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期末考试归纳概念
社会学 期末重点
1.社会学:社会学是从综合性、整体性视角,系统研究社会结构和社会过程,深入揭示社会运行和发展规律的社会科学。
2.社会化:是一个人从最初的自然的生物个体转变为社会人的过程。
通过这一过程,个人形成个性和自我,内化社会价值标准,学习角色技能,适应社会生活。
社会化主要内容:生存技能的社会化性别角色的社会化政治的社会化道德的社会化。
3.社会流动:社会流动指社会上的人或人群社会地位,社会位置的变动。
更准确的是说个人或群体在社会分层结构与地理空间结构中位置的变动。
4.利益群体:基于某种共同价值、共同利益、共同态度或者共同职业的利益个体所结合形成的正式或非正式的利益集合体。
人类在为生存发展而从事获取满足自身需要的社会活动中发生的社会关系,利益群体具有追求维护成员利益的强大动力和机制。
5.社区:生活在一定地域内靠互动关系和共同文化来维系的人们所形成的生活共同体。
6.代差:两代人之间在价值观念、行为方式之间的差异,代差反映的是两代人生活的这个时代里的整个社会结构、社会生活的变化速度和程度,也反映出两代人在社会化各阶段上的差异。
7.家庭结构(家长制):组织内部实行类似于传统的家长对待家庭成员那样的管理制度。
8.社会交往:社会交往是指作为主体的个人、群体、民族等,在社会生活中与自然、社会之间的各种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
9.现代社会的主要社会问题:人口问题贫困问题生态环境问题犯罪问题网络社会问题科技社会问题突发公共事件问题劳动就业问题食品安全问题公共卫生问题10.社会制度构成要素:价值理念行动规则制约对象预期目标11.社会流动的类型:垂直流动与水平流动个人流动与群体流动结构型流动与非结构型流动代际流动与代内流动渐进的流动与骤变的流动12.理想类型分析(韦伯):注重对社会现象的具体意义的理解和解释。
他认为人的行为及其意义十分复杂,惯常使用的概念工具常常面临困境,即,或是由于概念过于宽泛,使其失掉现象的某种具体特征,或是概念过于狭窄,无法包容相关的现象。
社会学期末复习要点
社会学期末复习要点1、社会学的学科特点:整体性、综合性、现实性、实证性2、社会学的社会作用:理论作用:(1)社会学的认识作用。
(2)意识形态作用。
实践作用:(1)进行社会发展战略研究,参与社会发展的计划与规划,为政府宏观决策和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2)开展社会问题研究,帮助政府科学地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的协调发展;(3)为社会工作和社会管理提供必需的社会学知识;(4)普及社会知识,促进公民的社会适应与社会参与,指导人们建立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
3、社会学创始人孔德的思想:孔德第一个把社会学作为一门关于人类社会的学科;提出了社会学研究的实证方法;试图把社会学理论系统化。
4、文化的概念:(1)广义理解的文化:是指人类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2)狭义理解的文化:是指人类所创造的精神财富的总和。
5、文化的特性:象征性、复合性、多样性、共享性。
6、文化的构成:(1)根据文化所包含的内容的性质,分为外层、中间层、里层;(2)根据文化所包含的内容的复杂程度和范围大小,分为文化特质、文化丛、文化模式;(3)根据各种不同的文化在整个文化系统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分为主文化、亚文化、反文化。
7、传统文化和现代化的关系:现代化从理论上讲就是一个社会文化的现代化。
关系之一:对传统文化在批判的基础上继承,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
(扬弃)关系之二:对传统文化的认同以及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适应。
对传统文化的糟粕进行抛弃,保留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并加以适当选择,去粗存精,以端正的心态借鉴西方先进的技术和制度是发展中国家应当借鉴的经验。
8、社会化的影响因素:家庭的影响、学校的影响、社会的影响9、社会化过程中的问题:早期社会化的困境、社会化的偏差和失败、代差10、初级群体的基本特征:(1)成员有限,规模较小。
(2)成员之间有直接的、面对面的互动。
(3)成员间相互扮演多重角色,表现了全部个性。
(4)成员之间的交往富有感情,成员难以替代。
社会学概论期末复习知识点。
1.社会结构:我们生活的社会背景不只是事件或行动的随机分类,而是以各具特色的方式被赋予结构或模式。
社会结构每时每刻都在被个体重新构造。
2.早期理论家----奥古斯特-孔德创造了“社会学”这一术语3.早期理论家----埃米尔-涂尔干(1)社会事实:社会学第一原则:把社会事实当作物来研究,用社会方法来研究社会的对象。
社会学家采用社会学方法不是用来研究个体而是用来考察社会事实即社会中塑造个体的行动的诸多方面。
社会事实是外在于个体行事方式、思考方式和感觉方式,有其自身的实在,外在于个体的人的生活和感知。
社会事实对个体施加强制性力量。
社会事实难以研究,不能被直接观察。
(2)社会团结和道德团结:机械团结:分工程度低的传统文化以机械团结为特征。
机械团结是基于共识,基于信念的相似性。
有机团结:发达社会中工作的专门化合社会分化的加剧,导致以有机团结的特征的新型秩序。
有机团结以人们在经济上的相互依赖,以及认识到他人的贡献重要性为基础。
4.早期理论家----马克思-韦伯不相信结构外在于或独立于个体而存在,认为社会中的结构式由行动之间的复杂的相互影响塑造的。
理念型:是用来理解世界的概念模型或分析模型。
理念型并不存在于真实世界中,但真实世界中的任何情形都能通过与理念型的对比来完成。
理念型并不是值得向往的完美目标,是指一种特定现象的纯粹形式。
理性化:科学、现代技术和科层制的发展被描述为理性化。
理性化是指依据效率原则,以技术性知识为基础来组织社会和经济生活。
韦伯认为支配资本主义的不是阶级冲突,而是科学和大规模组织即科层制的兴起。
现代理论思路功能主义:功能主义认为社会是一个复杂系统,各个组成部分协同工作,产生了稳定和团结。
有机体类比:把社会的运行比作一个有机体的运转,社会组成部分像人体的各个部分一样,是为了社会的整体利益而系统工作。
道德共识对于维持社会稳定和秩序的重要性。
5.显功能:指特定社会活动类型中参与者知道的并意欲的功能。
社会学概论期末考试复习总结
社会学概论期末考试复习总结社会学概论期末考试复习总结一、分章节概括:1、Chapter 1:1.社会学是对人类社会和社会互动进行整体的、客观的研究的一门学科。
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家孔德于1838 年正式提出了“社会学”一词。
2.功能论的视角基本观点:社会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构成社会的各个部门都对社会系统的存在和发展发挥着一定的功能,都是为了保持社会的稳定而构建起来的。
对群体的整合与内聚有贡献的是正功能;推助群体破裂的则是负功能。
正功能产生的是积极的作用和效果,负功能产生的是消极的作用和效果。
2、Chapter 2:1.文化的含义:文化是为一个社会的内部成员共同拥有的、通过学习获得的行为方式、价值观念和意义体系,包括使这些价值观念和意义具体化的物质实体。
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文化是与自然相对的概念,指人在实践中所创造的一切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
前者如公路、服装等物质文化,后者如语言、价值观、习俗等非物质文化。
狭义的文化仅只非物质文化,是人类在精神和观念方面的创造。
2.文化的特征(一)集体创造性文化是人类在长期共同生活中创造出来或衍生出来的。
纯自然的东西不是文化,只有人类制造出来或经过人类加工出来的东西才是文化。
如,石头不是文化,石器是文化;水不是文化,自来水是文化。
(二)后天习得性文化不是先天遗传的本能,而是后天通过学习和模仿获得的知识、经验、技能和习惯等。
(三)象征性文化的象征性表现在文化能够表达其自身本义以外的多重意义,文化现象总是具有广泛的意义。
(四)多样性:文化多样性是指各群体和社会借以表现其文化的多种不同形式。
民族文化多样性地域文化多样性。
3.文化震惊:是指生活在某一种文化中的人,当他初次接触到另一种文化模式时所产生的思想上的混乱与心理上的压力。
文化震惊是一种客观现象,并没有善恶之分,但是对文化震惊的处理却可能产生两种不同的效果。
4.文化的功能教化功能:文化形塑了丰富多彩的社会人;规范功能:文化使社会有了系统的行为规范;界分功能:文化是人与动物区分的重要标志;整合功能:文化使社会团结有了重要的基础。
社会学复习资料
社会学复习资料
社会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社会行为、社会组织和社会变迁的学科。
在复社会学时,以下是一些重要的概念和理论,供参考和复。
社会学的基本概念
- 社会:指人类在一定的地理空间内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的总体。
- 社会行为:指个体在社会中的各种行动和互动。
- 社会组织:指社会中的各种组织形式,如家庭、学校、政府等。
- 社会变迁:指社会在时间上的演化和发展。
社会学的理论和学派
- 功能主义:强调社会组织和社会行为的功能和目的。
- 冲突理论:认为社会是由于社会力量之间的冲突与斗争而产
生和变革的。
- 交互主义:关注个体之间的互动和意义的构建。
- 结构主义:强调社会结构对个体的影响。
- 社会建构主义:强调社会是由人们共同建构的。
社会学的研究领域
- 社会结构:研究社会组织和社会层级。
- 文化与社会化:研究文化价值观念和社会化过程。
- 社会不平等:研究社会阶层和社会差距。
- 社会变迁与发展:研究社会的演化和变迁过程。
- 社会问题与社会政策:研究社会中存在的问题和相应的政策措施。
以上是社会学的一些基本概念、理论和研究领域的简要介绍。
复习时,可以根据重点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和总结。
希望对你的复习有所帮助!。
社会学期末考试整理
社会学诞生的标志,背景,社会学的功能⏹社会学诞生的标志:1838年,孔德在《实证哲学教程》中,第一次提出社会学这一名词。
⏹2、社会学的产生背景⑴社会历史环境的影响:欧洲第一次工业革命后,旧的社会体制被瓦解,新兴的资产阶级及其制度崛起,阶级矛盾与冲突加剧,社会问题铺天盖地而来。
为了克服当时面临的种种危机,资产阶级和他们的知识分子开始关注社会问题,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他们试图运用新的理论体系和方法重新组织和安排社会生活秩序,以适应社会安定与发展的需要,西方社会学就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应运而生。
⑵近代自然科学发展的启示:古希腊思想家的社会观:柏拉图:社会起源于人类的共同需要;社会要有一定的分工和秩序。
亚里斯多德:社会起源于人的合群的政治本性,人注定要合群而居,形成各种生活共同体。
⑶相关理论的长期积淀:自17世纪科学革命后,物理学、天文学、生物学等学科很快发展起来,启发人们用自然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去考察和研究社会。
⏹社会学的功能1)描述功能:回答“是什么”?不带有主观的价值评判2)解释功能:回答“为什么”,有主观的价值评判3)预测功能:回答“将会怎样”?把握社会未来的发展趋势。
4)规范功能:回答“应该怎样”,约束、规范、控制5)教育功能:提供有关认识自己、处理与他人的关系、职业准备、正确决策等方面的社会知识,使人们更好地适应社会。
⏹西方社会学的发展及主要的代表人物:1、创立时期(19世纪30年代—19世纪末)以孔德(法国)、斯宾塞(英国)为代表。
孔德的主要社会学思想:社会静力学与社会动力学三阶段法则:与知识的三阶段(神学、形而上学、实证)相对应,提出社会发展经历的三个阶段(军事社会、宗教社会、工业社会)斯宾塞:社会有机体论与社会进化论2、真正形成时期或科学化时期(19世纪末—20世纪40年代)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
以迪尔克姆(法国)、韦伯(德国)、美国的芝加哥学派为代表。
3、深入发展时期(19世纪40年代—现在)结构功能主义理论:帕森斯、默顿社会冲突理论:米尔斯、达伦多夫、科塞社会交换理论:霍思曼、布劳等符号互动理论:米德、布鲁默等社会范畴的理解社会的含义:社会是在一定地域内进行着的、以物质资料生产活动的方式为基础的、相互作用的生活共同体。
社会学期末考试复习重点
社会学期末考试复习重点第一节社会互动的含义及理论一、社会互动的含义一般来说,社会互动是指社会上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通过信息的传播而发生的具有相互依赖性的社会交往活动。
•社会互动必须发生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之间,一个离群索居的人不能发生社会互动。
•个人之间、群体之间只有发生了具有相互依赖性的行为时才存在互动,并不是任何两个人的接近都能形成社会互动。
•社会互动以信息传播为基础。
大多数互动过程中,人们不仅交流信息,而且还交流思想和情感。
•社会互动可以是面对面的,也可以在非面对面的场合下发生。
•社会互动总是在特定的情境下进行的,同一行为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场合具有不同的意义。
•社会互动还会对互动双方及他们之间的关系产生一定的影响,并有可能对社会环境形成一定的作用。
•人们的互动往往遵循一定的行为模式,具有一定的互动结构。
二、社会互动的理论(一)符号互动论1.符号,是指能够有意义地代表其他事物的事物。
符号沟通是将人从动物界区分开来的主要标志。
2.基本观点•人的行为是有意义的行为,要理解某个行动,就要对行动者赋予其活动的意义做出解释;•意义不是固定不变的,它的确定有赖于互动的背景和情境,是在互动过程中产生、修正、发展和变化的•在互动过程中,人们往往从他人的角度来解释其思想和意向,并以此来指导自己的行为•人们从自己所认识到的他人对自己的态度和看法中来认识自己,形成并修改自我概念。
3.两个主要派别・以布鲁默为首的芝加哥学派注重用人文科学方法来研究互动过程・以库恩为首的艾奥瓦学派主张用实证主义方法来研究互动结构。
4.批评:•它将社会关系简单地归结为人际关系,忽视了宏观社会结构•忽视了互动的内容和社会经济条件对互动形式的重要影响•它所使用的一些概念没有明确的定义(二)角色理论角色与互动的关系1.互动是角色之间的互动。
2.角色的形成和扮演也是在互动中完成的(三)参照群体理论1.〃参照群体〃是指个体在心理上所从属的群体,是个人认同的为其树立和维持各种标准、提供比较框架的群体。
社会学复习知识梳理超级(含所有知识点)
社会学复习知识梳理超级(含所有知识点)
社会学复知识梳理超级完整版(含所有知
识点)
1. 什么是社会学
社会学是研究社会现象和社会行为的学科。
它关注社会中人们
的相互关系、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和社会变迁等问题。
2. 社会学的研究方法
- 实证研究方法:通过数据收集和分析来验证相关理论或假设。
- 理论研究方法:通过构建社会学理论来解释和理解社会现象。
3. 社会学的主要理论观点
- 结构功能主义:强调社会结构的稳定性和功能的平衡。
- 冲突理论:认为社会是由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冲突和斗争构
成的。
- 符号互动主义:关注个人对符号和意义的理解和解释。
4. 社会学的研究领域
- 社会组织:包括社会机构、社会角色和社会规范等。
- 社会化:研究个人在社会中的成长和发展过程。
- 社会不平等:关注社会中的阶级、种族、性别等不平等问题。
- 文化与社会:研究文化对社会行为和社会结构的影响。
5. 社会学的重要概念
- 社会结构:指社会中的各种组织形式和人们的社会地位。
- 社会化:个体在社会中研究和内化社会价值观和行为规范的
过程。
- 角色:指在特定社会环境中个体所扮演的行为和责任。
- 文化:社会共享的符号、价值观和行为方式的总和。
以上是社会学复习知识梳理的超级完整版,包含了社会学的基
本概念、研究方法、主要理论观点、研究领域和重要概念等内容。
希望对你的复习有所帮助!。
社会学期末复习资料
社会学期末复习资料72个概念1.社会学:社会学是从综合性、整体性视角系统研究社会结构和社会过程,以深刻揭示社会运行和发展规律的社会科学。
2.社会:在社会学看来,社会是人类的生活共同体。
一个特定的社会都是处于特定时空领域内的、享有共同文化、以物质生产活动为基本前提并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
生产关系总合起来就构成所谓的社会关系,就构成所谓社会。
3.文化:文化可以划分为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
文化是一种人为的事实。
文化是后天生的,可习得的,而不是通过遗传天生具有的。
文化通过象征系统才得以呈现,其中最重要的是符号、文字、语言。
4.社会结构:社会结构的各个组成部分及要素之间持久的稳定的相互联系模式。
社会结构可以分为宏观社会结构和微观社会结构,宏观社会结构指社会的整体结构,微观社会结构主要是指社会的各种要素或基本单位之间的结构现象。
5.传统社会:社会学家把工业革命以前的社会发展阶段归结为传统社会,传统社会的生产方式受自然经济形态的束缚,生产力发展水平落后,以血缘、地缘关系作为维系社会关系的主要纽带,社会流动缺乏,具有“熟人社会”的特征。
6.现代社会:将工业革命后的社会发展阶段归结为现代社会,以工业化生产为主导,生产力巨大发展,具有“陌生人社会”的特点,还结合了法律和其他制度来维护社会。
7.社会互动:社会互动着重指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侧重于对个人、群体、组织在行动过程中相互联系的现象、方式、规则、秩序等方向的研究。
8.社会化:社会化是指一个人从最初的自然的生物个体转变为社会人的过程。
通过这一过程,个人形成个性和自我、内化社会价值标准、学习角色技能、适应社会生活。
9.社会关系:社会关系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形成的以社会生产关系为基础的各种联系的总称。
社会交往与互动是社会关系的生成和实现机制。
10.社会网络:社会关系的纵横交错构成了社会网络,这种网络对于置身其中的社会行动者的意识与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具有多样性。
社会学概论期末复习提纲(DOC)
社会学概论期末复习提纲1. 社会学的定义① 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安东尼•吉登斯提出) 社会学是一门对人的社会生活进行系统研究的科学。
② 社会学产生的历史背景及条件:A 社会变革的需要。
B 、思想渊源,社会研究先驱奠定的社会思想基础。
C 、自然科学的发展和推力。
D、社会经验研究的积累。
2. 社会学产生的主要阶段① 初创阶段(19世纪30年代至19世纪末): 奥古斯特•孔德:③ 互动论: 符号是人类沟通最重要的手段, 是一个社会中的所有成员共享符号与象征的 意涵。
4. 社会学研究的步骤方法① 定义问题 ② 回顾文献 ③ 建立假设 ④ 选定研究设计⑤ 收集与分析资料 (资料收集方法: 调查、观察、实验、现存资料 ) ⑥ 形成结论最初使用“社会物理学”创造社会学。
倡导运用实证方法研究社会学。
提出“三阶段法则” 。
晚年提出“人道教” 。
1) 2) 3) 4) A 、B 、 哈利亚特•玛蒂诺:C 、 赫伯特•斯宾塞: ( 1 )翻译家。
( 2)研究社会的风俗和习惯。
( 3)提倡女权,主张消灭奴隶制。
1 )提出社会进化论。
2)提出社会有机论。
卡尔•马克思:(1)研究资本主义和阶级斗争。
(2)提出社会变迁、唯物史观。
②形成阶段(19世纪末到20世纪30年代):A 埃米尔•涂尔干:(1)将实证方法运用到社会学研究中。
( 2)提出社会团结和社会分工论。
( 3)提出宗教和知识社会学。
B 马克思•韦帕:(1)提出社会行动论。
(2)提出政治社会学。
3. 社会学的三大理论流派及观点① 功能论: 社会的每个部门都是为了保持社会的稳定而构建起来的。
一个面向对于社会的稳定与存在并没有贡献——假如它没有特别的功能, 价值观的共识,这个社会面向很快就会被淘汰。
② 冲突论: 社会行为必须用竞争团体间冲突与紧张的角度来分析。
征就是竞争团体间永无休止的争斗。
D 、假如社会生活的某 或是无法促进社会该理论认为社会的特⑦ 未来的研究构想5. 文化的定义① 广义: 文化是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是人的一切生活方式和为满足这些方式所创造的事事物物,以及这些方式所形成的心理行 为。
《社会学》概论知识点名词解释期末复习笔记
《社会学》概论知识点第一章导论1、社会学:社会学是从变动的社会整体出发,通过人的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来研究社会结构和功能、发生发展规律的一门综合性社会科学2、社会学的功能:描述、解释、预测、规范功能3、马克思对社会学的贡献:马克思没有明确地提出社会学概念,但是其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研究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学;马克思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研究社会,将社会学的研究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以唯物史观为基础解释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在中国的发展体现在毛泽东思想上,比如《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等。
第二章社会学研究方法1、实证主义(孔德斯宾塞迪尔卡姆)的基本观点:经验是科学的唯一来源,只有经过经验验证的知识才是科学的知识,未经验证的只是假设;社会学作为一门学科,应该保持价值中立原则;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都是纯客观的,因此社会学的首要原则和任务就是客观描述事实揭示真相;人的行为是由外部环境引起的,因此分析人的行为要了解外部因素,探求人的意识是没有意义的。
2、反实证主义(韦伯)的基本观点:反实证主义也称人本主义社会学。
强调区分自然客体与社会现象,反对把自然科学的方法绝对化;强调社会参与者的主体性、意识性、能动性,反对把人作为非人格的客观实体的物化现象;注重运用价值关联,主张对社会事实与价值判断、理论与实践进行分别处理。
3、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方法论:实践的观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阶级分析理论、实事求是的观点第三章社会1、社会唯实论的观点:社会是一个由各种制度和规范构成的有机整体,外在于个人而存在,对个人具有强制性。
2、社会唯名论的观点:社会不是真实存在的实体,而是一个名称,个人是真实存在的,社会是个人行动的产物和互动的形式。
3、对两种观点的评价:首先,这两种观点都有一定的合理性,看到了社会与个人的区别;社会唯实论承认社会的独立性,但忽略了个人对社会的依懒性,认为社会先于个人而存在。
社会唯名论否认社会的存在,用个人的存在排斥社会的存在。
《社会学》概论知识点名词解释期末
《社会学》概论知识点名词解释期末《社会学》概论知识点第一章导论1、社会学:社会学是从变动的社会整体出发,通过人的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来研究社会结构和功能、发生发展规律的一门综合性社会科学2、社会学的功能:描述、解释、预测、规范功能3、xx对社会学的贡献:马克思没有明确地提出社会学概念,但是其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研究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学;马克思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研究社会,将社会学的研究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以唯物史观为基础解释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在中国的发展体现在毛泽东思想上,比如《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等。
第二章社会学研究方法1、实证主义(孔德斯宾塞迪尔卡姆)的基本观点:经验是科学的唯一来源,只有经过经验验证的知识才是科学的知识,未经验证的只是假设;社会学作为一门学科,应该保持价值中立原则;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都是纯客观的,因此社会学的首要原则和任务就是客观描述事实揭示真相;人的行为是由外部环境引起的,因此分析人的行为要了解外部因素,探求人的意识是没有意义的。
2、反实证主义(韦伯)的基本观点:反实证主义也称人本主义社会学。
强调区分自然客体与社会现象,反对把自然科学的方法绝对化;强调社会参与者的主体性、意识性、能动性,反对把人作为非人格的客观实体的物化现象;注重运用价值关联,主张对社会事实与价值判断、理论与实践进行分别处理。
3、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方法论:实践的观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阶级分析理论、实事求是的观点第三章社会1、社会唯实论的观点:社会是一个由各种制度和规范构成的有机整体,外在于个人而存在,对个人具有强制性。
2、社会唯名论的观点:社会不是真实存在的实体,而是一个名称,个人是真实存在的,社会是个人行动的产物和互动的形式。
3、对两种观点的评价:首先,这两种观点都有一定的合理性,看到了社会与个人的区别;社会唯实论承认社会的独立性,但忽略了个人对社会的依懒性,认为社会先于个人而存在。
社会学考点整理
社会学考点整理社会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社会行为和社会关系的学科,旨在揭示社会现象背后的规律以及社会变迁的原因和影响。
在社会学的学习中,有一些重要的考点需要我们重点关注和整理。
本文将通过对这些考点的归纳总结,帮助读者更好地掌握社会学知识。
一、社会学基本概念社会学的基本概念是社会学学习的基石,理解这些概念对于深入学习社会学理论和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其中包括社会结构、社会交往、社会制度、社会化等概念的解释和理解。
社会结构是指一个社会中各种各样的组织、机构、团体和人们之间的关系网络,包括社会地位、社会角色、社会层级等。
社会交往是指人与人之间在特定社会结构的基础上进行的各种交流、互动和合作行为。
社会制度是指社会生活中用于规范人们行为的各种文化、制度和规则,如法律、道德、习俗等。
社会化是指个体通过教育、家庭、媒体等途径来接受和适应社会的过程。
二、社会学理论社会学理论是社会学研究的理论框架和思维工具,用于解释和分析各种社会现象。
主要包括功能主义理论、冲突理论、符号互动主义理论等。
功能主义理论强调社会是一个有机整体,各个社会组成部分相互作用和互相依赖,通过完成不同的功能来维持社会的稳定和和谐。
冲突理论认为社会是由于不同群体之间的利益冲突而产生的,类别间存在着不平等和斗争,社会变迁是通过冲突和对抗来推动的。
符号互动主义理论强调个体通过社会交互和语言符号的使用来构建社会现实和意义,人们根据对他人行为的解释而做出反应。
三、社会结构与社会变迁社会结构研究社会中各种组织形态和组织机构的关系,包括社会层次、社会地位、社会角色等。
而社会变迁则研究社会从一个状态向另一个状态的发展和变化,包括社会演化、社会发展、社会转型等。
社会结构中的社会层次包括社会阶层和社会群体。
社会阶层是指在社会分工和社会地位划分的基础上,人们所处的不同社会地位和社会角色的集合,如贵族、中产阶级、工人阶级等。
社会群体是指有相同兴趣、目标或特征的个体的集合,如家庭、职业群体、社会团体等。
社会学概论期末考点
社会学概论期末考点一:名词解释(6个)1.社会互动是社会上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通过信息的传播而发生的相互依赖性的社会交往活动。
简单的说,是人们对他人采取行动或者对他人做出反应的过程。
2.角色(先赋角色,自致角色)包括职位和由职位发生的权力义务以及行为规范、行为模式的总和,是由个人与社会的结合而产生出来而且比个人更具体的概念。
先赋角色也称归属角色,是指建立在血缘、遗传等先天的或生理的因素基础上的社会角色。
自致角色也称成就角色、自获角色,指主要通过个人的活动与努力而获得的社会角色。
3.印象管理指一个人通过一定的方式影响别人形成的对自己的印象的过程。
它是自我调节的一个重要方面,也包括了与他人的社会互动,是自我认知观点的核心和人类的一种基本动机,是不论个体在组织内部还是组织外部都渴望被别人积极看待,避免被别人消极看待。
4.镜中我由库利提出,人的行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自我的认识,而这种认识主要通过与他人的社会互动形成的,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态度等等,是反映自我的一面镜子,个人通过这面镜子认识和把握自己。
5.初级群体其成员间相互熟悉了解、以感情为基础结成亲密关系的群体,如家庭、邻里、朋友和亲属等。
(典型形式)6.次级群体又称间接群体或次属群体,指其成员为某种特定目标集合在一起,通过明确的规章制度结成正规关系的社会群体,如学校、工厂和政府部门等。
7.社会组织指人们为实现某种共同目标,彼此协调其行为,并联合起来形成的团体。
组织就是精心设计以达到某种特定目标的以业缘关系为纽带结成的相对独立的次级社会群体。
8.科层制20世纪早期,马克斯.韦伯对科层制进行了经典性分析。
他认为,理性化是现代世界的主要社会潮流,经由这一过程,陈旧的、传统的社会组织方法被大量明确、抽象、正式的规则和程序所逐渐代替。
科层制的主要特征:(1)细致分工。
正式组织需要处理的事务通常被分为许多小单元,由受过训练的专门人员来负责处理这些小单元,组织中普通成员只负责处理自己的那一部分职责。
社会学概论期末复习资料
社会学概论一、名词解释:社会: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产物,是人们按照自己不断增长和提高的劳动和生活的需要,创造性地结合成不同的社会关系,进行不同社会活动的共同体。
社会学:是从变动着的社会系统整体出发,通过人们的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研究社会的结构、功能、发生、发展规律的一站综合性的社会科学。
社会化:即人的社会化。
就是指一个人从出生,从不知不识的生物个体的人,经过不断地学习知识,技能和社会规范,培养和提高自己的社会需要,发展自己的社会性,把自己一体化到群体中去,从而使社会不断延续和发展下去的基本过程。
社会需要:是人们需要是人们在一定情景下,对客观事物产生的匮乏感受,而要求得到满足的社会心理反应。
社会交往:是指个人与个人、个人与团体、团体与团体之间为了满足某种需要而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活动与过程。
社会保障:也叫社会安全,是国家和社会依照法律对因不能参加正常劳动或遭受意外而不能维持基本生活的社会成员提供最低限度的经济援助,以保障其基本生活的制度。
社会组织结构:是指组织由哪些部分构成及各部分之间所确立的关系形式。
在这里,前者是从外观上来描述社会组织的结构,后者则是从实质上来分析社会组织的结构。
社会分化:是指社会中的个人或群体之间产生的被社会认可了的区别。
社会分化现象是社会发展中的普遍现象。
社会分层:按照一定的标准将人们区分为高低不同的等级序列叫做社会分层。
社会制度:有宏观、中观和微观之分。
社会学研究社会制度着眼于中观尺度,认为社会制度是为了满足人类的社会需要,在一定的历史和现实条件下形成的社会关系及与此相联系的社会活动的规范体系。
社会问题:是由于人与环境污染的关系或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失调,影响了广大社会成员的正常生活和社会进步需要运用社会力量加以解决的问题。
社会解组:是社会各组成部分之间联系微弱或不协调,社会行为规范取社会成员失去的约束,从而社会的组织程度低,及至处于无组织状态的现象。
社会变迁:是指一个社会中,社会结构方面发生的社会制度和人们的生活方式、社会角色模式的变动过程。
社会学概论知识点复习考点归纳总结
三一文库()*电大考试*社会学概论1、社会: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产物,是人们按照自己不断增长和提高的劳动和生活的需要,创造性地结合成不同的社会关系,进行不同社会活动的共同体。
2、角色冲突:是在角色扮演过程中,一个人因同时担当两种以上角色,这此角色又对他提出出相互矛盾的要求时所出现的现象。
3家庭:所谓家庭,是指建立在婚姻和血缘关系之上的成员之间的亲密合作、共同生活的群体。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人们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
4、人的社会化:是指人从出生到成长为一个社会成员,能够独立地参与社会生活的过程。
5、社区:是聚居在一定的地域内、相互关联的人群形成的生活共同体,即地域性社会生活共同体。
6.城市化:所谓城市化,主要是指城市数目不断增加,城市规模不断扩大的过程。
在某种意义上说,城市化主要是指农村人口改变其居往地的过程。
7、社会交往:是指个人与个人、个人与团体、团体与团体之间为了满足某种需要而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活动与过程。
8.情景定义:情景定义:情景定义是社会学家托马斯用来解释人们社会互动机制或过程的概念。
它指人们在行动之前。
对自己所处和面对的情景进行的审慎考虑和主观解释,这种解释对人们采取何种行动有直接影响。
9、社会制度:有宏观、中观和微观之分。
社会学研究社会制度着眼于中观尺度,认为社会制度是为了满足人类的社会需要,在一定的历史和现实条件下形成的社会关系及与此相联系的社会活动的规范体系。
10、社会学:是从变动着的社会系统整体出发,通过人们的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研究社会的结构、功能、发生、发展规律的一站综合性的社会科学。
再社会化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有越轨行为,被司法机关公安部门收容,强制性地进行教化的过程。
11、社会需要:是人们需要是人们在一定情景下,对客观事物产生的匮乏感受,而要求得到满足的社会心理反应。
12、社会组织结构:是指组织由哪些部分构成及各部分之间所确立的关系形式。
在这里,前者是从外观上来描述社会组织的结构,后者则是从实质上来分析社会组织的结构。
社会学原理期末考试总结
社会学原理期末考试总结一、名词解释1、亚文化:当一个社会的某一群体形成既包括主流文化的某些特征,又包括一些其他群体所不具备的文化要素的生活方式时,这种群体文化被称为亚文化。
2、社会互动:又称为社会相互作用或社会交往,它是人们对他人采取社会行动和对方做出反应性社会行动的过程,是发生于个体之间、群体之间、个体与群体之间相互的社会行动的过程。
社会互动是社会活动的基本形式,没有社会互动,人的社会性就无从表现出来,社会也不复存在。
1、不同行动主体之间的社会互动1)人际互动:人际活动是作为行动者的个人之间有意识、有目的的相互作用的过程。
2)群体互动:是群体与群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2、不同性质的社会互动1)合作:是不同个体和群体之间为了达到共同的目的而互相配合的互动方式。
2)竞争:是不同个体和群体为了各自获得同一目标而进行的互动方式。
3)冲突:是人与人或群体与群体之间为了各自获得共同珍视的目标而采取的斗争、压制、破坏以致消灭对方的互动方式。
3、集体行为:一种特殊的社会互动。
在现代社会中,在某种特殊场合下会发生一种无规则的、以当时的场景为基础的互动现象,如时尚、赶时髦、骚动等。
3、符号互动论:符号互动论也称作符号互相作用理论。
是一种通过分析在日常环境中的人们的互动来研究人类群体生活的社会学理论派别。
它主要研究的是人们相互作用发生的方式、机制和规律。
人类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地学习由社会建构并由大家共享的象征意义,同时,人类还与他们自己交流这些意义。
按照米德的观点,人类互动是基于有意义的符号之上的一种行动过程。
布鲁默全面系统的论证了符号互动理论,总结了它的基本理论,研究集中在他所认为的人类行为的基本单位,即行动。
在符号互动论看来,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借助着各种符号进行着互动。
4、拟剧论:拟剧论是从符号互动论中发展出来的、具有自身特点的、说明日常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的理论。
其倡导者是美国社会学家艾文?戈夫曼,他把社会比作舞台,社会成员比作演员,来解释人们的日常生活。
社会学概论名词解释期末重点
社会学概论名词解释1.社会学:一门对社会进行综合性整体性研究的学科,是社会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从综合性整体性视角,系统研究社会结构和社会过程,深入揭示社会运行和发展规律的社会科学。
2.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贡献与影响:一是为社会学的发展奠定了科学的理论基础,提供了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二是提出了一系列解决社会问题的科学思想和方法。
3.文化:相对于自然现象的,指人类在改造自然和社会活动过程中创造的一切物质与非物质的成果。
4.文化的功能-增进群体认同,规范社会行为,促进社会整合,教育与教化。
5.文化堕距-由相互依赖的各部分所组成的文化在发生变迁时,各部分变迁的速度是不一致的,有的部分变化快,有的部分变化慢,结果造成各部分之间的不平衡、差距、错位,进而造成社会问题。
6.人-能够制造工具和使用语言,通过生产活动对自然界进行改造而获得物质资料,并进行文化和精神的创造的高级生物。
7.人的自然属性-作为一种生命有机体与生俱来的各种生理机能及其现象。
人的社会属性-作为构成社会的组成部分和终端,通过自己的群体生活,通过人与人的相互交往,自然继承或逐渐获得的社会品性。
8.现象-事物的表面特征以及这些特征的外部联系,是人通过自己的经验可以把握的。
9.本质-事物的内部联系10.社会结构:社会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及要素之间持久的稳定的相互联系模式。
11.社会交往:指作为主体的个人、群体、民族、国家等、运用语言、符号、意义等不同的手段或方式,在社会生活中与自然、与社会之间形成的各种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
12.社会互动:着重是指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侧重于对个人、群体、组织在行动过程中相互联系的现象、方式、规则、秩序等的研究。
13.社会化:指一个人从最初的自然的生物个体转变为社会人的过程。
(内容-学习生活的基本技能;获得谋生的基本手段;学习社会行为规范;明确生活目标;培养社会角色)14.社会化的主要场所:凡是具有或发挥社会化功能的群体、组织、或社会部门,都可以构成社会化的场所。
社会学期末复习
社会学期末复习要点概念解释1.社会学:是以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是一门综合性的具体的社会科学2.文化:文化石与自然现象不同的人类社会活动的全部成果,它包括人类创造的一切物质和非物质的东西。
文化即人化,人为化,凡经人类耕耘的一切均为文化3.社会角色:指与人们的某种地位、社会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定和行为模式,它是人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望,它是构成社会群体或组织的基础4.社会分层:指依据一定具有社会意义的属性,一个社会的成员被区分为高低有序的不同等级,不同层次的过程和现象5.社会制度:根据一定的社会价值而设立的一整套规范体系以及与之相配套的机构、设施6.社区:进行一定的社会活动,具有某种互动关系和共同文化维系力的人类群体和活动领域7.社会现代化:现代化是从落后状态向先进状态转变的过程,是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过程8.社会问题:广义上:指一切与社会生活有关的问题狭义上:专指社会运行过程中,由于存在某些社会结构和社会环境失调的障碍因素,影响社会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的共同生活,对社会正常秩序设置社会运行安全构成一定威胁,需要动员社会力量进行干预的社会现象9.社会保障:指政府通过立法、社会团体、组织等通过政府授权,以现金、物质、服务等形式向因精神、身体残疾、年老体衰、意外伤害、失业、多子女负担者以及他们的家属提供只在维持他们最基本和最低生活水平的保障概念辨析1.社会化和再社会化初始社会化指发生在生命早期即儿童时期的社会化,旨在传授语言、知识、社会规范和价值观等等,帮助社会成员认识理解社会角色的期望与要求;再社会化指放弃原有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重新确立新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的过程;两者是从社会化的不同阶段做出的区分,任何人都要经历初始社会化,但不一定经历再社会化。
2.竞争和冲突竞争指社会上人与人、群体与群体之间对一个共同目标的争夺,其特点有三:目标统一。
目标稀缺、目的在争夺目标而不在打击对手冲突是指人与人或群体与群体之间为了某种目标或价值观而相互斗争以致消灭对方的互动方式和互动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概念: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
文化:文化是与自然现象不同的人类社会活动的全部成果,它包括人类创造的一切物质的和非物质的东西。
社会角色:是指与人们的某种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模式,它是人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望,它构成社会群体或组织的基础。
具体包括1.角色是社会地位的外在表现2.角色是人们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和行为模式3.角色是人们对于处在特定地位上的人们行为的期待4.角色是社会群体或社会组织的基础社会分层; 指依据一定具有社会意义的属性,一个社会的成员被区分为高低有序懂得不同等级、不同层次的过程和现象。
社会制度:根据一定的俄社会价值而设置的一整套规范体系以及与之相配套的结构和设施。
社区:进行一定的社会活动,具有某种互动关系和共同文化维系的人类群体及其活动领域。
社会现代化:是指这样一个特殊的社会转型过程,即社会在日益分化的基础上,进入一个能够自我维持增长和自我创新,以满足整个社会日益增长的需要的全面发展的过程。
社会问题:(狭义)专指社会运行过程中,由于存在某些使社会结构和社会环境失调的障碍因素,影响社会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的共同生活,对社会正常秩序甚至社会运行安全构成一定的威胁,需要动员社会力量进行干预的社会现象。
社会保障:政府通过立法、社会团体、社会组织等通过政府授权,以现金、物质、服务等形式向因精神和生理残疾、年老体衰、意外死亡,失业、多子女负担重以及他们的家属提供旨在维持最基本的最低生活水平的保障。
辨析:1、继社会化和再社会化相同:都是社会化的一般过程不同:前者是指完成初级后进行的过程。
分期有:中年社会化和老年社会化后者是指未完成基本社会化或走上社会道路的人必须重新进行的社会化进程。
其特点是强制实施和需要有专门机构。
2、竞争和冲突相同:都是社会互动的基本类型不同:前者专指人与人、群体与群体之间对于同意目标的争夺。
其特点有:目标同一、目标稀缺、目的在争夺目标而不在打击对手。
后者指人与人、群体与群体之间为了某种目标或价值观念而互相斗争、压制、破坏以致消灭对方的互动过程。
3、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相同:都是对社会运行的分析不同:前者是对社会运行的微观分析。
广义上的社会群体泛指一切通过持续的社会互动或社会关系结合起来进行共同活动,并有共同利益的人类集合体。
狭义上的社会群体指由连续的直接的交往联系起来的具有共同利益的人群。
一般特征:有明确的成员关系、有持续的相互交往、有一致的群体意识和规范、有一致行动的能力。
后者是对社会运行的宏观分析。
广义:泛指一切人类共同生活的群体,包括家庭、家族、村社、、、、狭义:专指相对初级群体的次级群体组织形式,也称正式社会组织,是人们为了达到某种共同目标,将其行为彼此协调和联合起来所形成的社会团体。
其特点有:具有明确而具体的目标、内部有周密的劳动分工和权力分配、醋在一个或数个权力中心、组织成员经常变更。
4、代内流动和代际流动相同;都是根据衡量的不同的参照基点划分的社会流动的类型不同:前者是指个人一生中地位的升降变化。
参照基点一般是自己的最初职业。
后者是指通过同上一代人进行比较而确定的地位变化状态。
参照基点是父亲(母亲)在同一年龄时的职业或其他地位。
5、社会规范和社会制度相同:都属于社会设置不同:前者是社会生活客观要求在人们主观意识中的反映,这种反映是以标准、准则、原则等形式表现出来的。
其特征有:价值性、约束性、手段性、特殊性、普通性后者是根据一定的社会价值而设置的一整套规范体系以及与之相配套的结构和设施。
其特点有(与规范的关系):社会规范是关于社会行为的正式的、实质的规范系统,是系统的、正式的、稳定的社会规范。
简答题:1、简述社会运行的条件和机制答:a、社会运行的含义:社会有机体的运动、变化和发展b、社会运行的条件:1)人口条件(数量、质量、结构)2)生产环境(资源、生态环境)3)经济(经济运行秩序、分配体制)4)政治(政权性质、权力结构、政治路线、民主自由的实现程度)5)文化和心理(知识水平、文化修养、心理素质)c、社会运行的机制:1)含义:社会运行的带规律性的模式2)五大机制:动力机制、整合机制、激励机制、控制机制、保障机制2、简述社会化及其重要意义答:a、基本含义:指人接受社会文化的过程,更具体的说是指“自然人”或“生物人”成长为“社会人”的过程(广义)把社会化的对象从未成年人扩展到所有人,不仅指初级社会化,而且指二级社会化。
不仅指童年社会化,而且指成年社会化。
不仅指自然人成长为社会人的过程,同时包括个人适应社会的整个过程。
(狭义)又称童年社会化,初级社会化,这种社会化理论把未成年人即少年儿童的社会化过程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
实质:个人需要与环境、教育的结合b、根本意义:建立和维持个人与社会之间的良好的互动关系具体:个人;是个人进入社会的根本途径。
社会:是社会延续和发展的前提条件。
3、社会角色的扮演包括哪几个环节答:a、含义:社会角色是指与人们的某种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模式,它是人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望,它构成社会群体或组织的基础。
b、1)角色认同:确认自己应当并且能够承担什么样的角色。
2)角色体验:通过学习和体验,认清角色的规范和要求,行为模式和社会期待。
3)角色实践:就是进入社会角色的实际扮演和表现过程。
4、社会互动的基本类型有哪些答:a、定义:指社会上人与人,群体与群体之间通过信息的传播而发生的相互依赖性的社会交往活动。
b、1)竞争:专指人与人,群体与群体之间对于同一目标的争夺2)冲突:指人与人,群体与群体之间为了某种目标或价值观念而互相斗争、压制、破坏以致消灭对方的互动过程和方程3)强制:指在互动中的一方被迫按照另一方的某些要求行事4)顺从和顺应:指与强制相反的结合性的互动,顺从是一方自愿服从另一方(职务/个人权威),顺应指双方通过自我调整以实现相互适应5)合作:指人与人、群体与群体之间为达到对互动各方都有某种益处的共同目标而彼此相互配合的一种联合活动。
5、增强群体凝聚力的方法有哪些答:a、含义:指群体吸引其成员,把成员聚集于群体中并整合为一体的力量b、形成的基本条件:1)群体目标的一贯性以及成员对这种目标的认同2)成员对自己的地位、角色、责任、义务以及成员之间关系状态形成比较明确认识的基础上依从群体规范,把目标认同转化为行为的一致性。
c、增强措施:1)不断创造或发现群体对于成员的魅力2)内部实行利益互惠原则3)使内部关系结构保持一致性和互补性4)引导成员认清外部关系环境的压力以增进危机意识6、简述社会组织管理的基本类型及其特征答:a、含义:是指运用权威来协调组织内部的人力、物力以实现组织目标的活动b、基本方式:1)家长制的管理方式---特征:*组织内部的权力集中于最高领导人手里*分工不明,责任不清*办事无章可循,无法可依*终身制2)科层制的管理方式---特征:*明确的分工*明确的职权等级*明确的规章制度体系*私人关系和公务关系的分离*量才用人*管理权力依附于职位,而部依附于个人7、何为社会分层,社会分层的实质是什么答:a、含义:指依据一定具有社会意义的属性,一个社会的成员被区分为高低有序懂得不同等级、不同层次的过程和现象。
b、特点:社会分层是一种普通的社会现象,社会分层不仅对个人生活,而且会对社会结构和社会运行产生深刻影响。
c、标准:1)分层的直接原因:人与人之间的差别性2)人与人之间的差别性有:自然差别和社会差别3)具有社会意义的社会属性:指社会差别以及包含社会差别意识的自然差别4)社会分层的标准:具有社会意义的社会属性,亦即社会地位8、简述社会制度的负功能答:a、含义:指一种社会制度在满足人们需要的过程中起阻碍人们社会行为和社会秩序的作用b、表现一:不同制度规范往往引起各种社会行动之间发生矛盾和冲突,在另一层面引起秩序混乱。
c、表现二:社会制度的惰性力量常常成为一种强有力的外在力量压抑人们的创造性活动d、表现三:社会制度本身可能存在漏洞和不完善,会成为越轨行为的合法庇护9、社会变迁的过程和机制是怎样的答:a、社会变迁的定义:既泛指一切社会现象的变化,又特指社会结构的重大变化;既指社会变化的过程,又指社会变化的结果b、1)社会需要的增长----社会变迁的基本前提2)新要素的产生和导入----社会变迁的初始动因3)新要素的传播和扩散----社会变迁的具体途径4)社会结构的分化和整合----社会变迁的实际过程10、简述社会工作及其对象答:a、定义:社会以物质、精神和服务等方式对那些因外部、自身和结构性原因不能依靠自己的力量进入正常的社会生活的个人和群体提供帮助,使他们恢复社会生活能力,改善社会互动关系,提高社会生活质量,从而促进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b、功能:1)恢复功能2)协调功能3)稳定功能c、对象:1)在生理上有某种残缺或受到某种伤害的人或群体2)在心理上有某种障碍和创伤的人3)在社会关系上出现某种不适应或对立的人、群体和社区11、简述社会政策的制定过程答:a、政策的定义:指国家或政府为解决社会问题,改善社会环境,促进社会公正和社会进步而采取的各种原则和方针特点:权威性政治性可行性强制性b、过程:1)确定政策问题2)建立政策议程3)制定政策方案4)政策方案优选5)政策合法化论述题:1、如何理解当前我国社会生活中的竞争与合作2、试论我国当前的社会互动和城市化进程答:a、互动的含义:不同类型的社区之间的互动,主要是指农村社区与城市社区之间的互动b、城市化进程的起因:伴随工业革命的兴起,出现人口脱离农村向城市集中的现象标志:--城市人口超过农村人口--城市化生活占主导地位3、联系实际,论述我国社会现代化的特征和目标选择答; a、现代化的含义;是指这样一个特殊的社会转型过程,即社会在日益分化的基础上,进入一个能够自我维持增长和自我创新,以满足整个社会日益增长的需要的全面发展过程b、特征:1)社会结构的日益分化(包括个人角色分化、社会组织分化、社会地位分化等等)和一体化2)科学技术带动经济和社会的发展3)经济持续而迅速的增长4)城市化c、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的特点:1)从模仿走向创新2)长期性3)不平衡性4)二元结构呈稳定性5)政府指导的重要性d、目标原则的原则依据:可持续发展和以人为本e、主要目标:1)基本需求目标2)效率目标3)生态环境目标4)精神文明建设目标4、联系实际,论述社会工作的基本功能和重要意义答:a、功能:1)恢复功能2)协调功能3)稳定功能b、社会工作关于人的价值:把人的价值放到一个具有一定高度的位置,努力去帮助那些受到损害的人恢复本应属于他们的权利和尊严c、关于社会的价值:当社会中有一部分人的权利没有的到应有的实现,政府和社会团体应主动的给予帮助,使的这个社会趋于完善。