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科学下册第一章对环境的察觉知识点整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声音的发生和传播
1.声音的产生
a.声音的产生: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b.声源:正在发生的物体叫做声源。
c.常见发声体的振动:
①人说话是靠声带振动;
②蝉鸣靠胸部的两片鼓膜振动;鸟是靠鸣膜振动发声的;蟋蟀靠翅膀相互摩擦而发声;
蜜蜂、蚊子、苍蝇在飞行时才有声音,是因为他们飞行时翅膀在振动的缘故;
③乐队中的弦乐是靠弦的振动发声的;管乐是靠管内气柱的振动发声的。
2.声音的传播
a.声音的传播条件: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一切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传声,但真空不能传声。
b.声波:与水波相似,声音也是一种波。如:说话者使口腔前方的空气形成了疏密相间的波动,并向远处传播,这就形成了声波。
声波的应用:医疗上用超声波粉碎内脏的结石,科学家用声波来探测海水深度等。
c.声音在介质中传播的快慢:
声速:声音每秒钟在介质中传播的路程。
15℃,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影响声速的因素:声速与介质的种类有关,与介质的温度有关。一般来说,声速在固体中快于在液体中,在液体中快于在气体中。
3.探究声音的产生
a.让一些物体发出声音,例如:声带、张紧的橡皮筋、鼓、水、笛子等。
b.观察、感受各种发声物体的共同特征。
在鼓皮上撒点沙子,敲鼓,使鼓发声,从沙子的跳动我们知道鼓面在鼓动。沙子不跳了,鼓声也消失了。
把一把扎小辫用的橡皮筋张紧在文具盒上,拨动橡皮筋使它振动,也会听到声音。
使笛子出气孔上粘一小纸条,吹笛子使其发声,发声时纸条也会摆动。
敲响音叉后,把音叉靠近悬挂着的塑料泡沫,塑料泡沫摆动起来。
实验说明:①一些实验现象不够明显时,我们可进行一些巧妙设计使现象更明显,例如,把敲响的音叉接触水面,音叉会溅起水花,让我们更明显地观察到物体的振动。在桌子上撒一些塑料泡沫帮助显示桌子的振动。
②实验时,尽量让多种不同的物体发声,让固体、液体、气体发声,得出的结论会更客
观准确。
分析总结:一切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即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
4.探究声音的传播
猜想和假说
声音要传播出去,可能需要什么来作媒介。
实验探究
a.固体传声:把两张课桌紧紧地挨在一起。一个同学轻敲桌面,另一个同学把耳朵贴在另一张桌子上。再把两张桌子拉开一条小缝,再试一试。
b.真空罩实验:如图所示,把正在发声的闹钟或手机放在玻璃罩内,用抽气机逐渐抽出里面的空气,注意声音的变化。再让空气逐渐进入玻璃罩内,注意声音的变化。
分析:学生听到老师讲课时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播的。桌子是固体也能传声;真空罩实验说明空气能够传声,真空不能传声。
总结:声音要靠介质传播,真空不能传声。一切固体、液体、气体都是传声的介质。
5.回声及应用
声波在传播的过程中遇到障碍物后会反射回来,再传入人耳,我们就听到了回声。
(1)回声:如果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s以上,人耳就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否则,回声和原声混在一起,使原声加强。如:在屋里谈话比在旷野里听起来
响亮就是这个缘故。
(2)回声测距:声音从发生到返回的路程,称为双程。双程的路程时单程(即距离)的2倍,双程所用的时间也是单程的2倍,计算时要处理好这个关系。
二、声音的接收
1.音调、响度和音色
a.音调:声音的高低。
率:频率是表示物体振动的快慢。它等于物体在1s内振动的次数。频率的单位是赫兹,简称赫,符号位Hz。如果物体在1s内振动100次,那么频率就是100Hz。
音调与频率的关系:频率越大,音调越高;频率越小,音调越低。
b.响度:声音的强弱。
①振幅:物体振动的幅度。
②响度与振幅的关系:发声体的振幅越大,响度就越大;振幅越小时,响度也越小。
③与距离的关系:离发声体越远,响度越小。
c.音色:反映音的品质。
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即使音调相同,我们还是能将它们分辨出来,就是因为音色不同。
人们通常所说的“音质不同”指的就是音色。材料和结构不变,其音调和音色就不会变化。
2.噪声污染
a.乐音与噪声:乐音是使人轻松愉快的声音,噪声是使人烦躁不安的声音。
b.环保噪声: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c.噪声的等级:我国政府规定工厂、工地的噪声应不超过85~90分贝。居民居住区的噪声,白天不超过50分贝,夜间不能超过40分贝。
d.减弱噪声的途径:
①在声源处减弱。如改造噪声大的机器或换用噪声小的设备或加一些消声装置。
②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马路和住宅间设立屏障或植树造林,使传来的噪声被反射或
部分被吸收而减弱,建造隔音墙等。
③在人耳处减弱。在工作时佩戴个人防护用具。
3.探究音调的影响因素
设计并进行实验: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注意钢尺振动的快慢。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再次拨动。
注意使钢尺两次的振动幅度大致相同。
比较两种情况下钢尺振动的快慢和发声的音调发现:物体振动越快,发出的音调越高;
振动越慢,发出的音调越低。
4.探究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提出问题: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
设计并进行实验:
如图所示,用不同的力量敲打音叉,感受声音的大小,同时把音叉接触悬挂的乒乓球,观察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
归纳总结:声音的响度与振幅有关。物体的振幅越大,声音的响度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