疟疾的中医诊治

合集下载

中医内科学之疟疾

中医内科学之疟疾

环境卫生改善
保持室内清洁,定 期打扫,减少蚊虫
滋生
定期清理积水, 防止蚊虫繁殖
使用纱窗、蚊帐 等防蚊措施
保持个人卫生,勤 洗澡,勤换衣物
避免在蚊虫活跃的 时段外出,如黄昏
和黎明
外出时穿着长袖衣 物,涂抹防蚊液
定期检查家中是否 有蚊虫滋生地,及
时处理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 惯,提高免疫力,
减少患病风险
谢 谢






疟演

讲 人
目录
疟疾概述
疟疾治疗
疟疾预防
疟 疾 概 述
病因病机
病因:感受疟邪,或因饮食不节,或因感受风寒湿邪,或因劳累过度,或因情志 不舒,或因先天不足,或因后天失养,或因外伤出血,或因虫兽咬伤,或因药物 中毒,或因饮食不洁,或因环境污染,或因气候变化,或因其他原因。
病机:疟邪入侵,阻滞经络,气血运行不畅,脏腑功能失调,阴阳失调,气血亏 虚,正气不足,邪气入侵,导致疟疾发生。
接种疫苗:接种疟疾疫苗, 提高免疫力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疟疾检 测,及时发现并治疗
疫苗接种
疫苗类型:疟疾疫苗主要有 RTS,S/AS01和RTS,S/AS02两种
接种对象:适用于所有年龄层的人群, 尤其是生活在疟疾流行地区的人群
接种时间:建议在疟疾流行季节前 接种
接种效果:疫苗接种可以有效降低 疟疾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临床表现
01
发热:周期性发热,持续 时间不定
02
寒战:发热前出现寒战, 持续时间不定
03
出汗:发热后大量出汗, 持续时间不定
04
头痛:发热时出现头痛, 持续时间不定
05
肌肉疼痛:发热时出现肌 肉疼痛,持续时间不定

中医内科学--疟疾

中医内科学--疟疾

第九节疟疾【概述】一、定义疟疾是由感受疟邪,邪伏半表半里,出入营卫之间,邪正交争,引起的以寒战、壮热、头痛、汗出、休作有时为临床特征的一类疾病。

二、沿革1、在殷墟甲骨文中就有“疟”字的记载。

2、疟疾之名首见于《内经》,指出疟疾的病因是“疟气”,描述了疟疾发作的典型症状。

在治疗时机选择上,提出“凡治疟,先发如食顷,乃可以治,过之则失时也”。

3、《神农本草经》明确记载常山及蜀漆有治疟的功效。

4、《金匮要略》阐述了瘅疟、温疟、牝疟等各种不同类型疟疾的辨证论治,并指出疟久不愈,可以形成痞块,称为“疟母”,其所列之鳖甲煎丸至今仍为临床习用。

5、晋代《肘后备急方》首先提出疫疟的名称,认为其病因为感受山岚瘴毒之气,并明确提出青蒿为治疟要药。

6、宋代《三因病证极一方论》指明“疫疟”的特点:“一岁之间,夫幼相若,若染时行,变成寒热,名曰疫疟”。

7、吴有性在所著《温疫论》中制定“达原饮”,用槟榔、厚朴、草果等“使邪气溃散,速离募原”。

【病因病机】一、病因主要病因为感受“疟邪”,但其发病与正虚抗邪能力下降有关,诱发因素则与外感风寒、暑湿、饮食劳倦有关,尤其在暑湿季节最易诱发。

二、病机1、基本病机:邪伏半表半里,出入营卫之间,邪正交争,则疟病发作;疟邪伏藏,则发作休止。

2、病位:少阳经脉。

3、病理性质:以邪实为主。

4、病理演变:疟邪久留,屡发不已,气血耗伤,不时寒热,可成为遇劳即发的劳疟。

久疟不愈,气血瘀滞,痰浊凝结,壅阻于左胁下而形成疟母,常兼有气血亏虚之象。

【诊查要点】一、诊断依据1、发作时寒战,高热,汗出热退,每日或隔日或3日发作1次,伴有头痛身楚,恶心呕吐等症。

2、多发于夏秋季节和流行地区,或输入过疟疾患者的血液,反复发作后可出现脾肿大、面色苍白、乏力等症。

二、病证鉴别1.与风温发热鉴别:风温初起,邪在卫分时,可见寒战发热,多伴有咳嗽气急、胸痛等肺经症状;疟疾则以寒热往来,汗出热退,休作有时为特征,无肺经症状。

疟疾中医治疗方法

疟疾中医治疗方法

疟疾中医治疗方法[方一]苍耳子20克,鸡蛋3枚。

将苍耳子捣碎,水煎取浓汁,鸡蛋打入沸汁中,煮成溏心蛋,食蛋喝汤。

本方祛邪解表,扶正,对疟疾有效。

[方二]常山、槟榔、半夏、乌梅各9克。

水煎服,日1剂,连服3日。

本方出自《中医内科学》,对疟疾有效。

[方三]制香附30克,制草乌15克。

水煎服,日1剂,1次服。

血分有热及孕妇忌用。

本方截症杀虫,开痰理气,适用于寒冷疟疾。

[方四]甘草、甘遂各100克。

研细末混和,收贮瓶中备用,治时取药未0.5—1克,用消毒棉花包裹,使呈球状,放置脐窝中,外覆以4平方厘米的胶布,四周固定粘紧,勿使泄气,每次贴药1畸2天,在发病前3小时贴药。

本方祛痰破积,主治间日疟、恶性疟,为云南医生舒寿群方。

[方五]青蒿30克。

水煎,于发作前2小时服,连服3日。

本方出自《中医内科学》,适用于疟疾。

[方六]辣椒、大茴香等分。

研末,可发作前2小时用膏药贮大椎穴。

本方出白《祖传秘方大全》,适用于疟疾。

[方七]绿豆30克,信石(明昔)9克。

研细末,以葱饼为丸,如绿豆大,每服3丸,发日早五更,以新泉水吞服。

本方出自《祖传秘方大全》,适用于疟疾。

但忌湿面、生冷荤腥。

[方八]半边莲30克,鸡蛋2枚。

同煮至蛋熟,去壳,在疟疾发作前2小时服。

本方清热解毒,化湿截疟、对疟疾有效。

[方九]马兰30克,白糖20克。

放入杯中以沸水冲泡,发作前半小时服用。

本方清热解毒,用治疟疾,此为《偏方大全》方。

[方十]羊骨250克。

将羊骨洗净,砸碎,加水煮汤,在症疾发作前3小时服饮。

本方补肾,强筋骨,用治,疟症。

[方十一]花生仁。

炒熟,每日吃50--100克。

本方治三阴疟。

[方十二]赤小豆100克,红鲤鱼1条,枣10个,陈皮5克,生姜50克。

将小豆洗净,鱼去内杂,加盐,与陈皮、生姜共煮.烂熟,顿服。

本方除湿散寒,清热解毒,适用于间日疟,三日疟或久治不愈的疟疾。

【其它疗法】1、耳针取穴:肾上腺、皮质下、内分泌、肝、脾。

方法:在发作前1-2h针刺,强刺激,留针1h,连续针3天。

《黄帝内经--疟论》

《黄帝内经--疟论》

《黄帝内经--疟论》
《黄帝内经--疟论》是中医学文献中的重要篇章之一。

本文针对疟疾病状的临床表现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和论述,并提出了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

在文中,疟疾被视为一种由风寒湿瘀之气引起的疾病,其中以湿热型疟疾最为常见。

而针对不同型号的疟疾,中医治疗方法各不相同。

例如对于湿热型疟疾,应使用清热泻火的药物来治疗,如知母、黄芩等。

对于寒湿型疟疾,应使用温化寒湿的药物,如附子、干姜等。

同时,文中还提到了饮食调理的重要性,建议服用寒、凉食物以降低体温。

此外,本文强调了中医治疗的整体性。

在治愈疟疾的过程中,中医治疗方法包括了体质的调养、改善生活习惯、锻炼身体等方面。

这种治疗思想不仅关注疾病本身,更强调了对于个体健康和身体本身的综合护理。

因此,疟疾治疗中不仅仅依赖药物,同时需要注意营养和生活习惯等方面的调理,才能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对于我来说,阅读《黄帝内经--疟论》不仅让我更好地理解了中医理论,也让我更加了解了中医的整体性治疗方式。

在我看来,只有将中医的治疗方法作为综合性治疗的一部分,结合现代医学
的专业知识与技术,才能更好地针对疾病的特点进行诊断和治疗。

通过阅读这篇文献,我对中医学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也更加推崇中医学的治疗方式。

中医关于“疟疾”的古医书论述摘抄

中医关于“疟疾”的古医书论述摘抄

中医关于“疟疾”的古医书论述摘抄一、疟疾疟疾是以寒战、壮热、头痛、汗出、休作有时为主症的疾病。

常发于夏秋季节,其他季节亦可发生。

发病以南方地区多见,但全国各地均有。

瘴疟主要在南方地区发病。

西医学中的疟疾和表现为寒热往来、似疟非疟的类疟疾患,如回归热、黑热病及一些感染性疾病等属本病范畴,可参照本节辨证论治。

二、关于“疟疾”的古医书论述摘抄1.殷墟甲骨文中已有“疟”字记载。

疟疾之名首见于《黄帝内经》,该书对疟疾的病因病机、证候特点、治法等都有论述。

2.《素问·疟论》曰:“夫疟气者,并于阳则阳胜,并于阴则阴胜,阴胜则寒,阳胜则热。

“疟之始发也,先起于毫毛,伸欠乃作,寒粟鼓颔,腰脊俱痛,寒去则内外皆热,头痛如破,渴欲饮水。

”书中将疟疾分为“寒疟”“温疟”“痒疟”。

《素问·刺疟》曰:“凡治疟,先发如食顷,乃可以治,过之则失时也。

”强调了《神农本草经明确记载常山、蜀漆可治疟。

疟疾治疗时机的重要性。

3.东汉张仲景《金匮要略·疟病脉证并治》对疟、温疟、牝疟等不同类型疟疾进行辨证论治,指出久不愈,可以形成块,称为“疟母”,其中白虎加桂枝汤、鳖甲煎丸一直沿用至今。

4.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治寒热诸疟方)提出“疟”病名,病因为感受山岚瘴毒之气,明确提出青蒿为治要药,该书谓:“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

”对后世影响深远。

5.隋·巢元方提出间日疟和劳疟病名,论述了正虚与客邪的关系,如《诸病源候论·劳疟候》指出:“凡疟积久不者,则表里俱虚,客邪未散,真气不复,故疾虽暂间,小劳便发。

6.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记载了以常山、蜀漆为主药的截疟诸方,还用马鞭草治疟。

宋·陈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疟病不内外因证治》云:“一岁之间,长幼相若,或染时行,变成寒热,名曰疫疟。

”7.至明代,张景岳进一步肯定疟疾乃感受疟邪所致,而并非痰、食引起,《质疑录·论无痰不作疟》曰:“痰本因疟邪以生,而非因痰以有疟邪者。

疟疾中医治疗古秘方详解

疟疾中医治疗古秘方详解

疟疾中医治疗古秘方详解疟疾中医治疗古秘方详解疟者,虐也。

寒则汤火不能温,热则冰水不能寒,寒热令人难当,故曰∶疟也。

凡人从未发疟者,名为胎疟。

自幼发者多轻,中年发者必重,老年发者多危。

经言∶疟之始发,必先毫毛竖立,伸欠,乃作寒栗鼓颔,腰脊俱痛。

寒去则内外皆热,头痛如破,渴欲饮冷。

或一日一发,或间日,或三日而发。

戴氏云∶寒热发作有期者,疟也,无期者,杂病也。

不可不辨。

经论∶此皆得之夏伤于暑,汗出腠开,当风浴水,凄怆之寒,伏于皮肤,及遇秋风,新凉束之,表邪不能外越,阴欲入而阳拒之,阳欲出而阴遏之,阴阳相搏,而疟作矣。

故曰∶夏暑汗不出者,秋成风疟。

又曰,疟皆生于风。

言盛暑之时,贪凉取快,暑邪内郁,秋伤于风,则病成矣。

浅者,病在三阳,随卫气以为出入,而一日一作。

经云∶卫气者,昼行于阳,夜行于阴。

此气得阳而外出,得阴而内搏,内外相搏,是以日作。

深者病在三阴,邪气不能与卫气并出,或间日,或三、四日而作。

经云∶由邪气内搏五脏,横连募原,其道远,其气深,其行迟,不能与卫气并行,不得皆出,故间日乃作。

作愈迟者,病愈甚也。

其论先。

热后寒之温疟,一者因先伤于风,而后伤于寒,先受阳邪,后受阴邪,故先热后寒。

一者因冬感风寒,深藏骨髓,内舍于肾,或遇春温,或遇大暑,随触而发。

其发也,邪气从肾出之于外而大热,内已如焚;俟其势衰,复返于肾,而阴精与之相持,乃始为寒,故亦先热后寒。

其但。

热无寒之瘅疟,因肺素有热,阴气先绝,阳气独发,则少气烦冤,而心肺病;手足热,欲呕,而胃自病。

所以继之曰∶邪气内藏于心,外舍于分肉之间,令人消灼脱肉。

经之论疟,无漏义矣。

而立斋、丹溪,又分痰,疟、食疟,及饮水败血为疟等症。

虽古人有无痰不成疟,无食不成疟之说,然不过疟疾之兼症耳,岂果因此而成疟者哉!此外有谓瘴,疟者。

惟岭南地方,天气炎,山气温,多有岚瘴之气,感之而病,乃湿热之外入也。

有谓牝疟者,但寒无热,以阳气不充,乃阴邪之胜也。

有谓劳疟者,因劳即发,以里气虚,而感邪之易也。

中医内科学之疟疾

中医内科学之疟疾
未来,中医内科学将与现代医学在理论、技术等方面更加紧密结合,形成优势互补、共同 发展的良好格局。
中医内科学将在疾病预防和康复领域发挥更大作用
中医内科学注重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未来将在疾病预防和康复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为 人们的健康提供更加全面和有效的保障。
THANKS
感谢观看
介绍了疟疾的预防措施和日常调 护方法,强调了饮食起居有序、 避免外感时邪等重要性。
学员心得体会分享
加深了对疟疾的认识
通过学习,学员们对疟疾的病因、症状、治疗等方面有了 更加全面和深入的了解。
掌握了实用的治疗技能
学员们表示,通过学习中医内科学之疟疾,掌握了一些实用的 治疗技能,如针灸、拔罐、刮痧等,可以在实践中加以运用。
诊断依据与鉴别诊断
诊断依据
根据典型的临床表现,如寒战、高热、出汗及间歇期反复发作等,结合流行病学史和实验室检查(如 血涂片找到疟原虫),可作出诊断。
鉴别诊断
需要与流感、伤寒、败血症等疾病进行鉴别。流感全身症状较轻,无明显的间歇期;伤寒以持续高热 、表情淡漠、相对缓脉为特征;败血症则表现为高热、寒战、全身中毒症状等,但无明显的间歇期。
寻求医疗帮助
一旦出现类似疟疾的症状,如 寒战、高热、出汗等,应及时 就医,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
心理干预和营养支持策略
心理疏导
疟疾患者可能因病情反复、治疗周期长而产生焦虑、抑郁等心理 问题,需要进行心理疏导和干预,帮助患者保持积极心态。
营养支持
疟疾患者因高热、出汗等症状导致身体消耗增加,需要补充足够的 营养,如蛋白质、维生素等,以维持身体正常生理功能。
05
CATALOGUE
预防调护与康复建议
预防措施及生活调护建议
01

中医内科学——疟疾

中医内科学——疟疾

中医内科学—肝胆系疾病:疟疾【定义】疟疾是感受疟邪引起的以寒战、壮热、头痛、汗出、休作有时为主症的疾病。

常发于夏秋季节,但其他季节亦可发生。

西医学中的疟疾和非感受“疟邪”而表现为寒热往来,似疟非疟的类疟疾患,如回归热、黑热病及一些感染性疾病等属本病范畴,可参照本节辨证论治。

【病因病机】疟邪的发生主要是因感受“疟邪”,暑湿内伏,复感风寒,饮食劳倦,正虚体弱等,引起疟邪侵体而致病;或暑湿内伏,饮食不节,脾胃受损,痰湿内生,中焦气滞;或劳倦太过,元气耗伤,营卫空虚,疟邪乘袭而致病。

多发生于夏秋暑湿当令,按蚊肆虐之时,通过疟蚊叮咬,疟邪入体而致病。

【病位】本病的病变部位在少阳,所谓“疟不离少阳”。

本病以寒战壮热,休作有时的正疟最常见。

【诊断与鉴别诊断】(一)诊断1.周期性发作的寒战、发热、出汗,在间歇期症状消失。

2.多发于夏秋季节,有传染及流行史,居住或近期到过疟疾流行地区,或近2周内有输血史。

3.可见脾脏肿大及贫血表现。

实验室检查,查到疟原虫可确诊。

(二)鉴别诊断1.虚劳之阴虚内热上午发热不明显,以午后或夜间潮热为特征。

伴有五心烦热、盗汗、失眠等症状。

多由情志内伤所致,病情较重者往往缠绵日久,热不易退。

2.风温发热风温初起,邪在卫分时,可见寒战发热,无汗或微汗,咳嗽气急等肺经症状;若邪热壅盛,转入气分,则卫分症状消失,可见壮热有汗不解,兼见咳嗽、口渴、烦躁、便秘等肺胃两经症状。

多见于冬春季节。

3.淋证发热淋证初起,湿热蕴蒸,邪正相搏,亦常见畏寒或寒战发热,但多兼腰痛,小便频涩,滴沥刺痛等症状。

【辨证论治】1.正疟临床表现:寒战壮热,休作有时,先有哈欠乏力,继则寒栗鼓颔,寒罢则内外皆热;头痛面赤,口渴引饮,终则遍身汗出,热退身凉;舌红,苔薄白或黄腻,脉弦。

治法:祛邪截疟,和解表里。

代表方:柴胡截疟饮或截疟七宝饮。

2.温疟临床表现:热多寒少,汗出不畅;头痛,骨节酸疼,口渴引饮,便秘尿赤;舌红,苔黄,脉弦数。

治疗疟疾的中药

治疗疟疾的中药

治疗疟疾的中药
1 中药治疗疟疾
中国的医学家从古至今一直在研究中药治疗疟疾的疗效。

这种治
疗方法对预防疟疾有着重要的意义,因为它通过中药来改善人体的免
疫力,以减少疟疾虫卵在人体内的繁殖。

中药治疗疟疾通常需要服用有特殊性成分的中药。

例如,乌头碱、龙胆苦艾汤和重楼樱花汤等中药都有效地抑制疟疾虫卵的繁殖;黄连
和厚朴等中药具有有效的抗病毒和抗细菌作用,能有效实施疟疾治疗。

此外,服用中药的方法也很重要。

专家建议用水冲服中药,以确
保活性成分被身体正确吸收。

一般情况下,每日服药不应超过两次,
但具体服用方法取决于病情的严重程度。

尽管古老的中药治疗方法可以有效控制疟疾,但我们仍然建议对
患者实施两种治疗方法,即中药治疗和抗生素治疗。

中药可以有效淡
化病情,而抗生素主要用于迅速控制疟疾病毒的感染。

最后,中药治疗疟疾仅是一种疗法,治疗的成功离不开患者本身
的努力和积极配合。

无论如何,中药治疗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治疗疟疾
的方法,它可以抑制疟疾病毒,从而提高患者的免疫力,让患者能够
摆脱疟疾病毒的困扰。

中医医案——类疟疾

中医医案——类疟疾

此医案仅证明中医可以治疗此类疾病,但医案仅供参考,切勿个人盲目用药,建议到正规中医治疗机构详细辩证论治。

和解表里法治愈类疟发热病案:郭某,女,36岁。

初诊:1970年6月12日主诉及病史:病经二旬,寒热如疟,每日发作。

经验血检查未见疟原虫,曾试用氯喹治疗,寒热不退。

诊查:现每日午后寒热交作,周身酸楚,口苦恶心,心烦渴饮,胸痞闷,不思饮食,神疲乏力,小便黄赤,舌苔浊腻、脉弦数。

辨证、治法:表里失和,痰湿阻遏,邪正交争,发如疟疾,拟调和表里,兼化痰湿。

处方:柴胡9g 黄芩9g 法夏12g 知母12g 川朴6g 草果5g 白术12g 青皮9g 党参12g 槟榔15g 生姜3片甘草3g 3剂后,寒热大为减轻,发热时间缩短,周身轻松,食纳好转,舌苔薄白腻,脉弦数,上方加谷麦芽各15g,继服3剂。

药后午后寒热已罢,周身舒畅,纳食增加,口苦不渴,稍感疲困,二便正常。

舌苔薄白,脉弦缓。

处以六君子汤加草果、黄芩、谷麦芽理脾化湿。

3剂后复常。

按语本案寒热如疟,每日午后发作,西医拟诊为疟疾,但血中未见疟原虫;试用氯喹治疗无效。

中医以辨证为主,往来寒热,口苦胸满,邪在少阳;胸脘痞闷,舌苔浊腻,内有痰湿阻遏。

抓住邪在半表半里、痰湿阻遏的病机,采用和解表里,兼化痰湿为法,以清脾饮加味,3剂病送大半,服药9剂而愈。

本医案摘自《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粹》第1集,P265,陆剑尘医案。

陆剑尘,1909年生。

江西赣州市人。

主任中医师。

年少体弱多病,乃立志学医。

1932年考入上海中国医学院,曾在上海名中医朱鹤皋、徐小圃、丁仲英、顾渭川、祝味菊、王仲奇、夏应堂诸先生门下临证学习。

1936年毕业后返乡梓,以行医为业。

解放后曾任赣州市立医院中医师,赣州市人民政府卫生科副科长,赣州公费医疗门诊部副主任,赣南中医药研究所副所长,赣州地区人民医院中医科主任。

1980年定为主任中医师,并被选为赣州市中医药学会主席,赣州地区科协委员,中华全国中医学会江西分会理事,中华全国中医学会赣州分会名誉会长。

中医内科学疟疾

中医内科学疟疾



感 谢 阅
谢 阅


阳盛热多→瘟疟
寒湿偏盛→寒疟
瘴毒内盛→瘴疟
气血耗伤
病久
劳疟
遇劳即发
痰瘀互结 疟母
胁下痞块
诊断
• 1、 典型临床表现:寒战、发热、汗出 周期性发作、间 歇期症状消失,形同常人。
• 2、 流行病学:居住疟区或近期到过疟 疾区,在夏秋季 节发病。
• 3、 实验室检查:在高热时取血涂片, 查到疟原虫则为 诊断疟疾的确切依据。
证候特征
• 以寒战、 壮热、头痛、汗出休作有时为 特征。 • 1、周期性与间歇性发作为特点; • 2、有一定的传染性和地区性; • 3、多以夏秋二里

乘虚而入
• 饮食所伤
• 起居失调 正气虚弱
• 劳倦过度

邪正相争→发作期 正胜邪却→休止期
发作期 休止期
休作有时→正疟
状,发病多在南方。 • 2、辨寒热之偏盛: • 3、辨正气之盛衰:
(二)治疗原则 祛邪截疟是治疗疟疾的基本原则
(三)分证论治 1、正疟 症状: 寒战、发热头痛、出汗、症状
缓解,休作有时,舌红、苔薄白或黄腻。 治法:祛邪截疟,和解表里。 方药:柴胡截疟饮
2、温疟 症状:寒少热多,汗出不畅,口渴引
《诸病源候论.间日疟候》 明确提出间日疟的病证 名称。在《山瘴疟候》篇指出瘴疟多发于岭南, 由 瘴湿毒气所致,其病重于一般的疟疾。
《备急千金要方》 除制订以常山、蜀漆 为主药的截疟诸方外,还用马鞭草治疟。
《景岳全书.疟疾》 进一步肯定疟疾因 感受疟邪所致,指出“疟疾之作.•..... 无非外邪为之本,岂果因食因痰有能成疟 者耶。” 《症因脉治.疟疾总论》:“瘴疟之症, 疟发之时,神识昏迷,狂妄多言,或声音 哑”。

中医治疗疾病的小偏方 历史上疟疾病治疗的方法

中医治疗疾病的小偏方 历史上疟疾病治疗的方法

中医治疗疾病的小偏方历史上疟疾病治疗的方法疟疾是经按蚊吸食或输入带疟原虫者的血液而感染疟原虫所引起的虫媒流行症。

寄生于人体的疟原虫共有四种,即间日疟原虫,三日疟原虫,恶性疟原虫和卵形疟原虫。

在我国首要是间日疟原虫和恶性疟原虫;其他二种罕见,近年偶见国外输入的一些病例。

不同的疟原虫别离引起间日疟三日疟恶性疟及卵圆疟。

本病首要表现为周期性规则发生,全身发冷发热多汗长时间屡次发生后,可引起贫血和脾肿大。

1、中医医治疟疾的偏方:婆婆纳治疟疾30克婆婆纳,25克青蒿。

制用法水煎去渣,疟疾发生前2小时服。

成效可治疟疾。

2、桃叶医治疟疾用料7片桃叶7粒胡椒。

制用法共研捻成团。

在疟疾发生前3小时将药团敷于患者桡动脉搏动处。

成效清热解毒祛风杀虫。

可治疟疾。

据福建中医验方记载,本方从前治好过几百例值得推行。

3、疟疾外治效方用料车前子樟脑等分。

制用法先炒焦车前子研成细末,参加等量樟脑粉,调匀即成。

在疟疾发生前2个小时,用药棉将粉未包成蚕豆般大塞入鼻内男左女右。

成效除寒散热,疗诸疟。

可医治间歇性寒战高热出汗为特征的疟疾。

轻者1次即可重者2或3次可愈。

4、辣椒彻底治愈疟疾用料15克辣椒根少量盐。

制用法将洗净的辣椒根加盐捣成泥糊。

发生前2个小时敷于寸口脉手腕桡动脉处1小时可收效。

成效除寒湿可治疟疾。

5、鸡苦胆治疟疾用料1枚鸡苦胆新鲜。

制用法取刚宰杀的鸡的苦胆。

吞服每次1枚隔2天服1次连服3-4枚可愈。

成效可医治疟疾流行性感冒。

以上几种偏方都是专门针对疟疾搜集的一些中医医治疟疾偏方,仅作为参阅不作为医治确诊根据。

具体使用方法,请具体咨询相关医师。

疟疾的中医治疗

疟疾的中医治疗

疟疾的中医治疗中医文献中对疟疾防治的记载祖国传统医学对于疟疾的诊治历史悠久。

殷商时代,甲骨文就有疟、疥、蛊、龋、蛔、疫等疾病的记载。

《周礼·疾医》说“秋时有疟寒疾”,可见当时已经认识到疟疾在秋季流行。

中国南方湿热的气候更适于蚊虫的滋生,疟疾发病率尤高。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记载“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自居易的《新丰折臂翁》中老翁自残也是因为瘴气:“闻道云南有泸水,椒花落时瘴烟起。

大军徒涉水如汤,未过十人二三死。

”古代疟疾在我国南方非常盛行。

我国最早的医学典籍《黄帝内经》有“疟论”和“刺疟”二个篇章,详细论述了疟疾的发病原因、分类、症状、治疗方法等,当时治疗疟疾的方法以针灸为主。

宋代的《丹溪心法》载有“截疟青蒿丸”;明代《普济方》“诸疟门”达四卷之巨,收载的方剂达数百种之多。

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列出了数百种治疗疟疾的药物和方剂,为明代以前治疗疟疾经验之总结。

抗日战争期间,由于缺医少药,传染病易流行,科学家们也受惠于古老的中药。

如化学家许植方患了疟疾,因得不到奎宁,依照《本草纲目》的“截疟丸”方制作了药丸,治好了自己的疟疾。

20世纪下半叶,以屠呦呦为代表的中国科学家在研究青蒿素抗疟做出了巨大贡献,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物医学奖。

青蒿素的由来青蒿,味苦、辛,性寒,归肝、胆经,功能清热凉血退蒸、解暑、清胆、截疟。

有关青蒿的现存记载,最早见于公元前168年的《五十二病方》。

青蒿用于治疗疟疾,始见于东晋葛洪所著《肘后备急方》“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

”在传统制剂方面,古医书记载了许多含有青蒿的抗疟方剂,如《太平圣惠方》中的“青蒿散”,《圣济总录》中的“青蒿汤”,《丹溪心法》中的“截疟青蒿丸”等。

20世纪60年代美国发动侵略越南战争,当地疟疾肆虐,疟原虫对已有药物产生耐药,使战斗力严重减弱。

应越南政府要求,中国拟提供有效抗疟药物。

我国政府决定全国范围研究新型抗疟药,遂于1967年5月23日成立了研究协作组,简称“523任务”,涵盖印多个研究单位,500多位研究人员。

中医内科学之疟疾

中医内科学之疟疾

临床表现
01
寒战、发 热、出汗
02
头痛、肌 肉酸痛、 乏力
03
恶心、呕 吐、腹泻
04
贫血、黄 疸、肝脾 肿大
05
昏迷、休 克、死亡
诊断与鉴别诊断
01
02 诊断依据: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
鉴别诊断:与类似疾病如流感、伤寒、
影像学检查等
登革热等进行鉴别
03
04 诊断标准:符合世界卫生组织(WHO)
诊断方法:采用病人
目录
01. 疟 疾 概 述
02. 疟 疾 的 治 疗
03. 疟 疾 的 预 防
疟疾概述
病因病机
1 病因:疟原虫感染
2
病机:疟原虫侵入人体,破坏红细胞,引起发热、寒战、出汗等症状
3 传播途径:蚊虫叮咬
4 发病季节:夏秋季多发
5
发病人群:儿童、老人、免疫力低下者
6
治疗原则:抗疟治疗、对症治疗、预防复发
02
常山:具有抗疟 疾作用,可煎服
或泡水饮用
03
槟榔:具有抗疟 疾作用,可煎服
或泡水饮用
04
胡椒:具有抗疟 疾作用,可煎服
或泡水饮用
05
柴胡:具有抗疟 疾作用,可煎服
或泡水饮用
06
板蓝根:具有抗 疟疾作用,可煎
服或泡水饮用
07
葛根:具有抗疟 疾作用,可煎服
或泡水饮用
08
苦参:具有抗疟 疾作用,可煎服
或国家卫生部门制定的诊断标准
子生物学等方法进行诊断
疟疾的治疗
中医辨证论治
病因:外感疟 邪,内伤脾胃
01
辨证论治:根据 患者症状、体征、 舌象、脉象等, 进行辨证论治

疟疾中医中药

疟疾中医中药

疟疾中医中药疟疾是感受瘴毒疟邪引起的外感热病。

多发于夏秋季节,多见于南方地区,山村发病率较城市为高。

临床表现以寒战高热,汗出热退,休作有时为主要特征。

西医的疟疾可按本病辨证治疗。

另外,肝胆道感染、败血症、流行性感冒等出现寒战壮热,休作有时证候,也可参照本病辨证论治。

疟疾的诊断要点病发夏季秋季为多,也有少数病例见于其他季节,尤其多见于南方山村居民。

同一居住环境周围,有发生多起相同病例者。

临床表现为寒战,高热,汗出,热退身凉,休作有时,一日一发,或间日一发,或三日一发。

感受瘴毒疟邪常因兼感风寒暑等不同时邪,以及夹杂情志、劳倦、痰食和体质差异等因素,而形成不同的疟疾证候。

疟疾的辨证分析瘴毒疟邪侵袭人体,多伏于半表半里,内搏五脏,横连募原。

邪气与正气相争,虚实更作,阴阳相转,而发生寒战,高热,汗出热退,休作有时的一系列表现。

若其人素体阳盛或夏伤暑热,复感疟邪,则发病热多寒少而成温疟;若素体阳虚,寒湿内盛,复感疟邪,则寒多热少而病为寒疟;或人山岚瘴地,感受瘴毒疫邪,迅速入里,内迫心窍神明,发为瘴疟;若久疟不愈,正气亏虚,而疟邪未除,反复发作,而成劳疟。

祛邪截疟是治疗疟疾的基本原则。

根据临床表现的证候不同,可分别配合和解表里、清热疏表、辛温达邪、解毒除瘴、益气养血等治法,遣方用药治疗。

疟疾的辨证论治正疟型【证见】寒战壮热,休作有时。

先有呵欠乏力,继则寒慓鼓颔,寒罢则内外皆热,头痛面赤,口渴引饮,终则遍体汗出,热退身凉。

舌红,苔薄白或黄腻,脉弦。

【治法】祛邪截疟,和解表里。

【方药】1.主方柴胡截疟饮(吴谦等《医宗金鉴》)处方:柴胡10克,黄芩12克,党参15克,法半夏9克,常山9克,乌梅9克,槟榔9克,桃仁9克,生姜6克,大枣5枚,甘草6克。

水煎服,每日2剂。

若口渴甚者,可加葛根15克,天花粉15克,芦根15克。

若热甚于里,烦渴、苔黄、脉弦数者,去参、姜、枣之辛温补中,加石膏25克,马鞭草15克,青蒿12克。

疟疾的中医诊治

疟疾的中医诊治
骨 节疼烦 为外有 表邪之 症 。 脉 舌征也 是湿热 内盛 ,热重 于湿之象 。 治则 : 清热解表 ,益气 生津 。
处 方 :中药 : 有表 邪 者 白虎 加桂 枝 汤 f 《金 匮要 略 》) 、 里 热灼津 者 , 用 白虎加 人参汤 ( 《 伤寒 论 》) 酌 加麦冬 、 百合 、 石 斛之类 。
3 辨证论治
3 . 1 邪 伏 少 阳
主症 : 寒热 交作 ,寒 已而热 ,热 已而寒 ,心烦欲 吐 , 口 苦 咽干 ,口渴喜饮 ,头痛面 赤 ,小便 黄赤 。脉 弦数 ,或 紧数 , 舌质 淡 ,苔 白厚 或黄腻 。 证析 : 邪伏 少 阳 ,出与阳争则 热 ,人与 阴争则寒 ,邪正 相 争 ,故 症见 寒 热 往 来 等症 。 口苦 咽 干 ,心烦 喜 呕 等 为邪 伏少 阳之象 。头痛 面赤 ,尿赤 等是邪 热为 患的缘故 。 脉舌 征也是 邪伏少 阳所 引起 。 治则 : 和解 表里 ,清 除疟邪 。 处 方 :中药 : 小 柴胡汤 ( 《 伤 寒 论 》) 加 常 山 、草 果 、 黄花 蒿 。柴 葛解 肌汤 ( 《 伤寒论 》) 加 黄花蒿 、常 山 。 针灸 : 间使 、中渚 、中脘 、阳陵泉 、照海 ; 或大椎 、陶 道 、肝俞 、阴 陵泉 、悬 钟 。
世界最新 医学信 息文摘 2 0 1 3 年第 1 3 卷第 1 5 期

2 7 9
中医 中药 ・
疟 疾 的 中 医诊 治
李成
( 黑龙江省 中医药科学 院,黑龙 江 哈尔滨 1 5 0 0 3 6)
摘要 目的 简述疟 疾的中医诊 治。 方法 对患有疟疾的病人进 行 中医诊 治。 结论 疟疾及 时治疗 , 可治愈 。 但 日久肝脾肿大 , 功能损伤 ,影响健康 。采用各种有效措施 ,消灭蚊 虫。对 患者进行积极 治疗 ,疟 区要反复进行普查治疗 ,直至根 治。 关键词 :疟疾 ;中医;诊治

中医内科-课件-疟疾

中医内科-课件-疟疾
加强疟疾防治知识的宣 传教育,提高公众的自
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监测与预警
建立疟疾监测和预警系 统,及时发现疫情并采
取有效措施。
控制策略
药物治疗
对疟疾病人及时给予有效的抗 疟药物治疗,如青蒿素等。
消除传播源
采取有效措施消除疟疾传播源 ,如消灭蚊子、治疗患者等。
社区参与
鼓励社区居民积极参与疟疾防 控工作,形成群防群控的良好 局面。
辨虚实
疟疾发病过程中,有正气虚和邪气 实两种情况,中医通过辨虚实来了 解病情的轻重缓急。
辨病位
疟疾发病过程中,病位在肝胆脾胃 等脏腑,中医通过辨病位来了解病 情对脏腑的影响。
03 中医治疟疾的方法
CHAPTER
中药治疗
中药治疗是中医内科治疗疟疾的主要方法之一。根据疟疾的不同证型,中医采用 不同的中药方剂进行治疗。例如,对于寒疟,中医采用温中散寒的方剂,如四逆 汤、柴胡桂枝汤等;对于热疟,则采用清热解表的方剂,如白虎汤、柴胡清骨散 等。
中药抗疟方剂研究
通过对传统中医药方剂的研究,发现并验证具有抗疟作用的中药 组方。
中药制剂的制备与改良
改进中药制剂的制备工艺,提高中药制剂的稳定性和生物利用度。
中医药防治疟疾的机制研究
深入探讨中医药防治疟疾的作用机制,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支持。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疟疾防治的未来展望
跨学科合作
加强医学、生物学、化学等多学科的合作,共同 推进疟疾防治研究。
中药治疗疟疾的优势在于其整体调节作用,能够全面调节人体的免疫功能,提高 抵抗力,从而达到根治疟疾的目的。同时,中药治疗疟疾的副作用相对较小,对 身体的伤害也较小。
针灸治疗
针灸治疗是中医内科治疗疟疾的另一种重要方法。通过对人体特定穴位进行刺激,针灸可以调和气血 、平衡阴阳,从而达到治疗疟疾的目的。针灸治疗疟疾的效果与所选穴位和针灸手法密切相关。常用 的穴位包括足三里、三阴交、合谷等。

疟疾中医原理治疗方案

疟疾中医原理治疗方案

摘要:疟疾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病,中医在治疗疟疾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本文从中医理论出发,分析了疟疾的病因病机,并提出了相应的治疗方案,旨在为疟疾患者提供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一、疟疾的中医病因病机1. 疟疾的病因中医认为,疟疾的病因主要是疟邪。

疟邪是一种特殊的病邪,具有传染性,主要通过蚊虫叮咬传播。

疟邪侵入人体后,会侵袭人体正气,导致疟疾的发生。

2. 疟疾的病机疟疾的病机主要表现为邪正相争。

疟邪侵入人体后,与人体正气相争,正气受损,导致气血运行不畅,脏腑功能失调。

具体病机如下:(1)疟邪侵袭,邪气内蕴:疟邪侵入人体后,首先侵袭人体正气,导致邪气内蕴。

邪气内蕴会导致气血运行不畅,脏腑功能失调。

(2)正邪相争,寒热往来:疟邪与正气相争,正邪相搏,导致气血运行失常,阴阳失调,出现寒热往来的症状。

(3)气血瘀滞,脏腑功能失调:疟邪侵袭,导致气血瘀滞,脏腑功能失调,进而引发各种并发症。

二、疟疾的中医治疗方案1. 治疗原则中医治疗疟疾的原则是:扶正祛邪,调和阴阳,调和气血,疏通经络。

具体方法如下:(1)扶正:增强人体正气,提高免疫力,抵御疟邪侵袭。

(2)祛邪:清除体内疟邪,消除病源。

(3)调和阴阳:调整人体阴阳平衡,恢复脏腑功能。

(4)调和气血:疏通经络,促进气血运行。

2. 治疗方法(1)中药治疗1)寒疟:选用桂枝汤、麻黄汤等加减,以解表散寒,调和营卫。

2)热疟:选用白虎汤、犀角地黄汤等加减,以清热解毒,凉血活血。

3)虚实夹杂疟:选用小柴胡汤、四君子汤等加减,以调和气血,扶正祛邪。

(2)针灸治疗1)体针:选取百会、足三里、曲池、合谷等穴位,进行针刺,以调和气血,疏通经络。

2)耳针:选取耳穴肺、肝、脾、肾等,进行耳针治疗,以调整脏腑功能,增强免疫力。

(3)推拿治疗1)按摩:按摩穴位如足三里、曲池、合谷等,以疏通经络,调和气血。

2)推拿:推拿头部、背部、腹部等部位,以调和阴阳,调整脏腑功能。

三、注意事项1. 注意休息,保持良好的作息规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疟疾的中医诊治李成 (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36)摘要:目的简述疟疾的中医诊治。

方法对患有疟疾的病人进行中医诊治。

结论疟疾及时治疗,可治愈。

但日久肝脾肿大,功能损伤,影响健康。

采用各种有效措施,消灭蚊虫。

对患者进行积极治疗,疟区要反复进行普查治疗,直至根治。

关键词:疟疾;中医;诊治中图分类号:R254.5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671-3141.2013.15.2070 引言凡因感染疟邪,症见发热恶寒,或高热寒颤交作,汗出头痛,烦渴引饮,气息喘急,口苦呕恶等,并具有传染性者,称为疟疾。

疟疾多发于夏秋,有地区性及传染性,我国南方诸省大部分地区,有散在发病。

1 诊断1.1 四诊合参问诊:问患者的病因,是否是流行区的患者,或是从流行区来,在流行区居住过。

问典型症候特征(抓住冷、热、汗三征),发病经过,有助于诊断。

望诊:望患者的面色、舌色,目睛红赤,有无黄疸,及口周疱疹。

神采及手足运动,肌肉胖瘦也应观察,危重症还要注意尿便,尤须着重诊视有否黑尿及便脓血。

此外舌苔也应明辨,黄腻是湿热,黄燥是热盛。

闻诊:一般无特殊,但应按声音之强弱来分辨病之新久、轻重。

切诊:脉多浮数或急数,或弦数,应触疟母,脾肿大可于肋下触及,质地软,有压痛,时或肝亦肿大可及。

1.2 现代医学检查血常规:单核细胞增加。

血涂片镜检:发现疟原虫可确诊。

通过四诊,症见寒热交替发作,热盛汗出,寒盛颤抖,甚则高热寒颤,抽搐神昏,参考现代医学检查,确立诊断。

观察病程中寒热变化,辨证中药、针灸、气功治疗。

2 治则疟疾的治则,一般分为祛邪与扶正两法。

祛邪多以解表、清热、和营三法为先;扶正又多是益气、补血为上;若正虚邪盛者,攻补兼施,不可偏废。

故清•李用粹曰:“邪疟及新发者,可汗吐下;虚疟及久病者,宜补气血;稍久而正虚邪滞者,宜一补一发;若深入于阴分者,宜先升后汗;至如邪乘虚入,则宜以发散,祛其客邪,然后扶培胃气(《证治汇补》疟疾章•治法)3 辨证论治3.1 邪伏少阳主症:寒热交作,寒已而热,热已而寒,心烦欲吐,口苦咽干,口渴喜饮,头痛面赤,小便黄赤。

脉弦数,或紧数,舌质淡,苔白厚或黄腻。

证析:邪伏少阳,出与阳争则热,入与阴争则寒,邪正相争,故症见寒热往来等症。

口苦咽干,心烦喜呕等为邪伏少阳之象。

头痛面赤,尿赤等是邪热为患的缘故。

脉舌征也是邪伏少阳所引起。

治则:和解表里,清除疟邪。

处方:中药:小柴胡汤(《伤寒论》)加常山、草果、黄花蒿。

柴葛解肌汤(《伤寒论》)加黄花蒿、常山。

针灸:间使、中渚、中脘、阳陵泉、照海;或大椎、陶道、肝俞、阴陵泉、悬钟。

手法:平卧,或俯卧。

放松形神,调匀呼吸。

泻法进针,得气后导引入静(意守脐周连中脘一片)。

留针半时,出针[1]。

3.2 湿热内蕴热盛主症:热多寒少,或但热不寒,汗出不透,骨节疼烦,心烦口干,便结溲赤,甚或高热不解,体若燔炭。

脉浮数,或濡数,或细数。

舌质红绛,苔黄腻,或黄厚,或黄燥。

证析:湿热内蕴,热盛于内,故但热不寒,或热多寒少。

热盛损伤气阴,故心烦口干。

热伤津液则症见尿赤便秘。

骨节疼烦为外有表邪之症。

脉舌征也是湿热内盛,热重于湿之象。

治则:清热解表,益气生津。

处方:中药:有表邪者白虎加桂枝汤(《金匮要略》)、里热灼津者,用白虎加人参汤(《伤寒论》)酌加麦冬、百合、石斛之类。

针灸:曲池、合谷、间使、尺泽、柬骨、侠溪;或陶道、大椎、膈俞、胆俞、承山、至阴。

手法:平卧,或俯卧。

放松形神,调匀呼吸。

泻法进针,得气后导引入静(意守侠溪或至阴)。

留针半时,出针[2]。

湿盛主症:但寒不热,或寒多热少,精神萎靡,神疲肢倦,食欲不振,脘腹痞满,少气懒言,口不渴饮。

脉细弱,或沉迟,舌质淡,苔白厚,或白腻。

证析:疟邪深伏,损伤阳气,故症见但寒不热。

脾为湿困,运化无力,则症见脘腹痞满,食欲不振,少气懒言等。

脉舌征也是湿邪内盛之象。

治则:辛温达邪,散寒除湿,或健脾除湿,疏利祛邪。

处方:中药:柴胡桂枝干姜汤(《伤寒论》)加常山、枳壳、川楝、苡仁。

寒盛无热象者可用桂姜苓半汤(验方)加槟榔、厚朴、草果、藿香、白蔻仁。

针灸:中脘、鸠尾、间使、曲泽、合谷、关元;或大椎、脾俞、胃俞、承山。

手法:平卧,或俯卧。

放松形神,调匀呼吸。

平补平泻法进针,得气后导引入静(意守关元)。

留针半时,出针。

3.3 疟邪入营主症:高热不退,壮热寒颤,烦渴引饮,头痛欲裂,呕吐涎沫,面目尽赤,甚则神昏谵语,抽搐瘈疭。

脉细数,舌红绛。

苔黄黑,或黑而生芒刺。

证析:疟邪入深,内损营分,则症见高热,神昏谵语等。

疟邪上攻,则症见头痛欲裂。

呕吐为疟邪损伤脾气,脾胃功能紊乱所引起。

脉舌征也是疟邪入营之象。

治则:清营解毒,养阴生津。

处方:中药:清营汤(《温病条辨》)加黄芩、知母。

·中医中药·(下转第281页)物;后期可见假性息肉,黏膜苍白,有萎缩斑片,肠壁僵直,结肠袋消失。

3.3 X线钡剂灌肠在急性期因黏膜水肿而见皱襞粗大紊乱;有溃疡形成时肠壁边缘呈锯齿状;后期肠壁纤维组织增生,结肠袋形消失,肠壁变硬,肠管缩短,肠腔狭窄,呈水管状。

3.4 实验室检查粪便检查见多数红、白细胞或脓细胞;血常规可示贫血;血高凝状态;严重时有明显的电解质紊乱,以低血钾为主。

4 施治原则脾虚湿热油则:清热解毒,化湿消滞。

肝旺脾弱治则:抑肝扶脾,止泻止痛。

瘀阻肠道治则:理气活血,逐瘀止泻。

脾胃虚弱治则:益气升阳,健脾止泻。

阴虚内热治则:滋养阴血,清热止泻。

脾肾阳虚治则:温补脾肾,涩肠止泻。

总之,UC患者病机复杂,多为虚实夹杂、寒热错杂之证,或上热下寒,或胃热脾寒,或脾肾阳虚、大肠湿热留恋,不同患者有寒热多少、虚实轻重的不同;同一患者不同时期症候变化多端;治疗当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分期论治。

在扶助正气、健脾止泻的基础上适当加用活血化瘀之品,可以有效改善肠黏膜的血液供应,改变机体免疫状态,从而使溃疡早期愈合,改善生活质量。

如果联合中药直肠灌肠,取效更佳。

综上所述,中医药治疗UC取得较好疗效,对治疗UC的中药机制也从多方面进行了研究,逐步揭示出其机能、代谢、免疫、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的本质和规律。

UC发病机制是复杂的,是多因素、多环节相互作用的结果。

阻断其中任何一个环节都有可能使UC减轻或治愈,而中医药对溃疡性结肠炎的影响具有多系、多层次、多功能、多靶点的特点,这正是中医药治疗的优势所在。

但是我们还要看到不足,在今后的研究中以下几方面需要加强: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进行辨证分析,运用现代科学的检查手段,从组织、细胞、分子角度以更深的层次反映病理形态和生化方面的微观变化,如果能够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可使UC的诊断和治疗取得更好的效果;加强动物模型的研究,使之更符合中医证候规律特点,可以为中药药理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1] 陈剑明,唐利龙,岳宏,等.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药研究进展[J].湖北中医学院学报,2010,02. [2] 李金萍,李卫青.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研究进展[J].山西中医,2008,06. [3] 钱锦栋.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药治疗进展[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7,01. [4] 陈良,雷正荣.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急症,2010,09. [5] 田晶晶.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研究进展[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1,07. [6] 王亮,张亚利,葛婷,等.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药治疗[J].吉林中医药,2012,05.神昏谵语者,先用紫雪丹(《和剂局方》)开窍。

呕吐激烈者,急服玉枢丹(《片玉心书》)。

针灸:委中、期门、章门、痞根、关元、间使、郄门、丰隆;或大椎、陶道、百会、肝俞、后溪、申脉、昆仑。

手法:平卧,或俯卧。

调匀呼吸,放松形神。

泻法进针,得气后如神气来复,可导引入静(意守关元,或昆仑)。

留针半时,出针。

参考文献[1] 许炽熛.寄生虫病学[J].中华医学杂志,2002,24.[2] 北勇.新生儿先天性疟疾诊治1例[J].中国药临床杂志,2010,12(上接第279页)故也”。

本病多因感受湿热之邪,或嗜酒肥甘,化生湿热,或脾虚湿郁而化热,湿热蕴蒸,致胆的升降失司,胆汁郁滞,久而成石。

导师吴勃力教授认为,六淫邪气之中以湿邪最为胶结难愈,且湿邪与热邪常合而致病,令病程缠绵往复“若湿热之邪内蕴肝胆,阻于中焦,影响脏腑气机的通畅,使肝失疏泄,胆失通降,胆汁郁滞而不通,不通则发为本病”,故湿热是形成胆结石的关键因素,基于此种机理并结合自己多年临床经验总结出清胆排石汤,治疗本病在临床上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本方以金钱草清利湿热、利胆排石,以滑石利湿清热、葶苈子泻肺利水,三药合用有明显的渗利向下的作用,有利于结石的排出;以鸡内金消积化石、威灵仙软坚溶石,现代药理学表明两味药均有较好的化石作用,体现排石与溶石结合之法。

方中以柴胡辛苦微寒,解肝胆之气郁,黄芩苦寒,清热燥湿,两药合用,一清一散,疏达经气,清泻肝胆郁热;以蒲公英解毒清热,以川楝子行气止痛、青皮疏肝理气,两药合用行气通滞。

全方共奏清热利湿,行气止痛,清胆排石之效,故临床疗效显著。

参考文献[1] 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1993:134-136.[2] 陈灝珠,林果为.实用内科学[M].1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2152-2153.(上接第282页)疟疾的中医诊治作者:李成作者单位: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150036刊名: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英文刊名:World Latest Medicine Information年,卷(期):2013(15)1.许炽熛寄生虫病学[期刊论文]-中华医学杂志 2002(24)2.北勇新生儿先天性疟疾诊治1例 2010(12)本文链接:/Periodical_sjzxyy-e201315207.aspx。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