疟疾的中医诊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疟疾的中医诊治

李成

 (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36)

摘要:目的简述疟疾的中医诊治。方法对患有疟疾的病人进行中医诊治。结论疟疾及时治疗,可治愈。但日久肝脾肿大,功能损伤,影响健康。采用各种有效措施,消灭蚊虫。对患者进行积极治疗,疟区要反复进行普查治疗,直至根治。

关键词:疟疾;中医;诊治

中图分类号:R254.5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671-3141.2013.15.207

0 引言

凡因感染疟邪,症见发热恶寒,或高热寒颤交作,汗出头痛,烦渴引饮,气息喘急,口苦呕恶等,并具有传染性者,称为疟疾。疟疾多发于夏秋,有地区性及传染性,我国南方诸省大部分地区,有散在发病。

1 诊断

1.1 四诊合参

问诊:问患者的病因,是否是流行区的患者,或是从流行区来,在流行区居住过。问典型症候特征(抓住冷、热、汗三征),发病经过,有助于诊断。

望诊:望患者的面色、舌色,目睛红赤,有无黄疸,及口周疱疹。神采及手足运动,肌肉胖瘦也应观察,危重症还要注意尿便,尤须着重诊视有否黑尿及便脓血。此外舌苔也应明辨,黄腻是湿热,黄燥是热盛。

闻诊:一般无特殊,但应按声音之强弱来分辨病之新久、轻重。

切诊:脉多浮数或急数,或弦数,应触疟母,脾肿大可于肋下触及,质地软,有压痛,时或肝亦肿大可及。

1.2 现代医学检查

血常规:单核细胞增加。

血涂片镜检:发现疟原虫可确诊。

通过四诊,症见寒热交替发作,热盛汗出,寒盛颤抖,甚则高热寒颤,抽搐神昏,参考现代医学检查,确立诊断。观察病程中寒热变化,辨证中药、针灸、气功治疗。

2 治则

疟疾的治则,一般分为祛邪与扶正两法。祛邪多以解表、清热、和营三法为先;扶正又多是益气、补血为上;若正虚邪盛者,攻补兼施,不可偏废。故清•李用粹曰:“邪疟及新发者,可汗吐下;虚疟及久病者,宜补气血;稍久而正虚邪滞者,宜一补一发;若深入于阴分者,宜先升后汗;至如邪乘虚入,则宜以发散,祛其客邪,然后扶培胃气(《证治汇补》疟疾章•治法)

3 辨证论治

3.1 邪伏少阳

主症:寒热交作,寒已而热,热已而寒,心烦欲吐,口苦咽干,口渴喜饮,头痛面赤,小便黄赤。脉弦数,或紧数,舌质淡,苔白厚或黄腻。

证析:邪伏少阳,出与阳争则热,入与阴争则寒,邪正相争,故症见寒热往来等症。口苦咽干,心烦喜呕等为邪伏少阳之象。头痛面赤,尿赤等是邪热为患的缘故。

脉舌征也是邪伏少阳所引起。

治则:和解表里,清除疟邪。

处方:中药:小柴胡汤(《伤寒论》)加常山、草果、黄花蒿。柴葛解肌汤(《伤寒论》)加黄花蒿、常山。

针灸:间使、中渚、中脘、阳陵泉、照海;或大椎、陶道、肝俞、阴陵泉、悬钟。

手法:平卧,或俯卧。放松形神,调匀呼吸。泻法进针,得气后导引入静(意守脐周连中脘一片)。留针半时,出针[1]。

3.2 湿热内蕴

热盛

主症:热多寒少,或但热不寒,汗出不透,骨节疼烦,心烦口干,便结溲赤,甚或高热不解,体若燔炭。脉浮数,或濡数,或细数。舌质红绛,苔黄腻,或黄厚,或黄燥。

证析:湿热内蕴,热盛于内,故但热不寒,或热多寒少。热盛损伤气阴,故心烦口干。热伤津液则症见尿赤便秘。骨节疼烦为外有表邪之症。

脉舌征也是湿热内盛,热重于湿之象。

治则:清热解表,益气生津。

处方:中药:有表邪者白虎加桂枝汤(《金匮要略》)、里热灼津者,用白虎加人参汤(《伤寒论》)酌加麦冬、百合、石斛之类。

针灸:曲池、合谷、间使、尺泽、柬骨、侠溪;或陶道、大椎、膈俞、胆俞、承山、至阴。

手法:平卧,或俯卧。放松形神,调匀呼吸。泻法进针,得气后导引入静(意守侠溪或至阴)。留针半时,出针[2]。

湿盛

主症:但寒不热,或寒多热少,精神萎靡,神疲肢倦,食欲不振,脘腹痞满,少气懒言,口不渴饮。脉细弱,或沉迟,舌质淡,苔白厚,或白腻。

证析:疟邪深伏,损伤阳气,故症见但寒不热。脾为湿困,运化无力,则症见脘腹痞满,食欲不振,少气懒言等。

脉舌征也是湿邪内盛之象。

治则:辛温达邪,散寒除湿,或健脾除湿,疏利祛邪。

处方:中药:柴胡桂枝干姜汤(《伤寒论》)加常山、枳壳、川楝、苡仁。寒盛无热象者可用桂姜苓半汤(验方)加槟榔、厚朴、草果、藿香、白蔻仁。

针灸:中脘、鸠尾、间使、曲泽、合谷、关元;或大椎、脾俞、胃俞、承山。

手法:平卧,或俯卧。放松形神,调匀呼吸。平补平泻法进针,得气后导引入静(意守关元)。留针半时,出针。

3.3 疟邪入营

主症:高热不退,壮热寒颤,烦渴引饮,头痛欲裂,呕吐涎沫,面目尽赤,甚则神昏谵语,抽搐瘈疭。脉细数,舌红绛。苔黄黑,或黑而生芒刺。

证析:疟邪入深,内损营分,则症见高热,神昏谵语等。疟邪上攻,则症见头痛欲裂。呕吐为疟邪损伤脾气,脾胃功能紊乱所引起。

脉舌征也是疟邪入营之象。

治则:清营解毒,养阴生津。

处方:中药:清营汤(《温病条辨》)加黄芩、知母。

·中医中药·

(下转第281页)

物;后期可见假性息肉,黏膜苍白,有萎缩斑片,肠壁僵直,结肠袋消失。

3.3 X线钡剂灌肠

在急性期因黏膜水肿而见皱襞粗大紊乱;有溃疡形成时肠壁边缘呈锯齿状;后期肠壁纤维组织增生,结肠袋形消失,肠壁变硬,肠管缩短,肠腔狭窄,呈水管状。

3.4 实验室检查

粪便检查见多数红、白细胞或脓细胞;血常规可示贫血;血高凝状态;严重时有明显的电解质紊乱,以低血钾为主。4 施治原则

脾虚湿热油则:清热解毒,化湿消滞。

肝旺脾弱治则:抑肝扶脾,止泻止痛。

瘀阻肠道治则:理气活血,逐瘀止泻。

脾胃虚弱治则:益气升阳,健脾止泻。

阴虚内热治则:滋养阴血,清热止泻。

脾肾阳虚治则:温补脾肾,涩肠止泻。

总之,UC患者病机复杂,多为虚实夹杂、寒热错杂之证,或上热下寒,或胃热脾寒,或脾肾阳虚、大肠湿热留恋,不同患者有寒热多少、虚实轻重的不同;同一患者不同时期症候变化多端;治疗当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分期论治。在扶助正气、健脾止泻的基础上适当加用活血化瘀之品,可以有效改善肠黏膜的血液供应,改变机体免疫状态,从而使溃疡早期愈合,改善生活质量。如果联合中药直肠灌肠,取效更佳。

综上所述,中医药治疗UC取得较好疗效,对治疗UC的中药机制也从多方面进行了研究,逐步揭示出其机能、代谢、免疫、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的本质和规律。UC发病机制是复杂的,是多因素、多环节相互作用的结果。阻断其中任何一个环节都有可能使UC减轻或治愈,而中医药对溃疡性结肠炎的影响具有多系、多层次、多功能、多靶点的特点,这正是中医药治疗的优势所在。但是我们还要看到不足,在今后的研究中以下几方面需要加强: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进行辨证分析,运用现代科学的检查手段,从组织、细胞、分子角度以更深的层次反映病理形态和生化方面的微观变化,如果能够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可使UC的诊断和治疗取得更好的效果;加强动物模型的研究,使之更符合中医证候规律特点,可以为中药药理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1] 陈剑明,唐利龙,岳宏,等.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药研究进展[J].湖北中医学院学报,2010,02. 

[2] 李金萍,李卫青.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研究进展[J].山西中医,2008,06. 

[3] 钱锦栋.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药治疗进展[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7,01. 

[4] 陈良,雷正荣.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急症,2010,09. 

[5] 田晶晶.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研究进展[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1,07. 

[6] 王亮,张亚利,葛婷,等.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药治疗[J].吉林中医药,2012,05.

神昏谵语者,先用紫雪丹(《和剂局方》)开窍。呕吐激烈者,急服玉枢丹(《片玉心书》)。

针灸:委中、期门、章门、痞根、关元、间使、郄门、丰隆;或大椎、陶道、百会、肝俞、后溪、申脉、昆仑。

手法:平卧,或俯卧。调匀呼吸,放松形神。泻法进针,得气后如神气来复,可导引入静(意守关元,或昆仑)。留针半时,出针。

参考文献

[1] 许炽熛.寄生虫病学[J].中华医学杂志,2002,24.

[2] 北勇.新生儿先天性疟疾诊治1例[J].中国药临床杂志,2010,12

(上接第279页)

故也”。本病多因感受湿热之邪,或嗜酒肥甘,化生湿热,或脾虚湿郁而化热,湿热蕴蒸,致胆的升降失司,胆汁郁滞,久而成石。导师吴勃力教授认为,六淫邪气之中以湿邪最为胶结难愈,且湿邪与热邪常合而致病,令病程缠绵往复“若湿热之邪内蕴肝胆,阻于中焦,影响脏腑气机的通畅,使肝失疏泄,胆失通降,胆汁郁滞而不通,不通则发为本病”,故湿热是形成胆结石的关键因素,基于此种机理并结合自己多年临床经验总结出清胆排石汤,治疗本病在临床上取得了显著的疗效。本方以金钱草清利湿热、利胆排石,以滑石利湿清热、葶苈子泻肺利水,三药合用有明显的渗利向下的作用,有利于结石的排出;以鸡内金消积化石、威灵仙软坚溶石,现代药理学表明两味药均有较好的化石作用,体现排石与溶石结合之法。方中以柴胡辛苦微寒,解肝胆之气郁,黄芩苦寒,清热燥湿,两药合用,一清一散,疏达经气,清泻肝胆郁热;以蒲公英解毒清热,以川楝子行气止痛、青皮疏肝理气,两药合用行气通滞。全方共奏清热利湿,行气止痛,清胆排石之效,故临床疗效显著。

参考文献

[1] 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1993:134-136.

[2] 陈灝珠,林果为.实用内科学[M].1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2152-2153.

(上接第282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