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与有序:孔子所追求的理想社会
从《论语》看孔子的社会理想
摘 要 :社会 理想 是人们 对社会 发展 美好前 景 的构想 。孔子 虽未直 接提 出 自己的社会 理想 ,但 从集 中体现 孔子 思想 的《 论语》 中,可 以推 测 出孔 子对 理想社 会的 大致构 想。本 文通 过分析 《 论语 》 ,认 为 “ 和 而有序 “ 均无贫 “ 安无倾 的礼法 等级 社会 即是孔子所追 求 的理 想社会 。 关键词 : 论语 》 ;孔 子 ;社会理 想
孔子 所处 的春秋 末期 是社会 大变 革时 代 。面 对 “ 礼乐 征 伐 自诸侯 出 ” 、“ 陪 臣执 国命 ”的混乱 社会 局面 ,他 试 图 通 过实 施 自己的主 张,建 立一个 像 “ 三代 ”那样 的理 想 的 社会。
一
的秩序 需要 由一 定 的阶级性 来维 护 。但 同时 他又认 为社 会 的财 富不应 该 由统治 阶级大 量 占有 ,反 对 因贫富 悬殊而 加
孔子设想如果社会财富能够合理分配统治阶级不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势去剥夺其他阶层的财富被统治阶层的人也不会过于贫困也就不会觊觎更多的财富和地位人最新精选范文公文分享欢迎观看最新精选范文分享谢谢观看们都能过着相对富足安逸的生活继而实现社会的均无贫
扒 才
Hale Waihona Puke 从 《 论语》看孔子的社会理想
陈斯瑶 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剧社 会 矛盾 , 并提 出 “ 均 无 贫 ” 的理 想 ,“ 不 患 贫而 患 不 均 ”(《 论语 ・ 季 氏 》) 。“ 均 ’不 是指 每个 社 会成 员都 分 孔 子 的理 想 社 会 得或 占有相 同 的财富 ,而是 说诸 侯之 国和大 夫之 家其领 地 孔 子的种 种治 国思想 ,最 终的 目的是 建立一 个理 想状 大小 、人 口众寡 必须 和身份 相符 ,该有 多少 土地就 有多 少 态 的社 会 。通 过分 析 《 论 语》 我们可 以勾 勒 出一 个孔 子理 土地 ,不 许超 过 , 即是 ‘ 均’ 。 ”[ 朱 熹注 “ 均 ,谓 各 想的社会 图景 。 得其 分 ”(《 论语 集注 》) 是 非常准 确 的。他 极其厌 恶和 反 ( 一 )天下为公 的大 同社会 感贪 得无 厌、 只知搜 刮百 姓 的统 治者 。统治 阶层 如果一 味 “ 大 同 ”是 孔子 的最高社 会理 想。 《 礼记 》中 的 《 礼运 》 聚敛 社会 财富 ,社会 财富 分配不 均 ,必然 导致贫 富 的两 极 篇通 过 孔 子 之 口提 出 了天 下大 同的 理 想 :“ 大道 之 行 也 , 严重 分化 ,最 终 引发 社会 动乱 。孔子 设想 ,如果 社会 财富 天下 为 公… …是 谓大 同。 ”关 于这 一 段 “ 大 同社会 ”的文 能够 合理 分配 ,统治 阶级 不利用 自己手 中的权势 去剥 夺其 字,很 多人 认为 只 是假托 孔子 提 出 的 , 但 这 些描 写大 同之 他 阶层 的财富 ,被统 治阶 层 的人 也不 会过 于贫 困, 也就 不 世的语 句都 可 以从 《 论语 》孔 子 的言论 中找到 原型 , 即便 会觊 觎更 多 的财 富和 地位 ,人们 都能 过着相 对 富足 、安逸 “ 大 同 ”不是 出 自孔子 之 口, 也与 孔子 的社会 理 想脱 不 了 的生 活 ,继而实 现社会 的 “ 均 无贫 ” 。 关系 。 “‘ 大 同 是 ‘ 天 下为公 ’的社会 ,财产 公有 ,公平 春秋 末期 王权衰 微 ,不仅很 多诸 侯 国内部政 局动 荡不 公正 ;贤人 当政 ,人 民有 道德 ,社 会和 睦 。 ”[ 】 ( P 3 3 7 ) “ 大 安 ,各个 诸侯 国之 间也纷 争不 断 。根 据 《 春 秋左 氏传 》 的 同 ”是 根据 远古 时期 的传说 ,再加 上 自己 的想 象而 描绘 出 记 录 , 公 元前 7 2 2 年 到前 4 5 3年 间 发生 大 大 小小 的战 争 来 的一 幅 原 始社 会 的 图景 ,可 以说 是 孔 子 最高 的社 会理 多 达 4 9 2 次 。孔 子 对 于 与 军 事有 关 的话 题 常 常 是采 用 回 想 。《 论 语 》 中 虽然 未直 接提 出 “ 大 同 ”思想 ,但 是 从孔 避 的态 度 。“ 俎 豆之 事 ,则 尝 闻之 矣 ;军旅 之 事 ,未 之 学 子对 尧舜 禹的高度 评价 可 以看 出,他对 那样 的社会 的极度 也 。 ”(《 论语 ・ 卫 灵 公 》学识 渊博 孔 子说 自己不懂 军旅 之 向往 。而 尧 舜 禹的时 代 正是 一个 实 行禅 让 制 ,天 下大 同、 事 ,其实 是一 种厌 战 的表 现 。面对着 连 年不 断的战 争 ,见 天下为 公的 时代 。 证 了子弑 父 、臣弑 君 、大 国吞 并小 国、 小国灭 亡 的社会现 ( 二 )天下 为私的礼 法等级社会 实 , 目睹 了因战乱 而家破 人 亡、妻 离子 散的社 会惨 状 ,孔 当孔子 认识 到天 下为公 的大 同社会 几乎 是不可 能 实现 子 流露 出 了对 战争 、动乱 深深 的厌倦 之情 ,他 渴望 建立 一 了,就 退而 求其 次 ,主 张建 立一 个 “ 天子 一 诸侯 一大 夫 ” 个 内部 政 局稳 定, 社会 运 行 有 秩 序 , 民心 统 一, 没有 动 由上 而下 、秩序 井然 的礼法 社会 。用 《 论语 》 中的话来 说 乱 , 百姓 生 活 安 定 ,外 无 战 争 ,没 有 倾 覆 、分 裂 危 险 的 就是 “ 和而 有序 ”“ 均无贫 ”“ 安无倾 ” 。 “ 安无倾 ”的社会 。 “ 和 ”是 儒 家 重 要 的价值 原 则 , 也是 儒 家 政 治 的至 高 二 、实 现 孔子 理 想 社 会 的方 法 的 理 想 。孔 子 认 为 自己所 处 的是 “ 礼崩 乐坏 ” 、“ 天 下 无 在 《 论 语 》 中 ,孔 子 也提 出 了实 现 他 社 会 理 想 的 方 道 ”的 时代 , 显著 特 征 就 是 大量 “ 僭 越 礼 制 ”现 象 的出 法 。他对 统治 阶 级提 出了很 高的要 求 ,也就 是所谓 的 “ 内 现 。“ 先 秦 人 所 谓 礼 包 括 奴 隶 主 阶 级 的统 治 原 则、 政 治 圣 外王 ”之说 ,通过 内心修 养 ,对 外实 现王道 。 制 度 、社 会 制 度 、社 会秩 序 以及 他 们 的生 活 方 式 ,概 括 ( 一 )强调 统治阶级 的 “ 德 治”与 “ 修 己 地 说 ,礼 就 是奴 隶 社 会包 括 意 识 形 态在 内的 整 个上 层 建 孔 子主 张用 “ 德 ”来治 理 国家 , 以为政 者的道 德修 养 筑 ”口 】 ( 6 】 《 论语 》里记 录 了很 多 “ 越礼 ”的事例 。针 对礼 和 人格 魅力 来得 到众人 的拥 护 。但 他也 不主 张完全 抛弃 刑 制 被 屡 屡 践踏 , 天 下无 道 、无 序 的 社会 现 实 , 孔子 提 出 法 ,而 是把 道德 教化放在 更 重要 的位置 上 ,因为道 德 比刑 “ 和 ” 的 理论 , 认 为 万 事 万 物 都 应 该 以 “ 和为 贵 ”(《 论 法 更 容 易得 民心。“ 在 刑 治与 德治 中孔 子首 选德 治 ,是 因 语・ 学 而 》) ,他 将 “ 和 ”作为 处 理 各种 社 会 关 系 的 总原 为他 认 为 ‘ 德 ’能治 本 ,而 ‘ 刑 ’仅 治表 。 ”【 4 】 ( ) ‘ ‘ 刑治 ” 则 , 意图通 过 各种 途 径 ,缓和 或 消减 社会 中的种 种矛 盾 , 只 能用 来辅 助 “ 德治 ” 。毕竟 政 令、刑 法 的手 段 都 只能 是 使 社会环 境达到 “ 和而 有序无 争 ”的状态 。 起 暂 时的作 用 ,比起他 律 、强制 、暴力 的手 段 ,道 德 的引 无 论 是 哪个 时代 , 只要 存 在 阶 级 ,社 会 财 富就 必然 导和 约束 却可 以使人产 生羞 耻心 ,从而 自觉 服从 管理 ,遵 分配不 均 。孔 子并 不主 张完全 取消 阶级性 ,反 而认为 社会 守各 种 社 会 规 范 ,产 生长 久 的作 用 。而 统 治 阶级 作 为 社
孔子的美育理念与理想社会观
留意 于仁 义 之 际 , 述 尧 舜 , 章 文 武 , 师 仲 祖 宪 宗
尼, 以重 其 言 , 道 最 为 高 。 由于 孔 子 的 美 于 ” 育 思想 从 一 开 始就 与 其 向往 的通 向 理想 社 会 之 路, 即儒 学追 求 的仁 之道 紧密 地联 系 在 一起 , 西 汉 以后 , 家 逐 渐 演 变 成 为 代 表 封 建 社 会 统 治 儒 思 想 的 主流 学 派 。但 是 , 春 秋 当时 , 于孔 子 在 由
收 稿 日期 : 0 1— 6一 1 2 1 0 O
动 的人 类原 始 本 能 欲 望 , 复 西 周 初 年 周 公 等 恢
基 金 项 目 :0 0年 教 育部 人 文社 会 科 学 研 究 规 划基 金 项 目《 秦 社 会 转 型 时 期 理 想 社 会 观 研 究 》 1 Y A 4 0 4 的研 究 成 果 之 一 。 21 先 ( O J 80 1 ) 作 者 简 介 : 然 (9 3一) 男 , 京 市 人 , ' 电子 科 技 大 学 人 文 学 院 教 授 , 要 从 事 中 国思 想 文化 史 和美 育 理 论 研 究 。 霍 15 , 北 k H 主
( 中 主要 是 美 育 ) 官 职 。 从 孑 子 开 始 , , 其 之 L 儒
成 为 一个 包 括 美 育 在 内 的 教 育 思 想 学 派 。《 汉
书 ・艺文 志 》 : 儒 家 者 流 , 出 于 司徒 之 官 , 谓 “ 盖
助 人 君顺 阴 阳 、 明教 化者 也 。游文 于 六 经 之 中 ,
期 , 子 大声 疾 呼要 执 政 诸 公 克 制 一 己心 中 躁 孔
氏之 下 , 又置 一 保 氏 之 官 , 与 天 子 保 氏 同名 , 不 故 号 日 儒 。掌 养 国 子 以 道 德 , 日 以 道 得 民 。 故 民亦 谓 学 子 也 。 ¨ 可 见 儒 最 初 乃 负 责 教 育 ”
孔子和谐社会再解读
摘
要 :孔子的和谐社会论 是孔子政治理想 、 愿望 的集 中反映 、 概括 与提升。“ 务为治者也 ”孔学 本质上是社 ,
会政治论体 系。追求 和谐社会理想 之实 现 , 达到“ 天下为公 ” 目标是其主 旨所在 ;齐之 以礼” 是 和谐 社会的秩序 的 “ , 保 障;依于仁” 是和谐社会 的意识形态保障 ;足食” 是和谐社会的经济基础 。孔 子之论 即是 和谐社会论 , “ , “ , 孔子之
一
为公 。选贤与能, 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 , 不独 子其 子 , 使老有 所终 , 壮有 所用 , 幼有 所长 , 矜寡 孤独 废疾者 皆有所养 ; 男有分 , 女有归 。货 , 恶其弃于地 也, 不必藏于己; , 力 恶其不出于身也 , 不必为己。是 故谋 闭 而不兴 , 窃乱贼 而不 作 。故 外户 而不 闭 , 盗 是
想、 愿望 和期 盼 。处于轴 心期 的 、 以孔 子为代 表 的儒 家学说 正是对 这一 理想 、 望 的集 中反 映 、 括 和提 愿 概 升 。孔子 的理 想是 和谐 社 会 的 政 治理 想 , 子 的理 孔 论也 是一 套 如 何 建 构 、 现 和 谐 社 会 的政 治 理 论 。 实 尽 管孔子 有着 不 可 避免 的历 史 局 限 , 他 的有 益 思 但
收 稿 日期 :0 6 3 5 20 —0 —1
饥不寒 , 然而不王者 , 未之有也。(梁惠王下》表明 ”《 )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追求的就是一个人 民安居 乐
作者简 介: 王三可( 92一)男 , 15 , 陕西汉中人 , 陕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 院政治理论教研室副教授 。 ・Fra bibliotek51 ・
儒家对大同社会的描述
儒家对大同社会的描述一、引言大同社会是儒家思想中的一个重要理想社会模式,它是儒家对于人类社会的最高追求和最终目标。
在大同社会中,人们彼此相爱、互相尊重、和谐共处,实现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
本文将就儒家对大同社会的描述进行详细阐述。
二、大同社会的概念大同,在《礼记·礼运》中被解释为“天下兴平”,即世界上所有国家都安定和平。
而在《论语》中,“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则是指所有人都能够按照道德规范行事,实现公正、平等和谐共处。
因此,从这两个角度来看,大同社会可以理解为一个没有战争、没有贫富差距、没有剥削压迫、没有矛盾冲突的和谐共处的理想社会。
三、大同社会的特征1. 无差别平等在大同社会中,所有人都是平等的。
无论贵贱贫富,都应该被视为人类共同体中不可或缺的一份子。
因此,在大同社会中不存在任何形式的歧视和压迫。
2. 和谐共处大同社会中,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都能够和谐共处。
人们能够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但不会破坏生态环境;人与人之间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互相包容,不存在任何形式的冲突和矛盾。
3. 公正平等在大同社会中,所有人都能够享有公正和平等的待遇。
不论是权力还是财富,都应该被公平地分配。
因此,在大同社会中不存在任何形式的剥削和压迫。
4. 仁爱之心在大同社会中,每个人都应该具备仁爱之心。
这意味着每个人都应该关心他人、帮助他人,并以此为基础建立起一种互助互爱的社会关系。
四、儒家对大同社会的描述1. 孔子对大同社会的描述孔子认为,“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这意味着只有当各个层面上的基础都得到了满足,才能实现大同社会。
因此,在孔子看来,实现大同社会需要从道德教育入手,培养人们的道德品质。
孔子还提出了“仁爱之心”的概念,认为只有具备了这种心灵品质的人才能够实现大同社会。
他认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即应该对他人怀有同情和关爱之心。
2. 孟子对大同社会的描述孟子认为,“天下一家”,即所有人都是相互关联、相互依存的。
孔子怎样论述小康和大同
孔子怎样论述小康和大同孔子对于小康和大同的论述在他的学说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小康社会和大同社会是孔子所追求的理想社会形态,他认为实现小康和大同是实现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途径,也是建立良好政治制度的关键。
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小康被视为一种理想的社会状态和人民的幸福指标。
孔子主张在社会中建立一种稳定的秩序,实现经济的繁荣与公平分配,让人民得到物质生活的基本保障,这就是小康的内涵。
小康是指人们不再忍受贫困和饥饿的基本需求得到满足,生活水平达到较高的标准,社会和谐稳定,经济繁荣。
孔子认为,只有在小康社会中,人民才能够充分享受物质生活的幸福,心无旁骛地追求自身的良好发展,进一步促进社会的进步和繁荣。
孔子并不将小康社会视为终极目标,他更加强调的是追求大同社会的理想。
大同是孔子对于社会的最高要求,也是他一直追求的目标,指的是人类之间的和谐共处,社会的公平正义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在孔子看来,只有实现大同社会,人类才能够摆脱矛盾和冲突,实现真正的和平与幸福。
孔子论述小康和大同社会的途径有着重要区别。
他认为,要实现小康社会,首先要建立良好的政治体制和社会制度,这是社会发展的基础。
孔子强调建立和谐的政治关系和国家治理,他主张政府应该重视贤能,尊重礼仪,推行德政,使人民得到公平的待遇。
孔子还重视教育的作用,他强调培养人才,提倡修养和德育,认为只有通过教育人民才能够自觉守法,促进社会的稳定发展。
对于实现大同社会,孔子则更加强调个体的道德修养和积极进取精神。
他认为个体的道德修养是建立和谐社会的根本,只有通过个人的修养和提升,才能够实现社会整体的和谐。
孔子主张人与人之间要互相关爱,互相尊重,建立起相互信任的关系。
孔子认为,只有人民具备高尚的品德,积极进取的精神,才能够实现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孔子对于小康和大同社会的论述可以概括为:小康是指实现人们物质生活幸福的基本标准,而大同是指实现人类共同的和谐共处和社会的公平正义。
实现小康和大同需要建立良好的政治制度和社会体制,强调政府的善治和法治,培养的优秀人才,同时也需要个人的道德修养和积极进取精神。
心目中的理想社会,孔子思想作文
心目中的理想社会,孔子思想作文全文共9篇示例,供读者参考心目中的理想社会,孔子思想作文篇1早晨,推开窗,一缕阳光射了进来,我不禁想起"朝闻道,夕可死矣"这句名言。
啊!孔子,你给予了我生命的动力!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
据说弟子有三千多人,著名的有七十二人,故称"七十二贤人"。
他主张仁义,主张以德服人,反对残暴统治,武力征伐,同情人民疾苦,"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就出于他之口,他把"仁"和"礼"视为道德的最高原则,对中国的思想有巨大影响,被尊为"圣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在两千多年前,孔子便提出了"因材施教,有教无类"的看法,这在当时是多么具有进步性啊!当时战火连绵,百姓疾苦,受教育就是空谈,有权有势之人才可以上学,但孔子主张教学没有等级、类别,他在全国各地收徒,带领弟子们周游列国,并且不主张死板的教学,而应"学思结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教育弟子们要活学活用,学与思并重。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人人皆知的名言,就是孔子所说。
他提出温习的重要性,教育人们要时常复习学过的知识,"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应该是我们对待学习的一种态度。
"君子"一直是孔子的最高追求,重在强调一种人格的追求,教人做一个不平凡的人。
为此,他提出了君子的言行和道德修养要求:其一,君子不器;其二,君子要重视自我修养;其三,君子要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其四,君子要重义避利,追求道义;其五,君子群而不党。
孔子幼年丧父,中年丧妻,晚年丧子,经受了多次打击,但他并没有因此消沉,而是始终在追求自己的目标,把黎民百姓看作天,不忘自己的道德标准。
伟大的光辉在他身上处处闪映。
孔子思想学说在当今社会的现实意义
孔子思想学说在当今社会的现实意义。
孔子是儒家创始人,他的思想核心是“仁”“礼”。
“仁”的主张是“仁者爱人”,这一主张是要求统治阶级体察民情,反对苛政。
孔子认为,要实现“爱人”,还要遵循“忠恕”之道,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要求。
“礼”的主张是“克己复礼”,就是说要克制自己,使自己符合“礼”要求,孔子追求的“礼”是西周的等级名分制度,孔子还进一步提出了“正名”的主张,就是校正等级秩序,达到贵贱有序。
这体现了他政治思想保守一面。
例如,我们现在提倡要“尊重他人”、“五讲四美”、“精神文明”等等,如果不把它和长久影响中国社会的伦理思想体系联系起来,那怎么能让它有个根基呢?“尊重他人”(“爱他人”)这样的道德观念正是和儒家的“仁学”相联系的。
如果我们抛弃了孔子的“仁学”理论,天天批判“仁政”,鼓吹“己所不欲要施于人”,提倡什么“与人奋斗其乐无穷”,那么你能真止地“尊重他人”吗?你能真正地爱护别人吗?所以任何对人们的社会规范的具体要求它都必须有—套伦理学理论作支撑,而这套伦理学理论又是内传统积累而成的。
这里不能全面的讨沦儒家的伦理问题,它无疑有许多方面已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但它的核心内容“爱人”思想无论如何是我们今天仍应继承和发挥的。
照我看,孔子把“仁”解释为“爱人”,是基于“亲亲”思想,《中庸》引孔子的话说:“仁音,人也,亲亲为大。
” 《论语。
学而》:“有子曰:…’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爱人”并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是从爱自己的亲人出发,是爱人的基础,但是“为仁”不是仅止在“亲亲”上,而必须“推已及人”,要作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而要作到这一点并不容易。
得把“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的“忠恕之道”作为“为仁”的准则。
如果要把“仁”(“仁政”)推广到整个社会,这就是孔子所说的:“克已复礼曰仁,—日克已复礼,大下归仁。
为仁由已,而由人乎!”我认为,对“克己复礼”的解释常有误。
孔子的理想世界与理想人格
孔子的理想世界与理想人格严循东 2021年4月30日孔子理想人格的典型:君子要“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1、孔子的理想世界孔子的理想世界是一个个体与群体和谐的社会。
在这个社会中,个人追求理想人生,可以达成孔子心目中的理想社会。
孔子所处的时代是技术与经济停滞的时代,一九七二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顾志耐称之为“传统停滞时代”(traditional stagnation epoch)。
传统停滞时代并非没有技术进步,而是没有长期持续不断的技术进步。
偶发一次性的技术进步,使劳动生产力提高,社会的总产值,即GDP增加,人均产值因而增加,生活改善,然而人口随之增加,使人均产值重回原来的水准。
所以传统停滞时代只有GDP增加,没有人均GDP增加。
因此孔子的理想世界,不追求经济进步或经济成长,只追求社会和谐,让人民在和谐的环境中安居乐业,过幸福的日子。
十八世纪后半,工业革命从英国开始展开,技术进步在科技研发和资主义制度支持下,取得长期持续不断的性质,带领世界进入顾志耐的现代成长时代(modern growth epoch),理想世界就必须在社会和谐之外,加上经济进步或经济成长。
2、伦理优先的价值观孔子的理想人生最根本的部分,是伦理优先的价值观。
所谓价值就是可以直接满足我们内心需要,让我们感到幸福的东西,主要为伦理、财富,以及社会地位与名声;由于可以直接满足我们内心的需要,所以叫作“内在价值”(intrinsicvalue),也是人生追求的“最终目的”(ultimate end )。
伦理就是人与人之间适当的关系。
伦理的实践是道德,道德表现在行为之上为品德,具有品德之人为君子。
君子是孔子理想人格的典型。
孔子的理想人生包括三个阶段,代表三种不断提升的境界,就是“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3、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子路问君子。
子曰:“修己以敬。
”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
孔子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
孔子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在中国古代哲学家孔子的思想体系中,他提出了许多关于社会理想和个人理想的观点。
这些观点形成了孔子所追求的理想社会和个人境界。
本文将探讨孔子对于社会理想和个人理想的看法,并分析其对当代社会的启示。
一、孔子社会理想的内涵1. 社会和谐与和平孔子认为,一个理想的社会应该建立在和谐与和平的基础之上。
他主张社会成员之间的相互尊重、互助合作。
孔子强调个人应该追求内心的平静与宽容,以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和社会氛围。
2. 社会公正和道德标准孔子认为,一个理想的社会应该是公正的社会。
他强调社会中的权力和资源应该合理分配,不应该偏袒某一特殊群体。
孔子提倡道德标准的确立,认为人们应该遵循道德准则行事,以塑造一个道德高尚的社会。
3. 教育的重要性孔子强调教育对于社会的重要性。
他认为,通过教育可以塑造人们的品德和精神。
他主张教育应该包括文化、道德和智慧的培养,使每个人都能够成为有良好素养和高尚品德的社会成员。
二、孔子个人理想的关键要素1. 自律与自我完善孔子认为,个人对自己的要求至关重要。
他主张每个人都应该进行自我反省,自我修养,做到心志坚定,行为自律。
孔子鼓励个人不断完善自己,追求道德和智慧的提升。
2. 礼仪与人际关系孔子强调礼仪的重要性。
他认为,通过遵循适当的礼仪可以维系良好的人际关系,建立和谐的社会。
孔子的个人理想中,礼仪被视为修行与自律的重要手段。
3. 公益与奉献孔子鼓励个人以实际行动回馈社会。
他认为,每个人都应该积极参与公益事业,以提升社会福利。
孔子的个人理想中,奉献被视为人生的价值所在,也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关键。
三、孔子理想对当代社会的启示1. 社会和谐与包容孔子倡导的社会和谐与包容思想对当代社会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在一个多元化的社会中,人们应该尊重彼此的差异,摒弃偏见和歧视,以建立一个相互尊重、信任与合作的社会。
2. 公正与道德孔子的公正和道德观念提醒我们,在权力分配和资源分配方面,应该保持公正和公平。
孔子思想主张及贡献
孔子思想主张及贡献孔子是儒家创始人,他的思想核心是“仁”“礼”。
下面由为你讲述孔子一生的思想抱负及作出的贡献,希望你喜欢。
孔子思想的主要主张1.主张“仁”:“仁者,爱人”、“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和谐社会、以德治民),即要求统治者能体贴民情,爱惜民力,不要过度压迫剥削人民,以缓和阶级矛盾;主张以德治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2维护“礼”:“贵贱有序”3.要改良:制度因时而变4.思想上提出仁政,孔子其思想以“仁”核心,以为“仁”即“爱人”。
提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论点,提倡“忠恕”之道,又以为推行“仁政”应以“礼”为规范:“克己复礼为仁”。
“仁”的主张是“仁者爱人”,这一主张是要求统治阶级体察民情,反对苛政。
孔子认为,要实现“爱人”,还要遵循“忠恕”之道,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要求。
“礼”的主张是“克己复礼”,就是说要克制自己,使自己符合“礼”要求,孔子追求的“礼”是西周的等级名分制度,孔子还进一步提出了“正名”的主张,就是校正等级秩序,达到贵贱有序。
这体现了他政治思想保守一面。
孔子的主要贡献(1)政治上:孔子提出“仁”的学说,要求统治者能体察民情,爱惜民力,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2)教育上:孔子兴办私学、广收门徒,注意“因材施教”,教育学生学习态度要老实,学过的知识要经常复习。
他开创了我国历史上私人讲学的先河,将以前学在官府,文化知识是贵族们的专利的现象,移植到民间。
他首先提出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方针,不分贫贱富贵,均可以在他那里受教。
(3)文化上:孔子晚年整理古籍,对保存中国古文化史料作出了贡献~(4)“有教无类”、“经邦济世”的教育观,“因材施教”、“启发式”的教学方法(5)注重童蒙、启蒙教育。
(6)他教育学生要有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要谦虚好学。
(7)他要求学生时常复习学过的知识,以便“温故而知新”。
(8)要求学生对新知识引申拓宽、深入,“举一而反三”。
孔子的远游观和近游观孔子说:“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
孔子怎样论述小康和大同
孔子怎样论述小康和大同孔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在他的思想体系中,关于小康和大同的论述是非常重要的。
孔子对小康社会的理念进行了广泛的阐述。
小康社会是孔子所追求的社会目标之一,孔子认为,小康社会是一个全面发展、各项事业稳步发展的社会。
他强调个人修养和家庭和睦是小康社会的关键,他认为人们应该遵循仁义道德的原则来与人相处,追求个人的全面发展,同时保障社会的稳定和繁荣。
孔子也对小康社会的组成要素进行了明确的阐述。
他认为,小康社会的基础是和谐的家庭和睦的社会。
孔子提倡家庭和睦,认为家庭是社会的基石,只有家庭和睦、互相尊重、互相支持,社会才能够稳定和繁荣。
他还强调教育的重要性,他认为教育是培养人才的基础,只有通过教育来培养人才,社会才能够不断进步和发展。
除了对小康社会的论述外,孔子也对大同社会的理念进行了重要的阐述。
大同社会是孔子所追求的理想社会,他认为,大同社会是一个人人平等、和谐相处、没有贫富差距、没有社会冲突的社会。
孔子主张所有的人都应该追求仁义道德,用心行善,使得社会充满和谐和善意。
孔子强调个人修养和道德的重要性,他认为只有人人自觉地行善才能实现大同社会。
他主张人们应该以德治国,通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来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他认为,政府的责任是保障人民的福利和权益,但更重要的是人民自身的道德修养,只有人人自觉地行善,才能实现社会的大同。
孔子对小康和大同的论述体现了他独特的思想和智慧。
他认为小康是个人追求全面发展和家庭和谐的阶段,而大同是一个更高层次的理想社会,要求个人以德治国,通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来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孔子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源泉之一,他的思想成为后世中国人追求小康和大同的重要参考。
论儒家文化中的和谐思想
论儒家文化中的和谐思想摘要:儒家文化历史悠久,在中国文化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其中的一些思想至今还为我们现在人所认同和接受,对现代社会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随着我国建设和谐社会口号的提出,儒家文化中的和谐思想也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
进入21世纪后,中共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并将其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
儒家思想中蕴含许多关于和谐的理念,纵观儒家的和谐思想可以看出它包括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个人自身的三重和谐统一,借鉴其精华并做出适应时代精神的发挥,将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儒家文化和谐一、儒家文化的概述儒家文化是中国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要了解中国的历史与现实,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就必须对儒家文化的基本精神及现代价值有一个客观的认识和把握。
儒家文化中的和谐意识、人本意识、忧患意识、道德意识和力行意识对中国社会的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的形成有深远的影响。
在春秋战国时代,孔子创立的儒学即被称之为“显学”。
汉以后,通过董仲舒的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取得“国家意识”的合法身份。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儒学对中国社会形成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是儒家道德的基础。
孔子所谓的“仁”包括了忠、恕、悌、智、勇、恭、宽、信、敏、惠等等,它几乎包括了做人的全部规范。
仁的核心是仁爱,也即是同情、爱护和帮助人。
仁是德行的根本,体现于万事万物中而使天下人相亲相爱(《原善》下)。
“仁”是爱之源,是道德情感本身,“义”、“礼”、“智”是“仁”的推广和延伸,是道德情感的不同表现。
如仁爱、尚义、和谐、诚信、自律等精神。
二、儒家文化和谐思想的体现在中国文化中,“和”与“谐”同义,而“和谐”在古代是以“和”的范畴出现的。
作为古典哲学的核心范畴之一,“和”的思想经历了孕育、萌芽、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构成了完备而别具特色的理论体系。
从《礼记?礼运》篇看先秦儒家?社会和谐的构想?
从《礼记•礼运》篇看先秦儒家 社会和谐的构想作者:晋楠来源:《学术问题研究》2015年第01期摘要:秩序和谐是人类理想社会的重要评判标准。
以孔子为代表的先秦儒家提出了“大同世界”理想,代表了中国古代追求社会和谐的最高境界。
在“大同世界”构想中,孔子以某种“自然秩序”作为社会秩序创建的伦理范式和标准,以“仁爱”为原则,以“忠”“恕”为途径,由近及远、由己及人、层层外推的方式在人与人之间建立起一个关爱彼此的和谐世界,并通过严格论证为这一构想确立了哲学依据。
关键词:先秦儒家;大同世界;秩序;和谐中图分类号:B222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000-0129/K(2015)01-0035-05《礼记·礼运》篇中,借孔子之言描绘了一副“天下为公”的“大同世界”理想蓝图,这被认为是先秦儒家对于社会理想的高度概括。
这种理想的建构集中表现为社会秩序的和谐,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礼乐制度重建;二是礼乐制度建构的哲学依据,其中后者为前者提供了伦理基础和理论原则。
一、礼乐制度重建之后的“大同世界”简单的说,礼是调整人们社会行为的规范。
在中国古代,家庭、社会、国家都是一定的共同体,支撑这个共同体的便是礼,《左传》有云:“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
”①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观点来看,礼是人类进入文明时期的重要标志,是教化民众,提高民众文明素质的重要手段。
同时,通过礼,还可以提高人内心的道德修养,调整社会关系,稳定社会秩序。
此外,礼规定了社会关系中尊卑、上下、贵贱、是非的准则与界限,学礼守礼也就会使人明智地安排或规范自己的行为,从而符合社会的礼法规定。
礼的思想在孔子这里得到了极大的继承和发扬,孔子思想的形成就是源于对上古三代的礼乐文化、特别是对周礼的反思。
他自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
”②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孔子没有“创作”新的礼乐制度,他没有①左传·隐公十一年②论语·述而提出一套新的关于社会秩序规范的具体构想,而是将周礼作为完美的形式加以推崇:“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
对孔子“大同世界”和柏拉图“理想国”思想的相似点及原因分析
对孔子“大同世界”和柏拉图“理想国”思想的相似点及原因分析作者:张炜钰来源:《现代交际》2018年第06期摘要:孔子和柏拉图分别是东西方古代思想发展史上两个里程碑式的人物,作为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们分别为东西方文化的发展作出了伟大的贡献。
让人惊讶的是,孔子所描绘的“大同世界”与柏拉图设计的“理想国”有很多相似的地方。
文章主要分析两位先哲思想上的相似点及其原因,探究二人的共通之处,为中西文化的对比分析提供借鉴。
关键词:大同世界理想国和谐社会正义社会中图分类号:D0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06-0120-02孔子的社会主张是要建立一个“大同世界”,实现“天下大同”。
《礼记·礼运》中是这样写的:“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是老者有所终,壮者有所用,幼者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
是谓大同。
”[1]反映了百姓对人人友爱互助、家家安居乐业、没有压迫没有战争的社会的向往。
《理想国》是柏拉图最有名的代表作,也是一部至今都有广泛影响的世界名著。
它的内容十分丰富,不仅是柏拉图对自己此前哲学思想的概括和总结,而且是当时各门学科的综合。
[2]它探讨了哲学、政治、伦理道德、教育、文艺等各方面的问题,小到婚姻、家庭,大到道德、教育,建立了一个系统的理想国家方案。
所以直到今天,它仍然是必读的哲学经典。
孔子的“大同”世界与柏拉图的“理想国”在本质上都是要建立一种秩序井然的社会,在具体的构想上有以下几个相似之处:一、相似的社会分工孔子追求的是一种和谐有序的社会,他对这个社会的内部分工进行了详细的安排。
首先按照年龄划分,老、中、青及儿童都被涵盖在内,老年人应该安享晚年,老有所终,青壮年应该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为社会效力,从而使孩子们得以健康地成长。
“和谐”——孔子的政治理想
目前学术界 的研 究成果和本文的框架
由于孔子在中国文化中特殊而至尊 的地 位, 对孔子 的研 究已 经太多太多 . 一个方 面都有无 以数计 的学者前仆后继的深入 任何 探 究, 对于其政治理想这样一个重 要的方面当然也是一样 。 目 前 学术界对孔子政治理想的界定主要有三种 1 礼运大同说 , 、 即以‘ 礼记 - 礼运 》 所论“ 天下为公 大同 的“ 之 世为孔子的政治理想 , 此派代表 人物 有匡亚明.匡亚明先 生在 《 孔子评传 》 中指出 ,礼记 ・ t 礼运 》 观点大体与孔子相 同, 以 篇 所 他 采用了里面 的观 点 , 认为孔子的政治理 想可以分为两个方面 是大 同理想 . 这是一种最高理想 ; 二是小康社会 , 这是一种近 期 的 目标 [ ] 2 论语大 同说 , 、 即以《 论语 》 为依据 , 认为 孔子的政治理想 是 实现一种“ 同 社会 , 大 其代表人物是侯外庐和丁原明 。侯外 庐在 其 主编的c 中国历代大 同理想》 1中指 出 孔子 的思想体 系中 一. 5 也表现出一 些空想的 ‘ 同 社会的远 景” 丁原明在其( 大 。 简明中国 政治思想史》 一书中也指 出 孔子的 思想中也包含某些 ‘ 同, 大 思 想 认为孔子所构 想的 ‘ 同 大 社会 , 是一个平等 的社会。4[ f5 _ 3 有道说 。即认为孔子 的政治理想是建立 、 有道” 的社会 , 其 代表人物主要有刘泽 华。 他在 《 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 》修订本) ( 中 指出 。道 “ 具有多层 含义 , 但用于政治 ,有道 代表了孔子的基本 政治理想和基 本政治原则。z 而且他指 出孔子的政治理想具有两 个特点 一是所 有的人都 按照礼制规定 , 贵贱有 等。 下有 序 , 上 各 出其位 , 各称其事 ,君君 。 “ 臣臣, 父父 , 子子 颜渊) ( 。二是不要使 礼走 向破裂和对立 , 耍在“ 中注之 以“ 与“ 。而且他还指 分 和 仁” 出尊五美、 摒四恶可以说是理想国的实现 。他认为孔子描绘的理 想境界把实际与理想有机统一起来 , 使其政治理想有得以实现的
孔子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
孔子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在中国古代哲学家中,孔子无疑是最受人尊敬和广泛传播的。
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提出了许多智慧和理念,不仅影响了古代社会,也对当今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其思想体系中,孔子注重社会秩序和个人修养的统一,他的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相互呼应,互为基石。
首先,孔子的社会理想体现了他对社会秩序的关注。
他深知社会的和谐和稳定是一个国家或社会发展的关键。
为此,孔子主张塑造一个以仁义为核心的社会伦理体系。
他认为,人们应该树立高尚的道德观念,以仁心待人,尊重家庭和社会的权威,遵守礼仪规范。
这样的社会秩序能够确保公平和正义,并提供一个和谐的环境,促进人们的发展和进步。
其次,孔子追求个人理想的同时也呼吁每个人追求自己的道德真善美。
他认为,个人理想是建立在个人修养的基础之上的。
他强调个人的道德修养和自律,通过塑造自己的品格和行为来达到人生目标。
孔子强调诚实守信、智慧和谦卑,他相信这些品质是实现个人理想的基础。
他还教育学生注重与他人的交往,始终保持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家国情怀。
孔子的社会理想和个人理想相互关联,相互支撑。
他认为只有个人具备良好的修养才能为社会做出贡献。
同时,他也坚信社会的有序和和谐能为个人提供成长和发展的机会。
孔子的思想深深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中,并影响了无数的人们。
即便在现代社会,他的思想仍然具有启示意义。
然而,孔子的理想并非只存在于书本中,而是需要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付诸实践。
如何将孔子的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融会贯通,成为当代人面临的挑战。
在一个快节奏的现代社会,许多人疏于修身养性,更注重个人利益和物质追求。
如果我们能将孔子的理念应用于生活中,努力追求仁义道德,注重个人修养和道德觉醒,我们将更加和谐、幸福并与他人建立真诚的人际关系。
总之,孔子的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在中国传统思想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他的思想强调社会的和谐与个人的修养相互联系。
通过树立高尚的道德观念和积极的行为塑造自己的品质,我们能够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社会。
孔子的理想与实践
孔子的理想与实践孔子是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也被尊奉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他的哲学思想以其理想与实践为特点,对中国历史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孔子的理想与实践,并探讨其在现代社会的启示。
一、孔子的理想孔子的理想主要体现在他对人伦的思考和教育观念上。
他强调个人品德的培养和修养,认为一个人应该具备仁德、忠诚、诚实和谦卑等美德。
他强调家庭和社会的和谐,强调人际关系的和睦。
孔子认为只有通过和谐的人伦关系,人们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实现社会的稳定与繁荣。
二、孔子的实践孔子的实践体现在他对教育的努力和政治活动中。
孔子致力于教育,他开办私塾,培养了一大批学生,将儒家思想传承下来。
他注重教育的个性化、启发性和实践性,主张“因材施教”,关注学生的个体特点,引导他们通过实践来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素养。
孔子的教育实践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孔子被尊为后世教育家的楷模。
在政治上,孔子为了实现他的理想,曾经担任过几个国家的官职。
他努力改革的目标是实现社会的和谐和稳定。
他倡导礼仪,推崇孝道,一方面通过制度和规范来约束人们的行为,另一方面注重道德修养。
孔子的政治活动并不是空谈理想,他努力将自己的理念付诸实践,希望通过政治手段来改变社会。
三、孔子的理想与实践的现实意义孔子的理想与实践在古代中国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为后世的政治和教育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在现代社会,孔子的理想与实践依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孔子的强调个人修养和品德对现代社会的道德建设有着重要的启示。
在当今社会,人们普遍关注自身利益的追求,在这种情况下,孔子的理念强调个人道德的修养显得尤为重要。
只有注重个人品德和道德修养,才能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秩序。
其次,孔子的教育观念对现代教育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孔子主张个性化、启发性和实践性的教育,这种教育理念与现代教育追求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是一致的。
现代社会需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合作精神和实践操作能力,这些都与孔子的教育理念相契合。
概括孔子治国主张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形成的时代背景
概括孔子治国主张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形成的时代背景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他的治国主张体现了他对社会道德和政治理想的追求。
孔子的治国主张可以概括为崇尚仁爱和道德、重视教化和礼仪、建立和谐的社会秩序、实行贤能治国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首先,孔子强调了仁爱和道德的重要性。
他认为,一个国家的治理应该建立在人与人之间的亲情和道德的基础上。
他主张统治者要先行示范,成为仁德充盈的君子,通过用心去教化和感化人民,实现仁者爱人的道德理想。
孔子认为,只有建立在道德基础之上的统治才能拥有真正的权威和合法性。
其次,孔子非常重视教化和礼仪。
他认为,教育是国家治理的重要一环,通过教育可以培养国家的人才和领导者。
他主张培养优秀的人才,推崇贤能治国的理念,认为只有通过教化和培养人民的品德与才能,才能够确保国家的发展和国民的幸福。
此外,孔子还强调礼仪的重要性,认为通过恪守传统礼仪,可以维护社会秩序和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确保国家的稳定与繁荣。
第三,孔子主张建立和谐的社会秩序。
他认为,一个国家的治理应该建立在公正和法治的基础上。
他主张统治者要公正无私,以身作则,为人民树立榜样,并且通过建立明确的法律和法规来保障社会的公平和公正。
孔子强调各个阶层的人民都应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达到和谐的社会秩序。
因此,孔子提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观念,着重强调不同角色之间的责任和义务。
最后,孔子提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他认为,治理国家的关键是先修身,然后齐家,才能够治理国家,最终实现天下平安。
他强调每个人应该反省自己的行为和修养,追求道德的完善和提高,严守家庭的道德规范,才能展示人的善良品德,并将其延伸到整个国家和世界。
孔子认为,通过个人的修身,能够为社会的和谐与稳定作出贡献,从而达到天下平治的目标。
孔子的治国主张的形成与他所处的时代背景密切相关。
孔子生活在中国春秋战国时期,这个时期是一个战乱频繁、道德沦丧的时代。
概括孔子的政治主张
概括孔子的政治主张孔子追求符合道义的社会生活,他把“道”作为判断社会政治良否的标准。
“天下有道”孔子的政治理想。
孔子理想社会的摹本是西周,孔子主张恢复周礼,“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小编整理了相关资料,希望能帮助到您。
孔子的政治思想政治思想核心:“礼”与“仁”在治国的方略上,他主张“为政以德”,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是最高尚的治国之道。
这种治国方略也叫“德治”或“礼治”。
这种方略把德、礼施之于民,严格了等级制,把贵族和庶民截然划分治者与被治者。
打破了贵族和庶民间原有的一条重要界限。
孔子生活在西周宗法礼制传统较深的鲁国,这时周王朝的统治权力已经名存实亡,诸侯间相互争战不断,出现了“王道哀,礼义废,政权失,家殊俗”的社会现实,“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成了那个时代的特点。
社会矛盾的激化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人的精神和信念也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摧残。
这些共同构成了孔子政治思想产生的历史渊源和社会条件,“仁”与“礼”是其政治思想的基本精神。
孔子的最高政治理想是建立“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
“大同”社会的基本特点是:大道畅行,“天下为公”,因而能“选贤与能,讲信修睦”,“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矝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阴谋欺诈不兴,盗窃祸乱不起,这是一幅理想化的传说中的尧舜时代的原始社会景象,也是孔子憧憬的最高理想社会。
“小康”社会是孔子主张的较低的政治目标。
“小康”社会的基本特点是:大道隐没,“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与这种贫富不均、贵贱不等相适应,产生了一系列的典章制度、伦理道德,“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立田里,以贤勇知”,相应地还要设“城郭沟池以为固”,由是,“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
这种社会显然没有“大同”世界那样完美,但有正常秩序,有礼、仁、信、义,所以称为小康。
这种社会实际上描述了“私有制”产生后的阶级社会的“盛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和谐与有序:孔子所追求的理想社会——徐桂红孔子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政治家、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
而于孔子本人来说, 他的一切思想学说乃至行为, 目的只有一个——建立一个稳定、和谐有序的太平盛世。
从孔子的这一终极目标出发, 才能全面而真实地理解孔子的整个学说。
(一)孔子处于春秋末年的社会大变动时期。
这种变动即乱世总是伴有战争、暴力、民不聊生、道德沦丧等灾祸。
孔子对这一切深为忧虑, 他考察了历史的不同阶段并做出比较, 力图从历史的借鉴中寻求一条可行的出路。
保存在《礼记·礼运》里的孔子回答官僚问的一段话中, 可看出孔子的态度:“孔子曰: 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 丘未之逮也, 而有志焉。
大道之行, 天下为公, 选贤与能, 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 不独子其子, 使老有所终, 壮有所用, 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男有分, 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 不必藏已, 力恶其不出于其身也, 不必为已, 是故谋闭而不兴, 盗窃乱贼而不作, 故外户而不闭, 是谓大同。
今大道既隐, 天下为家, 各亲其亲, 各子其子, 货力为己, 大人世及以为礼, 城郭沟池, 以为固, 礼义以为纪, 以正君臣, 从笃父子, 以睦兄弟, 以和夫妇, 以设制度, 以立田里, 以贤勇知, 以功为己, 故谋用是作, 而兵由此起。
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
此六君子者, 未有不谨于礼者也。
以著其义, 以孝其信, 著有过, 刑仁进让,示民有常。
如有不由此者, 在势者去, 众以为殃, 是谓小康。
”天下有道的社会, 人伦道德皆值得赞赏, 人际关系和睦, 社会管理者唯贤是用, 而至阶级社会, 人各有私欲, 道德状况不比从前, 所以有了礼义制度。
“礼”是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产生的, 用以调节人际关系, 禹、汤等帝王治理国家, 都是依礼而行的。
孔子自己虽未见到“大同”社会的“大道之行”和夏殷周王治国英才, 但却有此大志。
孔子还比较了夏殷周三代的不同社会特点。
《礼记·表记》载:“子曰:‘夏道尊命, 事鬼敬神而远之……殷人尊神, 率民以事神……周人尊礼尚施, 事鬼敬神而远之。
’”夏代顺应规律, 依必然性而行事, 商代敬神, 而周代尊礼尚施。
周礼所遵循的是亲亲、尊尊, 以仁义为其内容“仁者人也, 亲亲为大, 义者宜也, 尊贤为大; 亲亲之杀, 尊贤之等, 礼所生也。
”(《礼记·中庸》)周人否定殷人的尊神, 改为尊礼尚事, 强调人事, 这一点为孔子所称道。
孔子说:“殷固于夏礼, 所损益可知矣; 周因于殷礼, 所损益可知矣; 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 吾从周。
”(《论语·为政》) 周礼通过对夏礼和殷礼的保留与修改, 具备了比较完善的内容与形式, 从而被孔子选择, 用以改变“礼崩乐坏”、“天下无道”的混乱局面。
在孔子的心目中, 周礼的典章、制度、规矩、仪节及其上下等级、尊卑长幼的秩序规定和道德伦理规范是社会稳定的基础, 也是调节人际关系的主要手段。
所以, 他赋予自己的使命是“克己复礼”。
他教导人们要做到“非礼勿视, 非礼勿听, 非礼勿言, 非礼勿动”(《论语·颜渊》) 。
孔子对周礼所怀的敬意与追求,实质上是对周代道不拾遗、民风淳朴、遵守礼节的安定局面的憧憬, 他所谓的“从周”和“尚礼”实质上是追求太平、和睦的社会局面,反对暴力和动乱。
孔子视自己所处的时代为“天下无道”。
无道的最明显特征是大量“僭越”现象的出现。
孟子形容当时的状况:“世衰道微, 邪说暴行有作,臣弑君者有之, 子弑父者有之。
孔子惧作《春秋》。
《春秋》天子之事也。
”(《孟子滕文公下》) 仅《春秋》记载,国君被弑者就有三十六人。
孔子是站在周天子立场上修订《春秋》, 进行拨乱反正的。
可见, 孔子恢复周礼的根本原因, 并不是为维护已没落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也非主张社会倒退, 而是知识人士忧国忧民的一份良知。
在这份良知的驱使之下,他确立了自己追求和平理想社会的目标。
孔子的社会理想是很注重现实。
一方面, 从他主张对“周礼”可以有所“损益”, 可见他并非食古不化。
历史的发展证明了孔子对“礼”的前景没有估错。
而且, 与老子不同的是,孔子虽然也对现实不满, 也崇尚原始社会的人际关系和伦理道德, 但他并不主张退回到原始的“小国寡民”社会中去, 而是抱着“君子从时”的态度, 顺应历史潮流; 另一方面, 孔子没有超前于时代,去建立一个民主、平等、博爱的理想国家, 而是参照历史, 尊重现实, 力图寻求一条“复礼”的途径, 将乱世所带来的灾祸减少到最低限度。
从这个角度讲,司马公所言孔子“居乱世而志在太平世”是准确的。
随着战乱的结束与和平的到来, 孔子思想的作用逐渐显示出来, 因而能够被历代统治者接纳、改造和利用。
(二)孔子说: “天下有道, 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
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候出。
自诸候出,盖十世希不失矣, 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 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
”(《论语·季氏》) , 在孔子看来,要改变天下无道的局面, 必须先从“正名”入手。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事不成则礼乐不兴, 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 言之必可行也。
”(《论语·子路》)正名的最终目的, 是使君臣关系、父子关系等级化, 各就各位, 各守名份, 各司其职, 从而使混乱的社会稳定下来, 百姓才能安居乐业。
所以正名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论语·颜渊》) 以国为重, 是调节好君臣关系; 以家为重, 是调节好父子关系, 家国稳定, 天下太平, 就不可能再出现“僭越”现象。
孔子清楚, “正名”只是一个策略, 能否实施和如何实施才是关键。
这就不能不对君、臣、父、子各有要求和约束。
在这个问题上, 表现出孔子不是复古倒退到西周奴隶制的上尊下卑的各守名份, 而是在对等关系下的“正名”。
他强调君、父对臣、子也要恪守名份, 尽好职责, 更要做好表率。
《论语·颜渊》载:“季康子问政于孔子。
孔子对曰:‘政者正也。
子帅以正,孰敢不正?’”“政者正也”, 正是孔子利用语源上的关系, 说明正名的实质。
正者, 以正正不正, 要求在位者做好表率。
在他看来, 社会动乱的根源之一, 是在位者不守本份, 没有起到榜样的作用。
所以他说:“其身正, 不令而行; 其身不正, 虽令不从”(《四书集注》第143页)。
为人君者, 只有“修己以治人, 修己以安百姓。
”(《论语·宪问》) 才能治理好天下。
如果人君好为不义, 则“上有好者, 下必有甚焉。
”“上好礼, 则民莫敢不敬; 上好义, 则民莫敢不服; 上好信, 则民莫敢不用情。
”(《论语·子路》)孔子注重贤人政治, 所以他对君主责备最殷, 把社稷的安危、人民的幸福, 都寄托在君主身上, 因而对君主不能不有所要求。
只有“君事臣以礼”, 才会有“臣事君以忠。
”以此相推, 父慈则子孝, 兄友则弟恭。
孔子的正名思想,意味着他既反对臣民犯上作乱,又反对君主欺凌臣下; 既反对“乱臣贼子”又反对无道的昏君。
其正名学说, 蕴含着一定的平等意识。
在恪守名份上, 君臣父子谁都没有任何特权。
但是, 孔子忽视了一点,那就是: 臣若不安分守己,君可以利用其特权加以制裁,而对最高位者君, 靠什么来约束和监督其行为呢?君一旦不守名份, 不尽其责, 臣除了冒死进谏, 别无他法。
因此, 君臣父子关系在以后漫长的封建社会的实施过程中, 往往成了臣事君、子孝父的单方义务。
这就是精英治国、独裁统治所有产生的重要原因。
正名,只是孔子实现其社会理想的基本策略。
他对君主治理国家的手段也提出了设想, 主张“德礼之治”, 即以礼治国, 以宽治国, 其好处在于“道之以政, 齐之以刑, 民免而无耻; 道之以德, 齐之以礼, 有耻且格。
”(《论语·为政》) 如果用法制禁令去指导人民, 用刑罚去制裁他们的“越轨”行为, 则民虽由于畏惧而千方百计地逃避刑罚, 却失去廉耻之心, 失去了道德的自觉性。
相反地, 如果用道德去诱导、教化他们, 并使他们自觉地用“礼”去约束自己的行为, 则人民就会油然产生道德的自觉, 培养廉耻之心, 自然向善, 步入正道。
“德礼之治”的方法就是施惠于民。
他说:“道千乘之国, 敬事而信, 节用而爱人, 使民以时。
”(《论语·学而》) 就是要减轻对人民的剥削,“使民以时”即不违农时, 以利于发展生产。
只有养民以惠, 才谈得上教化民心, 民才不致犯上作乱。
所以, 以德服民, 以礼教民, 以宽取信于民, 国家就会不治而治, 天下自然就太平了。
孔子从不谈军事, 因为他反对武力, 反对战争, 他主张“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既来之则安之。
”(《论语·季氏》) 纵使外交上也采取以德服人的方法, 由此可见孔子所代表的“士”阶层在政治上的善良与天真。
从理论上看, 孔子的德治思想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但从实践上看,既不符合当时的社会需要,又不成熟。
因孔子过于着眼于伦理道德和思想教育的作用,而颠倒了政治上层建筑与思想上层建筑的关系,况且他注重人治轻视法制,也不足为取。
孔子实现其社会理想的手段与目的都是反暴力的, 这使他的思想和实践脱节。
尽管如此, 这些思想追求影响了历代知识分子的治国观念。
古有孟子将之继承并提出贤君仁政,近有胡适等人主张的“好人”政治, 至今仍有许多知识分子沉缅其中, 不倦追求。
但纵现历史, 从未见任何一个朝代靠“德政”而建立并繁荣的。
(三)因孔子只规定怎样去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而没有注意到人与人之间的结合, 也就是说没有看到社会的力量, 只承认个人的力量, 主张个人万能, 伦理万能。
因而, 社会理想的实现, 最终建立在从君主到百姓每一个人的“仁”之道德修养与实践上。
“仁”是孔子所有思想的核心, 是“礼”的根本内容。
从《论语》看,“仁”的内容几乎包括了做人的全部规范: 忠、恕、孝、悌、智、勇、恭、宽、信、敏、惠等。
可见“仁”是孔子最高的政治原则和道德准则, 而“仁”的主要内容则是“仁者爱人。
”“仁”并非高不可攀, 孔子提出: “为仁由己”,就是靠端正内心, 自觉追求便可得。
他还提出许多具体的“仁”的内容和方法, 如“言行一致”、“笃实躬行”、“巧言令色, 鲜矣仁”、“吾日三省吾身”、“见贤思齐”等等。
总之, 孔子讲“仁”就是以加强内在的道德修养协调好人际关系,解决社会矛盾,最终达到太平盛世。
孔子希望实现这样的社会理想, 人人有德行、重修养、讲仁义、和睦相处。
在这个社会中, 君爱臣、臣忠君, 父爱子、子孝父,家宁国太平。
(作者: 陕西教育学院讲师徐桂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