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第一学期
科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教案5篇
科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教案5篇物理教案设计是改善课堂教学的一种更高层次的探索,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的一项必要工作,它可以促进教学的系统化,使老师掌握讲课节奏。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5篇科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教案内容,感谢大家阅读,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科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教案1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这一章讲述动量的概念,并结合牛顿定律推导出《动量定理》和《动量守恒定律》。
《动量定理》体现了力在时间上的累积效果。
为解决力学问题开辟了新的途径,尤其是打击和碰撞的问题。
这一章可视为牛顿力学的进一步展开,为力学的重点章。
《动量定理》为本章第二节,是第一节《动量和冲量》的延续,同时又为第三节《动量守恒定律》奠定了基础,在本章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同时《动量定理》的知识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生产技术和科学研究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学习这部分知识有着广泛的现实意义。
2.本节教学重点(1)动量定理的推导和对动量定理的理解;(2)利用动量定理解释有关现象和一维情况下的定量分析。
3.教学难点动量定理的矢量性,在实际问题中的正确应用4.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从牛顿运动定律和运动学公式推导出动量定理的表达式。
(2)理解动量定理的确切含义,知道动量定理适用于变力。
(3)会用动量定理解释有关现象和处理有关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1)通过动量定理规律的学习过程,了解物理学的研究方法,认识物理实验、物理模型和传感器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2)通过学习用动量定理处理实际问题的过程,提高质疑、信息搜集和处理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交流、合作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有将物理知识应用于生活和生产实践的意识,勇于探索与日常生活有关的物理问题。
(2)了解并体会物理学对社会发展的贡献,关注并思考与物理学相关的热点问题,有可持续发展的意识,能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3)关心国内、国外科技发展现状与趋势,有振兴中华的使命感与责任感,有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意识。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全套课件
理解二力平衡的概念,掌握二力平衡的条件。
详细描述
二力平衡是指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在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 同一直线上的情况下,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现象。二力平衡的 条件包括同体、等大、反向、共线。
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总结词
理解重力与质量的关系,掌握重力公式。
详细描述
重力是由于地球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其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方向竖直 向下。重力公式为G=mg,其中g为重力加速度,约为9.8N/kg。
THANKS 感谢观看
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定义
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 静止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 使它改变这种状态。
惯性
二力平衡
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 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 上,则这两个力平衡。
物体保持原有运动状态的性质,是物 体的固有属性。
05 第四章:力和运动的关系
二力平衡
应用场景
自由落体运动、抛体运动、单摆、弹簧振子等。
能量的转化与守恒定律
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
能量可以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 ,也可以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但在转化和转移过程中,能量的总量 保持不变。
VS
能量转化实例
摩擦生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电灯发 光(电能转化为光能和内能)、植物的光 合作用(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等。
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
总结词
理解重力做功的概念,掌握重力势能的计算方法。
详细描述
重力做功是指物体在重力的作用下发生的位移所做的功。重力做功与路径无关,只与初末位置的高度差有关。重 力势能是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量,其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高度有关。重力势能的计算公式为E=mgh,其 中h为物体相对于零势能面的高度。
教科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全册教案【精品】
教科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上)教案全集第一章分子动理论与内能(6课时)第二章改变世界的热机(3课时)第三章磁与电(4课时)提问:图中未画磁感线的地方有无磁场?小结观察铁屑的分布和小磁针的指向.如图:轻轻敲板,四、小结第四章认识电路(2课时)第五章探究电流(8课时)第六章欧姆定律第一节:欧姆定律【仪器材料】电源、开关、导线、定值电阻(5Ω、10Ω)、滑动变阻器、电压表和电流表等及多媒体课件。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实验探究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2、使学生学会同时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导体的电流。
3、会用滑动变阻器改变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
过程与方法1、使学生感悟用“控制变量”来研究物理问题的科学方法。
2、体验探究欧姆定律的实验过程,并掌握实验思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重视学生对物理规律的客观性普遍性和科学性的认识,注意学生科学世界观的形成。
2、通过实验探究,增强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
3、通过学生对科学探究的情感体验,提高学生探索新事物的积极性。
重点与难点本节课,是通过实验去发现电流和电压、电阻的关系,同时运用数学方法分析得出规律。
【教学重点】设计实验过程、实验数据的分析,建立欧姆定律。
【教学难点】做好实验,利用数学方法正确得出实验结论,理解欧姆定律是本节课教学重点。
【【 已学的电学物理量:电流I 、电压U 、电阻R 。
猜测三者之间的关系:I =UR 、I =U /R 、I =U -R 、……实验所需器材:电源、开关、导线、电阻、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
实验电路图:见图-10记录表格:结论:(欧姆定律)【教学反思】本课重点即定律的内容不是老师强加到学生脑中,而是通过学生自主的探究,在一定思考和推理情况下学到知识,因此我们设计教学一定要符合初中学生的思维能力,该讲的还是要讲,该放的一定要放。
相信学生能行,能做好,有能力做好。
只有转变了思想认识,摆正了师生之间的关系,并通过“猜想——实验——验证”严密的科学探究方法,才能培养学生能力,真正发挥实效。
教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1
作业要求:
1.请同学们认真完成作业,保持字迹清晰,书写规范。
2.对于计算题,要求列出完整的计算过程,注明单位。
3.实验报告要注重实验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4.作业完成后,请同学们进行自我检查,确保解答正确。
5.教师将根据作业完成情况,给予评价和指导,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
二、学情分析
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物理知识基础,对比热容的概念有了初步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学生对比热容的计算和应用还较为陌生,需要通过本章节的学习,进一步深化对比热容的理解。此外,学生对实验探究的兴趣较高,但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还有待提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以下方面:
1.充分调动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提高课堂互动性。
2.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掌握比热容的计算方法。
3.针对学生数据分析能力较弱的问题,设计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学会从实验数据中提炼有效信息,提高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
4.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点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3.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作业进行展示、讲解,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五)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比热容的概念、计算公式及实验方法。
“今天我们学习了比热容的概念,知道了不同物质的比热容是不同的,我们还学习了如何计算比热容,以及通过实验探究物质比热容的方法。”
教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1.3比热容2教学设计
2024年教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全册教案
2024年教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第一章《机械能和势能》:1.1动能和势能;1.2机械能守恒定律;1.3能量转化的实例分析。
2. 第二章《电磁学基础》:2.1电流;2.2电压;2.3电阻;2.4欧姆定律;2.5串并联电路;2.6电功率。
3. 第三章《磁场与电磁感应》:3.1磁场;3.2磁效应;3.3电磁感应。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机械能、势能、动能的概念,了解机械能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2. 掌握电流、电压、电阻、欧姆定律等基本电磁学知识,了解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及电功率计算。
3. 了解磁场、磁效应、电磁感应的基本原理,能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相关现象。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机械能守恒定律的理解与应用;电磁学中串并联电路的分析与计算;电磁感应现象的理解。
2. 教学重点:动能、势能、机械能的转化关系;欧姆定律及其应用;磁场与电磁感应的基本原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实验器材(滑轮组、电子秤、电源、电流表、电压表、电阻器等);多媒体设备。
2. 学具:物理实验报告册、练习册、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实践情景引入,如学生玩滑轮组游戏,引出机械能、势能、动能的概念。
2. 新课导入:详细讲解教材内容,结合实验演示,让学生理解机械能守恒定律、电磁学基础知识、磁场与电磁感应原理。
3. 例题讲解:针对每个知识点,讲解典型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4. 随堂练习:设计具有代表性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解答。
5. 小结:对本节课的重点、难点进行梳理,帮助学生巩固记忆。
六、板书设计1. 第一章:机械能、势能、动能概念;机械能守恒定律。
2. 第二章:电流、电压、电阻;欧姆定律;串并联电路;电功率计算。
3. 第三章:磁场、磁效应;电磁感应。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计算滑轮组中物体的动能、势能、机械能。
(2)分析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计算电功率。
教科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全册教案【精品】
教科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上)教案全集第一章分子动理论与内能(6课时)第二章改变世界的热机(3课时)第三章磁与电(4课时)提问:图中未画磁感线的地方有无磁场?小结观察铁屑的分布和小磁针的指向.如图:轻轻敲板,四、小结第四章认识电路(2课时)第五章探究电流(8课时)第六章欧姆定律第一节:欧姆定律【仪器材料】电源、开关、导线、定值电阻(5Ω、10Ω)、滑动变阻器、电压表和电流表等及多媒体课件。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实验探究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2、使学生学会同时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导体的电流。
3、会用滑动变阻器改变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
过程与方法1、使学生感悟用“控制变量”来研究物理问题的科学方法。
2、体验探究欧姆定律的实验过程,并掌握实验思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重视学生对物理规律的客观性普遍性和科学性的认识,注意学生科学世界观的形成。
2、通过实验探究,增强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
3、通过学生对科学探究的情感体验,提高学生探索新事物的积极性。
重点与难点本节课,是通过实验去发现电流和电压、电阻的关系,同时运用数学方法分析得出规律。
【教学重点】设计实验过程、实验数据的分析,建立欧姆定律。
【教学难点】做好实验,利用数学方法正确得出实验结论,理解欧姆定律是本节课教学重点。
【【 已学的电学物理量:电流I 、电压U 、电阻R 。
猜测三者之间的关系:I =UR 、I =U /R 、I =U -R 、……实验所需器材:电源、开关、导线、电阻、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
实验电路图:见图-10记录表格:结论:(欧姆定律)【教学反思】本课重点即定律的内容不是老师强加到学生脑中,而是通过学生自主的探究,在一定思考和推理情况下学到知识,因此我们设计教学一定要符合初中学生的思维能力,该讲的还是要讲,该放的一定要放。
相信学生能行,能做好,有能力做好。
只有转变了思想认识,摆正了师生之间的关系,并通过“猜想——实验——验证”严密的科学探究方法,才能培养学生能力,真正发挥实效。
教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全册教案
教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第一章力1.1力的概念及力的作用1.2力的合成与分解1.3重力、弹力和摩擦力2.第二章运动与力2.1牛顿第一定律2.2惯性2.3牛顿第二定律2.4牛顿第三定律二、教学目标1.理解力的概念,掌握力的合成与分解方法,了解重力、弹力和摩擦力的特点。
2.掌握牛顿三定律,能运用牛顿定律分析物体的运动。
3.培养观察、思考、实践能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教学难点:力的合成与分解、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
2.教学重点:力的概念、牛顿三定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教具:多媒体设备、演示用弹簧测力计、滑轮组等。
2.学具:学生分组实验器材,包括弹簧测力计、滑轮组、小车等。
五、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实践情景引入,如让学生体验拉弹簧测力计,感受力的作用。
2.新课导入:讲解力的概念、力的合成与分解、牛顿三定律等内容。
3.例题讲解:选取典型例题,详细讲解解题步骤,引导学生掌握方法。
4.随堂练习:设计针对性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分组实验:组织学生进行力的合成与分解、牛顿第二定律验证等实验。
7.布置作业: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力的概念、力的合成与分解、牛顿三定律等核心内容板书。
2.典型例题解题步骤板书。
3.实验原理和注意事项板书。
七、作业设计1.作业题目:(1)力的合成与分解计算题。
(2)牛顿第二定律应用题。
(3)实践题: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生活中的实例。
2.答案:详细解答见附件。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课后反思:针对课堂教学效果,分析优点和不足,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2.拓展延伸:(1)引导学生关注物理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兴趣。
(2)推荐相关阅读资料,拓展知识面。
(3)鼓励学生参加物理竞赛、实践活动,提高综合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2. 例题讲解的详细步骤3. 分组实验的组织与实施4. 作业设计与答案的详细解答5.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实际操作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1)力的合成与分解:这是物理学中的基础概念,学生需要通过直观的演示和实际操作来理解力的分解和合成原理。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课件第1章分子动理论与内能
• 当两个分子处于平衡位置时 , 引力等于斥力 . • 当两个分子间的距离小于平衡位置间距离时 , 斥力大于引力,对外表现为斥力 . • 当两个分子间的距离大于平衡位置间距离时 ,
斥力小于引力,对外表现为引力 .
• 当两个分子间的距离大于分子直径十倍以上时 , 引力和斥力均 趋于零 .
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
分子之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 就像被弹簧连着的小球。
结论: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 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固体
液体
气体
固体中,分子间 的作用力很大, 分子只能在各自 平衡的位置附近 做微振动
液体中,分子在 某个位置振动一 段时间后,可能 移到另一个位置 附近振动
气体中,分子间 的作用力几乎为 零,分子可以在 空间中到处移动
物体是由大量的分子组成
如果把分子看做球形的,那么一般的分子的 直径只有百亿分之几米,也就是说,分子的直径 是以10-10m来量度的,分子的体积非常小,若将 2500万个水分子一个挨一个排列成一行,长度仅 约1cm。由于分子很小,物体里含有的分子数通 常是很多的,在通常情况下, 1cm3的空气里大约有2.7×1019个分子; 1cm3 的水里含有3.35×1022个水分子。
观察与思考
生活中的物理:漂在水面上 的两个油滴会自动合到一块 去,猜想:说明了什么?
猜想:分子之间可能有引力
实验:观察实验1
思考:为什么切断的保险丝不会被拉开? 结论:分子之间存在引力。
生活中的物理:用注射器抽 取半筒水,用手指封闭注射 器的筒口。推压注射器的活 塞,看看能否将水压缩。
结论:分子之间存在斥力
甲:开始时
乙:10天后
丙:20天后
丁:30天后
铅片 金片 将铅片和金片紧紧压在一起
教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全册教案
教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教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教材,主要包括第1章《力和运动》的第1节《力的作用》和第2节《运动和力的关系》。
具体内容如下:1.1 力的作用:力的概念、力的计量单位、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三要素、力的示意图。
1.2 运动和力的关系:物体的运动状态、平衡状态、非平衡状态、力与运动状态改变的关系、牛顿第一定律。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力的概念、力的作用效果以及力的三要素,能够运用力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2. 让学生理解运动和力的关系,掌握力与运动状态改变的关系,能够运用牛顿第一定律分析物体的运动。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实验能力以及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力的作用效果的判断、力与运动状态改变的关系。
2. 教学重点:力的概念、力的三要素、力的示意图、牛顿第一定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力传感器、气球、小车、滑轮组、绳子、钩码。
2. 学具:学生实验器材、测量工具、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力的作用效果的实例,如吹气球,引发学生对力的兴趣,引入新课。
2. 力的概念:讲解力的定义,让学生通过实验感受力的作用效果,理解力的概念。
3. 力的三要素:讲解力的三要素,让学生通过实验测量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掌握力的三要素。
4. 力的示意图:讲解力的示意图的画法,让学生通过实验绘制力的示意图,提高学生的直观理解能力。
5. 运动和力的关系:讲解物体的运动状态和平衡状态,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力对物体运动状态的影响,理解力与运动状态改变的关系。
6. 牛顿第一定律:讲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让学生通过实验验证牛顿第一定律,加深对力与运动关系的理解。
7. 课堂练习:布置随堂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巩固所学内容。
六、板书设计力的概念、力的三要素、力的示意图、运动和力的关系、牛顿第一定律。
七、作业设计1. 判断题:力的作用效果有哪些?答案:力的作用效果有改变物体的形状、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 第1章 第2节 内能和热量(共29张PPT)
一、温度与热运动
把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做热运动
二、内能:
运动着的足球具有动能
运动着的分子也 具有动能.
弹簧发生弹性 形变时具有弹 性势能
相互作用的分子也具有势能.
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 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 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单位:焦耳(J)
1、内能的大小与物体的温度有关, 同一物体 温度越高时, 内能越大, 温度越低时, 内能越 小. (注意:不同物体的内能的大小不能根据 温度的高低来进行比较)
在完全燃烧时所放出的热量为3.4×107J;
例题:计算4kg柴油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
已知:q=4.3×107J/kg m=4kg 求:Q 解:Q = mq =4.3×107J/kg ×4kg =1.72×108J 答: 4kg柴油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为1.72×108J
在下列现象中,利用热传递的方式使物体内能 增加的是( B) A.用锯锯木头,锯条发热 B.烧水时,水逐渐变热 C.流星在大气层中高速下落,发光放热 D.小孩从滑梯上滑下,臂部有灼热感
13、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2021/8/262021/8/262021/8/262021/8/268/26/2021 •14、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2021年8月26日星期四2021/8/262021/8/262021/8/26 •15、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2021年8月2021/8/262021/8/262021/8/268/26/2021 •16、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手来做这种精神。2021/8/262021/8/26August 26, 2021 •17、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2021/8/262021/8/262021/8/262021/8/26
九年级物理上册教案教科版
九年级物理上册教案教科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九年级物理上册教科书,主要围绕第四章“电与磁”展开,具体包括第1节“电流的磁效应”和第2节“电磁感应”。
详细内容涉及电流产生磁场的实验观察、奥斯特实验、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以及电磁感应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电流的磁效应,能描述奥斯特实验及其意义。
2. 学习电磁感应现象,掌握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并能够运用相关知识解释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激发学生对物理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电流的磁效应及电磁感应现象的理解。
教学重点:奥斯特实验、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及其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流表、磁针、导线、电源、条形磁铁、灵敏电流计等。
2. 学具:每组一套实验器材,包括导线、电源、磁针、灵敏电流计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磁铁吸引铁钉的现象,引导学生思考磁铁与电流之间的关系。
2. 例题讲解:讲解奥斯特实验,引导学生了解电流的磁效应。
3. 随堂练习:让学生动手操作,观察电流通过导线时磁针的偏转,加深对电流磁效应的理解。
4. 知识拓展:介绍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解释电磁感应现象。
5. 例题讲解:讲解电磁感应在实际应用中的例子,如发电机、变压器等。
6. 随堂练习:让学生动手实验,观察灵敏电流计在磁场中的变化,验证电磁感应现象。
六、板书设计1. 大第四章电与磁小第1节电流的磁效应;第2节电磁感应2. 奥斯特实验步骤及结论3.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奥斯特实验及其意义。
(2)解释电磁感应现象及其应用。
(3)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计算给定条件下的感应电动势。
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电流的磁效应和电磁感应现象的理解程度,以及实验操作过程中的问题。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了解电磁波及其应用,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把握。
九年级上教科版物理知识点
九年级上教科版物理知识点第一章:物质的组成与结构1.1 原子与分子物质是由极其微小的基本粒子构成的。
最简单的物质单位是原子。
原子由原子核和绕核运动的电子组成。
多个原子结合在一起形成分子。
原子和分子是物质的基本组成单位。
1.2 原子核的结构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质子带正电荷,中子不带电荷。
原子核带有正电荷,电子带有负电荷,原子整体是电中性的。
1.3 元素与化合物原子的种类称为元素,元素用符号表示。
同一种元素的原子具有相同的质子数,不同的元素具有不同的质子数。
元素可以通过化学反应组合在一起形成化合物。
1.4 原子的质量与量原子的质量可以用原子质量单位来表示。
原子质量单位(amu)是以碳-12的质量为标准制定的。
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1摩尔物质的质量等于该物质相对分子质量的克数。
1.5 原子的结构与性质原子的结构决定了其性质。
原子的电子数决定了其化学性质,而原子核中质子和中子的数目决定了其物理性质。
第二章:能量与能量转换2.1 机械能物体具有质量和速度时,它具有机械能。
机械能可以分为动能和势能。
动能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势能与物体的位置和形状有关。
2.2 能量转化与守恒能量可以在不同形式之间转化,但总能量保持不变。
能量转化是物质改变状态或发生运动的基础。
2.3 能量的传递与转换能量可以通过物质间的传递和转换来实现。
能量的传递可以是热传导、热辐射和对流。
能量的转换可以是机械能转换为电能、化学能转换为热能等。
2.4 能源与社会发展能源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不同能源的利用方式会对环境产生不同的影响,因此需要合理利用能源并发展清洁能源。
第三章:力与压力3.1 力的作用效果力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表现,具有大小和方向。
力的作用可以改变物体的状态,使物体产生运动或变形。
3.2 重力与物体的重量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称为重力,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物体在重力作用下的重量等于其质量与重力加速度的乘积。
3.3 压力物体受到的力对单位面积的影响称为压力。
教科版九年级(初三)物理上册全套PPT课件
一些带有香味的分 子,从香水瓶中挥发出 来,进入空气中,当它 们到达你的鼻子里时, 就会闻到香味。
返回目录
二、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观察:液体的扩散现象
(1)量筒中装一半清水,将硫酸铜溶液注入水的下方, 由于硫酸铜溶液的密度比水大,会沉在量筒的下部,可以 看到无色的清水与蓝色的硫酸铜溶液直接有明显的界面。 (2)静置几天后,界面逐渐模糊不清了。
返回目录
二、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生活、生产中利用分子运动的事例
(a)厨师 在汤中放 一勺盐, 整锅汤都 会有咸味 (c)在 机械齿轮 等表面渗 碳、硅, 来改善表 面性能
(b)将硼、 磷等物质 扩散到硅 晶体,制 成半导体
014教科版九年级(初三)物理上册电压:电流产生的原因-第二课时
015教科版九年级(初三)物理上册电阻: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第一课时
016教科版九年级(初三)物理上册电阻: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第二课时
017教科版九年级(初三)物理上册欧姆定律
018教科版九年级(初三)物理上册测量电阻
019教科版九年级(初三)物理上册等效电路
页码范围 3-29 30-61 62-89 90-107
108-128 129-145 146-165 166-189 190-213 214-231 232-254 255-274 275-297 298-318 319-339 340-363 364-389 390-407 408-423 424-446 447-466 467-490 491-512 513-535 536-556 557-573 574-588 589-616 617-635 636-654
返回 返回目录
教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
教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一、引言物理是一门研究自然界运动规律以及物质的性质和相互关系的科学。
九年级上册的物理教科书主要介绍了一些基本的物理概念和原理,帮助学生逐步了解物理世界的奥秘。
本文将对九年级上册物理的主要内容进行介绍。
二、力和压力1. 力力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时产生的一种物理量。
九年级上册物理主要介绍了力的概念、力的测量以及力的合成和分解等内容。
通过学习这些内容,学生可以了解力的大小和方向是如何影响物体运动的。
2. 压力压力是物体受到的力对单位面积的作用,是一个标量量值。
九年级上册物理还介绍了压力的计算公式以及压力的应用。
三、机械能守恒机械能守恒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九年级上册物理通过引入机械能守恒定律,教导学生如何解决与机械能有关的问题。
机械能守恒定律表明,在没有外力做功的情况下,一个物体的总机械能保持不变。
四、电和电路1. 电九年级上册物理引入了电的概念和性质。
学生将学习电荷的基本性质,了解正电荷、负电荷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2. 电路电路是电流在导体中的流动路径。
九年级上册物理介绍了电路的基本组成以及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性。
学生将学会如何使用电表测量电流、电压和电阻。
五、光的传播与成像1. 光的传播光是一种电磁波,能够在真空和某些介质中传播。
九年级上册物理对光的传播速度和光的直线传播等内容进行了介绍。
2. 光的成像九年级上册物理还介绍了光的反射和折射现象,以及平面镜和球面镜成像的原理和特点。
学生将学会如何使用光的成像原理解释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六、结语九年级上册物理为学生打下了物理学的基础,为进一步学习高中物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通过学习本册物理教材,学生不仅可以了解物理世界的规律,还可以培养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
以上是对九年级上册物理的简要介绍,希望对学生们能够有所帮助。
更详细的内容请参考教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教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联考九年级物理试卷题 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总 分 得 分 阅卷人一、填空题(共16分,每空1分)1、发生地震时,被困在建筑物废墟中的人向外界求救的办法之一是用石块敲击铁管,这是利用声音可以在_ _(填“固体”、“液体”或“气体”)中传播且传声效果好的道理;但在发生矿难时,被困地底下的人不能用石块敲打铁管,这是因为用石块敲打铁管时,通过 _ _的方式增大了它们的内能,可能会碰出火星引起瓦斯爆炸。
2、如图1是我国新研制的月球探测器样机.样机使用抗温差大的材料,是由于月球表面物质的比热容_ _(填“较大”或“较小”),温差大的缘故.样机还装配有表面凹凸很深的六只“大脚”,设计的目的是_3、夏日荷塘里荷花盛开,微风吹过,飘来阵阵花香,说明分子在 ;荷叶上的两滴露珠接触后合成一滴.表明分子间有 力;风吹荷叶摇晃,说明力能 。
4、二极管是电子电路的重要元件,当电流从它A 端流入时,二极管的电阻很小,可视为二极管短路。
当电流从它B 端流入时,二极管的电阻很大,可视为二极管断路。
(1) 如图2,灯L 1、L 2的连接方式是 (串联还是并联) (2) 当开关S 闭合后, L 2__ ___(亮或不亮)5、在进行英语听力测试时,各考场的有线扬声器是同时开播,也是同时停播的.它们的连接方式是_____联,原因是它们_____(选填“能”或“不能”)独立工作.6、在如图3所示的电路中,当闭合开关后,两个电压表的指针偏转均为图中所示,则电阻R 1和R 2两端的电压分别为 V 和 V 。
7、图4所示是一种调节收音机音量兼开关的调节器,若要使音量最大,滑片P 应接在_____点;若要使音量最小,滑片P 应接在_____点;若要关闭收音机,滑片P 应接在_______点。
二、选择题(共20分,第8-11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第12、13小题为不定项选择,每小题有一个或几个正确答案,每小题4分,全部选择正确得4分,选择正确但不全得2分,不选、多选或错选得0分)8、市面上出售一种装有太阳能电扇的帽子,如图5所示,在阳光的照射下,小电扇快速转动,能给炎热的夏季带来一丝凉意。
该装置的能量转化情况是( )A .机械能→太阳能→电能B .太阳能→机械能→电能C .电能→太阳能→机械能D .太阳能→电能→机械能 9、如图6所示的电路中,各个元件均能正常工作。
当开关闭合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两表指针有明显偏转B .两表指针几乎不动C .电流表指针有明显偏转,电压表指针几乎不动D .电压表指针有明显偏转,电流表指针几乎不动10、家用电冰箱中消耗电能的器件主要是电动压缩机和照明灯泡.其中电动压缩机M 受温控开关S1控制,照明灯泡L 受门控开关S2控制.温控开关S1和门控开关S2既能单独工作又能同时工作.如图7所示是几个同学画的家用电冰箱的电路图,其中正确的是( )图1 图5 图8 图4图3图2A B 图6图7图11 图12 11、为判断一段导线中是否有直流电流通过,手边若有下列几组器材,其中最为方便可用的是( ) A 、小灯泡及导线 B 、铁棒及细棉线C 、带电的小纸球及细棉线D 、被磁化的缝衣针及细棉线 12、下列用水的实例中,不是..利用了“水的比热容较大”特点的是( ) A 、用水浇花 B 、用水冷却汽车发动机C 、用水发电D 、用喷水雾的方法形成彩虹 13、下列关于各种材料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铝、橡胶、塑料都是很好的绝缘材料 B 、超导体是一种电阻很大的材料 C 、食盐水可以导电D 、用半导体材料可以制成性能优良的输电线三、作图、简答题或计算题(32分)14、受通电螺线管产生磁场的作用,小磁针静止时处于如图8所示的状态,请画出螺线管导线的绕法。
(2分)15、一只玩具猫外形如图9所示,猫体内有电池,猫手相当于一个开关,向下压猫手,猫脸上的两个小电灯会一齐发光.把你猜想的猫体内的电路图画在方框内.(3分)16、同学们在理发店洗头时,常会看到理发师用电吹风给顾客吹头发的情景,如图10所示。
请你从此情景中找出一个与力、热或电有关的物理现象,并指出与该物理现象对应的物理知识(不得与示例重复)。
(4分) 示例:物理现象:电吹风吹出的风使头发飘动起来; 物理知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物理现象: 物理知识:17、根据图11所示的电路图,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把图12的实物连接成电路。
(要求导线不能交叉)。
(3分) 18、(7分)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了倡导低碳生活,太阳能热水器被广泛应用于现代生活.下表提供的是一装满水的太阳能热水器在太阳照射下的相关信息:太阳照射时间/h太阳能转换为水的内能的效率热水器最大水容量/L1050%100水升高的温度/℃水的比热容/[J ·(kg ·℃)-1]水的密度/(kg ·m-3)604.2×1031.0×103注:1L=10-3m 3请根据上表信息,通过计算回答问题.(1)、热水器中水的质量为多少kg ?(2分)(2)、热水器中的水需吸收的热量是多少J ?(2分)(3)、热水器平均1h 所接收的太阳能约为多少J ?(3分)图8图9图10...........................密.................................封.............................线.......................19、(7分)实验测得1 kg 某物质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13所示。
已知该物质在固态下的比热容c 1=2.1×103J/(kg ·℃),设物质从热源吸热的功率恒定不变,根据图象解答下列问题:(1)在最初2min 内,物质温度升高了40℃,则吸收的热量为 J ,吸热功率为 W 。
(2分) (2)在t 2=6min时,物质处于 状态(填“固体”、“液体”或“固液共存”),且仍在(填“吸热”、或“放热”)。
(2分) (3)试求该物质在液态下的比热容c 2。
(3分)20、(6分)如图14所示,四冲程汽油机活塞面积为5×10-3m2,汽油燃烧产生的高温高压气体对活塞的压强为8×105p a ,汽油机正常工作10min 所做的功为1.8×106J 。
求:(1)高温高压气体对活塞产生的压力是多少?(3分) (2)该汽油机的功率是多少?(3分)四、实验或探究题(32分)21、(8分)同学们在做“比较水和沙子的吸热能力”实验的场景如图15所示,他们说该实验有两种探究方法。
(1)、实验方法一的设计如图15所示:①、在实验中,加热相同的时间目的是________;(1分)②、请你指出该同学的设计思路和实验装置中的错误和不足。
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不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请你设计出第二种实验方法:①、写出该实验方法所需要的测量仪器______________;(1分)②、请写出设计思路。
(2分) 22、(4分)有一种如图16所示的环形磁铁,磁极的分布有以下两种可能情况:图13图15图17图16图18图14...........................密.................................封.............................线.......................① 磁极呈横向分布,如图17-甲,外侧为N 极,内侧为S 极。
② 磁极呈轴向分布,如图17-乙,上面为N 极,下面为S 极。
为确定这种环形磁铁磁极的分布情况,小李进行了以下实验:取两个完全相同的环形磁铁,将它们按图18那样沿中心轴线互相靠近,发现它们相互排斥。
接着将其中一个环形磁铁翻转,如果它们相互 ,则磁极呈横向分布;如果它们相互 ,则磁极呈轴向分布。
23、(7分)水果含有果酸。
如图所示在水果中插入两片不同金属制成的极板,就组成了一个水果电池。
某科学兴趣小组对影响水果电池电压大小的因素进行了实验研究。
(1)、在水果中插入不同金属制成的极板,并保持两块极板之间的距离、极板与水果的接触面积不变,用电压表直接测量两块极板之间的电压,结果如下表: 铁——锌 铁——铜 铜——锌 苹果 0.55伏 0.60伏 0.95伏 梨 0.40伏 0.50伏 0.90伏 菠萝 0. 50伏 0.55伏 1.00伏 橙0.70伏0.78伏1.05伏①、 画出这个实验的电路图;(2分)②、分析实验数据可以得出:在上述条件下,从金属活动性顺序看,所选用的两块极板材料之间的 _越大,水果电池的电压越大;并且水果电池的电压还与_ 有关;(2分) (2)、若该小组的同学选用一只橙子并用铜一锌做极板,研究水果电池的电压跟极板与水果的接触面积之间的关系时,应控制 _ __ 不变;(1分)(3)、关于影响水果电池电压大小的因素,你还可以研究的问题是__ _ 。
(写出一个) (2分) 24、(6分)某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为探究导体电阻与导体长度和横截面积之间的定量关系,设计了如上面图甲所示的电路.实验时他们将所选的两种金属丝接入电路1和2的位置,通过比较电压表的示数来比较电阻丝的大小.现有几根康铜合金丝和镍铬合金丝,其规格如下表所示:(1)、在探究导体电阻与导体长度之间的定量关系时,他们将编号为________两根金属丝对应接入电路1和2的位置,当发现电压表示数U1:U2接近________时,可以初步判定:在导体的材料和横截面积相同的条件下,导体的电阻与其长度成正比.(2分)(2)、在探究过程中,如果将编号为A 和C 两根金属丝接入电路1和2的位置,则他们想探究的是导体电阻与_________之间的定量关系.(1分) (3)、在“交流与合作”时,有位同学提出:用如图乙所示的电路,将所选的金属丝分别接入电路M 、N 之间,读出电流,然后利用电流跟电阻之间的反比关系,也能探究导体电阻与导体长度和横截面积之间的定量关系.你认为他的实验方法合理吗?________(1分)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25、(7分)用滑动变阻器改变小灯泡的亮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