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舆情监控指挥平台整体架构图

合集下载

网络舆情监控分析系统构建

网络舆情监控分析系统构建

网络舆情监控分析系统构建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舆情对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大。

网络舆情监控分析系统的构建成为了企业和政府机构的一项重要任务。

本文将介绍网络舆情监控分析系统的构建背景和意义,需求分析,系统设计,实现方法,系统测试和系统维护等相关内容。

网络舆情监控分析系统是为了应对互联网信息的爆炸式增长,提高舆情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而产生的。

该系统可以帮助企业和政府机构及时获取网络舆情信息,准确把握公众情绪,从而更好地应对舆情危机,维护品牌形象和声誉。

网络舆情监控分析系统还可以为企业和政府机构提供数据支持和趋势分析,有助于决策者做出更加科学合理的决策。

网络舆情监控分析系统的需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实时监控:系统需要能够实时监控网络舆情信息,确保及时发现和处理舆情危机。

舆情分析:系统需要对获取的舆情信息进行深入分析,包括情感分析、主题分析、趋势分析等,以帮助用户全面了解公众意见和舆情走向。

预警功能:系统需要能够根据分析结果,对可能引发的舆情危机进行预警,以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数据存储和处理:系统需要对获取的舆情数据进行高效存储和处理,以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功能设计:根据需求分析,网络舆情监控分析系统主要包括实时监控、舆情分析、预警功能和数据存储处理等模块。

系统架构设计:系统采用三层架构,包括数据采集层、数据存储层和舆情分析层。

数据存储设计:数据存储采用分布式数据库,以实现高效的数据存储和处理。

系统架构实现:采用Java语言和Spring框架进行开发,以实现系统的模块化和可扩展性。

数据采集存储实现:通过爬虫技术和API接口获取数据,使用Redis 进行缓存,提高数据采集效率;采用分布式数据库进行存储,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自然语言处理实现:通过运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包括情感分析、主题分析和趋势分析等,对舆情信息进行深入分析和挖掘。

测试方案:采用单元测试、集成测试和系统测试等方式,对系统的各个模块进行严格测试。

舆情监控系统方案

舆情监控系统方案

舆情监控系统方案摘要: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舆情监控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工具,用于监测和分析公众对特定话题、事件或组织的态度和情感。

本文提出了一种舆情监控系统的方案,该方案基于自然语言处理和机器学习技术,旨在帮助企业、政府和其他组织准确把握公众对其的看法,及时采取行动。

本文介绍了舆情监控系统的架构、主要功能和流程,并讨论了系统的设计考虑和未来发展方向。

1. 引言舆情监控是指通过对社交媒体、新闻网站、论坛和博客等在线媒体的监测和分析,获取公众对特定话题的看法和情感。

舆情监控系统的目标是准确识别和理解公众的观点和情感,并将这些信息提供给决策者,以便他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当前的舆情和公众的需求。

2. 系统架构舆情监控系统主要包括数据收集、数据处理、情感分析和可视化展示等模块。

系统的架构如下图所示:图1. 舆情监控系统架构2.1 数据收集模块数据收集模块负责从互联网上收集相关的数据源,包括社交媒体网站(如Twitter、Facebook、微博等)、新闻网站、论坛和博客等。

数据收集模块可以使用网络爬虫技术来抓取和解析网页,收集相关的文本数据。

2.2 数据处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负责对收集到的文本数据进行预处理和清洗。

这包括去除噪声数据、分词、去除停用词等步骤。

预处理后的数据可以进一步用于情感分析和其他分析任务。

2.3 情感分析模块情感分析模块是舆情监控系统的核心模块之一。

它使用自然语言处理和机器学习技术来识别和分析文本中的情感和观点。

情感分析可以通过基于规则的方法、基于情感词典的方法或基于机器学习的方法来实现。

该模块的输出是对每个文本的情感极性(正面、负面或中性)的预测。

2.4 可视化展示模块可视化展示模块负责将分析结果以图表或其他可视化形式呈现给用户。

用户可以通过交互式界面浏览舆情数据,了解公众对特定话题的观点和情感。

可视化展示模块还可以提供用于筛选和查询数据的功能,以便用户可以更精确地分析和比较舆情信息。

3. 主要功能和流程舆情监控系统具有以下主要功能和流程:3.1 数据收集和预处理系统首先从各种数据源收集相关的文本数据,包括社交媒体、新闻网站、论坛和博客等。

舆情监测系统建设方案

舆情监测系统建设方案

舆情监测系统建设方案第1篇舆情监测系统建设方案一、项目背景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舆论已成为影响社会稳定和企业形象的重要因素。

为及时掌握网络舆论动态,提升企业或政府部门应对网络舆情的能力,构建一套高效、稳定的舆情监测系统显得尤为重要。

二、建设目标1. 实现对互联网上各类舆论信息的实时监测,确保及时发现潜在风险。

2. 对监测到的舆论信息进行智能分析,提高信息处理的准确性和效率。

3. 构建完善的舆情预警机制,为决策者提供有力支持。

4. 提升企业或政府部门在应对网络舆情方面的能力和形象。

三、系统设计1. 系统架构舆情监测系统采用分布式架构,包括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数据存储、数据分析、数据展示等模块。

系统具有良好的扩展性、稳定性和安全性。

2. 数据采集(1)采集范围:覆盖国内外主流社交媒体、论坛、博客、新闻网站等。

(2)采集方式:采用深度爬虫技术,实现对目标网站的数据抓取。

(3)采集内容:包括文本、图片、视频等多种类型的数据。

3. 数据处理(1)数据清洗: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去重、过滤等处理,提高数据质量。

(2)文本挖掘:对清洗后的文本数据进行分词、词性标注、主题提取等操作。

(3)情感分析:对文本数据进行情感分析,判断舆论情绪的正负。

4. 数据存储采用分布式数据库存储采集到的数据,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5. 数据分析(1)趋势分析:分析舆论关注点的变化趋势,为企业或政府部门提供决策依据。

(2)热点分析:挖掘热门话题,掌握舆论风向。

(3)预警分析:根据设定的预警指标,及时发现潜在风险。

6. 数据展示四、实施策略1. 项目立项:明确项目目标、范围、预算等,确保项目顺利推进。

2. 技术选型:选择成熟、稳定的技术方案,确保系统的高效运行。

3. 团队建设:组建专业的项目团队,包括项目经理、开发人员、数据分析人员等。

4. 项目管理:采用敏捷开发模式,确保项目进度和质量。

5. 系统部署:在云平台上部署系统,确保系统的高可用性。

网络舆情监测管理系统的架构与应用

网络舆情监测管理系统的架构与应用

网络舆情监测管理系统的架构与应用网络舆情监测管理系统的架构与应用一、引言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网络舆情监测和管理已成为政府、企业和个人必不可少的工作之一。

网络舆情监测管理系统是一种以大数据技术为基础,对网络信息进行实时监测、智能分析和舆情预警的系统。

本文旨在探讨网络舆情监测管理系统的架构及其应用。

二、网络舆情监测管理系统的架构网络舆情监测管理系统主要包含以下几个组成部分:1. 数据采集模块:该模块通过网络爬虫技术,实时抓取各类网络信息,包括新闻媒体、社交媒体、微博博客等。

数据采集模块要具备高效、准确的数据抓取能力,实时更新数据。

2. 数据存储模块:该模块用于存储采集到的原始数据,并建立数据仓库。

数据存储模块要支持大规模数据存储和高性能查询,能够满足系统对数据的快速访问需求。

3. 数据处理模块:该模块基于大数据分析技术,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其中包括数据清洗、数据挖掘、情感分析、主题分类等子模块。

数据处理模块要具备高效的数据处理能力,能够从海量数据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

4. 可视化展示模块:该模块将处理后的数据通过图表、报表等形式进行可视化展示。

可视化展示模块要提供丰富的图表类型和交互功能,方便用户了解舆情信息。

5. 舆情预警模块:该模块基于数据分析结果,对网络舆情进行实时监测和预警。

舆情预警模块要具备准确的舆情预警能力,能够及时发现和提醒用户关注的重点舆情。

三、网络舆情监测管理系统的应用1. 政府舆情监测:政府可以利用网络舆情监测管理系统,实时了解社会民意和舆论动向,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

同时,政府还可以通过网络舆情监测管理系统,发现并及时应对各类网络谣言和不良信息,维护社会稳定。

2. 企业舆情监测:企业可以利用网络舆情监测管理系统,了解自身品牌声誉和产品口碑,在发现负面舆情时采取相应措施,保护企业形象。

此外,企业还可以通过网络舆情监测管理系统,了解竞争对手的动态,为市场竞争提供参考。

3. 个人舆情监测:个人可以利用网络舆情监测管理系统,了解自己在网络上的口碑和形象。

舆情监测系统介绍PPT课件

舆情监测系统介绍PPT课件

同时拥有系统集成一级、ISO9001、
CMMI3级、国家规划布局内的重点 软件企业
2013年被认定为国家规划布局内的重点软件企业.
2012年被认定为省级云计算软件研发应用中心.
2011年荣获中国软件服务业企业信用评价3A级
2010年中国电子信息行业优秀创新企业
2009年3月获得甘肃省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证书
.
8
第二部分 摘要
如何科学部署实施舆情监测系统
✓ 正确认识网络舆情监测系统 ✓ 舆情监测系统应该具备的主要功能 ✓ 运行环境
.
9
舆情监测系统的应用成果
预警:一网打尽、一目了然 分析:定性定量的统计数据
管理:自动报告、舆情导控…
.
10
舆情监测系统运行环境
云+端
.
11
第三部分 摘要
网络舆情监测系统的功能
系统 集成
•独特、完善的项目管理体系和优秀的技术团队
•在诸多大型工程项目中担任总集成商角色
互联网 运营
•拥有互联网用户超过500万 分别是电脑保姆、智慧校园、
增值业务、NMA、等产品 •自主研发的移动互联网产品在
全国近二十个省份成功应用
.
21
业务发展
公司近年来一直致力于党政军、企业、公共事业等多行业的研究和项目实施工作,业务遍布全国二十多省份, 为推动各行业的信息化进程做出了突出贡献
.
医卫行业
公司是中国电信医卫行业信息化应用兰州基地 运营单位,同时是甘肃电信政企客户事业部医 卫行业营销服务中心,通过预约挂号、区域卫 生、基层医疗信息化、应急指挥、移动医疗等 解决方案,持续服务于医疗卫生领域信息化, 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22
万维4星级-IDC机房

新媒体舆情监控系统方案ppt课件

新媒体舆情监控系统方案ppt课件
智能去重 重三个级别。
• 自动提取任意复杂网页中的标题、内容、作者、发布时间 等信息,自动跟踪博文分页;对于论坛信息自动分析主贴、
内容聚合 回帖及作者信息等。
数据分析强
网络舆论的声量分析
舆论信息数量 博客/微博:浏览量、评论量 新闻/平面媒体:转发量 论坛/社区:浏览量、回复量
网络舆论的度量分析
关注度:品牌提及信息占行业的比率 影响力:提及媒体的价值占行业整体价 值的比例 美誉度(正负面):品牌的正面或积极 舆论占自身舆论总量的比值 推荐率:媒体、网民在发表针对某品牌 的舆论时,明确对该品牌进行推荐的舆论 占自身舆论总量的比值
性别,城市
影响力
社交媒体传播角色
转发传播关系
路径分析,社交图谱
新鲜度
碎片化的内容 实效影响
碎片化内容 丰富的语义数据
结构化 数据挖掘
情报
商业竞争 社会舆情 品牌口碑
语义标注和结构化转换
语义标注 内容的作者
第一步:语义标注
第二步:自动算出采集规则 第三步:采集规则发布给协同化爬虫
第四步:采集和结构化转换
新媒体舆情监控系统方案
1. 现状分析 2. 系统功能与架构 3. 成功案例 4. 应用场景
如何应对舆情监控难点
如何第一时间掌握到“与我相关”的重大事件? 如何能准确地收集到“我最需要”的舆情信息? 如何能不留死角的全网监控到舆情信息? 如何防止网上“神不知鬼不觉”的舆情发生? 如何防止网上有害信息泛滥和舆情失控? 如何追溯网上重点内容的传播途径? 如何化解网络危机? 如何应对网络突发公共事件? 如何全面掌握社情民意? 如何为上级部门推送网络舆情简报?
信息采集
社会化媒体特征 快速传播 碎片化 海量数据 去中心化 ……

智慧司法-司法舆情监测系统建设方案2023

智慧司法-司法舆情监测系统建设方案2023

智慧司法司法舆情监测系统建设方案XXX科技有限公司2023年XX月XX日目录一系统概述 (3)二系统架构 (3)三系统功能 (3)3.1 首页综合功能设计 (3)3.2 舆情数据采集模块 (5)3.3 舆情信息数据仓库 (9)3.4 舆情研判分析模块 (10)3.5 舆情预警模块 (16)3.6 引导指挥模块 (17)3.7 引导考核模块 (18)3.8 系统管理模块 (20)一系统概述建设司法舆情监测系统,收集互联网上针对XX司法行政工作、领导人等的舆情,及时预警,便于司法行政部门第一时间响应,避免不利舆情持续发酵。

二系统架构整个司法舆情监测系统设计分为首页综合功能模块、舆情数据采集模块、舆情信息数据仓库、舆情研判分析模块、舆情预警模块、引导指挥模块、引导考核模块、系统管理等八个部分。

图:系统功能结构示意图三系统功能3.1首页综合功能设计系统首页提供司法相关的各重要舆情数据的展示功能以及搜索类工具,并提供个性化的界面设置,以及一些快捷功能。

(1)展示类应用司法舆情日报/周报系统根据推送的数据结果,自动展示司法敏感舆情的日报与周报。

微博司法话题热点展示互联网近期司法相关的微博司法相关话题热点信息TOP5展示。

司法热点事件展示互联网上最热的人或事件TOP5展示,了解互联网上近期司法相关最热的人和事,如在网络上引起争议的律师、案件等。

热点搜索词展示互联网上最热门搜索词TOP5展示,辅助分析近期网民的关注点。

领导人舆情排行展示近一周XXX级领导、各市局领导相关舆情的前几名,以便发现需要关注领导的舆情信息。

领导人舆情来自论坛、微博、博客及新闻。

今日舆情概况展示统计并展示事件舆情信息中预警数量TOP5的类别及各分类舆情信息数量。

舆情预警展示用户关注的分类舆情信息自定义展示;预警信息按发布时间倒排展示前10条。

个人信息报送展示今日上报给司法人员的舆情信息。

舆情推送展示TOP10展示近期敏感的舆情信息,根据XXX对于舆情的需求定制推送敏感的信息内容。

公安监控平台拓扑图

公安监控平台拓扑图

网 闸
新国 标
区社会面 图像综合平台
娱乐 场所
企业
学校
银行


全 边

行业应用平台 图像综合平台



新国


行业应用平台 县图像综合平台
视 频 VPN
县市社会面
网 闸
新国 标
图像综合平台

市平台架构
省 政务网
公安内网
平 台
公安视频专网
公网
“一网控”平台
安 全 边 界 接 入 平 新国标 台
市图像综合平台
新建
视新
频 网

闸标
社会图像资源整合
VPN
社会资源
新国标 图像综合平台
娱乐 场所
企业
学校
银行
加油 站




新国



行业应用平台 市图像综合平台


新国 标



行业应用平台 市平台
新国 标
边 界 接
行业应用平台 区图像综合平台
新建

平 台
新建
新国 标
警务 督察
原有资源
视频 监控
电警
卡口
原有资源
运营商网(公网)
视 频 VPN
网 闸
新国 标
市直属 资源
社会面 图像综合平台
党政 机关
企业
学校
银行
视 频 VPN
公安内网
公安内网



市 局 研判
客户端
“一网控”行业应用平台 市图像综合平台

一、舆情监控指挥平台整体架构图

一、舆情监控指挥平台整体架构图

一、舆情监控指挥平台整体架构图网络舆情监控指挥平台整体架构由核心区、辅助区、展示区、扩展区和支撑区共五个功能模块组成,具体如下图所示:1.1展示区概述展示区包括身份认证子系统、大屏幕展示管理系统、个人终端展示管理系统三部分。

身份认证子系统通过整合核心功能区各子系统的认证登录模块,实现监控指挥平台的单点登录功能;大屏幕展示管理系统负责对12个60”拼接大屏幕进行展示管理,合理分配各屏幕的显示内容;个人终端展示管理系统根据用户权限显示不同子系统模块,并根据子系统具体授权显示相关内容。

1.2核心区概述核心区包括舆情监控子系统、信息报送子系统、RTX即时通讯指挥子系统、评论员管理子系统四部分。

软件集成商使用直观的产品界面统一展现核心区各部分功能,实现对舆情信息采集、舆情信息分析、舆情信息报送、评论员管理、即时通讯指挥的统一监控、统一调度。

1.3扩展区概述扩展区负责实现与全省17地市舆情监控数据的信息共享。

一期工程计划根据各地市不同的关注重点设置相应监控策略,地市网管部门可依托本平台监控相关敏感信息;二期工程计划充分利用各地市服务器等硬件资源,在地市已有服务器上部署舆情信息采集软件,并即时向本平台实时推送采集数据,有效扩大舆情信息监看范围。

1.4辅助区概述辅助区负责实现网站备案、网站所有人等网站基本信息的查询功能。

在共享省通讯管理局网站信息数据库的基础上,整合现有网站信息查询工具,切实提高敏感信息处置能力,增强平台的指挥效能。

1.5支撑区概述支撑区负责整个舆情监控指挥系统的硬件平台搭建以及软硬件系统运行的安全性,保障舆情监控指挥系统稳定、高效、保密、安全。

二、展示区功能实现2.1统一身份认证系统2.1.1功能概述通过统一身份认证系统,实现用户单点登录,多系统操作的便捷模式。

具体如下图:统一登录界面登陆后系统界面系统界面共包含16个子模块,用户登录后根据不同的权限加载不同的子模块。

其中,10个功能子模块分别是:网络舆情1(邦富舆情监控系统)、网络舆情2(美亚舆情监控系统)、新闻(邦富新闻舆情监控)、论坛(邦富论坛舆情监控)、微博(美亚微博舆情监控)、QQ群(美亚QQ群舆情监控)、信息报送、评论员管理、RTX系统、视频会议;6个后台管理子模块分别是:网络舆情1后台(邦富舆情监控系统后台)、网络舆情2后台(美亚舆情监控系统后台)、信息报送后台、评论员管理后台、RTX系统后台、视频会议后台。

一、舆情监控指挥平台整体架构图

一、舆情监控指挥平台整体架构图

一、舆情监控指挥平台整体架构图网络舆情监控指挥平台整体架构由核心区、辅助区、展示区、扩展区和支撑区共五个功能模块组成,具体如下图所示:1.1展示区概述展示区包括身份认证子系统、大屏幕展示管理系统、个人终端展示管理系统三部分。

身份认证子系统通过整合核心功能区各子系统的认证登录模块,实现监控指挥平台的单点登录功能;大屏幕展示管理系统负责对12个60”拼接大屏幕进行展示管理,合理分配各屏幕的显示内容;个人终端展示管理系统根据用户权限显示不同子系统模块,并根据子系统具体授权显示相关内容。

1.2核心区概述核心区包括舆情监控子系统、信息报送子系统、RTX即时通讯指挥子系统、评论员管理子系统四部分。

软件集成商使用直观的产品界面统一展现核心区各部分功能,实现对舆情信息采集、舆情信息分析、舆情信息报送、评论员管理、即时通讯指挥的统一监控、统一调度。

1.3扩展区概述扩展区负责实现与全省17地市舆情监控数据的信息共享。

一期工程计划根据各地市不同的关注重点设置相应监控策略,地市网管部门可依托本平台监控相关敏感信息;二期工程计划充分利用各地市服务器等硬件资源,在地市已有服务器上部署舆情信息采集软件,并即时向本平台实时推送采集数据,有效扩大舆情信息监看范围。

1.4辅助区概述辅助区负责实现网站备案、网站所有人等网站基本信息的查询功能。

在共享省通讯管理局网站信息数据库的基础上,整合现有网站信息查询工具,切实提高敏感信息处置能力,增强平台的指挥效能。

1.5支撑区概述支撑区负责整个舆情监控指挥系统的硬件平台搭建以及软硬件系统运行的安全性,保障舆情监控指挥系统稳定、高效、保密、安全。

二、展示区功能实现2.1统一身份认证系统2.1.1功能概述通过统一身份认证系统,实现用户单点登录,多系统操作的便捷模式。

具体如下图:统一登录界面登陆后系统界面系统界面共包含16个子模块,用户登录后根据不同的权限加载不同的子模块。

其中,10个功能子模块分别是:网络舆情1(邦富舆情监控系统)、网络舆情2(美亚舆情监控系统)、新闻(邦富新闻舆情监控)、论坛(邦富论坛舆情监控)、微博(美亚微博舆情监控)、QQ群(美亚QQ群舆情监控)、信息报送、评论员管理、RTX系统、视频会议;6个后台管理子模块分别是:网络舆情1后台(邦富舆情监控系统后台)、网络舆情2后台(美亚舆情监控系统后台)、信息报送后台、评论员管理后台、RTX系统后台、视频会议后台。

舆情系统设计方案

舆情系统设计方案

舆情系统设计方案舆情系统设计方案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社交媒体的兴起,人们对于舆情的关注度越来越高。

舆情系统作为一种有效的监测和管理工具,能够及时收集、分析、处理和呈现网络舆情信息,为企业、政府和其他组织提供决策支持。

本文将详细介绍舆情系统的设计目标、受众群体、解决的问题以及具体实施步骤。

一、确定主题在设计舆情系统之前,首先需要明确系统的主题和目标。

例如,针对政府部门的舆情系统可能需要关注社会热点、民生问题等,而针对企业的舆情系统则更关注行业动态、市场竞争等。

在确定主题后,系统设计者需要深入研究相关领域,了解目标用户的需求和痛点,为后续的系统设计提供有力支持。

二、收集信息收集信息是舆情系统的基础工作,包括新闻报道、社交媒体、论坛、博客等多种渠道。

系统设计者需要针对不同的信息来源,制定相应的数据采集策略。

同时,对于不同领域和主题的舆情信息,需要使用不同的关键词和语义分析技术进行筛选和过滤,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三、分析数据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深入分析是舆情系统的核心环节。

系统设计者需要运用自然语言处理、文本挖掘、情感分析等先进技术,对数据进行分类、聚类和摘要等处理。

通过对数据的深度挖掘,舆情系统能够发现热点话题、监测舆论趋势、识别重要事件,并分析出舆论情感和影响因素,为决策者提供全面、客观、及时的信息支持。

四、制定方案基于以上分析结果,系统设计者需要制定具体的舆情系统设计方案。

包括系统的功能模块、技术架构、开发计划等。

在功能模块方面,舆情系统应具备数据采集、数据处理、舆情分析、结果呈现等功能。

在技术架构方面,应考虑到系统的可扩展性、稳定性、安全性等因素,选择合适的开发平台和语言。

在开发计划方面,应制定详细的时间表和里程碑,确保项目按时完成。

五、测试与优化完成设计方案后,需要对系统进行测试,以确保其可靠性和稳定性。

测试过程中,应模拟实际使用场景,对系统的各项功能进行全面检测。

对于发现的问题和不足,需要及时进行优化和改进。

视频监控系统拓扑结构图功能架构图视频监控平台系统结构视频监控

视频监控系统拓扑结构图功能架构图视频监控平台系统结构视频监控

视频监控系统拓扑结构图功能架构图视频监控平台系统结构视频平台在结构上划分为管理端.服务端.客户端三部分。

1.管理端主要功能为配置信息。

将配置好的信息保存到数据库,以供其他模块使用。

设置信息包括视频服务器设置、设置、录像设置、用户管理,对于用户来说。

只需安排专人负责管理;2.服务端主要负责获取配置好的设备信息,为客户端提供图像浏览,服务,并且可监视客户端的连接状态、客户端的IP、连接通道、用户、权限、以及切断某客户端的连接;3.客户端主要负责根据登录客户端用户的权限,自动载人配置信息,不需要再手工配置。

软件系统结构图如图1所示:视频监控平台项目需求一.平台系统要求总括1.系统需要兼容多家厂商设备,除可支持ZION,GE,海康、汉邦、大华、恒亿、德加拉、图敏、朗驰、网视等一系列国内外主流监控厂商设备外,在保持系统可靠性的基础上最大实现系统设备的可兼容范围。

2.系统核心功能应当具备设备无关性,系统中增加未支持的设备的时候只要针对设备驱动子模块做调整就应能兼容新设备。

3.服务器对于前端信号的接受处理应当对其传输通道做出相应的优化策略,例如前端为移动终端,使用3g信道传输数据,平台对此应当有专门的处理方法,在不对画面质量做太大牺牲的同时压缩传输占用的带宽。

4.系统须对外提供开放的透明接口,为其他系统提供类似于前端硬件可提供的数据调用接口,以满足今后进一步实现与其他二级应用系统的集成的要求。

例如消防、防盗、聚光系统实现联动远程控制。

5.系统设计中应当考虑到今后技术的发展和使用的需要,具有更新、扩充和升级的可能。

并根据今后该项目工程的实际要求扩展系统功能,同时,在设计中应留有冗余,以满足今后的发展要求。

6.系统的设计应当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在系统故障或事故造成中断后,能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和一致性,并具备迅速恢复的功能,同时系统应具有一整套完整的系统管理策略,以保证系统的运行安全。

7.系统须采用转发方式做数据传输,系统中的音视频数据通过服务器转发的方式做传输。

舆情监测:平台建设方案(图文)

舆情监测:平台建设方案(图文)

舆情监测:平台建设方案(图文)1项目背景及建设目标1.1项目背景随着互联网技术和应用的普及和发展,新闻、论坛、博客、微博客、视频网站等舆情产生速度、传播渠道等均呈现出爆炸式快速增长的态势,据初步统计,2009年以来,互联网网上具有负面影响的舆情数量同比增长了近 2倍以上。

目前主要存在以下问题拯待解决:1)网络舆情监测导控工作几乎完全是通过人工的方式开展的,手工发现关注网站的局部性、时间上的滞后性与信息发布的随意性、随时性之间的矛盾日益严重。

2)缺乏舆情信息综合分析,导致分析关联能力不足。

例如,特定舆情事件在新闻、论坛、微博、博客等不同来源上的关联分析。

3)各分支在舆情信息的管理上缺乏统一的信息报送、舆情导控任务下发等业务流程的信息化工具支撑。

4)目前,舆情导控体系中缺乏可量化的考核数据作为各级领导年底评分的依据;在经过多次现场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提出建设舆情综合导控系统的规划,制定一个统一的元数据标准和数据交换接口规范,作为舆情分析研判和考核统计的元数据,从而对互联网上传播的舆情信息进行准确查找、归类、排重、分析、研判、导控和核查,实现对互联网上各类海量数据快速分析处理,更加准确的掌握各类舆情信息传播的数量、范围、趋势、影响等情况,最终形成一套科学、全面、高效地掌握网上舆情监测导控系统。

1.2建设目标系统建设总体实现目标是:能够全面、准确、及时的获取与“我”有关的网络信息,深层次的对互联网舆情信息进行分析和挖掘,通过统一的综合指挥系统实现舆情的及时上传和导控任务的集中下达,并从在线率、引导发帖、信息报送及任务下发等多方面综合考核,确保以互联网舆情监测小组为核心的整体监测成效。

1总体架构1.1软件架构整个系统设计分为数据采集子系统、舆情信息数据仓库、舆情研判分析子系统、引导指挥子系统、引导考核子系统几个部分。

1.1.1数据采集子系统负责对信息源头采集,采集子系统主要实现多线程、集群采集模式。

满足项目采集深度和广度要求,采集深度按照需求可采集到新闻评论、微博转发数、粉丝数以及论坛的评论树回帖数等。

舆情监控系统方案

舆情监控系统方案
2.及时发现并预警负面舆论,降低舆论风险。
3.分析舆论趋势,为企业及政府部门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4.提高企业及政府部门应对舆论危机的能力。
三、系统设计
1.数据采集模块
(1)监控范围:覆盖国内外主流新闻网站、社交媒体、论坛、博客等。
(2)采集内容:新闻、评论、微博、公众号文章等。
(3)采集频率:根据舆论热点实时调整。
本方案旨在为用户提供一套合法合规、高效稳定的舆情监控系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我们将严格遵循国家法律法规,确保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同时,根据用户需求,不断优化系统功能,为企业及政府部门提供优质服务。
第2篇
舆情监控系统方案
一、项目概述
舆情监控系统旨在为企业和政府部门提供全面、实时的网络舆情监控服务,通过高效的信息收集、处理、分析与预警机制,助力客户及时掌握网络舆论动态,制定科学决策,有效应对舆论风险。
-交互接口:提供用户操作界面,实现舆情监控的个性化设置。
5.系统管理层
-用户管理:实现对用户角色的权限控制,记录用户操作行为。
-系统配置:允许用户自定义监控策略、预警阈值等系统参数。
-日志管理:记录系统运行日志,为系统维护提供参考。
四、系统实施与部署
1.技术选型:基于成熟的开源技术框架,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扩展性。
四、系统实施
1.技术选型:采用成熟的开源技术,确保系统稳定可靠。
2.系统部署:部署在云服务器上,实现724小时不间断运行。
3.人员培训:对相关人员进行系统操作培训,确保系统正常运行。
4.系统维护:定期检查系统运行状况,及时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
五、合规性及安全性
1.合规性:遵循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确保系统合法合规运行。
2.数据处理模块

互联网舆情监控平台规划及培训方案

互联网舆情监控平台规划及培训方案

信息安全保密保障——全生命周期的管控
信息 安全
在项目研发、实施和管理过程中,我们把信息安 全保密保障作为项目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 “安全策略”、“访问控制”、“身份鉴别”、 “数据安全”、“逻辑隔离”等方面的技术安全保 密保障。
服务模式
SaaS模式
个性化定制
报告类定制
多客户多级别用户的 平台账号使用模式。 横向:实现各级别间 的舆情任务联动。 纵向:一级延伸到二 级甚至三级的舆情服 务。
通过舆情地图功能,宏观上总览全国舆情,直观判断舆情信息分布情 况和舆情重灾区,结合舆情导控功能和即时通讯功能,完成重大舆情的 上下级联动处理。
附:功能展示——系统管理
实现对本账户和各二级账户的管理 各用户登陆与操作日志的统计 账号资料管理 词库管理
演示链接
THANK析原理 针对大数据库的 统筹分析 私有云数据库的针 对性分析
展示端
个性化的页面展 示风格
最大贴合度的栏 目展示
定制化的功能需 求
快—信息发布采集时差可达几十秒
准 —“漏斗式”分析原理,数 据层层筛选。
广—监测范围覆盖微博、新闻、 论坛、网页、博客、报刊和各类搜 索引擎、聚合、社交网站、境外等。
互联网舆情监控平台 规划及培训方案
2019年3月16日
互联网舆情监控平台是集大数据定向挖掘、热点事件 发现与追踪、舆情倾向性分析为一体的综合化平台。
理念——“云”服务模式 技术基础——大数据定向挖掘
舆 情 监 控 平 台 架 构 图
采集端
遍布全国各大运营 商的分布式采集节点 智能的采集任务调 度系统 多广度的网络媒体 类型采集
自动添加
附:功能展示——舆情图表
通过热度图、分布图、传播图三种图形展现形式,统计分析展示出舆情事件 的发展态势。

舆情管理系统需求规格说明书

舆情管理系统需求规格说明书

舆情管理系统需求规格说明书2013年6月1引言 (3)1.1编写目的 (3)1.2背景 (3)1.3定义 (4)1.4参考资料 (4)2任务概述 (5)2.1目标 (5)2.2用户的特点 (5)2.2.1办公室(新闻中心) (5)2.2.2各级领导 (6)2.2.3专业部门 (7)3系统总体设计 (8)3.1系统平台总体框架 (8)3.2系统业务总体设计 (9)3.3 省公司侧业务流程设计 (10)3.4 地市局侧业务流程设计 (10)4需求规定 (11)4.1对功能的规定 (11)4.1.1舆情信息采集 (12)4.1.2舆情通知、报告 (13)4.1.3突发新闻信息管理 (21)4.1.4应对策略管理 (25)4.1.5模板管理 (26)4.1.6通用功能 (27)4.2对性能的规定 (28)4.2.1精度 (28)4.2.2时间特性要求 (28)4.2.3灵活性 (28)4.2.1精度 (29)4.2.2时间特性要求 (29)4.2.3灵活性 (29)4.3友好提示要求 (29)4.3操作规范要求 (30)4.4其他专门要求 (30)4.4.1系统安全需求 (30)4.4.2可维护性需求 (30)5运行环境规定 (31)5.1设备 (31)5.1.1应用服务器环境 (31)5.1.2数据库应用服务器 (32)软件需求说明书的编写提示1引言1.1编写目的本文档描述了舆情管理系统业务情况,供各相关的系统开发人员或者其他相关人员来了解有关舆情信息采集、舆情处置通知单、舆情处置报告单、突发应急事件报送、应对策略管理、舆情信息发布、舆情处理过程监控等业务。

同时,本文档也作为舆情管理系统研发设计工作的主要依据。

阅读者主要有公司信息部、办公室、新闻中心、专业部门负责突发事件联络人,系统开发项目组、平台架构组、数据库设计组、应用系统设计开发组、支持服务组等。

1.2背景舆情是民众关于现实社会中各种现象、问题所表达的政治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的总和,尤其是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当今,信息传播的速度是越来越快,影响范围是越来越大。

智能交通管控平台 带指挥 情指勤督 有大量业务逻辑图和业务模型图2

智能交通管控平台 带指挥 情指勤督 有大量业务逻辑图和业务模型图2

1.1.1 智能交通管控平台1.1.1.1 业务流程图智能交通管控平台整合情报应用、指挥平台、勤务管理各子系统,并依托集成指挥平台、122接处警、视频监控等系统资源,形成情报驱动的自动化、一体化工作流程,提升管控和实战能力,实现扁平化指挥调度和全方位预警、研判、调度、处置防空和反馈。

工作流程图示意如下:1、情报推送:应用情报模块进行情报分析研判,研判结果分类产生情报信息,通过与指挥调度系统标准接口对接,实现情报信息推送到指挥调度系统,指挥中心根据情报信息分类进行相应的调度指挥处理,达到情报指导警务的目的;2、警情推送:依托122接处警、卡口、公安交通集成指挥平台等系统,实现报警信息的收集和推送到指挥调度系统,指挥中心根据警情类型进行相应的指挥调度,以及调整勤务安排,达到精确、高效指挥目的。

1.1.1.2 平台功能指挥情报平台实现完整高效的有无线集成化一键调度及点对点可视化指挥调度模式,使指挥员的调度更便捷、高效。

平台功能如下:警情流转:实现警单的接收、下派、创建、回告、回退、提醒等功能,还可以针对警单相关发案地址进行所属辖区的自动匹配。

警情处置记录:实现警情处置过程的全记录展示及记录导出的功能。

班长日志:实现警单转班长日志以及班长日志的查询、修改、删除、增加等管理功能。

警情综合查询:实现警单状态分类展示、警单记录综合查询等功能。

指令流转协同:实现指令创建、指令下派、指令接收、指令流转展示、指令多媒体互动、指令推送、指令导出、一键调度等功能。

实现了跨警钟、跨部门、跨平台指挥研判、合成作战指令的互联互通,横向协同、纵向贯通。

PGIS辅助指挥:实现PGIS地图展示、支持叠加影像图、地图切换、范围回滚快进、地图保存、地图缩放、图层清理等功能。

空间地理分析辅助:实现警情自动定位及展示、周边警力资源分析、周边视频资源分手、警员警车出警路径分析、自定义空间分析、警情地址二次定位、地名库信息查询等功能。

可视化指挥辅助:实现摄像头位置自动展示、自定义区域摄像头查询、摄像头位置查询、摄像头视频预览、摄像头云台控制等功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舆情监控指挥平台整体架构图网络舆情监控指挥平台整体架构由核心区、辅助区、展示区、扩展区和支撑区共五个功能模块组成,具体如下图所示:1.1展示区概述展示区包括身份认证子系统、大屏幕展示管理系统、个人终端展示管理系统三部分。

身份认证子系统通过整合核心功能区各子系统的认证登录模块,实现监控指挥平台的单点登录功能;大屏幕展示管理系统负责对12个60”拼接大屏幕进行展示管理,合理分配各屏幕的显示内容;个人终端展示管理系统根据用户权限显示不同子系统模块,并根据子系统具体授权显示相关内容。

1.2核心区概述核心区包括舆情监控子系统、信息报送子系统、RTX即时通讯指挥子系统、评论员管理子系统四部分。

软件集成商使用直观的产品界面统一展现核心区各部分功能,实现对舆情信息采集、舆情信息分析、舆情信息报送、评论员管理、即时通讯指挥的统一监控、统一调度。

1.3扩展区概述扩展区负责实现与全省17地市舆情监控数据的信息共享。

一期工程计划根据各地市不同的关注重点设置相应监控策略,地市网管部门可依托本平台监控相关敏感信息;二期工程计划充分利用各地市服务器等硬件资源,在地市已有服务器上部署舆情信息采集软件,并即时向本平台实时推送采集数据,有效扩大舆情信息监看范围。

1.4辅助区概述辅助区负责实现网站备案、网站所有人等网站基本信息的查询功能。

在共享省通讯管理局网站信息数据库的基础上,整合现有网站信息查询工具,切实提高敏感信息处置能力,增强平台的指挥效能。

1.5支撑区概述支撑区负责整个舆情监控指挥系统的硬件平台搭建以及软硬件系统运行的安全性,保障舆情监控指挥系统稳定、高效、保密、安全。

二、展示区功能实现2.1统一身份认证系统2.1.1功能概述通过统一身份认证系统,实现用户单点登录,多系统操作的便捷模式。

具体如下图:统一登录界面登陆后系统界面系统界面共包含16个子模块,用户登录后根据不同的权限加载不同的子模块。

其中,10个功能子模块分别是:网络舆情1(邦富舆情监控系统)、网络舆情2(美亚舆情监控系统)、新闻(邦富新闻舆情监控)、论坛(邦富论坛舆情监控)、微博(美亚微博舆情监控)、QQ群(美亚QQ群舆情监控)、信息报送、评论员管理、RTX系统、视频会议;6个后台管理子模块分别是:网络舆情1后台(邦富舆情监控系统后台)、网络舆情2后台(美亚舆情监控系统后台)、信息报送后台、评论员管理后台、RTX系统后台、视频会议后台。

2.1.2实现方式统一身份认证系统实现方式如下图:统一身份认证流程图平台统一身份认证数据库负责用户的添加和删除工作,以及设置用户所能使用的系统模块权限(即依据不同的用户权限在系统界面中显示不同的子系统模块);各子系统身份认证数据库实现与平台统一身份认证数据库的用户信息(用户的添加、删除和修改等)同步,以及设置用户在子系统中所能使用的功能权限。

2.2大屏幕显示系统2.2.1功能概述该系统负责将互联网监控指挥平台主要内容进行高效直观地展示。

大屏幕具体由12个60”拼接屏拼接而成,可同时显示网络舆情监控系统、评论员管理系统、舆情信息报送系统、IDC网站管理系统、有害信息处置情况等相关内容。

大屏幕显示系统主要分8个显示功能区,具体如下图:1号显示区:由2个60”拼接屏拼接而成,显示邦富新闻监控相关内容;2号显示区:由2个60”拼接屏拼接而成,显示邦富论坛监控相关内容;3号显示区:由2个60”拼接屏拼接而成,显示美亚微博监控相关内容;4号显示区:由2个60”拼接屏拼接而成,显示美亚QQ群监控相关内容;5号显示区:1个60”拼接屏,实时滚动显示敏感信息处置情况,包含国新办要求处置信息**条、省网络办要求处置信息**条、已处置信息**条等。

6号显示区:1个60”拼接屏,显示IDC网站管理系统相应内容。

7号显示区:1个60”拼接屏,显示邦富地市舆情监控相关内容。

8号显示区:1个60”拼接屏,实时滚动显示微博重点监控人物发布的相关信息。

2.2.2配套硬件要求视频会议系统3.6.1功能概述本项目的视频会议系统拟实现17地市网络办及5大新闻网站的视频会议功能。

3.6.2视频会议系统软件实现和硬件实现对比3.6.2.1软件视频会议系统概述软件视频是基于PC架构的视频通信方式,主要依靠CPU处理视、音频编解码工作,其最大的特点是廉价,且开放性好,软件集成方便。

但软件视频在稳定性、可靠性方面还有待提高,视频质量普遍无法超越硬件视频系统,它当前的市场主要集中在个人和企业。

软件视频会议系统是软件视频的一个重要应用,主要采用服务器+PC的架构。

在中心点部署MCU服务器、多画面处理服务器和流媒体服务器;在普通桌面PC上配置USB摄像头、耳麦和会议终端软件;在会议室配置高性能PC、视频采集卡、会议摄像头和会议终端软件。

在召开视频会议时,采用基于Windows的操作界面进行会议的各项设置和管理。

3.6.2.2软件视频会议系统的优势1、部署方便当前主流配置的PC一般都能够作为视频终端,这些PC安装好摄像头、耳麦及相关软件,通过局域网或者互联网接入到中心MCU服务器,即可参加会议。

2、可集成数据会议由于基于Windows操作系统,可以在召开视频会议的同时实现电子白板、程序共享、文件传输等数据会议功能,作为会议的辅助工具。

3、成本低由于PC已经是办公的标准配置,桌面会议终端不需要增加很多的硬件投入。

而会议室型终端也只需要购买比较高性能的PC和视频采集卡即可,其成本也低于普通的硬件视频终端。

3.6.2.3软件视频会议系统的弱势1、安全性和稳定性软件视频基于Windows操作平台和PC架构,基于软件的会议室终端,采用了大量插卡和外围配套设备,集成点比较多。

2、视、音频效果视、音频效果取决于桌面软件终端采用的USB摄像头,一般只能提供低于CIF品质的视频质量,帧率低、色彩还原度不好,随着目前摄像头设备的不断升级,会议室软件终端虽然可配置专用会议摄像头,视、音频的软件实现得以提高。

3、QoS保障机制当前大部分软件视频解决方案无法提供完善的QoS保障机制,当网络传输条件比较差时,会偶尔出现视频马赛克、延时,音频失真、抖动等情况。

基于软件视频和硬件视频的各项优缺点,结合本项目的具体需要和自身的特点,特别是针对各使用终端的硬件延续性,建议使用软件系统的视频会议系统。

3.6.2.1硬件视频会议系统概述硬件视频是基于嵌入式架构的视频通信方式,依靠DSP+嵌入式软件实现视音频处理、网络通信和各项会议功能。

其最大的特点是性能高、可靠性好,大部分中高端视讯应用中都采用了硬件视频方式。

硬件视频会议系统主要包括嵌入式MCU、会议室终端、桌面终端等设备。

其中MCU部署在网络中心,负责码流的处理和转发;会议室终端部署在会议室,与摄像头、话筒、电视机等外围设备互联;桌面终端集成了小型摄像头和LCD显示器,可安放在办公桌上作为专用视频通信工具。

3.6.2.4硬件视频会议系统的优势1、集成度高硬件多点控制单元(MCU)可集成多画面分割、T.120数据服务、GK、数字混音等各类硬件模块,其集成度大大优于软件系统中采用的多台服务器共同运行的方式。

2、具有极高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基于DSP处理器的设计让硬件视频会议设备具有很低的功耗和良好的稳定性,一些中高档的硬件视频会议设备还具备关键处理单元备份、冗余散热、硬件AES加密、防火墙等功能,进一步保障了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实现网络的7×24小时不间断运行。

3、视音频效果较好硬件视频会议产品可集成视频预处理、视频优化、音频优化技术,进一步提高视音频效果。

3.6.2.5硬件视频会议系统的劣势1、价格高硬件视频会议系统采用了高性能的DSP处理器和专用操作系统,技术含量要高于软件视频会议系统,产品价格高。

2、桌面扩展需要软件支持虽然当前已经有纯硬件的桌面终端,但其价格比较昂贵,且需要在办公位置具有第二个信息点。

3、投入风险比较高由于采用了专用系统,硬件视频会议系统完全是一次性投资,不能像软件系统采用的服务器那样可以用作其它应用。

所以用户在选择硬件视频会议系统时一定要考虑系统的扩展性和可升级性,比如对未来更高带宽网络的支持和新功能的支持。

在这个方面,采用模块化设计的硬件设备要好于一体化的硬件设备。

4、使用终端要求高硬件视频会议系统需要各终端用户配置服务器设备、高配置PC 终端以及架设专用的光纤宽带,标准统一要求高,不适应目前的使用架构,普及成本高,因此,不建议采用硬件方式部署视频会议系统。

3.6.3实现方式纯软件的视频会议系统产品是按自己的体系结构基于IP网络开发的。

系统按C/S或C/W模式,基本上由Client端、Server端和网络传输三部分组成。

是按照H.323标准实现其部分模块,如网关、MCU、Gatekeeper软件。

基于信息传输安全设置,需要设置防火墙VPN虚拟通道,加强视频传输的安全性和私密性,如下图所示。

软件实现的视频会议系统可以方便地做成组件或中间件产品,以便进行二次开发和移植。

符合本项目的系统集成要求,可以把其中的四路视频改成两路视频就可以方便地嵌入网页改造成视频电话和在线咨询系统以及其他的视频应用。

3.6.4配套硬件要求1.1.1.1.视频会议系统★节点数要求:IP视频会议服务器端软件1套;客户端50个。

1.1.1.1.1.平台性能与功能要求A.平台性能要求:★1)整套系统是纯软件的视频会议系统,包含音视频的编解码工作;2)系统支持大容量需求,以满足将来容量扩充的需要;3)系统能够提供测试会议功能,具有预先测试功能,使得进入会场前能够测试一下本地外设情况,进入测试议室后进入测试界面,用户可以听到自己的声音,看到自己的视频(本地及远端),且测试会议室不占用系统资源;★4)出差支持:实现通过INTERNET登陆网络视频会议系统;★5)对防火墙的最大适应能力:提供多种防火墙应对策略,以保证在各种复杂的网络环境下视频会议应用都能够顺利地进行。

B.会议安全验证会议具备灵活的权限验证机制,以保证会议安全召集。

C.用户角色转换:系统支持多种角色,可以有主持人、主讲人、助理、参加者等角色,在同一个会议室,不同角色转换要灵活简单。

D.会议模式:系统支持讨论(自由)会议模式和集中(主持人控制)会议等多种会议模式,并能够根据不用应用进行权限设置,能够在会议过程中灵活切换应用。

★E.点名功能:会议的主持人可以在会议过程中发起对参加者的点名,参加者需要在指定的时间内响应。

主持人可以统计当前没有响应的参加者名单,从而可以了解到当前有多少人正在关注会议的内容。

F.服务器操作系统与客户端操作系统要求服务器端运行于WINDOWS2008等主流操作系统之上,客户端支持如Windows XP、WIN7等主流操作系统。

1.1.1.1.2.服务端与客户端功能A.服务器整套系统要求是纯软件的视频会议系统;★B.纯软件客户端:客户端应为纯软件终端,以更好的满足实际应用需要;终端对市场主流音视频设备应提供支持,并能根据网络条件进行视频帧率等参数的自适应调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