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文学课件3
民间文学(全套课件180P)
一、“民间文学”的提出
1、“民间文学”概念的输入 Folk-lore:汤姆斯(William Thorns). 1846 (Folkloristics)
格林兄弟与德国民间故事
广义与狭义的区分 附: 英国文化进化学派的文化遗留物说 英国学者的精神文化说 美国和前苏联的民间文学说 传统文化说
博尔尼《民俗学手册》中对民俗范围的理解 “引起民俗学家注意的,不是耕犁的形状, 而是耕田者推犁入土时举行的仪式;不是 渔网和渔叉的构造,而是渔夫入海时所遵 守的禁忌;不是桥梁或房屋的建筑术,而 是施工时的祭祀以及建筑物使用者的社会 生活。” ——英国民俗学会1914年出版
顾颉刚、容肇祖、黄石、江绍原、杨成 、林惠祥、常惠、钟敬文……“我国早期致力于民俗学的学者,他们原 来所从事的专业,基本上是各不相同的。 有的是搞文学的,有的是搞语言文字学的, 有的是搞社会学的。自然,也有人一开始 就搞民俗学的,但那只是众多学者中的少 数人而已。”
——钟敬文《从事民俗学研究的反思和体会》
一 个 瑶 族 家 庭 的 照 片
注意照片上的人口结构
一个他者的介入
第一讲 什么是民间文学
“民间文学”既指一个特定的学 科及民间文艺学,也指这个学 科研究的对象。
学科界定 研究民间文学的起源、流传的一 般规律及社会功能的科学。
学科对象的界定
一个20年前的权威性定义: “民间文学是劳动人民的口头创作,它在广大人民群 众当中流传,主要反映人民大众的生活和思想情感,表现 他们的审美观念和艺术情趣,具有自己的艺术特色。” ——钟敬文主编《民间文学概论》
2、对“民间文学”的认识 索绪尔:“语言”和“言语” 走向语境(context) 德里达的“文本”(text)概念 “There is nothing outside of the text” ——从狭义到广义,即从单一的文字符号 到一切有意义的微型符号
《民间文学导论》课件
Part
02
民间文学的起源与发展
民间文学的起源
民间文学起源于人类早期的生产劳动 、宗教信仰和原始文化,是人们集体 创作、口头传承的一种文学形式。
民间文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神话 、传说、民间故事等,这些作品反映 了人们对自然界、社会现象的理解和 想象。
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民间文学承载 了不同地域、民族的文化特色和历史 记忆,成为世界文化多样性的重要组 成部分。
民间文学在现代社会的应用
民间文学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 成部分,在现代社会中仍然具有 广泛的应用价值。
民间文学可以作为教育资源,丰 富学生的文化知识,提高学生的 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
民间故事、传说、神话等作品可 以作为文化旅游的重要资源,促 进地方经济的发展。
民间文学中的道德观念、价值取 向等对于现代社会中的道德建设 、文化传承等方面具有积极的影 响。
要意义。
现状
当前,民间文学面临着诸多挑战,如现代化进程的冲击、外来文化的侵蚀、传承人的老 龄化和后继乏人等。同时,由于缺乏有效的保护措施,许多珍贵的民间文学作品濒临失
传。
民间文学传承的方式与途径
传统方式
口传心授、家族传承、师徒传承等。 这些方式在历史上曾经发挥了重要作 用,但在现代社会中逐渐失去了效力 。
P 03
总结
民间故事的情节和人物是 构成其艺术魅力的重要因 素,能够深入人心,引起 共鸣。
人物形象鲜明,个性突出 ,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
民间故事的传承与传播
传承
通过口传心授的方式传承,具有 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群众基础
传播
传播方式多样,包括口头传播、 文字传播、媒体传播等
总结
民间故事的传承与传播是维系民 族文化的重要纽带,对于弘扬民 族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具有重要
民间文学歌谣优质课件
❖ 花儿
❖ 甘肃、青海、宁夏部分地域,由回、汉、东乡、撒拉、土、保 安、藏等族民众用汉语歌唱,以爱情为主旳山歌。
❖ “花儿”命名起源:男女情事称为“花事”、“缠花”、“花 案”,女情人称为“花儿”。
根据“花儿”旳发源地,分为三类: ❖ “河湟花儿”(河州花儿)发源于河州地域,即今甘肃省临夏
县,目前遍及临洮、康乐、和政、广和、永靖、夏河等县,有 旳流传到宁夏。四句一首,每句七至十一字,划为三顿,上下 两节相对称。 ❖ “洮岷花儿”,在洮岷地域,即甘肃临潭、岷县、单尼一带。 ❖ “西宁花儿”,发源于西宁地域,即目前青海省旳西宁、湟源、 贵德、乐都、循化一带。 莲花山花儿会。
民众在祈福禳灾,过节贺喜,祭神送葬,迎宾做客等仪式活动
中所唱旳歌谣。就其艺术形式而言,固定套式,不即兴创 作。
(1) 诀术歌
(2)
一种被以为具有法术作用旳民间歌诀,咒语、祛病禳
灾旳歌诀
(2) 节令歌
用在与节令有关旳多种民间节日庆贺和祭祀仪式中旳歌, 常与舞蹈和游艺相结合,多由农事活动决定。
(3) 礼俗歌
想亲亲
茴子白卷心心十八(那个)层,
想亲亲想得我手腕腕软, 妹妹你爱不爱受苦(那个)人
拿起个筷子我端不起个碗。
灯锅锅点灯半炕炕明,
想亲亲想得我心花花花乱, 烧酒盅盅挖米不嫌哥哥你穷
煮饺子下了一锅山药蛋。
庵庵房房土旳炕炕
头一回眊妹妹你不(那个)在, 烂大了个皮袄伙呀么伙盖上
你妈妈劈头打我两锅盖。 雪花花落地化成了(那个)水
艺术手法多采用触景生情旳比兴手法,第一句比兴, 第二句正文。歌中大量地利用本地口语中旳叠词, 如:山谷沟、野鹊鹊、泪蛋蛋、一伙伙人、白格生 生脸脸等。演唱中还加进某些表达语气和称谓旳衬 词,如:啊、来、呀、那、亲亲等。
民间文学概论课件
民间文学的创作和传承 方式,主要是通过口耳 相传,代代相传,因此 具有极高的历史和文化 价值
民间文学的特点
民间文学的特点
集体性 传承性
口头性 变异性
地域性 人民性
民间文学的类型
民间文学的类型
故事
故事是民间文学中最常见的一种形式,它包括 了各种题材和内容,如寓言故事、童话故事、 生活故事等。故事往往具有娱乐和教育功能,
能够启迪人们的思想和智慧
歌谣
歌谣是一种以歌唱为主要表现形式的文学作品, 它通过抒发情感和表达思想来反映人民的生活 和心声。歌谣的内容广泛,包括爱情歌谣、劳 动歌谣等
谚语
谚语是一种简洁明了的口头表达形式,它通过 精炼的语言传达了深刻的生活经验和智慧。谚 语往往富有哲理和启发性,能够给人以启示和
教益
传说
创新性
国际交流与合作:加强国际
6
间的民间文学交流与合作,
共同推动世界文化多样性的
保护和发展
民间文学的保护与传承
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我们可 以更好地保护和传承民间文学 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让它在 现代社会中继续发挥其独特的
价值和意义
结论
结论
民间文学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广泛的价值。它不仅是历史的见证和文 化的载体,也是人民的精神寄托和智慧的结晶。在当今社会,我们应当加强对民间文学的研究、保 护和传承工作,让这一独特的文学形式得以继续传承和发展,为人类文明的繁荣做出贡献。同时, 我们也应该鼓励更多的人参与到民间文学的创作和传承中来,让这一文化遗产在新的时代焕发出更 加璀璨的光辉
结论
1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2 首先,我们需要加强对民间文学的宣传和教育,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它的价值和意义
民间文学的变异性PPT课件
第四节 传承性
• 一、传承性的含义及表现 • 1.含义:传承性又称“传统性”。在发展过程
中,民间文学一方面在不断变化,一方面又存 在着一系列相对稳定的因素,这些相对稳定的 因素经千百万民众世代传袭下来,逐渐形成了 约定俗成的传统,这种存在于民间文学作品中 的相对稳定特征就叫传承性。
民间文学教程
第二章 民间文学的基本特征
自学考试重点、难点、考点诠释
民间文学教程》第二章 自学考试重点、难点、考点诠释 郭孔生 主讲
1
民间文学的特征四大特征
• 1.集体性 • 2.口头性 • 3.变异性 • 4.传承性。
2 民间文学教程》第二章 自学考试重点、难点、考点诠释 郭孔生 主讲
第一节 集体性
• (P.25-26)(考点)
10 民间文学教程》第二章 自学考试重点、难点、考点诠释 郭孔生 主讲
第三节 变异性
• 二、变异性的形成及其对民间文学的影响( 考点)
• 1.变异性的形成:①民间文学的变异性特征 是由集体性、口头性特征所带来的。②传承 者心理机制的差异是民间文学变异的内在因 素。但遗忘实际又带来创见性再现。③历史 的发展、时代的变革、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的差异,是促使变异的外在因素。
• (P.26-27)
11 民间文学教程》第二章 自学考试重点、难点、考点诠释 郭孔生 主讲
第三节 变异性
• 二、变异性的形成及其对民间文学的影响(考点)
• 2.变异性对民间文学的影响:具有两重性,一方面 显示了民间文学不断变化的灵活性和适应性,使作 品与人民的生活一道发展,与时代的脉搏一起跳动 ,在不断变化中吸收养分、日臻完善,获得永久的 生命力;另一方面也可能由于遗忘和误传而使作品 中某些精彩部分失去原有光彩,变得残缺不全,甚 至面目全非,造成对民间文学的损害,这又是它的 局限性。(P.28)
民间文学灯谜PPT课件
知识性
灯谜篇幅虽小,天地宽广。 大至宇宙,小至原子,上通 天文,下达地理,古今中外, 学涉百科。世间一事一物, 无不可以成为谜材,真是囊 括巨细,包罗万象。通过制 谜猜谜,可以积累知识,扩 大视野,启思益智,授知于 课堂之外,娱教于娱乐之中。
趣味性
趣味是灯谜的灵魂,是灯 谜的魅力之所在。谜趣出 于构思奇巧,别解浑成, 结构精巧,变化莫测。三 言两浯之中,机关巧设, 耐人寻味,令人回味。 “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 花明又一村”。谜机一旦 识破,恍然澈悟,妙趣横 生。
26哑谜例2哑谜例1桌子上有两只杯子一只盛半杯开水一只盛半杯牛奶要求做两个动作猜两条成语上前去先把半杯开水倒人半杯牛奶中或先把半杯牛奶倒人半杯开水中然后端起杯子把它一饮而尽就算猜中了
灯
谜
元
宵 鸡
节年 大 吉
v
福
农历正月十五 THE LANTERN FESTIVAL
.
1
一
灯谜的特点
目录
三
灯谜的社会功能
学巨匠接受,和诗词曲赋一样被写入煌煌巨著,载入文学史,成为中华
文
化
的
一
部
分
。
.
16
二
制 谜 猜 谜 谜 赠
.
17
谜面
谜面,也叫谜题,是灯谜的重要部分。它是供人们猜射的说明文 字,就是灯谜提出问题的部分。谜面可以用现成的词语、诗词, 也可以是自撰文句。
除了上述文义谜,还有一些灯谜的谜面不用文字,而用图形或符 号或动作或音像等为表现形式,让人猜射,我们通常把它们称作 花色谜。
字位置互调。
〖例〗“悬崖勒缰”(猜国名一)
谜底:“危地马拉”(读成“危地拉马”,即切 谜面。)
又名“乙中”格。谜底须四字以上的偶数词或词组,
布依族民间文学课件(上课)
(1)有一个人看见一只田螺,他把她带回了 家。 (2)田螺趁他不在家的时候变成了一个少女 ,她又做饭,又打扫屋子。 (3)几天后他窥见这个姑娘,上前拥抱她娶 她为妻。 (4)过了若干时间,妻子拿到丈夫藏起来的 田螺壳,便离家而去。
(5)她的一个姐姐非常嫉妒,并把成为蛇精妻 子的妹妹扔到一口井里,自己取而代之。 (6)死者变成一只鸟,在假妻梳头时辱骂她, 鸟被杀死,做成食物,丈夫吃鸟肉,鲜香可口, 假妻吃鸟肉,不是滋味。 (7)死者变成一棵树或一根竹子,假妻觉得它 很讨厌,而丈夫觉得它很可爱。假妻把它砍掉。 (8)死者后来的一连串化身吧假妻给折磨死了 。
(三)山清水秀的居住环境
布依族依山傍水而居,贵州的黄果树、龙 宫、花溪、舞阳河、马玲河峡谷五大景观 ,就有四个在布依族中心区。《黄果树瀑 布的传说》、《龙宫的传说》、《花溪的 传说》等地方传说无不展现布依族居住地 的奇秀风光和自然风貌,是一个向往的地 方。
(四)丰富多彩的生活和独具风 格的民风民俗
有意识虚构;以人为中心;解释局部的、具象 的东西,如某种花、鸟的来历等;讲述历史时 代。 传说从五个方面展现布依族精神物质风貌: 一、布依族有顽强的斗争精神 二、布依族明辨是非,善于与进步力量结交 三、布依族住地风光奇秀 四、布依族善于美化和丰富生活。 五、布依族有独特的民风民俗。
(一)顽强的民族斗争精神
走近布依族民间文学
--------李家文
前
言
一、布依族与祖国其他的少数民族一样有其丰富的民间 文学,充分体现了农耕文化的特点,体现了山清水秀的 生存环境,展现了独具特色的精神风貌。 二、史载:“仲家性勤,唯恐不如汉人”,为此,布依 族的狭义故事,与汉族和其它民族的故事产生了较大的 融合,甚至多为“泊来”,我们今天讲的重点放在 最 能体现布依族文化特点、生存地域、宗教信仰、精神风 貌、创造的神话、传说和幻想故事。 三、但愿有更多的人喜欢儿童文学的同时,借助对祖国 民族优秀民间文学的了解和学习,关照我们的民族魂, 指引自己走向美好的明天!
《民间文学专题》课件
歌谣是口头创作的诗歌 ,包括民歌、童谣、谚 语等,具有音乐美和节 奏感,英雄人物或民族 历史的故事,具有宏大 的规模和深刻的思想内 涵,能够反映一个民族 的精神风貌和文化传统 。
民间文学的价值与意义
第一季度
第二季度
第三季度
第四季度
文化传承
民间文学是民族文化传 承的重要载体,通过口 口相传的方式,将民族 的历史、文化、价值观 等代代相传,对于保持 民族文化的连续性和稳 定性具有重要意义。
与其他文化融合
在保持民间文学核心元素的基础上,与其 他文化、艺术形式进行融合,创作出具有 时代特色的新作品。
社区参与
鼓励社区居民参与民间文学的传承与创新 ,发挥群众的创造力,让民间文学在日常 生活中得到更好的传播和发展。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民间歌谣的分类与特点
分类
民间歌谣按内容可分为劳动歌、仪式 歌、时政歌、情歌等,按形式可分为 单曲体、联章体、叠句体等。
特点
民间歌谣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民族 风格,语言简练、节奏鲜明、韵律和 谐,表达了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和审 美情趣。
民间歌谣的艺术手法
01
02
03
04
比兴手法
通过比喻、象征等手法,将抽 象的情感和意念具象化,增强
民间文学的分类
神话
传说
故事
歌谣
史诗
神话是关于神祇和英雄 的故事,通常具有超自 然和神秘的色彩,表达 了人们对自然现象和人 类起源的探索和想象。
传说通常是关于历史人 物、地方风物和风俗习 惯的故事,具有历史性 和地方性,反映了人们 对历史事件的记忆和传 承。
故事是民间文学中最为 丰富和多样的一类,包 括民间故事、寓言、笑 话等,具有娱乐性和教 育意义,能够启迪人们 的智慧和思考。
中国民间文学概论(第四版)课件 第2、3章 民间文学的搜集、记录与整理;神话
(一) 先秦时期 1.神话 神话是兴盛于人类社会早 期的一种文学体裁 (1)在各种文献里, 《山海经》中的神话资料 最为丰富,而且情节原始 而完整
第一节
搜集、记录与保存民间文学的历史概况
2 《楚辞》本是屈原、宋玉等人的诗歌作 品集,其中大部分作品是屈原在南方楚地民间 文学的基础上加以创造性提高的成果。它记载 了战国时代楚国等地方流传的一些神话 3 《穆天子传》又名《周穆王游行记》或 《周王传》,基本事迹应为实有,但在叙述中 加入了许多神话传说。书中也记述了穆王一行 与西方部族的物品交换等交往情况,沿途所见 异域他乡的风俗、地理、奇花异草及珍禽怪兽 等
第二节 搜集、记录和整理民间文学的原则与方法
(2) 善于选取采访时机,处理 好与采访对象的关系,并创造 自然活跃的讲唱环境 (3)尽量采取访谈与记录同步 进行的方法
第二节 搜集、记录和整理民间文学的原则与方法
第一节 搜集、记录与保存民间文学的历史概况
2.歌谣
先秦古籍中的歌谣资料也是比较丰富的,除《诗 经·国风》里有集中的体现,还散见于其他文献
《诗经·国风》是先秦采集民间歌谣的优秀成果,已 成为中国文学宝库中的经典文献,对后世的文学发 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它是由当时统治者组织人手大 规模采集而成的
《诗经·国风》可以看做先秦时期以黄河流域为中心 的北方地区民歌的代表,而《楚辞》则在一定程度 上反映着大约三四百年后的长江流域一带的南部楚 地民歌的风貌
第一节 搜集、记录与保存民间文学的历史概况
二、中国现代民间文艺学的历史与搜集、 记录民 间文学的概况
(一) 发源、开创时期(1918-1926) 这一时期的民间文艺学以在北京大学发起的歌谣学运 动为中心 1920年12月,北京大学成立了歌谣研究会,由沈兼士、 周作人任主任。1922年,北大研究所国学门成立后, 歌谣研究会归入该所的国学门。1922年12月17日, 《歌谣》周刊创刊
民间文学(课件)
民间文学课件第一章绪论第一节民间文学的定义与范围一、民间文学的性质民间文学是一个民族在生活语境里集体创作、在漫长历史中传承发展的语言艺术。
它既是该民族生活、思想与感情的自发表露,有关历史、科学、宗教及其他人生知识的总结,审美观念和艺术情趣的表现形式,也是该民族集体持有和享用的一种具有民族传统特色的生活文化。
二、民间文学的范围(一)范围:一个民族集体创造和传承的口头文学,主要体裁有神话、民间史诗、民间传说、民间故事、民间歌谣、民间长诗、民间谚语、民间谜语、俗语、歇后语、民间说唱、民间小戏等。
(二)民间文学与通俗文学的关系:共同点:形式上的通俗易懂不同点:①创作者不同:民间文学是人民大众的集体创作,通俗文学则是个人的创作;②创作流传形式不同:民间文学主要以口语来创作和流传,通俗文学则是书面创作和流传;③内容与思想倾向不同:民间文学是一个民族集体的创作,反映了整个民族或某一个群体的思想或情趣,通俗文学是个人创作,它反映的内容出自个人的生活感受,创作的动机多与商业因素相关,故其思想和艺术水平也良莠不齐。
※民间文学与非民间文学混淆的另一种情况,是将个人取材于民间文学的创作成果,简单地看做是民间文学。
个人对民间文学素材的处理,如果只是在忠实于原作的前提下,进行出土文物式的科学整理,然后在发表出来,仍属于民间文学。
如果是吸取民间文学素材,重新改编和再创作,那就属于作家文学了。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21世纪,中国民间文学事业进入一个新时期。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了《保护世界文化及自然遗产公约》※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以下五个方面:①口头文学和语言;②表演艺术;③民俗活动;④传统手工艺;⑤包括民间信仰在内的民间知识和文化空间。
第二章民间文学的基本特征第一节集体性民间文学既属人民群众集体创作而产生,又在流传中不断为人民群众所补充完善。
一、集体性特征的三重含义:1.民间文学在社会成员的互动过程中产生。
2.表演者和观众并没有绝对的区分,而是在不同的时间和场合相互转化3.文本、语境、表演三层面构成完整的民间文学行为※民间文学在产生后被全体社会成员所共同拥有。
民族民间文学的基本特征(共33张PPT)
缩有移男的.晚生和剁了,马路丧拦册.一拦,癌,警册,要要 零.册意停,银警嚓下来(xià lái)了:"泥干嘛?" "干嘛,泥缩干 嘛?达册回架." "泥知道我介四嘛册吗?你印字儿吗?看看, 看看!"警嚓指着册丧"110" 标志给他看."印四吗?" "印 四." "至道介四嘛意思吗?" "至道." "嘛意思?" "意共里 仪块义."
江苏淮阴《看见她》:“小红船,拉红土,一拉拉到青江埔。 买茶叶,送丈母,丈母没在家,掀开门帘看见她,穿红的,小姨 子,穿绿的,就是她。梳油头,戴翠花,两个小脚丁嘎嘎,卖房 子卖地要娶她。”
第四页,共三十三页。
天津《望见她》:“抬头望见她,红头绳紧紧(jǐn jǐn)扎,金扁簪, 拦腰架,金耳挖,当头插,金耳环,两边挂,金镯子,四两八, 金戒子,配指甲,银子背心洒菊花,红绸裤,小梅花,红绸鞋, 满面花,回去拜访爹和妈,择个日子来娶她。”
第五页,共三十三页。
•2、民族民间文学对民族性格(xìnggé)的刻画 •3、民族民间文学对民族语言(mín zú yǔ yán)的运用
蒙古族《骏马赞》:“它那飘飘欲舞的轻美长鬃,
好象闪闪放光的金伞随风旋转, 它那炯炯发光的两只眼睛, 好象一对金鱼在水中游玩,
它那宽阔无比的胸膛, 好象滴满了甘露(gānlù)的宝壶, 它那精神抖擞的两只耳朵,
2民族民间文学集体性的意义?作家创作的深刻表现在对社会人生的深刻理解上独创性民间创作深刻性表现在群体意识的历史积淀积淀性上?民间作品的丰富性表现在类型中所包含的千姿百态?整体的民间文学是民族集体意识的积淀它体现了集体审美意识的深刻内涵能使我们对民族民众的文化心理结构有更深层的认识和理解二民族民间文学的口头性1口头性的含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奉公守节
《“卢沟桥”》
2.物产传说
关于各民族、各地方土特产品或手 工制品的产生或由来的传说。这类 传说往往从不同侧面展示出某地自 然资源及人工技艺承传的历史线索。
《青稞》阿初
山神 蛇王 娄若
《狗不理包子》
3.风俗传说
关于各民族、各地方风尚习俗来 历的传说。这类传说有较强的民 族性和地方性特色。 《年》《过春节》《元宵灯节》 《龙抬头》《三月三节》 《清明节》《端午节》《过半年》 《乞巧节》《吃月饼》《重阳节》
2.分类 P195
嘲讽笑话
《金老鼠》 《借牛》
幽默笑话
《端公跳神》
《瞌睡法》
《秀才作文章》
诙谐笑话
《贼喊捉贼》 《坐上首》 《两亲家》
3.特征 P197
短小精悍,结构紧凑:突兀而起,俏
皮结尾,戛然而止,意味深长 夸张手法的普遍运用《死后不赊》 富于喜剧性 《莫砍虎皮》
寓言形象可塑性大,寓意灵活。 两个注意事项 P201
构思巧妙,比喻确切,情节自然,
形象(故事)和理论(寓意)相结合,
语言生动。
寓言的民族特色P201
第四节 民间童话
1.概念
民间童话是一种运用奇异的 想象和幻想,以夸张拟人化的手法 创作的幻想性较强的民间故事。
2.内容与分类 P205
动物故事以动物为主人公,解释
二.传奇性
夸张以至“超人间”的情节 作为转变契机,以此产生引人 入胜的强烈效果。
“好奇”
故事发展往往以偶然、巧合、
P178
三.可信性
反映生活本质,表达人民的意
志和愿望。真实地记录和反
映了民众的历史情感,是艺术 的真实。 P180
第三节 民间传说的类型
一.人物传说
主要指关于历史上著名人物的故 事。它以人物为中心,叙述他们 的事迹和经历,表明人们对他们 的评价和追忆。 秋胡戏妻
穿插了很多幻想和夸张成分 《巧儿》(恶后母故事) 《叶限》(灰姑娘故事)
3.特征
幻想性较强 人物性格鲜明、单一
故事完整、情节奇特、引人入胜
第五节 民间故事的文体特征
1.民间故事结构的相对定型
“三段式”的结构形态
“三段式”
结构模式的成因 对故事意义的适度强化
2.民间故事结构的相对定型
四.传说的社会功能 P187 1.一个族群的公共记忆 2.口传记忆中的族群认同
第八讲 民间故事:娱乐的叙事
民间故事指劳动人民创作并传
播的以日常生活为题材、以现实 中的人物为主角的具有假想(或 虚构)的内容和散文形式的口头 文学作品。狭义 P192 分类
民间故事是民间文学中的一 个重要类别。它有广义与狭义之 分。广义的民间故事是指包括神 话、传说在内的一切散文形式的 口头文学作品。狭义的民间故事 则指除神话、传说以外的一切散 文形式的口头文学作品。
第一节 生活故事
1.概念:生活故事是指以写实的手法
直接反映阶级社会里的社会现象、 阶级关系、世态人情及日常生活的 民间故事。因为它取材于现实(主要 反映日常生活、世态人情),以写实 的手法(情节发展基本符合生活逻辑, 少幻想,多虚构),故又称“世俗故事” 和“写实故事”。
2.分类
斗争故事:长工斗地主(民斗官)
三.新闻传说
P187
指那些具有传奇色彩的新人新 事的传说,是一种带有故事性 的新闻。由新闻转化成传说
第四节 传说的社会功能
一.传说的艺术典型化过程
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钟山川之灵秀,赋造物以神韵,依物取形, 随类赋彩。(多数传说是融人物、事件、 风物于一体的复合形态)具体方法: 1.真人真事逐渐艺术化 如鲁班的传说 2.神话逐渐现实化 如大禹治河的传说 九曲黄河
《半夜鸡叫》(周扒皮)
《一两酒》(九)
四川
《下马威》河南(挑水、垫圈、\和
煤、喂牲口)
《一条扁担睡三个人》
劳动故事:表现劳动能手高超的劳
动技能和丰富的生产经验
《锄头上有水》 《老刘头智打野猪》
家庭故事:以家庭内部的人伦关系
为题材的故事:笨妻或呆女婿型;两 兄弟型;嫌弃(孝敬)老人型;惯子型; 巧媳妇型;婚姻爱情型
秋胡戏妻是我国古代广为流传的民间传说
写秋胡新婚才5(3)日,即去求官(被征召入伍),妻 (罗梅英)在家含辛茹苦,侍奉婆婆。(财主李大户 倚势谋娶,遭梅英拒绝。)5(10)年后,秋胡得官荣 归,在桑园相遇,竟调戏妻(梅英)。妻(梅英)发现 调戏自己的竟是盼望多年的丈夫,顿感羞辱,遂投 河而死(要求离异,迫于婆母之命,勉强相从。全剧 充满喜剧色调,但又写出了妇女的不幸遭遇,讴歌 了她们的反抗精神。语言本色,成就较高,今仍在 舞台演出。)汉刘向《列女传》记载民间传说内容; 唐《秋胡变文》9年后归;元石君宝杂剧《鲁大夫 秋胡戏妻》;戏曲名叫《桑园会》(马蹄金)等。
定义故事“类型” 何谓“情节单元” 民间故事类型的划定
中国民间故事类型体系的建立
3.用方言记录民间故事
第九讲 民间歌谣:美妙的天籁
一.什么是歌谣
民间歌谣是民间文学中可以歌唱
和吟诵的韵文作品,是民众的口 头创作反映民众生活、表现民众 思想感情和愿望的诗歌形式。定 义 P228 广义:所有韵文作品 狭义:民歌、民谣、小调
二.分类
1.劳动歌 2.时政歌——上山下海问渔樵 要知民意听民谣 3.生活歌 4.情歌 5.仪式歌
6.儿歌
三.民间歌谣的艺术特点
1.真挚的内在情感 2.丰富多彩的艺术手法
3.简洁纯朴的语言形式
四.民歌多样的表现形式
1.花儿 2.信天游 3.爬山调 4.山歌 5.民间小调 6.少数民族民歌形式
二十四节气歌
《干将莫邪》
四大民间传说
中国四大民间传说
《孟姜女的传说》
《梁山伯与祝英台》
《白蛇传》 《牛郎织女》
齐名的原因?共性?
四大民间传说的共同特征:
情节内容相似
以爱情悲剧为主线,以反抗封建礼教 或劳役暴政为辅线,既讴歌纯洁美好 的爱情,又赞扬敢于反抗的精神。
理想化的结局
广大民众善良美好愿望的体现。
春雨惊春清谷天:立春.雨水.惊蛰.
春分.清明.谷雨. 夏满芒夏暑相连:立夏.小满.芒种. 夏至.小暑.大署. 秋处露秋寒霜降;立秋.处暑.白露. 秋分.寒露. 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立冬.小雪. 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打春阳气转,雨水沿河边。 惊蛰乌鸦叫,春分沥皮干。 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 立夏鹅毛住,小满雀来全。 芒种五月节,夏至不纳棉。 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 立秋忙打靛,处暑动刀镰。 白露烟上架,秋分无生田。 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 立冬交十月,小雪地封严。 大雪河叉上,冬至不行船。 小寒杀年猪,大寒过后又一年
第七讲 民间传说:历史的故事
民间传说:是民众创作的与一定
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地方古 迹、自然风物、社会习俗有关的 故事,可以说是劳动人民“口传 的历史”。
第一节 传说与神话及民间故事
一.传说与神话的区别
神话:无意识虚构;以神为中心;解释 整体的部类,如动物、人、日月星辰 等;讲述史前时代。
传说:有意识虚构;以人为中心;解释 局部的、具象的东西,如某种花、鸟 的来历等;讲述历史时代。
二.传说对神话的继承
1.变形法则
2.夸张叙事
三.传说与民间故事的关系
1.传说与故事可以互相转化 2.传说与故事不同 P173
第二节 传说的特征
一.历史性
1.历史事件的艺术反映 2.根据历史背景创作的 3.把广泛的历史内容附会到某一历 史人物或虚构人物身上 4.具有史料价值
传说可能进入历史 P180
漫长的完善加工过程
充分体现民间文学的流传变异性 和传承性的特点。
对后世文学艺术影响深远
被各种艺术载体和媒介反复演绎。
二.历史传说
主要指关于民族或地方遥远历史的 记忆和重大历史事件的传说。一般以 事件为中心,而不以某一个人的活动 为中心。如梁山泊、杨家将、义和 团传说。
孟姜女的传说是历史传说? P183 《改“琹”为“秦”》 一半春秋 《“红灯照” 》
人物传说又可分为几类 1.关于著名历史人物的传说
历代帝王
秦始皇 刘邦 李世明 清官良将 包拯 海瑞 诸葛亮 历代作家艺术家 屈原 唐伯虎 历代农民起义英雄及革命领袖 陈胜 吴广 毛泽东 周恩来 历史上作出过独特贡献的人物 王昭君 文成公主 蔡文姬
2.关于著名工匠的传说
鲁班 杜康 吴道子 3.关于传统的虚构的人物传说(历 史上不一定确有其人,却是有名有 姓,流传已久)
机智人物故事:阿凡提故事
阿凡提(Efendi):突厥语,对男人的 称呼“先生”或称有学问者“老师”
《金钱与正义》 《种金子》 《两头驴的东西》 《锅生儿》
《算鸡帐》
3.特征
强烈的现实性
鲜明的阶级倾向性
轻松愉快的讲述风格
第二节 民间笑话
1.概念
民间笑话是人民大众集体创作、 口头流传的引人发笑具有强烈喜 剧性的民间小故事。又称“民间 趣事”或“滑稽故事”。
动物的形状特点状或以动物喻人 《白头翁》 《乌鸦为什么是黑色的》 《青蛙和老虎》 《鸭子》
精灵故事动物成了精,有了人形,但
动物本性未变的故事 《狼外婆(老虎)故事》 《熊家婆》 《田螺精》
魔法故事故事中宝物起决定性作用
《宝石缸》 《银簸箕》
人物童话以现实人物为中心,但仍
表演与文学:秋胡戏妻故事演变研究
徐鹏 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 2002.06
本文的目的是研究秋胡戏妻故事在不同文体的文
本中的演变,并尝试从表演与文学的关系这一角度 对不同文体的文本进行新的探讨;这种探讨本身采 用个案研究的办法进行。本文第一章是总论,按时 代顺序讨论秋胡戏妻故事的演变。其余三章分别 讨论秋胡戏妻故事在诗体、讲唱体和戏剧体文学 中的演绎方式和表演模式。结论是秋胡戏妻故事 以及其他民间故事在各类文体中的演变与那些文 体所对应的表演模式、表演伎艺的变更之间有互 动关系,这种关系促进了文学文本和表演伎艺的发 展,也为我们研究文学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