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条腿浅论站桩与静坐之理及兼论其它

合集下载

为什么是静坐,不是静躺?盘腿和不盘的区别

为什么是静坐,不是静躺?盘腿和不盘的区别

1、为什么是静坐,而不是静睡?不能为畜类把脉, 因为其横生脉乱身躯笔直不倾斜, 则督脉上乾清明, 下坤培藏, 升降有律, 任脉左右逢源, 箍束横固, 平定十方, 稳稳有度因人身多直立故, 笔直经纬与天地共振, 经脉有规律可循, 尚未完全紊乱, 所以只能给人类把脉2、盘腿和不盘腿有什么区别?盘腿在转化身体,改变四大上有直接的影响。

有些人怀疑,盘足静坐,不但对人体的健康有碍,甚至,反而因两足的血管被压迫而致病,所以静坐久了,便有酸麻的现象。

这是误解。

其实,人体的健康,与腿和足有极大的关系。

中国古代的道家医理,认为“精从足底生”,那是不易的至理。

盘足曲膝静坐,感觉足腿的酸麻,正是说明足腿的神经与血脉并不通畅,证明你的健康已有潜在的问题。

人体的两足,好像人参的枝叉,所以把两足盘曲起来,等于把一株人参或松枝卷曲成结,使它的生发能力,不致再向外面分散;返归根本而培养它的本源,因此使其本身更加健壮。

所以盘足曲膝,不但无妨人体的健康,而且从适当的练习开始,对于健康长寿,是绝对有利而无害的。

人真是无根吗?不,人的根在上面,在人身所代表的,脑部是神,人的根却从脑部上行,入于虚空。

所以人的根是在虚空之中,也是神识的根。

在针灸的原理上来说,头为诸阳之首,是最重要的地方,也代表了“神”。

两条腿的重要人体的下肢多么伟大,真是不可想象。

婴儿睡在摇篮里,不停地在举着他的两腿,左右上下地摇动着,像舞蹈一样,但却从来不知道累。

《内经》中提到,婴儿的气是在两腿。

人到了中年,两腿的力量就减弱了,腿的活动也无形中减少了,喜欢坐在沙发上,常常休息自己的两腿。

到了老年,更不堪设想,坐在沙发还不够,两条腿还要翘在桌子上才行,因为人体是从脚下面开始衰老的,人的死也是逐渐进行的,由脚开始而上行。

在佛教的唯识理论中,谈到了“识”、“暖”、“寿”是一体的,人体的冷触一旦开始,渐渐就变为麻痹。

所以,一个人的两腿无力,就是衰老的开始,换言之,如果一个老人,两腿依然发暖,两腿仍然有力,就证明是长寿的现象。

站桩、静坐功感实录及体会

站桩、静坐功感实录及体会

站桩、静坐功感实录及体会作者:冰简要说明:本人有双膝盖关节炎,有时上下楼梯会痛;有偏头痛,劳累或感凉风时会痛得大吐,有肩周炎,不能受寒,左脚拐伤过,也有风寒,有点慢性咽炎,身体比较敏感,病痛处可以感应到别人的“发功”,四年前练过半年瑜珈,也曾用艾薰过腰及后背前后一个月。

所以对站桩、静坐感知较多,反应较多,现写下以供参考。

先前断续站桩情况:站双手胸前抱球式浑元桩,站桩同时睁眼看电视。

共八次,第六次头顶有东西上拉感。

我记得初站浑元桩时,可能有点前倾,肛门没怎么收,那前三天就是大便突然不对,原来我是晨起必大便一次的。

后来调整了下,注意肛门口略向上,就大便如以前正常了。

下面就开始较正常练习了。

1、此后站双手在体侧下垂的无极桩,头略上仰,双眼闭,注意静心了,数息196下,用腹式呼吸,总计30分钟左右。

下面说到的时间都是以数息次数折算到时间估计上。

第一次即有后背热,原有的肩痛感出现,腿有热感,后背、头顶出细汗2、第二次感觉同上次,原有的肩痛感、后腰部痛出现,后背、头顶出细汗,头部有欲打开症结却不能,充气在头左侧。

后腰、大腿各有一次跳动,好像在自动调整站姿,又不像。

3、第三次耳朵周围有痛感,我听东西时间长就会耳朵痛。

数息站到172下,被老公打扰到。

因记得数字就没重新数息,数到196结束。

夜里慢慢觉得左手臂略麻木,手指感觉木木的,原以为是睡姿不好压着左手臂了,平卧,仍然麻麻的。

夜里4点起床再站桩,因是深夜,多次数乱,从头再数,1个多小时后才结束。

重睡下,天亮7点起,发现仅左手指尖略麻,别的已好。

第二天晚上再站桩就全好了。

4、第六次,数到100下左右,头顶有巨大旋涡,达10秒以上。

5、第七次,站桩时间不久就打嗝,而且连续打嗝。

6、第八次改逆腹式呼吸,胸前好像是膻中穴略痛,出汗改到头顶、7、第九次仍逆腹式呼吸,胸前不痛了。

8、第十次站桩,数息到100下左右,打哈欠,双眼盈泪。

前后共9、打哈欠五六次。

实际头脑清醒无困意。

站桩与静坐的机理和异同

站桩与静坐的机理和异同

站桩与静坐的机理和异同作者:道与德这是本人十年前的观点,在03年发表在一论坛上!当然其中有些东西我现在认为是偏颇的.但为保持原貌,未作修改。

首先声明:本文我知我论,无所成之辈之一家拙见,作抛砖引玉之砖头。

站桩是一种方法,历史很悠久,尤其是在武学方面,桩功的作用已经得到了公认,站桩在芗翁的意拳中得到了重大发展,而浑圆功宗师王安平先生亦曾是意拳门人,苦习意拳多年,后其更是进一步将站桩作为修道之法,并开创浑圆功。

而很多人对桩功的武学作用不怀疑,对桩功是修道之法质疑者有,不屑者有。

像很多人一样,多年前,我也是怀疑者中的一员,在练浑圆功后,仍有一段时间站与坐兼习,后来逐渐改变了这些怀疑。

今愿将多年前的自疑自答贴于此。

形——千古佛学、道学第一谜我在练浑圆功的若干年里,非常的疑惑,为此翻了翻佛经、道典,很多经典至今在目。

当然,我原来并不喜欢佛学、道学,毕竟这些东西很高深,只是在练浑圆功后,一种莫名的东西感染了我,对佛道产生了一些兴趣,当然,我一直看的是原本(没有注释的版本)。

在看了很多佛经道典后,我隐隐感到,佛道的难点之一就在形,形是千古佛学、道学第一谜,也是后世学佛、学道之人忽视的问题,很多人追求所谓的高深的东西,但对形却忽略了,甚至是不屑以对。

实际上,形是武学、小乘佛学、道学的核心问题。

是一切修为的出现点,没有此出现点,就是后世无人能够以佛道经典攀学的原因,没有基石,谈何能登堂入室。

真是不积哇步,无以致千里啊!自宋代以来禅宗开始盛行,其因亦在于形,很多人无力以佛道经典攀学,进而只能以参佛经为修行方法了。

为什么这么多人搞禅宗?就是禅宗有个容易的方法——参话头,比之佛学、道学来说,总算是有个相对简单、固定的、实实在在的形式。

可惜,很多搞禅宗的,搞来搞去,不知道搞了个什么,能有这么便宜的事,参参话头就成功了,这些人只看到了禅宗的外像,而没有看到禅宗的内质。

后世的丹道也是如此,很多学人认为法和诀是丹道的重点,但却不知法与诀为何。

关于站桩的看法

关于站桩的看法

关于站桩的看法武学修炼至中乘功夫,必须要站桩,还是没有错的。

然而桩法的源流、门径及修习的方法与利弊,真要有个说法。

下面是店铺为专门您整理好的:关于站桩的看法。

关于站桩的看法一、立禅法与住法修炼20世纪80年代,社会上盛行一种“铜钟气功”,健康治病确有疗效,功深可助技击,据说源于少林功夫。

1982年,我拜访了罗汉门和韦驮门的师傅,前辈告诉我:本门确有这种功夫,不过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时,没人敢练,因为有宗教色彩,练功时要念咒语,弄不好,会被打成“反革命”的。

铜钟气功原本称之为立禅法,是少林寺开宗后至唐朝才传出来的功夫。

铜钟气功练习时手上讲究分挣劲,而立禅法则求自然放松,功至深入自有多种效应。

比铜钟气功影响更大的是少林一指禅,据说源于南少林,也是佛门的立禅法。

我有幸窥其全貌,与寺院里的五百罗汉造像很有渊源,显然是印度的瑜伽手印东渐中土后的演变。

当年少林一指禅在上海曾制动一时,因为有人练出了凌空打穴和隔空制动的功夫,多次在公开场合表演。

可惜近年来少林一指禅也随着各种气功一起消声灭迹了,先哲有云:“正道不以神通度人”,真是至理。

住法修炼是道家的内丹功夫,沈寿先生曾发表过“内家八桩”的文章,我以为这八种桩法不仅是内家拳的基础,也是内丹功夫的源流。

住法修炼之初的验效是“朱肠”,“朱肠”一词源于《周易参同契》,意如丹经《诸真内丹集要》所载:“前后俱升,炼丹如银膏弹丸相似。

肠胃中炼出恶物,臭秽不常,次漩下如酥酪油腻。

”这在丹道学亦上称之为“内解”:“内解者,是从大便泄出肠胃之污秽。

外解者,是生疮痍等症,攻出皮肤之疾,随人平日所受何等病耳。

”如果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站桩,仍没有出现“内解”现象,就应该修炼一些加行功夫。

本门的五行功是以内转四象而带动外五行,鼓荡肾间动气,由肾向肝传导,再由肝向心转换,从心到脾,由脾转到肺,最后再由肺返回肾。

如此形成内五行的循环,在内丹学中称之为“小河车”,周而复始,由龙虎相交而转化成黄芽。

站桩是一种觉悟,静静的让我们远离了疾病与束缚

站桩是一种觉悟,静静的让我们远离了疾病与束缚

站桩是一种觉悟,静静的让我们远离了疾病与束缚“所谓桩功:是说,两脚犹如木头钉入地下,安忍不动。

桩功,能够最大限度地改善人体自身的循环;桩功,能够最大限度地改善并且修复自己经络的损伤;桩功,可以最大地调节人体自身的免疫能力,增强人体血液中血红蛋白的含量。

因此,桩功对于所有的修行者来说是必须要过的一关。

因此,桩功对所有炼功的人来说都是一门必修的课程。

所谓站如桩,是说安忍不动,在宁静的心灵下,在深长的呼吸下,平静的心态下静默地站立。

生命之河,从前生流到今世,生命的意识在漫长的岁月中不断地改变、不断地完善,生命的载体——我们的身体,负担着承载我们的灵魂。

因此,要使自身的灵魂能够清纯,必须能够使自己的身体健康。

健康身体最简便的路便是站桩。

站桩要求你能够入静,入静并不是向身体的外边去寻找什么东西,也不是跟别人去学什么,只是进入自身、进入自心。

这样一种状态,这样一种平静的心情,这样一种深沉而缓慢地呼吸,将天地间所有的能量都给与自身、自心。

常常使自己能够静下心来,然后静静地站立,在站立中静静地感觉自己的身体,让你的每一细胞、每一滴血液都能够自由地运行。

站立并且包容这个天地,让自身融于自然,要觉知自己与宇宙空间相吻合。

一吸,吸尽天下的、所有的、好的、清新的灵气。

一呼,将身体中所有的、浊的、污的、混沌的吐出来。

在静默中感觉着自己身体的变化,在平和中明了自身的改变。

要尽量地让自己的呼吸特别地匀畅,只有这样呼吸的匀长,才能够改变自身,使肺中的浊气吐出,而使天地间的清新之气进入。

炼功最大的问题就是在站桩和其它的各种修行中入静的问题。

入静并不是说大脑中没有所有的杂念,而是将自己的心里、心思、意念集中到某一点,某一件事,某一幅画,或某一个形象,某一种声音。

也就是说,尽量地能够使自己的内心,不至于思绪万千。

那是一种入静。

静静地站立的桩功,桩功它能够增加人体自身的免疫能力;它能够调节自身的内分泌的平衡;并且桩功可以有效地使自身的经络自然顺通。

站桩漫谈|站桩不是神功,坚持自有神奇

站桩漫谈|站桩不是神功,坚持自有神奇

站桩漫谈|站桩不是神功,坚持自有神奇贤满法师:习劳于是,就有了下面这一段她发自内心的站桩感悟:站桩的效果,不是加油站,是一个存钱罐,一分一分的积攒;站桩的效果,不是喝参汤,是一碗香稠的小米粥,营养不伤人;站桩的效果,不是玉液琼浆,是一杯清茶,沁人心脾……站桩,给我精气神,给我对生活的把握,热情的承担生活,真心希望有更多的人更好的享用这民族的瑰宝,完美自己。

田冬梅和我是同龄人,她是大姨的女儿,大姨就是我师母的姐姐。

记得我刚跟师父学拳没有多久就认识了她,还有她的爱人,屈指算来也快三十年了。

后来大姨多数时间都是在山上,所以,她们一家人经常在周末的时候开车上山看望大姨。

她接触站桩应该是很早的,但具体什么时间开始站桩的,我就不太清楚了,不过近几年,她上山的次数较为频繁,站桩自然也就成为了生活的一种常态,在山上的时候她每天都要站桩,而且还不只站一次,所以,她对站桩有这样的感悟,那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不管是意拳,还是站桩,说到底都是体认功夫,既然是体认功夫,那就有一个体认的时间和体认的过程,需要像田冬梅那样去切实体认,着急不得,急也没用。

意拳不是呼之即出的屠龙术。

站桩也不是立竿见影的神功。

然而,意拳正是要通过站桩这一极为简单的相对静止的运动形式,去探索武术这一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精义要旨。

从养生健身的角度讲,站桩就是为了让我们更好的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身心状况,关注自己的身心健康,进而通过站桩锻炼达到促进身心健康的目的。

站桩作为一种古老而传统的养生健身功法,也可以说是经得起科学反复检验的一种体育医疗手段,能够有效的预防和治疗各种慢性病,丝毫不必夸张地讲,站桩对于几乎所有的慢性病都有不同程度的作用和意想不到的疗效。

我们之所以讲是不同程度的作用,因为同样都是站桩,哪怕就是一个老师教的同一样的站桩内容,对于不同的站桩个体,也就是每一个站桩锻炼的人,其领悟的程度和具体的锻炼都会有所不同,从某种意义上讲,站桩是自己的事情,可以参考,不好比较,所谓各人饮水,冷暖自知,在人与人之间没有太多的可比性。

站桩与打坐,哪个的养生效果更好?

站桩与打坐,哪个的养生效果更好?

站桩与打坐,哪个的养生效果更好?站桩不是修道静,而是练形,即练肌肉筋骨。

而练形建立在气血通的基础上,练气血通需要保持科学的形体姿势使气血不受阻滞,快速涌动甚至鼓荡。

我们利用站桩养生治病,运用的就是站桩能通气血的原理,再次强调:练气血通不是修道静,修道静最好在气血通之后。

因此利用修道的静文化观念来站养生桩,不仅进步慢,还会很痛苦!故而,只练气血通的养生者,根本不必站桩。

反过来说,站桩是通气血的好方法。

站桩,消耗特别大,起码比打坐、比练睡功大得多。

科学打坐、练睡功,获得健康的功友也不少。

潼南有一位年轻的血癌患者,没有拜师,仅仅看一些气功书籍,自己琢磨着练气功,几年下来竟然痊愈了,这是真人真事,如果机缘成熟,我可以把他的故事完整的写下来。

为什么我们要耗费那么多体能来站桩?何况站着更难进入静态!解说这个问题前,请大家想想:绝大多数站静式养生桩几年十几年,甚至二十多年的功友,除了腹部能抗住一般人拳头外,基本上再没有其它武术基本功,心口抗一般人打,不行;软肋抗一般人打,不行;后心抗一般人打,还是不行!为什么?他们自己不承认,实际上就是站错了,不必自欺欺人说搞养生。

我措辞很尖锐,因为站桩站对了,浑身上下、内内外外的肌肉、大筋、包裹肌肉群的筋膜,能够协调统一的腾起来(抗一般拳脚),或者在气血的鼓荡作用下腾起来产生强大的张力(抗厉害的拳脚),这才是抗打的秘密。

去年9月,听人说高频率出拳打击同一点可以对付一般的抗打,理由是抗打者不可能在很短时间内连续鼓荡数次。

我找到那个出言者,分别让他快速打击我心窝和软肋,他出拳时我照样抽烟、照样跟别人闲聊。

至少四五十拳吧,根本不需要什么鼓荡,我把体腔筋膜腾起来,产生足够的张力,一腾几分钟,抗他没任何问题,用不着吞吐迎等鼓荡方法。

大家都知道,我是练养生的,没有求武术,也不练武术。

我练养生,掌握了方法,练到了肌肉筋骨筋膜。

所以身体恢复较快,也具备了粗浅的武术基本功。

过去的博文里,我提到一个观点:养生习武是一体的。

浅谈站桩-静、松、沉

浅谈站桩-静、松、沉

浅谈站桩-静、松、沉站桩是习练太极拳的基本功之一。

太极拳的初学者在站桩中总是找不到“感觉”,总是希望得到老师给予不断的调整。

离开了老师就不敢自己独立的进行站桩的练习。

在这里分享一些个人及教学中的,有关站桩的心得。

先来谈一谈站桩的要点:第一点:静。

在王宗岳的拳论中开篇第一句话: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

如果把太极拳比喻为太极,那么站桩可以誉为无极。

我们静立时是外在没有变化,而体内却有着不断的循环。

如何能观察到自己的身体的变化?要做到身体的静立,思想的静止。

放下大脑的思绪才能捕捉到所发生的细微变化。

从而增强专注力。

(放下大脑的思绪并不是很容易的事情,我们可以先从不回答、不追随大脑里的声音开始,与大脑里出现的声音或者场景并立,就像老朋友一样,不必寒暄和应酬,只是彼此相望,静静的呆着。

)第二点:松太极拳的“松”是大家研究的课题,很多篇文章都写过“松”是如何做到的。

在这里分享站桩时个人的的体会。

我认为,“松”是在相对的力量与稳定中做到的。

例如:下半身的力量与稳定会带来上半身的“松”。

(松,即为放松,但又不是完全无力的泄。

如同和面时,在水揉进面里时,面的状态是无力的,才可以吸收大量的水。

如果再加水给面粉的话就成为了浆糊。

所以在和面时,水分刚好之后就不再加水而是对面粉进行揣揉,直到面粉有了弹性,甚至是不会粘手也不会有残留在揉面的面盆上。

此时可以誉为是“松”既松软又有弹性。

)想要做到“松”需要的是相对的力量和稳定。

习练太极拳要做到腰胯的灵活就需要下面的大腿力量支撑和稳定性。

初学者可以站的高一些,不必过分要求自己的站桩高与低,随着自己的身体状态而定。

最好的高度就是感觉大腿微酸,膝盖放松,脚跟下踩。

当我们将尾骨向肛门的方向卷动,卷度是感觉到腰部的命门穴向外突出(在解剖学中提到:腰部的曲度是向身体腹部方向的,而站桩时要将腰部的曲度向相反的方向突出。

)(图为正常的人体腰部曲线)这时,力量经由大腿向下传导,最初会传导到后脚跟部。

站桩的奥秘!(中医与悟道)

站桩的奥秘!(中医与悟道)

站桩的奥秘!(中医与悟道)站桩形成磁场,站桩比打坐会更快地激发身体能量它并不是吸收太阳、月亮或者外面的能量,它实际上是通过膝盖的弯曲来激发,当你站桩的时候,你会发现整个双腿都在压力下渐渐颤抖,这个颤抖实际上是在激活你腿部的细胞和能量,你的肌肉、骨骼,里面蕴含着巨大的能量,但他们是潜伏着的。

除非你开始颤抖它,以张力压迫它,这股潜在肌肉里的能量才会被释放出来。

当你的腿部在颤抖当中的时候,腿部肌肉的能量被释放出来,并形成磁场,包裹你的整个身体。

所以站桩是一个物理性的锻炼,激发你身体内、肌肉内没有被激发的能量。

外化的运动,跑步,爬山,出一身的汗,等等。

这些外化的运动,会激发你的骨骼,激发你的筋骨,但它无法产生磁场,这是有差别的。

而站桩,它不但可以激发你的骨骼,你的肌肉,你的筋骨,并且由于它是不动的,站着不动的,那些能量没被挥发掉,所以那些能量渐渐地形成一个磁场。

站过桩的人可能会有一个发现,你在马步站桩的时候,你身体的气或者叫身体的磁场,不在你腿里面或身体里面,它是超出你的皮肤以外的。

你两腿之间有一个连接的磁场,是一个旋转的能量磁场。

几乎包裹了整个的双腿,并且随着你站桩时间的持久,它开始可以包围全身,包围你的手跟头,整个的人体都几乎包围在一个热烘烘的火炉里面,这个火炉是从外面包着你的,并不是在里面的。

它几乎像蚕茧一样从外面包住整个身体的,能量的强度可想而知。

这就是站桩和其它机械运动、体育运动的差别,它会形成一个磁场,古人把这个磁场叫做气场。

站桩是创造自身生物能量变大的一个极大的放大器。

站桩实际上意味着你在把你的身体磁场能量放大,你甚至能感觉到这种放大。

你站桩久了,你会发现身体好像被一层雾一样的磁场围绕了。

这个磁场不是来自别人,不是来自环境,就是来自你的身体。

它是以你本人身体为中心,一个站桩的人会形成强大的个人磁场,而这个磁场完全符合你的生理。

所以为什么站桩会让你的身体变得更加健康,因为你个人生理磁场强化了,你强化了一个健康的磁场。

浅谈站桩如何放松入静(内含身心同修重要方法)

浅谈站桩如何放松入静(内含身心同修重要方法)

浅谈站桩如何放松入静(内含身心同修重要方法)《逝去的武林》一书中有这样一个情节:李仲轩站桩不知道该在身体哪个部位吃劲。

在尚云祥面前站了一会后,尚云祥说了一句非常奇怪的话:「你抱过女人没有?」这句令人大窘的话,却使李仲轩隐隐约约有所感悟,浑身一松,尚云祥说:对了。

后面还讲:这个「抱」字,不是两条胳膊使劲,而是抱进怀里,整个身体都要迎上去。

这是对站桩「拿劲」的比喻,拿住了这个劲,一站就能滋养人。

这段话,是站桩境界的集中表达,充分体现了尚云祥前辈高超的指导提携能力,也把李仲轩老人的悟性表达得淋漓尽致,对我们站桩非常有启发。

男女授受不亲时代的拥抱试想,您第一次与女朋友拥抱的状态。

不过,这里要把镜头拉回到过去那个授受不亲的年代,不是犹如左手摸右手的当今时代,也不是西方礼仪化的拥抱。

那个年代,男女之间拉个手都脸红。

首次拥抱女人,这种对于异性的新奇、珍视、渴望、害羞、欲迎还拒等种种心理撮合在一起,肯定是虚着劲、笼着劲、含着劲、拿着劲的拥抱,是一种含蓄的、轻柔的、无我的、融化身心的状态。

有了这种感觉,就能把我们从身形的紧张束缚当中,一下子抽离出来。

当精神高度专注与放松的时候,是感觉不到形体存在的,时间与空间的概念也就消失了,精气神是高度凝聚在一起的。

这种身心俱无、虚无入静的状态,当然能够滋养人。

我们为什么站桩不受益?还不是想法太多、身形太紧呀。

本来我们四大皆空,与外界是相通的,但由于想法太多,特别是执着的念头、顽固的想法太多,反而把气血给拘住了。

当我们心无旁骛、身心放空的时候,内外四大的沟通是畅通无阻的,这就是人家道家讲的「先天真气从虚无中来」。

有若无,实若虚每个人首次拥抱异性的体验是不一样的,有的人可能已经淡忘了,有的人可能已经麻木了,具体原因咱们不分析了,这里不会给您刨根问底的,请放心。

女桩友可以想像一下您抚摸婴儿的感觉,或者初次接触您心爱的包包、珠宝时的感觉,肯定也是不用力的。

古人的好多说法是相通的,只是表达角度不同而已。

初学站桩杂谈

初学站桩杂谈

[转载]初学站桩杂谈前言养生桩是个入门基础也是磨合更是后来修身立命的常态休息方法。

如果不排除不合理的意识,站就不得其道。

内脏要虚实阴阳和合,气息要顺,肌肉要松软,筋经要展要活络,浑身大小关节要松开,气血运行要川流通畅,汗毛孔要似开非闭,神宁意定。

仅仅这几点要在同时一站都练到,可以试想什么方式才能实现,是人为的拉上劲这硬那软的能实现的吗?唯松合自然更无它法。

至于大成拳的抻筋拔骨,没站之前用筋稍紧的方式一拉就能拔出几条筋,可是肩松开之后再用同样的方式去拉就会知道根本没的可拉,与原来的情况根本不同了。

所以说先求松紧(静)自然,自然状态所得的东西有了再去根据拳理和力学需要锻炼自然之后的东西。

不要没学走就研究飞,搞一大堆没用的理论,甚至是站出来以后的东西在那摆弄琢磨,那样毫无意义是在耽误自己。

站桩如果有得会有一切理论毫无意义的心态,因为是站出来的不是想和说出来的。

人有高矮胖瘦,血型性格男女习惯文化年龄健康状况等等都不同,最明显的是指纹和瞳孔都不同,哪来的毫离不差的刻度,哪来的一样的心里生理转化的共同斤两。

只要把握了合理本质关键的东西去做就行了。

其它的不必多费心机。

养生本来就重在养字上,凡是不愉快不舒服的都违背养字,大道至简,舒服自然了就是真的,不舒服不自然就是浊心浊力之执着。

松静自然说是容易说,练就难啊!松静自然这个东西需要的是养,需要时间和心理的调养,进入这种状态很不容易,养出东西来比较难。

松静本是人先天具备的,自然也一样是人先天具备的。

因为后天的欲望追逐,使人渐渐失去了这些本能具备的东西。

想求取,就是放下自己。

放下自己的欲望执着。

能够先放下自我,才能够超越自我。

现在人,没有几个是愿意放下自我的。

我也没放下自我呢?这不是又回来了,从头学起。

随缘认命毋须挣。

放下安心慢慢行。

一切追逐皆是欲,一念放下万法无。

养生桩间架初学的这样,站那时双脚外缘与自己的肩膀外边同宽,设想自己身体后边有个与自己站直了到臀部下边缘一样高的靠背椅子,椅子的坐面只有10公分的进深,你往椅子上一坐只能坐上臀部的三分之一,由于椅子高度坐下时膝盖只是微微的软了一点,后背靠在椅子背上要靠直了,但又不要绷紧胸部,想脊柱中正中直,头微后仰,然后想玉枕和下鄂同时一提一收,动作很小让头盖骨端正的盖上,设想有根线在头顶上提着,双臂抱圆抬起来,五指自然分张虎口要圆,两手间的距离在2--3横拳,手距身体的距离不超30公分,两肘自然下垂肘尖外翘一些以不夹腋为主,双目视远略高略篇左一点点,别咬牙,嘴唇别紧闭,用鼻自然呼吸。

站桩和静坐哪个好,一块练会有冲突吗?

站桩和静坐哪个好,一块练会有冲突吗?

站桩和静坐哪个好,一块练会有冲突吗?
站坐和静坐一样好。

站桩为动功,静坐为静功,动静结合。

效果最佳,不会发生冲突。

站桩可分为剑指桩、金塔桩、无极庄、混元桩等,无论采用形式如何,均为两脚略宽于肩,两腿微屈,全身松立,采用体呼吸形式,或逆腹式呼吸。

静坐,一般是坐在凳子上,或盘坐在地面,两眼微闭,内视下丹田,入静入定。

入静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但原理是一致的。

所有的入静方法都是求得心念宁静,使思想专一,止住在一点上。

要真正达到入静的要求,必须下一番苦功夫,而且要循序渐进,不能操之过急,也决没有捷径可走。

随着修炼气功的程度不断加深,入静程度也就逐步显现出不同层次来。

站桩与静坐 各有所长

站桩与静坐 各有所长

站桩与静坐各有所长静坐的特点静坐是为了让我们的心安静下来,因为我们一天到晚劳心劳神,心灵需要休息了。

所以,静坐要求意守丹田,摈除杂念。

但是,实际生活中有几个人能做到这一点呢?往往是一念未息,一念又起,心里还一面想着:“哎呀,我怎么又起杂念了?不行啊,不能有任何念头……”想来想去,徒增烦恼,可谓坐而无功。

我曾遇到一个倡导静坐的人,他说他静坐入定后,“心静如水,毫无杂念,整个意识界就像清秋之夜的江面,风清月白,波澜不惊,无比清静。

”后来再看一本书,上面也这样描述静坐的感受,一字不差。

莫非这是巧合?抑或这位仁兄在背书?我不知道。

在这个问题上,最老实的是国学大师钱穆先生,他也有静坐的爱好。

他曾说,自己打坐多年,也只有惟一的一次真正做到了无我无他、离形去知,但是他的境界已经很高了。

站桩的特点既然心不能静下来,那就别静下来了,让它放松吧。

平时,我们的心如野马狂奔,不能急刹。

站桩的时候,我们让自己的心灵放慢脚步,散散步吧。

站桩无须意守丹田,既然做不到摈除一切杂念,那就想点欢喜的、令人愉悦的事吧。

这样不仅有利于培养乐观向上的心态,而且对于养生也大有裨益。

心主喜,微微的喜悦就是养心的良药。

站桩的时候,我们全身放松,无忧无虑,悠闲自在。

心灵得到了美妙的享受,以后一站桩,你自然也会心生欢喜。

静坐vs.站桩静坐就得坐着。

现在的人,尤其是身处都市的人,多从事脑力劳动,上班的时候坐在办公桌前,出门有车坐,回到家里又一屁股坐进沙发看电视,一天绝大多数时间都是坐着,缺乏运动,身体的气血都淤滞了,很多病就是这么坐出来的。

病人谈病色变,医生则是“谈坐色变”、“谈静色变”,因长期坐着或缺乏运动而生出来的病,不仅复杂,而且不容易治愈。

一天到晚坐着的人,好不容易有了点养生的闲暇,为什么还要坐在那里静坐呢?他需要站着,需要运动,需要让全身的气血动起来,让肢体肌肉灵活起来。

对于打坐功力肤浅的人来说,很难做到静中有动。

站桩实有大妙处站桩的特殊之处在于,它看似不动,其实是不动之中有大动。

站桩与静坐,站桩后天之气,识神就...

站桩与静坐,站桩后天之气,识神就...
站桩则反之虚领顶劲垂目收光耳听背后舌顶上齿心沉丹田深长细匀沉肩坠肘立身中正则知其意也先天之气合于后天之气在后夾脊前应膻中左右开天府云门修练之法一语说破了
站桩与静坐,站桩后天之气,识神就...
站桩与静坐,站桩后天之气,识神就位,十二行,元神就位,识神退位,眼耳鼻舌身意全无,色声香味触法不在,方有入门之途。站桩则反之,虚领顶劲,垂目收光,耳听背后,舌顶上齿,心沉丹田,深长细匀,沉肩坠肘,立身中正,,,则知其意也,先天之气合于后天之气,在后夾脊,前应膻中,左右开天府云门,修练之法,一语说破了。

【健身妙招-站桩】站桩如何放松与入静

【健身妙招-站桩】站桩如何放松与入静

【健身妙招-站桩】站桩如何放松与入静站桩功首要注重身体放松和精神上的放松,在此基础上达到入静。

不要勉强入静,自古练功者都要求入静,物我两忘。

但对站桩初学者,不要勉强入静。

王芗斋先生对入静有句趣言:称勉强入静是“贼来贼去,贼喊捉贼”。

入静是一种不知不觉进入的状态。

所以,开始爱想什么想什么,入不了静无所谓,可听小说听音乐,(最好不要看电视)。

总之有益于消磨时间,转移对疼痛的注意力就好。

当然,作为修行打坐,不听不看为好。

但打坐的入静也是自然形成的,一、为何要放松站桩功必须在力匀、气静、神逸的情况下进行训练。

需要使全身各部(包括内脏、关节、筋骨皮肉等组织)都得到充分放松,而作用全身。

形曲力直,神圆力方,松静挺拔。

犹如“松生空谷对危岩”,又如'塔立云端向河汉'般安闲自然。

意念不可露形,精神不可外溢,力量不可出尖,形动不可破体。

这样,全身上下放松,舒适得力,呼吸自然,血液循环正常运行,身体各部平衡发育,从而收到养生之效果。

神经紧张会引起很多病变。

过份紧张令人心跳加快、呼吸急速、手脚僵冷、肌肉绷紧、瞳孔放大、胃部收缩、肾上腺剧增等。

低度之长期性紧张会令人焦虑、失眠、精神亢奋、高血压、胃痛、神经痛、虚火上升、肩颈火刺、脾气暴燥、失去部份免疫功能、经络及脏腑失调等。

二、放松的好处神经放松可以安定情绪、亢奋、恢复机能﹔调节内分泌、经络、脏腑﹔降低心跳、血压、脑波态﹔增加气血循环。

神经放松时出现脑波频率下降、呼吸轻缓、前额清凉、身体温暖、手足涨满、精神内敛、心境平和。

此等乃入静之必需条件,故放松法为修身之基础。

三、入静目的及作用1、休养百骸,修复精神。

2、放松神经,调节气血及脏腑,恢复本有之功能。

3、平衡内分泌,恢复免疫功能。

4、开导经络,畅通八脉,宿疾并消,回颜注色。

5、守静之笃,归根复命,葆寿延年,并能招摄先天之气。

6、断绝外缘,集中能力调控精气神。

7、抑制七情六欲,摒除杂念,使精不感,水源洁净。

站桩漫谈:从精神假借谈站桩入静的问题

站桩漫谈:从精神假借谈站桩入静的问题

站桩漫谈:从精神假借谈站桩⼊静的问题这是我此前写过的两篇有关⼊静与专注的⽂章。

你专注的过程,就是你⼊静的开始;你专注的程度,决定你⼊静的深浅。

关于⼊静,我本来不想多说什么的,因为这个话题实在太过敏感了,很容易勾起⼀个⼈的好奇⼼和想像⼒。

当⼀个⼈在⼊静⽅⾯没有什么实际体验的时候,他会觉得⼊静既神秘⼜神奇;当⼀个⼈真的有了⼊静这⽅⾯的经历了,他⼜会觉得既⾃然⼜平常。

所以,世间很多⼈事很多时候都是这个样⼦,任何⼀点⾝⼼⽅⾯的不同体验都会给我们带来⼼理上⼀些极其微妙的变化。

不过,后来我想了想,既然前⾯已经提到了⼊静的问题,那就不妨再简单讲⼀讲站桩⼊静的道理。

楚辞《九辩》有⽈:泬寥兮,天⾼⽽⽓清;寂寥兮,收潦⽽⽔清。

《九辩》是先秦宋⽟的代表作。

所谓泬寥者,晴朗空旷之貌;寂寥者,寂静空旷之意;收潦者,⾬住也,就是⾬停下来的意思。

祖师在《意拳正轨》⾥曾引⽤道家《清静经》的话讲:⼤抵⼈神好清⽽⼼扰之,⼈⼼好静⽽欲乱之。

⼼静则神清,神清须⼼静。

祖师这⾥⽤的这个乱字,在《清静经》⾥是⼀个牵字。

乱因牵也,牵则乱也,不背原义,正如⽼⼦《道德经》所⾔:不见可欲,使民⼼不乱。

不管是⽓清也好,还是⽔清也罢,归根到底都离不得⼀个静字,天⾼云淡是静,收潦⾬住也是静,所谓归根⽈静,静⽈复命,诚如是也。

所以,站桩这种以静养为主的健⾝功法,在过去也称之为养静功夫。

精神假借,意念诱导,神经⽀配。

这是从精神、⼼理和⽣理三个⽅⾯对意拳站桩最完美的诠释,信他所⽆⽽我独有也,舍意拳站桩,⽆出其右者。

师爷讲:站桩是外形不动⽽求内动的⼀种锻炼⽅法。

我也给站桩下过⼀个定义:站桩是以精神和意念为主导的⾼级神经锻炼。

这⾥的外形不动,意思就是我们的⾝体保持⼀个相对静⽌的状态;这⾥的内动,意思就是我们意念活动的动静状态或者说松紧变化。

简⽽⾔之,站桩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我们⽤处于相对静⽌状态的⾝体去体会内在意念活动的感觉。

这⾥意念活动的感觉,包括有精神假借的感觉和意念诱导的感觉这两个⽅⾯的内容。

大爱站桩谈站桩

大爱站桩谈站桩

大爱站桩谈站桩简单、直接、有效是站桩治病的核心。

当身体真正放松了,不自觉中你会发现,舌抵上颚会自然呈现,无需作意,凡有作意,皆是干扰生命的自然。

逆反气血相运,延缓气血复苏,故意舌抵上颚不可取也。

放弃一切有作意的所求吧,当你虚实相合,身体放松之时,去发现吧,当你发现了自然呈现,即可知何为天人合一。

此时,就晓得了,很多人作意之为,实为大错特错;很多大师的骄做拨点,实为误人误己。

看到提肛这几个字,心起忧患,2010年站桩之初,我也崇拜“道袍”,模仿加尝试,一直到2011年末,身体愈感不适,下焦淤堵愈来愈重,凝结滞重不断加剧,放弃了提肛,度过半年的修复,才知道,提肛是大错。

可是你却不知道,到了2015年初,当身柔如水,轻松如毫,身薄如羽,桩中当细细体会身姿,却蓦然发现,提肛收腹是自然呈现的,是无作意中完成的,实在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自身已经自然地提肛收腹了,无需作意,无需感知、无需作为,一切的一切都是自然完成,这就是自然的效力,内外五行相合的功效。

(其实提肛收腹所自然呈现原因,实为结丹护元之始)当站桩度过病堕之气的考验,身体将会逐渐阴阳平衡,下焦充实、下元充沛,重心不动,稳如泰山,身体舒适自然,轻松虚灵不断地舒缓呈现,此为上虚下实,阴阳平衡,此时就会自然而然舌抵上颚。

这个时候,生活中身体就会不断地放松,并且这种放松于身心舒缓中放松不断地呈现,放松呈现层次和次第的舒缓,当放松舒缓到纯然,禅乐于内心深处,犹如深山古泉汩汩流淌,愉悦和缓;此时,柔软才会出现,当生活中身体柔软了,站桩中就会自然呈现提肛收腹之“虚其胸、实其腹”的虚实相合。

当虚实相合,身心柔然,由身心深处所喷薄而出的、是一种无形的力量,绵延不绝、向身外辐射,这就是武术界或者意拳界所描述的“力”,此时,如果有人无论有意或无意,触及或触碰这种力量,就会伤及五脏。

不要执着这种力量,执着就落入外道,这种现象只不过是修行过程中,千万境界之一微尘,没有实义,即便是执着这种力量,你能刀枪不入否!即使执着这种力量,即便是全世界的人,上至老叟下至妇幼,都尊称你为武林绝学、又能如何呢?你难道能练就长生不老之身否?你能脱生死否?夕有‘吕祖飞剑取黄龙’的公案中,吕祖被黄龙祖师‘拂子打落知见(剑)’后,黄龙祖师问他‘半升铛内煮山川,即不问,如何是一粒粟中藏世界?’黄龙祖师说:‘饶你活八万劫,最终落入空茫。

站桩的几个腿部要领及运用

站桩的几个腿部要领及运用

站桩的几个腿部要领及运用
站桩最受益的应该是练习者的两条腿,但站桩功失传最多的就是腿部的要领,当下的练习者站桩时两条腿只是起到了一个支撑身体承载体重的的作用。

稍有人体科学知识的人都知道,腿的质量是手臂的四倍,桩功练习者没能通过站桩的训练开发强健自己两条腿的功能实在可惜,而桩的功能也因此大打折扣了。

也因此“大师”们总爱说什么踢腿不过膝,提腿半边空等等,不懂就说不懂,抬不起腿来就说抬不起来。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实在点,老实点,多好。

腿部的站桩时的要领大体有以下几个:跨关节与大小腿的类似杠杆结构的模式;大腿螺旋下拧压底筋的内在力量方向,此要领久练则是拉底筋,腹股沟的下撤,膝关节的前顶,便形成了这种力量。

膝关节后部前顶并且同时过劲;小腿与脚部的拔地欲飞状态,以及与手部相合的脚部的要求。

这些写起来颇费心思的功法要求,在实际教学中只要上手又动口,反复调桩,任何正常人都能掌握。

腿部的根在胯关节,内家高手必然是桩功有成,腿部力量结构坚固;实作时身体外形不动,身体间架一沉脚即踢出,力量弘大且无需摆腿加速。

这样的腿功,近可踢身前,远能踢丈外,任何距离都能发力,令敌无法阻挡。

拳谚云:手是两扇门,全凭脚伤人;手打三分脚打七。

这些先人
的智慧箴言已明白的告诉我们腿法在技击的重要作用,同时、人老先从脚上老,加强腿功的训练更是养生延寿的法宝。

站桩与静坐兼练相得益彰

站桩与静坐兼练相得益彰

站桩与静坐兼练相得益彰在生命的悸动中,我没有找到那株睡莲。

然而,在一个初冬的静夜里,在我面前却盛开了一朵靓丽的百合。

偶然的,我进了野百合社区,却发现,原来有这么多在荆棘中(——社会中谈功色变,所以如此称谓)寂寥地跋涉的羁旅行人。

却原来这么多的人并不孤独啊,却原来我在暗夜里的索求有如此多的同道。

不是吗,推开窗,那冬夜的天空,一点两点的星云,独立却并不孤寂,泛着荧荧的光~~~~~~于是我也赶快来涂鸦吧。

《站桩与静坐兼练相益彰》,这题目太大,本不是我等陋学当写的,只是根据自己的练习体会,实在也是这样。

便免为之难,把自己的酸甜苦辣浇灌在野百合的园地里,就教于方家。

练习功法,我自己觉得有三原则是必须牢记的:恒心而不可辍止,专一而不可杂乱,渐进而不可猛进。

即是“恒心专一渐进,松静自然,功到自然成”。

我以前断续的练习过一些功法,人太懒没有坚持下来。

从今年四月缅甸回来后开始练习。

我的功法练习,在时间上我是这样安排的,早四点起床,排便后,做俯卧撑30个,站桩一个半小时;中午卧休半到一小时;晚饭两小时后,倒立小会。

睡时静坐练习内丹功,转卧功休息。

近来感觉倒立气行十指与周天功的气行路线有冲突,放弃了,俯卧撑也停练。

只是专练站桩和静坐了,这样一来,倒是遵循了三原则,因而更简单,也逐渐见了效果,并打算于近日断谷行气。

我的练功原由:自89年始,我断续的练过不少健身法,因太懒,不想打鱼,只去晒网了,转而看书,动口不动手。

今年开始能坚持到现在,是因为肠炎和便秘以及神经衰弱不离我左右,自己被逼迫,不上梁山也只得把草料场给烧了。

这是我练功的缘由。

我选择站桩的理由:选择什么功法呢,也是因人而异,不强求一的,我的考虑原则是:不管是哪家功法,适合自己的就是好功法,练了感觉舒服的就是好功法,练了一段时间有好处的就是好功法。

这个一段时间我指的是三个星期。

(国外有个学者研究结果,三个星期可以改变人的一切。

除了三个星期原则,还有2080原则,此是另外的话题,在此不论),练习三周后,如果感觉不舒服,则必须停练改换其他的功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两条腿浅论站桩与静坐之理及兼论其它两条腿——浅论站桩与静坐之理及兼论其它站桩是一种方法,历史很悠久,尤其是在武学方面,桩功的作用已经得到了公认,站桩在芗翁的意拳中得到了重大发展,而浑圆功宗师王安平先生亦曾是意拳门人,苦习意拳多年,后其更是进一步将站桩作为修道之法,并开创浑圆功。

而很多人对桩功的武学作用不怀疑,对桩功是修道之法质疑者有,不屑者有。

像很多人一样,多年前,我也是怀疑者中的一员,在炼浑圆功后,仍有一段时间站与坐兼习,后来逐渐改变了这些怀疑。

今愿将多年前的自疑自答贴于此。

形——千古佛学、道学第一谜我在炼浑圆功的若干年里,非常的疑惑,为此翻了翻佛经、道典,很多经典至今在目。

当然,我原来并不喜欢佛学、道学,毕竟这些东西很高深,只是在炼浑圆功后,一种莫名的东西感染了我,对佛道产生了一些兴趣,当然,我一直看的是原本(没有注释的版本)。

在看了很多佛经道典后,我隐隐感到,佛道的难点之一就在形,形是千古佛学、道学第一谜,也是后世学佛、学道之人忽视的问题,很多人追求所谓的高深的东西,但对形却忽略了,甚至是不屑以对。

实际上,形是武学、小乘佛学、道学的核心问题。

是一切修为的出现点,没有此出现点,就是后世无人能够以佛道经典攀学的原因,没有基石,谈何能登堂入室。

真是不积哇步,无以致千里啊!自宋代以来禅宗开始盛行,其因亦在于形,很多人无力以佛道经典攀学,进而只能以参佛经为修行方法了。

为什么这么多人搞禅宗?就是禅宗有个容易的方法——参话头,比之佛学、道学来说,总算是有个相对简单、固定的、实实在在的形式。

可惜,很多搞禅宗的,搞来搞去,不知道搞了个什么,能有这么便宜的事,参参话头就成功了,这些人只看到了禅宗的外像,而没有看到禅宗的内质。

后世的丹道也是如此,很多学人认为法和诀是丹道的重点,但却不知法与诀为何。

实际,除了形与意还会是什么。

近五十年的气功发展亦是如此,气功为什么会有如此的发展,不就是在于形,虽不得形之真意,但是由于创造了很多形的内容,故学者众。

现代气功的发展,也可以说是对传统佛学、道学的反思和矫正,然毕竟于真意均失之远矣。

形——修为的一个重要方面形是身体的一种状态,坐卧立行,现代体育运动对形的研究也很重视,肌肉吧、骨格啊、姿势啊,现代体育运动更是借助电脑,用以对运动员的形进行分析,研究最佳的形态,进而创造好的成绩。

这些已经为人所共知。

而我们的祖先们,也创造了很多的运动方式来,来研究形与健康、武术的关系,如模仿动物的五禽戏,形意拳中的形,象形拳等等。

可以说,对形的研究一直贯穿着人类发展的历程。

道学和佛学对形的研究更是深刻的。

道学中的借假修真,实际上很大部分是借形来完成的,佛学中的很多也是借形来完成的。

那么形是什么呢?形是一种状态,这种状态既是身的,也是意的,更是心的。

形的重要性,可以用牵一发而动全身来说明,形是人体的一个整体的展现、更是人体完美的协作的过程。

对于武学、道学、佛学来说,形的作用有二个:炼形筑基(修身)和借形守意(修性)。

浑圆功于此有极深的探索和理论研究。

站桩与静坐的作用(目的)桩和坐都是身体的状态——形,形是一个工具,就是所谓的“借假修真”吧,于修道和炼内功的角度来说,有二个作用:一、借桩或借坐炼形(筑基),于炼形来说,其目的是:整体炼形,要内外兼炼就只能是在身体外形保持静态下。

炼形的目标是松、气血平衡。

身体健康可以说是炼形的副产品,这也可能是佛学、道学不屑以对的原因吧。

芗翁之不动之动才是生生不已之动即炼形境界的描述。

浑圆功中的松、麻热胀的均衡和饱满亦是在这种状态下的表现。

麻热胀的作用之一就是炼形,加速气血的运行。

可以说,炼形之核心就是“松”,而“松”贯穿于炼形的全过程之中,松是修身(命)的一个境界。

松是炼形所得,是站桩站出来的,可以说炼形筑基之妙尽在“松”字之中。

而松与静的关系就更是清晰了,分别代表着身与心的层次和境界。

松与静两者相承相促。

炼形筑基并不像很多人想象的是短时间的,在身体没有彻底转化前,炼形将一直存在,是长期的。

很多道书中的描述:阳气飞腾,真机勃发,又何尝不炼形之意境呢?此类描述多多,举不胜举。

与此相反,后世很多人推崇的静坐在炼形上真意尽失,我遍翻典籍,所得廖廖,现在的静坐就更如此了,很多人更是以盲引盲,令后学无所适从和攀学。

二、借形(桩或坐)守意。

借形守意就是喻意于形,守形达意,守意达形,形意一致。

实际上,形是意(实际是心与意)的外在表现方式之一,根本无从割裂形意而谈形或意,如浑圆桩中的抱圆是形圆,而形圆是意指挥的,其与意圆又是一致的,这是身心意合一的体现,也是性命双修的体现。

而形与意在浑圆功技击桩上的表现,更是得淋漓,《修真心语》中的桩功图和文字论述,足以令我等品读良久良久,并付之一生。

再来看现在,很多拳学和气功在借形守意上之支离破碎,惨目忍睹,形的作用已经大大弱化。

此类例子亦多多,不再此举之。

对武学的反思少林的马步桩,少林武术一直将其作为基础,其违背了炼形的至要“松”,所以其只能是练练肌肉和脚力罢了,根本无从深入内部,更不会出内力了!太极拳呢?本是喻意于拳形中的(试力),现在很多人练太极拳变成了拳练拳、变成了擒拿,倒因为果,真意亦是尽失。

再看看意拳、形意拳,为什么要练十几、二十年才能成为高手,才能产生内功,很多形意拳名家的回忆录中都提到了站桩,都似有所悟,内功站中得,为何呢?王先生在《修真心语》认为,对这些人来说,内功是自己走过的路,但是其不知所以然。

实际上,练意拳和形意拳人的内功主要是通过桩中的借桩炼形和借桩守意形成的,由于他们没有内视,没有合理的用意(麻热胀,五内心法),用意来加速气血运行、加速炼形之功,进而加速内功的积蓄,所以效率不高,内功的出现要十几、二十年才行。

与浑圆功相比较,就能得出:一、内功的核心是意。

意的正确与否对内功的形成极重要!二桩功本身的两个作用。

这也可以看出站桩的“桩”本身,实际上就是借桩炼形,借形守意合一罢了!对现代气功的反思现在练气功、静坐的为什么会出现异能,却不能出现武功、内功呢?是因为其既缺乏炼形,更缺乏正确的用意,内功是积蓄于人体的身体或者说骨髓之中,没有炼形至身体健康和三层通,根本谈不上出内功。

很多气功自吹自擂,实际上,其有多少东西,一看其功法就明白了。

这也可以从另一个侧面看出静坐中的炼形筑基真意已然尽失了,而现代气功更是如此。

那么有人把桩功作为炼形(修命)之法,把静坐作为修性之法,会否更加合理呢?实际上,有这个必要嘛,能够一步到位的炼不是更好,省事省力!更何况修身与修性是相辅相承、相促的,谈何能先修命后修性或先性后命呢!真真高级的功法,不仅是要表现在外形上的,更要是表现在内质上,形只是其借用的一个工具,既不要轻视之,也不要形上。

很多先达所谓的先命后性,实际上是针对身体弱的人,这些方法是先达普渡、大德之情,并非真的是先修命后修性,其本质是一种减小炼形(修命)强度的过渡之法,浑圆功中的坐桩、卧桩,就是减小炼形强度的桩法,其效远不及站桩,但其适合身体弱的人,作为一种过渡之法为常不可。

不过其最终都是要过渡到站桩的。

很多气功都在讲“性命双修”,都是“借假修真”,而在实修时,以盲引盲者多多,炼形筑基之真意几人可得,几人在行;在借形守意上更是不敢恭讳,相当多的人是有这方面的经验的,仔细反思一下就能明白了,再此不多言。

站桩与静坐的区别站桩和现在意义上的静坐在炼形和借形守意方面都有很大的差别。

站桩中自然体现了炼形,达到了身体松而活,正确的用意,大大提高了修性的效率,性的层次提高又反过来促进炼形,这样就提高了修炼的效益,可谓完美体现性命双修,且事半功倍。

而现代的静坐之人放弃了或者说不知道有炼形,直接修性,用意又不正确,造成身体不松、气血不活,此种状态的身体对意产生了负作用,影响守意守神,妨碍了对性的修炼,影响了修炼的效率。

很多人开始站浑圆桩时,就有全身紧张、肌肉酸痛、脖子僵等等现象,这就是身体不松、气血不活的表现,这并不是站桩站出来的,而是身体本身的问题,只是在站桩中显现并祛除罢了。

如果一个人省掉炼形阶段,就直接静坐的话,就会适得其反,就会进一步造成气血的瘀阻,身体紧张,造成修炼事倍功半,缺乏炼形筑基也是搞静坐的人功效差异很大的原因,每一个的根基(体质)都不尽相同,有的人虽然体质不行,但是在某个局部松、气血活、瘀阻少,对外界反应敏感,就容易有异能产生。

有很多报道称静坐易得中风等等心脑疾病,原因何在?就是很多静坐的人既缺乏炼形,身体本身就紧张,静坐加重了这种身体不良状态,用意又不科学所造成的。

有报道称很多西藏的喇嘛因为静坐而得关节炎等等症,这都是缺乏炼形之故,外界环境的恶劣以及其自身身体就有此类的瘀阻,而静坐进一步加深了气血的瘀阻之故。

与静坐相比,浑圆功之所以功效显著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炼形,修炼浑圆功能够有成者众亦是得益于此,这也是很多迷人们将浑圆功作为得气方法的原因了。

那些迷人们眼中的“气”者,只是稍稍站(炼形)所得罢了,其不得正解,以为得到什么了,以为是什么了不起的事!!!而此对浑圆功来说,仅是个开始,远谈不上基础!站住了就是在修命又修性,性命双修。

站住了就是胜利的前提、胜利的开始。

在借形守意上,浑圆功桩法将借形守意表现的尽致。

其意境炼者自明,本人浑圆功炼得不好,但已经深感其借形守意之深,非投入大量的时间终难得窥其全貌。

而静坐中的形与意,就不多谈了,好在很多人是搞静坐的,搞的人平心论道就会有自知之明。

两条腿——站桩与静坐的核心问题很多年前,我也认为两条腿是站与坐的区别,后来在与一友相争后,偶见一坐轮椅之人,在那一刻似有所悟,两条腿不是静坐与站桩的区别,而是静坐和站桩的核心,所以在此提出一个观点,一个课题,愿与诸友共相探讨,以得明家相正。

不管站桩,还是对静坐,两条腿都是一个难点所在。

站桩能够达到炼形之功在于两条腿,但是其也是修身的难点所在,在浑圆功中有“上三下七”之法,不就是为了两条腿,上身可能早就炼松了,两条腿却不见得,两条腿是运动量最大的,但是其也是炼形中最难的,最不易炼松的地方。

腿如果都能够松的话,上身早就松了,并且松之境已经极高了。

站桩是借两条腿来炼形,相反两条腿也是炼形的重点对象和最难的关口。

反过来看静坐,静坐之法众多,传统的静坐是双盘坐,初习极苦,两条腿上盘时痛苦难忍,我做过,在没有炼浑圆功前,我接触过静坐,当时就想,既然万法归宗,姿态是次要的,为什么先达要推崇双盘坐呢?而不是我们现在推崇的单盘坐呢?为什么要自讨苦吃呢?后来炼浑圆功数年后,方有所思,双盘坐的重点不就是在两条腿嘛,站桩是两条腿站!双盘坐是两条腿盘!都是两条腿?难道其中有道相通?这种双盘坐是不是借腿炼形、借腿定形呢?进而全炼形之功,全借形守意之功呢?那么双盘坐以外的坐法是不是过渡之法呢?最终都要过渡到双盘坐呢?众多的静坐之法不过是因人而异之法或者是循序渐进之过渡法呢?我们在庙里所看到的很多不同姿态的罗汉是不是用形法之不同来告诉后学其借形守意之不同呢?很多人在静坐时喜欢结手印,这种手印本身在古代是否有特别的意思呢(就像今天我们抱圆就有意圆之意)?是不是借特定的手形守特定的意呢?后世的观世音的像为什么是站着的多,而观音的修为已经极高(仅次于佛),是不是有什么特别的含义呢?当然,先达创学之妙非本人今天所能尽知,本人才极浅,愚之极,无法全盘回答上述问题,仅此为论坛诸友提供一个角度,为明者提供一个回答的课题?在此我想说一句,在中国佛学道学论坛(网络和纸质媒体、内地和台湾的)上,很多人文写的很深、甚至是高深难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