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时、分、秒》说课稿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01《时、分、秒》说课稿

《时、分、秒》说课稿尊敬的各位专家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时、分、秒》。
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等方面进行我的说课。
➢首先,说教材第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时、分、秒》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义务教育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1单元的第1课时的内容,是在学习认识时间的基础上的知识。
这部分知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是学生身边的数学。
学好本课的知识,不仅是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的重要基础,也为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
第2,教学目标新的课程标准的根本目的在于为个体的发展服务。
个性的和谐,理性的培养,情操的陶冶,身心发展的平衡等都是新课标所追求的目标。
基于此,我确定了3个层面的教学目标:层面1是知识目标:学生能理解时、分、秒的概念,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会进行简单的时间单位换算。
层面2是技能目标:通过对时、分、秒的研究,观察、分析、归纳、表达等方面的能力能得到相应的发展。
层面3是情感目标:学生能体验获得成功的乐趣,体会数学和生活的紧密联系的同时,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养成认真好学、乐于交流、勇于思考的学习习惯。
第3,教学重点与难点根据教材内容并结合新课标以及学生具体情况,我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为理解时、分、秒的概念;教学难点是建立1秒、几秒、1分、1小时的时间观念,提高时间估测能力;关键点是理解1分=60秒。
➢其次,说学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对学生情况的分析是教学工作的关键环节。
因此,我将从以下两方面进行分析:1.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小学生年幼好动,有强烈的好奇心,注意力分散,因此,我采用形象生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能力.2.学生的知识结构:学生已经完成了认识时间的学习,积累了一定的时间单位的知识。
这时,水到渠成的学习“时、分、秒”,能让学生对时间有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
➢接下来,说教法学法关于教法。
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指导思想。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时、分的认识》说课稿(附反思、板书)课件

二、说学情
三年级的学生年龄小,心理、思维发展水平还不高,有一定的形象思维 能力,没有形成抽象思维的能力。学生在一年级时已经学过了钟面的简单 知识并会认识整时和整时半,积累了一定的时间单位的知识,但有关时间 的认知显得有些混乱,对时针和分针表示的意义分辨不清,多数孩子还不 能读出准确的时刻。
三、说教学目标
(3)、分的认识 我们认识了时针、分针,它们是怎么走的呢? (课件出示……分针走一小格,时间是1分。 ) 1分的时间有多长呢? 让我们一起来体验一下:请摸着自己的脉搏,定时1分钟,数数自己的脉 搏跳了多少次。把结果记录在本子上。
1分钟虽然很短暂,但,在1分钟里,悬浮列车可行驶8000米,人造地球 卫星可运行1920千米,大型电子计算机可运算十几亿次。1分钟的价值 多大啊!孩子们可要珍惜时间,用好每1分钟哟!
再用课件出示几个几时几分的钟面让学生认读,及时内化,形成能力。 学生的注意力已经集中了较长时间,需要轻松一下了。在一段曼妙的 轻 音乐中,学生自由做课中操,课中操采用孩子喜换的儿歌游戏进行,老狼 老狼几点了?10点了,老狼老狼几点了?10:10了……10分钟十分钟的 加,以形成一定的认知规律。
板块三、课堂练习 1.填一填。 3时=( )分 4时=( )分 5分=( )秒 2分=( )秒 2分30秒=( )秒 1时20分=( )分
(5)、认读整时、半时时刻 (出示情境图四个时刻)你能读出这两个钟面上的时刻吗? (小组互说,再指名汇报。要求学生说出认读的理由。) 目的在于归还学生思维的过程,充分暴征学生的思维,这在数学教育中 很重要。这个过程一方面是暴征学生各种疑问、困难、障碍和矛盾,另 一方面又是展示学生聪明才智、独特个性、创新成果的过程。
六、说教学过程
板块一、导入新课 1、出示动画片。 小猪约小猴子8:15一起去看元旦联欢晚会,小猴子可着急了,因为它不 知道8:15是什么时刻,同学们,小猴不会看时间,怎么办呢? 你想帮助小猴吗?(当然想!) 那咱们赶快来学习时、分的认识吧。 。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时、分、秒说课稿

《时、分、秒》讲课稿敬爱的各位专家老师:大家好!我今日讲课的题目是《时、分、秒》。
下边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学法、说教课过程、说板书设计等方面进行我的讲课。
第一,说教材第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时、分、秒》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义务教育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 1 单元的第 1 课时的内容,是在学习认识时间的基础上的知识。
这部分知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是学生身旁的数学。
学好本课的知识,不单是学生此后进一步学习的重要基础,也为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践能力创建了条件。
第 2,教课目的新的课程标准的根本目的在于为个体的发展服务。
个性的和睦,理性的培育,情操的陶冶,身心发展的均衡等都是新课标所追求的目标。
鉴于此,我确立了3 个层面的教课目的:层面 1 是知识目标:学生能理解时、分、秒的观点,成即刻、分、秒的时间观点,会进行简单的时间单位换算。
层面 2 是技术目标:经过对时、分、秒的研究,察看、剖析、归纳、表达等方面的能力能获取相应的发展。
层面 3 是感情目标:学生能体验获取成功的乐趣,领会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的同时,锻炼战胜困难的意志,养成仔细勤学、乐于沟通、勇于思虑的学习习惯。
第 3,教课要点与难点依据教材内容并联合新课标以及学生详细状况,我确立本课的教课要点为理解时、分、秒的观点;教课难点是成立 1 秒、几秒、 1 分、 1 小时的时间观点,提升时间估测能力;要点点是理解 1 分=60 秒。
1 / 5其次,说学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对学生状况的剖析是教课工作的要点环节。
所以,我将从以下双方面进行剖析:1.小学生的心理特色:小学生年幼好动,有激烈的好奇心 ,注意力分别 ,所以 ,我采纳形象生动、形式多样的教课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育学生的能力.2.学生的知识构造:学生已经达成了认识时间的学习 ,累积了必定的时间单位的知识。
这时,瓜熟蒂落的学习“时、分、秒”,能让学生对时间有一个比较完好的认识。
接下来,说教法学法对于教法。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时、分、秒》教案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时、分、秒》教案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时、分、秒》教案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
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时、分、秒》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教学内容】时间的计算教科书第4页例1,第5页例2。
【设计说明】1、本节课通过创设情境,利用猜谜语引入新课,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
2、重视直观教学,发挥教具、学具的作用。
通过数格、拨钟面等实践活动把抽象的知识更加直观化,让学生了解计算经过的时间是生活中会经常遇到的问题,感受数学就在身边,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目标】1、通过加深学生对时间单位的认识,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
会进行一些简单的时间单位的转换及经过时间的计算。
2、培养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让同学们充分利用时间。
【重点难点】1、时间单位的简单转换和求经过时间的方法。
2、求经过时间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时钟模型、课件。
一、引入新课1、猜谜语:矮子走一步,高个走一圈;矮子走一圈,高个跑不停。
出示谜底:时钟2、教师拿出钟面并提问。
(1)“矮子”指的是什么?“高个”指的又是什么?(2)分针走1小格的时间是多少?分针走1圈的时间是多少?时针走1大格的时间是多少?时针走1圈的时间是多少?(3)1时=()分? 1分=()秒3、教师演示课件,拨出不同的时刻,如:9时15分、7时30分等。
4、引出课题:我们已经学会看时间,但如何计算经过的时间呢?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计算经过的时间”。
(板书课题)二、自主探索,体验新知1、教师课件展示例2的情境图,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图画,说说图意,找出数学信息和问题。
2、老师:小明从家到学校用了多长时间呢?3、同桌互相交流。
4、小组汇报:(1)分针从6走到9,走了3大格,是15分钟。
(2)两个时间在同一个小时内,所以45-30=15,是15分钟。
时、分、秒说课稿

《时分秒》说课稿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及作用《时分秒》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一单元的第一课内容,这部分教学内容在《数学课程标准》中属于小学数学与代数的知识.学生在认识了钟表、认识了时间的基础上进行学习并为下一步对时分秒的学习奠定了基础.(2)教学目标及确立目标的依据现在已打破原有的知识技能思想教育分块目标陈述的方式,新课程倡导我们将知识、技能、情感三大领域目标予以整合.有机结合来定位1、知识与技能: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能选择合适的单位和工具对时间进行度量2、过程与方法:结合生活经验,体验时间长短,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会用一定的方法估计时间并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体会时刻与经过时间之间的联系,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估计意识,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习惯(3)重点、难点及确定重点、难点的依据1重点:认识时间单位“秒、分、时”,知道1分=60秒,1时=60分,1时=3600秒。
会进行简单的时间换算2难点:建立秒和分的时间观念,进行时间的换算教学准备:钟表,ppt课件与图画二、教材处理首先我们在上这节课之前,也都知道学生们在一年级已经学习过认识钟表,二年级的时候也学习过认识时间,在之前是学习整时整点,半时半点,但是现在所要学习的就是任意时刻的表示并且要知道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所以我们这节课的侧重点就是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来换算时间,不过在此之间也要复习一下之前所学习的知识,以免学生忘记了之前所学的知识。
三、教学方法“将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努力营造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独立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使他们成为课堂教学中重要的参与者与创造者,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秉着这样的指导思想,在整个教学设计上力求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将教学思路拟定为“创造情境——自主探究——实践运用”,努力构建探索型的课堂教学模式。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时、分、秒》教案范文三篇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时、分、秒》教案范文篇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时、分、秒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2.能力目标:能够准确地读出时、分、秒的数目,并进行运算。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时间的认识和重视,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1.时、分、秒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2.时、分、秒之间的换算。
教学难点:1.时、分、秒之间的运算和换算。
教学准备:1.教师:PPT、教案、黑板、彩色粉笔、绘图纸。
2.学生:教材、练习册、作业本。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新课1.教师给学生介绍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时、分、秒》。
2.让学生说出自己平时是如何看时间的。
3.教师指着周围的时钟、手机等工具,向学生展示各种计时的方法。
4.引导学生思考,时、分、秒的区别是什么,如何表示。
Step 2:概念讲解1.教师用PPT向学生展示时、分、秒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2.请几个学生走到黑板前,模拟指针或数字展示时间。
3.教师帮助学生提炼出时、分、秒的特点和区别。
Step 3:时、分、秒之间的运算1.教师出示一个钟表,向学生解释上面的指针代表的是什么时间。
2.引导学生思考,如果要计算一个小时后是什么时间,应该怎么做?3.要求学生帮助教师计算并给出答案。
4.让学生自己动手计算如果要计算一个分钟后是什么时间,应该怎么做。
Step 4:时、分、秒之间的换算1.教师向学生出示一个秒表,让学生观察并思考,秒表上的数字是什么意思。
2.引导学生思考,如果要把秒转换成分钟,应该怎么做?3.让学生自己动手计算并给出答案。
4.教师出示一个小组练习题,让学生自己阅读题目并解答。
Step 5:课堂小结1.教师用PPT总结今天所学的内容,强调概念和运算的要点。
2.让学生自己总结一下今天学到了什么,以及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
Step 6:课后作业1.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题目。
2.提醒学生注意作业的要求和截止时间。
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是围绕时、分、秒的概念和运算展开,通过调动学生的思维、观察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时、分、秒的知识。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时、分、秒《秒的认识》人教版

教案名称: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 时、分、秒《秒的认识》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秒的概念,知道1分=60秒,初步建立时间观念。
2. 培养学生观察、操作能力,提高学生合作交流意识。
3. 培养学生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内容1. 秒的概念及单位换算2. 认识钟面,学习秒针的运行规律3. 时间的实际应用,如计时、倒计时等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秒的概念,1分=60秒难点:秒针的运行规律,时间单位换算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钟表模型、电子钟、PPT课件2. 学具:练习本、铅笔、彩色笔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故事、游戏等形式引起学生对时间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秒的概念,让学生观察钟表,了解秒针的运行规律。
3. 案例分析:分析生活中常见的秒的应用,如计时、倒计时等。
5. 实践操作:让学生亲自操作钟表,观察秒针的运行,加深对秒的认识。
6. 巩固练习:设计相关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8. 课后作业布置:布置与课堂内容相关的作业,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时、分、秒《秒的认识》2. 板书提纲:秒的概念1分=60秒秒针的运行规律时间单位换算时间的实际应用七、作业设计1. 基础题:完成练习册上关于秒的习题。
2. 提高题:设计一个倒计时活动,用秒表示时间。
3. 拓展题:调查生活中秒的应用,举例说明。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故事、游戏、观察、讨论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对秒有了深入的认识。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意识。
课后作业设计既有基础题,又有提高题和拓展题,旨在巩固知识,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继续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优化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过程详细补充和说明:一、导入环节的设计1. 故事导入:选择一个与时间相关的趣味故事,如《龟兔赛跑》中的时间观念,通过故事引导学生思考时间的意义和价值。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1单元时分秒秒的认识说课稿新人教版

《秒的认识》说课稿一、说教材这节课是九年制义务教育第一学段数与代数领域中的内容。
通过前两节课的实践活动,学生已对时、分持续的时间具有一定感性体验,知道时与分之间的进率关系,本节课就是在此基础上进行地顺势教学。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力求让他们在实际情境中,了解时间单位秒,知道分与秒的进率关系,体验1秒及几秒的持续时间,初步建立时间观念。
培养学生爱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同时,也为三年级的后继学习《24时记时法》打下基础。
依据从具体到抽象的认知规律,以及儿童的心理特点,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认识钟面上的秒针,了解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
2.在生活情境中体验一秒及几秒持续时间的长短,初步建立秒的时间观念。
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交流、合作探究能力,并有效地促进个性思维的发展。
3.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积极、愉悦的数学情感。
培养学生爱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依据课程标准和本课的教学目标,我确定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是初步建立秒的时间观念和探索分与秒的关系。
二、说教法、学法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生活经验基础上,让学生亲身经历体验、探索,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
同时针对低年级学生学习比较积极但不稳定,知识和思维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多数学生操作、口述、思考不能很好的结合,缺乏有序性和准确性的这些情况,在教法和学法上,我注重丰富学生对秒的长短的体验和联系实际生活,采用:情境教学、直观演示、实验操作、游戏教学、体验感悟等来促进学生对新知的建构和内化。
三、说教学过程依据教材特点及小学生认知规律和发展水平,整个教学过程安排了四个环节:一、第一个环节是设景激趣 .导入新课首先,通过课件演示“春节晚会倒计时情景”,引出时间单位秒。
然后,学生举例说出生活中还有哪些场合是用用秒来计时的,结合学生的举例,课件播放火箭发射,跑步赛场,刘翔跨栏情景等。
同时揭示课题《秒的认识》。
[设计意图:通过播放录象,设置情境,自然的导入新课,一方面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另一方面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探究知识的积极性,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使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
《时分秒》说课稿

《时分秒》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时、分、秒》。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板书设计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时、分、秒》这一单元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钟表,会看整时和半时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单元主要包括认识时间单位“秒”,以及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通过学习,学生将建立起对时间更精确的认识,为今后学习年、月、日等更大的时间单位以及解决与时间有关的实际问题打下基础。
教材在编排上注重联系生活实际,通过丰富多样的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和体验中感受时间的长短,理解时分秒之间的关系。
同时,教材还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二、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数学知识基础,他们对时间有了初步的感知,但对于“秒”这样较小的时间单位还比较陌生,对时分秒之间的换算也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直观演示、实践操作等方式,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时间观念。
三、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 分=60 秒,能进行简单的时间单位换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体验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时间的宝贵,养成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认识时间单位秒,掌握 1 分= 60 秒,能进行简单的时间单位换算。
教学难点:建立 1 秒的时间观念,理解时分秒之间的关系。
五、教法与学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我将采用以下教法和学法:教法:直观演示法、启发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
学法: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实践操作法。
六、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上课伊始,我会通过播放一段春节联欢晚会倒计时的视频,引出“秒”这个时间单位。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时、分、秒|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时、分、秒|人教新课标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时、分、秒|人教新课标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将以第一人称的口吻来编写这份教案。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将带领学生学习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册的数学第一单元,主要内容是时、分、秒。
我们将深入研究时间的概念,包括时钟的读法、时间的计算以及秒的引入等。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时间的概念,掌握时、分、秒的读法,能够正确计算时间,并能够运用时间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时、分、秒的读法和计算方法,难点是理解时间的转换和运用时间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钟表模型、计时器、幻灯片等。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我将以一个实践情景引入,例如:“同学们,你们有没有想过,我们每天都在和时间打交道,那么你们知道什么是时、分、秒吗?”3. 练习:在讲解完基本概念后,我会给出一些随堂练习,让学生实际操作,加深对时、分、秒的理解。
例如,我会让学生自己拨动钟表,读出不同的时间。
4. 应用:接着,我会通过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时、分、秒知识,例如:“如果现在是3点15分,请问再过25分钟是多少时间?”六、板书设计在课堂上,我会设计一些简洁明了的板书,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时、分、秒的概念。
例如,我可以画一个钟表,标注出时、分、秒的位置和读法。
七、作业设计1. 请用数字和箭头表示出从3点到3点15分的时间流逝顺序。
答案:3 → 3:00 → 3:05 → 3:10 → 3:152. 请计算从3点到4点30分的时间差。
答案:1小时30分钟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认为学生们对时、分、秒的概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但在实际应用中仍需加强练习。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多地设计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们能够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
我也会引导学生进行拓展延伸,例如学习时间的换算,了解不同国家的时间制度等。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时分秒说课稿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时分秒说课稿第一篇: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时分秒说课稿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时、分、秒》说课文案----通辽市扎鲁特旗巨日合中心校一、说教材(一)单元编排体例及目的本单元教材的编排由主题图、例题和习题三部分内容构成。
主题图由四幅情境图组成,呈现了春节联欢晚会、马路上设有计时器的红绿灯、操场上1分钟跳绳及50米跑步测试的场景,唤醒学生已有的关于时间的生活经验,引出本单元内容的学习,同时为建立时间观念提供素材。
这4个场景,同样蕴含着丰富的教育价值。
例如,春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除夕人们都会一起等待新年钟声敲响的那一刻,蕴含了传统文化的教育,马路上的红绿灯蕴含着交通安全的教育,跳绳和跑步蕴含了锻炼身体意识和习惯的教育。
例题借助学生非常熟悉的生活情境,教学解决简单的计算经过时间的问题,教材呈现了解决问题的三个步骤:阅读与理解、分析与解答、回顾与反思,帮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通过学生讨论的场景,呈现“数格子”“计算”等多种解题策略,让学生了解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习题的设计选择学生熟悉的活动,例如读古诗、做广播体操、系红领巾等,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帮助学生建立时间观念。
(二)单元内容结构及分析本册教材的这一单元,在认识了时、分这两个时间单位的基础上,进一步教学更小的时间单位“秒”,以及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具体内容的编排结构如下:时、分、秒:1、认识时间单位“秒”2、体验时间的长短3、时间单位间的简单换算4、解决问题本单元先安排认识更小的时间单位“秒”,了解1分=60秒,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时、分、秒这三个时间单位之间的关系;再认识计量工具;接着,体验时间的长短,建立时间观念并掌握一定的估计方法;最后,解决与时间计算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包括时间单位的简单换算及计算经过时间和到达时刻或出发时刻。
(三)跨单元知识立体整合心理学研究表明,时间单位离学生生活经验越远,学生理解和掌握起来就越困难。
时分秒说课稿

时分秒说课稿时分秒说课稿篇一:小学数学《时分秒的认识》说课稿小学数学《时分秒的认识》说课稿《时分秒的认识》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通过前两节课的实践活动,学生已对1分钟、1小时持续的时间具有一定感性体验,知道时与分之间的进率关系,能正确认读几时几分,本节课是在学生已初步建立时、分观念的基础上进行地顺势教学。
根据本课的设计理念和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认识钟面上的秒针,了解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初步建立秒的时间观念。
2、经历联系实际生活解决简单问题的过程,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交流、合作探究能力,并有效地促进个性思维的发展。
3、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积极、愉悦的数学情感。
并且我认为本节课教学重点应为初步建立秒的时间观念;教学难点是如何才能让学生正确区分时间单位时、分、秒,并能在实际生活中学以致用。
我认为,学生是否能选用恰当的时间单位进行事件表述,是其时间观念建立情况的反馈,而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也正是我们教学追求的最终目标。
为了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力求体现本课的设计理念“实践活动,体验交流,培养应用意识”这一教学思想,在教学中主要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1、设疑激情:生活化的问题情境容易引发学生的兴趣和问题意识,使学生产生自主探索和解决问题的积极心态。
在导入时我利用奥运冠军刘翔夺金时的场景,询问其夺冠所用时间,在旧知和生活经验的影响下,由学生自己引出“秒”,学生初步感受到秒是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揭示课题“秒的认识”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来。
2、引导探索:当学生产生探索欲望和兴趣之后,教师所要考虑的应是如何提供适当的条件,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去探索知识。
在教学中,我通过开放性的发问“你还知道秒针走几大格就是几秒?”,让学生自主探索秒针的走动情况;组织学生拍手体验60秒,观察分针走动情况,让学生知道1分=60秒;通过集体活动、合作活动、小组活动形式,多角度感受秒的持续时间。
武冈市四小三年级数学上册 1 时、分、秒《秒的认识》说课稿 新人教版

《秒的认识》说课稿尊敬的评委: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时、分、秒》第一课时《秒的认识》。
我将从这五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课本中主题图呈现的是春节联欢晚会等待新年钟声敲响倒计时的场面,目的是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体会秒的实际意义。
接着,教材编排了钟表店的情境图,让学生了解钟面结构,直观的看到秒针走一小格是1秒,走一圈是60秒,也就是1分。
学生在学习秒之前已经初步建立了时、分的时间观念,能正确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对时、分、秒等时间单位有较完整的认识。
同时,也为今后继续学习时间的知识打下基础。
根据教材的设计理念,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一)认识目标:1. 让学生在观察和体验中自主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
2. 使学生初步建立1分、1秒的时间观念。
(二)能力目标:1.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活动,让学生充分经历秒的建构与体验的过程。
2. 培养学生估测较短时间的能力,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
(三)情感目标:1.让学生充分感知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对数学产生亲切感,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2. 帮助学生树立珍惜时间的观念。
根据本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认知起点,我认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是:重点: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
难点:初步建立1分、1秒的时间观念,正确估计较短时间。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学具钟表、家用小闹表。
二、说教法为了突出教学重点,体现设计理念,落实新课标提出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在教学中我主要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1、创景激情法。
本节课我抓住孩子们都非常熟悉的情景,利用新年的钟声敲响时倒计时的场面,巧妙地引入时间单位“秒”。
2、合作交流法。
在学生探索后有所发现时,及时地让他们把自己的发现在小组间进行交流,将成功的收获转化为大家共同的知识财富。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5单元时、分、秒教案说课稿

(板书课题)
二、教学新课:
1、教学例 1:2 时=( )分
(1) 教师:1 时等于……?(学生答)那 2 时呢?
(2) 学生合作、自主探究。
(3) 反馈
a、 60+60=120 分
b、 2 时就是 2 个 60 分,即 60×2=120 分
(4) 教师小结。
2、让学生做 P62 的“做一做”中的题目 1 和补充题:3 时=( )分
4 / 21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 5 单元时、分、秒教案说课稿
3、 统计同学们每天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和看电视、看书的时间。 4、 小结:一寸光阴一寸金,请你们是时间生活中要合理地安排学习、锻炼、娱乐、休息的时间。 三、巩固练习。 练习十四第 8、9、10
5 时、分、秒 教案二
教学内容:
1、
秒的认识。
3、让学生举例,说说 1 分钟可以做什么事。
(四)小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认识时间单位——秒)有了秒针,计时就更准确了,时针、
分针、秒针在时间王国里分工合作,准确地为人们报时。
三、巩固练习
1、做练习十四:1
补充:
①我们上一节课的时间是 40( )。
②小明跑 100 米要用 19(
)。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 5 单元时、分、秒教案说课稿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 5 单元时、分、秒教案说课稿
第一课时 秒的认识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五册 P59-61 教学目的: 1、 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交流、合作,自主认识新的时间单位“秒”, 知道 1 分=60 秒。 2、 通过动手操作等丰富的学习活动,让学生体验一段时间,建立 1 秒及 1 分(60 秒)的时间观念。 3、 教育学生从小养成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借助丰富的活动,让学生体验一段时间,建立正确的时间观念。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时钟 学具准备:每人准备一个时钟、口算卡片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播放新年联欢晚会的片段) 师:新年的钟声将敲响,让我们一起来倒计时。(课件出示钟面,伴随着“滴答”声,让学生共同进 行倒计时) 师:刚才,我们进行倒计时,象这样计量很短的时间,我们常用比分更小的单位——秒。今天,我们 就共同来认识这个新朋友。(板书课题) 二、新授 (一)认识钟面上的秒 1、师:你知道怎样计量用“秒”做单位的时间吗?请仔细观察你们所带的钟表,看看有什么发现。 2、学生自主探索,共同探究 3、学生反馈: ① 时钟有 3 根针,走得最快的那根是秒针。 ② 秒针走 1 小格是 1 秒。走 1 大格就是 5 秒。 ③ 如果是读取电子表上的时间时,让学生可以利用以前学过的电子表的读取方法进一步类推。 4、 体验 1 秒钟 ① 师:1 秒到底有多长呢?让我们闭上眼睛,仔细听一听。(利用时钟的“滴答声”让学生感受。) 钟表发出“滴答”一声所经过的时间就是 1 秒。 ② 学生跟着时钟的“滴答声”,做拍 手练习,每一秒拍一下手,看看谁拍得最准。 ③ 比一比,哪位学生不看时钟,每秒数一个数,看谁数得最准确。 ④ 小结:刚才,我们听到钟声“滴 答”一声就是一秒,我们拍一下手用 1 秒,数一个数也是用 1 秒。1 秒的时间确实很短,但是有些现代 化的工具在这短短的 1 秒钟里却可以做很多事情呢。(举几个具有说服力的数据说明 1 秒钟的价值)所以, 我们可别小看了这短短的 1 秒钟,它的作用可大了。我们要珍惜时间,不浪费每 1 分、每 1 秒。 5、 师:(边拨秒针)秒针从数字 12 走到数字 6,这表示经过几秒?从数字 6 走到 8,表示经过几秒? 请你轻轻告诉同桌的小朋友你是怎么知道的。 6、 你还知道秒针从哪儿走到哪儿也是 10 秒? (二)探索分与秒之间的关系 1、师:如果秒针从数字 12 起,走一圈,又回到数字 12,这时经过多长时间,分针有没有什么变化。 2、让学生小组合作,仔细观察钟面,自主探索。
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时、分、秒(第1课时)《认识秒》-教学设计

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时、分、秒(第1课时)《认识秒》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中关于“秒”的介绍和运用。
具体章节为第1课时,内容涉及到时间的认识,秒的定义,秒的换算,以及秒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等。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秒的概念,掌握秒与其他时间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能够运用秒来计量较短的时间段,提高学生的时间观念。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秒的概念和秒与其他时间单位的换算关系。
难点在于学生对于秒的直观理解和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课堂教学,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秒表、计时器、卡片、实物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让学生们观察周围的环境,注意一些时间的流逝,如学校的上下课铃声,然后提问:“你们知道铃声响了多少秒吗?”2. 知识点讲解:接着,我会通过PPT或者黑板,向学生们介绍秒的概念,讲解秒与小时、分钟之间的关系,以及秒的换算方法。
3. 例题讲解:我会出一道例题,如:“如果一节课是40分钟,那么这节课有多少秒?”让学生们进行思考和解答。
4. 随堂练习:在讲解完例题后,我会立即进行随堂练习,让学生们运用刚学的知识来解答问题。
5. 小组讨论:我会让学生们分成小组,讨论秒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运动员比赛、烹饪等,并选代表进行分享。
6. 作业布置:我会布置一道作业,如:“你的闹钟响了多久?你是如何计算的?”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秒的定义,秒与其他时间单位的换算关系,以及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等。
七、作业设计作业设计主要包括一些与秒相关的问题,如秒的换算,秒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看学生们是否掌握了秒的概念和换算关系,以及他们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情况。
同时,我还会寻找一些拓展延伸的材料,让学生们能够更深入地了解秒的应用。
重点和难点解析实践情景引入的环节设计是至关重要的。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时、分、秒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时、分、秒人教新课标教案内容: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册的数学教案,主要内容是时、分、秒。
我们将通过实际情景引入,让学生掌握时间的概念,学会用时、分、秒来表示时间,并能够进行时间换算。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时间的概念,能够区分时、分、秒。
2. 学会用时、分、秒来表示时间,并能够进行时间换算。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时、分、秒的概念,学会用时、分、秒来表示时间,并能够进行时间换算。
难点是让学生理解时间的换算关系,能够灵活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时间概念,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钟表模型、时间卡片、计时器等。
五、教学过程1. 实际情景引入:我拿出一个钟表模型,对学生说:“请大家看看这个钟表,谁能告诉我现在几点了?”学生们纷纷举手回答,我用这个机会引入今天的主题——时、分、秒。
2. 讲解时、分、秒的概念:我向学生解释,一个完整的钟表有12个小时刻度,每个小时刻度又被分成了12个分钟刻度,每个分钟刻度又被分成了60个秒刻度。
时、分、秒是表示时间的单位,它们之间的关系是1小时=60分钟,1分钟=60秒。
3. 学习用时、分、秒表示时间:我拿出时间卡片,上面分别写着不同的时间,例如“3:00”、“15:30”、“45:00”等。
我让学生观察这些时间,并尝试用时、分、秒来表示它们。
学生们通过观察和思考,能够正确地用时、分、秒来表示这些时间。
4. 学习时间换算:我拿出计时器,让学生观察它的显示。
我问道:“谁能告诉我,现在是几点几分了?”学生们纷纷举手回答,我根据他们的回答进行时间换算,例如将20分钟换算成小时和秒。
通过这个练习,学生们能够理解和掌握时间换算的方法。
5. 课堂练习:我给学生发放一份练习题,题目包括判断题、选择题和填空题,内容主要是时、分、秒的概念和换算。
学生们独立完成练习题,我在课堂上进行讲解和解答。
《时、分、秒》说课稿

(二)教学目标 1.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 1分=60秒。 2.会进行一些时间的简单计 算。 3.初步建立时、分、秒的时 间观念,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 识和习惯。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时间单位“秒”,建 立秒的时间观念。学会用时间单位进行简 单的计算。 教学难点:认识时间单位“秒”,建 立秒的时间观念。
三、教法、学法
演示法、谈话启发法、尝试法、引导发现法、 生生互动法、讲练结合等方法的优化组合。 在“独学、对学、群学”的学习过程中,自 主参与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的过程,使学生掌 握知识,学会合作。
四、本单元的训练和反馈规划
1、当堂检测形式多样化。 2、反馈要有针对性。
3、反馈要有策略性。
4、反馈要有层次性。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 第五单元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二、教学策略的运用
三、教法、学法 四、本教学月的训练和反馈规划
一、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 本单元的内容主要有3个方面: 1.时间单位“秒”的认识 2.对于一段时间的感受和体验 3.简单的时间计算 本单元一共安排了2个例题、2个 做一做、1个练习和一个实践活动。时、 分、秒共4课时。
(四)教材编写意图 1.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帮助学生认识抽 象的时间概念。 2.借助活动让学生体验一段时间,建立 正确的时间观念。 3.注意让学生收集有关时间的信息,培 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知识的前后整合
时间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所以要借助于步认识钟面上的时针 和分针,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的基 础上,学习时间单位“秒”,在这儿逐渐渗透 时间段的知识,为下面教学时间的计算做准备。 本单元的学习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时间单位间的 进率是60。
(六)、知识结构图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时、分、秒《秒的认识》人教版

教案名称: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1 时、分、秒《秒的认识》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秒的概念,知道1分=60秒,初步建立时间观念。
2. 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归纳和概括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养成守时的好习惯。
二、教学内容1. 秒的认识2. 1分=60秒的关系3. 时、分、秒的进率关系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秒的概念,掌握1分=60秒的关系。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让学生学会珍惜时间。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件、时钟模型、秒表。
2. 学具:练习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时分的学习,为新课做铺垫。
2. 新课:讲解秒的概念,让学生了解1分=60秒的关系,通过实例让学生感受秒的存在。
3. 活动一:让学生观察时钟模型,了解秒针的运动规律。
4. 活动二: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1分=60秒的关系。
5. 活动三:进行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7. 课后作业布置:让学生完成练习册上相关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秒的认识2. 内容:秒的概念1分=60秒时、分、秒的进率关系七、作业设计1. 完成练习册上相关习题。
2. 观察生活中秒的存在,记录下来。
八、课后反思1. 本节课学生对于秒的概念掌握较好,但在实际应用中还需加强练习。
2. 部分学生对于1分=60秒的关系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3.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本节课通过讲解、观察、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掌握了秒的概念,明白了1分=60秒的关系。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归纳和概括能力,同时引导学生珍惜时间,养成守时的好习惯。
今后教学中,将继续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努力提高教学效果。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是整个教案中最关键的环节,直接关系到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和理解。
在本节课中,教学过程的设计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以及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巩固知识点。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2时、分、秒︳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2 时、分、秒︳人教新课标作为一名资深的教师,我经验丰富,对于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2 时、分、秒 | 人教新课标有着深入的理解和独到的见解。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来自人教新课标教材的第三单元,第一课时。
在这一课时中,我们主要学习了时、分、秒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学生将能够理解时间的意义,能够正确地读写时间,并能够进行时间的简单计算。
二、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有三个:一是让学生理解时间的基本单位,即时、分、秒,并能够进行时间的换算;二是让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时间单位的理解;三是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时、分、秒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难点则是让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我准备了多媒体课件、教学挂图、钟表模型、计时器等教具,以及练习题和学习手册等学具。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我通过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钟表,引入本节课的主题——时间。
2. 讲解:我使用多媒体课件和教学挂图,详细讲解了时、分、秒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3. 演示:我使用钟表模型和计时器,进行实际操作,让学生直观地理解时间的换算。
4. 练习:我让学生进行随堂练习,巩固他们对于时间单位的理解。
六、板书设计在板书设计上,我采取了简洁明了的设计,将时、分、秒的概念和换算关系以图表的形式展示给学生。
七、作业设计1. 请写出一个小时、一分钟、一秒钟分别是多少秒。
2. 请计算:30分钟是多少秒?3. 请计算:45秒钟是多少分钟?答案:1. 一小时是3600秒,一分钟是60秒,一秒钟是1秒。
2. 30分钟是1800秒。
3. 45秒钟是0.75分钟。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认为学生对于时间单位的理解有了明显的提高,但在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方面,还需要加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时、分、秒》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专家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时、分、秒》。
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等方面进行我的说课。
首先,说教材
第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时、分、秒》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义务教育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1单元的第1课时的内容,是在学习认识时间的基础上的知识。
这部分知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是学生身边的数学。
学好本课的知识,不仅是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的重要基础,也为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
第2,教学目标
新的课程标准的根本目的在于为个体的发展服务。
个性的和谐,理性的培养,情操的陶冶,身心发展的平衡等都是新课标所追求的目标。
基于此,我确定了3个层面的教学目标:
层面1是知识目标:学生能理解时、分、秒的概念,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会进行简单的时间单位换算。
层面2是技能目标:通过对时、分、秒的研究,观察、分析、归纳、表达等方面的能力能得到相应的发展。
层面3是情感目标:学生能体验获得成功的乐趣,体会数学和生活的紧密联系的同时,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养成认真好学、乐于交流、勇于思考的学习习惯。
第3,教学重点与难点
根据教材内容并结合新课标以及学生具体情况,我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为理解时、分、秒的概念;教学难点是建立1秒、几秒、1分、1小时的时间观念,提高时间估测能力;关键点是理解1分=60秒。
其次,说学情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对学生情况的分析是教学工作的关键环节。
因此,我将从以下两方面进行分析:
1.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小学生年幼好动,有强烈的好奇心,注意力分散,因此,我采用形象生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能力.
2.学生的知识结构:学生已经完成了认识时间的学习,积累了一定的时间单位的知识。
这时,水到渠成的学习“时、分、秒”,能让学生对时间有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
接下来,说教法学法
关于教法。
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指导思想。
我在教学中采用以情景教学法、观察发现法为主,以多媒体演示法为辅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我注意创设情景,设计启发性思考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并适时运用电教媒体化静为动,让学生更直观地学到知识,从而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使学生始终处于主动探究问题的积极状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关于学法。
我们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要教会学生如何去学。
新课标指出:动
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为此,在本节课的教学活动中我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通过迁移已有的知识和学习经验,观察、尝试、交流进行自主学习,获取知识。
然后,是我本次说课最重要的部分——说教学过程。
为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把教学过程设计为:情境导入、讲授新课、巩固练习、归纳总结、布置作业5个阶段。
具体过程如下:
第1阶段:情境导入。
我将通过课件演示“春节晚会倒计时情景”,引出时间单位秒。
然后,让学生举例
说出生活中还有哪些场合是用用秒来计时的,结合学生的举例,课件播放红绿灯的计时牌、火箭发射,跑步赛场,刘翔跨栏情景等。
同时揭示课题《时、分、秒》。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对小学生来说,在学习中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的热情尤为重要。
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当学习材料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相联系时,学生对学习才会感兴趣。
本节课开始由春节倒计时场景引入,引起了学生的兴趣,紧紧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同时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他们感到数学并不神秘,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更激起了他们探索新知的欲望。
第2阶段:讲授新课。
揭示课题之后,作为教师我将引导发言:认识时、分、秒还要用到计量时间的工具——钟表。
教师让学生观察钟表面,并提问:在钟面上,怎样计量用秒作单位的时间呢?学生们借助学生的已知生活经验,从粗细、长短、快慢等方面找到了“秒针”,认识到“秒针走1个小格的时间就是1秒”。
接着出示课件介绍1秒在科技发达的现代工具在短短的1秒却能做很多事情,如:喷气式飞机每秒约行500米,有的电脑一秒可以计算约3万亿次等等让学生感受1秒的作用。
然后引导学生观察秒针走一圈,分针走多少格?学生自然而然得出分和秒的关系。
1分=60秒是本课的难点,但由于有1时=60分的知识基础,所以学生在学习
时不会感到非常困难。
在教学设计中考虑放手让学生自己通过观察交流而得出结论,教师给予适当指导。
此外,我还将出示电子表,如9:20(冒号在不断闪烁)。
向学生提问:在这种电子表中既没有秒针,有没有滴答的声音,那怎样计量用秒作单位的时间?学生自然观察到:冒号每闪烁一下的时间就是1秒。
通过学生的语言描述,并配合动作深入感知了电子表上的1秒。
紧接着,我又出示一种这样的电子表,如9:25:34(秒在不断变化)。
提问:在这种电子表中,冒号不再闪烁,那用什么来计量用秒作单位的时间呢?学生们通过观察发现:最后一部分数字每变化一次就是1秒。
于是引导学生随着电子表的数字的变化,有节奏地数数,深入感知“1秒”“几秒”时长的体验。
同时,为了让学生升入理解分、秒、时三者关系,我还设计了这样的问题:小明离家的时间是7:30,到校的时间是7:45,请问小明从家走到学校用了多长时间?因为分、秒、时三者关系是本课的一个重难点,所以我采用小组合作探究,交流汇报总结的方式来解决的。
让学生在交流中进行思维的碰撞,有利于培养他们初步的合作意识和能力,也有利于学生巩固对时、分、秒这3个时间单位的认识。
第3阶段:巩固练习。
为了让学生深刻认识时、分、秒,我设计了三个层次性的练习,第一个是一个活动练习准备了三项活动:写字、口算、和从0开始尽可能快而清楚地数数,选自己最喜欢的一项活动,活动时间为30秒,活动完成后汇报活动结果。
通过这个练习的安排,让学生再次通过做加深了对秒的持续时间的体验,建立了秒的时间观念。
第二个练习是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验进行思考,让学生进行一些简单的时
间推理运算,从而巩固对时、分、秒这3个时间单位的认识,巩固对相邻时间单位之间进率的认识。
第4阶段:归纳总结。
我将让学生自主小结,畅谈这节课的收获,说说学了这节课你又哪些新的收获?同时,我将对学生的总结加以评价与鼓励,查漏补缺,使学生对本课知识结构有一个清晰而系统的认识。
帮助学生梳理自己所学的知识的同时,还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发展学生的能力。
第5阶段:布置作业。
作业是课堂的有效延伸。
根据作业的巩固性和发展性原则,我将对作业进行分层设置,其中必做题为:教材P7练习一的第2、5、6题;选做题为:教材P7练习一的第7题。
这样既让学生及时巩固本课知识,又为学有余力的学生留有自由发挥的空间,弥补了课堂缺陷,照顾了学生的个别差异,进行了因材施教。
最后,说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分为3板块,黑板的正中央是我本节课的主题《时、分、秒》,左边引入情境,中间板块呈现教学重点与难点;右边是练习讲解。
这样设计直观大方,很直观地展示教学内容,让学生一目了然,能够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最终达到概括、巩固、提高的教学目的。
总之,本课我努力为学生提供具体的实践活动,创设出引导学生探索、操作和思考的情景。
整节课大部分时间学生都在动手实践:有独立探究,有合作交流;有猜想,有验证;有观察,有分析,有想象,有解决问题的策略。
我力求让学生在尽可能大的活动空间中切实体验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数学对解决实际问题是有用的。
整节课的教学,我和我的孩子们在轻松的活动中获得了发现,在激烈的讨论中明白了道理,在愉悦的合作中享受了成功!
以上就是我说课的全部内容,谢谢各位专家老师的耐心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