国的政权,而其在政治上孤立、经济上封锁、军事上威胁包围中国,企图扼杀新中国。
新中国为了打破这一局面,采取“一边倒”的策略,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来团结世界上广大发展中的国家。
在20世纪70年代,中国与美国的关系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由建国初期的敌对状态逐渐走向缓和,并最终建立了外交关系。
为什么?两个意识形态对立、相互敌视了几十年的两个国家,尽然在这时开始改善关系、走向缓和呢?一、中国方面因素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是中美关系走向缓和的重要原因。
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60年代末,我国的经济科技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石油的达到全部自给,靠进口的时代一去不返;新修铁路八千多千米;国防建设取得突出成就,原子弹、氢弹相继研制成功;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外交方面也取得突出成就:由于新中国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赢得了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支持。
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末,我国先后与亚、非、拉等地区的二十多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大大改善了中国的国际环境,扩大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1971年中国恢复了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大大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而这些都有利于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
这样一个地域辽阔、人口众多、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的国家,在当时两极格局下,和谁关系密切,都会打破两极格局的实力平衡的倾向。
这样,在美苏争霸中处于守势的美国为了牵制苏联,开始向中国伸出了橄榄枝,来改善中美关系。
美国遏制和孤立中国政策的破产。
新中国成立后,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实行经济封锁、政治孤立、军事威胁等政策,但是中国在抗美援朝中不但取得了胜利,而其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中国在外交上也取得了很多成就,1971年又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使美国的孤立政策破产。
尼克松缓和战略评析
尼克松缓和战略评析尼克松缓和战略是美国总统理查德·尼克松在1970年代旨在改善美国关系,以减少世界战争的战略计划。
该战略特别关注于改善美国与苏联以及中国之间的关系,从而减轻冷战的紧张局势。
评析尼克松缓和战略主要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战略目的与背景尼克松缓和战略的战略目的是通过增进美国与苏联和中国之间的互信,减少国际军备竞赛,并达成协议,以维护世界和平安全。
其背景是冷战时期,美苏之间的紧张关系不断加剧,因此尼克松希望通过缓和紧张局势,并增进与中苏之间的关系,以此减轻世界紧张状态。
二、战略执行与成效尼克松缓和战略的执行分为两个方面:对苏政策和对华政策。
前者为1972年尼克松访问苏联,与苏联总书记勃列日涅夫签署《苏美联合公报》、《关于防止核战争危险和减少军备竞赛的条约》等协议;后者为1972年访问中国,实现中美关系的正常化。
总体来说,尼克松缓和战略实现效果较好,为缓解冷战紧张局面,保护世界和平发挥了积极作用。
但其缺点在于在与中国达成协议后,美国仍继续与中国进行贸易制裁,致使中美关系出现波动。
三、战略评价尼克松缓和战略是美国外交政策的重要里程碑,其带来的积极影响在世界和平局势呈现紧张态势时表现得尤为突出。
其缓和了当时两个大国间的紧张关系,为后来的国际局势和大国关系的和谐发展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历史印记。
尼克松缓和战略实现了当时美国的国际战略目标,使美国逐渐从原本的“单极霸权”转向“多边合作”,以确保美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与权益。
同时,尼克松缓和战略不仅实现了冷战时期苏中美之间的缓和,也为后来的国际战略格局展开了新的面貌。
综上,尼克松缓和战略是一项宏大的外交政策,对世界和平和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
其总体效果是积极的,但其也存在一些缺点。
国际关系史考研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汇总
育明教育2014年各高校政治学&国际关系&外交学考研专业课基础班视频课程+全套真题、笔记等全套资料+公共课阅卷人一对一指导=1680~3000元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政治&国际关系考研攻略王绳祖《国际关系史》考研笔记战后国际关系史部分七十年代国际关系一、美苏在缓和中的争夺1. 美苏对外战略的调整尼克松主义尼克松上台后,内忧外患。
提出尼克松主义。
尼克松主义以伙伴关系为核心,以实力为后盾,以谈判为手段。
其伙伴关系是要加强同北约成员国之间的关系。
在亚洲要加强同日本的关系,以及世界上“自由”国家和独立国家的关系,解决它们共同面对的问题,特别是对付苏联的扩张。
其具体措施如下:加强同北约成员国和日本的伙伴关系;对社会主义国家推行缓和政策,改善同苏联和中国的关系;退出越战。
尼克松推行现实主义外交,并且取得一定成效。
这是美国战后外交的一次重大调整,对缓和国际紧张局势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苏联的全球攻势战略60年代末,70年代初,苏联的经济和军事实力明显加强。
在外交上采取进攻态势,展开与美国争夺世界霸权的角逐。
勃列日涅夫执政以来,苏联在政治经济军事各个方面有了很大发展。
国内局势稳定;经济发展迅速;局势力量发展,尤其是核武;1968年入侵捷克斯洛伐克,提出勃列日涅夫主义。
苏联把缓和当作外交政策的战略,在缓和的掩护下积极推行进攻战略,加快对外扩张的步伐。
同美国进行缓和,谋求大国地位;施行南下战略,同美国争夺第三世界,加强同古巴联系,在美国后院培植反美势力。
加强对南亚地区的渗透与扩张,支持印度支那的存在。
积极介入非洲内部争端,查收安哥拉内战和埃塞俄比亚与索马里之间的冲突,在南部非洲扩大了影响,1979年出兵阿富汗。
2. 东西方关系的缓和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美苏及北约和华约进入缓和时期。
欧洲处于缓和状态。
西德推行“新东方政策”以西方合作为基础,积极发展同东欧国家关系;承认战后边界现状,承认两个德国存在的现实;发展同苏东各国关系,解决战后遗留问题。
70年代的美苏缓和及启示
70年代的美苏缓和及启⽰20世纪70年的美苏关系“缓和”,它是建⽴在⼀个错综复杂的背景之上,且其结果在当时,估计很少有⼈能够预料到。
从美国的⾓度看,70年代初,继任总统的尼克松及其国家安全顾问基⾟格决⼼要体⾯地结束越南战争,因此他们希望与苏联缓和关系,是苏联减少对越南的援助并且希望苏联可以约束越南,以便美国可以从容撤军。
从苏联的⽅⾯看,60年代的中苏交恶,使得苏联感到⾃⼰可能陷⼊腹背受敌,因此希望和美国缓和关系,减少西边的压⼒。
苏联领导⼈视察贝加尔湖地区时曾说:此时,我们(苏联)最⼤的敌⼈是中国。
(出⾃罗伯特·盖茨的⾃传《亲历者》)因此,可以说,美苏双⽅都希望可以实现⼀定程度上的缓和,缓解⾃⾝的压⼒。
但后来发⽣的事情却与预想的截然不同。
在对缓和的适⽤范围上的认识上,美苏存在根本性不同。
美国⽀持缓和是希望他可以使苏联在越南问题上发挥作⽤。
但是苏联认为缓和只适⽤于欧洲,柏林问题在70年代确实有⼀定程度的缓解,⽽且美苏限制战略武器条约和赫尔⾟基协定都是成果。
但是在其他地⽅就不管⽤了,这⼀时期,苏联和其代理⼈古巴,在⾮洲、亚洲和拉丁美洲多⾯出击,其中尤以安哥拉、埃塞俄⽐亚、格林纳达和阿富汗的军事⼲预最具代表性。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结果,与美苏两国的时机的把握能⼒和国家战略的布局⽔平有密切关系。
⼀⽅⾯,苏联在把握时机上有明显的优势。
这⼀点也适⽤于今天的俄罗斯。
很多⼈认为俄罗斯(苏联)强⼤在于其天不怕地不怕,敢作敢为。
我认为不然,俄罗斯的厉害在于他选择的时机,往往是美国最虚弱或者受到质疑⽽不敢出⼿的时候。
70年的美国对外越战失败,国内反战情绪⾼涨,军费下降。
对内,经济下滑,没有底⽓。
正是美国最低落的时候成就了苏联最辉煌的时机。
选择此时出⼿,美国根本没有招架之⼒。
70年代是苏联和古巴在全世界扩张的黄⾦期。
另⼀⽅⾯,美国的优势在于对国家战略的规划,不过其效果往往是很慢的,甚⾄是被动的。
1975年的赫尔⾟基协定在当时不被⼈们看好,很多⼈认为这是花架⼦,但事实证明他们错了。
美苏争霸三阶段
论述美苏争霸的三个阶段,并分析其影响与教训。
(1)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苏联、中国和英国等国为了反对共同的敌人,结成世界反法西斯联盟。
二战结束不久,美国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推行冷战政策。
赫鲁晓夫上台以后,提出同美国平起平坐、实现美苏合作、共同主宰世界的基本战略。
随着苏联经济、军事实力进一步增强,从50年代后期起,美苏争霸的格局逐渐形成。
美苏争霸分为三个阶段。
1)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初,是美苏争霸的第一阶段。
这一时期的特点是既有缓和又有争夺。
在缓和方面:1955年,苏联主动与西方国家合作,签订了对奥和约,解决了二次大战的一大遗留问题。
同年,苏联同联邦德国建立外交关系。
1959年赫鲁晓夫访问美国,美苏首脑戴维营会议是苏联推行美苏合作外交战略的重大行动,美国实际上承认苏联是超级大国这一事实。
在紧张方面:1961年苏联修筑“柏林墙”,封锁了东西柏林边界,使美苏关系更加紧张。
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表明苏联开始走上同美国进行全球争夺的道路,同时也表明当时的战略优势仍然在美国方面。
这一时期,苏联还对中国推行霸权主义,企图控制中国,使得中苏关系恶化。
2)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末,是美苏争霸的第二阶段。
其特点是苏联处于攻势,美国转攻为守。
1964年勃列日涅夫上台至70年代,苏联的经济实力同美国的差距大为缩短,1975年,苏联的工业总产值上升,相当于美国的80%。
苏联在军备方面赶上了美国,苏联的战略导弹至1975年已达2402枚,超过美国40%,1979年苏联在战略核力量上的开支几乎为美国的3倍。
苏联大力增强常规军事力量。
1978年,美军210万人,苏军440万人,美军拥有坦克10500辆,苏军拥有坦克50000辆。
这一时期苏联推行与美国争夺世界霸权的积极进攻战略。
美苏争霸的重点在欧洲,美苏在欧洲都集结了重兵,处于两军对峙的僵持状态。
苏联一方面对欧洲以“缓和”战略麻痹西方,另一方面加紧在欧洲以外的地区扩张。
1969—1972年中美关系缓和进程中的苏联因素
1969—1972年中美关系缓和进程中的苏联因素
栗广
【期刊名称】《党史研究与教学》
【年(卷),期】2010()4
【摘要】1960年代末,国际局势发生巨大的变化。
在美国深陷越战泥潭、苏联实力大大增强并开始表现出对外扩张趋势的情况下,为了巧妙地利用中苏之间的紧张关系以实现其国家利益最大化,美国决策者作出了与中国缓和关系的决定。
珍宝岛事件以后,中国面临着同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作战的压力,深知改变这种不利局势的紧迫性。
在美国主动释放出缓和信号的情况下,中共做出了积极回应。
共同面临着苏联压力的中美两国,通过多次接触,终于结束了长达20多年的对峙。
毫无疑问,在中美关系缓和进程中,苏联因素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总页数】9页(P17-25)
【关键词】中美缓和;美苏关系;苏联因素
【作者】栗广
【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福建省委党校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27
【相关文献】
1.谈判·妥协·双赢--"1969-1979年中美关系正常化进程"国际学术研讨会述评 [J], 刘恩东
2.中美关系缓和中的世界因素 [J], 刘建飞
3.1969年中苏边界冲突与中美关系的缓和 [J], 彭沛
4.中美关系正常化过程中的苏联因素 [J], 张希
5.从积极推动到保守谨慎——美国国务院在中美关系缓和中的角色(1969—1972) [J], 张静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苏缓和中苏联实行缓和政策的原因(1969-1979)摘要:七十年代的美苏缓和是美苏长达近半个世纪的冷战中美苏关系的暂时缓和,它给东西方关系带来了缓和,使得整个国际局势趋于缓解。
“缓和”在战后苏美关系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苏美从“冷战”走上“缓和”,反映了国际关系以及两个超级大国力量对比的巨大变化。
由于意识形态的严重分歧和超级大国争夺霸权的尖锐矛盾,美苏关系自二战直至苏联的解体总体上都是处于对抗状态。
为什么在四十多年的对抗史中会出现一个十年的缓和时期呢?这种缓和是历史的必然还是一种偶然现象呢?本文就从苏联方面来探讨美苏缓和期间苏联实行缓和政策的原因。
关键字:缓和和平共处核力量中美关系研究综述:国内关于七十年代的美苏缓和的原因的研究有很多,有从是从美国或是苏联单方面对缓和进行综述和分析,有的从美苏两个方面来研究。
美国方面的有:宋鸥《尼克松缓和战略评析》、林治华《美国外交政策的曲线:从尼克松到里根》及资中药主编的《战后美国外交史—从杜鲁门到里根》。
研究苏联原因方面的有:盛昊云《评勃列日涅夫时期的“缓和”比较全面地从美苏两个方面评述缓和的有黄正柏的《美苏冷战争霸史》丹·考德威尔的《论美苏关系》,和。
西方对七十年代的缓和的研究,集中在缓和前期尼克松尤其是基辛格的缓和构想方面,而且大多对缓和持批评态度。
比如:西摩·赫什的《权力的代价》、沃伦·纳特的《基辛格的总构想》、理查德.C.《尼克松一基辛格时代:重建中的美国》、科拉尔·贝尔的《缓和外交:基辛格时代》。
本文试图从苏联方面对七十年代美苏缓和中苏联实行缓和政策的原因进行研究。
虽然苏美“缓和”的高潮已过,但回过头来考查一下“缓和”的由来与发展,在“缓和”中两个超级大国的你争我夺,这对我们分析今天和明天的苏美关系还是有益的。
一苏联的“缓和”是它“和平共处”的翻版,是它的政治战略。
本文主要从五方面来阐述苏联实行缓和政策的原因:(1)“和平共处”外交政策的影响(2)苏联发展经济的需要(3)苏联军事实力的增强和对其自身核力量的认识(4)中美关系的推动作用(5)国际局势由两级向多级化发展。
通过这些原因的探究可以看出,七十年代的缓和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现象。
然而在这其中各参与者赋予缓和的具体内容,使得缓和错综复杂,须要对这段历史进行深入确凿的研究后才能看清。
缓和冷战的主要对手美国和苏联为了各自的国家利益制定国际行为准则的进程。
因此缓和既是在冷战框架中美苏互相推行的一种缓和政策,同时又是这种政策所形成的美苏关系和国际关系的一种状态。
美苏关系由尖锐冷战时期向有限缓和时期的转变,其标志性事件是古巴导弹危机的发生。
在古巴导弹危机中,美、苏把世界推到核战争的边缘,最后又不得不妥协,从而开创了美苏关系既对抗又对话,即斗争又妥协的新阶段。
在这一时期,苏联积极推行缓和外交战略,其意图在于把它当成一种与西方进行斗争和对抗的方式,力求在不使用武力或直接运用军事力量的情况下达到自己称霸全球的目的。
虽然苏联的缓和外交战略并未从根本上改变两极对峙的冷战格局,但是它对各国间竞争方式的转变以及多极化的政治、经济格局的出现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对以后的世界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苏联实行缓和政策的原因到底有哪些呢?一、“和平共处”外交政策的影响“和平共处”是苏联实行缓和政策的历史与思想原因。
苏联外交一直强调和平共处,在苏联有关外交的文献与著作中,基本上都是使用“和平共处”来描述自己的外交政策。
从含义上来看,与“缓和”相近的俄文是“和缓国际紧张”。
苏联在阐述外交政策时常常交替使用“和平共处”,“缓和”与“和缓国际紧张”。
它们是指缓解紧张局势,不同社会制度国家关系正常化,在和平共处基础上从建国际关系的进程,这表明苏联对国际事务的责任心。
苏联主张在国际关系中不使武力,尊重各国的平等主权,互不干涉内政,促使限制军备竞赛和裁军,加强国际安全与信任,自觉遵循国际法。
苏联强调要用军事缓和与扩及世界各地的缓和来补充政治缓和。
葛罗柯1973年9月26日在联大的讲话中强调“缓和”不是暂时的现象,而是国际关系根本变化的开始。
”缓和意味着克服矛盾和来自反对和平共处的阻力。
在赫鲁晓夫执政期间,苏联曾经三次企图走同美国“缓和”的道路,这就是1956年的波凶事件,苏伊士运河之后的“日内瓦精神”以及1962年的古巴导弹危机之后。
赫鲁晓夫认为避免核战争是必要的,途径是谈判、妥协、合作以及和国家对维护和平共处承担义务。
联真正实行缓和,走向同美国缓和的道路是在勃列日涅时期。
勃列日涅夫认为,苏联和美国完全可以和平共处,发展友好合作关系。
苏美没有进行反对对方的战争,如果不可考虑美国在短期内参与反对年轻的苏维埃共和国的话。
苏美彼此之间没有领土要求。
苏美具有极为丰富的文化遗产和潜力,都对对方的文化具有强烈的兴趣。
苏美两国社会意识不同,存在两种制度的竞争,然而这种历史分歧不能在和战场上解决。
苏没关系应该建立在互利和互相尊重的基础上。
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苏联及时调整了对外战略,提出缓和战略,苏联对缓和战略作出如下解释:“缓和是紧张的松弛”,“短暂的缓和作为国际关系的一种状态同冷战的长期紧张相对立”;它意味着愿意使用和平的手段而不是用武力来解决分歧和争端。
意味着某种程度的信任和能够考虑彼此的合法利益。
1971年,勃列日涅夫在苏共二十四大抛出了六点“和平纲领”,宣称要把“缓和”摆在“巩固和加强苏联和平共处外交政策的首位”,同美国进行“友好”的对话与谈判。
①苏联勃列日涅夫政府从此开展了积极的“缓和”攻势。
二、实习缓和政策是苏联发展经济的需要勃列日涅夫上台后,对国内经济进行改革,推行“新经济体制”,使苏联经济实力得到提升,至60年代末70年代初,苏美实力发生了重大变化,经济总量上的差距不断缩小。
至1970年,苏联国民收入上升为美国的65%,钢铁、石油、水泥等主要工业产品的产量超过美国越居世界首位。
②本国经济实力的上升及军事力量的提高使苏联有能力也有信心采取更为积极的对外战略。
但是,长期大规模军备竞争,造成苏联经济畸形发展。
苏联的整个经济结构以重工业为基础,轻工业产品和食品供应十分缺乏,拥有广阔肥沃土地的苏联甚至成为世界最大的粮食进口国。
再加上苏联长期实行的“平行市场”的经济理论事实上越来越证实是行不通的。
到六十年代末,苏联面临着严重的经济问题。
苏联迫切需要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贸易、技术和资金。
因此,缓和成为苏联借以解决国内经济问题的手段。
同时缓和的国际环境也有利于减轻苏联由于经济困难所带来的与美竞争的压力。
1971年美国生产大约30%的世界财富,而苏联是15%。
苏联的经济还远远落后于美国,而且生产增长率在不断下降。
根据苏联的官方材料,1955年一1958年的生产增长率是10.9%,1958一1967年下降到7.2%,1967一1973年则下降到6.4%。
西方计算的苏联经济增长率是:1950一1958年为6.4%,1958一1967年为5.3%,1967一1973年则为3.7%。
苏联迫切需要西方的贸易、经济援助和科学技术来为苏联的经济注入新的活力。
据统计,“苏联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贸易额由1970年的前后增长6倍;1964—1970年,苏联从西方得到的长期贷款仅36亿美元,而1971—1980年猛增至300多亿美元。
西方的资金和技术大大加速了苏联的经济和军事发展,并且,西方国家也对苏联的市场和能源产生一定的依赖心理,”③这也达到了苏联积极推进东西方缓和的目的。
同时在与美国相差很大的总体经济实力和技术水平之下与美国开展军备竞赛和全球竞争,自然是一种沉重的负担。
苏联需要一个缓和的国际环境来发展国内经济。
此外,正是因为经济的原因,苏联虽然在战略核武器上实现了与美国的均势,但面对巨额的军费开支和军备竞争的压力,它迫切需要通过谈判、签定协议的方式把这种核均势固定下来。
在1966年4月举行的第23次党代表大会上,柯西金强调需要扩大东西方的交往,以便获得西方的技术,“在我们这个时代,现代世界中正在进行的科学和技术革命要求有更加自由的国际接触,也为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国家之间更加广泛的经济交流创造了条件,这一点正变得越来越清楚了。
”④但是当时苏联与美国的贸易却极为有限,1965年,美国对苏联的贸易额只占全部西方非共产党国家对苏联贸易额的 3.3%,1968年仅占 2.4%,1969年占3.7%。
三,苏联军事实力的增强和对其自身核力量的认识苏联在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后受到极大的刺激,随即倾注全力实施一项坚决的系统的长期计划,扩充所有各种军事力量—导弹轰炸机、坦克、潜水艇和战斗机。
从1965年到1968年期间美国的洲际弹道导弹(ICBM)在苏联的导弹计划面前逐渐失去了优势。
苏联在1965年大约有220枚洲际弹道导弹、100多枚潜艇发射弹道导弹,到1968年3月增加到860枚洲际弹道导弹和120多枚潜艇发射弹道导弹。
尽管当时美国以1054枚洲际弹道导弹和656枚潜艇发射弹道导弹仍占有优势,但苏联的发展速度是惊人的。
⑤苏联战略核计划是要在数量和大小上都赶超美国,着重制造大型的导弹,从而能够投掷重得多的有效载荷。
这样,苏联导弹的有效载荷较重和数目上即将取得的领先与美国技术上的优势相抵销,双方战略核力量基本达到均势。
2009年9月11日美国国家安全档案馆公布的冷战期间有关苏联核政策的材料显苏联对核武器,核战争及自身力量的认知也是推动苏联采取缓和影响苏联对缓和的认知的重要因。
⑥1960年70年代初苏联对核武器的破坏性,自身核力量的限度及美国对苏首先实施核打击的后果等方面都有较为清醒的认识1972年苏联在一次军事演习中模拟了美国对苏联的首次核打击情况简报显示美国的核打击将会导致八千万苏联人死,85%的工业生产能力遭到破坏并对其他军事设施造成巨大毁坏。
苏联领导人勃列日涅夫对此极为震惊。
苏联的政治及军事领导人意识到核战争的毁灭性后果,认为要不惜任何代价来避免使用核武器和发动核战争。
同时,苏联对美国核力量的战略劣势,加之苏联无法确保在美苏核战争中取胜与对美国发动先发打击的恐惧,及其对核威慑的严重依赖。
都使苏联本能地避免原子战争,防止美国对其军队和领土使用核武器。
这些因素都促使苏联与美国搞对等关系。
⑦因此,从解密的材料来看,苏联对核战争的后果对自身核力量与安全等方面的认知是苏联采取缓和政策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是对苏联的缓和观产生影响的重要因素,这不仅可以解释苏联对美缓和的动因而且也可以从中解释苏联在与美核对抗中退缩的原因。
四、中美关系的推动作用1960年代末中苏关系的破裂,使苏联视中国为威胁,而中美之间的接触更引起了苏联的关注。
因此试图通过对美缓和以阻止中美关系发生不利于自己的发展也是苏联采取缓和态势的动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