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表达技巧一览表

合集下载

十种表达方法

十种表达方法

十种表达方法十种表达方法一、词汇表达:1、选择恰当的词汇:选择恰当的词汇是表达能力的基础。

需要注意词汇的正确性、准确性和精准性,确保所用词汇能生动形象地表达出自己的思想感情。

2、使用比喻:通过比喻来表达,使表达变得生动有趣,增强表达的魅力。

3、联想法:能够以一种有趣幽默的方式,将现实生活中的现象、事物能够与另外一种表达方式联系起来,使表达变得生动形象,增强表达的魅力。

二、句子表达:1、注意句子的结构:关注句子结构,把握句子结构的原则,使句子表达变得简洁明了,减少语义的混乱。

2、使用多种句型:多样的句型也有助于表达的丰富性,多样的句型使表达变得有声有色,增强表达的魅力。

3、注重一致性:在表达过程中注意文字的一致性,使用连续性的表达方法,使语言流畅,使表达连贯,使表达变得更加准确易懂。

三、论证表达:1、论据明确:表达的效果来自于论据的正确性和明确性,是论证表达的基础。

2、想法精准:表达的成功来自于思路的精准性,表达思路时,应注意思路的清晰、严密,以及理论的准确性。

3、论证自若:表达的质量来自于论证的熟练程度,以及主观判断的准确性,要做到论证的自如,能够结合多方面的论据,来阐明自己的思想感情。

四、应用文章表达:1、条理清晰:文章表达的重点是条理清晰,把思想感情表达得清楚明白,使文章表达有条不紊。

2、层次清晰:文章表达的关键是层次清晰,在表达文章时,要注意文章的结构,层次性的建立,使文章表达有序有力。

3、表达细致:文章表达的核心是表达细致,要注意文字的表达,避免“拉长”,使文章表达精细而丰富。

五、言语表达:1、措辞准确:言语表达要注意措辞准确,使用正确的言语,避免一些贬义的言语,使言语表达明确有力。

2、语调严谨:言语表达的关键是语调严谨,在表达中要注意语气的调整,使言语表达更明确,更有说服力。

3、意思清晰:言语表达的总结是意思清晰,要注意表达的内容,使表达意思清晰,使言语表达有效简洁。

六、表情表达:1、表情自然:表情表达最重要的是表情自然,表情要表达的是真实的情感,要做到自然的表情,使表情表达的可信度更高。

表达的技巧

表达的技巧

表达的技巧
1.清晰明确:用简洁的语言表达意思,避免过度复杂的句式和多余的词语。

2.透彻有力:使用明确、具有说服力的表达方式,让自己的观点更容易被理解和接受。

3.细节丰富:通过提供丰富的细节来支持你的观点,让你的语言更加精确和具体。

4.适度夸张:使用一定的夸张手法,让你的表达更加生动和有趣,但也要注意不要过度夸张。

5.引用经典:适时引用著名的格言、名言或文化典故,让你的表达更加有分量和深度。

6.艺术性表述:运用比喻、拟人、对比等修辞手法,增强你的表达的艺术性和感染力。

7.多角度思考: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表达出来的观点也会更有说服力。

8.考虑受众:了解受众的背景、兴趣和偏好,选择合适的语言风格和表达方式,让你的信息更容易被受众接受和理解。

常见的表达技巧(艺术手法)一览表1

常见的表达技巧(艺术手法)一览表1

常见的表达技巧(艺术手法)一览表1.表达方式(表达方法):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抒情方式:直接抒情:直抒胸臆景物: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触景生情、以景衬情(乐景写乐情、哀景写哀情、以乐景衬哀情)间接抒情事物:托物言志(“志”即感情、志向、情操、爱好、愿望等)(咏物诗)古/今事:借古讽/伤今、借古抒怀怀古伤今(咏史怀古诗)典故:用典抒情描写手法:动和静(以动衬静、以静衬动、动静结合)虚和实(虚实结合、以虚衬实)点和面(点面结合、以点带面)远近高低里外(由近及远、由远及近,仰视、俯视、由外到内、由内到外)色彩搭配、明暗对比不同的感官(视、听、嗅、触、味)相结合(视听结合)白描(勾勒)、工笔(细节)、正面描写、侧面描写、侧面虚写(曲笔)、对面落笔(以对方写自己)2.表现手法(狭义):对比、象征、联想与想象、衬托、烘托、渲染、比兴、曲笔、用典3.修辞手法(针对具体的句子):比喻、拟人、对比、借代、夸张、排比、双关、对偶、设问、反问、反复、顶真、反语、通感、叠字等4.结构特点(构思立意、篇章结构、艺术构思):开门见山、曲笔入题、卒章显志、以景结情、层层深入、过渡照应、伏笔铺垫、以小见大、浑然天成、画龙点睛、欲抑先扬、欲扬先抑等注:1.表达方式下的子概念(即表达方式的具体化)也是表现手法。

即广义的表现手法指的是除修辞手法外的其他手法。

2.修辞手法:凡是使句子更加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和艺术美感的方法或手段,都可称为修辞手法,修辞手法是针对具体的句子而言的。

表现手法:凡是能使文章整体或部分产生鲜明强烈的印象,达到感染读者的艺术效果的手段或方法,都可视为表现手法。

两者的联系:当某种修辞在文章中反复使用后产生了整体的表现力,那么这种手法也可以视为表现手法。

诗歌鉴赏表达技巧有表达方式(全面)

诗歌鉴赏表达技巧有表达方式(全面)

鉴赏诗歌表达技巧【注意】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目标不在于辨识诗歌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而主要在于分析、评述使用这种技巧的作用和效果。

第一节表达方式一、抒情方式(一)直接抒情(直抒胸臆)例:“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李白《梦游天姥呤留别》的中心句)(二)间接抒情1、借景抒情①触景生情(景→情):作者心中虽有某种情感,但却是隐含的,不显露的,而由于受到当前情景的触动而使之得以激发,引发作者将其表达出来。

此类诗一般先写景后抒情。

例:“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高适的《别董大》)【析】诗的头两句写景,写天气的骤变:“千里黄云”,北风狂舞,大雪纷纷,象征董大处境的恶劣。

后两句是诗人安慰董大的话,意思是说不要为前途发愁,天下认识您的人多得很呢!安慰之语看似平常,其实表达了诗人与董大的深厚情谊。

②寓情于景(有景无情):只写景不抒情,凭借景物、人、事传情达意。

此类诗看似句句写景,却是句句抒情,情蕴涵于景,情景融为一体。

例:“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杜牧《江南春绝句》)【析】诗歌以明快的笔调描绘出了一幅美丽的江南水乡春景图。

四句全是写景,也全是写情。

一、二两句,辽阔的千里江南,黄莺在欢乐的歌唱,丛丛绿树映着簇簇红花,傍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迎风招展的酒旗,一一在望,经诗人生花妙笔的点染,更加令人心旌摇荡了。

三、四两句,金碧辉煌、屋宇重重的佛寺,本来就给人深邃的感觉,现在诗人又特意让它掩映于迷蒙的烟雨之中,更增添了一种朦胧迷离的色彩。

全诗洋溢着诗人对江南景物的赞美和神往。

③情景交融:诗中既有景物描写的成分,也有抒情的成分,两者相互融合,难分彼此。

例1:“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杜甫《春望》)【析】通过对花鸟草木的描写来抒发亡国的忧愤、离散的感伤,达到了情景交融的效果。

情景与哀乐的四种关系:①以乐景写乐情:黄四娘家花满面溪,千朵万朵压枝低。

文学表达技巧一览

文学表达技巧一览

文学表达技巧一览一、表达方式(一)记叙——叙述事情的经过,一般都有情节。

又分:1、顺叙,2、倒叙(如鲁迅的小说《彷徨·祝福》),3、插叙(鲁迅的小说《呐喊·故乡》中当母亲提到闰土时,插叙了少年闰土看瓜的形象、两人的初次相见和闰土讲的故事),4、补叙(鲁迅《呐喊·风波》当九斤老太第一次用口头禅“一代不如一代”来骂她重孙女时,补叙了她这句口头禅的来由.※补叙不同于插叙,补叙一般没有情节,在它的前后也不一定要用过渡文字;插叙必在中间,而补叙可置于文末)等几种。

(二)描写——表现人物、景物和事物的形象以及场景氛围。

1、人物描写-—分⑴语言(分①独白、②对话和③群口三种)、⑵行动(行为、动作)、⑶肖像(①容貌、②姿态、③神情、④衣饰等特征)和⑷心理描写(①从旁概述、②内心独白、③动作暗示、④景物衬托和⑤梦境⑥幻觉等)等四种.2、景物描写——对景色和周围陈设的描写.作用有三:①交代背景,创造气氛;②烘托人物心理性格;③帮助情节的发展推移。

3、场面描写--对于在一定场合内,众多人物共同活动的情景的描述。

要求有三:①有条不紊,②能表现出特定场合的气氛,③能运用多种方法技巧以描述场面.4、细节描写——对人物某些细小的举止行动或对细微事件的描写。

好的细节,要求:①真实(斗牛时牛尾是上竖还是夹于股间。

《故乡》中闰土为何要“一副香炉和烛台”),②典型(《儒林外史》中写严监生看到掐灭一根灯芯才咽气--表现出人物的基本性格特征:吝啬.《流浪人,你若到斯巴……》中写美术课抄斯巴达阵亡战士碑文的细节)。

5、侧面描写——描写主体对象周围的人事物,使主体形象更为鲜明、突出,也称为间接描写(与此相对应的叫正面描写或直接描写).侧面描写多用于人物形象的塑造,常见的有以下三种:一是用写景烘托人物性格(《祝福》中写鲁四老爷书房的陈设来烘托其迂腐、保守的封建卫道士形象),二是借助于他人的反应来表现主要人物(白居易《琵琶行》中“东船西舫悄无言,惟见江心秋月白"是从听众的角度来表现琵琶女演奏技艺高超令人折服,琵琶曲感人肺腑令人陶醉;汉乐府诗《陌上桑》“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

表达技巧

表达技巧

表达技巧(也称表现手法)包括三个方面,即表达方式、表现手法和结构技巧。

表达技巧:1、表达方式:叙述、说明、议论、抒情、描写。

2、表现手法:想象、联想、类比、象征、烘托、对比、渲染、修辞等。

3、结构技巧:承上启下、悬念、首尾呼应、虚实结合、前后照应、铺陈、铺张、铺垫、伏笔、起承转合等。

古诗词鉴赏表达技巧及表现手法(一)表达方式及其作用1.抒情方式⑴直接抒情(即景抒怀、直抒胸臆)。

直接抒情是一种不依靠任何“附着物”,而由作者直接对有关人物、事件等表明爱憎态度的一种抒情方式。

例1: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李白《梦游天姥呤留别》)例2: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⑵间接抒情a.情景交融(寓情于景)。

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或物)是作者通过对某种景物的描摹刻画来抒发感情的抒情方式。

例3: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杜甫《春望》)b.托物言志、托物寓意(咏物诗)托物言志(托物寓意)就是作者在对某种客观事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事物中,通过对事物的描写和叙述来抒发感情、表达志向和意愿的一种抒情方式。

例4: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于谦《石灰吟》)c.寓情于理(哲理诗)诗人借助景物描写或比喻,说明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深刻道理。

例5: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李商隐《无题》)例6: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例7: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焕《登鹳雀楼》)古诗词鉴赏表达技巧及表现手法(二)修辞手法及作用。

比喻、借代、夸张、对偶、比拟、排比、设问、反问、借代、通感、反复、顶真、对比、对偶、双关、互文等。

1.比喻:用一种事物或情景来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景。

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

有突出事物特征,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的作用。

例8: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

飞在青云端。

常用表达技巧

常用表达技巧

景物描写:再现自然风光,渲染气氛, 烘托人物, 寄托感情 ;(小说:社会环境、 自然环境,反映时代特征、社会制度、世态 风情等;领会作者所寄寓的深层意义。)
工笔细描(又称细描):精雕细刻,纤 毫毕见,具体生动 形神兼备; 细节描写:准确传神鲜明 . 白 描:简笔勾勒,简洁准确传神 , 朴实清新,平中透奇,含义深邃; 又有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之分
常用表达技巧
23-9
1人称
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
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借代、对偶 反 2修辞手法 问、设问、双关、倒装、用典等 记叙: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平叙 描写:肖像 动作 语言 心理 景物 工笔 细节 3表达方式 白描 正面描写 侧间接抒情 象征、类比、对比、衬托(正衬:①喜衬喜, 哀衬哀 ②反衬:以乐景衬哀情,以动衬 4表现手法 静 ) 、渲染、虚实、抑扬、动静、联想、想 象、借古讽今 借景抒情、托物言志、伏笔、 悬念、铺垫 开头结尾的谋划 详略主次的安排 5篇章结构 行文线索的贯穿 过渡照应的勾连 伏笔悬念的设置
想象:想象是在人脑中对已有表 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 想象有两种: ⑴再造想象:在自己的头脑中再 现曾体验过的事物的形象。 ⑵创造想象:根据已有的形象和 体验,设想出自己没有直接见过的形象。
5、篇章结构类
开头结尾的谋划 详略主次的安排 行文线索的贯穿
过渡照应的勾连
伏笔悬念的设置
有一条明显的线索:事、物、情、人
几种段落的的作用: 开头段:统摄全篇,领起下文,渲染 气氛,奠定基调 ;设置悬念,埋下伏笔; 过渡段:承上启下,转换自然,衔接 紧密,上下连贯,结构严紧,浑然一体; 结尾段:呼应前文,卒章显志,深化、 升华主旨;耐人寻味,余音绕梁,让人难 忘。

文学作品常见表达技巧总汇(完整版)

文学作品常见表达技巧总汇(完整版)

文学作品常见表达技巧总汇(完整版)散文的基本技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㈠散文常见的修辞方法及其作用⑴大纲八种:1.比喻:化无形为有形,使抽象的事物更形象具体。

A.使深奥的、抽象的事理变得浅显易懂。

B.化平淡为生动、形象。

C.重要的审美作用,使人产生美感。

⒉比拟:生动形象。

A.运用比拟,能托物言志。

B.寓情于物,表达作者的强烈的爱憎感情。

C.增强讽刺幽默,增强文章的战斗力。

D.把无形的抽象的事物描写得有声有色,可见可闻。

E.使叙述生动形象。

F.制造气氛,借以传情达意。

拟人:将所描之物(景)赋予人的特征,具体形象,抒发喜爱赞赏之情.3.借代:A.突出特征,强调重点,使语言形象生动。

B.词语错综变化,不重复死板,使语言新鲜活泼。

C.可使语言含蓄有味。

D.可充分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爱憎分明,从而感染读者。

4.夸张:A.可以突出事物的某个特征,或者揭示事物的本质,给读者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

B.表达作者强烈的感情,用以讽刺或歌颂、感染读者。

C.可以引起读者的联想、深思和共鸣。

<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5.排比:能增加文章气势,增加感染力、说服力。

A.排比句结构整齐匀称,音律铿锵,使语言具有节奏感和音乐美。

B.在议论、说明文中,可以使论点阐发得更严密、更透彻,使条理更清楚。

C.可以抒发强烈的感情,增强文章的气势或感染力。

6.对偶:形式上:A. 整齐匀称,节奏鲜明,具有形式美,有音乐美。

B.在具体作品中,对偶句往往以整齐的句式与其他句式结合,使语言参差错落,生动活泼。

(整散结合)内容上:C.借用特殊的形式把相对的两部分内容更凝练、更集中地表现出来,以突出事物的矛盾和有机联系。

<表意凝练.抒情酣畅>7.设问:吸引读者。

A.引人注意,发人思考,强调观点,加深印象。

B. (有时在篇首或句首)承上启下,过渡衔接。

C.使文章富于变化,波澜起伏,避免呆滞。

D.提掣全篇,带动全文。

(引起下文)E.用于篇末,余音不绝8.反问:加强语气。

表达技巧

表达技巧

表达技巧,包括三个方面:①表达方式:表述特定内容所使用的特定的语言方法、手段,是表达方式。

记叙、描写(虚实、动静)、抒情、议论等。

②表现手法: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起兴、联想、烘托、照应、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象征、对比、虚实结合、运用典故、动静结合、以小见大等。

③修辞:比喻、借代、夸张、对偶、对比、比拟、排比、设问、反问等。

注意以下几点:(一)把握常用的表达程式:这首诗采用了(某种表达方式、或修辞手法、或表现手法)的技法,写出了(某个意象)的(某种)特点,表现了(突出了)(某种)思想、感情,起到了(某种)作用。

常用的表达方式:叙述、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叙述,记叙人物的经历或事情的发生、发展、变化过程。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陆游《书愤》)用叙述的方式写自己亲临抗金前线的值得纪念的往事。

描写,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事件、环境所作的具体描绘和刻画。

‚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bola鱼尾拨动水声)鸣‛(杜甫《漫成一首》)诗歌从水中月影写起,生动描写了白鹭曲着身子,恬静地夜宿在月照下的沙滩,船尾大鱼跃出水面而发出拔刺的响声,一动一静构成了江上月夜宁静的美景。

议论,对人和事物的好坏、是非、价值、特点、作用等所表示的意见。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元稹《菊花》)这是诗的后两句,点出喜爱菊花的原因和对菊花历尽风霜而后凋的坚贞品格的赞美。

抒情,表达作者强烈的爱憎、好恶、喜怒、哀乐等主观感情。

有直接抒情,也有间接抒情。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温廷筠《商山早行》)首联中起句以时间、事件、环境三者相互照应,写出旅客的辛劳,对句直抒诗人的感慨。

‚客行‛与‚故乡‛相比较,自然生出一个‚悲‛字来。

常见的修辞:比喻、借代、比拟、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反问、起兴等。

鉴赏诗歌的结构技巧

鉴赏诗歌的结构技巧
简析这首清词结尾两句的艺术 手法。


①以情相问,以景作答, 即以景结情。
②化抽象之情为形象之景, 增强了全词的抒情效果。
③“深山”“夕照”“秋 雨”三个意象连用,委婉Βιβλιοθήκη 表达出词人心中的孤寂、惆 怅之情。
结构手法——(四)以景结情
• 以景结情指诗歌在议论或抒情的过程中,戛然而止,转为 写景,以景代情作结,结束诗句,使得诗歌“此时无情胜 有情”,显得意犹未尽,可以使读者从景物描写中,驰骋 想象,体味诗歌的意境,产生韵味无穷的艺术效果。
结构手法——(二)以景结情
2.阅读下面这首清词,然后回 答问题。
①该词采用了对比、重章叠唱的手法。 ②本词以“愁”为线索,贯穿全篇。上片写的是年轻时候无所事事无病 呻吟的“闲愁”。下片写的是而今关怀国事却报国无门的“哀愁”。“少年” 与“而今”对比,以昔衬今。 ③上下两片采用重章叠唱的结构形式,在反复咏唱中,既使语言具有音 乐美,又在内容上形成鲜明对比,突出渲染了作者受压抑排挤、报国无门的 痛苦,含蓄表达了对南宋统治者的讽刺和愤懑。
回环往复的美,带给人一种委婉而深长的韵味。
1.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辛弃疾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注释:此词作于辛弃疾被弹劾去职、闲居上饶带湖时期。在此居住期 间,常到博山游览。简析这首词的艺术特色。
结构手法——(三)以小见大
• 在表现重大的题材时,诗人避开大事件的铺排与大内容的 叙述,而着眼于小事情,小景象的描述。
过华清宫 杜牧
长安回望绣成堆, 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 无人知是荔枝来。

表达有哪些技巧

表达有哪些技巧

表达有哪些技巧
1.语言清晰:在表达时,要使用简单明了的语言,避免使用晦涩难懂的词汇或复杂向式。

清晰的表达可以让听众更容易理解说话者的意思,减少误解的可能性.
2.节奏感:适当的语速和语调可以增强表达的效果。

说话者可以通过调整语速和语调来突出重点,引导听众的注意力,使表达更加生动有力。

3.情感投入:情感是表达的重要元素之一在表达时,要真诚地投入情感,让听众感受到说话者的情感状态。

适当的情感表达能够增强表达的感染力,使听众更加投
4.肢体语言:肢体语言也是表达的重要方式之一。

适当的肢体动作、面部表情和眼神交流能够增强表达的效果,使说话者的意思更加清晰明了。

5.逻辑性:在表达时,要注意逻辑性,确保表达的内容有条理、有层次。

清晰的逻辑结构能够帮助听众更好地理解说话者的意图和思路。

白素云:常用表达技巧及其作用一览表方法指导十种预习指导方法阅读过程的操作方法六种

白素云:常用表达技巧及其作用一览表方法指导十种预习指导方法阅读过程的操作方法六种

常用表达技巧及其作用一览表名称特点和作用修辞1、比喻特征突出,生动形象,给读者丰富的联想和想象。

2、借代生动形象,印象深刻。

3、拟人有生命,有活力。

4、夸张给读者以强烈的冲击感。

5、对偶语言整齐,有节奏感。

6、排比语言整齐,有气势。

7、反问意思更鲜明,感情更强烈。

8、反复紧凑,有气势,表达效果更强烈。

写作手法1、象征手法——体现含蓄美,使抽象的特征表现得形象、鲜明。

《灯》2、对比衬托——使要表现的人或物的特点更加鲜明。

《故都的秋》《我与地坛》3、托物言志——借物咏怀,传达深刻抽象的思想。

《长城》《我的空中楼阁》4、缘情写景,以景衬情——具有绘画美、情趣美。

《荷塘月色》5、景物描写——渲染气氛、衬托人物、寄托感情。

《长城》6、肖像描写——使人物抽象的性格形象地展示。

7、动作描写——表现人物性格。

8、心理描写——直接揭示人物内心世界,表现人物性格。

9、语言描写——表现人物性格。

10、细节描写——对表达主题和塑造形象能起到特有的艺术作用。

11、白描——简洁勾勒,准确、传神,使形象更鲜明、更生动;使叙事线条明晰、言简意赅。

《记念刘和珍君》12、插叙——使内容更丰富,深化主题。

《驿路梨花》13、倒叙——设置悬念,引人入胜。

14、先抑后扬——在变化的反差中,突出“抑者”。

《蝼蚁壮歌》金马15、铺垫照应——使某种意思表现更突出、增加吸引力16、首尾呼应——升华主题、造成回合美17、渲染——突出形象,加强艺术效果。

18、悬念——吸引读者。

19、含蓄——给读者留下回味和想象的余地,收到“言已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

《灯》20、第一人称——直接写所见所感,便于直接抒情。

《长城》21、第二人称——成呼告对话之势,抒情更加强烈。

《长城》22、第三人称——不受时空限制,灵活。

《长城》。

一张图弄清所有表达技巧

一张图弄清所有表达技巧

一张图弄清所有表达技巧要鉴赏古诗词的艺术效果,就一定要赏析古诗词中所运用的表达技巧。

说到表达技巧,同学们要么头大,要么头大,要么还是头大。

因为表达技巧太多,记不住。

而且表达技巧、表现手法、艺术手法、修辞手法等等,这些“手法”太乱、分不清。

那么今天精龄老师就和大家一起理一理这些手法和技巧,用一张网状图让大家系统记清所有表达技巧。

虽然这些手法按照一定的标准被划分为不同种类,但彼此之间的界限并不是绝对的。

有一些手法,比如”用典“,有的标准把它划分到修辞手法中,有的标准把它划分到表现手法中。

我们不需要纠结于这些分类的绝对界限,只需要根据大致的分类弄清有哪些表达技巧,这些表达技巧具体形式是什么,能在具体诗句中分辨出来并赏析它的表达效果就可以了。

毕竟我们是赏析诗句,而不是研究文学理论。

分类只是为了让我们更清晰更方便地识记这些技巧罢了,所以无需纠结于界限。

一、表达技巧到底有哪些?“表达技巧“是作者为了更好地表情达意而在创作中运用的特殊的语句组织方式。

说了一个然并卵的概念后,精龄老师要说的是,大家在诗词鉴赏题目中遇到的“表达技巧”、“艺术手法”、甚至是“表现手法”这些名词其实都是同一概念。

现在语文并不太注重这些概念的实质区分,大体可以认为它们之间是统一的。

如果要严格区分的话,表现手法从属于表达技巧。

表达技巧有四大类: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结构技巧。

详见下图:二、化繁为简,挑常考的识记看到有这么多类别,大家是不是累觉不爱了?精龄老师带大家梳理一下,化繁为简。

(图中白色字体的表达方式和结构技巧在诗词鉴赏中较少涉及,所以大家可以不必识记,只需了解。

)表达方式:指用什么样的口吻来表述内容。

大家可以结合我们学过的几种文体来理解——记叙文(记叙)、说明文(说明)、议论文(议论)、散文(描写、抒情)。

结构技巧:指位置作用。

大家可以结合段落位置来理解——开头(开门见山、铺垫、伏笔),中间(过渡、承上启下),结尾(呼应开头、卒章显志)。

小说表达技巧一览表

小说表达技巧一览表
心理描写
直接表现人物思想和内在感情(矛盾、焦虑、担心、喜悦、兴奋等),表现人物思想品质,推动情节发展。
细节描写
①刻画人物性格、爱好、追求。②深化主题。③推动情节发展。④渲染时代气氛、地方特色。⑤渲染人物心情、心理活动。
间接描写(侧面描写)
借助次要人物烘托
引发读者的联想、想象,含蓄曲折地表现人物形象。
补叙
对上文内容加以补充解释,对下文作某些交代。
人物描写
直接描写
肖像、神态、动作描写
更好地展现人物的内心及性格特征。
交代人物,突出特点,展示人物性格品质。
语言描写
言为心声,人物的语言也体现着人物的思想性格。
(1)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促进故事情节的发展。
(2)描摹人物的语态,使形象刻画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小说表达技巧一览表
表达技巧
概念分析及作用阐释
人称
第一人称叙述
叙述亲切自然,给人真实生动之感
第二人称叙述
便于感情交流,增强抒情性和亲切感。
第三人称叙述
不受时空限制,叙写展现自由灵活。
叙述方式
顺叙
按某一顺序(时间或空间)进行记叙。
倒叙
造成悬念,引人入胜。
插叙
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必要的铺垫照应、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实。
突转
在小说结尾部分,作者常常采用突转的方法形成情节的某种“巧合”,某种意料之外的反转,或者是形成人物性格的“急剧改变”。这种突转常收到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效果,对表现小说主旨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也有“欧·亨利”式的结局,“情理之中、意料之外”。
对比
把两种对立的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对比的作用一般是渲染气氛、表现人物或突出主题。

表达技巧四大方面

表达技巧四大方面

表达技巧四大方面:一、抒情手法:直抒胸臆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用典抒情借古讽今二、表现手法:想象、象征、渲染烘托(衬托) 白描对比、虚实相生、动静结合欲扬先抑等三、修辞手法:对比、拟人、夸张比喻(比兴) 夸张借代四、行文结构:过渡铺垫(伏笔)照应一、抒情手法1、直接抒情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诗句开门见山,直叙登上高台后“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悲怆苍凉意境,这意境引发了诗人感时伤事的情怀,想着天地悠悠之大,而人之渺小,不禁“独怆然而涕下”。

2、间接抒情:借景或借物抒情在我国古代诗歌中,松、竹、梅、兰、山石、溪流、沙漠、古道、边关、落日、夜月、清风、细雨和微草等,常常是诗人借以抒情的对象。

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凄凄满别情作者借“原上草”的顽强抗争,尽情发出对自然规律不可抗拒的感叹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写景之中包含着对春雨的喜悦之情托物言志:柳永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场景描写之中,寄寓着诗人的离愁别恨。

是作者借助物的象征义来表达个人胸怀心志的一种艺术手法,又叫感物抒怀。

墨梅王冕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析】此诗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抒发了作者要像梅花那样的高洁、淡雅,不向世俗献媚的坚贞、纯洁的操守。

用典:使语言精炼,内容丰富。

古人常用典故在作品中或鲜明强烈、或含蓄曲折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在表达上增强艺术感染力。

如不了解典故往往会影响对诗的理解,辛弃疾是个擅用典故的人。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连用了五个典故(孙权、刘裕、宋文帝、佛狸、廉颇),都是京口这地方的历史掌故,典故的思想与这首诗的思想性紧密相连。

绝句借古讽今: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这是一首借古讽今的怀古诗。

小说的表现手法(教师版)

小说的表现手法(教师版)

小说阅读(八)-----分析小说的表现手法【预习案】一、常见的表达技巧(艺术手法)一览表1.表达方式(表达方法):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直接抒情(直抒胸臆)抒情方式:景物:借景抒情间接抒情事物:托物言志古/今事:借古讽今、怀古伤今描写手法:多视角描写(远近高低)、多感官描写(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相结合)、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白描、细节、正面描写、侧面描写2.表现手法(狭义):象征、联想与想象、曲笔(从对方入笔,展开想象)、衬托、烘托、渲染、对比、比兴、用典3.修辞手法(针对具体的句子):《考试说明》要求掌握的七种: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另外常见的:双关(语义或谐音)、设问、反问、反语、通感等4.结构特点(构思立意、篇章结构、艺术构思):开门见山、曲笔入题、卒章显志、以景结情、层层深入、过渡照应、伏笔铺垫、以小见大、欲抑先扬或欲扬先抑等注:1.表达方式下的子概念(即表达方式的具体化)也是表现手法。

2.修辞手法:凡是使句子更加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和艺术美感的方法或手段,都可称为修辞手法,修辞手法是针对具体的句子而言的。

表现手法:凡是能使文章整体或部分产生鲜明强烈的印象,达到感染读者的艺术效果的手段或方法,都可视为表现手法。

两者的联系:当某种修辞在文章中反复使用后产生了整体的表现力,那么这种手法也可以视为表现手法二、小说这种文体的表现手法主要体现在不同的层面:体现在小说对故事发展的叙述上,有顺叙、倒叙、插叙等;体现在叙述的人称上,有第一、第二、第三人称的区别;体现在小说营造环境、安排情节、塑造人物、表达主题等方面,有铺垫、衬托、渲染、伏笔、照应、悬念、突转、抑扬、对比以及各种描写方式等。

一般情况下,主要考察两个方面:①表达方式运用和文体知识运用方面的技巧;②修辞手法的运用和其他相关写作知识运用的技巧。

【探究案】阅读《核按钮》P111《溜索》,完成下面的题目:11.文中画线部分描写了峡谷险峻气势,请分析其表现特色。

表达技巧知识一览总表

表达技巧知识一览总表

前面的、次要的、相关的引出后面的、主要的 预先提示、暗示 开头或中间设置疑团 首尾照应、前后照应、扣题 对象、范围、主旨 已点题 未点题 首句首段 景物 短
总括全文、奠定基调 铺垫、引出、对照 铺垫、环境、背景、气氛 承上启(起)下 主 表现主体 中间段 长 次 衬托主体(正、反) 尾句尾段 呼应,暗示、揭示、总结、强化、深化、升华 结构手法 特殊句段 反复句段 线索、呼应、强调 定义 人称 记叙 议论 记人叙事 呼告,亲切感 第二人称 对话,抒情性 倒叙 造成想念,引人入胜 方法 插叙 完整情节,充实内容 要求 详略得当 定义 表明主旨,表示意见 人物 肖像、语言(对话、独白)、行动、心理 作用 环境 自然环境(景物)、社会环境 内容 作用 观察角度 远近、上下、高低、俯仰等 感官方式 视、听、触、味、嗅觉 正侧 虚实 动静 点面 白描 技巧 细节描写 直接抒情 直抒胸臆 触景生情(先景后情)
文学作品表达技巧知识一览表 衬托 (烘托) 对比 象征 抑扬 褒贬 表现手法 用典 铺垫 伏笔 悬念 照应 线索 标题 定义 方式 内容 定义 定义 方式 方式 内容 方式
(姓名

衬体陪衬主体,突出主体 正衬 反衬(对比) 人衬人、物衬物、景衬人 突出差异 欲扬先抑 欲抑先扬 似贬实褒 似褒实贬 语句、历史、神话 明用、暗用、正用、反用
描写
表达方式
表达方式 抒情
方式
以景结情(先情后景) 寓情于景(有景无情) 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情调:哀与乐 借物抒情(托物言志) 志: 间接抒情 借事抒情(咏史抒

常见表达技巧一览表

常见表达技巧一览表

常用表达技巧术语一览表表达技巧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表现手法(艺术手法)抒情方式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景:触景生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乐景衬哀情;物:托物言志;历史:借古讽今、借古抒怀、怀古伤今;典故:用典)描写手法选取典型景物;抓住特征,进行形声色的描写;调动视觉、听觉、嗅觉等多种感观描绘;虚实关系(虚实结合)动静关系(以动衬静、动静结合、以静衬动);远近上下关系、正面侧面、点面关系;人物描写(肖像、动作、心理、语言)细节描写白描、工笔;表现手法象征、抑扬、烘托/渲染、衬托(反衬)、对比、联想与想象、以小见大修辞手法比喻、比拟(拟人、拟物)、借代、夸张、排比、双关、反复、用典、设问、反问、反语等语言特点1.词语的锤炼:准确、简练、生动、形象。

叠音词、拟声词,有表现力的动词、形容词、副词等的巧妙运用。

2.句式的选用:长短句的交错运用。

整句对偶句、排比句、四字短语,散句句子参差不齐、长短不一的运用。

3.主要表达技巧的运用。

主要表达技巧包括表达方式、人称的使用、表现手法和修辞手4.整体的语言风格:平实、清新、华丽、幽默、辛辣、自然、简洁明快、含蓄深沉、寓庄于谐、口语化、生动形象、有地方色彩、富有情趣、符合人物身份等。

结构形式开门见山、卒章显志、以景结情、层层深入、设置线索、过渡、照应、伏笔、铺垫、欲扬先抑、欲抑先扬、设置悬念、制造波澜、首尾呼应、详略得当等【注意】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目标不在于辨识诗歌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而主要在于分析、评述使用这种技巧的作用和效果。

2.5.2易混术语解析1、烘托/渲染烘托和渲染原都是中国绘画的一种技法,前者是用水墨或色彩在物象的轮廓外面烘托,使物象的特征更加突出;后者一般在需要强调突出的地方浓墨重彩,使画面中的形象更鲜明突出。

现广泛运用于文学艺术创作,也是两种为突出事物特征的迥然不同的描写手法。

烘托主要指用乙物来托甲物,使甲物的特点更加鲜明突出,是侧面描写的一种方式。

五大表达方法

五大表达方法

五大表达方法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们经常需要进行表达,无论是口头表达还是书面表达,都需要运用一些方法和技巧,以便更准确、更有效地传达我们的意思。

下面将介绍五种常用的表达方法,帮助我们提升自己的表达能力。

一、比喻法比喻是一种运用隐喻和形象化的手法,将复杂的概念、抽象的事物或者抽象的关系转化为人们熟悉的事物或情景,从而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比喻法适用于解释抽象概念、说明复杂原理、描述情感和感受等方面。

例如,我们可以用“人生如旅途”来比喻人的一生,旅途中会有起伏、曲折和不同的风景,需要我们不断努力和适应,才能到达自己想要的目的地。

二、举例法举例法是通过给出具体的例子,来说明或支持自己的观点或论证的方法。

举例法可以使表达更具体、更生动,有助于读者理解和接受。

例如,我们要说明“科学家的发现对社会的影响”,我们可以举例科学家发现电的原理,从而带来了电力的应用,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三、对比法对比法是通过将两个或多个事物进行对比,突出它们之间的差异和相似之处,从而更准确地表达我们的观点或论证。

例如,我们要表达“读书和旅行都能开阔眼界”,我们可以对比两者的不同之处,如读书可以在心灵上开阔,而旅行可以在视野上开阔。

四、归纳法归纳法是通过总结和归纳一系列具体事物或案例的共同特点和规律,从而得出一个普遍性的结论或观点。

例如,我们要总结“成功人士的共同特点”,我们可以通过归纳多个成功人士的成功经验,得出勤奋、坚持不懈、有目标等共同特点。

五、演绎法演绎法是根据已知的一般原理或规律,通过逻辑推理得出一个特殊的结论或观点的方法。

例如,我们要得出“如果每天坚持锻炼身体,就能保持健康”的结论,我们可以通过演绎法,从一般原理“锻炼身体有益健康”推导出特殊结论。

通过运用以上五种表达方法,我们可以更准确、更生动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使人们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在表达时,我们可以根据具体情境和目的选择合适的表达方法,以达到更好的表达效果。

不断锻炼和提升表达能力,将为我们在学习、工作和人际交往中带来更多的机会和成功。

表达技巧公式

表达技巧公式

表达技巧公式
在表达的过程中,有一些技巧可以帮助我们更清晰、准确地传达我们的意思。

下面是一些常用的表达技巧公式:
1. 使用简洁的语言:简洁明了的语言可以更容易被理解和接受。

避免使用冗长或复杂的句子,尽可能用简单直接的词汇。

2. 结构清晰:将文章或演讲分成明确的段落,每个段落包含一个中心思想,用清晰的逻辑顺序进行组织。

3. 强调关键信息:通过使用粗体、斜体、下划线、引号等方式来突出关键词或句子,帮助读者或听众更容易理解重点。

4. 用具体的例子说明:通过提供具体的例子或案例来支持论点,可以让论点更具说服力,并帮助他人更好地理解。

5. 清晰地传达意图:在表达中,确保清楚地传达自己的意图和目的,避免模棱两可或含糊不清的表达方式。

6. 注意语气和语调:使用适当的语气和语调来匹配你的意图。

在表达说服力要求较高的情况下,更积极和有自信地表达可以增加说服力。

7. 避免使用含糊不清的词汇:使用准确、具体的词汇来传达你的意思,避免使用模糊的词汇或术语,以免引起歧义。

8. 注意语法和标点符号:正确的语法和标点符号可以帮助清晰
地传达意思,并避免引起误解。

9. 適時使用術語和專業詞彙:在专业环境或与专业人士交流时,使用适当的术语和专业词汇可以有效传达或讨论相关概念。

10. 练习和反馈:通过练习表达,并接受他人的反馈和建议,
不断改进自己的表达技巧。

这些技巧可以帮助我们更清晰地传达我们的意思,避免误解和歧义,并增加我们的表达的说服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而主要在于分析、 常用表达技巧术语一览表【注意】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目标不在于辨识诗歌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 评述使用这种技巧的作用和效果。

2.5.2易混术语解析1烘托/渲染烘托和渲染原都是中国绘画的一种技法,前者是用水墨或色彩在物象的轮廓外面烘托,使物象的特征更加突出;后者一般在需要强调突出的地方浓墨重彩,使画面中的形象更鲜明突出。

现广泛运用于文学艺术创作,也是两种为突出事物特征的迥然不同的描写手法。

烘托主要指用乙物来托甲物,使甲物的特点更加鲜明突岀,是侧面描写的一种方式。

根据甲物和乙物的关系,烘托分为正衬和反衬两种形式;根据甲、乙物的对象特征,烘托______________ 又可具体分为以下几类:(1)以人烘托人。

如乐府诗《陌上桑》中诗人分别借“行者”“少年”“锄者”等人的反应烘托秦罗敷惊人的美貌。

(2 )以物托物。

如韦应物的《赋得暮雨送李胄》:“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

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

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全诗除了首句点明描写对象“微雨”外,其余都是通过描写其它景物来写“雨”的,诗人成功运用以物托物的艺术手法,仿佛使人感觉到船帆上、鸟羽上、天际上、大树上全都笼罩着蒙蒙细雨。

又如白居易的《夜雪》:“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诗中描写的对象是夜雪,但诗人却从触觉(衾枕冷)、视觉(窗户明)、听觉(折竹声)烘托出雪之大、之猛。

(3)以物托人。

如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诗的前两句通过对冬天恶劣环境的烘托,刻画了钓叟的独特个性及其乐观豁达的情怀。

又如白居易《琵琶行》中三次描写月光,分别烘托出了琴声的美妙和人物凄凉孤独悲伤的心情。

渲染在文学创作中主要是指诵过对环境、场景或人物的行为、心理等细节描写以突出_____________ 形象,加强艺术表达效果,它主要是从正面来描写对象的。

如乐府诗《江南可采莲》:“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这首诗开头三句勾勒出一幅生动的江南景致图。

后四句以东西南北方位的变化以鱼儿的活动为中心,显得活泼、自然、有趣。

采用复沓句式而略有变化,更令人联想到采莲人在湖中泛舟来往、歌声相和相应的情景。

诗中没有一字直接写人,但通过对莲叶和鱼儿的渲染,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使有感受到一股勃勃生气,联想到采莲人内心的欢乐。

又如杜甫《兵车行》中的第一段,作者着意描绘了送别的场面,从而表达了人民对战争的厌恶之情。

2、衬托/对比/烘托诗词中描写的景物往往不止一个,其地位也不是并列的。

“衬托” “对比” “烘托”这组术语就反映了景物描写的角度和主次关系。

高考中经常考查考生对景物描写的分析,但考生不明白这三者的区别,往往混为一团。

衬托和对比都是把一些事物放在一起进行比较,从而突出另一事物的特征。

但二者有着鲜明的差异:对比主要强调事物间的差异性,所列举的事物都是并列关系,无主次之分。

如姜夔的《扬州慢》、李白的《越中览古》等怀古、凭吊类的诗歌大多通过古今对比来表达物是人非的伤感或黍离之悲。

而衬托是为了突出事物的特征,所列举的事物间有主有次,并非平等、并列关系。

如白居易的《夜雪》一诗中,描写的主要对象是“夜雪”,诗中还描写了冰冷的衾枕,明亮的窗户、折断竹子的声响,所举事物间有主有次,采用的就是衬托手法。

衬托和烘托手法的异同:相 ________ 要事物的特点。

当二者所列举的事物不止一个时,这两种手法可以通用。

但衬托只是烘托的一种具体形式,烘托是用一事物暗示出另一事物,主要事物不一定交待出来;衬托是两______________ 种事物都得交待,二者相互映衬。

烘托必须采用多个次要事物来突出主要事物,而衬托可以是一对一的映衬,也可以是多对一的映衬。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正衬和反衬的异同,这两个术语是衬托手法的两种具体运用。

正衬_是指用相同性质或特点的事物来衬托。

如杜甫的《绝句》:“江碧鸟愈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以“江碧”衬“鸟白”,以“山青”衬“花红”,颜色与景物相映成趣。

反衬是利用事物的对立面来衬托另一事物。

这种手法在借景抒情诗中运用十分广泛而典型,一般分为:以乐景写哀情和以哀景写乐情。

前者如欧阳修的《踏莎行》借春日的美景来反衬词人的离别情感;后者如李白的《塞下曲》(五月天山雪)借助天山恶劣的环境来表达戍边战士的乐观的革命情怀。

3、白描/工笔白描本是中国画技的一种,一般用墨线粗线条勾勒,不着颜色,移用到文学创作上,即用简练的笔墨,不加烘托,简洁明了地刻画出鲜明生动的形象的一种描写手法。

采用白描手法写的诗歌,看似平淡,细细品味,却意味深长。

如孟浩然《春晓》、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都惜墨如金,分别粗线条的勾勒出春天的景象和诗人归隐田园的工笔是对事物注重局部细节描写,对之进行精雕细刻、浓墨重彩的描写。

如王维的《待储光羲不至》:“重门朝已启,起坐听车声。

要欲闻清佩,方将出户迎。

晚钟鸣上苑,疏雨过春城。

了自不相顾,临堂空复情。

”诗人紧扣题目中的“待”字,描写了诗人等待客人到来的种种情景:清早启门待客来,但坐立不安,时坐时起。

接着又描写听觉上的幻境,然后又通过景物描写(晚钟鸣上苑、疏雨过春城),从早到晚,友人还是没有来,而是自己多情(空复情)。

在诗中,诗人通过一系列的细节描写(动作、神态、心理、景物),表达了盼望好友到来的急切心情以及好友未至的怅惘心情。

4、虚实相生/动静结合虚实相生和动静结合是古诗词中描写景物最常用的两种角度。

在高考命题中,分析诗词虚实和动静手法的题目出现频率较高,考生在具体辨析时也容易混淆。

虚实相牛在诗词中是指现实中的景、物、事与想象中的景、物、事互相映衬,相互渗_____________透和转化,交织在一起表达同一种思想或情感的艺术手法。

它能大大丰富诗中的意象,开拓诗的意境,为读者提供广阔的审美空间,充实人们的审美情趣。

在文学作品中,“实”与“虚”只是相对的,所I ________ 物、境,包括客观的、具体的、有据的、有形的、已知的、现实中的、眼前耳濡目染的各______________种“象”。

所谓“虚”是指虚拟的景、物、境,包括主观和、无形的、无据的、假设的、______________已经过去的或者未来将出现的景象,还包括梦境和神仙鬼怪世界等。

如在柳永的《雨霖铃》一词中,上片除“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虚写外,写的都是眼前实景实物实情,写词人与心上人不忍分离又不得不分别的心情;下片主要描写了别后生活的设想,全是虚写。

全词虚实结合,淋漓尽致地抒发了别离时的依依不舍的心情。

又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和《古风》(西上莲花山)及李清照的《渔家傲?记梦》三首游仙诗都是通过描写光怪陆离的仙境来反映现实社会的黑暗。

在诗词中,虚景与实景的关系,有时是相反相成形成鲜明的对比来突出中心。

如姜夔的《扬州慢》中虚写了昔日扬州城十里长街的繁华景象,实写了经过战乱后的“尽荠麦青青”的凄凉景象,一实一虚两幅画面对比鲜明,深切抒发了词人的黍离之悲。

有时是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成形成渲染烘托关系来突出中心。

如欧阳修的《踏莎行》,上片实写,通过初春景象来反衬行人的离别愁绪,下片虚写,通过假想妻子凭栏远望,思念行人的愁苦之相,来写愁思,妻子思念丈夫,丈夫想念妻子。

动、静是对诗词中的景、物作动态或静态角度的描写,它往往诵过比喻、拟人、夸张_____________等修辞手法来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景物的特征或寄寓作者思想情感。

动、静两者相互映衬,构成一种情境和意趣。

如王维的《山居秋暝》在前三联中成功地运用了动静结合和虚实结合的手法,为读者描绘了一幅静谧、恬淡的田园图画,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这为后面作者表达归隐思想作铺垫。

5、比喻/象征比喻就是打比方,它根据事物之间的相似点,把某一事物比作另一事物,使语言表达_____________更生动形象的一种修辞手法。

比喻的基本结构包括本体、喻体、比喻词三部分,从形式上______________看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三种。

如白居易的《琵琶行》中描写琴声高低变化: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诗人用“急雨” “私语”“大小珍珠”来比喻琴声高低变化的情景。

如骆宾王的《咏蝉》在第五、六句中,纯用比喻修辞手法:“露重” “风多”比喻社会环境的压力;“飞难进”比喻政治上的不得意;“响易沉”比喻言论上受压制。

蝉如此,人也如此,全诗诗人以蝉自喻,抒发自己壮志未酬的情感。

象征是指借助描写具体形象的外在特征来表现某种抽象深邃的概念、思想、情感的艺术创作手法。

象征的本体意义与象征意义之间本没有必然联系,但通过艺术定对本体事物特征的突出描写,会使读者产生由此及彼的某种联想,从而领会艺术家所表达的思想、观点、情感等抽象的意义。

象征可以根据人们习惯和约定束成,往往选择人们所熟悉的象征物作为本体,表达一种特定的思想意蕴。

如喜鹊象征吉祥,乌鸦象征厄运;鸽子象征和平,鸳鸯象征爱情等等。

象征可以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也可使复杂的深刻道理浅显化、单一化等。

在诗词中,松竹梅菊、日月星辰、飞禽走兽等自然万象往往被人们赋与某种情感和象征意义,诗人借助它们表达一定的思想情感。

如陆游的《卜算子?咏梅》,王冕的《白梅》(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都采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借梅的形象表达作者的理想追求,表达了诗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

总之,比喻与象征有着很大的差别:前者本体和喻体之间要求“形似”或者“神似”,后者象征意义与本体事物间要求“神似”;前者是以物比另物,比喻的对象是让人看得见、听得见、摸得着的具体对象,后者是以物显义,即不把意思直接说明而让读者去联想、领______________ 会,象征意义往往是抽象的,不可捉摸的;前者只限于修饰语句,后者作为文学创作基本______________手法,它主要立足全文,至少是文章的一层或一个段落。

2.5.3表达技巧常用关键词及其效果1修辞方法:(1)比喻:用一种事物或情景来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景。

有突出事物特征,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的作用,更加生动感人。

(2)比拟:把物当作人来描写叫拟人,或把人当作物来描写叫拟物。

比拟有促使读者产生联想,使描写的人、物、事表现的更形象、生动的作用。

(3)设问:先提出问题,接着自己把看法说出。

问题引入,带动全篇,中间设问,承上启下,结尾设问,深化主题,令人回味。

(4)反问: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

用来加强语气,表达强烈感情。

(5)借代: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